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业服务模式转型(论文文献综述)
刘乃雯[1](2021)在《吉林省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最新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比13.50%。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在这种背景下,亟需探寻一种更适合我国老龄化现状的养老方式。党中央和国务院极其重视我国养老服务的建设与发展,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中明确提出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开展老年供餐、定期巡访等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2021年1月,住房和城建部等10部门联合引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强调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养老、托幼、家政等延伸服务。物业服务企业作为一种市场力量,可以利用其独特的优势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彰显企业社会价值,为我国的养老事业做贡献。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等理论为依据,从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这一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出发,采用实证研究的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等方法,发现吉林省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养老服务供给总量较少、未形成有效参与模式等问题,并结合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完善服务体系、加强监管与建立法律约束等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有效突破吉林省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所面临的困境,丰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高文田[2](2020)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物业服务企业O2O模式研究:提升路径、机制设计和评价体系》文中认为“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物业服务行业的发展面貌,而O2O模式作为“互联网+物业”的新模式,正在为物业服务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颠覆性的解决方案和推动力量;同时考虑到竞争力理论及其实证评价本身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争议部分,本文并不期望能够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竞争力理论及其评价体系和框架。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在于从“互联网+”的视角,以价值链分析为基本工具,对“互联网+物业”的发展趋势进行规范性理论分析和探讨,然后从提升路径、机制设计和评价理论方面,对“互联网+”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O2O模式进行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梳理了国内物业服务企业经营流程和服务内容,分析了传统物业服务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和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同时,通过对已有“互联网+物业”发展实践的分析和研究,研究显示,“互联网+物业”是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产物,并且适应不同物业服务企业实际经营管理的需要,社区O2O是“互联网+物业”的具体是实现形式。物业服务企业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服务内容,采用O2O模式,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通各个环节的通路,通过O2O的模式,不仅为业务带来了便利,也大大提高了物业管理行业的管理效率,拓宽了收益渠道。(2)通过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上对“互联网+”影响和推动物业服务行业发展深层规律的探讨,认为“互联网+”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提升应主要致力于“三维八化”,其中“三维”指技术进步、模式升级和流程再造,“八化”则指分别从属于“三维”的八个方面,分别是从属于技术进步的管理网格化和服务智能化,以及从属于模式升级的企业规模化、竞争跨界化、业务多元化、用户平台,从属于流程再造的服务专业化和治理现代化。“三维八化”构成“互联网+物业”的主要发展方向。(3)分析了双寡头企业面临社区居民O2O偏好和政府物业新技术政策规制下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对双寡头企业O2O行为选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物业新技术的发展对于O2O,结果显示物业新技术的发展对企业的O2O转型升级都具有积极性的指导意义;物业O2O政策下,分析了不同契约模型下社区达到最优决策时,物业价格、社区居民偏好和参与成本系数对平台上线的参与率的影响及社区协调决策;基于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社区O2O而需要进行流程再造的需求,企业面临着online平台搭建(自建或与委托第三方)以及运营模式(自运营与委托第三方)的决策,本节分别对自建且自运营、委托建设且自运营、自建且委托运营、委托建设且委托运营四种模式进行建模,并进行相应的数值分析。(4)研究紧扣“互联网+”时代趋势,系统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由2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指标构成的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本文以75家主要物业服务企业2019年的公开资料为基础,对该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了实证验证。与现有的以“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评价研究”为代表的竞争力评价研究成果相比,由于本文的评价方法以价值链理论为根本依据,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也密切结合“互联网+”背景,在逻辑上更加具有内在一致性,因而评价结果具有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的可能创新点包括:(1)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提升理论模型。本文主要从探讨“互联网+”提升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的内在逻辑入手,构造了一个“互联网+”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提升理论模型,系统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路径,提出了物业物业服务企业“三维八化”体系,并给出一个评价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的基于O2O模式的“互联网+”发展框架。(2)物业服务企业O2O模式发展的机制设计。从互联网技术政策规制角度,研究物业服务企业面临社区居民的O2O行为选择;在物业服务企业实施O2O技术条件下,分析完全合作、完全不合作和成本分摊三种契约模型的社区居民选择和物业服务企业行为策略;在流程再造的需求下,对物业服务企业自建且自运营、委托建设且自运营、自建且委托运营、委托建设且委托运营四种模式进行分析。(3)物业服务企业O2O模式的评价体系。O2O模式作为“互联网+物业”的新模式,正在为物业服务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颠覆性的解决方案和推动力量,同时考虑到构建基于价值链的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在某一方面刻画物业服务企业的特征,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在于从“互联网+”的视角,以价值链分析为基本工具,对“互联网+物业”的发展趋势进行规范性理论分析和探讨。本论文包含图22幅,表17个,参考文献120篇。
朱显宇[3](2021)在《GVC下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化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部分,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工作“母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任,是工业的心脏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力量。从目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看来,5G、高铁等部分高端装备制造业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我国大多数高端装备制造业仍处于世界分工体系下的中间环节,国际竞争力较低。实现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尤其是实现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攀升,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而服务化毋庸置疑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摆脱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在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服务化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和目标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服务化系统具备耗散结构的特征。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和服务化机理内涵,建立了包含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动因、过程及影响因素、效应等内容的服务化机理研究框架。从企业内外部分析了驱动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因素,并揭示了服务化动因的驱动机制,通过对服务化动因驱动强度的测度,明确了驱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主要分为产品服务附加阶段、产品+服务阶段以及服务型高端装备制造阶段,通过对各阶段的分析揭示服务化转型的影响因素,构建服务化转型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同时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进行测度,揭示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各细分行业以及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服务化水平,进而通过实证模型揭示服务化影响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强度,考虑到企业的异质性,分行业检验结果与总体样本检验结果基本保持一致。从宏观视角、产业视角、企业视角分别对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化效应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高端装备制造业各服务化子效应的评价指标进行了选择,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服务化效应综合评价体系,并对中国30区域的服务化效应进行了测度分析。最后基于服务化机理的研究从宏观、产业及企业视角提出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策略,以期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提供有益的启示。
李文宽[4](2020)在《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是国家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方向。企业绩效是制造业企业关注的核心,近年来制造业企业面临下行压力,制造业企业迫切需要提高盈利能力、改善企业绩效。为了谋求新的发展出路,通过服务创新为制造行业派生出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了制造业企业的关注热点。企业积极进行观念的革新,愈发重视服务化对提高生产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纷纷进入具有高收益的服务业,在制造业企业对产业链中各项资源获取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开展服务化业务,注重提高企业服务化水平,通过发挥范围经济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使得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得以改良和提升。本文以在中国深、沪两市上市的1469家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结合企业所在地区、所属行业以及相关理论重点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首先,分析了随着制造业服务化程度的提高,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会产生的影响。其次,实证检验了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阶段性影响,再通过分行业、分区域的角度探索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制造业服务化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1)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程度对企业绩效呈现出“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在服务化早期是正相关的,在服务化中期是负相关,在服务化后期是正相关”的三阶段非线性影响。(2)分行业的研究视角下,纺织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程度与企业绩效是一阶正相关关系,其他行业是“在服务化早期正相关,在服务化中期是负相关,在服务化后期是正相关”的三阶段非线性影响。(3)分区域的研究视角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存在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在服务化早期正相关,在服务化中期是负相关,在服务化后期是正相关”三阶段非线性影响。(4)控制变量政府补助和企业规模能够正向调节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但分行业的研究视角下,该结论是存在一定行业差异性的。
鄂义强[5](2020)在《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文中提出自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扩招政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由培育“精英”逐渐走向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从扩招后第一届(2003年)的212万人次上升到2019年的834万人次,在就业市场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中国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已将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升到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加以重视,同时国家层面不断出台系列的就业政策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选择了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进行研究,也就是把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这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大学生就业置于整体政府责任的建构逻辑中去考察,从而有助于厘清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要承担的有关责任,在此基础上展开问题研究,就可以明晰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构建的重点。厘清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是开展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之间关系的省思,依据责任政府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市场失灵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依据现实中政府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的政府基本职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阐释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责任的必要性,厘定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为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一般而言,研究社会现象和相关问题,都不能割裂历史的纵向联系,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不同就业制度时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责任履行状况进行考察,也就是于历史演进中去考察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的履行,阐释大学生就业中政府履行责任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凸显20世纪末大学生自主择业时期政府责任履行上存在的问题,确保当代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研究的历史承续性,为进行深层次的问题研究打下基础。呈现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为提高研究的可信度与客观性,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进行实证研究。编制《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涵盖全国52所高校、20 197名大学毕业生,通过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频率分析法和交叉分析法,分别得出频率分析结果和交叉分析结果。同时对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和政府官员进行个案访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三个向度的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就业政策对大学生个人需求关注不够,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亟待提升。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高校以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不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促进大学生就业作用不明显。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回应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高等教育质量有效监督不足,大学生平等就业法治环境建设滞后,大学生就业政策监督机制不健全。深入研究英国、美国、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俄罗斯等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从中得到有益启示。在此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以及中国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构建必须坚持的中国道路。最后在现实的逻辑上回应理论逻辑中所厘定的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探索立足中国国情的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的建构性策略:在政府调控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在政府服务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在政府监督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从而在现实的逻辑上,形成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促进机制,力求逐步破解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刘如月[6](2020)在《信息技术与业务战略匹配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大多数发达经济体中,制造业对生产总值和就业的贡献一直在持续下降。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同样趋势。在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和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中国制造2025》和《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为我国制造企业实施服务化战略指明了方向。服务化促使制造企业可以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创造新的纵向收入流、提高利润率并实现更大的差异化,因此成为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战略举措。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不断生成,数据的可用性和即时性使其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将企业信息技术战略和业务战略进行匹配可以更好地助力企业发展。对制造企业而言,IT与业务战略匹配帮助企业明确用户需求和偏好,为企业丰富服务内容和服务创新提供技术和流程支持。以往对服务化发生机理的解析存在内部整合、外部整合和混合整合等多种认知,却未能从环境、战略和结构相匹配的视角关注制造企业服务化。结合信息技术发展对IT战略的影响,以及用户需求波动与升级对业务战略的影响,考察IT与业务战略匹配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能够更好地指导服务化实践。基于上述现实背景与理论背景,研究以服务化转型中的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基于战略协同理论、配置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等,对以下内容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制造企业从生产型制造到服务型制造的转变,丰富了服务化的内涵,并据此构建了服务化的维度及中国情境下的测量量表。研究认为,制造企业服务化不仅是企业整合资源和能力以应对用户消费需求升级的跨界创新,也是企业在价值链中实现位置移动和推动价值链升级的转型过程。在整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研究将现有服务类型和服务内容视为原点,通过观察企业如何丰富服务内容或服务类型将服务化分为衍生式服务化和新颖式服务化两个维度。其中,衍生式服务化是企业在不改变现有服务提供类型的情况下,为服务提供添加新元素或开发新的服务内容的创新过程;新颖式服务化是企业通过复杂的资源和能力的有机配置,将完全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元素进行编排以大规模地、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或者集成解决方案的战略变革过程。研究还通过对两次调研数据进行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对服务化的测量题目进行提纯与完善,最终确定了中国情景下制造企业服务化的测量量表。其次,运用配置理论和战略协同理论,阐释转型期具有新生弱性的制造企业如何充分发挥战略匹配的协同优势,弥补以往研究对不同战略匹配的协同效应缺少剖析的不足。研究认为IT与业务战略匹配是IT战略与业务战略的一致性程度,可以分为知识匹配和社会匹配。其中,知识匹配是指企业现存的IT与业务战略相互关联的状态,社会匹配则是指业务和IT管理人员相互了解、承诺并共同致力于业务和信息系统使命、目标和计划的状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知识匹配还是社会匹配,都能够对制造企业服务化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最后,使用动态能力理论解释制造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如何能够匹配服务化进程中的目标需求,分析服务化转型背景下企业应该如何解决跨界创新对能力的适应性要求,从整合视角丰富了动态能力对服务化的路径机制研究。研究探讨了IT与业务战略匹配通过战略敏捷性和资源整合能力,进而作用于制造企业服务化的过程机制。企业的服务化转型需要企业有目的地创建、扩展和修改其当前与制造紧密相关的能力基础,使企业能力更好地匹配服务的提供与交付。从动态能力视角能够解释IT与业务战略匹配支持制造企业重塑组织结构和资源基础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进而作用于企业服务化的过程。同时,动态能力作为修改、重构和完善基础能力的高阶能力,会对企业的运营能力产生影响。基于此,研究分析了战略敏捷性和资源整合能力在IT与业务战略匹配和服务化之间发挥的链式中介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战略敏捷性的资源识取能力对衍生式服务化的作用效果更加显着,而难以维系新颖式服务化过程。同时,基于战略敏捷性的资源配用能力对新颖式服务化的作用效果显着,而未能对衍生式服务化产生影响。结合战略协同理论、配置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等,研究构建了从IT与业务战略匹配到战略敏捷性再到资源整合能力最后到服务化的路径机制,尝试解释外部市场环境变动如何引发企业能力演化进而提升企业市场响应速度和质量的过程,打开了 IT与业务战略匹配影响服务化的过程黑箱,并通过发现资源整合能力不同维度的差异化作用,丰富了动态能力与服务化的关系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企业服务化不仅是企业整合资源和能力以应对用户消费需求升级的跨界创新,也是企业在价值链中实现位置移动和推动价值链升级的转型过程;IT与业务战略匹配的不同维度对制造企业服务化不同类型均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外部环境变化是企业能力提升的重要起点,而撬动运营能力基础的支点则是企业的动态能力;运营能力的拓展与升级是企业敏捷地捕获、吸收和应用多样化信息的必要条件,企业以市场需求来引导企业运营能力的升级与演化,有益于企业更好地响应用户需求,通过运营流程的不断调整和优化使企业能力与用户价值增值保持一致。立足信息化助推制造企业寻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基于战略协同理论、配置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等理论,在对制造企业服务化进行概念界定与维度划分的基础上,构建了从IT与业务战略匹配通过战略敏捷性和资源整合能力的链式过程作用于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理论模型,研究得到以下启示:第一,制造企业要及时关注业务战略调整、信息技术变化等,实现IT与业务战略的动态匹配。构建与业务战略相匹配的IT基础架构,可以使企业保持对其战略目标达成所需信息、资源等的敏感性,及时有效地执行和协调内部和外部信息、资源和活动,快速、高效地应对市场变化。第二,实施服务化转型的制造企业应根据企业服务化目标对激励机制、规章制度等进行及时调整,力求不同部门能够在服务化目标达成上形成一致理解与认知,使企业的内部机制能够匹配业务战略目标。有效的规章制度调整、配套的激励机制完善等可以提高部门间协作的效果,加强部门间的内部互动、信息共享和知识共创等,促进服务创新想法的产生与完善,提高各部门在新服务开发过程中的共同参与的程度和贡献。第三,在服务化过程中,制造企业不仅需要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和价值创造来源,还应该积极地调整组织结构,并通过动态能力来提升企业的运营能力。第四,在有效识别用户需求和偏好的基础上,全面衡量企业运营能力可以帮助制造企业制定适宜的服务化战略。研究发现不同的运营能力会对服务化产生差异化影响,因此企业服务化战略的制定不能仅以用户需求为标准,还应该考虑企业运营能力支持何种类型的服务化,实现精准服务化。
白倩楠[7](2020)在《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视角》文中提出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欧美较强技术产业平台的压迫,中国传统的制造业企业生存和竞争优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国制造2025》指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有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以及服务化等多种道路,其中服务化是使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效率改善的重要手段,服务化指导传统制造业走向价值链的高端,即微笑曲线的两端。因此研究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学术界,一方面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绩效的研究尚且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另一方面现有的关于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研究鲜有基于企业内部价值活动路径进行的,且技术创新又是企业一条必不可少的创造价值的路径。因此,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研究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理论方面,本文就制造业服务化、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的相关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文献综述的过程中发现,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有线性关系和非线性关系;同时也发现以往的文献中尚未有人就技术创新这条价值创造路径进行研究。在实证方面,本文选取2012-2018年我国712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共4984个研究样本,引用Edwards&Lambert(2007)、温忠麟等(2014)、杜运周等(2012)对“U”型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对制造业服务化、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为了探讨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本文先基于全样本企业进行了基准回归分析。然后,为了探讨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否受到产业环境异质性的影响,本文进一步将全样本按照所有制类型的不同分为国企和非国企,按照区域的不同划分为东中西部,分别探讨了所有制类型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接着,基于全样本企业研究了制造业服务化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以及同时加入制造业服务化与技术创新之后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最后,通过前面的回归结果进行总结,判断技术创新在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绩效之间是否起到中介效应。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对于全样本企业来说,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U”型,这表明当制造业服务化处于较低水平(小于0.0302)时,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动力,会导致企业绩效下降;当制造业服务化处于较高水平(大于0.0302)时,会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从而导致企业绩效上升。第二,在企业所处产业环境异质性中,国企和非国企的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均是“U”型,但国企制造业企业的拐点要早于非国企;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U”型;中部地区的企业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着。第三,全样本企业制造业服务化对技术创新产生“U”型影响,即在“U”型拐点左侧时,制造业服务化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在“U”型拐点的右侧时,制造业服务化对技术创新产生正向促进作用。第四,在全样本中,技术创新在制造业服务化→技术创新→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
李丹丹[8](2020)在《兰州新区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新区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居住用地的不断扩张,住区建设的现实问题日益显现。合理的住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可以提高住区生活品质,吸引大量人口入住,增添新区活力。其中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作为与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属地型商业,其配建的根本作用在于保障居民的基本生存发展权利,核心目的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实际需求出发。为此,本文以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视角,借鉴相关研究中的经验和理论,探寻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的布局思路和分析方法。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和居民日常生活消费行为与生活圈规划的相关研究进展,基于新的规划理念和社会转型诉求趋势,探索了住区商业服务设施的配套布局思路。其次,根据兰州新区实际建设情况,在对现状商业服务设施进行分类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测评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实际供给达标率,并通过选取典型住区,分别对其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的布局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新区内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现状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调查典型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行为特征及需求偏好,包括平均出行距离、设施使用频率、出行方式选择、设施类型需求偏好以及满意度评价和影响因素,将其与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空间供给特征进行关联分析,包括商业业态类型与居民设施需求类型偏好的分异、商业空间布局与居民设施使用出行方式的分异、商业街道空间与居民设施使用满意度的分异,结果表明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实际供给水平与居民需求存在显着差异,揭示出影响居民日常生活消费需求的三个因素,进而对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要点进行总结分析。最后,基于以上分析,为新区内现有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布局提出优化建议,并对未来新建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提出相关建议。
吴云霞[9](2020)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从加入WTO以来,中国顺应价值链全球布局的大趋势,积极参与到全球价值链贸易中,推动了制造业出口。但从现实来看,我国主要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长期以加工制造为主,依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位置,导致企业实际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较低,制造业出口获益受限。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具有高质量、高技术和高附加值含量的服务要素对制造业的渗透和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全球制造业呈现出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制造业服务化趋势,这为推动中国制造业出口升级以及价值链攀升提供了突破口。本文正是以此为切入点,根据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对策研究的研究范式,考察在全球价值链框架下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我国制造业出口升级的影响,并探究其内在机制,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政策建议。全文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概括为以下部分:第一,理论和机制研究。基于有关理论的研究框架,从数理推导上就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制造业出口升级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证明研发创新效应、成本效应和生产分工效应是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升级的作用渠道,为后文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现状研究。采用消耗系数测度的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指标和贸易附加值分解框架下的制造业出口内涵服务量来对我国制造业服务化的现实情况从多角度进行了描述,并与几个重要国家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在将中国制造业出口升级分解为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等指标的基础上,多角度的从行业和国家层面全面系统的分析中国制造业出口表现。第三,实证研究。在机制研究和现状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相关方法,从行业和企业两个层面对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在理论基础和作用机理的支撑下,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是如何影响中国制造业出口升级的,以此揭示其可能的影响渠道。第四,对策研究。基于以上现状和实证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围绕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我国制造业出口升级的影响和作用渠道,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是:就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现状而言,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增强,并且依据制造行业的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呈现不同的服务化现象。中国各制造行业异质服务投入结构比例基本是趋同的,表现为传统服务要素投入(分销和运输服务化)占据较大比例,而现代化的服务要素投入(电信服务化和金融服务化)比重较小,且各制造行业服务含量的国内来源远远要高于国外来源。就中国制造业出口现状而言,中国在参与国际生产分工网络中,更多的依赖外国中间品的进口去完成最终品,所以中国主要以后向参与的方式融入到全球价值链的生产网络中。但是GVC前向参与度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GVC后向参与度表现为下降的态势。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在逐渐的上升,但是上升过程较为缓慢。中国制造业总体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动趋势。各制造行业根据要素密集度分类呈现不同的出口特征。目前,我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整体较低,仍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行业层面的实证分析来看,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呈现“倒U型”关系;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产生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之间存在显着的“U型”关系。综合来看,用不同的指标来考量中国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状态得到的结果是存在差异的。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升级确实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程度的不同对中国融入全球价值链并逐渐实现出口升级的这一过程产生的影响是存在阶段性特征的;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依据服务要素来源,服务投入类型和行业要素密集度分类的不同,对中国制造行业出口升级的影响产生差异性;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研发创新和生产分工是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出口升级的作用渠道,但是生产分工这种中介效应的传导作用在减弱。从企业层面的实证分析来看,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是“倒U型”关系;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具有明显异质性,依赖于企业贸易方式、所在地区、所有制形式、服务要素来源和服务要素投入类型;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研发创新、成本效应和生产分工效应是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影响制造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可能渠道。
刘超辉[10](2020)在《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M学院为例》文中认为本研究以民办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服务为研究对象,以M学院为研究样本,以归纳就业服务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剖析为主要内容,以给出解决就业服务问题的建议为研究目标,力争能为民办独立学院的招生与就业决策提供智识贡献。“就业乃民生之本,民生乃政府工作之本”,就业问题历来是各国政府施政的重点领域。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社会总体就业问题的重要构成部分,由于群体的高教育程度,该问题更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敏感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影响因素复杂,既要靠政府政策和财政项目工程支持,又要靠高校良好的就业组织管理,同时还离不开毕业生本人的努力,更离不开社会人才交流市场的平台服务,这是各要素间功能互促互增的系统。在办学体制多元化政策背景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获得快速发展且招生规模持续扩大,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19年8月公布的数据显示(1),2017年我国民办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175.37万人,在校生数628.46万人,毕业生人数为163.16万人;2018年我国民办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人数为183.94万人,在校生数为649.60万人,毕业生人数为166.2万人,创历年来最高,加上历年离校显性未就业和潜在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数据会更大。独立学院虽然是民办普通本科院校,但由于其民办性质和录取批次靠后的身份,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正所谓“出口畅,进口才会顺”,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直接影响招生,也影响在校学生的学习状态,甚至进一步影响独立学院办学的社会评价。因此,研究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就业服务既是社会总体就业问题的重要内容,也是独立学院办学研究的关键环节。独立学院自身的就业服务机构设置及工作方式受制于学院管理体制,一般在母体学校指导下开展,就业服务形式比较单一,且有一定被动性,这与其民办性质和学生差异性大基础上的多元化需求不相符,独立学院应该立足于办学性质和学生实际情况,完善就业服务组织管理部门设置,优化服务项目,提供有针对性且灵活的就业服务,真正成为多方就业供给与需求信息交互的就业服务平台,成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有力组织者。本研究以河南省M独立学院为个案,主要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以问题--原因--对策三段式逻辑展开研究。研究认为M学院存在就业服务提供碎片化、学校就业服务组织不力、合作办学方被动就业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就业服务的统筹力度不够、学校重招生轻就业治校思路、办学方以利益为导向降低治校成本、校企合作力度不够等。最后,提出完善M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的建议。从宏观层面上讲,政府应该强化就业服务提供的系统性,从微观层面上讲,学校应该从就业服务机构完善、就业服务教育全过程提供、就业服务组织有力等方面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同时强化办学方、学院和母体学校之间的合作力度,优化服务职能结构,以求达到分工施责,形成合力的服务供给效果。
二、调查业服务模式转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调查业服务模式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
2.1.2 物业管理 |
2.1.3 物业服务企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3 社会资本理论 |
第3章 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背景分析 |
3.1 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必要性 |
3.1.1 解决居家养老服务“两难”问题 |
3.1.2 有效缓解居家养老服供需矛盾 |
3.1.3 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
3.1.4 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
3.2 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可行性 |
3.2.1 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3.2.2 具有自身运营优势 |
3.2.3 能够充分调动社区资源 |
第4章 吉林省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调查设计 |
4.1.1 调查对象选择及问卷发放 |
4.1.2 访谈设计 |
4.2 吉林省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 |
4.2.1 政策供给情况 |
4.2.2 服务模式 |
4.2.3 养老专业人员配备情况 |
4.2.4 服务内容情况 |
4.2.5 服务使用情况 |
4.3 吉林省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
4.3.1 养老服务供给总量较少 |
4.3.2 缺少专业养老服务人员 |
4.3.3 未形成有效参与模式 |
4.3.4 政府缺少配套措施 |
4.3.5 缺乏有效的政府监管 |
4.3.6 公众参与度低 |
第5章 吉林省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养老服务资源整合率低 |
5.2 物业服务企业养老服务人员储备不足 |
5.3 无法兼顾盈利与企业责任 |
5.4 政府配套政策制定不具体 |
5.5 老年人接纳程度低 |
第6章 促进吉林省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
6.1 物业服务企业树立正确供给观念 |
6.2 完善服务体系 |
6.3 加强服务人员队伍建设 |
6.4 政府制定专项扶持政策 |
6.5 加强监管与建立法律约束 |
6.6 营造良好供给环境 |
6.7 提升老年人购买能力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互联网+”背景下的物业服务企业O2O模式研究:提升路径、机制设计和评价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论文架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论文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互联网+”研究现状 |
2.1.1 ”互联网+”的基础研究 |
2.1.2 ”互联网+”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
2.1.3 ”互联网+”对物业服务企业的影响研究 |
2.2 企业价值链理论的研究现状 |
2.2.1 企业价值链基础理论研究 |
2.2.2 物业服务企业价值链研究 |
2.3 企业竞争力理论的研究现状 |
2.3.1 企业竞争力的资源学派 |
2.3.2 企业竞争力的能力学派 |
2.3.3 企业竞争力的综合研究 |
2.4 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的研究现状 |
2.4.1 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 |
2.4.2 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
2.5 O2O理论和实践研究现状 |
2.5.1 O2O商业模式发展趋势 |
2.5.2 O2O商业模式业务元素分析 |
2.5.3 O2O在物业服务企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3 传统物业服务的“互联网+”转型 |
3.1 物业服务内容 |
3.1.1 物业服务企业的基本活动 |
3.1.2 物业服务企业的辅助活动 |
3.2 传统物业服务存在的问题 |
3.2.1 物业服务企业发展不平衡问题 |
3.2.2 物业服务企业发展不充分问题 |
3.3 互联网+物业的O2O模式转变 |
3.3.1 “互联网+物业”的服务模式转变 |
3.3.2 “互联网+物业”的O2O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4 “互联网+”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 |
4.1 “互联网+”的技术经济特征和对竞争力的主要影响 |
4.1.1 “互联网+”的技术经济特征 |
4.1.2 “互联网+”对融合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影响 |
4.2 “互联网+”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基本逻辑 |
4.2.1 “互联网+”推动物业服务企业技术进步的基本逻辑 |
4.2.2 “互联网+”促进物业服务企业商业模式升级的基本逻辑 |
4.2.3 “互联网+”推动物业服务企业流程再造的基本逻辑 |
4.3 “互联网+”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路径 |
4.3.1 推动物业服务企业技术进步 |
4.3.2 促进物业服务企业商业模式升级 |
4.3.3 加快物业服务企业流程再造 |
4.4 本章小结 |
5 物业新技术要求对物业O2O行为选择的影响 |
5.1 物业新技术要求与竞争发展 |
5.2 问题描述与假设 |
5.3 模型构建与求解 |
5.3.1 MSI模式 |
5.3.2 MSII模式 |
5.3.3 MSIII模式 |
5.4 结果对比与分析 |
5.5 研究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6 物业O2O模式分析与机制设计 |
6.1 问题描述与假设 |
6.2 模型建立与求解分析 |
6.2.1 完全合作契约模型 |
6.2.2 完全不合作契约模型 |
6.2.3 参与成本分担契约模型 |
6.3 三种契约模型比较分析 |
6.3.1 三种契约模型下的比较分析 |
6.3.2 社区协调契约设计 |
6.4 数值仿真 |
6.4.1 价格和参与度上限对平台上线的参与率的影响 |
6.4.2 价格和参与度上限对社区收益的影响 |
6.4.3 价格和参与度上限对协调机制影响 |
6.4.4 社区居民偏好和参与成本系数对平台上线的参与率的影响 |
6.4.5 社区居民偏好和参与成本系数对社区收益的影响 |
6.4.6 社区居民偏好和参与成本系数对协调机制影响 |
6.5 研究结论 |
6.6 本章小结 |
7 O2O模式下物业服务企业流程再造策略分析 |
7.1 问题描述与假设 |
7.2 模型建立与求解分析 |
7.2.1 自建且自运营 |
7.2.2 委托建设且自运营 |
7.2.3 自建且委托运营 |
7.2.4 委托建设且委托运营 |
7.3 模型比较分析 |
7.3.1 模式一VS模式二 |
7.3.2 模式一VS模式三 |
7.3.3 模式一VS模式四 |
7.4 数值仿真 |
7.5 研究结论 |
7.6 本章小结 |
8 物业服务企业O2O模式竞争力的评价 |
8.1 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方法 |
8.1.1 企业竞争力评价的价值链分析逻辑 |
8.1.2 基于价值链的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评价的主要维度 |
8.2 物业服务企业O2O模式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8.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8.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确定 |
8.2.3 评价方法及其特点 |
8.3 物业服务企业O2O竞争力评价实证分析 |
8.3.1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
8.3.2 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8.3.3 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因素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互联网+”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网格 |
附录 B |
附录 C 已上市主要物业服务企业基本情况 |
表索引 |
图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GVC下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GVC下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1.3.2 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现状 |
1.3.3 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GVC下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系统分析与研究框架设计 |
2.1 GVC下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化机理相关概念界定 |
2.1.1 GVC的概念 |
2.1.2 服务化的内涵与特征 |
2.1.3 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内涵与特征 |
2.1.4 服务化机理的界定 |
2.2 GVC下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系统分析 |
2.2.1 服务化系统要素分析 |
2.2.2 服务化系统结构分析 |
2.2.3 服务化系统目标与功能分析 |
2.2.4 服务化系统的耗散性分析 |
2.3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研究框架设计 |
2.3.1 研究框架设计原则 |
2.3.2 研究框架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GVC下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的动因研究 |
3.1 服务化驱动因素分析 |
3.1.1 收益驱动因素分析 |
3.1.2 定制化的顾客需求驱动因素分析 |
3.1.3 全球价值链延伸驱动因素分析 |
3.1.4 市场竞争驱动因素分析 |
3.1.5 国家政策驱动因素分析 |
3.2 服务化动因的驱动机制 |
3.2.1 收益驱动机制 |
3.2.2 定制化的顾客需求驱动机制 |
3.2.3 全球价值链的延伸驱动机制 |
3.2.4 市场竞争驱动机制 |
3.2.5 国家政策驱动机制 |
3.3 服务化动因驱动强度的测度 |
3.3.1 计量模型构建 |
3.3.2 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构建 |
3.3.3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GVC下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4.1 GVC下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过程 |
4.1.1 产品服务附加阶段 |
4.1.2 产品+服务阶段 |
4.1.3 服务型高端装备制造阶段 |
4.2 GVC下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过程影响因素研究 |
4.2.1 服务化过程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 |
4.2.2 服务化过程影响因素实证模型的构建 |
4.2.3 服务化过程影响因素数据来源及说明 |
4.2.4 服务化过程影响因素测度分析 |
4.2.5 服务化过程影响因素检验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GVC下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化效应研究 |
5.1 GVC下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宏观效应 |
5.1.1 就业效应 |
5.1.2 环境效应 |
5.1.3 GVC攀升效应 |
5.2 GVC下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化产业效应 |
5.2.1 产业结构优化 |
5.2.2 产业创新效应 |
5.3 GVC下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微观效应 |
5.3.1 增强企业竞争力 |
5.3.2 提升企业绩效 |
5.3.3 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
5.4 GVC下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化效应的综合评价 |
5.4.1 服务化效应综合评价方法与模型构建 |
5.4.2 指标构建与数据来源 |
5.4.3 服务化效应测度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GVC下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策略 |
6.1 基于宏观视角的服务化策略 |
6.1.1 加强政府政策支持 |
6.1.2 提高环境监管力度 |
6.1.3 加速国际竞争力提升 |
6.2 基于产业视角的服务化策略 |
6.2.1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
6.2.2 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 |
6.3 基于企业视角的服务化策略 |
6.3.1 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 |
6.3.2 合理规划企业水平和规模 |
6.3.3 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GVC下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化效应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拟解决的问题及方法 |
1.3.1 拟解决的问题 |
1.3.2 研究假设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制造业服务化的内涵与界定 |
2.1.2 企业绩效的内涵与界定 |
2.2 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绩效的文献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 |
3.1 相关理论 |
3.1.1 规模经济理论 |
3.1.2 范围经济理论 |
3.1.3 微笑曲线理论 |
3.1.4 权变理论 |
3.1.5 交易成本理论 |
3.2 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及假设推导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绩效的测算及特征 |
4.1 制造业服务化程度的测算及特征 |
4.1.1 研究样本的确定 |
4.1.2 制造业服务化测算 |
4.1.3 制造业服务化程度的时空演变特征 |
4.2 企业绩效的测算及演变特征 |
4.2.1 研究样本的确定 |
4.2.2 企业绩效的测算 |
4.2.3 企业绩效的时空演变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制造业服务化影响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变量设定 |
5.1.1 被解释变量 |
5.1.2 核心解释变量 |
5.1.3 控制变量 |
5.1.4 模型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
5.2 面板模型的构建及实证结果 |
5.2.1 基本回归方程的设定 |
5.2.2 不同回归方法的比较及选择 |
5.2.3 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实证结果 |
5.2.4 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5.2.5 模型的内生性检验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实证结果分析 |
5.3.2 控制变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1.1 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非线性影响 |
6.1.2 制造业服务化和企业绩效的关系存在一定行业差异性 |
6.1.3 政府补助和企业规模正向调节制造业服务化和企业绩效的关系 |
6.2 政策建议 |
6.2.1 制造业企业应重视服务化过程中对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影响 |
6.2.2 制造业企业发展服务化过程中要结合自身企业规模 |
6.2.3 政府可以通过补助适改善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关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在校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
(5)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关系的理论概述 |
一、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一)大学生就业的概念界定 |
(二)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理论基础 |
(一)责任政府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 |
(三)市场失灵理论 |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实依据 |
(一)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
(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的内在要求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厘定 |
(一)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调控责任 |
(二)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服务责任 |
(三)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监督责任 |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践历程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时期:政府包办、计划配置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二、“供需见面”就业制度时期:计划配置为主、调节为辅 |
(一)“供需见面”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时期: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
(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状与问题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现状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现状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现状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证研究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设计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概况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频率分析结果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交叉分析结果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第五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策略建议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 |
(二)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 |
(二)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
(二)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 |
(三)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人才要求访谈提纲 |
附录 C 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6)信息技术与业务战略匹配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依据 |
2.1 制造企业服务化文献回顾 |
2.1.1 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定义 |
2.1.2 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度量 |
2.1.3 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影响因素 |
2.2 信息技术与业务战略匹配相关研究 |
2.2.1 信息技术与业务战略匹配的定义 |
2.2.2 信息技术与业务战略匹配的维度与度量 |
2.2.3 信息技术与业务战略匹配的作用效果 |
2.3 战略敏捷性相关研究 |
2.3.1 战略敏捷性的定义 |
2.3.2 战略敏捷性的维度和度量 |
2.3.3 战略敏捷性的影响因素 |
2.3.4 战略敏捷性的作用效果 |
2.4 资源整合能力相关研究 |
2.4.1 资源整合能力的定义 |
2.4.2 资源整合能力的维度与度量 |
2.4.3 资源整合能力的影响因素 |
2.4.4 资源整合能力的作用效果 |
2.5 理论依据 |
2.5.1 战略协同理论 |
2.5.2 配置理论 |
2.5.3 动态能力理论 |
2.6 研究评述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内涵及驱动机理分析 |
3.1 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内涵分析 |
3.1.1 制造企业从生产型制造到服务型制造的转变 |
3.1.2 制造企业服务化的概念界定 |
3.1.3 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维度界定 |
3.2 制造企业服务化的驱动机理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 |
4.1 概念模型 |
4.2 研究假设 |
4.2.1 IT与业务战略匹配对服务化的影响 |
4.2.2 战略敏捷性的中介作用 |
4.2.3 资源整合能力的中介作用 |
4.2.4 战略敏捷性和资源整合能力的链式中介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 |
5.1 变量的操作化定义与测量 |
5.1.1 IT与业务战略匹配的测量 |
5.1.2 战略敏捷性的测量 |
5.1.3 资源整合能力的测量 |
5.1.4 中国情景下的服务化测量 |
5.1.5 控制变量的选取 |
5.2 问卷形成 |
5.2.1 问卷设计 |
5.2.2 问卷预调查 |
5.3 正式问卷发放 |
5.3.1 样本选择 |
5.3.2 数据收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6.1 调查数据的质量分析 |
6.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2 正态性检验 |
6.1.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6.1.4 信度检验 |
6.1.5 效度检验 |
6.2 假设检验 |
6.2.1 直接效应检验 |
6.2.2 战略敏捷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
6.2.3 资源整合能力的中介效应检验 |
6.2.4 战略敏捷性和资源整合能力的链式中介效应检验 |
6.3 多组结构方程模型跨组不变性检验 |
6.3.1 基于行业分类的跨组不变性检验 |
6.3.2 基于服务部门分类的跨组不变性检验 |
6.4 假设检验结果与讨论 |
6.4.1 假设检验结果 |
6.4.2 结果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管理启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服务的首次调查问卷 |
附录2 预测试的调查问卷 |
附录3 最终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主要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制造业服务化 |
二、技术创新 |
三、企业绩效 |
第二节 制造业服务化、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现状 |
一、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现状 |
二、制造业服务化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现状 |
三、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现状 |
四、制造业服务化对技术创新、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 |
第三节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一、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绩效 |
二、制造业服务化与技术创新 |
三、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 |
第二节 变量测量 |
一、被解释变量 |
二、解释变量 |
三、中介变量 |
四、控制变量 |
第三节 模型设定与实证方法 |
一、模型设定 |
二、实证方法 |
第四节 数据来源与处理 |
一、数据来源 |
二、数据处理 |
第四章 实证检验与结果讨论 |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与共线性检验 |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相关性分析 |
三、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二节 基准回归分析 |
一、基于全样本制造业企业的基准回归分析 |
二、基于企业所有制类型异质性的基准回归分析 |
三、基于企业所属区域异质性的基准回归分析 |
第三节 技术创新的中介机制检验 |
一、制造业服务化与技术创新的回归分析 |
二、制造业服务化、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第五节 实证结果与讨论 |
一、对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绩效之间呈“U”型关系的思考 |
二、对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绩效之间“U”型关系存在产业环境异质性的思考 |
三、对技术创新是制造业服务化影响企业绩效有效中介机制的思考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影响呈U型关系 |
二、制造业服务化对技术创新影响呈U型关系 |
三、技术创新在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企业角度 |
二、政府角度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兰州新区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规划界对基层住区的关注日益增强 |
1.1.2 住区商业服务设施建设问题显现 |
1.1.3 居民日常生活消费需求呈现新的变化 |
1.1.4 新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提出规划要求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与研究基础 |
2.1 相关理论 |
2.1.1 新城市主义理论 |
2.1.2 行为—空间理论 |
2.1.3 开放式街区理论 |
2.2 国内外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相关研究 |
2.2.1 住区商业服务设施配置研究进展 |
2.2.2 住区商业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
2.2.3 住区商业服务设施业态配置研究 |
2.2.4 住区商业服务设施街道空间研究 |
2.3 国内外居民日常生活消费行为与生活圈规划相关研究 |
2.3.1 居民日常生活消费行为研究 |
2.3.2 生活圈规划相关研究 |
2.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4 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布局思路来源 |
2.4.1 商业服务设施业态布局——满足功能性需求 |
2.4.2 商业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满足便捷性需求 |
2.4.3 商业服务设施街道空间——满足公共性需求 |
2.5 本章小结 |
3 兰州新区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布局现状特征 |
3.1 兰州新区建设背景及整体商业空间建设现状 |
3.1.1 区位与建设背景 |
3.1.2 社会发展与建设现状 |
3.1.3 整体商业服务设施现状空间布局 |
3.1.4 整体商业服务设施现状空间特征 |
3.2 兰州新区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特征 |
3.2.1 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类别及数据概况 |
3.2.2 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特征 |
3.2.3 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供给现状评价 |
3.3 兰州新区典型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布局特征 |
3.3.1 典型住区选取 |
3.3.2 住区商业业态配置分析 |
3.3.3 住区商业空间布局分析 |
3.3.4 住区商业街道空间分析 |
3.4 兰州新区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现状存在的问题 |
3.4.1 现状建设存在的问题 |
3.4.2 规划编制存在的不足 |
3.5 本章小结 |
4 典型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供需差异分析 |
4.1 住区居民日常生活消费行为调查概况 |
4.1.1 调查步骤与数据来源 |
4.1.2 调查居民属性特征 |
4.1.3 调查数据修正 |
4.2 住区居民日常生活消费行为特征及需求偏好 |
4.2.1 平均出行时距 |
4.2.2 设施使用频率 |
4.2.3 出行方式选择 |
4.2.4 设施需求偏好 |
4.2.5 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
4.3 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空间供给与居民需求的关联分析 |
4.3.1 商业业态类型与居民设施需求类型偏好的分异 |
4.3.2 商业空间布局与居民设施使用出行方式的分异 |
4.3.3 商业街道空间与居民设施使用满意度的分异 |
4.4 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要点分析 |
4.4.1 住区商业空间功能性分析 |
4.4.2 住区商业空间便捷性分析 |
4.4.3 住区商业空间公共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兰州新区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策略与建议 |
5.1 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业态配置优化 |
5.1.1 业态更新调整建议 |
5.1.2 业态经营管理建议 |
5.2 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 |
5.2.1 配套商业设施体系构建 |
5.2.2 商业空间业态布局建议 |
5.3 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街道空间优化 |
5.3.1 街道节点空间要素设置建议 |
5.3.2 规划管理维护与经营的建议 |
5.4 新建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建议 |
5.4.1 划分与新区人口结构相适应配套分级 |
5.4.2 构建宜步行的住区设施布局空间单元 |
5.4.3 兼顾共性与个性多元需求的设施配置 |
5.4.4 全面构建宜人的街区尺度和步行网络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及实践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9)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关于制造业服务化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制造业出口表现的研究 |
三、关于制造业服务化对出口表现影响的研究 |
四、相关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节 论文创新及不足 |
一、论文创新之处 |
二、论文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作用机理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明晰 |
一、全球价值链 |
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 |
三、出口升级 |
第二节 相关理论概述 |
一、国际分工理论 |
二、全球价值链理论 |
三、制造业出口升级理论 |
四、制造业服务化的贸易效应理论 |
第三节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制造业出口升级的作用机理分析 |
一、研发创新的机理 |
二、成本效应的机理 |
三、分工效应的机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现状和出口表现分析 |
第一节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现状分析 |
一、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指标测度 |
二、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典型事实分析:行业层面分析比较 |
三、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典型事实分析:国家层面分析比较 |
第二节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出口表现分析 |
一、中国制造业出口升级指标测度 |
二、中国制造业出口表现:各指标分行业比较分析 |
三、中国制造业出口表现:各指标国家间比较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行业层面的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模型设定 |
第二节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说明 |
一、变量选取 |
二、数据来源说明 |
三、变量相关关系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全样本回归结果 |
二、异质性回归结果 |
三、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 |
四、作用机制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企业层面的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中国制造企业出口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计量模型设定 |
第二节 变量和数据说明及处理 |
一、变量构造 |
二、数据说明和处理 |
第三节 基准回归分析 |
第四节 异质性回归结果 |
一、区分贸易方式 |
二、区分所属地区 |
三、区分企业所有制 |
四、区分服务来源 |
五、区分服务投入类型 |
第五节 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 |
一、内生性问题 |
二、稳健性检验的估计结果 |
第六节 作用机制检验 |
一、中介变量的测度 |
二、中介效应模型设定及回归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改善服务投入结构 |
二、加强高端服务要素与制造业的融合 |
三、协调和匹配国内外服务投入 |
四、继续贯彻落实研发创新政策 |
五、重视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企业的成本效应 |
六、推动制造企业积极参与到全球价值链生产网络中 |
七、稳步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进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M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境外研究现状 |
(三)现有文献述评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独立学院 |
(二)公共就业服务 |
(三)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 |
二、理论基础 |
(一)公共产品理论脉络及主要内容 |
(二)公共产品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章 M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现状 |
一、M学院的概况 |
(一)M学院简介 |
(二)M学院特性 |
(三)M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概况 |
二、M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设计 |
(一)问卷设计思路 |
(二)调查方法及内容 |
三、M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一)M学院近五年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 |
(二)学生对学院组织就业服务的满意度 |
(三)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渠道 |
(四)学生就业服务需求的特征与结构分析 |
(五)学生对办学方就业服务供给的满意度调查 |
第三章 M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就业服务提供碎片化 |
(一)制度保障不健全且缺乏有效监管 |
(二)大学生就业扶助专项资金缺位 |
(三)缺乏对大学生就业信息有效整合 |
二、学院就业服务管理粗略化 |
(一)就业服务范围狭窄 |
(二)专职服务人员严重缺乏 |
(三)就业服务机构功能弱化 |
(四)毕业生实习流于形式 |
(五)就业课程设置模式单一 |
(六)对学生就业认知教育不够 |
三、办学方就业服务主体意识缺失 |
(一)报业集团的就业政策和资金支持不到位 |
(二)母体学校对学院的就业工作重视度不够 |
四、用人单位参与就业服务的积极性不高 |
(一)用人单位与M学院合作的愿望不强 |
(二)M学院毕业生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
五、毕业生主动参与就业的意识不强 |
(一)独立学院毕业生自我意识强 |
(二)学生对就业服务的满意度低 |
第四章 M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一、政府就业服务供给的统筹力度不够 |
(一)就业扶持资金未得到落实 |
(二)大学生就业环境亟待改善 |
二、就业教育实效性弱 |
(一)就业教育严重不足 |
(二)突击性教育现象突出 |
(三)就业教育内容的错误偏向 |
三、办学方重招生轻就业 |
(一)就业政策与资金明显不足 |
(二)办公条件亟待改善 |
四、用人单位提供服务的主体意识不强 |
(一)用人单位的平台供给缺位 |
(二)用人单位就业反馈时效性差 |
五、毕业生受家庭环境影响较深 |
(一)自我为中心意识强 |
(二)家庭期望值太高 |
第五章 完善M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的对策建议 |
一、强化政府就业服务体系的系统性 |
(一)建立健全政策落实和制度保障 |
(二)搭建大学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平台 |
二、加大办学方就业服务供给的参与度 |
(一)报业集团应对就业服务足够的重视 |
(二)母体学校应加大对M学院的帮扶力度 |
三、构建科学的就业准备教育体系 |
(一)建立就业教育课程体系 |
(二)完善就业服务机构设置和专业队伍建设 |
(三)规范实习制度并大力拓展实习基地 |
(四)提供更加精准的就业服务 |
四、积极引导大学生就业创业 |
(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
(二)提高用人单位的参与度 |
五、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
(一)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 |
(二)提高就业认知度和参与度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调查业服务模式转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刘乃雯.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2]“互联网+”背景下的物业服务企业O2O模式研究:提升路径、机制设计和评价体系[D]. 高文田.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3]GVC下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化机理研究[D]. 朱显宇.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4]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李文宽. 集美大学, 2020(05)
- [5]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D]. 鄂义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信息技术与业务战略匹配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影响研究[D]. 刘如月. 山东大学, 2020(09)
- [7]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视角[D]. 白倩楠. 安徽财经大学, 2020(08)
- [8]兰州新区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研究[D]. 李丹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升级的影响研究[D]. 吴云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M学院为例[D]. 刘超辉. 河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