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蔬菜灰霉病的综合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张帅帅[1](2020)在《耐酸耐盐多抗细菌的筛选及其对植物几种真菌病害的抑制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真菌性土传病害是农业生产中分布较广、侵染普遍、危害较大的一类植物病害。不合理施肥和植物长期连作种植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失衡,产生土壤酸化、盐渍化、病原菌积累和有益微生物减少等系列问题,是诱导土传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本论文针对土壤的酸化、盐渍化现状,以真菌性病害的生物防治为主要目标,筛选具有耐酸、耐盐、拮抗多种病原真菌的功能菌株,探索了功能菌株对几种真菌性病害的防治效果,并进行了菌株其它功能的探索及培养基、发酵条件优化,为生产中真菌性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首先,进行耐酸、耐盐、高拮抗活性的功能菌株筛选。从酸性土壤、盐性土壤和喜酸耐盐植物中,采用酸性高盐培养基筛选耐酸耐盐菌株,获得90株耐酸耐盐菌。然后,针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Athelia rolfsii、Fusarium、I.mors-panacis G3B、Colletotrichum fragariae Brooks、Glomerella cingulata、Botrytis cinerea Pers),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获得17株拮抗菌,其中10株为Bacillus属,2株为Pseudomonas属,2株Lysinibacillus属,Rhizobium属、Agrobacterium属和Burkholderia属各1株。耐酸耐盐检测结果表明,17株菌均可耐5%Na Cl和p H值为2的酸,其中菌株Pseudomonas LG-1和SH8-4可耐7%Na Cl,菌株Bacillus HZMJW1-10、HZMJW1-11、ZJTZ2、SH8-2、SH8-5、SH8-6和Burkholderia SH8-3可耐11%Na Cl;Lysinibacillus HZLJC2-2和HZLJC2-9可以在p H为2的耐酸培养基中生长。挑选对6种病原真菌抑制率为50%以上的5株菌(Bacillus HZMJW1-10、Bacillus HZMJW1-11、Pseudomonas LG-1、Bacillus ZJTZ2和Burkholderia SH8-3)进行抑菌谱测试,发现这5株菌对其它9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由此获得5株耐酸耐盐多抗细菌。其次,从5株多抗细菌中选择4株不同种拮抗菌进行抗病和其它功能测试。离体实验采用葡萄果实、番茄幼苗、番茄根部、三七块根和西瓜幼苗为材料,结果表明,4株拮抗菌对葡萄炭疽病、葡萄灰霉病、番茄白绢病、根腐病和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均达到75%以上;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正常土壤(p H为6.8,盐为0.22g/kg)和设施土壤(p H为5,盐为0.45g/kg)中,HZMJW1-10、LG-1和SH8-3对西瓜枯萎病和番茄白绢病的生防效果均达到了100%,ZJTZ2的拮抗活性为66.67%。接下来通过特异PCR对4菌株抗生素合成酶基因进行扩增,结果发现4株菌均具有合成依枯草菌素(Iturin A)的潜能。对菌株产铁载体、IAA及ACC脱氨酶等功能进行检测,发现4株菌株均可产生IAA;菌株LG-1和SH8-3可以产生铁载体,其中菌株SH8-3产量最高,为21.97μg/m L,菌株LG-1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由此可见这4株菌不仅具有耐酸、耐盐和高拮抗活性的功能,还具有促生的作用。最后,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响应曲面法对4株功能菌的培养基成分、配比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ZMJW1-10、LG-1、ZJTZ2和SH8-3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2%),最佳无机盐是氯化钾(0.4%),菌株HZMJW1-10和ZJTZ2的最佳氮源是蛋白胨(1%),菌株LG-1和SH8-3的最佳氮源是硝酸钾(1%);4株菌的最适培养条件是28℃、220 r/min、初始p H为7和3%的接种量。通过响应曲面试验探索功能菌最优发酵条件的结果表明,优化后菌株LG-1对葡萄炭疽病病原菌的抑制率为优化前的1.38倍,其它菌株发酵条件在优化后,抑制率都有明显提升。因此,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响应曲面法可以通过优化功能菌发酵条件来有效提高抑制率,达到最优水平。综上,本研究获得5株耐酸耐盐可拮抗15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同时具有促生功能的多功能细菌,通过优化发酵条件有效提高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为由土壤酸化和盐渍化诱导的真菌性土传病害生物防治提供借鉴。
牛慧慧[2](2019)在《啶酰菌胺与烯肟菌酯复配对灰葡萄孢毒力增效作用及机理初探》文中指出番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重要病害。目前,化学防治仍是生产中有效防治灰霉病的主要措施,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由于灰葡萄孢繁殖快,适合度高,极易产生抗性,再加上杀菌剂的不合理使用,该菌已对多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产生了抗性,导致防效大大降低。因此,生产上迫切需要研发作用机制新颖的杀菌剂或筛选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制剂,以控制灰霉病的为害。啶酰菌胺(Boscalid)可防治灰霉病、白粉病及腐烂病等多种植物病害;烯肟菌酯(Enestroburin)主要用于防治白粉病和霜霉病。本研究筛选出啶酰菌胺与烯肟菌酯混配对灰葡萄孢的最佳毒力增效配比,并通过研究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菌丝形态变化、细胞膜的通透性、呼吸速率、胞内ATP含量变化、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等方面的影响,为揭示啶酰菌胺和烯肟菌酯混配对灰葡萄孢的增效机制及对灰霉病的有效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啶酰菌胺与烯肟菌酯混配对灰葡萄孢的联合毒力。结果显示,啶酰菌胺与烯肟菌酯以6:1混配时,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的毒力最强,增效系数最高,并确定其为最佳增效配比。最佳增效配比对其他5个灰葡萄孢菌株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也均显着高于两单剂,表现为毒力增效作用。2.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了啶酰菌胺和烯肟菌酯混配对灰葡萄孢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显着高于两单剂,显示出毒力增效作用。采用菌丝干重法测定了最佳增效配比对菌丝生长量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时间点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菌丝干重的抑制率达到80%以上,抑制效果优于啶酰菌胺和烯肟菌酯两单剂。采用血球计数法测定了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产孢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最佳增效配比处理均未产孢,对灰葡萄孢产孢的抑制效果优于其两单剂。采用称重法测定了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菌核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浓度高于2.5μg/mL时,最佳增效配比处理无菌核产生,对菌核产生量的抑制作用优于两单剂。3.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了最佳增效配比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结果表明,最佳增效配比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效果均优于单剂,表现为增效作用,且保护作用优于治疗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和烯肟菌酯以最佳增效配比进行桶混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为80.84%88.07%,显着优于对照药剂嘧霉胺和单剂烯肟菌酯。4.菌丝形态观察结果表明:最佳增效配比处理菌丝分支明显增多;啶酰菌胺处理部分菌丝顶端膨大;烯肟菌酯处理菌丝分隔增多,间距明显缩短,菌丝表面附着的小点疑似内含物渗漏。5.采用荧光显色法研究了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分生孢子细胞膜完整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均对灰葡萄孢分生孢子的细胞膜造成一定的损伤。采用电导率法测定了啶酰菌胺和烯肟菌酯混配对灰葡萄孢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增效配比增强了灰葡萄孢细胞膜的通透性。6.采用氧电极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研究了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呼吸速率及胞内ATP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最佳增效配比处理的灰葡萄孢分生孢子呼吸受到强烈抑制,抑制率达到90.68%;其胞内ATP含量大大降低,能量合成受到强烈抑制。采用比色法研究了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菌丝体内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增效配比在初期阶段灰葡萄孢胞内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合成受到了抑制。7.最佳增效配比因增强了对灰葡萄孢呼吸作用的抑制,使体内能量的合成受阻,进而导致体内的物质代谢紊乱,从而显示增效作用。初步推断,这可能是啶酰菌胺和烯肟菌酯复配增效的生理生化水平机理之一。
史莉莉[3](2019)在《番茄主要病害拮抗菌株的鉴定、室内抑菌作用及其田间防效》文中提出本文以番茄主要病害早疫病、灰霉病、叶霉病、晚疫病为靶标病害,对具有较高抑菌效果的菌株A8、A37进行了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明确了这两个菌株所需的营养条件与培养环境,经室内抑菌作用和田间防效试验,表明拮抗菌株A8、A37的发酵液对上述番茄主要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潜能。全文研究具体结果概括如下:1、经形态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测定,菌株A8、A37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性质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Cohn)一致,与16S rDNA序列分析结合,最终确定菌株A8、A37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2、拮抗菌株A8、A37的生长曲线表明,细菌菌液连续培养14-18 h为种子液的最佳培养时间。经碳源、氮源、无机盐等因子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菌株A8、A37的适宜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Glucose)2%、酵母浸粉(Yeast extract fermentation,YEF)0.5%、KCl 0.75%、蒸馏水1L。经单因素试验,获得菌株A8、A37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9℃,时间72-84h,PH值为自然pH(pH=7.23),转速210 r/min,接种量3%,250mL标准溶剂瓶中装液量100 mL。3、对菌株A8、A37的不同浓度发酵液分别于番茄四种病害病原菌菌丝及孢子萌发抑制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菌株A8和A37发酵液不经过稀释时,对四种病原菌菌丝及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对菌丝生长抑制率最高分别可达到95.44%、94.56%,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最高时分别可达到98.6%、98.77%,在5%水平上均表现差异不显着。随着稀释倍数不断增加,抑制率也在不断下降。在受到拮抗菌株A8发酵液抑制后的番茄早疫病和灰霉病病原菌菌丝,都具有十分明显的畸形可见。4、采用喷雾法进行了菌株A8、A37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与番茄叶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拮抗细菌菌株A8、A37的发酵液原液对这两种病原菌的防效与化学药剂70%百菌清1000倍液、速克灵2000倍液的防效较为接近,5%水平上差异不显着,对番茄早疫病的抑制率分别为79.17%、80.16%,对番茄叶霉病的抑制率分别为77.14%、76.25%。而对发酵液进行50、100、150倍处理过程中,防效随稀释倍数增高而抑菌效果逐渐降低。
杨哲[4](2018)在《九师设施蔬菜主要病害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九师设施蔬菜以茄科、瓜类和十字花科蔬菜为主,有番茄、茄子、辣椒、黄瓜和甘蓝等。由于近些年气候变化,连作以及盲目施肥等因素,造成设施蔬菜病害发生次数增加、发生提前,病害发生日趋严重。本文对九师设施栽培蔬菜的主要病害及危害程度进行调查,同时对黄瓜白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番茄灰霉病、番茄早疫病四种主要病害进行药剂防治试验,并提出九师设施蔬菜蔬菜主要病害防治对策,为九师设施蔬菜优质安全生产提供指导意见。在明确了设施蔬菜病害种类及危害程度的基础上,总结了九师设施蔬菜病害发生特点:(1)设施栽培蔬菜连作障碍日益增加。在九师设施栽培中,茄子黄萎病、茄子立枯病、茄子绵疫病、黄瓜立枯病、黄瓜枯萎病、辣椒疫病等主要土传病害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连作障碍日益增加原因主要是由于连作年限增加,作物产生自毒作用;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减少、有害微生物增加,土传病害加重;土壤性质变坏,次生盐渍化及土壤酸化严重。连作障碍造成的后果表现为蔬菜生长势变弱,生长发育迟缓,产量降低,品质下降;致使设施蔬菜抗逆性降低,病害加剧,养分失衡,盐分积累;导致元素平衡破坏。解决连作障碍要采用综合方法治理:大量施用有机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棚室消毒;合理轮作;合理施肥;换根嫁接。(2)设施栽培蔬菜高湿型病害日益严重。冬春大棚为了保温夜晚密闭,致使棚中湿度升高,空气相对湿度在80-85%,最高可达90%以上,致使高湿型病害番茄灰霉病、番茄炭疽病、番茄早疫病和黄瓜霜霉病等大量发生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预防高湿型病症:一是在每年3-5月、9-11月加强监测、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及病害发生动态;二是合理放风排湿;三是严格控制浇水;四是可用药防治灰霉病等高湿型病害。(3)设施栽培蔬菜高温型病害日益严重。在夏秋相对高温的季节,较适宜蔬菜生长,但气候相对干燥,温度在28-35℃,最高可达40℃左右,致使喜欢相对高温干燥的白粉病、叶霉病等病害在5月底-6月初即开始发生。九师设施蔬菜主要高温型病害番茄叶霉病、黄瓜白粉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在每年5-9月份高温季节加强监测、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及病害发生动态,根据天气变化做好降温准备工作。合理放风排温,温度过高及时使用遮阳网。(4)一些偶发性的生理病害成为常发性的病害。黄瓜沤根病、番茄脐腐病两种病害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黄瓜沤根病在每年早春、晚秋气温低于12℃、浇水过多、连续阴雨情况下,棚里通风不良等现象时容易发生黄瓜沤根病,继而烂根。长期处于56℃低温,尤其是夜间的低温,致生长点停止生长。番茄脐腐病在九师设施蔬菜中一般在每年5月初至6月的发生频率较高,主要危害幼果,严重时病果率超过20%,果实不能食用,影响番茄产量。在设施栽培中,农户过量施氮、大水漫灌、空气潮湿这些都利于番茄脐腐病的发生。针对九师设施蔬菜病害发生特点,提出以下防治建议:筛选抗(耐)品种,做好种子处理,;农业防治包括培育壮苗,轮作倒茬,清洁棚室、做好棚内消毒,应用嫁接栽培;物理防治包括高温灭菌、嫁接换根等方法;生物防治常用多黏类芽孢杆菌防治辣椒、番茄、茄子青枯病,用枯草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等防治茄科和瓜类作物的根腐病和枯萎病的发生。同时结合合理化学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病害是较直接的手段,设施蔬菜生产中病害防治并不能排除化学农药。在熟悉病害种类,了解农药性质的前提下,对症下药,适期用药,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
冯晓菲[5](2018)在《四川草莓灰霉病菌的多样性及防治药剂筛选》文中认为草莓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真菌性病害,由于草莓灰霉病在其生产、运输及储藏过程中均会发生,给草莓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试验主要研究了四川省10个县(市)195株草莓灰霉病菌的菌落类型、生长速率、对离体草莓叶片的致病力以及对嘧霉胺、异菌脲、咯菌腈、环酰菌胺的抗性检测及抗药性水平;并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95株草莓灰霉病菌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筛选并加工对灰霉病菌有增效作用的新制剂。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间菌落类型、生长速率、致病力有少许的差异。灰霉病菌的菌落类型与生长速率没有明显相关性,孢子型(B类型)对离体草莓叶片致病力最强,菌丝生长速度与致病力在P=0.05水平上没有相关性。2.四川省草莓灰霉病菌多态性丰富,6条ISSR引物,共产生了61个多态性位点,195株草莓灰霉病菌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942,Shannon信息指数为0.4511;草莓灰霉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Ht)均值为0.2976,病株分布种群间遗传多样性(Hs=0.2458)远远高于地理分布种群间(Dst=0.0518)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系数(Gst)均值0.1742,基因流(Nm)均值2.3696,说明该地区灰霉病菌种群间遗传分化不明显,群体间基因交流频繁。通过UPGMA法可将10个采集点分为3类群,江油菌株单独构成一个类群,崇州和广汉菌株构成一个类群,其余菌株构成另外一个类群,该结果明确了草莓灰霉病在四川的遗传结构以及基因流动方向及多样性水平。3.采用最低浓度抑制法(MIC)测定了菌株对嘧霉胺、异菌脲、咯菌腈、环酰菌胺的抗性频率,分别为92.3%、66.7%、32.8%、7.1%,其中对咯菌腈产生高抗的菌株达到4.32%,对环酰菌胺的抗性测定未发现高抗菌株。4.对灰霉病菌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咯菌腈与多抗霉素在比例7.5:1时抑菌效果及增效最明显,其CTC达到226.5。对该增效比例进行了制剂加工,通过助剂筛选及配方优化,最终得到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的30%咯菌腈·多抗霉素水悬浮剂,盆栽和田间试验防效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廖梦婕[6](2018)在《芽胞杆菌防治辣椒灰霉病及番茄根结线虫病的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辣椒灰霉病和南方根结线虫引起的土传病害长期危害保护地蔬菜的发展。随着蔬菜地栽培的标准化、品种的单一化、连茬的多年化等,土壤中灰葡萄孢菌和线虫的基数会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了蔬菜的产量与品质,并且有日益加重的趋势。辣椒灰霉病在辣椒的苗期、成株期均有危害,也能在其储藏及运输过程中造成严重危害。而南方根结线虫寄主范围广泛,能侵染茄科、豆科、葫芦科等多种蔬菜。目前针对上述两种病害,我国生产上主要还是使用化学防治方法来控制病害的发生,但是化学农药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并且也会带来高残留等问题,不利于人畜的健康。因此,随着“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的兴起与快速发展,辣椒灰霉病的生物防治已经逐渐成为一大研究热门。本研究以灰葡萄孢菌为靶标病原菌,从本实验室已有的菌株库中选取有生防作用的100个菌株,在其中得到对灰葡萄孢菌有较好拮抗效果的6个菌株,并对其进行产蛋白酶活性、嗜铁素、几丁质酶活性、葡聚糖酶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这6个拮抗菌均具有不错的水解酶活性。其中5YN8和DSN012具有较高的产蛋白酶、纤维素酶活性,也有一定的产嗜铁素、葡聚糖酶活性,但是都不具有产几丁质酶活性。由温室试验结果可知,这些拮抗菌对辣椒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从32.05%-58.44%,5YN8和DSN012的防治效果最好,均可达56%以上,分别为58.44%和56.23%,同时这两种生防菌亦能通过提高辣椒叶片叶绿素的含量来促进其生长,表现出极高的生防潜力。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确定这两种生防菌均属于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另外,分别收集 B.velezensis 5YN8 和 DSN012 的次生代谢产物再次进行拮抗试验,证明这两种生防菌所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对灰葡萄孢菌均有一定的拮抗作用。而且通过显微镜可观察到B.velezensis 5YN8产生的挥发性物质能明显影响灰葡萄孢菌孢子的产生,从而抑制灰葡萄孢菌的生长。同时,分别用这两种生防菌预处理后接种灰葡萄孢菌能诱导辣椒产生较快的细胞防御反应,在预处理的叶片上能观察到大量区域有活性氧的迸发,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防卫相关酶的活力也表现出显着地增强。而在基因水平,与水杨酸(SA)信号通路相关的防卫相关基因NPR1与PR1的表达量显着增长。由此可见,B.velezensis 5YN8和DSN012能通过SA信号通路来防治辣椒灰霉病。另外,本实验室前期筛选出来的蜡质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AR156能够高效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病害,为探知其防治根结线虫的生防机理,我们利用PIC333 miniTn10转座子插入技术,构建AR156随机插入突变体文库,在AR156随机插入突变体文库中通过对南方根结线虫致死率和温室防病试验的筛选,获得AR156生防能力相关的突变体,并鉴定相关功能基因,同时对其产蛋白酶活性、定殖能力、生物膜形成、游动性等方面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AR156野生型相比,转座子插入位点在M60 family peptidase的突变体BC41产蛋白酶活性下降,削弱了植物根围定殖的能力.,并影响其生物膜形成能力和游动性,从而导致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病害的能力降低。
徐超[7](2017)在《福建省烟草灰霉病菌对5种药剂的敏感性测定及药剂筛选》文中研究指明烟草灰霉病是危害福建省烟草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尤其是三明烟区,近年来由灰霉病造成的烟草经济损失十分严重。本研究结合福建省三明地区烟草灰霉病发生、危害与防治的实际,对主要烟区的灰霉病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室内敏感性测定和烟草灰霉病的田间药剂筛选,取得了如下结果: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采自泰宁县、建宁县、永安市、清流县、沙县和大田县烟草灰霉病进行了病原分离,共分离到30个菌株,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特征(ITS区序列分析),将病原鉴定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并在盆栽条件下进行了致病性验证。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MIC法)测定了从以上六县市分离的30株灰霉病菌对化学农药吡唑醚菌酯+代森联、异菌脲、嘧霉胺、啶酰菌胺及腐霉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福建三明地区烟草灰霉病菌对嘧霉胺药剂已经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抗性,而且对该药剂的高抗频率较高;异菌脲与腐霉利高浓度药剂虽对灰霉病菌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是也表现较为明显的抗性;三明地区烟草灰霉病菌对吡唑醚菌酯+代森联和啶酰菌胺的抗性水平相对较低。选择上述药剂在泰宁、明溪和永安三地进行了田间防治烟草灰霉病试验。结果表明:在泰宁县,唑醚·代森联、异菌脲、腐霉利、啶酰菌胺对烟草灰霉病菌对有较好的防效,最高防效达52.26%,但是,实验过程中发现,异菌脲与腐霉利的大量使用会影响部分烟株的正常生长;在明溪县,唑醚·代森联和啶酰菌胺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而其他供试的三种药剂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在永安,嘧霉胺、腐霉利、啶酰菌胺对烟草灰霉病有良好且稳定的防效,在第五次施药后,其防效分别可达88.06%,91.04%和89.39%,异菌脲则表现出较差的防效,第五次施药后的防效仅为39.14%。综合上述结果,在烟草灰霉病重病区需要进行密集的抗性监测,以利于烟草灰霉病田间科学用药的指导。
王娜[8](2016)在《生防真菌对蔬菜灰霉病的防治潜力及作用机理》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近年来保护地蔬菜逐渐成为一种重要产业,温室大棚内的小气候环境十分利于许多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扩展,这些病害在植株生长的不同时期均能造成危害,例如播种期、苗期到花期等。由灰葡萄孢引起的灰霉病就是其中危害较重的病害之一,植物的花、叶片、茎杆和种子都可以感染灰霉病,另外,灰霉病每年均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生物防治具有成本低、可持续发展的优点,备受关注。目前发现许多对灰霉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除木霉菌外,本文发现对灰霉病有较强抑制作用的青霉以及丝状担子菌,旨在探究这些生防真菌对蔬菜灰霉病的防治潜力及作用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从24株供试菌株中筛选出12株对灰霉菌有一定抑制作用的拮抗菌株,分别是青霉菌 P417、P416、AV12、AV2,木霉菌 T121、T181、T581、T601、T1 和担子菌DK3、DK4、DK6。离体叶片试验中生防真菌对灰霉病的防效均较好,其中青霉菌孢子液对灰霉病的防效均高于66%,木霉菌孢子液对灰霉病的防效均高于54%,担子菌发酵液对灰霉病的防效高于74%。2、根据菌落形态、显微结构和ITS序列,结合基因库中相关序列的比对鉴定,P416 为橘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P417 为灰黄青霉(Penicillium griseofulvum),DK6 为白囊耙齿菌(Irpexlacteus)。3、盆栽试验发现:3株青霉处理组的生菜叶片上病斑均较小,发病率也较低;DK6处理组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可达56%。田间试验中,P416和P417处理组对生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均在70%左右,DK6的防效可达72.9%,AV12的防效仅有33.7%。另外,DK6发酵液(不含孢子)对番茄的促生作用相当明显。4、生防真菌对灰霉菌的作用机理发现:青霉菌P416和P417发酵液(不同稀释浓度1%、5%、10%)均能够有效抑制灰霉菌的菌丝生长,但青霉菌AV12和丝状担子菌DK6菌株发酵液对灰霉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不强。经P416、P417和AV12发酵产物处理后,灰霉菌的菌丝形态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并且灰霉菌孢子的萌发和芽管的生长均受到抑制。本文发现了具有生防潜力的灰霉菌拮抗菌株P416、P417和DK6,以期能够替代化学农药,为蔬菜和其它农产品等生产前、后所引起的灰霉病提供一种简单的防治方法。另外,本文关于青霉菌和丝状担子菌防治灰霉病的研究,填补了这两类菌株在防治灰霉病方面的空白,拮抗机制的探究为其生防效果提供设想和理论基础,也为后期的深入探究提供重要依据。
蒋春号[9](2016)在《蜡质芽胞杆菌AR156诱导植物对丁香假单胞菌及南方根结线虫抗性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蜡质芽胞杆菌AR156(缩写为Bc AR156)是本实验室前期从森林树木根围土壤中分离的一株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GPR),可广谱性防治茄劳尔氏菌引起的蔬菜青枯病、辣椒疫霉引起的疫病、尖孢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和南方根结线虫引起的根结线虫病。目前该菌株已经获得相关专利,完成全基因组解析,获得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害的生物农药正式登记证。前期研究发现Bc AR156能够诱导拟南芥产生对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syringae pv.tomato,以下简称Pst)DC3000系统抗性;机理研究表明,Bc AR156诱导拟南芥产生的系统抗性是通过同时激活水杨酸以及茉莉酸/乙烯两条信号通路,同时具有NPR1依赖性。为什么Bc AR156能同时激活拟南芥体内这两条信号通路,而其他生防因子如荧光假单胞菌、部分芽胞杆菌只能激活其中的某一条信号途径?Bc AR156如何被植物体识别,从而激活植物体的系统抗性?在Bc AR156诱导抗性过程中植物内源small RNA的调控作用是什么?除了上述广谱抗病机理外,既然根结线虫与其他病原物的致病机理完全不同,Bc AR156又是如何高效特异性地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害的?这些关于Bc AR156的生防机理问题的解决,将能更有效地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活菌制剂,推动微生物农药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以Bc AR156为生防菌,以拟南芥、番茄为模式植物,以Pst DC3000、南方根结线虫为模式病原,进行三者互作研究,探究生防菌防病机理。本研究首先从转录因子角度出发,清楚地解析了 Bc AR156诱导抗病性机理,最终筛选发现Bc AR156分泌的胞外多糖(EPS)能够作为一种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MAMPs),被植物体表面模式识别受体识别,进而激活植物体自身防卫反应;同时发现植物内源miRNA:miR472和miR825/825*也参与调控Bc AR156诱导系统抗性过程。针对根结线虫的特异性生防机理研究发现,Bc AR156一方面能够改变番茄根系结构,促进番茄根系的快速成熟,从而降低根结线虫对番茄根系的侵染概率;另一方面Bc AR156还能抑制根结线虫某些效应因子编码基因的表达,降低其对番茄的致病力,最终达到高效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效果。1.转录因子WRKY70和WRKY11在调控蜡质芽胞杆菌AR156诱导系统抗性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以拟南芥为模式植物探寻转录因子WRKY70和WRKY11在Bc AR156诱导系统抗性过程中所起作用。结果表明,Bc AR156处理拟南芥后,能够显着提升植物体内转录因子WRKY70的表达量,同时显着抑制WRKY11的表达。研究还发现转录因子WRKY70和WRKY11为Bc AR156诱导细胞防卫反应以及防卫相关基因的表达所必须。过量表达转录因子WRKY70和WRKY11能够影响Bc AR156诱导拟南芥产生对Pst DC3000的抗性。突变体验证结果显示:Bc AR156诱导抗性的能力在转录因子WRKY70和WRKY11单突变体拟南芥植株中能够保留,但抗性能力略微下降,然而在WRKY70和WRKY11双突变体植株中则完全丧失。以上结果表明,转录因子WRKY70和WRKY11是通过两条不同途径调控Bc AR156诱导系统抗性的,并且这两条途径之间具有协调作用。转录因子WRKY70和WRKY11靶标分析结果表明:WRKY70通过水杨酸信号通路,WRKY11通过茉莉酸信号通路来调控Bc AR156诱导的系统抗性,而且这两条调控通路之间具有NPR1的依赖性。综合上述结果,发现转录因子WRKY70和WRKY11在调控Bc AR156诱导系统抗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也是首次从转录因子角度出发,阐明根围有益微生物如何同时激活水杨酸、茉莉酸/乙烯两条信号通路,来诱导寄主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2.蜡质芽胞杆菌AR156胞外多糖作为一类MAMPs激活植物系统免疫在诱导系统抗性过程中,植物体对Bc AR156的早期识别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Bc AR156分泌的胞外多糖能够诱导拟南芥产生对Pst DC3000的系统抗性;在此过程中,能够提升防卫相关基因PR1、PR2、PR5以及MAPK激酶MPK6的上调表达;另外,也能够激活植物体细胞防卫反应如活性氧爆发、胼胝质沉积以及防卫相关酶活性的提升。基因上位性分析结果显示,Bc AR156胞外多糖仍能够在信号通路突变体jar1、etr1中诱导对Pst DC3000的系统抗性,与野生型Col-0相比,其在突变体jar1、etr1中诱导抗性能力略有降低;在NahG转基因植物以及npr1突变体中,Bc AR156胞外多糖的诱导抗性能力丧失。以上结果表明,Bc AR156胞外多糖诱导的系统抗性依赖MAMPs信号识别和水杨酸信号通路转导,并且具有NPR1依赖性。综上所述,Bc AR156胞外多糖在Bc AR156诱导系统抗性过程中,作为一类MAMPs,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Sma11 RNAs在生防菌诱导植物抗病中的调节作用为研究植物内源small RNA在调控植物诱导抗性的机理,本研究利用deep sequencing以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获得一些参与调控植物诱导抗性的miRNA。Northern Blot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在Bc AR156诱导拟南芥产生对Pst DC3000的抗性过程中,miR472,miR825和miR825*三种miRNA在Bc AR156处理的拟南芥叶片内被显着下调。对上述miRNA靶标预测结果显示,miR472,miR825和miR825*的靶标主要参与植物基础免疫,其中miR825靶标主要一些泛素蛋白连接酶;miR472和miR825*的靶标主要是一些参与ETI途径的R基因。研究发现上述预测的靶基因的表达受到miRNA负向调控。另外,miRNA缺失突变体表现出对病原细菌Pst DC3000的抗性。与此相反,miRNA过表达转基因植株对病原菌更敏感。综上所述,BcAR156通过抑制miR472、miR825和miR825*三种miRNA的表达,引起其靶标基因的上调,从而激活植物体自身的防卫反应,诱使植物产生系统抗性。4.蜡质芽胞杆菌AR156调控植物根系发育防治根结线虫病害的机理研究本研究发现,Bc AR156处理番茄根系能够诱导其结构变化;加速根系的成熟化(如根毛增多,根毛区比例显着增加),从而降低根结线虫进入植物体内的概率;减少植物根系内根结线虫的虫口数,从而获得防治根结线虫的效果。为探究Bc AR156防治根结线虫的机理,我们从植物根系结构发育角度出发,利用转录组学分析技术,探究Bc AR156改变植物根系结构防治根结线虫的分子机理。转录组结果显示,Bc AR156能够引起植物体内一系列与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其中最为显着的是与脱落酸、乙烯、热激蛋白相关的基因,定量PCR验证结果与预测结果相同。综上所述,Bc AR156能够调控一些与脱落酸、乙烯、热激蛋白相关的基因,来调控植物根系的发育;加速根系的成熟化,进而诱导植物抵抗根结线虫的侵染。5.蜡质芽胞杆菌AR156调控根结线虫效应因子表达防治病害的机理研究研究发现利用Bc AR156预处理植物后接种根结线虫,能够显着降低线虫的侵染,为深入探究其生防机理,本研究利用转录组学分析技术进行研究。结果显示,Bc AR156处理能够抑制根结线虫效应因子编码基因的下调表达;Q-RT-PCR验证发现有11个效应因子的表达受到Bc AR156的抑制。本研究首次发现,生防菌能够通过抑制根结线虫效应因子的表达而降低根结线虫的致病力,以达到防治目的。
窦改玲[10](2014)在《子长县设施蔬菜灰霉病防治药剂筛选》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子长县设施蔬菜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由于灰霉病的发生,已对该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寻找合适的防治药剂对地方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针对子长县设施蔬菜的主要品种西红柿、黄瓜和甜椒,以灰霉病为主要防治对象,选取生产上常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施佳乐悬浮剂、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剂等杀菌剂产品,进行了田间药剂筛选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果:防治黄瓜灰霉病可以用40%施佳乐(嘧霉胺)悬浮剂和50%速克灵(腐霉利)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防治甜椒灰霉病可用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防治西红柿灰霉病较好的药剂处理为50%啶酰菌胺水分散剂。而70%甲基托布津可能由于病害产生抗药性,导致其药效渐渐降低,建议少使用或者配合其它药剂改良使用。
二、几种蔬菜灰霉病的综合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蔬菜灰霉病的综合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耐酸耐盐多抗细菌的筛选及其对植物几种真菌病害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引言 |
1 土传病害概况 |
1.1 病害种类 |
1.1.1 真菌性病害 |
1.1.2 细菌性病害 |
1.1.3 病毒性病害 |
1.2 病害防治 |
1.2.1 化学防治 |
1.2.2 农业防治 |
1.2.3 生物防治 |
1.2.4 生防机制 |
2 土壤理化失衡 |
2.1 土壤酸化 |
2.1.1 土壤酸化危害 |
2.1.2 土壤酸化成因 |
2.1.3 土壤酸化防治 |
2.2 土壤盐渍化 |
2.2.1 土壤盐渍化现状 |
2.2.2 土壤盐渍化危害 |
2.2.3 土壤盐渍化成因 |
2.2.4 土壤盐渍化防治 |
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真菌植物病害功能菌株的筛选及拮抗活性检测 |
1 材料 |
1.1 供试菌株 |
1.2 实验样品 |
1.3 筛选培养基 |
2 方法 |
2.1 功能菌株的筛选 |
2.1.1 耐酸耐盐菌株筛选 |
2.1.2 拮抗菌株筛选 |
2.2 功能菌株抗酸抗盐活性检测 |
2.2.1 抗酸活性检测 |
2.2.2 抗盐活性检测 |
2.3 功能菌株鉴定 |
2.3.1 形态鉴定 |
2.3.2 分子鉴定 |
2.3.3 PCR扩增 |
2.3.4 序列分析 |
2.4 抑菌谱测定 |
2.5 拮抗菌的拮抗活性检测 |
2.5.1 离体实验 |
2.5.2 盆栽实验 |
2.6 耐酸耐盐拮抗菌的其它功能探索 |
2.6.1 抗性基因 |
2.6.2 产铁载体能力检测 |
2.6.3 激素调节 |
2.6.4 ACC脱氨酶 |
3 结果 |
3.1 功能菌株筛选 |
3.2 功能菌的抗酸抗盐活性检测 |
3.3 菌株鉴定 |
3.4 抑菌谱实验 |
3.5 拮抗菌的拮抗活性检测 |
3.6 耐酸耐盐拮抗菌的其它功能探索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功能菌株的培养及发酵条件优化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种子发酵液的制备 |
2 实验方法 |
2.1 生长曲线和pH的测定 |
2.2 发酵培养基优化 |
2.2.1 碳源优化 |
2.2.2 氮源优化 |
2.2.3 无机盐优化 |
2.3 正交试验 |
2.4 发酵条件优化 |
2.4.1 温度优化 |
2.4.2 转速优化 |
2.4.3 初始pH优化 |
2.4.4 接种量优化 |
2.5 发酵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
3 实验结果 |
3.1 生长曲线和pH值 |
3.2 培养基优化结果 |
3.2.1 碳源选择 |
3.2.2 氮源选择 |
3.2.3 无机盐选择 |
3.3 正交试验结果 |
3.4 发酵条件优化实验结果 |
3.4.1 培养温度优化 |
3.4.2 培养转速优 |
3.4.3 初始pH优化 |
3.4.4 接种量优化 |
3.5 响应面分析及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讨论与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培养基的配制 |
附录二 引物序列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啶酰菌胺与烯肟菌酯复配对灰葡萄孢毒力增效作用及机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灰霉病的概述 |
1.1.1 发病主要症状 |
1.1.2 生物学特性 |
1.1.3 病害循环及发病规律 |
1.1.4 综合防治措施 |
1.2 杀菌剂复配研究 |
1.2.1 杀菌剂复配的发展现状 |
1.2.2 杀菌剂复配原则 |
1.2.3 杀菌剂复配的目的和优点 |
1.2.4 杀菌剂复配对靶标病菌的毒力评价 |
1.3 复配的增效作用及增效机理研究 |
1.3.1 杀菌剂复配增效及机理研究 |
1.3.2 呼吸抑制剂类杀菌剂复配增效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供试药剂 |
2.1.3 供试培养基 |
2.1.4 供试番茄品种 |
2.1.5 主要仪器 |
2.1.6 主要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啶酰菌胺与烯肟菌酯复配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2 最佳增效配比对不同灰葡萄孢菌株的联合毒力 |
2.2.3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 |
2.2.4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霉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
2.2.5 最佳增效配比对番茄灰霉病的田间试验 |
2.2.6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菌丝形态的影响 |
2.2.7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分生孢子和菌丝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2.2.8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能量代谢的影响 |
2.2.9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物质代谢的影响 |
2.2.10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啶酰菌胺与烯肟菌酯混配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3.2 最佳增效配比对不同灰葡萄孢菌株的联合毒力 |
3.3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 |
3.3.1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3.3.2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菌丝干重的影响 |
3.3.3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产孢量的影响 |
3.3.4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菌核产生的影响 |
3.4 最佳增效配比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试验 |
3.5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
3.6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菌丝形态的影响 |
3.7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3.7.1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分生孢子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3.7.2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菌丝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3.8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能量代谢的影响 |
3.8.1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呼吸速率的影响 |
3.8.2 最佳增效配比药剂对灰葡萄孢胞内ATP含量的影响 |
3.9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物质代谢的影响 |
3.9.1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可溶蛋白含量的影响 |
3.9.2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啶酰菌胺与烯肟菌酯混配对灰葡萄孢的室内毒力及对灰霉病的田间防效 |
4.2 啶酰菌胺与烯肟菌酯混配对灰葡萄孢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 |
4.3 啶酰菌胺与烯肟菌酯混配对灰葡萄孢菌丝形态和细胞膜结构的影响 |
4.4 啶酰菌胺与烯肟菌酯混配对灰葡萄孢能量和物质代谢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件 |
致谢 |
(3)番茄主要病害拮抗菌株的鉴定、室内抑菌作用及其田间防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番茄 |
1.2 番茄主要病害 |
1.2.1 主要病害症状 |
1.2.2 主要病害发病规律 |
1.2.3 主要病害的防治 |
1.3 生物防治研究 |
1.3.1 生物防治 |
1.3.2 生物防治细菌种类 |
1.3.3 生物防治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背景 |
1.5 课题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二章 番茄主要病害拮抗菌株的鉴定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供试培养基 |
2.1.3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菌株形态鉴定 |
2.2.2 菌株生理生化测定 |
2.2.3 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菌株形态学特征 |
2.3.2 生理生化测定 |
2.3.3 分子鉴定 |
2.4 小结 |
第三章 番茄主要病害拮抗菌株的发酵条件优化 |
3.1 材料和设备 |
3.1.1 供试菌株 |
3.1.2 培养基 |
3.1.3 仪器设备 |
3.1.4 种子液、无菌发酵液的制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生长曲线的测定 |
3.2.2 营养条件优化试验 |
3.2.3 培养条件优化试验 |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生长曲线的绘制 |
3.4.2 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对菌株A8发酵的影响 |
3.4.3 发酵培养基影响条件正交试验 |
3.4.4 发酵培养条件优化 |
3.5 小结 |
第四章 拮抗菌株发酵液室内抑菌作用 |
4.1 试验材料 |
4.1.1 实验菌株 |
4.1.2 培养基 |
4.2 试验方法 |
4.2.1 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4.2.2 发酵液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4.3.2 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4.3.3 对菌丝形态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菌株抑菌谱及田间试验 |
5.1 试验材料 |
5.1.1 实验菌株 |
5.1.2 培养基 |
5.2 试验方法 |
5.2.1 抑菌谱测定 |
5.2.2 田间试验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抑菌谱测定 |
5.3.2 田间试验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九师设施蔬菜主要病害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
1.1.1 世界各国发展设施蔬菜种植现状 |
1.1.2 我国设施蔬菜生产现状 |
1.1.3 我国设施蔬菜发展存在的问题 |
1.2 设施蔬菜病害发生特点及病害的流行与发展 |
1.2.1 设施蔬菜病害发生特点 |
1.2.2 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
1.3 国内外设施蔬菜病害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1 国外设施蔬菜病害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2 我国设施蔬菜病害研究与应用现状 |
1.4 新疆设施蔬菜的现状 |
1.5 九师垦区设施蔬菜现状及几种主要病害 |
1.5.1 灰霉病 |
1.5.2 白粉病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九师设施蔬菜主要病害种类及危害调查 |
2.2.2 设施蔬菜主要病害药剂试验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3.1 九师设施蔬菜主要病害种类调查及危害程度 |
3.1.1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种类及危害程度调查结果 |
3.1.2 茄科类蔬菜病害种类及危害程度调查结果 |
3.1.2.1 番茄早疫病危害调查 |
3.1.2.2 番茄灰霉病危害调查 |
3.1.3 瓜类蔬菜病害种类及危害程度调查结果 |
3.1.3.1 黄瓜白粉病危害调查 |
3.1.3.2 黄瓜霜霉病危害调查 |
3.1.3.3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危害调查 |
3.2 九师设施栽培蔬菜主要病害发生特点 |
3.2.1 设施栽培蔬菜连作障碍加重 |
3.2.2 设施栽培蔬菜高湿型病害日益严重 |
3.2.3 设施栽培蔬菜高温型病害日益严重 |
3.2.4 一些偶发性的生理病害成为常发性的病害 |
3.3 九师设施蔬菜主要病害药剂防治试验结果 |
3.3.1 黄瓜白粉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 |
3.3.2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 |
3.3.3 番茄灰霉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 |
3.3.4 番茄早疫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九师设施蔬菜主要病害种类调查及危害程度 |
4.2 九师设施栽培蔬菜病害发生特点 |
4.2.1 设施栽培蔬菜连作障碍日益增加 |
4.2.2 设施栽培蔬菜高湿型病害日益严重 |
4.2.3 设施栽培蔬菜高温型病害日益严重 |
4.2.4 一些偶发性的生理病害成为常发性的病害 |
4.3 主要病害药剂防治措施 |
4.4 九师设施蔬菜主要病害防治技术建议 |
4.4.1 改善基础设施,应用新技术 |
4.4.1.1 熊峰授粉技术 |
4.4.1.2 熊峰授粉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
4.4.1.3 银黑双色膜覆盖技术 |
4.4.2 筛选抗(耐)品种,做好种子处理 |
4.4.3 农业措施 |
4.4.3.1 培育壮苗 |
4.4.3.2 轮作倒茬 |
4.4.3.3 棚室消毒,做到源头控制 |
4.4.3.4 应用嫁接栽培技术 |
4.4.4 物理防治 |
4.4.5 生物防治 |
4.4.6 合理化学防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5)四川草莓灰霉病菌的多样性及防治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草莓灰霉病的病原菌及危害 |
2 草莓灰霉病的发病症状及发病规律 |
3 灰霉病菌种群多样性 |
4 草莓灰霉病的防治研究进展 |
4.1 农业防治 |
4.2 生物防治 |
4.3 化学防治 |
5 灰霉菌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
6 药剂研究进展 |
7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四川草莓灰霉病菌的多样性 |
1 试验材料 |
1.1 病原菌样品采集和供试植株及药剂 |
1.2 常用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草莓灰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
2.1.1 病原菌的分离与培养 |
2.1.2 菌落培养性状的观察 |
2.1.3 生长速率的测定 |
2.1.4 菌株对草莓叶片致病性的测定 |
2.2 草莓灰霉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1 草莓灰霉病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ISSR引物 |
2.2.3 PCR扩增条件及电泳 |
2.2.4 数据分析 |
2.3 草莓灰霉病菌抗药性检测 |
2.3.1 草莓灰霉病菌对咯菌腈抗性水平测定 |
2.3.2 环酰菌胺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毒力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草莓灰霉病菌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 |
3.1.1 四川草莓主产区灰霉病菌株采集 |
3.1.2 草莓灰霉病菌的菌落形态 |
3.1.3 草莓灰霉病菌的生长速率 |
3.1.4 草莓灰霉病菌的致病力 |
3.2 草莓灰霉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1 供试菌株的PCR扩增结果分析 |
3.2.2 四川不同地区灰霉病菌个体间的遗传多样性 |
3.2.3 灰霉病菌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 草莓灰霉病菌的抗药性多样性 |
3.3.1 草莓灰霉病菌抗药性监测及抗药水平测定 |
3.3.2 草莓灰霉病菌对咯菌腈抗性水平测定 |
3.3.3 环酰菌胺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毒力测定 |
4 讨论 |
4.1 灰霉病菌生物学特性 |
4.2 灰霉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3 抗药性水平差异性分析 |
第三章 新型防控药剂的筛选、加工及配方优化 |
1 试验材料 |
1.1 供试病原菌 |
1.2 供试药剂、助剂及常用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四种新型化学药剂和多抗霉素对灰霉病菌的毒力测定 |
2.2 化学药剂与多抗霉素的联合毒力测定 |
2.3 制剂加工 |
2.3.1 润湿剂的选择 |
2.3.2 润湿剂比例的筛选 |
2.3.3 水悬浮剂分散剂的筛选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化学制剂的确定 |
3.2 化学药剂和生物药剂复配比例的初筛选 |
3.3 复配比例的优化 |
3.4 30%咯菌腈与多抗霉素水悬浮剂的加工 |
3.4.1 30%咯菌腈与多抗霉素水悬浮剂润湿剂的筛选 |
3.4.2 30%咯菌腈与多抗霉素水悬浮剂润湿剂比例的筛选 |
3.4.3 30%咯菌腈与多抗霉素水悬浮剂润配方的筛选 |
3.4.4 30%咯菌腈与多抗霉素水悬浮剂润配方的优化 |
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1 结论 |
2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芽胞杆菌防治辣椒灰霉病及番茄根结线虫病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一章 辣椒灰霉病研究概况 |
1 辣椒灰霉病概述 |
1.1 辣椒灰霉病的分布与发生 |
1.2 辣椒灰霉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
1.3 辣椒灰霉病的发病症状 |
1.4 辣椒灰霉病的发病规律 |
2 辣椒灰霉病常规防治方法 |
2.1 化学防治 |
2.2 农业防治 |
3 本项目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南方根结线虫病的研究概况 |
1 南方根结线虫概述 |
1.1 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学特性 |
1.2 南方根结线虫的发病症状 |
2 南方根结线虫病常用防治方法 |
2.1 化学防治 |
2.2 物理防治 |
2.3 农业防治 |
2.4 抗病品种的选育 |
3 本项目研究的意义 |
第三章 辣椒灰霉病和南方根结线虫病的生物防治进展 |
1 辣椒灰霉病生物防治概况 |
2 南方根结线虫病生物防治概况 |
3 生物防治的机理研究 |
3.1 次生代谢产物的产生 |
3.2 寄生作用 |
3.3 竞争作用 |
3.4 诱导抗病性 |
4 本项目研究的意义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第四章 贝莱斯芽胞杆菌防治辣椒灰霉病的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植物、菌株和培养基 |
1.2 拮抗细菌对灰葡萄孢菌拮抗活性的测定 |
1.3 拮抗细菌水解酶活性的测定 |
1.4 拮抗细菌对辣椒灰霉病的温室试验 |
1.5 灰葡萄孢菌在辣椒叶片上生长情况的定量检测分析 |
1.6 拮抗细菌的鉴定 |
1.7 拮抗细菌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与抑菌活性检测 |
1.8 拮抗细菌挥发性物质的提取与抑菌活性检测 |
1.9 辣椒叶片细胞防卫反应的检测 |
1.10 辣椒叶片防卫相关酶活性的检测 |
1.11 辣椒叶片防卫相关基因的检测 |
1.12 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拮抗细菌对灰葡萄孢菌拮抗活性的测定结果 |
2.2 拮抗细菌水解酶活性的测定结果 |
2.3 拮抗细菌对辣椒灰霉病的温室试验结果 |
2.4 拮抗细菌形的鉴定结果 |
2.5 拮抗细菌次生代谢产物抑菌活性的检测 |
2.6 拮抗细菌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的检测 |
2.7 辣椒叶片细胞防卫反应检测的结果 |
2.8 辣椒叶片防卫相关酶活性检测的结果 |
2.9 辣椒叶片防卫相关基因检测的结果 |
3 讨论 |
第五章 蜡质芽胞杆菌AR156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生防机理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试剂、培养基 |
1.2 线虫致死率测定 |
1.3 温室防效试验 |
1.4 随机突变体插入位点的鉴定 |
1.5 蛋白酶活性检测 |
1.6 定殖能力的评价 |
1.7 生物膜形成能力的评估 |
1.8 游动性能力的检测 |
1.9 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蜡质芽胞杆菌AR156和随机插入突变体对南方根结线虫的致死率 |
2.2 蜡质芽胞杆菌AR156和随机插入突变体对番茄南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 |
2.3 BC41插入位点的鉴定 |
2.4 蜡质芽胞杆菌AR156和随机插入突变体产蛋白酶能力检测 |
2.5 BC41在番茄根围定殖能力的评估 |
2.6 蜡质芽胞杆菌AR156和BC41生物膜形成能力评估 |
2.7 蜡质芽胞杆菌AR156和BC41游动性能力比较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及专利申请 |
致谢 |
(7)福建省烟草灰霉病菌对5种药剂的敏感性测定及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 福建省烟草主要侵染性病害发生情况 |
2 烟草灰霉病 |
2.1 烟草灰霉病概述 |
2.2 灰霉病的致病机理 |
2.3 灰霉病的防治 |
2.3.1 农业防治 |
2.3.2 生物防治 |
2.3.3 生态防治 |
2.3.4 化学防治 |
2.4 烟草灰霉病的抗药性监测与治理 |
3 研究意义与价值 |
2 福建省三明市主要烟区烟草灰霉病病原菌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培养基 |
1.2 主要仪器 |
1.3 病原菌的分离 |
1.3.1 标本采集 |
1.3.2 菌株分离 |
1.4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1.5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1.5.1 烟草灰霉病菌总DNA的提取 |
1.5.2 烟草灰霉病原菌的rDNA-ITS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 |
1.6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
1.6.1 供试菌株 |
1.6.2 供试烟草品种 |
1.6.3 致病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烟草灰霉病症状 |
2.2 烟草灰霉菌培养性状与形态特征 |
2.3 rDNA-ITS序列分析 |
2.4 致病性测定 |
2.5 福建省三明烟区烟草灰霉病发生情况 |
3 小结与讨论 |
3 福建省烟草灰霉病原菌对5种药剂的敏感性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药剂与培养基 |
1.2 供试菌株 |
1.3 灰霉病菌抗性水平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杀菌剂对烟草灰霉病菌抑制率的测定 |
2.2 福建三明地区灰霉病菌的敏感性测定 |
2.2.1 灰霉病菌对唑醚·代森联的敏感性 |
2.2.2 灰霉病菌对异菌脲的敏感性 |
2.2.3 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敏感性 |
2.2.4 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 |
2.2.5 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敏感性 |
2.3 福建省三明地区烟草灰霉病菌的敏感性状况 |
3 小结与讨论 |
4 烟草灰霉病防治田间药剂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作物及品种 |
1.2 田间药剂试验供试药剂 |
1.3 试验方法 |
1.4 环境条件 |
1.5 施药器械和方法 |
1.6 调查方法 |
1.6.1 病情指数调查及计算方法 |
1.6.2 药效计算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泰宁县田间药剂试验 |
2.2 明溪县田间药剂试验 |
2.3 永安市田间药剂试验 |
3 小结与讨论 |
5 小结与展望 |
1 小结 |
2 展望 |
2.1 烟草灰霉病菌抗药性治理策略—加强抗性监测、合理用药 |
2.2 福建三明地区灰霉病菌抗性监测及用药管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生防真菌对蔬菜灰霉病的防治潜力及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灰霉病研究概况 |
1.1 蔬菜灰霉病的病原及危害 |
1.2 灰霉病的症状与病害循环 |
1.3 防治方法 |
1.3.1 农业防治 |
1.3.2 化学防治 |
1.3.3 生物防治 |
2 青霉菌和担子菌作为生防菌的研究进展 |
2.1 青霉菌作为生防菌的研究进展 |
2.2 担子菌作为生防菌的研究进展 |
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3.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灰霉病生防菌株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 培养基 |
1.2 试验方法 |
1.2.1 平板对峙试验 |
1.2.2 候选菌株对灰霉病的离体叶片初筛测定 |
1.2.3 离体叶片复筛测定 |
1.2.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平板对峙试验结果 |
2.2 候选菌株对灰霉病离体叶片初筛防效 |
2.2.3 离体叶片复筛防效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拮抗真菌的形态学及分子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形态学鉴定 |
1.3 分子生物学鉴定 |
1.3.1 主要试剂 |
1.3.2 DNA提取 |
1.3.3 PCR扩增及产物检测 |
1.3.4 序列测定 |
1.3.5 序列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形态学特征 |
2.2 分子鉴定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青霉菌对灰霉病的防治及其作用机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材料 |
1.1.2 培养基 |
1.2 试验方法 |
1.2.1 盆栽防效测定 |
1.2.2 青霉菌防治生菜灰霉病田间效果测定 |
1.2.3 青霉菌发酵产物对灰霉菌生长速率的影响 |
1.2.4 青霉菌发酵产物对灰霉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
1.2.5 青霉菌发酵产物对灰霉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1.2.6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盆栽防效测定结果 |
2.2 青霉菌防治生菜灰霉病田间效果 |
2.3 青霉菌发酵产物对灰霉菌生长速率的影响 |
2.3.1 AV12发酵产物对灰霉菌生长速率影响结果 |
2.3.2 P416发酵产物对灰霉菌生长速率的影响 |
2.3.3 P417发酵产物对灰霉菌生长速率的影响 |
2.4 青霉菌发酵产物对灰霉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
2.5 青霉菌发酵产物对灰霉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DK6菌株对灰霉病的防治及其作用机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材料 |
1.1.2 培养基 |
1.2 试验方法 |
1.2.1 盆栽防效测定 |
1.2.2 DK6菌株防治生菜灰霉病的田间效果测定 |
1.2.3 DK6发酵液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
1.2.4 DK6菌株发酵液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
1.2.5 DK6发酵产物对灰霉菌生长速率的影响 |
1.2.6 DK6发酵产物对灰霉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
1.2.7 DK6发酵产物对灰霉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1.2.8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盆栽防效测定结果 |
2.2 DK6菌株防治生菜灰霉病的田间效果 |
2.3 DK6发酵液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
2.4 DK6发酵液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
2.5 DK6发酵产物对灰霉菌生长速率的影响 |
2.6 DK6发酵产物对灰霉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
2.7 DK6发酵产物对灰霉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蜡质芽胞杆菌AR156诱导植物对丁香假单胞菌及南方根结线虫抗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机理研究进展 |
第一节 |
1 国内外芽胞杆菌的研究及其应用现状 |
1.1 国内芽胞杆菌的生防研究概况 |
1.2 国外芽胞杆菌的生防研究进展 |
2 芽胞杆菌生防机理研究 |
2.1 抗菌作用 |
2.2 溶菌作用 |
2.3 竞争作用 |
2.4 诱导系统抗病性 |
3 芽胞杆菌在农业生产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3.1 芽胞杆菌生物农药面临的问题 |
3.2 针对芽胞杆菌生物农药问题的解决方法 |
3.3 芽胞杆菌生物农药未来发展展望 |
第二节 蜡质芽胞杆菌生防机理研究进展 |
1 国内外芽胞杆菌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2 蜡质芽胞杆菌生防机理研究 |
2.1 竞争作用 |
2.2 拮抗作用 |
2.3 诱导系统抗病性 |
3 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植物防卫系统与诱导抗性 |
第一节 植物防卫系统与诱导抗性概述 |
1 根围免疫信号 |
2 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SAR) |
3 诱导系统抗病性(ISR) |
4 关键调控因子 |
4.1 NPR1调节因子 |
4.2 WRKY转录因子 |
4.3 植物诱导抗病过程中的Priming |
第二节 微生物胞外多糖的功能研究概述 |
1 多糖的种类 |
1.1 按照多糖的来源 |
1.2 按照微生物分泌的多糖部位 |
2 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生物活性 |
2.1 保护作用 |
2.2 识别作用 |
2.3 储存能量 |
2.4 粘合作用 |
2.5 提升机体免疫力 |
2.6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
3 微生物胞外多糖的应用 |
3.1 微生物胞外多糖在农业领域内的应用 |
4 总结 |
第三节 Small RNAs在植物内源免疫中的调控作用 |
1. 参与small RNAs合成的基本成分及作用 |
1.1 Dicer酶 |
1.2 AGO蛋白 |
1.3 RNA依赖性RNA聚合酶 |
2 Small RNAs的种类及生物合成 |
2.1 microRNAs的生物合成 |
2.2 siRNAs的生物合成 |
3. Small RNAs的作用机制 |
4. Small RNAs在植物内源免疫中的抗病作用 |
5. 总结 |
第三章 蔬菜根结线虫病害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
1 根结线虫的分类学地位 |
2 根结线虫的发生规律 |
3 根结线虫的寄主范围和传播途径 |
4 根结线虫的为害特点及症状 |
5 根结线虫病害的防治策略 |
5.1 农业防治措施 |
5.2 物理防治措施 |
5.3 化学防治措施 |
5.4 生物防治措施 |
6 目前根结线虫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
第四章 根结线虫病害的生防机理研究进展 |
1 根结线虫病害的生防机理 |
1.1 寄生作用 |
1.2 捕食作用 |
1.3 毒杀作用 |
1.4 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病性 |
2 问题和展望 |
第五章 植物线虫效应因子在调控病害防治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
1 线虫效应因子注入寄主植物细胞的调控 |
2 线虫效应因子作为植物细胞生物学的探针 |
2.1 细胞周期与骨架 |
2.2 细胞壁结构 |
2.3 新陈代谢 |
3 效应因子的功能性研究 |
3.1 基因沉默 |
3.2 寄主靶标识别 |
4 线虫效应因子分类 |
5. 线虫效应因子的识别研究 |
6 线虫效应因子在全球范围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下篇 研究内容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转录因子WRKY70和WRKY11在调控蜡质芽胞杆菌AR156诱导系统抗性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植物 |
1.2 供试菌株 |
1.3 培养基 |
1.4 转录因子WRKY11与WRKY70基因克隆及过表达载体构建过程 |
1.5 转录因子WRKY11与WRKY70基因过表达拟南芥以及转录因子WRKY11,WRKY70双突变体植株的构建 |
1.6 植物内源水杨酸、茉莉酸含量检测 |
1.7 引物信息 |
1.8 转录因子WRKY11与WRKY70亚细胞定位 |
1.9 Bc AR156对拟南芥促生作用表型测定 |
1.10 Bc AR156诱导拟南芥对Pst DC3000抗病性表型测定 |
1.11 Bc AR156诱导拟南芥对Pst DC3000抗病性的分子水平检测 |
1.12 Bc AR156诱导拟南芥对Pst DC3000抗病性的细胞水平检测 |
1.13 Western blot |
1.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转录因子WRKY11和WRKY70参与调控Bc AR156诱导系统抗性 |
2.2 转录因子WRKY11和WRKY70都定位于细胞核 |
2.3 转录因子WRKY11和WRKY70参与调控Bc AR156诱导拟南芥产生的系统抗性 |
2.4 转录因子WRKY11和WRKY70参与调控Bc AR156诱导拟南芥内细胞防卫反应 |
2.5 转录因子WRKY11和WRKY70是Bc AR156诱导拟南芥内防卫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所必需的 |
2.6 转录因子WRKY11和WRKY70靶标基因在Bc AR156诱导拟南芥产生的系统抗性过程中的表达情况 |
2.7 水杨酸、茉莉酸/乙烯信号通路,以及NPR1参与转录因子WRKY11和WRKY70调控Bc AR156诱导的系统抗性 |
2.8 Bc AR156诱导拟南芥产生的系统抗性并非通过影响植物内源激素的合成 |
3 讨论 |
第二章 蜡质芽胞杆菌AR156胞外多糖作为一类MAMPS激活植物系统免疫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植物 |
1.2 供试菌株 |
1.3 培养基 |
1.4 Bc AR156胞外多糖的提取与纯化 |
1.5 过敏性反应(HR)分析 |
1.6 Bc AR156各组分对Pst DC3000的平板拮抗试验 |
1.7 蜡质芽胞杆菌胞外多糖诱导抗性表型验证试验 |
1.8 Pst DC3000在拟南芥上的定殖量测定 |
1.9 Bc AR156胞外多糖诱导拟南芥对Pst DC3000抗病性的细胞水平的检测 |
1.10 拟南芥总RNA提取与Q-RT-PCR分析 |
1.11 拟南芥叶片总蛋白的提取与Western blotting分析 |
1.12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Bc AR156胞外多糖能够诱导植物产生过敏性反应 |
2.2 Bc AR156胞外多糖诱导拟南芥产生对Pst DC3000的系统抗性 |
2.3 Bc AR156胞外多糖诱导拟南芥防卫相关基因的表达 |
2.4 Bc AR156胞外多糖激活植物体免疫诱导活性氧的积累、胼胝质的沉积以及防卫相关酶活性增加 |
2.5 AR156胞外多糖在拟南芥中诱导的系统抗性通过SA信号途径,并依赖NPR1 |
2.6 Bc AR156胞外多糖在拟南芥中诱使的系统抗性通过MAPK信号途径。 |
2.7 Bc AR156胞外多糖的化学分析及结构鉴定 |
3 讨论 |
第三章 SMALL RNAS在生防菌诱导植物抗病中的调节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植物 |
1.2 供试菌株 |
1.3 培养基 |
1.4 转基因植物的构建 |
1.5 Bc AR156诱导拟南芥对Pst DC3000抗病性表型测定 |
1.6 miRNA靶基因的预测 |
1.7 拟南芥总RNA提取与Q-RT-PCR分析 |
1.8 Northern Blot |
1.9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miRNA参与调控Bc AR156诱导拟南芥产生对Pst DC3000系统抗性 |
2.2 miR472,miR825/825*参与调控Bc AR156激活的ISR |
2.3 miR472、miR825/825*过表达或者缺失能够影响植物基础免疫 |
2.4 miR472、miR825/825* target植物内源R基因,调控植物基础免疫 |
3 讨论 |
第四章 蜡质芽胞杆菌AR156调控植物根系发育防治根结线虫病害的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植物 |
1.2 供试菌株 |
1.3 培养基 |
1.4 根结线虫二龄幼虫(J2)悬浮液的制备 |
1.5 蜡质芽胞杆菌引起番茄根系变化观察 |
1.6 线虫对番茄根系侵染率检测 |
1.7 温室防效实验 |
1.8 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
1.9 番茄根组织总RNA提取与Q-RT-PCR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Bc AR156高效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 |
2.2 Bc AR156诱导番茄根系结构变化,加速番茄根系得成熟化 |
2.3 Bc AR156诱导番茄根系结构变化,降低根结线虫侵染 |
2.4 Bc AR156调控番茄根系相关基因的表达 |
2.5 转录组学预测相关调控基因Q-RT-PCR验证 |
3 讨论 |
第五章 蜡质芽胞杆菌AR156调控根结线虫效应因子表达防治病害的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植物 |
1.2 供试菌株 |
1.3 培养基 |
1.4 根结线虫二龄幼虫(J2)悬浮液的制备 |
1.5 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
1.6 效应因子分析和预测 |
1.7 番茄根组织总RNA提取与Q-RT-PCR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 |
2.2 Q-RT-PCR结果验证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及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专利 |
致谢 |
(10)子长县设施蔬菜灰霉病防治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子长县设施蔬菜目前状况 |
1.2 蔬菜灰霉病病原菌及侵染原理 |
1.2.1 蔬菜灰霉病的病原菌 |
1.2.2 灰霉病的侵染机理 |
1.3 蔬菜灰霉病的发生症状及发生规律 |
1.3.1 黄瓜灰霉病 |
1.3.2 西红柿灰霉病 |
1.3.3 甜椒灰霉病 |
1.4 蔬菜灰霉病的防治 |
1.4.1 黄瓜灰霉病的综合防治 |
1.4.2 西红柿灰霉病的综合防治 |
1.4.3 甜椒灰霉病的综合防治 |
1.5 蔬菜灰霉病药剂防治研究进展 |
1.6 存在问题与论文设计思路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作物品种 |
2.1.2 供试农药 |
2.1.3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试验调查方法及数据统计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5 种药剂防治黄瓜灰霉病药效试验结果 |
3.2 5 种药剂防治甜椒灰霉病药效试验结果 |
3.3 5 种药剂对西红柿灰霉病药效试验结果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黄瓜、甜椒、西红柿灰霉病的药剂防治策略 |
4.2 关于药剂混用与抗药性的一些探讨 |
4.3 子长县大棚设施蔬菜病害综合用药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几种蔬菜灰霉病的综合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耐酸耐盐多抗细菌的筛选及其对植物几种真菌病害的抑制作用[D]. 张帅帅.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6)
- [2]啶酰菌胺与烯肟菌酯复配对灰葡萄孢毒力增效作用及机理初探[D]. 牛慧慧.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3]番茄主要病害拮抗菌株的鉴定、室内抑菌作用及其田间防效[D]. 史莉莉.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4]九师设施蔬菜主要病害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D]. 杨哲. 石河子大学, 2018(02)
- [5]四川草莓灰霉病菌的多样性及防治药剂筛选[D]. 冯晓菲.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6]芽胞杆菌防治辣椒灰霉病及番茄根结线虫病的机理研究[D]. 廖梦婕.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7]福建省烟草灰霉病菌对5种药剂的敏感性测定及药剂筛选[D]. 徐超.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7)
- [8]生防真菌对蔬菜灰霉病的防治潜力及作用机理[D]. 王娜.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5)
- [9]蜡质芽胞杆菌AR156诱导植物对丁香假单胞菌及南方根结线虫抗性机理研究[D]. 蒋春号.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5)
- [10]子长县设施蔬菜灰霉病防治药剂筛选[D]. 窦改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