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大机场“飞”起来(论文文献综述)
张健,孙玉莹,张新雨,汪寿阳[1](2020)在《基于时变模型平均方法的我国航空客运量预测》文中研究指明机场扩建、政策导向、经济发展等外在因素的变化常常导致航空客运量数据发生结构性改变,其模型的设定也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不确定性,因此,精准而稳定地预测航空客运量变得十分困难.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采用了一种时变模型平均方法(TVJMA)(Sun等,2020,2012)对全国Top 5机场的客运量进行了预测研究,该方法在模型平均时基于最小化局部Jackknife准则给出了最优的权重选择,并通过非参数估计,实现了最优权重随时间变化.实证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TVJMA方法显着优于其它基准模型,包括Hansen和Racine (2012)的Jackknife模型平均(JMA)以及自回归模型(AR),单整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季节性单整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ARIMA)和时变参数模型(TVP)等传统方法.进一步,对不同的预测步长,TVJMA在航空客运量的预测效果同样具有稳健性.因此,TVJMA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由于航空客运量的结构性变化和预测模型不确定性等导致的预测风险,进而做出精准而稳定的客运量预测.
韩东[2](2020)在《华东机场群运营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民航运输业的发展伴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各地区机场建设不断完善,机场数目逐年增多,区域机场密度增加,使得临近机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地区区域内机场的发展逐渐整体化,形成机场群现象。机场群的发展切切实实可以给区域各机场带来机遇,但也给机场群内各机场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一线城市和部分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机场正处于超饱和态运行状态,航班延误、值机服务质量等问题日益严重,机场进离港航班延误率提高,旅客投诉数日渐增多,导致机场不得不进行不断扩建。而且空域与土地的问题无法解决,导致在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仍无法有效提高机场的运营效率。而以三、四、五线城市为代表的中小机场的吞吐量却严重不足,每年都需要政府的大量资金补贴以维持运营。尽管如此,良好的设施资源却“无人问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研究机场群的运营与协调发展对提高区域内各机场的运营管理和民航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主要是对机场群的基本概念、研究思路与方法理论进行了阐述并说明了引入非期望产出作为研究指标的必要性。本文的核心内容从三个方面对华东机场群的运营与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选取华东地区30个主要机场为研究对象,考虑了非期望产出因素,基于DEA模型对各机场2017年的运营效率进行了评估并给出机场排名,确定了哪些机场处于有效运营状态或无效运营状态。其次,本文通过计算华东地区各线级城市的城市群发展指标,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华东地区2013~2017年各线级城市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城市与机场的耦合度与协调性。然后,基于灰色模型与趋势外推法的组合预测模型,对未来华东机场群的总体运量进行了预测,并基于全文对机场群未来发展提出相关建议。最后,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针对本次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对后续的研究工作做出了合理的展望。
徐雅敏[3](2019)在《基于线性规划模型对航班最优加油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航油成本长期以来都是影响航空公司运行成本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国内大型航空企业的航油成本在25%-40%之间徘徊。此外,国际原油价格长期震荡,航油成本也随之波动,国际油价的大幅度波动极大地挟持了航空公司的经营业绩,甚至成为航空公司是否盈利的关键因素。随着国内外航空公司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降低航油成本,已经成为各公司争相研究的课题。目前来看,虽然国内航空公司燃油效率(飞行机务技术层面)远高于国际水平,但国内航空公司效益受航空油料波动影响的价格高于业内平均水平,这显示了国内航空公司对航油成本控制能力较差。另一方面国际航空需求不断增长,各航空公司纷纷提高自己运营的国际航线比例,有必要进一步提升航空公司对国际航油成本的敏感度。本研究关注到因为国内外油价定价策略各国不一,导致了不同国家地区的航油定价策略不一,故而航空公司在各通航点的加油价格不一致。本研究认为可以利用起落机场的航油差价降低航空公司加油成本。本研究结合理论研究和实际数据分析探索中间变量航班耗油量与自变量航班加油量的关系,确定了航班耗油量受航班加油量影响并呈线性相关关系,并求解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模型。进而结合价格建立成本最小化的线性规划模型,将把航班加油决策视为价格波动的多阶段订货策略研究,且考虑订货量对需求的反向影响。将研究对象定义为单架飞机连续某几个航段的航班加油成本,通过模型建立求解连续航段加油成本最小时的加油方案。本研究将以航空公司的实际运营数据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检验,以期望给航空企业更多的实际业务指导,航空企业可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制定成本最小化的订货模型。
綦琦,纪广平[4](2018)在《构建粤港澳机场新网络创新临空经济新模式》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7月1日上午,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见证下《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粤港澳协同发展俨然进入到了共促湾区建设的全新时代。为此,大珠三角地区五大机场主席年度会议亟需科学谋划和重新构建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的世界级机场群协同发展战略,配套和服务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国家战略,充分借力和全面保障"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构建协同发展现
蓝信昀[5](2018)在《京津冀发展临空经济的国际借鉴和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的背景下,推进京津冀地区机场群协调发展、促进临空经济发展,成为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进而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大举措。临空经济是在机场的航空客货运吞吐量达到一定的量后,机场所在的城市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由新技术革命引起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规则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本文在界定临空经济内涵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美国、欧洲、日本、韩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临空经济的经验后得出相应的启示。政府在机场和临空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在制定前期规划、机场定位、出台支持政策等方面都需要政府推动,同时,在机场的运营和临空经济区的发展上要采取市场化模式。本文对上海“一市两场”模式和珠三角地区机场群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得出相应的启示,并对京津冀临空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京津冀临空经济正在稳步推进,但各地区临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京津冀地区的机场群是首都国际机场单极集聚格局,天津、石家庄机场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京津冀地区机场群各机场的定位,并对京津冀地区临空经济的发展政策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启示,提出了包括建立由中央政府牵头各地方政府参与的管理组织和协调机构、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发展当地临空经济、建立京津冀区域海关通关一体化体系等对策建议。
綦琦[6](2017)在《关于大珠三角国际机场群协同发展体系构建的思考》文中指出自2001年起,珠三角地区香港、广州、深圳、澳门、珠海五大机场为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建立了"大珠三角地区五机场主席会议"机制。受制于诸多方面因素,会议成效十分有限,各方往往只停留在理念层面的共识,而无法进入实施层面的联动。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珠三角区域有限空域和日渐增加的航班时刻需求这对无法协调的矛盾。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笔者长期关注并积极思考,建议相关机场管理者应积极运用"协同"的新思维,思考开创"共赢"的新模式。
王倩,杨新湦[7](2016)在《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与机场群协同发展战略》文中研究表明在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的时代,城市群代表的是经济集聚,一体化要求公共资源共享,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产业集群是发展导向。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变缓,发展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同时,珠江三角洲地区民航市场开始凸显机场密集、跑道交错、空域紧张、航班延误率高、市场腹地重叠等问题,客货源市场竞争激烈。因此,珠江三角洲机场群的协同发展之路势在必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要走协同
黄吉波[8](2015)在《珠三角终端区进离场航班协同排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水平蓬勃发展和航空运输业高速发展,多机场现象不断涌现。多机场地区机场布局密集、空域结构复杂、空中交通流量需求旺盛,这些原因严重影响多机场终端区航班运行,导致大面积航班延误及大量经济损失。针对这种问题,本文首先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多机场终端区给出明确定义,对多机场要素以及时空资源特性展开研究,进一步提炼总结出多机场终端区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以空间管理和时间管理相结合的问题解决思路。以此研究框架为基础,针对我国珠三角多机场终端区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从四个方面综合管理解决运行问题。分析航班排序方法对解决多机场终端区运行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总结并对比分析了几种终端区航班排序方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考虑多种运行约束,建立了基于跑道分配的多机场终端区进离场航班协同排序模型,结合模型特点设计了相应的遗传算法,并针对珠三角多机场终端区运行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有效的减少了航班延误并且能够对空地延误进行灵活管理。为保证航班延误措施的有效实施,建立了基于延误分配的进离场航班协同排序模型,设计启发式算法用于求解多元受限排序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有效减少了航班延误并合理分配了航段延误及相应延误措施。最后,本文结合实际运行需求,对多机场终端区航班排序系统进行设计,详细描述了时间轴模块、交通态势显示模块等主要模块的功能需求及界面设计,为实施多机场终端区进离场航班排序策略提供系统支撑。
李启华,杨久炎[9](2011)在《A5机场群合作发展空港经济的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空港经济是引领未来知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A5机场群地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大珠三角经济区,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丰富的机场航运供给能力,空港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A5机场群合作发展空港经济需要进一步明确各自发展定位和总体合作思路,并且在机场运营、综合交通、临空产业和区域开发四个方面加强合作,进而加快空港经济的发展。
梁丹婷[10](2011)在《大珠江三角洲航空物流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对策》文中认为从区域的角度对大珠三角地区航空物流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为各机场的发展量身定位,并提出区域航空物流资源整合的措施,促进本区域五大机场之间的分工合作,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
二、五大机场“飞”起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大机场“飞”起来(论文提纲范文)
(2)华东机场群运营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机场群研究综述 |
1.2.2 机场运营效率研究综述 |
1.2.3 城市群对机场群运营效率影响研究综述 |
1.2.4 非期望产出研究综述 |
1.2.5 运量预测文献综述 |
1.2.6 研究现状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3.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华东地区机场群发展概述及相关理论 |
2.1 华东地区发展现状描述 |
2.1.1 华东地区当前发展现状 |
2.1.2 华东地区机场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 |
2.2 机场效率介绍 |
2.2.1 效率理论 |
2.2.2 机场效率 |
2.2.3 影响机场运营效率的因素 |
2.3 协调发展相关介绍 |
2.3.1 协同学理论介绍 |
2.3.2 城市群与机场群的协调发展 |
2.4 机场运量预测相关介绍 |
2.4.1 灰色系统理论基础 |
2.4.2 趋势外推法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华东地区机场运营效率评价 |
3.1 华东机场群运营过程中的非期望产出评价方法 |
3.1.1 问题的提出 |
3.1.2 DEA理论与其模型介绍 |
3.1.3 非期望产出的问题描述与核心模型的建立 |
3.2 机场群内机场运营效率分析 |
3.2.1 投入产出指标选取 |
3.2.2 算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群对机场群运营效率影响的研究 |
4.1 机场群与城市群协调发展模型介绍 |
4.1.1 指标体系构建 |
4.1.2 数据处理 |
4.2 华东机场群与城市群协调发展分类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东机场群未来发展策略 |
5.1 华东机场群未来运量预测 |
5.1.1 指标选取 |
5.1.2 GM(1,1)模型预测 |
5.1.3 趋势外推法预测 |
5.1.4 组合运量预测结果 |
5.2 华东机场群运营与协调发展建议 |
5.2.1 提高华东机场群整体机场运营效率的相关建议 |
5.2.2 促进华东地区城市群与机场群协调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附录 A 机场运营效率的两阶段分别在三个算例中的运营效率值 |
附录 B 城市群与机场群发展指标数据 |
附录 C MATLAB代码 |
(3)基于线性规划模型对航班最优加油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现实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库存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
1.2.2 航空油量成本控制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订货策略理论 |
2.2.1 定量订货策略 |
2.2.2 定期订货策略 |
2.2.3 Newsboy模型 |
2.2.4 EOQ模型研究 |
2.2 线性规划模型及求解 |
2.2.1 线性规划问题发展历程 |
2.2.2 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 |
2.2.3 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 |
2.3 动态规划问题求解 |
2.3.1 最优化原理 |
2.3.2 动态规划算法的含义 |
2.3.3 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要素 |
2.3.4 动态规划问题求解模式 |
2.4 国内外航油价格定价机制 |
2.4.1 国内航企国内航班航油价格执行情况 |
2.4.2 国内航企国际航班航油价格执行情况 |
2.4.3 国际回程航班航油价格执行情况 |
2.4.4 案例说明 |
第三章 航班耗油量预测模型 |
3.1 航班耗油量研究内容 |
3.2 符号定义 |
3.3 航程耗油量预测模型 |
3.4 航程耗油量模型验证 |
3.5 航班耗油延展分析 |
第四章 连续航段加油成本模型 |
4.1 航班加油成本概述 |
4.2 连续航班加油成本模型构建 |
4.2.1 模型研究背景及假设 |
4.2.2 模型符号定义 |
4.2.3 模型建立 |
4.3 航班加油成本模型求解 |
第五章 基于A航空公司的实例分析 |
5.1 A航空公司简介 |
5.2 国际长航线案例分析 |
5.2.1 实际数据 |
5.2.2 优化解计算 |
5.2.3 数据对比 |
5.3 国际短航线案例分析 |
5.3.1 实际数据 |
5.3.2 优化解计算 |
5.3.3 数据对比 |
5.4 国内航线案例分析 |
5.4.1 实际数据 |
5.4.2 优化解计算 |
5.4.3 数据对比 |
5.5 批量数据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果 |
6.2 研究的应用与启示 |
6.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6.3.1 研究的局限性 |
6.3.2 研究的延展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构建粤港澳机场新网络创新临空经济新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借地利——构建大湾区机场群地面互联互通的新网络 |
谋人和——创新大湾区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 |
创协同——关于构筑新网络和创新模式路径的新思考 |
(5)京津冀发展临空经济的国际借鉴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第2章 临空经济主要概念界定和京津冀地区发展临空经济的必要性 |
2.1 临空经济和临空经济区的内涵界定及基本规律 |
2.1.1 内涵界定 |
2.1.2 发展规律 |
2.2 发展临空经济的意义及发展重点 |
2.2.1 发展临空经济的意义 |
2.2.2 临空经济的发展重点 |
2.3 京津冀发展临空经济的必要性 |
2.3.1 提升京津冀地区国际竞争力和参与国际分工的需要 |
2.3.2 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
2.3.3 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需要 |
第3章 临空经济区发展模式及典型案例 |
3.1 临空经济区发展模式概述 |
3.1.1 空港物流园区发展模式 |
3.1.2 空港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 |
3.1.3 空港自由区的发展模式 |
3.1.4 空港商务区的发展模式 |
3.1.5 航空城的发展模式 |
3.2 孟菲斯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 |
3.3 香港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 |
3.4 仁川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 |
3.5 史基浦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 |
3.6 国际经验的重要启示 |
3.6.1 明确机场定位 |
3.6.2 政府大力支持 |
3.6.3 加强基地航空公司和物流公司的发展 |
第4章 临空经济发展政策的国际借鉴 |
4.1 美国临空经济发展政策 |
4.1.1 对民用航空产业的支持政策 |
4.1.2 对航空运输业的支持政策 |
4.2 欧洲临空经济发展政策 |
4.2.1 采用协作式的发展战略 |
4.2.2 采用直接补贴的激励政策 |
4.2.3 采用间接补贴的激励政策 |
4.3 日本临空经济发展政策 |
4.3.1 重视绿色环保,建设生态机场 |
4.3.2 对执行偏远地区航线的航空公司给予补贴 |
4.4 国际经验的重要启示 |
4.4.1 制定合理的临空产业长期发展规划 |
4.4.2 制定完善的临空产业支持政策 |
4.4.3 坚持军民协同发展 |
4.4.4 坚持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模式 |
第5章 上海模式和珠三角模式及启示 |
5.1 上海:“一市两场”模式 |
5.1.1 发展背景 |
5.1.2 政策举措 |
5.1.3 经验启示 |
5.2 珠三角:机场群模式 |
5.2.1 五大机场的发展定位 |
5.2.2 五大机场的合作机制 |
5.2.3 经验启示 |
第6章 京津冀临空经济的发展现状 |
6.1 京津冀机场群的现状分析 |
6.1.1 发展现状 |
6.1.2 主要问题 |
6.2 京津冀临空经济的现状分析 |
6.2.1 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 |
6.2.2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 |
6.2.3 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 |
6.2.4 首都第二机场临空经济区 |
第7章 京津冀发展临空经济的对策建议 |
7.1 做好京津冀地区机场群的定位和分工 |
7.1.1 首都国际机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机场 |
7.1.2 首都第二机场—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和航空城 |
7.1.3 天津滨海机场—北方航空货运中心及区域性枢纽机场 |
7.1.4 石家庄正定机场—冀南区域航空枢纽及低成本航空枢纽 |
7.1.5 河北其它机场—支线机场及通用航空机场 |
7.2 京津冀地区发展临空经济的对策建议 |
7.2.1 设立京津冀临空经济发展委员会 |
7.2.2 建立京津冀地区机场群综合交通一体化体系 |
7.2.3 建立高效的京津冀地区海关通关一体化体系 |
7.2.4 设立京津冀自由贸易区 |
7.2.5 建立航空航天产业产学研体系 |
7.2.6 发展基地航空公司和物流公司 |
7.2.7 坚持北京第二机场及其临空经济区绿色环保的发展道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关于大珠三角国际机场群协同发展体系构建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珠三角五大机场的现状及战略矛盾 |
大珠三角国际机场群协同发展体系思路 |
大珠三角国际机场群协同发展体系实现路径 |
(一) 通过股权安排推动多方利益趋同 |
(二) 通过战略再定位协调多方发展协同 |
(三) 通过高铁网络实现珠三角机场共享 |
大珠三角国际机场群协同发展体系实现的外部瓶颈 |
(8)珠三角终端区进离场航班协同排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
1.2.1 多机场终端区问题 |
1.2.2 终端区航班排序问题 |
1.2.3 相关流量管理工具 |
1.3 主要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珠三角终端区运行研究 |
2.1 多机场终端区 |
2.1.1 多机场终端区定义 |
2.1.2 多机场终端区要素 |
2.1.3 多机场终端区时空资源分析 |
2.1.4 多机场终端区运行主要问题 |
2.1.5 多机场终端区运行问题解决思路 |
2.2 珠三角多机场终端区 |
2.2.1 珠三角多机场终端区机场布局 |
2.2.2 珠三角多机场终端区机场构型 |
2.2.3 珠三角多机场终端区管制运行 |
2.2.4 珠三角多机场终端区运行主要问题 |
2.2.5 珠三角多机场终端区运行问题解决思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珠三角终端区进离场航班协同排序 |
3.1 问题描述 |
3.1.1 相关概念说明 |
3.1.2 航班排序方法研究 |
3.2 基于跑道分配的进离场航班协同排序策略 |
3.2.1 排序模型描述 |
3.2.2 遗传算法设计 |
3.2.3 实例验证与分析 |
3.3 基于延误分配的进离场航班协同排序策略 |
3.3.1 排序模型描述 |
3.3.2 算法设计 |
3.3.3 实例验证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珠三角终端区航班排序系统设计 |
4.1 系统功能 |
4.2 系统框架 |
4.3 系统特性 |
4.4 系统开发工具 |
4.5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6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主要成果 |
5.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五大机场“飞”起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时变模型平均方法的我国航空客运量预测[J]. 张健,孙玉莹,张新雨,汪寿阳.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0(06)
- [2]华东机场群运营与协调发展研究[D]. 韩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3]基于线性规划模型对航班最优加油策略的研究[D]. 徐雅敏.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构建粤港澳机场新网络创新临空经济新模式[J]. 綦琦,纪广平. 民航管理, 2018(11)
- [5]京津冀发展临空经济的国际借鉴和对策研究[D]. 蓝信昀.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12)
- [6]关于大珠三角国际机场群协同发展体系构建的思考[J]. 綦琦. 民航管理, 2017(05)
- [7]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与机场群协同发展战略[J]. 王倩,杨新湦. 交通企业管理, 2016(08)
- [8]珠三角终端区进离场航班协同排序方法研究[D]. 黄吉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03)
- [9]A5机场群合作发展空港经济的现状与展望[A]. 李启华,杨久炎. 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 2011
- [10]大珠江三角洲航空物流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对策[J]. 梁丹婷.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