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甲基硫的形成与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李先锋[1](2021)在《改性分子筛用于焦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脱除》文中研究说明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作为 PM2.5 和 O3 的前体物,是目前亟待控制的大气污染物之一。针对焦化行业低浓度多组分VOCs废气,可采用吸附浓缩结合后处理的组合工艺控制。分子筛是一类具有筛分分子功能的微孔、介孔材料,具有吸附选择性高、不易燃等优点。但分子筛在VOCs实际吸附体系中存在吸附规律并不明确,受限于传质速率导致吸附位点利用效率低,对于小分子VOCs(如硫醇、硫醚等)难吸附等问题,因此通过改性开发高效的VOCs吸附分子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选取10种商用分子筛,通过吸附性能测试结合表征结果,系统探究了影响分子筛吸附性能的关键因素。而后,对高硅分子筛进行碱处理改性制备多级孔道分子筛,详细研究了其VOCs吸附特性,揭示了介孔结构对于分子筛吸脱附性能的促进作用。之后,采用离子交换改性制备了离子交换分子筛,重点考察了其含硫VOCs吸附特性。最后,研究了各改性分子筛对多组分VOCs的竞争吸附情况,获得了能有效吸附普通VOCs和含硫VOCs的复合改性分子筛。主要创新性结论如下:(1)研究了含水条件下5A、ZSM-5、Y(NaY、USY)、NaX型沸石及MCM-41介孔硅分子筛等10种材料的吸附性能,结合表征结果分析构效关系,发现孔径和Si/Al 比是影响分子筛VOCs吸附的最重要因素。其中,Si/Al 比为21.1的USY分子筛(USY-3)具有最好的吸附性能,在4.5%含水量下对二甲苯(p-xylene,PX)的饱和吸附量仍能达到100 mg·g-1。(2)对USY-3分子筛进行碱处理改性制备了多级孔道USY分子筛(USY-3-0.2M),研究了其对于VOCs(苯、PX、氯苯、乙酸丁酯)的吸脱附性能。结果表明,适当的碱处理改性在生成介孔结构的同时,保持了分子筛骨架结构的基本稳定,可有效改善吸附质的传递、提高吸附位点的利用效率,进而增加VOCs吸附量,且吸附质热脱附温度更低。(3)对NaY分子筛进行离子交换改性,制备了 AgY、CuY、MgY、CeY、ZnY、CaY分子筛,研究了其二甲基硫醚(dimethyl sulfide,DMS)吸脱附性能。其中,AgY分子筛可在1.5%含水量条件下有效吸附DMS,而其他离子交换分子筛在含湿条件下几乎无吸附能力,这归因于Ag离子与DMS的强络合吸附能力,且其多次循环再生后仍能保持DMS吸附容量无明显下降。(4)探究了 NaY、AgY 及 AgUSY-H(Ag 离子交换 USY-3-0.2M)分子筛对于PX和DMS的竞争吸附性能,发现NaY和AgY分子筛分别主要吸附PX和DMS,这说明通常情况下PX竞争吸附能力更强,但由于小分子DMS在微孔AgY分子筛内部扩散快且形成Ag-S键,会被优先吸附。而由于扩散性能提升且存在化学吸附位点,含水条件下AgUSY-H分子筛对PX和DMS均可实现有效吸附。
张涛[2](2021)在《基于呼出气体的口臭检测及疾病筛查的电子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口臭是指呼吸时从口腔中散发出的令人讨厌的气味,会对个人形象及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口臭的出现通常与口腔卫生状况和口源性疾病相关,当前已经成为口腔门诊中除龋病和牙周疾病以外主诉最多的疾病。商用的口臭检测仪器由于成本、操作复杂程度和体积等因素使用范围只能局限于医院中,因此设计一种具有个人或家庭使用前景的口臭标志物检测及口源性疾病筛查的电子鼻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这个出发点,本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建立了口气样本采集及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scopy,GC-MS)检测口腔内挥发性硫化物(Volatile Sulfur Compounds,VSCs)的标准化方法和流程。硫化氢和甲硫醇作为口源性口臭的潜在标志物已经被逐渐地应用于临床上对口臭的评估,但是由于它们的高反应性和痕量浓度导致对呼出气体中的VSCs进行分析时具有挑战性。针对这些难点,本文利用化学性能稳定的Tedlar采样袋收集口气样本,并基于GC-MS技术,采用单离子检测扫描模式及外标法对呼出气体中的VSCs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2、对Halimeter、Oral Chroma和GC-MS三种口臭检测仪器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不同感官评分间的VSCs浓度范围并建立了口源性疾病诊断模型。每个入选的临床对象都经过了Halimeter、Oral Chroma和GC-MS三种口臭诊断仪器的检测。本文分析了不同仪器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检测结果与感官评分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简称ROC曲线)的分析方法确定了不同感官评分的VSCs浓度范围。以GC-MS的测量结果作为疾病诊断模型的自变量,设计了基于线性判别分析和逻辑回归方法的口源性疾病诊断模型,并对不同模型的诊断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3、以GC-MS的测量结果作为传感器筛选的参考标准,完成了基于呼出气体进行口臭标志物检测及口源性疾病筛查的电子鼻的软硬件设计。从GC-MS测量的结果中确定了口臭患者呼出气体中VSCs的浓度范围,以GC-MS的测量结果作为电子鼻传感器筛选的参考标准,筛选了量程、灵敏度、分辨率和特异性符合检测要求的电化学传感器作为电子鼻的核心检测元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传感器阵列的气室及气路结构。开发了基于呼出气体进行口臭标志物检测及疾病筛查的电子鼻系统,详细分析了电路设计中硬件参数对电子鼻性能的影响,并完成了电子鼻下位机程序和上位机数据采集软件的设计。4、对电子鼻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测试,构建了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VSCs定量算法模型,并评估了电子鼻在实际临床样本检测过程中的效果。使用配气系统配制作不同浓度的标准气体对电子鼻的检出限、重复性和线性度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电子鼻对硫化氢和甲硫醇的检出限分别为39ppb和48ppb,并具有优异的重复性和线性度。构建了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VSCs定量算法模型。采集了27个临床样本同时使用电子鼻和GC-MS检测,与GC-MS检测结果相比,该电子鼻检测实际临床样本中VSCs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1.7%。以辨嗅员的感官评分作为金标准,将电子鼻的评分与辨嗅员的感官评分结果进行对比,该电子鼻评分的正确率为77.8%。将该电子鼻的测量结果作为自变量代入基于线性判别分析原理的口源性疾病诊断模型,在不考虑厚舌苔因素的情况下,该电子鼻区分口源性疾病患者与健康人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和72.7%,整体正确率为81.5%。
刘朝辉[3](2021)在《时间分辨电子动量谱学的实验及相关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微观尺度上观测分子体系的能量与电荷的转移、电子云的演化、分子结构的变化以及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等动力学过程对于研究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理解化学反应有重要意义。得益于泵浦-探测(pump-probe)技术,超快动力学研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使人们对电子结构的实时演化过程有了新的认识。电子动量谱学主要通过电子与原子分子碰撞电离的实验手段,不但可以获得特定轨道的电离能,还可以同时获得该轨道动量空间的电子密度分布,为动量空间分子轨道成像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将电子动量谱学和泵浦-探测技术结合起来,发展时间分辨的电子动量谱学技术,将为激发态分子的电子结构和激发态的动力学演化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手段。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时间分辨电子动量谱学,该部分介绍我们新研制的时间分辨电子动量谱仪的构成及调试,以及利用该谱仪开展的碘甲烷分子的光解反应的电子动量谱学研究。论文第二部分介绍了利用2π全角度电子动量谱仪,开展的二甲基硫和环戊烯分子的价轨道电子动量分布研究。论文分为五章,分别为:第一章介绍了超快动力学及其相关的实验技术、电子动量谱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电子动量谱学实验技术,并引出了结合泵浦-探测技术与电子动量谱学技术的时间分辨电子动量谱学。第二章介绍了我们新研制的时间分辨电子动量谱仪的构成和调试工作,以及对时间零点的标定和测量。在第三章中我们利用时间分辨电子动量谱仪开展了碘甲烷分子光解过程研究。获得了解离末态的CH3+I(I*)的价电子动量分布,结合理论分析,研究了光解过程中电子密度的重新分配,观察到了 C-I键断裂导致电子密度分布的变化。解离的逆向过程是分子的成键,因此有助于我们从电子密度变化的角度理解CH3和I原子结合形成CH3I分子的成键过程。第四章介绍了我们利用2π全角度电子动量谱仪对二甲基硫分子振动效应的研究,通过对比实验测量与理论计算的电子动量分布,发现相比于平衡构型下计算的电子动量分布,考虑分子振动的计算结果能更好的与实验符合。分析表明这种振动效应来自于分子振动对镜面对称性的破坏。第五章研究了环戊烯分子价轨道电子动量分布在低动量端翘起的原因,发现振动效应和扭曲波效应的影响均不可忽略。我们还分析了环折叠运动对9a’轨道电子动量分布的影响,表明环折叠运动对该轨道的翘起起了负的贡献。通过改变入射电子能量发现扭曲波效应对于3a"和2a"+3a’轨道的影响也不可忽略。最后是本论文的总结以及后续对时间分辨电子动量谱仪工作的展望。
廖雪利[4](2020)在《玉米香型绿茶特征香气化合物鉴定及其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变化》文中研究说明绿茶是我国产销量最大的茶类,由于茶树品种、加工方式、贮藏条件等的不同,绿茶可能表现出不同的香气类型,常见的有板栗香、清香、花香等。近来,采用茶树新品种——中黄1号鲜叶加工的方坪绿茶(Fangping green tea,FPGT)具有与传统绿茶香气不同的典型的煮玉米香,深受消费者喜欢。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香气重组等方法分析FPGT的活性香气化合物;采用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中黄1号鲜叶在加工过程中香气化合物及关键香气化合物前体的变化,探究绿茶玉米香的形成原因;设置5个贮藏温度(-20℃、5℃、15℃、25℃、35℃),分析不同温度下样品的香气化合物及香气感官品质的变化,以期为玉米香型绿茶产品的加工、质量控制及贮藏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HS-SPME)萃取FPGT茶样香气,结合GC-MS、GC-O进行活性香气化合物分析。GC-MS共检测出46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大于10的化合物有9种,包括二甲基硫、芳樟醇、辛醛、壬醛、β-紫罗兰酮、戊醛、2-甲基丁醛、苯甲醛和乙酸乙酯。GC-O分析FPGT茶样活性香气,共嗅闻到19种活性香气化合物(其中包括1种未知物),其中二甲基硫、己醛、庚醛、苯甲醛、β-紫罗酮的香气强度均在4及其以上,表现出较强的气味。二甲基硫的OAV最高且远高于其他香气化合物,其香气特征影响(aroma character impact,ACI)值达82%,并且嗅闻香气强度最大,被描述为“煮玉米味”,因此推测二甲基硫是FPGT玉米香的关键和直接来源。此外,香气重组试验验证了二甲基硫贡献了茶样玉米香的特征性香气,而其他关键活性香气化合物丰富茶样香气的层次性、协调感,使之更加饱满。2.对中黄1号、福鼎大白(对照)绿茶加工过程样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品种鲜叶香气化合物均以醇类、醛类、酯类为主,其中醇类含量最高,但醛类、酯类在中黄1号鲜叶中含量分别为对照的4.2倍和0.5倍。二甲基硫在两个品种的鲜叶和摊放叶中均未有检出,杀青后开始生成,并且在干燥过程中不断增加,尤其是足火干燥时二甲基硫含量显着增加,在这阶段中黄1号二甲基硫的增长率约为对照的1.5倍。经HPLC检测,二甲基硫的前体物——S-甲基蛋氨酸(S-methylmethionine,SMM)在中黄1号鲜叶中的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的含量,为中黄1号成茶中二甲基硫含量较高提供了前提条件。加工过程中SMM含量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在热加工(杀青、干燥)后显着下降,这与二甲基硫变化趋势相符。3.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各温度下茶样香气总量均呈现先下降再上升又下降的趋势,其中醇类、醛类、含硫化合物含量总体上降低,酮类、含氮类、烯烃类和酸类化合物有所增加,其中酸类化合物仅在贮藏32周样品中有检出。在贮藏过程中,主要的新增香气化合物为:2,5-二甲基吡嗪、2-乙基吡嗪、(E,E)-2,4-庚二烯醛、1-辛烯-3-酮、藏红花醛、α-紫罗兰酮、二氢猕猴桃内酯。玉米香型绿茶的活性香气化合物在贮藏过程中变化分为3类:二甲基硫、戊醛、己醛、叶醇、己醇及2-庚酮含量在贮藏过程中呈现下降趋势,且表现为温度越高下降得越快;辛醛、癸醛、1-辛烯-3-醇、芳樟醇、壬醛及香叶醇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并在24周时出现最大值;(Z)-芳樟醇氧化物(吡喃型)、水杨酸甲酯、(Z)-芳樟醇氧化物(呋喃型)、β-环柠檬醛、苯甲醛、苯乙醛、1-乙基-2-甲酰吡咯及β-紫罗兰酮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4.二甲基硫含量与玉米香型绿茶的“玉米香”显着正相关,因此,以二甲基硫为玉米香型绿茶在贮藏过程中香气变化的关键因子和货架期预测指标,选择一级动力学方程对茶样贮藏过程中二甲基硫含量变化建模,得到玉米香型绿茶货架期预测模型。货架期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模型可靠,为预测和监控玉米香型绿茶在贮藏期间的货架期预测提供理论参考。
郭利亚[5](2020)在《代表性钙盐、镁盐和甲磺酸盐气溶胶的吸湿性和云凝结核活性》文中研究说明海盐气溶胶主要来源于海浪飞溅,而矿尘气溶胶主要来源于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地面扬尘。作为大气中排放量最大的两类气溶胶,海盐和矿尘气溶胶的吸湿性和云凝结核活性对大气化学、辐射平衡和气候变化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钙盐、镁盐和甲磺酸盐是海盐和矿尘气溶胶的重要成分,但是目前对这些物质的吸湿性和云凝结核活性的科学认识还比较初步。本论文使用吸湿性串级差分电迁移率分析仪(HTDMA)、蒸汽吸附分析仪(VSA)和云凝结核计数器(CCNc)等技术系统研究了大气中常见的四种钙盐、四种镁盐和三种甲磺酸盐的吸湿性和云凝结核活性,主要成果如下:(1)使用HTDMA测定了不同相对湿度下(5-90%)八种亚微米级钙盐和镁盐气溶胶的吸湿增长因子,包括硝酸钙、硝酸镁、氯化钙、氯化镁、甲酸钙、甲酸镁、乙酸钙和乙酸镁。研究发现,这八种气溶胶都呈现出持续吸湿增长的特征,表明这些气溶胶在干燥条件下可能处于无定形态。当相对湿度为90%时,它们的吸湿增长因子分别为1.79±0.03(硝酸钙)、1.67±0.03(硝酸镁)、1.71±0.03(氯化钙和氯化镁)、1.54±0.02(甲酸钙)、1.69±0.03(甲酸镁)、1.26±0.04(乙酸钙)和1.53±0.01(乙酸镁)。上述八种气溶胶的吸湿性显着大于相应的碳酸盐,表明在大气中与HNO3、HCl、HCOOH和CH3COOH等酸性气体的非均相反应将显着增强碳酸盐矿尘气溶胶的吸湿性;此外,硝酸盐和氯盐的吸湿性大于相应的甲酸盐和乙酸盐。(2)使用VSA和HTDMA系统研究了Na Cl和海盐颗粒物的吸湿性。当相对湿度为90%时,Na Cl和海盐颗粒物的质量分别为干燥条件下的7.29±0.04倍和6.51±0.04倍,而其吸湿增长因子分别为2.37±0.01和2.22±0.02;当相对湿度大于75%时,海盐颗粒物的吸湿性略低于Na Cl,这可能是因为海盐中除Na Cl以外还含有Mg Cl2和Ca Cl2等吸湿性低于Na Cl的物质。同时,使用VSA和HTDMA系统研究了室温下甲磺酸钠、甲磺酸钾和甲磺酸钙的吸湿性。相对湿度为90%时,甲磺酸钠、甲磺酸钾和甲磺酸钙的质量增长为干燥条件下的4.002±0.053、3.479±0.031和3.663±0.019倍,而其吸湿增长因子分别为1.48±0.02(甲磺酸钠)、1.53±0.04(甲磺酸钾)和1.65±0.02(甲磺酸钙),这表明甲磺酸盐的吸湿性显着低于Na Cl和海盐颗粒物。此外,本研究发现当温度为15-35℃时,甲磺酸钠的潮解点为70-71%,基本上不随温度而变化。(3)使用CCNc首次系统研究了甲磺酸钠、甲磺酸钾和甲磺酸钙这三种气溶胶颗粒物的云凝结核活性。研究发现,甲磺酸钠、甲磺酸钾和甲磺酸钙这三种气溶胶的吸湿性参数(κ)分别为0.46±0.02、0.37±0.01和0.47±0.02,这表明甲磺酸盐具有较强的云凝结核活性。此外,本论文进一步测定了CH3SO3Na/Na Cl和CH3SO3Na/海盐气溶胶(质量比为1:1和1:10)的云凝结核活性。当CH3SO3Na与Na Cl或海盐的质量比为1:10时,CH3SO3Na/Na Cl和CH3SO3Na/海盐混合气溶胶的云凝结核活性接近于Na Cl和海盐气溶胶;由于实际大气中甲磺酸盐与海盐颗粒物的质量比通常远小于1:10,因此一般情况下甲磺酸盐对与实际海盐气溶胶云凝结核活性的影响很小。本论文系统测定了多种代表性钙盐、镁盐和甲磺酸盐颗粒物的吸湿性和云凝结核活性,为更好地认识海盐和矿尘气溶胶的吸湿性和云凝结核活性及其环境及气候效应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
刘全[6](2020)在《葡萄与葡萄酒中含硫化合物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葡萄酒中影响其香味质量的化学物质可大致分为6类,含硫化合物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葡萄酒中发现的含硫化合物有大概几百种,其中有一部分含硫化合物对葡萄酒气味的影响十分显着。综述了葡萄与葡萄酒中含硫化合物的种类,检测鉴定方法,以及其对葡萄酒的作用,并总结提高葡萄酒的优良风味,抑制不良风味的途径。
姜传东,黄玮,丛玉凤,苏建[7](2020)在《液化石油气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液化石油气(LPG)中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及危害;对目前LPG中含硫化合物的脱除技术进行了综述,包括脱硫机理及各种脱硫技术的优势与弊端;对未来LPG脱硫技术进行了展望。单一的脱硫技术已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需要充分利用各技术的优势,将各种脱硫技术有机结合,如吸附与氧化脱硫相结合、生物脱硫与加氢技术相结合等。
李晨森[8](2020)在《非共轭侧链型热激活延迟荧光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文中指出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s)因为能够充分利用单、三重态激子发光而超过了普通荧光OLEDs的器件效率上限,并且不需要重金属成分而可以媲美磷光OLEDs的效率,已经成为固体照明和全彩显示领域非常具有潜力的研究方向。通常来说,常用的TADF发光材料使用电子给体与受体分离的设计,可以获得非常小的单重态与三重态能隙(△EST),因此三重态激子能够利用热激活的反向系间窜越(RISC)上转换转变为单重态激子,最后单重态激子通过辐射发光的形式回到基态,从而可以实现100%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真空蒸镀工艺在TADF-OLEDs的制备中被广泛使用,然而这种工艺成本高昂,器件结构复杂,材料利用率较低。相对而言,溶液加工工艺,例如丝网印刷,卷对卷,喷墨打印等方法成本更低,结构更简单,有利于制备大尺寸显示器。所以设计合成高效率的TADF材料用于溶液加工型OLEDs已经发展为近年来重要的研究热点。本文将具有高发光效率的TADF材料通过柔性烷基主链相连形成聚合物,系统的研究了其光电性能与聚合物结构的关系,最终制备了一系列高性能的基于TADF聚合物材料的溶液加工型OLEDs。各章主要工作如下:1.第一章首先简单叙述了有机电致发光现象研究的发展历程,然后概述了有机电致发光的器件结构、基本过程和基本性能参数。然后讨论了 TADF发光的基本概念包括发光的基本原理与主要过程以及常用的TADF分子结构设计思路。接下来介绍了 TADF大分子的主要类型与器件应用。最后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2.第二章合成了基于二苯并噻吩砜-吩噻嗪为TADF单元和苯基咔唑为间隔基团的空穴传输型黄光TADF聚合物PCzPT-10~43。这些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分布在388~389℃之间),瞬态光谱测试表明,这些聚合物都很好的保留了 TADF单体的发光性能。其中,利用聚合物PCzPT-19为发光客体的溶液加工型器件获得了 1.2%的最大外量子效率(EQEmax)。为了平衡苯基咔唑基团中过多的空穴而提高器件效率,引入蓝光TADF分子DMAC-DPS作为敏化剂掺杂进器件发光层中,器件的最大EQE提升到5.6%。3.第三章设计合成了基于三苯基膦氧为间隔基团和二苯并噻吩砜-吩噻嗪为TADF单元的电子传输型黄光TADF聚合物POPT-13~41。这些聚合物不仅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分布在375~379℃之间)和较高的光致发光效率(PLQY在31~52%之间),而且,空穴与电子的传输更加平衡。最后,基于聚合物POPT-25在没有敏化剂的条件下OLEDs取得了 5.2%的EQEmax。4.第四章开发了一系列深蓝色TADF聚合物PDT-1~PDT-3来制备高效率的非掺杂OLEDs。通过结合适当的高三重态能(ET=3.38 eV),主体9,9-二甲基-10-苯基吖啶和具有高荧光效率的深蓝色TADF发光单体2-(9,9-二甲基吖啶-10)-9,9-二甲基硫杂蒽氧化物,聚合物具有典型的TADF特征。通过优化辐射率和能量转移,达到了一个性能优异的非掺杂深蓝光OLED器件,其最大EQE为5.3%,发光波长为436 nm,色坐标为(0.15,0.09)。此外,获得在100 cd/m2的实际发光效率为4.9%,表明了效率滚降被有效的抑制了。这是报道的深蓝光TADF聚合物器件的最高值。5.第五章设计并构筑了高效率的白光TADF聚合物P1~P3及器件,即将聚集增强发光(AEE)的蓝色荧光体二苯并噻吩和黄光TADF单体二苯并噻吩砜-吩噻嗪进行自由基聚合得到侧链型聚合物。其中,不同比例的四氢呋喃/水混合物中聚合物P3的发射颜色由绿蓝色变为白色或黄色,分散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固体薄膜中也发射白光。另外,聚合物P3的电致发光器件也实现了白光发射,并且具有高达77的显色指数(CRI)和仅为2.9 V较低的开启电压,最大电流效率(CEnax)为23.0cd/A、最大功率效率(PEmax)为32.8 lm/W,EQEmax为10.4%,国际照明委员会坐标(CIE)在5V时为(0.37,0.38)。这是报道的第一例暖白光的TADF聚合物OLEDs。6.第六章提出了一个新的策略是将高三重态能的主体,高发光效率的深蓝光和黄光TADF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制备了侧链型聚合物。其中效率最好的OLED显示双色暖白光发射,CEmax为38.8 cd/A,PEmax为 20.3 lm/W,EQEmax为 14.2%,CIE 坐标在 100 cd/m2 时为(0.33,0.42),并且具有高达70的显色指数(CRI)。深入的器件机理研究发现双通道的陷阱辅助和郎之万复合机理共同导致了较宽的激子复合区,减少了主体中高能激子的形成,从而提高了器件效率。这是报道的白光的TADF聚合物OLEDs的最高值。7.本章中设计合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TADF化合物,通过对非对称TADF小分子DMAC-DPS-Cz单侧进行多咔唑树枝化的共轭封装得到半树枝状小分子DCz-DPS-Cz;又对其另一侧进行多咔唑树枝化的非共轭封装得到树枝状大分子DCz-DPS-TCz;进一步在非共轭咔唑端引入烷基聚合物主链得到线型树枝状聚合物PDCz-DPS-DCz。三种化合物都具有较小的△EST,较长的延迟荧光寿命和优异的TADF性能。由于树枝状大分子的多咔唑共轭与非共轭的包裹作用,使得TADF基团可以很好地不受到荧光浓度淬灭的影响。此外,聚合物链的缠结作用能进一步提高聚合物在氧气中保持良好的三重态激子的稳定性。这些结果为开发高效率的TADF大分子及其非掺杂溶液加工型器件开辟了新的方向。
孙钰清[9](2020)在《多酚对热加工甜瓜汁异味生成的抑制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甜瓜是极热敏性水果典型代表,热加工温度超过58oC就会产生明显“蒸煮南瓜”和“硫化”异味,严重影响产品感官质量和市场接受度,制约了甜瓜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当前有研究报道多酚类物质的添加可抑制热加工牛奶、豆乳产生的异味现象,但多酚对于热加工甜瓜汁挥发性异味组分的抑制是否有效尚需验证。基于此,本研究首先对比研究了不同甜瓜品种热敏性,筛选热敏性较强的甜瓜品种;以强热敏性的甜瓜品种为研究对象,鉴定热加工甜瓜汁关键挥发性异味组分;并通过比较不同种类多酚对挥发性异味物质的抑制效果,筛选出最佳抑制效果的多酚抑制剂;最终从异味生成和释放双角度,初步探究多酚调控异味的作用机理。研究能为高效异味调控技术的开发和热敏性果蔬加工风味改良提供理论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甜瓜品种热敏性比较研究以呼吸跃变型11号甜瓜和非呼吸跃变型蜜吻甜瓜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感官评价和仪器分析,定性定量对比研究了热加工前后两个不同品种甜瓜的挥发性指纹图谱和香气组分构成变化。研究表明热处理后非呼吸跃变型和呼吸跃变型甜瓜的香气特征变化趋势相同,均新产生“硫化气息”和“发酵味”异味,相比呼吸跃变型甜瓜,热加工后的非呼吸跃变型甜瓜挥发性组分变化种类较多,“发酵味”和“硫化气息”强度较高,原有特征香气组分的保留率相对较低。感官评价和仪器分析均表明非呼吸跃变型蜜吻甜瓜热敏性高于呼吸跃变型11号甜瓜。2.热处理甜瓜汁中挥发性异味组分的鉴定以非呼吸跃变型蜜吻号甜瓜品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感官评价和仪器分析结合,研究表明“发酵味”和“硫化气息”这两种令人不愉快的气味是热处理甜瓜汁的主要异味属性;通过静态顶空(SHA)和溶剂辅助风味蒸发(SAFE)表明这两种异味属性均由新生成的挥发性组分造成。关键挥发性异味组分包括具有“腐烂味”的含硫化合物、具有“发酵味”的strecker醛和“烘烤味”的杂环化合物。二甲基硫醚、甲硫醇、二甲基三硫醚、乙醛、3-甲硫基丙醛、二甲基二硫醚等为主要挥发性异味贡献组分。3.多酚对关键挥发性异味组分的抑制效果通过感官评价结合多重比较统计方法,比较评价了不同多酚的异味抑制作用;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不同多酚添加前后的甜瓜汁挥发性异味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感官评价和不同多酚添加组中受抑制异味种类和异味抑制率的仪器分析结果相一致,即儿茶素的抑制效果最佳,其次是海藻多酚,黄豆苷元,染料木黄酮和邻苯三酚。4.儿茶素对3-甲硫基丙醛的抑制机理初步分析了儿茶素对3-甲硫基丙醛抑制机理,结果表明儿茶素的添加可有效抑制蛋氨酸和葡萄糖美拉德反应这一途径,从而导致生成的3-甲硫基丙醛含量减少。将3-甲硫基丙醛添加至不同甜瓜模拟基质,发现3-甲硫基丙醛在添加儿茶素的模拟基质中气液分配系数变小,证明儿茶素还可通过和异味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异味组分的释放。
沈凌雁[10](2020)在《鲜食玉米原汁制备工艺与品质调控》文中认为鲜食玉米是乳熟后期至蜡熟初期采收的玉米,主要包括甜玉米和糯玉米。鲜食玉米因其多汁多糖的特点和鲜嫩香甜的风味成为玉米制汁的优选。我国鲜食玉米品种已达400多个,在食味品质上各有特色。但对不同品种制汁特性和玉米汁加工过程中风味成分变化的研究相对匮乏。本文通过真空冻藏-低温压榨-高温灭菌的方法制取鲜食玉米原汁,对不同甜、糯玉米品种和成熟度的制汁特性以及预处理和灭菌过程中主要风味成分变化进行了比较和测定,并分析了灭菌处理对鲜食玉米汁加工的影响,目的在于为鲜食玉米制汁的原料选择以及风味调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一)采集了 7个糯玉米和3个甜玉米品种,对其制汁适宜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甜玉米水分含量均高于糯玉米,且甜玉米的出汁率为39.51-47.9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0.77-13.13%,三个甜玉米品种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而糯玉米出汁率为18.92-33.3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34-9.83%。甜玉米的出汁率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着高于糯玉米。测定3个品种甜玉米成熟度Ⅰ、Ⅱ、Ⅲ,结果发现三个品种成熟度I含水量和出汁率均高于成熟度Ⅱ和Ⅲ,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偏低。进一步测定玉米原汁中游离糖、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挥发性成分和感官属性,结果显示SKT-1506成熟度Ⅱ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蔗糖含量、甜味和鲜味氨基酸含量以及二甲基硫醚和吡嗪类化合物百分含量均高于其他两品种。(二)比较真空包装,-20℃冻结后-20℃冻藏、液氮冻结后真空包装,-20℃与-80℃冻藏这三种冻结方式对玉米原汁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真空包装,-20℃冻结后-20℃冻藏处理的玉米原汁游离糖含量是其他两种冻结方式的1.18和1.26倍,甜味氨基酸含量是其他两种冻结方式的1.22和1.37倍,鲜甜特点更为突出,且表征生味和青味气味的已醛含量最低,玉米特征香气二甲基硫醚含量最高。通过比较玉米籽粒在4℃、25℃和40℃这三种温度下解冻,对玉米原汁品质的影响,并结合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玉米籽粒4℃解冻处理的甜味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和天冬酰胺以及蔗糖、麦芽糖、吡嗪类成分含量最高。经单因素实验验证,玉米原汁的较优预处理方式为:鲜食玉米籽粒真空包装,-20℃冻结后-20℃冻藏,并在4℃解冻玉米籽粒。(三)比较HPP、常压热处理、高压蒸汽处理和超高压(HPP)联合热处理对甜玉米原汁理化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发现经过热处理灭菌的玉米原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着增加;不同灭菌方式对非挥发性成分种类无影响,但对含量具有显着影响,热处理的蔗糖含量、总糖含量、甜味氨基酸显着高于生汁和HPP处理。特征性风味成分二甲基硫醚和吡嗪成分只出现在经热杀菌处理的样品中,HPP处理样品中未检出。由模糊综合评判法得到不同灭菌组玉米原汁感官优劣顺序为:高压蒸汽处理>常压热处理>HPP+高压蒸汽处理>HPP+常压热处理>生汁>HPP。综合考虑选择高压蒸汽处理为加工玉米原汁的适宜灭菌方式。
二、二甲基硫的形成与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甲基硫的形成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改性分子筛用于焦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脱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VOCs的来源及危害 |
1.1.2 焦化行业VOCs排放特征 |
1.1.3 国内相关政策法规 |
1.2 VOCs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1 VOCs吸附浓缩技术 |
1.2.2 VOCs吸附剂的选择 |
1.2.3 分子筛的基本性质 |
1.3 分子筛吸附VOCs研究现状 |
1.3.1 分子筛吸附VOCs存在问题 |
1.3.2 分子筛的多级孔道改性 |
1.3.3 分子筛的离子交换改性 |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分子筛制备及表征方法 |
2.2.1 多级孔道分子筛的制备 |
2.2.2 离子交换分子筛的制备 |
2.2.3 分子筛特性表征方法 |
2.3 分子筛VOCs吸脱附性能测试 |
2.3.1 吸附性能测试平台 |
2.3.2 吸附性能测试及计算 |
2.3.3 吸附剂循环再生性能测试 |
第3章 商用及多级孔道分子筛吸脱附性测试 |
3.1 商用分子筛对二甲苯吸附规律研究 |
3.1.1 商用分子筛特性表征 |
3.1.2 商用分子筛吸附规律 |
3.2 多级孔道分子筛吸附性能测试 |
3.2.1 多级孔道分子筛特性表征 |
3.2.2 多级孔道分子筛吸附性能 |
3.2.3 水对分子筛吸附性能影响 |
3.3 多级孔道分子筛脱附性能测试 |
3.3.1 多级孔道分子筛脱附性能 |
3.3.2 多级孔道分子筛循环再生 |
3.4 多级孔道分子筛吸脱附性的普适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硫VOCs吸脱附性能测试 |
4.1 离子交换分子筛特性表征 |
4.2 离子交换分子筛吸附性能测试 |
4.2.1 离子交换分子筛吸附性能 |
4.2.2 离子交换及浸渍改性对比 |
4.3 离子交换分子筛脱附性能 |
4.3.1 离子交换分子筛脱附性能 |
4.3.2 离子交换分子筛循环再生 |
4.4 双组分VOCs竞争吸附测试 |
4.4.1 离子交换分子筛竞争吸附性能 |
4.4.2 复合改性分子筛竞争吸附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基于呼出气体的口臭检测及疾病筛查的电子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口臭的临床分类及产生原因 |
1.1.1 口源性口臭 |
1.1.2 非口源性口臭 |
1.1.3 假性口臭和口臭恐惧症 |
1.2 口臭的检测方法 |
1.2.1 感官评分法 |
1.2.2 气相色谱法 |
1.2.3 便携式气相色谱仪 |
1.2.4 便携式硫化物监测仪 |
1.2.5 生物分析法 |
1.3 基于呼出气体进行疾病诊断的电子鼻 |
1.3.1 电子鼻技术原理 |
1.3.2 电子鼻在呼气诊断中的应用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口气样本的采集与检测 |
2.1 口腔临床检查 |
2.1.1 临床试验对象 |
2.1.2 临床检查过程 |
2.2 GC-MS的结构及原理 |
2.2.1 GC-MS的结构 |
2.2.2 GC-MS的检测模式 |
2.2.3 GC-MS的定量分析 |
2.3 GC-MS的定量分析实验及VSCs检测的标准化流程 |
2.3.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2.3.2 GC-MS检测程序设置 |
2.3.3 GC-MS的标定 |
第三章 临床样本分析 |
3.1 临床样本的基本信息 |
3.2 临床诊断和感官评分结果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
3.2.1 临床诊断结果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间的差异 |
3.2.2 感官评分结果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间的差异 |
3.3 仪器测量结果分析 |
3.3.1 数据变换 |
3.3.2 仪器测量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
3.3.3 感官评分结果与VSCs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
3.4 不同感官评分的VSCs浓度范围 |
3.4.1 ROC曲线分析方法的原理 |
3.4.2 不同感官评分的VSCs浓度范围 |
3.5 口源性疾病的诊断模型 |
3.5.1 诊断建模的方法 |
3.5.2 诊断建模结果 |
第四章 电子鼻系统的设计 |
4.1 传感器阵列及气路结构设计 |
4.1.1 气敏传感器的原理 |
4.1.2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的原理 |
4.1.3 传感器阵列的设计 |
4.1.4 电子鼻气室及气路结构设计 |
4.2 电子鼻系统的硬件设计 |
4.2.1 电源模块设计 |
4.2.2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4.2.3 最小系统模块设计 |
4.2.4 气路控制模块设计 |
4.3 电子鼻系统的软件设计 |
4.3.1 下位机软件设计 |
4.3.2 数据采集软件设计 |
第五章 电子鼻的标定与实验 |
5.1 标定系统的搭建及电子鼻基本性能的测试 |
5.1.1 标定系统的搭建 |
5.1.2 配气流程 |
5.2 电子鼻基本性能测试 |
5.2.1 流量对电子鼻响应的影响 |
5.2.2 电子鼻的检出限 |
5.2.3 电子鼻的重复性和线性度测试 |
5.2.4 交叉敏感性测试 |
5.3 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电子鼻定量算法 |
5.3.1 1D-CNN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
5.3.2 电子鼻的定量算法模型构建 |
5.4 临床样本检测 |
5.4.1 临床试验对象 |
5.4.2 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3)时间分辨电子动量谱学的实验及相关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超快动力学 |
1.1.1 泵浦-探测技术 |
1.1.2 飞秒时间分辨光电子成像 |
1.1.3 超快X射线衍射 |
1.2 电子动量谱学 |
1.2.1 基本图像 |
1.2.2 理论框架 |
1.2.3 电子动量谱学的运动学几何条件及谱仪技术的发展 |
1.3 时间分辨电子动量谱学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时间分辨电子动量谱学的实验及相关理论研究 |
第2章 时间分辨电子动量谱仪简介及调试 |
2.1 时间分辨电子动量谱仪的总体构成 |
2.1.2 光学系统 |
2.1.3 脉冲电子枪 |
2.1.4 气室及法拉第筒 |
2.1.5 减速透镜和能量分析器 |
2.1.6 位置灵敏探测器 |
2.1.7 供电系统 |
2.1.8 电子学系统 |
2.1.9 真空系统以及磁屏蔽系统 |
2.2 时间分辨电子动量谱仪的调试 |
2.2.1 激光系统的调试 |
2.2.2 (e,2e)电子动量谱仪角度和能量的刻度 |
2.2.3 Ar符合测量 |
2.2.4 时间零点的调试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碘甲烷分子光解过程的电子动量谱学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安排及条件 |
3.2.2 反应区离子的清除 |
3.3 理论计算 |
3.3.1 电子动量分布的计算 |
3.3.2 解离末态电离能谱的模拟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电离能谱 |
3.4.2 电离能峰位的标定 |
3.4.3 电子动量分布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分子体系的电子动量谱学振动效应的研究 |
第4章 二甲基硫分子价电子的电子动量谱学的振动效应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实验和理论背景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电离能谱 |
4.3.2 电子动量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环戊烯分子价轨道电子动量分布的核运动效应和扭曲波效应的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实验和理论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电离能谱 |
5.3.2 电子动量分布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致谢 |
(4)玉米香型绿茶特征香气化合物鉴定及其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中黄1号概述 |
1.2 绿茶香气研究现状 |
1.2.1 茶树品种对香气的影响 |
1.2.2 加工对绿茶香气的影响 |
1.2.3 绿茶贮藏过程中的香气变化 |
1.2.4 不同香型绿茶关键香气化合物研究 |
1.3 食品货架期预测研究现状 |
1.3.1 食品货架期的预测方法 |
1.3.2 茶叶贮藏货架期预测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玉米香型绿茶活性香气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试剂 |
2.3 仪器与设备 |
2.4 试验方法 |
2.4.1 香气萃取方法 |
2.4.2 GC-MS条件 |
2.4.3 GC-O分析 |
2.4.4 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定性、定量方法 |
2.4.5 OAV及 ACI的计算 |
2.4.6 香气重组 |
2.4.7 统计分析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GC-MS分析挥发性化合物结果 |
2.5.2 GC-O分析FPGT茶样活性香气化合物结果 |
2.5.3 香气重组 |
2.5.4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中黄1号加工过程中香气化合物形成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试剂 |
3.2.1 茶样 |
3.2.2 试剂 |
3.3 仪器与设备 |
3.4 试验方法 |
3.4.1 香气萃取方法 |
3.4.2 GC-MS条件 |
3.4.3 定性与定量 |
3.4.4 OAV及 ACI的计算 |
3.4.5 感官审评方法 |
3.4.6 SMM的测定 |
3.4.7 统计与分析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绿茶加工过程样香气审评结果 |
3.5.2 绿茶加工过程中香气化合物含量变化 |
3.5.3 绿茶加工过程中S-甲基蛋氨酸含量变化 |
3.5.4 小结 |
第四章 玉米香型绿茶贮藏过程中香气变化及其货架期预测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试剂 |
4.3 仪器与设备 |
4.4 试验方法 |
4.4.1 贮藏方法 |
4.4.2 香气萃取方法 |
4.4.3 GC-MS条件 |
4.4.4 定性与定量 |
4.4.5 感官审评方法 |
4.4.6 货架寿命预测模型建立 |
4.4.7 货架寿命预测模型的验证 |
4.4.8 统计与分析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玉米香型绿茶香气感官评价结果 |
4.5.2 贮藏过程中玉米香型绿茶香气化合物分析 |
4.5.3 感官属性与关键香气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
4.5.4 贮藏过程中二甲基硫变化的动力学模型 |
4.5.5 玉米香型绿茶货架寿命的计算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附录1 中黄1号和福鼎大白加工过程样香气化合物含量 |
附录2 玉米香型绿茶贮藏过程中香气化合物变化 |
附录3 英文缩写词表 |
附录4 感官评价小组均一性及评价员重复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5)代表性钙盐、镁盐和甲磺酸盐气溶胶的吸湿性和云凝结核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气溶胶的定义、来源和归趋 |
1.1.2 气溶胶的粒径特征 |
1.1.3 气溶胶颗粒物的化学组成 |
1.1.4 气溶胶颗粒物的理化性质和环境效应 |
1.2 海盐气溶胶 |
1.2.1 海盐气溶胶的源和汇 |
1.2.2 海盐气溶胶的理化性质 |
1.2.3 甲磺酸盐的源和汇 |
1.2.4 甲磺酸盐的理化性质 |
1.3 矿尘气溶胶 |
1.3.1 矿尘气溶胶的源和汇 |
1.3.2 矿尘气溶胶的理化性质 |
1.4 吸湿性和云凝结核活性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
1.4.1 基本概念和理论 |
1.4.2 测量技术和方法 |
1.5 海盐和矿尘气溶胶的吸湿性和云凝结核活性研究进展 |
1.5.1 海盐颗粒物的吸湿性和云凝结核活性研究进展 |
1.5.2 矿尘气溶胶的吸湿性和云凝结核活性研究进展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化学试剂 |
2.2 蒸汽吸附分析仪 |
2.2.1 仪器原理 |
2.2.2 实验方法 |
2.2.3 质量保证 |
2.3 吸湿性串级差分电迁移率分析仪 |
2.3.1 仪器原理 |
2.3.2 实验方法 |
2.3.3 质量保证 |
2.4 云凝结核计数器 |
2.4.1 仪器原理 |
2.4.2 实验方法 |
2.4.3 质量保证 |
第3章 钙盐和镁盐的吸湿特性 |
3.1 引言 |
3.2 硝酸盐和氯盐的吸湿性 |
3.2.1 硝酸镁和硝酸钙的吸湿性 |
3.2.2 氯化镁和氯化钙的吸湿性 |
3.3 甲酸盐和乙酸盐的吸湿性 |
3.3.1 甲酸镁和甲酸钙的吸湿性 |
3.3.2 乙酸镁和乙酸钙的吸湿性 |
3.4 结果讨论 |
3.4.1 钙盐镁盐的吸湿增长与云凝结核活性的对比 |
3.4.2 钙盐镁盐的HTDMA和VSA结果对比 |
3.5 大气化学意义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盐和甲磺酸盐的吸湿特性 |
4.1 引言 |
4.2 氯化钠和海盐的吸湿性 |
4.2.1 氯化钠和海盐的VSA结果 |
4.2.2 氯化钠和海盐的HTDMA结果 |
4.3 甲磺酸盐的吸湿性 |
4.3.1 甲磺酸盐的VSA结果 |
4.3.2 甲磺酸盐的HTDMA结果 |
4.4 结果讨论 |
4.4.1 VSA和HTDMA的结果对比 |
4.4.2 大气化学意义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甲磺酸盐的云凝结核活性 |
5.1 引言 |
5.2 甲磺酸盐纯物质的云凝结核活性 |
5.3 氯化钠和海盐的云凝结核活性 |
5.4 甲磺酸盐混合物的云凝结核活性 |
5.5 大气化学意义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葡萄与葡萄酒中含硫化合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葡萄与葡萄酒中含硫化合物概述 |
1.1 葡萄与葡萄酒中含硫化合物分类 |
1.2 葡萄与葡萄酒中含硫化合物概述 |
1.2.1 硫化氢(H2S) |
1.2.2 硫醇及含硫杂醇油 |
1.2.3 果香硫醇 |
1.2.4 硫醚 |
1.2.5 硫醇酯 |
1.2.6 含硫杂环化合物 |
2 含硫化合物对葡萄酒的影响 |
2.1 还原性气味 |
2.2 具体含硫化合物对葡萄酒的影响 |
2.2.1 硫化氢 |
2.2.2 二甲基硫 |
2.2.3 MeSH(甲硫醇) |
2.2.4 EtSH(乙硫醇) |
2.2.5 DMDS(二甲基二硫醚) |
2.2.6 DEDS(二乙基二硫醚) |
2.2.7 处理方法 |
3 葡萄与葡萄酒中含硫化合物分析鉴定方法 |
3.1 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 |
3.2 顶空分析技术 |
3.3 高效液相色谱(HPLC) |
4 小结及展望 |
(7)液化石油气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含硫化合物的危害 |
1.1 腐蚀加工设备 |
1.2 影响油品质量 |
1.3 造成环境污染 |
2 活性硫化物的脱除 |
2.1 H2S脱除技术 |
2.1.1 固体吸附 |
2.1.2 溶剂吸收 |
2.2 脱硫醇工艺 |
2.2.1 Merox抽提氧化工艺 |
2.2.2 固定床脱硫醇技术 |
2.2.3 纤维膜脱硫醇技术 |
2.2.4 超重力法碱液循环再生技术 |
3 非活性硫化物的脱除 |
3.1 脱二甲基硫醚技术 |
3.1.1 催化氧化技术 |
3.1.2 固体吸附技术 |
3.1.3 溶剂吸收技术 |
3.1.4 生物脱硫技术 |
3.2 脱羰基硫技术 |
3.2.1 加氢转化技术 |
3.2.2 催化水解技术 |
4 结语 |
(8)非共轭侧链型热激活延迟荧光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与基本过程 |
1.2 有机电致发光的基本性能参数 |
1.3 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 |
1.3.1 热激活延迟荧光机理 |
1.3.2 热激活延迟荧光的主要过程 |
1.4 热激活延迟荧光小分子的设计 |
1.4.1 扭曲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热激活延迟荧光分子 |
1.4.2 空间电荷转移热激活延迟荧光分子 |
1.4.3 多重原子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分子 |
1.5 热激活延迟荧光大分子的设计 |
1.5.1 共轭型热激活延迟荧光树枝状大分子 |
1.5.2 共轭主链型热激活延迟荧光聚合物 |
1.5.3 非共轭型热激活延迟荧光树状大分子 |
1.5.4 非共轭主链型热激活延迟荧光聚合物 |
1.6 本论文设计思想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空穴传输型热激活延迟荧光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处理与仪器表征 |
2.2.2 分子模拟 |
2.2.3 化合物合成 |
2.2.4 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及性能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目标产物的合成步骤 |
2.3.2 热性质分析 |
2.3.3 电化学性质分析 |
2.3.4 分子模拟计算 |
2.3.5 基础光物理性质分析 |
2.3.6 延迟荧光性质分析 |
2.3.7 电致发光性质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子传输型热激活延迟荧光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处理与仪器表征 |
3.2.2 分子模拟 |
3.2.3 化合物合成 |
3.2.4 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及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目标产物的合成步骤 |
3.3.2 热性质分析 |
3.3.3 电化学性质分析 |
3.3.4 分子模拟计算 |
3.3.5 基础光物理性质分析 |
3.3.6 延迟荧光性质分析 |
3.3.7 电致发光性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蓝光热激活延迟荧光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处理与仪器表征 |
4.2.2 分子模拟 |
4.2.3 化合物合成 |
4.2.4 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及性能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目标产物的合成步骤 |
4.3.2 热性质分析 |
4.3.3 电化学性质分析与理论计算 |
4.3.4 薄膜表面形貌分析 |
4.3.5 基础光物理性能 |
4.3.6 延迟荧光性质分析 |
4.3.7 电致发光性质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具有聚集增强发光性能的白光热激活延迟荧光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处理与仪器表征 |
5.2.2 化合物合成 |
5.2.3 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及性能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目标产物的合成步骤 |
5.3.2 热性质分析 |
5.3.3 电化学性质分析 |
5.3.4 基础光物理分析 |
5.3.5 延迟荧光性质分析 |
5.3.6 聚集增强发光性能分析 |
5.3.7 掺杂薄膜的表面形貌分析 |
5.3.8 掺杂薄膜的光物理分析 |
5.3.9 电致发光器件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热激活延迟荧光单白光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处理与仪器表征 |
6.2.2 分子模拟 |
6.2.3 化合物合成 |
6.2.4 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及性能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目标产物的合成步骤 |
6.3.2 热性质分析 |
6.3.3 电化学性质分析 |
6.3.4 表面形貌分析 |
6.3.5 量子化学计算 |
6.3.6 基础光物理分析 |
6.3.7 延迟荧光性质分析 |
6.3.8 电致发光性质分析 |
6.3.9 电致发光机理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线性树枝状热激活延迟荧光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试剂处理与仪器表征 |
7.2.2 分子模拟 |
7.2.3 化合物合成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目标产物的设计与合成 |
7.3.2 基础光物理分析 |
7.3.3 延迟荧光性质分析 |
7.3.4 量子化学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点 |
8.1 论文结论 |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9)多酚对热加工甜瓜汁异味生成的抑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甜瓜概述 |
1.1.1 国内外种植甜瓜现状 |
1.1.2 甜瓜加工利用现状 |
1.2 果蔬热异味现象的普遍性 |
1.3 挥发性异味组分的鉴定方法 |
1.3.1 挥发性异味组分的提取技术 |
1.3.2 挥发性异味组分的筛选及鉴定技术 |
1.4 食品热处理异味物质的抑制措施 |
1.4.1 物理方法 |
1.4.2 化学方法 |
1.4.3 生物方法 |
1.5 试验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热处理对不同品种甜瓜香气指纹图谱及挥发性组分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甜瓜样品 |
2.1.2 药品与试剂 |
2.1.3 甜瓜汁的制备 |
2.1.4 甜瓜汁的热处理 |
2.1.5 甜瓜汁的定量描述分析 |
2.1.6 静态顶空分析(SHA) |
2.1.7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 |
2.1.8 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热处理前后风味轮廓变化分析 |
2.2.2 HS-GC-IMS成像分析挥发性气味组分 |
2.2.3 热处理前后不同品种甜瓜汁中的挥发性组分比较 |
2.3 结论 |
第三章 热处理甜瓜汁中挥发性异味组分的鉴别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甜瓜样品 |
3.1.2 药品与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1.4 甜瓜汁的制备 |
3.1.5 甜瓜汁的热处理 |
3.1.6 感官评价 |
3.1.7 甜瓜汁挥发性组分的提取 |
3.1.8 全二维气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
3.1.9 气相色谱-嗅闻分析( GC-O) |
3.1.10 挥发性组分的鉴定 |
3.1.11 挥发性异味组分的定量 |
3.1.12 气味活性值的计算(OAV) |
3.1.13 异味组分添加试验 |
3.1.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感官评价 |
3.2.2 GC×GC-QTOF-MS检测热处理甜瓜汁挥发性气味组分的变化 |
3.2.3 关键挥发性异味组分的鉴定 |
3.2.4 SHDA和 AEDA的比较分析 |
3.2.5 主要挥发性异味组分的气味活性值(OAV) |
3.2.6 添加实验验证关键异味组分 |
3.3 结论 |
第四章 多酚对关键挥发性异味组分的抑制效果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药品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甜瓜汁和多酚添加的制备 |
4.1.4 甜瓜汁的热处理 |
4.1.5 挥发性异味组分的提取 |
4.1.6 感官评价 |
4.1.7 GC-MS分析 |
4.1.8 关键挥发性异味组分的定性 |
4.1.9 甜瓜热处理异味组分的精确定量 |
4.1.10 不同多酚对挥发性异味组分的抑制率比较 |
4.1.11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多酚添加热处理组与热处理原汁的异味强度感官分析 |
4.2.2 多酚添加热处理组与原汁中关键异味组分的OPLS-DA分析 |
4.2.3 多酚对热处理甜瓜汁关键异味组分抑制效果的定量评价 |
4.2.4 五种多酚对12种关键异味组分的抑制作用比较 |
4.3 结论 |
第五章 儿茶素对3-甲硫基丙醛的抑制机理初探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药品与试剂 |
5.1.2 仪器与设备 |
5.1.3 甜瓜模拟基质的制备 |
5.1.4 不同甜瓜模拟体系儿茶素添加对蛋氨酸含量的动力学研究 |
5.1.5 不同模拟体系儿茶素添加对 3-甲硫基丙醛的动力学影响的定量分析 |
5.1.6 不同甜瓜模拟体系3-甲硫基丙醛释放影响的研究 |
5.1.7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2 儿茶素添加对 3-甲硫基丙醛及前体物的抑制动力学研究 |
5.2.3 儿茶素添加对3-甲硫基丙醛丙醛释放的影响 |
5.3 结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鲜食玉米原汁制备工艺与品质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鲜食玉米概论 |
1.2 鲜食玉米的加工利用现状 |
1.3 鲜食玉米制汁加工与研究进展 |
1.3.1 玉米饮料制品 |
1.3.2 玉米制汁原料适宜性研究 |
1.3.3 鲜食玉米制汁工艺技术研究 |
1.4 鲜食玉米加工中风味变化与调控 |
1.4.1 鲜食玉米中的风味成分 |
1.4.1.1 挥发性风味成分 |
1.4.1.2 非挥发性风味成分 |
1.4.2 鲜食玉米加工中的风味调控 |
1.5 果蔬汁加工发展趋势 |
1.6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鲜食玉米品种和成熟度制汁性比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验设备 |
2.1.3 主要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百粒重的测定 |
2.2.2 水分含量的测定 |
2.2.3 出汁率的测定 |
2.2.4 玉米原汁的制作 |
2.2.5 pH的测定 |
2.2.6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
2.2.7 游离糖的测定 |
2.2.8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2.2.9 呈味核苷酸含量的测定 |
2.2.10 玉米挥发性成分的萃取 |
2.2.11 感官评价 |
2.2.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鲜食玉米类型、品种对玉米制汁的影响 |
2.3.2 鲜食玉米成熟度对玉米制汁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预处理对鲜食玉米原汁品质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备 |
3.1.3 主要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样品处理 |
3.2.2 不同冻结条件的玉米原汁 |
3.2.3 不同解冻温度的玉米原汁 |
3.2.4 出汁率的测定 |
3.2.5 pH的测定 |
3.2.6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
3.2.7 游离糖的测定 |
3.2.8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3.2.9 呈味核苷酸含量的测定 |
3.2.10 玉米挥发性成分的萃取 |
3.2.11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抑酶预处理对鲜食玉米制汁的影响 |
3.3.2 冻融条件对鲜食玉米原汁品质的影响 |
3.3.3 不同解冻方式对鲜食玉米原汁品质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灭菌方式对鲜食玉米原汁风味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备 |
4.1.3 主要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样品处理 |
4.2.2 pH的测定 |
4.2.3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
4.2.4 游离糖的测定 |
4.2.5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4.2.6 呈味核苷酸含量的测定 |
4.2.7 玉米挥发性成分的萃取 |
4.2.8 模糊综合评判 |
4.2.9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灭菌方式对pH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4.3.2 不同灭菌方式对游离糖的影响 |
4.3.3 不同灭菌方式对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
4.3.4 不同灭菌方式对呈味核苷酸的影响 |
4.3.5 不同灭菌方式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4.3.6 感官评定分析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 全文结论 |
二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二甲基硫的形成与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改性分子筛用于焦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脱除[D]. 李先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2]基于呼出气体的口臭检测及疾病筛查的电子鼻研究[D]. 张涛. 浙江大学, 2021(01)
- [3]时间分辨电子动量谱学的实验及相关理论研究[D]. 刘朝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6)
- [4]玉米香型绿茶特征香气化合物鉴定及其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变化[D]. 廖雪利. 西南大学, 2020(05)
- [5]代表性钙盐、镁盐和甲磺酸盐气溶胶的吸湿性和云凝结核活性[D]. 郭利亚.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1)
- [6]葡萄与葡萄酒中含硫化合物研究进展[J]. 刘全. 酿酒科技, 2020(07)
- [7]液化石油气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J]. 姜传东,黄玮,丛玉凤,苏建. 石油化工, 2020(06)
- [8]非共轭侧链型热激活延迟荧光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D]. 李晨森.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9]多酚对热加工甜瓜汁异味生成的抑制作用研究[D]. 孙钰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10]鲜食玉米原汁制备工艺与品质调控[D]. 沈凌雁. 扬州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