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的目标和努力工作

明确的目标和努力工作

一、明确宗旨 辛勤耕耘(论文文献综述)

钟飞燕[1](2021)在《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超越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既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但其主要实践载体——学校劳动教育,却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进行的。步入新时代,劳动教育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新角色,担负新使命,也必然遇到新问题。当前,处于起步阶段的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其轰轰烈烈开展的背后是各种形式化、空心化、碎片化现象,形成高投入与低实效之间的巨大反差。因此,对其进行积极的理论和现实回应,是促进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立足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和学生新特点,参照“泰勒原理”,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的教育活动科学化程序,从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等方面对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性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讨,以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的科学化、常态化、规范化。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行理论和现实回应,界定其内涵和本质是前提。学校劳动教育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劳动”为核心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纯粹知识性或通识性教育活动,学校劳动教育是国家进行国民教育的专门化教育实践。其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指向,即传播和培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理论回应层面,本文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性理论建构,系统分析了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及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等构成要素。其一,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学校劳动教育曾被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泛化为综合社会实践的方式,这些都被历史证明是违背劳动教育客观规律的。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应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从物质性的、技术性的功利追求回归到育人本质中来,引导学生理解“为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认同“何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主体观;领悟“如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过程观;理解“何以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权益观。其二,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构建应超越“工具”取向,回归“人本”取向,立足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素养。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包含劳动与人类历史、劳动与人生、劳动与社会、劳动与伦理等主题,并通过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组织起来。为了提高教育实效性,应进一步优化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内容,使其既与自然融通,与生活对话,又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既与传统接轨,又与未来同向。其三,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其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为了提高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实效性,要挖掘其困境症结,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完善各项保障制度,推进评价体系的创新。在现实回应层面,本文针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出现的问题,既从长远角度做出宏观的战略思考,又从具体操作层面提出规范的措施。面对复杂的形势,学校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出现许多问题,如重“劳动形式”轻“教育意义”、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重“个人实践”轻“集体劳动”、重“苦干盲干”轻“特色发展”、重“高调前进”轻“整体规划”等,导致其陷入形式化、片面化、工具化、空心化、碎片化的困境中。为此,学校应建立课程标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适应劳动新形态,拓展劳动教育平台;立足学生新特点,创新劳动教育方法。此外,还应通过构建家校社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大中小一体化发展的劳育机制,以及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保障学校劳动教育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相互的。为了提高实效性,应以科学的劳动教育理论指导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与此同时,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因此,对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立足时代之需,在长期的互动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帅嘉文[2](2020)在《北大荒精神的历史演变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史既是一部军人创业的历史,也是一部青年奋斗的历史,更是一部弘扬民族精神、展现民族风貌的历史。70年来,北大荒人在不断艰苦实践的过程中缔造了具有黑龙江垦区特色的精神资源——北大荒精神,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演变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瑰宝。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探究北大荒精神的历史演变,并深入挖掘其当代价值,试为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全文包括绪论、四章正文以及结论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篇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北大荒精神的研究动态和趋势进行系统梳理和综合分析,而后阐释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以及创新之处。正文部分则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介绍北大荒精神的形成背景。主要从北大荒的自然地理概况以及北大荒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论述,首先介绍了北大荒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种植条件;其次分析了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历史渊源,即溯源于中华传统美德、中国革命精神和龙江地域文化;最后阐述了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以及北大荒人的艰苦实践,并按照历史分期和主体构成划分为三代北大荒人,他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共同为垦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凝聚形成了北大荒精神。第二,论述北大荒精神演变的历史过程。本文以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历史史实为依托,重现三代北大荒人艰苦实践的历史场景,通过整体分析将北大荒精神演变的历史过程分为三个时期,即开发初创时期的北大荒精神、建设发展时期的北大荒精神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北大荒精神,虽然在此过程中北大荒精神的基本内涵并未发生改变,但其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呈现的具体表现形式却各不相同,并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丰富,最终走向成熟,进而让北大荒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第三,阐述北大荒精神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和基本特征。时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北大荒精神得以升华,诠释了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核心要义,具体表现为全体北大荒人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并展现出具有浓厚历史积淀和时代风采的基本特征,为黑龙江农垦地区的不断发展提供力量支撑。第四,分析北大荒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弘扬路径。北大荒精神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培育和锤炼出来的,在现阶段承载着更加重要的价值意义。它既是促进垦区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龙江振兴的动力支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更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因此,我们要积极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背景下的北大荒精神,本文据此提出要深化学习研究、健全制度保障、树立典型模范和开展宣传教育等弘扬路径,从而使北大荒精神源远流长,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为。最后,结论部分主要是对北大荒精神的历史演变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成果进行整体总结,从而彰显北大荒精神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并对北大荒精神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更加深入地研究北大荒精神,不断为祖国农垦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陈莉[3](2020)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考察中国百余年来的儿童文学发展,1949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70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界一方面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一方面建构和创作本土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过程中,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儿童文学发展的中国道路。本论文主要采用比较文学“接受——影响”的研究方法,探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实证性地描述这一过程,具体呈现译介的成果及其与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构和作品创作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揭示其中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本论文共分七部分:绪论:简要说明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对五四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史作一简述。第一章:评述“十七年”及“文革十年”时期在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十七年”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及传播的概述。二是以儿童文学评论家兼作家陈伯吹为例,讨论“十七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结合当时的儿童文学作品,具体呈现外来影响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并以这一时期有较大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严文井和孙幼军的创作为例作深入探讨。四是以几部儿童小说为样本,探究揭示“文革十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的基本特征。第二章:评述1976年至1980年期间,“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1976至1980年期间,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二是“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三是以科幻文学作家郑文光、叶永烈为例,讨论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在挣脱历史惯性时发生的变化。第三章:评述改革开放初期(1981-1989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讨论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八十年代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概述。二是以鲁兵、胡从经、洪汛涛、王泉根两代学者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周锐、冰波、柯岩和沈石溪等人的作品为例,讨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四章:评述改革开放进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年)期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情况的概述。二是以汤锐、孙建江、王泉根、方卫平、朱自强、刘绪源、彭懿等七位青年学者为例,讨论1990-1999年期间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孙幼军、秦文君、曹文轩、梅子涵、汤素兰、陈丹燕、彭懿和杨红樱两代儿童文学作家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五章:本章以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为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日本图画书理论家、编辑和出版人松居直先生的图画书理论为例,简要阐述这一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传播过程。二是从学者接受、儿童文学教材中的体现、原创图画书月刊的发展等方面着手,探究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三是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分析中国原创图画书发展的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语:在回顾70年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和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探究这一译介和影响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提出展望。总之,新中国成立后对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的全方位译介及其影响,导致中国儿童文学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推动了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并由此改变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外在风貌。改革开放后对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为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借鉴及影响,使得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建构和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都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在绚烂的世界儿童文学地图中展示出中国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因此,探究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及其影响,有助于我们理清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评判中国儿童文学的特征及意义,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进而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金怀菊[4](2020)在《习近平劳动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劳动创造人类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这是亘古不变的铁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劳动美德的基础上,着眼于当今国际形势、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实和新时代的劳动特点,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劳动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及其中国化的新局面和新境界。习近平劳动思想体现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问题导向性,坚定有力地回答了新时代劳动还光荣吗?劳动还有价值吗?劳动还能致富吗?等问题,并且还表明了为什么劳动能够创造幸福、什么样的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等问题。习近平劳动思想深刻阐述了劳动助推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重要意义,重申了劳动的力量,这是对劳动创造价值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劳动者地位和权益的重要保障。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风尚,明确了“创造伟大”的发展动力,突出了“劳动教育”的引领作用,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指明了“实干兴邦”的现实路径。本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依据,立足时代分析和把握习近平劳动思想,并从习近平劳动思想的形成基础、主要内容、重大意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力求对习近平劳动思想有一个较为清晰和系统的认识,汇聚起共创美好生活的强大正能量,为实现我国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柱。全文共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习近平劳动思想的形成基础。这部分主要围绕习近平劳动思想形成的思想资源、现实背景和实践基础三个维度展开论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美德是习近平劳动思想形成的思想资源;国际发展局势和国内劳动领域的新变化是习近平劳动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习近平知青岁月时期的劳动实践和基层从政经验是其劳动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第二部分,习近平劳动思想的主要内容。这部分聚焦于劳动价值论、劳动创新论、劳动教育论、劳动和谐论、劳动保障论和劳动幸福论六个方面来深入分析习近平劳动思想的具体内涵。习近平坚定有力地扭转了当今社会和劳动领域出现的质疑劳动价值、看不起普通劳动者、轻视体力劳动、贪图不劳而获、崇尚暴富等错误价值观念,强调劳动创造财富和幸福,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建设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强调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有机结合,以培育劳动精神,形成崇尚、热爱、尊重劳动的价值取向;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提高劳动者素质,保障劳动者权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幸福等论断。第三部分,习近平劳动思想的重大意义。习近平劳动思想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生活力,彰显出新时代的风采;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提供了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思路;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拓宽核心价值观培育新路径;筑牢了共产党人的思想长城,推进伟大工程建设的行动引领。

刘建军,冯培,黄蓉生,曲建武,王小梅,谢守成,佘双好,白显良,王永友,毛殊凡,查朱和,彭庆红,谢成宇[5](2020)在《十年携手与共,坚守创刊初心——《高校辅导员》创刊十周年笔谈》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4月,《高校辅导员》迎来创刊十周年。十年来,得益于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各级领导、专家学者的关怀帮助,得益于广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特别是高校辅导员的信任支持,《高校辅导员》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落实办刊宗旨,不断提高办刊质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工作交流与理论探索的重要园地、推动工作研究与理论创新的重要平台。在创刊十周年之际,部分领导、专家学者、思政骨干及期刊社撰文,回顾《高校辅导员》发展历程,记录与《高校辅导员》之间的故事,对期刊发展提出意见与建议。现将部分文章予以刊发,以飧读者。

吕姝焱[6](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研究表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汤素娥[7](2019)在《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文中认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辉煌的历史;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上审视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明确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赋予了劳动更多首创性、生动性、科学性的时代内涵、美好展望、切实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如何深入研究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捋顺其生成源流、廓清其内容构件、探究其理论品格、查摆其现实挑战、审思其实践要求,这对党中央在新时代团结带领广大劳动人民向劳动要精神力量、向劳动要社会实践、向劳动要文明素质、向劳动要生产力、向劳动要核心价值观,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蕴和实践价值。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生成源深流长。从理论渊源上看,得益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学说的涵养;从价值传承上看,是对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劳动论述的赓续;从文化涵育上看,深受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伦理、中国共产党劳动文化、红色革命家庭美德的影响。从实践养成上看,离不开习近平自身在知青岁月、地方从政、治国理政等不同时期工作岗位的劳动锻造。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内容博大恢弘。其中,劳动价值论,阐述了劳动创造人类文明、劳动铸就“中国梦”、劳动成就人的价值。劳动精神论,披述了目标层面的科学劳动、体面劳动、幸福劳动的理想状态;理念层面的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德性态度;行为层面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实践道义。劳动主体论,沥述了扞守劳动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扬劳动群众的精神引领、助力劳动群众的全面发展。劳动关系论,陈述了和谐劳动关系意义深远、着力化解劳动关系纠纷、全面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理论品格鲜明。其内容架构的严谨性与逻辑关涉的指向性表现在:劳动价值论阐述立论旨趣并回答“何为劳动”、劳动精神论披述价值遵循并回答“何以劳动”、劳动主体论沥述力量依托并回答“何人劳动”、劳动关系论陈述实践照应并回答“何从劳动”。其外显特征的鲜明性与内隐特质的立体性表现在:时代性与人民性的高度融汇、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传承性与超越性的紧密结合、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效贯通。其现实地位的重要性与理论贡献的深远性表现在: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成为民众共识、艰苦奋斗成为主流风尚的社会底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成为国家旋律、劳动浇筑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追求。当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面临多方面的现实挑战。现实挑战的问题表现在,劳动价值认知异化偏向、劳动群众地位被边缘化、弘扬劳动精神知易行难、劳动关系纠纷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成因在于,正面引导乏力与负面止损迟滞、逐利本性膨胀与调解组织疲软、家庭教育流俗与全面教育脱节、认知判断犹疑与实践定力不足。其危害在于,一定程度消解民族复兴的资源投入、妨碍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弱化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要遵循科学的实践要求。首要任务是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发挥家庭教育的育人功能、提升学校教育的育人质量、改进继续教育的育人效能、激活自我教育的内化作用。基本要求是筑造健康劳动环境,营造劳动至上的社会环境、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创造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必备保障是构建科学管用的劳动机制,建立健全劳动责权清晰的工作机制、劳动实践规范的奖惩机制、劳动权益维护的监督机制。

温跃强[8](2019)在《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陈洪作为我国近现代具有影响的音乐教育家,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我国“新音乐”运动倡导者之一,他主张在立足自己的民族性的基础上,学习、借鉴西方先进音乐文化,进而创造富有中国时代精神的新音乐,创建中国民族乐派,最终实现中国音乐的伟大复兴。这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实践家,他立足学校音乐教育并关注参与社会音乐教育,他的音乐教育实践是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他编辑期刊、创作音乐作品、译介西方音乐等,他从事的这些音乐实践是服务于他从事的音乐教育实践的,从广义上讲,属于他从事的音乐教育实践的一部分。他不仅投身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和师范音乐教育,而且还参与并关注我国社会音乐教育。他的音乐教育实践经历了广东戏剧研究所时期(萌芽期)、私立广州音乐院时期(早期)、上海国立音专时期(中期)、南京国立音乐院和南京师范学院时期(晚期)。他的音乐理念产生自他的音乐教育实践,“音乐救国”“中庸之道”“实用主义”等教育理念基本上贯穿了他的音乐教育实践。他的每一阶段的音乐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时代的经济和政治,有其独特的特点。特别是在南京师范学院(1983年改名为南京师范大学)时期,他在高师音乐教育领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师范性”“为师之道在于慈”“师德是教师的根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等高师音乐教育的理念,这些理念不仅促进了当时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对当下我国的音乐教育仍有积极的影响。当代中国,音乐教育发展整体向何处去?就必须在深入考量当前形势和问题的同时,系统归纳和总结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变革和发展,了解并研究近现代音乐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有利于为我国当下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陈洪作为近现代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教育实践和音乐教育理念值得后人去梳理和研究。研究他的音乐教育理念对当时我国的音乐事业有什么影响?研究他的音乐教育理念对当下我国音乐文化事业尤其是音乐教育事业有什么样的积极借鉴意义?从史学和教育学的视角,对他的音乐教育实践道路和音乐理念进行研究,有助于客观地评价陈洪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成就和地位,尤其是他倡导的立足民族性、借鉴西方形式的开创性音乐理念及“师范性”的音乐教育理念对当下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仍有着积极启示意义。从而更有利于我国音乐文化事业(包括音乐教育事业)的协调健康发展。

浦晗[9](2018)在《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文中指出南戏作为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以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结束了中国戏剧漫长的酝酿期,揭开了中国戏剧成熟期的篇章。它上承歌舞百戏,下启昆腔乱弹,是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一个的重要节点。但由于古代文人的偏见与“重北轻南”曲学思维的影响,南戏在古时却罕有学者关注,有关南戏的记载和研究也呈现出片面、破碎而单一的特征,人为地造成了巨大的学术空白。晚近以降,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引发了学术语境的新旧转向,传统学术在对西学的调试与顺化中走向裂变,正统诗文的地位趋于式微,民间通俗文艺的社会价值在各类文体的“文学革命”中得以重估,并被提振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蕴含的学理价值也被学者逐渐发掘,中国民俗学的大幕缓缓揭开。在这一背景下,第一批在近代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学人开始以现代学术的理念对南戏进行观照,初步建构了近代南戏研究的范式。随着一批重要文献的陆续发现,众多国内外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利用这些文献展开了对南戏剧目与曲文的辑佚,以此还原南戏真实的历史面貌,搭建南戏研究的文献基础;与此同时,晚近佛学的复兴与“文化移动论”学说的引介,为“印度戏剧输入说”的酝酿提供了理论温床及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诱发了学界对南戏产生问题的集体性探讨,客观地形塑了现代南戏史述的完整模式。南戏研究也在这一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中走向了的专门化。南戏学术伴随着百年学术的整体进路而升降沉浮,在形成专题思想史的同时在其间清晰地呈现出了学术之“势”。二十世纪下半叶,起步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的功利性诉求,以及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最终在1956年引发了文艺界对《琵琶记》的大讨论。在这场盛况空前的讨论中,这一批由“旧”入“新”的学者开始尝试以文艺社会学的理念去阐释古代经典文本,在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中坚守着学术的主体性,平衡着学术与政治的天平,并在“大讨论”之后将南戏研究带入了第二个历史高峰。但随着意识形态的强化步入极端,南戏研究也无力抗争地迅速陷入了政治的泥沼,成为了庸俗社会学的注脚。文革结束以后,学界通过深刻的学术反思重塑了学术的传统与谱系,在方法论的自觉与燥热中,西方文艺研究的理论体系渗入了传统戏曲研究的畛域,南戏研究也顺着新时期文艺研究解构式的后现代逻辑而逐步走向了多元化。深入到具体的研究事项,作为研究核心内容的南戏史述最终要通过“释名”而达到了意义的完成,而“释名”的过程则具象地勾勒出了史述之“度”。史着中的南戏书写直观地展现了现代南戏研究的“格局”与“视角”。南戏的历史研究则是南戏研究中最为核心也是争议最多的研究领域。但在这诉讼纠纷与公案频出的南戏史述中,南戏本身的名称亦得到了学界最大程度地辨析,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在戏曲史的视阈下串联历史中的南戏文献,各种称谓被历时性地从文献记载中析出,并与南戏发展的历史相连接,南戏的概念从长时期割裂式的平面变成了立体而关联的图示。在“正名”的过程中,南戏所指称的对象逐渐“僭越”了短时段与单一化剧种的矩矱,而具备了整体性的戏曲史与戏曲学意义,逐步生成了完整而立体的学科概念。南戏研究百年的历史进程生发了南戏作为学科的意义,也同时建构了多元的研究维度与学术空间。这些多元的研究层次构成了南戏作为现代学科的内部结构,生动地描摹了研究者的审视之“维”。文献是研究的基本面,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贯穿了现代南戏研究从始至今的整个流程,也塑造了南戏研究“言而有据、论从史出”的学科品格。舞台艺术的研究则以文献为基架,又同时最大程度地延展了文献研究的意义,补充了文献视角的单一性,构成了南戏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而在文献与舞台艺术的研究维度之外,南戏学术还有一个“日常”与“非日常”的社会学空间。前者在向上的立场中强调南戏作为宏观的社会结构及其具备的社会功能,后者则在向下的方向里呈现了其作为民间微观社会行为的社会观念。这一社会学的批评空间最大程度地延展了南戏学科的边界,为南戏形成发展等问题的戏曲史研究、舞台艺术研究,以及版本、剧情、思想等方面的文本研究,提供了从社会外围因素出发的观察视角。总体而言,南戏研究从近代的起步至今,在百年时光的洗礼与沾溉中,在一代又一代戏曲学人的开拓与耕耘下,取得了丰硕而瞩目的成就。它整体性地融入了中外思想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其本身即构成了一部完整了现代思想史。在南戏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南戏的学术共同体随之聚合并分衍,一个个南戏学术重镇陆续建设,最终形成了富有层次感的当代南戏研究格局。随着学界对南戏的剧目、曲文辑佚工作的进展,对南戏发生、发展历史梳理的深入,南戏的历史面貌被逐步还原,文献中关于南戏的概念也得以重构、拼接,多维的研究层次也随之生成,从外到内地形构了“南戏学”的内涵与意义。

吕达,刘立德[10](2015)在《我国课程论奠基人陈侠先生的教育学术贡献——纪念陈侠先生诞辰100周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陈侠先生对我国课程论重建的先驱性奠基性贡献,可以归纳为五个"第一":撰写了我国第一部《课程论》专着;在我国新时代《教育大辞典》中第一次主持撰写了课程和各科教学分卷;在多所高校开讲课程论他是第一人;参与创办并主持执编了我国第一本课程专业期刊《课程·教材·教法》;主编了我国第一套《课程研究丛书》。他在课程史、教学论、师范教育、外国教育(比较教育)等相关领域的辛勤耕耘和丰硕成果,为课程论重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石。陈侠先生的教育学术贡献还突出地表现在,他是全国教育学研究会的重要发起人和首任秘书长,改革开放初期即组织了一系列研讨会并主编出版了《论教育的本质和职能》等教育学论文集12卷,为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明确宗旨 辛勤耕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明确宗旨 辛勤耕耘(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历史必然: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时代培育
        1.1.2 理论应然: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建构
        1.1.3 实践使然:促进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常态化发展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内涵的研究
        1.2.2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历史的研究
        1.2.3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研究
        1.2.4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实施与评价的研究
    1.3 研究问题与思路
        1.3.1 问题确立: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1.3.2 背景鸟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科学化趋势
        1.3.3 切入视角: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及学生新特点
        1.3.4 分析框架:基于泰勒原理分析学校劳动教育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方法
        1.4.2 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学校劳动教育基本概述
    2.1 学校劳动教育的内涵
        2.1.1 劳动
        2.1.2 劳动教育
        2.1.3 学校劳动教育
    2.2 学校劳动教育的功能
        2.2.1 个体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2 社会功能:弘扬劳动幸福的社会风尚
        2.2.3 教育功能:完善新时代学校育人体系
    2.3 学校劳动教育的特殊性
        2.3.1 学校“劳”育与家庭“劳”育、社会“劳”育的比较
        2.3.2 学校劳动教育与综合技术教育的比较
        2.3.3 学校劳动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比较
        2.3.4 学校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比较
第3章 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资源
    3.1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耕读文化与工匠精神
        3.1.1 “劳力”与“劳心”之辩
        3.1.2 “耕读文化”
        3.1.3 “工匠精神”
    3.2 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基础奠基:劳动集体与劳动教育
        3.2.1 克鲁普斯卡娅的劳动教育思想
        3.2.2 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思想
        3.2.3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
    3.3 西方教育理论的有益补充:自然主义与实用主义
        3.3.1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3.3.2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3.4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贡献:“教劳结合”思想
        3.4.1 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3.4.2 列宁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3.4.3 毛泽东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3.4.4 邓小平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3.4.5 习近平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
第4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目标阐释
    4.1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畸变表征
        4.1.1 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
        4.1.2 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
        4.1.3 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
        4.1.4 泛化为社会实践的方式
    4.2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理论审视
        4.2.1 劳动教育目标的生成逻辑: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4.2.2 劳动教育目标的内在矛盾:“劳动”与“闲暇”
        4.2.3 劳动教育目标的意识形态指向:培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4.3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时代定位
        4.3.1 理解“为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4.3.2 认同“何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主体观
        4.3.3 践行“如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过程观
        4.3.4 感悟“何以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权益观
第5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构建
    5.1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选择
        5.1.1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取向:“工具”取向与“人本”取向
        5.1.2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有机统一
        5.1.3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主题:立足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素养
    5.2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组织
        5.2.1 在日常生活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5.2.2 在生产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5.2.3 在服务性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5.3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优化
        5.3.1 与自然融通,与生活对话
        5.3.2 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
        5.3.3 与传统接轨,与未来同向
第6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6.1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困境症结
        6.1.1 形式化:重“劳动形式”轻“教育意义”
        6.1.2 片面化: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
        6.1.3 空心化:重“个人实践”轻“集体劳动”
        6.1.4 工具化:重“苦干盲干”轻“特色发展”
        6.1.5 碎片化:重“高调前进”轻“整体规划”
    6.2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对策思考
        6.2.1 建立课程标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
        6.2.2 适应劳动新形态,拓展学校劳动教育平台
        6.2.3 立足学生新特点,创新学校劳动教育方法
    6.3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制度保障
        6.3.1 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
        6.3.2 整合劳育资源,构建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
        6.3.3 融通“大中小”,建立一体化的育人机制
    6.4 学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6.4.1 评价理念:突出发展导向,重在劳动观养成
        6.4.2 评价内容:基于劳动素养,完善评价指标
        6.4.3 评价方法: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
        6.4.4 评价操作:记录劳动过程,建立劳动档案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方针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北大荒精神的历史演变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趋势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北大荒精神的形成背景
    第一节 北大荒的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理概况
        二、自然环境
    第二节 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历史渊源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展
        二、中国革命精神的延续与升华
        三、龙江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第三节 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
        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二、北大荒人的艰苦实践
第三章 北大荒精神演变的历史过程
    第一节 开发初创时期的北大荒精神(1947-1958)
        一、自力更生和实干创业的艰苦奋斗精神
        二、披荆斩棘和开荒建场的勇于开拓精神
        三、屯垦戍边和强国富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四、扎根黑土和献身荒原的无私奉献精神
    第二节 建设发展时期的北大荒精神(1959-1978)
        一、以苦为乐和以苦为荣的艰苦奋斗精神
        二、解放思想和尊重科学的勇于开拓精神
        三、服从大局和报效祖国的顾全大局精神
        四、恪尽职守和爱岗敬业的无私奉献精神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北大荒精神(1979-)
        一、勤俭节约和克己奉公的艰苦奋斗精神
        二、勤于探索和敢于争先的勇于开拓精神
        三、胸怀全局和心系垦区的顾全大局精神
        四、淡泊名利和不求回报的无私奉献精神
第四章 北大荒精神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和基本特征
    第一节 北大荒精神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
        一、艰苦奋斗是北大荒人的实践观
        二、勇于开拓是北大荒人的进取观
        三、顾全大局是北大荒人的大局观
        四、无私奉献是北大荒人的价值观
    第二节 北大荒精神在新时代的基本特征
        一、独特的地域性
        二、广泛的群体性
        三、历史的继承性
        四、鲜明的时代性
第五章 北大荒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弘扬路径
    第一节 北大荒精神的当代价值
        一、促进垦区发展的精神支柱
        二、推动龙江振兴的动力支撑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第二节 弘扬北大荒精神的具体路径
        一、深化学习研究
        二、健全制度保障
        三、树立典型模范
        四、开展宣传教育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理由
    二 选题意义
    三 研究现状回顾
    四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1章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1.1 “十七年”时期译介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
        1.1.1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译介概述
        1.1.2 有影响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
    1.2 “苏式文论”强势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1.2.1 “全盘译介”模式中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1.2.2 陈伯吹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1.3 “十七年”时期“苏式文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1.3.1 受“苏式文论”规约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1.3.2 不敢逾矩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
    1.4 “文革”期间处于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
        1.4.1 “文革”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概述
        1.4.2 “文革”期间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第2章 “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2.1 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
        2.1.1 “文革”结束初期对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和传播
        2.1.2 走出泥沼时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2.2 “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2.2.1 走出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2.2.2 蒋风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2.3 挣脱历史惯性的一次尝试:中国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发生的变化
        2.3.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2.3.2 郑文光和叶永烈的科学文艺思想及代表作品
第3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Ⅰ
    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其影响
        3.1.1 以开放的姿态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3.1.2 以上笙一郎为代表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理论思想内涵
        3.1.3 这一时期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3.2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在改变中寻求建设之路
        3.2.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3.2.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述评
    3.3 向文学性与儿童性回归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3.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3.3.2 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第4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Ⅱ
    4.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
        4.1.1 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走向多元化
        4.1.2 多元、系统地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4.2 多层次、多渠道建设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4.2.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4.2.2 这一时期主要的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内涵
    4.3 百花齐放、和而不同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4.3.1 生机盎然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现状
        4.3.2 异彩纷呈的儿童文学创作
第5章 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
    5.1 外国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和传播:以日本松居直先生为例
        5.1.1 松居直其人和他倡导的图画书理论
        5.1.2 松居直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及传播过程
        5.1.3 松居直推崇的图画书在国内的译介情况简述
    5.2 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5.2.1 关注图画书阅读及图画书创作
        5.2.2 多途并举阐释松居直的图画书理论
    5.3 中国原创图画书扫描: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
        5.3.1 星星点灯: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家投身图画书创作
        5.3.2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缘起及发展
        5.3.3 图画书中的童年书写:以《团圆》、《荷花镇的早市》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4)习近平劳动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三) 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3. 学界现有研究的不足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五) 创新与不足
        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习近平劳动思想的形成基础
    第一节 习近平劳动思想形成的思想资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思想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美德
    第二节 习近平劳动思想形成的现实背景
        一、习近平劳动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二、习近平劳动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第三节 习近平劳动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一、知青岁月时期的劳动实践
        二、基层从政时期的劳动实践
第二章 习近平劳动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
        一、重视劳动本身的地位与价值
        二、突出劳动的价值引领作用
        三、关注劳动者素质的提升
    第二节 劳动创新论
        一、培育新型创造性人才
        二、建树革命性创新精神
        三、建构高效化工作机制
    第三节 劳动教育论
        一、实施以劳育人的教育方针,统筹五育并举育人格局
        二、家校社携手合作,构筑劳动教育共同体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导向
    第四节 劳动和谐论
        一、弘扬劳动精神,创造浓厚的劳动文化
        二、关爱劳动者,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实现劳动者体面劳动,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第五节 劳动保障论
        一、完善制度建设,做好顶层设计
        二、加大政策扶持,做好保障工作
        三、加强法治建设,促进保障力度
    第六节 劳动幸福论
        一、以劳动创造为基础的劳动幸福论
        二、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为导向的劳动幸福论
        三、以人民幸福为价值旨归的劳动幸福论
第三章 习近平劳动思想的重大意义
    第一节 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生活力,彰显出新时代的风采
        一、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治理经验
        二、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第二节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提供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思路
        一、全面部署新时代劳动教育内容的总体要求
        二、客观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对象的整体特征
        三、勇于创新新时代劳动教育手段的方式方法
    第三节 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拓宽核心价值观培育新路径
        一、在国家价值目标层面,劳动支撑起民族的价值追求
        二、在社会价值取向层面,劳动激荡起社会的实干精神
        三、在个人价值标准层面,劳动促使人们实现行为自觉
    第四节 筑牢了共产党人的思想长城,推进伟大工程建设的行动引领
        一、劳动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本色的重要途径
        二、劳动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肌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三、劳动是共产党人发扬优良作风的重要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5)十年携手与共,坚守创刊初心——《高校辅导员》创刊十周年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高校辅导员》十周年华诞感言
春风十里不如你——贺《高校辅导员》创刊十周年
为《高校辅导员》创刊十周年而作
见证“一棵树”的长大
办一本有教育理想、有育人情怀、有使命担当的好期刊
积极推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
一位老辅导员的《高校辅导员》情缘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学习实践的“好帮手”———纪念《高校辅导员》创刊十周年
从心出发一路芬芳———纪念《高校辅导员》创刊十周年
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学术阵地
阵地舞台家园
致《高校辅导员》创刊十周年的贺信
十载深耕弦歌悠长———祝贺《高校辅导员》创刊十周年
热烈祝贺《高校辅导员》创刊十周年

(6)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五、研究内容概述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四、以画理阐诗学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一、文学夫妻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五、家集中的女性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二、杨圻宗唐趣尚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二、汪佑南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二、张定鋆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7)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生成源流
    2.1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学说的涵养
        2.1.1 根植马克思劳动学说的沃土
        2.1.2 汲取恩格斯劳动学说的精粹
        2.1.3 吸收列宁劳动学说的精华
        2.1.4 承袭斯大林劳动学说的精髓
    2.2 价值传承: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劳动论述的赓续
        2.2.1 坚持毛泽东劳动论述的价值底色
        2.2.2 延续邓小平劳动论述的价值取向
        2.2.3 拓深江泽民劳动论述的价值内涵
        2.2.4 丰富胡锦涛劳动论述的价值要义
    2.3 文化涵育:中国优秀劳动理念的影响
        2.3.1 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伦理的规范
        2.3.2 中国共产党劳动文化的浸润
        2.3.3 红色革命家庭美德的习礼
    2.4 实践养成:自身成长经历的劳动锻造
        2.4.1 萌芽阶段:知青岁月时期的劳动锤炼
        2.4.2 发展阶段:地方从政时期的为民服务
        2.4.3 完善阶段:治国理政时期的运筹帷幄
第3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内容构件
    3.1 劳动价值论
        3.1.1 劳动创造人类文明
        3.1.2 劳动托起“中国梦”
        3.1.3 劳动成就人的价值
    3.2 劳动精神论
        3.2.1 目标层面:劳动的理想状态
        3.2.2 理念层面:劳动的德性态度
        3.2.3 行为层面:劳动的实践道义
    3.3 劳动主体论
        3.3.1 扞守劳动群众的主体地位
        3.3.2 发扬劳动群众的精神引领
        3.3.3 助力劳动群众的全面发展
    3.4 劳动关系论
        3.4.1 和谐劳动关系意义深远
        3.4.2 着力化解劳动关系纠纷
        3.4.3 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第4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理论品格
    4.1 内容架构的严谨性与逻辑关涉的指向性
        4.1.1 劳动价值论阐述立论旨趣并回答“何为劳动”
        4.1.2 劳动精神论披述价值遵循并回答“何以劳动”
        4.1.3 劳动主体论沥述力量依托并回答“何人劳动”
        4.1.4 劳动关系论陈述实践照应并回答“何从劳动”
    4.2 外显特征的鲜明性与内隐特质的立体性
        4.2.1 时代性与人民性高度融汇
        4.2.2 科学性与革命性有机统一
        4.2.3 传承性与超越性紧密结合
        4.2.4 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效贯通
    4.3 现实地位的重要性与理论贡献的深远性
        4.3.1 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成为民众共识
        4.3.2 艰苦奋斗成为主流风尚的社会底色
        4.3.3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成为国家旋律
        4.3.4 劳动浇筑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追求
第5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现实挑战
    5.1 现实挑战的问题表现
        5.1.1 劳动价值认知异化偏向
        5.1.2 劳动群众地位被边缘化
        5.1.3 弘扬劳动精神知易行难
        5.1.4 劳动关系纠纷时有发生
    5.2 现实挑战的成因剖析
        5.2.1 国家层面:正面引导乏力与负面止损迟滞
        5.2.2 社会层面:逐利本性膨胀与调解组织疲软
        5.2.3 家校层面:家庭教育流俗与全面教育脱节
        5.2.4 个人层面:认知判断犹疑与实践定力不足
    5.3 现实挑战的主要危害
        5.3.1 消解民族复兴的资源投入
        5.3.2 妨碍和谐社会的有序构建
        5.3.3 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
        5.3.4 弱化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
第6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实践要求
    6.1 首要任务:着力加强劳动教育引导
        6.1.1 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6.1.2 提升学校劳动教育的育人质量
        6.1.3 改进继续劳动教育的育人效能
        6.1.4 激活自我劳动教育的内化作用
    6.2 基本要求:全面筑造健康劳动环境
        6.2.1 营造劳动至上的社会环境
        6.2.2 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6.2.3 创造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
    6.3 必备保障:构建科学管用劳动机制
        6.3.1 建立健全劳动责权清晰的工作机制
        6.3.2 建立健全劳动实践规范的奖惩机制
        6.3.3 建立健全落实劳动理念的监督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
第一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萌芽期—求学时期与广东戏剧研究所时期
    第一节 求学时期
    第二节 留法归国
    第三节 新音乐思想
        一、新音乐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新音乐思想产生的哲学基础
        三、新音乐思想的观点
    第四节 新音乐运动
    小结
第二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早期(广州音乐院时期)
    第一节 创办私立广州音乐院
        一、办学缘起
        二、办学目标
        三、课程计划和课程设置
        四、教师和学生
    第二节 重视音乐实践
    第三节 创办《广州音乐》
    第四节 重视音乐教育
    第五节 专着和译介
    第六节 音乐创作
    小结
第三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中期(上海国立音专时期)
    第一节 专注教学管理
    第二节 引进固定唱名法担任公共课教学
    第三节 创办音乐期刊
    第四节 编译音乐专着组建管弦乐队
    第五节 音乐创作
    第六节 培养的学生
    小结
第四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晚期—南京国立音乐院与南京师范学院时期
    第一节 坚持音乐教育的师范性
        一、培养目标紧扣“师范性”
        二、学制制订围绕“师范性”
        三、教材建设凸显“师范性”
    第二节 重视社会音乐教育
    第三节 西方音乐的译介
        一、选题考究
        二、信达雅
        三、选译作品的革命性倾向
        四、关注音乐家的生活
    第四节 音乐创作
        一、讴歌新中国的建设事业
        二、饱含深情的艺术歌曲
    小结
第五章 陈洪的音乐教育思想
    第一节 专业音乐教育思想
        一、教育救国
        二、中庸之道
    第二节 师范音乐教育思想
        一、坚持师范性
        二、师德是教师的根本
        三、为师之道在于慈
        四、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六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总结及当下意义
    第一节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总结
    第二节 陈洪的“中庸”思想对当下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意义
    第三节 陈洪“师范性”理念对我国当下教育事业发展的意义
结论
附录一 陈洪创作的部分歌曲曲谱
附录二 陈洪履历表
附录三 后人对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9)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南戏学术史的存在事实与研究的学理依据
    二 南戏学术史的研究现状与治史范式
    三 南戏学术史的叙史范畴
第一编 学术之“势”:南戏在现代学术整体中的进路与呈现
    第一章 传统至现代的滥觞:从“一个失去的环节”到近代研究范式的初建
        第一节 蓄意的空白:古代南戏研究巡礼
        一 双重的枷锁:视为“小道”的戏曲与“重北轻南”的曲学思维
        二 空白的生成:片面、破碎而单一的古代南戏学术史
        第二节 剧变与契机:学术语境的现代转型与南戏研究的近代化转向
        一 调试与顺化:经学的退席与晚近的学术转关
        二 价值的重估:“小说界革命”与民间通史文艺社会价值的凸显
        三 社会到学术: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与民间文艺学理价值的发掘
        四 底色与分化:民俗学背景中生成的近代南戏研究
        第三节 学人与学科:第一代戏曲学人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初建
        一 大家之师:吴梅的曲体研究与现代南戏学谱的编织
        二 以治经法以治曲:姚华的曲本考订与南戏辑佚之风的肇始
        三 史述与“现代性”:王国维的戏曲史书写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生成
    第二章 剧学中的意义凸显: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与研究的专门化
        第一节 双向的体认:戏曲艺术成就的世界认同与学术价值的专学化
        一 “整理国故”运动的发起与通俗文艺研究的深入
        二 海外演出的热潮与传统戏曲的世界性认同
        三 现代戏曲教育研究机构的建立与专业学术期刊的创办
        第二节 内向的搜求:剧目曲文的辑佚与的南戏学科肌理的构建
        一 从青木正儿到郑振铎:姚华之后的践行者
        二 钱南扬、赵景深与冯沅君:南戏辑佚三大家
        三 宗志黄与“休休”:学案中遗落的重要缺页
        第三节 外向的理路:“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一 默转潜移的学术语境:晚近佛学的复兴到中印比较文艺研究的兴起
        二 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文化移动论”的建构至“印度水路”的描绘
        三 专门化的另一条路径:“输入说”的衍化与现代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第三章 “一元”与“多元”:二十世纪下半叶研究的转型与重构
        第一节 政治与文艺:戏剧及其研究发展进程中的二次蜕变
        一 政治主体性的逐渐渗透:从“革命文学”的论争到左联的文艺理论实践
        二 被立定的方向:《讲话》的发表与文艺对政治范畴的体认
        三 转变的酝酿:戏曲创作与批评方式的变革与第二次的研究转向
        第二节 “坚守”与“失落”的临界:《琵琶记》大讨论的因果及学史意义
        一 “讨论”的起因:遗产价值的阐述与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
        二 对学术主体性的坚守:“大讨论”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
        三 无力抗争的学术失落:从短暂的高峰向政治一元化的滑落
        第三节 对传统的追忆与解构:新时期的学科发展与理念更迭
        一 历史的回溯:传统、系谱与学术共同体
        二 后现代的逻辑:交叉、解构与多元化
第二编 史述之“度”:南戏学术概念及范畴的历史言说
    第四章 “格局”与“视角”:史着中的南戏书写
        第一节 “格局”的映现:文学史中的南戏
        一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确立的过程与最初的标尺
        二 政治修辞与模式固化:“十七年”及之后文学史中的南戏
        第二节 “视野”的表达:戏曲史中的南戏
        一 从青木正儿到周贻白:“文”史与“剧”史的胶着与渐进
        二 专题与视角:通史的分野与多元化的视阈
    第五章 自我范畴的确认:关于南戏史的研究
        第一节 南戏形成之时间:史料解读方式变化而导致的差异与“前移”
        一 “古于北曲”的模糊推定
        二 “徐说”与“祝说”的择取
        三 “酝酿期”的折衷与兼容
        四 “宣和、淳熙之前”的推移与假设
        第二节 南戏源起之地点:“一点”与“多点”的争执
        一 “温州源起说”的渊源及确立
        二 “多点起源说”的提出与争议
        第三节 南戏艺术之源头:众说纷纭的迷雾
        一 宋杂剧说
        二 诸宫调说
        三 傀儡戏说
        四 民间剧曲说
        五 宗教仪式说
        第四节 南戏的发展与流变:一度失去的“中间”
        一 元代南戏研究的误区与纠正
        二 南戏声腔流变研究的停滞与发展
        第五节 南戏历史的下限:界断的难明与合法性的质疑
        一 以元明代季更迭为界限
        二 以创作主体的身份为依据
        三 以昆剧的兴起为标志
        四 “演进期”的界限代替
    第六章 “史述”与“名定”:“史述”中的称谓释读与南戏学科概念的嬗递
        第一节 碎片下的逻辑:古人对南戏名称的记载及其背后的概念认知
        第二节 分蘖式的关联:南戏名称的近代审视与南戏概念的立体化重构
        第三节 整合中的正名:辨证中的概念群集与南戏学科意义的完全形成
第三编 审视之“维”:现代南戏研究的空间与层次
    第七章 研究的“基本面”:作为文献的南戏
        第一节 剧本文献的发现与南戏史研究的深入
        一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流回及其文献价值
        二 南戏地方戏文本的发掘与新的研究视点
        第二节 曲谱、曲选的发掘与南戏辑佚的进展
        一 《九宫正始》、《寒山堂曲谱》的发现与戏文辑佚的阶段性完成
        二 明曲选的整理、刊行与新时期的南戏辑佚
        第三节 文物形态的泛起与研究领域的再延伸
        一 现代文史研究中的文物传统与戏曲文物学的先声
        二 刘念兹等人的田野工作与南戏文物概念的成型
        三 文物视阈下南戏研究领域的延展及分化
    第八章 表演的形态与场域:作为舞台艺术的南戏
        第一节 传统曲学的末梢:以“曲唱”为主体的音乐研究
        一 吴梅的曲律研究与古典曲学“音乐性”的传承
        二 从“曲律”到《曲体研究》:吴梅的学脉与南戏曲体研究的系统化
        第二节 从“场上”到“舞台”:现代剧场理论的介入与“舞台艺术”概念的成型
        一 学人的剧场实践与现代南戏“演剧”研究的萌生
        二 “排场”与“作场”:传统知识体系中南戏演出形制的解读
        三 西方剧场艺术视阈下“舞台艺术”概念的确立及研究的发展
    第九章 “日常”与“非日常”的空间:作为社会结构与行为的南戏
        第一节 向上的路标:上层建筑“机能”的解读与社会结构中的南戏
        第二节 向下的指针:南戏研究向“民间立场”的回归与内化
        一 溯源与回归:“民间性”话语的内置与研究理念的民俗学回摆
        二 田仲一成笔下的祭祀与演剧:南戏与乡村组织及民俗行为的同质化
余论:南戏学术史的形态与研究的“走出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附录一 :南戏研究发展年谱(1913-2012)
附录二 :百年南戏研究文献索引(1913-2012)
后记

(10)我国课程论奠基人陈侠先生的教育学术贡献——纪念陈侠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陈侠先生生平简介
二、我国课程论学科的卓越奠基人
三、在相关领域的辛勤耕耘及其成就为课程论的重建奠定了基石
    (一)课程史——昨天、今天与明天:让历史告诉未来
    (二)教学论——与课程论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
        1. 充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
        2. 兴趣是一切工作的原动力。
        3. 关于惩罚问题的研究。
        4. 关于“全面发展”观点的辨正。
        5. 关于教育、教养和教学的辨正。
    (三)一生心系师范教育——紧紧围绕整个教育的工作“母机”
        1. 论师范生。
        2. 论校长。
        3. 论师范教育与教育科学。
        4. 综合大学与师范大学之辩,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
        5. 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套《师范教育丛书》。
    (四)洋为中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 领衔翻译1956年版凯洛夫《教育学》及其他。
        2. 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套《外国教育丛书》及其他。
四、全国教育学研究会的重要发起人,教育科学理论的热心传播者
    (一)参与发起创立全国教育学研究会
    (二)组织编辑出版“教育学论文集”12卷,为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立下汗马功劳
    (三)教育科学理论通俗化、大众化、普及化的热心播种者
五、风范长存: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一)以诚待人,与人为善,提携后进,大家风范
    (二)敢于直言,坦诚相见,坚持真理,文如其人
    (三)善于学习,勤于耕耘,抓住机遇,敢为人先
    (四)志向高远,脚踏实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四、明确宗旨 辛勤耕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D]. 钟飞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2]北大荒精神的历史演变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帅嘉文.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3]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D]. 陈莉. 新疆大学, 2020(06)
  • [4]习近平劳动思想研究[D]. 金怀菊.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十年携手与共,坚守创刊初心——《高校辅导员》创刊十周年笔谈[J]. 刘建军,冯培,黄蓉生,曲建武,王小梅,谢守成,佘双好,白显良,王永友,毛殊凡,查朱和,彭庆红,谢成宇. 高校辅导员, 2020(02)
  • [6]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7]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D]. 汤素娥. 湖南大学, 2019(07)
  • [8]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研究[D]. 温跃强.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9]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D]. 浦晗. 苏州大学, 2018(12)
  • [10]我国课程论奠基人陈侠先生的教育学术贡献——纪念陈侠先生诞辰100周年[J]. 吕达,刘立德. 中国教育科学, 2015(01)

标签:;  ;  ;  ;  ;  

明确的目标和努力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