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计算法绘制酸碱滴定曲线

非计算法绘制酸碱滴定曲线

一、非计算法绘制酸碱滴定曲线(论文文献综述)

陈冬年[1](2022)在《混合酸、多元酸滴定的教学探讨》文中研究指明为解决混合酸(碱)、多元酸(碱)滴定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思路:(1)应在搞清滴定反应及其优先次序前提下,充分利用滴定曲线这一有力工具解决各种问题。(2)教学中,应遵循由易到难、步步深入的原则。在充分讲授单种一元酸滴定的基础上,可按强碱滴混合一元酸、强碱滴多元酸、强碱滴复杂混合酸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由于规律相似,所以在学生学完强碱滴定酸之后,只需对强酸滴定碱略作介绍即可。另外,提出一种无需复杂计算,仅利用单种一元酸(碱)滴定曲线拼合出复杂酸(碱)体系的近似滴定曲线的新方法,获得的曲线虽不十分精确,但足以给滴定分析可能性判断以及指示剂选择等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持。

张玉来[2](2019)在《酶催化选择性机制及BM2通道酸激活机制的理论研究》文中指出蛋白质是生物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各种代谢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对于探索生命的起源,揭示生物的进化规律,促进蛋白质工程的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单纯通过实验研究手段分析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近年来,计算机模拟技术日益成熟,在复杂生物大分子体系的应用不仅为实验研究提供了精准的理论分析和结果预测,还有力补充了实验研究很难涉及的研究领域,如酶的催化反应机理和通道蛋白的变构机制等。如今,计算机模拟技术已成为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本论文主要采用多尺度模拟的手段,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量子力学/分子力学联用(QM/MM)方法,对几类重要酶(AGE酶家族、分支酸酶家族)的催化选择性机制及BM2通道的酸激活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AGE酶家族底物特异性及反应选择性的理论研究AGE酶家族是一类糖异构酶,负责催化糖分子手性中心构型的转变,在糖类代谢和寡糖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单一保守位点内,AGE酶家族成员CE酶催化二糖进行差向异构化反应,而YihS酶催化单糖进行醛酮异构化反应。为了阐明AGE酶家族中单一保守位点与两种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我们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QM/MM计算方法在原子层面上研究了RaCE酶与SeYihS酶的底物特异性和催化反应性质。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两者底物进出通道和活性位点内色氨酸数量的差异,是导致RaCE酶和SeYihS酶具有不同底物特异性的原因。QM/MM计算结果显示,RaCE酶和SeYihS酶有着类似的催化反应过程,都可分为三个阶段:糖环打开,差向异构化/醛酮异构化,和糖环闭合。在第一阶段中,RaCE酶和SeYihS酶以相同的开环途径(路径1)进行开环,即His374-RaCE(His383-SeYihS)首先作为酸催化剂质子化底物的O5位置,之后再作为碱催化剂使底物的O原子位置去质子化。两者虽然有着相同的开环方式,但催化开环的方向却是不同的。非保守残基组(Leu183-RaCE/Met175-SeYihS)不同的空间位阻使得两者催化糖环打开的方向相反。这种微小的差异会在催化的第二阶段中被放大,导致RaCE酶和SeYihS酶在第二步反应中对底物的不同位点进行质子化。RaCE酶催化底物C2位置进行质子化而SeYihS酶催化底物O位置进行质子化。最终,RaCE酶选择进行差向异构化反应,而SeYihS酶选择进行醛酮异构化反应。该项研究结果在原子水平上阐明了AGE酶家族的底物特异性及反应选择性的机制,这将有助于基于(α/α)6桶结构的新型糖异构酶催化剂的设计。2.分支酸酶家族产品选择性机制的理论研究分支酸代谢广泛存在于除动物外的其他生物中,对感染性微生物和植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分支酸代谢相关途径也成为抗菌药物和除草剂研发的重要靶标。分支酸酶家族催化分支酸裂解生成丙酮酸和不同的(二氢-)苯甲酸衍生物。在单一保守位点内,FkbO酶催化分支酸进行水解反应生成3,4-反式-二羟基-环己-1,5-二烯羧酸酯,而Hyg5酶催化分支酸进行分子内反应生成3-羟基苯酸盐。为了阐明分支酸酶家族中存在的产品调控机制,我们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QM/MM方法对FkbO酶和Hyg5酶的底物结合模式和催化反应性质进行了研究。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FkbO酶和Hyg5酶在酶-底物结合模式和水分子性质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A/G残基组(A244-FkbO/G240-Hyg5)和V/Q残基组(V209-FkbO/Q201-Hyg5)是调控两者性质差异的主要因素。QM/MM计算结果表明,FkbO酶和Hyg5酶催化同一底物生成不同产物的原因是由于两者第二步反应机制的差异。在第二步反应过程中,FkbO酶中的催化残基E338激活水分子W2进行亲核反应,导致水解反应的发生;而在Hyg5酶中,E334激活底物4-位羟基(4-OH)进行亲核反应,形成芳烃氧化物中间体,导致分子内反应的发生。FkbO酶催化水解反应的能垒为20.9±0.6 kcal/mol,而Hyg5酶催化分子内反应的能垒为18.9±0.6 kcal/mol。此外,我们还研究了A/G残基组和V/Q残基组对催化反应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A/G残基组会引起底物结合状态和催化残基谷氨酸侧链取向的差异,但这些因素对分支酸酶家族产品选择性的影响是有限的;而远端非保守残基组V/Q通过调节活性位点水的性质对催化机制的选择具有显着的影响,残基组V/Q或许是影响分支酸酶家族产品选择性的关键因素。该项研究结果为分支酸酶家族产品选择性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观点,这将有助于针对分支酸代谢相关途径的抗菌药物以及新型生物催化剂的研究和发展。3.BM2质子通道酸激活机制的理论研究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季节性流感每年会造成300-500万的严重病例,并导致25-50万人的死亡。流感病毒包膜上的M2通道蛋白在酸性条件下被激活进行质子传递,在病毒的复制、出芽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研发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热门靶点。在本论文中,我们使用多尺度模拟的方法系统表征了乙型流感病毒M2通道蛋白(BM2)的酸激活机制。首先,我们利用恒定pH值复制交换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pH-REMD)研究了BM2通道的酸激活过程,确定了His19和His27的酸碱滴定曲线,观测了BM2跨膜结构域由闭合构象到开合构象随pH转变的全过程。计算结果显示BM2通道的酸激活是由His19四分体进行调控的,通道的酸激活发生在+2状态(0.2 kcal/mol)到+3状态(-0.7 kcal/mol)之间。此外,我们还利用常规分子动力学模拟和QM/MM方法表征了His27在BM2通道酸激活和质子传递过程中的作用。计算结果表明,随着pH的降低,His19四分体逐渐被质子化,这使得His19的去质子化能垒降低,从而激活通道进行质子传递。在质子传递过程中,His27可进一步诱导通道构象的打开并加速质子从His19的解离,在BM2通道的质子传递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基于以上结果,我们发现BM2质子通道存在一个独特的“激活-促进机制”。该项研究成果为BM2通道的酸激活机制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解释,这将为流感病毒的相关实验探索和临床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引导。

柳玉英,王平,王粤博,刘青,蔺红桃,张天,范慧清[3](2019)在《分析化学中酸碱滴定曲线方程的推导和验证》文中提出基于酸碱滴定过程中在不同滴定分数时的物料平衡和电荷平衡,建立了一元强酸碱、强碱滴定一元弱酸及强酸滴定一元弱碱的滴定曲线方程,并用传统的计算方法对其进行了验证。

徐思鸿[4](2019)在《智能化学滴定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随着冶金化学工业的不断发展,在对物质含量进行检测时,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快速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检测采用的是人工滴定法,化检员通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颜色变化对滴定终点进行判定,进而求得待测物质含量,但是采用人工滴定法时,化验员的主观因素和“手”、“眼”配合的熟练度都会影响到化学滴定终点检测的精度,且人工滴定法具有检测效率低和劳动强度大等不足。为了提高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本文研究设计了一套智能化学滴定系统。本文主要工作包括:(1)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对溶液图像进行实时采集,并通过图像颜色提取算法获得图像的RGB、HSL颜色分量。对生产现场所需检测的样品进行了大量测试,结合化学反应过程基本原理对样品各颜色分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通过颜色分量的斜率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提取测试中相关的特征参数,建立了检测化学滴定终点的专家规则。(2)通过对颜色值曲线的特性分析,发现每滴检测液的实际化学反应完成时间是随着当前化学反应完成程度动态变化的。为了抓住这种动态特性,合理分配滴定时间,提高检测速度,设计了一套模糊规则控制器控制滴定速度。(3)针对检测的实际需求,对图像采集环境进行搭建。通过分析化学反应变化趋势,对采集范围内感兴趣区域的位置和数量进行设计,得到一种最佳的图像采集方式。将本文方法应用于智能化学滴定系统的软件规划中,设计了系统运行状态监控、实时图像采集与监控、作业计划制定功能、建库和在线检测等功能模块,实现了友好的人机交互功能。以检测硫酸铜中铜含量、铁矿石中亚铁含量为例,采用本系统进行了重复性现场检测,测试表明智能化学滴定系统实现了准确判断化学反应滴定终点的功能。相比人工滴定,本系统提高了检测的速度和滴定的精度,整体上提升了检测效率;减轻了工作量,增强了检测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

蒋思雪[5](2018)在《基于手持技术的高中化学原理性实验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化学原理性实验是用于解释化学变化基本原理的形成过程所开展的实验。化学原理性知识具有抽象性、归纳性、综合性较强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难理解;手持技术通过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将原理性实验中抽象的实验过程以数字化图像进行表征,实现直观、实时观察实验的变化结果,通过分析数字化图像归纳原理性知识,有助于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化学原理性实验的认知难点。本研究在已有手持技术对化学原理性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原理性实验的特点、手持技术装置构成的原理和操作设计原理,选取5类化学原理性实验进行实验的改进设计,旨在完善基于手持技术的化学原理性实验教学案例。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概述。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思路进行了概述,综述了目前基于手持技术的化学原理性实验研究。第二部分:理论建构。阐述了基于手持技术的化学原理性实验研究的设计原则、设计思路,并对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三部分:高中化学教材中化学原理性实验的分析。对三个版本的化学原理性实验进行课程标准、教材文本、实验实做三方面的分析,并对所选内容进行基于手持技术的化学原理性实验的改进与设计。第四部分:基于手持技术的高中化学原理性实验设计评价。将设计的手持技术化学原理性实验案例进行实施与评价,阐述了实施对象、实施内容与实施结果。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对研究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反思,并对手持技术的化学原理性实验改进的未来进行展望。

李田靓[6](2018)在《无碱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油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东部油田逐渐进入到三次采油阶段,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驱作为三次采油中的重要驱油技术得到了工业化推广。然而,碱的使用带来一系列的工业问题,给油田生产带来极大的困难。表面活性剂/聚合物(SP)二元复合驱油体系能够有效避免碱对驱替过程及地面设备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二元复合驱油体系配方设计效率低、评价指标不明确的问题,以桩西106-15-X18原油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无碱超低界面张力驱油体系并考察其相行为及洗油率,在此基础上明确影响无碱超低界面张力驱油体系提高采收率的指标,建立了SP复合驱油体系配方的优选方法。首先,对桩西106-15-X18井原油的性质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其酸值为0.622 mg KOH/g,等效烷烃碳数为7。然后,通过大量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构建了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体系配方为:0.3 wt%6501/SS231(6501占比超过50%)、0.3 wt%KPS/SS231(复配比例2:1、1:1)。体系在55℃、5000 mg/L矿化度条件下与桩西脱水原油之间的动态界面张力均可达到10-3 mN/m数量级,能够达到三次采油的标准。相态实验表明,对于6501/SS231(3:1)、KPS/SS231(2:1)、KPS/SS231(1:1)三组无碱超低界面张力体系:模拟油相态实验最佳盐含量范围分别为2.4-2.8 wt%NaCl、2.0 wt%NaCl、2.4 wt%NaCl,原油相态实验中该范围分别为3.0-3.6 wt%NaCl、2.0 wt%NaCl、3.2-4.0wt%NaCl。最后对通过洗油实验、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对构建的无碱超低界面张力驱油体系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三组无碱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洗油率分别为52.01%、43.33%、39.67%,体系与原油的动态界面张力值越低,洗油率越高;在相态实验的最佳盐含量条件下,中相微乳体系的平衡界面张力可以达到超低(10-3 mN/m),驱油效果最好,采收率提高值最高

程鹏飞[7](2018)在《东南丘陵区红壤酸碱缓冲能力及表面络合模型》文中研究说明红壤是我国东南丘陵区重要的农业耕作土壤,但目前酸化日益严重,盐基性养分离子大量淋失、毒性元素浓度增加、活性增强,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我国虽已在土壤酸化和调控上取得了很多进展,但多参考欧美恒电荷土壤,对于我国酸化严重的可变电荷土壤缺乏针对性研究。研究金属氧化物与离子络合反应的表面络合模型(SCM)能够获得相关络合常数以描述氧化物的表面酸碱缓冲能力,并较好地解释界面反应机制。但是此SCM是否也适用于土壤组分以及自然红壤表面酸碱缓冲能力的分析,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利用SCM中广义复合模型的1-site/2-pKa模型研究了红壤可变电荷组分、不同深度自然红壤以及不同位点自然红壤的表面酸碱缓冲能力。先尝试将赤铁矿、针铁矿、高岭石以及腐殖酸作为红壤中可变电荷矿物展开研究,由于它们表面羟基在不同的酸碱条件下可以质子化和去质子化,所以能够缓冲环境pH值的变化。实验过程中,采用标准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土壤可变电荷组分悬浊液以获得土壤可变电荷组分在不同pH下的表面电荷,而通过可变电荷组分在0.1、0.3、0.7M NaCl溶液中的滴定曲线的交点可以获得其电荷零点pHpzc(实验)。利用X射线衍射(XRD)对可变电荷矿物样品进行了物相鉴定,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其表面官能基团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N2解吸/吸附等温线(BET)对其比表面积进行了测定。以红壤可变电荷矿物的酸碱滴定结果和一系列表征分析结果为基础,使用1-site/2-pKa表面络合模型获取了这些矿物的表面酸碱缓冲能力参数,包括使用Gran函数获得的表面活性位点浓度Hs、密度Ds,通过外推法获得的表面酸碱络合常数pKaint,以及采用pHpzc=1/2(pKa1int+pKa2int)计算电荷零点pHpzc(计算)。随后利用这些参数定量分析了针铁矿、赤铁矿、高岭石、腐殖酸的酸碱缓冲能力差异,并通过晶体结构、表面官能团结构的差异给予解析。而通过pHpzc(实验)与pHpzc(计算)对比,验证了模型在可变电荷上的适用性。在研究最后,将这些酸碱缓冲能力参数带入Visual Minteq软件,模拟计算了在双电层模型(DLM)下,可变电荷矿物表面化学物种随pH的变化,成功地揭露了高岭石、针铁矿、赤铁矿、腐殖酸缓冲红壤酸化的机制。在表面络合模型成功应用于4种可变电荷组分的基础上,将上述酸碱滴定方法及模型计算方法应用于广东惠州的0140cm五个深度的砖红壤样品,既证明了SCM在自然红壤样品的适用性也探讨了从表层到底层酸碱缓冲能力的变化以及与缓冲能力与其不同组成成分的关系。随后再次将SCM应用于5个位点表层了红壤样品(海南澄迈的砖红壤、广东江门的红壤、江西鹰潭的红壤、浙江嘉兴水稻土和湖北威宁水稻土,进一步探讨了模型在不同红壤样品上的适用性以及其缓冲能力受其组成成分的影响。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内容:(1)将1-site/2-pKa广义复合表面络合模型SCM应用于针铁矿、赤铁矿、高岭石、腐殖酸表面酸碱缓冲能力的研究时,发现通过SCM计算的pHpzc与酸碱电位滴定所得一致,说明SCM适用研究这些土壤可变电荷组分酸碱缓冲能力。而4种可变电荷组分表面活性位点浓度Hs依次为:腐殖酸(1.5067 mol·kg-1)>针铁矿(0.0313mol·kg-1)>高岭石(0.0272mol·kg-1)>赤铁矿(0.0188mol·kg-1);pHpzc大小顺序依次为:赤铁矿(9.27)>腐殖酸(6.45)>针铁矿(5.14)>高岭石(4.82)。说明腐殖酸、针铁矿具有丰富的表面酸碱缓冲位点,能够提高土壤酸碱缓冲位点;而赤铁矿具有非常高的pHpzc,能够增加土壤的pHpzc。(2)将1-site/2-pKa广义复合表面络合模型SCM应用于广东惠州5个深度的红壤样品时,发现根据SCM计算所得到的pHpzc与酸碱电位滴定所得一致,说明SCM适用于实验所用不同深度红壤样品表面酸碱缓冲能力研究。而有机质含量与表面活性位点浓度Hs呈显着正相关,与pHpzc呈一定较好正相关,说明红壤中有机质在控制土壤酸碱缓冲能力方面起主导作用。而赤铁矿含量与Hs呈显着负相关,说明赤铁矿会降低红壤的表面活性位点。5个深度红壤样品的pHpzc在4.344.98范围内,所以所用红壤样品的pHpzc由土壤主要组分高岭土控制。(3)再次将1-site/2-pKa广义复合表面络合模型SCM应用于东南丘陵的5个位点红壤样品酸碱缓冲能力时,发现根据SCM计算所得到的pHpzc与酸碱电位滴定所得同样一致,说明SCM适用于研究实验所用这5个位点红壤样品表面酸碱缓冲能力。而将各土壤缓冲能力与其组分联系时,发现:海南澄迈砖红壤由于高含量的赤铁矿,而具有较高的pHpzc;广东江门水稻土因为具有较高的有机质,所以土壤表面位点浓度Hs和Ds也较高;此外,发现靠北的浙江嘉兴、湖北咸宁两地水稻仍具有较高的碳酸钙,pHpzc、Hs和Ds也相对较高。(4)通过双电层DLM模拟表面≡SOH2+、≡SOH、≡SO-随pH变化,帮助阐明了土壤酸碱缓冲机制。而模拟显示Hs、pHpzc、pKa1int、pKa2int可以定量红壤不同酸碱缓冲性质,酸碱缓冲能力由这些参数共同决定,解释了这些参数对判定其酸碱缓冲能力的意义。

王慧玲[8](2017)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有效成分和组分分析的库仑滴定》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解离常数,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库仑滴定法快速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研究,为生产现场的质量控制提供一种快速测定的方法;第三部分则围绕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组分分析展开研究,为工业生产、临床医学提供更多可靠信息。利用电位滴定法,采用生成函数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的解离常数。根据酸碱滴定法测定酸碱解离常数的原理,通过对Bjerrum生成函数变形,对实验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段回归分析,建立线性联立方程组,进而得到盐酸左氧氟沙星的解离常数,此法避免了迭代收敛和初值选取的问题,使得测定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测定的盐酸左氧氟沙星一级解离常数为6.08,二级解离常数为8.25,与其他测定方法测定结果接近或一致。盐酸左氧氟沙星中有效含量的快速测定至今未能有效解决,本课题将库仑滴定法应用于有效成分左氧氟沙星含量的测定,具有简便、快速、准确、成本低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整个滴定过程可在5 min左右自动完成。测定结果表明4种不同批次的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左氧氟沙星含量的测定结果与标示值基本相符,且相对标准偏差皆小于0.4%,相对标示量在90110%之间,符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指标。针对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组分分析、组分含量及有效成分的测定,拟定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加入准确过量盐酸标准溶液,随后在1 mol/L KCl溶液中,通过恒电流电解产生OH-滴定混合溶液的测定方案,再根据恒电流电解过程中有关的电解时间,判断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存在的组分和组合形式,并利用所推导的计算公式计算各组分以及有效成分左氧氟沙星的含量。四种不同批次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测定结果表明所选样品皆由盐酸左氧氟沙星和游离的左氧氟沙星两种组分组成,其中盐酸左氧氟沙星为主要存在形式,游离的左氧氟沙星为次要存在形式(摩尔比在4%以上,最高者达到6.2%);有效成分左氧氟沙星的含量完全符合生产质量要求。所拟定实验方案具有简便、快速、准确、自动分析的优点,可为工业生产、临床医学特别是精准医学研究提供详细、全面的可靠信息。

张红医,杜雪红,黄征,赵云飞[9](2017)在《酸碱滴定终点误差的快速估算法——基于CurTiPot酸碱滴定曲线的快速绘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CurTiPot软件快速绘制酸碱滴定曲线,并在相对误差概念的基础上,实现了酸碱滴定终点误差的快速计算。

贺阳[10](2016)在《手持技术pH传感器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一、问题的提出传统教学通过计算法绘制p H-V曲线,对误差进行分析,用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虽然思路清晰,但学生对p H突跃没有形象直观的认识。通过手持技术(数字化信息系统)绘制p H曲线,形象直观、方便快捷、准确率高,更具说服力,有利于学生对p H突跃、突跃范围、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指示剂选择等概念的理解。二、手持技术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定性概念方面

二、非计算法绘制酸碱滴定曲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计算法绘制酸碱滴定曲线(论文提纲范文)

(1)混合酸、多元酸滴定的教学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滴定中酸碱中和反应的分级
2 关于强碱滴定混合一元酸
    2.1 滴定曲线的绘制
        (1)滴定反应解析。
        (2)绘制单种一元酸的滴定曲线。
        (3)HA滴定曲线向右平移。
        (4)滴定曲线的截取。
        (5)滴定曲线的拼接。
    2.2 滴定曲线的启示
    2.3 滴定曲线的利用
3 关于强碱滴定多元酸
4 结语

(2)酶催化选择性机制及BM2通道酸激活机制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生物信息学概论
    §1.2 蛋白质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
    §1.3 酶的概述
    §1.4 抗流感病毒药物靶点M2通道
    §1.5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2.1 量子化学概论
        §2.1.1 Hartree-Fock方法
        §2.1.2 密度泛函理论
        §2.1.3 半经验计算方法
    §2.2 分子力学
        §2.2.1 分子力场
        §2.2.2 常用力场介绍
        §2.2.3 能量最小化
    §2.3 分子动力学
        §2.3.1 基本理论
        §2.3.2 牛顿运动方程的数值解法
        §2.3.3 常规分子动力学计算流程
        §2.3.4 长程静电力的处理
    §2.4 恒定p H值复制交换分子动力学
    §2.5 量子力学/分子力学联用方法(QM/MM)
        §2.5.1 能量计算方案
        §2.5.2 QM/MM耦合项的计算
        §2.5.3 边界处理方法
    §2.6 伞形取样
第3章 AGE酶家族底物特异性及反应选择性的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计算细节
        §3.2.1 复合物模型的构建
        §3.2.2 分子动力学模拟
        §3.2.3 非共价相互作用分析
        §3.2.4 QM/MM伞型取样动力学和二维势能面扫描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酶底物特异性的动力学模拟研究
        §3.3.2 酶催化反应机理的QM/MM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 章分支酸酶家族产品选择性机制的理论研究
    §4.1 引言
    §4.2 计算细节
        §4.2.1 酶-底物模型的构建
        §4.2.2 常规分子动力学模拟
        §4.2.3 水通道模拟
        §4.2.4 QM/MM (ONIOM)计算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酶-底物结合模式的分析
        §4.3.2 水性质分析
        §4.3.3 酶催化反应机理的QM/MM研究
        §4.3.4 非保守残基组对产品调控机制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BM2质子通道酸激活机制的理论研究
    §5.1 引言
    §5.2 计算细节
        §5.2.1 模型构建和平衡
        §5.2.2 恒定p H-REMD模拟
        §5.2.3 p Ka计算
        §5.2.4 常规分子动力学模拟
        §5.2.5 QM/MM伞形取样动力学
    §5.3 结果与讨论
        §5.3.1 His19和His27的酸碱滴定曲线
        §5.3.2 酸激活过程的构象变化
        §5.3.3 His19调控BM2通道的激活
        §5.3.4 His27在BM2通道内的作用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智能化学滴定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化学滴定终点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化学滴定终点检测的国内外研究方法与现状
        1.2.2 图像颜色信息提取技术现状介绍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2.智能化学滴定系统基本理论
    2.1 化学滴定终点检测常用方法及原理
    2.2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理论
        2.2.1 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
        2.2.2 模糊控制器基本结构
    2.3 色度学原理
    2.4 专家系统基本理论
    2.5 本章小结
3.图像信息提取分析与算法实现
    3.1 图像信息提取与分析
    3.2 滴定曲线分析与滴定规则建立
        3.2.1 颜色通道的优选
        3.2.2 滴定终点的判断
        3.2.3 滴定规则的建立
    3.3 基于模糊控制方法的滴定速度控制系统设计
        3.3.1 颜色值曲线特性分析
        3.3.2 模糊控制器设计
    3.4 本章小结
4.智能化学滴定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与实现
    4.1 智能化学滴定系统需求分析
    4.2 智能化学滴定系统总体设计与实现
    4.3 图像采集环境搭建
        4.3.1 图像采集设备选取分析
        4.3.2 图像采集装置的布设
    4.4 智能化学滴定系统软件设计与功能实现
        4.4.1 智能化学滴定系统软件平台
        4.4.2 系统软件开发整体设计
        4.4.3 系统ROI区域与图像采集模式选取
        4.4.4 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4.5 本章小结
5.系统运行与在线测试
    5.1 Cu元素含量检测
    5.2 亚铁元素含量检测
    5.3 重复性实验和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6.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本文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5)基于手持技术的高中化学原理性实验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概述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课程标准建议开设数字化实验
        1.1.2 宁夏地区手持技术实验教学现状
        1.1.3 化学原理性实验教学中手持技术的需求
    1.3 研究意义
        1.3.1 有利于完善基于手持技术的化学原理性实验教学案例
        1.3.2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化学原理性实验掌握的实效性
        1.3.3 有利于增加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学习的积极性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外基于手持技术对化学原理性实验研究
        1.4.2 国内基于手持技术的化学原理性实验研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理论研究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化学原理性实验
        2.1.2 手持技术
        2.1.3 化学实验设计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2.2.2 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论
    2.3 实验设计原则
        2.3.1 科学性原则
        2.3.2 可行性原则
        2.3.3 适用性原则
    2.4 实验设计思路
        2.4.1 课程标准分析
        2.4.2 教材文本分析
        2.4.3 实做实验分析
        2.4.4 手持实验设计
第三章 基于手持技术的高中化学原理性实验设计
    3.1 测定反应热验证盖斯定律的实验
        3.1.1 课程标准分析
        3.1.2 教材文本分析
        3.1.3 实验实做分析
        3.1.4 手持实验设计
    3.2 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
        3.2.1 课程标准分析
        3.2.2 教材文本分析
        3.2.3 实验实做分析
        3.2.4 手持实验设计
    3.3 测定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实验
        3.3.1 课程标准分析
        3.3.2 教材文本分析
        3.3.3 实验实做分析
        3.3.4 手持实验设计
    3.4 沉淀溶解平衡实验
        3.4.1 课程标准分析
        3.4.2 教材文本分析
        3.4.3 实验实做分析
        3.4.4 手持实验设计
    3.5 金属电化学腐蚀实验
        3.5.1 课程标准分析
        3.5.2 教材文本分析
        3.5.3 实验实做分析
        3.5.4 手持实验设计
第四章 实践及效果评价
    4.1 研究程序
    4.2 教学实施
    4.3 教学实施评价
    4.4 教学实施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6)无碱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油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研究进展
        1.2.2 油水界面张力研究现状
        1.2.3 相态实验与界面张力的关系
        1.2.4 驱油行为影响因素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桩西原油性质的评价
    2.1 实验仪器和药品
    2.2 实验方法
        2.2.1 原油-地层水密度差的测定方法
        2.2.2 原油粘度的测定
        2.2.3 原油酸值的测定
        2.2.4 原油、表面活性剂溶液等效烷烃碳数的确定方法
    2.3 桩西原油粘度的测定
    2.4 桩西原油酸值的滴定
    2.5 桩西原油等效烷烃的确定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碱超低界面张力驱油体系的构建
    3.1 实验仪器和药品
    3.2 实验方法
        3.2.1 驱油体系的筛选方法
        3.2.2 油/水界面张力的测定
        3.2.3 相态实验
    3.3 桩西原油无碱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构建
        3.3.1 单一表面活性剂与桩西原油间的界面张力
        3.3.2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与桩西原油间的界面张力
    3.4 表面活性剂体系与模拟油的相态性能研究
        3.4.1 6501 /SS231 体系
        3.4.2 KPS/SS231 体系
        3.4.3 12 AEC-12Na/TXP-4 体系
    3.5 表面活性剂体系与原油的相态性能研究
        3.5.1 6501 /SS231 体系
        3.5.2 KPS/SS231 体系
        3.5.3 12 AEC-12Na/TXP-4 体系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碱超低界面张力驱油体系驱油性能评价
    4.1 实验药品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洗油性能评价
        4.2.2物理模拟实验
    4.3 无碱超低界面张力驱油体系的洗油能力研究
    4.4 无碱超低界面张力驱油体系物理模拟实验
        4.4.1 驱油体系及岩心参数
        4.4.2 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评价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东南丘陵区红壤酸碱缓冲能力及表面络合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红壤酸化现状及危害
    1.2 红壤缓冲酸化机理
    1.3 表面络合模型(SCM)
        1.3.1 表面络合模型概述、发展
        1.3.2 双电层模型
        1.3.3 广义复合模型
        1.3.4 利用SCM获取酸碱缓冲能力参数
    1.4 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技术路线
2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
    2.3 样品分析及表征
        2.3.1 X射线荧光(XRF)光谱
        2.3.2 X射线衍射(XRD)光谱
        2.3.3 比表面积(BET)测定
        2.3.4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2.3.5 热重分析(TGA)
    2.4 酸碱电位滴定实验
3 可变电荷组分表面酸碱缓冲能力及表面络合模型
    3.1 实验部分
        3.1.1 可变电荷矿物的表征
        3.1.2 可变电荷矿物的酸碱滴定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可变电荷矿物的表征
        3.2.2 可变电荷矿物酸碱滴定结果
        3.2.3 应用表面络合模型计算矿物表面酸碱缓冲能力参数
        3.2.4 模拟可变矿物表面物种随pH变化
    3.3 本章小结
4 不同深度红壤表面酸碱缓冲能力和表面络合模型型
    4.1 实验部分
        4.1.1 红壤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4.1.2 红壤样品的表征
        4.1.3 红壤样品的酸碱滴定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红壤样品的表征结果
        4.2.2 红壤样品的酸碱滴定结果
        4.2.3 应用表面络合模型计算红壤样品表面酸碱缓冲能力参数
        4.2.4 模拟红壤样品表面物种随pH变化
        4.2.5 红壤样品表面酸碱缓冲能力与组成的相关性
    4.3 本章小结
5 不同位点红壤的酸碱缓冲能力和表面络合模型
    5.1 实验部分
        5.1.1 不同位点红壤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5.1.2 不同位点红壤样品的表征
        5.1.3 不同位点红壤样品的理化性质测定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2.1 不同位点红壤样品的表征结果
        5.2.2 不同位点红壤样品 FTIR 表征结果
        5.2.3 不同位点红壤样品的理化性质结果
        5.2.4 不同位点红壤样品的酸碱滴定结果
        5.2.5 应用表面络合模型计算不同位点红壤表面酸碱缓冲能力
        5.2.6 模拟不同位点红壤样品表面物种随 p H 变化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有效成分和组分分析的库仑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喹诺酮类抗生素简介
        1.1.1 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理
        1.1.2 喹诺酮类药物的分代及其特点
    1.2 左氧氟沙星药物特性研究
        1.2.1 左氧氟沙星的理化性质
        1.2.2 药理毒理研究
        1.2.3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1.2.4 左氧氟沙星临床医学应用
        1.2.4.1 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
        1.2.4.2 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疾病
        1.2.4.3 左氧氟沙星治疗胃肠道感染感染疾病
        1.2.4.4 左氧氟沙星治疗皮肤组织感染疾病
        1.2.4.5 左氧氟沙星治疗耳鼻眼口腔科感染疾病
        1.2.4.6 左氧氟沙星治疗各种骨组织以及骨连接的肌腱组织感染
        1.2.5 左氧氟沙星含量测定方法
        1.2.5.1 高效液相色谱法
        1.2.5.2 紫外分光光度法
        1.2.5.3 荧光光谱测定法
        1.2.5.4 其他测定方法
        1.2.6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剂型研究
    1.3 酸碱解离常数概述
    1.4 库仑滴定法概述
        1.4.1 库仑滴定分析简介
        1.4.2 库仑滴定法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生成函数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的解离常数
    2.1 解离常数简介
    2.2 解离常数测定方法综述
        2.2.1 电位滴定法
        2.2.2 电导法
        2.2.3 紫外分光光度法
        2.2.4 毛细管电泳法
        2.2.5 其他测定方法
    2.3 左氧氟沙星解离常数测定原理
    2.4 实验部分
        2.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4.2 实验方法
        2.4.3 结果与讨论
        2.4.3.1 滴定曲线
        2.4.3.2 pK_a值计算
        2.4.3.3 分析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直接库仑滴定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左氧氟沙星含量
    3.1 引言
    3.2 实验药品与仪器
        3.2.1 实验电极
        3.2.2 实验仪器
        3.2.3 样品与化学试剂
    3.3 实验原理
    3.4 实验装置
    3.5 电解实验条件选择
        3.5.1 支持电解质及其浓度的选择
        3.5.2 滴定终点pH的选择
        3.5.3 直接库仑滴定法的预滴定
        3.5.4 恒电流强度的选择
        3.5.5 其他条件的选择
        3.5.5.1 样品量选择
        3.5.5.2 电解液用量的选择
        3.5.5.3 搅拌速度的选择
        3.5.5.4 溶解氧的消除
    3.6 直接库仑滴定法测定左氧氟沙星含量实验方案
        3.6.1 对照品溶液的配置
        3.6.2 左氧氟沙星含量测定
    3.7 其他类分析方法
        3.7.1 高效液相色谱法
        3.7.2 紫外分光光度法
        3.7.3 电位滴定法
    3.8 测定结果比较与讨论
        3.8.1 精密度测定
        3.8.2 重复性试验
        3.8.3 稳定性试验
        3.8.4 盐酸左氧氟沙星样品含量测试
        3.8.5 加样回收率试验
        3.8.6 其它分析方法测定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库仑滴定法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组分分析及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药品与仪器
        4.2.1 实验电极
        4.2.2 实验仪器
        4.2.3 样品与化学试剂
    4.3 实验原理
    4.4 实验装置
    4.5 电解条件的选择
        4.5.1 支持电解质种类及浓度的选择
        4.5.2 恒电流强度的选择
        4.5.3 盐酸加入量的选择
    4.6 双库仑滴定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组分实验方案
    4.7 结果分析与讨论
        4.7.1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组分分析
        4.7.2 溶液pH变化对左氧氟沙星含量测定的影响
        4.7.3 加样回收试验
        4.7.4 其他分析方法测试结果对比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9)酸碱滴定终点误差的快速估算法——基于CurTiPot酸碱滴定曲线的快速绘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运行环境与基本功能
3 绘制滴定曲线的步骤
4 滴定误差的快速计算
5 结语

(10)手持技术pH传感器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手持技术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定性概念方面的突破
    1. 滴定曲线的绘制
    2. p H突跃及突跃范围
    3. 滴定终点和化学计量点的关系
    4. 指示剂的选择
    5. 不同类型滴定曲线的对比
三、手持技术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定量计算方面的突破
四、对手持技术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应用的思考

四、非计算法绘制酸碱滴定曲线(论文参考文献)

  • [1]混合酸、多元酸滴定的教学探讨[J]. 陈冬年.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2(02)
  • [2]酶催化选择性机制及BM2通道酸激活机制的理论研究[D]. 张玉来. 吉林大学, 2019(12)
  • [3]分析化学中酸碱滴定曲线方程的推导和验证[J]. 柳玉英,王平,王粤博,刘青,蔺红桃,张天,范慧清. 教育教学论坛, 2019(13)
  • [4]智能化学滴定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徐思鸿. 辽宁科技大学, 2019(01)
  • [5]基于手持技术的高中化学原理性实验的设计[D]. 蒋思雪. 宁夏大学, 2018(01)
  • [6]无碱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油行为研究[D]. 李田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7]东南丘陵区红壤酸碱缓冲能力及表面络合模型[D]. 程鹏飞.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5)
  • [8]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有效成分和组分分析的库仑滴定[D]. 王慧玲.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
  • [9]酸碱滴定终点误差的快速估算法——基于CurTiPot酸碱滴定曲线的快速绘制[J]. 张红医,杜雪红,黄征,赵云飞. 大学化学, 2017(01)
  • [10]手持技术pH传感器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的应用[J]. 贺阳.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6(Z2)

标签:;  ;  ;  

非计算法绘制酸碱滴定曲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