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elphi下利用VC封装线程实现高精度实时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何云霄[1](2020)在《水资源信息化预警预报系统的预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环境恶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生存挑战之一,治理和修复因经济社会发展而造成污染的水域环境已迫在眉睫。随着政策的推动以及行业关注度的增加,国内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对伴随而来的海量监测数据展开分析和挖掘,探寻其中规律和机理,进而对未来水域各项指标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对水资源管理中的行动规划和决策制定具有指导意义。随着水质预测理论研究的深入,不断有新的预测方法被提出,但由于水域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监测信息的不完整,现有的水质预测方法难以同时兼顾实验测试的高精度和工程应用的可操作性,这给水质预测的实用化推进带来阻碍。本文以实际水利监测项目为依托,针对水资源信息化系统中水质预测的业务需求,基于时间序列分析和机器学习理论,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常见水质指标的预测方法。首先,对预测方法进行理论分析,以实际水域的水质变化特性分析为出发点,针对水质数据的线性和非线性预测需求,初步选取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和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作为预测模型,并从理论角度分析模型的可行性。其次,构建组合模型的预测方法,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对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预测产生的非线性残差进行估计,过程中利用粒子群算法完成对支持向量机的参数寻优,对于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的p、d、q阶数则分别由ADF检验和BIC准则判定。为改善长期预测精度下降的问题,使用基于滑动时间窗的建模方法对组合模型进行优化。再次,实验验证模型性能,利用HP滤波对实验数据进行分解,分析不同水质指标数据间的特性差异,选取具有差异的水质数据分别对组合模型和单一模型进行对比实验,并在相同数据下对使用滑动时间窗方法的效果进行验证。实验表明,组合模型对巢湖流域的p H和溶解氧的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达到了0.20和0.61,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达到了2.0%和6.6%,显着低于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的0.22和0.73以及2.3%和8.5%,对太湖流域的预测也得到类似结果,组合模型精度更高,同时溶解氧预测整体误差都要高于p H,说明季节性波动显着的指标预测难度更高。滑动时间窗优化下的组合模型在长期预测下的误差低于未优化状态模型。最后,根据业务需求搭建水资源信息化系统,将预测算法嵌入到系统的预警预报模块中,对系统进行测试,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各模块功能均满足预定的设计要求。本文所设计的算法模型,针对模型进行的数学方法优化和系统层面的业务优化方案,对水质预测具有很好的实现效果,可在其它水域监测项目进行推广应用,为区域水环境管理提供业务支持。
秦庆强,张世英,李双军[2](2004)在《Delphi下利用VC封装线程实现高精度实时控制》文中认为在VC + +环境下 ,利用多线程技术在DLL中封装了对底层进行操作的函数 ;在Delphi中调用此DLL开发高精度的实时控制程序 ;同时结合硬件给出应用实例。
曹双贵,蒋芹[3](2004)在《基于80×86CPU和Windows平台的实时测控系统精确定时》文中指出文章分析了Windows系统中普通定时器资源在实时测控系统中存在的不足,给出了三种实现高精度定时的方案,并对多媒体定时器和内核定时器作了比较,给出部分实例。
陈月斌[4](2004)在《基于Windows的串行总线数控系统实时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综合研究了基于Windows实时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中关键技术,重点分析了Windows下实时串行通信软件开发的相关技术。最后,对数控系统中若干控制功能进行研究与开发。 第一章:综述数控系统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介绍当代数控系统发展趋势和主要特征,分析基于PC的开放式CNC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主流数控系统软件平台,阐述了开发基于Windows经济型串行总线数控系统的研究意义。最后给出全文研究内容及安排。 第二章:针对Windows平台下数控系统实时多任务控制这一关键问题,研究了Windows环境下软硬件精确定时技术;并在Windows底层驱动程序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分析基础上,对虚拟设备驱动程序编程开发中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应用程序与VxD共享内存的具体实现方法;此外,还对Windows下多线程技术中同步机制、任务调度算法以及线程调度模型进行深入研究。 第三章:介绍计算机通信系统的特点、组成、数据传输方式;分析比较了三种计算机串行通信接口标准(RS-232C、USB和IEEE-1394)的性能特点和应用场合等;最后,对通信协议层次结构中流量控制、差错控制等数据链路层控制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第四章:介绍Win32下串行通信的内部机制及其基本步骤;分析串行通信的编程实现方法及其工作方式:并在对WindowsAPI方式和VxD模式实现串行通信关键技术分析基础上,具体编程开发相应的实时串行通信软件;最后,对影响实时串行通信的相关因素进行实验分析。 第五章:简要介绍基于Windows串行总线数控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和组成;在分析Windows下数控系统多任务特点基础上,给出了实现多任务控制的缓冲区技术和基于多线程技术的多任务实时调度方案。最后,对数控系统中若干控制功能进行研究与开发。 第六章:总结全文的研究工作,并对今后开放体系结构CNC系统的发展进行展望。
赵敏[5](2002)在《机动车安全性能测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机动车的行车安全和环保是汽车使用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线是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工具,国内外都极为重视。目前我国已有两千多条各类检测线投入使用。本文针对国内外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线的现状,就其亟待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成功地将研究成果用于实际。 文章分析了国内外机动车安全检测的现状,并在下述领域进行了研究。 1、分析了国内目前常用的制动台力学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提高制动台测量制动精度和重复性的方法,通过选取合适的当量点数、信号处理和优化的采样速度,使制动力测量有较高的精度和重复性; 2、将面向对象的方法用于检测线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之中,通过合适的时间片设计,实现了多任务的实时控制系统。所设计的系统具有稳定性好、实时性强、易于监控和测试的特点,已成功地用于多家市级检测线。 3、首次提出了虚拟检测线的设计思想,并用于Windows平台的系统设计中。结合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使多任务系统的设计大为简化。链式的程序段设计,使系统运行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定位、跟踪;程序设计有灵活的分支流程,充分满足车辆检测的特殊需要。 4、将MIDAS技术用于检测线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中,多层数据库的设计,使系统的用户端界面设计大为简化,瘦客户端的设计适应了用户需求。在保证系统整体运行效率的同时,提高了数据库的访问效率。同时系统的容错性也得以提高。 5、将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技术用于检测线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利用Web数据库和Socket技术,设计了远程故障诊断系统,采用故障树的方法,可以在客户端对检测线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对检测线的故障进行诊断。 6、提出了完整的检测线控制、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涵盖了检测站的检测线测试控制和调试系统、检测站的车辆登录、数据统计管理系统。
朱立鹏[6](2020)在《卫星测控通信模拟器仿真软件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卫星测控通信模拟器是一种专门与地面测控通信系统在卫星发射前进行联试和对接的仿真设备,主要用于验证地面测控通信系统在接口、信息交换、测控程序的正确性和协调性。在历次卫星发射测控中,测控通信模拟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第三代航天测量船的投入使用并将参加各项测控任务,为确保测量船测控通信系统的功能正确,必须利用卫星测控通信模拟器进行联试检验,为新测量船研制新的卫星测控通信模拟器成为必然。在分析了卫星模拟器硬件系统功能特性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基于MVC设计模式的多任务多型号的卫星测控通信模拟器仿真软件的设计思路,以MFC应用软件为基本框架,采用多线程技术和模块化技术设计了数据库交互、外测仿真、遥测仿真、网络数据收发、串口侦听、显示等功能模块。本文分析了各个组成模块的功能和实现原理,对卫星模拟器全态和简态仿真模式以及系统内部的调试支持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探讨。卫星测控通信模拟器仿真软件可以为其它卫星等卫星实仿真任务提供基础平台支持。其模块化的设计使得仿真软件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可扩展性。
高杰[7](2019)在《电机驱动与控制系统测调软件平台研制》文中指出本论文选题源于某X波段雷达两轴伺服系统研制项目的实际需求。雷达伺服系统驱动器和控制器的测试调试是整个系统研制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影响到伺服系统能否顺利地投入实际应用中。本文针对雷达伺服系统驱动器和控制器进行相应测试调节的软件平台研制。首先,根据雷达伺服系统研制项目的功能需求和性能指标要求,分别制定驱动器和控制器测调软件平台研制的总体方案,包括选择开发平台和通信接口、制定通信协议、软件整体界面规划以及各功能模块分区。其次,针对驱动器测调软件平台进行研制,完成串口通信与数据收发、驱动器运行状态监视、驱动器功能设定与参数配置、电流环和速度环频域响应调试等功能。为实现电流环控制参数的自动调节,本文采用基于模型的PID自整定方法。在实现过程中,开展对伺服系统的控制对象无刷直流电机的研究和建模,并对其运动控制电流环进行模型建立和系统辨识,最后通过相关整定规则实现电流环PID参数自整定。然后,对控制器测调软件平台进行研制,实现对两轴转台凝视、搜索、扇区、环视、随动等功能的模拟与下发;对状态反馈信息的接收、分析与实时显示;对闭环控制参数的设置与读取;对速度环和位置环频率响应、跟踪精度、阶跃响应等性能指标的测试。为了达到对数据的精准高速连续下发,本文采用多线程技术对已打包数据进行串口下发,并利用精确定时函数精准确定数据下发频率。最后,利用研制完成的驱动器和控制器测调软件平台与整个雷达伺服系统进行联试联调,验证测调软件的功能并进行改进。
浦采薇[8](2018)在《基于MVC的无人机综合仿真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综合仿真测试系统的研制是整个无人机研发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试验来检测此无人机是否具有试飞资格。结合目前主要测试对象飞行控制系统需要测试的单元数量大且种类繁多,而现有的仿真测试系统在实时性和可维护性上表现欠佳。在对常规仿真测试系统的研究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基于MVC设计框架的综合仿真测试系统并结合当前主流的模型驱动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并引入了RTX实时扩展模块在提升数据处理和采集过程中实时性的同时还降低了软件间的耦合性,有利于后期系统维护。通过对仿真测试系统的功能,性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在已有的硬件平台下搭建了系统初步的软件框架;然后具体研究并论述了综合仿真测试系统的软件实现中的关键技术及具体实现方法。将整个仿真测试系统分为以下三个模块:模型驱动模块采用了当前主流的模型驱动技术,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飞行控制系统的传感器、作动器及各类开关控制等模型,并采用S函数进行接口封装设计,最终利用RTW(自动代码生成)技术转化为所需动态库DLL文件,提供给底层实时数据处理模块调用,达到通过模型驱动的方式为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测试试验提供实时仿真数据源;底层实时数据处理模块主要需要解决系统实时性问题,引入了RTX实时扩展模块弥补另外两个模块在windows系统下实时性方面的欠缺。通过HAL硬件抽象层扩展模块进行底层板卡的驱动开发实现对数据的实时采集、采用双缓冲/多线程技术实现数据保存,并通过光纤反射内存实时网络广播至其他系统;上层数据监测模块结合当前主流的虚拟仪器技术,采用美国国家仪器公司的Labwindows/CVI作为软件开发环境,提供了良好的人机交互体验。采用Data Socket技术实现远程数据采集及数据分析的网络化功能。利用多线程技术,将程序分为一个主线程(响应用户的操作)和四个次线程(数据采集、显示、保存、处理),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系统运行速度和响应速度。通过与RTX实时系统的数据交互,同时保证程序数据实时性。本设计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基本功能性能的基础上基于MVC的分层开发思想提升整个系统模块化程度,提高了系统的测试能力,符合综合试验对测试提出的智慧型、数字型的发展趋势。
邹超然[9](2016)在《基于PMAC的五轴龙门式淬火机床结构设计及数控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表明五轴龙门式淬火机床是一种用于汽车大型覆盖件模具表面热处理的数控机床。目前,国内外这类机床多采用高成本的封闭性数控系统,无法适应现代化加工中开放性和低成本化的要求。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汽车工业的需求,需要研究用于汽车大型覆盖件模具热处理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并开发出具有高效率、高精度、低成本等特点的数控淬火机床。本文针对汽车大型覆盖件模具特点和淬火工艺要求,研制了五轴龙门式淬火机床。基于PMAC运动控制卡,开发了适用于汽车大型覆盖件模具表面热处理且具有高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数控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根据对汽车大型覆盖件模具特点的研究和对淬火机床淬火功能的分析,提出了淬火机床采用五轴龙门式结构的设计方案,并研制了五轴龙门式淬火机床,主要包括五轴龙门式淬火机床的结构设计、运动学建模和部件选型。为了减少齿轮齿条传动对机床运动精度的影响,设计了齿轮齿条副无间隙传动机构以消除齿间间隙,提高机床的运动精度。分析了各种开放式数控系统结构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开发了 PC+PMAC的数控硬件系统。根据机床的控制要求,对数控系统的组件进行选型。根据电路设计原则和电气控制柜安装要求,设计了机床的控制电路,并搭建了机床的硬件平台。为保证机床运动功能,对驱动电机参数进行了设置。为保证机床运动的稳定性和精度,研究了 PID控制算法,对PMAC运动控制卡的PID参数进行了调节。采用PLC编程技术编写程序对PMAC运动控制卡的I/O信号进行处理,开发了数控面板和手摇脉冲发生器的操作控制功能。根据五轴龙门式淬火机床结构特点和对汽车大型覆盖件模具淬火要求的研究,采用模块化的编程思想,基于VC++6.0开发了五轴龙门式淬火机床专用数控软件。对上位机进行编程调用PMAC动态链接库函数,实现了上位机与PMAC运动控制卡的通讯。基于多线程技术、消息处理机制开发了人机界面中的实时管理模块。基于实时数据采集技术开发了数据采集界面,基于VC与MATLAB混合编程开发了轨迹预览界面。为解决工件坐标系到机床坐标系的变换问题,提出了对工件坐标系进行标定的方法。研究了空间圆弧轨迹,提出了基于PMAC的五轴龙门式淬火机床进行空间圆弧插补的方法。通过五轴龙门式淬火机床的运动试验,验证了五轴龙门式淬火机床结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数控系统功能的完善性,保证了五轴龙门式淬火机床能满足工作要求。
李蔚琛[10](2015)在《电阻抗成像数据采集系统激励源与数据传输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电阻抗断层成像是一种新型医学成像技术,其通过向人体注入安全激励电流信号并测量相应体表电压信号及其变化,从而重构人体局部断面电阻率二维空间分布图像。作为一种无创伤、价格低廉、可实时动态成像的新型医学成像手段,有望弥补临床监护领域中动态变化疾病监测的空白。第四军医大学研究小组在从事多年EIT领域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高精度EIT数据采集系统,并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EIT临床图像监护检测研究。相关研究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监测体内电阻率的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的影像学支持。但随着监护研究工作的深入,新的临床应用需求对EIT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为了进行EIT快速检测研究从而更好地区分不同组织,需在原有带宽基础上采集更高频率的阻抗信息;另一方面,在长时间连续图像监护过程中,原有基于USB协议的数据传输方式常因临床的环境电磁干扰而导致通信异常,影响监护进程,因而需在原有系统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改进工作。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究改进工作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1)基于镜像回路的EIT高性能激励源的研究激励源作为数据采集系统输入端的核心部分,其在有效频带内的输出精度直接影响着EIT系统的成像质量。目前系统激励源采用了由高精度电流反馈放大器构成的电压控制电流源,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取得了较好的电流输出精度。但由于激励源放大器带宽有限,激励源的输出阻抗和共模抑制比随着频率升高而下降,使得激励源存在高频时输出精度不足的问题。针对目前系统激励源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原激励源电路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单端电压输入且具有镜像回路的激励源。为了验证该设计的可靠性,本文利用软件进行了仿真对比测试。在证明电路设计有效的基础上,本文对激励源进行了电路实测分析,并与其他激励源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电流源输出阻抗在激励频率为500k Hz时可达600kΩ,-3d B带宽达700k Hz,其构成的EIT激励测量模块共模抑制比可达83d B以上。因此,该激励源在宽频带内具有优良的输出精度和稳定性,能够为EIT数据采集系统提供高品质的激励信号。(2)基于以太网传输协议的EIT数据传输模块的研究数据传输模块作为EIT系统软件与硬件的交互部分,要求其具有高速度高稳定性的特点。目前系统数据传输模块所采用的USB接口自身存在抗电磁干扰能力较差的缺点,因此本研究小组在临床监护过程中存在通信不稳定的现实问题。针对现有数据传输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文搭建了以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为核心的数据传输模块,实现了一套基于以太网传输协议的EIT数据采集系统。系统数据传输相关性能测试表明,所设计的传输模块具有9.5Mbps的带宽、良好的稳定性和抗环境电磁干扰能力,完全能够胜任当前EIT开展临床图像监护检测和其他相关研究的需求。综上所述,本文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镜像回路的EIT高性能激励源,开发了基于以太网传输协议的EIT数据传输模块,并搭建了一套基于以太网数据传输的EIT数据采集系统。测试评估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激励源和数据传输模块大大提高了EIT数据采集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将有利于进一步推进EIT技术的临床监护应用。
二、Delphi下利用VC封装线程实现高精度实时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elphi下利用VC封装线程实现高精度实时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水资源信息化预警预报系统的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质机理性分析预测现状 |
1.2.2 水质非机理性分析预测现状 |
1.2.3 水资源信息化系统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架构 |
第二章 水质预测理论分析 |
2.1 水质数据变化特性分析 |
2.2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
2.2.1 时序预测相关概念 |
2.2.2 自回归和移动平均过程 |
2.2.3 平稳时序与差分运算 |
2.2.4 ARIMA建模 |
2.3 支持向量机基础 |
2.3.1 支持向量机相关理论 |
2.3.2 广义超平面划分 |
2.3.3 线性不可分 |
2.3.4 核函数选取 |
2.3.5 支持向量机回归 |
2.4 模型参数优化方案 |
2.4.1 参数选取 |
2.4.2 粒子群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组合模型的水质预测方法构建 |
3.1 数据预处理过程 |
3.1.1 水质数据清洗过程 |
3.1.2 时间序列化处理 |
3.2 基于滤波方法的数据特征识别 |
3.3 ARIMA-SVR水质组合预测 |
3.3.1 组合模型的可行性分析 |
3.3.2 ARIMA-SVR组合方式 |
3.4 滑动时间窗动态预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研究 |
4.1 实验数据选取 |
4.1.1 数据集选取 |
4.1.2 数据特性分析 |
4.2 实验过程 |
4.2.1 实验环境 |
4.2.2 数据预处理 |
4.2.3 ARIMA预测过程 |
4.2.4 SVR残差预测 |
4.2.5 滑动时间窗方法验证 |
4.3 实验结果对比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资源预警预报系统设计与分析 |
5.1 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
5.1.1 J2EE企业服务体系 |
5.1.2 MVC框架模式 |
5.2 研究背景 |
5.2.1 平台设计背景 |
5.2.2 需求分析 |
5.2.3 建设原则 |
5.2.4 平台功能总结 |
5.3 平台整体设计与实现 |
5.3.1 平台总体设计 |
5.3.2 数据接收通道设计 |
5.3.3 数据库设计 |
5.3.4 数据可视化与交互 |
5.4 预警预报系统实现 |
5.4.1 算法程序设计 |
5.4.2 实时运算的业务流程 |
5.5 平台测试 |
5.5.1 平台测试环境概述 |
5.5.2 测试过程与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Delphi下利用VC封装线程实现高精度实时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多线程概述 |
3 Visual C++下多线程的实现方法 |
4 在Delphi下调用VC++生成的DLL |
5 应用实例 |
5.1 板卡初始化函数的封装 |
5.2 线程的封装 |
5.3 在Delphi下调用HardControl.dll |
6 结束语 |
(4)基于Windows的串行总线数控系统实时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数控系统的发展历程 |
1.2 数控系统研究开发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开发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开发现状 |
1.3 现代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
1.4 基于P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 |
1.4.1 开放式体系结构模式 |
1.4.2 数控系统软件平台 |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6 论文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二章 Windows环境下实时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 |
2.1 Windows精确定时技术 |
2.1.1 基于软件中断的方法 |
2.1.2 基于硬件中断的方法 |
2.2 Windows底层设备驱动技术 |
2.2.1 Windows下设备驱动程序的特点 |
2.2.2 Windows内核结构及虚拟环境 |
2.2.3 VxD基本工作原理 |
2.2.4 VxD与应用程序的内存共享 |
2.2.5 VxD与应用程序的实时通信 |
2.2.6 VxD的开发工具与编程方法 |
2.3 多线程技术 |
2.3.1 进程与线程 |
2.3.2 线程同步机制 |
2.3.3 任务调度算法的研究 |
2.3.4 Windows下的线程调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计算机串行通信技术的研究 |
3.1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概况 |
3.1.1 计算机通信特点及系统组成 |
3.1.2 数据传输方式 |
3.2 计算机串行通信接口标准 |
3.2.1 RS-232C |
3.2.2 USB |
3.2.3 IEEE1394 |
3.3 串行通信协议的研究 |
3.3.1 通信协议分析 |
3.3.2 数据链路层控制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Windows的实时串行通信软件开发 |
4.1 基于Win32的串行通信技术 |
4.1.1 串行通信机制和基本步骤 |
4.1.2 串行通信的实现方法分析 |
4.1.3 串行通信工作方式分析 |
4.2 基于Windows API方式的实时串行通信 |
4.2.1 关键操作分析 |
4.2.2 VC多线程编程关键技术 |
4.2.3 多线程串行通信的实现 |
4.3 基于VxD模式的实时串行通信 |
4.3.1 串行通信的内核驱动原理与方法 |
4.3.2 Ring0层的串口基本操作 |
4.3.3 具体编程实现 |
4.4 通信实验与结果分析 |
4.4.1 通信实验环境 |
4.4.2 通信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Windows的串行总线数控系统研究和开发 |
5.1 系统总体结构与组成 |
5.1.1 系统硬件结构 |
5.1.2 系统软件结构 |
5.2 基于Windows的串行总线数控系统多任务调度 |
5.2.1 数控系统的多任务特点分析 |
5.2.2 系统多任务调度的实现 |
5.3 系统若干控制功能研究与开发 |
5.3.1 点动控制功能 |
5.3.2 回零控制功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机动车安全性能测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研究概况 |
1.3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站技术要求 |
1.4 本课题的准备情况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已经取得的成果 |
1.4.2 检测线发展方向 |
1.4.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制动台特性分析与数据处理 |
2.1 反力式制动台概述 |
2.2 齿槽式制动台特性分析 |
2.3 粘沙式滚筒制动台特性分析 |
2.3.1 粘沙式滚筒制动台的附着力 |
2.3.2 粘沙式滚筒受力分析 |
2.3.3 第三滚筒的设置 |
2.4 提高制动力测量精度和重复性的方法研究 |
2.4.1 采样方法 |
2.4.2 当量采样点数 |
2.4.3 曲线捕捉与分析 |
2.4.4 制动信号的数字滤波 |
2.4.5 数据采集的实现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对象的机动车安全性能测控系统设计 |
3.1 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 |
3.1.1 面向对象概念 |
3.1.2 OOP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
3.2 实时多任务 |
3.2.1 多任务程序结构 |
3.2.2 测量项目类的设计 |
3.2.3 时间片的设计 |
3.2.4 线程调度 |
3.3 DELPHI简介 |
3.4 将检测线作为对象的设计方案 |
3.4.1 虚拟的检测线对象 |
3.4.2 多线程运行的协调 |
3.4.3 工位排列柔性化设计 |
3.4.4 调度函数 |
3.5 软件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接口与数据存取技术研究 |
4.1 COM/DCOM |
4.1.1 COM |
4.1.2 DCOM |
4.1.3 COM+ |
4.1.4 接口的使用 |
4.1.5 OLE自动化 |
4.2 数据存取技术的研究 |
4.3 ADO对象及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层数据库的研究与应用 |
5.1 Client/Server方案 |
5.2 MIDAS技术及应用 |
5.2.1 MIDAS技术 |
5.2.2 MIDAS在检测线系统中的应用 |
5.2.3 IAppServer接口 |
5.3 多层数据库容错问题研究 |
5.4 负载平衡 |
5.5 系统效率的提高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检测线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
6.1 远程监控 |
6.1.1 远程监测系统构架 |
6.1.2 远程监测相关技术 |
6.2 基于Internet的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线远程监测系统 |
6.2.1 ISAPI应用程序的编写 |
6.2.2 监控程序的编写 |
6.3 故障诊断 |
6.4 系统运行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系统整体设计 |
7.1 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线设计方案 |
7.1.1 检测线控制方式分类 |
7.1.2 机动车安全检测模式探讨 |
7.1.3 设计实例 |
7.2 检测线计算机控制系统使用状况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致谢 |
在学习期间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6)卫星测控通信模拟器仿真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工作 |
第二章 卫星测控通信模拟器设计 |
2.1 航天测控系统概述 |
2.2 卫星测控通信模拟器系统需求 |
2.3 卫星测控通信模拟器硬件设计 |
2.3.1 测控通信模拟器平台硬件设计 |
2.3.2 仿真计算机硬件设计 |
2.3.3 话音终端和图像终端设计 |
2.3.4 内部连接设计 |
2.4 卫星测控通信模拟器软件架构 |
2.4.1 模拟器平台软件 |
2.4.2 仿真计算机软件需求 |
2.4.3 仿真软件开发平台的选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卫星模拟器仿真软件系统设计 |
3.1 仿真软件的MVC设计模式 |
3.2 卫星轨道数学模型 |
3.2.1 常用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
3.2.2 轨道要素 |
3.2.3 轨道要素与位置速度的转换关系 |
3.2.4 轨道预报 |
3.3 外测仿真模型设计 |
3.3.1 卫星外测数据仿真 |
3.3.2 卫星进出测站仰角计算 |
3.4 遥测仿真模型设计 |
3.4.1 遥测基本概念 |
3.4.2 卫星工程遥测的数据模拟仿真 |
3.4.3 卫星高速数传遥测数据仿真 |
3.5 遥控仿真模型设计 |
3.5.1 遥控基本概念 |
3.5.2 遥控的执行效果 |
3.6 仿真软件控制器设计 |
3.6.1 全态与简态控制过程 |
3.6.2 控制器的交互过程 |
3.7 仿真软件视图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卫星测控通信模拟器仿真软件实现 |
4.1 系统总体架构 |
4.1.1 创建和使用动态链接库 |
4.1.2 多线程设计与同步 |
4.2 数据库设计 |
4.2.1 注册数据库 |
4.2.2 建立数据表 |
4.2.3 设计数据库访问接口 |
4.2.4 表数据交换 |
4.2.5 读取数据表 |
4.3 串口侦听模块实现 |
4.3.1 串口的基本概念 |
4.3.2 串口通信的重叠I/O方式 |
4.3.3 代码的实现 |
4.4 人机交互模块实现 |
4.4.1 应用程序框架 |
4.4.2 工具栏实现 |
4.4.3 对话框实现 |
4.5 遥测仿真模块实现 |
4.6 外测仿真模块实现 |
4.7 遥控仿真模块实现 |
4.8 网络模块实现 |
4.9 显示模块实现 |
4.9.1 界面的分割 |
4.9.2 显示数据更新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电机驱动与控制系统测调软件平台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及现状 |
1.2.1 国外发展与现状 |
1.2.2 国内发展与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测调软件平台总体方案设计 |
2.1 电机伺服系统测调软件平台总体方案 |
2.1.1 软件平台的功能需求 |
2.1.2 开发平台的选择 |
2.1.3 通信接口的选择 |
2.2 驱动器测调软件平台方案设计 |
2.2.1 驱动器测调软件通信协议制定 |
2.2.2 驱动器测调软件整体界面与模块功能设计 |
2.3 控制器测调软件平台方案设计 |
2.3.1 控制器测调软件通信协议制定 |
2.3.2 控制器测调软件整体界面与模式功能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建模与参数自整定方法的研究 |
3.1 无刷直流电机伺服系统的建模与分析 |
3.1.1 无刷直流电机工作原理 |
3.1.2 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 |
3.1.3 电机调速系统模型 |
3.2 电流环模型参数获取 |
3.2.1 电机各参数直接计算 |
3.2.2 电流环简化模型辨识 |
3.2.3 最小二乘法拟合 |
3.3 PID自整定技术 |
3.3.1 基于规则的自整定技术 |
3.3.2 基于模型的自整定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驱动器测调软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4.1 软件模块化设计 |
4.2 通信模块设计 |
4.2.1 串口配置模块 |
4.2.2 串口收发处理 |
4.3 状态监视模块 |
4.4 功能与参数配置模块 |
4.4.1 驱动器设置模块 |
4.4.2 模拟信号产生模块 |
4.4.3 图形显示模块 |
4.5 电流环参数辨识模块 |
4.5.1 数字滤波处理数据 |
4.5.2 最小二乘法的MATLAB实现 |
4.5.3 C++与MATLAB混合编程 |
4.6 电流环PID自整定模块 |
4.6.1 VS与 Simulink之间数据传输 |
4.6.2 PID参数自整定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控制器测调软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5.1 软件的模块化设计 |
5.2 通信模块设计 |
5.3 状态监视模块 |
5.4 工作模式模块 |
5.5 航迹跟踪模块 |
5.5.1 多线程精准定时下发 |
5.5.2 轨迹随动 |
5.5.3 空间随动 |
5.6 性能测试模块 |
5.7 闭环调试参数设置模块 |
5.8 图形显示与数据保存模块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测调软件平台联机测试与调试 |
6.1 模拟串口测试 |
6.2 驱动器测调软件测试与调试 |
6.2.1 功能与设置模块测试 |
6.2.2 参数整定测试 |
6.2.3 闭环测试调试 |
6.3 控制器测调软件测试与调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基于MVC的无人机综合仿真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总体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综合仿真测试系统需求分析及总体方案设计 |
2.1 无人机综合仿真测试系统概述 |
2.1.1 系统硬件平台总体设计 |
2.2 系统软件需求分析 |
2.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2.2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2.3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综合仿真测试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
3.1 综合测试系统的实时性控制 |
3.1.1 实时性系统选型 |
3.1.2 操作系统的实时性控制 |
3.2 模型驱动技术 |
3.2.1 基于s函数的接口封装技术 |
3.2.2 模型驱动的实时性控制 |
3.3 综合测试系统间的通信 |
3.3.1 进程间通讯技术 |
3.3.2 上下层软件的数据交互 |
3.3.3 Win32工程和RTSS工程的互斥与同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MVC框架的综合仿真测试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综合仿真测试系统模型驱动模块的设计及实现 |
4.1.1 模块接口封装的实现 |
4.1.2 故障注入模块的实现 |
4.1.3 协议的封装和解析 |
4.1.4 开关模块的实现 |
4.2 综合仿真测试系统底层实时数据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4.2.1 底层实时数据处理软件的总体设计 |
4.2.2 数据处理功能的实现 |
4.3 综合仿真测试系统上层监测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4.3.1 上层监测软件总体设计 |
4.3.2 上层监测软件组态界面网络化通信功能的实现 |
4.3.3 上层监测软件多线程的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综合仿真测试系统的测试与验证 |
5.1 模型编译测试 |
5.2 综合仿真测试系统的功能测试与验证 |
5.2.1 数据仿真测试 |
5.2.2 动静态切换功能测试 |
5.2.3 故障注入功能测试 |
5.2.4 网络化通信功能测试 |
5.2.5 用户管理功能测试 |
5.3 综合仿真测试系统的性能测试与验证 |
5.3.1 实时性性能测试 |
5.3.2 稳定性及可靠性测试 |
5.3.3 适应性及灵活性测试 |
5.3.4 多线程性测试 |
5.4 全数字闭环测试 |
5.5 半物理闭环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PMAC的五轴龙门式淬火机床结构设计及数控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感应淬火技术 |
1.2.1 感应淬火基本原理及特点 |
1.2.2 国外感应淬火设备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3 国内感应淬火设备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 开放式数控系统 |
1.3.1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定义及特点 |
1.3.2 国外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4 课题主要内容 |
2 五轴龙门式淬火机床结构设计 |
2.1 五轴机床常见结构 |
2.2 五轴龙门式淬火机床总体方案设计 |
2.2.1 五轴龙门式淬火机床结构形式 |
2.2.2 五轴龙门式淬火机床运动学建模 |
2.3 五轴龙门式淬火机床方案设计 |
2.4 五轴龙门式淬火机床结构设计 |
2.5 五轴龙门式淬火机床主要组件 |
2.5.1 直线模组 |
2.5.2 减速器 |
2.6 本章小结 |
3 五轴龙门式淬火机床数控硬件开发 |
3.1 开放式数控硬件开发策略 |
3.2 数控硬件选型 |
3.2.1 上位机 |
3.2.2 下位机 |
3.2.3 伺服机构 |
3.2.4 其他硬件 |
3.3 数控硬件平台搭建 |
3.4 数控硬件开发 |
3.4.1 驱动电机的设置 |
3.4.2 PMAC参数设置 |
3.4.3 数控面板程序开发 |
3.4.4 手摇脉冲发生器程序开发 |
3.5 本章小结 |
4 五轴龙门式淬火机床数控软件开发 |
4.1 开放式数控软件开发策略 |
4.2 数控软件的开发环境及相关技术 |
4.2.1 数控软件的开发环境 |
4.2.2 通讯驱动程序 |
4.2.3 人机界面设计原则 |
4.2.4 多线程技术 |
4.2.5 实时数据采集技术 |
4.2.6 VC与MATLAB混合编程技术 |
4.3 实时控制部分程序开发 |
4.3.1 PMAC运动控制卡的初始化 |
4.3.2 后台PLC监测和控制程序 |
4.4 控制管理部分程序开发 |
4.4.1 自动模块 |
4.4.2 手动编辑模块 |
4.4.3 手动输入程序控制模块 |
4.4.4 手动、手脉和回零模块 |
4.4.5 信息显示模块 |
4.4.6 其他功能按钮 |
4.5 示教再现部分程序开发 |
4.5.1 示教再现原理以及相关技术 |
4.5.2 示教再现模块设计 |
4.5.3 示教再现模块开发 |
4.5.4 示教再现模块中的数据采集界面 |
4.5.5 示教再现模块中的轨迹预览界面 |
4.6 五轴龙门式淬火机床轨迹规划 |
4.6.1 工件坐标系标定 |
4.6.2 空间圆弧插补 |
4.7 本章小结 |
5 五轴龙门式淬火机床运动试验 |
5.1 五轴龙门式淬火机床操作试验 |
5.2 五轴龙门式淬火机床示教再现功能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电阻抗成像数据采集系统激励源与数据传输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 电阻抗成像技术概述 |
2 EIT数据采集系统概述 |
3 课题研究目标 |
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一部分 基于镜像回路的EIT高性能激励源的研究 |
1 引言 |
2 镜像回路激励源的设计 |
2.1 镜像回路激励源设计思路 |
2.2 镜像回路激励源电路实现 |
3 激励源特性分析 |
3.1 激励源仿真测试 |
3.2 激励源电路实测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于以太网传输协议的EIT数据传输模块的研究 |
1 引言 |
2 基于DSP的以太网数据传输方案 |
2.1 以太网简介 |
2.2 系统方案选择 |
3 以太网数据传输模块的硬件设计 |
3.1 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VC5402设计 |
3.2 以太网控制器RTL8019AS设计 |
3.3 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设计 |
4 以太网数据传输模块的软件设计 |
4.1 数据传输流程设计 |
4.2 CCS软件开发环境 |
4.3 DSP程序设计 |
5 适于以太网数据传输的EIT软件平台设计 |
5.1 软件平台设计思路 |
5.2 软件平台的具体实现 |
6 以太网数据传输性能测试 |
6.1 传输负载能力测试 |
6.2 抗环境电磁干扰能力测试 |
7 小结 |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Delphi下利用VC封装线程实现高精度实时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水资源信息化预警预报系统的预测方法研究[D]. 何云霄.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2]Delphi下利用VC封装线程实现高精度实时控制[J]. 秦庆强,张世英,李双军.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04(12)
- [3]基于80×86CPU和Windows平台的实时测控系统精确定时[J]. 曹双贵,蒋芹.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04(10)
- [4]基于Windows的串行总线数控系统实时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陈月斌. 浙江大学, 2004(04)
- [5]机动车安全性能测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赵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2(02)
- [6]卫星测控通信模拟器仿真软件设计[D]. 朱立鹏. 国防科技大学, 2020(01)
- [7]电机驱动与控制系统测调软件平台研制[D]. 高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8]基于MVC的无人机综合仿真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浦采薇.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8)
- [9]基于PMAC的五轴龙门式淬火机床结构设计及数控系统开发[D]. 邹超然. 西安理工大学, 2016(01)
- [10]电阻抗成像数据采集系统激励源与数据传输关键技术的研究[D]. 李蔚琛. 第四军医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