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气压缩机智能控制系统的开发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健勇,李浩,陈颖,赵军[1](2021)在《空气源热泵空调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文中认为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等优点,在采暖、热水和烘干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围绕空气源热泵空调的循环构建、除霜和系统控制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介绍了空气源热泵空调在各行业的典型应用,重点分析了空气源热泵空调在我国北方"煤改电"项目中的贡献,系统平均循环性能系数可达2.13,节能效果明显。最后总结了空气源热泵空调推广应用面临的政策不完善、公众不熟悉等问题,提出需从部件、循环、除霜以及系统控制等方面进行创新,进一步提升空气源热泵空调的性能,同时可与储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在"双碳"的新形势下发挥巨大作用。
刘治国,杨青雨,王树海,崔似宏[2](2021)在《机车用智能化风源系统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了机车智能化风源系统相关技术,对传统的风源系统进行全面升级,通过对空气压缩机、干燥器运行状态和压缩空气湿度、含油量、固体颗粒度的实时监测,掌握供风设备运行状态和压缩空气品质;空气压缩机采用变频智能控制,根据监测数据,调节电机转速,解决空气压缩机油乳化问题;干燥器采用干燥再生智能转换控制,在空气压缩机各种运行工况下,实现干燥塔干燥再生柔性转换.此外,人机交互界面的实时信息反馈,为司乘人员和检修维护人员的运用维护提供了便利.
申明[3](2021)在《电动汽车热管理直冷系统研究及其控制分析》文中指出应对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热安全应用,处理复杂多变环境与工况的车辆热需求,热管理系统正逐步向高效轻质的热流传输结构,集成多变的系统循环架构,智能可靠的联动控制体系推进,形成整车功能性热管理系统,以推动电动汽车高安全性、强动力性、长续航性、低能耗性、优舒适性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具有高换热能力的直冷系统在电动汽车中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基于制冷剂直冷的新型热管理传输模式,依托实验测控与模拟计算的手段,对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热力流动特性、流程布局设计、动态管控制定、老化衰变作用、协同优化管理进行探究。设计搭建了电动汽车直冷热管理系统实验台,测试探究直冷电池热管理回路的热流特性和调控规律。结果表明,制冷剂蒸发温度与电池趋稳温度间存在有能力界限特征的关联特性,制冷剂质量流量与热管理换热量存在传热饱和现象。进一步,提出优先电池温降,并结合工质热流特性进而保障电池温均的梯级参变调控策略,具体在不同电池放电速率下优选对应的最佳制冷剂流量和目标蒸发温度限定值,为控制电池温降和温均水平提供新思路。基于上述章节的直冷系统实验操控平台,对所构建的三维电池模组热流传输模型以及一维集成热管理系统模型予以验证,以深入探究电动汽车直冷集成热管理系统内部热力交互关系以及性能管控机制。通过识别系统及部件的性能参数变化,表征传热工质的热力流动状态,为集成系统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验证结果表明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置信度,可用于后续的计算分析。首先,耦合电池直冷系统与乘员舱空调系统模型,并组合电池直冷多流程构形,提出并设计了典型的串联、并联、混联流程布局,形成多热力过程制冷集成系统。在选择的典型工况下系统探索集成过程的性能特征,研究包括制冷剂充注量的影响,热管理系统的热力学能量能质特性分析,从系统流程构形的结构特性和增加调控策略的管控过程两方面对比分析电池和乘员舱热行为,以及系统能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工况背景下,系统流程以及负荷的改变对制冷剂最佳充注量不产生作用影响。相同工况和运行条件下,串联系统的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以及(火用)效率ηex高于并联系统,冷却效果也优于并联结构。综合提出的系统调控机制,得出目前主流连接模式的并联系统在乘员舱温度响应速率方面的性能较优,而串联系统对电池温控能力以及系统能效方面皆有较优的性能表现,可作为集成热管理耦合方式的选择和参考。在研究直冷集成系统的耦合关联关系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电池全生命周期性能衰变特性,探索其与直冷热管理的作用关系和规律。考虑常规老化构建电池衰变模型,首先对电池热衰变参数均一性分布进行探索,并分析改变换热结构、增加均衡策略等措施对电池参数一致性的优化改善情况。同时,基于规定的基本工况,以环境温度周期性变化、SOC运行区间水平不同为背景,分析热管理系统与电池衰变间的影响关系。在印证合理有效的热管理措施有助于延长电池寿命的基础上,协同热管理系统寄生能耗的不利影响,提出并解决了电池热管理目标温度的优化问题。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在电池良好的工作温度区域10~40℃时,电池保持在该温度±1℃可使系统能耗与电池衰减综合效果较优。进一步提出电池全生命周期下的预控制估值前馈,通过识别判定从内阻角度表征的电池健康状态SOHR更新控制参量,达到最佳的热管理控制实施。研究结果为制定电池寿命优先热管理方案,延长使用年限提供指导帮助。最后,在完成直冷热管理系统关键部件的结构和热特性分析、系统的设计与集成、老化衰变要素的完善与丰富后,构建热管理系统整体运行模式架构,探索车用背景下的控制与优化。通过基于方差的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衡量目标量与受控量间作用影响的敏感度,利用NSGA-Ⅱ算法,对热管理系统驱动参数进行多目标输出优化。以直冷串联、并联系统,以及典型负荷工况为例,在系统多目标优化函数(被控部件温变速率、动力电池瞬时功率、热管理系统能耗、电池容量衰减速率)作用下,保证被控部件温度水平,结合制定的基本控制模式,对热管理系统开展优化对比分析。算例表明,相同工况下经优化管控,串联系统可实现电池老化速率、温降速率以及系统能耗水平较并联系统依次提升15.29%、45.23%、23.10%,并联系统则在乘员舱温降速率以及电池峰值功率方面较串联系统分别有4.51%、50.09%的提升。这意味着串联系统利于实现电池性能与系统长时能耗水平的最优,并联系统利于实现乘员舱舒适度与系统瞬时功率水平的最优。本文研究工作基于电动汽车直冷热管理系统的实验测试与仿真模拟,内容覆盖从电池热管理回路热力调控性能分析到集成耦合系统构架设计探究,从全新的电池状态到老化衰变状态的全生命周期考量,从单一的温度控制到多目标优化管控,较为系统地对新型直冷热管理体系进行探索和研究,相关工作不但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并且为后续研究和技术应用奠定基础和提供指导。
魏文哲[4](2021)在《低环境温度准二级变频空气源热泵供暖性能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煤改清洁能源”的推进,准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在华北等寒冷地区得到了快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也促进了空气源热泵从采用定频压缩机到变频压缩机的普及,即准二级变频空气源热泵。然而,当准二级变频空气源热泵应用到温度更低的严寒地区时,因环境温度更低和负荷调节变化而遇到低温适应性、结霜区间变化和除霜速度慢等问题,影响其供暖性能。本文以推动准二级变频空气源热泵在严寒地区的应用为主要目标,采用实验与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研究,提升准二级变频空气源热泵在的供暖性能。为实现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基于哈尔滨的严寒气候,搭建了准二级变频空气-水热泵和多联式空调(热泵)实验台。针对低温适应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室外温度分段调节吸气状态的控制方法,并应用到两个实验台上。基于该控制方法,在环境温度为-28.4~19.1℃时,对两台热泵机组的供暖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当采用基于室外温度分段调节吸气状态的控制方法时,两台热泵机组的低温适应性都得到明显提升,即使在环境温度为-27.5℃,供水温度为50℃的恶劣工况下,压缩比达到11.38时,空气-水热泵机组的排气温度也仅为112.0℃,低于最高允许120.0℃。两台热泵机组在哈尔滨供暖时均能稳定运行,并达到了良好的运行性能,空气-水热泵机组典型气象年的供暖季节性能系数为2.38,略高于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2.34。在进行上述低温性能实验时,发现空气源热泵采用变频调节适应负荷需求对蒸发器表面温度有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结霜条件。为此,对空气-水热泵机组在2017~2019年两个供暖季中的结霜工况进行总结,开发出新的结霜图谱。结果表明,严寒地区变频空气源热泵的结霜图谱有三个明显的特点:结霜临界相对湿度随着室外温度的降低而下降;结霜区域的上下限温度更低;结霜临界相对湿度更高。而且,实验热泵机组在严寒地区的结霜周期整体上均较长(59~462分钟),但结霜速度最快出现在室外温度为-10℃附近,而非传统认为的0℃。对结霜图谱变化原因分析表明,除上述的变频调节,结霜图谱还受气候区和机组选型容量的影响。为对这两个因素进行研究,建立了空气-水热泵机组的数学模型,对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和不同机组选型容量(90%-150%)的结霜区间进行模拟研究,得到了热泵机组在这两个气候区、不同机组容量下的结霜图谱。结果表明,同一台热泵机组在不同气候区供暖时,结霜区域会发生明显变化,主要体现为供暖室外计算温度越低,结霜临界相对湿度越高,而结霜区域的上下限温度更低;选型容量适当增大可明显减少空气源热泵的结霜周期,且在高湿度地区改善效果更好。为加快准二级变频空气源热泵的除霜速度,利用既有循环结构,提出补气除霜技术,即通过中间补气增大压缩机排气量,从而提高其携带除霜热量的能力。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对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加速除霜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补气除霜过程中,既有充足的压差将制冷剂补入压缩机,且补气在电子膨胀阀开度合理时具有过热度,不会产生湿压缩。补气可以有效缩短除霜时间,降低除霜能耗和提升除霜效率。电子膨胀阀在最佳开度时,除霜时间缩短20.61%,水中的吸热量和压缩机输入功分别降低8.74%和17.98%,除霜效率提升6.22%。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提升准二级变频空气源热泵机组在低环境温度下的供暖性能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为其严寒地区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论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对流型相变蓄能系统创新及运行规律研究”(No.51878209)的部分内容。
徐旻政[5](2021)在《基于ZigBee的楼宇智能化系统设计》文中指出进入新时期以来,建筑智能领域多样化趋势愈加显着,建筑楼宇内部的设施功能也愈发齐全,人们对于楼宇控制的关注点、聚焦点开始向智能化、便利性与如何实现高效、合理的运用转移。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高楼大厦不断增多,传统的有线控制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无线的控制系统应运而生,但随之而来的能源消耗也日渐上升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降低楼宇的能耗,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在智能楼宇建筑中,包括配电、照明、空调、电梯、给排水等系统,空调、照明系统能源消耗占比最大。针对高能耗问题,提出一种基于ZigBee的楼宇智能化系统设计,主要完成的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传统的中央空调温度控制方法能够保持室内温度固定在某一值,但由于人为的操作设定,室内温度无法达到理想状态下的人体需求,且无法在线及时调整的问题。本文结合模糊控制器能够消除稳态误差和传统PID能够简易设置、及时调整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热舒适度指标(PMV)的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器,在线整定PID参数,根据风速控制系统的实时输入,进行模糊推理,并进行运算。实验表明,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器能够在5s内实现迅速稳定自我调节,无超调和振荡,控制效果有了显着提升。(2)针对传统的照明系统在人工控制的基础上,每盏LED灯的使用效率都达到了最大值(100%),但未能实现能源节约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照明系统,即运用最优化方法对系统目标函数寻求最优解,求出极值,在满足照明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分配LED亮度,从而达到节能效果。并且能在多人场景下,找到最佳照明策略。实验证明,使用优化后的照明系统,可以有效节约能源,相比于传统的照明系统,提出的方法能够达到60%的能源节约效率。(3)针对夏季中央空调运行过程中,整个空调系统产生的能耗较多的问题。在特定负荷、一定户外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本文提出采用非线性规划算法对系统目标函数以及约束条件进行了优化,并求解出使系统耗能最小化、性能最优化的各组件的运行参数。通过实验得出,与中央空调的稳定控流运行模式和变冷冻水控流运行模式比较后,优化后的系统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能够节能10%以上。
刘瑞恒[6](2021)在《大型冷库智能控制与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大型冷库作为冷链物流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节点,同时也是食品冷冻加工、储存和流通的重要基础设施。制冷系统作为冷库的核心系统,其能效水平的高低将极大的影响冷库的总体效率。通过提高冷库控制效率,可以减小库温较大波动,防止食品变质、质量下降,同时达到了降低能耗、节能的目的。本文以兰州某副食品采购中心M-6大型低温冷库为研究对象,展开对冷库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通过对制冷工艺介绍和控制要点的分析,设计了冷库制冷控制系统,并研究了温度控制与节能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过程时,由于冷库中随机进行的进货和取货,库内温度容易出现较大的波动,从而使得模糊控制器的控制参数无法达到最优,导致模糊PID算法在冷库温度控制上出现了自适应能力差以及控制精度低等问题,本文引入变论域思想对模糊PID控制器进行优化,设计了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同时针对冷库温度控制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与模糊PID控制方式相比,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具有超调量小,抗干扰性强等特点。(2)针对节能控制,通过对低温冷库的节能相关问题的分析,确定了冷库制冷压缩机组大多是都处于部分负荷,从而造成了能源浪费,因此采用了滑阀调节结合变频技术对压缩机容量进行优化。(3)设计了以西门子S7-200SMART PLC为核心的冷库监控系统,构建了基于上下位机为主的控制系统的网络结构。下位机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对现场参数进行检测、控制现场执行机构和设备,采用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Modbus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上位机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基于WINCC组态软件开发平台,设计开发大型冷库控制系统监控界面,实现对大型冷库运行过程的实时监控、参数显示及报警等功能。控制系统运行结果表明:冷库制冷控制系统运行可靠、性能稳定,实现了对大型冷库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控制,达到了预定的控制目标。
杨朵[7](2021)在《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控制与故障诊断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氢能作为21世纪能源变革的重点之一,具有清洁性、热值高、安全可控的优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氢能应用的重要形式,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之一,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推广。在车载环境中,复杂的道路环境和频繁的加减速对燃料电池系统的动力性和安全性提出了高要求。燃料电池系统的动态性能主要由空气供给系统决定,空气进气参数控制不当会导致输出性能降低,损害电堆寿命。因此,研究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的管控问题,对保障燃料电池稳定运行、提升动态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对燃料电池系统的外部动态特性进行建模,并提出了基于简化模型的空气供给系统控制方法和故障诊断策略,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针对多参数、多变量的燃料电池系统动态特性建模问题,分析了不同参数、环境条件对燃料电池输出性能的影响,构建了燃料电池电堆电化学模型和空气供给子系统模型,有效反映了动态工况下系统中空气在各个位置的压力、流量和组分变化以及电堆电输出性能变化;进而,针对燃料电池系统模型非线性、结构复杂、难以应用的问题,借助参数拟合和非线性系统控制等方法,建立面向控制的燃料电池系统模型。2)针对燃料电池空气供给存在的时滞性和供氧不足问题,采用过氧比为控制指标,提出了基于模糊预测控制的空气流量控制策略。首先,提出了基于T-S模糊理论的系统模型简化方法,将复杂的非线性模型通过动态小信号方法线性化,以获取过氧比与控制变量的线性模型。其次,提出了基于T-S线性模型的广义预测控制器对过氧比进行实时控制。此外,为了提升系统的输出性能和效率,提出了基于净输出功率最优原则的过氧比控制指标。最后,在全工作范围的阶跃电流工况下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空气供给的超调量和提升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3)针对燃料电池空气压力和流量控制相互耦合的问题,首先,将非线性系统模型通过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进行解耦,得到过氧比和阴极压力与控制变量之间的直接对应关系;此外,针对电堆阴极压力的观测问题,提出了一种扩张状态观测器对阴极压力进行实时估计。进而,基于反馈线性化后的模型,提出了一种滑模预测控制进行压力和流量的联合控制。利用系统的相对阶数设计滑模面和对应的预测模型。通过仿真实验证明所提的滑模预测控制算法能够实现稳定的压力和流量协调控制,具有精度高、响应快、鲁棒性强的优点。4)针对燃料电池空气系统的流量故障诊断问题,将故障信号作为系统附加状态,构建系统的增广模型。首先,利用不同工作点的动态小信号模型进行融合形成系统全工作范围的线性变参数模型,并基于此模型设计对应的增广状态观测器。进一步,在观测器设计中考虑系统干扰和噪声的影响,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设计观测器增益以最小化这些系统不确定性对故障诊断造成的影响。此外,基于增广状态观测器估计到的流量故障值设计过氧比估计器,提出了相应的过氧比容错控制器。最后,通过动态工况验证了不同故障类型下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从而保障了系统的安全性,维持稳定、高效的动态输出性能。5)针对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安全高效管控问题,设计了面向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的管控策略,为燃料电池系统的工程化应用提供了解决思路。管控策略能够有效实现系统的启停控制、供气控制、尾排、水热管理和故障诊断等功能。控制策略集成到硬件系统中,通过在环仿真平台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彭金帅[8](2021)在《电动汽车智能温控系统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其工作性能受温度因子的影响极大。若温度过高,整车核心零部件必然限制功率开始降额输出,若温度过低,动力电池将无法进行充电。因此,环境温度通过影响核心零部件的工作性能间接使电动汽车的充电性能、动力性能、续航性能等受到影响,从而影响电动汽车的使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动车型在市场的进一步普及。因此设计和研究一套电动汽车的智能温控系统将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的温度控制在最佳的温度范围内,使其保持最佳的功率输入和输出能力,从而解决电动汽车使用的痛点,变得至关重要也极具现实意义。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文遵循系统开发的设计流程,开发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电动汽车智能温控系统,并完成已开发功能的功能检查、重要参数的匹配标定、各工况下的性能测试等工作,本文的核心内容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完成温控系统架构的研究设计。确定温控系统的主要构成和选型原则,集约温控系统各设计参数的输入信息,分析研究温控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设计具有未来竞争力的温控系统架构;(2)完成温控系统各方案的设计。计算系统各零部件的设计参数,完成温控系统台架的搭建,通过仿真和实测方式对温控系统进行性能摸底,检验温控系统架构和设计参数的合理性;(3)完成温控系统的控制开发。确定温控系统的核心控制策略如系统开闭策略等,确定CAN信号需求清单,编制通信协议,对CAN总线负载率、系统功能控制流程进行仿真校验;(4)完成温控系统各开发功能的功能调试。分别对乘员舱、电源、电机、电控的功能进行测试验证,完成对动力电池的制冷、加热温控功能的调试。对整车低温和过热等核心工况进行仿真和测试,完成关键功能阈值的标定匹配工作。本文遵循系统开发的标准流程,以某品牌燃油车型为基础进行“油改电”车辆改制,并将开发的智能温控系统搭载到实车,对实车搭载发生的问题进行逐项分析,逐项导入对策。对温控系统的硬件、软件、标定内容进行优化升级,最后测试温控系统的各方面性能数据,确认系统工作良好,可有效解决电动汽车温控方面的使用痛点。使电动车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进一步保证!
刘治国,杨青雨,王树海[9](2020)在《机车智能化风源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智能化风源系统研究对传统的风源系统进行全面升级,通过对空气压缩机、干燥器运行状态和压缩空气湿度、含油量、固体颗粒度的实时监测,掌握供风设备运行状态和压缩空气品质;空气压缩机采用变频智能控制,根据监测数据,调节电机转速,解决空气压缩机油乳化问题;干燥器采用干燥再生智能转换控制,在空气压缩机各种运行工况下,实现干燥塔干燥再生柔性转换。此外,人机交互界面的实时信息反馈,为司乘人员和检修维护人员的运用维护提供了便利。
周超[10](2020)在《户用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热电冷多联供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对其高效、深度开发利用并实现其建筑一体化,对有效解决我国建筑领域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建筑冬季需要采暖、夏季需要空调、全年需要供应电力和生活热水,面对建筑多样化的能源供应需求,目前现有的太阳能光热利用和光伏发电技术,无论是组件的光电或光热转换效率、还是功能单一的组件结构形式和太阳能利用系统形式等,都无法满足上述建筑多种用能需求,且存在着组件占地面积大等问题。为此,本文从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综合利用效率、同时满足建筑多种用能需求的角度出发,把天空长波辐射冷却、吹胀板式换热技术和热泵技术融入太阳能综合利用过程,来研究解决光电与光热一体化和太阳能制热与制冷一体化的问题,提出了吹胀板式PVT组件和PVT热泵多能联供系统,并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性能仿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了以下内容的研究工作。(1)提出了吹胀板式PVT热泵热电冷多能联产联供系统,设计开发了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分析了该系统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的工作原理;论述了新型吹胀板式PVT组件的结构形式设计和工作原理,提出了 PVT热泵系统产能性能和运行特性的性能评价方法。(2)采用试验研究方法,对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及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进行了试验研究,深化设计了 PVT热泵系统并建设了试验平台,分析了试验系统的误差大小;分析表明,该试验系统的光伏发电性能参数和制热性能参数的测试误差均小于5%,制冷性能参数的测试误差均小于10%。(3)针对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夏季热电冷运行模式的研究需求,利用上述试验平台,试验研究了夏季PVT热泵系统热电冷三联供性能和热电冷联合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在夏季外界自然工况下,试验系统白天全天的平均光伏发电效率为13.6%,白天的平均制热COPt为6.16,夜间的平均制冷COPc为2.8,与相同额定发电功率的常规光伏组件相比,PVT热泵系统的PVT组件光伏发电量提升了 10~15%。(4)试验并分析了过渡季和冬季该系统的热电联供性能和热电联合运行特性;结果表明,试验系统在过渡季外界自然工况下白天全天的平均光伏发电效率为11.9%,白天的平均制热COPt为5;在冬季自然工况下白天全天的平均光伏发电效率为10.3%,白天的平均制热COPt为4.4;该系统在各个季节的各种模式下均能长时间稳定运行。(5)采用数学建模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以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传热模型为核心的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数学模型,完成了该模型的理论求解结果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求解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偏差均在11%以内,为进一步开展该PVT热泵系统的性能仿真与经济性评价提供了理论模型基础。(6)针对不同建筑面积的居住建筑用能需求,提出了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在户用供能系统中的应用方式;通过性能仿真,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环境参数对PVT热泵系统热电冷性能的影响大小,研究了该系统的地区适用性;利用试验与仿真结果,进一步分析了户用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的技术经济性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在我国北方地区应用该系统的经济运行模式。结果表明,与建筑的各类常规供能形式相比,该户用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具有可观的年净收益,投资回收期约为3~4年。
二、空气压缩机智能控制系统的开发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空气压缩机智能控制系统的开发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空气源热泵空调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空气源热泵空调的研究现状 |
1.1 循环构建 |
1.1.1 准二级压缩热泵循环 |
1.1.2 双级压缩热泵循环 |
1.1.3 复叠式压缩热泵循环 |
1.1.4 多源耦合热泵循环 |
1.1.5 空气源热泵空调-蓄热/冷系统 |
1.2 除霜 |
1.3 系统控制 |
2 空气源热泵空调的应用场合及节能减排 |
2.1 空气源热泵空调制冷的应用 |
2.1.1 汽车空调 |
2.1.2 房间空调 |
2.1.3 多联机空调 |
2.1.4 节能措施 |
2.2 空气源热泵空调制热的应用 |
2.2.1 农林牧渔 |
2.2.2 采矿 |
2.2.3 制造烘干 |
2.2.4 建筑 |
2.2.5 交通运输 |
2.2.6 住宿和餐饮 |
2.2.7 卫生和社会工作 |
2.3 空气源热泵空调对节能减排的贡献 |
2.3.1 空气源热泵空调在农村的覆盖情况及经济性 |
2.3.2 空气源热泵空调的碳足迹 |
2.3.3 节能与减排 |
3 空气源热泵空调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 |
3.1 面临的挑战 |
3.2 发展趋势 |
4 结论 |
(2)机车用智能化风源系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智能化风源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1.1 智能化风源系统组成 |
1.2 工作原理 |
2 监测对象与方案 |
2.1 空气压缩机运行状态监测 |
2.1.1 空气压缩机运行状态监测指标 |
2.1.2 空气压缩机运行状态监测方案 |
2.2 干燥器运行状态监测[4] |
2.2.1 干燥器运行状态监测指标 |
2.2.2 干燥器运行状态监测方案 |
2.3 压缩空气品质监测[5] |
2.3.1 压缩空气品质监测指标 |
2.3.2 压缩空气品质监测方案 |
(1)含湿量监测 |
(2)含油量监测 |
(3)固体颗粒度监测 |
2.4 供风监测 |
3 智能控制策略 |
3.1 空气压缩机变频智能控制 |
3.1.1 空气压缩机智能控制要求[6] |
3.1.2 变频智能控制原理[7] |
3.2 干燥器干燥再生智能转换控制 |
3.2.1 干燥器智能控制要求 |
3.2.2 干燥再生智能转换控制原理 |
(1)停机状态: |
(2)吸附状态: |
(3)再生状态: |
(4)充气状态: |
4 结论 |
(3)电动汽车热管理直冷系统研究及其控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 |
1.2.2 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技术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热管理实验系统电池直冷回路热流调控分析 |
2.1 直冷热管理系统方案 |
2.2 热管理系统实验设计 |
2.2.1 直冷系统及其主要部件 |
2.2.2 测控系统及不确定分析 |
2.3 电池直冷热管理基本特性实验研究 |
2.3.1 流动与传热特征分析 |
2.3.2 过程调控影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冷热管理系统模型及验证 |
3.1 动力组件及热流传输 |
3.1.1 电池组件模型 |
3.1.2 流体动力学模型 |
3.2 热管理直冷系统构件 |
3.2.1 压缩机模型 |
3.2.2 换热器模型 |
3.2.3 阀体模型 |
3.3 补充元件及系统框架 |
3.3.1 乘员舱模型 |
3.3.2 电机驱动模型 |
3.3.3 直冷系统模型 |
3.4 验证实验与方法 |
3.4.1 电池组件验证 |
3.4.2 循环回路部件验证 |
3.4.3 直冷系统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直冷条件下电池热管理与空调耦合特性研究 |
4.1 耦合系统串并关联与分析 |
4.2 直冷热管理系统典型特征 |
4.2.1 最佳制冷剂充注量 |
4.2.2 热力过程(火用)熵能变性 |
4.2.3 直冷耦合系统典型性能特征 |
4.3 直冷热管理系统调控分析 |
4.3.1 电动汽车结构及车载控制 |
4.3.2 耦合系统控制策略 |
4.3.3 车载温控与能量变动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电池全生命周期热衰变行为及直冷热控处理 |
5.1 电池衰变预置分析与方法确定 |
5.2 电池热衰变耦合效应与均一性分析 |
5.2.1 数值分析设置 |
5.2.2 典型老化衰变特征 |
5.2.3 电池热场与老化衰变耦合作用影响 |
5.2.4 电池性能参数均一性优化分析 |
5.3 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热控影响与处理 |
5.3.1 计算分析条件 |
5.3.2 环境温度周期性影响 |
5.3.3 电池荷电状态影响 |
5.3.4 直冷系统电池全生命周期温控追踪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动汽车直冷热管理系统多目标管控优化研究 |
6.1 常态控制方法与应对 |
6.2 基于控变参数敏感性的热管理系统控制关联 |
6.2.1 敏感性分析方法 |
6.2.2 典型系统参数敏感分析算例 |
6.3 多热力过程耦合直冷系统控制优化 |
6.3.1 多目标优化确定与算法 |
6.3.2 典型模式下优化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节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本文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介与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低环境温度准二级变频空气源热泵供暖性能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空气源热泵低温适应性的研究现状 |
1.2.2 空气源热泵结霜的研究现状 |
1.2.3 空气源热泵除霜的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实验台搭建 |
2.1 引言 |
2.2 低环温空气源热泵实验装置 |
2.2.1 实验台 |
2.2.2 实验过程 |
2.3 数据采集系统 |
2.3.1 参数测量 |
2.3.2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制热量计算 |
2.4 误差分析 |
2.4.1 空气-水热泵供暖实验误差分析 |
2.4.2 多联式空调(热泵)供暖实验误差分析 |
2.4.3 空气-水热泵除霜实验误差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气源热泵低环境温度供暖可行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室外温度分段调节吸气状态的控制方法 |
3.3 工况实验研究 |
3.3.1 制冷剂参数分析 |
3.3.2 供暖性能分析 |
3.4 严寒地区连续供暖实验结果分析 |
3.4.1 室内外环境参数 |
3.4.2 制冷剂参数 |
3.4.3 供暖性能 |
3.4.4 结除霜性能 |
3.4.5 低温性能对比 |
3.5 供暖质量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变频空气源热泵在严寒地区的结霜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变频空气源热泵的结霜图谱 |
4.3 严寒地区结霜规律研究 |
4.3.1 高温区结霜特点 |
4.3.2 中温区结霜特点 |
4.3.3 低温区结霜特点 |
4.3.4 不同室外温度时结霜周期的变化 |
4.4 变频调节对结霜图谱的影响分析 |
4.4.1 变/定频空气源热泵结霜图谱的表观变化 |
4.4.2 变频调节对蒸发器表面温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气候区空气源热泵结霜特性的模拟研究 |
5.1 引言 |
5.2 数学模型及验证 |
5.2.1 压缩机模型 |
5.2.2 冷凝器模型 |
5.2.3 经济器模型 |
5.2.4 节流阀模型 |
5.2.5 蒸发器模型 |
5.2.6 模型的求解流程 |
5.2.7 模型验证 |
5.3 机组在不同气候区的结霜图谱 |
5.3.1 热指标对结霜图谱的影响 |
5.3.2 寒冷地区结霜图谱的开发 |
5.3.3 夏热冬冷地区结霜图谱的开发 |
5.3.4 三个气候区结霜图谱的对比 |
5.4 机组选型对结霜特性的影响 |
5.4.1 北京地区机组选型对结霜特性的影响 |
5.4.2 高湿度地区机组选型对结霜特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准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补气除霜的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补气除霜技术的提出 |
6.3 补气除霜过程的可行性研究 |
6.4 补气对除霜影响的定量研究 |
6.4.1 实验工况 |
6.4.2 最优开度的确定 |
6.4.3 稳定性分析 |
6.4.4 能量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ZigBee的楼宇智能化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总体方案设计 |
2.1 智能化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1 照明子系统 |
2.1.2 风控子系统 |
2.2 无线通信技术 |
2.2.1 ZigBee 技术 |
2.2.2 ZigBee组网技术以及应用 |
2.2.3 ZigBee协议栈 |
2.3 智能照明技术 |
2.3.1 应用特点 |
2.3.2 调光技术 |
2.4 空调PMV控制技术 |
2.5 空调制冷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PMV的风控系统设计 |
3.1 PMV指标控制影响参数分析 |
3.2 PMV指标控制方法 |
3.3 智能热湿环境解决方案 |
3.4 风控模块的设计 |
3.5 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器设计优化 |
3.6 基于PMV指标的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器的仿真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最优模型的照明系统设计 |
4.1 照明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4.2 数据流 |
4.3 硬件节点结构和通讯接口 |
4.3.1 硬件设计 |
4.3.2 硬件节点结构 |
4.3.3 通讯接口 |
4.4 最优化模型的改进方案 |
4.4.1 智能照明算法的选择与优化 |
4.4.2 硬件节点 |
4.5 节点管理模块设计 |
4.5.1 节点管理 |
4.5.2 数据传输模块 |
4.6 数据库设计 |
4.6.1 逻辑设计 |
4.6.2 数据库表设计 |
4.7 最优化算法的改进与设计 |
4.8 实验验证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全局能耗的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
5.1 中央空调系统目标函数优化 |
5.2 独立变量的优化控制 |
5.3 目标函数求解的优化约束条件 |
5.3.1 部件的物理约束 |
5.3.2 部件间的相互约束 |
5.4 中央空调系统运行参数优化 |
5.4.1 优化算法 |
5.4.2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情况 |
致谢 |
(6)大型冷库智能控制与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
1.2.1 冷库制冷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制冷系统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大型制冷冷库工艺描述及控制要点 |
2.1 大型制冷冷库工艺描述 |
2.1.1 大型制冷冷库工艺简介 |
2.1.2 大型制冷冷库工艺描述 |
2.2 大型冷库制冷系统控制要点分析 |
2.3 冷库制冷控制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冷库控制策略研究与仿真 |
3.1 PID控制算法 |
3.2 模糊PID控制算法 |
3.2.1 模糊控制器原理 |
3.2.2 模糊控制器设计 |
3.3 变论域模糊控制算法 |
3.3.1 变论域模糊控制原理 |
3.3.2 变论域调整机构的设计 |
3.4 控制算法仿真分析 |
3.4.1 冷库温度数学模型建立 |
3.4.2 仿真分析 |
3.5 冷库节能控制方法 |
3.5.1 制冷压缩机能量调节方式 |
3.5.2 制冷系统节能控制设计 |
3.6 小结 |
第4章 大型冷库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冷库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 |
4.2 冷库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2.1 氨气泄漏检测与处理 |
4.2.2 FCS总线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
4.2.3 控制器设计 |
4.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3.1 节能控制程序设计 |
4.3.2 温度控制程序设计 |
4.3.3 自动融霜程序设计 |
4.4 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
4.4.1 WINCC组态软件 |
4.4.2 WINCC与S7-200SMART通讯 |
4.4.3 监控系统设计 |
4.5 控制系统的实现与控制效果分析 |
4.5.1 控制系统实现 |
4.5.2 控制效果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控制与故障诊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概述 |
1.2.1 发电原理 |
1.2.2 燃料供给系统构成 |
1.3 国内外现状研究 |
1.3.1 燃料电池系统建模现状 |
1.3.2 空气供给系统控制方法现状 |
1.3.3 燃料电池系统故障诊断策略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与章节安排 |
1.4.1 主要研究工作 |
1.4.2 章节安排 |
第2章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建模 |
2.1 引言 |
2.2 燃料电池电堆建模 |
2.2.1 电化学模型 |
2.2.2 物质模型 |
2.2.3 热平衡模型 |
2.3 空气供给系统关键部件及模型介绍 |
2.3.1 空气压缩机 |
2.3.2 供给管道 |
2.3.3 中冷器 |
2.3.4 加湿器 |
2.3.5 回流管道和背压阀 |
2.3.6 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的空气供给系统模型实现 |
2.3.7 空气供给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
2.4 燃料电池非线性模型简化与线性化方法 |
2.4.1 数据拟合 |
2.4.2 动态小信号模型 |
2.4.3 反馈线性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燃料电池空气系统流量控制方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T-S模糊理论的过氧比控制模型 |
3.2.1 T-S模糊理论基础 |
3.2.2 过氧比的局部小信号模型 |
3.2.3 基于T-S理论的燃料电池控制模型 |
3.3 基于净功率最优的控制指标设计 |
3.4 控制方法设计 |
3.4.1 广义预测控制器设计 |
3.4.2 FGPC算法的两种应用结构 |
3.4.3 算法的进一步改进 |
3.5 算法验证和结果分析 |
3.5.1 模型精度分析 |
3.5.2 不同控制算法下的过氧比控制结果 |
3.5.3 系统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燃料电池空气系统压力流量协同控制策略 |
4.1 引言 |
4.2 空气系统压力和流量行为分析及描述 |
4.3 控制指标的数学表达 |
4.4 状态观测器设计 |
4.4.1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压力估计 |
4.4.2 仿真结果 |
4.5 压力和流量联合控制方法 |
4.5.1 燃料电池空气模型的反馈线性化 |
4.5.2 基于线性控制器的压力流量协同控制器 |
4.5.3 基于滑模预测控制的压力流量协同控制器 |
4.6 仿真验证与结果分析 |
4.6.1 所提滑模预测控制方法的仿真结果 |
4.6.2 与线性控制器的对比分析 |
4.6.3 输出性能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燃料电池空气系统故障诊断 |
5.1 引言 |
5.2 考虑故障信息的燃料电池空气系统模型 |
5.3 故障观测器设计 |
5.3.1 增广鲁棒状态观测器 |
5.3.2 稳定性证明 |
5.4 仿真结果分析与对比 |
5.4.1 LPV观测器中的关键参数设置 |
5.4.2 故障估计的仿真结果 |
5.4.3 故障估计方法的精度评估和比较 |
5.4.4 空气供给系统的容错控制 |
5.4.5 系统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燃料电池管控系统控制策略设计与实现 |
6.1 引言 |
6.2 燃料电池系统结构 |
6.3 管控方案设计 |
6.3.1 系统整体架构 |
6.3.2 控制软件架构 |
6.3.3 底层软件功能描述 |
6.3.4 应用层软件架构与功能描述 |
6.3.5 空气供给系统管控方案 |
6.4 在环仿真平台搭建 |
6.5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8)电动汽车智能温控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温控系统构成研究 |
2.1 温控系统主要构成 |
2.2 温控系统硬件选型 |
2.2.1 设计输入 |
2.2.2 选型因素 |
2.3 温控系统发展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3 温控系统方案设计 |
3.1 温控系统方案设计 |
3.2 温控系统参数选型原则 |
3.3 温控系统功能框图 |
3.4 本章小结 |
4 温控系统控制开发 |
4.1 温控系统控制架构 |
4.1.1 温控系统硬线控制 |
4.1.2 温控系统CAN控制 |
4.2 温控系统功能方案 |
4.2.1 乘员舱采暖功能 |
4.2.2 乘员舱制冷功能 |
4.2.3 电机电控电源冷却功能 |
4.2.4 电池包一键预热功能 |
4.2.5 电池包在途预热功能 |
4.2.6 电池包远程预热功能 |
4.2.7 电池包高温冷却功能 |
4.3 温控系统核心控制策略 |
4.3.1 能耗控制策略 |
4.3.2 续驶里程影响判断策略 |
4.3.3 温控系统启停控制策略 |
4.4 温控系统CAN通信 |
4.4.1 CAN 仲裁机制 |
4.4.2 CAN信号需求分析 |
4.4.3 CAN通信协议 |
4.4.4 CAN信号负载率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温控系统调试标定 |
5.1 标定软件和工具 |
5.1.1 硬件配置 |
5.1.2 基础概念 |
5.1.3 操作步骤 |
5.2 温控系统功能检查 |
5.2.1 乘员舱采暖制冷检查 |
5.2.2 电机电控冷却功能检查 |
5.2.3 电池包冷却加热功能检查 |
5.3 标定匹配 |
5.4 性能测试 |
5.4.1 乘员舱采暖制冷性能测试 |
5.4.2 电控电源回路冷却性能测试 |
5.4.3 电池冷却采暖回路性能测试 |
5.5 故障分析与改进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户用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热电冷多联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仍未有效解决建筑采暖空调问题 |
1.1.2 现代建筑对太阳能开发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
1.1.3 热泵与PVT技术的结合为建筑节能提供了新思路 |
1.1.4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
1.2.2 太阳能热泵技术研究进展 |
1.2.3 太阳能PVT热泵技术研究进展 |
1.2.4 天空长波辐射冷却技术研究进展 |
1.2.5 PVT热泵性能评价及其经济性研究进展 |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2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的提出及试验台建立 |
2.1 单级压缩吹胀板式PVT热泵多联供系统的提出 |
2.1.1 太阳能PVT热泵系统形式的研究 |
2.1.2 不同运行工况下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
2.2 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的提出 |
2.2.1 组件结构形式与设计 |
2.2.2 组件工作原理分析 |
2.3 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性能评价方法 |
2.3.1 PVT组件发电性能评价 |
2.3.2 PVT组件制热性能评价 |
2.3.3 PVT组件制冷性能评价 |
2.3.4 PVT组件综合效率确定方法 |
2.4 PVT热泵系统热电冷多联供性能评价方法 |
2.4.1 PVT热泵系统供电性能评价 |
2.4.2 PVT热泵系统制热性能评价 |
2.4.3 PVT热泵系统制冷性能评价 |
2.4.4 PVT热泵系统综合性能评价方法 |
2.5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的设计 |
2.5.1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设备部件确定 |
2.5.2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制冷剂管路设计 |
2.6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试验台的建立 |
2.6.1 吹胀板式PVT热泵试验系统关键设备确定 |
2.6.2 吹胀板式PVT热泵试验系统监测控制 |
2.7 吹胀板式PVT热泵试验系统误差分析 |
2.7.1 误差分析原理简述 |
2.7.2 试验系统误差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3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夏季热电冷性能试验研究 |
3.1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夏季热电冷综合性能试验 |
3.1.1 夏季气象参数测试与分析 |
3.1.2 系统夏季热电冷综合性能分析 |
3.2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夏季工况制冷性能试验 |
3.2.1 夏季工况气象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3.2.2 夏季工况系统夜间制冷性能分析 |
3.3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夏季工况热电性能试验 |
3.3.1 夏季工况系统光伏发电性能分析 |
3.3.2 夏季工况系统制热性能分析 |
3.4 夏季夜间制冷模式下PVT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
3.4.1 夏季系统制冷运行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3.4.2 水箱蓄冷特性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3.4.3 制冷工况下PVT组件表面温度测试结果分析 |
3.5 夏季白天热电模式下PVT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
3.5.1 夏季系统制热运行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3.5.2 夏季制热工况下PVT组件表面温度分布测试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过渡季和冬季性能试验研究 |
4.1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过渡季综合性能试验 |
4.1.1 过渡季气象参数测试与分析 |
4.1.2 系统过渡季热电综合性能分析 |
4.2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过渡季工况热电性能试验 |
4.2.1 过渡季工况系统光伏发电性能分析 |
4.2.2 过渡季工况系统制热性能分析 |
4.3 过渡季白天热电模式下PVT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
4.3.1 过渡季系统制热运行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4.3.2 过渡季制热工况下PVT组件表面温度分布测试结果分析 |
4.4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冬季综合性能试验 |
4.4.1 冬季气象参数测试与分析 |
4.4.2 系统冬季热电综合性能分析 |
4.5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冬季工况热电性能试验 |
4.5.1 冬季工况系统光伏发电性能分析 |
4.5.2 冬季工况系统制热性能分析 |
4.6 冬季白天热电模式下PVT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
4.6.1 冬季系统制热运行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4.6.2 冬季制热工况下PVT组件表面温度分布测试结果分析 |
4.7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全年热电冷试验性能对比分析 |
4.7.1 系统全年光伏发电性能对比分析 |
4.7.2 系统全年制热性能对比分析 |
4.7.3 系统全年热电冷试验性能总结 |
4.8 本章小结 |
5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5.1 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传热模型的建立 |
5.1.1 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换热过程分析 |
5.1.2 吹胀板式PVT组件层间结构能量平衡分析 |
5.1.3 吹胀板式PVT组件传热模型的建立 |
5.2 PVT热泵系统关键设备部件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1 蓄热水箱内冷凝换热盘管模型 |
5.2.2 蓄冷水箱内蒸发换热盘管模型 |
5.2.3 压缩机模型 |
5.2.4 电子膨胀阀模型 |
5.3 模型求解方法及理论解的试验验证 |
5.3.1 系统模型求解方法 |
5.3.2 理论解的试验验证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适用性与经济性研究 |
6.1 户用PVT热泵系统应用方式研究 |
6.1.1 设计原则及建筑用能负荷测算方法 |
6.1.2 户用PVT热泵热水机组设计 |
6.1.3 户用PVT热泵热电机组设计 |
6.1.4 户用PVT热泵热电暖机组设计 |
6.1.5 户用PVT热泵热电冷暖机组设计 |
6.2 不同工况下环境参数对系统热电冷性能的影响分析 |
6.2.1 制热工况下环境参数对系统制热性能的影响 |
6.2.2 制冷工况下环境参数对系统制冷性能的影响 |
6.3 户用PVT热泵系统热电冷多联供经济性分析 |
6.3.1 系统经济性评价方法 |
6.3.2 系统技术经济性分析与比较 |
6.3.3 系统经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经济运行模式 |
6.3.4 集中式PVT热泵能源站系统形式及经济运行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空气压缩机智能控制系统的开发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空气源热泵空调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 陈健勇,李浩,陈颖,赵军. 华电技术, 2021(11)
- [2]机车用智能化风源系统技术研究[J]. 刘治国,杨青雨,王树海,崔似宏.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1(05)
- [3]电动汽车热管理直冷系统研究及其控制分析[D]. 申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4]低环境温度准二级变频空气源热泵供暖性能提升研究[D]. 魏文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5]基于ZigBee的楼宇智能化系统设计[D]. 徐旻政. 扬州大学, 2021(08)
- [6]大型冷库智能控制与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刘瑞恒.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7]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控制与故障诊断策略研究[D]. 杨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8]电动汽车智能温控系统设计研究[D]. 彭金帅. 重庆理工大学, 2021(02)
- [9]机车智能化风源系统研究[A]. 刘治国,杨青雨,王树海. 自主创新装备先行;趁势而上开启未来——轨道交通装备技术高层论坛论文集, 2020
- [10]户用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热电冷多联供特性研究[D]. 周超.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