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洋癌症——赤潮(论文文献综述)
胡婧文,弋钰昕,尤庆敏,王全喜[1](2020)在《骨条藻属硅藻的分类、生态及生理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骨条藻属(Skeletonema)是全球分布的广温广盐性浮游硅藻,常见于沿海河口和海洋中,近年来也常出现在一些淡水环境中。骨条藻属硅藻可作饵料、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治疗癌症的候选药,也是一类可引发赤潮的藻类。该文综述了骨条藻属硅藻在系统分类学、生态学、生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丰豆[2](2020)在《世界充满“病毒”》文中研究指明说起病毒,总会让人联想到疾病。虽然病毒能够夺走人类的生命,但它在另一些方面也是对人类有益的,比如病毒可以消退对渔业生产造成巨大危害的赤潮。据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病毒还在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地形独特的日本高知县浦内湾,零散分布着真鲷和鰤鱼的养殖场,为当地人提供了丰富的海产品。但是,那里赤潮频频发生,令渔业相关人士非常苦恼。约30年前,高知大学教授长崎庆三首次发现了引发赤潮的病毒——它将浮游生物作为宿主。在之后的研究中长崎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逐渐发现,赤潮的消退同样与病毒有关。
张建能[3](2020)在《锥状斯氏藻暂时性孢囊形成、存活与萌发及其对黑暗和5-氮杂胞苷的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重要赤潮藻锥状斯氏藻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温度下黑暗刺激锥状斯氏藻诱导其暂时性孢囊的形成,并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形成的暂时性孢囊的存活及萌发状况,以揭示锥状斯氏藻暂时性孢囊的形成、存活及萌发规律;研究了黑暗刺激对锥状斯氏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探讨了锥状斯氏藻对黑暗刺激的响应机制;此外还研究了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胞苷对藻细胞生长、抗氧化系统以及暂时性孢囊萌发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揭示了暂时性孢囊在锥状斯氏藻生活史周期及藻细胞种群动态中的作用,阐明了藻细胞对黑暗的生理生化响应,并且初步揭示了5-氮杂胞苷对藻细胞生长、生理生化响应及生活史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锥状斯氏藻赤潮发生机理和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暂时性孢囊在黑暗处理的第1天就开始形成,孢囊形成率在第3~5天达到最高,而常温黑暗(20℃和25℃)处理孢囊形成高峰较低温黑暗(8℃)处理延迟,8℃、20℃和25℃下孢囊的最终累积形成率分别为15.9%、20.1%和9.9%。锥状斯氏藻暂时性孢囊的形成不需要配子的融合,是无性生殖的产物。孢囊大小与营养细胞相近,外表圆滑不具有钙质凸起。(2)暂时性孢囊不耐保存,在形成后第1天即出现死亡,第8~16天后全部死亡。暂时性孢囊在低温下存活时间较长,8℃、20℃和25℃下半存活时间分别为5.9 d、2.9 d和2.7d。暂时性孢囊不存在强制性休眠期,全部处理组的暂时性孢囊都能在培养后的24 h内开始萌发,在3~6 d内达到最大累积萌发率,为43.3%~65.6%,低温下形成的孢囊萌发率较高。研究结果说明锥状斯氏藻极易形成暂时性孢囊,而当环境条件合适时能迅速萌发,表明暂时性孢囊在锥状斯氏藻种群动态以及赤潮形成和消亡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3)锥状斯氏藻在黑暗下生长受到了明显抑制,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上升。在20℃黑暗处理下藻细胞的蛋白含量上升更为显着,在24 h后即能达到处理前的2.18倍,而在8℃黑暗下则为处理前的1.51倍,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上升为藻细胞抵御黑暗提供了物质基础。在8℃黑暗下,藻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上升幅度较小,不能阻止细胞膜脂损伤程度的上升,从而导致膜脂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持续上升。而在20℃黑暗下,藻细胞SOD活性快速增加且呈持续上升趋势,最高值能达到处理前的2.39倍。较高的SOD含量也可保护细胞免受活性氧的伤害,MDA含量也出现下降趋势。在8℃和20℃黑暗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急剧上升且在48 h时到达峰值,分别为处理前的2.38和1.90倍,整体来说8℃黑暗胁迫下GSH含量上升趋势更为明显。结果说明GSH不仅能协助藻细胞抵御黑暗胁迫,同时对抵御低温胁迫也具有重要作用。(4)5-氮杂胞苷对锥状斯氏藻的生长有明显影响,且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对锥状斯氏藻的96 h EC50值为146.77μmol/L(35.84mg/L),属于中等毒性级别。5-氮杂胞苷对锥状斯氏藻暂时性孢囊的萌发也有一定影响,暂时性孢囊萌发的EC50值为8.08mmol/L(1.97g/L),属于低等毒性级别。低浓度5-氮杂胞苷(10~100μmol/L)在培养初期,对孢囊萌发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所有暴露组最终累积萌发率均低于对照组的萌发率。(5)在5-氮杂胞苷暴露下,锥状斯氏藻细胞内抗氧化指标响应迅速而明显。可溶性蛋白含量、SOD、GSH以及MDA含量明显上升,且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最高值可达到对照组和暴露前的2~3倍。其中可溶性蛋白和SOD对5-氮杂胞苷更为敏感,10μmol/L暴露24 h即可明显促进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上升和SOD的增强;而100μmol/L以上浓度方可明显促进GSH和MDA含量的上升。结果表明在低浓度5-氮杂胞苷暴露下以及暴露后期,抗氧化系统活性的提高能使细胞内活性氧在一定程度上被清除,以保护细胞免受活性氧的持续伤害,致使低浓度组细胞内MDA含量未出现明显上升,而高浓度组MDA含量在暴露后期下降。同时由于5-氮杂胞苷能降低藻细胞DNA甲基化水平,使相关基因表达增强,合成更多的蛋白质和酶类,导致各种抗氧化物质活性及含量的上升。
温世伟[4](2020)在《基于PSR和RS的浙江台州市海洋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中共十九大以来,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实施了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生态文明和海洋大国。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在谋略上顾长远,在改革上抓创新,在管理上加强严控,在治理上重在实效,在能力上打好基础,海洋的生态环保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海洋环境质量实现了从持续性恶化到稳中向好的历史性转变。河流携带入海污染物总量出现一定的下降,从严管海洋、生态用海、系统护海,着力净海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2018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沿海城市走访时,在重要场合共提出10次有关海洋建设的发言,多次强调保护海洋生态安全。由此可见,海洋问题已经到了需要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程度。浙江省台州市区域内以台州湾、乐清湾、三门湾等近岸海域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压力、状态、响应力三个方面共选取了29个指标构建海洋生态安全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运用RS技术提取信息和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动态研究、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指标体系各级权重,结合综合指数评价法和多因子指数综合评价法分别进行安全等级评价。最终数据结合图像得出台州市在2009年-2017年海洋生态安全等级处于适中,介于较安全和较危险之间,呈好转趋势。基于以上评价结果,呼吁大家携手保护海洋,提醒人们减轻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压力并不断修复和补偿生态环境。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确立海洋生态安全的法律地位。贯彻科学发展观,合理开发利用海洋,划分海洋生态红线控制区,维护海洋资源,提高海洋生态系统承载力。制定人才引进战略,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相关文献研究的数量和质量、广度和深度。加强运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控海洋环境的变化,充分发挥监测和预警的强大作用。希望为台州海洋生态安全的保护以及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措施和建议。
潘宇祥[5](2020)在《抗肿瘤药物与贝类毒素检测的3D细胞与分子传感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药物开发和食品安全是与人类健康和发展休戚相关的问题。传统药物开发的周期久、成本高、成功率低,最终能通过药监部门审批上市的候选药物寥寥无几。为了提高药物开发的成功率,临床前研究阶段的药理学研究尤其是药效学分析的准确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食品安全方面,日益严重的环境破坏导致贝类毒素污染的海洋水产品越来越多。贝类毒素通过食物链的传递作用,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和公共安全。因此,对于高精度的药物筛选传感器和高灵敏度的贝类毒素检测传感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生物传感器技术为基础,针对生命健康领域中的药物筛选和毒素检测对于高精度、高灵敏传感器的需求,开展了用于药物筛选的3D细胞传感器和用于毒素检测的分子传感器研究。3D细胞传感器采用更接近于在体情况的3D细胞作为敏感元件,与特殊设计的传感器芯片耦合,构建了 3D细胞阻抗传感器,用于3D细胞生长状态动态监测和抗肿瘤药物筛选;分子传感器采用高度特异性和亲和性的抗体和适配体作为敏感元件,以免疫磁珠和叉指电极作为换能器,建立了两种用于贝类毒素高灵敏现场快速检测的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工作包括:1、提出了 3D细胞传感器的分析模型,设计加工了一种工艺简单的3D细胞阻抗传感器芯片,实现了对3D细胞生长状态的动态监测。本文开发了一种动态、实时、无标记的3D细胞传感器用于3D细胞的生长状态及药物敏感性监测。针对3D细胞培养方式与2D细胞培养的区别,重新建立了 3D细胞等效电路模型并仿真验证。设计加工了 3D细胞阻抗传感器芯片,结合电化学阻抗检测技术对细胞/凝胶混合物的总体阻抗值进行分析,提出了实时监测3D细胞生长状态的新方法,动态监测了 3D肝癌细胞的生长状态及抗肿瘤药物作用后的细胞活性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本论文研制的3D细胞传感器可以有效地用于3D细胞生长状态检测和药效评价,与金标准荧光染色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比2D细胞传感器具有更高的药物筛选准确度,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抗肿瘤药物筛选的方法。2、提出了基于微纳技术的3D细胞阻抗传感器的加工工艺,设计了具有特殊微腔结构用于3D肿瘤细胞活性及药物作用高通量监测的传感器芯片。本文采用微纳技术设计加工了稳定性和测试通量更高的3D微腔阻抗传感器(MGIS)芯片,用于3D细胞生长状态动态监测。针对3DMGIS芯片结构和电极尺寸的变化,重新测试优化了电化学阻抗检测的工作参数,调整了 3D细胞等效电路模型并仿真验证。建立了 3D肺癌细胞模型,与3D MGIS芯片耦合构建了 3D肺癌细胞传感器,对顺铂、吉西他滨和培美曲塞等肺癌相关治疗药物进行了作用效果评价。实验结果表明,3D MGIS芯片可以高通量地动态监测3D肺癌细胞的生长状态,与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同时,与2D肺癌细胞传感器的对照实验表明,3D肺癌细胞传感器可以有效地区分出不同种肺癌药物之间的疗效差异,有效提高了细胞水平的抗肿瘤药物筛选准确度。3、提出了一种基于便携式流式细胞仪结合磁珠免疫传感器的贝类毒素检测方法,相对于标准检测方法具有检测下限低、精度高以及检测时间短的优点。本文选用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珠作为载体,构建了基于间接竞争性抑制免疫反应的流式分析方法。将生物素化的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acid,OA)修饰在磁珠表面构建免疫磁珠。免疫磁珠会与检测样品溶液中的游离OA毒素竞争性地与OA抗体免疫结合。随后利用荧光试剂标记的第二抗体进行信号放大,采用便携式流式细胞仪对反应后的免疫磁珠进行荧光分析。该免疫传感器对OA的检出限为0.05 μg/L,动态检测范围是0.5~20μg/L,加标回收率在92.5%~108%之间,总体检测耗时在1小时之内。贝肉样品加标回收率实验的结果说明了该免疫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基质效应和实际样品检测能力。磁珠的引入简化了传统免疫传感器复杂的清洗步骤,有效缩短了检测时长,显着提升了免疫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与小鼠生物法和液相色谱法等传统贝类毒素检测方法相比,流式磁珠免疫传感器具有检测下限低、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和便携性好的特点,表明该方法适用于贝类毒素的高灵敏现场快速检测。4、提出了基于适配体传感器的贝类毒素检测方法,该传感器具有稳定性高、特异性好以及成本低的优点。本文为了满足贝类毒素现场检测低成本、高精度和高稳定的需求,利用纳米金信号放大原理,构建了以理化性质更稳定的适配体作为敏感元件的适配体传感器。将纳米金颗粒修饰在硅烷化处理后的叉指电极表面,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将OA适配体固定在叉指电极上。OA适配体会封闭纳米金的催化活性位点。待测溶液中的游离OA与OA适配体结合后,纳米金活化位点释放并开始自催化生长,引起叉指电极的导电性上升。利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分析叉指电极的电导,进而对OA进行定量分析测定。OA适配体传感器的检出限为1 μg/L,动态检测范围是5~80 μg/L,实际样品回收率在97.68%到107.88%之间,实际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3.36%,变异系数小于15%。相对抗体作为敏感元件的免疫传感器,以适配体作为敏感元件的适配体传感器在保证检测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检测成本,提高了检测稳定性。结果表明,结合了通用性广泛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的适配体传感器比较适合在贝类毒素一线筛查中使用和推广。
赵敏雅[6](2019)在《溶藻活性物质连续生产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沿海城市的人口剧增以及人类对海洋环境的过度开发,致使海洋污染加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赤潮现象频频发生,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极大影响。研究针对赤潮爆发的应急防治措施是解决赤潮危害的首要问题。应对赤潮突发的主要处理方法是采用理化、生物手段杀灭危害海洋环境的赤潮藻体,其中,温和有效的微生物除藻技术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对具有溶藻物质生产能力的菌株Vibrio Z115进行研究,以期获得环境友好的溶解菌株连续培养与控藻方法。本文首先对溶藻弧菌菌株Vibrio Z115以及目标赤潮藻血红哈卡藻Akashiwo sanguinea的培养方法进行了优化,菌株Vibrio Z115的培养基中添加了18.25 g/L NaCl和18.75 g/L Na2SO4,培养基初始pH控制在7.5左右,最佳发酵温度为37°C,摇瓶转速为200 rpm。本研究以达到完全溶藻效果时单位体积藻液最少发酵液添加比例FA值(Fermentation broth addition)为评价溶藻效果的指标,对发酵所需的碳源进行了优化。当碳源为葡萄糖时,添加仅需要2%时可以达到完全溶藻。同时,为获得状态稳定且相同的赤潮藻用于溶藻实验,本文固定血红哈卡藻的培养方法为f/2培养基,培养温度为22°C,pH为7.58.5,光照强度70μmol/m2/s,光暗比为12:12。在对发酵菌株及目标赤潮藻的培养方法优化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连续发酵系统,以期连续稳定生产获得具有溶藻活性物质的发酵液。研究结果表明,当稀释率为0.023 h-1时,菌体OD600值最大4.06±0.82,FA值为0.3%;当稀释率增加至0.1 h-1时,发酵液的溶藻功能仍没有下降,因此本文确定系统的最佳稀释率为0.1 h-1。在系统最佳稀释率确定的基础上,本文研究连续发酵系统能承受的碳源浓度,当碳源浓度为2 g/L时,OD600为4.18±0.72,最大溶藻率为99.71±0.66%;继续提高碳源浓度,反应器内的菌体浓度并未明显增加。为进一步提高连续发酵系统的生产能力,本文利用细菌固定化颗粒进行了高密度连续发酵过程的研究。通过对比聚乙烯醇固定化材料,发现1799L型PVA与2099L型PVA成型较好,颗粒稳定无交联过度的情况,且成球性较好,所以细菌连续发酵系统的菌体都采用1799L型PVA进行后续的固定化实验。通过固定化细胞连续发酵系统将活化后的40 g细菌固定化颗粒转接至连续发酵反应器中,培养体积为215 mL,当稀释率为0.071 h-1时,OD600为2.99±0.31,pH为7.91±0.17,FA值为2%时;继续增加稀释率至0.1 h-1时,系统OD600值、pH值及溶藻效果均没有较大变化,当稀释率为0.25 h-1时,系统还能正常运行。这一结果表明固定化后的高密度连续发酵系统能承受更大的进料速度,此时的系统生产能力加快。为实现发酵菌体的实际应用,本文将发酵液喷干成粉末。在未加载体保护时,喷干最佳温度为120℃,当喷干温度超过185℃时,会导致溶藻活性物质失活。随后将溶藻粉剂用于血红哈卡藻的溶藻实验,绘制了溶藻粉剂对血红哈卡藻的计量-响应曲线,该计量-响应曲线符合公式(R2=0.81)。EC0为0.17 g/L,EC50为0.68 g/L,EC90为1.43 g/L。最后,本研究探讨溶藻粉剂刺激下血红哈卡藻细胞内的应激反应,此时活性氧增多,启动了藻细胞的抗氧化系统,导致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的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处理开始后保持下降趋势。
李月月[7](2019)在《利玛原甲藻微生物多样性及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原甲藻是典型的赤潮甲藻,对海洋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它的代谢产物种类多样且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其代表产物冈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及其衍生物鳍藻毒素(dinophysistoxin-1,DTX-1)是导致腹泻性贝毒(diarrhe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的主要组分,通过在海产品中的积累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并且可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然而它又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因此原甲藻代谢产物成为了海洋天然产物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后续研究微藻产毒与其共附生微生物间的关系,对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PL11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样品中共附生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度信息。测序共获得42065条序列,68个OTU;稀释曲线表明测序深度足够;多样性指数Simpson值为0.097,Shannon值为2.807。PL11来源共附生菌包括5门,14纲,26目,38科及54属。其中优势门(>5%)为3个,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75.5%)、拟杆菌门(Bacteriodetes,11.5%)以及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x,8.5%)。优势纲(>5%)为4个,包括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51.7%)、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31.8%)、鞘脂杆菌纲(Sphingobacteriia,9.9%)以及OM190纲(8.9%);优势属(>5%)为6个,侏囊菌科下未分类属(norank Nannocystaceae,21.8%)、Pyruvatibacte属(11.6%)、Phaeodactylibacter属(9.4%)、生丝单胞菌科下未分类属(norank Hyphomonadaceae,8.5%)、OM190纲下未知属(8.1%)以及Roseovarius属(7.9%)。从PL11培养物中分离获得可培养细菌9株,分属于8个属,包括Ochrobactrum sp.(2株)及Microbacterium sp.、Algoriphagus sp.、Ponticoccus sp.、Hoeflea sp.、Labrenzia sp.、Sphingopyxis sp.、Erythrobacter sp.各1株。其中菌株PL11-1为潜在新种。菌株PL11-1与fan3-1可能与藻细胞产毒密切相关。对P.lima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运用薄层层析、正相硅胶柱、反相硅胶柱、MCI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半制备HPLC以及重结晶等方法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7个单体化合物;结合现代波谱学手段(LC-TOF MS、1H-和13C-NMR)和物理化学方法鉴定了其中15个结构(1–15)。从P.lima PL11、PL-L的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单体化合物(1–4,8,1012,14,15);从P.lima PL01的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单体化合物(5–7,9,13)。其中毒素OA(1)及其衍生物OA甲酯(2)和环亚胺毒素prorocentrolide(3)分别是原甲藻特征性的腹泻性贝毒、环亚胺毒素类代谢产物,而化合物4-9、13、15等均为首次从该属微藻中报道。其中化合物(Z)-1,6,6-trimethyl-7-oxabicyclo[2,2,1]heax-2(9)-en-10-oic acid(4)、apo-9’-fucoxanthinone(5)和3,5-Dihydroxy-6,7-megastigmadien-9-one(6)具有独特的多取代六元环系及不饱和官能团,从生源上应该是来源于类胡萝素。化合物7–15分别为苯甲酸,3-吲哚甲酸,3-吲哚甲醛,胸腺嘧啶,胸腺嘧啶核苷,胞嘧啶,5-Hydroxy-3,4-di-methyl-5-pentyl-2(5h)-furanone,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5-氨基戊酸。为了研究毒素在贝类体内的代谢转化,选取华贵枳孔扇贝和贻贝为对象,使用LC-MS对原甲藻提取物以及贝肉组织提取物进行检测;实验前后,藻细胞的密度大幅增加。P.lima提取物含有环亚胺毒素prorocentrolide;暴露于密度分别为104、103cells/L的原甲藻中48h后,贻贝和扇贝组均没有检测到prorocentrolide;在扇贝组S1,S2中检测到OA衍生物3-Hydroxy-2-methylenepropyl ester。除了毒素产物,原甲藻提取物中还有三种主要成分,分子质量分别为678.89(v%为24.95),791.57(v%为21.80)以及904.67(v%为7.31)。主成分1、2在贻贝中的积累量大于扇贝,不同浓度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主成分3在各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lima是典型的产毒赤潮甲藻,充分研究其次级代谢产物,发现其中可能含有的活性良好的毒素以及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对其在贝类中的代谢转化进行进一步探索,对我国海产品的食用安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谢谊[8](2019)在《广西涠洲岛珊瑚礁海域底栖甲藻生物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底栖甲藻是一类营底栖附着生活的微型藻类,与开放水域能形成赤潮的甲藻不同,它们并不形成水面藻华,而是主要附着于大型藻或者硬质死亡珊瑚表面。它们是底栖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底栖甲藻包括前沟藻属(Amphidinium)、库利亚藻属(Coolia)、冈比亚藻属(Gambierdiscus)、蛎甲藻属(Ostreopsis),原甲藻属(Prorocentrum)。不同于浮游型甲藻,底栖甲藻往往多个种类在底栖生态系统中共同存在,但在生活史的大部分时间营底栖附着生活,因此野外样品不易获得;而且许多底栖甲藻能产生毒素与活性物质,毒素经食物网累积、传递后,对水产品食用安全具有较大威胁;另外部分毒素具有海洋药物资源开发利用前景。这些特点一方面使得开展底栖甲藻研究困难重重,另一方面提出加强研究的必要性。我国领土广阔,纵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域,岛屿众多,拥有适宜底栖甲藻生长的海域环境。位于热带北缘的广西北部湾涠洲岛珊瑚礁发育典型,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类型利于底栖甲藻繁生。前人研究指出该岛存在冈比亚藻引起的雪卡毒素有毒鱼,因此本文于2014-2016年在涠洲岛珊瑚礁海域开展了底栖甲藻生物多样性研究。本研究以年为单位,潜水采集珊瑚礁海域的大型藻和死亡珊瑚礁层,收集附着其上的底栖甲藻,构建底栖甲藻纯培养株藻种库,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扫描显微镜获取细胞与甲板形状、大小、组成等图像信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特征基因D1-D3 rDNA、D8-D10 rDNA、ITS、SSU rDNA测序并构建系统发育树,从而综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类信息,完成该岛礁系统底栖甲藻生物多样性研究。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结果:1)明确了涠洲岛珊瑚礁海域底栖甲藻的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特征,建立了包含5属6种67株的底栖甲藻纯培养株藻种库:A.carterae、A.massartii、C.malayensis、G.caribaeus、Ostreopsis cf.ovata和P.maculosum,除前沟藻记录到两个种外,其余均为一个种,且多为全球广布种。2)获取了涠洲岛珊瑚礁海域较为完整的基于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扫描显微镜的底栖甲藻形态学资料库,以及D1-D3 LSU rDNA、D8-D10 LSU rDNA、ITS、SSU rDNA特征基因序列信息。3)明确了该海域底栖甲藻的地理分布格局特征,即位于岛的东南面和西北面底栖甲藻种类多样性要高于岛的其它海域,分析与涠洲岛夏季流行西南季风,冬季流行东北季风相关,前者底栖生境受扰动较少,稳定的水体更有利于底栖甲藻存活。论文首次在广西北部湾涠洲岛珊瑚礁海域进行底栖甲藻生物多样性研究,成功建立了种层次分类明确的底栖甲藻藻种库,结果不仅为北部湾海洋环境保护如底栖藻华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而且为北部湾底栖甲藻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物质基础。积极开展我国典型珊瑚礁海域底栖甲藻生物多样性研究,是对近些年海洋藻类学家提倡的开展海洋底栖甲藻多样性研究的积极响应,研究结果有利于改变我国该领域研究薄弱的现状,并为我国北部湾底栖甲藻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丁宏艳[9](2018)在《源于一株高效溶藻菌的活性物质对中肋骨条藻的溶藻作用过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工业化进程速度的加快,海洋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赤潮问题更是严峻。中肋骨条藻作为赤潮优势藻之一,广泛分布于我国近海海域,曾多次引发赤潮,对海洋生态、鱼类养殖造成严重危害,寻找环保高效的赤潮治理方法刻不容缓。本课题组筛选得到一株对中肋骨条藻具有高效抑藻活性的菌株Chitinimonas prasina LY03,为了探究其抑藻机理,本研究以从LY03中提取的杀藻活性物质为研究对象,探究中肋骨条藻在杀藻物质胁迫下形态变化以及生理生化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LY03杀藻活性物质作用时间短,且效果稳定。杀藻活性物质添加浓度为0.2μg/mL即可对藻细胞造成严重破坏,48h内细胞密度为106/mL的中肋骨条藻几乎全部死亡,这种低剂量、短时间达到明显的溶藻效果,暗示其为一种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溶藻物质。(2)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处理组藻细胞3h内连接刺断裂,分成单个细胞,之后细胞膜破裂,硅质壳打开,内容物流出。透射电子显微镜则可以看到叶绿体片层结构遭到破坏,线粒体膜结构逐渐破裂,最终只剩一个空壳。说明杀藻活性物质对藻细胞损伤严重。(3)检测藻细胞的叶绿素含量,发现在溶藻物质加入期间,藻细胞的叶绿素含量一直下降。检测藻细胞的最大光合效率和电子传递速率,相比对照组,处理组的含量都显着下降。由此可见LY03杀藻活性物质对藻细胞的光合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其无法进行光合作用。(4)在杀藻活性物质胁迫下,藻细胞内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糖类均显着下降,脂肪酸种类变少,饱和脂肪酸含量升高。抗氧化系统反应迅速,但是由于长期的氧化压力,抗氧化系统崩溃无法清除过多的ROS,导致细胞内物质被氧化,MDA含量升高,细胞膜系统损伤,最后死亡。(5)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内光合基因的表达状况,结果显示,光合系统相关基因psbD和rcbS在3h时出现上调,来以此抵御外界环境对藻细胞造成的影响。但是由于藻细胞受到的损伤太严重,已经无法修复。最后藻细胞光合基因几乎不表达,说明藻细胞光合系统崩溃,藻细胞已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赵婧旸[10](2018)在《技术、劳动力与资本:一个东南海岛的海鲜民族志》文中认为在全球化浪潮和现代化进程之下,海洋生态、海洋社会以及人海关系被置于巨大的社会变迁中,并呈现出愈加复杂的面相。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在全球化与地方性并置的脉络之下,兼顾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维度,结合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数据,通过人类学的视角与民族志书写方式,呈现以平潭岛钱便澳村为代表的海岛渔村的社会形貌;描述作为经济行为的鲍鱼养殖与其背后所缔结的人群关系、跨岛域网络,讨论鲍鱼养殖如何成为个体和“小地方”因应“大趋势”的方式;并重点研究技术、劳动力、资本等核心生产要素;检视社会流动下外来雇工与本地社区之间的关系、生产与发展之间的悖论等现实议题;省思鲍鱼养殖对地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尽管鲍鱼养殖是本研究的对象,但实际上却力图透过“物”,来展现微观的地域社会及其中的个体与宏大历史进程和世界体系的连接和交互;探查地域社会与更加微观的个体如何主动回应势不可挡的全球化浪潮、现代性进程和社会变迁,而非以逆来顺受的方式成为“大历史”的被动接受者。作为海物,鲍鱼进入食馔清单和主治“明目”的药物历史已久,并随着海/陆之间往来互动的增加以及对背负着“异域”标签的海洋的认知扩展,进入了承载着地方意识的书写传统。鲍鱼采捕作为“海边里人”传统生计方式的一种,在明清之际借力于东南沿海的贸易网络成为大宗出口商品,近年来鲍鱼养殖业的兴起,也体现了东南沿海地域社会在时间序列上的承接。然而,鲍鱼养殖之所以在东南海洋社会广受追捧也并非机缘巧合,以“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为特点的鲍鱼养殖正好契合了“以富为尊”和富有冒险精神的海洋社会,由此成为海岛渔村在遭遇村落命运节点与个人生活转折下实现创富梦想的选择。相较于流通、消费来说,生产无疑是鲍鱼养殖产业链条中的起点,而技术、资本与劳动力则是其中最核心的生产要素。不同于必须依赖现代水产技术的苗种培育环节,以海上筏笼吊养和绳式挂养为主的成鲍养殖,具有“准入门槛”和“技术要求”双低的特点,家户乃至个人仍是鲍鱼养殖的主要生产单位,加上适用海区的有限决定了扩大养殖规模的难度,因此鲍鱼养殖尚未脱离小农经营的模式。但是,雇佣劳动仍是对人工有着高度依赖的鲍鱼养殖的重要补充。正是由于外地雇工的进入以及引发的一系列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使得本地社区在性别问题上带来了一系列改变:女性开始进入到生产和交易的台前,而非像过去那样在“岸上”从事“幕后”工作。此外,民间借贷的兴盛和常态化的应用成为生产者一一鲍鱼养殖户解决资本问题的重要方式,由此不仅催生了信用评估和借贷体系,而且“友情”借贷(friendly loan)的消失也证明了在鲍鱼养殖业兴起后资本观念所发生的转变。最重要的是,在“鲍鱼”缔造了东南沿海地域社会创富神话的同时,从苗种培育到饵料供应再到成鲍交易的“物”的流动中形成了“人”的连接,并生成了跨岛域网络。由此这个跨岛域网络将在地理上被孤立的闽地海岛连接起来,甚至将其影响半径扩展到了辽、鲁二省,实现了南北的关联。在利益追寻的驱动和资本的运转下,原本在空间上存在的区隔被打破,曾经孤立隔绝的海岛渔村在“鲍鱼”形成的跨岛域网络中彼此联系起来,并在市场的联动下构成了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也影响了地方社会的社会组织架构和传统文化,从而加速了地方社会的变迁。
二、海洋癌症——赤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洋癌症——赤潮(论文提纲范文)
(1)骨条藻属硅藻的分类、生态及生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系统分类学方面的研究 |
2 生态学方面的研究 |
3 生理学方面的研究 |
3.1 光对骨条藻生长及代谢的影响 |
3.2 金属离子对骨条藻生长及代谢的影响 |
3.3 营养盐对骨条藻生长及代谢的影响 |
3.4 其他理化因子对骨条藻生长及代谢的影响 |
3.5 碳固定代谢途径 |
4 总结与展望 |
(2)世界充满“病毒”(论文提纲范文)
病毒让树袋熊在危机中进化 |
利用病毒治病 |
病毒或可揭开生命进化之谜 |
(3)锥状斯氏藻暂时性孢囊形成、存活与萌发及其对黑暗和5-氮杂胞苷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甲藻及其生活史特征 |
1.1.1 甲藻 |
1.1.2 甲藻生活史 |
1.1.3 甲藻休眠孢囊及其生态学意义 |
1.1.4 甲藻暂时性孢囊及其生态学意义 |
1.2 甲藻孢囊的形成、存活、萌发及影响因素 |
1.2.1 孢囊的形成 |
1.2.2 孢囊的存活 |
1.2.3 孢囊的萌发 |
1.2.4 锥状斯氏藻孢囊的形成与萌发 |
1.3 藻细胞对低温黑暗的响应 |
1.3.1 生物量 |
1.3.2 叶绿素荧光参数 |
1.3.3 抗氧化酶系统 |
1.3.4 暂时性孢囊的形成 |
1.4 DNA甲基化与去甲基化 |
1.4.1 DNA甲基化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
1.4.2 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4.3 DNA甲基化及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对藻细胞的影响 |
1.5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2 锥状斯氏藻暂时孢囊形成、存活与萌发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藻种来源、培养 |
2.2.2 暂时性孢囊的形成 |
2.2.3 暂时性孢囊的存活 |
2.2.4 暂时性孢囊的萌发 |
2.2.5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温度对锥状斯氏藻暂时性孢囊形成的影响 |
2.3.2 温度对暂时性孢囊存活的影响 |
2.3.3 不同温度下形成的锥状斯氏藻暂时性孢囊的萌发状况 |
2.3.4 锥状斯氏藻在暂时性孢囊形成、萌发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黑暗对锥状斯氏藻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藻种来源与培养 |
3.2.2 实验设计 |
3.2.3 细胞生长及抗氧化酶指标的测定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黑暗胁迫下锥状斯氏藻的生长情况 |
3.3.2 黑暗处理对锥状斯氏藻蛋白含量的影响 |
3.3.3 黑暗处理对锥状斯氏藻SOD活性的影响 |
3.3.4 黑暗处理对锥状斯氏藻MDA含量的影响 |
3.3.5 黑暗处理对锥状斯氏藻GSH含量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5-氮杂胞苷对锥状斯氏藻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及暂时性孢囊萌发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藻种来源与培养 |
4.2.2 实验设计 |
4.2.3 藻细胞生长、孢囊萌发及抗氧化酶指标的测定 |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5-氮杂胞苷对锥状斯氏藻生长的影响 |
4.3.2 5-氮杂胞苷对锥状斯氏藻的毒性效应 |
4.3.3 5-氮杂胞苷对锥状斯氏藻蛋白含量的影响 |
4.3.4 5-氮杂胞苷对锥状斯氏藻SOD活性的影响 |
4.3.5 5-氮杂胞苷对锥状斯氏藻MDA含量的影响 |
4.3.6 5-氮杂胞苷对锥状斯氏藻GSH含量的影响 |
4.3.7 5-氮杂胞苷对锥状斯氏藻暂时性孢囊萌发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4)基于PSR和RS的浙江台州市海洋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2.1 海洋生态安全的涵义理解 |
2.2 相关理论 |
2.2.1 生态安全理论 |
2.2.2 海洋生态安全理论 |
2.2.3 海洋生态系统理论 |
2.2.4 海洋生态承载力理论 |
2.2.5 卫星遥感理论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海洋生态环境概况分析 |
3.1 研究区域界定 |
3.2 台州市海洋自然概况 |
3.2.1 台州湾海洋自然概况 |
3.2.2 乐清湾海洋自然概况 |
3.2.3 三门湾海洋自然概况 |
3.3 台州市海洋用海概况 |
3.3.1 台州湾用海概况 |
3.3.2 乐清湾用海概况 |
3.3.3 三门湾用海概况 |
3.4 台州市海洋生态环境现状概况 |
3.4.1 台州湾海洋环境的基本概况 |
3.4.2 乐清湾海洋环境的基本概况 |
3.4.3 三门湾海洋环境的基本概况 |
3.5 台州市海洋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1 近岸海域污染较严重 |
3.5.2 海水富营养化较严重 |
3.5.3 赤潮、风暴潮、海浪的严重影响 |
3.5.4 海平面呈上升趋势 |
3.5.5 人类足迹负向干扰程度增大 |
3.6 台州市海洋生态指标体系影响因素 |
3.6.1 经济影响因素 |
3.6.2 社会影响因素 |
3.7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RS技术的研究区域海洋生态环境信息的提取 |
4.1 遥感数据源介绍 |
4.2 遥感数据预处理 |
4.2.1 辐射定标 |
4.2.2 大气校正 |
4.2.3 影像裁剪 |
4.3 研究区地物影像特征分析 |
4.4 台州湾水体密度和污染信息的提取 |
4.4.1 水体密度和污染信息提取区域界定 |
4.4.2 台州湾海水体密度信息提取 |
4.4.3 台州湾海水污染信息提取 |
4.5 台州湾植被与土壤信息的提取 |
4.5.1 植被与土壤信息提取区域的界定 |
4.5.2 台州市植被NDVI信息提取 |
4.5.3 台州湾土壤侵蚀信息提取 |
4.6 基于机器学习的人类活动信息提取 |
4.6.1 人类活动足迹信息及指标数据提取 |
4.7 小结 |
第五章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生态安全等级的确定 |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1.1 选取PSR模型 |
5.1.2 指标选取原则 |
5.1.3 选取评价指标 |
5.1.4 构建指标体系 |
5.2 原始数据和指标说明 |
5.2.1 原始数据 |
5.2.2 指标说明 |
5.3 数据处理 |
5.3.1 数据标准化 |
5.3.2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5.3.3 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
5.3.4 综合指数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5.3.5 多因子评价法确定指标权重 |
5.4 制定安全评价等级标准 |
5.5 海洋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及分析 |
5.5.1 综合指数评价法分析 |
5.5.2 多因子指数综合评价法分析 |
5.6 台州市海洋生态安全趋势预测分析 |
5.7 小结 |
第六章 安全等级评价下的措施及建议 |
6.1 加强管理海洋执法力度 |
6.2 实施严格监控和监管 |
6.3 增强人类保护海洋意识 |
6.4 引进和培养海洋类人才 |
6.5 运用科学技术,建立预警机制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 |
7.1.1 研究结论 |
7.1.2 不足之处 |
7.2 创新之处与研究展望 |
7.2.1 创新之处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抗肿瘤药物与贝类毒素检测的3D细胞与分子传感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肿瘤药物筛选的概述 |
1.1.1 传统的药物开发流程 |
1.1.2 常见的药物筛选模型 |
1.1.3 细胞传感器在药物筛选中的研究现状 |
1.2 贝类毒素检测的概述 |
1.2.1 常见的贝类毒素 |
1.2.2 贝类毒素的检测手段 |
1.2.3 分子传感器在贝类毒素检测方面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3D细胞阻抗传感器系统设计及实验分析 |
2.1 3D细胞传感的背景和意义 |
2.2 3D细胞阻抗传感器的检测原理 |
2.2.1 3D细胞阻抗传感器的等效电路模型 |
2.2.2 3D细胞阻抗传感器等效电路的仿真验证 |
2.3 3D细胞阻抗传感器系统设计 |
2.3.1 3D细胞阻抗传感器芯片的设计与加工 |
2.3.2 3D细胞阻抗检测系统的设计 |
2.4 实验方法 |
2.4.1 3D细胞培养 |
2.4.2 抗肿瘤药物干预 |
2.4.3 阻抗测量与数据分析 |
2.4.4 3D细胞荧光染色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3D细胞阻抗传感器的优化 |
2.5.2 3D细胞生长状态的实时监测 |
2.5.3 3D细胞阻抗传感器对抗肿瘤药物疗效的动态监测 |
2.6 小结 |
第三章 3D微腔阻抗传感器设计及在抗肿瘤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
3.1 抗肿瘤药物筛选的背景和意义 |
3.2 3D微腔阻抗传感器的检测原理 |
3.3 3D微腔阻抗传感器的构建 |
3.3.1 3D微腔阻抗传感器芯片的设计与加工 |
3.3.2 3D微腔阻抗传感器的测试与优化 |
3.4 实验方法 |
3.4.1 3D肺癌模型建立 |
3.4.2 肺癌药物干预 |
3.4.3 阻抗测量与数据分析 |
3.4.4 3D肺癌模型表征及图像三维重建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3D肺癌细胞活性的动态监测 |
3.5.2 MGIS芯片对顺铂疗效的动态监测 |
3.5.3 MGIS芯片对肺癌联合用药疗效的动态监测 |
3.6 小结 |
第四章 结合便携式流式细胞仪的磁珠免疫传感器检测贝类毒素的研究 |
4.1 贝类毒素检测的背景和意义 |
4.2 磁珠免疫传感器结合流式细胞仪的检测原理 |
4.2.1 磁珠免疫传感器的设计 |
4.2.2 流式细胞仪的结构和检测原理 |
4.3 磁珠免疫传感器在贝类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 |
4.3.1 实验试剂与耗材 |
4.3.2 生物素化OA的合成 |
4.3.3 免疫磁珠合成 |
4.3.4 磁珠免疫传感器测试 |
4.3.5 磁珠ELISA酶标仪测试 |
4.3.6 贝肉实际样品前处理与加标OA样本的制备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免疫磁珠的合成与优化 |
4.4.2 传感器检测OA的结果分析 |
4.4.3 传感器的特异性分析 |
4.4.4 传感器的稳定性分析 |
4.4.5 实际贝肉样品加标检测结果 |
4.4.6 传感器用于OA现场快速检测的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纳米金放大原理的适配体传感器在贝类毒素检测中的研究 |
5.1 适配体传感器的背景和意义 |
5.2 适配体传感器检测OA毒素的原理 |
5.3 实验部分 |
5.3.1 实验试剂和耗材 |
5.3.2 纳米金颗粒制备 |
5.3.3 适配体传感器构建 |
5.3.4 腹泻性毒素检测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传感器硅烷化表征 |
5.4.2 纳米金颗粒修饰结果 |
5.4.3 纳米金颗粒生长表征 |
5.4.4 传感器用于OA的测定结果 |
5.4.5 加标回收率结果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名词缩写 |
作者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6)溶藻活性物质连续生产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1.1.1 赤潮的定义 |
1.1.2 赤潮的危害 |
1.1.3 赤潮的治理 |
1.1.4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 赤潮藻及防控研究进展 |
1.2.1 海洋赤潮藻的研究进展 |
1.2.2 海洋赤潮的预防办法 |
1.2.3 海洋赤潮治理措施 |
1.2.3.1 物理方法 |
1.2.3.2 化学方法 |
1.2.3.3 生物方法 |
1.3 溶藻细菌研究进展 |
1.3.1 海洋溶藻细菌的研究 |
1.3.2 溶藻细菌的作用方式 |
1.3.2.1 直接溶藻 |
1.3.2.2 间接溶藻 |
1.3.3 溶藻效果评价 |
1.3.4 溶藻细菌的培养基优化方法 |
1.3.5 细菌固定化方法 |
1.3.6 半连续发酵与连续发酵系统 |
1.4 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溶藻细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
2.1 仪器设备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溶藻细菌Vibrio Z115培养方法 |
2.2.2 赤潮藻培养方法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1 微生物量的评价方法 |
2.3.2 溶藻效果评价 |
2.3.3 葡萄糖测定方法 |
2.3.4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实验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菌株Vibrio Z115 发酵液对几种藻类溶藻效果的比较 |
2.4.2 血红哈卡藻生长曲线的测定 |
2.4.3 盐度对菌株Vibrio Z115 的影响 |
2.4.4 pH值对菌株Vibrio Z115 的影响 |
2.4.5 不同碳源对菌株Vibrio Z115 的影响 |
2.4.6 前培养(12h)与主培养(36h)菌株Vibrio Z115 的生物学特性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溶藻活性物质连续生产系统优化 |
3.1 仪器设备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连续发酵系统 |
3.3 分析测试方法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稀释率对连续发酵系统的影响 |
3.4.2 碳源浓度对连续发酵系统的影响 |
3.4.3 不同参数下连续流中菌种的生理生化鉴定 |
3.5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固定化细胞高密度连续发酵系统研究 |
4.1 仪器设备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细菌固定化方法 |
4.2.2 固定化细胞的半连续发酵 |
4.2.3 扫描电镜分析 |
4.2.4 发酵液喷干方法 |
4.2.5 剂量响应曲线的测定 |
4.2.6 粉剂溶藻机制初探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聚乙烯醇的选择 |
4.3.2 固定化细菌进行半连续发酵的研究 |
4.3.3 固定化细胞扫描电镜结果 |
4.3.4 利用固定化细胞的高密度连续发酵系统的研究 |
4.3.5 PVA固定化颗粒对发酵液中溶藻活性的影响 |
4.3.6 发酵粉干粉对哈卡藻的剂量响应曲线 |
4.3.7 血红哈卡藻ROS含量的测定 |
4.3.8 不同溶藻粉剂计量对血红哈卡藻MDA含量的影响 |
4.3.9 不同溶藻粉剂计量对血红哈卡藻SOD活性的影响 |
4.3.10 不同溶藻粉剂计量对血红哈卡藻CAT活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总结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利玛原甲藻微生物多样性及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原甲藻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
1.1 聚酮类 |
1.2 甾醇 |
1.3 OA及其衍生物的产生机制 |
1.4 影响原甲藻产毒的因素 |
1.4.1 营养因素 |
1.4.2 物理因素 |
1.5 生物活性 |
1.5.1 对PP1和2A的特异性抑制 |
1.5.2 细胞毒作用 |
1.5.3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
1.5.4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
1.5.5 肿瘤促进和致癌性 |
1.6 结论和展望 |
第二章 利玛原甲藻共附生菌多样性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 |
2.1.2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藻培养 |
2.2.2 高通量测序及数据分析 |
2.2.3 可培养共附生菌株的分离及鉴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样品信息统计 |
2.3.2 利玛原甲藻的共附生菌多样性分析 |
2.3.3 利玛原甲藻可培养共附生菌的系统发育进化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利玛原甲藻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 |
3.1.2 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收集藻细胞 |
3.2.2 浸提 |
3.2.3 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纯化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结构鉴定 |
3.3.2 化合物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利玛原甲藻代谢产物在贝类中的代谢转化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 |
4.1.2 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原甲藻的培养 |
4.2.2 原甲藻代谢产物的提取 |
4.2.3贝类暴露实验 |
4.2.4 贝肉样品中化合物提取 |
4.2.5 化合物检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扇贝和贻贝对藻的摄食情况 |
4.3.2 代谢产物在贝类体内的积累转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果与展望 |
5.1 结果讨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语 |
附录二 化合物谱图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8)广西涠洲岛珊瑚礁海域底栖甲藻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底栖甲藻分类学研究进展 |
1.2.1 国外进展 |
1.2.2 国内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海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环境特征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2 藻种建立 |
3.3 底栖甲藻形态分类学方法 |
3.4 底栖甲藻分子分类学方法 |
4 涠洲岛珊瑚礁海域底栖甲藻的种类研究 |
4.1 Amphidinium种类鉴定 |
4.1.1 Amphidinium形态学特征 |
4.1.2 Amphidinium系统发育树构建 |
4.2 Coolia种类鉴定 |
4.2.1 Coolia形态学特征 |
4.2.2 Coolia系统发育树构建 |
4.3 Gambierdiscus种类鉴定 |
4.3.1 Gambierdiscus形态学特征 |
4.3.2 Gambierdiscus系统发育树构建 |
4.4 Ostreopsis种类鉴定 |
4.4.1 Ostreopsis形态学特征 |
4.4.2 Ostreopsis系统发育树构建 |
4.5 Prorocentrum种类鉴定 |
4.5.1 Prorocentrum形态学特征 |
4.5.2 Prorocentrum系统发育树构建 |
5 涠洲岛珊瑚礁海域底栖甲藻种类多样性与分布特征 |
5.1 涠洲岛珊瑚礁海域底栖甲藻的种类多样性 |
5.1.1 Amphidinium藻的种类多样性 |
5.1.2 Coolia藻的种类多样性 |
5.1.3 Gambierdiscus藻的种类多样性 |
5.1.4 Ostreopsis藻的种类多样性 |
5.1.5 Prorocentrum藻的种类多样性 |
5.2 涠洲岛珊瑚礁海域底栖甲藻的时空分布特征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源于一株高效溶藻菌的活性物质对中肋骨条藻的溶藻作用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赤潮的定义及现状 |
2. 赤潮成因及危害 |
2.1. 赤潮成因 |
2.2 赤潮的危害 |
2.3 有害赤潮藻-中肋骨条藻 |
3. 赤潮的防治策略 |
4. 微生物治藻的研究进展 |
4.1 抑藻微生物 |
4.2 抑藻活性物质 |
5. 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及研究技术路线 |
5.1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菌种及藻种 |
1.2 杀藻活性物质 |
1.3 培养基 |
1.4 试剂及药品 |
1.5 主要仪器 |
1.6 实验软件 |
2. 实验方法 |
2.1 中肋骨条藻生长周期测定 |
2.2 高效杀藻物质杀藻活性的研究 |
2.3 高效杀藻物质杀藻谱的确定 |
2.4 杀藻化合物对中肋骨条藻细胞结构的影响 |
2.5 杀藻化合物对中肋骨条藻细胞生理生化的影响 |
2.6 杀藻活性物质对中肋骨条藻关键基因的影响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中肋骨条藻生长周期的测定 |
2. 高效杀藻活性物质的溶藻特性研究 |
2.1 溶藻效应 |
2.2 溶藻范围 |
3. 光学显微镜观察藻细胞在杀藻活性物质作用下的变化 |
4. SEM观察藻细胞在杀藻活性物质作用下结构的变化 |
5. TEM观察藻细胞亚显微结构域的变化 |
6. 杀藻活性物质胁迫下藻细胞光合系统的响应 |
6.1 总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 |
6.2 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 |
6.3 最大光化学效率的变化 |
7 杀藻活性物质胁迫下藻细胞内大分子物质含量的变化 |
7.1 杀藻活性物质处理下藻细胞内总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7.2 杀藻活性物质处理下藻细胞内总糖含量的变化 |
7.3 杀藻活性物质处理下藻细胞内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
7.4 杀藻化合物胁迫下藻细胞内ROS和和MDA水平的变化 |
7.5 杀藻活性物质胁迫下藻细胞内抗氧化物质的变化 |
8. 杀藻活性物质对中肋骨条藻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8.1 中肋骨条藻总RNA的提取 |
8.2 目的基因的分析 |
8.3 实时定量PCR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1. 杀藻活性物质胁迫下中肋骨条藻的光合系统损伤 |
2. 杀藻活性物质胁迫下中肋骨条藻的抗氧化系统响应 |
3. 藻细胞在杀藻活性物质胁迫下可能的死亡机理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论文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技术、劳动力与资本:一个东南海岛的海鲜民族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田野工作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为什么是鲍鱼?——从一个叫做“钱便澳”的渔村说起 |
第一节 村落环境 |
第二节 钱便澳:海岛渔村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 |
第三节 “二号台风”:共同记忆与村落命运的拐点 |
第二章 生产与技术 |
第一节 鲍鱼养殖的生产实践 |
第二节 “脆弱的海上娇客”:鲍鱼养殖的核心技术 |
第三节 “讨咸水钱”人的技术生成 |
第三章 雇工与社会流动 |
第一节 劳动力 |
第二节 本文化与异文化的遭遇 |
第三节 “四川婆”与“本地郎”:社会流动下的文化变迁 |
第四章 资本与渔业社会的经济观念 |
第一节 资本与风险:民间借贷的兴起与高价格弹性商品的内在危机 |
第二节 海上新贵的创富神话:一个硬币的两面 |
第三节 机遇与风险同在的投资故事 |
第五章 跨岛域网络 |
第一节 “物”的流动与“人”的连接 |
第二节 跨岛域网络的形成与运作 |
第三节 发展与保护的悖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四、海洋癌症——赤潮(论文参考文献)
- [1]骨条藻属硅藻的分类、生态及生理研究进展[J]. 胡婧文,弋钰昕,尤庆敏,王全喜.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6)
- [2]世界充满“病毒”[J]. 丰豆. 世界文化, 2020(12)
- [3]锥状斯氏藻暂时性孢囊形成、存活与萌发及其对黑暗和5-氮杂胞苷的响应[D]. 张建能. 暨南大学, 2020(03)
- [4]基于PSR和RS的浙江台州市海洋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温世伟.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5]抗肿瘤药物与贝类毒素检测的3D细胞与分子传感器的研究[D]. 潘宇祥. 浙江大学, 2020(01)
- [6]溶藻活性物质连续生产系统的研究[D]. 赵敏雅. 深圳大学, 2019(11)
- [7]利玛原甲藻微生物多样性及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D]. 李月月.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8]广西涠洲岛珊瑚礁海域底栖甲藻生物多样性研究[D]. 谢谊.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9]源于一株高效溶藻菌的活性物质对中肋骨条藻的溶藻作用过程[D]. 丁宏艳. 厦门大学, 2018(07)
- [10]技术、劳动力与资本:一个东南海岛的海鲜民族志[D]. 赵婧旸. 厦门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