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州新机场园林景观概念构思(论文文献综述)
朱厢炜[1](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吕昕霖[2](2020)在《济南中轴线保护与控制规划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至今,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浪潮兴起,国内城市景象日新月异。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观念的重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建设与发展。我们的城市建设也曾经历贪大求洋、忽视传统的建设迷途,留下过许多难以挽回的遗憾。济南城市历史悠久,泉城特色鲜明,古历城的营造建设同样贯穿着中国传统城市的古有营城法式,即以中轴线统领城市格局和整体布局。济南中心城城市中轴线以自然山水为开篇,以济南古城为核心,跃然于山水形胜之中,奠定济南独有的“山、水、城”共生的山水泉城特色。济南中轴线有别于大多城市传统中轴线以人工要素为主的庄严肃重,将自然与城市紧密结合、融合共生,表现出南方水城的灵秀婉约,同时又具有北方城池的大气开合,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难有城市中轴线能与之媲美,是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史上少有的以自然山水为主要特征的典型城市中轴线代表。然而济南城市发展至今,并没有高度重视传统城市中轴线的地位和价值,同样也未对其做出系统性的保护与控制,虽然也做过局部空间的相关规划研究(如泉城特色风貌带规划),但始终未正式提出中轴线的概念,在实际建设中也未引起广泛重视,使济南中轴线空间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和破坏,在保护和控制方面留下了不少败笔和遗憾,现实状况令人痛心。为重温古代营城优秀规划思想的精髓,同时唤起人们对济南城市中轴线保护的重视,恢复泉城原有的特色与魅力,彰显济南城市灵魂,本文将济南中轴线保护与控制作为研究课题,重读、重识、重塑济南中轴线,并针对现存状态对济南中轴线的保护控制和发展引导进行探索。第一章绪论中介绍了研究背景,探讨了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确定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方法,明确论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第二章从城市中轴线的认知出发,阐释中轴线相关概念和理论,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对典型城市中轴线进行案例研究分析。第三章梳理了济南城市建设史和中轴线的历史演变,对济南中轴线进行价值分析,提出济南中轴线作为价值载体的空间特征,归纳济南中轴线核心区的组成要素,对济南中轴线的使用状况以分段的形式作出评价,并总结分析济南中轴线现状存在的问题。第四、五章是论文的核心研究部分。第四章基于现状和相关规划,归纳总结出济南中心城城市中轴线的空间构成,尝试重构中轴线整体结构。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中轴线保护与控制措施,让济南中轴线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传承城市文化,成为联系城市空间与自然山水的重要纽带。第五章阐述了济南中轴线未来发展趋势,确立济南中心城城市中轴线总体定位与发展策略,明确各区段主题及设计重点,并对各区段重要节点进行设计引导,力图将中轴线的价值更有力地发挥出来,同时保证中轴线健康有序发展,让世人感受到济南中轴线的魅力。笔者以济南中轴线自然山水特色和历史文化特征为出发点,阐述了济南中轴线所蕴含的宝贵价值,及其在城市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通过厘清自然生态本底、保护泉水资源、塑造公共空间特色、提升视觉空间品质、保护历史文化、营造山水意境和把握重要节点等方面的探索,试图更好地保护和控制好济南中轴线,有序引导济南中轴线未来发展,营造山水泉城特色的济南中心城中轴线空间环境。
王卅[3](2020)在《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遗址展示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大遗址占地广,只有在俯瞰视角下才能真正完整领略遗址格局风貌,是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新课题;同时,随着我国加快发展低空旅游事业,使得公众观赏大遗址有了新机会。因此本论文结合毗邻空港的唐顺陵遗址公园的设计实践,探索大遗址展示景观规划设计在如何在基于遗址合理展示的基础上适应俯瞰观览的需要,该课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实践意义和创新性。目前针对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遗址展示景观设计研究主要面临如下两个难点:(1)我国遗址展示设计研究目前处于初步阶段,相关学术成果未涉及俯瞰视角这一领域;(2)本研究涉及运用跨学科理论与知识较多:如交通运输学科下基于民航理论的飞机飞行过程分析等。因此本研究丰富了我国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实践,为低空俯瞰遗址的相关展示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实现了突破。论文以唐顺陵遗址为研究对象,依托民航理论、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机场景观设计理论和图-底理论等相关领域中的研究成果,以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作为基础,运用田野调查、归纳演绎、模型模拟、多方案对比等研究方法,探索总结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景观规划设计可行方法及其技术路线。论文主要包含五部分内容:首先为理论与方法研究,对结合俯瞰视角的景观规划设计手法和设计要素进行总结与筛选,并对俯瞰视角下的的遗址展示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其次对研究对象进行认知与解读,明确本课题研究问题并深度剖析,得出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的展示目标;第三部分对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进行计算机模型模拟分析,选取不同肌理形式和不同色彩氛围进行遗址展示效果的模拟及对比分析;第四部分为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设计的技术路线研究;第五部分为多方案对比分析,旨在对前文结论进行实践验证。论文归纳了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景观设计手法,确定了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可行的遗址展示景观设计方法为借鉴大地艺术的设计语言和设计手法,运用景观要素对遗址进行展示设计;论文明确了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遗址展示景观规划设计的两个关键设计内容:色彩规划和肌理形态设计,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技术路线和规划设计方法;提出了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设计建议及设计举例,丰富了遗址公园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刘帅[4](2020)在《会展建筑外部形态的地域性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外各行业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增多,许多城市已经认识到会展业成为了一个地区发展的发动机,因此建设大量会展建筑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需求。会展建筑是伴随着近代工业和商品经济形成并发展起来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建筑设计及建设水平的提升,人们逐渐对会展建筑的外部形态提出新的需求。如今的会展建筑不再像早期工业厂房的形式,而是更注重其外部形态的艺术性,因此,近些年我国许多城市开始探索并创作适合当地的会展建筑外部形态。会展建筑由于其功能和结构的特殊性,必然会形成独特的外部形态。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历史文化、气候环境、经济发展不尽相同,以及每个城市和建设用地又有着自身的特点,这些地域性因素对会展建筑外部形态的表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从地域性的角度出发思考会展建筑外部形态设计。但是,目前我国对于会展建筑的相关研究主要在于功能的多元性、结构技术的经济性、以及空间的灵活性等方面,而对于建筑形态的地域性研究较少,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成果。因此,研究旨在大量分析国内外会展建筑实际项目的基础上,发现具有地域特色的会展建筑外部形态设计特点及变化规律,总结出会展建筑外部形态地域性的设计方法。首先通过大量文献分析、案例对比及实际项目分析,对国内外会展建筑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然后,从建筑形态和会展建筑功能的角度分析我国会展建筑外部形态的特点,并从城市与场地、文化性与时代性、自然环境、城镇文化、及材料技术几个角度分析了会展建筑外部形态的影响因素。最后,从城市与场地、自然环境、地域文化、材料与构造、以及多业态融合几个方面提出会展建筑外部形态地域性设计策略,并以山东临朐会展中心实际项目为例,从地域性的角度论述了该建筑外部形态设计的过程。本文从地域性的角度出发,在大量分析国内外实际案例的基础上,探索会展建筑外部形态的地域性设计策略,以期为未来此类建筑的工程实践提供借鉴。
刘琳婕[5](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王唯[6](2019)在《城市设计视角下的广州东站历史演进研究及公共空间现状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其在城市交通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轨道交通枢纽作为轨道交通建设中的核心,其公共空间是与城市空间关衔接最紧密的部分,既需要服务于旅客,也需要服务于市民。广州东站作为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网络上的重要交通节点,是广州对内联系、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因其处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上的特殊区位,其公共空间与城市空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广州东站自建成至今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现状独特的枢纽形态与公共空间格局,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与遗憾。在此背景下,对广州东站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同时对其现状公共空间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对于广州东站后续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广州东站随着新城市中轴线的发展,历经了多轮的改造和更新。本文基于城市设计的视角研究广州东站的历史演进,一方面有助于更深层次的理解其现状空间格局的特征,另一方面希望能阐述其发展历程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联系。结合广州东站的现状使用情况,运用使用后评价的方法对其公共空间进行评价研究,既可以发掘其现状特征与现存问题,也可以为后续的改善提供解决思路。首先,本文基于轨道交通枢纽相关理论及实践案例的研究分析,对轨道交通枢纽及其公共空间的基本要素和特征作出总结,为下文奠定了研究基础。其次,通过对广州东站与城市新中轴线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从城市设计的视角分析历史演进过程,总结其发展特征。最后,对使用后评价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纳研究,并应用于广州东站的公共空间现状评价。基于使用后评价的分析结果,对其现状公共空间得出综合的评价结论,并对改进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张小星[7](2019)在《“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是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原因要归结于铁路是最重要的陆路交通方式之一,一直深刻地影响、改变、重塑着世界的版图、空间、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铁路在中国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发展,尤其在新世纪进入高速铁路时代以来,中国已经引领了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铺垫了坚实的基础。而火车站是铁路运输系统的重要枢纽和节点,也是城市与区域经由铁路相互连接的重要节点和界面,对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其周边地区的地域空间范围内更显突出,这正构成了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的直接原因。新时期以来中国高铁客站地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更凸显了这一命题的战略性意义。在对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实证案例中的基本事实和现象以及“车站在地区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的主要线索,本文首先提出了“车站关联地区”的概念设想及研究视角,对其与“车站地区”概念原型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辨析并希望在实证分析中得以检验。研究提出了“车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及“车站关联地区”与“车站地区”空间开发的规范研究分析思路。据此以广州“三站”地区案例为对象展开讨论。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是对论文研究的意义、内容、方法和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第二章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下的广州“三站”,从铁路与城市互动、演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广州“三站”的选址是铁路与城市双方协调、博弈的结果,以及“三站”成为城市功能布局、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支点及重要引导因素。第三章广州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在界定“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功能业态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解析了“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第四章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与第三章的分析方法类似,本章亦在界定“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其土地利用的演变、功能业态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解析其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第五章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在广州“两站”关联地区案例以及国内外高铁客站地区案例经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南站新城”及“广州南站关联地区”空间发展的机遇、挑战分析,以此展望地区未来的发展。第六章车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解析,在广州“三站”地区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解析了车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及其机制,即车站角色的演变、空间的演变、要素驱动的作用机理及“站-城”关系的本质。本文是基于广州“三站”地区案例的个案研究,在实证和规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相关研究的分析框架。同时以个案研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案例尤其是与相关经典理论模型的比较分析,从而探讨车站地区问题的个性与共性。分析结果显示“车站关联地区”的研究视角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相关结论也将为“车站地区”的城市更新以及空间开发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同时也可以引发我们更好地审视“车站”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再思考。
谢凌峰[8](2019)在《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文中提出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重要支点,自古以来文化互动频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50-1970年代,虽然受到经济拮据、社会因素复杂多变和建筑技术还不发达等条件的限制,两地建筑师仍然创作了大量诚实朴素、感人至深的建筑作品,凸显了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的探索,对其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立足于大量的实地调研,从文化商贸交往、华侨族群关联、气候地理相近等多层面,论析了岭南建筑和马来半岛建筑在1950-1970年代推进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进程中的可比性,从而建立起共时性比较的研究框架,并在空间上分别以中国和东南亚作为宏观背景,同时聚焦在广州、新加坡与吉隆坡这三个现代建筑实践丰富的城市。本文研究目标在于通过比较研究,总结1950-1970年代两地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经验,形成对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持,归纳两地建筑创作真实朴素的价值观与设计策略,形成对当代岭南建筑发展的启示。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于借鉴建筑适应性理论,将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1950-1970年代现代建筑创作的比较从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这三个维度展开。在自然适应性维度,运用比较和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两地在适应湿热气候、回应地理环境和运用本土资源这三方面的创作策略进行比较。总结了岭南建筑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环境理念,表现为重视平面布局的疏导通风、以借景使建筑内外环境紧密相联、自然元素与建筑环境融洽。马来半岛侧重于建筑空间主导自然环境,表现为塑造多层次空间,探索建筑外遮阳的艺术表现,利用阳光、植物等自然元素强化建筑的表现力。在社会适应性维度,比较研究从建筑类型发展、成本控制和创作机制三方面展开:在社会变革促进下,两地的文化建筑、集体住宅和宾馆建筑基于社会需求的满足体现各自的发展特色;在适应拮据经济方面,岭南建筑师从微观角度通过单体创作最大化控制造价,而马来半岛建筑师则从宏观层面采取模块化的类型设计来控制建设成本;在国家政策调控下,两地的国有设计机构都发挥了主导作用,岭南地区特色在于集体设计组长期持续的创作体制,而马来半岛的特色在于私人建筑师事务所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人文适应性维度,两地建筑创作基于文化多元的共性表现出各自特色:岭南地区强调生活尺度的人本主义理念,以岭南庭园空间表达民族文化意境,体现根植于世俗生活的文化和谐;马来半岛建筑则着重彰显新兴国家的独立自主精神,借助抽象提取符号形式来回应传统,并兼容表达多民族和多宗教的文化碰撞。综合前述,论文归纳了两地建筑创作的共同特征:以适应自然气候环境彰显建筑的地域特征,通过尊重现实需求的来表达社会的时代精神,并以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来体现对人文艺术的追求。同时,两地创作的共性和差异对当代岭南建筑发展在价值取向,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三方面都形成丰富的启示。
冯楠[9](2019)在《基于建筑审美适应性的广州城市中轴线变迁研究》文中指出广州是我国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其建城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14年。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近代革命的策源地、改革开放的前沿地、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长极,广州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是我国极具南中国特色城市的代表。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整个城市却面临着风貌失调、特色缺失的现象。广州城市中轴线作为广州城市特色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迁过程记录并传递着不同历史时期,广州城市发展的政治信息、经济信息、社会信息和文化信息。基于建筑审美适应性理论研究广州城市中轴线变迁,是落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双修、贯彻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建筑美学的建筑审美适应性理论,借鉴城乡规划学、人类学、地理学、人口学等学科研究成果,从气候、地理、环境等角度分析广州城市轴线的自然适应性;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讨论广州城市中轴线的社会适应性;从设计哲理、价值取向、审美理想等方面探究广州城市中轴线的人文适应性;通过广州城市中轴线在自然、社会、人文三方面展示出的丰富内涵,探索广州城市中轴线的变迁机制。本文运用文化学和建筑美学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法。针对不同内容,合理采用田野调查法、定性分析法、统计法、文献法、层次分析法、信息研究法等科学方法。运用文献法和定性分析法、信息研究法,从山水形胜、礼制需求、重商尚文三个方面分析广州城市古代中轴线变迁的审美适应性;运用统计法、层次分析法,从连通内外、除尘革新、中西共融三个方面分析广州城市近代中轴线变迁的审美适应性;运用田野调查法、信息研究法、统计法,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承古拓今三个方面分析广州城市现代中轴线变迁的审美适应性。本文通过建筑审美适应性理论分析广州城市中轴线的变迁特点,对比巴黎、巴西利亚、雅典、北京、平遥、开封等城市中轴线情况,总结归纳出自然适应性是城市和城市中轴线产生的前提和基础;社会适应性是城市和城市中轴线发展的根源和动力;人文适应性是城市和城市中轴线发展的目标和最终追求。从建筑审美适应性理论出发的广州城市中轴线变迁研究,有别于一般城市史研究和城市风貌研究,更关注城市中轴线不断变化的特点,对进一步挖掘审美适应性与城市轴线的结构形态之间的关系,探究城市发展的阶段特点,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以广州城市中轴线为核心的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提供素材。
何俊洁[10](2019)在《芷江东门公园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的高速发展,人们物质条件提升之余,也引发了很多问题,如城市扩张,人们接触自然的空间被一点点掠夺;年轻人压力大,两点一线,没有休闲放松的空间;老人和小孩没有社交的场所,生活圈子越来越窄等问题。公园恰好有内容丰富、设施相对全面、能够满足各个年龄阶段人群需求、适合开展各种活动的特点,尤其对于县城缺少娱乐设备,生活较为单调的情况下,公园的建成对丰富当地社交活动、提升当地居民生活品质、改善地域生态环境、弘扬当地特色文化有着重要意义。芷江东门公园基于综合性公园为研究对象,在深入了解公园的相关概念基础上,学习经典案例,进行分析,总结设计思路,进而展开对芷江东门公园的实践。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对公园原场地的实地调查和上位规划进行分析,确定芷江东门公园的景观结构布局为“一湖、一环、多节点”。其中“一湖”为原场地现有水塘整理、疏浚而形成的湖心,作为公园的核心观赏区;“一环”是由古城墙遗址、生态游憩区和南北出入口广场构成环湖景观:;“多节点”指全龄儿童活动区、湿地体验区、历史建筑风貌区等功能分区,旨在为芷江居民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体验、科教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2)梳理芷江文化,确定芷江侗族自治县东门公园设计的文化主要以体现侗族文化为主,和平文化、五溪文化为补充。将芷江的侗族文化进行整理、提炼,分别从建筑、色彩、材料、装饰、植物五大方面展示,突出公园地域性特征。目前,越来越多的小县城有新建公园的需求,但存在缺乏对当地文化的认同,公园建设存在无主题、求新求大等问题。芷江东门公园建立在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基础上,采用经济、合理、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取当地元素为景观资源,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提升群众参与感,打造有民族自豪感的公园。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对其他小城市公园建设和民族元素的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广州新机场园林景观概念构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州新机场园林景观概念构思(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历程层面 |
1.3.2 地域建筑层面 |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建筑历程层面 |
1.4.2 地域建筑层面 |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6 主要概念界定 |
1.6.1 界定 |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
1.7.2 阅读建议 |
2 建设背景 |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
3.1 我们为何建造 |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
3.1.3 讨论:兴建设想 |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3 讨论:后续进展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创作回响 |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1.3 讨论:媒体关注 |
5.2 大众的声音 |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
5.4 获奖情况 |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6 建筑评析 |
6.1 建筑策划 |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
6.2 建筑后评估 |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
6.3 建筑设计竞赛 |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
6.4 建筑设计 |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3 建筑设计师 |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
6.5 建筑伦理 |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2)济南中轴线保护与控制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框架 |
1.4.2 基础研究 |
1.4.3 核心研究 |
1.4.4 研究总结 |
第2章 基础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综述及案例研究 |
2.1 基础理论阐释 |
2.1.1 相关概念阐释 |
2.1.2 相关理论阐释 |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2.1 国内外城市中轴线研究综述 |
2.2.2 济南中轴线相关规划解读 |
2.3 城市中轴线典型案例研究 |
2.3.1 北京中轴线 |
2.3.2 广州中轴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济南中轴线价值认知与问题分析 |
3.1 济南中轴线价值认知 |
3.1.1 济南中轴线演变历程 |
3.1.2 济南中轴线价值分析 |
3.1.3 济南中轴线核心区空间特征 |
3.2 济南中轴线核心区空间现状与问题分析 |
3.2.1 济南中轴线核心区空间组成要素 |
3.2.2 济南中轴线核心区现状评价 |
3.2.3 济南中轴线核心区存在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济南中轴线保护与控制研究 |
4.1 济南中轴线整体结构 |
4.1.1 济南中轴线空间构成 |
4.1.2 济南中轴线结构重构 |
4.2 济南中轴线保护 |
4.2.1 山水形胜保护 |
4.2.2 空间格局保护 |
4.2.3 泉水文化保护 |
4.2.4 历史文化保护 |
4.2.5 场所空间保护 |
4.3 济南中轴线控制 |
4.3.1 中轴线范围控制 |
4.3.2 公共空间控制 |
4.3.3 建筑高度控制 |
4.3.4 景观视廊控制 |
4.3.5 城市风貌控制 |
4.3.6 景观序列控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济南中轴线发展与引导研究 |
5.1 济南中轴线与城市共发展 |
5.1.1 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 |
5.1.2 从历史走向未来 |
5.2 济南中轴线定位与发展策略 |
5.2.1 总体定位 |
5.2.2 发展策略 |
5.3 济南中轴线核心区段引导 |
5.3.1 分段引导 |
5.3.2 节点引导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1.1 济南中轴线价值认知与问题剖析 |
6.1.2 济南中轴线保护与控制 |
6.1.3 济南中轴线发展与引导 |
6.2 创新点总结 |
6.2.1 济南中轴线的价值挖掘和精准定位 |
6.2.2 重构济南中轴线整体结构 |
6.2.3 济南中轴线保护与控制方法 |
6.2.4 济南中轴线发展与引导构想 |
6.3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图表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3)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相关概念辨析及界定 |
1.3.2 遗址展示相关研究综述 |
1.3.3 俯瞰视角相关研究综述 |
1.3.4 唐顺陵遗址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的遗址展示景观规划设计 |
2.1 低空飞行俯瞰视角必要支撑理论 |
2.1.1 基于民航理论的飞机运动过程分析 |
2.1.2 基于人眼视觉理论的视线及可视范围分析 |
2.1.3 不同高度人眼观察精度 |
2.2 结合俯瞰视角的景观规划设计手法总结与要素筛选 |
2.2.1 机场景观设计及案例分析 |
2.2.2 设计手法总结与设计要素筛选 |
2.2.3 大地艺术手法在遗址展示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
2.3 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的遗址展示 |
2.3.1 宪章解读及展示原则与方法 |
2.3.2 俯瞰视角下运用建、构筑物展示遗址 |
2.3.3 俯瞰视角下运用硬质铺装(道路广场)展示遗址 |
2.3.4 俯瞰视角下运用植物展示遗址 |
2.4 小结 |
3.唐顺陵概况及其遗址展示特征解析 |
3.1 唐顺陵相关背景概述 |
3.1.1 唐顺陵历史背景概述 |
3.1.2 唐顺陵现状及其保存状态评估 |
3.1.3 唐顺陵相关规划 |
3.2 唐顺陵遗址观察方式特征分析 |
3.2.1 观察方式特征分析必要性 |
3.2.2 观察视角 |
3.2.3 游赏速度 |
3.2.4 游览时长 |
3.3 唐顺陵遗址公园遗址展示特征及其目标 |
3.3.1 考古遗址公园案例研究 |
3.3.2 考古遗址公园特点总结 |
3.3.3 唐顺陵遗址公园遗址展示目标 |
3.4 小结 |
4.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模拟分析 |
4.1 飞机不同运动过程下观察到的唐顺陵模拟 |
4.1.1 起飞爬升阶段 |
4.1.2 等候盘旋阶段 |
4.1.3 可视展示内容总结 |
4.2 唐顺陵遗址展示效果模拟—不同肌理形式 |
4.2.1 图-底理论 |
4.2.2 边界 |
4.2.3 轴线 |
4.2.4 片区 |
4.3 唐顺陵遗址展示效果模拟——不同色彩氛围 |
4.2.1 与遗址固有色彩相近 |
4.2.2 与遗址固有色彩不同 |
4.4 小结 |
5.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景观要素展示遗址本体的技术路线 |
5.1 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的遗址展示规划色彩 |
5.1.1 色彩特征定量分析方法 |
5.1.2 唐顺陵遗址色彩分析 |
5.1.3 唐顺陵遗址展示色彩控制原则 |
5.1.4 唐顺陵遗址展示色彩规划方法与建议 |
5.2 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的遗址展示肌理形态 |
5.2.1 唐顺陵格局及肌理形态 |
5.2.2 唐顺陵遗址肌理图底分析 |
5.2.3 唐顺陵遗址展示肌理形态设计方法 |
5.3 小结 |
6.唐顺陵遗址展示多方案对比分析及其遗址展示设计建议 |
6.1 唐顺陵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样本方案选取 |
6.2 唐顺陵遗址展示规划色彩 |
6.2.1 方案分析 |
6.2.2 对比总结 |
6.3 唐顺陵遗址展示肌理形态 |
6.3.1 方案分析 |
6.3.2 对比总结 |
6.4 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方案模拟分析 |
6.5 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设计建议及设计举例 |
6.5.1 目标与导引 |
6.5.2 核心设计要点 |
6.5.3 设计举例 |
6.5.4 其他相关策略 |
6.6 小结 |
7.结语与展望 |
7.1 本文结论 |
7.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2:表录 |
附录3:图录 |
附录4:唐顺陵遗址单体现状及基本展示策略汇总表 |
致谢 |
(4)会展建筑外部形态的地域性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小结 |
2 会展建筑外部形态的基础研究 |
2.1 国外会展建筑外部形态的发展历程 |
2.1.1 早期会展建筑的外部形态 |
2.1.2 近现代会展建筑的外部形态 |
2.2 我国会展建筑外部形态的发展历程 |
2.2.1 会展建筑外部形态的演变历程 |
2.2.2 会展建筑发展现状 |
2.3 相关概念界定 |
2.3.1 会展建筑 |
2.3.2 外部形态 |
2.3.3 地域性 |
2.4 小结 |
3 国内会展建筑外部形态地域性表达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功能特征下外部形态地域性设计现状分析 |
3.2 形态构成下外部形态地域性设计现状分析 |
3.3 会展建筑外部形态地域性设计存在的不足 |
3.3.1 对选址与场地考虑不足 |
3.3.2 缺乏对自然环境及气候的呼应 |
3.3.3 对地域文化和人文关怀的体现不足 |
3.3.4 缺乏对传统材料和技术的创新 |
3.4 小节 |
4 会展建筑外部形态地域性表达的影响因素 |
4.1 城市与场地的影响 |
4.2 时代性与创作的影响 |
4.3 自然环境的影响 |
4.4 地域文化的影响 |
4.5 材料与技术的影响 |
4.6 小结 |
5 会展建筑外部形态地域性设计策略 |
5.1 会展建筑外部形态对城市及场地的回应 |
5.1.1 选址与场地 |
5.1.2 建筑外部形态与场地结合 |
5.1.3 外部形态与城市天际线呼应 |
5.1.4 改扩建外部形态的地域特色 |
5.1.5 边界的“模糊”处理 |
5.2 会展建筑外部形态对自然环境的呼应 |
5.2.1 山脉景观的回应 |
5.2.2 对江河湖海景观的回应 |
5.2.3 对植物和森林景观的回应 |
5.2.4 与人工景观和传统庭院的结合 |
5.2.5 对地域气候的回应 |
5.3 会展建筑外部形态对地域文化的体现 |
5.3.1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
5.3.2 与现代文化的结合 |
5.4 建筑材料与构造的地域性表达 |
5.5 多功能融合的会展建筑外部形态地域性表达 |
5.5.1 融入酒店和办公的会展建筑外部形态 |
5.5.2 融入商业和餐饮的会展建筑外部形态 |
5.5.3 融入体育功能的会展建筑外部形态 |
5.6 小结 |
6 山东临朐会展建筑外部形态地域性设计研究 |
6.1 临朐会展中心项目概况 |
6.1.1 项目区位分析 |
6.1.2 城市产业及场地周边分析 |
6.1.3 会展中心设计要求 |
6.2 临朐会展中心概念设计方案解读 |
6.2.1 临朐会展中心总体布局 |
6.2.2 会展建筑功能组织 |
6.2.3 会展建筑形体设计 |
6.3 临朐会展中心外部形态地域性概念设计 |
6.3.1 建筑外部形态对城市及场地的回应 |
6.3.2 建筑外部形态对地域自然与文化的回应 |
6.3.3 建筑外部形态对构造与材料的地域表达 |
6.3.4 建筑外部空间的地域性设计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不足 |
7.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图 |
致谢 |
(5)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绿道研究概况 |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
1.2.3 现有研究述评 |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图 |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城市设计视角下的广州东站历史演进研究及公共空间现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 |
1.1.2 微观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轨道交通枢纽 |
1.3.2 轨道交通枢纽公共空间 |
1.3.3 轨道交通枢纽公共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关于轨道交通枢纽的研究 |
1.4.2 关于公共空间的研究 |
1.4.3 关于广州东站的研究 |
1.5 相关理论引导 |
1.5.1 TOD开发模式 |
1.5.2 站城一体化理念 |
1.5.3 TID开发模式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轨道交通枢纽公共空间的发展沿革和实例研究 |
2.1 国外发展沿革 |
2.2 国外实例研究 |
2.2.1 伦敦国王十字车站 |
2.2.2 柏林中央车站 |
2.2.3 大阪梅田枢纽 |
2.3 国内发展沿革 |
2.4 国内实例研究 |
2.4.1 苏州站 |
2.4.2 深圳北站 |
2.4.3 香港西九龙站 |
2.5 国内外发展及实践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广州东站历史演进研究 |
3.1 广州东站的历史发展沿革 |
3.1.1 广州东站的建设历程 |
3.1.2 建成后的改造与更新 |
3.2 广州东站历史演进的特征 |
3.2.1 空间形态的演进 |
3.2.2 用地布局的演进 |
3.2.3 路网结构的演进 |
3.2.4 公共空间的演进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东站现状概况及其公共空间评价研究设计 |
4.1 广州东站现状概况 |
4.1.1 区位 |
4.1.2 现状概况 |
4.2 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 |
4.2.1 运用使用后评价方法研究设计理论的基本逻辑 |
4.2.2 评价研究旨趣 |
4.2.3 “结构—人文”的评价方法 |
4.3 前期研究准备及研究设计 |
4.3.1 评价目的 |
4.3.2 评价主体的确定 |
4.3.3 探索性研究及研究假设 |
4.3.4 评价研究设计 |
4.3.5 数据分析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东站公共空间现状评价及改进策略探讨 |
5.1 使用后评价统计分析研究 |
5.1.1 问卷结果统计 |
5.1.2 行为地图数据分析 |
5.2 综合评价结论 |
5.2.1 现状优势与特征 |
5.2.2 现存问题与不足 |
5.3 广州东站公共空间改进策略探讨 |
5.3.1 增加与周边街区的线性联系 |
5.3.2 重新组织进出站流线 |
5.3.3 增加有遮蔽的休憩空间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本文的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广州东站公共空间综合评价研究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研究的意义 |
1.1.2 案例的比较分析是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
1.1.3 问题的提出: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作为案例研究的典型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综述 |
1.3.1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
1.3.2 相关研究综述 |
1.3.3 相关研究主要问题与不足 |
1.3.4 研究将聚焦的基本理论命题 |
1.4 研究视角 |
1.4.1 “车站关联地区”的提出及其与“车站地区”的辨析 |
1.4.2 案例比较分析方法之于“车站地区”命题的综合应用 |
1.4.3 “车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 |
1.4.4 “车站关联地区”、“车站地区”空间开发的规范研究分析思路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下的广州“三站” |
2.1 导言 |
2.1.1 广州中心城区之铁路与城市互动演变的主要历程 |
2.1.2 广州“三站”之客运量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的检验分析 |
2.1.3 广州“三站”是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的主要焦点 |
2.2 广州“三站”的选址过程及其决策机制 |
2.2.1 “铁路主导”:广州站的选址、建设 |
2.2.2 “城市主导”:广州东站的选址、建设 |
2.2.3 “铁路与城市合谋”:广州南站的选址、建设 |
2.3 广州“三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
2.3.1 广州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
2.3.2 广州东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
2.3.3 广州南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
2.4 广州“三站”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 |
2.4.1 广州站是现代城市格局初步形成的重要因素 |
2.4.2 广州东站是天河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支点 |
2.4.3 广州南站是城市“南拓”发展战略的重要“棋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
3.1 导言 |
3.2 “广州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车站的主导作用 |
3.2.1 “前广州站时代”:城市郊区演变为城乡结合部的空间、景观格局 |
3.2.2 “一站时代”:单向分布、公服设施用地的圈层布局与旅馆用地的扩展 |
3.2.3 “两站及三站时代”:双向分布、批发市场用地主导及其成片发展 |
3.2.4 “广州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 |
3.3 “广州站关联地区”的功能业态:车站客流经济为主体走向车站诱导经济为主体 |
3.3.1 基于建筑面积数据的分析 |
3.3.2 基于邮政编码分区单元的企业数据分析 |
3.3.3 小结 |
3.4 “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形态与交通体系的演变 |
3.4.1 空间形态:级差地租导向 |
3.4.2 交通体系:单向平面放射体系走向双向立体网格体系 |
3.5 “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
3.5.1 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 |
3.5.2 内在机制 |
3.5.3 车站与关联地区商贸批发业之运输联系的问卷及访谈调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
4.1 导言 |
4.2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车站的辅配作用 |
4.2.1 “前广州东站时代” |
4.2.2 “两站及三站时代” |
4.2.3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 |
4.3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功能业态:车站诱导经济成为主体 |
4.3.1 基于建筑面积数据的分析 |
4.3.2 基于邮政编码分区单元的企业数据分析 |
4.3.3 小结 |
4.4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形态与交通体系的演变 |
4.4.1 空间形态:城市轴线导向为主 |
4.4.2 交通体系:双向立体枢纽体系的形成 |
4.5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
4.5.1 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 |
4.5.2 内在机制 |
4.5.3 车站与关联地区商务服务业之运输联系的问卷及访谈调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
5.1 导言 |
5.2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 |
5.3 广州“两站”关联地区案例的总结 |
5.4 “广州南站新城”与广州“两站”关联地区的差异及其挑战 |
5.5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主要策略 |
5.6 “广州南站新城”的愿景展望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州“三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解析 |
6.1 导言 |
6.2 广州“三站”地区演绎了三种空间发展模式 |
6.3 广州“三站”规划思想演变:车站作为城市发展的“工具”属性不断增强 |
6.4 “车站关联地区”构成一种独特的城市空间类型 |
6.5 车站地区要素驱动的作用机理 |
6.6 “站-城”关系的本质是空间供给与需求的匹配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评析 |
1.2.1 关于岭南地区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 |
1.2.2 关于马来半岛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 |
1.2.3 相关研究评析 |
1.3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维度 |
1.3.1 建筑的适应性理论 |
1.3.2 建筑的地域性理论 |
1.3.3 比较研究的维度 |
1.4 研究范畴与对象 |
1.4.1 地理范畴 |
1.4.2 时间范畴 |
1.4.3 研究对象 |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可比性分析 |
2.1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自然地理条件相似 |
2.1.1 气候环境炎热和潮湿 |
2.1.2 自然地貌以起伏丘陵为主 |
2.1.3 水系资源丰富且滨海岸线长 |
2.1.4 繁茂的生态植被四季常绿 |
2.2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社会发展动因比较 |
2.2.1 海上丝绸之路带动两地经贸互动 |
2.2.2 两次大战期间的两地现代建筑发展 |
2.2.3 自主独立后逐步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
2.3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文化背景要素分析 |
2.3.1 海洋文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交汇融合 |
2.3.2 华人华侨联系形成共同的文化基因 |
2.3.3 两地建筑文化互有深厚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自然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
3.1 适应湿热气候的两地设计策略比较 |
3.1.1 两地建筑气候适应性探索的理论渊源 |
3.1.2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适应气候的共同方法 |
3.1.3 岭南地区:重视空间布局的通透畅通 |
3.1.4 马来半岛:探索立体遮阳的多样变化 |
3.2 回应地理环境的两地创作策略比较 |
3.2.1 两地建筑创作对地形与地貌的尊重 |
3.2.2 岭南地区:以借景统筹室内外环境 |
3.2.3 马来半岛:塑造多层次的环境空间 |
3.2.4 两地建筑与场地环境的空间关系比较 |
3.3 本土自然资源在两地创作中的运用比较 |
3.3.1 组合地方材料:融入室外环境与室内点缀装饰 |
3.3.2 利用强烈阳光:活跃室内空间与塑造建筑形体 |
3.3.3 两地水景的运用:静水映衬建筑与动水活跃氛围 |
3.3.4 繁茂植物的运用:绿植衬托建筑与立体绿化融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社会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
4.1 社会变革促进下两地建筑重点类型发展比较 |
4.1.1 新兴国家的自强意识促成文化建筑的兴起 |
4.1.2 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推进集体住宅的发展 |
4.1.3 经济增长与对外交流使宾馆建筑初现繁荣 |
4.2 特定经济条件下两地建筑成本控制策略比较 |
4.2.1 两地建筑师共同的理性实用主义精神 |
4.2.2 岭南地区:最大化节省单体造价以适应短缺经济 |
4.2.3 马来半岛:采用标准化类型设计以降低建设成本 |
4.2.4 两地建筑成本控制策略的差异分析 |
4.3 国家政策调控下两地建筑创作机制比较 |
4.3.1 两地国有设计机构发挥主导作用 |
4.3.2 岭南地区:集体设计组为特定项目而持续创作 |
4.3.3 马来半岛:私人建筑师事务所逐步扩大影响力 |
4.3.4 两地创作机制比较的启发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人文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
5.1 建筑创作中对现代主义和城市精神的发扬 |
5.1.1 两地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共同表现 |
5.1.2 岭南地区:基于生活尺度的人本主义理念 |
5.1.3 马来半岛:追求纪念空间的英雄主义情怀 |
5.1.4 两地现代建筑新地域特色的差异分析 |
5.2 建筑创作中对民族风格与族群意识的表达 |
5.2.1 在建筑创作中表达民族性的共同趋势 |
5.2.2 岭南地区:以庭园空间表达民族文化意境 |
5.2.3 马来半岛:借助符号象征表达民族独立性 |
5.3 建筑创作中对特定价值与信仰文化的融合 |
5.3.1 两地创作对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 |
5.3.2 岭南地区:根植于世俗生活的文化和谐 |
5.3.3 马来半岛:多民族和多宗教的文化兼容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适应自然气候环境的地域特征彰显 |
6.1.2 尊重社会现实需求的时代精神表达 |
6.1.3 融合多元文化价值的人文艺术追求 |
6.2 启示 |
6.2.1 回归真实朴素的现代主义价值取向 |
6.2.2 构建根植于岭南本土的创作理论体系 |
6.2.3 理性回应环境的创作实践方法 |
6.3 创新点 |
6.4 研究展望 |
附录1 马来半岛1950-1970年代表建筑作品概录 |
附录2 岭南地区1950-1970年代表建筑作品概录 |
附录3 马来半岛1950-1970年代建筑典型遮阳做法 |
附录4 岭南地区1950-1970年代建筑典型遮阳做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基于建筑审美适应性的广州城市中轴线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
1.2.2 广州城市史研究 |
1.2.3 广州城市中轴线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3.1 学理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审美适应性的逻辑内涵 |
2.1 建筑审美适应性研究概述 |
2.1.1 适应性的内涵 |
2.1.2 建筑适应性的内涵 |
2.1.3 建筑审美适应性的内涵 |
2.2 建筑审美的自然适应性 |
2.2.1 气候条件 |
2.2.2 地理环境 |
2.2.3 建筑材料 |
2.3 建筑审美的社会适应性 |
2.3.1 政治 |
2.3.2 经济 |
2.3.3 军事 |
2.4 建筑审美的人文适应性 |
2.4.1 设计哲理 |
2.4.2 价值取向 |
2.4.3 审美理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城市古代中轴线的形成 |
3.1 山水形胜的自然适应性 |
3.1.1 龙脉绵长 |
3.1.2 河网密布 |
3.1.3 轴线天成 |
3.2 封建礼制的社会适应性 |
3.2.1 中轴线变化 |
3.2.2 中轴线发展 |
3.2.3 中轴线形成 |
3.3 重商尚文的人文适应性 |
3.3.1 古代中轴线两侧空间构成分析 |
3.3.2 古代中轴线与商业发展 |
3.3.3 古代中轴线与书院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城市近代中轴线的成形 |
4.1 连通内外的自然适应性 |
4.1.1 珠江河道的变化与海珠桥的建设 |
4.1.2 城市空间的扩大与城墙的拆除 |
4.1.3 街巷肌理的梳理与新式马路的发展 |
4.2 除陈革新的社会适应性 |
4.2.1 中心西迁 |
4.2.2 独立规划 |
4.2.3 文化展示 |
4.3 中西共融的人文适应性 |
4.3.1 维新路的发展 |
4.3.2 中央公园的开辟 |
4.3.3 中山纪念堂的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城市现代中轴线的发展 |
5.1 生态至上的自然适应性 |
5.1.1 区域绿带 |
5.1.2 都市绿核 |
5.1.3 生态绿轴 |
5.2 经济发展的社会适应性 |
5.2.1 土地市场的改革 |
5.2.2 发展策略的调整 |
5.2.3 建设投资的多元 |
5.3 承古拓今的人文适应性 |
5.3.1 以人为本 |
5.3.2 地域特色 |
5.3.3 合作共赢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芷江东门公园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公园发展概况 |
1.3.2 国内公园发展概况 |
1.3.3 国内外公园理论研究概况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现状及探讨点 |
1.6 技术路线 |
2 公园相关概念及设计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公园 |
2.1.2 综合公园 |
2.1.3 景观设计 |
2.2 相关理论 |
2.2.1 环境心理学 |
2.2.2 人体工程学 |
2.2.3 园林美学 |
2.2.4 外部空间设计理论 |
2.2.5 空间形式美法则 |
2.3 设计原则 |
2.3.1 以人为本 |
2.3.2 整体性原则 |
2.3.3 突出地域文化原则 |
2.3.4 适用、经济、美观原则 |
2.3.5 可持续发展原则 |
2.4 公园设计要素 |
2.4.1 地形 |
2.4.2 植物 |
2.4.3 建筑 |
2.4.4 水体 |
2.5 本章小结 |
3 相关案例研究 |
3.1 美国休斯顿市赫曼公园 |
3.1.1 项目概况 |
3.1.2 设计构思 |
3.1.3 项目启示 |
3.2 安徽省颍上县张庄公园 |
3.2.1 项目概况 |
3.2.2 设计构思 |
3.2.3 项目启示 |
3.3 四川双流区东升公园 |
3.3.1 项目概况 |
3.3.2 设计构思 |
3.3.3 项目启示 |
3.4 台湾宜兰县罗东运动公园 |
3.4.1 项目概况 |
3.4.2 设计构思 |
3.4.3 项目启示 |
3.5 重庆南岸区兰花湖公园 |
3.5.1 项目概况 |
3.5.2 设计构思 |
3.5.3 项目启示 |
3.6 本章小结 |
4 芷江侗族自治县东门公园景观设计 |
4.1 芷江侗族自治县概况 |
4.1.1 区位分析 |
4.1.2 自然资源 |
4.1.3 旅游资源 |
4.2 芷江侗族自治县地域文化 |
4.2.1 侗族文化 |
4.2.2 五溪文化 |
4.2.3 和平文化 |
4.3 项目概况及现状分析 |
4.3.1 项目区位 |
4.3.2 周边用地分析 |
4.3.3 交通及人流分析 |
4.3.4 基地现状优劣势分析 |
4.4 设计总则 |
4.4.1 上位规划 |
4.4.2 总体定位 |
4.4.3 设计目标 |
4.4.4 设计依据 |
4.4.5 设计构思 |
4.5 总体设计 |
4.5.1 总体布局 |
4.5.2 规划结构 |
4.5.3 功能分区 |
4.6 分区设计 |
4.6.1 入口广场区 |
4.6.2 中心滨水景观区 |
4.6.3 休闲活动区 |
4.6.4 古城墙遗址科教区 |
4.6.5 全龄儿童活动区 |
4.6.6 历史建筑风貌区 |
4.6.7 生态湿地体验区 |
4.7 专项设计 |
4.7.1 竖向设计 |
4.7.2 交通设计 |
4.7.3 植物设计 |
4.7.4 公共设施设计 |
4.7.5 驳岸设计 |
4.7.6 建筑设计 |
4.7.7 给排水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芷江东门公园主要植物名录表 |
附录B 芷江传统建筑调查分析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附录D 芷江东门公园设计主要图纸 |
附录E 芷江东门公园设计主要节点初步设计 |
致谢 |
四、广州新机场园林景观概念构思(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济南中轴线保护与控制规划研究[D]. 吕昕霖.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3]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王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会展建筑外部形态的地域性表达研究[D]. 刘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6]城市设计视角下的广州东站历史演进研究及公共空间现状评价[D]. 王唯.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7]“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D]. 张小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8]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D]. 谢凌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基于建筑审美适应性的广州城市中轴线变迁研究[D]. 冯楠.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芷江东门公园设计[D]. 何俊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