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IS基础地理数据库更新方法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年秋慧[1](2021)在《基于开源GIS的铁路地理信息平台研究及实现》文中指出铁路地理信息(RGIS)平台是铁路行业内支持空间服务的唯一平台,承担着为客货运输、经营管理、生产调度等领域提供专业的铁路空间数据,是基础数据平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铁路信息化的持续推进,铁路空间数据呈指数增长,这就对现有平台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及时发现平台既有问题和隐患,通过选取合适的方法对平台进行优化,才能确保平台更好的发展。RGIS平台可对铁路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和管理。在先前的研究中发现平台在数据处理上存在部分数据冗余度较高、影像分辨率较低、数据虽有基本制作流程但无规范文档等问题,而在数据管理上缺乏对矢量瓦片的管理以及对移动端数据的加密、传输管理。同时,国内外对地理信息平台有需求的众多企业均已实现或进行了平台的开源化,这意味着开源必将是日后地理信息平台发展的趋势。因此本文从铁路空间数据处理、空间数据管理以及平台开源三个方面对铁路地理信息平台的关键技术以及架构进行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理论计算等方法对解决方法进行了选取。在数据处理方面,采用了几何和语义匹配、改进Laplace算法以及ICP算法对冗余度高的铁路空间数据进行了优化,采用了动态梯度算法提高了影像的清晰度,并建立了空间数据制作规范流程。在数据管理方面,采用了地理网格和线性四叉树方法实现了对矢量瓦片的有效管理;同时采用了坐标偏移、随机置乱算法以及RSA加密方法等实现了移动端数据的加密及安全传输。另外,在平台开源化研究中,本文对开源软件进行了选型,并设计开源数据引擎架构以及开源平台的总体架构、逻辑架构、数据架构和网络架构,完成了功能服务、服务管理等基本功能的开发,为RGIS平台的开源奠定了基础。
黄日斌[2](2021)在《城市信息模型在建设项目规划审批中的应用研究 ——以防城港市为例》文中认为当前,随着新基建的不断推进,城市信息模型建设被纳入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各地紧跟国家试点城市的步伐纷纷开展城市信息模型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是信息化浪潮在城市规划建设及城市管理领域引发的技术和理念变革,其以三维模型为载体,通过对空间规划、城市设计空间要素的模拟以及对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的录入、管理和应用,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数字化信息应用和统一,从而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精细化空间治理和高效管理。本论文通过文献分析从城市信息模型所依托的BIM、GIS等技术、应用领域及实现目标等方面入手分析城市信息模型的概念定义、内涵、主要构成内容以及当前国内CIM在规划审批中的应用模式。以防城港市为例分析CIM体系构建及应用现状,对比国内其他地区,发现防城港市在建设项目规划审批中存在数据共享关联性差、审批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提出如下优化方案:1、优化CIM数据资源目录。2、开展数据关联专项治理,并在规划审批中推行数据动态关联机制。3、优化CIM系统平台,增强数据支撑、数据分析等功能、增加系统间互联互通。4、在建设项目规划审批中推行电子报批提高报建数据的标准性和一致性,提升审查核算技术手段,提高审批效率。
鄂天游[3](2021)在《电力安全生产输电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在攀枝花供电公司的输电业务管理工作中,目前已经通过电网生产管理系统、用电营销系统、远程抄表系统等MIS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自动化管理。但是,仍存在着系统操作切换频繁、操作不便、数据存储分散、可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和开发了一套电力安全生产输电业务系统,在系统中通过对各输电MIS系统进行功能集成,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输电业务管理人员常用的功能进行融合,并通过GIS可视化界面的方式体用便利的操作接口支持,具有较高的管理效率和用户友好性,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整理分析了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并确立了系统的研发技术。对系统的开发需求情况进行综述,将系统划分为地理信息服务和软件服务两个方面的需求,并对具体的开发要求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按照系统的开发要求,对系统进行功能设计,包括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地理信息服务功能设计、软件服务功能设计和数据库的设计等。2)按照所选的研发技术和工具,详细分析和研究地理信息服务开发中的GIS服务环境配置、GIS资源管理、GIS图层绘制、GIS图上操作功能及交互功能的实现方法。分析研究软件服务功能的实现流程、服务发布方式,并展示软件服务的图形化界面效果。3)对系统进行测试分析,对其中的电力信息服务、软件服务功能进行验证,并测试系统的性能表现。通过系统的功能、性能测试,得到系统达到了攀枝花供电公司的输电业务管理要求。同时,系统在应用之后,实现了输电业务管理工作的集成化、可视化和数字化,有效提高了业务管理的效率和自动化水平。
冀晶娟[4](2020)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依然是持续性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我国西南与华南交汇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特征显着,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广西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突出典型案例的探讨,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待于作进一步挖掘与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全域覆盖性普查,有利于展示广西多元地域文化,通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将更深层地揭示传统村落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研究以建筑类型学理论、居住领域性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应民居、村落与区域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分布以及诠释性的探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方法,借助Arc GIS、SPSS技术,构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揭示分布规律—划定文化区—诠释文化景观—分析影响机制”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形成创新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广西全域1118个传统村落与民居样本数据库。研究对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开展全域普查,运用实地调研与建筑实测、文献整理与信息采集、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经过筛选判断,确定1118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根据文化地理学中“因子”概念,以客观反映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特征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因子的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与可得性,建立了包括3大类、13小类的因子体系,涉及村落空间地理与行政区位、自然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环境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类型学分类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因子属性数据库,为文化景观的呈现与诠释提供基础。揭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确定14组因子具有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村落地理环境以山地为多,平原丘陵其次,多在低海拔区域,以微坡地形为主,坡向均质,靠近低等级河流分布;民居类型以单幢最多、堂厢其次、从厝较少,其中,中堂侧房型占单幢类民居比例最高,分布最广泛,堂厢类民居分布于东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数量相当,交杂现象显着,从厝类民居则集聚于桂东南地区;布局形态以集中型、沿等高线阶梯布局型为主;水塘集中于东部与南部,水柜均处于西北部;村落规模以2-5公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建村年代以清时期最多,明次之;民族以汉族最多,壮、瑶、苗、侗族依次减少;语言以汉、壮语最多,侗、瑶、布努语次之。运用SPSS技术,进一步对两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有14组因子共存程度较高,多角度诠释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划定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文化亚区,以区域及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释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系统呈现了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民居类型为主导因子,借鉴居住领域性理论,初步判断宏观层面文化区大致范围,再结合多因子叠合法、历史地理法,考虑自然地物与行政区划的影响,确定文化区具体边界,形成开放型、围合型及兼容型3大文化区。其次,在3大文化区内,分别将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民族、语言等因子进行叠加,划定12个文化亚区。研究从区域层面详细阐明了每个文化区、文化亚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各区域的文化景观现象。深入剖析了各文化区、文化亚区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宏观文化区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广西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央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制度化差异两个方面,同时受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多民族文化融合等因素影响,文化区边界产生了历时性变化。其次,开放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由“前后”、“发散”向“左中右”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土着民族的生活本能需求、中原文化影响、人口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变;围合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大家族共居向小家庭居住方式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行政区划与移民、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兼容型文化亚区具有民居过渡性、民族融合性的特点,影响机制表现为山地向丘陵平原地貌的过渡以及汉瑶壮多民族的融合。机制剖析过程中涉及与其它地区文化景观的对比研究,通过在更大地域范围下研究各民族、民系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差异性与同质性,探讨了文化传播、文化整合的影响与作用。
边庆平[5](2020)在《基于Web GIS的H市矿山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对矿产资源需求量的日渐增长,如何科学、高效、智能化地管理矿产资源,成为相关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共同面临的现实难题。Web GIS作为近年来GIS的最前沿技术,能够对异构、多源、海量的空间地理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因此,将Web GIS技术引入到矿山信息管理中,构建面向海量、多源、异构的矿山信息管理的信息系统,对于政府和企业提升对矿产资源的管理效率,实现对矿产资源的精准化、科学化规划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基于Web GIS的H市矿山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展开研究,深入研究了 GIS和Web GIS技术的理论与技术、矿山信息管理的关键技术,然后分别研究了基于Web GIS的H市矿山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和系统实现等内容。论文的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了相关的研究现状梳理、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系统地分析了 Web GIS在矿山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相应成果为设计和实现基于Web GIS的H市矿山信息管理系统奠定了基础。(2)设计了基于Web GIS的H市矿山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首先进行了面向系统构建的需求分析,确立了系统的建设目标与设计原则,明确了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建设流程,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与功能模块。(3)设计基于Web GIS的H市矿山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实现了矿山数据的采集与入库、矿山数据预处理与处理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构建了矿山数据模型,设计了矿山数据库表。矿山数据的采集与入库为数据模型构建前的数据特征分析提供了基本依据,矿山数据的预处理与处理保证了矿山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矿山数据建模在数据层和应用层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为矿山数据的组织、存储提供了基本的逻辑数据结构,矿山数据库表的详细设计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也是基于Web GIS的H市矿山信息管理的最终底层实现。(4)设计和实现了 H市矿山信息管理系统。基于总体架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成果,阐述了矿山信息管理系统研制的关键技术并实现了实验系统的研制。展示了实验系统研制的最终成果,包括系统的总体架构、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系统开发环境介绍、系统的具体实现以及实验系统展示等功能模块;最后对本文研制的系统在H市矿山资源管理方面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周钰坤[6](2020)在《上海市农用地动态管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是农业的根本,农用地的数量、质量、利用情况及其空间分布等信息是构成农业信息资源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基础。对农用地数据进行精确采集和动态跟踪管理,是实现现代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解决农村土地确权不确地问题以及对农业布局规划实施效果进行动态评估的重要手段。论文以上海郊区农用地信息的采集和动态管理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中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包括农用地的分类标准,基于卫星遥感的农用地分类与提取技术,农田地块的自动化编码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上海市农用地分类标准的研究进行农用地空间数据采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关于农用地的分类研究。我国农用地分类标准长期缺失,现有的全国土地利用分类中关于农用地分类相对薄弱。论文从上海郊区农用地生产管理实践出发,在分析研究土地利用分类方法发展演变规律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上海市农用地分类体系,厘清上海市农用地分类与全国土地现状分类的关系。分类中还给出农用地类型与作物种植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基于遥感的农用地现状数据采集提供方法基础。2.基于多时相卫星遥感技术的农用地分类和数据提取工作在分类研究基础上,论文从研究农作物物候特点出发,考虑到上海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气象条件的限制,利用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特别是结合微波遥感数据,试验了多种基于作物信息的农用地现状数据的分析提取和变化监测的技术方法,实现对农用地和作物种植数据人工解译和填报工作的有效补充和相互检验。3.基于区域四叉树的农田地块的自动化编码技术对农田地块进行唯一性编码不仅是农用地动态管理的需要,同时也是进行农用地数据共享的重要基础。传统编码方法是基于行政区划进行的顺序编码,主要靠人工编排,更新维护困难。本文研究设计一种根据田块的空间位置和形状特征进行自动编码的方法,相比于传统编码,该编码过程可由计算机自动实现,并支持田块的拆分和合并的同时保持编码的唯一性和连续性,从而支持对农用地的动态管理。论文最后以上述研究为基础,研究设计了农用地动态管理系统,实现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农用地数据填报和核查系统,通过对农田地块的自动编码技术支持对上海市农用地信息的动态管理。相关成果已在上海市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得到较好应用。
徐郊[7](2020)在《基于WebGIS的多规合一信息平台研究和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的空间规划体系形成了国土、住建、林业、交通、水利等行业各自编制的空间规划体系。由于这些部门在行政职能、规划重点、空间划分标准、行政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差异,造成了各种规划成果的标准不一致、规划周期不统一、表现形式不统一,出现了不同规划成果之间的用地空间布局相互冲突等问题,导致了“多规”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严重影响了城市建设项目落地审批的效率,降低了城市管理决策和空间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有必要以WebGIS技术为核心支持,统一多规衔接的标准规范,建立业务协同和数据联动更新的工作机制,整合各类规划空间数据信息,建立集EA、SOA、MIS、GIS一体化的多规合一信息平台。本文对国内先进城市的多规合一工作开展情况、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WebGIS、SOA等关键技术。在深入理解和剖析多规合一信息平台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ebGIS的多规合一信息平台的设计方案。最后以昆明市为例,实现了多规合一信息平台的开发和建设。结果表明,基于WebGIS的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实现了多规成果信息统一、全面共享和共用,满足了用户灵活性需求。利用WebGIS技术,结合相应的空间数据库技术,开发集SOA、EA、MIS、GIS一体化的多规合一信息平台技术路线切实可行。基于WebGIS的昆明市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可为其它城市的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马京振[8](2020)在《顾及尺度变化的道路和居民地融合处理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矢量空间数据是人类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当前各部门生产了不同尺度的矢量空间数据,这些数据具有不同的详细程度,在几何、属性和空间关系特征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严重影响了空间数据的共享集成与应用。多尺度矢量空间数据融合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通过将不同尺度的空间数据进行集成统一,经过空间数据匹配、制图综合以及空间关系处理等过程,使数据在属性和几何位置上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和相互关联,进而实现空间信息的融合和增强。本文主要研究顾及尺度变化的道路和居民地融合处理理论与方法,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分析了研究背景和意义,总结了空间数据融合总体研究进展以及道路和居民地融合处理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等。2.从空间认知、多尺度表达等方面阐述了尺度的基本内涵和特征,深入分析了多尺度矢量空间数据的差异性根源和表现形式;探讨了多尺度矢量空间数据融合的基本问题,明确了概念和研究范畴,从系统的角度进行了分类和数学上的形式化定义,并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框架;最后介绍了道路和居民地常见的描述特征。3.研究了基于层次性的多尺度道路融合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检测Faster R-CNN神经网络模型的立交桥识别方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学习立交桥样本的深层次结构特征,实现立交桥的自动识别与准确定位;针对现有方法仅考虑道路静态特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轨迹数据的多层次特征选取方法,通过构建对偶图对道路的结构关系进行描述,同时利用线Voronoi图空间密度进行约束,保证选取结果的合理性;提出了一种顾及层次约束的多尺度道路匹配方法,从空间认知的角度对道路进行层次划分,充分利用道路的空间结构特征并以层次结构来约束匹配过程,可适用于不同比例尺的道路匹配。4.研究了顾及多特征的多尺度居民地融合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构建了Delaunay三角网,通过空间邻域簇将不同尺度中的复杂匹配实体划分到闭合域中,得到多对多匹配候选要素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顾及多特征的多尺度居民地匹配方法,同时考虑自身特征和空间邻域特征对匹配结果的影响,构建空间相似性度量模型,进而得到最终的匹配结果;提出了一种顾及多特征约束的Voronoi图点群选取方法,结合点群要素的空间分布、拓扑和密度、专题属性以及与道路要素的关联等特征,同时应用距离约束对空间冲突进行处理,保持了点群选取前后空间特征的一致性。5.研究了多尺度道路和居民地空间关系一致性处理方法。主要包括:重点分析了降维、化简和合并对多尺度道路和居民地空间关系的影响,介绍了基于九交模型的拓扑关系描述方法,并对线-面拓扑关系进行了层次划分;针对地图空间中的线-面和线-点冲突、矢量空间中的线-面和线-面冲突问题,分别建立了线-面和线-点一致性对应关系、线-面和线-面一致性度量关系,提出了空间冲突检测的思路和流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与分析;提出了一种面向空间约束的道路和居民地移位处理方法,以道路网眼为单位,采用最小生成树建立建筑物之间的关联关系,对建筑物进行移位和缩放处理,有效保持了建筑物的空间分布模式。6.研制了多尺度道路和居民地融合处理原型系统,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实验数据概况,对论文提出的关键技术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
刘东[9](2020)在《腾冲市矿山储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在矿山生产过程中,矿山储量动态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每年度进行矿山的储量数据更新工作,有利于掌控到矿山企业矿产的真实资源储量和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及综合利用率,是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矿产资源有效途径。论文以腾冲市矿山储量动态监测系统建设为总体目标,研究了储量更新的工作流程和数据交互格式。基于软件工程思想,通过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等步骤,设计并实现了腾冲市矿山储量管理系统。该系统使用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平台,使用Arc Engine作为开发引擎,能够完成年度数据的提交、储量数据的更新、信息预警以及生成报表等一系列操作,能够较好地支撑储量动态监测的工作,对储量信息进行管理。此外,该系统还存储了大量的相关地质信息和图件报表,并设置了统一的编码格式将非结构化的数据与结构化数据进行对接,有利于数据的统一管理,提高了检索效率和信息的利用效率。系统能支持储量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对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胡佳[10](2020)在《基于GIS的种植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本论文围绕服务“三农”和“产业振兴”,面对涉农政府部门和农民的精准化服务需求,针对种植信息来源于多部门导致的汇聚难、支撑政府决策服务弱、农民获取信息难等问题,依托诸城市乡村振兴“一张图”项目,研究了种植专题数据的融合与处理方法;进行了土壤养分丰缺分析;构建了种植专题数据库;设计并实现了基于GIS的种植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研究了多源异构种植数据融合与处理方法。针对农业信息服务面临的数据来源多样、信息分散孤立、空间化难度大和抽取难度大等问题,将农业信息服务相关的多源异构数据使用数据源格式转换方法、结构化数据抽取技术、地名地址匹配技术、地理编码技术、空间关联技术以及GIS技术等进行快速融合,并对处理后的数据采用混合模式进行管理;通过整合地理数据及分布在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等17个业务部门的涉农数据,构建了种植专题数据库,主要包括种植类型、土壤类型、土壤养分、水利设施、农业专家、农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产品价格、政策法规信息等。(2)进行了土壤养分丰缺分析。通过对诸城市土壤pH值、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以及有机质指标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性数据分析以及数据间的相关性分析,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中的普通克里金法和协同克里金法插值方法进行各拟合参数的比较和交叉验证,选择合适的插值模型并进行参数调整,研究诸城市土壤养分空间特征;通过协同克里金插值和土壤养分分级指标得到了土壤养分分布图,为精准施肥提供依据。(3)设计并实现了基于GIS的种植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基于GIS空间分析、响应式框架等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基于GIS的种植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主要实现了种植信息、农业政策法规、农技服务、劳动用工、农产品供求、农产品市场价格、涉农补贴、农资服务等信息的检索、统计分析、决策应用等功能。系统通过浏览器和微信公众号,为种植户提供了从种植前土地的流转、作物品种选择,到种植过程中生产资料购买、农业技术指导、劳动用工,收获后农产品销售、市场等整个作物种植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服务,通过对诸城市种植布局和结构、土壤肥力、降雨、农资企业、农业现代化机械情况等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为农业管理部门调整种植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三农政策制定以及指导农民合理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系统已服务于诸城市17个政府部门、20多万户农民、1000多个家庭农场。系统的应用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GIS基础地理数据库更新方法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IS基础地理数据库更新方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开源GIS的铁路地理信息平台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空间数据处理研究现状 |
1.2.2 空间数据管理研究现状 |
1.2.3 开源GIS研究分析 |
1.3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2 铁路空间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
2.1 基于铁路空间实体的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
2.1.1 基于几何和语义匹配的矢量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
2.1.2 基于改进Laplace的影像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
2.1.3 基于ICP的铁路点云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
2.2 基于动态梯度算法的影像处理技术研究 |
2.3 基于铁路空间数据规范的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铁路空间数据管理技术研究 |
3.1 基于矢量瓦片的铁路空间数据管理技术研究 |
3.1.1 基于地理网格的铁路矢量数据剖分研究 |
3.1.2 基于R树的铁路矢量瓦片索引及合并研究 |
3.2 基于移动端的铁路空间数据加密传输研究 |
3.2.1 基于坐标偏移的矢量数据加密研究 |
3.2.2 基于随机置乱的遥感影像加密研究 |
3.2.3 基于RSA的空间数据加密传输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开源软件的RGIS引擎及平台设计 |
4.1 开源软件选型分析研究 |
4.1.1 软件性能对比研究 |
4.1.2 开源软件选型研究 |
4.2 基于SpringBoot的铁路空间数据引擎研究 |
4.2.1 开源空间数据引擎总体设计研究 |
4.2.2 开源空间数据引擎逻辑设计研究 |
4.2.3 开源空间数据引擎功能设计研究 |
4.2.4 开源空间数据引擎研发研究 |
4.3 基于开源软件的RGIS平台设计研究 |
4.3.1 平台总体架构研究 |
4.3.2 平台技术架构研究 |
4.3.3 数据存储及架构研究 |
4.3.4 安全存储及网络架构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开源的RGIS平台功能展示 |
5.1 平台开发技术环境 |
5.1.1 Web端开发环境 |
5.1.2 移动端开发环境 |
5.2 平台功能需求 |
5.2.1 Web端平台功能需求 |
5.2.2 移动终端功能需求 |
5.3 平台功能设计 |
5.3.1 GIS功能服务 |
5.3.2 服务管理 |
5.3.3 安全管理 |
5.4 功能展示 |
5.4.1 GIS功能服务界面 |
5.4.2 服务管理界面 |
5.4.3 安全管理界面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城市信息模型在建设项目规划审批中的应用研究 ——以防城港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对城市信息模型的认识 |
1.2.2 CIM关键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3 城市信息模型(CIM)构建现状 |
1.2.4 城市信息模型(CIM)应用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城市信息模型(CIM)构建 |
2.1 城市信息模型(CIM)概念界定及内涵 |
2.2 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资源体系构建 |
2.2.1 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资源构成 |
2.2.2 数据资源与业务的关系 |
2.3 CIM模型构建 |
2.3.1 CIM模型的概念模型 |
2.3.2 基于“地-楼-房-人”一体化的CIM数据模型 |
2.4 城市信息模型(CIM)系统平台体系构建 |
2.4.1 CIM基础平台 |
2.4.2 CIM规划设计数字化平台 |
2.4.3 BIM报建审查审批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信息模型(CIM)在建设项目规划审批中的应用 |
3.1 在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中的应用 |
3.1.1 项目选址与用地预审应用 |
3.1.2 用地规划许可应用 |
3.2 在工程建设许可阶段的应用 |
3.2.1 设计方案规划审查电子报建实施流程 |
3.2.2 设计方案规划审查电子报建实施模式 |
3.2.3 主要审查内容及应用方式 |
3.3 在竣工验收阶段中的应用 |
3.4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生命周期协同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防城港市城市信息模型构建及应用现状 |
4.1 防城港市CIM数据资源体系构建现状 |
4.1.1 规划管控数据建设现状 |
4.1.2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数据现状 |
4.1.3 时空基础数据建设现状 |
4.1.4 其他数据资源建设情况 |
4.2 防城港市CIM模型构建现状 |
4.2.1 防城港市城市三维模型(3DCM) |
4.2.2 轻量化电子报建BIM模型 |
4.2.3 规划设计方案三维模型 |
4.3 防城港市CIM系统平台体系构建现状 |
4.3.1 现状系统平台构成及功能 |
4.3.2 现状系统融合互通情况 |
4.4 防城港市CIM在规划审批中的应用现状 |
4.4.1 3DGIS辅助选址 |
4.4.2 建设项目设计方案规划审查 |
4.4.3 三维辅助设计方案审查 |
4.5 防城港市CIM构建及应用存在问题 |
4.5.1 数据层面问题 |
4.5.2 系统建设及应用层面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防城港市城市信息模型建设及应用的优化 |
5.1 防城港市CIM数据资源建设优化 |
5.1.1 重构数据资源目录,开展数据整理建库 |
5.1.2 基于“一码管地”数据关联开展数据整理串联各审批阶段数据 |
5.2 防城港市CIM模型建设优化 |
5.3 防城港市CIM系统平台体系优化 |
5.3.1 系统平台功能优化 |
5.3.2 系统融合优化 |
5.4 防城港市CIM系统平台在规划审批中的应用优化 |
5.4.1 CIM应用优化需求 |
5.4.2 应用优化总体思路 |
5.4.3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电子报建 |
5.5 防城港市CIM规划审批应用优化实例 |
5.5.1 案例项目概况 |
5.5.2 报建图形规范化整理转换 |
5.5.3 总平面审查 |
5.5.4 单体审查 |
5.6 CIM建设及应用优化效果 |
5.6.1 审查审批提质增效 |
5.6.2 全生命周期业务集成管理 |
5.6.3 多源数据集成关联共享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电力安全生产输电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贡献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需求概述 |
2.2 地理信息服务需求 |
2.2.1 地理信息结构 |
2.2.2 GIS服务开发要求 |
2.3 软件服务需求 |
2.3.1 电网图形管理需求 |
2.3.2 设备定制编辑需求 |
2.3.3 图形定制管理需求 |
2.3.4 专题图管理需求 |
2.4 非功能需求 |
2.5 系统研发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2 地理信息服务功能设计 |
3.2.1 功能框架设计 |
3.2.2 功能流程设计 |
3.2.3 地理信息交互设计 |
3.3 软件服务功能设计 |
3.3.1 电网图形管理功能设计 |
3.3.2 设备定制编辑功能设计 |
3.3.3 图形定制管理功能设计 |
3.3.4 专题图管理功能设计 |
3.4 数据库设计 |
3.4.1 概念结构分析 |
3.4.2 数据表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实现 |
4.1 系统开发环境 |
4.2 地理信息服务功能实现 |
4.2.1 GIS服务环境配置 |
4.2.2 GIS资源创建与发布 |
4.2.3 GIS图层绘制处理 |
4.2.4 GIS图上操作开发 |
4.2.5 地理信息交互功能实现 |
4.3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4.3.1 电网图形管理模块实现 |
4.3.2 设备定制编辑模块 |
4.3.3 图形定制管理模块 |
4.3.4 专题图管理模块 |
4.4 软件服务发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测试概述 |
5.2 测试内容 |
5.3 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诉求 |
1.1.2 多民族交汇下传统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挖掘与保护需求 |
1.1.3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完善 |
1.2 研究问题 |
1.2.1 地域分布差异未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的留存情况 |
1.2.2 既有定性研究未能细致呈现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特质 |
1.2.3 静态个案描述未能系统诠释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成机制 |
1.2.4 总体评价 |
1.3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理论基础与方法架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意义 |
1.5.1 拓宽研究样本对填补村落分布空白区具有现实意义 |
1.5.2 构建理论体系将提升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科学性 |
1.5.3 形成文化区划对村落多样性保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
1.5.4 展示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
2.1.1 国外乡土建筑与乡土聚落研究 |
2.1.2 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研究简述 |
2.1.3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简述 |
2.2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
2.2.1 早期以干栏形式的民居建筑研究为主 |
2.2.2 上世纪末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民居建筑探索 |
2.2.3 新世纪以来多学科交叉运用拓宽了研究广度 |
2.2.4 近期突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特征与机制探讨 |
2.3 既有研究反映的特点与问题 |
2.3.1 区域上差异大,亟需挖掘非典型村落与民居 |
2.3.2 理论上缺支撑,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 |
2.3.3 对象上较孤立,未将村落与民居有机结合 |
2.3.4 方法上定性多,难以落实全样本的具体属性 |
2.4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探索 |
2.4.1 持续关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问题 |
2.4.2 大数据背景下谱系类研究的新进展 |
2.4.3 本文的研究基础与拓展之处 |
第三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生成背景 |
3.1 广西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
3.1.1 气候特征:热量丰裕,雨水充沛 |
3.1.2 地形地貌:土山石山多,丘陵平原少 |
3.1.3 河流水系:河网密度大,地下河发达 |
3.2 先秦时期广西古代文明产生及原始聚落形成 |
3.2.1 经济生产方式 |
3.2.2 社会组织形态 |
3.2.3 原始崇拜意识 |
3.2.4 聚落与住屋的形成与演变 |
3.3 秦统一至民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村落形成与分布 |
3.3.1 秦与南越国:原有方国基础上开启封建统治 |
3.3.2 两汉至隋:以其故俗治,汉于治所土着广泛分布 |
3.3.3 唐宋时期:完善羁縻制度,族群分化与迁徙 |
3.3.4 元明时期:推行土司制度,多民族形态形成 |
3.3.5 清至民国:实行改土归流,汉文化影响显着 |
3.4 广西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特质 |
3.4.1 基于地理与区位环境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
3.4.2 基于族群分化与迁徙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
4.1 传统村落样本选取与因子体系构建 |
4.1.1 样本选定 |
4.1.2 因子体系构建 |
4.1.3 因子属性来源 |
4.2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2.1 地形地貌 |
4.2.2 坡度坡向 |
4.2.3 河流水系 |
4.3 传统村落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3.1 传统民居 |
4.3.2 村落布局 |
4.3.3 历史环境 |
4.3.4 村落规模 |
4.4 传统村落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4.1 建村年代 |
4.4.2 世居民族 |
4.4.3 语言与民系 |
4.5 传统村落与民居数据库建立 |
4.5.1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
4.5.2 数据库内容及表达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分布规律 |
5.1 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 |
5.1.1 传统村落分布形式的判断 |
5.1.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集聚特征 |
5.2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属性分布特征 |
5.2.1 自然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2.2 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2.3 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3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1 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相关性分析 |
5.3.2 村落布局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3 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4 其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
6.1 文化区概念、原则与方法 |
6.1.1 文化区概念与划分原则 |
6.1.2 文化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
6.2 宏观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
6.2.1 宏观文化区的划分与结论 |
6.2.2 开放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2.3 围合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2.4 兼容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3 开放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3.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3.2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
6.3.3 侗苗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廊火塘型文化亚区 |
6.3.4 瑶壮族+内凹圈层布局+前寝后堂型文化亚区 |
6.3.5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中堂后房型文化亚区 |
6.3.6 壮族+横排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
6.3.7 壮族+集中与横排布局+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型文化亚区 |
6.4 围合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4.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4.2 湘赣系+集中与密集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3 多族系+集中与组团布局+单幢、堂厢及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4 勾漏系+纵列与组团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5 钦廉与客家系+块状拼合与密集布局+从厝型文化亚区 |
6.5 兼容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5.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5.2 多民族+集中与沿等高线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
6.5.3 壮族+集中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影响机制 |
7.1 宏观文化区划的影响机制 |
7.1.1 自然环境差异奠定宏观文化区划的基本构架 |
7.1.2 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制度分化与文化景观差异 |
7.1.3 经济技术发展促使文化区边界产生历时性变化 |
7.2 开放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2.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
7.2.2 居住本能需求致使多个亚区呈“前后”序列特点 |
7.2.3 汉文化影响促使中堂后房亚区呈“发散”序列特点 |
7.2.4 人口增长导致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亚区呈“左中右”序列特点 |
7.3 围合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3.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
7.3.2 行政区划导致湘赣、钦廉与客家系亚区大家族聚居特征显着 |
7.3.3 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促使勾漏系亚区以小家庭居住方式为主 |
7.3.4 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致使多族系亚区居住方式趋于多元 |
7.4 兼容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4.1 文化亚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
7.4.2 大瑶山环境促使汉壮瑶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亚区形成 |
7.4.3 山地向平原过渡促进汉壮民族相互影响与亚区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
(5)基于Web GIS的H市矿山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
2.1 Web GIS的基础理论 |
2.2 办公自动化系统技术 |
2.3 矿山信息管理技术标准体系 |
2.4 Web GIS在矿山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
3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2 系统的建设目标与设计原则 |
3.3 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建设流程 |
3.4 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 |
3.5 系统的功能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1 矿山数据采集与入库 |
4.2 矿山数据预处理与处理 |
4.3 矿山数据模型的构建 |
4.4 矿山数据库表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Web GIS的H市矿山信息管理系统实现 |
5.1 系统的功能架构 |
5.2 系统开发环境 |
5.3 系统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上海市农用地动态管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大都市城郊农业的重要地位 |
1.1.2 上海郊区农业生产的特点 |
1.1.3 上海郊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
1.2 上海市农用地管理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 |
1.3 相关研究进展 |
1.3.1 GIS技术在农用地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1.3.2 基于遥感的农业信息提取与用地变化监测研究 |
1.3.3 农用地分类体系研究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上海市农用地分类体系研究 |
2.1 上海市农用地分类体系研究的提出 |
2.1.1 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管理.. |
2.1.2 面向农用地分类的行业标准滞后和缺失 |
2.1.3 上海市农用地与生态用地之争需要细化用地分类 |
2.2 农用地分类方法研究 |
2.3 影响农用地分类的因素 |
2.4 上海市农用地分类原则与方法 |
2.4.1 分类原则 |
2.4.2 分类方法及说明 |
2.4.3 分类编码的设计 |
2.5 主要农用地分类含义 |
2.5.1 “农用地”的含义 |
2.5.2 对耕地的进一步分类 |
2.5.3 园地、林地和设施农用地分类 |
2.6 与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衔接 |
2.7 农用地分类与作物种植关系 |
2.8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融合多时相遥感影像的农用地分类与提取研究 |
3.1 研究目标 |
3.2 数据源的选取 |
3.2.1 光学遥感数据 |
3.2.2 微波遥感数据 |
3.2.3 本研究数据源的选取 |
3.3 分类方法研究 |
3.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3.5 研究结果 |
3.5.1 基于光学影像的主要用地类型的分类提取 |
3.5.2 基于微波遥感的水稻面积(粮田)的提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区域四叉树的农田地块编码 |
4.1 信息系统中地理要素的编码 |
4.2 传统的农田地块编码方法 |
4.3 一种基于区域四叉树的地块编码方法的提出 |
4.4 地块编码相关术语 |
4.5 编码技术与方法设计 |
4.5.1 基于区域四叉树的空间划分 |
4.5.2 网格单元编号 |
4.5.3 地块编码 |
4.5.4 编码与解码示例 |
4.5.5 可编码空间 |
4.5.6 地块的拆分与合并 |
4.6 地块编码的实施方案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用地数据采集与动态管理系统建设 |
5.1 系统建设目标 |
5.2 系统技术架构 |
5.2.1 总体构架设计 |
5.2.2 数据库平台选型 |
5.3 功能模块设计 |
5.3.1 用户管理 |
5.3.2 农田地块数据采集 |
5.3.3 经营户数据采集 |
5.3.4 作物数据采集 |
5.3.5 统计分析 |
5.4 系统数据采集功能的应用 |
5.4.1 农田地块数据采集与审核比对 |
5.4.2 种养户数据采集 |
5.4.3 作物数据采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成果与创新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7)基于WebGIS的多规合一信息平台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开展多规合一工作背景 |
1.1.2 昆明市开展多规合一工作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必要性 |
1.2.2 论文研究意义 |
1.2.3 研究目标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组织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多规合一”的概念 |
2.1.1 “多规合一”的定义 |
2.1.2 “多规合一”的内涵理解 |
2.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
2.2.1 地理信息系统概念 |
2.2.2 常用的空间分析 |
2.3 WebGIS技术 |
2.3.1 WebGIS概念 |
2.3.2 WebGIS的特点 |
2.3.3 WebGIS的原理 |
2.3.4 WebGIS的功能 |
2.3.5 WebGIS的实现 |
2.4 企业总体架构(EA) |
2.4.1 EA概念 |
2.4.2 EA架构 |
2.4.3 基于EA的平台构架 |
2.5 面向服务架构 |
2.5.1 SOA的组成 |
2.5.2 SOA架构的优势 |
2.6 Web Service |
2.6.1 Web Service定义 |
2.6.2 Web Service架构 |
2.7 基于SOA的 WebGIS系统开发框架 |
2.7.1 工作原理 |
2.7.2 基于SOA的 WebGIS开发框架 |
第三章 平台需求分析 |
3.1 业务需求分析 |
3.1.1 数据共享 |
3.1.2 规划协查 |
3.1.3 项目生成 |
3.1.4 联动更新 |
3.2 数据现状及需求分析 |
3.2.1 数据现状 |
3.2.2 统一数据标准 |
3.2.3 数据成果更新 |
3.3 平台性能需求 |
第四章 多规合一信息平台概要设计 |
4.1 平台总体框架设计 |
4.2 标准规范 |
4.2.1 多规汇集数据提交标准 |
4.2.2 多规合一成果库数据标准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体系设计 |
4.3.2 数据库软件设计 |
4.3.3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
4.3.4 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 |
4.3.5 数据库物理设计 |
4.3.6 数据更新业务流程设计 |
第五章 平台功能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配置环境 |
5.1.1 网络部署架构 |
5.1.2 硬件配置 |
5.1.3 软件环境 |
5.1.4 开发环境 |
5.2 平台主界面实现 |
5.3 平台应用系统实现 |
5.3.1 程序设计 |
5.3.2 界面设计与实现 |
5.3.2.1 一张蓝图 |
5.3.2.2 综合台账 |
5.3.2.3 项目审查 |
5.3.2.6 联动更新 |
5.4 规划矛盾识别与协调模块实现 |
5.4.1 程序设计 |
5.4.2 界面设计及实现 |
5.4.2.1 冲突规则管理 |
5.4.2.2 规划冲突检测 |
5.4.2.3 差异图斑协调 |
5.5 数据资源服务接口实现 |
5.5.1 切片地图服务 |
5.5.2 动态地图服务 |
5.6 平台测试 |
5.6.1 测试环境及辅助工具 |
5.6.2 测试范围及方法 |
5.6.3 测试结果 |
5.6.4 测试结论与分析 |
5.7 项目成果运行情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顾及尺度变化的道路和居民地融合处理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 |
1.2.1 空间数据融合总体研究进展 |
1.2.2 道路和居民地融合处理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选题来源 |
1.4 论文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总体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多尺度矢量空间数据融合基础理论 |
2.1 地理空间数据的尺度内涵和特征 |
2.1.1 尺度的基本概念 |
2.1.2 尺度的空间认知 |
2.1.3 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 |
2.1.4 多尺度空间数据特征 |
2.2 多尺度矢量空间数据差异性分析 |
2.2.1 多尺度矢量空间数据差异性根源 |
2.2.2 多尺度矢量空间数据差异性表现形式 |
2.3 多尺度矢量空间数据融合基本问题与主要技术 |
2.3.1 空间数据融合定义与分类 |
2.3.2 空间数据融合内容与技术框架 |
2.3.3 与其他相关技术的区别 |
2.4 空间实体特征描述方法 |
2.4.1 道路特征描述方法 |
2.4.2 居民地特征描述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层次性的多尺度道路融合处理方法 |
3.1 基本思想 |
3.2 基于Faster R-CNN深度神经网络的立交桥自动识别方法 |
3.2.1 Faster R-CNN基本原理 |
3.2.2 利用Faster R-CNN识别立交桥的策略 |
3.2.3 实验与分析 |
3.3 结合轨迹数据的多层次特征道路选取方法 |
3.3.1 道路多层次重要性评价方法 |
3.3.2 顾及密度约束的道路选取 |
3.3.3 实验与分析 |
3.4 顾及层次约束的多尺度道路匹配方法 |
3.4.1 道路stroke层次匹配的总体思路 |
3.4.2 道路空间相似度计算 |
3.4.3 实验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顾及多特征的多尺度居民地融合处理方法 |
4.1 基本思想 |
4.2 多尺度面状居民地复杂匹配候选确定 |
4.2.1 多尺度面状居民地匹配关系分析 |
4.2.2 基于空间邻域簇的多对多匹配候选确定 |
4.3 顾及多特征的多尺度居民地匹配方法 |
4.3.1 居民地自身特征的相似度 |
4.3.2 居民地空间邻域特征的相似度 |
4.3.3 实验与分析 |
4.4 顾及多特征约束的Voronoi图点群选取方法 |
4.4.1 描述点群重要性的特征参量 |
4.4.2 点群冲突处理及选取关键步骤 |
4.4.3 实验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尺度道路和居民地空间关系一致性处理方法 |
5.1 尺度变换对道路和居民地空间关系的影响 |
5.1.1 降维对空间关系的影响 |
5.1.2 化简对空间关系的影响 |
5.1.3 合并对空间关系的影响 |
5.2 拓扑关系的描述和表达 |
5.2.1 基于九交模型的拓扑关系描述 |
5.2.2 线-面拓扑关系的层次性表达 |
5.3 多尺度道路和居民地空间冲突检测方法 |
5.3.1 地图空间中线-面和线-点冲突检测 |
5.3.2 矢量空间中线-面和线-面冲突检测 |
5.4 道路和居民地移位处理方法 |
5.4.1 道路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分类 |
5.4.2 道路与建筑物冲突处理方法 |
5.4.3 实验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尺度道路和居民地融合处理实验验证 |
6.1 实验介绍 |
6.1.1 实验系统概述 |
6.1.2 系统的主要功能 |
6.1.3 实验数据与内容 |
6.2 道路和居民地更新及融合处理实验 |
6.2.1 多尺度道路融合处理实验 |
6.2.2 多尺度居民地融合处理实验 |
6.2.3 道路和居民地一致性处理实验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1.1 主要工作 |
7.1.2 主要创新点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9)腾冲市矿山储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2 腾冲市矿山储量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2.3 系统需求分析 |
3 腾冲市矿山储量管理系统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2 数据库总体设计 |
4 腾冲市矿山储量管理系统实现 |
4.1 技术模块实现 |
4.2 系统功能实现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基于GIS的种植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现状 |
1.2.2 GIS在农业中的应用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种植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需求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用户分析 |
2.3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
2.4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种植专题数据融合与处理 |
3.1 数据分析 |
3.1.1 空间数据分析 |
3.1.2 非空间数据分析 |
3.2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 |
3.3 数据处理 |
3.3.1 空间数据处理 |
3.3.2 非空间数据处理 |
3.4 数据管理 |
3.5 实验验证-以土壤养分丰缺分析为例 |
3.5.1 研究方法 |
3.5.2 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种植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4.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2.1 种植信息模块 |
4.2.2 市场信息模块 |
4.2.3 生活信息模块 |
4.2.4 用工信息模块 |
4.2.5 政策法规模块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构成 |
4.3.2 数据库概念设计 |
4.3.3 数据库实体设计 |
4.4 种植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实现 |
4.4.1 主要技术 |
4.4.2 系统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四、GIS基础地理数据库更新方法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开源GIS的铁路地理信息平台研究及实现[D]. 年秋慧.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2]城市信息模型在建设项目规划审批中的应用研究 ——以防城港市为例[D]. 黄日斌. 广西大学, 2021(12)
- [3]电力安全生产输电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鄂天游.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冀晶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基于Web GIS的H市矿山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边庆平.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4)
- [6]上海市农用地动态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 周钰坤.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2)
- [7]基于WebGIS的多规合一信息平台研究和应用[D]. 徐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8]顾及尺度变化的道路和居民地融合处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 马京振.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
- [9]腾冲市矿山储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刘东.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10]基于GIS的种植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D]. 胡佳.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