河南陶谦墓志铭赝品辨析

河南陶谦墓志铭赝品辨析

一、河南新见陶潜墓志辨伪(论文文献综述)

刘月新[1](2021)在《唐高宗咸亨至弘道年间(670-683)墓志校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代墓志数量繁多,包含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截至目前爲止,关於唐代墓志的研究成果颇爲丰硕。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咸亨至弘道年间的275方墓志,此时间段的墓志学术界上尚没有学者进行深入细致的整理,加上墓志历时久远,残泐严重,以及墓志録文者的知识水平和细心程度的差别,墓志録文难免存在问题。因此,本文首先对墓志録文缺録、误録、误点、失校等问题进行校补,其次对墓志中的俗字和通假字进行考释,最後对此时期的干支错误进行校正,同时编写唐高宗咸亨至弘道年间墓志异体字表。结构上,本文主要分爲四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研究步骤和方法进行介绍。第二章“唐高宗咸亨至弘道年间墓志録文校补”,包括“误録校正”,“缺録校补”,“误点举正”,“失校勘正”四部分。第三章“唐高宗咸亨至弘道年间墓志俗字及通假字校释”,包括“误释字考”,“未释字考”,“通假字考”三部分。最後附録“唐高宗咸亨至弘道年间墓志干支校正”和“唐高宗咸亨至弘道年间墓志异体字表”。

谢梦莹[2](2020)在《唐代处士墓志研究》文中提出唐代处士墓志出土数量庞大,对于处士墓志的研究,清以来学者多以收录、训诂和考证为主。当代学者多以公布新出土的处士墓志拓片的方式对其进行一定的历史研究,基于其他学科视角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就目前来看,处士墓志多被视为进行历史研究的辅助材料,尚未有将其作为文学文本的专门性研究。本论文从各种唐代墓志汇编集以及公布的新出土墓志中整理出389篇唐代处士墓志,以之作为基础文献资料,对处士墓志的研究状貌、唐代处士墓志家族书写、多样态的处士形象、文体形式与特征、处士墓志的作者状况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本文的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绪论部分,梳理了历代学者对于处士墓志的研究情况;基于唐代处士墓志对“处士”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和界定。不同于此前文献中对于处士“隐居不仕且有德行者”的界定,唐代以处士题名的墓志志主有些曾入仕为官,有些英年早逝未及建立声名,有些则一人墓志既题名处士又题名居士,这说明唐代处士墓志中的“处士”,其含义较前代文献中的界定更为宽泛。第二,处士墓志中的家族书写研究。家族书写里主要包括对处士祖辈、妻子、子嗣的描写。通过对新出土墓志和史籍的比勘,笔者发现墓志中的一些处士祖辈乃史之有载且有墓志出土之人物,有些处士为皇族之遗脉,有些处士祖辈与史书有载人物的祖辈名讳有异但官职及亲属相同,这些发现对于系统研究处士墓志及补阙史载是十分有益的。通过处士墓志的家族书写研究,可以窥见处士的家族观念及其对处士产生的影响。第三,唐墓志中的处士类型研究。唐代处士墓志中“处士”的含义已十分宽泛,论文对唐墓志中多样态的处士形象进行类型化界分——儒士、隐者、文士、居士、武士等,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思想信仰、仕隐情况、交游情况及隐居生活状貌。第四,处士墓志的书写特征研究。考述处士墓志所体现的隐逸观念在《周易》《诗经》《抱朴子》《庄子》等经典文献和史书隐逸传序中的源流及相似表达,研究中,发现唐代处士墓志与史书隐逸传序多有对经典古籍隐逸观念的引用,且两者某些引用有重合之处。唐代处士墓志由序、铭两部分组成,本文整理、探析了处士墓志铭词部分的诗文引用、抒情意象和句式特征。通过对处士墓志序文的研究,发现处士墓志序中所引典故之人物多来源于史书隐逸传中,且史书隐逸传序中所引经典与处士墓志序中议论文字具有相似特征。这或可佐证史书隐逸传对处士墓志中书写产生的影响。处士墓志还向我们展示了一系列的唐朝世相,如冥婚、改嫁、迁葬、过继、卜葬等。第五,唐代处士墓志撰写者研究。笔者将处士墓志中史书有载之撰写者单独列出来,如:张说、梁肃、韩愈、李翱、杜牧、李景让等,他们大多有史馆任职经历,对于传记体写作都有着独特的心得与技巧。除却这部分史书有载撰志者外,唐处士墓志中还有一些署名乡贡进士和某些官职的人员,本文仅将其有特色且文笔出众者列出分析。此外,墓志中可见一些撰志者(或署名、或未署名)与志主有着亲友关系,这部分撰写者有处士之兄弟、子侄以及友人等。有些处士父子两人墓志甚至出自同一撰写者,这一现象在墓志中多有出现,特别是一些同时迁葬的家族墓地中出土的墓志。通过对处士墓志撰写者的研究,不但可以更加清楚地体会撰写者撰写墓志的心境、情感以及他们的文笔,也有助于考察、补白唐代处士的家族联系或交游状况。

曹雨杨[3](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文中指出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据碳14年代测定为战国中晚期,文字风格主要为楚系。经整理,2010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内容包含《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祭公)》《楚居》等九篇;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内容包含《系年》一篇;2012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内容包含《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八篇;2013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内容包含《筮法》《别卦》《算表》等三篇;2015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内容包含《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於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2016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内容包含《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子产》等五篇;2017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内容包含《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等四篇。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三十六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简文中一些未能解决、讨论较多的疑难字词进行串联集释,收集各家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对诸家观点尽量客观分析并补充自己的意见,下编在归纳总结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简文进行重新校注,力求反应当下学界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本论文仅选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部分。

王少凡[4](2019)在《《李嘉隐墓志》辨伪》文中研究说明去岁偶见私人收藏唐代诗人张籍书丹的《李嘉隐墓志》(图一),张籍乃中唐大诗人,诗人书法,尤为少见,且至今未见有张籍书迹传世。这方墓志如果是张籍书丹,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一则可以补史之缺,二则可以了解中唐诗人的书法风貌,三则可以丰富书法史料。此志是否为张籍书丹?诗人与墓主的关系究竟如何?遂翻检史料,考察如下。此志原文如下:

李琳春[5](2019)在《《四库总目》书名释义材料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关于书名释义部分的材料筛选出来,并重点对这些提要内容进行整理分类,以期在《总目》书名释义材料的探究中阐释其内在规律,同时揭示出四库馆臣在进行解题时的取舍缘由与倾向。论文主要讨论了《总目》书名释义材料的整理过程、《总目》书名释义材料的分类统计、《总目》关于歧误书名的处理、《总目》书名释义材料的研究价值。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说明本文基于书名于目录的重要性和《总目》中书名释义材料的研究价值两点选题,并从《总目》、书名、《总目》书名释义三方面评述其相关研究现状。第二章详述其整理过程。先是考略《总目》的编撰和版本,再是对工作本的选择,然后是材料的甄选和分类标准,最后是对搜集过程的阐述。第三章是材料的分类统计,首先是分析交叉材料如何处理,再是对这些材料分类。笔者将它们分为追溯渊源、解释字词、标明类别、诊断用典、明确体例、阐明大旨、纠正谬误、同书异名、同名异书九个类型。第四章是歧误书名的处理原则,分别从一书多名和名实不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五章是总结章,分别从对典籍个案研究的价值、对目录编撰的价值和对《总目》研究的价值三部分探讨其研究价值。文章末尾附有附录,共计有2294条书名释义材料。它是对整个《总目》梳理的结果,是二、三章整理的基础。

刘琴丽[6](2019)在《三方北朝墓志辨伪——再论北朝墓志着录中的伪刻问题》文中提出文章对北朝时期的三方墓志进行了辨伪,指出《北魏王飏墓志》凿改自《北魏王晧墓志》,《东魏周利华墓志》凿改自《北齐王令媛墓志》,《北齐□韶墓志》凿改自《隋赵韶墓志》。并且对马立军所汇集的北朝伪志进行了补充,增补了三十八方北朝伪刻(含疑伪)墓志。

刘楷锋[7](2018)在《千唐志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千唐志斋是我国收藏墓志最多的专题博物馆,因藏有一千余方唐代墓志而得名。千唐志斋所藏唐代墓志既是唐代文学的重要史料,也是唐代文学研究的对象。随着唐代石刻与文学研究的日益深入,千唐志斋研究必将成为唐代文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千唐志斋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千唐志斋所藏的唐代墓志所具有的文化、文献和文学等方面的价值,揭示其对于唐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样本意义。全文由绪论、正文和附录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是交待研究内容、关于千唐志斋及所藏唐代墓志的研究现状、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附录是对存于千唐志斋壁间和新收的历代墓志目录进行的整理,以提高其利用价值。正文部分是对千唐志斋进行综合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千唐志斋的建造与墓志收购。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以邙山为代表的洛阳古墓葬先后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盗发,汉魏以来历代墓志出土约3000方。这些墓志出土之后就以洛阳为中心向全国流散,保存在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和私人手中。同时,也有少量墓志被走私到海外。唐代墓志因不受文物市场的欢迎而罕有人问津。张钫在洛阳分两次收购这些没有市场价值的墓志,共1300余方,为保存民族文化遗产做出了突出贡献。20世纪90年代以来,千唐志斋博物馆又新购洛阳附近新出墓志近千方,整理出版的历代墓志共599方。第二章为千唐志斋对于墓志的收藏和着录。张钫在购买唐志时,在其家乡挖窑洞十五孔,将墓志镶嵌在窑洞的四壁。到1935年千唐志斋竣工时,共镶嵌历代石志1352方,其中唐代墓志共1173件。这种对出土文物的收藏形式极具特色。张钫还对收购来的墓志全部打拓100套,并据此编藏石目录,以广流传。《千唐志斋藏志》(1984年)和《唐代墓志汇编》(1992年)的整理出版,即得益于此。这两部墓志文献总集,也使千唐志斋有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极大方便了学人,对增益千唐志斋馆藏唐志的学术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章是对馆藏唐志所见旅葬洛阳的唐代葬俗研究。洛阳在唐代的人口变化,与洛阳出土唐代墓志的年均数量变化一致。研究千唐志斋所藏唐志,可以看出洛阳丧葬习俗的变化:初唐时期,洛阳当地官吏和隋末迁居洛阳的前朝官员,在去世之后选择旅葬于此;武周至玄宗时期,洛阳人口增长达到顶峰,墓志的主人变成了因官洛阳而移贯于此的外地官员,他们去世之后更多地旅葬于邙山,形成了旅葬洛阳的新葬俗。安史之乱后,身在外地的洛阳官民,去世之后也选择归葬洛阳,归祔葬成为主流。洛阳葬俗的变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在唐代诗歌中得到充分反映。考察唐代伤悼诗、感伤诗与唐代洛阳葬俗的关系,对于深化对唐代诗歌的认识提供新的角度。第四章为馆藏唐代墓志的文献价值研究。千唐志斋是一座重要的唐代文学史料宝库,有着突出的文学文献价值。充分利用这些墓志文献,在考订唐代文人的姓名、籍贯、仕履、文学交游等内容之外,还可以考察文人的成长环境,墓志文献中对人物的品评等,为评介诗文作家提供更为丰富的史料。利用墓志文献,还可以校订作家的文学创作活动,考证作家的创作风格,以及考察当时文坛对某一作家创作成就与文学评价。此外,千唐志斋所藏近1700方唐代墓志,绝大多数为唐代佚文,可以有效丰富《全唐文》中的唐人散文创作。第五章为唐代墓志文的文体研究。首先,结合碑志等其他石刻文献,具体考察千唐志斋所藏1700方唐志,归纳墓志这一文体的石刻文体特征与文学特点。其次,通过对墓志撰写人的分类研究,试图总结墓志文撰写的规律及其演变轨迹。唐代墓志文多为丧家托请词臣撰写,造成谀墓之风盛行和墓志内容可信度的下降。盛唐之后,逝者的亲友更多地参与到墓志撰写中,甚至逝者生前指定撰志人,唐代墓志也变成文学色彩鲜明的传记文学作品,其可信性也大大增强。唐代墓志文的撰写,序文以志墓为起点,以颂德为宗旨,以怀思为感情基调,创作存在模式化。随着撰志人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墓志创作更加积极性、自由。铭文写作包含三项基本内容:颂德、怀思和祝愿,具体包括颂门第、美德才、伤逝怀思、泽后昆、留美名等五个基本要素。铭文五要素的自由组合,使唐代墓志打破了六朝以来千篇一律的铭文撰写模式,极大推进了唐代墓志文体的成熟与繁荣。根据对唐代墓志写作规律的考察,论文进一步归纳出唐代墓志文的演变轨迹:唐代初期,墓志创作仍沿袭六朝习气;武则天主政洛阳至安史之乱爆发,是唐代墓志文创作的转型期;中晚唐时期则为墓志文创作的繁荣期。晚唐在古文运动进入低潮时,墓志文的创作则仍葆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杨琼[8](2018)在《新出唐代诗人墓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新出唐代诗人墓志为研究对象,经广泛搜集、整理、校订,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不仅对唐代重要的诗人墓志进行个案考订与解读,而且在总体考察诗人墓志基础上,对所呈现的群体特点和特殊现象进行了专题研究。尝试突破单纯的诗人文学作品解读模式,致力于还原唐代诗人原生的文学环境,揭示特定的文学现象,为以往未受关注或者存在争议的文学作品提供新的解读思路。本论文共六章,前三章为诗人墓志专题研究,后三章为诗人墓志个案研究。第一章,新出唐代大历诗人墓志研究。在整理得到新出大历诗人墓志二十三方的基础上,考证大历诗人的仕宦与交游,进而探讨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中诗人的选择和心态,并以新出墓志观察大历时期的文学生态。第二章,新出唐代诗人鸳鸯墓志研究。在整理得到唐代诗人鸳鸯墓志48对97方的基础上,考察诗人鸳鸯墓志撰书者身份,如诗人为亡妻撰志、自撰墓志与亲友撰志等情况,并由鸳鸯墓志着重探讨唐代诗人的婚姻缔结和婚外关系、文化家族和文学传承、女性诗人与悼亡诗问题。第三章,新出诗人墓志与《丹阳集》研究。着重探讨《马挺墓志》与《丹阳集》相关问题,《蔡希周墓志》与《丹阳集》蔡氏兄弟的文学和书法,《包陈墓志》及其文学世家,并发掘新出墓志所见《丹阳集》诗人丁仙芝、申堂构的新材料。第四章,新出《韦瓘墓志》与《周秦行纪》研究。首先,通过《韦瓘墓志》考察了韦瓘的文学家世、科举经历、仕宦生涯、交游情况和文学成就,探讨韦瓘与牛李党争的关系。其次,因为韦瓘与牛李党争的关系也直接牵涉到唐代着名小说作品《周秦行纪》的作者问题。故而进一步对《周秦行纪》的作者进行辨证,认为《周秦行纪》是韦瓘托名牛僧孺所作的说法缺乏依据,极有可能就是牛僧孺本人所作。这是由考索新出诗人墓志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诗人作品的关联研究。第五章,新出《崔尚墓志》与《唐桐柏观碑》研究。以《崔尚墓志》为中心,结合新出的几方崔尚撰写的墓志,全面梳理了崔尚的家世、仕宦和文学创作,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崔尚所撰《唐桐柏观碑》的流传轨迹、撰文时间、道教内涵、书法和文学价值,并纠正了以往学者以该碑文考订崔尚的生平的讹误。第六章,新出《韦元甫墓志》与《木兰歌》研究。以《韦元甫墓志》为中心,印证传世文献考订韦元甫的家世和仕宦情况,在此基础上,对韦元甫撰《木兰歌》进行了辨析。

吴国富[9](2018)在《陶渊明早年北方仕宦考》文中认为据陶诗和相关文献可以推论,陶渊明青年时曾在朱序手下为参军,在北方奔走十年,二十八岁始返回南方,旋即召为江州祭酒。而《宋书》记载陶渊明"弱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更可参证这一结论。

李宏书[10](2017)在《北朝墓志人名索引》文中研究指明北朝是中国古代墓志的发展与繁盛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墓志取代墓碑,在墓葬活动中被广泛应用,形制逐渐固定,数量不断增多。据统计,目前已见北朝墓志1400余方。墓志文记载了北朝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情况,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加之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可辨,随着近年不断有新材料出现,墓志文献逐渐受到史学者的重视。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墓志进行整理与研究,主要有图版着录、志文着录、释文图版并录、墓志目录检索、墓志史学研究等类别。北朝墓志研究方向广泛,着录书籍繁多,相关人物查找不便,从而使编制北朝时期墓志人名索引成为学术研究的需要。本文绪言部分是对北朝墓志人名索引相关问题的总论。内容包括研究范畴的阐释、选题意义的论述、人名索引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写作方法和内容的创新。正文部分是北朝墓志人名索引。本文在日本学者伊藤敏雄《魏晋南北朝墓志人名地名索引》北朝部分人名索引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其他材料,进行补充编1。本索引按照笔画排序,有三个部分:人名、人名所在墓志、着录墓志的着录书目及文章等信息。文末附录为本索引的目录以及伊藤敏雄所引墓志出处增补。

二、河南新见陶潜墓志辨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新见陶潜墓志辨伪(论文提纲范文)

(1)唐高宗咸亨至弘道年间(670-683)墓志校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简介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步骤及方法
        1.3.1 研究步骤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唐高宗咸亨至弘道年间墓志録文校补
    2.1 误録校正
    2.2 缺録校补
    2.3 误点举正
    2.4 失校勘正
第三章 唐高宗咸亨至弘道年间墓志俗字及通假字校释
    3.1 误释字考
    3.2 未释字考
    3.3 通假字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録一 唐高宗咸亨至弘道年间墓志干支校正
附録二 唐高宗咸亨至弘道年间墓志异体字表
致谢

(2)唐代处士墓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处士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处士墓志研究概况
        1.历代学者对于处士墓志的着录与研究情况
        2.当代对处士墓志的研究情况
第一章 墓志中的处士家族书写
    第一节 志主祖辈
        1.史书有载之处士祖辈考
        2.史书无载之处士祖辈
        3.处士祖辈之形象
    第二节 志主妻子
        1.称述德言
        2.思想信仰
        3.仪容形象
        4.身份地位
    第三节 志主子嗣
    第四节 处士的家族观念
        1.家学渊源
        2.皇族之遗脉
        3.隐逸观念与宗教信仰
第二章 墓志中的处士书写
    第一节 多样态的处士形象
        1.立德立言的儒士
        2.寂志耕田的隐者
        3.傲然洒脱的逸士
        4.渔经猎史的文士
        5.功成身退的武士
    第二节 多元的思想信仰
        1.佛教信仰
        2.道教信仰
        3.三教融合
    第三节 唐墓志中处士的仕隐情况
        1.终身不仕
        2.先仕后隐
        3.受封称号、祖上余荫与版授
    第四节 处士的日常生活
        1.处士的交友情况
        2.处士隐居的生活
第三章 处士墓志的书写特征
    第一节 处士墓志隐逸观念之经典溯源
        1.《周易》
        2.《诗经》
        3.《抱朴子》
        4.《庄子》
    第二节 史书隐逸传序之隐逸观念
        1.史书隐逸传序引用经典
        2.史书隐逸传序中的隐者分类
        3.史书隐逸传序中的“激贪抑竞”观念
    第三节 唐处士墓志铭词之特色
        1.处士墓志铭词与诗文
        2.处士墓志铭词之抒情
        3.处士墓志铭词的句式
    第四节 唐处士墓志序之特色
        1.志序之典故
        2.志序之议论
        3.志序之套词化
    第五节 处士墓志中的世相
        1.冥婚
        2.改嫁
        3.迁葬
        4.过继
        5.卜葬
第四章 唐代处士墓志撰志者考
    第一节 史书有载之撰写者考
    第二节 乡贡进士与署官者考
        1.乡贡进士
        2.署官者
    第三节 撰志者与志主亲友关系考
        1.亲属
        2.友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一
    附表二
致谢

(3)《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上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尹至》
        第二节 《尹诰》
        第三节 《程寤》
        第四节 《保训》
        第五节 《耆夜》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第七节 《皇门》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第九节 《楚居》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系年》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说命上》
        第二节 《说命中》
        第三节 《说命下》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第五节 《芮良夫毖》
        第六节 《良臣》
        第七节 《祝辞》
        第八节 《赤 之集汤之屋》
下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释文校注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释文校注
        第一节 《尹至》
        第二节 《尹诰》
        第三节 《程寤》
        第四节 《保训》
        第五节 《耆夜》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第七节 《皇门》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第九节 《楚居》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释文校注
        第一节 《系年》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释文校注
        第一节 《说命上》
        第二节 《说命中》
        第三节 《说命下》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第五节 《芮良夫毖》
        第六节 《良臣》
        第七节 《祝辞》
        第八节 《赤(?)之集汤之屋》
附录一:全文全称简称对照表
附录二:引用文献及简称
附录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论着知见录
    凡例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尹至》篇知见录
        《尹诰》篇知见录
        《程寤》篇知见录
        《保训》篇知见录
        《耆夜》篇知见录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篇知见录
        《皇门》篇知见录
        《祭公之顾命(祭公)》篇知见录
        《楚居》篇知见录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存目)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存目)
    综论知见录(存目)

(5)《四库总目》书名释义材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一) 书名之于目录的重要性
        (二) 《四库总目》书名释义材料的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
        (一) 《总目》研究现状
        (二) 古书书名研究现状
        (三) 《总目》书名释义研究现状
第二章 《四库总目》书名释义材料的整理
    一、《四库总目》的编撰及其版本
        (一) 《四库总目》编撰述略
        (二) 《四库总目》版本述略
    二、工作本的选择
    三、材料的甄选及其分类标准
        (一) 材料的甄选标准
        (二) 书名材料分类标准
    四、书名释义材料的搜集过程
第三章 《四库全书总目》书名释义材料的分类统计
    一、交叉材料的处理
    二、释义材料的类型
        (一) 追溯渊源
        (二) 解释字词
        (三) 标明类别
        (四) 诊断用典
        (五) 明确体例
        (六) 阐明大旨
        (七) 纠正谬误
        (八) 同书异名
        (九) 同名异书
第四章 《四库总目》关于歧误书名的处理原则
    一、一书多名处理原则
        (一) 适者取用
        (二) 遵从权威
        (三) 沿用原名
    二、名实不符处理原则
        (一) 背景校正
        (二) 内容纠谬
        (三) 数目正误
第五章 《四库总目》书名释义材料的价值
    一、对典籍个案研究的价值
        (一) 确定书名
        (二) 辨明渊源
    二、对目录编撰的价值
    三、对《总目》研究的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四库总目》中的书名材料
致谢

(7)千唐志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与范围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千唐志斋的建造与墓志收购
    第一节 千唐志斋的建造
        一、千唐志斋建造的时代背景
        二、千唐志斋的建造
    第二节 千唐志斋对墓志的收购
        一、王广庆与第一次收购
        二、郭玉堂与第二次收购
        三、千唐志斋对墓志的续购
第二章 千唐志斋对墓志的庋藏和着录
    第一节 千唐志斋对墓志的庋藏
        一、千唐志斋对墓志的庋藏
        二、千唐志斋博物馆的特点
    第二节 千唐志斋所藏墓志的编目与着录
        一、藏品编目
        二、文献着录
第三章 藏志所见唐代洛阳葬俗研究
    第一节 唐代洛阳葬俗的变迁
        一、唐前流行归祔葬
        二、唐初旅葬洛阳新葬俗的出现
        三、终葬洛阳新葬俗的形成
        四、中晚唐终葬洛阳葬俗的延续
    第二节 唐代终葬洛阳新葬俗的成因
        一、开放包容的思想文化环境
        二、择地而葬的客观需要
        三、邙山是埋骨佳城
    第三节 唐诗中关于洛阳葬俗的记载
        一、唐代的旅葬诗和归葬诗
        二、唐诗中的洛阳葬俗
第四章 藏志的文学文献价值研究
    第一节 考订唐代文士的生平
        一、考补文人的生平事迹
        二、重新审视人物品评
        三、考察士人的家庭教育
    第二节 考补唐人的创作活动
        一、校订文学作品
        二、考证文士的创作风格
        三、订补文人创作的成就与影响
    第三节 补辑唐代遗文
        一、《全唐文》有志文收录者
        二、《全唐文》有文无志者
        三、《全唐诗》有诗无文者
        四、墓志文仅存者
第五章 藏志所见唐代墓志文创作研究
    第一节 唐代墓志的文学特色
        一、墓志具有石刻文体的基本特征
        二、唐代墓志文的文学性
    第二节 唐代墓志文的创作
        一、唐代墓志的作者
        二、序文的撰写
        三、铭文的撰写
    第三节 唐代墓志文创作的分期
        一、六朝墓志文风的延续
        二、唐代墓志文体的转型
        三、唐代墓志创作的繁荣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8)新出唐代诗人墓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出唐代诗人墓志的范围界定
    二、新出唐代诗人墓志价值论衡
    三、学术史回顾
    四、主要论题
    五、研究方法
    六、唐代诗人墓志研究的空间拓展
第一章 新出唐代大历诗人墓志研究
    第一节 新出大历诗人墓志概览
    第二节 新出墓志所见大历诗人交游考索
    第三节 大历诗人群体的交游特征
        一、诗人交游与文人显宦
        二、诗人交游与北人南迁
        三、北人南迁与文人入幕
        四、大历诗人的家族与婚姻
    第四节 新出墓志所见大历诗人的仕宦与心态
        一、战火纷乱与仕宦选择
        二、仕途忧患与文人心态
    第五节 从新出墓志观察大历时期的文学生态
        一、方镇使府的变革和江南文学的兴盛
        二、文学话语的更替与京城诗风的过渡
第二章 新出唐代诗人鸳鸯墓志研究
    第一节 新出唐代诗人鸳鸯墓志概况
    第二节 诗人鸳鸯墓志撰书者考察
        一、丈夫为亡妻撰志
        二、亲友撰志
        三、自撰墓志
    第三节 诗人鸳鸯墓志中的夫妻关系
        一、妇德妇道的强调
        二、日常生活的叙说
        三、婚姻缔结与婚外关系书写
    第四节 诗人鸳鸯墓志与家族研究
        一、诗人鸳鸯墓志所见家族联姻
        二、诗人鸳鸯墓志所见家族教育
    第五节 诗人鸳鸯墓志的文学意义
        一、鸳鸯墓志与诗人事迹的补充
        二、鸳鸯墓志所见女性诗人
        三、诗人鸳鸯墓志与悼亡诗
第三章 新出诗人墓志与《丹阳集》
    第一节 《马挺墓志》与《丹阳集》相关问题
        一、马挺非马怀素之弟
        二、马挺的仕历
        三、马挺的文学成就
    第二节 《蔡希周墓志》与《丹阳集》蔡氏兄弟
        一、蔡希周的家世和事迹
        二、蔡希寂的文学和书法
        三、蔡希逸的行第问题
    第三节 《包陈墓志》与包融事迹
        一、包融之官职
        二、包融之文学世家
    第四节 新出墓志所见《丹阳集》诗人丁仙芝、申堂构
        一、丁仙芝
        二、申堂构
第四章 新出《韦瓘墓志》与《周秦行纪》
    第一节 《韦瓘墓志》考论
        一、韦瓘墓志释文
        二、韦瓘文学家世发微
        三、韦瓘的文学成就和文学交游
        四、韦瓘墓志的科举内涵
        五、韦瓘的仕宦经历
        六、韦瓘与牛李党争
    第二节 《周秦行纪》作者辨证
        一、《周秦行纪》的着录与“韦瓘说”辨析
        二、《周秦行纪》与《周秦行纪论》《牛羊日历》《续牛羊日历》
        三、牛僧孺作《周秦行纪》的可能性
第五章 新出《崔尚墓志》与《唐桐柏观碑》
    第一节 《崔尚墓志》考论
        一、《崔尚墓志》释文
        二、崔尚的文学家世
        三、崔尚的仕宦经历
        四、崔尚的文学创作和文学交往
    第二节 崔尚撰《唐桐柏观碑》考论
        一、《唐桐柏观碑》的流传轨迹
        二、《唐桐柏观碑》的书法价值
        三、《唐桐柏观碑》的道教内涵
        四、《唐桐柏观碑》的文学价值
第六章 新出《韦元甫墓志》与《木兰歌》
    第一节 新出土《韦元甫墓志》考论
        一、《韦元甫墓志》释文
        二、韦元甫的家世
        三、韦元甫的仕宦经历与交游
        四、墓志撰书者
    第二节 韦元甫与《木兰歌》
        一、《木兰歌》的三种文本
        二、韦元甫撰《木兰歌》辨析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新世纪出土文献与唐诗研究综述
附录二 唐代诗人墓志编年简表
作者简历

(10)北朝墓志人名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本文研究范畴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相关研究内容
    二、本文选题意义
        (一)墓志的价值
        (二)墓志中人员信息价值
        (三)人名索引的价值
    三、本文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传世文献人名索引相关研究
        (二)石刻文献人名索引相关研究
    四、本文研究创新
        (一)方法的创新
        (二)内容的创新
凡例
书目繁简对照
    一、图书(按照发行年月顺序)
    二、杂志
    三、上述杂志外的文章(按照发行年月顺序)
    四、网络数据库上的目录
附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北朝墓志人名索引目录
附录二:补伊藤敏雄《魏晋南北朝人名地名索引》北朝部分墓志出处
後记

四、河南新见陶潜墓志辨伪(论文参考文献)

  • [1]唐高宗咸亨至弘道年间(670-683)墓志校补[D]. 刘月新. 河北大学, 2021(02)
  • [2]唐代处士墓志研究[D]. 谢梦莹. 吉林大学, 2020(08)
  • [3]《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D]. 曹雨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4]《李嘉隐墓志》辨伪[J]. 王少凡. 书法, 2019(12)
  • [5]《四库总目》书名释义材料整理与研究[D]. 李琳春.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3)
  • [6]三方北朝墓志辨伪——再论北朝墓志着录中的伪刻问题[J]. 刘琴丽. 文献, 2019(02)
  • [7]千唐志斋研究[D]. 刘楷锋.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5)
  • [8]新出唐代诗人墓志研究[D]. 杨琼. 浙江大学, 2018(01)
  • [9]陶渊明早年北方仕宦考[J]. 吴国富. 铜仁学院学报, 2018(01)
  • [10]北朝墓志人名索引[D]. 李宏书. 吉林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河南陶谦墓志铭赝品辨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