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山区林果科技服务中心帮民富(论文文献综述)
田海超[1](2020)在《深入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整体脱贫的政策建议 ——以燕山—太行山区曲阳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党中央作出的庄严承诺。我国自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使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着提高,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根本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创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扶贫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截至2019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预计仅剩下300万,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现有贫困人口多集聚在条件相对恶劣一些老区、山区、边区以及个别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简称连片特困地区),因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严重滞后等因素,贫困问题存在着区域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特征,常规扶贫措施难以奏效,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异常艰巨。加快连片特困地区整体脱贫已成为各级政府“十三五”工作的主攻方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河北省曲阳县地处华北平原西部、太行山东麓,集山区、老区、库区、贫困地区于一身,是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县之一,山区面积广,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基础薄弱,贫困程度深。2013年以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工作全局,艰苦奋斗、合力攻坚,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着成效,实现14769户、34306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12%,脱贫攻坚工作得到充分肯定,2019年5月份省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序列。本文首先对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曲阳县整体扶贫工作的有效做法进行研究,积极探索适宜有效的脱贫经验,能够为全国其它连片特困地区开扶贫开发提供实践借鉴。其次,针对当前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存在的扶贫开发工作激励机制不健全、扶贫攻坚措施不够精准、扶贫开发成效不够稳定和扶贫开发动态管理还有待加强等问题,重点进行原因分析,从而为深入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整体脱贫工作奠定坚定的基础。最后,在“六个精准”的理念引领下,提出了转变观念、制定规划、把整体脱贫攻坚置于科学指导之下,因地制宜、示范带动、统筹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水平,创新机制、突破瓶颈、注重发挥政府指导职能作用,协同发展、稳定脱贫、实现与地区经济互促双赢等稳定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成果的对策建议。为了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谨,本篇论文通过引用中央文献、最新权威数据,运用比较法、历史分析法、理论与具体实例相结合方法等,详细论述新时期整体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的新意在于根据新时期的时代特点和奋斗目标,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解决对策,为其他地区整体脱贫提供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李静[2](2019)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小城镇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迅速和乡镇企业的兴起,小城镇崛起疾速,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兴盛的重要支柱,发挥着农村地域性经济文明及各种社会效能服务的核心作用。加强和完善小城镇方面的研究是贯彻落实中央城乡一体化政策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障农村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稳步提高的基本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体现。小城镇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快推进小城镇发展步伐,构建科学规划、设施齐全、经济发达的特色小城镇对于深入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理论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小城镇发展为研究对象,合理运用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落实到具体情况去研究小城镇发展问题。导论部分对为什么要建设小城镇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选定了合适的研究方法,为后面文章做出了系统性的总结。其中具体的章节安排如下所示:第一章主要对小城镇以及城镇化等相关名词进行了分析与介绍,对其涉及到的城乡一体化、公共管理等理论知识也进行了简要的阐述。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发展情况,阐述了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成就。第三章对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当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四章在对国内外小城镇发展情况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分别从国外、国内两个视角总结了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相关经验和启示。第五章主要是为解决当下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小城镇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出谋划策,希望能为其城镇化建设提供些许参考。结论部分主要是总结归纳了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内容。
林祚慧[3](2018)在《马鞍山市美好乡村建设中村民意愿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升华和深化,是关系人民切身利益,是农民群体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是“美好安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体现。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表示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在《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的基本原则中也明确了村民的主体地位。那么美好乡村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农民。那么农村村民的意愿则是美好乡村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实的美好乡村建设中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忽视乡村的构成主体-村民。美好乡村建设存在问题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从村民群体层面来分析,其自身存在限制因素,包括:自身素质、教育程度、合作、市场化经营意识等。另一方面,从政府层面来说,为了兼顾效率和公平,往往以政府介入来主导进行,这就存在一些问题:政策、制度的执行惯性、政策跟不上发展速度、缺乏村民主体意识等。本文通过对美好乡村整个项目的运行中村民意愿的研究和探索,尝试构建在当前村民意愿表达的具体应用。通过对马鞍山市美好乡村建设中村民意愿的分类与特征、美好乡村建设中村民意愿表达渠道、美好乡村建设中村民意愿采纳情况来分析,用来提出符合马鞍山市特色的美好乡村建设中村民意愿表达的相关实施策略。本文使用文献调查法、实地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马鞍山市美好乡村建设中村民意愿表达的案例及现状做了比较研究和探讨。本文首先对美好乡村建设和村民意愿的相关概念、美好乡村建设中村民意愿表达的渠道方法以及村民意愿的理论基础做了分析。之后对当前马鞍山市美好乡村建设过程的案例现状做了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马鞍山市美好乡村建设中村民意愿表达的现状做了理论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可以改进的方面,从马鞍山市美好乡村建设的实际出发提出了马鞍山市美好乡村建设中村民意愿的表达和采纳的对策及其发展方向。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从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机制、树立村民意愿表达意识、拓宽村民意愿表达渠道、加大引导力度促使村民意愿被采纳等几个法方面,试图提供一个有效的村民意愿表达与采纳机制。美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推进、并逐步完善趋于平稳发展的持续之路,不仅要从政策、制度上得到完善,培育职业化农民、提升农民素质、缩短城乡差距、振兴农村经济与文化等等因素同样重要。这也决定了美好乡村建设非一日之功,稳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提升村民意愿表达能力、畅通村民意愿吸收与采纳渠道,才能真正建成村民满意、可持续发展的美好乡村。
郭海鞍[4](2017)在《文化引导下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伴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我国乡村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有些地区出现了“乡村热”、“田园热”、“民宿热”等现象。乡村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大量的国家财政和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各方面的学者、专家和社会人士也都投身到乡村建设当中,在取得了一定的建设和发展的同时,一些乱象也随之而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工程院、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各级政府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大量的科研课题项目,希望发掘我国田园乡村特色风貌的营造策略。笔者在博士攻读期间,有幸参与其中,并深入广大乡村,实地调研走访了两百多个乡村,发现很多乱象都最终都指向并归结于文化之症结,于是对乡村文化的发展脉络、相关理论和经验进行研究,并通过一些乡村项目的具体实践,尝试提出通过文化引导乡村特色风貌的策略。本文研究基于历史资料、调研情况、理论研究、工程实践、案例分析的方法,提出我国乡村文化发展过程中断裂,造成不同类型的乡村风貌和各种问题,尝试通过优秀乡村文化传承,社区文化营造,乡土文化的现代发展来指导乡村规划、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并通过具体项目的实践,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乡村文化的地缘、血缘、业缘和情缘的四缘构建方法,来树立正确的乡村建设价值观,在尊重地缘,重视血缘,发展业缘,营造情缘的基本原则下重新塑造中国的新乡村文化。2)反思过去的乡村规划方法,采取基于推演和容错的“微介入规划”设计策略,不再通过总图和鸟瞰来进行乡村设计,而是通过“介入点”的干预,基于实际的推演,适当的容错,来激发乡村的自我更新与发展。3)结合社区营造的理念,提出对于乡村景观风貌的“景观微治理”策略,这种方法与用力较重的“环境整治”不同,同样强调文化的引导和刺激作用,激发乡村风貌保持活力的持久性。4)建立基于乡土文化现代传承的新乡土建筑设计理念,通过四缘传承、改造更新、环境应对、材料创新、持久相伴等基本原则立场,进行新乡土建筑的创作,或作为微介入规划的介入点,亦或作为乡村风貌的直接呈现,形成有特色的乡村风貌。最后,综合上述内容。尝试建立完整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体系:树立四缘文化价值观——基于文化传承的微介入规划——基于社区文化的景观微治理——基于乡土文化的新乡土建筑设计——基于长久陪伴的推演与容错。
王瑞[5](2017)在《基于现代苗圃景观规划理论的北京市大东流苗圃景观改造设计》文中指出绿化苗木是城市森林建设与绿化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而苗圃则是绿化苗木的生产基地。苗圃作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研究采用文献查阅法、实地调研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北京市大东流苗圃(北方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资源圃建设和综合服务区的景观改造设计,在国内外林业苗圃的理论研究、建设规划、实际生产的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随机抽样并实地调研了北京地区82处苗圃后,通过北京市城乡建设的发展定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角度,对北京地区现代苗圃的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取得了以下结论:(1)现代苗圃是一种具有区域性特征的新型苗圃经营形式,苗木栽培与生产是作为其基础功能,同时根据苗圃经营者对于市场的判断与决策,有选择的赋予苗圃观光游憩、科普教育、科技研发以及区域生态等其他职能。现代苗圃的基本特征是依据多功能布局结构,对园区各项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将生产、生活、生态相结合,对苗圃的生产效益、景观效益以及文化效益进行高度整合。现代苗圃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根据苗圃现状因地制宜,进行系统合理的布局规划,并结合苗圃产业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运用景观艺术手法建设出在结构上具有完整性和连续性,在功能上具有统一性和互补性的现代苗圃。(2)北京市大东流苗圃是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直属事业单位,同时也是我国北方优良种苗花卉生产示范的窗口。其功能包括苗木栽培与生产、科技研发以及科普示范、区域生态以及观光游览等其他功能,其苗圃景观规划建设主要包括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景观系统规划、道路系统规划以及服务设施系统规划等。其主要特点是充分考虑了苗圃现状和周边环境,对场地内的资源要素和优势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结构布局和系统完善的景观规划方案。(3)北京市作为全国政治中心以及文化中心,其城市森林建设作为城市生态环境以及城市景观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在北京城市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适应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以及城市居民对绿色空间的迫切需求,北京地区苗圃建设应以倡导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继承地域文化与农业文化,推动城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满足城市居民对自然环境的向往以及对田园生活的追求作为新的发展方向。(4)北京地区的现代苗圃景观规划应立足于当地社会发展和周边市政建设对苗圃的多方面需求,通过实地调研、数据整理以及资料分析,对待建设苗圃进行科学的功能定位以及合理的分区布局,营造出符合地域特色,生产与景观和谐统一的苗圃景致,以期为其他地区的现代苗圃景观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借鉴价值。
张尧[6](2010)在《村民参与型乡村规划模式的建构 ——以苏南苏北典型村庄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部署的实施,科学合理地编制乡村规划成为引导和控制村庄整治和建设进程的重要措施。但现行的乡村规划理念存在偏差,造成村庄建设混乱、村庄失去特色等一系列问题。追根溯源,脱离农村实际、缺乏农民参与是其根本原因。因此亟待建立一个村民参与的乡村规划模式。我国公众参与乡村规划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参与式发展”理念是其中的代表思想。新农村建设的多元化要求乡村规划具有多元化,这与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差距巨大有关。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大背景,在法律和各地村庄建设指导文件和意见的指引下,研究不同地区及其村民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参与方式和组织方式,建立村民参与型乡村规划的模式具有现实和指导意义。本文在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之上,首先进行理论性探讨,再通过案例调查,分析苏南苏北三个典型村庄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特点,村民对乡村规划的认知和参与意愿,从而建立起组织体系不同的村民参与型乡村规划模式。本文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界定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区域,阐述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第二部分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对国内外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乡村规划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阐述公众参与规划研究的发展前景。第三部分首先分析乡村规划中的问题,探讨公众参与乡村规划的机制缺失;接着剖析我国乡村规划的发展阶段,从规划体系所在的经济、社会、制度等宏观和微观环境中,寻找影响方法论体系的制约因素。第四部分建立起规划体系、明确各规划要素,再根据规划制约因素和规划要素的互动关系,建立起规划模式,包括组织主体、参与程序和内容、参与方式和媒介。第五部分选取苏南苏北的三个典型村庄,从村庄的基本情况、村庄问题的分析、村民对乡村规划的认知和意愿表达三个方面了解村庄和村民的特征。第六部分基于理论研究以及案例研究,建立起“政府主导、村民参与型”和“村民主导型”乡村规划的模式。第七部分总结全文的研究结论,提出建立村民参与乡村规划制度化的保障措施的建议。
冯刚[7](2008)在《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英明决策,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与升华。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任务,是体现其“新”的主要方面。但是不少农村地区为片面发展工、农、旅游业而过度使用生态资源,破坏环境。新农村建设不能以牺牲农村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为代价,新农村建设应该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从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关系以及协调模式的研究是很少的。基于此,论文以各类农村发展理论为基础,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新农村实际情况和建设类型,提出了合理完善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模式,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论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内涵和任务出发,结合农村建设现状,提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迫切性。通过对国外新农村建设实践和国内研究文献的分析,确定了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为研究目标。进一步介绍了农村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补偿理论、和谐发展理论以及农业多功能性等多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理论。第二部分对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首先从观念的角度明确了生态经济价值,分析了农民经济发展观念;其次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发展障碍以及建设中各方的博弈关系;最后分析了协调模式的基本形态、产业形态和生产组织形态,提出从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三个方面来建设新农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协调模式的发展思想。第三部分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简单分析,设计出具体的协调模式,提出了工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特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畜牧养殖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休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和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等六种模式。然后提出了保障协调模式发展和实施的经济、环境、社会、资源和法律对策。第四部分对苏北新农村建设进行实例研究,并以邳州市大蒜产业为实例建立了邳州市特色大蒜产业发展的协调模式,提出了这种协调模式的制度保证。最后,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其研究方向,即实践中模式的选择问题、生产组织形态的设计、政策的制定与法律的完善、协调发展模式的改进。
徐鸿起[8](2007)在《北京市农业机械监理工作现状及发展的思考》文中指出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工作是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的农机安全监理事业起步于1954年,并随着京郊农业机械化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壮大。本文回顾了农机监理工作取得的显着成绩,总结了工作经验,分析了农机监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工作的思考。
周文斌[9](2001)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文中指出本论文是把正快速走在现代化途程中的中国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综论的,具体择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进行重点分论。在第一章中,对作为新的发展理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并简要论及了可持续发展在实践层面上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三个基本问题;归纳了“狭隘无关论”、“自然过渡论”、“必然无害论”三种对可持续发展的错误认识,为下面的分论奠定基础。 第二章是论述中国农村工业化的主体——乡镇企业的,但不是一般地讨论,而是用可持续发展这把新尺子来度量的。从中国工业化的起点出发,可以看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超常前行、屡建战功的辉煌历程和迄今仍然稳健的步伐;但同时也时常可见烟火四起、遍地狼藉的外部负作用,造成的损失有些是无法用经济的方法度量的,也是永远无法挽回的。本章对此查找了原因、描述了现状、试图进行理论上的评估、提出了政策和制度性构想。还用例证表明在治理资源、环境问题时,仅有政府的“坚决强制型”是不够的,更需要把企业从“侥幸观望型”变成“自觉受益型”。 城市化是农村通过社会结构转型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第三章讨论的城镇化就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指出目前城市化滞后多是由于过去一段时间政府抑制的结果;但纵观新中国成立尤其是1979年以来我国城镇的发展,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应当强调政府在城镇化中发挥积极而不是抑制的作用。本章用两个专节分别论述做好规划和引导非农产业与小城镇发展相结合这两个政府应当做的。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的大问题。 第二章。第三章都是与农村资源、环境等可持续发展要素紧密相关的问题,那么第四章、第五章则直接讨论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问题。由于生态和环境二者至密难分,城乡的生态环境又有极大的关联性,因此这两章的论述虽侧重农村,但也表现出综合性。 列举事实意在表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比一般人想象得要严重,其原因探求是通过对贫困的例析来实现的。 环境政策,从市场取向的理论分析、国外环境管理的借鉴到中国环境政策的评介,是这一部分的一个重点。 通过对三个有关三峡和西部开发小案例的研究,意在探讨市场取向的生态建设机制。南京郊区的案例提供了建立农村环境综合考核较可操作的18项指标。山西省的调研是想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法治、管理体制的改进是自然要得出的结论,但由于论文时间的限制,未能展开,只好留作以后进一步研究深化。
王峰[10](2000)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文中认为我国是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样一个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村基层组织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基本构成细胞,农村基层组织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因此,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直是国内理沦界积极研究、认真探索的问题,研究的成果也很多,特别是关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经济组织建设的研究成果更多。但是,目前国内往往是比较注意对某一类具体问题或某一个方面的研究,即要么侧重经济组织、要么侧重基层政权组织、要么侧重其它非正式组织等,而如何把所有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问题都综合起来,进行整体性的、全局性的研究则还不够。同时,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组织为媒介或载体,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研究得也不够充分。本文对近年来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历史过程作了比较系统、完整的论述,在认真吸收前人研究的有益成果基础上,作了一些新的思考,进行了一些创新性的尝试,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归纳起来主要有: 第一,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历史条件。这既给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巨大挑战,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一背景下进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客观上要求我们既要立足于中国国情,注意总结、吸收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历史经验,又要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农村组织建设的可取之处。这是本文立论的前提和出发点。基于此,在论证的逻辑思路和研究方法上,注重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客观论述与理性分析相结合。这就是: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组织建设理论为指导,也要大胆借鉴国外组织建设的理论;既要继承中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历史经验,也要吸收国外对我有益的研究成果;既要立足中国国情,也要采纳国际上带有共同规律性的一般做法。 第二,全面阐述了我国农村组织的历史沿革,以及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发展过程,在作了简要评析之后,提出中国自古以来农村基层组织的历史沿革证明:保持农村稳定,必须有一套比较严密的自上而下的组织控制体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在今天,这一领导核心必须是党的组织;农村基层组织的创新不能来自人们头脑的主观加工,不能脱离中国农村物质经济基础的现实,而必须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承前启后,在充分利用现有组织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的组织资源,充分发挥各个社会组织的整体效应;要正确处理农村基层组织创新与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高效率的组织体系往往不是人为设计的产物,而是自发演进的结果,是不同的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互动中形成的;市场经济已经和正在改变着农村基层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必须根据这一新的历史条件,着眼我国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的现实,重新构造和整合农村基层组织。主要思路应该是:农村基层组织的创新必须定位在村级组织上;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必须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紧紧抓住党组织这个核心;必须坚持健全法制与执行政策制度相结合;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的传统和原则,党管农村首先要管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应更多地强调制度创新,不能一味追求分权让利。 第三,村民自治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基础工程,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自治足社会参与国家、制约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形式的思想,也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水平是制约和促进村民自治的最基本、最上要的因素。因此,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有效地推进村民自治的物质性固素。只有积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实力,才能为村民自治的正常运作提供强大的支撑条件和物质手段,而自治的形式也要根据经济形式的变化不断完善n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关键是处理好村委会与党支部、乡镇政府以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夫系。如何理顺这三个关系,既是我们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也皇国家在立法过程中遇到的客观难点。本文在这方面作了尝试性的探讨,当然还需要实践的检验。这些观点主要是;必须明确党支部与村委会是领导与披领导的关系,村委会必须自觉接受党支部的领导:村委会与乡镇政府实质上星村民自治与政府行政管埋的夫系,村委会有义务接受政府的行政管理,但政府也必须充分尊重村民的自治权利;村委会要尊重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按照“政企分开”的精神,维护集体经挤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第四,引进了委托——代理理论,从新的视角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行研究分析,这在国内尚属首次。一是从农村基层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关系两方面,论证了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农村基层组?
二、房山区林果科技服务中心帮民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房山区林果科技服务中心帮民富(论文提纲范文)
(1)深入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整体脱贫的政策建议 ——以燕山—太行山区曲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主要内容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连片特困地区整体脱贫的内涵及意义 |
2.1 连片特困地区整体脱贫的的内涵 |
2.1.1 贫困定义 |
2.1.2 连片特困地区及贫困人口范畴 |
2.1.3 连片特困地区整体脱贫定义 |
2.2 连片特困地区整体脱贫的重要意义 |
2.2.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 |
2.2.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 |
2.2.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
2.2.4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
第三章 曲阳县整体脱贫工作的有益尝试及启示 |
3.1 明晰扶贫思路 |
3.1.1 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 |
3.1.2 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治本之策 |
3.1.3 始终把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作为同步奔小康的重要保障 |
3.1.4 始终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实现高质量脱贫的组织保障 |
3.2 发挥比较优势 |
3.2.1 科学谋划引领全局 |
3.2.2 培育产业壮大支撑 |
3.2.3 有序涵养改善生态环境 |
3.3 坚持示范带动 |
3.3.1 坚持政府主导 |
3.3.2 扶壮龙头企业 |
3.3.3 开展社会帮扶 |
3.4 强化责任担当 |
3.4.1 培树各级干部久久为功的精神 |
3.4.2 建立良好环境保障工作机制 |
3.4.3 整合力量协调联动力求突破 |
3.4.4 抢抓重大机遇融入协同发展 |
第四章 连片特困地区整体脱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连片特困地区整体脱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扶贫开发工作激励机制不健全 |
4.1.2 扶贫攻坚措施不够精准 |
4.1.3 扶贫开发成效不够稳定 |
4.1.4 扶贫开发动态管理还有待加强 |
4.2 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
4.2.1 基础条件较差 |
4.2.2 贫困群众观念落后 |
4.2.3 地方产业发展缓慢 |
4.2.4 科技力量与服务缺位 |
4.2.5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
第五章 稳定连片特困地区整体脱贫成果的政策建议 |
5.1 把整体脱贫攻坚置于科学指导之下 |
5.1.1 解放思想,主动作为 |
5.1.2 深入调研,找准症结 |
5.1.3 明晰路径,把准方向 |
5.1.4 立足优势,全域规划 |
5.2 统筹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水平 |
5.2.1 强化组织领导 |
5.2.2 发挥比较优势 |
5.2.3 有效整合资源 |
5.3 注重发挥政府指导职能作用 |
5.3.1 拓宽融资渠道 |
5.3.2 调整产业结构 |
5.3.3 强化社会合力 |
5.4 实现稳定脱贫与地区经济互促双赢 |
5.4.1 加大资金投入,夯实发展根基 |
5.4.2 强化内生动力,激发造血活力 |
5.4.3 健全民生保障,筑牢扶贫底线 |
5.4.4 创新扶贫路径,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小城镇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小城镇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 相关概念 |
1.小城镇 |
2.城镇化 |
(二) 理论基础 |
1.政府职能理论 |
2.社会治理理论 |
3.城乡一体化理论 |
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
(一) 东胜区小城镇发展的规划及成就 |
1.东胜区小城镇发展规划 |
2.东胜区小城镇发展的成就 |
(二) 东胜区各镇发展现状 |
1.铜川镇 |
2.泊江海子镇 |
3.罕台镇 |
三、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 东胜区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
1.对小城镇发展认识不足 |
2.小城镇规划不够合理 |
3.产业发展缺乏动力 |
4.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 |
5.资金运作能力较差 |
6.失地农牧民安置就业难度大 |
(二) 东胜区小城镇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
1.规划安排不够合理 |
2.政策支持不够有力 |
3.产业集聚区建设失衡 |
4.财政资金投入不足 |
5.政府职能发挥不够充分 |
6.缺乏足够的高素质人才 |
四、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
(一) 国外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
1.国外小城镇发展的经验 |
2.国外小城镇发展的启示 |
(二) 国内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
1.国内小城镇发展的经验 |
2.国内小城镇发展的启示 |
五、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 科学合理制定东胜区小城镇发展规划 |
1.科学制定东胜区总体布局规划 |
2.合理制定东胜区农村发展规划 |
(二) 完善东胜区小城镇发展政府职能 |
1.积极做好社会保障服务 |
2.稳步加强政府职能转变 |
(三) 加强东胜区小城镇重点领域建设 |
1.加快产业集聚 |
2.加大资金投入 |
3.改善基础设施 |
(四) 推动东胜区小城镇发展社会治理 |
1.提高管理效能 |
2.鼓励社企共建 |
(五) 强化东胜区小城镇发展就业培训 |
1.创造就业机会 |
2.拓宽就业渠道 |
3.做好就业培训 |
(六) 健全东胜区小城镇发展监督考核 |
1.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
2.健全外部监督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马鞍山市美好乡村建设中村民意愿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美好乡村建设与村民意愿相关概念 |
一、美好乡村建设的沿革 |
二、村民意愿构成及特点 |
三、村民意愿相关概念 |
第二章 村民对美好乡村建设的认知 |
一、马鞍山市美好乡村建设概况 |
二、村民对美好乡村建设的认知分析 |
三、村民对美好乡村建设中政府作用的认知 |
第三章 美好乡村建设中村民意愿存在问题和原因 |
一、美好乡村建设中村民意愿的主要障碍 |
二、美好乡村建设中村民意愿机制缺失分析 |
三、影响村民意愿的不利条件 |
第四章 完善美好乡村建设中村民意愿相关机制的对策 |
一、创新工作机制,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
二、促进村民主体性发展,培育村民意愿表达意识 |
三、夯实经济、精神基础,畅通村民意愿渠道 |
四、推进农村深化改革,保障村民基本权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4)文化引导下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增长的城镇化率与大量消失的乡村 |
1.1.2 乡村风貌发展同质化与城乡建设同质化 |
1.1.3 传统文化危机与全民乡愁意识 |
1.2 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解析 |
1.2.1 本文关键词汇的概念界定 |
1.2.2 本文相关概念解析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
1.3.1 乡村文化方面的相关研究和论着 |
1.3.2 特色风貌方面的研究和论述 |
1.3.3 乡村营造策略的研究和总结 |
1.3.4 国内外文献综述小结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1.5.1 论文创新点 |
1.5.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2章 近现代我国乡村文化与风貌的兴衰历变 |
2.1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经济发达、文化昌盛 |
2.1.1 1840年前夕中国的经济总量占比世界的三分之一 |
2.1.2 两千年基本稳定的“耕读传家”乡村文化教育观念 |
2.2 清末至建国前中华文明遭受的巨大颠覆与发展博弈 |
2.2.1 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洋务运动与“中体西用”(1861-1912) |
2.2.2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与东西方文化救国实践(1912-1937) |
2.2.3 抗战前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和农村文化建设(1921-1937) .. |
2.2.4 持续的战争加剧了农村的贫穷与文化的没落(1937-1949) |
2.3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2.3.1 战后百废待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1949-1978) |
2.3.2 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的剧增与文化堕距的出现(1978) |
2.3.3 快速统一建设的新农村社区和农民上楼问题(1990) |
2.4 美丽乡村建设与全社会对乡村的热切关注 |
2.4.1 政府主导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
2.4.2 艺术家、文学家下乡与实践成果 |
2.4.3 社会学、经济学的乡村关注 |
2.4.4 民间组织与民营机构的全面介入 |
2.4.5 进入乡村的建筑师的研究与实践 |
2.5 小结 |
第3章 乡村风貌的分类与现状调研 |
3.1 调研方法与调研对象的选择 |
3.2 调研乡村风貌的总体情况 |
3.2.1 全国各地乡村风貌建设发展不均衡 |
3.2.2 各个时期建设的乡村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特征 |
3.2.3 受到城市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同,风貌差别很大 |
3.3 不同风貌特征的乡村面临的主要问题 |
3.3.1 原生态的传统特色风貌乡村 |
3.3.2 旅游发展的特色风貌乡村 |
3.3.3 无明显特色的一般风貌乡村 |
3.3.4 发展中的风貌混杂的乡村 |
3.3.5 统一建设的单一风貌乡村 |
3.4 由于与城市距离不同而产生的乡村风貌问题 |
3.4.1 城边村的主要风貌问题 |
3.4.2 近郊村的主要风貌问题 |
3.4.3 远郊村的主要风貌问题 |
3.5 风貌营建存在的问题剖析 |
3.5.1 各地经济发展失衡导致乡村风貌千差万别 |
3.5.2 乡村文化传承失序导致乡村风貌乱象百出 |
3.5.3 乡村政策管理失准造成乡村发展有失偏颇 |
3.5.4 乡建技术策略失当致使乡村设计不尽人意 |
3.6 小结 |
第4章 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筑师的乡村风貌营造策略 |
4.1 欧洲建筑大师的乡村建筑实践方法 |
4.1.1 工匠精神:卒姆托(Peter Zumthor)坚持不变的乡村守候 |
4.1.2 有机更新:斯诺兹(Snozzi)30 年在蒙特加拉索(Monte Carasso) |
4.1.3 融入自然:RCR家乡的事务所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有机融合 |
4.2 日本建筑师的崇尚乡村、敬畏自然的艺术实践 |
4.2.1 敬畏之心:安藤忠雄(Ando)将作品融入乡村自然的土地 |
4.2.2 崇尚乡村:妹岛和世(SANAA)将遗弃的乡村塑为艺术殿堂 |
4.3 我国台湾地区建筑师的社会学乡村实践 |
4.3.1 在“田中央”:黄声远始终不变的宜兰坚守 |
4.3.2 甘当“水牛”:陈永兴俯首耕耘的后壁土沟 |
4.3.3 做“潮间带”:陈育贞一点一滴的社区营造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优秀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四缘”价值观 |
5.1 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
5.1.1 弘扬传统文化可以提升村民的文化自信和幸福感 |
5.1.2 保护传统文化利于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5.1.3 维护传统文化能够促进乡村社会村民自治和自立 |
5.1.4 恢复传统文化成为乡村人文生活风貌的重要展现 |
5.2 乡村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构建因缘分析 |
5.2.1 地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基础 |
5.2.2 血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纽带 |
5.2.3 业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导向 |
5.2.4 情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核心 |
5.3 尊重“四缘”,构建新的乡村文化价值观 |
5.3.1 尊重地缘特点,保持与山水环境和谐的文化观 |
5.3.2 借助血缘关系,恢复一定的伦理家风 |
5.3.3 推动业缘发展,从利益共享到文化共建 |
5.3.4 促进情缘建设,营造和谐的社区文化 |
5.4 小结 |
第6章 基于文化传承的微介入规划及推演容错策略 |
6.1 与乡村文化传承相适应的微介入规划设计方法 |
6.1.1 何谓微介入的规划方法 |
6.1.2 渐进式规划理论与微介入规划方式的异同 |
6.1.3 参与式规划理论与微介入规划方式的关系 |
6.1.4 反规划理论对微介入理念的借鉴关系 |
6.1.5 微介入方式在乡村的适用性 |
6.2 对“介入点”的分析与推演 |
6.2.1 推演的概念 |
6.2.2 推演的作用 |
6.2.3 推演的方法 |
6.3 对结果的容错与校验 |
6.3.1 容错的概念 |
6.3.2 容错的重要性:容错引发文化自觉 |
6.3.3 容错的时效性:从容错到纠错 |
6.4 建立可持续的开放式设计体系 |
6.4.1 开放式设计的重要性 |
6.4.2 建立“微介入、推演、容错、修正”的持续设计体系 |
6.5 昆山市锦溪镇祝家甸村微介入规划的试验和效果分析 |
6.5.1 介入以前:2014 年的祝家甸村 |
6.5.2 开始介入:选择最合适的介入点 |
6.5.3 分析推演:从砖厂到对面的砖窑 |
6.5.4 推演成立:针对介入点实施改造 |
6.5.5 容错机制:允许村民的发挥创造 |
6.5.6 设计不止:楼上到楼下,村口到村里 |
6.6 小结 |
第7章 基于社区文化的景观微治理策略 |
7.1 以村民为主体的景观微治理策略 |
7.1.1 景观微治理概念与环境整治的区别 |
7.1.2 景观微治理与景观先行策略的辨析 |
7.1.3 景观微治理是微介入规划的景观学延伸 |
7.2 景观微治理是基于社区文化的乡村风貌改善策略 |
7.2.1 社区营造与社区文化的形成 |
7.2.2 景观微治理和社区营造的关系 |
7.2.3 日本和我国台湾基于社区文化的乡村景观治理实践 |
7.2.4 景观微治理是一个不断激发创造社区文化的过程 |
7.3 景观微治理的实施步骤 |
7.3.1 环境卫生的清扫和垃圾清理 |
7.3.2 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和改造 |
7.3.3 引导村民各家各户景观提升 |
7.4 黄山市歙县瀹川汪村景观微治理的实例分析 |
7.4.1 汪氏通宗、血缘世亲 |
7.4.2 集体参与、家园理清 |
7.4.3 村民振奋、梦想萌生 |
7.4.4 家家动手、户户提升 |
7.4.5 共同创业、文化再兴 |
7.5 小结 |
第8章 基于乡土文化的新乡土建筑设计策略 |
8.1 乡土建筑与新乡土建筑 |
8.1.1 匠人与乡土建筑 |
8.1.2 当代建筑师与新乡土建筑 |
8.1.3 当代新乡土建筑的发展概况 |
8.2 基于乡土文化的“四缘”价值观 |
8.2.1 因循地缘的当代乡土民居 |
8.2.2 尊重血缘的传统民居改造 |
8.2.3 重视业缘的乡村公共建筑 |
8.2.4 促进情缘的交流空间改造 |
8.3 改造更新是创作的基本立场 |
8.3.1 原结构加固 |
8.3.2 新框架支撑 |
8.3.3 安全核植入 |
8.3.4 拆解再构造 |
8.4 环境应对是设计的不变原则 |
8.4.1 形体隐于自然 |
8.4.2 场所融于生活 |
8.4.3 空间谋于发展 |
8.5 材料技艺是发展的努力方向 |
8.5.1 乡土材料技艺的现代化 |
8.5.2 现代材料技术的乡土化 |
8.6 在地陪伴是建造的有效方式 |
8.6.1 乡村建筑师对比“赤脚医生” |
8.6.2 建立有效的乡村建筑师制度 |
8.6.3 乡村建筑师依盼的那份情怀 |
8.7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在研期间调研乡村目录及类型标签 |
附录B 现行法规、中央政策导引关于乡村文化风貌的要求整理 |
附录C 国家第1/2 批历史文化名村的文化四缘构建分析 |
附录D 住建部2015/2016 田园建筑一二等优秀案例情况分析 |
附录E 调研计划大纲(以珠三角调研为例) |
附录F 研究调研乡村调研日志(部分节选) |
附录G 调研报告(以山东邹平地区调研为例) |
附录H 江苏特色田园乡村调查报告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基于现代苗圃景观规划理论的北京市大东流苗圃景观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我国现代苗圃研究进展 |
1.3.2 国外现代苗圃研究进展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2.1 文献查阅法 |
2.2 实地调研法 |
2.3 实证分析法 |
3 现代苗圃景观规划理论探讨 |
3.1 现代苗圃概念界定 |
3.2 现代苗圃景观规划基本理论探讨 |
3.2.1 园林美学理论 |
3.2.2 生态学理论 |
3.2.3 经济学理论 |
3.2.4 旅游学理论 |
3.3 现代苗圃景观规划模式初探 |
3.3.1 景观规划模式概述 |
3.3.2 现代苗圃景观总体规划模式初步探讨 |
3.4 现代苗圃景观规划方法 |
3.4.1 规划思路 |
3.4.2 规划流程 |
3.4.3 规划内容 |
4 北京地区苗圃评析 |
4.1 北京地区苗圃现状评析 |
4.1.1 调研对象 |
4.1.2 调研内容 |
4.1.3 调研结果与分析 |
4.2 北京地区苗圃景观现状评析 |
4.2.1 北京地区苗圃景观现状分析 |
4.2.2 北京地区现代苗圃景观规划的思路 |
5 北京市大东流苗圃景观改造设计 |
5.1 规划建设背景 |
5.2 项目概况 |
5.2.1 区位概述 |
5.2.2 自然条件概述 |
5.2.3 社会条件概述 |
5.3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依据 |
5.3.1 规划指导思想 |
5.3.2 规划原则 |
5.3.3 规划依据 |
5.4 项目定位 |
5.5 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
5.5.1 总体布局 |
5.5.2 功能分区 |
5.6 景观系统规划 |
5.6.1 景观带设计 |
5.6.2 景观节点设计 |
5.7 道路系统规划 |
5.8 服务设施系统规划 |
5.8.1 标识系统设计 |
5.8.2 游憩设施设计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北京地区调研苗圃名录 |
附录B 京地区各类苗圃景观规划调研表 |
附录C 附图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村民参与型乡村规划模式的建构 ——以苏南苏北典型村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图目录 |
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概念界定 |
1.2.1 乡村规划 |
1.2.2 公众参与 |
1.2.3 公众参与乡村规划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范畴 |
1.4.1 研究区域的选择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规划的选择理论 |
2.1.2 公民参与阶梯理论 |
2.1.3 治理理论 |
2.1.4 交往理论 |
2.1.5 公共选择理论 |
2.2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2.2.1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研究进展 |
2.2.2 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进展 |
2.2.3 公众参与乡村规划研究进展 |
2.3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公众参与乡村规划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分析 |
3.1 公众参与乡村规划的现状 |
3.1.1 乡村规划编制的社会环境 |
3.1.2 乡村规划的问题分析 |
3.1.3 公众参与乡村规划的机制缺失分析 |
3.2 公众参与乡村规划的制约因素分析 |
3.2.1 我国公众参与乡村规划的阶段 |
3.2.2 公众参与乡村规划的制约因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村规划中村民参与的模式探讨 |
4.1 规划体系的建立 |
4.2 规划制约因素和规划要素的关系 |
4.3 村民参与型乡村规划模式的探讨 |
4.3.1 村民参与型组织体系 |
4.3.2 村民参与型的规划程序和参与内容 |
4.3.3 参与方式和宣传媒介 |
4.3.4 村民参与型乡村规划模式的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乡村规划中村民认知与意愿表达——苏南苏北的典型案例分析 |
5.1 案例村庄的基本情况 |
5.1.1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分析 |
5.1.2 经济条件分析 |
5.1.3 村庄建设现状和未来发展 |
5.2 村庄问题剖析 |
5.2.1 村民对生产环境满意度表达 |
5.2.2 村民对生活环境满意度表达 |
5.2.3 村民对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满意度表达 |
5.2.4 村民对人文环境满意度表达 |
5.3 村民对乡村规划的认知和意愿表达 |
5.3.1 村民对村庄规划的了解程度和了解途径 |
5.3.2 村民对乡村规划中政府作为的认知 |
5.3.3 村民对参与乡村规划的态度 |
5.3.4 村民对参与规划方式的认知 |
5.3.5 村委会人员对村民参与规划的阶段认知 |
5.3.6 村民对参与规划内容的认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村民参与型乡村规划模式建构——苏南苏北的典型案例分析 |
6.1 村民参与型组织体系的选择 |
6.1.1 行政干预力量 |
6.1.2 村庄经济水平 |
6.1.3 村民对政府作为的认知 |
6.1.4 村委会的组织能力 |
6.1.5 村民参与型组织体系的建立 |
6.2 不同乡村规划模式的建立 |
6.2.1 “政府主导、村民参与”乡村规划模式建立 |
6.2.2 “村民主导型”乡村规划模式的建立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政府转换规划理念 |
7.2.2 建立法律法规保障 |
7.2.3 确立规划组织保障 |
7.2.4 疏通公众参与的有效途径 |
7.2.5 实现公众参与能力的培养 |
参考文献 |
附1:乡村规划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村民调查问卷 |
附2:乡村规划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村级调查问卷 |
致谢 |
(7)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新农村建设概述 |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 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理论基础 |
2.1 农村发展理论 |
2.2 循环经济理论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生态补偿理论 |
2.5 和谐发展理论 |
2.6 生态经济理论 |
3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研究 |
3.1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机理分析 |
3.1.1 农村经济发展能够从根本上实现生态环境保护 |
3.1.2 能够带动农村技术的进步、减少污染产生 |
3.1.3 能够为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环保资金与环保设备 |
3.1.4 能够提高人们的需求层次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 |
3.1.5 能够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
3.2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 |
3.2.1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减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成本 |
3.2.2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保证经济发展需要的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
3.2.3 保护生态环境存在正的外部效用 |
3.2.4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
3.2.5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
3.3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障碍分析 |
3.3.1 经济方面的障碍 |
3.3.2 制度政策方面的障碍 |
3.3.3 思想意识方面的障碍 |
3.3.4 法律方面的障碍 |
3.4 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博弈分析 |
3.4.1 企业与政府博弈 |
3.4.2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博弈 |
3.4.3 新建企业与原有企业间博弈 |
3.4.4 企业与公众的博弈关系 |
4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思想观念分析 |
4.1 生态经济价值分析 |
4.1.1 生态经济 |
4.1.2 生态价值理论 |
4.1.3 能值价值理论 |
4.1.4 绿色GDP理论 |
4.1.5 生态足迹理论(EF) |
4.1.6 生态价值评估方法 |
4.2 农民经济发展的观念 |
4.2.1 农民观念分类 |
4.2.2 当前农民经济发展观念现状 |
4.2.3 影响农民经济观念的因素 |
4.2.4 农民要转变的经济观念 |
4.3 生态破坏的现实后果分析 |
4.3.1 我国农村生态破坏现状 |
4.3.2 生态破坏的后果 |
4.4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思想观念的形成 |
5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理论模式研究 |
5.1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基本形态研究 |
5.1.1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内涵 |
5.1.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主要特点 |
5.1.3 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分析 |
5.1.4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衡量 |
5.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产业形态研究 |
5.2.1 产业形态内涵、特点及意义 |
5.2.2 生态农业 |
5.2.3 生态型工业 |
5.2.4 生态旅游业 |
5.3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生产组织形态研究 |
5.3.1 农业生产组织形态对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作用 |
5.3.2 我国现行的农业生产组织形态 |
5.3.3 新兴的农业组织形态 |
5.3.4 分包制 |
5.3.5 专业合作组织 |
5.3.6 社区合作组织 |
5.3.7 股份合作组织 |
5.4 小结 |
6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模式设计 |
6.1 工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
6.1.1 工业型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分析 |
6.1.2 工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协调的问题 |
6.1.3 协调模式解决方法 |
6.1.4 小结 |
6.2 特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
6.2.1 特色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
6.2.2 策略和措施 |
6.2.3 特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
6.2.4 小结 |
6.3 畜牧养殖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
6.3.1 发展畜牧养殖业需要的条件 |
6.3.2 畜牧养殖产业化急需解决的问题 |
6.3.3 协调模式设计 |
6.4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
6.4.1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要具备的条件 |
6.4.2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 |
6.4.3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
6.4.4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 |
6.4.5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
6.5 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
6.5.1 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发展目标及条件 |
6.5.2 农村专业市场——农村商贸流通的传统形式 |
6.5.3 农村专业市场对环境的影响 |
6.5.4 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设计 |
6.6 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
6.6.1 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中函需解决的问题 |
6.6.2 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的总体方针 |
6.6.3 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的具体措施 |
7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对策研究 |
7.1 经济对策 |
7.1.1 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
7.1.2 经济发展目标由单一目标型向综合目标型转变 |
7.1.3 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与衡量发展水平的尺度 |
7.1.4 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 |
7.1.5 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
7.1.6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
7.1.7 加速经济生态示范区建设和推广 |
7.1.8 增加资金投入,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 |
7.1.9 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 |
7.1.10 建立反映生态环境状态的价格体系 |
7.1.11 提供优惠的财政政策 |
7.1.12 运用消费政策引导社会的绿色消费倾向 |
7.1.13 建立健全资源与环境生态补偿机制 |
7.1.14 资源和产品定价策略 |
7.2 环境对策 |
7.2.1 加强环境管理 |
7.2.2 环境保护市场化 |
7.2.3 大力推行环境规划和建设 |
7.2.4 积极引用环境安全预测、预警、预报技术 |
7.2.5 加强生态技术创新和推广 |
7.2.6 强化环保目标责任管理 |
7.2.7 征收环境税 |
7.2.8 控制农业自身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
7.2.9 加强对乡镇企业环境保护的监督治理 |
7.3 社会对策 |
7.3.1 加强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建设 |
7.3.2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
7.3.3 建立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 |
7.3.4 明确政府的生态责任 |
7.3.5 把生态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
7.3.6 防灾减灾的战略与对策 |
7.3.7 推进科技进步,建立人才支持体系 |
7.3.8 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广新技术 |
7.3.9 强化宣传教育,依靠公众参与 |
7.3.10 加强法制建设与宏观调控机制 |
7.3.11 加强国际、区际合作 |
7.4 资源对策 |
7.4.1 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和管理 |
7.4.2 从对自然资源的单纯消耗向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相统一的资源发展战略转变 |
7.4.3 开展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实现资源利用的科学化和环境保护的最佳化 |
7.4.4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
7.4.5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 |
7.5 法律制度保障 |
7.6 本章小结 |
8 实例研究——以苏北新农村建设为例 |
8.1 苏北概况 |
8.2 苏北新农村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
8.2.1 苏北地区经济发展问题 |
8.2.2 苏北地区“三农”问题现状 |
8.2.3 苏北农村现状分析 |
8.2.4 苏北新农村建设存在的环境问题 |
8.3 苏北具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
8.4 特色型新农村建设实例——邳州大蒜产业 |
8.4.1 邳州简介 |
4.4.2 邳州大蒜产业 |
4.4.3 邳州生态环境保护举措——“一池三改” |
8.4.4 邳州特色型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
8.4.5 邳州特色型新农村建设将来要注意的问题 |
8.4.6 邳州市特色大蒜业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协调模式 |
8.4.7 邳州市特色大蒜业发展的政策和机制保证 |
9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北京市农业机械监理工作现状及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回顾过去, 总结经验, 农机监理工作取得显着成绩 |
1.1 建立健全了农机监理执法体系和管理网络 |
1.2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机安全监理法规体系 |
1.3 积累了丰富的适应农机特点的管理经验 |
1.3.1 探索农机安全管理新机制、新办法 |
1.3.2 将管理与服务相结合, 寓管理于服务中 |
1.3.3 层层建立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 |
1.3.4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合农村特点的安全教育活动 |
1.3.5 横向联合, 齐抓共管 |
1.3.6 开展创建“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示范窗口活动, 实行“一站式办公”模式, 推进行风建设 |
1.3.7 开展 |
1.3.8 开展创建“农机安全示范单位”“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 从源头预防消除农机事故 |
1.4 明显改善了农机安全生产状况 |
2 农机监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农机监理机构体制不顺, 乡镇监理员兼职过多 |
2.2 农机监理人员基层执法过程中困难很多 |
2.2.1 没有了执法识别服装, 农机执法过程中群众不认可 |
2.2.2 执法装备落后, 缺少必要的设施 |
2.2.3 执法主体没有理顺, |
2.2.4 执法人员队伍素质不高, 年龄老化 |
2.3 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不到位 |
2.4 农机事故的处理没有规章 |
3 增强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明确当前农机监理工作的基本思路 |
3.1 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高度重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
3.2 理顺、完善“市-区县-乡镇”3级农机监理体制 |
3.3 全面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的执法检查工作 |
4 加强农机执法队伍建设, 全面提升农机执法人员素质 |
5 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 |
6 农机监理的法律法规全面完善, 实现依法行政、依法管机 |
7 改善农机监理执法环境, 解决农机监理执法难的问题 |
(9)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前 言 |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
第二节 从不同属性看可持续发展及其遵循的原则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
第二章 工业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
第一节 工业化与乡镇企业的发展 |
第二节 乡镇企业的差距;以产业结构为例的分析 |
第三节 乡镇企业对农村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
第四节 乡镇企业可持续性的理论评估 |
第五节 乡镇企业的污染与治理状况 |
第六节 乡镇企业集中布局与可持续发展 |
第七节 乡镇企业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对策与制度建设 |
第三章 城镇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
第一节 城镇化是符合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
第二节 我国城镇化道路的简要回顾 |
第三节 城镇化持续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
第四节 做好规划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义 |
第五节 引导非农产业与小城镇持续发展相结合 |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农村可持续发展(上) |
第一节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迫切性 |
第二节 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一个例析:贫困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研究 |
第三节 理论分析:市场取向的环境政策设定 |
第四节 先进国家环境管理中的制度与政策借鉴 |
第五节 中国环境政策的回顾与评析 |
第五章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农村可持续发展(下) |
第六节 中国农村环境综合考核指标的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郊区县为例 |
第七节 探索生态建设的新机制:基于三个案例的研究 |
第八节 对山西省域可持续发展的调研与建议 |
第九节 法治、管理体制与生态环境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 经济发展的组织资源: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研究的意义 |
二、 深化农村基层组织创新和上层建筑改革的必要性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基本结构 |
一、 研究对象 |
二 、 研究方法 |
三、 基本结构 |
第一章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组织建设的理论及评价 |
一、 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合作理论 |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理论 |
三、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理论的新贡献 |
第二节 当代国外关于组织建设的理论及评价 |
一、 国外组织理论的一般观点 |
二、 制度变迁理论 |
三、 代理理论 |
第二章 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与变迁 |
第一节 农村基层组织的历史考察 |
一、 我国农村组织的历史沿革 |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组织制度的变革 |
三、 几点启示 |
第二节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市场经济 |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矛盾 |
二、 几点思考 |
第三节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不同地区状况分析 |
一、 关于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划分标准的界定 |
二、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特点 |
三、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特点 |
四、 结论 |
第三章 农村基层组织民主制度建设 |
第一节 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回顾 |
第二节 村民自治: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基础工程 |
一、 村民自治的理论和实践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自治理论 |
二、 村民自治的历史必然性和基本特点 |
三、 村民自治的组织形式和基本内容 |
四、 影响村民自治的经济因素分析 |
第三节 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需要理顺的三个关系 |
一、 要正确处理好村委会与村党支部的关系 |
二、 要正确处理好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的关系 |
三、 要正确处理好村委会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 |
第四章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一节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可行性 |
一、 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客观条件与农村基层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 |
二、 委托——代理关系的契约性质与农村基层组织的角色转换 |
三、 委托——代理关系结构与农村基层组织委托——代理关系的界定 |
第二节 农村基层组织委托——代理关系的效用分析 |
一、 扩大农村政治参与,促进村民政治认同 |
二、 维护农民利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
三、 缓解政府和村民的矛盾,推动政府和村民的良性互动 |
四、 推进我国行政改革向深层次发展 |
五、 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
第三节 农村基层组织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 |
一、 农村基层组织委托——代理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及其构成要素 |
二、 农村基层组织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 |
三、 农村基层组织委托——代理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四节 农村基层组织委托——代理关系变革的政策取向 |
一、 明确农村基层组织委托——代理关系的主要矛盾 |
二、 改变合约的形式和内容,重新构造村民、村委会和政府的合约 |
三、 拓展村委会的生存空间,增强代理人的履约能力 |
四、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委托——代理关系结构的优化 |
五、 以法制的方式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
第五章 制度变迁与农村基层组织创新 |
第一节 农村基层组织创新与制度变迁的关系 |
一、 改革以来农村基层组织制度变迁的主要成果 |
二、 以产权为核心的制度变迁与农村基层组织创新是一个彼此支撑、相互耦合的统一过程 |
三、 诱致性制度变迁:改革以来的农村基层组织创新 |
第二节 对农村基层组织创新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 |
一、 农村基层组织创新的实质 |
二、 农村基层组织创新的作用 |
三、 农村基层组织创新的原则 |
四、 农村基层组织创新的特点 |
第六章 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制度建设与农业产业化 |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的科学内涵 |
第二节 合作经济的特定涵义和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类型 |
一、 合作经济的特定涵义 |
二、 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类型 |
第三节 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有效组织模式 |
一、 合作经济组织生存和发育的理论依据 |
二、 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实必然性 |
三、 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 |
第四节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改革的三个基点:思路·机制·环境 |
一、 基点之一: 廓清思路 |
二、 基点之二:完善机制 |
三、 基点之三:优化环境 |
第七章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一节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涵义 |
一、 农业社会化服务概念的界定 |
二、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功能的定位 |
三、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实质是市场化、产业化 |
第二节 农村基层组织对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作用 |
一、 农村集体和合作经济组织是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物质基础 |
二、 农村集体和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开展组织内部服务,不但使组织自身建设得到巩固和加强,而且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 农村集体和合作经济不但能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在自身的经营和发展中,直接为农业提供社会化服务 |
四、 农民自办、联办服务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柱 |
第三节 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组织建设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
一、 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
二、 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三、 农业社会化服务与集体经济 |
四、 农业社会化服务与适度规模经营 |
五、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产业化问题 |
第四节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组织建设的若干构想 |
一、 充分发挥政府在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组织建设中的作用 |
二、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要遵循自愿、有偿、量力而行的原则 |
三、 积极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
四、 充分发挥各种组织形式对不同服务要求和服务内容的适应性 |
五、 坚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形式多样化的同时优先发展合作社服务系统 |
六、 建立和完善各类服务组织运行的法律规范 |
第八章 中外农村组织体制比较 |
第一节 国外农村组织的概况 |
一、 西欧、北欧国家的农村合作组织 |
二、 美国的农村组织 |
三、 日本的农村组织 |
四、 印度的农村组织 |
五、 国外农村组织建设的成功经验 |
第二节 中外农村组织体制比较分析 |
一、 中外农村组织体制的共同趋势 |
二、 我国农村组织建设的中国特色 |
三、 从中外比较看对中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启示 |
第九章 结 语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四、房山区林果科技服务中心帮民富(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入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整体脱贫的政策建议 ——以燕山—太行山区曲阳县为例[D]. 田海超. 河北大学, 2020(08)
- [2]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小城镇发展研究[D]. 李静.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3]马鞍山市美好乡村建设中村民意愿表达研究[D]. 林祚慧.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4]文化引导下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研究[D]. 郭海鞍. 天津大学, 2017(10)
- [5]基于现代苗圃景观规划理论的北京市大东流苗圃景观改造设计[D]. 王瑞.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6]村民参与型乡村规划模式的建构 ——以苏南苏北典型村庄为例[D]. 张尧.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7]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 冯刚.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 [8]北京市农业机械监理工作现状及发展的思考[J]. 徐鸿起. 北京农业, 2007(33)
- [9]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D]. 周文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01)
- [10]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D]. 王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