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沙三下亚段-沙四段油气聚集规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余海波,程秀申,徐田武,谈玉明,漆家福[1](2020)在《东濮凹陷古近纪盆地结构控烃控藏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东濮凹陷的盆地结构、构造样式等进行了解析,认为东濮凹陷古近纪盆地具有多断、多凸、多洼的结构特征,多凸多洼的盆地结构控洼控烃,形成多凸多洼多成藏运聚单元。始新统沙河街组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沉积期为初—强断陷期,单断广盆过渡为强断深盆,湿润气候、湖盆广、水体深,为强还原环境,烃源岩品质优;沙三段中亚段—上亚段沉积期为多断断陷期,湖盆变缓、分割性强、水体中等,烃源岩在各自小洼中心处富集、品质一般;沙二段沉积期为弱断陷期,多洼格局持续、成烃单元独立成藏开始期,干旱气候、漫湖—浅水小湖型、水体浅,烃源岩不发育,盆地东部洼陷带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地层埋深较大区域进入生烃门限,烃源岩快速成熟。东营运动时期油藏主要以调节作用为主,早期生成的油气被小断裂改造,形成诸多小断块油气藏,是东濮凹陷主要成藏期。明化镇组沉积晚期—现今,断裂活动减弱,洼陷带地层厚度补偿后继续生烃,油气主要在低部位成藏。
毛俊莉[2](2020)在《辽河西部凹陷页岩油气成藏机理与富集模式》文中认为辽河西部凹陷是我国重要含油气盆地--渤海湾盆地的富油气凹陷之一,目前也是我国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研究的重点领域。针对西部凹陷湖盆构造控制沉积特点,论文分析了辽河西部凹陷断陷湖盆沉降-沉积迁移变化规律,探讨了构造和沉积对页岩油气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改进了陆相页岩的分类方法,分析了成藏主控因素,建立了西部凹陷页岩油气富集模式,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沙河街组三段和四段是辽河西部凹陷最有潜力形成页岩油气的目的层段,同沉积时期的断裂活动对沉积和页岩分布产生了明显的控制作用,沙三和沙四段富有机质页岩的形成和分布具有明显差异性。碳酸盐含量高是半封闭、半咸水湖湾相对页岩矿物成分控制作用的结果;沙三期断裂活动较强,且分段性明显,同沉积水体较深,页岩沉降-沉积中心发生由北西向南东方向地明显迁移,黏土矿物含量逐渐减少,页岩沉积剖面表现为向西减薄的楔形。沙三和沙四段具备形成页岩油气的有利条件,沉积作用控制了页岩有机地球化学和储集物性条件。沉积环境约束了页岩有机质类型和丰度的分布,在平面上形成了围绕深湖中心为中心的环带状有机质类型分布特点,有机质丰度发生相应变化。连续的沉降作用过程为页岩油气的形成和保存提供了良好条件。西部凹陷沙三-沙四段页岩可划分为连续纹层型、断续纹层型及分散纹层型纹层结构,分别代表了不同沉积环境下的有机质赋存特点。热演化历史控制页岩油气的形成和分布,导致了西部凹陷南部和北部烃源岩产物差异。研究揭示了西部凹陷页岩含油气性变化规律,明确了平面上“北油南气”,纵向上“下气上油”的油气分布格局。碳酸盐岩矿物含量对页岩油的形成产生了促进作用,碳酸盐岩含量与页岩含油量具有正相关关系,具有促进低成熟度有机质加速生油气的作用。沉降-沉积中心转移控制了页岩油气形成和分布,继承性的湖相沉积作用使得沙四和沙三有相似的有机质类型,但后期沉降迁移控制热演化成熟度中心的迁移。沙四段以页岩油为主,沙三段以页岩气为主,据此分别建立了沙四段页岩油和沙三段页岩气富集模式。研究结论对辽河西部凹陷页岩油气评价及勘探提供了重要指导,可推广应用于中国东部其他盆地(凹陷),对其他陆相盆地也可具有参考意义。
刘秀琪[3](2020)在《东濮凹陷濮卫-文留地区油气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文中认为东濮凹陷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工作业已进入中后期,其勘探难度日趋增大。多年的勘探开发研究业已展示其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断层数量众多且交错分布,储层砂体非均质性强,造成各层段油气分布特征各异,这极大增加了后续油气勘探工用的难度。针对研究区的这种情况,我们拟选择东濮凹陷的文留地区和濮卫地区为主要研究靶区,充分吸收前人有关石油地质的研究成果,系统剖析靶区各层段原油分子组成、特别是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以期揭示原油不同成因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成熟度变化规律。进而深入探讨研究区油气富聚规律,为油气的深入勘探提供地球化学依据。主要取得了如下认识:(1)研究区油样的保存条件较好,无明显微生物次生蚀变作用。油源沉积环境具有还原性较强的特征,为水体分层、高盐度的咸湖相沉积。总体来看最高演化成熟度尚未达到生油主峰阶段。(2)基于原油类型及成熟度分布来看,濮卫-文留地区致少汇聚了两期次原油:Ⅰ类为早期原油,成熟度相对较低,分布在文留及户部寨地区;Ⅱ类为晚期原油,成熟度相对较高,分布在濮城和卫城地区。晚期成熟度较高原油有向南运移的特征,且与早期原油存在不同程度的混合。而文留东部地区缺乏晚期较高成熟度原油的汇入。其中卫城地区卫79-7井的原油成熟度最高,附近应有较好的油气资源,可以作为未来的一个的勘探方向。(3)濮卫、文留地区储层横向连通性较好,钻井沿线应该均有油气分布。文留地区储层纵向连通性较好,盖层位于沙二下亚段之上;濮卫地区存在两个区域性盖层,分别在沙二下亚段之上、沙二下与沙三下亚段之间,阻挡了沙二下与沙三下亚段之间的油气运移,盖层下方的油气最为富集,是很好的勘探方向。(4)通过对文留地区文101井区附近的文古2井进行地化特征的研究,明确文古2井的油源与研究区原油的油源都不相同,未对附近文101井区的油气产生影响,说明文古2井的油气充注量不足或是与文101井区间存在构造遮挡不宜作为一个很好的油气勘探方向。
蒋有录,苏圣民,信凤龙,谈玉明,刘景东[4](2019)在《富油凹陷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及主控因素》文中研究指明以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和东营凹陷为例,对富油凹陷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及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富油凹陷油气分布在平面上和纵向上具有较强的不均一性,东濮凹陷具有"北富南贫、纵向分布层系高度集中"的特征,90%以上的已探明油气分布于凹陷北部,纵向上主要富集于古近系沙河街组,以沙三段和沙二段为主力层系,沙一段以上未发现规模储量,而东营凹陷总体上具有"北富南贫、纵向富集层系多"的特征,沙河街组、东营组及新近系均发现了规模储量。多种因素控制了富油凹陷不同地区及层系的油气分布差异:烃源条件的优劣从根本上控制了富油凹陷不同地区的油气富集程度差异,东濮、东营凹陷北部地区的生烃条件远好于南部是造成两个凹陷油气分布总体呈现"北富南贫"的根本原因;源岩与盖层及断层的配置关系控制了纵向油气富集层段,东濮凹陷沙河街组多套盐膏岩盖层有效地限制了油气垂向运移,尤其是沙一段盐膏岩盖层对下伏层系油气的聚集起到了重要的封盖作用,而东营凹陷缺乏沙一段盐膏岩盖层且晚期断层较发育,油气纵向多层系富集;成藏期构造背景和输导体系控制了油气运移主要指向,有利储集砂体与构造脊的叠合控制了油气富集区。
李龙迪[5](2019)在《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沙河街组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在北部的濮卫、文留和南部的桥口、徐集、马厂、三春集等地区,均有工业油气产出。虽然经历了多年勘探,但中央低凸起带砂体的物源方向、成因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砂体分布规律也尚不清楚,这也困扰着下一步油气勘探方向。本论文以经典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利用地震解释、测录井及分析化验等多种资料,针对东濮凹陷沙河街组,建立了全区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古地貌、古物源、古环境特征,研究了沙河街组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在这些工作基础上,重点围绕中央低凸起带地区,分析了物源方向、砂体类型、砂体控制因素及砂体成因机制,明确了砂体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东濮凹陷沙三段沉积时期气候炎热潮湿,古地貌特征主要受断层活动影响,现今位于构造高部位的中央低凸起带在沉积时期常位于沉积低部位,中央低凸起带物源主要来自盆地长轴方向,即盆地南部和北部,中央低凸起带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形成砂泥岩薄互层为特征的细粒沉积,并在北部地区发育岩盐。中央低凸起带砂体的成因类型主要包括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滩坝砂体和重力流成因砂体,多种成因的砂体在纵向上叠置,横向连片。中央低凸起带处砂体的形成主要受频繁湖平面变化、可容空间与物源供给匹配关系、断层活动、古地貌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在湖平面频繁变化的背景下,枯水期,来自盆地南北两个方向的长轴物源在中央低凸起带上形成向盆地中心推进较远距离的三角洲沉积;洪水期,湖平面扩张,前期沉积的三角洲砂体被湖浪改造形成滩坝砂体。同时,因断层活动的影响,凹陷内普遍发育重力流成因砂体。这种“长轴物源”特征,是断层活动导致的中央低凸起带和其两侧洼陷带的可容空间大小的差异,以及长轴物源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立了枯水期、洪水期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指出中央低凸起带为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滩坝砂体的有利勘探地区,而中央低凸起带两侧临近洼陷带的断层下降盘,为重力流成因砂体的有利勘探地区,可作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目标。
余金柱[6](2019)在《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油气成因机制》文中研究说明东濮凹陷是典型的盐湖相富油气凹陷,其中濮城油田作为东濮凹陷的第二大油气田,油气成因与成藏机制复杂。采用Rock-Eval、色谱-质谱、单体烃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技术,结合地质分析,开展了濮城油气特征、成因与成藏特征研究。濮城油田原油特征显着:(1)具有典型的盐湖相成因特征:明显的植烷优势(Pr/Ph=0.42)、检测出具有一定含量的β-胡萝卜烷、具有高碳数n C37、n C38正构烷烃优势、富集伽马蜡烷、升藿烷具有“翘尾”特征、多数原油甾烷异构化程度较低等;(2)濮城油田原油总体属于低熟油,少数为正常成熟度原油,C29甾烷???20S/(S+R)、C29甾烷???(14)(???+???)分布范围分别为0.29~0.37、0.28~0.31。(3)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呈两段式分布,与咸水湖相原油的相似,反映两种生源特征。根据成熟度参数,将原油划分为两类,Ⅰ类:沙一段~沙三中亚段原油;Ⅱ类:沙三下亚段~沙四上亚段原油,Ⅰ类原油具有较低的甾烷异构化程度,原油成熟度较低。油源对比表明,濮城油田原油与濮城洼陷、濮卫洼陷中埋深大于3000m的烃源岩有较好的可比性,濮城沙三上亚段原油与沙三中亚段原油可对比性强,为同源,主要来自于濮城沙三中亚段烃源岩,也有沙三上亚段、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的生烃贡献。濮城油气主要有以下成藏特征:(1)油气藏类型以断块和断层-岩性油气藏为主;(2)储层单层厚度薄,特薄层和薄层占绝大多数,储层泥质、碳酸盐含量高,濮城中深层区总体属于低孔、超低渗-低渗储层;(3)两期成藏、早期为主;(4)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主要有两种成因机制:类脂类大分子早期成烃和富硫大分子/干酪根低温降解机制;(5)濮城西翼局部膏盐岩控制油气藏温压与油气运移,深部油气藏局部经历TSR作用,提出濮城中深层油气为“早生近源-断层输导-断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
贾凯育[7](2019)在《东营凹陷博兴地区沙河街组油气运移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根据博兴地区的勘探实践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综合利用地质、地球化学、流体等资料,从烃源岩的分布、油气分布、输导体系特征的角度出发,以油源对比与油气运移通道指数为手段,分析了博兴地区沙河街组的油气分布与运移规律,主要成果及认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博兴地区发育沙三下和沙四纯上两套烃源岩,前者为淡水弱氧化弱还原环境,后者为咸水强还原环境。油藏主要分布在沙三段和沙四段,主要为构造油藏和复合油藏,洼陷带油藏以构造-岩性油藏为主,斜坡带油藏主要为断层油藏,凸起带油藏主要为地层超覆油藏。(2)凸起带油气通过深大断裂进行垂向运移,洼陷带油气通过“Y”型断层和裂缝运移在岩性透镜体中成藏,斜坡带油气通过阶梯状断层和横向的有效砂体进行阶梯状的运移。(3)斜坡带的博兴断层是沙四来源的原油向沙二和沙一段运移的主要通道,沙一段和沙二段的混源油中,斜坡带沙三来源的原油首先通过樊家断层垂向运移到沙二段和沙一段,并以对应的横向砂体在层内进行横向运移与沙四源油在博兴断层和金家断层混合成藏。
赵珊[8](2019)在《渤海湾盆地典型缓坡带油气成藏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缓坡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指向区,明确各类缓坡带油气成藏模式对于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渤海湾盆地为例,在缓坡带类型划分及油气成藏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质、测井、地化等资料,对缓坡带的油气分布样式以及成藏过程进行了解剖,建立了缓坡带油气成藏模式。基于缓坡带基底产状,将渤海湾盆地缓坡带划分为三种类型:简单型缓坡带、过渡型缓坡带和复杂型缓坡带。简单型缓坡带分布于盆地边缘各凹陷中,油气藏类型以岩性—构造为主,富集层系相对集中,具有“一字型”油气分布样式。过渡型缓坡带位于盆地中心至边缘的过渡区凹陷中,地层油气藏有所增多,富集层系跨度较大,具有“阶梯状”油气分布样式。复杂型缓坡带位于盆地中心凹陷中,以构造油气藏为主,浅层系油气富集程度逐渐增加,具有“梳齿型”油气分布样式。简单型缓坡带供烃能力差,成藏期断层活动性不强,以砂体侧向输导为主,具有“弱供烃—砂体输导—侧向运移”成藏模式。过渡型缓坡带供烃能力较好,成藏期断层活动性增强,断-砂为主的阶梯式输导为主,发育“中等供烃—断-砂输导—阶梯式运移”成藏模式。复杂型缓坡带供烃能力强,成藏期断层活动性强,油气以断裂垂向输导为主,表现为“强供烃—断裂输导—垂向运移”成藏模式。综合分析认为,烃源岩供烃能力和成藏动力决定了油气运移距离,从而影响了缓坡带中—外带油气的富集程度;而成藏期断层活动的差异性决定了油气的垂向运移能力,影响了油气纵向富集层系。
冷玥[9](2019)在《东濮凹陷新生代沉降史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区位于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为研究该凹陷的构造演化及沉积-沉降特征,广泛收集了测井、钻井、地震剖面、不同沉积时期的地层残余厚度图、砂泥岩百分含量图、不同岩性孔隙度、压实系数等物性参数资料。通过对区内92口井(含人工井)进行回剥,得到了全区七个主要次级构造单元(柳屯-观城洼陷、濮城东洼陷、海通集洼陷、前梨园洼陷、长垣东-南何家洼陷、东明-葛岗集洼陷、徐集-三春集断凸)不同沉积时期的基底、构造沉降量以及沉降速率。以观测构造沉降量为基础,开展了构造沉降史模拟研究。通过对三种正演模型即瞬时均匀伸展模型、有限时间均匀伸展模型和含放射性热产量的有限时间均匀伸展模型的模拟及比对,确定含放射性热产量的有限时间均匀伸展模型为最佳模型,并确定了古地质条件下可能的岩石圈及地壳初始状态。在正演模拟基础上,对4条剖面进行了应变速率反演,获得伸展系数、应变速率的变化。将模拟的构造沉降与观测构造沉降对比,分析了本区后裂谷期异常沉降特征,并探讨了其形成机制。回剥分析获得了本区的观测构造沉降量分布特征。新生代总构造沉降量最大的是前梨园洼陷,可达3015 m;同裂谷期构造沉降量也是前梨园洼陷最大,可达2750 m;而后裂谷期构造沉降量最大者为长垣东-南何家洼陷,达399 m。新生代不同阶段的构造沉降量与基底沉降量有相似的特征;沙四段沉积期的沉降中心位于东明-葛岗集洼陷;沙三段沉积期迁移到前梨园洼陷;沙二段-东营组沉积期再迁移到长垣东-南何家洼陷;新近纪-第四纪的沉降中心仍保持在长垣东-南何家洼陷。不同阶段沉降量大的洼陷相应的沉降速率也较快。正演模拟表明,初始岩石圈厚度为110 km、地壳厚度为32 km可获得最佳结果。4条代表性剖面的应变速率反演模拟认为,同裂谷期在凹陷中部的伸展系数及应变速率均较大,凹陷边缘较小;北部地区伸展系数较中部及南部偏小,为1.1-1.41,而中部的伸展系数为1.12-1.84,南部为1.14-1.91;各区应变速率均是在沙三段沉积期最大,达1.5×10-15s-14×10-15s-1。本区后裂谷期存在异常沉降。其中,馆陶组沉积期出现异常欠沉降,以凹陷南部异常欠沉降量较大,可达200m以上;明化镇组-平原组沉积期为异常过沉降阶段,凹陷南部异常过沉降量大于中部及北部,以凹陷西南部最大,可达600 m以上。
李蕾,李素梅,张洪安,徐田武,张云献,纪红[10](2018)在《东濮凹陷西斜坡盐湖相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东濮凹陷西斜坡油气成因与成藏机理复杂。采用色谱-质谱、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ESI FT-ICR MS)、单体烃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方法对东濮凹陷西斜坡原油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剖析。共分出两种成因类型原油,第Ⅰ类为马寨地区原油,具有较低Pr/Ph(均值0. 39)和C29-/C30-藿烷(均值0. 33)、较高C35-/C34-藿烷(均值1. 56)和二苯并噻吩/菲值(均值0. 27)等强还原性、盐湖相原油特征,主要来自马寨次洼沙三下—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第Ⅱ类为胡庆-邢庄地区原油,盐湖相特征不及第Ⅰ类,主要来自柳屯、海通集洼陷埋深> 3 000 m的沙三下—沙四上亚段烃源岩。ESI-FT ICR MS检测到深部原油含有热稳定性较低的硫化物,其硫同位素也偏高,指示TSR对深部油气的改造作用。观察到西斜坡地区烃源岩具有明显不同的两种热演化趋势,反映膏盐岩对烃源岩生烃演化显着的控制作用。西斜坡已发现原油大多具有低熟、早期成藏特征,与海通集、柳屯洼陷深部较高热演化程度烃源岩较为发育不太匹配,指示研究区具有潜在的深部油气勘探前景。
二、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沙三下亚段-沙四段油气聚集规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沙三下亚段-沙四段油气聚集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东濮凹陷古近纪盆地结构控烃控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古近纪盆地结构 |
2 盆地结构控烃特征 |
3 构造演化控藏特征 |
4 结 论 |
(2)辽河西部凹陷页岩油气成藏机理与富集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
1.1.1 选题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国外页岩油气研究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
(2)国内页岩油气研究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
(3)辽河探区页岩油气相关研究进展 |
1.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技术路线 |
1.3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4 创新点 |
2 西部凹陷地质背景 |
2.1 西部凹陷地质概况 |
2.2 地层发育 |
2.3 富有机质页岩发育层段 |
2.3.1 沙四段富有机质页岩发育层段 |
2.3.2 沙三段富有机质页岩发育层段 |
2.4 沉积相 |
2.4.1 单井相分析及连井对比 |
2.4.2 泥地比展布特征 |
2.4.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2.5 构造演化 |
2.5.1 构造样式 |
2.5.2 构造演化 |
2.5.3 沉降沉积中心迁移 |
3 西部凹陷页岩油气成藏地质条件 |
3.1 页岩岩石矿物与页岩类型 |
3.1.1 页岩矿物学组成 |
3.1.2 页岩岩石矿物相 |
3.1.3 页岩沉积结构 |
3.1.4 页岩分类 |
3.2 页岩有机地球化学参数 |
3.2.1 有机质类型 |
3.2.2 有机碳含量 |
3.2.3 有机质热演化成熟度 |
3.3 页岩储集物性 |
3.3.1 页岩孔隙类型与孔隙结构 |
3.3.2 页岩裂缝与分布 |
3.3.3 孔隙度与渗透率 |
4 页岩含气量与含油率影响因素 |
4.1 页岩含气性及含气量 |
4.1.1 气测异常 |
4.1.2 现场解析 |
4.1.3 等温吸附 |
4.1.4 页岩含气量影响因素 |
4.2 页岩含油性及含油率 |
4.2.1 页岩油显示 |
4.2.2 页岩含油率 |
4.2.3 含油率的影响因素 |
5 页岩油气成藏机理 |
5.1 构造沉降与储层物性 |
5.1.1 构造沉降与页岩厚度 |
5.1.2 构造运动与页岩埋藏深度 |
5.1.3 成岩作用与储集空间 |
5.2 沉积环境与有机地球化学 |
5.2.1 有机质类型 |
5.2.2 有机质丰度 |
5.3 地热历史与油气生成 |
5.3.1 页岩油气生成热模拟 |
5.3.2 地热史与时温指数 |
5.3.3 埋藏史与页岩油气生成 |
5.4 低熟生烃与页岩油气分布 |
5.4.1 碳酸盐与页岩油生成 |
5.4.2 沉降沉积中心迁移与页岩油气分布 |
5.5 页岩油气成藏机理 |
5.5.1 页岩油气藏类型 |
5.5.2 页岩油气成藏机理 |
6 西部凹陷页岩油气富集模式 |
6.1 富有机质页岩空间分布 |
6.1.1 富有机质页岩 |
6.1.2 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和深度 |
6.1.3 富有机质页岩空间分布模式 |
6.2 富有机质页岩地化参数分布模式 |
6.3 页岩油气富集模式 |
6.3.1 页岩气富集模式 |
6.3.2 页岩油富集模式 |
6.4 页岩油气发育有利方向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东濮凹陷濮卫-文留地区油气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理位置 |
2.2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
2.3 沉积地层发育特征 |
2.4 断裂发育情况 |
第3章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3.1 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的基本应用 |
3.2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的分布特征 |
3.3 萜烷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 |
3.4 甾烷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 |
3.5 长链烷基苯与长链烷基环己烷的分布特征 |
3.6 芳烃化合物的分布特征 |
第4章 油气藏形成及分布规律 |
4.1 油气成藏过程及机理 |
4.2 东濮凹陷油气藏特征及分布 |
4.3 濮卫-文留地区油气富集规律 |
第5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4)富油凹陷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及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油气分布不均一性 |
3 油气分布不均一性的主控因素 |
3.1 生烃条件差异控制“北富南贫”油气分布格局 |
3.2 源岩与盖层及断层配置关系控制油气纵向富集层位 |
3.3 构造背景和输导体系控制不同构造带油气富集差异 |
4 结 论 |
(5)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题目来源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概况 |
2.2 构造特征 |
2.2.1 构造单元划分 |
2.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地层特征 |
第3章 层序地层学研究 |
3.1 层序界面识别 |
3.1.1 二级层序界面 |
3.1.2 三级层序界面 |
3.1.3 四级层序界面 |
3.1.4 五级层序界面 |
3.2 单井层序划分 |
3.3 全区层序格架建立 |
3.4 中央低凸起带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
第4章 古地貌、古物源、古气候研究 |
4.1 古地貌 |
4.1.1 残余地层厚度分析 |
4.1.2 剥蚀量恢复 |
4.1.3 去压实校正 |
4.1.4 古水深校正 |
4.1.5 古地貌恢复成果 |
4.2 古物源 |
4.2.1 重矿物分析 |
4.2.2 砂岩矿物组分分析 |
4.2.3 中央低凸起带物源综合分析 |
4.3 古气候 |
第5章 中央低凸起带沉积体系研究 |
5.1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沉积相类型 |
5.1.1 分流河道砂体 |
5.1.2 河口坝砂体 |
5.1.3 滩坝砂体 |
5.1.4 重力流砂体 |
5.2 中央低凸起带沉积相展布特征 |
5.2.1 沙四上亚段 |
5.2.2 沙三下亚段 |
5.2.3 沙三中亚段 |
5.2.4 沙三上亚段 |
5.2.5 沙二下亚段 |
5.2.6 沙二上亚段 |
5.2.7 沙一段 |
第6章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 |
6.1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发育控制因素 |
6.1.1 可容空间与物源供给的匹配关系 |
6.1.2 高频湖平面变化 |
6.1.3 构造运动和古地形地貌 |
6.1.4 沉积微相 |
6.2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分析 |
6.2.1 前期三角洲河道与河口坝叠置 |
6.2.2 后期波浪作用改造形成滩坝 |
6.3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 |
6.3.1 枯水期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 |
6.3.2 洪水期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 |
第7章 中央低凸起带有利砂体分布规律 |
7.1沙三下2砂组(7-6#) |
7.2沙三中8砂组(3-2#) |
7.3沙三中6砂组(6-4#) |
7.4沙三上8砂组(1-10#)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油气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选题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盐湖相盆地原油及烃源岩研究进展 |
1.3.2 存在问题 |
1.4 东濮凹陷濮城地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思路 |
1.6.2 技术路线 |
1.7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石油地质概况 |
2.1 地理与区域构造位置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沉积与地层发育 |
2.4 生储盖组合 |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
3.1 样品分布 |
3.2 样品前处理 |
第4章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类型 |
4.1 油气分布特征 |
4.2 原油物性与族组成特征 |
4.2.1 原油物性特征 |
4.2.2 原油族组分特征 |
4.3 原油饱和烃特征 |
4.3.1 原油链烷烃特征 |
4.3.2 甾烷组成与分布特征 |
4.3.3 萜烷组成与分布特征 |
4.4 原油芳烃特征 |
4.5 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
4.6 原油成因类型划分 |
第5章 烃源岩分布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
5.1 烃源岩分布与发育 |
5.2 烃源岩质量评价 |
5.2.1 有机质丰度 |
5.2.2 有机质类型 |
5.2.3 有机质成熟度 |
5.3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特征 |
5.3.1 族组成特征 |
5.3.2 链烷烃分布特征 |
5.3.3 甾萜类生物标志物特征 |
5.3.4 芳香烃特征 |
第6章 油气成因机制 |
6.1 油源分析 |
6.1.1 饱和烃总离子流图定性对比 |
6.1.2 甾类化合物指纹定性对比 |
6.1.3 萜类化合物指纹定性对比 |
6.1.4 饱和烃生物标志物参数定量对比 |
6.2 烃源岩生烃模式与生烃机制分析 |
6.3 油气运移与成藏特征 |
6.3.1 油气运移 |
6.3.2 油气成藏特征 |
6.4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
6.4.1 油气藏温压特征 |
6.4.2 油气藏储层特征 |
6.4.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6.4.4 油气成藏模式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东营凹陷博兴地区沙河街组油气运移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输导体系研究进展 |
1.2.2 油气运移路径研究方法 |
1.2.3 博兴地区油气运移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6 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基本概况 |
2.2 构造特征及演化 |
2.3 地层发育与沉积特征 |
2.3.1 地层发育特征 |
2.3.2 沉积特征 |
2.4 石油地质特征 |
2.4.1 生储盖特征 |
2.4.2 油气藏类型 |
第3章 烃源岩与油气分布 |
3.1 有效烃源岩评价 |
3.1.1 沙四上烃源岩特征 |
3.1.2 沙三段烃源岩特征 |
3.1.3 有效烃源岩评价 |
3.2 烃源岩分布特征 |
3.3 油气分布特征 |
3.3.1 不同构造带油气分布特征 |
3.3.2 不同层位油气分布特征 |
第4章 输导体系特征研究 |
4.1 断层特征 |
4.1.1 断层平面特征 |
4.1.2 断层剖面形态和组合样式 |
4.1.3 断层封闭性评价 |
4.1.4 断层活动性 |
4.2 砂体特征 |
4.2.1 沙四段砂体特征 |
4.2.2 沙三段砂体特征 |
4.2.3 沙二段砂体特征 |
4.2.4 沙一段砂体特征 |
4.3 复合输导体系特征研究 |
第5章 油气优势运移路径研究 |
5.1 油源对比 |
5.1.1 烃源岩生物标志物对比 |
5.1.2 原油地化特征对比 |
5.1.3 油源对比 |
5.2 基于油气显示的运移路径研究 |
5.2.1 基于试油结果指示油气运移 |
5.2.2 基于录井油气显示结果指示油气运移 |
5.2.3 HMIE指数指示油气运移 |
5.2.4 油气运移路径的综合分析研究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渤海湾盆地典型缓坡带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缓坡带类型及特征 |
1.2.2 缓坡带油气成藏模式 |
1.2.3 缓坡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开展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工区位置 |
2.2 地层与沉积特征 |
2.2.1 古近系 |
2.2.2 新近系 |
2.2.3 第四系 |
2.3 构造演化特征 |
第三章 缓坡带类型及油气分布特征 |
3.1 缓坡带类型及分布 |
3.2 缓坡带成藏条件 |
3.2.1 烃源岩特征 |
3.2.2 储层及储盖组合特征 |
3.2.3 油源断层成藏期活动性 |
3.3 缓坡带油气分布特征 |
3.3.1 油气藏类型 |
3.3.2 油气分布层系 |
3.3.3 油气分布样式 |
第四章 缓坡带油气成藏机理解剖 |
4.1 简单型缓坡带——以饶阳凹陷缓坡带为例 |
4.1.1 源-储接触关系 |
4.1.2 输导通道 |
4.1.3 油气成藏动力 |
4.1.4 油气运移路径和方向 |
4.2 过渡型缓坡带——以霸县凹陷缓坡带为例 |
4.2.1 源—储接触关系 |
4.2.2 输导通道 |
4.2.3 油气成藏动力 |
4.2.4 油气运移路径和方向 |
4.3 复杂型缓坡带——以车镇凹陷缓坡带为例 |
4.3.1 源—储接触关系 |
4.3.2 油气成藏期次 |
4.3.3 输导通道 |
4.3.4 油气成藏动力 |
4.3.5 油气运移路径和方向 |
第五章 缓坡带油气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 |
5.1 缓坡带油气成藏模式 |
5.1.1 简单型缓坡带成藏模式 |
5.1.2 过渡型缓坡带油气成藏模式 |
5.1.3 复杂型缓坡带油气成藏模式 |
5.2 缓坡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东濮凹陷新生代沉降史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位置及地理概况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2.2 深部构造特征 |
2.2.1 岩石圈与软流圈 |
2.2.2 莫霍面深度与地壳厚度变化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2.4 东濮凹陷的构造单元划分 |
第3章 新生代沉积充填与构造特征 |
3.1 新生代沉积充填特征 |
3.2 断层系统与活动特征 |
3.2.1 兰聊断裂带 |
3.2.2 黄河—文西—观城断裂带 |
3.2.3 长垣—石家集—宋庙断裂带 |
3.2.4 凹陷的伸展量与伸展系数 |
3.3 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 |
第4章 观测沉降史分析 |
4.1 求取观测沉降史曲线的回剥法 |
4.1.1 回剥法原理简介 |
4.1.2 去压实校正 |
4.1.3 古水深与海平面升降变化的校正及盆地基底沉降史 |
4.1.4 艾利均衡校正与载水构造沉降量 |
4.2 基础资料的分析与准备 |
4.2.1 主要的基础参数 |
4.2.2 一维钻井的选取与基础数据 |
4.3 东濮凹陷沉降史特征分析 |
第5章 构造沉降史模拟研究 |
5.1 构造沉降史的正演模拟原理、模型及其改进 |
5.1.1 伸展盆地构造沉降史正演模拟的意义 |
5.1.2 McKenzie的瞬时均匀伸展模型 |
5.1.3 有限时间均匀伸展模型 |
5.1.4 含放射性热产量的有限时间均匀伸展模型 |
5.2 东濮凹陷构造沉降史的正演模拟 |
5.2.1 正演模拟的参数选择 |
5.2.2 不同参数系列的正演模拟理论曲线量板的特征对比分析 |
5.2.3 东濮凹陷正演模拟曲线与观测构造沉降曲线的对比分析 |
5.3 构造沉降史的反演模拟原理与模型 |
5.3.1 伸展盆地构造沉降史反演模拟的意义 |
5.3.2 构造沉降史反演模拟的原理与模型 |
5.3.3 构造沉降史反演模拟的程序与流程 |
5.4 东濮凹陷构造沉降史的反演模拟 |
5.5 东濮凹陷后裂谷期的异常沉降 |
5.5.1 异常沉降的概念与求取方法 |
5.5.2 东濮凹陷后裂谷期异常沉降特征 |
5.5.3 后裂谷期异常沉降机制探讨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东濮凹陷西斜坡盐湖相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概况 |
2 样品与实验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原油物性与族组分特征 |
3.2 原油烃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
3.2.1 链烷烃 |
3.2.2 甾萜类生物标志物 |
3.2.3 芳烃 |
3.3 基于FT-ICR MS的盐湖相NSO化合物分布 |
4 原油成因类型与油源分析 |
4.1 原油成因类型划分 |
4.2 油源分析 |
4.2.1 烃源岩的生烃条件 |
4.2.2 油源对比 |
5 结论 |
四、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沙三下亚段-沙四段油气聚集规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濮凹陷古近纪盆地结构控烃控藏特征[J]. 余海波,程秀申,徐田武,谈玉明,漆家福. 现代地质, 2020(06)
- [2]辽河西部凹陷页岩油气成藏机理与富集模式[D]. 毛俊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东濮凹陷濮卫-文留地区油气地质-地球化学研究[D]. 刘秀琪. 长江大学, 2020(02)
- [4]富油凹陷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及主控因素[J]. 蒋有录,苏圣民,信凤龙,谈玉明,刘景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 [5]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研究[D]. 李龙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6]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油气成因机制[D]. 余金柱.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7]东营凹陷博兴地区沙河街组油气运移路径研究[D]. 贾凯育.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8]渤海湾盆地典型缓坡带油气成藏模式研究[D]. 赵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9]东濮凹陷新生代沉降史模拟研究[D]. 冷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10]东濮凹陷西斜坡盐湖相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分析[J]. 李蕾,李素梅,张洪安,徐田武,张云献,纪红. 现代地质,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