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推广应用公交运营数字化调度系统——公交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又一次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林玲[1](2021)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桂北民族地区作为我国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因此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如何在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加强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在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的总结,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和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发现,桂北地区旅游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对于区域发展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同时发现当前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支撑不足、产城协调发展不足、生态保护任务重、民族文化内涵未得到充分彰显,以及融资问题难以解决,城镇设施薄弱的发展问题。如何应对上述问题,已成为推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本文依据桂北民族地区实际,按照“现状评价—问题分析—政策模拟—对策提出”的思路,结合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系统协调发展、系统障碍因子诊断、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特点和思想,构建了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发展度模型—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四位一体”的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同时构建相适应的“质量-协调-障碍-仿真-对策”路径,“五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途径的方法体系。最终形成了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分析的范式。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除了考虑常规的经济、社会、环境、旅游产业规模、接待能力的维度之外,还根据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的独特性,重点突出了少数民族文化原真性保护维度,为评价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探索因子。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案例地—龙脊镇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客观数据来源于案例地的统计年鉴,主观数据来源于对案例地居民和管理者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原真性保护程度的深入式问卷访谈。指标数据的分类量化获取,使得评价结果更接近客观实际,真实的反映旅游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并且,文章通过考虑系统的动态复杂性,建立了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可持续发展障碍因子,进行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仿真分析,模拟不同政策对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干预效果,形成促进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得到以下几点成果:第一,通过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发现:我国旅游小城镇的空间分布和社会发展现状存在显着的地域差异。同时,样本中的大部分区域的旅游小城镇产城协调发展不足和产业支撑不足。广西旅游小城镇“桂北集聚”的分布特征,以及桂北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城协调发展不足的社会发展现状,表明桂北地区旅游小城镇的发展优势和劣势明显,不管对于我国旅游小城镇还是广西旅游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典型性。第二,通过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的特性、发展机遇、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支撑不足、产城协调发展不足、生态保护任务重、民族文化内涵未得到充分彰显,以及融资问题难以解决,城镇设施薄弱的发展问题。但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拥有明显的资源和区位发展优势,如何应对以上发展现状,是文章旨在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三,可持续发展是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本质。基于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内涵和目标、作用机理,以及耦合机理分析,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适应的研究方法体系。途径模型是三个部分的有机整体: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其中协调度、障碍度、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彼此衔接。协调度模型是综合评价模型。协调度在可持续发展度的研究基础上,从系统协调的角度,加入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耦合协调性的考核。从系统内部的耦合程度和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两个角度,科学评价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水平。障碍度模型是建立在综合评价基础上的数学统计模型。运用障碍度模型对指标进行障碍量化,有利于找出影响研究目标发展的关键因素。运用障碍度模型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障碍度量化,找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来调整管理政策。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是政策仿真模型,通过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本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描述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演化的内在机制,模拟计算统计指标值得分。在此基础上,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政策的有效性和干预效果进行模拟分析,并以此作为提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的重要依据。第四,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和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的基础上,基于“质量-协调-障碍-仿真-对策”路径,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体系。首先,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研究;紧接着,基于评价结果查明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状态;第三,厘清制约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子。最后,基于以上结果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政策仿真模拟。该方法体系能够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开展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可以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路径。第五,以桂北龙脊镇为例,依托上文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和方法体系,对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对性的对策。1)近年来龙脊镇旅游小城的可持续发展质量指数增长明显,政府对龙脊镇的旅游小城镇发展调控的成效逐渐显现。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正在愈发加强,协调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旅游业发展对小城镇建设的引导作用存在较大波动,作用不够显着等问题。2)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一级障碍因子诊断结构表明:研究期间,龙脊镇的利益相关者对于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在不断的调整,但并未寻求到最佳的调控策略。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二级指标障碍度因子诊断:在整个研究期间二级指标的平均障碍度中,龙脊镇的旅游产业规模和接待能力,以及龙脊镇的资源环境是二级指标的主要障碍因子。二级指标历年的障碍因子障碍度也发生变化。从2013年,障碍度排名从高到低依次是接待能力、产业规模、经济要素、社会要素、资源环境。2018年该排名发生了较大变化,从高到低依次是产业规模、资源环境、社会要素、接待能力、经济要素。三级指标障碍度因子。旅游饭店数、旅游接待总人次增长率、网络搜索指数、经济收入多样化指数、旅游从业人员数占从业人员的比重、旅行社数、出行便捷率是历年出现频率最高的障碍度因子。3)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政策模拟仿真实验,仿真步长为1年,仿真时间为2013-2033年,共20年。根据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度因子,以及系统动力模型指标,确定民族文化保护程度、游客数量、收入多样性指数、旅游产业系数、社会服务建设系数作为输出变量,反映龙脊镇发展的调控效果。通过改变模型参数:政府监管系数、旅游节庆拉动系数、旅游宣传系数、旅游产品开发系数,分析模型参数的变动,分析这些变量对输出变量的影响。通过不断模拟、讨论、优化,最后形成促进龙脊镇可持续发展质量和系统间协调水平提升的对策建议。结果显示:增强监管投入和市场推广投入,控制旅游产品开发广度,深挖旅游产品开发深度,能够有效推进龙脊镇可持续发展质量的提升,推进龙脊镇旅游小城镇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以及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第六,推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根据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案例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推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包括:规划引领和顶层设计;创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创新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强化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支撑工作的建;构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以及完善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杜海龙[2](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佟欣[3](2020)在《轨道站域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研究 ——以深圳市典型站域为例》文中提出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和研究中,往往只注重空间塑造、土地利用和产业发展,而疏于兼顾大规模行人客流对城市空间造成的压力。由于缺少对行人交通的深层研究,导致许多站域存在客流游积、人流过载和空间体验差等现象。如何引导高峰期行人快速流动、协调快速增长的行人流与有限城市空间两者间的平衡、满足行人交通需求,是当前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行人交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其复杂性由“流”和“场”两个层面共同构成。然而在城市研究中对于“流”方面的研究,以及两者的平衡关系存在明显不足。站域空间组织与行人流动的关系密不可分,空间组织在站域层面的功能密度、路网形态、空间结构和站点层面的出入口布局分别对行人流的数量、流线、分布和集散具有直接影响。通过提出步行服务效率这一概念,能够有效整合行人交通的“流”与“场”,平衡交通服务的“供”与“求”,从交通视角评价站域空间组织,并深入理解空间组织与行人交通的关联性。在空间组织方面,对其认识应建立在我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以深圳市为例,在全面剖析了轨道站域空间组织特征后,发现以往基于规模等级和主导功能的分类方式难以全面反映轨道站域的空间组织特征,更无法体现行人流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基于影响行人分布的空间结构分类方式实则更为有效。因此通过形状指数和密度梯度函数计算,深圳市轨道站域被划分为节点型、面域型和轴带型三大基本结构。这些结构种类与站域层面的功能、形态和站点层面的出入口布局共同构成了空间组织的自变量指标体系。在结合了调研与地铁刷卡数据、POI和OSM等大数据之后,筛选出9个典型站域作为深入研究的对象,并将空间组织作为自变量指标进行计算。在步行服务效率方面,深圳市站域空间与步行的矛盾尤为突出。高峰期很多站域普遍存在行人步行缓慢、流线集聚性强和瞬时密度大等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前站域空间在规划时并未考虑行人交通,缺乏对大规模行人的有效支持,进而制约了步行服务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伴随新一轮城市发展,城市轨道站域的步行需求还将进一步提高,其步行服务效率也应该从提高流动效率、分散聚集人流和疏解瞬时密度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因此步行服务效率的具体内容主要针对行人流动性和时空协调性两个方面来选取因变量指标。明确了步行服务效率因变量指标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对具体指标进行计算。借助行人微观仿真模拟的技术手段能够复现城市中大规模行人流的时空变化情况,有效获取指标结果。以典型轨道站域中的264条街道为实证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实地调查和交通四阶段法对行人交通分布进行预测,并通过热力图对结果进行检验。随后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并将得到的数据与实地调研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调整并优化模型。最后利用仿真输出的数据对轨道站域的步行服务效率指标进行计算,得到1组真实场景、9组功能变化场景和8组出入口变化场景下的计算结果,最终构成了步行服务效率因变量指标体系。基于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证实了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具有显着影响,并发现了商业设施密度、街道中介度和人行道宽度等关键影响因素。在进一步对比三种结构类型的步行服务效率后,发现了不同结构类型下步行服务效率存在显着差异,其中轴带型站点的通畅性最好,节点型站点的时间敏感度最大。通过不同功能种类和密度的多情景模拟,得出了功能分布、街道形态因素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具体关联和影响程度,并分析了不同车站位置、出入口数量和与城市连接方式的步行服务效率变化。从空间组织与步行服务效率的关联,揭示了“空间—行为—效率”关联的群体行为作用机理。根据步行服务效率指标间的内在逻辑,空间组织中关键影响因素的权重排序依次为功能密度、出入口布局、结构形态。最后从提高步行服务效率的角度对样本站域提出了设计优化策略,并构建了“容量规模—站点设计—站域规划”的空间设计流程。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罗卫[6](2019)在《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正在形成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协同供给格局,信息技术也逐步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践,但“互联网+”和“智慧文化”建设思维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应用不深: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无法同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相匹配,所供非所需,供给滞后于需求并且需求发掘能力缺失;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低,资源闲置与浪费的问题普遍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机制未能实现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这些问题都亟待通过深入研究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来取得突破。智慧城市是复杂的巨系统,通过系统分析方法将其抽象为由理念、技术、人、组织和治理五要素构成的整体,五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产生直接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须遵循“真、善、和、美”的发展理念;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在智慧城市技术支持下能显着提高对公共文化资源的科学管理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信息共享与跨领域整合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动性、精准性和科学性;人的微观需求及变化会引导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进行调整;智慧城市的组织变革也促使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相关组织单位需要进行诸如业务流程不断优化的内部的革新与进步;智慧城市的治理之道为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功能弱化和碎片化问题提供了新动能。基于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不足和智慧城市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提出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该模式依系统分析方法设计出由需求端和供给侧为主要构成的结构模型。需求侧主要从需求主体、需求表达渠道、需求分析、需求形成四部分展开研究,分析了需求侧的系统构成、运行逻辑和工作产出。供给侧主要从供给主体功能规划、公共文化资源分类与整合、供给过程优化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应用新兴技术、创新体制机制,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作为一项理论方案要运用于实践,必须遵循一定的实施路径。首先是建设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其过程表现为由“风险管理→方案设计→平台建设→用户反馈”组成的螺旋模型。进而提出以整体性治理推进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策略包括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激励与约束并存机制、以信息技术推动数据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联合体建设。最后落脚到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施项目的分类建设上来,包括自上而下推动国家级工程项目落地实施、立足特色推进区域性民族民俗文化建设、综合创新实现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建设策略。
徐岸峰[7](2019)在《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服务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内容之一。2017年,我国年人均出游次数已达3.7次,旅游总人数突破50亿人次。2018年全国旅游业对我国GDP综合贡献占比达11.04%,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内容。然而,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结构性矛盾也日益凸显,宏观上旅游业发展的关联带动作用薄弱,微观上游客审美需求快速转化、旅游方式高度分散及旅游信息不对称、旅游产品不规范等问题,使得旅游业供需失衡严重。目前,我国旅游业已经完成了从小众市场到大众市场、从景点到区域的结构性转变,而旅游市场也日益呈现出需求个性化、消费移动化、目的地IP化、产品细分化等显着特征。在共享经济背景下,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携程网、去哪儿网等为主的各大在线旅行社(Online Travel Agency,OTA)以及马蜂窝、猫途鹰、穷游网等主打自由行的旅游服务平台发展迅猛,实现了对游客和旅游目的地信息的连接与分享,促进了旅游服务资源整合及与相关产业全要素协同服务。在中国旅游业3.0时代即将到来之际,亟待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和服务模式创新驱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引入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提高旅游业运行效率,增强其整体效能。可见,智慧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对于切实解决“信息不对称和要素配套不到位”等旅游业发展核心问题,持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以实现旅游企业和游客价值共创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界定智慧旅游与智慧旅游服务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智慧旅游服务的特征、参与主体和服务要素及环境,构建智慧旅游服务流程模型和交互模型;研究智慧旅游网络平台的内涵、特征、功能与结构,明确智慧旅游网络平台发展阶段,构建其技术支撑体系;研究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服务演化的动力与过程,运用演化博弈方法,构建智慧旅游服务演化博弈模型,揭示智慧旅游服务演化机理。运用综合优势理论思想,提出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服务模式设计思路与原则,依据游客需求层次、网络平台发展阶段、服务资源集聚整合度三个维度,构建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服务模式总体架构,包括:信息交互服务模式、要素协同服务模式和价值共创服务模式。分别提出三种基本服务模式内涵、特征和构建思路,设计各服务模式的架构、内容和适用条件,并给出其运行机制和管理策略。对基于网络平台的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服务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哈尔滨旅游产业规模、旅游资源条件、信息基础设施条件及冰雪智慧旅游服务现状,设计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模式和要素协同服务模式,构建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网络平台,建立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要素协同服务模式运行机制,通过其运行效果评价,明确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网络平台管理要点,提出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服务模块开发策略,从制度、组织、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出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服务模式实施保障策略。本研究构建的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服务模式,有利于丰富智慧旅游服务管理理论体系,更为关键的是,明确指出网络平台是智慧旅游服务模式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载体和关键技术手段,为我国旅游企业发展指明方向,为加强旅游业服务管理以及制定国家或地方旅游发展规划提供理论方法支持和决策参考。同时,智慧旅游服务创新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实施提供有效的服务支撑,对于促进实现旅游业“信息智能对称和要素协同配套”,推动旅游业创新驱动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通过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服务模式研究,为区域旅游业发展和服务模式创新提供了有效示范,具有重要的应用推广价值。
徐斌[8](2019)在《绿色生态城市建设适应性技术体系与实施路径建构 ——以苏南地区为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城市作为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和一切财富的聚集地,同时又是城镇化过程中各类矛盾影响的主要源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新时期的重要议题。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概念的演进,赋予了新型城镇化更加深刻和广泛的内涵。在应对时代变化的挑战中,城市作为人类适应自然和应对环境变化的首要着力点和实施平台,不再是单纯孤立建设的城市空间,而是“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生态”的有机综合体,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城市绿色生态规划建设体系正是从绿色生态适应观的角度出发,主张多系统协同发展的模式,涉及城市规划的编研、实施、管控、评估和调控全过程;同时,需要形成具有可达性的规划建设指引和管理体系,以便更好地满足新型城镇化深层次的要求。本研究课题按照“理论研究——系统构建——方法探索——技术整合——实践验证——总结展望”的思路,以城市自然生态要素与城市空间要素的协同发展作为研究基础,结合生态学、系统性、复杂性、适应性发展等理论,从“方法引领”“技术引导”“机制运作”“实施管理”“绩效控制”“评估调控”和“政策保障”等多维度,构建出城市绿色生态适应性发展的整体分析框架,探索与研究城市绿色生态规划建设领域具体的实施路径与适应性技术,系统地对绿色生态发展与城市规划建设的协同耦合机制进行深入的解析。此外,以苏南地区28个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示范区为例,探讨适合苏南地区城市的绿色生态适应性规划建设实施路径、绩效管理系统,并提炼苏南地区重点的绩效控制要素为苏南地区的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提供指导。城市绿色生态发展体系是城乡规划建设中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层次,包括经济与产业、自然生态系统、高性能绿色建筑体系、绿色交通、固体废弃物、水资源循环利用和能源高效应用等方面,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相关基础理论,阐述绿色生态适观的内涵与意义,研究绿色生态发展的内在要求,及其在规划建设体系中的定位和重要影响。(2)构建绿色生态适应性规划建设模型(I-NATURE)和适应性技术框架。(3)探索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规划建设的实施路径。(4)结合对苏南地区28个示范区的解析,构建苏南地区的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技术体系、绩效控制体系、重点要素的绩效控制指引以及绩效评估体系。(5)运用上述研究成果,对产城融合绿色生态适应性发展的典型案例——住建部(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绿色生态规划建设全过程进行剖析和评价。论文崭新的研究视角、多学科交叉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动态的分析模型,引导了论文的整体创新,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视角创新:剖析了城市绿色生态适应性发展与传统规划建设体系相比的独特性,以及其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构关系,开辟了城市规划建设在绿色生态适应性领域新的研究视角。(2)方法创新:采用多视角、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研究绿色生态适应性系统与城市空间发展的联动机制,完善苏南地区绿色生态性规划建设技术、绩效控制和绩效评估方法。(3)成果创新:构建苏南地区城市绿色生态发展多系统(I-NATURE)、多层次(规划建设、绩效控制、绩效评估、优化调控)考量的实施方法与指南。(4)实践创新:针对苏南区域和典型案例,践行绿色生态适应性系统与现有规划建设体系的有效衔接。综上所述,论文在绿色生态城市发展的理论层面、技术手段、操作层面、绩效控制、绩效评估以及运作管理等方面形成一整套研究成果,并结合苏南地区进行了实证性研究与剖析,对现阶段我国城市建设在绿色生态领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并为我国全面推广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阎安[9](2017)在《空间视域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广电媒体是城市现代传播体系的重要子系统,是地方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和城市形象传播需要的窗口。本文从空间视域出发,在空间动力作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着眼长三角城市广电媒体的现实问题,从第一空间规模对渠道的影响、第二空间需求对内容的影响、网络信息空间对媒体平台功能和架构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其典型案例、实践经验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模式予以研究。从空间视域考察,大众传媒发展的现实过程是由多层次动力交互作用推动的,并存在多个维度的空间动力机制。在物质的第一空间,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城市空间的扩张和人口的大规模集聚,进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传媒相关产业发展,为大众传播提供了渠道资源。在精神与文化的第二空间,大众传媒进行精神生产,通过塑造“公共空间”和重建“想象的共同体”,在第二空间建构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城市精神文化空间建设的现实需求,也直接牵引大众传媒内容的生产方向。在由信息网络构成的“新的空间”,互联网实现了城市另一个界面的“可沟通性”,并重塑人类多个面向的社会关系。人与人的空间连接、人与城市的空间连接被技术重构,也进而导致大众传媒的功能转换与平台迁移。从第一空间维度看,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资源、产业在特定空间的集聚产生了规模效应,驱动媒体渠道的空间扩张。高密度社区降低了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单位成本,使更加先进的通讯网络在城市化区域率先普及;受益于城市化区域旺盛的人口流动,广播电视无线传输渠道的移动优势得以发挥,以城市“动众”为服务对象的交通广播和移动电视成为城市广电新的增长点。对于城市广电而言,渠道的扩张和日益开放意味着“溢出效应”,但同时也意味着来自行业内强势媒体和行业外互联网巨头的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单纯的“规模驱动”将进入增速回落、直至增长乏力的阶段,而“创新驱动”将成为渠道拓展的新动力。对于城市广电来说,渠道资源将从垄断转向开放,从稀缺转向过剩。从第二空间维度看,当前中国城市呼唤理性、建设性的公共舆论空间,和具有包容度、亲近感的社会认同空间。正是上述需求,牵引着广电媒体的内容生产与创新。城市广电在电波和屏幕中,建构起一个虚拟的城市交流场域,在反映社会舆论的基础上设置议题、提供意见,并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由此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城市广电发挥监测本土环境、沟通本地人群、传播地域文化、延续城市记忆、弘扬城市精神的功能,成为促成城市文明外化与具象化的重要媒介。城市台自办节目一直是城市民意表达与政治参与的窗口,在荧幕上呈现的家庭生活、日常礼节与习俗,为重建社会认同提供了帮助。对于城市广电来说,这是内容生产应该坚持的方向。从“一个新的空间”这一全新维度看,在城市空间被互联网深刻改造的背景下,城市广电的业务形态、组织架构和媒介功能也随之变革调整,作为内容产制者和渠道运营商的角色定位相应改变。城市广电转型发展而来的视听新媒体业务,尤其是带有网络社区特点的视音频网站,成为新技术条件下连接人与人的重要平台。这一转型延续并放大了广播电视自产生以来一直存在的促进社会沟通的功能,并融入了互联网社交化传播、生产主体民主化等特性优势。城市广电向城市综合信息平台的转型,不仅扩宽了传统节目类内容的传播渠道,更充分发挥了传统媒体信息整合的优势。通过对城市资讯、城市服务、城市消费等要素的整合,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支撑,城市广电将转型成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综合对“三个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判断,本文认为,第一空间的扩张驱动力将从“规模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媒体渠道将从垄断变为“过剩”。在新的渠道生态下,城市广电应提高“善用渠道”的能力,着力降低渠道成本。通过区域资源整合与媒体协作、线上和线下渠道融合,实现渠道共享和内容价值最大化。在第二空间,由城市社会建设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牵引的内容生产仍将维系,城市广电仍是构建城市公共空间和社会认同的重要力量。通过深耕城市,捕捉城市化带来的新需求,可以推动城市广电不同类型的新节目研发;通过下沉到社区,实行“超级本地化”策略,可以以多样化的“小而美”生产赢得市场青睐。在网络信息空间,互联网越来越强的媒体属性和空间连接能力,将“倒逼”城市广电的融合与调整。通过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实现节目、技术、平台、人才等生产要素逐步共享融通;通过探索平台经营的多元化战略,推动城市广电实现跨地域、跨媒体、跨行业经营。
李宗富[10](2017)在《信息生态视角下政务微信信息服务模式与服务质量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微信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国内越来越多的党团组织和政府部门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积极地利用政务微信发布信息、提供服务、沟通交流、引导舆论等。政务微信已经成为公众喜闻乐见的网络问政新平台,对政府信息服务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推动政务改革的重要力量。如何合理地利用政务微信等政务新媒体的优势,打造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公众参与、双向互动为平台,以优化政府服务流程、改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为途径,真正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目标,从而为公众提供更加公正、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是当前各个政府部门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信息生态学是研究人、信息、技术和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可以为信息环境下的组织、信息技术和信息对象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新的解释框架。因此,本文以政务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结合信息生态学理论,深入研究政务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服务模式和服务质量评价问题。在综合评述国内外学者关于政务微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基于信息生态视角对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的过程、模式、运行机制和信息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等进行深入分析,为提升政务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服务能力和质量提供指导,以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过程中的人、信息、技术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首先,分析了政务微信服务过程中的信息流转情况,研究了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服务的动力和过程。在对政务微信信息服务信息生态系统的四个构成要素政务微信信息人、政务微信信息资源、微信技术和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务微信信息服务信息生态系统模型,并分析了它的功能。然后分析了政务微信信息生态链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探究了政务微信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结构和类型。其次,分析了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运行机制。在对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运行机制内涵与概念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的动力机制、协同机制、共享机制、评估机制和反馈机制,深入地分析了各个运行机制的内涵、内容与特征,并构建了每种机制的模型;最后基于五种机制的内在逻辑构建出了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运行机制的总体关系图。第三,政务微信信息服务模式分析。从信息生态要素出发,基于用户个性化需求、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要求、信息智能技术发展和政务信息生态环境协同发展视角,将政务微信信息服务模式划分为定制式、一站式、智慧型和协同式四种类型,分别介绍了四种模式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各个模式的内容和特征,并构建了每种模式的模型与框架等。分别选取了“广东天气”、“广东发布”、“乐行南昌”、“广州公安”四个政务微信公众号作为实例进行分析研究,对四种信息服务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对比分析了四种模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四,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以服务质量差距理论为基础,从信息生态因子视角构建了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模型,将影响因素分为政务微信信息资源、政务微信信息主体、微信技术和政务微信平台环境四个维度,解释不同因子对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的影响。以收集的713份有效调查问卷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数据的信度和效度,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所提出的理论假设。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大多数假设都得到了数据支持,并对一个不支持的研究假设进行了原因分析。第五,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评价研究。通过文献调研、专家访谈和调查问卷方法,选取并确定了7个一级指标、48个二级指标,结合信息生态学理论将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划分为政务微信信息资源、政务微信信息人、信息技术和政务微信平台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最后以“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对其信息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分析检验该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最后,针对当前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的现状,分析了提升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策略设计思想,分别从政务微信信息资源、政务微信信息主体、微信技术和政务微信服务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提升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和效果提供借鉴与参考。从信息生态视角探讨政务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服务模式并对其信息服务质量进行科学评价研究,拓展了信息生态学在政务新媒体领域的研究应用,丰富了电子政务和信息生态学的理论研究,为政府部门借助政务微信更好地开展公共服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建议。在实践上,本研究有助于提高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对于新媒体环境下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都具有较强的现实应用和指导意义。
二、加快推广应用公交运营数字化调度系统——公交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又一次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快推广应用公交运营数字化调度系统——公交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又一次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旅游城镇化研究 |
1.3.2 旅游小城镇研究 |
1.3.3 桂北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
1.3.4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
1.3.5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 |
1.3.6 总体评述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桂北民族地区 |
2.1.2 民族旅游 |
2.1.3 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2.1.4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新型城镇化理念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协调发展理论 |
2.2.5 旅游真实性理论 |
2.2.6 系统动力学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我国旅游小城镇分布特征 |
3.1.1 数据资料情况 |
3.1.2 我国旅游小城镇空间分布特征 |
3.1.3 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分布特征 |
3.2 我国旅游小城镇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
3.2.1 数据资料情况 |
3.2.2 我国旅游小城镇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
3.3 广西旅游小城镇分布特征和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
3.3.1 广西旅游小城镇分布特征 |
3.3.2 广西旅游小城镇社会发展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
4.1 桂北民族地区小城镇特性 |
4.1.1 桂北民族地区区位和民族聚落分布特点 |
4.1.2 桂北民族地区地理环境 |
4.1.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 |
4.2 桂北民族地区发展的机遇分析 |
4.2.1 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 |
4.2.2 旅游业发展宏观背景 |
4.2.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基础良好 |
4.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 |
4.3.1 桂北民族地区当代小城镇主要类型和数量 |
4.3.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4.3.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业综合效益分析 |
4.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问题 |
4.4.1 小城镇空间组织的离散性 |
4.4.2 产业支撑不足 |
4.4.3 产城协调发展不足 |
4.4.4 生态保护任务重 |
4.4.5 民族文化内涵未得到充分彰显 |
4.4.6 融资问题难以解决,城镇设施薄弱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 |
5.1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描述 |
5.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目标 |
5.2.1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5.2.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目标分析 |
5.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作用机理 |
5.3.1 小城镇建设对民族旅游发展的作用机理 |
5.3.2 民族旅游发展对小城镇建设的作用机理 |
5.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耦合机理 |
5.4.1 经济耦合协调 |
5.4.2 社会耦合协调 |
5.4.3 资源环境协调 |
5.5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体系构建 |
6.1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研究 |
6.1.1 桂北面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指标内涵辨析 |
6.1.3 指标权重赋值 |
6.1.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方法 |
6.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性 |
6.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障碍因子诊断与识别 |
6.3.1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子层级构建 |
6.3.2 障碍度诊断模型构建 |
6.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建模 |
6.4.1 系统动力学建模仿真的原理和步骤 |
6.4.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系统反馈结构分析 |
6.4.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6.4.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参数、检验和策略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以龙脊镇为例 |
7.1 研究区域概况和数据来源 |
7.1.1 研究区概况 |
7.1.2 数据来源和处理 |
7.2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质量、系统协调性、障碍因子诊断和识别 |
7.2.1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结果 |
7.2.2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发展质量分析 |
7.2.3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性分析 |
7.2.4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障碍因子识别和诊断 |
7.3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验证与仿真分析 |
7.3.1 模型参数选取 |
7.3.2 模型的仿真分析 |
7.3.3 模型的策略分析 |
7.3.4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推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
8.1 规划引领,顶层设计 |
8.2 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 |
8.3 创新升级旅游产品 |
8.4 强化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工作 |
8.5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 |
8.6 完善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总结 |
9.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3)轨道站域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研究 ——以深圳市典型站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1 城市空间层面的步行研究 |
1.3.2 轨道交通站域层面的空间研究 |
1.3.3 轨道站域相关的行人交通研究 |
1.3.4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空间组织与步行服务效率的理论分析 |
2.1 轨道站域空间组织的研究基础 |
2.1.1 轨道站域空间的范围界定 |
2.1.2 轨道站域空间组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1.3 轨道站域空间组织理论模式 |
2.1.4 轨道站域空间组织分类 |
2.2 步行服务效率相关研究基础 |
2.2.1 行人交通的相关研究 |
2.2.2 轨道站域的行人交通流动过程 |
2.2.3 步行服务效率的概念、内涵与意义 |
2.2.4 基于行人微观仿真的步行服务效率测度方法 |
2.3 空间组织与步行服务效率的互动机理 |
2.3.1 空间组织与行人交通的源流关系 |
2.3.2 步行服务效率对空间组织的引导作用 |
2.3.3 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的直接影响 |
2.3.4 变量间的基本关系框架与研究思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深圳市轨道站域空间组织特征和测度指标建立及论证 |
3.1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站域空间组织特征 |
3.1.1 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空间格局发展概况 |
3.1.2 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与站点建设过程 |
3.1.3 城市轨道站域的既有分类及特征 |
3.1.4 空间格局诱导下的站域空间组织特征 |
3.2 轨道站域空间组织测度内容论证 |
3.2.1 轨道站域功能分布测度内容 |
3.2.2 轨道站域路网形态测度内容 |
3.2.3 轨道站域空间结构测度内容 |
3.2.4 轨道站点出入口布局测度内容 |
3.3 轨道站域空间组织测度指标选取 |
3.3.1 轨道站域功能分布指标选取 |
3.3.2 轨道站域路网形态指标选取 |
3.3.3 轨道站域空间结构指标选取 |
3.3.4 轨道站点出入口布局指标选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深圳市典型轨道站域空间组织指标量化及分析 |
4.1 轨道站域空间组织指标预处理与计算 |
4.1.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4.1.2 指标计算结果的空间分布概况 |
4.2 轨道站域典型案例的筛选 |
4.2.1 典型案例筛选原则 |
4.2.2 典型案例选取过程 |
4.2.3 典型样本案例介绍 |
4.3 典型案例的指标计算结果分析 |
4.3.1 轨道站域功能分布指标结果 |
4.3.2 轨道站域路网形态指标结果 |
4.3.3 轨道站点出入口布局指标结果 |
4.3.4 自变量指标的描述性统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深圳市轨道站域步行服务效率特征与评估指标建立及论证 |
5.1 城市轨道交通行人客流特征分析 |
5.1.1 轨道交通运营概况与行人客流不均衡特征 |
5.1.2 轨道交通高峰行人客流的潮汐特征 |
5.1.3 轨道交通行人客流的时间峰现特征 |
5.1.4 轨道交通行人客流的未来增长趋势 |
5.2 城市轨道站域行人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5.2.1 轨道站域行人流动基本特征 |
5.2.2 轨道站域行人流空间汇集特征 |
5.2.3 轨道站域行人流时间波动规律 |
5.3 轨道站域步行服务效率评价指标筛选与论证 |
5.3.1 步行服务效率指标初步筛选对象 |
5.3.2 步行服务效率指标筛选的原则 |
5.3.3 步行服务效率指标代表的内容 |
5.3.4 步行服务效率指标计算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深圳市典型轨道站域行人微观仿真过程及步行服务效率指标计算 |
6.1 基于行人微观仿真模型的建模基础 |
6.1.1 研究假设与预期结果 |
6.1.2 行人微观仿真模拟流程 |
6.1.3 行人微观仿真平台选取 |
6.1.4 空间范围与模拟场景设置 |
6.2 轨道站域步行服务效率仿真模型构建 |
6.2.1 行人流动模拟流程及方法 |
6.2.2 轨道站域空间与行人行为模型构建 |
6.3 步行人流模拟结果检验及模型调整优化 |
6.3.1 步行吸引量结果检验与调整优化 |
6.3.2 行人分布数量检验与调整优化 |
6.3.3 步行通行时间检验与调整优化 |
6.3.4 微观步行行为检验与调整优化 |
6.4 轨道站域步行服务效率指标计算结果 |
6.4.1 各站点行人流量与分布结果 |
6.4.2 步行服务效率指标计算结果 |
6.4.3 站点层面出入口布局情景计算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影响因素分析与结果的启示 |
7.1 轨道站域功能密度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分析 |
7.1.1 功能对步行服务效率的整体影响 |
7.1.2 办公功能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 |
7.1.3 居住功能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 |
7.1.4 商业功能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 |
7.2 轨道站域路网形态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分析 |
7.2.1 路网形态与步行服务效率的关联性 |
7.2.2 路网形态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 |
7.3 轨道站域空间结构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分析 |
7.3.1 空间结构的步行服务效率差异性分析 |
7.3.2 节点型站点的步行服务效率影响因素 |
7.3.3 面域型站点的步行服务效率影响因素 |
7.3.4 轴带型站点的步行服务效率影响因素 |
7.4 出入口布局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分析 |
7.4.1 出入口数量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 |
7.4.2 出入口位置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 |
7.4.3 出入口形式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 |
7.5 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影响的综合性分析 |
7.5.1 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路径 |
7.5.2 轨道站域步行服务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
7.5.3 步行服务效率低下的原因与影响机理 |
7.5.4 基于步行服务效率的空间组织调整 |
7.6 研究结果的应用及启示 |
7.6.1 基于容量规模—站点设计—站域规划的设计流程 |
7.6.2 结合行人客流量的空间开发强度调控 |
7.6.3 考虑与站域容量协调的车站出入口布局 |
7.6.4 针对行人规模的轨道站域空间结构选型 |
7.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典型站域的初步筛选与调研分析 |
附录B 全部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
附录C 全部变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6)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述评 |
1.3.1 智慧城市基本内涵与应用的研究综述 |
1.3.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综述 |
1.3.3 智慧城市与公共文化服务交叉研究综述 |
1.3.4 研究趋势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智慧城市内涵及其建设 |
2.1.1 智慧城市的缘起 |
2.1.2 智慧城市的内涵 |
2.1.3 智慧城市建设原则 |
2.1.4 智慧城市建设实践 |
2.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涵 |
2.2.1 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 |
2.2.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内涵 |
2.3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理论依据 |
2.3.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2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3.3 政务流程再造理论 |
第3章 智慧城市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1 智慧城市的要素 |
3.1.1 智慧城市要素的选取 |
3.1.2 智慧城市要素的组成 |
3.2 智慧城市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1 智慧城市理念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2 智慧城市技术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3 智慧城市人的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4 智慧城市组织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5 智慧城市治理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第4章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构建 |
4.1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提出 |
4.1.1 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基本情况 |
4.1.2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优势 |
4.1.3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总体架构 |
4.2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需求侧分析 |
4.2.1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主体 |
4.2.2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渠道 |
4.2.3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分析 |
4.2.4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内容 |
4.3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供给侧分析 |
4.3.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的功能规划 |
4.3.2 公共文化资源分类与整合 |
4.3.3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优化 |
第5章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实施路径 |
5.1 加强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迭代发展 |
5.1.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迭代的实质 |
5.1.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迭代的螺旋模型 |
5.2 推进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整体性治理 |
5.2.1 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整体性治理的实施意义 |
5.2.2 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整体性治理的基本内涵 |
5.2.3 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整体性治理的推进策略 |
5.3 探索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分类建设道路 |
5.3.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建设的基本布局 |
5.3.2 自上而下推动国家级工程项目落地实施 |
5.3.3 立足特色推进区域性民族民俗文化建设 |
5.3.4 综合创新实现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7)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智慧旅游相关研究 |
1.3.2 网络平台相关研究 |
1.3.3 服务模式相关研究 |
1.3.4 旅游产业竞争力相关研究 |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服务演化机理及模式框架 |
2.1 智慧旅游与智慧旅游服务 |
2.1.1 智慧旅游界定 |
2.1.2 智慧旅游服务内涵与特征 |
2.1.3 智慧旅游服务参与主体 |
2.1.4 智慧旅游服务要素及环境 |
2.1.5 智慧旅游服务模型 |
2.2 智慧旅游网络平台功能与结构 |
2.2.1 智慧旅游网络平台特征 |
2.2.2 智慧旅游网络平台功能 |
2.2.3 智慧旅游网络平台架构 |
2.2.4 智慧旅游网络平台发展阶段 |
2.3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服务演化机理 |
2.3.1 智慧旅游服务演化动力 |
2.3.2 智慧旅游服务演化过程 |
2.3.3 智慧旅游服务演化博弈模型 |
2.3.4 智慧旅游服务演化规律 |
2.4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服务模式框架设计 |
2.4.1 智慧旅游服务模式界定 |
2.4.2 智慧旅游服务模式设计思想 |
2.4.3 智慧旅游服务模式总体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模式 |
3.1 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模式的内涵特征与设计思想 |
3.1.1 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模式的内涵特征 |
3.1.2 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模式设计思想 |
3.2 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模式设计 |
3.2.1 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模式架构 |
3.2.2 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模式的内容 |
3.2.3 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模式的适用条件 |
3.3 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模式的信息技术支持方案 |
3.3.1 面向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的网络平台信息技术结构 |
3.3.2 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的信息推送方法 |
3.4 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模式运行机制 |
3.4.1 智慧旅游需求信息集成 |
3.4.2 智慧旅游供给信息汇集 |
3.4.3 智慧旅游信息对接服务 |
3.5 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管理策略 |
3.5.1 智慧旅游信息动态调整 |
3.5.2 平台参与主体信息化协同升级 |
3.5.3 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质量监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要素协同服务模式 |
4.1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要素协同服务模式内涵与特征 |
4.1.1 要素协同服务模式内涵 |
4.1.2 要素协同服务模式的特征 |
4.2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要素协同服务模式设计 |
4.2.1 要素协同服务模式设计架构与思路 |
4.2.2 面向共性现实需求的高效协同服务 |
4.2.3 面向个性现实需求的精准协同服务 |
4.2.4 面向潜在需求的智能协同服务 |
4.2.5 要素协同服务模式适用条件 |
4.3 基于网络平台的要素协同服务模式运行机制 |
4.3.1 需求识别及挖掘机制 |
4.3.2 要素集聚及优化机制 |
4.3.3 供需匹配及追踪机制 |
4.3.4 服务反馈及创新机制 |
4.4 基于网络平台的要素协同服务管理策略 |
4.4.1 要素协同服务模式下网络平台管理要点 |
4.4.2 要素协同服务模式运行效果评价 |
4.4.3 要素协同服务形式的动态转换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价值共创服务模式 |
5.1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价值共创服务模式内涵与特征 |
5.1.1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价值共创服务模式内涵 |
5.1.2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价值共创服务模式特征 |
5.2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价值共创服务模式架构 |
5.2.1 价值共创服务模式构建思路 |
5.2.2 价值共创服务模式架构 |
5.3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价值共创服务模式内容与适用条件 |
5.3.1 价值共创的主体互动层面 |
5.3.2 价值共创的逻辑 |
5.3.3 价值共创依托的平台载体 |
5.3.4 共创价值的维度 |
5.3.5 智慧旅游价值共创服务模式的适用条件 |
5.4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价值共创服务模式运行机制 |
5.4.1 价值主张一致化与价值共创链条构造 |
5.4.2 网络平台资源集聚方式 |
5.4.3 网络平台服务定价 |
5.4.4 参与主体协同 |
5.4.5 游客体验场景构建 |
5.5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价值共创服务管理策略 |
5.5.1 旅游联盟协同管理 |
5.5.2 游客体验场景的动态拓展 |
5.5.3 游客体验价值与旅游服务价值的匹配 |
5.5.4 建立旅游产品库以提高服务响应能力 |
5.6 价值共创与信息交互和要素协同的组合运用策略 |
5.6.1 旅游环节需求类型不同的智慧旅游服务模式设计策略 |
5.6.2 基于混合型旅游需求的智慧旅游服务模式设计策略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网络平台的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服务模式研究 |
6.1 哈尔滨旅游产业与智慧旅游服务现状 |
6.1.1 旅游产业规模 |
6.1.2 旅游资源条件 |
6.1.3 信息基础设施条件 |
6.1.4 冰雪智慧旅游服务现状 |
6.2 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模式 |
6.2.1 哈尔滨冰雪旅游网络平台构建 |
6.2.2 哈尔滨冰雪旅游信息交互服务内容 |
6.3 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要素协同服务模式 |
6.3.1 哈尔滨冰雪旅游要素协同服务内容 |
6.3.2 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要素协同服务模式运行机制 |
6.3.3 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要素协同模式运行效果评价 |
6.4 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服务模式实施策略 |
6.4.1 哈尔滨冰雪旅游网络平台管理要点 |
6.4.2 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服务模块开发策略 |
6.4.3 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服务模式实施保障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绿色生态城市建设适应性技术体系与实施路径建构 ——以苏南地区为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背景 |
1.1.1 人口增长与气候变化的城市转型 |
1.1.2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由之路 |
1.1.3 城市发展的绿色生态适应观 |
1.1.4 构建多目标跨学科建设体系的需求 |
1.2 研究框架 |
1.2.1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2 研究的创新点 |
1.2.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理论研究、实践基础与内涵解析 |
2.1 基础理论解析 |
2.1.1 自然系统 |
2.1.2 经济系统 |
2.1.3 社会系统 |
2.1.4 空间系统 |
2.2 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2.1 绿色生态城理念的发展 |
2.2.2 绿色生态城的相关实践 |
2.2.3 适应性理论的发展 |
2.3 绿色生态适应观的内涵解析 |
2.3.1 适应观的特征 |
2.3.2 绿色、生态相关概念的衍生 |
2.3.3 绿色生态适应观的内涵与定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绿色生态规划建设适应性模型(I-NATURE)与技术体系 |
3.1 绿色生态规划建设适应性模型(I-NATURE)的构建 |
3.1.1 模型构建的原理 |
3.1.2 模型的内涵解析 |
3.2 I-Industry专项:城市经济与产业系统 |
3.2.1 城市产业系统的重要性 |
3.2.2 绿色产业构建目标与原则 |
3.2.3 产城融合与产业集聚的绿色经济体 |
3.2.4 绿色产业构建的技术路线与策略 |
3.3 N-Nature专项:基于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绿色基础设施 |
3.3.1 自然要素与绿色生态适应性城镇系统的关联 |
3.3.2 绿色基础设施引导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融合 |
3.3.3 绿色基础设施的构成要素与复合功能 |
3.3.4 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内容与技术路线 |
3.3.5 适应性技术体系 |
3.4 A-Architecture专项:高性能绿色建筑与微环境系统 |
3.4.1 高性能建筑体系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耦合 |
3.4.2 规划建设内容与技术路线 |
3.4.3 区域绿色建筑敏感因素筛选与规划 |
3.4.4 街区空间微气候优化策略 |
3.4.5 气候适应性建筑设计策略 |
3.4.6 高性能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
3.5 T-Transport专项:绿色交通系统 |
3.5.1 绿色交通的意义与研究目标 |
3.5.2 绿色交通研究内容 |
3.5.3 绿色交通技术路线与适应性技术体系 |
3.6 U-Urban Infrastructure专项:城市基础设施之固体废弃物 |
3.6.1 意义、目标与原则 |
3.6.2 内容、技术路线与适应性技术体系 |
3.7 R-Resource专项:资源综合利用系统之可持续水系统 |
3.7.1 城市可持续水系统的构建 |
3.7.2 规划建设目标与原则 |
3.7.3 可持续水系统规划建设内容与方法 |
3.7.4 技术路线与适应性技术体系 |
3.8 E-Energy专项:高效能源系统 |
3.8.1 意义、目标和原则 |
3.8.2 内容与方法 |
3.8.3 高效能源技术路线与适应性技术体系 |
3.9 智慧化的系统集成与优化技术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绩效管理视阈下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实施路径探索 |
4.1 城市绩效管理及其要素解析 |
4.1.1 城市绩效管理概述 |
4.1.2 规划建设的目标、原则与特征 |
4.1.3 城市建设要素与自然生态要素解析 |
4.2 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的解构 |
4.2.1 区域概况 |
4.2.2 经济优势 |
4.2.3 地区产业 |
4.2.4 科教文化 |
4.2.5 城镇化进程 |
4.2.6 空间结构 |
4.2.7 小结:绿色生态适应性发展的驱动力 |
4.3 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规划建设决策实施路径 |
4.3.1 信息吸收 |
4.3.2 诊断分析 |
4.3.3 目标构建 |
4.3.4 集成实施 |
4.3.5 评估调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绩效控制体系 |
5.1 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绩效控制框架 |
5.1.1 绩效控制目的 |
5.1.2 绩效控制体系 |
5.1.3 绩效控制要素 |
5.1.4 绩效控制方法 |
5.1.5 绩效控制体系优化 |
5.2 苏南地区重点绩效控制要素与技术解析 |
5.2.1 产城融合与绿色经济 |
5.2.2 土地集约化利用 |
5.2.3 城市空间复合利用 |
5.2.4 绿色交通系统 |
5.2.5 能源资源系统 |
5.2.6 自然生态与绿色基础设施 |
5.2.7 高性能绿色建筑体系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绩效评估体系 |
6.1 绿色生态适应性绩效评估体系的概述 |
6.1.1 绩效评估的意义与内涵 |
6.1.2 绩效评估的重点研究内容 |
6.2 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绩效评估实证分析 |
6.2.1 评估目标与范畴界定 |
6.2.2 样本与数据来源 |
6.2.3 数据样本检验 |
6.2.4 非正态分布数据的正态变换 |
6.2.5 因子分析法实证研究 |
6.2.6 熵权——双基点法实证研究 |
6.2.7 绩效评估实证分析检验与结论 |
6.3 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绩效评估体系优化 |
6.3.1 评估体系的协动效应 |
6.3.2 评估框架 |
6.3.3 GEP-LCA绩效评估模型 |
6.3.4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证研究:住建部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 |
7.1 示范区规划建设概况 |
7.1.1 概况简介 |
7.1.2 区位特点 |
7.1.3 发展历程 |
7.1.4 战略目标 |
7.1.5 空间层次 |
7.2 I-Industry专项:城镇产业系统 |
7.2.1 绿色建筑产业新城发展模式 |
7.2.2 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产业链 |
7.2.3 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路径 |
7.3 N-Nature专项:基于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绿色基础设施 |
7.3.1 目标与原则 |
7.3.2 指标体系 |
7.3.3 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系统的构建 |
7.3.4 生态空间划定与管控 |
7.4 A-Architecture专项:高性能建筑与微环境系统 |
7.4.1 目标与原则 |
7.4.2 绿色建筑建设指标 |
7.4.3 绿色建筑效益分析 |
7.5 T-Transport专项:绿色交通系统 |
7.5.1 目标与原则 |
7.5.2 指标体系 |
7.5.3 发展战略 |
7.5.4 分区规划策略 |
7.6 U-Urban Infrastructure专项:城市基础设施之固体废弃物 |
7.6.1 目标与原则 |
7.6.2 指标体系 |
7.6.3 发展战略 |
7.6.4 方案与策略 |
7.7 R-Resource专项:资源综合利用系统之可持续水系统 |
7.7.1 目标与原则 |
7.7.2 指标体系 |
7.7.3 发展战略 |
7.7.4 方案与策略 |
7.8 E-Energy专项:高效能源系统 |
7.8.1 目标与原则 |
7.8.2 指标体系 |
7.8.3 负荷需求测算 |
7.8.4 可再生能源应用潜力 |
7.8.5 能源高效利用方案与策略 |
7.9 绩效管理体系 |
7.10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思考与展望 |
8.1 结论与观点:面向绿色生态适应性发展的规划建设体系 |
8.2 研究展望:进一步探讨城市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的契合点 |
8.3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绿色生态适应性基础理论汇总表 |
附录2: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示范区信息表(江苏省省级示范) |
附录3:绿色生态适应性基础调研表 |
附录4:低影响技术策略 |
附录5:苏南地区城市绿色生态适应性发展的绩效性控制体系 |
附录6:苏南示范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相关指标标准化处理后数据 |
附录7:苏南示范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相关指标原始数据BOX-COM变换后数据 |
附录8:苏南示范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相关指标原始数据 BOX-COM变换后min-max标准化数据 |
附录9: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绩效指标部门联动的实施路径示例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在读期间参与科研情况 |
在读期间主要获奖情况 |
(9)空间视域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三、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总体设计 |
第一章 城市广电发展的空间动力机制 |
第一节 第一空间演进及其发展驱动力 |
一、第一空间特征 |
二、城市第一空间的历史演变 |
三、第一空间动力机制——规模驱动 |
第二节 第二空间建构及其发展驱动力 |
一、第二空间特征 |
二、大众传媒与第二空间的建构 |
三、第二空间动力机制——需求牵引 |
第三节 “一个新的空间”的诞生及其发展驱动力 |
一、“一个新的空间”及其特征 |
二、“新的空间”对城市第一、第二空间的改造 |
三、一种新的动力机制——功能拓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第一空间维度:规模驱动与城市广电的渠道扩张 |
第一节 空间集聚效应下的渠道扩张 |
一、渠道扩张的人口动力来源 |
二、城市规模与广电媒体渠道扩张之关系探讨 |
三、长三角广电网络整合及对城市台的影响 |
四、网台关系新格局下的城市广电发展 |
第二节 空间流动机遇下的渠道扩张 |
一、渠道扩张的交通动力来源 |
二、城市交通与广电媒体渠道扩张之关系探讨 |
三、长三角交通广电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四、移动终端挑战与渠道发展的新机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第二空间维度:需求牵引与城市广电的内容优化 |
第一节 空间治理需求牵引下的内容优化 |
一、长三角城市媒体公共空间建设需求分析 |
二、城市广电参与社会公共空间建设的机制与作为 |
三、公民社会建设中的城市广电内容生产 |
四、个案分析:城市民意表达与政治参与的窗口——《民声》 |
第二节 空间认同需求牵引下的内容优化 |
一、长三角城市居民社会认同建构需求分析 |
二、广电媒体参与城市认同空间重构的机制与作为 |
三、“家园城市”建设中的广电媒体内容生产 |
四、个案分析:城市认同建构的真人秀样本——《新老娘舅》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的空间维度:功能拓展与城市广电的平台再造 |
第一节 适配城市社交空间的平台再造 |
一、重构人与人的空间连接 |
二、实践一:从广播电视台到视音频社区 |
三、服务于社交城市的平台运营方式及空间属性 |
四、个案分析:独具特色的城市视频社区——“葫芦网” |
第二节 融合城市智慧空间的平台再造 |
一、重构人与城市的空间连接 |
二、实践二:从内容媒体到城市综合信息平台 |
三、服务于智慧城市的平台运营方式及空间属性 |
四、个案分析:活跃于掌端的智慧城市——“无线苏州”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三角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的策略与构想 |
第一节 整合与开发:城市广电渠道延伸的新命题 |
一、对第一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基本判断 |
二、整合:区域一体化趋势卞的城市台联盟合作 |
三、开发:打通“线上+线下”的新媒体渠道 |
第二节 深耕与下沉:城市广电内容创新的新理念 |
一、对第二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基本判断 |
二、深耕:深度满足城市化需求的节目研发 |
三、下沉:紧贴社区生活的“小而美”内容生产 |
第三节 融合与跨界:城市广电平台升级的新思路 |
一、对“新的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基本判断 |
二、融合:推动城市广电与新媒体深度融合 |
三、跨界:积极探索平台经营的多元化战略 |
本章小结 |
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与衍生讨论 |
二、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信息生态视角下政务微信信息服务模式与服务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政务微信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政务微信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政务微信 |
2.1.1 政务微信的概念与类型 |
2.1.2 政务微信的特征 |
2.1.3 政务微信的功能和定位 |
2.2 信息生态相关理论 |
2.2.1 信息生态系统 |
2.2.2 信息生态因子 |
2.2.3 信息生态链 |
2.2.4 信息生态位 |
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1 新公共服务的内涵 |
2.3.2 新公共服务的内容 |
2.3.3 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内涵与范围 |
2.4 电子政务理论 |
2.4.1 电子政务的内涵与特征 |
2.4.2 电子政务的功能与模式 |
2.4.3 电子政务的系统和结构 |
2.4.4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
2.5 信息服务理论 |
2.5.1 信息服务的内涵与基本原理 |
2.5.2 信息服务的原则、内容与方式 |
2.5.3 信息服务的类型与模式 |
2.5.4 信息服务质量及其评价 |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信息生态系统构建 |
3.1 政务微信信息传播过程 |
3.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的动力与过程 |
3.2.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的内涵 |
3.2.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的动力 |
3.2.3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的内容与过程 |
3.3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的信息生态系统模型 |
3.3.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信息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特征 |
3.3.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信息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
3.3.3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的信息生态系统模型构建 |
3.3.4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信息生态系统的功能 |
3.4 政务微信信息生态链 |
3.4.1 政务微信信息生态链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
3.4.2 政务微信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 |
3.4.3 政务微信信息生态链的结构 |
3.4.4 政务微信信息生态链的类型 |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运行机制分析 |
4.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运行机制的内涵与概念模型 |
4.1.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运行机制的内涵 |
4.1.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运行机制的概念模型 |
4.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动力机制 |
4.2.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动力机制的内涵 |
4.2.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动力机制分析 |
4.2.3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动力机制模型构建 |
4.3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协同机制 |
4.3.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协同机制的内涵 |
4.3.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协同机制的目标 |
4.3.3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协同机制模型构建 |
4.4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共享机制 |
4.4.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共享机制的内涵 |
4.4.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共享机制分析 |
4.4.3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共享机制的构建与优化 |
4.5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评估机制 |
4.5.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评估机制的内涵 |
4.5.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评估机制的理论基础与内容 |
4.5.3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评估机制系统构成及工作流程 |
4.6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反馈机制 |
4.6.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反馈机制的内涵 |
4.6.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反馈机制分析 |
4.6.3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反馈机制的建立与运行 |
4.7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运行机制总体关系图 |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信息生态因子的政务微信信息服务模式分析 |
5.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模式的提出 |
5.2 基于政务微信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式信息服务模式 |
5.2.1 政务微信用户定制式信息服务模式的内涵 |
5.2.2 政务微信用户定制式信息服务的过程与特征 |
5.2.3 定制式信息服务的内容与技术基础 |
5.2.4“广东天气”定制式信息服务模式分析 |
5.3 基于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一站式信息服务模式 |
5.3.1 政务微信一站式信息服务模式的内涵 |
5.3.2 政务微信一站式信息服务的内容与特征 |
5.3.3 政务微信一站式信息服务模式的基本框架与结构 |
5.3.4“广东发布”一站式信息服务模式分析 |
5.4 基于信息智能技术的智慧型信息服务模式 |
5.4.1 政务微信智慧型信息服务的背景与内涵 |
5.4.2 政务微信智慧型信息服务的内容与特征 |
5.4.3 政务微信智慧型信息服务的模型与结构 |
5.4.4“乐行南昌”智慧型信息服务模式分析 |
5.5 基于信息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协同式信息服务模式 |
5.5.1 政务微信协同式信息服务模式的产生背景与内涵 |
5.5.2 政务微信协同式信息服务的体系与特征 |
5.5.3 政务微信协同式信息服务模式的实现途径 |
5.5.4“广州公安”协同式信息服务模式分析 |
5.6 四种模式对比分析 |
5.6.1 相同点分析 |
5.6.2 不同点分析 |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6.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6.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6.2.1 政务微信信息人因素 |
6.2.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与办事服务因素 |
6.2.3 政务微信信息技术因素 |
6.2.4 政务微信信息环境因素 |
6.3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6.3.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6.3.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6.3.3 结构模型检验 |
6.3.4 结果讨论分析 |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评价 |
7.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概述 |
7.1.1 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概述 |
7.1.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评价的内涵 |
7.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选取原则与构建思路 |
7.2.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7.2.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7.2.3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
7.3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3.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
7.3.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7.4“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信息服务质量评价 |
7.4.1“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背景介绍 |
7.4.2 评价过程及结果 |
7.4.3 评价结果讨论分析 |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
8.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提升面临的困境与策略设计思想 |
8.1.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提升面临的困境 |
8.1.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的设计思想 |
8.2 优化政务微信信息资源 |
8.2.1 提高政务信息的内容质量和有用性 |
8.2.2 丰富政务信息的类型与形式 |
8.2.3 提高办事服务的实用性和个性化水平 |
8.2.4 注重信息的整合性与服务的协同性 |
8.3 加强政务微信信息主体建设 |
8.3.1 提高政务微信运维团队的服务意识和动力 |
8.3.2 了解用户的政务信息需求和服务要求 |
8.3.3 加强运维服务人才与团队建设 |
8.3.4 提高交互和帮助的有效性 |
8.4 加强微信技术融合 |
8.4.1 提高技术手段应用的多元化 |
8.4.2 加强平台之间的协同整合 |
8.5 改善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环境 |
8.5.1 创新优化运营服务模式 |
8.5.2 建立完善激励考核机制 |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9.2.1 研究局限 |
9.2.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致谢 |
四、加快推广应用公交运营数字化调度系统——公交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又一次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D]. 林玲.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3]轨道站域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研究 ——以深圳市典型站域为例[D]. 佟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D]. 罗卫. 湘潭大学, 2019(12)
- [7]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服务模式研究[D]. 徐岸峰.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9(01)
- [8]绿色生态城市建设适应性技术体系与实施路径建构 ——以苏南地区为实证研究[D]. 徐斌. 东南大学, 2019
- [9]空间视域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台为例[D]. 阎安.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10]信息生态视角下政务微信信息服务模式与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 李宗富. 吉林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