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论丹纳对茅盾早期文艺观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许荣荣[1](2021)在《丹纳自然美观研究》文中提出
马圆圆[2](2020)在《在“夹缝”中追求“真” ——论韩侍桁的文艺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从参与革命文学论争到加入“第三种人”的阵营再到倡导抗战文艺,韩侍桁始终围绕着“真”做着文艺批评的工作。一方面他秉持着对现实的忠实描写的“现实主义精神”,要求艺术家接受“时代的束缚”,在深刻认识现实的基础上,指导现实前进的方向;认为艺术家应将“艺术的良心”与“高蹈的个性”相结合,在深刻地“自我”观察、诚实地“自我”告白、同情地“自我”批判的基础上,创造出有着时代共同人性的、感染大众的新“自我”;并指导艺术家通过营造艺术氛围、推动文学大众化、加入革命罗曼蒂克的方式,增强作品的情感感染力,以唤起读者大众的同情心理,进而启发大众认识现实的本质,加入推动社会进步的方阵中。另一方面,始终将艺术作为第一要义,强调艺术独立性和艺术价值重要性的韩侍桁,还将对现实的艺术变形的“为艺术的精神”作为批评的重要准则。在他看来,艺术本身不归属于任何他物的武器,艺术是自己的唯一武器,它有着独立存在的审美特性和独特的艺术价值;而艺术的表现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艺术家只有在进行深刻地现实认识之后,才能创作出具有现实存在可能性、清新自然揭示现实本质、感染并指导大众的文学作品。这种将现实的深刻认识与艺术的正确表现相结合的文艺,就是韩侍桁提倡的“真”的文艺。“真”的涵义并非仅有现实的真实,还要在艺术变形后具备现实存在的可能性,起着揭露现实、指导大众的作用。20世纪20-40年代期间,韩侍桁始终秉持着这一文艺观,由于从事着对封建思想、公式化理论、社会黑暗、趣味文学的批评工作,使得他不得不在政治化文学与纯文学两大主流文学话语的“夹缝”中艰难成长。对韩侍桁文艺观的深入研究和其文坛处境的探讨,不仅有助于认知特殊时代背景下这一类知识分子的文学境遇与思想斗争,还对当今文艺批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付甜甜[3](2019)在《茅盾早期文学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以往对茅盾早期文学观的研究,基本都侧重强调西方资源的影响。但是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知识分子,茅盾在传统文化中浸淫颇深。传统文化成为茅盾接受外来文学理论不可缺少的前见。梳理茅盾所接受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发现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与辩证思维在茅盾文学观念的形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功利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形式与内容的结合、观察与想象的结合、分析与综合的结合、客观与主观的结合、理想与现实的结合。
肖迪[4](2016)在《新世纪以来茅盾研究资料索引(2000-2009)》文中研究指明
姜峥[5](2013)在《现代性视域中的丹纳艺术理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丹纳的艺术哲学为核心展开讨论,以时间为线索、以对比为方法,具体通过对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以及启蒙时期对艺术观念的梳理及其与丹纳艺术观念的对比,来证明丹纳的艺术哲学具有现代性。本文共分为三章,首先,通过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以及启蒙时期的艺术发展论与丹纳所提出的“三要素”理论相对比。古希腊到启蒙时期艺术来源普遍概念以及艺术发展的循环论。丹纳的时代、环境、种族理论从历时性和同时性两方面阐述了艺术发展的现代性;其次,将古希腊到启蒙时期的艺术本质理论与丹纳的“特征论”相比较,古希腊到启蒙时期更多的是“模仿”理论,丹纳更多的是从具体出发来突出主要特征。最后从艺术批评的角度研究丹纳的“三标准”。从古希腊到丹纳之前的艺术批评标准是“他律的”,丹纳理论中的批评标准是“自律的”,具有现代性的意义。无论是从那个角度都能体现出丹纳的艺术理论所具有的现代性特征。在研究丹纳艺术理论的同时,不难发现,在艺术史的长河中丹纳的艺术哲学具有不可逾越的魅力。
钟家军[6](2012)在《孟子“知人论世”与丹纳“三因素说”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知人论世最早由孟子提出,本是一种修身尚友之道,经过后人不断的阐发,在时代流变中逐渐演化成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成为中国古典诗学的主流观念之一,影响至今,长盛不衰。丹纳三因素说是通过对种族、环境、时代三因素的考察,来解释艺术产生及本质的理论,成为盛极一时的社会学批评最重要的支柱之一。依照文学理论家韦勒克对文学研究的外部、内部之分,知人论世和三因素说都属于外部研究的范畴,两者之间有着很多契合之处,不仅都高度重视文学外部研究,也不约而同地忽视内部研究,在它们所注重的外部研究内部又有着共同强调的因素,如时代因素对文学的影响。与此同时,两者之间的相异之处也是很明显的,知人论世的核心在于“知人”,而三因素说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客观决定论;同时,在知人论世的演变中,读者的地位是忽隐忽现的在场,而在三因素说中读者是彻底的缺席。知人论世和三因素说根植于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思维模式,有着各自的流变传统,造成两者的理论品性也迥然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各自的理论价值和理论寿命。比较诗学新近的发展渐渐告别以往的平行比较的弊端,注重在比较中注入更多的文化因素,同时也倡导理论和作品的融合,不同文化的融合。在比较诗学的视域下,知人论世和三因素说不仅有着各自的价值维度,也有着在新形势下焕发活力的巨大潜力。摒弃文学研究的内外之分,走向总体研究,将研究的基点根植于文本的自身,注重文学的审美属性也许是让我们看到它们价值和发挥它们潜力的一条途径。
贾晶晶[7](2011)在《茅盾“为人生”文艺观溯源》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思想家,茅盾最早,也最鲜明地打出了文学"为人生"的大旗。茅盾"为人生"的文学观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西欧和俄国等外国文学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因此,具体分析自然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实证主义等对茅盾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研究茅盾的文艺思想,更好的理解"为人生"的丰富内涵。
张凤[8](2010)在《于“交错”中构建时代最强音 ——茅盾与延安文艺》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学与政治的纠结是显着的一个特点。这是因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文学作为思想启蒙的武器,被委以重任。进步的作家们用他们的创作呼吁着社会的进步,呼吁着人民的觉醒,他们以极其鲜明、自觉的政治意识围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个人的创作。茅盾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儿,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他的创作虽然没有描写烽火硝烟的战场,没有直接描写解放区人民的战斗热情,但是在革命运动的浪潮中,他始终以笔为战斗武器,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为中国革命,也为中国共产党播撒着革命文艺的种子。作为革命文艺的传播者,茅盾当然与延安文艺之间存在着一些偶然与必然的关联,而文学与政治的完美结合也是茅盾一生最大的亮点,本文试图以茅盾的文学创作和他不断进步的政治意识,对茅盾与延安文艺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和阐述。
曹莹[9](2009)在《傅雷文艺批评研究》文中认为傅雷是中国现代着名的翻译大师,一直以来,人们称道并且关注他在翻译领域的成就。而事实上,他在文艺批评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将严肃高尚的人生信条,诚挚细腻的情感,敏锐卓越的秉赋以及贯通中西、融通各个艺术门类的丰厚学养灌注于他的鉴赏和批评之中,使之独具特色。因此,全面系统地研究傅雷的文艺批评有助于深入揭示中国20世纪文学批评的历史面貌和发展轨迹,总结和积累具有现代意识和中国民族特色的批评经验,为开拓未来中国文学的发展道路提供启示。傅雷深受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他将人生与艺术视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将艺术创造的主体视为研究艺术、评价作品的基础和起点。他要求人格与作品的品格高度统一,把人格视为艺术存在的本质要素。在人格当中他最注重的特质有三:首先真诚是开启艺术之门的第一把钥匙。其次在伦理上导向至善的强大精神力量是艺术创造的动能,也是作品具备深刻崇高的审美特征之保证。最后,通过超越的途径实现理智与情感的平衡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傅雷还要求艺术家坚持不懈地进行专业技术的修炼。技术的训练必须与陶冶情操、开阔胸怀和提升心灵境界结合起来。为此,艺术家一方面应继承前人的经验,并借鉴外来艺术;另一方面应从自然中吸取材料和暗示,创造“自然”的,富有生命力的作品。在对待宏观的文艺现象方面,傅雷的批评深受法国批评家丹纳的影响。傅雷长期研读并最终翻译了丹纳的《艺术哲学》,从科学和历史两个主要向度上吸取了其中的精髓——“种族”、“环境”、“时代”三因素理论。傅雷抓住了三因素背后丹纳的“总体”思想,从综合的视角上理解文艺发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规律;他把“总体”思想与中国传统治学要诀“通”结合起来,发挥了三因素概念本身的模糊性所带来的理论阐释空间。在运用该理论的过程中,傅雷采取了三种策略:对一些文学和文化现象选择从果到因逆向推求,使它们的意义不言自明;对一些作家作品,从作家的切身经历等一些直接原因加以阐释;他还重视像宗教这样的“中间”因素对文学的影响。在对待具体的文学作品方面,傅雷的批评以巴尔扎克小说为范式,以丹纳所谓的突出“主要特征”——“人性”为主旨,表现出个性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傅雷认为要在以文学形式表现人性之前必须明确三个前提条件:揭示人物的现实意义乃小说创作的一大目的;作家须通过经历生活的苦难磨砺人格以达到对人物的同情,但又要从自己创造的人物的情欲中超脱出来;斗争的人生观是理解和评价人物的思想来源。傅雷还认为,要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突出“主要特征”,必须达到四个基本要求。第一,人物形象要合乎逻辑与客观现实;第二,人物的极端情欲最好通过祸害的方式表现出来;第三,须用“光暗”作为核心技巧来实现作品的悲剧美学风格;第四,细节的完备应与情节的紧凑和结构的完整相配合。勤勉毕生的翻译事业深刻影响了傅雷的文艺批评,为其别开生面。首先,翻译影响了傅雷对作品的选择和理解:令批评者明确了郑重的欣赏态度和自身的才能、局限;令批评者提升自己的才能修养,做好充分准备,努力适应作品;另批评者对作品的理解超越“理性认识”的层面而达到“感情深入”的境界。其次,通过翻译傅雷得以深入抉发作品语言层面的微观视界:他在不同语言的艰难转换中逐渐形成了关于理想汉语形式的基本理念;通过词句的推敲斟酌传达作品的含义与风格;以原作为依托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欣赏者的创造力。最后,翻译为我们开辟了在他的批评家身份以外理解其文艺批评的契机,由此我们得以了解:傅雷从事文学翻译的目的有一个从训育到审美的发展过程;通过翻译,形成了他特有的批评习惯和趣味倾向;翻译还为他提供了一个反省批评本身的“诠释者”立场。傅雷的文艺批评具有崇高严肃的价值标准,鲜明活跃的个性魅力,独立生长的精神境界和广博融通的学术底蕴。他的水准足以与堪称中国现代批评之山脊的京派批评一较长短。傅雷的批评不仅能为中国的文艺树立永恒的楷模,而且拥有在当代仍然新鲜和富有生命力的质素,因此在中国现代批评史上独树一帜。
任美衡[10](2007)在《茅盾文学奖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当代中国的“第一文学大奖”,茅盾文学奖既广泛地反映了近三十年文学的坎坷与曲折,又形成了独特的、开放的和以新现实主义为主体的茅盾文学奖美学。因此,无论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制度实践,还是从作为“一个国家文学实力标志”的长篇小说体裁:无论是从茅盾文学奖美学内在的本质特征,还是从提升中国的文学形象与实力、加强与世界文学的深刻联系,以及从制度、文本到文化对当代文学研究进行本体反思等等方面,茅盾文学奖都值得我们进行严谨而深刻的学术研究。然而,尽管当前对茅盾文学奖众说纷纭,但是,如果我们细究的话,就会发现,对茅盾文学奖主要存在着两极评价,一是过度抬高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地位,认为它有着价值的“永恒性”,永远不会贬值,忽略了茅盾文学奖的某些作品的“历史性”,或者说它们本身所固有的局限;一是过度贬低茅盾文学奖的文学价值,认为它是政治或者意识形态的产物,与“纯文学”无关,并且由于文学的边缘化正在趋于“速朽”;还有的论者把茅盾文学奖“娱乐化”,以耸人听闻的评价或者貌似揭秘的“内幕”进行歪曲或者遮蔽,使之失“真”;以及受限于方法、观念、视界等等因素,茅盾文学奖研究至今仍不成熟,甚至欠缺与之展开的具有学理深度的“对话”。鉴于茅盾文学奖研究的某些缺失,如欠缺理性与对学术研究的基本标准之自觉的遵守和认同,欠缺对研究对象生命式的理解与感悟,特别是欠缺把古今中外文学研究方法之自觉地融汇贯通等等,本论文将借鉴接受美学和M·H·艾布拉姆斯的“艺术批评的诸种坐标”观点,以及韦勒克与沃伦所倡导的文学之“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理论,遵循方法选择与运用的“还原”、“总体性”和“辩证地批判”等等三个基本原则,采取“综合创新”方法对茅盾文学奖进行跨对象、跨文化与跨学科研究,力求从三个层面对茅盾文学奖作丰富的阐释与实事求是的评价。一是制度层面。党和国家从宏观上制定了有关文化政策、措施或者规定,它们与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以及其他社会因素共同构成了当代文学生存的总体环境,我们称之为“外部制度”;主办者专门针对茅盾文学奖所制定的“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是积六届评奖经验而成并遂步完善的,它们构成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场”,我们称之为“内部制度”;在兼顾以前的各种“条例”之时,我们主要还是以“修订稿”作为论述对象。它包括茅盾文学奖的“评选标准”、“评选内情”、“思想内涵”、“现实主义审美领导权”以及“经典观”等等义域。这些“内部制度”具有“软性”的引导功能,它们方方面面地影响着茅盾文学奖,并策动着茅盾文学奖美学的形成。一是“文本-美学”层面。这主要是指:茅盾文学奖尽管文本互不相属,但都有着内容的“互文性”,在艺术特征方面也具有某种宏观的“整体性”。当然,它们是开放而非封闭的。不断地吐故纳新;是动态而非静止的,维持着某种异态的平衡;逐渐趋向于深刻的内在化而非表象式背离,体现出虽具多样但又有若干共性的美学追求。从总体性来看,茅盾文学奖主要通过题材的倾斜呈现,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之文学主潮,包括全知视角、正面价值、新现实主义与史诗传统等等具有原则意义的“基本叙事”因素,以及共同的思维精神——它们构成了茅盾文学奖美学的“基础”。从类型性来看,茅盾文学奖主要通过农村小说与乡土意识、改革小说及其精神变迁、历史小说及其叙事观念,以及张洁从《沉重的翅膀》到《无字》的“文学转型”等等方面丰富、补充了茅盾文学奖美学的现代内涵。从个体性来看,在茅盾文学奖美学的宏大结构之中,一些文本以其杰出的艺术成就而使之增色;笔者在论文之中为它们作了深入的“文本细读”,如《平凡的世界》深度的价值取向、《白鹿原》深厚的悲剧意识、《长恨歌》深刻的生命伦理、《张居正》独特的叙述哲学、《尘埃落定》丰富的想象诗学等等,从而进一步完善茅盾文学奖美学。这些内容构成了茅盾文奖美学的主体与基本框架。一是“比较—美学”层面。我们把茅盾文学奖与世界“第一文学大奖”——诺贝尔文学奖比较的话,会发现它们既有若干的认同途径或者共性,但也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障碍和缺失,如《静静的顿河》与《战争与人》深在的精神联系、《大街》与《芙蓉镇》的国家形象诗学、《约翰·克利斯朵夫》与《白门柳》的知识分子形象、《开罗三部曲》与《茶人三部曲》的叙述同构关系等等。通过这些比较,我们可以认为,茅盾文学奖与世界文学是相通的,尽管它还有着种种的不足甚至缺陷,但在主要方面,它在不断地跟进与融合世界文学,并在不断地对话与交流中建构着自己的诗学特色。我们深信,在攀向高峰的途中,尽管还会有困难重重,但它将在世界文学的格局中,代表着当代中国文学成为不可或缺又风格独具的一极。最后,对茅盾文学奖进行展望,随着当代中国文学的成熟及与世界文学融合的加快,茅盾文学奖将更为全面地体现出华语性、人文性与经典性,并将具备着世界意义。当然,任重道远,这是需要我们大家及社会的不懈与共同努力。
二、略论丹纳对茅盾早期文艺观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丹纳对茅盾早期文艺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在“夹缝”中追求“真” ——论韩侍桁的文艺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作为“第三种人” |
二、作为文艺批评家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在政治文艺观与纯文艺观间从事文艺批评 |
第一节 文学思想渊源及文坛批评现状 |
一、文学思想渊源 |
二、文坛批评现状 |
三、特殊身份的推动 |
第二节 “夹缝”处境下的文艺批评 |
第二章 “现实主义精神”:对“真”的追求 |
第一节 “时代的束缚”——从现实中来到现实中去 |
第二节 以表现“自我”为目的,以感染大众为结果 |
一、“自我”观察:时代下共同人性的抒写 |
二、“自我”表现——告白后新生命力的创造 |
三、“自我”表现意义:大众感染力 |
第三章 “为艺术的精神”:对“真”的表现 |
第一节 “艺术本身是唯一武器”:重视艺术自身属性 |
一、艺术的独立性 |
二、艺术的价值 |
第二节 “艺术的表现”:强调艺术手法的恰当运用 |
一、“艺术化的现实”:具备现实存在可能性的艺术 |
二、文章风格:清新自然、激昂有力 |
第三节 艺术的批评:在历史长河中认知现实的方向 |
第四章 韩侍桁文艺观的辩证评价 |
第一节 韩侍桁文艺观的历史贡献及现实意义 |
第二节 韩侍桁文艺观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本人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3)茅盾早期文学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茅盾接受传统教育的情况 |
二、茅盾早期的文学观 |
三、传统观念对茅盾早期文学观的影响 |
(5)现代性视域中的丹纳艺术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第一章 艺术发展论 |
第一节 古希腊时期到启蒙时期的艺术发展论 |
一、古希腊时期 |
二、中世纪时期 |
三、文艺复兴时期 |
四、启蒙时期 |
第二节 丹纳艺术发展论的基本观点 |
一、种族 |
二、时代 |
三、环境 |
第三节 世俗化与丹纳艺术发展论的现代性意义 |
一、世俗化与现代性 |
二、世俗化与丹纳的艺术发展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艺术本质论 |
第一节 古希腊时期到启蒙时期的艺术本质论 |
一、古希腊时期 |
二、中世纪时期 |
三、文艺复兴时期 |
四、启蒙时期 |
第二节 丹纳艺术本质论的基本观点 |
一、特征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节、理性化与丹纳艺术本质论的现代性意义 |
一、漫长的理性化 |
二、理性与丹纳的艺术本质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艺术批评论 |
第一节 古希腊时期到启蒙时期的艺术批评论 |
一、古希腊时期 |
二、中世纪时期 |
三、文艺复兴时期 |
四、启蒙时期 |
第二节 丹纳艺术批评论的基本观点 |
一、特征的重要程度 |
二、特征的有益程度 |
三、效果的集中程度 |
第三节 文化分化与丹纳艺术批评论的现代性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孟子“知人论世”与丹纳“三因素说”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知人论世研究述评 |
0.2 三因素说研究述评 |
0.3 选题意义 |
0.4 研究方法 |
第1章 知人论世和三因素说的内涵阐释 |
1.1 知人论世的提出与内涵 |
1.1.1 身世处境角度的知人论世 |
1.1.2 为人知人角度的知人论世 |
1.2 “三因素说”的内涵与渊源 |
1.2.1 “三因素说”的内涵 |
1.2.2 “三因素说”的渊源 |
第2章 知人论世与三因素说的相似与相异 |
2.1 “知人论世”与“三因素说”的相似 |
2.1.1 重视外部规律 |
2.1.2 强调时代因素 |
2.2 知人论世与三因素说的相异 |
2.2.1 主体地位迥异 |
2.2.2 理论品性不一 |
第3章 知人论世与三因素说的转换整合 |
3.1 走向内外兼顾与面向总体文化 |
3.1.1 走向内外兼顾 |
3.1.2 面向总体文化 |
3.2 突出文本地位与关注审美属性 |
3.2.1 突出文本地位 |
3.2.2 关注审美属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茅盾“为人生”文艺观溯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 左拉和自然主义的影响 |
二、丹纳三因素决定论的影响 |
三、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影响 |
(8)于“交错”中构建时代最强音 ——茅盾与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文学与政治的交错 |
(一) 从“文学新青年”到“阶级艺术家” |
(二) 优秀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
(三) 延安文艺遥远的呼应者 |
二、沐浴在延安的阳光下 |
(一) 在延安的社会活动与文化活动 |
(二) 着名作家“任教”鲁艺 |
(三) 在延安的理论成就 |
三、谱写新阶段的文化“桥梁” |
(一) 情系延安,第二战线作战斗 |
(二) 从认同到兴奋,对《讲话》的认识 |
(三) 革命征程新阶段与延安文艺的胜利会师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傅雷文艺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傅雷文艺批评的必要性 |
目前傅雷文艺批评研究的状况 |
本文的指导思想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以创作主体为基础的批评观 |
第一节 艺术家的人格修养 |
第二节 艺术家的专业修炼 |
第二章 傅雷对“三因素”理论的接受与运用 |
第一节 对丹纳批评思想的接受 |
第二节 运用“三因素”理论的依据 |
第三节 运用“三因素”理论的策略 |
第三章 傅雷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 |
第一节 表现人性的前提 |
第二节 塑造人物的要求 |
第四章 翻译影响下的文艺批评 |
第一节 作品的选择与理解 |
第二节 抉发作品的微观视界 |
第三节 从翻译看批评 |
结语 |
附录 1 刊于《文艺春秋》杂志的傅雷佚文 |
附录 2 亦庄亦谐的《钟馗嫁妹》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茅盾文学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角度和方法 |
第三节 论文的设计 |
第四节 茅盾文学奖的研究现状及反思 |
第二章:茅盾文学奖的"评奖制度" |
第一节 关于茅盾文学奖的"评选标准" |
第二节 关于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内情" |
第三节 关于茅盾文学奖的"思想内涵" |
第四节 关于茅盾文学奖与"现实主义审美领导权" |
第五节 关于茅盾文学奖的"经典观" |
第三章:茅盾文学奖的"文本—美学"(上) |
第一节 历史呈现与茅盾文学奖的"题材类型" |
第二节 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关于茅盾文学奖的精神主题 |
第三节 关于茅盾文学奖的"基本叙事" |
第四节 关于茅盾文学奖的"思维精神" |
第五章:茅盾文学奖的"文本—美学"(下) |
第一节 《平凡的世界》:多重冲突与价值取向的深层构型 |
第二节 《白鹿原》:悲剧意识与本色人生的交互变奏 |
第三节 生命的蝉蜕与发现:关于《长恨歌》的叙事伦理 |
第四节 穿越"史诗"之门:关于《张居正》的叙事哲学 |
第五节 心灵的力量:关于《尘埃落定》的想象诗学 |
第七章:余论 |
第一节 华语性、人文性、经典性:茅盾文学奖美学的文化逻辑 |
附录一:参考书目 |
附录二: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略论丹纳对茅盾早期文艺观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丹纳自然美观研究[D]. 许荣荣. 辽宁大学, 2021
- [2]在“夹缝”中追求“真” ——论韩侍桁的文艺观[D]. 马圆圆.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5)
- [3]茅盾早期文学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J]. 付甜甜.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9(02)
- [4]新世纪以来茅盾研究资料索引(2000-2009)[A]. 肖迪. 《茅盾研究》第15辑——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论文集, 2016
- [5]现代性视域中的丹纳艺术理论[D]. 姜峥. 黑龙江大学, 2013(S1)
- [6]孟子“知人论世”与丹纳“三因素说”的比较研究[D]. 钟家军. 湘潭大学, 2012(01)
- [7]茅盾“为人生”文艺观溯源[J]. 贾晶晶.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4)
- [8]于“交错”中构建时代最强音 ——茅盾与延安文艺[D]. 张凤. 延安大学, 2010(06)
- [9]傅雷文艺批评研究[D]. 曹莹.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1)
- [10]茅盾文学奖研究[D]. 任美衡. 兰州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