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农村教育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郝文武[1](2021)在《“三农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实践》文中提出"三农"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普遍概念。"三农教育"目前虽然不是普遍概念,但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基础,也很有必要成为普遍概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重视"三农"及其教育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阶段的实际,形成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基础性和指导性意义的丰富的农村教育、农民教育和农业教育思想及其成功教育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农教育"主要是争取和落实农民的平等受教育权,宣传革命思想和培养革命干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的"三农教育"是全面开创史无前例的教育根本制度和崭新实践。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农教育"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城镇化不断发展条件下,为实现小康目标,积极实施"普九"教育和农业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三农教育"是在大力推进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基础上,积极推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的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教育现代化。
杨方[2](2021)在《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性别歧视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性别平等至今仍然是世界性的美好愿景。中国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我们不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十个国家之一,而且无论是在消除义务教育性别差距方面,或者女性在全社会就业人员中的占比,还是最近的互联网领域中女性创业者数量,都有相当可观的成绩;这跟两百年多前的封建社会相比,跟一百多前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比,跟七十多年前的旧中国相比,都是翻天覆地的巨变。但“建设一个妇女免于被歧视的世界,打造一个包容发展的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解放事业的伟大成就和重要经验是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理论及其早期实践是研究新中国妇女事业的逻辑起点。实现妇女解放的前提是妇女接受教育,成为自身解放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特别注重妇女教育事业。党和国家有关妇女教育的方针、政策如何落地重要、发挥作用,需要对其进行具体的考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为指导,以局部区域为代表,以当事人为对象,运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口述史研究等多种方法,结合相关档案材料,既有利于挖掘、丰富新中国成立初期妇女教育的史料,也有利于发现、梳理妇女解放、妇女教育事业发展的特色、经验、历史贡献和当代启示。泰兴地处苏北,解放初期的广大农村有三种不同类型,即老解放区、恢复区和新解放区,由于战争频繁,男子人口比例长期低于妇女,而且还有不少缺乏劳动力或者劳动力不足的烈军工属。以泰兴为样本,研究这一时期妇女教育问题,具有典型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妇女教育。国民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时期,基本确立了“人人平等,教育人人”、教育形式上不局限于学校、除了知识技能还要将革命思想融进教育并提高妇女政治参与能力的主要内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妇女人口中占绝大多数的农村妇女是决定中国革命胜败的重要力量,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苏区妇女教育模式,即妇女干部培养、妇女识字培训、女童学校教育、女工职业教育紧密结合;抗日战争时期,妇女解放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紧密结合,在民主根据地,妇女支前、妇女生产、妇女参政,无不体现出妇女的力量;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主要围绕服务解放战争和解放区建设展开,重点是培养妇女干部和提高妇女觉悟。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对全国女性教育重新进行了制度化、规范化、大众化改革,使女性教育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妇女教育问题,可以设立四个“观测点”,即:女童入学教育,识字扫盲教育,妇女社会教育,妇女干部教育。女童教育既是妇女解放和妇女教育的起点,也是从源头上阻隔农村文盲、半文盲妇女产生的重要途径。新中国初期泰兴当地政府加强女童入学教育的政策措施,满足了农村妇女的内在要求,切合了当地社会的具体实际,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中国初期泰兴女童入学教育的基本经验就是提升学龄女童入学率、降低辍学率,具体教育实践中主要把握好了四个关键点,即:整体设计,协同推进;统筹兼顾,循序渐进;深入基层,有的放矢;创新教法,确保质量。泰兴的农村识字扫盲工作开展比较早,早在1941年冬,当时的泰兴抗日民主根据地就开展大规模的冬学运动。新中国成立以后,泰兴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积极动员农民继续参加冬学运动,并成立了专门的妇女识字班,开展识字扫盲;农村妇女在区乡妇联干部、村妇女干部和妇女代表的动员下,参与积极性远高于男性,不仅参加人数多,而且持续时间长,至1956年渐成高潮。泰兴妇女积极参与扫盲识字运动,宏观上讲为开展救灾备荒、实行土地改革、推进互助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具体而言,不仅使广大妇女能力素质得到了提高,而且切实增加了家庭收入,从而也为妇女地位的提升营造了氛围。通过社会教育活动促进女性从家庭走向社会,是促进妇女自身解放的重要路径。基于不同阶段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基于区域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新中国初期泰兴农村妇女社会教育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949-1952年,在苏北行署领导下,主要围绕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生产救灾、贯彻婚姻法等中心工作开展;1953-1956年,在江苏省委和扬州专区的领导下,主要结合基层普选、增产节约、农业合作化和统购统销运动等开展。但不管哪个阶段,形势政策、思想政治、生产劳动、卫生健康都是教育的重要方面和主要内容。苏北妇女社会教育促进了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农村妇女自我意识越发觉醒和增强,主体作用日益显现,社会地位显着提升。但也暴露出教育对象的局限性、教育过程的间歇性、教育内容的抽象性和教育形式的有限性等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妇女干部本身的素质和能力,以及社会整体氛围都是显着的影响因素。培养妇女干部、重视妇女参政是中国共产党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最具特色的重要举措。泰兴属于革命老区,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许多妇女积极分子脱颖而出成长为妇女干部,为根据地和解放区经济发展和民主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成立妇女自己的组织动员机构,将妇女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机构,推举妇女干群模范,是这一时期泰兴妇女解放事业的三条战线。围绕这三条战绩,泰兴妇女干部规模迅速发展,培养路径更加多样,教育内容也日渐丰富;而通过开展文化教育,妇女干部的工作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通过学习时势政策,其业务水平也得到相当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妇女干部队伍的稳步发展,切实引导了社会舆论导向——她们不仅以其成功形象吸引着同辈人的效仿,而且影响、教育了守旧的父母及周遭“他者”,从而既在更大程度上获得社会认可,又反过来触动社会文化转型。但妇女干部教育同样也受到传统思维方式、现实社会环境甚至家庭方面的制约。新中国初期的泰兴农村妇女教育,不仅对农村社会秩序的重建、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妇女解放事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留下了可供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借鉴的历史经验。女童教育构筑了男女性别平等的基础,扫盲教育提升了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社会教育提高了农村妇女的主体地位,干部教育促进了农村妇女的社会动员——其经验就在于,要以农村妇女素质的提升促进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在推进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促进妇女解放。新中国初期泰兴妇女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妇女解放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其经验对于加强与改善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对于实现《北京宣言》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张馨宇[3](2021)在《习近平农民利益问题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高度重视农民利益问题,并就如何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利益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研究习近平农民利益问题重要论述,对于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以及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大意义。首先,论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研究法,阐明了习近平农民利益问题重要论述提出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农民利益理论和十八大以前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农民利益问题的论述;现实依据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农村改革进程中农民利益保障不完善;主观条件是习近平早期生活和地方工作经历。其次,从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习近平农民利益问题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包括促进农业发展、加强农村政治建设、满足农民文化需求、改善农村民生、建设美丽乡村等重要论述。再次,在对习近平农民利益问题重要论述内容分析基础上,明确其具有注重整体性、注重人民性、注重底线性和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等特点。最后,论文阐述习近平农民利益问题重要论述的重要意义。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民利益思想,为当前我国解决好农民利益问题,维护好农民利益提供重要指导;它为农村稳定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张珍[4](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先后出台各项政策战略来推动农村的发展,如以农促工、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四化同步”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等战略。这些农村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政策依据,还为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创造机遇。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专门服务于乡村发展的特色教育类型,有责任和义务为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与技术保障,从而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该研究以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内外部规律与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运用历史文献法和比较法,依据时间顺序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以农业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49—1977年)、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2002年)、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03—2012年)与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13—)。在全面梳理和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后,我们更加明确了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正确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笔者以开阳县和睢宁县为个案分析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反思,发现农村职业教育需求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外部之限与内部之困,外部之限主要包括:经费投入不足、多头管理的纷争与师资力量薄弱;内部之困主要包括:教育形态的模式单一、涉农专业的“缺位”与培训方式的单一。究其原因,主要归咎于农村职业教育思维理念的滞后、办学主体的单一化与法律供给不足。基于以上问题,农村职业教育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进行改革,以期探索出一条服务乡村振兴的最佳路径。首先,要加强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创新省级政府统筹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完善终身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回报机制。其次,农村职业教育要建设涉农专业群,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与职业衔接的“精准度”;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后农村职业教育要创新培训方式。
张梅[5](2020)在《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中国乡村进入现代化阶段的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我们更需要从文化层面对中国的乡村发展做出系统地梳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乡村的文化建设问题不是内容的缺失,更不是障碍有多难解决,而是乡村文化发展需求的转变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推进乡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乡村全面振兴就要让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全面提升,乡村文化要展现崭新的、现代化的精气神,为农民的新生活、新奋斗保驾护航,提供充足的精神养料。本文以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为研讨内容,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揭示出乡村文化对于传承发展中华文化、推动乡村振兴和促进文化理论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其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第二,对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包括相关概念的解读、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以及现实意义。第三,对乡村文化建设思想的内容进行了概括总结,阐述了乡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历史变迁和内在动因,为乡村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第四,从乡文化建设发展的历史经验,以及当下乡村文化建设实践视角,分析了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第五,分别从政府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乡村文化产业、乡村文化人才等方面构建乡村文化建设的“四梁八柱”,充分发掘和建设乡村文化发展平台载体,依托乡村原有传统文化资源,开辟乡村未来文化,通过乡村教育事业发展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升级,论述了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陈梦兰[6](2020)在《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承党的初心,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当前已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和人民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如何直面挑战?如何找准问题靶向?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在“精准”二字上下足功夫,做好精准扶贫、实施“五个一批”脱贫工程。“发展教育”即是其中之一,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有效的方法,在精准扶贫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是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的治本之策。文章以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的形成依据、主要内容、基本特征进行探析,进而阐明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的政治价值、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的形成依据。这部分主要揭示了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及主观条件。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依据包括: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中国共产党关于教育扶贫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小康”思想。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依据包括:赶超国际贫困标准线的主要抓手、改善城乡基础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必然要求、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治本之策、调节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形成的主观条件包括:早年基层工作的教育扶贫实践、主政施策积累的教育扶贫经验。第二部分主要厘清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这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该部分着重从教育扶贫的意义、教育扶贫的理念、教育扶贫的着力点、教育扶贫的重要举措、教育扶贫的保障体系五个方面架构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教育扶贫的意义主要包括:提升贫困人口“造血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扶贫的理念包括:教育公平理念、精准有效理念、多元自主可持续发展理念。教育扶贫的着力点主要包括:着力在“扶智”解决能力脱贫问题、着力在“扶智”解决思想脱贫问题。教育扶贫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强化教育扶贫专项资金支持、引领城市教育资源合理流动、坚持建档立卡学生优先扶持、加大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依托职业教育与培训拔除穷根、加快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教育扶贫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法治保障与组织保障。第三部分分析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主要特征包括:时代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务实性与高瞻性相统一、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系统性与精准性相统一。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体现着时代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一方面,立足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潮流,同时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体现着务实性与高瞻性相统一。一方面注重深入实际,调查问题,不断依据现实情况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同时由点及面,由面到体具有宏阔的高湛性。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体现着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老祖宗”最深层的理论渊源;同时勇立时代潮头作出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体现着系统性与精准性相统一。一方面眼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大局,“四梁八柱”体系完整;另一方面标本兼治深处着力。第四部分主要阐明了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该部分从政治价值、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三个方面对其展开论述。政治价值方面:巩固党在广大贫困地区执政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在全国范围内的公信力。理论价值方面:继承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丰富习近平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深化习近平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实践价值方面:为新形势下教育扶贫政策的制定提供基本遵循、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中国智慧”。
宣露[7](2020)在《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的良性互动研究》文中提出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人的发展是指人的生存、认识和生产等能力多方面发展。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农民发展是人的发展在农民这一群体的集中体现,农民发展状况是衡量社会整体发展程度的指标。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正确看待农民发展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只有农民这一群体得到全面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才能真正实现。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确立,作为这一系统工程的组成部分,农村文化建设的开展势在必行。农村文化建设是在农村地域范围内,以农民为主体,开展群众教育、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和发展文化产业等活动,解放农民、关心农民、发展农民。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农民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农民生产生活和公共文化事业的共同发展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内在动力。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态势。本文从狭义的农村文化角度出发,以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主要群体为研究对象,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的重要论述,开展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研究。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的良性互动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主要经历了转变、探索、成熟和新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反映了两者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特征。具体体现在,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民发展提供了条件,而农民发展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两者之间能够实现良性互动是在经济发展、政策制度保证和文化事业繁荣等外在条件和农民自主性意识提升、农民追求更广泛的发展权利和机会等内在条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如何探究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良性互动的条件,创新互动的路径,是深化农村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促进农民发展和更好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而,为农村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将促进农民发展作为目标任务,全力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相互促进是实现两者良性互动的必然选择。
黄鑫权[8](2020)在《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视域》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振兴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事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全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为此,党中央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全面系统解决关乎国计民生的“三农”问题。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既是一项开启乡村现代化新征程的创世之举,也是百年乡村建设运动中最为伟大的社会实践,对“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的根本性问题作出了时代回答。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既是一项重要的实践课题,也是当前学界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本文旨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探究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尝试对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所关涉的主要理论问题作出考察、分析和探索,力争为新时代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全文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的问题缘起、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与评析并阐述从中获得的研究启示,就核心概念、可能的创新点、研究的重难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进行论述。第二部分是第一章,即研究乡村振兴问题的理论切入点。本部分主要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谱系进行梳理,重点发掘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重要内涵,其重要内涵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村发展的本质是变革乡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二是乡村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实现乡村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三是乡村发展的过程既是一个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共同发力的过程,也是城乡由对立走向融合的过程;四是乡村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三部分是第二章,即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基础。本部分主要阐述乡村振兴问题作为一个历史性课题的发展脉络以及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乡村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来的不同景象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在具体历史时段的生动体现。实现乡村的现代化既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近代以来,推动中国乡村实现现代化作为民族救亡图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许多仁人志士奋力追求的目标。新中国建立后,实现乡村现代化问题成为了亟需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历经70余年发展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具备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基础,而推进乡村在新时代实现全面振兴则具有了现实可能性。第四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包含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主要从中观层面论述乡村振兴进程中传统性与现代性、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城市与乡村、乡村振兴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其一,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在继承既有的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基础上实现乡村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性和现代性两种性质始终处于矛盾运动状态,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两种张力,这种张力可以看作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传统和现代两个维度上的不同体现,既表现为现代对传统的批判继承,又表现为现代从传统中生发、传统映射出现代的不足,还表现为现代以渐进方式将传统融入现代。其二,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内生动力和外源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培育内生动力,也需要输入外源动力。这两种动力是推动乡村社会快速发展进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源泉,二者共处于同一个矛盾体中,既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通过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发力的体制机制,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并使其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合力。其三,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一个重塑城乡关系的历史过程。推动乡村振兴为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重塑新型城乡关系则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城乡关系从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发展,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进程中重塑城乡关系的必然选择,采取有效举措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则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其四,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直接目标是促进农村全面进步、农业全面升级和农民全面发展。在这一进程中,要始终坚持好人的全面发展原则,既要将这一原则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也要把这一原则作为评价新时代乡村振兴实际效果的根本尺度。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上的创新。本课题以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为视域研究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为理解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提供了全新视角。二是研究内容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其一,阐清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与现实基础;其二,系统阐发乡村振兴进程中必须处理好传统性与现代性、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城市与乡村三大关系;其三,深入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农民的全面发展,探究人的全面发展的渐进提升对乡村振兴的反作用。
刘滢[9](2020)在《习近平教育扶贫观研究》文中提出2013年习近平针对以往粗放式扶贫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精准扶贫,为落实“精准”二字,契合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的新时代帮扶原则,2015年习近平进一步提出了“五个一批”发展策略,其中“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是新时代开发式扶贫方式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教育扶贫观在萌芽、形成、成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相关理论,对马克思提出的反贫困思想、实践论、唯物史观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都做出了与时俱进的继承和创新,同时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列宁提出的相关教育脱贫举措作了中国化的继承与创新。习近平灵活运用中国历届领导人的相关扶贫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以及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中的有益内容,为教育扶贫观奠定了深厚的理论渊源。同时习近平结合中国进入新时代后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出现的短板、教育具有的多样化功能以及贫困地区资源的有效利用,深刻论证了教育扶贫的实践基础。习近平从青年时期对教育扶贫就展开了初步探索,后期经历了地方任职时期和中央任职时期,教育扶贫逐步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包含扶教育之贫、以教育扶贫、扶“智”与扶“志”四个方面的内涵,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扶贫观在内容上体现了鲜明的习近平特色和风格,符合时代诉求,实现了继承与发展的统一、输血与造血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扶“智”与扶“志”的统一。习近平教育扶贫观不仅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武器,而且具有促进国家发展、维持社会和谐、促进乡村振兴、推动个人进步的时代价值。践行习近平教育扶贫观需要满足多方面的要求,教育内容上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手段上要加强科学理论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在形式上要调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积极参与,为落实教育扶贫政策营造一个积极的内、外部环境。发挥教育扶贫激发内生脱贫动力、突破贫困代际传递禁锢、推动社会阶层流动的作用,促使教育扶贫成为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开发人口潜力、打造人才强国的助推剂。对习近平教育扶贫观相关理论的梳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认同这一观点的必要性、合理性,便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从自身做起践行教育扶贫。
张静静[10](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西部农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以贵州镇宁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这是我们党在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全面深刻认知和研判我国现阶段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从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出发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快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①我国主要以农业为主,解决农业的转型升级、农民问题的突破口就是要大力推动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农村教育现代化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不仅是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可以大大改变我国农村教育落后的状况,有效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建设美丽乡村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社会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现实国情,而这一特征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育的发展水平上,因而加强中西部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对于缩小中西部农村地区与东部农村的发展差距有着促进作用,对于改善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有着重要影响,对于实现全面小康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最重要的一点,没有中西部地区的广大农村的振兴,那么全国的乡村振兴就无从谈起。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哲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时代背景,立足中西部农村教育的现实状况,在大量收集、研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思想理论基础、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联系,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工程,为新时代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以贵州镇宁县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为例,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实事求是地剖析了中西部地区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现实困境和主要原因,并在充分利用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提出了有效推进中西部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逻辑进路和自身的实践思考,以为进一步推动农村农业发展,助力早日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农村教育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农村教育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三农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农教育”的含义和历史演变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和农村教育的基本目标 |
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三农教育”的本质特征 |
四、改革开放初期“三农教育”的主要任务 |
五、新时代“三农教育”的更高追求 |
(2)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之前党的妇女教育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理论的形成 |
一、传统中国妇女教育及其近代嬗变 |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
三、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问题的基本主张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之前党的妇女教育理论与实践 |
一、国民革命时期的妇女教育 |
二、土地革命时期的妇女教育 |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 |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女童教育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学制改革与女童入学教育 |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根据地学制与女童入学教育 |
二、新中国初期农村女童教育概述 |
三、新中国初期学制改革与小学教育 |
四、学校教育恢复中的女童入学教育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学龄女童学校教育 |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苏北农村小学教育 |
二、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小学教育 |
三、苏北农村学龄女童入学的基本状况 |
四、影响女童入学教育的多元因素 |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女童入学教育成就 |
一、苏北农村女童入学率的提升 |
二、苏北农村女童辍学率的降低 |
三、苏北农村女童教育环境的改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识字扫盲教育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识字扫盲教育政策与措施 |
一、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识字扫盲教育概述 |
二、全国农村识字扫盲的方针政策 |
三、江苏农村识字扫盲的具体措施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识字扫盲运动中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状况 |
一、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文盲率 |
二、“三区”并存下的妇女参与社会变革 |
三、政府主导的升级识字扫盲教育 |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的识字扫盲教育成就 |
一、苏北农村妇女能力素质的提高 |
二、苏北农村妇女家庭收入的增加 |
三、苏北农村妇女家庭地位的改善 |
四、苏北农村识字扫盲教育的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社会教育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农村妇女社会教育 |
一、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社会教育概述 |
二、农村妇女社会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内容 |
一、形势政策教育 |
二、思想政治教育 |
三、生产劳动教育 |
四、卫生健康教育 |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主要成效 |
一、农村妇女主体作用的显现 |
二、农村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
三、农村妇女自我意识的增强 |
四、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
一、革命战争时期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
二、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成就 |
一、苏北农村妇女干部规模迅速发展 |
二、苏北农村妇女干部培养路径多样 |
三、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内容丰富 |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的意义 |
一、妇女干部教育与农村妇女解放 |
二、妇女干部教育与农村社会进步 |
三、妇女干部教育与妇女自身解放 |
四、妇女干部教育的制约因素探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历史贡献与当代启示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历史贡献 |
一、女童教育构筑了男女性别平等的基础 |
二、扫盲教育提升了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 |
三、社会教育提高了农村妇女的主体地位 |
四、干部教育促进了农村妇女的社会动员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当代启示 |
一、为新时代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
二、为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改革提供方法 |
三、为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提供借鉴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口述材料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习近平农民利益问题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对习近平农民利益问题重要论述内容的研究 |
2.对习近平农民利益问题重要论述意义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五)概念界定 |
1.农民 |
2.农民利益 |
3.农民利益问题 |
一、习近平农民利益问题重要论述提出的依据 |
(一)习近平农民利益问题重要论述的理论依据 |
1.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农民利益理论 |
2.十八大以前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农民利益问题的论述 |
(二)习近平农民利益问题重要论述的现实依据 |
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
2.农村改革进程中农民利益保障不完善 |
(三)习近平早期生活和地方工作经历 |
1.习近平的早期生活 |
2.习近平的地方工作经历 |
二、习近平农民利益问题重要论述的内容 |
(一)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经济利益 |
1.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
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3.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
(二)加强农村政治建设,巩固农民政治利益 |
1.推进农民的民主政治权利有效运行 |
2.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
3.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
(三)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维护农民文化利益 |
1.继承发展优秀传统乡村文化 |
2.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
3.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
(四)改善农村民生,完善农民社会利益 |
1.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 |
2.加快建设农村社会事业 |
3.加强农村社会管理 |
(五)建设美丽乡村,保障农民生态利益 |
1.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
2.走农村绿色发展之路 |
3.建立农村生态文明机制和生态环境保护队伍 |
三、习近平农民利益问题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与意义 |
(一)习近平农民利益问题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 |
1.注重整体性 |
2.注重人民性 |
3.注重底线性 |
4.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
(二)习近平农民利益问题重要论述的意义 |
1.习近平农民利益问题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
2.习近平农民利益问题重要论述的现实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4)“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政策背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1.1.2 立足农村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皈依 |
1.2 研究综述 |
1.2.1 对国外研究的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制度分析法 |
1.4.2 技术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村职业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振兴”战略 |
2.1.2 职业教育 |
2.1.3 农村职业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
2.2.3 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新中国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 |
3.1 以农业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49—1977年) |
3.1.1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农村职业育(1949—1956年) |
3.1.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57—1965年) |
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66—1977年) |
3.2 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2002) |
3.2.1 “拨乱反正”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1984年) |
3.2.2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85-1992年) |
3.2.3 社会主义转型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93—2002年) |
3.3 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03—2012年) |
3.3.1 实施“新型农民”培育计划 |
3.3.2 启动农村职业教育内部改革 |
3.4 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13—) |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反思——以睢宁县、开阳县为个案 |
4.1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与不足 |
4.1.1 乡村振兴的目标 |
4.1.2 乡村振兴的农村职业教育需求 |
4.1.3 农村职业教育的不足 |
4.2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反思 |
4.2.1 价值取向之困:思维理念的滞后 |
4.2.2 办学机制之困:办学主体的单一化 |
4.2.3 政策环境之困:法律供给不足 |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
5.1 宏观行动:加强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 |
5.1.1 创新省级政府统筹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5.1.2 完善终身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
5.1.3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回报机制 |
5.2 中观行动: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
5.2.1 建设涉农专业群,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 |
5.2.2 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与职业衔接的“精准度” |
5.2.3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5.3 微观行动:创新农村职业教育的培训方式 |
第六章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5)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2 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分析 |
2.1 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相关概念 |
2.1.1 文化 |
2.1.2 乡村文化 |
2.1.3 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 |
2.2 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 |
2.2.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乡村文化建设思想 |
2.3 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2.3.1 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文化支撑 |
2.3.2 为深化农民对乡风文明认同感 |
2.3.3 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搭建文化桥梁 |
2.3.4 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栖息地 |
3 乡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历史变迁与内在动因 |
3.1 乡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
3.1.1 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 |
3.1.2 城市喧嚣的心理理疗 |
3.1.3 集体文化根源意识的追寻 |
3.2 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发展脉络 |
3.2.1 建国初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 |
3.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文化建设 |
3.2.3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乡村文化建设 |
3.3 乡村文化变迁的动因分析 |
3.3.1 传统乡村的保守性封闭性引发的内源性文化危机是乡村文化变迁的内在动力 |
3.3.2 现代开放的外源性文化注入是乡村文化变迁的外在动力 |
3.3.3 大数据时代的技术革新是促使乡村文化变迁的重要因素 |
4 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
4.1 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成就 |
4.1.1 农民精神风貌焕发新气象 |
4.1.2 乡村文化建设意识逐渐增强 |
4.1.3 农民物质生活日益富裕 |
4.1.4 农村教育状况得到改善 |
4.2 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面临的机遇 |
4.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4.2.2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已开始全面实施 |
4.3 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
4.3.1 培育文明乡风 |
4.3.2 兴盛乡村文化 |
4.4 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4.4.1 乡村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 |
4.4.2 乡村文化建设体制不合理 |
4.4.3 乡村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匮乏 |
4.4.4 乡村文化资源利用不足 |
4.4.5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受阻 |
4.5 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问题成因 |
4.5.1 对乡村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
4.5.2 乡村空心化严重,乡村文化建设后继无人 |
4.5.3 乡村教育落后,乡村文化建设者素质相对较低 |
4.5.4 村民缺少文化自信,参与积极性不高 |
4.5.5 不良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双重夹击,影响了乡村文化的发展 |
5 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优化路径 |
5.1 强化引导,坚持乡村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
5.1.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5.1.2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5.1.3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
5.2 政府重视,搭建好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
5.2.1 基层干部要提高思想认识,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5.2.2 加大对乡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 |
5.2.3 善于挖掘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地制订乡村文化建设方案 |
5.3 依托产业,加快乡村经济健康发展 |
5.3.1 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 |
5.3.2 发展乡村经济 |
5.3.3 拓宽引入资金的渠道 |
5.4 重视教育,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
5.4.1 重视乡村教育 |
5.4.2 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
5.4.3 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
5.5 重视传统,创新新时代乡村文化发展载体 |
5.5.1 承续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乡村文化资源 |
5.5.2 关照乡村现代文化,创新文化发展平台 |
5.5.3 开辟乡村未来文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扶贫 |
(二)教育扶贫 |
(三)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 |
第一章 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的形成依据 |
一、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教育扶贫思想 |
(三)中国传统的“小康”思想 |
二、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的现实依据 |
(一)赶超国际贫困标准线的主要抓手 |
(二)改善城乡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必然要求 |
(三)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治本之策 |
(四)调节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需要 |
三、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的主观条件 |
(一)早年基层工作的教育扶贫实践 |
(二)主政施策积累的教育扶贫经验 |
第二章 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一、关于教育扶贫的意义 |
(一)提升贫困人口“造血能力” |
(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
(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二、关于教育扶贫的理念 |
(一)教育公平理念 |
(二)精准有效理念 |
(三)多元自主可持续发展理念 |
三、关于教育扶贫的着力点 |
(一)着力在“扶智”解决能力脱贫问题 |
(二)着力在“扶志”解决思想脱贫问题 |
四、关于教育扶贫的重要举措 |
(一)强化教育扶贫专项资金支持 |
(二)引领城市教育资源合理流动 |
(三)坚持建档立卡学生优先扶持 |
(四)加大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
(五)依托职业教育与培训拔除穷根 |
(六)加快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 |
五、关于教育扶贫的保障体系 |
(一)法治保障 |
(二)组织保障 |
第三章 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 |
一、时代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二、务实性与高瞻性相统一 |
三、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
四、系统性与精准性相统一 |
第四章 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 |
一、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的政治价值 |
(一)巩固党在广大农村地区执政的群众基础 |
(二)增强党在全国范围内的公信力 |
二、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一)继承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 |
(二)丰富习近平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 |
(三)深化习近平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 |
三、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
(一)为新形势下教育扶贫政策的制定提供基本遵循 |
(二)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中国智慧”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的良性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良性互动的理论依据 |
2.1 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的相关概念 |
2.1.1 农村文化建设 |
2.1.2 农民发展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的论述 |
2.2.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的论述 |
2.2.2 列宁关于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的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的论述 |
2.3.1 毛泽东关于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的论述 |
2.3.2 邓小平关于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的论述 |
2.3.3 江泽民关于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的论述 |
2.3.4 胡锦涛关于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的论述 |
2.3.5 习近平关于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的论述 |
3 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良性互动的历史进程 |
3.1 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良性互动的转变(1978-1984) |
3.1.1 农村文化建设能有效促进农民发展 |
3.1.2 农民发展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深入 |
3.2 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良性互动的探索(1984-2002) |
3.2.1 农村文化建设对农民的改造与提升 |
3.2.2 农民发展需求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变革 |
3.3 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良性互动的成熟(2002-2012) |
3.3.1 农村文化建设日益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
3.3.2 农民发展不断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 |
3.4 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良性互动的新发展(2012至今) |
3.4.1 农村文化建设开辟农民发展新路径 |
3.4.2 农民发展创新农村文化建设新形式 |
4 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良性互动的具体体现 |
4.1 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民发展的实现条件 |
4.1.1 农村文化建设是保障农民发展的关键条件 |
4.1.2 农村文化建设是发挥农民主体性的充分条件 |
4.2 农民发展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 |
4.2.1 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和践行者 |
4.2.2 农民发展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 |
5 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良性互动的条件分析 |
5.1 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良性互动的外在条件 |
5.1.1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物质基础 |
5.1.2 政策制度的支持是根本保证 |
5.1.3 文化事业的繁荣是精神动力 |
5.2 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良性互动的内在条件 |
5.2.1 农民自身主体性意识的觉醒和提升 |
5.2.2 农民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不断增强 |
5.2.3 农民自身对发展权利与机会的追求 |
6 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良性互动的实现路径 |
6.1 实现农民发展以农村文化建设为重要条件 |
6.1.1 加大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为良性互动提供物质保障 |
6.1.2 完善农村文化建设政策制度为良性互动创造良好环境 |
6.1.3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实现良性互动的必经之路 |
6.2 坚持农村文化建设以农民发展为目标任务 |
6.2.1 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要求 |
6.2.2 提高对农民群众教育和培养的重视力度 |
6.2.3 坚持农民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 |
6.3 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相互促进 |
6.3.1 积极引导农民自主参与农村文化建设 |
6.3.2 进一步深化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选题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实践依据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价值 |
四、研究综述 |
(一)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
五、问题评析与研究启示 |
(一)研究问题评析 |
(二)问题研究启示 |
六、核心概念 |
(一)农村与乡村的辨析 |
(二)乡村与城市的关系 |
(三)核心话语转变的内涵 |
七、创新之处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八、研究的重点难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作为研究视域的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谱系 |
一、马克思恩格斯乡村发展思想的确立 |
二、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苏俄化”改造 |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历史性贡献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重要内涵 |
一、乡村发展的本质:变革乡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
二、乡村发展的基本趋势:实现乡村社会的现代转型 |
三、乡村发展的动力机制: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的共同发力 |
四、城乡关系的新趋向:城乡发展由对立走向融合 |
五、乡村发展的根本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第二章 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基础 |
第一节 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 |
一、实现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性课题 |
二、新中国成立后乡村发展的新突破和新变化 |
三、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
四、实现乡村振兴成为历史“遗留”问题 |
第二节 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振兴乡村提出新要求 |
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对振兴乡村提出新任务 |
三、从“三步走”到“两步走”对振兴乡村作出新部署 |
第三章 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
第一节 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
一、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性 |
二、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 |
三、乡村现代化进程总趋势:由传统性主导向现代性主导转变 |
第二节 乡村振兴的基本理路:由传统型乡村转变为现代型乡村 |
一、乡村振兴道路的实质是“三农”的现代化之路 |
二、消除阻滞乡村振兴进程的传统性因素 |
三、合理利用现代文明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
四、乡村全面振兴是乡村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完成 |
第三节 乡村振兴进程中传统与现代的辩证统一 |
一、继承乡村传统人文精神与形塑乡村现代人文精神的统一 |
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与建设乡村现代文化体系的统一 |
三、利用乡村独特的传统文化资源禀赋建设现代美丽乡村 |
第四章 乡村振兴的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 |
第一节 推进乡村振兴的外源动力 |
一、经验借鉴:推进乡村振兴的他山之石 |
二、政策倾斜: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力量 |
三、资本下乡: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 |
四、科技参与: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杠杆 |
五、人才引进:推进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 |
第二节 推进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
一、培育主体: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源泉 |
二、发掘资源:发挥参与乡村振兴的本土优势 |
三、乡村治理:培育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重要手段 |
四、深化改革:培育乡村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 |
第三节 乡村振兴需要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发力 |
一、实现乡村振兴外源动力和内生动力的辩证统一 |
二、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发力的体制机制 |
第五章 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城乡关系 |
第一节 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任务 |
一、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历史脉络 |
二、新时代是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历史关口” |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提供历史契机 |
第二节 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 |
一、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增强城市对乡村的反哺能力和辐射作用 |
二、重塑新型城乡关系事关乡村振兴事业全局 |
三、构建城乡发展命运共同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目标 |
第三节 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进程中重塑城乡关系的必然选择 |
一、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 |
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 |
三、推进城乡产业经济的融合发展 |
四、推动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优化配置 |
五、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实现均衡配置 |
第六章 乡村振兴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一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 |
一、实现人的解放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目标 |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价值旨归 |
三、推进乡村振兴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和动力 |
第二节 逐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
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前提 |
二、逐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提供持续动力 |
第三节 乡村振兴进程中必须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
一、把人的全面发展原则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 |
二、乡村振兴实际效果的评价应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习近平教育扶贫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国内背景 |
(二)国际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学术研究不足及展望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习近平教育扶贫观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
一、习近平教育扶贫观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相关理论 |
(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相关扶贫思想 |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四)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及教育扶贫理论 |
二、习近平教育扶贫观的实践基础 |
(一)粗放式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化 |
(三)教育功能的多元化 |
(四)资源优势的有效利用 |
第二章 习近平教育扶贫观的形成、内涵及特点 |
一、习近平教育扶贫观的形成 |
(一)萌芽时期 |
(二)形成时期 |
(三)成熟发展时期 |
二、习近平教育扶贫观的内涵 |
(一)扶教育之贫 |
(二)以教育扶贫 |
(三)以“志”扶贫 |
(四)以“智”扶贫 |
三、习近平教育扶贫观的特点 |
(一)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
(二)输血与造血的统一 |
(三)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
(四)普遍性与精准性的统一 |
(五)扶“智”与扶“志”的统一 |
第三章 习近平教育扶贫观的时代价值及践行要求 |
一、习近平教育扶贫观的时代价值 |
(一)精准扶贫的治本之道 |
(二)振兴乡村的重要基石 |
(三)完善社会公平的关键 |
(四)实现民族复兴的根基 |
(五)培养健全人格的途径 |
二、习近平教育扶贫观的践行要求 |
(一)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根本 |
(二)加强科学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是手段 |
(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推进是关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西部农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以贵州镇宁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 主要创新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理论阐释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科技思想的论述 |
(二) 列宁关于农村文化建设思想的论述 |
二、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探索 |
(一) 毛泽东: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
(二) 邓小平: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 |
(三) 江泽民: 将农民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
(四) 胡锦涛: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五) 习近平: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
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
(一)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工程 |
(二)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 |
(三)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 |
(四)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 |
二、农村教育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
(一) 农村教育现代化是阻断农村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 |
(二) 农村教育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的必然要求 |
(三) 农村教育现代化是助力个体参与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途径 |
(四) 农村教育现代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现实需要 |
三、农村教育现代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联系 |
(一) 理解和领会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发挥农村教育的传播力 |
(二) 培养乡村振兴的主力军需要发挥农村教育的引领力 |
(三) 推动农村产业兴旺和经济发展需要发挥农村教育的支撑力 |
(四) 建设乡风文明的美丽富裕农村需要发挥农村教育的感召力 |
第三章 中西部农村教育现代化概况——以贵州镇宁县为例 |
一、镇宁县农村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成绩 |
(一) 教育普及化水平逐步提高 |
(二) 城乡教育差距不断缩小 |
(三) 教育保障条件大为改善 |
(四) 教育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
(五) 教育服务能力日益增强 |
二、镇宁县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现实境遇 |
(一) 教育观念滞后现象较为严重 |
(二) 教育资源配置与运营有效性欠佳 |
(三) 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突出 |
(四) 教育管理者现代管理意识不强 |
(五) 农村公共基础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
第四章 中西部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逻辑进路 |
一、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理论学习,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
二、加快教育现代化战略部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
三、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强中西部农村教育现代化物质保障 |
四、扎根西部大地办教育,缔造一支素质优良敢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
五、加强中西部农村公共基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优美育人环境 |
结语 |
主要参考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农村教育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农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实践[J]. 郝文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2]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D]. 杨方. 扬州大学, 2021(02)
- [3]习近平农民利益问题重要论述研究[D]. 张馨宇. 渤海大学, 2021(02)
- [4]“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D]. 张珍.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5]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D]. 张梅.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习近平教育扶贫重要论述研究[D]. 陈梦兰. 西南大学, 2020(01)
- [7]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的良性互动研究[D]. 宣露.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8]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视域[D]. 黄鑫权.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9]习近平教育扶贫观研究[D]. 刘滢. 大理大学, 2020(05)
- [10]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西部农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以贵州镇宁县为例[D]. 张静静. 扬州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