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大学生的精英意识浅议(论文文献综述)
张若男[1](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色文化是书写中国人民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精神的文化,是先进文化一个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传承红色文化,坚定理想信念,用红色精神点燃信仰之火。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对于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强化大学生责任使命意识,激励当代青年奋发有为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从新时代的角度阐述传承红色文化的必要性以及红色文化教育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进而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对已有研究进行述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理论成果,并介绍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概述红色文化教育的相关概念,阐述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教育概念,论证新时代对红色文化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并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诸多表现形式。第三部分阐述红色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第四部分,展开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通过使用金数据应用软件对东北师范大学、浙江海洋大学、赤峰学院三所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高校大学生发放“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状况调查问卷”;同时对有关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相关人员(包括大学生、高校党委书记、高校思政课教师、主持共青团工作、学生处的教师等)进行走访,了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情况。综合调查问卷数据和访谈结果,对当前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情况展开分析。第五部分,根据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现状,结合新时代背景,分析影响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因素,归纳为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各种错误思潮的冲击以及多元教育主体的参与三个方面;第六部分,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和问题成因,从强化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意识、深入挖掘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运用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艺术、拓展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途径四个方面提出完善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建构策略。
乔傲龙[2](2019)在《《晋绥日报》与边区社会文化动员研究》文中提出《抗战日报》创刊于“晋西事变”结束之后的1940年9月18日,1946年7月1日更名为《晋绥日报》,1949年5月1日停刊,前后历时9年。作为中共晋西区党委(后改为晋绥分局)的机关报,在晋绥根据地的社会文化动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晋绥日报》(《抗战日报》)为中心,分五个部分对晋绥根据地的社会文化动员进行了尽可能全面和深入的考察。本文所称的文化动员,既包括一般意义上所指称的以文化为手段所进行的动员,即以文学、艺术、新闻等方式动员民众参与中共领导下的军事斗争、政权建设及社会经济活动,同时亦包括以文化建设为目的而进行的人才动员,即中共为了发展其领导之下的文化事业,广泛地动员民众参与到文化建设之中。第一部分追溯了中共的办报传统及其早期在山西的办报实践,以及从抗战全面爆发前后到“晋西事变”之前中共及其领导下的牺盟会、战动总会在晋西北地区的办报活动,论述了这一时期报纸所具有的鲜明的统一战线色彩,并重点考察了《晋绥日报》(《抗战日报》)采编队伍的发展。这支采编队伍的人员具有双重角色,他们因动员而加入这支队伍,又通过办报动员了其他广大群众。在文化动员中,他们起到了核心的引领作用。从初期以国共对立时期的储备干部及抗战全面爆发前后发展的知识人才为主,到1942年延安知识人才的大量补充,再到抗战胜利之后本土知识分子的崛起,《晋绥日报》(《抗战日报》)办报队伍9年间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敌后抗日根据地文化动员的总体进程,由此可以看出此种动员不同于其他社会动员的渐进性特征、其对人才培养的依赖,以及文化人才培养的接续性要求。第二部分论述了《晋绥日报》(《抗战日报》)通讯队伍的建立和完善。报纸的通讯工作在1942年之前和之后的对比结果表明,在文化落后的根据地,只有党的各级政权把办报视为一种“深入的组织工作”,举全党之力并发动群众参与,报纸才能体现出广泛的群众性和鲜明的党性,并成为党对群众进行文化动员的有力武器,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则必须通过完善的通讯网才能得以顺利实现。事实上,在《晋绥日报》(《抗战日报》)9年的发展过程中,报纸质量与通讯工作始终呈现出极强的正向相关。报纸通讯员队伍的逐渐壮大、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通讯网络的建立和完善,有力地提升了文化动员的覆盖面及有效性。第三部分考察了《晋绥日报》(《抗战日报》)三级报网中的地方油印报纸和基层乡村的黑板报,及其与晋绥农村的冬学运动、识字运动、读报运动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本文的研究表明,油印报和黑板报作为大报的二级和三级系统,其成败的关键依然在于群众路线是否得到了有力的执行,而冬学、识字、读报等群众运动的开展,不但本身就是文化动员的重要部分,而且是报纸的文化动员能否得到预期回应的根本性前置要件。第四部分考察了《晋绥日报》在社会动员中的新闻“客里空”问题及其成因,并对晋绥边区反“客里空”运动中“新闻求实”与“思想土改”两条线索进行了梳理,通过大量的个案分析证明:工具目的只能通过专业主义途径得以实现,因此工具主义必须坚持适度性原则,以保证新闻真实性与政治正确性之间最低限度的平衡,否则将适得其反。第五部分得出全文结论:正如毛泽东所指出,文化建设是“比打倒一个日本帝国主义更难的题目”,文化动员应充分估计文化建设的长期性、渐进性特征,而人才能否接续、动员能否持久则是文化动员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战时的教育条件导致了特定门类人才在供给侧的困难,而受众的接受水平则导致了特定文化产品在需求侧的疲软,由供需关系所导致的失衡结构,是文化动员的决策者和文化建设的规划者必须理智面对的现实,因时因地制宜是上策,一味求全可能适得其反;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文化动员中成功的群众路线并非线性结构,而是一个棋盘状系统,在使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团结起来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之下,“棋盘效应”使每个运动都与其他所有运动相为支撑,从而形成化合作用;群众路线的本质是群众利益路线,文化动员本质上也是利益动员,其功能是通过“利他”而实现的,只有以此认识为前提去组织动员,才能可能取得成功,如果不能切中民众的利益诉求,无助甚至有损于民众利益的实现,则动员的意图终将落空;党报是政党开展社会动员的有效工具,但工具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尊重新闻自身规律为前提,以牺牲新闻真实为代价的工具追求必将适得其反。
郑未怡[3](2019)在《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意识形态认同作为意识形态研究及意识形态实践的理论热点与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建设与夯实意识形态认同的能力决定着党能否正确识别与化解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重大风险,能否正确应对长期执政和社会大变革带来的各种考验。虽然目前总体形势良好,但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不容忽视,夯实社会成员对党的意识形态的认同在当下尤其关键。本文的第一章主要论述党的意识形态认同的基础理论。在总结并归纳党的意识形态认同涉及的核心概念及构建意识形态认同的意义的基础上,指出党的意识形态认同的有机系统与状态,不同个体的意识形态认同系统与状态各有不同。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认同与人民群众的意识形态认同需要区别分析,党员干部对党的意识形态认同表现为对社会主义理论与共产主义信仰体系的认同,人民群众对党的意识形态认同表现为对党的一些核心价值、概念的认同。党的意识形态认同受到个体因素、实践活动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三元交互影响。本文的第二章主要论述党的意识形态认同的构建历史。结合党的相关历史文献梳理了建党以来党的意识形态认同的发展历程,并从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意义的意识形态认同构建措施进行重点分析,试图对党的意识形态认同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本文的第三章主要介绍国外政党建立和夯实意识形态认同的经验借鉴。政党意识形态对每一个国家的执政党都非常重要,理论上,党的意识形态是否拥有对党员和社会成员的精神吸引力,决定了政党维持统治的方式。在党的权力行使过程中,意识形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过辩论、教育和劝解来实现说服,使党不用走到使用武力国家机器维持统治的阶段。意识形态的效力可以决定政党需要用多少硬实力来维持统治和推进社会的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社会主义国家中,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意识形态逐渐丧失认同、党在短时间内丧失政权的经验教训值得学习和研究;古巴作为拉丁美洲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古巴共产党能够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期,以及自身一直处于转型、危机和变革边缘的背景下依然能够存活下来,其意识形态经验也值得借鉴。资本主义国家中,美国一直在世界范围内不遗余力地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特别是在当前意识形态分歧与斗争日渐公开化的形势下,批判地研究美国宣传意识形态的方式方法是中国共产党人做好自己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题中之义。本文的第四章主要探讨当前党的意识形态认同的现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两个政治论断明确指出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方位。总体看来,意识形态认同整体向好,但不等于全面变好;党掌握着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但党的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并不意味着占绝对优势,意识形态领域仍然存在着斗争。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把握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应用层次全息建模(HHM)方法和层次分析(AHP)方法对当前影响意识形态认同状态的风险点进行框架分析,并对风险点进行风险等级、权重排列,最终得出目前风险较高的风险点是意识形态教育与宣传的正式渠道、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意识形态理论的解释能力。本文的第五章主要论述了党夯实意识形态认同的重点对策。党成立以来的历史与现实反复证明了意识形态的极端重要性,忽视意识形态建设的教训十分深刻,意识形态建设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党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首先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加强党的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其次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增强意识形态的时代性;第三,要正确发挥党员干部与意见领袖、新意见群体的示范作用;第四,党的意识形态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在批判错误观点和思潮的过程中增强意识形态理论的说服力和批判力;第五,要以齐抓共管机制加强党组织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向亭玥[4](2019)在《网络民粹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粹主义作为社会思潮曾在多个国家涌现,而进入新时代民粹主义依托网络技术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思潮——网络民粹主义。网络民粹主义主要依靠网民通过网络的评论、转发、点赞等自主方式,表达个人见解,激发现实中积攒的不满情绪,以此干扰政府决策与社会稳定。它主要通过民主式、民族式、狂欢式这三种形式在网络中表现出来,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政治参与、文化价值等方面产生影响。一方面,网络民粹主义在大学校园中的传播,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拓宽了其参政议政的渠道,打开了他们的文化眼界。另一方面,它使得某些大学生在表达观点时出现极端现象,对权威的信任程度下降、弱化主流政治信仰等方面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提高大学生自我思想政治修养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从源头上抵制网络民粹主义对大学生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本文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是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整理,把握已有研究内容,进而确定本文研究方向,之后就研究方法与思路、研究创新点以及难点作出详细阐述。第二部分是对民粹主义的含义、发展过程,在中国的传播以及网络民粹主义的定义、特征及表达形式进行论述。第三部分主要是论述网络民粹主义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其中积极影响从网络民粹主义激发大学生参政议政热情、爱国热情,开阔文化视野方面研究;消极影响从片面看待民主政治、带有极端行为的爱国主义、主观个人感受的文化思维几方面阐述。进一步分析消极影响的成因,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平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对滞后;家庭教育的部分缺失;网络技术支持;大学生本身社会价值观不成熟几方面阐述。第四部分主要探索消弱网络民粹主义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对策,分为加强网络治理,净化网络环境;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几个方面,促使大学生为创建和谐、绿色的网络环境奋斗。
赵轩[5](2019)在《在传统文脉与新思潮之间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1897-1932)》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关注1897-1932年间中国电影批评的思潮起伏,研究时段是从中国电影批评最早发端一直延续到左翼影评集体亮相之前。在这一历史时期,西方文化的进入,促成了中国思想界急于融入世界潮流的社会功利倾向;在“文明等级论”的影响下,国人开始对中国既有之文化资源进行重估;而亡国灭种、救亡图存的现实焦虑,也不断激起国内的民族主义思潮。本文即着力观照上述思潮影响下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研究内容将涉及文化整合、民族意识、威权政治、社会功利多个视阈间的渗透与震荡。电影舶来中国之时,适逢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晚清以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多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但各色思潮在老旧中国落地的过程几近必然地交织着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蛮横与中国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懦弱,这令救亡图存成为此时最重要的社会议题。较之西方,中国的现代性启蒙有两点不同,一是“救亡压倒启蒙”,使得思想界过度关注物质追求与权力宰制,显现出较强的社会功利色彩;二是“启蒙成了唯一的救亡”,使得国人在潜意识中认同了“文明等级论”等帝国主义的文化逻辑,简单地将东西文化比附于新旧文化,进而促成了极端的“西化”倾向。这为中国早期电影批评思潮渲染了精神底色。同时,基于救亡图存而不断显现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对“文以载道”等传统文脉的无意识固守,也均参与到了上述思潮的流变过程。基于此,本文具体分成以下几个板块。绪论——系统阐述本文的选题意义、前期研究成果,以及1897-1932年间中国电影批评的基本特征。第一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传统回响。在梳理早期电影批评的思想史语境的基础上,着力于探讨早期电影批评对传统文艺观念的承继与变奏,具体着眼于“影戏话”等早期批评文本所显现出的传统诗话“缘情遣兴”之思维,以及潜隐于现代性震撼体验之后的“文以载道”的批评观。第二章——早期电影批评对西方文化的“镜鉴”。主要关注早期电影批评中论证影戏源流中土的“西学中源”意识、影戏说的“中体西用”意识,以及卢梦殊主编《银星》杂志鼓吹之“新英雄主义”影剧观对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借鉴和改造。第三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民族意识。着力于梳理“国片复兴”运动、“民族主义电影”运动、辱华电影抗议事件中所渗透之力避欧化、国民性批判以及民族国家(nation)作为“想象的共同体”通过大众传媒达成民族认同的过程。第四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社会功利思维。关注早期电影评论中对电影的娱乐属性与教化属性的交锋,涉及商业娱乐电影、教育电影运动以及电检制度创设伊始电影评论围绕上述话题所做的讨论,对于类型叙事、电影宣教以及国民党文艺政策做思潮上的厘清。结语——总结全文。指出本文始终观照文化整合、民族意识、权威政治、社会功利多个视阈间的渗透与震荡,对影人批评、学人批评、报人批评和大众批评等各种批评模式的话语取向做出归纳,对商业话语、政治话语、精英话语以及市民话语在多个问题上的表述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区分,以期勾勒一段历史思潮的真实面貌。在上述板块的讨论中,仰仗于当前大量民国期刊电子数据库的广泛建立,本文借助更为快捷和相对完备的史料搜集,重新考证了“影戏源流中土”理念的滥觞、电影“第八艺术论”的译介过程、《银星》杂志“新英雄主义”影剧观的理论渊源、《电影月刊》“民族主义电影运动”的外部政治环境,清华“丄社事件”的前后因由。同时,本文从思潮史的角度审视早期“影戏话”对传统“诗话”思维的承继,“国片复兴运动”对晚清以降“实业救国”理念的延续,以及“高台教化”文艺理念在“电影教育运动”中的显影与变奏。进而,本文以新史料的挖掘与新视角的选取体现了创新意识,并希望借助上述问题的厘清对中国早期电影批评思潮研究做出有益的尝试。
夏艳霞[6](2017)在《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青年文化是指在青年群体中存在并得到青年群体普遍认同的一种亚文化现象。青年文化形成于青年与社会互动中,反映了处于青年期的人们特有的心理、角色及其精神追求,是青年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为规范以及生活方式的总和。高校青年文化是青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表现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存状态,是青年大学生这一特定角色和年龄群体的文化表征。高校青年文化代表着青年大学生利益、愿望和呼声,从不同侧面表达着社会与时代变迁中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理想信念、人生追求等等,昭示着他们身心发展特殊时期的朝气、憧憬、活力。高校青年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作为一种亚文化,高校青年文化与主流文化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疏离和冲突。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发端于“五四”运动,勃兴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是全球化与中国社会转型的双重逻辑与青年的生理、心理作用的产物。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制度逻辑,从工业技术主导向信息技术主导转变的技术逻辑,从单一国家空间向全球化国际空间转变的空间逻辑,构成了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的逻辑前提。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高校青年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方略构成了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国外青年文化理论为高校青年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借鉴。这些理论构成了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对推动和引导高校青年文化科学发展、构建系统的高校青年文化体系具有基础价值。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引领青年文化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文化建设,注重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年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发挥先进文化对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作用,重视青年榜样示范作用,依靠共青团组织实施文化整合和引领,不断深化青年大学生对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和实践认同,满足了青年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促进了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取得了成绩的同时,由于主观上的重视程度不够,客观上长久积攒下来的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以及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等因素,造成了对高校青年物质文化建设的地位认识偏差,出现了高校青年意识文化建设内涵缺失,高校青年文化活动品位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校青年网络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探索等问题。而以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和信息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崭新时代的到来以及高校的结构改革和制度调整,为青年文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新机遇、新挑战,高校青年文化建设,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满足青年大学生的文化需要,把继承性与创新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思想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促进青年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推动青年大学生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树立创新意识,以理念创新为先导,将全员参与、国际化、市场化、精品文化的理念融注于高校青年文化建设之中,让高校青年文化具有高远的眼界;以路径创新为基础,通过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创新青年文化建设载体、运用社会化的运作手段等途径,满足青年大学生多元文化需求;以体系创新为重点,构建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体系、学习文化引领体系、生活文化养成体系、第二课堂文化培育体系,从内在结构上培育青年大学生创新基因,提升青年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
汪睿[7](2015)在《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任何时候,精英总是社会的脊梁和中流砥柱,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尽管历史上精英的内涵和现在有所不同,但从诞生之日起精英一词就包含“杰出、胜出、卓越、拔尖”等含义,今天的精英还被赋予“创新”的含义,精英人才即“拔尖创新人才”。“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的提出引发了相关的讨论与研究,表达出对精英人才的渴望。精英人才培养不仅是大学的历史使命,也是评判大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地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精英人才是大学的永恒主题。在此背景下,研究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将沿着文献梳理—理论建构—历史考察—现状调查—问题分析—经验借鉴—对策探寻—总结展望的思路展开,选取古今中外四个维度,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要素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本文结合教育学、人才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构建分析的理论工具。精英人才的成长规律有优势积累效应规律、非匀质化规律和最佳年龄规律,精英人才的特点以“创造性人格”为代表,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应该符合这些规律和特点。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与精英人才成长是“非线性”关系,需要客观看待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中国精英人才培养的历史,分为古代(1840年以前)、近代(1840年-1949年)和现代(1949-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前)三个阶段。中国古代的精英人才培养是为统治阶层培养后备人才和辅助人才的,是论出身、论血统的精英人才培养,但中国古代精英人才培养的一些方式值得传承;中国近代的精英人才培养融入了民主和科学的因素,培养通才、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的理念使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中国现代的精英人才培养,经历了建国后十七年的“专才教育”,到文革时期人才培养的扭曲,再到改革开放后人才培养“专中求通”的曲折过程。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一制五化”的共性,即导师制、通识化、小班化、个性化、科研化、国际化,可根据相应特色分为三种类型,即自由开放模式、大学科模式和“X+Y”模式。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有:精英人才培养目标理解出现偏差和扭曲;精英人才培养主体有泛滥之嫌且对自身作用认识不够;精英人才培养对象选拔标准偏单一;精英人才培养条件仍需提高;精英人才培养内容不够全面;精英人才培养评价标准过于刚性。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国家相关政策较零散和指向单一,缺乏关联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国家相关配套政策缺失,缺乏完善性;高校办学的同质化趋势;高校自主筹资能力不强;教育的工具性与实用性被片面放大;传统文化的影响。美国、英国和香港高校的精英人才培养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各有特色且有共同之处,值得借鉴。美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以本科生科研为主要特征,强调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和研究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英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以学院制和导师制为主要特征,保证学术自由、自治和竞争,强调学科的多样化和综合化的作用,为精英人才培养提供适合的氛围和土壤;香港高校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出“国际化”的特征,使精英人才培养目标能与时俱进和不断提升,强调精英人才培养内容的及时更新。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有共同之处:形成跟随时代不断发展的精英人才培养目标;既注重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建设,又注重学术环境的建设;高度注重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保持开放性,实施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策略。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改进:一是加强精英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形成专门的精英人才培养政策体系;二是推进精英教育立法;三是建设具有“三不”核心价值观的大学:四是建设适合精英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五是重视青年教师和学生的能力和潜力;六是打通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联合培养渠道;七是重视精英素养和精英精神的塑造;八是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九是建立以人为本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李祎琼[8](2015)在《心理发展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素质发展过程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思想政治素质是个体在所处社会制度下所应具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有机结合,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追求的最终结果。但长久以来对这一范畴的研究都存在着重宏观轻微观、重群体轻个体、重质化轻量化的局限。为考察个体思想政治素质发展趋势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教育对策,运用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和追踪分析的研究范式,在文献综述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通过访谈和开放式问卷收集资料,编制了个体《思想政治素质发展水平问卷》,用以考察个体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五个阶段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状况,并运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潜变量增长模型等对测试结果进行数据统计,结果显示:一、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相似的结构,基本上均包括科学思维、道德行为、理想信念三个维度,但各阶段中这三个维度却分别包含了不同的二阶子因素,即思想政治素质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存在年龄差异,与个体的人格、认知、社会性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特点。二、个体整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变化。入学对儿童思想政治素质发展是一个明显的提高和促进,小学到初中阶段平稳过渡,初中到高中又有所上升,但高中到大学却出现了微弱但却统计显着的下降趋势。各维度的变化趋势则更为复杂。三、人口学变量分组不同的被试在各个阶段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水平有所差异,在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趋势和变化速率上也存在差异。个体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均对其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存在一定影响。四、个体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需遵循个体的心理发展规律,在人格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理论指引下,进行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全面培养。
姚荣洁[9](2014)在《中国“高学历失业”问题研究 ——基于结构失衡视角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伴随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招生,高学历失业问题也随之凸现了出来,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高学历失业现象也随之日益严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肩负着科教兴国、振兴中华的责任,对他们的合理配置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总结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国内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高学历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即结构失衡视角,本研究将以结构失衡作为一个新的视角,从这个角度提出了高等教育供给结构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就业观念陈旧是造成高学历失业问题的根本所在。本文首先对中国高学历失业的主要类型进行了总结,中国高学历失业的主要类型有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自愿性失业,其中结构性失业是我国高学历失业的主要表现类型,通过分析高学历失业的现状和表现特征从高等教育供给结构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就业观念陈旧四个方面分析了高学历失业的成因,并提出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治理高学历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力度,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体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转变就业观念,积极主动就业。
李昕[10](2013)在《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漫谈》文中指出思想政治理工作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但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遭遇新的挑战,原因有多方面,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教学模式僵化。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上进行创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的实效性,加强、改进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培养大学生的精英意识浅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培养大学生的精英意识浅议(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创新之处 |
一、新时代红色文化教育概述 |
(一)红色文化教育 |
(二)新时代红色文化教育 |
二、红色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思想 |
(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 |
(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 |
三、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
(一)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
(二)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取得的成绩 |
(三)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
四、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 |
(二)各种错误思潮的冲击 |
(三)多元教育主体间配合不够 |
五、完善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对策 |
(一)强化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意识 |
(二)挖掘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 |
(三)运用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艺术 |
(四)拓展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途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状况调查问卷 |
(2)《晋绥日报》与边区社会文化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概念阐释 |
四、行文结构及内容 |
五、运用的资料及分析方法 |
六、本文的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从固有人才到本土精英——“意识形态部队”的组建 |
第一节 《抗战日报》创刊之前中共在晋绥的社会动员模式 |
一、报纸是社会动员的制高点 |
二、中共早期在山西的办报实践 |
三、抗战全面爆发前后中共领导下的晋西北进步报刊 |
四、“晋西事变”与《抗战日报》的创刊 |
第二节 “固有知识分子”与《抗战日报》的首发阵容 |
一、“固有知识分子”与国共两党对立时期的中共人才储备 |
二、3:3:3——《抗战日报》的首发阵容 |
第三节 报纸的地方化努力与本地知识人才的崛起 |
一、《抗战日报》的地方化努力 |
二、本地知识人才的崛起 |
第四节 文化动员的成果——山药蛋派与七七七文艺奖 |
一、山药蛋派与《抗战日报》副刊作者群 |
二、七七七文艺奖与晋绥文艺队伍 |
三、1949 年干部南下对晋绥文化的影响 |
第二章 全党办报与通讯网络建设 |
第一节 融入中共组织——党报姓党的目标追求 |
一、不带编号的党内文件 |
二、“聋盲软哑”——言说与倾听之间的疏离 |
三、一纸《决定》引领晋绥全党参与办报 |
四、全党办报的生动局面 |
五、书记县长笔下的新闻稿件 |
第二节 链接基层社会——“局域”通讯网络的构建 |
一、各级党委对报纸通讯工作的推动 |
二、通讯队伍的动员 |
三、通讯队伍的组织 |
四、通讯员的培养:刊授、函授、面授 |
五、从农民到优秀通讯员:一个生动的个案 |
六、“逼”和“哄”:一个通讯模范县的成长 |
七、通讯队伍规模、来稿数量、报纸发行量的变化 |
八、晋绥根据地通讯网络建设的历史借镜 |
第三章 与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黑板报”与读报小组 |
第一节 冬学运动与文化翻身 |
一、从《抗战日报》看晋绥冬学的起伏 |
二、从晋绥冬学看民众文化需求的变动 |
三、冬学运动与群众办报 |
第二节 读报运动与读者的“创造” |
一、通讯网络是读报活动的基本依托 |
二、识字运动是读报发展的有力助推 |
三、“报纸上山”与“报纸下地” |
四、读报运动与文化觉醒 |
五、读报运动的收获 |
第三节 油印报、黑板报与晋绥边区三级报网 |
一、油印报:在黑板报与大众报之间 |
二、民众的舆论机关——黑板报 |
第四章 《晋绥日报》的“客里空”新闻与反“客里空”运动 |
第一节 “客里空”,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 |
第二节 “客里空”背后的集体无意识 |
一、“意义”的诱惑——从记者谷曼看“客里空”的心理机制 |
二、需求指导下的供给——从“模范村”报道看工具主义生产模式 |
三、私欲对“公器”的觊觎——工具主义的次级衍生 |
第三节 《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 |
一、新闻求实——专业主义视野下的反“客里空”运动 |
二、“思想土改”——工具主义层面上的反“客里空”运动 |
第四节 反“客里空”运动的历史回响 |
一、土改纠偏与《晋绥日报》停止反“客里空” |
二、毛泽东“谈话”与此后30年对反“客里空”运动的评价 |
三、反“客里空”,一个未了的话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
一、中文文献的总体定量分析 |
二、国内代表性研究成果综述 |
三、英文文献的总体定量分析 |
四、英文文献代表性研究成果 |
五、既有研究成果的不足与展望 |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路径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与逻辑思路 |
三、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党的意识形态认同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党的意识形态认同的相关概念 |
一、认同的内涵 |
二、党的意识形态的内涵 |
三、党的意识形态必须要获得最广大的认同 |
四、党的意识形态认同的内涵 |
五、党的意识形态认同的有机系统与状态 |
第二节 党的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意义 |
一、在政治体制中持续生产和维持党的合法性 |
二、在思想上团结全党,加强党的凝聚力 |
三、在行动上提升和保证党员干部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
四、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增强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
第三节 党的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因素 |
一、个体因素的影响:认知结构与社会关系 |
二、实践活动因素的影响:直接学习与观察学习 |
三、环境因素的影响:现实环境与网络环境 |
四、三元因素的交互影响 |
第二章 党的意识形态认同的历史 |
第一节 无产阶级的领导离不开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 |
一、在革命中逐步形成的正确思想 |
二、在思想斗争中检验和发展起来的科学的意识形态 |
三、展示共产党人的政治主张和真实形象 |
第二节 新制度的建立要求新制度的思想需要逐步增强 |
一、客观存在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 |
二、在“双百”方针和“二为”原则的指导下开展意识形态工作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意识形态的建设 |
一、意识形态工作直接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
二、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队伍都必须大大加强 |
第四节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
一、意识形态极端重要性日益凸显 |
二、坚持意识形态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 |
第五节 党的意识形态认同的经验总结 |
一、始终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
二、始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
三、坚持用党的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
四、正确处理意识形态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关系 |
五、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
第三章 国外政党意识形态认同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苏联共产党的经验教训 |
一、通过灌输形成的意识形态认同 |
二、僵化的意识形态认同破坏了意识形态的适应性 |
三、由思想认同动摇走向政治认同危机 |
四、苏共经验教训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二节 古巴共产党的经验 |
一、目标上以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 |
二、内容上强调适应社会现实、适应人民的本性 |
三、渠道上将意识形态融入日常生活体验 |
四、用意识形态的斗争性与国际主义强化意识形态认同 |
五、古巴共产党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三节 美国政党的经验 |
一、目标上强调美国要保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
二、内容上强调意识形态的层次性与差异性 |
三、方式上强调个性化、丰富性和创新性 |
四、美国政党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四章 党的意识形态认同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当前党的意识形态认同的整体态势 |
第二节 当前影响党的意识形态认同的风险点 |
一、基于HHM等级全息建模法的风险点框架 |
二、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风险等级、权重评价 |
第五章 夯实党的意识形态认同的对策分析 |
第一节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升意识形态的传播力 |
一、加强对媒体的管理与监督,使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
二、用好网络传播技术,扩大党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力版图 |
第二节 抓住时机、把握节奏,增强意识形态的时代性 |
一、党的意识形态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相适应 |
二、意识形态的教育与宣传要从时度效着力 |
第三节 发挥党员干部与意见领袖、新意见群体的示范作用 |
一、加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使党员干部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 |
二、意见领袖、新意见群体正向作用的发挥 |
第四节 直面西方社会思潮,增强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力 |
一、在批判“普世价值”的基础上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基础上讲清楚党的历史 |
第五节 以齐抓共管机制加强党组织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
一、构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格局关键在党 |
二、健全意识形态教育与宣传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网络民粹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重点 |
第一章 网络民粹主义概述 |
一、民粹主义概述及其历史演进 |
(一)民粹主义的内涵与特征 |
(二)民粹主义的发展及传播 |
二、网络民粹主义的内涵、特征和表现形式 |
(一)网络民粹主义的内涵 |
(二)网络民粹主义的特征 |
(三)网络民粹主义的表现形式 |
第二章 网络民粹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
一、网络民粹主义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
(一)提高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 |
(二)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
(三)开阔了大学生的文化视野 |
二、网络民粹主义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
(一)看待民主政治具有片面性 |
(二)带有极端行为的爱国主义 |
(三)文化思维强调主观感受 |
三、网络民粹主义对大学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发展不平衡 |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对滞后 |
(三)家庭教育缺乏理性引导 |
(四)网络技术促使信息加速传播 |
(五)大学生社会价值观不完善 |
第三章 网络民粹主义对大学生消极影响的治理策略 |
一、加强网络治理,净化网络环境 |
(一)完善网络信息监管,把控网络民粹主义发展方向 |
(二)实现社会高质量发展,拓宽民意表达网络渠道 |
(三)发挥网络媒体作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
二、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一)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 |
(二)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实践能力 |
(三)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三、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 |
(一)增强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辨别能力 |
(三)坚持建设性与批评性的统一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在传统文脉与新思潮之间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1897-193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启蒙与电影的传入 |
二、1932年之前中国电影批评的特征 |
三、范式和视角 |
第一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传统回响 |
第一节 近现代思潮迭起中的早期电影批评 |
一、现代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入 |
二、对“人”的关注:个体性与群体性 |
三、对制度的探讨:政治与功利色彩 |
第二节 “缘情遣兴”在早期影评中的在场 |
一、从传统“诗话”到“影戏话” |
二、“考证故实”:光影叙事的冲动 |
三、“随性闲谈”:日常生活的在场 |
第三节 “民智教化”在早期影评中的延续 |
一、惊叹:观影的奇观体验 |
二、电影作为现代性的物化表征 |
三、“启发民智、教化民众”理念的血脉相续 |
第二章 早期电影批评对西方文化的镜鉴 |
第一节 西学中源:“影戏源流中土”的偏执论证 |
一、“影戏源流中土”的文本表述 |
二、“西学中源”说的历史衍变 |
三、“影戏源流中土”的文化心理机制 |
第二节 中体西用:“影戏论”的体用之道 |
一、电影的艺术“家数” |
二、“影戏论”的技巧批评实践 |
三、“影戏论”的文化底色 |
第三节 群己之辩:“新英雄主义”影剧观的在地化历程 |
一、“新英雄主义”溯源:从罗曼·罗兰到《银星》 |
二、“新英雄主义”之新:革命与领袖 |
三、“新英雄主义”的功用:平民、阶级与群己观 |
第三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民族主义思潮 |
第一节 “国片复兴运动”与作为公共事业的电影 |
一、“复兴国片”与实业救国 |
二、“到民间去”:语焉不详的平民化 |
三、步入公共领域的电影与儒商精神 |
第二节 抗议“辱华电影”与众声喧哗间的多方话语角力 |
一、国族形象:自我表述的冲动 |
二、文化渗透:表述中国的冲动 |
三、话语共谋:多方角力的公共事件 |
第三节 “民族主义电影运动”与“国民性”改造 |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与《电影月刊》 |
二、改造“国民性”的一次尝试 |
三、“民族主义电影运动”的当下性省思 |
第四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社会功利思维 |
第一节 电影娱乐思潮:正当娱乐、类型意识与叙事机制 |
一、正当娱乐:从清华“丄社事件”说起 |
二、类型意识:商业导向与话语征用 |
三、叙事机制:滑稽穿插与教化字幕 |
第二节 电影教育思潮:直观教育、社会教育与寓教于乐 |
一、直观教育:作为教学方式的电影 |
二、社会教育:电影的普及传播 |
三、寓教于乐:文化统制的话语策略 |
第三节 电影检查思潮:必要、权属与主体定位 |
一、电影检查之必要:社会教化、行业准入与民族主义情绪 |
二、电影检查的权属机制:行政权力、统一电检与派系纷争 |
三、电影检查的主体定位:体恤商艰、艺术眼光与意识管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的意义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一章 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相关概念解析 |
一、青年文化 |
(一)青年文化的内涵 |
(二)青年文化的特点 |
(三)青年文化的功能 |
二、高校青年文化 |
(一)高校青年文化的内涵 |
(二)高校青年文化的基本结构 |
(三)高校青年文化的表现形式 |
(四)高校青年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的比较 |
三、高校青年文化建设 |
(一)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的内涵 |
(二)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的主体与客体 |
(三)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的作用 |
注释 |
第二章 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的逻辑前提与理论基础 |
一、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的逻辑前提 |
(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制度逻辑 |
(二)从工业技术主导向信息技术主导转变的技术逻辑 |
(三)从单一国家空间向全球化国际空间转变的空间逻辑 |
二、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 |
(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方略是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三)国外青年文化理论是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的理论借鉴 |
注释 |
第三章 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的历程和经验 |
一、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的历程 |
(一)改革开放前的高校青年文化建设 |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高校青年文化建设 |
二、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的主要经验 |
(一)注重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年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
(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青年文化建设引领作用 |
(三)重视先进青年榜样在高校青年文化建设中的示范作用 |
(四)依靠共青团组织实施对高校青年文化整合和引领 |
注释 |
第四章 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对高校青年物质文化建设地位认识偏差 |
(二)高校青年意识文化建设内涵缺失 |
(三)高校青年文化活动品位有待进一步提高 |
(四)高校青年网络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探索 |
二、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
(二)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目的的功利性 |
(三)高校青年文化建设受到创新能力不足的制约 |
(四)高校青年文化建设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 |
(五)青年文化建设受到大众传媒中消极因素的影响 |
三、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 |
(二)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
注释 |
第五章 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
一、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的目标 |
(一)促进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 |
(二)满足青年大学生文化需要 |
(三)增强社会主义青年文化的竞争力 |
二、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的原则 |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
(二)坚持以青年大学生为本 |
(三)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
(四)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
(五)坚持思想性与娱乐性的统一 |
注释 |
第六章 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的发展创新 |
一、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的理念创新 |
(一)树立全员参与的理念 |
(二)形成国际化的理念 |
(三)坚持精品化的理念 |
(四)培育市场化的理念 |
二、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的路径创新 |
(一)建设符合青年特点的高校青年物质文化 |
(二)提升高校青年意识文化的内涵 |
(三)以服务促建设、求创新 |
(四)注重文化载体建设 |
(五)采用社会化和项目化的手段 |
(六)发挥高校社团组织的积极作用 |
三、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的体系创新 |
(一)建立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体系 |
(二)建立以追求卓越为目标的大学生学习文化引领体系 |
(三)建立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大学生生活文化养成体系 |
(四)建立以素质拓展为指向的大学生第二课堂文化培育体系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7)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对象与基本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2. 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人才 |
2.1.2 精英人才 |
2.1.3 人才培养模式 |
2.1.4 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
2.2 精英人才特点分析 |
2.3 精英人才成长规律分析 |
2.3.1 优势积累效应规律 |
2.3.2 非匀质化规律 |
2.3.3 最佳年龄规律 |
2.4 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与精英人才成长的关系分析 |
3. 中国精英人才培养的历史考察 |
3.1 中国古代的精英人才培养(1840年之前) |
3.1.1 中国古代精英人才培养概述 |
3.1.2 中国古代精英人才培养特点 |
3.2 中国近代的精英人才培养(1840年-1949年) |
3.2.1 中国近代精英人才培养概述 |
3.2.2 中国近代精英人才培养特点 |
3.3 中国现代的精英人才培养(1949年-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前) |
3.3.1 中国现代精英人才培养概述 |
3.3.2 中国现代精英人才培养特点 |
4. 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4.1 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
4.1.1 精英人才培养目标概述 |
4.1.2 精英人才培养主体概述 |
4.1.3 精英人才培养对象概述 |
4.1.4 精英人才培养条件概述 |
4.1.5 精英人才培养内容概述 |
4.1.6 精英人才培养方式概述 |
4.2 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 |
4.2.1 自由开放模式 |
4.2.2 大学科模式 |
4.2.3 “X+Y”模式 |
4.3 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调查 |
4.3.1 调查情况说明 |
4.3.2 调查结果说明 |
4.3.2.1 学生卷结果说明 |
4.3.2.2 教师卷结果说明 |
4.3.3 调查结果分析 |
4.3.3.1 学生卷调查结果分析 |
4.3.3.2 教师卷调查结果分析 |
4.3.3.3 学生卷和教师卷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
4.3.4 调查结果评价 |
5. 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
5.1.1 精英人才培养目标理解出现偏差和扭曲 |
5.1.2 精英人才培养主体有泛滥之嫌且对自身作用认识不够 |
5.1.3 精英人才培养对象选拔标准偏单一 |
5.1.4 精英人才培养条件仍需提高 |
5.1.5 精英人才培养内容不够全面 |
5.1.6 精英人才培养评价标准过于刚性 |
5.2 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
5.2.1 国家相关政策较零散和指向单一,缺乏关联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
5.2.2 国家相关配套政策缺失,缺乏完善性 |
5.2.3 高校办学的同质化趋势 |
5.2.4 高校自主筹资能力不强 |
5.2.5 教育的工具性与实用性被片面放大 |
5.2.6 传统文化的影响 |
6. 若干发达国家和地区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借鉴 |
6.1 美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6.1.1 美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
6.1.2 美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特征 |
6.1.3 美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评析 |
6.2 英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6.2.1 英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
6.2.2 英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特征 |
6.2.3 英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评析 |
6.3 香港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6.3.1 香港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
6.3.2 香港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特征 |
6.3.3 香港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评析 |
6.4 若干发达国家和地区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分析 |
7. 改进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
7.1 加强精英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形成专门的精英人才培养政策体系 |
7.2 推进精英教育立法 |
7.3 建设具有“三不”核心价值观的大学 |
7.4 建设适合精英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 |
7.5 重视青年教师和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
7.6 打通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联合培养渠道 |
7.7 重视精英素养和精英精神的塑造 |
7.8 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 |
7.9 建立以人为本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当代中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二 当代中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调查问卷(教师卷)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8)心理发展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素质发展过程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3.1 研究重点 |
1.3.2 研究难点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研究综述 |
2.1 思想政治素质的概念界定 |
2.2 思想政治素质的结构维度 |
2.2.1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
2.2.2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
2.2.3 以道德行为教育为基础 |
2.2.4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
2.3 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个体差异 |
2.3.1 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性别差异 |
2.3.2 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独生子女差异 |
2.3.3 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城乡差异 |
2.3.4 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专业差异 |
2.3.5 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其他差异 |
2.4 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影响因素 |
2.4.1 个人因素 |
2.4.2 家庭因素 |
2.4.3 学校因素 |
2.4.4 社会因素 |
2.5 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促进策略 |
2.5.1 加强个体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教育管理 |
2.5.2 改进个体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教育教学 |
2.5.3 优化个体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教育环境 |
2.6 当前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研究的局限 |
2.6.1 重宏观轻微观 |
2.6.2 重群体轻个体 |
2.6.3 重质化轻量化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与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相关的心理发展理论阐释 |
3.1 人格发展理论 |
3.1.1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
3.1.2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
3.2 认知发展理论 |
3.2.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3.2.2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3.2.3 成年初期的思维发展 |
3.3 社会性发展理论 |
3.3.1 观点采择能力 |
3.3.2 共情能力 |
3.3.3 亲社会行为 |
3.3.4 自我控制能力 |
3.3.5 自我评价能力 |
3.4 心理发展与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契合 |
3.4.1 人格发展为个体思想政治素质发展提供了连续性 |
3.4.2 认知发展为个体思想政治素质发展提供了阶段性 |
3.4.3 社会性发展为个体思想政治素质发展提供了实践性 |
3.4.4 思想政治素质发展为个体心理发展提供了方向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心理发展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素质发展过程的研究设计及实施 |
4.1 研究假设 |
4.2 研究范式 |
4.2.1 关于问卷编制 |
4.2.2 关于回溯式追踪分析 |
4.3 研究过程 |
4.3.1 访谈 |
4.3.2 开放式问卷 |
4.3.3 预测问卷 1 |
4.3.4 预测问卷 2 |
4.3.5 正式问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心理发展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素质发展过程的阶段性分析 |
5.1 学前幼儿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分析 |
5.1.1 学前幼儿思想政治素质的结构 |
5.1.2 学前幼儿思想政治素质的个体差异及影响因素 |
5.2 小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分析 |
5.2.1 小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结构 |
5.2.2 小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个体差异及影响因素 |
5.3 初中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分析 |
5.3.1 初中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结构 |
5.3.2 初中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个体差异及影响因素 |
5.4 高中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分析 |
5.4.1 高中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结构 |
5.4.2 高中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个体差异及影响因素 |
5.5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分析 |
5.5.1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结构 |
5.5.2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个体差异及影响因素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心理发展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素质发展过程的连续性分析 |
6.1 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总体趋势 |
6.1.1 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显变量分析 |
6.1.2 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潜变量分析 |
6.2 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单方面趋势 |
6.2.1 科学思维的发展趋势 |
6.2.2 道德行为的发展趋势 |
6.2.3 理想信念的发展趋势 |
6.3 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差异的前因分析 |
6.3.1 家庭环境对个体思想政治素质发展趋势的影响 |
6.3.2 社会环境对个体思想政治素质发展趋势的影响 |
6.4 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差异的后果影响 |
6.4.1 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对个体学业成就的影响 |
6.4.2 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对个体政治生活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心理发展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培养策略 |
7.1 遵循个体的人格发展规律,以家庭教育为先导 |
7.1.1 给予恰当关爱,形成良好人格 |
7.1.2 开展早期教育,抓住关键因素 |
7.1.3 注重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 |
7.2 遵循个体的认知发展规律,以学校教育为主体 |
7.2.1 教育内容要具有层次性 |
7.2.2 教育方法要具有针对性 |
7.3 遵循个体的社会性发展规律,以环境教育为补充 |
7.3.1 鼓励学生参与校园管理,提高观点采择能力 |
7.3.2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提高共情能力 |
7.3.3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促进亲社会行为发展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9)中国“高学历失业”问题研究 ——基于结构失衡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与评述 |
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与评述 |
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研究方法 |
(四) 本文的创新点与研究的不足之处 |
1. 本文的创新点 |
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二、 中国高学历失业的主要类型 |
(一) 结构性失业 |
1. 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结构性失业 |
2. 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的结构性失业 |
3. 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导致的结构性失业 |
(二) 摩擦性失业 |
(三) 自愿性失业 |
三、 中国高学历失业的现状和表现特征 |
(一) 中国高学历失业的现状 |
1. 高学历失业形势依然严峻 |
2. 高学历失业的区域分布不平衡 |
3. 高学历失业受就业歧视因素影响加深 |
(二) 中国高学历失业的表现特征 |
1. 高学历失业的低就业性 |
2. 高学历失业的阶层性 |
3. 高学历失业的专业性 |
四、 中国高学历失业的成因分析 |
(一) 高等教育供给结构失衡 |
1. 高等教育供给的区域性结构失衡 |
2. 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陈旧造成结构失衡 |
3. 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结构失衡 |
(二) 产业结构不合理 |
1. 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不合理 |
2. 第二产业中制造业转型和升级缓慢,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 |
3. 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 |
(三) 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 |
1. 城乡之间巨大的差距,导致高校毕业生区域结构性失业 |
2. 户籍和地方保护主义,限制了高校毕业生的自由流动 |
3. 主次劳动力市场较高的转换成本,导致就业流动成本增加 |
(四) 就业观念陈旧 |
1. 就业期望值过高 |
2. 一次择业定终身的观念 |
3. 就业目标不明确,自身定位不准 |
五、 中国高学历失业的治理对策 |
(一) 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力度,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体制 |
1. 调整专业设置,加快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接轨 |
2. 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
(二)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1.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
2.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 |
3.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
(三) 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
1. 促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 |
2.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 |
3. 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
4.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
5. 加大对户籍制度的改革力度,维护高校毕业生的公平权益 |
(四) 转变就业观念,积极主动就业 |
1. 摆脱精英意识,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 |
2. 破除一次择业定终身,先择业后就业 |
3. 倡导主动学习,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漫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大学生思想现状 |
1、精英意识转向平民意识 |
2、单一选择转向多元选择 |
3、封闭学习转向社会实践 |
4、外在依附转向自主独立 |
5、人际沟通转向网络沟通 |
6、追求理想转向注重实惠 |
7、积累知识转向培养能力 |
二、当前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
1、重视不够 |
2、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与高职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 |
3、高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状况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不相适应 |
三、加强和改进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
四、培养大学生的精英意识浅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问题研究[D]. 张若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晋绥日报》与边区社会文化动员研究[D]. 乔傲龙. 山西大学, 2019(02)
- [3]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认同研究[D]. 郑未怡.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网络民粹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向亭玥.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5]在传统文脉与新思潮之间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1897-1932)[D]. 赵轩. 上海大学, 2019(02)
- [6]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研究[D]. 夏艳霞.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7]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汪睿. 武汉大学, 2015(07)
- [8]心理发展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素质发展过程实证研究[D]. 李祎琼.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06)
- [9]中国“高学历失业”问题研究 ——基于结构失衡视角的分析[D]. 姚荣洁. 吉林财经大学, 2014(03)
- [10]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漫谈[J]. 李昕. 文学教育(中),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