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郝建志,曹举潮,黄晓青,李晓锋,黄馨,王燕,黎国威,江奕恒,黎程[1](2021)在《35例COVID-19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COVID-19患者住院期间的血常规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 并进行病程组间比较。结果共35例患者, 其中男19例, 女16例, 年龄12~74(44.63±14.80)岁。1例患者无任何症状, 其余34例患者发病至住院时间间隔为1~25 d, 中值为3.50 d。35例患者中有4例在住院第4~7天转外院治疗, 其余31例全部治愈出院, 住院10~36(21.29±7.93)d。转院患者中转院前诊断普通型、重型各2例, 其余31例轻型4例、普通型26例、重型1例, 无危重型。住院第1天COVID-19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较参考值明显下降;住院第1、3、5、7天淋巴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参考值。病程前2周CD3+、CD4+ T细胞计数以及前3周CD8+ T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病程第3、4周CD3+、CD4+、CD8+ T细胞绝对值计数均明显高于第1周;随着病程的延长, CD3+、CD4+、CD8+ T细胞绝对值计数也在逐渐上升。轻型患者[男2例, 女2例, 年龄(25.00±11.11)岁]住院第1天的淋巴细胞比值高于普通型患者[男12例, 女14例, 年龄(46.81±12.81)岁]。在病程第2周时, 16例普通型患者CD3+、CD4+、CD8+ T细胞绝对值计数均明显低于3例轻型患者。结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一过性损伤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白细胞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对阐明COVID-19的发病机制、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等具有一定意义。
李新民[2](2017)在《T淋巴细胞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早期的诊断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3—6月56例SARS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2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外周血样本,采用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进行CD3+、CD4+、CD8+绝对计数检测,并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的绝对数以及百分数较低(P<0.05),且观察组SARS患者外周血CD3+、CD4+、CD8+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SARS发病初期,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的变化特点可以作为诊断和鉴别SARS的重要依据。
黄忠华[3](2009)在《胃腺癌中T细胞、树突状细胞的差异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实验通过检测健康人群和术前胃癌患者外周血内T细胞、树突状细胞前体细胞(pDC)来探讨其在健康人群与胃癌患者、不同临床TNM分期的胃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胃癌患者间的差异性以及对评估胃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临床意义。通过检测胃癌肿瘤组织内浸润性树突状细胞来探讨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不同临床TNM分期的胃癌患者间的差异性及对评估胃癌患者局部免疫功能状态的临床意义。方法:(1)、对胃癌手术切除标本行常规病理(HE染色)检查,明确其组织类型、病理特征(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转移等)和临床分期。(2)、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肿瘤组织内浸润性树突状细胞,半定量分析,了解树突状细胞浸润情况。(3)、流式细胞术分析健康人群和术前胃癌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CD8+ T细胞),四色荧光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外周血内树突状细胞前体细胞亚群(pDC、pDC1、pDC2)情况。(4)、本实验测得的数据用SPSS13.0软件包在计算机上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a=0.05;计量资料检测结果以(x±s)%表示,经SPSS13.0软件分析所得数据(细胞含量)符合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a=0.05。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肿瘤侵及浆膜组浸润性树突状细胞低于未侵及浆膜组;肿瘤淋巴结转移组浸润性树突状细胞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肿瘤临床分期TNMⅢ、Ⅳ期组浸润性树突状细胞低于TNMⅠ、Ⅱ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肿瘤高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 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两组间CD8+ T细胞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肿瘤侵及浆膜组CD3+、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未侵及浆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肿瘤有淋巴结转移组CD3+、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肿瘤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肿瘤临床分期TNMⅢ、Ⅳ期组CD3+、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TNMⅠ、Ⅱ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肿瘤高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间CD3+、CD4+T细胞、CD4+/CD8+比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不同组间外周血CD8+ T细胞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40例胃癌患者中,5例外周血pDC缺乏,其余35例患者外周血pDC1/pDC2比值(0.751±0.137)低于健康人群对照组(1.788±0.108()P < 0.05);pDC(0.369±0.106)低于健康人群对照组(0.701±0.089)(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肿瘤未侵及浆膜层组和侵及浆膜层组、无淋巴结转移组和转移组、临床分期TNMⅠ、Ⅱ期组和TNMⅢ、Ⅳ期组间外周血pDC、pDC1/pDC2比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结论:检测肿瘤组织内浸润性树突状细胞对评估胃癌患者局部免疫功能状态有一定临床意义;检测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T细胞、CD4+/CD8+比值)、树突状细胞亚群(pDC、pDC1/pDC2比值),对评估胃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也为肿瘤的免疫增强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汤芳[4](2009)在《SARS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及其随访观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的流行曾带来世界范围内的灾难,其传染性之强、传播速度之快、流行范围之广、影响之大远超出人们的想象。SARS过后,遗留下的未解之谜还很多,在SARS流行病学方面仍存在众多热点问题值得探讨。医务人员(healthcare workers, HCW)是SARS感染的高危人群,其感染的危险/保护因素研究较多而结果并不一致。我们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来自同一医院感染SARS的HCW病例51名,与SARS患者密切接触的HCW对照426名,利用标准调查问卷,对其在诊疗SARS患者时的危险因素及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性调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胸外心脏按压操作(调整OR=4.52,95%CI=1.08–18.81)和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调整OR=3.27,95% CI=1.41–7.57)是HCW感染SARS的主要危险因素。戴12层棉纱口罩、16层棉纱口罩、多层防护口罩、预防服药、鼻腔清洗和防护知识培训6个因素是SARS发生的保护因素。近期研究表明SARS发生、发展和预后等与宿主遗传因素有关。本研究选取抗病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白介素12受体β1(interleukin-12 receptorβ1, IL12Rβ1)作为候选易感基因,运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的方法,探讨IL12Rβ1基因多个SNP位点多态性与SARS的易感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705A/G、+1158T/C、+1196G/C位点的等位基因以及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没有显着性差异。+1664C/T(CT)和(TT)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ORs(95%CI)分别为2.09(1.90–7.16)和2.34(1.79–13.37)。单体型分析发现,+705A/G、+1158T/C以及+1196G/C三个位点存在强烈的连锁不平衡(D’=0.90–0.98),+1664C/T与其它三个位点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连锁不平衡,ATGC和GCCT单体型是最普遍的单体型,GCCT单体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显着高于对照组,ORs(95%CI)为2.31(1.72–8.47)。提示IL-12Rβ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SARS发病存在关联,但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显着性关联。SARS感染后机体体液免疫状况,包括抗体水平及抗体持续时间是预防再次发生疾病流行的关健因素之一,然而对于抗体动态变化规律的持续时间和影响因素目前未有定论。本研究选取44例临床确诊并且血清抗体阳性的SARS患者进行了4年的追踪随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方法检测血清SARS-CoV特异性IgG抗体动态变化规律,同时收集流行病学和临床信息等相关资料,估计可能影响抗体水平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发病后第12、27、40、50个月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5%、80%、62%、32%;IgG抗体滴度的GMTs分别为1:31、1:27、1:13、1:6。生存分析显示不同激素用量、疾病严重程度和抗体转阴时间之间有显着性关联(P=0.033和P=0.024),激素用量越大,抗体水平下降越明显。从上述结果我们认为,4年后抗体滴度降低到保护性水平以下,保护性免疫只能持续有限时间。激素使用、疾病严重程度是影响抗体水平变化的重要因素。虽然SARS病人的保护性免疫只能持续有限时间,但保护性抗体消失后,患者体内是否存在记忆性淋巴细胞免疫应答反应是决定机体再次接触SARS-CoV后是否患病的关键。本研究进行了SARS康复期患者SARS-CoV特异性T、B细胞淋巴细胞免疫应答反应。结果显示SARS康复期患者在发病6年后,不仅血清IgG抗体消失,而且体内SARS-CoV特异性记忆性B细胞水平也已不能检出,提示自然感染SARS-CoV后体液免疫反应及免疫记忆的持续时间有限。体内记忆性T细胞免疫应答能够维持一定水平,产生的淋巴细胞斑点数显着高于密切接触者和正常健康人群,其对于再次暴发的SARS流行能否提供免疫保护作用的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本研究结合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综合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性流行病学等方法,阐明了SARS感染的环境危险因素及宿主遗传易感因素在SAR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对SARS队列进行6年的随访观察,阐明了人群免疫水平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ELISPOT试验方法,首次提出保护性抗体消失后,SARS康复期患者记忆性B淋巴细胞免疫反应不会长期存在,而记忆性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可在体内长期维持免疫记忆。本研究结果不仅为预防可能再次暴发的SARS提供防控措施和临床治疗的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为SARS疫苗开发、新药研制提供可以借鉴的新思路。
周雍明[5](2008)在《中药肺瘤平膏对树突状细胞免疫调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肿瘤的形成是一个多阶段的缓慢演进过程,免疫是机体最重要的抗癌机制,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在体内的免疫应答过程中处于极其关键的环节。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目前所知提呈抗原能力最强的免疫细胞,这些功能的发挥都与其成熟密切相关,而DC的成熟是在体内不同组织间的迁移过程中完成的,其中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相互作用是趋动DC迁移的决定因素,DC自身表达趋化因子受体是其从外周组织向淋巴结移动的关键动力。本研究以树突状细胞为切入点,实验研究对肺瘤平膏按药物组成的功能功效进行拆方,从微观角度比较了不同功效中药对DC的迁移、DC刺激T细胞增殖以及DC-LPA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能力的影响,揭示不同中药在调节免疫中的作用,进一步阐明肺瘤平膏的作用机制。临床研究从宏观出发,首先对肺癌患者DC亚群的变化进行研究,并初步探讨了DC亚群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同时对肺瘤平膏治疗晚期肺癌的近期及远期疗效进行研究,并比较治疗前后DC亚群的变化,初步探讨肿瘤平膏的疗效与DC亚群变化的关系。一.肺瘤平膏及其拆方对DC趋化功能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小室检测DC在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和RANTES作用下趋化指数(CI)的改变。结果发现不同中药对DC的趋化能力有不同的影响。IL-8的作用下,益气组中药DC趋化性最强(CI=1.112),活血组(CI=1.084)、肺瘤平组(CI=1.027)次之,而解毒组DC趋化性最低(CI=0.874),益气组与空白血清组比较,P<0.05,益气组、活血组与解毒组比较,P<0.05。在RANTES的作用下,肺瘤平组DC趋化性最强(CI=1.185),依次为活血组(CI=1.075)、益气组(CI=1.048),解毒组DC趋化性最低(CI=0.917),肺瘤平组与空白血清组、解毒组比较,P<0.05。说明肺瘤平膏、益气药、活血药对DC的迁移有不同促进作用,而解毒药物则抑制DC的迁移,不同类中药对DC的迁移影响不同,在不同的趋化因子的作用下,DC的迁移功能也不相同。二.肺瘤平膏及其拆方作用下DC表面CCR7、CXCR4的改变通过realtime-PCR的方法,对DC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7、CXCR4的表达进行了分析,以阐明不同治则中药对DC趋化影响的分子机制。结果发现:不同类中药作用下,DC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7、CXCR4的表达不同。益气组CCR7表达最高,活血组、肺瘤平组次之,解毒组最低,其中,益气组、活血组与解毒组比较,P<0.05。而CXCR4,益气组、肺瘤平组表达最高,活血组次之,解毒组最低,肺瘤平组、益气组、解毒组与空白血清组比较,P<0.01,解毒组与其他各组比较,P<0.01。提示不同中药作用下DC趋化能力的改变可能与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有关。三.肺瘤平膏及其拆方调节免疫突触及刺激T细胞增殖作用的动态成像研究采用双光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活细胞动态成像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观察DC与T细胞混合培养后,免疫突触(IS)形成及T细胞增殖的动态过程,进一步探讨肺瘤平膏及拆方调节抗肿瘤免疫作用机制及不同。结果发现在一定的时限内,T细胞的增殖与IS形成呈一定正相关;肺瘤平膏、益气方均可促进IS的形成,延长其结合时间;肺瘤平膏无论DC:T的混合比如何,在调节IS形成、刺激T细胞增殖效应方面,明显优于其拆方各组,P<0.05或0.01,而且,随时相的延长,其效应更加明显;解毒药则在调节IS形成及调节T细胞增殖方面,和其他各组相比较,均不同程度显示出一定的抑制趋势,P<0.05或0.01。说明IS的形成在DC刺激T细胞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肺瘤平膏及其益气组分能促进IS形成,刺激T细胞增殖。四.肺瘤平膏及其拆方对DC刺激LPAK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比较肺瘤平膏及各拆方中药对DC影响LPA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活性的不同,探讨不同治则方药对DC-LAPK的作用,以期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研究发现,LPAK:Tumor(L:T)为10:1或5:1组时,各中药组DC诱导的LPAK细胞,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T为10:1时,肺瘤平、益气组、活血组与解毒组及各对照组比较,P<0.05。L:T为5:1时,各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肺瘤平、益气中药、活血中药对DC诱导LPA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的影响对解毒中药高。组内比较,即L:T(10:1)与L:T(5:1)比较,解毒组、空白DC对照组、T+LPAK组,P<0.05,余各组比较,P>0.05。肺瘤平组、益气组、活血组在L:T为5:1与10:1时,诱导LPAK的杀伤活性基本相同,与LPAK细胞的比例关系不大。可见肺瘤平膏、活血药、益气药可不同程度增强DC-LPAK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而解毒药则对其有抑制作用。五.肺瘤平膏及拆方对肺癌Lewis小鼠脾T细胞增殖能力及CTL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中药对Lewis肺癌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CTL的影响,以阐明肺瘤平膏的免疫机制。结果显示荷瘤各组脾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均较正常组降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正常对照组和肺瘤平组脾T细胞增殖指数均明显增高,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各组与肺瘤平组比较,同样有统计学差异,P<0.01、0.05。CD8+CD28+(CTL)比例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92,从高到低依次:肺瘤平组、正常对照组,益气组、活血组、CTX组、解毒组、模型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正常对照组、肺瘤平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TX组、解毒组、模型对照组P<0.05;另外,肺瘤平组与CTX组、解毒组比较,P<0.05。结果表明肺瘤平膏较其他拆方各组更能刺激脾T淋巴细胞的增殖,并可增加了CTL在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可以推测这是肺瘤平膏抗肿瘤的免疫机制之一。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DC亚群测定及意义选用99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并以23例健康人做对照,观察NSCLC患者外周血中DC亚群的变化,探讨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并采用ROC曲线进行特异性和灵敏性检验。结果发现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1(CD11c+)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显着降低(P=0.009),DC2(CD123+)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655),DC1/DC2较对照组低(P=0.177);DC1、DC1/DC2与患者分期之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32、0.001),DC1在患者KPS之间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23),KPS<60患者低于KPS≥60者。ROC曲线分析发现肺癌患者外周血DC1、DC1/DC2比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1,0.702(P=0.011、0.003)。DC1/DC2与生存时间有关,生存时间大于1年患者与小于1年患者比较,P=0.028,二分类Logistic分析和Cox分析发现DC1/DC2与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关,为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34、0.024)之一,DC1/DC2高者生存时间长。表明对NSCLC患者进行外周血DC亚群监测,有助于全面了解其免疫状态,判断预后。七.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DC亚群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选择99例NSCLC住院患者,探讨DC亚群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肺癌的辨证分型和患者的性别、年龄、分期、病理类型、KPS以及CEA的正常与否无明显相关性。DC1和DC2在各证型之间基本差异不大,DC1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痰湿证、阴虚热毒证、气虚瘀滞证、气阴两虚证,DC2依次为气虚痰湿证、气阴两虚证、阴虚热毒证、气血瘀滞证。DC1/DC2比值的变化在各证型之间有显着差异,P=0.012,气虚痰湿证比值最高,气阴两虚证比值最低。初步说明DC1/DC2与肺癌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相关性。八.肺瘤平膏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状态及预后的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肺瘤平联合化疗,对照组单纯化疗,观察近期疗效、免疫功能及生存时间的变化。结果发现:瘤体疗效,治疗组CR 0例,PR 9例,SD 14例,PD 6例,有效率33.33%,对照组CR 0例,PR 7例,SD 13例,PD 10例,有效率26.67%,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患者DC1、DC1/DC2、NK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较前增高(P<0.05、0.01、0.05)。生存分析发现治疗组1年生存率43%,对照组1年生存率28%,两组的总生存时间比较(x2=1.764,P=0.184)。说明肺瘤平膏在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1年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同时可以明显升高DC1比例和DC1/DC2比值,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九.DC亚群变化与判断肺癌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初步探讨通过观察肺癌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DC亚群与生存期的关系,比较其在评估临床疗效方面的价值。结果发现CD4+/CD8+升高者1年生存率38%,降低者生存率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0,P=0.752)。DC1/DC2升高者1年生存率50%,降低者生存率24%(x2=6.769,P=0.009)。以DC1/DC2及生存期做为变量,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Spearman’s相关系数为0.302,P=0.019,相关性显着。初步表明DC1/DC2的变化对判断药物干预后肺癌的预后有更高的临床意义,治疗后升高者生存时间长。结论实验研究1.肺瘤平膏、益气中药可促进DC的迁移,解毒中药抑制DC迁移,其机制在于不同中药对DC表面趋化因子受体表达影响不同,益气药促进其表达,解毒药抑制其表达;2.肺瘤平膏、益气中药均可促进DC与T细胞混合培养后免疫突触(IS)的形成,延长其结合时间,从而促进T细胞增殖,解毒药反之;3.DC可以明显提高LPAK细胞的杀伤活性,肺瘤平膏、活血中药、益气中药有不同程度协同作用,而解毒药则与之相反。4.肺瘤平膏能刺激脾T淋巴细胞的增殖,并可增加了CTL在淋巴细胞中的比例,拆方研究显示益气组药物作用较明显。临床研究1.肺瘤平膏在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1年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同时可以明显升高DC1比例和DC1/DC2比值,改善机体免疫功能;2.DC1/DC2与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关,为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对肺癌患者外周血DC亚群进行监测,有助于对疾病的预后进行判断;3.DC1/DC2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相关性,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孙华,张剑,张远春,湛玉良[6](2006)在《SARS患者实验室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
钟南山[7](2006)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疗方案》文中指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SARS冠状病毒(SARS CoV)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脏器系统的特殊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临床上以发热、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和干咳、胸闷、呼吸困难
刘顺爱,李兴旺,邢玉兰[8](2005)在《SARS的免疫学检测》文中研究表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是一种新的人类尚未完全认识的传染病,在SARS发病进程中免疫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主要介绍SARS的特异性抗体和抗原检测、SARS病人外周血免疫细胞和外周血细胞因子测定及免疫病理学检查等,并探讨SARS的发病机理。
张政[9](2005)在《SARS病人和HIV感染者/AIDS病人临床免疫学和病毒学特征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探讨SARS的发病机制及其与临床病毒学、免疫学方面的相互关系;(2)分析儿童HIV感染者/AIDS病人DC亚群和特异性CTLs数量的变化与临床病程的关系;(3)评价成人HIV感染者/AIDS病人体外培养的PBMC抗病毒活性。方法:收集74名SARS病人和14名儿童HIV感染者/AIDS病人各种病例临床标本,应用多种细胞免疫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病人外周血树突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特异性CTLs的频率和数量以及病毒载量等指标,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在体外对14例成人HIV感染者/AIDS病人和6例健康人PBMCs用多种细胞因子进行诱导培养,定期观察细胞增殖、表型、上清中细胞因子浓度和病毒载量。结果:(1)SARS病人无论是否使用类固醇激素,在发病早期其mDCs、pDCs、CD4和CD8 T细胞数量均有显着下降,但随着病情恢复上述细胞数量可以逐渐恢复正常;而SARS病人血浆特异性抗体在发病第2-4周产生,以后呈上升趋势。(2)SARS患者发病2周时PCR阳性检出率最高,3-6周次之,同时应用两对引物检测SARS病人多种临床标本则可明显提高标本阳性检出率。(3)14例儿童HIV感染者/AIDS病人外周血mDCs和pDCs频率均明显下降,其中pDCs频率与血浆病毒载量呈明显负相关,与CD4 T细胞绝对数呈明显正相关。(4)成人HIV感染者/AIDS病人PBMC体外培养最大增殖时间与其培养前外周血基础CD4/CD8比值呈明显正相关,培养扩增获得的免疫细胞主要由CD4、CD8及CD3CD56细胞组成,分泌IL-1α、IL-12、TNF-α和IL-10等细胞因子能力较高;但大部分病人PBMC体外培养初期可扩增出大量病毒,末期病毒载量逐渐降低甚至低于检测限。结论:(1)SARS冠状病毒感染可能会引发DCs和T细胞数量的降低,后继的激素治疗又进一步加重了DCs和T细胞数量的降低,下降的DCs可能会减弱特异性抗体的生成;(2)儿童HIV感染者/AIDS病人外周血DCs亚群频率和数量的下降与疾病
林宁[10](2005)在《中医为主治疗卫、气分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理论探讨和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理论方面,探讨运用温病学理论认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病因病机以及辨证论治。 临床方面,分析中医辩证属卫、气分证的SARS患者的证候特征;探讨用中医为主治疗卫、气分证的SARS患者的疗效。 [方法] 理论探讨:从西医方面对SARS的研究状况进行系统的文献综述;总结中医对于SARS病名、发病、病因病机、辩证等的认识;对中医药治疗SARS的研究状况进行回顾。 临床研究: 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辨证属卫、气分证的SARS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及部分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证候特征。 以“疏风清热,利湿解毒”为治则,拟定基础方及加减法,对60例卫、气分证SARS患者进行以中医为主的治疗。对其疗效指标(入院后平均退热时间、平均住院天数、胸片炎症阴影开始吸收平均时间、胸片病灶明显吸收或完全吸收时间、治愈率)进行统计分析。在难以设立严格的西医治疗对照组的情况下,取文献报导的同期可比性较好的西医治疗组进行疗效指标的对照。 对该组患者中的一部分在出院半年后进行随访,随访项目主要包括血、尿常规,部分血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髋关节X线照片、髋关节核磁共振、胸部螺旋CT等影像学检查等。估计该组中医为主治疗的SARS患者的远期疗效,其中部分检查结果与同期健康人进行对照,部分检查结果同患者入院时相应结果进行自身前后对照。 [结果] 证候特征:60例辩证属卫、气分证的SARS患者入院时有明显的风热、挟湿、热毒等的证候特征。 近期疗效:60例全部治愈出院。平均退热时间(4.1±1.9)d,胸片炎症阴影开始吸收平均时间(4.2±3.2)d,病灶明显吸收或完全吸收时间(8.4±4.6)d。平均住院天数(9.0±4.9)d。治愈率100%。无1里传入营血分,无1例出现ARDS,无1例使用免疫球蛋白和抗病毒西药,有1例使用了面罩持续正压吸氧。60例患者中,有5例(8.20%)短期应用过地塞米松,住院期间无1例出现肺纤维变或骨质坏死。与同期西医治疗组比较优势明显。 远期疗效:参加随访的31例治愈者血清IgG,IgM抗体,补体C3,C4含量,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和NK细胞)计数结果与同期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例治愈者血生化ALT、AST、BUN、CREA等仅少数人轻度异常,ALT、
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2)T淋巴细胞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早期的诊断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检测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白细胞和T淋巴细胞总数 |
2.2 SAR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比较 |
2.3 SARS重症患者与普通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比较 |
3 讨论 |
(3)胃腺癌中T细胞、树突状细胞的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标本来源 |
2.2 主要仪器 |
2.3 主要试剂 |
2.4 方法和实验步骤 |
2.4.1 常规病理检查 |
2.4.2 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验过程 |
2.4.3 流式细胞检测法及实验过程 |
第3章 结果 |
3.1 常规病理检查结果 |
3.2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结果(肿瘤组织内 S-100+ 浸润性树突状细 胞的浸润情况) |
3.3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 |
3.3.1 外周血 T 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 |
3.3.2 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附图 |
附录 B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SARS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及其随访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语一览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某医院SARS 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SARS 感染易感基因的病例对照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SARS 病例的前瞻性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SARS 病例记忆性淋巴细胞免疫应答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 |
致谢 |
附录1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从事非典型肺炎一线医护人员调查表 |
附录3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 |
附录4 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
附录5 个人简历 |
(5)中药肺瘤平膏对树突状细胞免疫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树突状细胞免疫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
1 树突状细胞的概述 |
2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发病 |
3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逃逸 |
4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组织血管形成 |
5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治疗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药对肺癌免疫状态的免疫调节作用 |
1 肺癌患者的免疫状态 |
2 中药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 |
3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肺瘤平膏及其拆方对树突状细胞迁移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肺瘤平膏及其拆方对树突状细胞表面CCR7、CXCR4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节 肺瘤平膏及其拆方调节免疫突触及刺激T细胞增殖作用的动态成像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四节 肺瘤平膏及其拆方对DC刺激LPAK抗肿瘤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五节 肺瘤平膏及拆方对肺癌Lewis小鼠脾T细胞增殖能力及CTL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 |
第六节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DC亚群测定及意义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七节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DC亚群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探讨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八节 肺瘤平膏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状态及预后的临床研究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九节 DC亚群变化与判断肺癌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初步探讨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2002年AJCC/UICC肺癌第六版TNM定义 |
2002年AJCC/UICC肺癌第六版TNM分期 |
Karnofsky体力状况计分标准 |
附图 |
附图1 PBMC诱导DC形态学特征 |
附图2 PBMC诱导成熟DC扫描电镜 |
附图3 DC与T细胞混合培养分布动态变化图 |
附图4 不同中药对免疫突触形成动态变化比较 |
附图5 实时定量PCR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SARS患者实验室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特点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血液学检验结果特点 |
1.1 血细胞计数特点 |
1.2 血细胞形态特点 |
1.3 凝血功能的特点 |
2 免疫学结果特点 |
2.1 SARS-COV特异性抗体 |
2.2 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
2.3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DC亚群及T淋巴细胞核仁区嗜银蛋白 |
2.4 血清细胞因子 |
2.5 红细胞补体I型受体 (erythrocytecompletereceptor, ECRl) 与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 (erythrocyte innate immune adhesiOn functiOn, EIIAF) |
3 生化结果特点 |
3.1 肝脏损伤 |
3.2 心肌损伤 |
3.3 血脂水平 |
3.4 血糖水平 |
3.5 甲状腺功能检测 |
3.6 电解质 |
3.7 透明质酸 (HA) 和Ⅲ型前胶原氨端肽 (pLLINP) |
(8)SARS的免疫学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一、特异性抗体和抗原检测[2-5] |
二、 SARS病人外周血免疫细胞检查[5-11] |
三、SARS病人外周血细胞因子测定[12-16] |
四、从免疫学变化探讨SARS的发病机理[17-23] |
(9)SARS病人和HIV感染者/AIDS病人临床免疫学和病毒学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索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正文 |
第一部分 SARS病人的临床免疫学和病毒学特征 |
前言 |
一、SARS病人的临床免疫学特点及其与激素治疗的关系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二、SARS病人体内病毒RNA的动态检出特点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儿童HIV感染者/AIDS病人临床免疫学和病毒学特点 |
前言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成人HIV感染者/AIDS病人PBMC体外培养的免疫学及病毒学特点 |
前言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
发表论着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中医为主治疗卫、气分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理论探讨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文献研究 |
一、概述 |
二、SARS西医研究成果 |
1.病原学 |
2.流行病学 |
3.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
4.临床表现 |
5.诊断依据及诊断标准 |
6.西医治疗 |
三、中医对SARS的认识和防治 |
1.中医对SARS病名、病因、发病、病机、辩证等的认识 |
2.中医治疗SARS的研究状况 |
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
二、临床研究结果 |
1.入院时中医辩证及实验室检查资料 |
2.中医为主治疗卫、气分阶段SARS的近期疗效研究 |
3.中医为主治疗卫、气分阶段SARS的远期随访研究 |
三、讨论 |
1.关于中医辩证的讨论 |
2.关于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讨论 |
3.关于近期疗效的讨论 |
4.关于远期疗效的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35例COVID-19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J]. 郝建志,曹举潮,黄晓青,李晓锋,黄馨,王燕,黎国威,江奕恒,黎程.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23)
- [2]T淋巴细胞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早期的诊断意义[J]. 李新民.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16)
- [3]胃腺癌中T细胞、树突状细胞的差异性研究[D]. 黄忠华. 南昌大学, 2009(03)
- [4]SARS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及其随访观察研究[D]. 汤芳.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9(09)
- [5]中药肺瘤平膏对树突状细胞免疫调控的研究[D]. 周雍明.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8(02)
- [6]SARS患者实验室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特点及临床意义[J]. 孙华,张剑,张远春,湛玉良.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6(05)
- [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疗方案[A]. 钟南山. 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06
- [8]SARS的免疫学检测[J]. 刘顺爱,李兴旺,邢玉兰.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2005(03)
- [9]SARS病人和HIV感染者/AIDS病人临床免疫学和病毒学特征的研究[D]. 张政.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5(07)
- [10]中医为主治疗卫、气分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理论探讨和临床研究[D]. 林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