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硅谷回到中关村(论文文献综述)
杨玥[1](2021)在《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过去四十余年,以办公或产业发展为目的的新城园区建设是中国大规模快速城市化的关键部分,正逐步从关注单一经济增长目标的产业集聚地向关注综合发展目标的复合功能都市区转变。当前中国经济转向创新主导并迎来新一轮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发展,科创园区成为未来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其“产”的发展离不开“城”“创”这两个关键要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代表我国最新园区发展趋势,经历了政府规划、房地产开发、城中村自发嵌入等不同主体主导下的不同阶段、不同规模、不同层级的发展过程。其汇集了多类型科创园区及创新平台,依托杭州数字经济优势、社区共生资源、西溪湿地生态、老余杭仓前文脉,是创新要素集聚、多元功能混合、园区社区并存、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共赢的新城代表,是研究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的典型范本。本文以衡量科创园区发展的“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以衡量城市用地功能混合的“职住关系”反映“城”,以衡量创新资源的“高校创新力”反映“创”,通过分析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来研究“产”“城”“创”的关系,进而从“产城创”融合角度展开对大走廊科创园区发展的研究。采用多元数据包括科创企业发展数据、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高校创新资源数据、地理空间数据,运用统计学回归、案例研究等方法。首先,研究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和空间特征。然后,从企业聚集程度、发展规模、创新能力、经营状况、综合实力选择科创企业发展指标作为因变量;从职住平衡指数和通勤距离选择职住关系指标,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实力、学术影响、产学合作选择高校创新力指标,作为两组自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研究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性。最后,选择大走廊“阿里系”园区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和梦想小镇,从园区科创企业发展、职住关系、及其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发展进行深入案例剖析。研究结论:“产城创”融合为未来科创园区提供了极具活力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激发科创园区活力、实现新城综合发展。“产”“城”“创”之间存在关联性,职住平衡和高校创新资源溢出有利于促进科创园区企业发展。本研究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从“产城创”融合角度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科创园区发展,及时总结我国科创园区发展的智慧和新鲜经验,为未来园区和新城实践提供参考,对支持新型城镇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李家洲[2](2020)在《提升中关村科学城科技创新力的思考》文中认为本文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要抓好"三城一区"建设的总体要求,聚焦中关村科学城,从宜居环境、人才建设、资本支撑、领军企业作用以及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面对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与美国硅谷地区进行了比较分析。当下,提升中关村科学城的科技创新力,应从打造宜居宜业的高品质城市、引进和培养国际人才、发挥资本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等方面落实相关措施。
杨颖[3](2020)在《“突破红线”导向下的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设计研究 ——以北京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加速城市发展的同时也造成城市空间的紧缺与粗放,国内大多高端信息产业区在此规划下诞生,加之道路空间对机动车通行功能的偏斜,进一步压缩了街道活动空间,使得高端信息产业区成为街道生活空间不足的典型代表。同时,由于高端信息产业区在建设标准、产值贡献、产业模式及人群特征等方面的特殊性,对于街道场所功能及街道空间品质的提升更加迫切。因此,在城市公共空间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存量潜力空间补充街道活动空间成为高端信息产业区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突破红线关注于红线外空间对于街道空间补充的作用,成为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品质提升的重要抓手和解决街道活动空间不足问题的有效方式。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分为六个章节,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章)为相关基础研究,首先对突破红线相关的街景设计和高端信息产业区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明确本文在既往研究中的位置及应发展的方向。其次对本文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突破红线相关的街景设计理论进行分析,提炼借鉴之处;第二部分(第三章)是突破红线的影响因素及判定方法研究,通过对高端信息产业区的典型代表——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红线内外空间现状及街道使用者的行为模式分析街道问题的成因,明确突破红线对解决街道生活空间缺失问题的必要性。其次通过调研、采访及问卷明确影响高端信息产业区突破红线的影响因素并形成弹性判定的方式,得出高端信息产业区突破红线下的外向型、中性型及内向型的三种空间属性分类,为区域街景设计策略的提出奠定基础;第三部分(第四章)为突破红线导向下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设计策略的提出。在突破红线下空间属性分类的基础上,首先提出街景设计的原则及目标,其次通过空间规划更新策略、空间整治设计策略及一体化街景设计的保障机制三方面提升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品质;第四部分(第五、六章)为突破红线导向下上地信息路街景设计实践,以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信息路为例进行街景的改造设计,并对全文进行总结反思。通过对突破红线导向下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设计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提出高端信息产业区突破红线的影响因素及判定方法,得出高端信息产业区在突破红线下的空间属性分类。(2)提出针对于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设计的策略。在街道规划层面策略更新下,对红线内、外空间进行设计提升,最终通过内外空间整合形成一体化街景,解决区域街道空间不足的问题,弥补高端信息产业区街道景观提升研究的缺失。
方兴东,杜磊[4](2020)在《中关村40年:历程、经验、挑战与对策》文中指出站在2020年开启的又一个新年代,需要以新的视野和格局重新审视中关村过去4个年代的发展历程和经验。作为全国第一个高科技园区,中关村的历史虽然纷繁复杂,技术变革、市场崛起、产业发展和政府作用四点相互交错、交相融合,但究其本质,中关村区域高科技产业发展和全球高科技的互动与共振是最基础和最核心的特征。根据IT技术的发展演进和政策制度的变革突破,结合全球高科技发展演进的周期与规律,中关村的发展先后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集成电路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个人电脑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1.0阶段、21世纪00年代的互联网2.0阶段、21世纪10年代的移动互联阶段和21世纪20年代的智能物联阶段共六个阶段。文章以产业主航道为切入点,多层次总结和概括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和重要特征,既为学界理解中关村的发展历程提供一个全新的理论和解释框架,也为中美贸易摩擦下的中国高科技产业未来发展提供富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
张娅南[5](2020)在《目的论视角下汉英模拟交传中流水句翻译策略实践报告 ——以纪录片《档案—中关村变革的力量》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口译搭建起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汉英交传作为口译的一种重要形式被广泛运用于中国对外交往中,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其中流水句作为一种体现汉语语言特色的重要句式,由于其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点,一直以来都是汉英交传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受到了口译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因此,探究有效的流水句翻译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是一篇模拟汉英交替传译实践报告,以纪录片《档案-中关村变革的力量》第五集、第六集为语料,在目的论理论指导下,对流水句信息冗余、逻辑关系隐含、表意不明等突出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案例分析表明:删减冗余信息和拆分归纳重组可以应对信息冗余问题;转变句式结构和增补逻辑连接词可以解决逻辑关系隐含;归化法和适当增补解释可以用来处理表意不明流水句。希望本次翻译实践报告可以为日后汉英流水句交传提供借鉴与参考。
孙博,曾晓文[6](2019)在《中国芯传奇》文中指出第一章情缘花开1袁焜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罗伯特·墨菲教授的办公室。秘书告诉他,罗伯特在斯坦福大学的纪念教堂里。他走进了教堂,看到罗伯特正坐在那儿沉思冥想,便悄悄坐到了他后排的位置上。过了一会儿,罗伯特转过头来,袁焜立即做了自我介绍。罗伯特50多岁年
陈朔[7](2019)在《企业家精神燎原记》文中认为40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
马文良[8](2017)在《陆克:到青海去创业》文中研究指明像陆克这样的企业家,正在海东科技园崭露头角,他们让柳湾的滩涂地长出了"高科技",还把这些产品搬上了国际舞台。一"好!那我就去海东,一起干。"许多年以后,陆克依然记得2012年的春节,在北航校外的一间咖啡馆里,他和周树鑫说这句话时候的情景。他们相识于2008年夏天,那是在北京的一次海归聚会上,直到几年后他们又在咖啡馆见面——他们第一次坐下来认真地聊了一次"正事"。在《柳湾咖啡馆》一书中,作者记述了他们的这次会面。当时,周树鑫曾这样问陆克:"作为一名创业者,你最
马海斌[9](2015)在《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源配置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高新区遍布全国各大中小城市,覆盖沿海和内陆省份,尤其是智力资源相对密集的大型城市,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部门等共同合作、协同攻关,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知识,快速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最大限度地快速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国家级高新区已逐步探索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来整合社会资源,包括健全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创业孵化功能,探索企业加速成长机制,优化科技成果转移体系,完善人才培育引进运用政策体系,等等。然而,社会资源向高新区自发集聚并不意味着资源就一定能够优化配置,事实上也不尽如此。比较突出的是,由于高新区内部体制机制上未能有效理顺,管理层面的问题暴露很多,导致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受到人为和制度的制约而得不到优化配置。我国高新区在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根源在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并没有完整建立起来,因此需要对社会资源配置促进高新区产业集聚这一经济和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研究,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高新区是技术创新的活跃区,也是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研究社会资源向高新区的集聚,对于追求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高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本文对开发区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源配置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深刻认识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关系。在当今自然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努力寻找资源配置的更加充分有效途径,对于丰富资源配置理论和产业集聚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总体来看,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界定社会资源的范畴及其特征。关于社会资源的内涵,理论界尚无统一而又完善的表述。本文尝试从范畴和特征两个方面加以阐释。所谓社会资源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人类通过自身劳动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所提供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资源仅指人类劳动所提供的以物质形态存在的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而广义的社会资源除了物质形态资源以外,还包括科学技术、管理、信息、文化、制度等非物质形态资源,如劳动力资源、人口资源、资本资源、教育资源、科学技术资源、文化资源、制度资源等。第二,提出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安排。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自然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正逐步下降,而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等社会资源的作用则越发重要。因此,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显得尤为重要。而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主要通过整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安排来实现,可通过金融体系、人才培养机制、科技管理体制、财政支持方式、税收制度、法律制度、产业政策、文化培育机制、资源开发管理制度等制度安排的改革创新,达到改善高新区产业集聚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第二部分,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形成与发展。目前,我国高新区内基本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环保科技为支柱产业、其他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经济发展势头迅猛。高新区产业集聚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倾向于特殊的地理空间;第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形成网络化的组织结构;第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结成牢固的信任合作网。与此同时,高新区内产业集聚又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第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后向联系具有重大影响;第二,企业衍生优势是产业集聚另一特别之处;第三,劳动过程在集聚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全国88家国家级高新区产业集聚进行了横向比较。结果显示,产业集聚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分别是:北京、广东、江苏、山东、辽宁、陕西、湖北、上海、天津等9个省和直辖市。然后,对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进行剖析。结果显示,产业集聚程度相对较高的高新区,其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创新活跃度均比较接近,表明产业集聚程度相对较高的区位,能够同时引起两种相协调的经济效应: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激活技术创新。反过来,单纯依靠少数企业高频率的技术创新活动,或者少数产业工人高附加值的脑力劳动是不能有效形成产业集聚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的自主研发水平依然偏低,产业发展仍然表现为以招商引资为主的空降式发展特征,其集聚特征并不明显,更谈不上高效的集聚创新。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第一,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社会资本依然稀缺;第二,集聚内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链联系不紧密;第三,以加工制造为主,创新能力仍待加强;第四,区域文化匮乏,区域品牌优势不明显。第三部分,社会资源对高新区产业集聚的作用。社会资源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人类通过自身劳动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所提供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资源仅指人类劳动所提供的以物质形态存在的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而广义的社会资源除了物质形态资源以外,还包括科学技术、管理、信息、文化等非物质形态资源,如劳动力资源、人口资源、资本资源、教育资源、科学技术资源等。社会资源具有规模与性质的易变性、区域分布的差异性、继承与发展性、地位主导性等特征。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加速形成产业资源的集聚现象,通过推动社会资源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实现资源利用的规模经济,从而降低产业集聚的成本,提升产业集聚的效益,发挥产业集聚的制度优势,促进产业集聚走向产业集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自然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正逐步下降,而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等社会资源的作用则越发重要,过度关注自然资源优势,而忽略了社会资源的培育与发展,或者社会资源配置不合理,引起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都是引起经济增长的“资源瓶颈”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衡量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学术问题。笔者将中国高新区作为研究对象,以社会资源的三级分类为立足点,通过建立若干评价指标,考察社会资源的四种类别的变化情况,同时建立反映产业集聚效果的评价指标,借此研究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与产业集聚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四种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与产业集聚效果之间的数理关系式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整体模型拟合优度达到98.88%,证明产业集聚效果如何确实受到四种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密切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北京中关村、苏州高新区、中山高新区、长春高新区等国家级高新区产业集聚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主要国家和地区高科技园区产业集聚的做法及启示。本章首先介绍了美国硅谷的产业集聚。其发展原因归因于良好的自然环境与外部机遇、风险投资与创业企业的融合、研究型大学与创业企业的协作、政府的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其次介绍了印度班加罗尔的产业集聚。其发展原因可以归结为:政府的大力支持、完整的信息技术教育培训体系、独特的风险投资体系、有利于软件产业发展的良好法律环境等成功因素。接着介绍了中国台湾新竹的产业集聚。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地区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第二,本土人才培养与外来人才引进相结合;第三,地区政府支持的风险资本;第四,本地传统文化和西方理念的融合。最后介绍了日本筑波科技城高科技产业集聚。重点分析了日本筑波科学城在发展早期所遇到的失败以及原因,并重点分析了日本政府错误的投资和管理机制。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日本筑波科学城重新定位和发展的成效。在此基础上,笔者得出主要国家和地区产业集聚的启示:第一,园区高科技产业集聚效应比较明显;第二,技术和知识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动力;第三,充满风险与竞争的创业环境对产业集聚有激励作用;第四,产业集聚的发展需要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第五,产业集聚发展战略要与科技产业园相匹配。第五部分,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源配置建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看得见的手”同时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作用和影响,它们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制度安排——政府配置和市场配置,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相辅相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的,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源配置中,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政府不直接介入微观经济活动领域,让市场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政府通过制订经济发展战略和指导性计划去指引经济发展的方向,通过适当的产业管制和企业行为去改变某些市场条件,在总体上控制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政府充当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角色,其具体表现在政策支持、园区规划、产业布局、发展引导中发挥积极作用,为高新区产业集聚的发展提供保障。从高新区产业集聚的长远发展来看,市场应该在高新区产业集群过程中的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市场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贯穿高新技术产业化、集聚化过程的始终。除此以外,优化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源配置,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第一,加强制度创新与政策完善,包括融资制度、人才培养制度、管理制度等;第二,加强区域文化培育,促使区域社会资本的积累、减低交易成本、增强净值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减低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第三,加大科技创新型人才资源开发力度。第四,完善金融资本环境,拓宽多元化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机制,完善金融政策,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提供支持。第五,提高招商引资的环境质量,高新区产业集聚必须贯彻招商引资第一,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和方针。第六,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实质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弄清高新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特殊性,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第七,不断寻找和培育新的产业集聚,避免产业过度集聚和产业同构,同时探索培育战略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将产业集群风险降至最低。
岳婷婷[10](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847年,容闳、黄宽、黄胜三位中国少年在美国教师布朗的资助下,由香港马礼逊学校前往美国留学,掀开了中国近代留美教育的序幕。此后的百余年间,留美教育几经潮起潮落,绵延不断。近代留美生大多以潜心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己任,文化品位高、知识结构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迫于当时的国际局势与中美关系,中国政府决定停止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留美教育被迫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改革开放的启动与中美关系的改善,特别是邓小平做出“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重要指示,留美教育得以恢复。1978年底首批公派访问学者启程赴美,标志着留美教育正式重启。改革开放以来,留美教育持续稳步发展,中国迎来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新一轮留美热潮。伴随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与两国留学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的留美教育大致经历了恢复与迅速发展(1978-1988年)、遭遇顿挫与回暖(1989-1997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1998-2006年)、深入发展与繁荣(2007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留美教育的发展虽偶有挫折,但总趋势是向上发展的。美国始终是中国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国,中国也逐渐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之一。总体而言,留美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是中美两国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留美教育恢复之初,两国间的学术联系因长期封闭而一时难以建立起来,为了解决留学生派遣渠道不畅的问题,两国政府、一批中美热心教育事业的科学家以及民间各种基金会组织,都承担起牵线搭桥的工作,发起实施了多个赴美留学项目,选送了数千名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赴美深造,从而使赴美留学工作打开了局面。当代留美生的数量多、质量高、领域广。从留学规模看,1978年以来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学者已逾146万人,占同期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近一半;从留学层次看,留美生中攻读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多数,学历水平整体较高;从留学领域看,选择读科学、技术、工程、商科等专业的留美生人数最多。此外,中美两国趋向宽松的留学政策及中国国内出国留学热的持续升温,使留美生的队伍日益庞大,人员构成日益复杂,留美教育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留学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赴美留学成为许多学生毕业时的常规选择;留美本科生人数激增,留美中学生也显着增加;留美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更加注重从自身需求和兴趣出发;留学渠道从单一的国家选拔资助,发展为自行申请、校际合作、联合培养等多种选择。总之,留美教育正朝向大众化、低龄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留美教育的持续发展、留美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二者与中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留美生为美国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为推动美国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留美生的学费和日常消费促进了所在学校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大量留美生毕业后留在美国创新创业,成为当今美国华人华侨专业人士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提升了华裔族群在美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留美回国人员凭借其在各行各业的杰出表现,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代海归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奋战在中国教育、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和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作为沟通中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留美生已经成为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二、从硅谷回到中关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硅谷回到中关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
1.1.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城市经济增长极的产业园区发展面临转型 |
1.1.3 科创园区已成为创新驱动背景下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 |
1.1.4 “互联网+”数字经济发达的杭州在长三角的重要战略地位 |
1.1.5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产城创”融合发展的新城代表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科创园区 |
1.4.2 “产城创”融合 |
1.4.3 “互联网+”新兴产业 |
1.4.4 多元数据 |
1.5 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对象 |
1.5.3 研究方法 |
1.5.4 论文章节安排 |
1.5.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构建 |
2.1 科创园区由来及发展历程 |
2.1.1 国外园区发展历程 |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
(3) “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
2.1.2 国内园区发展历程 |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
(3)“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
2.2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 |
2.2.1 科创园区发展研究 |
(1)机制路径研究 |
(2)影响因素研究 |
(3)评价指标建立 |
(4)空间规划布局 |
2.2.2 “产城创”融合相关研究 |
(1)产城融合 |
(2)职住关系 |
(3)产学合作 |
2.3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中运用的数据方法 |
2.3.1 多元数据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运用 |
2.3.2 科创园区发展常用量化研究方法 |
2.4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当前实践探索 |
2.4.1 科创园区规划与实践发展趋势 |
2.4.2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践与研究 |
2.5 文献研究评述与启示 |
2.5.1 文献研究评述 |
2.5.2 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
2.6 研究框架构建 |
2.6.1 研究假设 |
2.6.2 “产城创”指标选择 |
(1)以“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 |
(2)以“职住关系”反映“城” |
(3)以“高校创新力”反映“创” |
2.6.3 研究思路 |
2.6.4 研究框架 |
2.7 本章小结 |
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与空间特征研究 |
3.1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演绎 |
3.1.1 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独立组团发展起步阶段(2007 年以前) |
3.1.2 以科技城为核心的产城一体发展加速阶段(2007-2011 年) |
3.1.3 以创新为重点的科创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阶段(2011-2016 年) |
3.1.4 “产城创”融合发展的科创大走廊阶段(2016 年至今) |
3.2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空间分布分析 |
3.2.1 科创园区空间 |
3.2.2 居住区空间 |
3.2.3 高等院校空间 |
3.2.4 科研院所空间 |
3.2.5 综合交通体系 |
3.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特征归纳 |
3.3.1 混合性 |
3.3.2 创新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关联性量化研究 |
4.1 研究概述 |
4.2 研究数据 |
4.2.1 科创企业发展数据 |
(1)指标选择依据 |
(2)数据采集 |
(3)数据结果和指标确定 |
4.2.2 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 |
(1)LBS数据采集 |
(2)职住关系指标确定 |
4.2.3 高校创新资源数据 |
(1)指标选择依据 |
(2)数据来源和指标确定 |
4.2.4 地理空间数据 |
4.3 研究方法 |
4.3.1 核密度分析 |
4.3.2 偏最小二乘回归 |
4.4 “产城创”指标分析 |
4.4.1 科创企业发展指标分析 |
4.4.2 职住关系指标分析 |
(1)职住平衡指数分析 |
(2)职住通勤距离分析 |
4.4.3 高校创新力指标分析 |
4.5 职住关系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
4.5.1 回归分析步骤 |
4.5.2 回归分析结果 |
4.6 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
4.6.1 回归分析步骤 |
4.6.2 回归分析结果 |
(1)高校创新力与科创园区企业发展关联性分析结果 |
(2)不同类型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对比分析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5 大走廊“阿里系”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案例研究 |
5.1 研究概述与案例背景 |
5.1.1 研究概述 |
5.1.2 案例背景 |
5.2 “阿里系”园区科创企业发展 |
5.2.1 园区空间布局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空间布局 |
(2)梦想小镇空间布局 |
5.2.2 园区科创产业发展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
(2)梦想小镇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
5.3 “阿里系”园区职住关系 |
5.3.1 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
(2)梦想小镇周边业态分布 |
5.3.2 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
5.4 “阿里系”园区与高校融合发展 |
5.4.1 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关系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 |
(2)梦想小镇与高校空间分布 |
5.4.2 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2)梦想小镇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3)梦想小镇职住通勤分析 |
5.5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路径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大走廊经验对未来科创园区发展的建议 |
6.3 研究创新点 |
6.4 研究局限 |
6.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2 大走廊科创园区企业创始人和工作者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3 大走廊居住区居民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4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SCI)上的文章 |
附件5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Land(SSCI)上的文章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提升中关村科学城科技创新力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
二、中关村科学城与硅谷地区的创新影响要素比较 |
(一)居住环境比较 |
(二)人才建设比较 |
(三)资本支撑比较 |
(四)领军企业作用比较 |
(五)产学研协同创新比较 |
三、提升中关村科学城科技创新力的路径 |
(一)打造宜居宜业的高品质城市 |
(二)引进和培养国际人才 |
(三)发挥资本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
(四)培育本土创新“引擎”企业,引领科技产业发展 |
(五)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力 |
(3)“突破红线”导向下的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设计研究 ——以北京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存在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突破红线导向下相关街景设计研究综述 |
1.3.2 高端信息产业区研究综述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基础理论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红线 |
2.1.2 高端信息产业区 |
2.1.3 街景 |
2.2 概念间关联性分析 |
2.2.1 红线对街景设计的影响与作用 |
2.2.2 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设计的重要性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完整街道理论 |
2.3.2 共生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突破红线下的街道空间属性研判 |
3.1 上地街道空间现状分析 |
3.1.1 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概况 |
3.1.2 上地街道红线内外空间现状分析 |
3.2 上地街道使用者特征及行为模式调研 |
3.2.1 上地街道使用者特征分析 |
3.2.2 上地街道使用者行为模式调研 |
3.2.3 相关利益者诉求分析 |
3.3 现状问题成因分析 |
3.3.1 规划阶段方向性偏失 |
3.3.2 空间分配与利用不当 |
3.4 突破红线的必要性与契合性 |
3.4.1 存量发展的政策导向 |
3.4.2 存量空间整合的潜力 |
3.4.3 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 |
3.4.4 一体化系统的重要性 |
3.5 突破红线的影响因素及判定方法研究 |
3.5.1 突破红线的复杂性分析 |
3.5.2 突破红线的影响因素研究 |
3.5.3 突破红线的判定方法研究 |
3.6 突破红线下的空间属性分类 |
3.6.1 外向型 |
3.6.2 中性型 |
3.6.3 内向型 |
3.7 本章小结 |
4 突破红线导向下的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设计策略研究 |
4.1 突破红线导向下的街景设计原则 |
4.1.1 完整性原则 |
4.1.2 人本位原则 |
4.1.3 公共性原则 |
4.2 突破红线导向下的街景设计目标 |
4.2.1 环境形象提升 |
4.2.2 多维弹性设计 |
4.2.3 健康活力生活 |
4.3 突破红线导向下的空间规划更新策略 |
4.3.1 优化道路通行效率 |
4.3.2 合理布局停放设施 |
4.3.3 完善公共空间体系 |
4.4 突破红线导向下的空间整治设计策略 |
4.4.1 红线外空间改造设计策略 |
4.4.2 红线内空间整合优化策略 |
4.4.3 红线内外空间一体化整合策略 |
4.5 突破红线导向下的一体化街景保障机制 |
4.5.1 权属相关的红线外空间 |
4.5.2 无关权属的红线内空间 |
4.6 本章小结 |
5 突破红线导向下上地信息路街景设计实践 |
5.1 信息路红线内外空间现状 |
5.1.1 红线内空间现状 |
5.1.2 红线外空间现状 |
5.2 街道规划层面的指导与影响 |
5.2.1 打通路网连通性 |
5.2.2 合理布局停车场 |
5.3 信息路红线外空间突破程度分类判定 |
5.3.1 客观物质条件判定 |
5.3.2 主观利益方意愿修正 |
5.3.3 信息路红线外空间突破程度分类 |
5.4 信息路突破红线下的一体化街景设计 |
5.4.1 红线外空间的改造设计 |
5.4.2 红线内空间的整合优化 |
5.4.3 一体化街景的过渡衔接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图片索引 |
附录-Ⅲ表格索引 |
附录-Ⅳ调研问卷 |
(4)中关村40年:历程、经验、挑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关村研究文献综述与问题 |
中关村40年发展历程梳理与总结 |
中关村40年成就总结、启示与挑战 |
面向下一个10年,中关村的创新与对策研究 |
(5)目的论视角下汉英模拟交传中流水句翻译策略实践报告 ——以纪录片《档案—中关村变革的力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二、任务描述 |
2.1 任务背景 |
2.2 任务内容 |
2.3 任务意义 |
三、任务过程 |
3.1 交替传译译前准备 |
3.1.1 背景资料准备 |
3.1.1.1 目的论理论准备 |
3.1.1.2 语料视频准备 |
3.1.2 语料特点分析 |
3.1.3 术语表的制定 |
3.2 交替传译译中过程 |
3.2.1 初译过程 |
3.2.2 改译过程 |
3.3 交替传译译后整理 |
3.3.1 音频整理 |
3.3.2 问题整理 |
四、案例分析与对策 |
4.1 模拟交传中出现的问题 |
4.1.1 信息冗余流水句 |
4.1.2 逻辑关系隐含流水句 |
4.1.3 源语表意不明流水句 |
4.2 目的论指导下流水句英译中主要问题的解决策略 |
4.2.1 信息冗余流水句解决策略 |
4.2.1.1 删减冗余信息 |
4.2.1.2 拆分归纳重组 |
4.2.2 逻辑关系隐含流水句解决策略 |
4.2.2.1 转变句式结构 |
4.2.2.2 增补逻辑连接词 |
4.2.3 源语表意不明流水句解决策略 |
4.2.3.1 归化法 |
4.2.3.2 增补解释 |
五、口译实践总结 |
5.1 目的论理论指导作用 |
5.2 口译实践价值与收获 |
5.3 口译实践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术语表) |
附录2 (源语) |
附录3 (译语) |
致谢 |
(8)陆克:到青海去创业(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9)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源配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高新区概念的界定 |
1.2.2 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理论 |
1.2.3 关于资源和资源配置的研究 |
1.2.4 制度安排与资源配置 |
1.2.5 政府规制与资源配置 |
1.3 研究方法 |
1.3.1 案例分析方法 |
1.3.2 比较研究方法 |
1.3.3 系统分析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形成与发展 |
2.1 中国高新区发展概况 |
2.1.1 中国高新区的发展历史 |
2.1.2 中国高新区的发展现状 |
2.1.3 高新区相关政策演变 |
2.2 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一般分析 |
2.2.1 高新区产业集聚的基本特征 |
2.2.2 高新区内产业集聚的特殊性 |
2.2.3 中国国家级高新区的产业集聚比较分析 |
2.2.4 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剖析 |
2.3 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1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社会资本依然稀缺 |
2.3.2 集聚内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链联系不紧密 |
2.3.3 以加工制造为主,创新能力仍待加强 |
2.3.4 区域文化匮乏,区域品牌优势不明显 |
第3章 社会资源对高新区产业集聚的作用 |
3.1 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内涵及关系 |
3.1.1 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内涵、分类与特征 |
3.1.2 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相互关系 |
3.1.3 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分析 |
3.2 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对产业集聚的促进 |
3.2.1 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节约产业集聚的成本 |
3.2.2 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提升产业集聚的效益 |
3.2.3 社会资源优化配置能够发挥产业集聚的制度优势 |
3.2.4 社会资源优化配置能够促进产业集聚走向产业集群 |
3.3 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
3.3.1 社会资源对产业集聚影响的评价模型 |
3.3.2 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对产业集聚的影响评价 |
3.3.3 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对产业集聚的评价分析 |
3.4 国家级高新区产业集聚典型案例分析 |
3.4.1 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集聚 |
3.4.2 苏州高新区产业集聚 |
3.4.3 中山高新区产业集聚 |
3.4.4 长春高新区产业集聚 |
第4章 主要国家和地区高科技园区产业集聚的做法及启示 |
4.1 主要国家和地区高科技园区产业集聚的做法评述 |
4.1.1 美国硅谷产业集聚 |
4.1.2 印度班加罗尔产业集聚 |
4.1.3 台湾地区新竹产业集聚 |
4.1.4 日本筑波科技城高科技产业集聚 |
4.2 主要国家和地区产业集聚的启示 |
4.2.1 高科技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
4.2.2 技术和知识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动力 |
4.2.3 充满风险与竞争的创业环境对产业集聚的激励作用 |
4.2.4 产业集聚的发展需要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
4.2.5 产业集聚发展战略要与科技产业园相匹配 |
第5章 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源配置建议 |
5.1 社会资源配置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原则 |
5.1.1 政府在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 |
5.1.2 市场在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5.2 加强制度创新与政策完善 |
5.2.1 融资制度创新 |
5.2.2 人才培养制度创新 |
5.2.3 管理制度创新 |
5.3 加强区域文化培育 |
5.3.1 鼓励要素自由流动 |
5.3.2 发挥高校在区域文化培育中的作用 |
5.3.3 从产业、品牌、创新和服务提升高新园区整体素质 |
5.3.4 提高园区的“软件环境”水平 |
5.4 加大科技创新型人才资源开发力度 |
5.4.1 改革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 |
5.4.2 改革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机制 |
5.4.3 改革创新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 |
5.4.4 改革创新型科技人才管理机制 |
5.5 完善金融资本环境 |
5.5.1 拓宽多元化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机制 |
5.5.2 完善金融政策,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提供支持 |
5.6 提高招商引资的环境质量 |
5.6.1 从城市整体规划上,统筹基础设施建设 |
5.6.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
5.6.3 构建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竞争机制 |
5.7 调整产业结构 |
5.7.1 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的重要性 |
5.7.2 高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性与特殊性 |
5.7.3 高新区产业结构调整措施 |
5.8 不断寻找和培育新的产业集聚 |
5.8.1 避免产业过度集聚和产业同构 |
5.8.2 探索培育战略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回声——改革开放之前的留美教育概述 |
一、近代留美教育发展概况(1847-1949) |
二、近代留美教育和留美生的特点 |
三、建国初期的归国留美生与留美教育的中断 |
第三章 复兴——改革开放以后留美教育的重启 |
第一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动因 |
一、大时代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与中美建交 |
二、中国决定恢复派遣留美生的内驱力 |
三、美国愿意接纳中国留学生的内驱力 |
第二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过程 |
一、邓小平关于留学问题的若干重要指示 |
二、扩大派遣留学人员政策的出台 |
三、中美会谈与两国教育交流文件的签署 |
第三节 首批公派留美人员的派遣及意义 |
一、选派过程 |
二、留学实践 |
三、历史影响 |
第四章 轨迹——留学政策与留美教育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政策沿革 |
一、1978-1985 年:恢复与起步阶段 |
二、1986-1991 年:调整与完善阶段 |
三、1992 年至今:规范与加速发展阶段 |
第二节 赴美留学相关政策的变革与发展 |
一、在华举办“赴美留学考试”政策及其实施 |
二、美国留学政策演变及其对留美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新时期留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
一、1978-1988 年:恢复与快速发展时期 |
二、1989-1997 年:遭遇顿挫与回暖时期 |
三、1998-2006 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 |
四、2007 年至今:深入发展与繁荣时期 |
第五章 拓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项目留学 |
第一节 政府留学项目——富布赖特项目的恢复 |
第二节 学科留学项目 |
一、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 |
二、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 |
三、中美化学研究生项目(CGP) |
四、数学与经济学留学项目 |
五、学科留学项目的影响 |
第三节 基金留学项目 |
一、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留美项目 |
二、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 |
第六章 数据——留美学人的规模与结构之分析 |
第一节 留美学人的规模 |
一、中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
二、美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
第二节 留美学人的内部构成 |
一、留学性质 |
二、经费财源 |
三、个人情况——性别、年龄、来源城市、婚姻状况 |
第三节 留美学人的文化结构 |
一、研习科系 |
二、留学层次与学术水平 |
三、地域分布 |
第四节 精英群体—留美博士 |
一、规模 |
二、内部构成 |
三、毕业去向 |
第七章 调适——跨文化留学实践的酸甜苦辣咸 |
第一节 最初的美国印象 |
第二节 文化碰撞下的留学实践 |
一、语言关 |
二、生活关 |
三、学业关 |
四、社交关 |
五、情感关 |
第八章 抉择——新时期留美学人的滞留与回归 |
第一节 田园将芜胡不归? |
一、留美人员的滞留概况 |
二、滞留原因及影响分析 |
第二节 异邦之龙——从留学生到新移民 |
一、以留美学人为主的专业团体 |
二、风云人物——海外留美学子杰出代表 |
第三节 留学回国政策与归国留美生 |
一、1978 年后留学归国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概况 |
三、留美回国人员对国内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
第九章 互动——留美归国学人与当代中国发展 |
第一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高等教育 |
一、高等院校的归国留美学人概况 |
二、留美学人与高校发展 |
三、留美学人与大学管理 |
第二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科技 |
一、留美学人的科技创业 |
二、留美学人的科技角色 |
三、留美精英与两院院士 |
第三节 留美学人与创业中国 |
一、漫漫归国创业路 |
二、创业园中的留美学人 |
三、留美学人归国创业的评价 |
第四节 留美学人与人文社会科学 |
一、部分优秀留美学人分析 |
二、留美学人的角色定位——部分学科统计 |
三、留美学人与当代艺术 |
结论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从硅谷回到中关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D]. 杨玥. 浙江大学, 2021(01)
- [2]提升中关村科学城科技创新力的思考[J]. 李家洲. 行政与法, 2020(07)
- [3]“突破红线”导向下的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设计研究 ——以北京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为例[D]. 杨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中关村40年:历程、经验、挑战与对策[J]. 方兴东,杜磊.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23)
- [5]目的论视角下汉英模拟交传中流水句翻译策略实践报告 ——以纪录片《档案—中关村变革的力量》为例[D]. 张娅南.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6]中国芯传奇[J]. 孙博,曾晓文. 百花洲, 2019(02)
- [7]企业家精神燎原记[J]. 陈朔. 全球商业经典, 2019(01)
- [8]陆克:到青海去创业[J]. 马文良. 中关村, 2017(10)
- [9]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源配置问题研究[D]. 马海斌. 吉林大学, 2015(08)
- [10]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D]. 岳婷婷. 南开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