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Ma以来黄土-古土壤~(87)Sr/~(86)Sr比值变化

2.5 Ma以来黄土-古土壤~(87)Sr/~(86)Sr比值变化

一、2.5Ma以来黄土高原灵台剖面黄土-古土壤~(87)Sr/~(86)Sr比值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苗甜,金雅琪,王磊,吴高阳,陈忠[1](2021)在《黄土碳酸盐古气候意义及其研究展望》文中研究指明碳酸盐是黄土中的主要矿物,是黄土—古土壤序列中含量变化最显着的矿物之一,其在表生环境下极易移动,并且它的迁移变化受大气降水、温度等古气候因素制约,在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序列的古气候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变化能够较好地反映古季风的演变规律。黄土—古土壤中碳酸盐的含量变化和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强度密切相关,碳酸盐矿物中白云石和方解石的存在与否及淋失深度对夏季风演变同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稳定同位素δ18O可以作为夏季风的代用指标,指示成壤时期环境中的古温度;δ13C值表现出在黄土层中高,而在古土壤层中低,因此碳酸盐δ13C值可能更多反映了植被发育程度。碳酸盐中Sr同位素能够反映风化作用的强弱,而去除碳酸盐后的Sr同位素则能更好地反映成壤作用的强度和判别风尘物质的来源。与其它季风气候替代性指标相比,酸溶相中的δ11B值变化与降水有直接关系,可以很好地作为夏季风降水指标。非传统稳定同位素Li、Ba和Fe有应用于黄土研究中,但目前的研究表明它们对气候环境暂无较好的指示意义。

杨光亮,范育新,蔡青松,张青松[2](2021)在《第四纪黄土物源的时空差异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物源研究对揭示第四纪以来东亚大气环流格局的演化和构造—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应用多种物源示踪方法对黄土物源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对黄土物源时空差异规律及其动力学机制尚未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在综合分析黄土物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从影响87Sr/86Sr值和143Nd/144Nd值组成及单颗粒碎屑锆石U-Pb年龄谱构成的因素角度,分析了第四纪黄土的物源及可能变化,获得以下认识:(1)第四纪黄土沉积物的87Sr/86Sr值变化幅度可达0.002 580~0.004 949,远远超出实验室分析测试误差(<0.000 018)或由Sr同位素衰变带来的影响(2.6 Ma时段小于0.000 026,1个冰期旋回小于0.000 001);143Nd/144Nd值亦发生了较显着变化(0.000 095~0.000 240),其变化幅度远大于实验室的分析测试误差(<0.000 010)及衰变导致的143Nd/144Nd值(<0.000 013)变化。因此,在黄土中检测到的Sr-Nd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应具有较明确的地质意义。(2)第四纪黄土沉积物中无论全岩还是主要粒径组分的87Sr/86Sr值和143Nd/144Nd值的变化都与气候代用指标变化不同步,难以从气候变化角度进行解释,可能更多地反映了源区的变化。(3)与Sr-Nd同位素示踪体系相比,单矿物或单颗粒的物源示踪体系对物源区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在追踪第四纪黄土沉积物源区时空差异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4)基于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对黄土物源的有限研究揭示黄土高原的黄土在地质历史时期可能发生了原始物源区显着的时空分异,特别是不同剖面都反映出了1.2 Ma前后黄土主要源区的变化,表明通过锆石U-Pb年龄谱研究黄土物源时空差异规律具有揭示岩石圈、大气圈、水圈耦合作用过程及历史的巨大潜力。

任雪萍[3](2021)在《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和化学风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解析构造-气候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是当前地球科学领域极富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之一。其中,区域/全球气候与青藏高原隆升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构造-气候相互作用这一科学问题的典型案例。青藏高原隆升不仅对亚洲季风的形成演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高原隆升能通过增强硅酸盐化学风化,进一步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导致全球气候变冷。因此,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获取可靠的长序列气候变化历史和硅酸盐化学风化记录是全面理解上述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典型的新生代沉积盆地,既处于构造活跃区,又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区、东亚季风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的交汇地带。同时,盆地内发育巨厚且基本连续的富含古生物化石的新生代河湖相地层,比较完整的记录了新生代气候变化、构造变形和化学风化信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理想地区。本文选取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出露较好的大红沟剖面,在已有磁性地层年代框架的基础上,运用环境磁学和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分别进行古气候和硅酸盐化学风化强度研究,利用重矿物组合结合前人发表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和古流向证据讨论祁连山构造隆升历史。最后,综合对比分析古气候、化学风化记录和构造隆升历史,探讨晚新生代亚洲古气候演化和硅酸盐化学风化的驱动力,进一步理解构造-气候相互作用过程。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大红沟剖面环境磁学指标-频率磁化率/高场等温剩磁(χfd/HIRM)记录的柴达木盆地降水在17-14 Ma和11-5 Ma时期发生增强,与黄土高原和南海地区记录的东亚夏季风降水变化相似,说明柴达木盆地在此期间受到东亚夏季风降水影响。(2)通过对大红沟剖面全岩和分粒级(0-5,5-20,20-63和>63μm)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在17-14 Ma期间,大红沟剖面记录的化学风化强度相对较强,14 Ma以来风化强度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3)利用大红沟剖面重矿物组合,并结合前人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和古流向等数据进行物源分析发现,大红沟剖面物源在~19 Ma、~11 Ma和~8 Ma发生了三次转变,表明祁连山可能在~19 Ma发生轻微抬升,在~11 Ma和~8 Ma发生快速抬升。(4)综合对比晚新生代夏季风演化记录、同期构造事件和全球气候记录,发现中中新世暖期(17-14 Ma)夏季风降水增强与全球气候暖期对应,支持高的二氧化碳浓度是该期夏季风降水增强的主要原因;晚中新世时期(~11-5 Ma)和晚上新世时期(4-2.7 Ma)夏季风降水增强与高原东北缘构造活动时间一致,支持夏季风增强可能主要受青藏高原隆升驱动。(5)综合对比晚新生代化学风化强度记录、全球气候(深海δ18O和海表温度)和构造隆升事件,发现中中新世以来硅酸盐化学风化强度与全球变冷记录变化相似,表明全球温度是控制硅酸盐化学风化强度的主要因素。

金雅琪[4](2021)在《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晚中新世以来地球化学记录的环境演化》文中认为我国黄土高原的风尘沉积序列蕴含着丰富的古气候环境信息,是良好的记录环境演化的载体。对于黄土高原沉积序列前人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认为黄土-古土壤和红粘土同属风成成因,相对而言黄土高原古气候环境演化的研究更多集中于上覆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中,而下伏红粘土研究相对不多。本文通过实验获得了泾川红粘土剖面的微量元素、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矿物含量等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选取了多种环境替代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对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晚中新世以来地球化学所记录的环境演化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根据磁化率曲线的变化趋势,与前人已建立起古地磁年代的泾川、灵台红粘土剖面磁化率特征进行对比,间接获得了泾川红粘土的年代序列为7.1~2.58 Ma。(2)通过泾川红粘土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新近纪红粘土与第四纪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具有相似的元素配分模式,与上地壳平均成分十分接近,表明它们的物质均来自黄土高原上风向广阔的荒漠区域,反映了红粘土与黄土古土壤成因上的相似性,支持了红粘土为风成成因的观点。(3)综合对微量元素、同位素、矿物含量指标的分析,将晚中新世以来泾川红粘土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分为以下阶段:7.1~5.5 Ma,气候表现为新近纪整体温暖背景上的相对干凉阶段,冬、夏季风都比较弱;5.5~4.8 Ma,为整个红粘土沉积时期最温暖湿润的时期,夏季风不断加强,成壤作用增强,冬季风减弱到最低;4.8~3.4Ma期间冬夏季风较稳定,气候较温和,相对前一时期蒸发作用较强烈,相对较干旱,总体处于一个较温暖半干旱的时期;3.4~2.8 Ma期间冬、夏季风同步增强,季节性变化加强;2.8~2.58 Ma期间,开始进入晚新生代北半球大冰期,冬、夏季风进入此消彼长的东亚季风盛行期,气候也由新近纪的整体温暖向第四纪的温湿干冷交替过渡。同时认为,青藏高原的隆升与北极冰盖的演化可能是控制新近纪气候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4)3.4 Ma时冬夏季风均加强且季节性变化显着,这可能是与青藏高原在3.4 Ma开始整体隆升有关,一方面青藏高原的构造隆升切断了印度洋向中国中西部的水分来源,加速了亚洲内陆的干旱化,另一方面加强了季风环流,降雨的季节性分配更显着。(5)本次泾川红粘土剖面中原白云石的存在,揭示了泾川红粘土为温暖和季节性干旱气候条件,表明红粘土沉积时期主要是以强降雨量和强蒸发量为组合的长干短湿的干暖气候。

曹璐[5](2020)在《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Hf同位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四纪黄土高原黄土层和第三纪红粘土层,作为陆相沉积物,包含了新生代晚期气候变化和高原隆升的信息。对于黄土高原黄土,前人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并且认为红粘土同黄土一样,同属风成成因。本研究利用Hf同位素同时结合Nd同位素,对黄土高原泾川剖面不同粒级红粘土的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物质来源的差异性,以及对海水线和北太平洋粉尘的贡献。基于Nd-Hf同位素特征,得到以下结论:(1)泾川红粘土28~45μm与5~28μm组分的Hf同位素一致,表明其物源一致;红粘土中锆石主要存在于>45μm组分中,因此28~45μm与5~28μm组分不存在锆石效应。<5μm组分主要为远源,其可能来自戈壁阿尔泰山。(2)泾川红粘土与秦安和灵台红粘土(28~45μm)Hf同位素相比,相对稳定,秦安和灵台红粘土Hf同位素的大幅波动表明空间和时间因素对Hf同位素影响明显,黄土高原红粘土Hf同位素变化机制复杂。(3)Nd-Hf同位素的特征也表明28~45μm与5~28μm组分物质来源基本一致,来自黄土高原上风向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等荒漠区域,5~28μm组分是红粘土主要粒级,其传输的距离较远,可能来自以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为主的细粒物质,而28~45μm组分为近源,可能来自于黄土高原上风向近源的腾格里沙漠为主的区域。(4)泾川红粘土不同粒级组分在εNd-εHf同位素图解中,5~28μm和28~45μm均分布在无锆石线上,表明这两个粒级中锆石含量很少,表明Nd-Hf解耦有锆石效应的贡献。<5μm组分Hf值升高的原因首先是物源上的不一致,其次风化作用也对其Nd-Hf同位素的解耦产生了影响。(5)通过对小于5μm组分的Nd-Hf同位素组成分析,认为泾川红粘土与北太平洋深海粉尘物质有相似的物质来源,即以巴丹吉林沙漠相邻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及蒙古国北部的高原区域为主,表明中国西北部的戈壁沙漠对北太平洋粉尘来源具有一定的贡献。

达佳伟[6](2020)在《基于黄土高原成壤碳酸盐的古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定量重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气CO2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以大气CO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浓度持续攀升,远超过去80万年大气CO2浓度(p CO2)的变化范围(180-280 ppm)。相比于器测记录,古气候记录可以提供更长时间尺度上地球系统对各个驱动因子的响应信息,帮助改善气候模型,使其更好地预测未来全球气候变化。晚新生代板块构造等边界条件与现今类似,同时已有的p CO2重建记录与现今水平相似,被视作理想的气候类比期。然而,该时期的p CO2重建记录主要基于海洋沉积物指标,且不同指标的重建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影响到大气CO2含量变化机制及其古气候效应的理解。古土壤CO2气压计基于成壤过程中形成的次生碳酸盐(成壤碳酸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p CO2重建工作中。然而,由于土壤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浓度(S(z))这一关键参数一直缺乏有效的限定方法,气压计方法存在着较大误差。我国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序列中广泛分布有成壤碳酸盐。黄土高原成壤碳酸盐δ13C记录在过去主要被用来重建C4植被及东亚夏季风演化历史。然而已有的成壤碳酸盐与有机质δ13C记录显示,二者时空分布存在差异,暗示了大气CO2对研究区成壤碳酸盐δ13C值的潜在影响。本研究通过对黄土高原现代土壤观测和古土壤δ13C记录的系统调查,结合多种矿物学地球化学手段,定量评估了成壤碳酸盐δ13C值受控因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通过建立古土壤S(z)定量模型降低了气压计方法误差,并开展了古大气CO2浓度定量重建工作。本次研究得到以下主要成果与结论:1)传统气压计方法采用钙结核作为研究对象。然而,由于黄土中钙结核形成深度大,且在古土壤序列中不连续分布,无法进行高精度古气候重建。本文首次选取不含白云石的古土壤全岩碳酸盐样品作为研究对象。这类全岩样品中的细颗粒碳酸盐以针簇状方解石为主要形态,属于典型成壤碳酸盐。其形成深度浅,在古土壤序列中连续分布,是重建连续古大气CO2记录的理想材料。2)黄土高原古土壤成壤碳酸盐与有机质δ13C值的时空分布差异广泛存在,暗示了成壤碳酸盐δ13C值并不仅仅受控于区域植被类型。现代土壤CO2观测数据与古土壤δ13C记录的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较低的土壤生产力(低S(z)水平)导致大气CO2在土壤中的相对占比升高,对成壤碳酸盐δ13C值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土壤CO2两端元混合模型的计算结果显示,大气CO2在成壤碳酸盐形成时期的土壤CO2系统中占据重要比例(10-50%)。3)黄土高原地区现代土壤CO2通量数据与降水量呈现显着相关性,暗示了研究区S(z)主要受控于夏季风降水强度。过去80万年间冰期古土壤全岩磁化率值与土壤S(z)水平也存在显着相关性。运用磁化率-S(z)模型可以有效限定古土壤S(z)值,降低古土壤CO2气压计方法误差。4)基于磁化率-S(z)模型与早更新世古土壤样品,本研究进一步使用古土壤CO2气压计方程估算了早更新世间冰期大气CO2浓度。结果显示早更新世p CO2整体处于180-300 ppm之间,与最近发表的南极早更新世“蓝冰”冰芯p CO2记录相近,表明更新世以来全球气候系统一直在低大气CO2水平下运行。

魏文彬[7](2019)在《黄土高原静宁和泾川红粘土不同粒级Sr-Nd同位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四纪黄土高原巨厚层黄土层和第三纪红粘土堆积,作为陆相沉积物,它们蕴含了丰富的古气候信息。对于黄土高原黄土成因,前人已经取得了相当好的研究成果,并且认为黄土高原黄土下部的红粘土的成因认为与黄土一致,属于风成沉积物。本研究利用Sr-Nd同位素示踪的方法,对黄土高原六盘山东西两侧的泾川和静宁红粘土不同粒级的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研究,确定上述两地区红粘土物质来源的一致性或差异性,反映引起物源变化的构造,气候及环境因素。基于Sr-Nd同位素特征,得到以下结论:(1)静宁红粘土整体的Sr-Nd同位素变化幅度较大,主要反映了物源的变化。静宁蔡河红粘土的528μm、2845μm和大于45μm三个组分拥有大体一致的物质来源,小于5μm组分可能来自于西风绕流的远源物质。(2)泾川红粘土整体的Sr-Nd同位素相比静宁变化要小,其物质来源相对稳定。泾川红粘土<5μm的组分Sr-Nd同位素特征明显不同于其它三个粒级,可能来自戈壁阿尔泰山的物质比例较多,528μm、2845μm和>45μm三个组分的物质来源大体一致。(3)六盘山东西两侧的泾川和静宁蔡河红粘土上文Sr-Nd同位素特征存在差异,主要反映不同物质来源比例上存在差别。静宁蔡河红粘土的主要组分可能来自于祁连山和柴达木盆地的物源贡献,由于西风北支绕流和狭管效应导致自柴达木盆地地表风尘物质贡献不稳定,εNd值波动幅度较大。泾川红粘土的物源主要来自于祁连山和戈壁阿尔泰山的物质输入,可能祁连山物质输入增多,使得εNd值变低。泾川小于5μm组分为远源组分并且物源输入稳定,来自戈壁阿尔泰山的物质比例多,因此均值相比其它三个组分稍高。静宁小于5μm组分主要来自西风绕流和柴达木盆地狭管效应输入的物质,虽然来自于远源,但和其它三个粒级的同位素特征差异并不明显。(4)关于静宁蔡河红粘土和泾川红粘土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由于静宁红粘土沉积的年代为14.10-9.7 Ma,而泾川的为7.12-2.6 Ma,年代上的不一致导致对比的意义有限,红粘土沉积随着地质年代的变化,物质来源有一定的变化。整体而言,静宁和泾川剖面与前人测得秦安-灵台剖面在14.10-9.7Ma和7.12-2.6Ma期间的变化较为一致,表明了Sr-Nd同位素变化结果的可靠性。

孟先强[8](2018)在《中国北方黄土中碳酸盐矿物的来源、分布与古季风变迁》文中研究说明季风降雨影响东亚地区人类的生产、生活、生存等,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准确的季风降雨预测可以规避灾害与减少损失,但目前仍存在争议。研究与未来类似的间冰期时期东亚季风降雨的变迁与全球温度的联系,例如暖的早更新世(2.6-1.65Ma)和中布容事件之后(0-0.43 Ma)的间冰期时期,可以更好地理解季风动力学,并为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季风降雨的预测模型提供参数和约束。然而,这两段暖的间冰期时期的东亚季风降雨变化及其与全球温度的联系仍不清楚,可能是由于过去的夏季风指标同时受到温度与降雨的影响,以致很难探讨这些时期季风降雨与全球温度的联系及其季风降雨动力学机制。中国北方黄土是世界上最厚的风成沉积,记录了第四纪间冰期时期的大陆季风降雨信息,黄土中存在大量的碳酸盐矿物,主要包括方解石和白云石矿物,其溶解、迁移对季风降雨极其敏感,但黄土中碳酸盐的研究面临三大难题:精确定量、原生与次生碳酸盐的鉴别和迁移问题。黄土中白云石矿物仅为碎屑成因,其有潜力指示原生碳酸盐的溶解程度与约束碳酸盐迁移深度。基于此,本文以中国北方主要沙漠/沙地、黄土高原和东北赤峰地区十个黄土剖面为研究对象,开发了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技术精确快速的定量土壤中白云石和方解石的新方法,同时,联合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和气相质谱等手段,调查碳酸盐在中国北方黄土及沙漠的分布及地球化学特征,圈定黄土中碳酸盐的主要源区,建立碳酸盐溶解淀积过程与季风降雨的关系,重建了过去2.6 Ma以来间冰期时期东亚夏季风降雨的演变历史,探讨早更新世和中布容事件之后的间冰期东亚夏季风变迁及其相应的机制,为未来季风降雨预测提供古气候背景参考。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北方沙漠/沙地全样中碳酸盐含量自西向东逐渐下降,最高为西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总碳酸盐和白云石含量分别为16%和2.4%,最低为东北三个沙地,几乎不含碳酸盐和白云石。典型沙漠样品的分粒径(<63、63-154、>154μm)结果显示,塔克拉玛干沙漠<63 μm组分中白云石和碳酸盐的含量分别4.6%和19.5%,高于黄土高原黄土中白云石(3.2%)和碳酸盐(14.7%)的初始含量,柴达木沙漠则接近于黄土,其他沙漠<63 μm组分中几乎不含或者含有少量的白云石和方解石,论证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是黄土高原黄土中碳酸盐的重要源区。另外,通过调查多个黄土剖面中碳酸盐的分布并结合过去的物源工作,发现2.6 Ma以来初始粉尘中碳酸盐通量基本不变。2、黄土高原八个13万年以来的黄土剖面和现代表土中白云石和方解石含量呈现自西北向东南降低和冰期高于间冰期时期的特征,这两种矿物分别在年均降雨量(MAP)达到610 mm和690 mm之后消失。基于两种矿物在黄土中的分布及与季风降雨的联系,提出碳酸盐溶解的四阶段模式及对应的降雨量范围:溶解阶段1,白云石和方解石共存,MAP<610 mm,指示很弱的夏季风;溶解阶段2,白云石消失而方解石存在,610<MAP<690 mm,指示弱的夏季风;溶解阶段3,白云石和方解石均消失但没有向下层淋失,年均降水量为690<MAP<725 mm,指示强的夏季风;溶解阶段4,白云石和方解石均消失且向下层淋失,MAP>725 mm,指示特别强的夏季风。3、查明了洛川、灵台和宝鸡三个经典黄土古土壤序列中白云石和方解石的分布特征,两者大体上在古土壤层(间冰期)低,黄土层(冰期)高。基于碳酸盐溶解四阶段模式,重建了黄土高原地区2.6 Ma以来的间冰期东亚季风降雨历史。结果显示早更新世时期属于溶解阶段2,而中晚更新世时期(1.65-0 Ma)属于溶解阶段2或3或4。也就是暖的早更新世时期,东亚季风降雨较少;之后随着全球变冷,降雨增多。这和过去认为“温度越高季风降雨越多”的认识不一致。通过进一步调查,我们提出更新世间冰期时期东亚季风降雨的变迁受控于赤道太平洋沃克环流的假说。因此,对于未来东亚季风降雨的预测,可能需要更多关注低纬大气环流系统的变化。4、测定了洛川和赵家川剖面古土壤层中处于溶解阶段2样品的酸溶相元素含量和次生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比值。结果显示两个剖面酸溶相的Ca、Mg和Sr元素含量均在早更新世高,中晚更新世低。另外,古土壤层中次生碳酸盐的δ13C主要与土壤呼吸作用强度有关,可用于指示季风降雨的变化。次生碳酸盐δ13C的均值在早更新世为-5.5‰,中晚更新世时期下降到-7‰,大体上呈现负偏的趋势。古土壤层中酸溶相的元素与碳酸盐的碳同位素特征均显示早更新世季风降雨少,中晚更新世季风降雨多,与基于碳酸盐溶解阶段重建的季风降雨变化一致,支持赤道太平洋沃克环流影响2.6 Ma以来间冰期时期东亚夏季风降雨变化的假说。5、调查了1Ma以来东北赤峰牛样子沟剖面中碳酸盐和红度的分布,发现两者均呈现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特征,主要反映季风降雨的变化。同时,中布容事件(-430ka)之后,间冰期时期全球温度突然增加,但该剖面的碳酸盐含量和红度指标表明东北地区间冰期夏季风突然减弱。整合中国大陆其他可靠的东亚夏季风记录,发现间冰期时期东北地区和四川西部地区夏季风在中布容事件之后均突然减弱,其他地区则保持不变。进一步分析发现ITCZ的南北移动和跨赤道气流的变化可能与此有关,但其详细的机制需进一步研究。中布容事件之后,全球增温后东亚降雨分布的如此变化,可能意味着在全球变暖下,东北和四川西部地区的降雨可能会减少。

林海意[9](2018)在《黄土高原1.65Ma以来东亚夏季风演化的长石记录》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选取黄土高原地区位于南北横断面上的环县、西峰、长武和渭南四个剖面,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对四个剖面的第四纪黄土-古土壤中的钾长石/斜长石相对含量比值(K/P比值)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黄土和古土壤中K/P比值所记录的黄土高原地区环境信息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且基于矿物学原理建立了一个对古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的代替性指标。本文主要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古土壤中钾长石和斜长石的含量受控于粒度变化的影响,黄土-古土壤中的钾长石和斜长石都倾向于在粗颗粒中富集。(2)黄土与古土壤中的K/P比值都受粒度分选的影响,且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其中,在所有>5μm的各粒级组分中,K/P比值整体上比较接近,变化不大;而所有<5μm的细颗粒组分K/P比值明显高于>5μ畔的粗粒级组分。由此说明,在黄土中,K/P比值在>5μm的各粒级组分中基本保持了原始粉尘的物质组成。在易受到风化的<5μm的细颗粒中,黄土粉尘在源区受到风化后,斜长石与钾长石发生了差异化学风化,出现了部分斜长石分解而钾长石没有变化的情况,从而表现出大陆风化早期阶段的特点。在古土壤中,>5μm的各粒级组分也主要继承了原始粉尘的特征。在<5μm的细颗粒中斜长石含量相对减少,K/P比值增大,在黄土高原地区,古土壤的风化也处于大陆风化的早期阶段。(3)<5μm的细颗粒K/P比值有效地排除了粒度变化影响。在黄土中,<5μm的K/P比值变化主要受控于源区风化强度,主要受源区因素影响,反映了源区的物质组成。而在古土壤中<5μm的K/P比值变化主要是受沉积后的风化成壤影响。<5μm的K/P比值可以作为风化成壤强度的良好替代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指示东亚夏季风环流强度。(4)在每个剖面中,古土壤层中<5μm的K/P比值都高于其下覆黄土层;在空间上,黄土中<5μm的K/P比值自西北向东南增加的趋势小,而古土壤中<5μm的K/P比值自西北向东南增加的趋势明显。与冰期相比,间冰期的递增的速率要比冰期大得多,说明在黄土高原地区,间冰期时夏季风南北气候变化梯度大于冰期。(5)西峰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的<5μm粒级的K/P比值记录表明,从1.65Ma以来亚洲内陆地区化学风化强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且,冰期和间冰期的波动指示了黄土高原地区化学风化作用的变化,体现了东亚夏季风效应。其中,在1.65Ma到0.65Ma期间,我国黄土高原的西峰剖面<5μm的K/P比值主要反映了东亚夏季风呈逐步减弱的趋势。而自0.65Ma以来,<5μm的K/P比值主要反映了源区大陆风化作用逐渐减弱的趋势。(6)在黄土高原地区,1.65Ma以来亚洲内陆大陆风化作用减弱可能与全球冰量演化和青藏高原的隆升与有关。并且,全球冰量在冰期和间冰期的变化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化学风化作用也有一定影响。

邹英[10](2018)在《甘肃静宁蔡河红粘土Sr-Nd同位素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黄土高原风尘沉积序列包括第四纪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以及晚第三纪红粘土沉积序列,作为陆相沉积,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最佳的物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黄土-古土壤研究的日趋成熟,国内外学者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黄土-古土壤下部堆积的巨厚中生代以来新近沉积红粘土堆积,认为该层红粘土沉积原因与上覆黄土-古土壤一致,都为连续堆积,并且也完整记录了晚新生代以来亚洲内陆古气候环境、地质构造的变化,是研究东亚冬、夏季风形成时期及强弱变化、亚洲内陆干旱化进程及青藏高原构造隆升对亚洲内陆环境变化影响等问题的最好载体之一。本文以甘肃静宁蔡河红粘土为对象,依据蔡河红粘土磁化率特征,通过与庄浪钻孔对比建立年代框架,并结合Sr-Nd试验对蔡河红粘土物源地进行了追踪。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简介如下:(1)通过对陇东静宁县蔡河剖面红粘土进行磁化率试验,根据磁性地层学研究建立该沉积序列的年代框架,对比六盘山西侧秦安、庄浪等几个典型剖面磁化率变化曲线,探讨了磁化率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蔡河剖面磁化率的变化特征为:上下部较高,中部较低,上部14m磁化率基本都在30×10-8m3/kg,波动幅度较大,中部基本都在20×10-8m3/kg左右,维持稳定,下部较中部略有升高,变化相对较大;蔡河剖面红粘土堆积时的年代约为9.7Ma14.12Ma,总时间跨度为4.42Ma;蔡河红粘土的频率磁化率χf d结果与黄土高原其它红粘土的特征差异显着,主要表现为低频、高频磁化率值非常低;蔡河红粘土频率磁化率负值的出现从高频磁化率的角度目前还不能解释,要得出合理解释,可能还需要对蔡河红粘土的磁学性质进行系统研究。(2)通过对甘肃静宁蔡河红粘土剖面进行Sr-Nd同位素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中中新世以来红粘土风尘物源变化过程,为揭示亚洲内陆中中新世环境变化特征提供新的证据。结果表明:蔡河红粘土20个样品的Nd同位素εNd值波动在-11.1到-8.7之间,平均值-9.8,87Sr/86Sr比值最高0.719458,最低0.710993,波动范围非常大,平均值0.717238,;黄土高原不同剖面的黄土Sr-Nd同位素与蔡河红粘土的87Sr/86Sr值及εNd值基本一致,说明蔡河红粘土的物源特征与黄土高原黄土的物源特征一致;蔡河红粘土剖面Sr-Nd同位素自14.1Ma以来至9.7 Ma,εNd值总体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达到了2.4个单位。而87Sr/86Sr值相应的从0.716539上升到0.719458;基于蔡河红粘土Sr-Nd同位素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结合与前人所做的秦安-灵台综合剖面的Sr-Nd同位素变化,本文认为青藏高原的隆升是导致蔡河红粘土Sr-Nd同位素变化的根本原因,青藏高原在中新世的隆升,其北缘的祁连山脉在此阶段(至少在14-9.7Ma间)也逐渐隆升,山体的隆升为风成作用提供了物质来源,山体隆升被剥蚀的物质被搬运至阿拉善高原,为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提供了充足的风尘物质,进而沉积在黄土高原,形成了红粘土堆积。

二、2.5Ma以来黄土高原灵台剖面黄土-古土壤~(87)Sr/~(86)Sr比值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5Ma以来黄土高原灵台剖面黄土-古土壤~(87)Sr/~(86)Sr比值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碳酸盐古气候意义及其研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碳酸盐含量对古气候变化的指示意义
2 碳酸盐的矿物组成特征与古气候意义
    2.1 原生碳酸盐和次生碳酸盐对气候的指示意义
    2.2 白云石对古气候指示意义
3 黄土碳酸盐中同位素对古气候的指示意义
    3.1 碳酸盐中碳氧稳定同位素对环境变化的指示意义
    3.2 黄土碳酸盐中的Sr同位素对环境变化的指示意义
    3.3 黄土碳酸盐中的B同位素对环境变化的指示意义
    3.4 黄土碳酸盐中非传统稳定同位素
4 结论及展望

(2)第四纪黄土物源的时空差异研究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研究现状
    2.1 对黄土高原第四纪黄土物源的变化特征尚存争议
    2.2 对近地表黄土中锆石U-Pb年龄谱的研究结果支持黄土高原黄土物源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
3 黄土高原第四纪黄土物源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第四纪黄土Sr-Nd同位素比值变化的地质意义
        3.1.1 测试误差及放射性衰变难以导致在第四纪黄土/古土壤中检测到的Sr-Nd同位素比值的显着变化
        3.1.2 单纯通过气候变化难以解释在第四纪黄土/古土壤中检测到的87Sr/86Sr值的显着变化
    3.2 基于单颗粒的物源示踪具有显着优势
    3.3 第四纪沉积物源区的空间变化规律有待更多长时间尺度研究的支持
    3.4 第四纪黄土物源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有待系统研究的支撑
4 认识与展望

(3)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和化学风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 晚新生代亚洲古气候演化
        1.2.1 高原东北缘沉积盆地记录的古气候演化
        1.2.2 黄土高原地区记录的古气候演化
        1.2.3 南海地区记录的古气候演化
    1.3 新生代硅酸盐化学风化研究进展
        1.3.1 新生代高原隆升风化假说进展和挑战
        1.3.2 青藏高原周边硅酸盐化学风化研究
    1.4 晚新生代青藏高原构造隆升历史研究进展
        1.4.1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和阶段
        1.4.2 青藏高原古高程研究进展
    1.5 选题背景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关键问题
        1.6.1 研究内容
        1.6.2 拟解决关键问题
    1.7 论文工作量和创新点
        1.7.1 论文工作简介
        1.7.2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柴达木盆地自然地理概况
        2.1.2 柴达木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2.1.3 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剖面地层和年代
    2.2 研究材料和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磁学指标和粒度指标测试
        2.2.3 化学风化指标测试
        2.2.4 重矿物提取和测试方法
第三章 柴达木盆地磁学、化学风化和重矿物指标意义及结果
    3.1 磁学指标指示意义及结果
        3.1.1 磁学指标的指示意义
        3.1.2 大红沟剖面磁学指标结果
    3.2 粒度指标意义及结果
        3.2.1 粒度指标的指示意义
        3.2.2 大红沟剖面粒度指标结果
    3.3 全样和分粒级化学风化指标意义及结果
        3.3.1 化学风化指标的指示意义
        3.3.2 大红沟剖面全样化学风化指标结果
        3.3.3 大红沟剖面分粒级化学风化指标结果
    3.4 重矿物指标意义及结果
        3.4.1 重矿物指标的指示意义
        3.4.2 大红沟剖面重矿物结果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变化历史
    4.1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变化历史
    4.2 东亚夏季风降水演化历史
第五章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硅酸盐化学风化历史重建
    5.1 硅酸盐化学风化指标的评估
        5.1.1 粒度分选效应评估
        5.1.2 成岩作用评估
        5.1.3 化学风化强度和物源效应
    5.2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源区硅酸盐化学风化历史
第六章 物源变化及其对构造事件的响应
    6.1 大红沟剖面物源变化及构造响应
    6.2 青藏高原东北缘中新世以来构造隆升历史
        6.2.1 祁连山隆升过程
        6.2.2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隆升过程
第七章 晚新生代夏季风演化和硅酸盐化学风化的驱动机制
    7.1 晚新生代夏季风演化的驱动机制
    7.2 晚新生代硅酸盐化学风化的控制因素
        7.2.1 硅酸盐化学风化强度与全球变冷和构造隆升的关系
        7.2.2 对风化-构造-气候之间关系的启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存在问题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目录
附录二 表目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晚中新世以来地球化学记录的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黄土高原红粘土研究进展
        1.1.1 红粘土的成因及来源
        1.1.2 红粘土代用指标记录的环境演化特征研究进展
    1.2 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工作量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方法
    2.1 黄土高原区域环境和地质概况
        2.1.1 黄土高原区域环境
        2.1.2 黄土高原地质概况
    2.2 甘肃省泾川县区域环境和地质概况
    2.3 样品采集及剖面概况
        2.3.1 黄土层(Sect-0)
        2.3.2 红粘土层(Sect-1~Sect-10)
    2.4 实验方法与样品测试
        2.4.1 磁化率测试
        2.4.2 微量元素测试
        2.4.3 碳氧稳定同位素测试
        2.4.4 X射线衍射(XRD)
第三章 剖面年代序列
    3.1 磁化率特征
    3.2 泾川年代序列
第四章 泾川红粘土的地球化学特征
    4.1 微量元素特征及指示意义
        4.1.1 微量元素特征及意义
        4.1.2 微量元素比值特征及意义
    4.2 稀土元素特征及指示意义
    4.3 碳酸盐中的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4.3.1 碳酸盐中的碳氧同位素对古气候环境的指示意义
        4.3.2 碳酸盐中的碳氧同位素的分层特征
    4.4 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4.4.1 硅酸盐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4.4.2 碳酸盐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4.4.3 粘土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第五章 泾川红粘土地球化学记录的气候环境演化
    5.1 泾川红粘土沉积时期的气候环境演化特征
    5.2 黄土高原晚新近纪时期气候环境演化特征及演化机制
        5.2.1 黄土高原晚新近纪时期气候环境演化特征
        5.2.2 黄土高原晚新近纪时期气候环境演化机制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泾川红粘土数据
    附录 B 采样和实验照片
    附录 C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
    附录 D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5)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Hf同位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黄土高原红粘土的研究意义
    1.2 黄土高原红粘土研究进展
        1.2.1 红粘土的成因
        1.2.2 磁性地层学研究进展
        1.2.3 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1.2.4 红粘土其它代用指标研究
    1.3 Hf同位素研究进展
    1.4 存在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黄土高原地质概况
    2.2 甘肃省泾川县区域地质背景
    2.3 甘肃省泾川县地层特征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实验方法
    3.1 泾川剖面红粘土样品采集
    3.2 Nd-Hf同位素的示踪原理
    3.3 Nd-Hf同位素的实验方法
第四章 泾川红粘土Hf同位素特征及其与秦安-灵台红粘土-黄土的对比
    4.1 泾川红粘土Hf同位素特征
    4.2 泾川红粘土 Hf 同位素特征与秦安灵台红粘土-黄土的比较
        4.2.1 秦安-灵台红粘土-黄土Hf同位素的特征
        4.2.2 泾川红粘土与秦安-灵台红粘土Hf同位素特征的比较
第五章 泾川红粘土不同粒级Nd-Hf同位素特征分析
    5.1 泾川红粘土Nd-Hf同位素特征
    5.2 不同粒级组分物源区分析
    5.3 泾川剖面Nd-Hf同位素与大陆线海水线的关系
    5.4 泾川红粘土与北太平洋粉尘的关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灵台及秦安Nd-Hf同位素数据
    附录 B 泾川红粘土年代序列
    附录 C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
    附录 D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6)基于黄土高原成壤碳酸盐的古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定量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新生代大气CO_2浓度重建的研究背景
    1.2 成壤碳酸盐碳同位素在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
    1.3 黄土高原碳酸盐稳定碳同位素研究进展
    1.4 论文选题、研究构想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研究方法
    2.1 区域地质背景介绍
    2.2 研究样品选取
    2.3 样品测试方法介绍
第三章 成壤碳酸盐碳同位素控制因素研究
    3.1 成壤碳酸盐矿物微形态及微量元素组成
    3.2 成壤碳酸盐碳同位素组成
    3.3 古土壤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
    3.4 成壤碳酸盐碳同位素受控因素定量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古土壤呼吸作用强度定量重建
    4.1 黄土高原现代土壤剖面CO_2浓度监测
    4.2 黄土高原现代表层土壤CO_2通量
    4.3 古土壤成壤碳酸盐S(z)值计算
    4.4 磁化率-S(z)定量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早更新世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
    5.1 碳酸盐矿物微形态及微量元素组成
    5.2 成壤碳酸盐碳同位素时空分布
    5.3 古土壤有机质碳同位素时空分布
    5.4 大气CO_2对早更新世成壤碳酸盐碳同位素影响
    5.5 早更新世成壤碳酸盐S(z)与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3.6-2.6Ma红粘土碳同位素应用研究
    6.1 上新世红粘土序列碳酸盐矿物时空分布及形态特征
    6.2 蓝田红粘土钙结核微量元素同位素
    6.3 红粘土成壤碳酸盐碳同位素时空分布
    6.4 红粘土有机质碳同位素时空分布及C_4植被演化
    6.5 成壤碳酸盐碳同位素受控因子定量评估
    6.6 晚上新世S(z)值及磁化率定量模型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7.2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目录与参会情况
    期刊论文
    会议摘要

(7)黄土高原静宁和泾川红粘土不同粒级Sr-Nd同位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
        1.1.1 黄土高原风尘物源研究现状
        1.1.2 风尘物质Sr-Nd同位素研究进展
        1.1.3 黄土高原风尘物质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工作量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黄土高原地质概况
    2.2 采样区地质概况
        2.2.1 甘肃省构造背景
        2.2.2 甘肃省静宁县
        2.2.3 甘肃省泾川县
第三章 样品采集及实验
    3.1 样品采集
        3.1.1 静宁蔡河红粘土剖面采集
        3.1.2 泾川红粘土剖面样品采集
    3.2 Sr-Nd同位素示踪原理和实验方法
        3.2.1 Sr-Nd同位素示踪原理
        3.2.2 实验方法
第四章 静宁蔡河和泾川红粘土不同粒级组分Sr-Nd同位素分析
    4.1 风尘物质不同粒级的Sr-Nd同位素研究
    4.2 静宁蔡河红粘土Sr-Nd同位素特征
    4.3 泾川红粘土Sr-Nd同位素特征
    4.4 静宁红粘土与泾川红粘土的对比及其意义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附录
    附录A 红粘土年代序列
        A.1 静宁蔡河红粘土年代序列
        A.2 泾川红粘土年代序列
    附录B 采样和实验照片
    附录C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
    附录D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8)中国北方黄土中碳酸盐矿物的来源、分布与古季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国北方黄土沉积与东亚季风
    1.2 第四纪东亚地区夏季风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黄土中夏季风指标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研究构想及技术路线
        1.4.1 黄土沉积
        1.4.2 黄土中碳酸盐含量作为夏季风降雨指标的可靠性分析
        1.4.3 研究构思与章节安排
    1.5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域、材料及实验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材料
        2.2.1 沙漠样品
        2.2.2 黄土样品
    2.3 测试方法
        2.3.1 建立碳酸盐定量新方法
        2.3.2 红度测试
        2.3.3 X射线衍射测试
        2.3.4 碳氧同位素测试
        2.3.5 元素含量测试
        2.3.6 矿物解析仪(MLA)
第三章 中国北方沙漠中碳酸盐和白云石的分布
    3.1 沙漠/沙地全样中碳酸盐和白云石的分布
    3.2 中部沙漠的细颗粒组分的来源分析及量化
    3.3 沙漠细颗粒碳酸盐分布与黄土物源分析
        3.3.1 黄土中碳酸盐的初始值估算
        3.3.2 黄土中碳酸盐的源区探讨
    3.4 小结
第四章 13万年以来黄土中碳酸盐的分布与季风降雨新指标
    4.1 黄土中碳酸盐的形貌与地球化学特征
    4.2 13万年以来黄土中方解石和白云石的分布
    4.3 影响黄土中碳酸盐分布的因素
    4.4 碳酸盐淋溶的四阶段模式与季风降雨新指标
    4.5 小结
第五章 2.6 Ma以来黄土中碳酸盐的分布及季风降雨定量重建
    5.1 2.6 Ma以来黄土中白云石和方解石的分布
    5.2 影响更新世古土壤层中碳酸盐含量变化的因素
    5.3 2.6 Ma以来间冰期东亚夏季风降雨定量重建
    5.4 2.6 Ma以来间冰期东亚夏季风降雨变化的机制探讨
    5.5 小结
第六章 古土壤层中次生碳酸盐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6.1 2.6 Ma以来古土壤层中次生碳酸盐的元素分布特征
    6.2 2.6 Ma以来古土壤层中次生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特征
    6.3 2.6 Ma以来古土壤层中次生碳酸盐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气候启示
    6.4 小结
第七章 东北赤峰黄土中碳酸盐和红度的分布及夏季风重建
    7.1 赤峰黄土中碳酸盐与红度的分布特征
    7.2 影响赤峰黄土中碳酸盐和红度变化的因素
    7.3 东北地区1 Ma以来间冰期时期夏季风重建
    7.4 中布容事件后东亚夏季风突然下降的机制探讨
    7.5 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黄土高原1.65Ma以来东亚夏季风演化的长石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黄土风化成壤强度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2 研究材料和方法
    2.1 长石
        2.1.1 基本概念与结构
        2.1.2 基本类型
    2.2 剖面概况及样品的选取
        2.2.1 剖面概况
        2.2.2 样品的选取
    2.3 研究方法
        2.3.1 X射线衍射(XRD)的基本原理
        2.3.2 分粒级样品的制备与处理方法
        2.3.3 磁化率分析
3 K/P值在黄土和古土壤样品不同粒级组分中的分布
    3.1 分粒级样品中黄土和古土壤的X射线衍射特征
    3.2 K/P比值在不同粒级黄土和古土壤中的分布
        3.2.1 K/P比值在不同粒级黄土中的分布
        3.2.2 K/P比值在不同粒级古土壤中的分布
    3.3 小结
    4.1 影响黄土高原K/P比值的因素
        4.2.1 K/P比值的时间变化特征
        4.2.2 K/P比值的空间变化特征
    4.4 小结
        5.3.1 全球冰量演化的驱动机制
        5.3.2 青藏高原隆升的驱动机制
    5.4 小结
6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甘肃静宁蔡河红粘土Sr-Nd同位素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红粘土磁化率研究进展
        1.2.2 风尘物质示踪研究进展
        1.2.3 黄土-红粘土Sr-Nd同位素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1.4.1 研究内容
        1.4.2 工作量统计
第2章 研究区概况、样品采集及试验方法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 红粘土样品采集及特征
    2.3 试验方法
        2.3.1 磁化率试验
        2.3.2 Sr-Nd同位素试验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蔡河红粘土年代序列框架
    3.1 引言
    3.2 蔡河红粘土剖面的年代序列
    3.3 蔡河红粘土剖面磁化率的特征及其意义
        3.3.1 磁化率
        3.3.2 频率磁化率及其与磁化率的对应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蔡河红粘土Sr-Nd同位素特征及物源变化
    4.1 引言
    4.2 蔡河红粘土Sr-Nd同位素特征
    4.3 蔡河红粘土Sr-Nd同位素变化的构造与气候环境意义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加的科研项目

四、2.5Ma以来黄土高原灵台剖面黄土-古土壤~(87)Sr/~(86)Sr比值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碳酸盐古气候意义及其研究展望[J]. 苗甜,金雅琪,王磊,吴高阳,陈忠. 盐湖研究, 2021(04)
  • [2]第四纪黄土物源的时空差异研究现状及展望[J]. 杨光亮,范育新,蔡青松,张青松. 古地理学报, 2021(05)
  • [3]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和化学风化研究[D]. 任雪萍. 兰州大学, 2021
  • [4]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晚中新世以来地球化学记录的环境演化[D]. 金雅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Hf同位素研究[D]. 曹璐.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6]基于黄土高原成壤碳酸盐的古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定量重建研究[D]. 达佳伟. 南京大学, 2020
  • [7]黄土高原静宁和泾川红粘土不同粒级Sr-Nd同位素研究[D]. 魏文彬.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8]中国北方黄土中碳酸盐矿物的来源、分布与古季风变迁[D]. 孟先强. 南京大学, 2018(01)
  • [9]黄土高原1.65Ma以来东亚夏季风演化的长石记录[D]. 林海意. 浙江师范大学, 2018(03)
  • [10]甘肃静宁蔡河红粘土Sr-Nd同位素意义研究[D]. 邹英.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2.5 Ma以来黄土-古土壤~(87)Sr/~(86)Sr比值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