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述统计数据分组的演变与统计计算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胡英泽[1](2021)在《近代中国地权分配基尼系数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讨论》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开始由利用阶级占地比例转向利用基尼系数研究近代乡村地权分配,其中存在较大问题。根据基尼系数计算原理,各分组内户数所占比例不宜超过20%,而依照土改划分阶级成分的原则,贫雇农、中农所占的户数比例均超过了40%,忽略组内各户地权分配的差异,利用这些数据计算的基尼系数很可能严重偏低。对于计算单位,一种观点认为,按人比按户计算的基尼系数更能精确反映地权分配集中程度,长期以来,在缺乏以人为单位的土地分配数据的情况下,研究者简单把户地对应关系转换为人地对应关系,存在统计学上的重大错误。按照某一标准系数统一折算户、人地权分配基尼系数亦不可取。相对而言,按户计算的地权分配基尼系数是精确的。新的资料显示,户、人地权分配基尼系数超过0.5、0.4的村庄占60%以上,过去的一些研究低估了近代乡村地权分配的集中程度。
闫晴[2](2020)在《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文中指出基础教育的空间均衡发展是促进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教育公平与提升国民文化素养的前提和重要保障。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城市新区基础教育设施配套滞后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城市基础教育质量和数量的空间非均衡问题日益凸显。在学区固定和鼓励就近入学的政策背景下,“名校效应”驱使城市人口过度择校,造成部分地区“人满为患”、资源紧缺,而另一些地区人口稀少、教育资源大量闲置的发展窘境。此外,教育空间作为城市功能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影响深远,其与居住、交通等功能空间失配错位严重干扰了城市居民的有序生活,成为困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之一。如何实现大城市基础教育的空间均衡发展成为当前人文地理和城市规划学科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已有研究主要采用交通可达性作为教育空间均衡的唯一测度指标。交通可达性水平仅仅是反映了学校布局与学生居住地的空间区位关系,论文研究认为,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基础教育在供需、区位以及质量三方面保持相对均衡的状态。从概念内涵出发,论文首先构建空间均衡性的理论框架,明确我国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划分类型和格局演变特征,探究其约束机制和宏观调控路径。在理论研究基础上,以全国副省级及特大型城市——长春市为研究案例,通过评价体系的构建对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进行多维度多尺度的研究,建立回归模型探究其深层形成机制,并基于POI、手机信令等多源大数据进行微观尺度人口模拟,准确识别治理靶区,提出精细化的空间均衡发展策略。论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一方面完善了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理论内涵,强调空间均衡性的多尺度效应,建立了空间均衡性评价与影响机制分析框架,推动教育地理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并丰富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论;另一方面通过多尺度的空间均衡性分析,把握城市基础教育在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对城市中小学空间布局调整和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问题与理论部分,由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组成,是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一章在分析空间均衡性研究背景基础上,确定论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形成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第二章界定基础概念,并对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进行述评总结。第三章为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理论框架。该章明确了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内涵及研究方法,总结了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格局演变特征与空间尺度效应,归纳了基础教育空间均衡发展的约束性因素与影响机制,提出了我国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发展的调控路径,是论文理论贡献的集中体现。第二部分:实证研究部分,由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组成。第四章为长春市基础教育空间格局演变研究。从整体上分析了长春市中小学以及优质中小学的集聚与扩散特征,并通过配比适宜度的计算客观评价长春市中小学校等级分布的空间合理性。第五章为长春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评价。依据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基于城市实时交通大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多维多尺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市区、城市分区、街道尺度分析了基础教育空间供需均衡性、空间区位均衡性和质量均衡性的格局演变特征;引入阈值偏离度量化空间失衡范围与程度,通过三要素对比分析识别限制性要素的空间异质性,确定不同尺度区域空间均衡发展的主要矛盾;最终对三要素综合分析,通过系统聚类和分组分析划分出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不同类型。第六章是长春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形成机制研究。在定性定量分析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基础上,选取指标构建回归模型,从统计学上验证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影响因子。第七章为长春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发展的调控策略。基于Voronoi模型、线密度分析和障碍度分析,明确当前空间均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鉴于街道办事处边界是城市基础教育学区划分的重要依据,基于POI、手机信令和电力消耗数据模拟街道尺度的常住人口分布,以此构建空间均衡治理指数,识别重点治理单元,提出精细化的空间均衡发展策略。第三部分:结论与讨论部分,即第八章内容。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梳理文章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特定地域单元内学校容量与学区就学人口数量保持供需均衡、学校布局与学生居住地实现区位均衡、学校资源配置质量均衡。空间均衡性评价及内在机制探究均需综合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2)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具有尺度依赖性,宏观尺度下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良好,但随着研究尺度的下沉,空间非均衡性的矛盾逐渐显现。(3)在城市内部,空间均衡性的异质性突出,主要表现为中心市区和郊区的空间对比上。在基础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和外力作用下,宏观尺度下基础教育的空间均衡依赖于内部均衡(周边均衡)——近程均衡(远程均衡)——全域均衡的传导扩散机制。空间均衡性的发展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一个发展周期内,特定地域单元内的空间均衡性一般要经历低位不均衡/低位均衡——高位不均衡——高位均衡三种发展状态。(4)长春市空间供需均衡性在市区尺度表现良好,但在城市分区尺度和街道尺度并不乐观;全市空间区位均衡性提高明显;质量均衡性区域分异显着,整体进步缓慢。空间均衡性三要素的对比分析表明,城市核心区主要表现为空间供需限制,居民就学供需矛盾突出;核心区外的老城区逐渐摆脱了空间供需限制和空间区位限制,以质量限制或无限制为主;城市外围开发区多处于空间供需限制或空间区位限制阶段。综合三要素的系统聚类和分组分析结果证明,全市空间均衡性异质性突出,对精细化空间均衡发展调控提出较高的要求。(5)空间均衡发展理念、教育自身发展特征、人口统计学特征、房地产开发和交通设施条件是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行政机制、内生机制和互动机制是空间均衡性的内在形成机制。(6)叠加人口分布和空间均衡性指标数据综合分析结果证明,长春市小学的空间均衡治理靶区数量少,集中分布在城市核心区,初中的空间均衡治理指数高得分地区数量多,集中在城市西北部和南部。新建扩建、撤并整合、保留现址等布局调整策略,构建质量均衡单元以及关注弱势地区与学校是综合提高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有效调控策略。
刘志[3](2020)在《近代地权分配研究方法刍议——基尼系数与统计方法的运用》文中认为近代地权分配需要在研究方法改进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利用基尼系数研究地权分配,可以清晰度量其不均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阶级分组统计的局限,但是应该注意计算和分组的方法,其反映的地权分配不均程度该如何评价也需要探讨,直接照搬收入分配基尼系数的评价体系并不适当。近代以来调查统计资料非常丰富,良莠不一,研究近代地权分配,应先考辨甄选史料,尽量采用调查统计材料,使用统计的方法。经过重新计算证明,近代华北农村地权分配比较平均。
贾阅[4](2019)在《空间形态视角下的高校社区灾害韧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一个安全、正常运转的城市空间才是人类社会繁荣和发展的基石。近年来极端天气屡见不鲜,地质灾害也不间断的出现,城市居民的生活、财产都受到严重损失。各行业学者纷纷展开研究以寻求对策,营建韧性城市被普遍认为是最佳解决途径。而对于旧城更新策略的制定,专家学者们也往往依附于城市韧性的评估结果做出针对性调整,增强城市的防灾抗灾能力。从城市空间形态的视角出发研究城市的韧性属性时,我们通过文献阅读发现,从高校社区到普通社区(居住为主的社区等)从某种意义上更符合从一般到特殊的研究顺序,也更有利于后续从空间形态视角观察,具备特殊属性的社区韧性属性的研究。高校社区在城市结构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升,从而促使各地高校进入蓬勃发展、大力开发建设的新时期。另外,高校社区也往往可以看做是城市基本功能单位的缩影。作为社区,高校的基础设施完善。在研究城市或社区韧性时,高校社区包含了韧性城市模型的基本元素,可以看做研究韧性社区的典型代表。所以研究高校社区韧性评价方法有着充分的必要性。本文研究内容包括韧性城市与社区的相关理论和评价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多学科交叉比较法、统计分析法和概念分析等方法,基于城市和社区空间形态网络的视角,提出了高校社区韧性水平评价方法,为高校社区的设计,更新,改造和韧性思维的优化提升提供了依据,同时相关理论也可推广到其他社区类型之中,甚至是整个城市层面的规划设计和旧城更新。本文梳理了不同学者在各自学科背景下对韧性城市研究的不同视角及各自对韧性城市概念的解读。同时梳理了韧性城市评价方法的发展流程,在此基础上制定专有的评价方法与指标。本研究在两个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一是将描述空间形态的指标与韧性评价系统相结合,将韧性评价做到了量化评价。二是通过软件的编辑使得数据获取过程做到自助化,让计算机在更大的程度上代替人力操作,使处理社区级别的数据量成为可能性。本课题的研究是对现有韧性城市与韧性社区评价研究体系的有力补充,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方面,本文完善了空间形态视角下的城市韧性定量评估方法。在实践方面,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在城市规划初期,从城市空间形态的角度出发,为城市规划提出意见,以确保城市具有较高的应对潜在灾害的能力,降低灾害发生时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二、旧城区更新制定策略时期,可以围绕着既有的城市要素完善城市空间体系,加强城市的抗灾能力;三、针对尤其是具有历史保护区的城区、高校园区,能提出更好的运营策略和空间形态改善策略。
付孟泽[5](2019)在《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人地关系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一切互动关系的总和,乡村聚落空间的形态及其演变反映了农村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人地关系发展,探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动力和原因,梳理演变过程和特征,揭示演变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路径,对指导乡村的规划实践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首先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化的理论架构。定义了人地关系的基本概念、人地关系影响因素和乡村人地关系特征,以及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宏、中、微观上的界定与特征,从人地关系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诱发、推动和塑造这三个维度,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从空间和时间这两个尺度研究分析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的研究架构。基于土地的私有、公有属性,分两个阶段对浙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开展研究。第一阶段,沿时间轴从原始、传统农业到近代化,研究了人地关系从初始到不断发展与变迁的过程,梳理了从聚点到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演化路径,对近代以来浙北地区的村镇发展提出了“指向性”城市-市镇-村空间体系的概念。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公社化、改革开放及快速城镇化阶段,研究了土改、土地集体化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人地关系的变迁特征及其对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重点考察了快速城镇化阶段的人地关系变化特征,总结了浙北地区初步形成的现代村镇空间形态的特点,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借鉴。对当前长兴县村镇空间形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基于GIS平台构建了县域中微观空间尺度的研究方法。提出斑块空间聚集度的概念,分村域对村庄建设斑块进行空间聚集度分析;提出基于生产作用特征、人地承载特征和空间利用特征的乡村人地关系识别指数,实现了县域乡村人地关系的定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定量分析了全县域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特征,包括中心城区、县域村镇空间形态、8个典型村落空间形态的空间演变及特征分析,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研究手段。最后对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发展进行了展望。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梳理了浙江在现代化村镇建设中的经验,结合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按照“指向性”空间体系概念,对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的研究工作形成以下创新点:(1)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化的理论架构,从人地关系的视角为村镇空间形态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在宏观空间尺度提出了“指向性”城市-市镇-村空间体系概念,并以此概念诠释了近代浙北地区人地关系的发展和村镇空间形态的演变,展望了乡村振兴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3)提出县域层面中微观空间尺度定量实证研究的方法,综合分析了长兴县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特征,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研究手段。
韦爱云[6](2019)在《壮语词汇系统的计量研究》文中指出词是人类语言中最为基本的构成单位。人类不管习得、学习还是研究某种语言往往都从词汇开始,因而就语言研究而言,词汇方面的成果通常较为丰富。壮语是我国使用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语言,人们对壮语的研究已有近100年的历史,词汇也是其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以计量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对壮语词汇系统开展综合的计量研究。第1章概述国内外壮语研究现状、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三点不足并提出三个研究新思路及对应的研究问题。第2章介绍研究语料和方法,对相关计量指标和工具也一并进行详细介绍。第3章考察壮语的词频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壮语在词频分布上与汉语和英语等语言具有共性,都遵循齐普夫定律;基于自建壮语语料库统计的“h-点”和“a指数”值可以在分析性-综合性连续统上对语言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壮语与南岛语族最接近,这也许可以为我们探讨壮语的语系归属问题提供客观的依据。第4章讨论壮语的词长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以音节为词长测量单位时,我们研究的所有壮语文本的动态和静态词长分布都符合Positive CohenPoisson模型,而以字母为单位时,我们所得出的所有文本类型的词长分布数据都无法用已验证的分布模型描述;但是,以音节数和字母数测量的词长分布都可以用Zipf-Alekseev统一长度公式进行描述,且参数a和b的值之间存在幂律关系。这种幂律关系说明语言系统的自组织自调节规律性在壮语中也存在,从而可以推断壮语词长与词频之间的关系符合协同语言学中的词汇子系统协同定律;另外,词长分布本身不是区分壮语文体的有效指标,但可能是区分不同壮语语体(口头语或书面语)的有效指标;此外,以音节为词长测量单位时,所研究的壮语文本中的词长与词频之间的关系都符合幂律分布,体现了“省力原则”的特点;而以字母数测量词长时,这些文本中的词频和词长关系都不符合这个规律。这也许说明音节才是壮语词长合适的测量单位。第5章探讨壮语常用词的计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壮语、汉语和英语的高频常用词具有一定共性,即单音节词占比最大,均符合“省力原则”;三种语言在频序前1000和“h-点”前的两组高频常用词中,名词都是占比最高的词类;另一方面,壮语的实/虚词占比与汉语和英语尤其英语有显着差异,分别高达85.63%和91.5%,功能词占比非常低。这说明壮语主要靠语序排列组合来表情达意。本研究从词频分布、词长分布和常用词的计量特征三方面探究壮语词汇系统与其它语言可能存在的共性和区别性特征,不仅为壮语的词汇统计研究开辟新的视角,有助于人们对壮语词汇系统有个总体的认识,而且也为计量语言学理论的验证提供新的语言种类。
郑书敏[7](2019)在《心悸病心血瘀阻证量表研制及青山健心片对房颤大鼠HCN2、HCN4表达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研制心悸病心血瘀阻证诊断量表,为临床研究提供客观、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观察青山健心片对房颤大鼠左房HCN2、HCN4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青山健心片治疗房颤的作用机制。方法:量表研制部分通过查阅大量的古今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心悸病的常见症状、体征及舌脉,后经过小组讨论及专家的筛选,初步建立了心悸病心血瘀阻证诊断量表第一版,之后用六种统计学方法综合测评,筛选形成了量表第二版。之后应用SPSS软件对量表的信度、效度、可行度进行测评,保证量表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后再次进行临床调查,建立数据库,计算指标权重系数和证候诊断模型,最终确定心悸病心血瘀阻证诊断阈值。动物实验部分,健康Wistar大鼠80只(雌雄各半),所有大鼠每天标准饲料和酸化水喂养,青山健心片组和美托洛尔组每天对应药物灌胃,另外模型组、美托洛尔组及青山健心片组隔日一次舌下静脉静脉注射乙酰胆碱氯化钙溶液进行房颤造模,并用心电图判断是否造模成功。四周后处死动物,并取出大鼠的左心房组织,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PCR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HCN2、HCN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量表研制部分初步建立了心悸病心血瘀阻证诊断量表,其诊断阈值为189.50。实验部分,与模型组相比,应用青山健心片治疗后,房颤大鼠HCN2、HCN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量表研制部分:通过大量文献检索,建立备选条目池,通过专家问卷和小范围调查测试,确定第一版量表,后经大量临床调查问卷及相关统计学方法的运用确定第二版量表。第二版量表确定后,经信度、效度测评,最终诊断阈值为189.50的心悸病心血瘀阻证诊断量表。动物实验部分:青山健心片可能通过抑制心肌组织中HCN2、HCN4来达到降低心率的效果。
杨莹[8](2019)在《社会组织经济贡献研究 ——基于北京市的数据分析》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治理新时代以来,政策顶层设计日益凸显善治思维,社会建设整套改革举措渐次落地,慈善公益法制进程迎来突破,社会组织发展制度环境更加优化。在系列政策红利的持续推动下,中国社会组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入了快速成长时期,组织数量、就业人数等指标持续稳步增长。社会组织不仅在政治参与和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逐步成为第三产业乃至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供给者。然而,长期以来,社会组织的经济贡献却一直被忽视,政府、社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都十分模糊,甚至学术界也缺乏基本的关注和讨论。从政府统计的情况来看,反映社会组织经济贡献的统计数据十分不足,仅有的能够反映经济规模的增加值数据又因不断受到慈善界和学者关于数据准确性的质疑而停止发布。在此背景下,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深入分析社会组织的经济贡献是很有必要的,以经济学视角评价社会组织发展状况更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崭新的研究维度,不仅能够客观地评估该部门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影响和长远意义,也能够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的逻辑主线是“社会组织经济贡献被忽视——测量结果显示了值得重视的经济力量——应优化政策促进其经济发展”。首先提出了社会组织经济贡献长期被忽视的问题,政府和学界普遍缺乏对该类组织真实经济贡献的认识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社会经济理论、资源配置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作为研究视角和引导,阐述了社会组织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提出了社会组织经济贡献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比较分析了国际非营利部门经济核算做法,调研考察了中国社会组织经济核算存在的问题,提出本文进行社会组织经济指标测算和数据分析的必要性。随后,对北京市社会组织经济贡献指标体系进行测算和分析,获得结果主要包括:潜力巨大的经济规模、重要的就业部门、提供服务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劳动者报酬构成支出主体、增速超过整体经济以及劳动生产率有待提高等;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和本测算研究获得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社会组织是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最后,梳理和借鉴了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非营利部门的经济贡献情况及经验启示,深入分析了中国社会组织经济贡献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在深化认识理念、构建核算体系、强化制度供给、提升自身能力等方面提出优化促进社会组织经济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田光辉[9](2019)在《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文中指出随着工业和城镇化的快速扩张,环境问题愈加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关切,为应对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压力,环境规制逐步增强,开始成为产业地理格局调整的重要因素。污染企业和产业对环境规制的响应成为各学科研究的热点。然而,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冲突是工业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世界性难题,出于财税动机和经济增长等地方利益考虑,地方保护会对环境规制的实施和执行形成干扰,也会影响污染产业的地理空间格局。因此,需要将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纳入统一的理论和模型分析框架中,才能更好的理解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变化。本文以“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的关系”为核心论题,基于环境规制理论、地方保护理论和区位论,从宏观和微观视角系统研究两因素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影响,契合生态文明建设下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结合已有研究和相关理论,本研究系统阐述了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和产业动态作用的理论依据和作用机制,在考虑区域、产业和企业异质性的基础上,构建了综合性理论分析框架。同时,为更好的理解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作用,本研究对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演变轨迹进行了分阶段阐述,揭示其特点、问题和演进方向,分析其影响。依据所构建的分析框架,本文以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主要研究区域进行实证分析,将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分为宏观层面产业分布变化和微观层面产业动态调整,产业动态包括企业进入、退出、企业利润率、企业创新、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共包含以下研究内容: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时空格局及其交互机制,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空格局特征,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产业分布的影响,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产业动态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分布差异显着,存在负向空间关联特征;两者具有区域“模仿行为”和交互制约作用。地市层面环境规制分布呈现东高西低,高值不断向内陆转移;地方保护则由北高南低向中西高、东部低转变。两者均为空间集聚特征,其中,环境规制集聚程度趋于离散;地方保护空间集聚存在明显的东西和南北差异。两者存在负相关空间关联特征。在两者作用和竞争形态上。全样本估计中,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具有交互制约作用,均存在区域“模仿行为”。发现环境规制并非单向的“逐底竞争”,而是在利益争夺、地市博弈及环境恶化中累积向上。而邻近地区环境规制的空间溢出效应较弱。分阶段估计中,环境规制的“模仿制约”形态有所增强,环境规制“竞争向上”得到强化。分区域估计中,由东至西,环境规制对地方保护的作用形态分别呈现“模仿制约”、“独立制约”、“独立无效”;地方保护对环境规制的作用形态则呈现“独立无效”、“独立制约”和“模仿促进”。(2)污染密集型产业比重波动下降,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时间变化上,污染密集型产业总量稳步提升,比重波动下降,内部组成结构相对稳定。先后经历缓慢增长、快速扩张和结构转型三个阶段,表现为“分散-集中-分散”趋势。空间分布上,省级层面,北京、广东、江苏和浙江是主要产能转出地,中西部则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主要承接地。地市层面上,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和江苏省是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主要分布区,总体布局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特征;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为产能的主要转出地,重点开发区域则成为产能的主要增长地区。各行业的调整方向在地带间、城市群和地市间存在较大差异。(3)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的影响存在区域、产业、和空间异质性。环境规制与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呈倒“U”型关系,环境规制开始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尤其对高污染行业,证实“污染避难所”效应存在。省域层面,环境规制的作用在东西部突出,而在地市三大地带内均呈倒“U”型关系。环境规制对污染产业规模的抑制效应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上升而增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环境规制与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的关系呈现倒“N”型。地方保护推动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尤其对高国有比重行业,而不符高利税产业倾向布局在地方保护高地区的假设。与邻近地区的地方保护博弈将削弱产业收益。省级层面,地方保护作用在中西部显着,而地市层面,由西至东,地方保护指数越高,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增幅越大。随着地方保护指数上升,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呈现“V”型;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地方保护先促进后抑制污染密集型产业增长。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交互作用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影响在考虑尺度、区域和产业异质性后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两者的交互作用在省域层面的东中部明显,而在地市层面,中西部更能体现出两者的交互作用。地方保护抑制环境规制对高污染行业的作用。(4)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产业动态的影响受到区域、产业和企业异质性的影响。(1)企业进入高值呈现向西部移动的态势。环境规制提升了高污染企业的进入壁垒,而对国企、外资和大企业有所削弱。地方利税保护动机降低西部,而提升了东中部的进入门槛;国企保护动机则降低了企业进入门槛。大企业更易进入地方保护动机高的地区,国有企业易进入利税保护动机高的地区,而东中部国有比重高的地区则限制国有企业进入。环境规制提升了东西部地方利税保护动机高地区的企业进入壁垒,国有企业保护动机则抑制环境规制的作用。(2)污染企业的退出率和内部退出结构的高值区域逐渐西移,东部企业退出规模有所提升。环境规制并非污染企业退出的关键因素,年龄大的企业受影响较高。东西部地方利税保护动机降低了污染企业的退出概率,而国有企业保护动机则增加了企业退出数量。国有和外资企业在地方保护程度高的地区退出壁垒较高,环境规制推动地方利税保护动机高的地区污染企业退出,而国有企业保护动机则对环境规制作用的发挥具有抑制作用。(3)企业利润率的空间格局呈现东部总体较优,中西部发展迅速的特征。强“波特假说”未得到验证,“合规成本”可以用来解释环境规制与企业利润率的关系。保护利税动机有利于提升企业利润率,而除国企、外资和大企业外,国有企业保护动机不利于利润率提升。利税保护动机改变了环境规制遵循成本效应,而国企保护动机和环境规制的负向效应具有叠加作用。地区异质性上,中部地区环境规制遵循成本效应较强,降低了利税比重高地区的利润,而西部国企即使面对严格的环境规制,其利润也能得到保障。(4)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创新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和长三角,逐步向中部和成渝地区扩展。未证实弱“波特假说”存在,环境规制有利于推动国企和外资企业的创新,但对大企业具有“挤压效应”。地方保护利税动机能够推动企业创新水平提升,其中,外资和民营企业是创新主力。国企保护动机则阻碍创新增长,且不利于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发挥。(5)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专业化集聚格局各有不同特点,但整体变化相对稳定。在全国和中部,环境规制促使产业集聚分散,而在东西部,环境规制则推动产业集聚提升。环境规制利于民营企业为主的地区产业集聚,而在国企和大企业为主的地区,环境规制增强不利于产业集聚。地方利税保护动机促使产业分散,除东部外,国企保护动机推动产业集聚。环境规制总体上降低了地方保护动机高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6)产业结构“污染化”格局呈现西高东低,产业结构趋于“清洁化”。环境规制有利于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向“清洁化”转型,尤其是对内部规模经济大的产业,而对民营企业比重大的行业作用不明显。除内部规模大的产业外,地方利税保护动机会推动产业向“清洁化”转型。国有企业保护动机则不利于产业向“清洁化”转型。环境规制有利于抑制地区利税占比高地区的产业增长,但环境规制的作用易受国企保护动机的干扰。根据相关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强环境治理和管理体系建设,提升环境规制效率;(2)推动市场化和国有体制改革,减少不良干预;(3)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区域向好竞争;(4)综合统筹、合理谋划,做好产业迁出和承接工作;(5)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措施;(6)增强企业创新能力;(7)发展绿色产业,致力产业结构“清洁化”转型。创新之处:在理论上,将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同时纳入分析框架,并分析二者对污染产业地理格局的作用机制;构建地市层面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测度方法,并考察两者的作用形态;从宏观、微观和异质性视角探讨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影响,丰富了相关研究。
张晓丽[10](2019)在《通风室外PM2.5设计浓度的确定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雾霾天气频发,PM2.5已经成为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首要污染物,随着室外大气污染的加重室内空气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许多空调系统中配置空气过滤装置来过滤送风气流,从而降低室内PM2.5浓度,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由于我国对于空气过滤器设计选型中的设计参数没有相关规范给出确定的取值,所以过滤器的设计选型存在很多问题。我国早期的室内外空气质量标准大多借鉴国际或发达国家相关标准,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缺乏可靠的研究及结论,空气污染物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也没有具体量化,所以导致了我国相关规范不符合我国国情或者缺乏的现状。本文首先从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对全国31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监测站大气污染物数据进行记录,根据我国空气质量指数分析我国城市PM2.5污染水平及PM2.5最大值与年均值分布状况,结果表明:我国31个受测试的城市的PM2.5年均值浓度处于30100μg/m3之间,PM2.5年均值浓度最小的城市为拉萨,最大的是石家庄;PM2.5日均值浓度最高的城市是西安,为560μg/m3;最低的城市为拉萨,为72μg/m3。PM2.5日均值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要求的城市仅有拉萨。在此基础上,根据统计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了PM2.5浓度随季节、月、日、时的分布特征及PM2.5浓度与CO、SO2、NO2、O3、PM10等主要气体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M2.5浓度值与季节、月份、日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M2.5浓度的日变化分布呈现双峰值变化特征;PM2.5日平均浓度值与CO、SO2、NO2、PM10等污染物浓度呈现线性相关关系,而与O3日平均浓度值相关性不强,并运用Spss软件以CO、SO2、NO2、PM10等污染物浓度为自变量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最后,本文对空气过滤器选型的基本方法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国内外相关规范标准,并进行对比延伸,根据规范及相关研究给出了空气过滤器选型所需设计参数。给出“不保证天数法”、“保证率法”、“数学归纳法”三种方法确定大气PM2.5室外设计浓度,并分别对记录的城市日均值数据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我国不同方法下大气室外PM2.5设计浓度的推荐取值。同时分析对比三种方法建议现阶段采用“数学归纳法”来推算大气PM2.5室外设计浓度比较合适,随着数据的完善推荐采用“不保证天数法”,不保证天数推荐取5天或者15天,大气室外PM2.5设计浓度的确定为新风过滤器的设计选型提供参考,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二、试述统计数据分组的演变与统计计算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述统计数据分组的演变与统计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中国地权分配基尼系数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 分组问题 |
(一)无地户问题。 |
(二)分组问题。 |
1.占地面积区间分组 |
2.阶级分组 |
3.“关中模式”及相关研究户、人基尼系数偏低的原因 |
二、 地权、收入分配与户人折算 |
(一)土地分配、土地收入分配 |
(二)户、人基尼系数计算、折算问题 |
1.土地家户制的历史传统。 |
2.“关中模式”户—人计算、折算的错误。 |
(三)户、人基尼系数计算值取舍问题 |
三、 “从总”、“从大”原则 |
结论 |
(2)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目的 |
一、研究问题与切入点 |
二、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一、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理论框架 |
二、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评价体系 |
三、基于问卷调研和大数据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研究述评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基础教育 |
二、空间均衡 |
三、教育均衡发展 |
四、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 |
第二节 基础理论综述 |
一、教育公平理论 |
二、资源配置理论 |
三、邻里单位理论 |
四、公共设施区位理论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二、研究方法梳理 |
三、研究述评与启示 |
第三章 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理论框架 |
第一节 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内涵 |
一、空间均衡性的概念 |
二、空间均衡性的内容 |
三、空间均衡性的特点 |
四、空间均衡性的类型 |
第二节 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研究的方法论 |
一、教育学视角下的方法探究 |
二、地理学视角下的方法探究 |
三、论文方法论体系 |
第三节 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格局演变 |
一、空间异质性格局特征 |
二、空间均衡性的传导机制 |
三、空间均衡性的演变规律 |
第四节 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约束机制与发展路径 |
一、约束性因素 |
二、影响机制 |
三、路径选择 |
第四章 长春市基础教育时空格局变化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一、研究区概况 |
二、研究区典型代表性 |
三、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二节 长春市基础教育的格局演变 |
一、长春市基础教育概况 |
二、基础教育的空间集聚与扩散 |
第三节 长春市优质基础教育的格局演变 |
一、优质基础教育发展概况 |
二、优质基础教育的集散与扩展方向 |
三、等级比例适宜度 |
第五章 长春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评价 |
第一节 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评价体系 |
一、空间均衡性评价目的 |
二、空间均衡性评价要素 |
三、空间均衡性评价方法 |
第二节 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单要素分析 |
一、空间供需均衡性分析 |
二、空间区位均衡性分析 |
三、质量均衡性分析 |
第三节 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限制性要素分析 |
一、空间失衡范围与程度 |
二、限制性要素分析 |
三、多尺度下的限制性要素识别 |
第四节 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综合分析 |
一、市区尺度下的空间均衡性 |
二、城市分区尺度下的系统聚类 |
三、街道尺度下的空间聚类 |
第六章 长春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形成机制 |
第一节 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影响因素 |
一、空间均衡发展理念 |
二、教育自身发展特征 |
三、人口统计学特征 |
四、房地产开发 |
五、交通设施条件 |
第二节 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形成机制 |
一、指标选取 |
二、结果分析 |
第七章 长春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调控分析 |
第一节 基础教育空间均衡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一、中心市区“名校”过饱和 |
二、郊区学校资源利用率低 |
三、郊区学校可达性差 |
四、资源配置校际分异严重 |
第二节 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治理靶区识别 |
一、街道尺度人口模拟 |
二、空间均衡治理靶区 |
第三节 基础教育空间均衡发展调控策略 |
一、学校布局调整与优化 |
二、构建质量均衡单元 |
三、关注弱势地区和学校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论文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3)近代地权分配研究方法刍议——基尼系数与统计方法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 地权分配基尼系数的计算与评价 |
(一)基尼系数的优点与利用 |
(二)地权分配基尼系数的计算 |
(三)地权分配基尼系数的评价 |
二、地权分配的统计方法和比较原则 |
(一)地权分配的统计方法 |
1.考辨史料不可忽略 |
2.贯彻统计原则 |
3.基本的统计方法 |
(二)地权分配研究的比较原则 |
1.“从总”与“从大”的比较原则 |
2.再论近代华北的地权分配实态 |
结论 |
(4)空间形态视角下的高校社区灾害韧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范围、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2 基本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研究 |
2.1 空间形态研究方法与描述要素 |
2.1.1 图论——空间形态量化媒介 |
2.1.2 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设计 |
2.1.3 城市空间形态图论研究方法 |
2.1.4 空间形态研究工具 |
2.2 社区灾害韧性 |
2.2.1 城市的韧性 |
2.2.2 城市韧性与社区韧性 |
2.2.3 韧性视角下的灾害类型 |
2.2.4 应对灾害的社区韧性机制 |
2.3 高校社区韧性评价方法 |
2.3.1 高校社区的含义 |
2.3.2 高校社区典型性与要素 |
2.3.3 空间形态视角下高校社区的代表性 |
2.3.4 韧性高校社区抗灾模式 |
2.3.5 高校社区韧性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校社区灾害韧性评价体系构建 |
3.1 高校社区灾害韧性 |
3.1.1 高校社区与城市的关系 |
3.1.2 韧性高校社区常见抗灾防灾问题 |
3.1.3 韧性评价视角下的高校社区模型 |
3.1.4 高校社区灾害韧性运营流程 |
3.2 各灾害阶段高校社区灾害韧性特性 |
3.2.1 稳定性 |
3.2.2 冗余度 |
3.2.3 效率性 |
3.2.4 适应性 |
3.3 指标选取 |
3.3.1 指标体系制定流程 |
3.3.2 指标选取的原则 |
3.3.3 指标初步筛选结果 |
3.3.4 初选指标的筛选 |
3.3.5 指标体系构建 |
3.4 指标数值获取方法与评价工具的创建 |
3.4.1 城市地图的获取 |
3.4.2 评价指标模块编写 |
3.4.3 地图的转化 |
3.4.4 公式的创建 |
3.4.5 评价指标数值的输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校社区灾害韧性评价方法应用与分析 |
4.1 高校社区的选取与评价指标计算 |
4.1.1 典型高校社区的选取与简介 |
4.1.2 缓冲区的确定 |
4.1.3 评价指标数值获取 |
4.2 高校社区韧性评价指标数据分析 |
4.2.1 系统内部韧性Ⅰ型指标分析 |
4.2.2 系统内部韧性Ⅱ型指标分析 |
4.2.3 系统整体韧性Ⅲ型指标分析 |
4.2.4 高效社区整体韧性评价 |
4.3 提升高校社区韧性方法 |
4.3.1 提升原则 |
4.3.2 既有空间要素保护与提升策略 |
4.3.3 结合城市设计的优化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时代背景 |
1.1.2 乡村空间形态是乡村转型与发展的重要关注点 |
1.1.3 人地关系构成了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核心推动力 |
1.1.4 研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二战后欧、亚部分国家的乡村振兴计划与启示 |
1.2.2 国际上由聚落地理学缘起的乡村及空间演变研究 |
1.2.3 国内关于乡村空间形态演变及规划建设的研究 |
1.2.4 乡村空间演化推动力的研究——由环境决定论到人地协调论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区域选择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人地关系及其推动下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架构 |
2.1 人地关系的定义以及乡村人地关系的特征 |
2.1.1 人地关系的概念内涵 |
2.1.2 人地关系的决定因素 |
2.1.3 乡村人地关系的特征与考察视角 |
2.2 乡村聚落及空间形态的概念与定义 |
2.2.1 由乡村聚落到现代村镇的概念阐释 |
2.2.2 乡村空间及形态的物质性概念意义 |
2.2.3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特征与考察视角 |
2.3 人地关系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机理 |
2.3.1 人地关系诱发了乡村聚落的出现 |
2.3.2 人地关系推动了乡村聚落的演化 |
2.3.3 人地关系塑造了乡村聚落的多样 |
2.3.4 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 |
2.4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空间尺度 |
2.4.1 乡村聚落的宏观空间尺度 |
2.4.2 乡村聚落的中微观空间尺度 |
2.5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时间尺度 |
2.5.1 人地关系的阶段划分与时间尺度的关系 |
2.5.2 本研究所取的时间尺度及其考虑 |
2.6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技术框架 |
2.7 本章小节 |
第3章 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 |
3.1 从“采集渔猎”到原始农业——临时聚点到聚落雏形 |
3.1.1 “采集渔猎”下的临时聚点 |
3.1.2 原始农业与聚落空间形态雏形 |
3.2 传统农业社会浙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发育发展 |
3.2.1 传统农业社会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
3.2.2 传统农业社会浙北地区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
3.2.3 传统农业人地关系推动下的浙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 |
3.3 近代浙北地区的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的演变和发展 |
3.3.1 近代浙北地区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
3.3.2 近代浙北地区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
3.3.3 近代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土地集体所有制下的人地关系变迁与村镇空间多元发展 |
4.1 建设初期人地关系变迁及乡村空间形态 |
4.1.1 以土地改革为序幕的人地关系演化历史环境 |
4.1.2 建设初期的人地关系特征 |
4.1.3 建设初期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演变 |
4.2 改革开放后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形态的变化 |
4.2.1 从家庭联产承包到乡镇工业的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
4.2.2 乡镇工业推动下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
4.2.3 改革开放后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变化 |
4.3 快速城镇化时期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 |
4.3.1 快速城镇化时期人地关系演化的背景环境 |
4.3.2 快速城镇化推动下的人地关系特征 |
4.3.3 快速城镇化推动下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前人地关系特征下浙北县域村镇空间中微观形态研究 |
5.1 长兴县的典型性、概况及定量实证研究方法 |
5.1.1 长兴县的典型性及概况 |
5.1.2 县域层面中微观尺度定量实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5.2 长兴县当前乡村人地关系特征的分析及发展驱动力评估 |
5.2.1 长兴县乡村生产作用特征 |
5.2.2 长兴县乡村人地承载特征 |
5.2.3 长兴县乡村生产生活组织特征 |
5.2.4 长兴县当前村镇空间发展驱动力类型及评估 |
5.3 长兴县村镇空间中微观形态的发展研究 |
5.3.1 中心城区(县城)的空间演变特征 |
5.3.2 县域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
5.3.3 典型乡村空间形态的构成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乡村振兴下浙北人地关系与村镇空间形态发展展望 |
6.1 浙江省在村镇现代化建设中的探索和启示 |
6.1.1 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及启示 |
6.1.2 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
6.2 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展望 |
6.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 |
6.2.2 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人地关系特点分析 |
6.2.3 浙北乡村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展望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与创新点 |
7.1.1 研究主要工作、相关结论 |
7.1.2 研究创新点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发表 |
致谢 |
(6)壮语词汇系统的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国内外壮语词汇研究述评 |
1.1.1 国内壮语词汇研究进展 |
1.1.2 国外壮语词汇研究进展 |
1.1.3 国内外常用词研究进展 |
1.1.4 研究现状小结 |
1.2 基于真实语料的壮语词汇研究新思路 |
1.3 研究问题 |
1.4 本研究的框架结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语料来源 |
2.1.1 语料来源和语料库建库情况 |
2.1.2 语料处理情况介绍 |
2.2 研究方法和计量指标 |
2.2.1 词频统计和平均词频 |
2.2.2 词频分布定律 |
2.2.3 型/例比 |
2.2.4 高频词 |
2.2.5 单现词 |
2.2.6 词长测量单位及平均词长 |
2.2.7 词长分布定律 |
2.2.8 词长和词频协同定律 |
2.3 计量工具 |
2.3.1 获取数据的工具 |
2.3.2 分析数据的工具 |
3 壮语词频分布特征考察 |
3.1 国内外语言词频研究现状及壮语词频研究现状 |
3.1.1 国外语言词频研究现状概述 |
3.1.2 国内语言词频研究现状概述 |
3.1.3 国内外壮语词汇统计及词频研究现状概述 |
3.1.4 壮语词频考察研究问题 |
3.2 壮语词频分布考察的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研究方法 |
3.3 壮语在词频分布上体现的语言共性 |
3.4 壮语在词频分布上体现的区别性特征 |
3.5 壮语词频研究小结 |
4 壮语词长分布特征研究 |
4.1 国内外词长研究综述 |
4.2 壮语词长考察研究问题 |
4.3 壮语词长分布考察的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3.1 数据来源与语料处理情况 |
4.3.2 研究方法 |
4.4 壮语词长分布特征考察 |
4.4.1 大规模混合壮语文本的词长分布特征 |
4.4.2 同质性壮语文本的词长分布特征 |
4.4.3 不同文体壮语文本的词长分布特征 |
4.4.4 不同壮语文本的词长分布考察讨论 |
4.4.5 壮语词频与词长关系 |
4.5 壮语词长分布特征考察小结 |
5 壮语常用词计量特征研究 |
5.1 国内外常用词研究综述 |
5.2 壮语常用词考察研究问题 |
5.3 壮语常用词考察的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5.3.1 数据来源于语料处理情况 |
5.3.2 研究方法 |
5.4 壮语常用词特征考察 |
5.4.1 壮语常用词的界定及常用词表的编制 |
5.4.2 词频序前1000 的壮语常用词特征 |
5.4.3 词频序在“h-点”之前的壮语常用词特征 |
5.5 壮语常用词计量特征考察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以音节为测量单位的动态壮语语料文本词长分布拟合结果 |
附录2 以音节为测量单位的静态壮语语料文本词长分布拟合结果 |
附录3 CZL中词频序在1000 之前的常用词统计表 |
(7)心悸病心血瘀阻证量表研制及青山健心片对房颤大鼠HCN2、HCN4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心悸病心血瘀阻证量表的研制 |
1 心悸病心血瘀阻证诊断量表框架设计 |
1.1 组建量表工作组 |
1.2 拟定诊断量表框架 |
1.3 构建备选条目池 |
1.4 初筛条目及初建量表 |
1.5 测试量表和条目细筛 |
1.6 确定量表第二版 |
2 心悸病心血瘀阻证诊断量表信度测评 |
2.1 可行性测评 |
2.2 量表信度的检测 |
3 心悸病心血瘀阻证诊断量表的效度测评 |
3.1 表面效度 |
3.2 区分效度 |
3.3 结构效度 |
4 心悸病心血瘀阻证量化诊断标准的建立 |
4.1 临床资料 |
4.2 建立数据库 |
4.3 确定指标权重系数 |
4.4 建立心悸病心血瘀阻证证候诊断模型 |
4.5 确定证候诊断阈值 |
4.6 心悸病心血瘀阻证诊断标准的建立 |
4.7 程度分级诊断标准的确定 |
讨论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青山健心片对房颤大鼠HCN2、HCN4 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主要仪器 |
1.4 主要试剂 |
2 动物实验方法 |
2.1 动物造模方法 |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
2.3 标本制备方法 |
3 PCR分析方法 |
3.1 总RNA抽提 |
3.2 反转录 |
3.3 定量PCR |
4 Western Blot分析方法 |
4.1 组织蛋白的提取以及浓度的测定 |
4.2 SDS-PAGE电泳 |
4.3 转膜 |
4.4 免疫反应 |
4.5 化学发光及凝胶图像分析 |
5 结果 |
5.1 PCR结果 |
5.2 WB结果统计分析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1:超级化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2,4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2:心悸病中医量表研制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8)社会组织经济贡献研究 ——基于北京市的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社会组织经济功能研究 |
二、社会组织经济效应实证研究 |
三、社会组织经济贡献核算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目标 |
第二章 社会组织经济贡献的理论分析和研究范畴 |
第一节 社会组织经济贡献的理论支持 |
一、社会经济理论的启示 |
二、资源配置理论的要义 |
三、交易成本理论的影响 |
四、社会资本理论的意义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概念与范畴 |
一、政策文件的演变发展 |
二、学界研究的观点探讨 |
三、本研究的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经济贡献机制分析 |
一、社会组织直接经济贡献 |
二、社会组织间接经济影响 |
三、社会组织经济贡献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章 社会组织经济贡献核算的现状和问题 |
第一节 国外非营利部门经济核算的经验做法 |
一、SNA体系中的非营利部门经济核算 |
二、联合国《非营利机构手册》的倡议 |
三、非营利部门核算方法的持续改进 |
第二节 中国社会组织经济核算现状 |
一、国民经济核算总体情况 |
二、第三产业经济核算存在短板 |
三、社会组织经济核算仍在起步 |
四、社会组织经济核算评价 |
第四章 社会组织经济贡献的测算和结果分析 |
第一节 测算方法设计 |
一、测算思路和样本选择 |
二、数据采集和处理 |
三、测算指标说明及计算方法 |
四、测算方法的不足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经济贡献测算结果 |
一、潜力巨大的经济规模 |
二、重要的就业部门之一 |
三、富有特色的经济结构 |
四、较高的经济增速 |
五、有待提高的劳动生产率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经济贡献特点分析 |
一、主要优势 |
二、问题短板 |
第五章 社会组织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研究 |
一、变量选择和研究思路 |
二、实证分析 |
三、实证小结 |
第二节 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
一、变量选择和模型构建 |
二、实证分析 |
三、实证小结 |
第六章 国外非营利组织经济贡献情况 |
第一节 美国非营利部门经济图景 |
一、非营利组织经济贡献的美国特色 |
二、发展环境和影响因素 |
第二节 日本非营利组织经济面貌 |
一、非营利组织经济贡献的日本实践 |
二、发展环境和影响因素 |
第三节 德国非营利组织经济贡献 |
一、非营利组织经济贡献的德国模式 |
二、发展环境和影响因素 |
第四节 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经济影响 |
一、非营利组织经济贡献的澳大利亚特征 |
二、发展环境和影响因素 |
第五节 经验启示 |
一、公共部门的资金支持 |
二、市场化的发展方向 |
三、宽严并济的法律规制 |
四、卫星账户具有核算优势 |
第七章 社会组织经济贡献结论分析和思考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经济贡献的制约因素 |
一、政策制度因素 |
二、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因素 |
三、经济社会环境因素 |
第三节 促进社会组织经济发展的思考 |
一、深化社会组织经济贡献的认识理念 |
二、构建社会组织经济贡献核算体系 |
三、强化社会组织发展制度供给 |
四、提升社会组织自身发展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9)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制造业地理格局已从向东部地区集聚转向中西部地区扩散 |
1.1.2 严峻的环境形势推动环境治理体系持续完善 |
1.1.3 污染企业对环境规制的区位响应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命题 |
1.1.4 地方保护和区域竞争是影响环境规制执行力度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文献述评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产业地理格局 |
2.1.2 污染密集型产业 |
2.1.3 环境规制 |
2.1.4 地方保护 |
2.1.5 区域、产业和企业异质性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研究 |
2.2.2 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研究 |
2.2.3 环境规制与产业地理格局研究 |
2.2.4 地方保护与产业地理格局研究 |
2.2.5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关系及其对产业地理格局的影响 |
2.3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理论依据 |
3.1.1 产业空间格局理论 |
3.1.2 政府行为理论 |
3.1.3 环境规制理论 |
3.1.4 地方保护理论 |
3.2 作用机制分析 |
3.2.1 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的影响 |
3.2.2 地方保护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的影响 |
3.2.3 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交互作用 |
3.2.4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企业空间动态 |
3.2.5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企业创新 |
3.2.6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产业集聚 |
3.2.7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结构转型 |
3.3 本文理论分析框架 |
第四章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的演变及定量测度 |
4.1 环境规制演变与定量测度 |
4.1.1 环境保护制度演变阶段 |
4.1.2 环境规制实施与效果 |
4.1.3 环境规制强度的测度 |
4.2 地方保护演变及定量测度 |
4.2.1 地方保护演变阶段 |
4.2.2 地方保护的影响 |
4.2.3 地方保护的测度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的时空格局及交互作用 |
5.1 地方竞争: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权衡 |
5.2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
5.2.1 研究数据与处理 |
5.2.2 空间关联分析方法 |
5.2.3 模型构建、变量选择与空间矩阵设定 |
5.3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的空间格局 |
5.3.1 时间特征 |
5.3.2 空间分异特征 |
5.4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的空间关联 |
5.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2 单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3 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5.5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的交互作用 |
5.5.1 估计方法 |
5.5.2 全样本估计结果 |
5.5.3 分阶段与分地区估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空格局 |
6.1 引言 |
6.2 省域尺度污染密集型产业时空格局演变 |
6.2.1 数据来源 |
6.2.2 省域尺度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的时空变化 |
6.3 地市尺度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空格局 |
6.3.1 数据来源 |
6.3.2 地市尺度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空格局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 |
7.1 引言 |
7.2 省域尺度的计量模型分析 |
7.2.1 计量模型构建 |
7.2.2 变量选择 |
7.2.3 指标处理和模型检验 |
7.2.4 实证分析结果 |
7.3 地市尺度计量模型分析 |
7.3.1 计量模型构建 |
7.3.2 变量选择 |
7.3.3 指标处理和模型检验 |
7.3.4 实证分析结果 |
7.4 地市尺度空间异质性分析 |
7.4.1 模型设定 |
7.4.2 门槛变量检验 |
7.4.3 门槛回归及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动态 |
8.1 引言 |
8.2 产业动态的指标量化 |
8.2.1 企业进入和退出 |
8.2.2 企业利润率和企业创新 |
8.2.3 区域工业集聚 |
8.2.4 产业转型 |
8.2.5 数据来源与处理 |
8.3 产业动态的时空演化特征 |
8.3.1 企业进入 |
8.3.2 企业退出 |
8.3.3 企业利润率 |
8.3.4 企业创新 |
8.3.5 专业化集聚 |
8.3.6 产业结构 |
8.4 模型设计与数据介绍 |
8.4.1 模型设计 |
8.4.2 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
8.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8.5.1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企业进入和退出的影响 |
8.5.2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企业利润和企业创新的影响 |
8.5.3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创新之处 |
9.4 研究不足和展望 |
9.4.1 研究不足 |
9.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通风室外PM2.5设计浓度的确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PM_(2.5) 的污染现状 |
1.1.2 PM_(2.5) 的危害 |
1.1.3 PM_(2.5) 的监测 |
1.1.4 PM_(2.5) 的防治进程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气PM_(2.5) 浓度特征的研究 |
1.2.2 PM_(2.5) 设计浓度相关的研究 |
1.2.3 PM_(2.5) 与人群健康效应的关系 |
1.2.4 存在问题及不足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2 数据采集与标准规范 |
2.1 气象数据记录 |
2.1.1 气象资料记录内容 |
2.1.2 气象资料来源 |
2.2 国内外PM_(2.5) 相关控制标准 |
2.2.1 室外环境PM_(2.5) 限值标准 |
2.2.2 室内PM_(2.5) 限值标准 |
2.2.3 各标准对比及建议 |
2.3 空气过滤器选型基本方法及存在问题 |
2.3.1 选型的基本方法 |
2.3.2 待确定的参数 |
2.3.3 空气过滤器选型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PM_(2.5) 时空变化规律 |
3.1 2017 年PM_(2.5) 污染状况 |
3.1.1 空气质量状况指数 |
3.1.2 PM_(2.5) 最大值与年均值 |
3.2 PM_(2.5) 浓度分布特征 |
3.2.1 PM_(2.5) 浓度季节分布特征 |
3.2.2 PM_(2.5) 浓度的月分布特征 |
3.2.3 PM_(2.5) 浓度的年分布特征 |
3.2.4 PM_(2.5) 浓度的日分布特征 |
3.3 PM_(2.5) 浓度与其他主要气体污染物之间的关系 |
3.3.1 PM_(2.5) 浓度与CO浓度之间相关性及原因 |
3.3.2 PM_(2.5) 浓度与NO2 浓度之间相关性及原因 |
3.3.3 PM_(2.5) 浓度与SO2 浓度之间相关性及原因 |
3.3.4 PM_(2.5) 浓度与PM10 浓度之间相关性及原因 |
3.3.5 PM_(2.5) 浓度与O3 浓度之间相关性及原因 |
3.4 气体污染物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室外PM_(2.5) 设计浓度的确定方法 |
4.1 基于不保证天数确定的室外PM_(2.5) 设计浓度 |
4.1.1 确定方法 |
4.1.2 统计计算结果 |
4.1.3 不保证天数推荐取值 |
4.1.4 监测站数据值不保证天数 |
4.2 基于保证率确定的室外PM_(2.5) 设计浓度 |
4.2.1 归纳统计保证率计算一般步骤 |
4.2.2 进行保证率曲线绘制的算例 |
4.2.3 全国31 个城市室外PM_(2.5) 室外设计浓度值 |
4.3 采用数学归纳法推算PM_(2.5) 室外设计浓度 |
4.3.1 日本PM10 室外设计浓度推算方法 |
4.3.2 依据数学归纳法推算我国PM_(2.5) 室外设计浓度 |
4.3.3 k值的确定 |
4.4 三种方法对比及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试述统计数据分组的演变与统计计算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中国地权分配基尼系数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讨论[J]. 胡英泽. 近代史研究, 2021(01)
- [2]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D]. 闫晴.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近代地权分配研究方法刍议——基尼系数与统计方法的运用[J]. 刘志. 近代史研究, 2020(01)
- [4]空间形态视角下的高校社区灾害韧性评价方法研究[D]. 贾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5]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D]. 付孟泽. 天津大学, 2019
- [6]壮语词汇系统的计量研究[D]. 韦爱云. 浙江大学, 2019(08)
- [7]心悸病心血瘀阻证量表研制及青山健心片对房颤大鼠HCN2、HCN4表达的影响[D]. 郑书敏.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8]社会组织经济贡献研究 ——基于北京市的数据分析[D]. 杨莹.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9]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D]. 田光辉. 河南大学, 2019(06)
- [10]通风室外PM2.5设计浓度的确定方法研究[D]. 张晓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