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汽车技术发展的战略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郭家田[1](2021)在《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我国汽车制造业在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以及智能制造工厂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要追赶甚至超越世界老牌汽车制造业强国,亟需大量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和转型升级,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不足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对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进行研究,是应对汽车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解决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紧缺问题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研究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主要包括三个子问题。第一,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要确定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厘清什么是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特征及其能力结构是什么。第二,培养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路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作用有哪些?第三,如何更好的进行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围绕上述问题,对国内外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我国汽车制造业发展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及高技能人才的特征。分析国外的国家资格框架以及国内的职业资格框架高技能人才能力要求,并调研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制造龙头企业,构建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结构。根据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以校企合作培养、企业培养和竞赛培养三条培养路径为研究对象,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运用定量分析法分别对不同路径下影响因素作用进行分析。企业培养路径下技能人才成长速度相对较慢,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而且人才培养资源开发不足;竞赛培养路径下技能人才的成长速度较快,但技能人才培养的受益面相对较窄,对资源的需求度却相对较高;校企合作培养路径能够满足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培养要求,但存在培养主体相对独立,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人才培养缺乏连续性,缺乏职业素质培养等情况。根据校企合作培养路径现状,结合培养机制、合作机制、激励机制等机制类因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校企共建终身培养体系等方面,提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水平,并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加强高技能人才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根据竞赛培养路径的现状,结合师资队伍和专业兴趣等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开展多层次技能竞赛,提高竞赛资源的转化及受众面,提升以赛促学的效果。根据企业培养路径现状,结合激励机制、培养机制等影响程度较高的机制类因素,通过完善企业培养机制和培训资源,提升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王冠华[2](2021)在《日本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基于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污染应对等问题的考虑,日本在两次石油危机时期就已开始布局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随之发展。一个新兴产业的崛起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并取得一定成效,使得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对日本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归纳出其成功的经验,为我国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日本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出台背景和发展历程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首先对其制度基础和运行体系进行研究分析,指出日本为支持产业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规划,使得补贴政策的制定具有更强的目的性,为补贴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法律支撑。同时,依托其有效的运行体系,确保补贴政策顺畅运行,有效地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其次,从研发生产环节、消费环节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详细探讨了日本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内容,认为日本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补贴是较为全面系统的,对各个环节均有政策扶持,并且具体的补贴政策能与产业及市场现状相适应,更为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再次,结合历史数据分析了补贴政策对产业的影响。认为补贴政策切实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并使得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技术、市场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水平都走在世界前列。最后,总结出日本补贴政策运行的经验,并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现状,为我国政策的发展提出建议。日本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发展及其对产业的作用可以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补贴政策正处于转变的关键时期。本文在总结日本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补贴政策退坡及实施双积分制的实际情况,以及存在的宣传力度不足,监管力度有待加强等问题尝试性地提出一些可行建议: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国家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战略性指导,完善相关法律,使得补贴政策的制定更加适合产业现状。同时对于补贴政策的实施要做到透明、公正、有效,并加大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得补贴政策切实促进产业发展,实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刘伟岩[3](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张芳[4](2020)在《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既要面临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面临着资源日益匮乏的挑战。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走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指导国民经济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这一基本国策。中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里,以GDP为主要导向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种高污染高耗能高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环境资源的约束,中国近年来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中国亟需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道路,实施发展方式向绿色转型。随着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路径不仅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造成地球资源的加速枯竭,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诟病,世界各国对绿色产业发展逐渐加以重视,理论界与实业界也广泛关注,把绿色产业发展视为突破当前发展瓶颈的新路径。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如何优化,如何稳步推进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对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着重将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创新理论、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相结合,以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优化及制度创新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分析了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在研究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的动因的基础上,对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研究,以及选取国内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发展过程中经历波折的光伏产业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视角分析提出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有效路径,科技创新是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现实路径;进一步分析了三个路径在实践推进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并从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对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提出相关制度创新建议。全文的结构框架,除去主要研究结论之外,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中,首先,阐述论文选题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其次,着重对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绿色产业的国内外的不同内涵及其特征进行阐述,并对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再次,对本文的研究思路、论文写作的结构框架以及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可能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对论文涉及的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了综述。本章主要对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并对近年来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而为论文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和文献基础。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传统产业在发展路径上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首先,分析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发现传统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和不可持续;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主要运用产业组织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从环境、产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本章还对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环保产业、风力发电以及其它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绿色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的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第四章主要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分析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首先,从产业组织演化视角对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破析,并探讨了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时代特征;其次,对近年来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进行总结回顾,并进行了反思和展望。第五章主要对国外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系统分析。首先,本章将对国外发达国家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主要分析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国的在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着重分析这些发达国家绿色产业得以成功发展在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有效举措;其次,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借鉴意义和启示。第六章主要是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对比研究。本章选取了两个发展径不同的案例来验证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路径选择的重要性。一个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传统汽车产业通过转型升级,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国有资本的全产业链支持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商业化的进程,从而使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不断发展壮大;另一个是光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盲目扩张,发展路径过于依靠政策补贴,发展战略混乱,技术创新不足,最终不但没有使得光伏产业获得市场竞争力反而在短时间造成产能过剩,致使整个行业停滞不前,甚至曾经的行业领军企业也濒临倒闭。通过这两个案例对比研究,本章剖析了绿色产业发展中不同的发展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第七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上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问题。首先,对中国绿色产业的生产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呈现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对生产率带动作用明显,而规模效应不明显;其次,实证分析了影响绿色产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验证了理论假设;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从理论上提出并论述了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有效路径,促进科技创新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发展绿色产业现实路径。第八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从理论和现实视角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在实践中遇到了的障碍和困难;其次,对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遭遇的实践障碍进行了制度层面的分析,并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第九章主要是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为了有效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首先,从产权角度,论述了绿色资源产权的界定和保护的相关制度创新问题;其次,系统地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激励机制创新问题,主要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创新、绿色产业投融资、绿色税收等方面进行激励制度创新;最后,本章还探讨了绿色产业发展与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关系,主要从绿色文化、绿色社会责任和非政府绿色组织建设等角度探讨非正式制度创新问题。最后,对论文的全部内容和相关结论作简要总结。
张力[5](2020)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以及路径演化研究 ——社会技术系统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解决世界能源短缺、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中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最为重要的市场之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9年,中国销售新能源汽车120.6万辆,占到全球销量的54.6%,虽然较2018年的125.6万辆稍低,但仍然保持全球销量第一的位置。与整车密切关联的动力电池产业、充电基础设施产业也获得发展,2019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为62.2GWh,占全球的54%;新增公共充电基础设施21.6万台,占到全球新增的72%。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技术创新推动下的市场化应用与积极推广。商业模式作为将技术创新价值传递到市场的重要媒介,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受到产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在汽车与氢燃料、无人驾驶、5G、无线充电等各类新技术加速融合的今天,新技术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更多跨行业、新兴行业利益相关者的加入,商业模式也突破了企业的界限,上升到了产业层面。以政策支撑、战略引导为代表的社会因素,和技术创新为主的技术因素对新能源汽车的商业模式创新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最为活跃的市场代表,也将面临社会和技术全要素跃迁的系统问题,动态研究这个功能系统的路径演化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将以此切入点,从社会技术系统视角出发,探索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路径演化。本研究首先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概念,综述了社会技术系统、商业模式创新、新能源汽车产业、社会技术系统和商业模式的关系、社会技术系统和商业模式创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等研究成果。第二,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技术、市场和商业模式的发展状况和总体趋势进行了分析。第三,根据理论研究和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实践,将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置于统一系统之中,构建新能源汽车社会技术系统,提出“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模型。同时,解析了模型要素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内涵和范围,论述了构成要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作用。第四,通过采集33个Q样本,32个P样本,运用Q方法对“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进行分类研究。第五,运用多层次分析框架构建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模型,详细分析了不同商业模式创新类型下典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在路径分析基础上,再应用系统动力学对商业模式创新类型之间的转化原因以及演化条件进行研究。最后选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典型案例:深圳大巴融资租赁、长沙百度自动驾驶电动出租车、深圳比亚迪整车销售、青岛薛家岛换电模式、上海EVCARD分时租赁进行案例研究。通过内容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本文提出的“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模型,包含生产端参与、消费端参与、产业政策三个社会要素,技术创新和新产品或服务两个技术要素,以及市场竞争要素共6大一级要素17个二级要素。该模型符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际,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对于划分商业模式创新类型,并且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演化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是本文的重要的理论创新之一。(2)根据Q分析结果,本文得到了三种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类型:社会因素主导型、技术因素主导型、“社会-技术”双驱动型。其中“社会-技术”双驱动型的商业模式创新类型中具体包含了“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生产端参与类型、“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消费端参与类型以及“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市场竞争调节类型三个子分类。(3)搭建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模型表明:三种商业模式创新类别下包含五条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即社会要素主导驱动的创新路径(P1)、技术要素主导驱动的创新路径(P2)、“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生产端参与的创新路径(P31)、“社会-技术”双驱动下消费端参与的创新路径(P32)、“社会-技术”双驱动下市场竞争调节的创新路径(P33)。(4)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演化分析表明: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随着产业发展存在先后顺序,交替出现或者同时存在。P1和P2多在社会技术系统还不完善的时期出现,即新兴产业发展初期。P31、P32、P33路径在新能源汽车社会技术系统下受到“社会-技术”共同作用。各条创新路径总体受到大环境、体制层和技术利基自上而下的影响。当某个要素影响减弱时,上一级要素直接作用于下一级要素。(5)通过应用系统动力学对社会因素主导型、技术因素主导型、“社会-技术”双驱动型三大类商业模式创新类型之间的转变的原因以及演化条件分析表明:(1)外部大环境增强直接影响到技术要素时,转化成了技术要素主导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类型。(2)当技术利基增强,依靠生产端和消费端从未成熟的技术利基发展成为成熟技术利基时,社会要素主导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类型转化成了以“社会-技术”双驱动的创新类型。(3)从技术要素主导转向“社会-技术”双驱动创新类型的条件是不受大环境影响,技术利基从未成熟发展为成熟,产业链得到创新,技术创新通过社会因素强化商业模式创新。(6)案例分析表明:深圳大巴融资租赁、长沙百度的无人驾驶电动出租车、深圳比亚迪整车销售、青岛薛家岛换电模式、上海EVCARD分时租赁等典型的商业模式创新实例,验证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类型划分的科学性以及所构建模型的合理性。
孙作伟[6](2020)在《基于专利计量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 ——以新能源汽车领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和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许多企业通过制定技术创新战略来获取竞争优势。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有关其他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情报信息是一项重要参考,但这些信息通常来自企业年报或相关文章等,内容粗略且不系统,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定量分析方法以帮助企业有效监测其他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本文在总结和归纳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后发现,现有研究缺乏对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进行监测的专门量化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企业的现实需要;同时专利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产出,已被广泛用于创新研究。因此,为更加系统有效地揭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特征与演化,帮助企业获取必要的技术情报,本文从技术布局维度、技术态势维度和技术学习维度出发,构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布局-态势-学习”三维测度框架,并基于专利计量中的耦合分析和引用分析设计能够反映各战略维度特性的测度指标,同时从数据检索与处理、专利计量与可视化、战略特征研究和战略演化研究四个环节制定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测度流程。在战略特征研究中,主要是讨论企业的测度指标结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布局-态势-学习”组合分析,以重新划分并界定不同的技术创新战略类型,揭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总体特征;在战略演化研究中,主要是分析企业的战略指标以及战略类型的演化趋势,并总结典型的技术创新战略演化路径,从而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管理启示。最后,以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1989-2018年的专利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其萌芽、成长和成熟阶段中全球主要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特征及演化过程。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存在8种技术创新战略类型,同时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各个发展阶段,多数企业都在相关的技术子领域内开展多元创新,并建立起核心竞争优势,但对外部主体技术知识的学习程度普遍较低,并且战略联盟可能是企业进行集中技术学习的有效方式之一。而技术创新战略演化分析的结果显示,企业主要是以技术专业化起步,采取跟随发展的态度,而后开始向相关领域延伸,提高开放学习程度,逐渐取得技术领先;或者在发展初期便同时涉猎多种技术,积极通过研发投入和技术学习等获得竞争优势,而后逐渐将精力聚焦某一技术子领域,继续保持领先或跟随发展;同时也有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基本保持不变。此外,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演化过程主要受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水平、创新意愿、发展目标和经营战略等内部因素以及行业环境、技术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
袁梦[7](2020)在《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能源短缺和能源安全等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国际经济、政治等方面,开发替代能源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成为能源利用的趋势。汽车产业作为当今世界很多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一直以来主要依赖传统能源取得发展,带动相关产业链和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化石能源消耗过多、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严重、污染大气环境以及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威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纷纷研发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促进汽车工业转型,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日本不仅是汽车生产强国、汽车消费大国,也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其政策支持为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对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进行研究,分析其经验,得到一些启示是有必要的。本文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相关概念,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的划分标准和类型,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的功能等一般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市场失灵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作为支撑构建了其分析框架。首先,考察了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的演变历程,将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演变历程划分为探索阶段、构建阶段和完善阶段。其次,分析了日本新能源汽车在研发、市场普及、消费三个环节支持政策的内容。再次,研究了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的特征、效果及问题,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效果包括强化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能力、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助力二氧化碳等的减排等,特征体现在法律先行、扶持产业技术研发为主、支持政策的动态调整性三个方面,存在着税收优惠政策结构单一、对基础设施的财政补贴力度不足等问题。最后一部分是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的经验和对中国的启示。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法律先行、重视技术研发,且支持政策组合效应明显,我国借鉴其经验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相关支持,进一步优化财政补贴的目标、范围,把财政为主的支持手段扩大到向金融支持等多元支持手段转变等。
顾子京[8](2020)在《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国家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制造业开始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引擎之一的汽车产业,发展形势严峻,一方面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汽车制造关键技术长期垄断,另一方面是国内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等问题日益严峻,国内外不利因素的双重挤压严重阻碍了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所以,为加快发展新制造、培育新动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成为了破题的关键。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汽车产业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前景十分广阔。江铃汽车集团长期深耕汽车领域,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传统汽车厂商,同时也是国内最早获得新能源汽车“双资质”的造车企业之一,在纯电动汽车领域有着丰厚的核心技术积淀,拥有国内外领先的“三电”实验室及研发能力,建立了南昌市新能源汽车运行监控系统,掌握了电驱动系统、整车控制系统、整车系统集成与匹配等核心技术。但是,与国际一流汽车制造企业以及国内汽车领军企业相比,在公司体量、产品质量、技术研发与储备、营销能力等方面都还有不小的差距。当前,汽车行业竞争愈演愈烈,如何在未来竞争中抢占先机、建立优势,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是当下汽车制造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本文对研究背景等进行了简要介绍,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工具进行了简要说明,对战略管理基本理论、新能源汽车基本理论、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进行了综述。其次,对国际国内新能源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和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利用PEST模型对现阶段江铃新能源汽车外部环境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江铃新能源汽车的竞争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得出江铃新能源汽车除还有少数零部件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强,整体的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弱,现有竞争者威胁较大,短时间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较小的结论。最后,对企业基本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系统梳理。并以此为基础,运用SWOT模型对江铃新能源汽车进行全面分析,并归纳出企业的战略方向,选取适合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为其发展战略制订实施与保障措施,并根据新能源汽车发展实际需要,提出了对政策的需求建议。本文通过对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案例具体分析,探索研究中部次发达地区的龙头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经过系统全面地分析,提炼出应对市场变化的战略方向,有助于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实现高质量发展。
卢倩[9](2020)在《北京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飞速提升,而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各国政府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另外,随着各国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长,汽车排放尾气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小觑。因此,新能源汽车正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同时,各国政府也逐渐认识到,加速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是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压力的一种有效途径。首先,本文就北京市当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进行陈述和分析,分别从财税政策、融资政策和技术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继而对北京市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效果进行了评估,总结出目前政策的不足。第二,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的新能源政策进行研究对比,主要分析阐述了国外针对新能源汽车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且对国外一些先进的政策进行了分析消化,作为可以学习和改进的方向。第三,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的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基础上,对北京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提出了建议。主要从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全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发展逐渐明晰、发展规模也逐步壮大,政策扶持力度也愈发增强。尽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有很多不足之处,表现为:产业政策不完善,与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政策的差距较大;产业政策的执行难度大,政府制定的采购政策及补贴政策得不到很好的执行;制定的产业政策未能充分利用北京市的优势的人才和科技资源;政府在政策的宣传方面表现不佳,导致大众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了解不充分。根据现阶段北京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及相关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改进建议,包括进一步完善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加强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积极利用北京市的人才和科技资源,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等。
李晓乐[10](2020)在《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文中认为能源,作为基础性生产生活资料,对一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后石油危机时代与全球应对气候变暖时代相叠加的现今,新能源凭借可持续、环保性、广泛分布等优势,在世界各国寻找化石能源替代能源进程中备受广泛关注。本文以日本新能源产业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其支持政策体系在推进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发挥的引导作用。并立足我国能源经济现实国情,旨在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的优化调整提供借鉴与启示。发展好新能源产业对于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转型,打赢“三大攻坚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研究在理清日本政府不同阶段对“新能源”概念的界定与对象范围演变的基础上,考察了新能源在日本一次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主要利用形式,并结合新能源的特征,概观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从日本国内和国际两个视角出发全面阐述了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系统梳理了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历史演变,具体剖析了日本促进新能源普及扩大的战略目标规划、以及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日本包括RPS制度、FIT制度、补贴政策、优惠税制、新能源电力电网接入技术对策、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以及民间支援举措在内的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并总结了相关政策的推进机制。运用实证手法探讨了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日本电力市场改革进程对日本RPS制度与FIT制度实施的政策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充分对比了中日两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支持政策,立足我国国情,提出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与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通过系统研究与分析,本文认为日本在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与实施方面存在诸多成功之处。主要表现为,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起步时期十分重视对新能源核心技术研发的战略规划与支持,不同发展阶段相关支持政策的实施均有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体系支撑,政策工具多样,且政策之间衔接与协调性较好,不同时期政策重点鲜明,目标规划清晰,重视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发挥相结合,并根据不同时期国际与国内能源经济环境变化适时做出政策调整。尽管我国与日本在资源能源禀赋、能源市场环境以及政策推进体制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本文认为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国必须坚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结合日本经验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二、日本汽车技术发展的战略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汽车技术发展的战略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汽车制造业及高技能人才 |
2.1 国际汽车制造业发展趋势 |
2.2 我国汽车制造业现状及高技能人才需求 |
2.3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结构 |
3.1 资格框架下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标准 |
3.2 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要求 |
3.3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及影响因素 |
4.1 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
4.2 校企合作培养路径及影响因素 |
4.3 竞赛培养路径及影响因素 |
4.4 岗位培养路径及影响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建议 |
5.1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
5.2 强化职业素质培养 |
5.3 提高大赛人才培养引领作用 |
5.4 完善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和资源建设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2)日本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日本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 |
2.1.2 新能源汽车产业 |
2.1.3 产业补贴政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产业政策理论 |
第3章 日本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出台背景及发展历程 |
3.1 日本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出台背景 |
3.1.1 新能源汽车产业亟待发展 |
3.1.2 相关新技术的研发成本过高 |
3.2 日本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发展历程 |
3.2.1 补贴政策的探索阶段(1971——1997) |
3.2.2 补贴政策的发展阶段(1998——2009) |
3.2.3 补贴政策的完善阶段(2010——至今) |
第4章 日本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制度基础及运行体系 |
4.1 日本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制度基础 |
4.1.1 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立法 |
4.1.2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规划 |
4.2 日本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运行体系 |
4.2.1 政策目标 |
4.2.2 组织运行框架 |
4.2.3 运行方式 |
第5章 日本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内容 |
5.1 对研发环节的补贴政策内容 |
5.2 对消费环节的补贴政策内容 |
5.2.1 对消费者的直接补贴政策内容 |
5.2.2 对消费者的间接补贴政策内容 |
5.3 对基础设施建设环节的补贴政策内容 |
5.3.1 对充电桩建设者的补贴政策内容 |
5.3.2 对加氢站建设者的补贴政策内容 |
第6章 日本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效果及问题 |
6.1 日本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效果 |
6.1.1 增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 |
6.1.2 提高了国内新能源汽车普及程度 |
6.1.3 降低了乘用车整体的碳排放量 |
6.2 日本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问题 |
6.2.1 持续的补贴会导致部分企业自生能力减弱 |
6.2.2 强导向性的补贴政策使产业过度转型 |
6.2.3 长期的补贴给财政带来压力 |
第7章 日本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运用对我国的启示 |
7.1 日本运用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经验 |
7.1.1 有法律支撑和规划引导 |
7.1.2 随着产业发展进行调整 |
7.1.3 信息公开且宣传力度大 |
7.1.4 促进市场有序竞争 |
7.2 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现状与问题 |
7.2.1 补贴政策的现状 |
7.2.2 补贴政策的问题 |
7.3 日本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运用对我国的启示 |
7.3.1 补贴政策的制定要适合产业发展阶段 |
7.3.2 补贴政策的实施要公开透明 |
7.3.3 补贴政策的监管要加大力度 |
7.3.4 补贴政策的退出要平稳有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基本概念界定 |
1.2.1 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界定 |
1.2.2 绿色产业的内涵界定 |
1.2.3 绿色产业的特征 |
1.2.4 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及绿色产业的关系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 |
2.1.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循环经济理论 |
2.1.4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2.1.5 产业创新理论 |
2.1.6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
2.1.7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 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文献综述 |
2.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趋势研究 |
2.2.2 发展绿色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关系的研究 |
2.2.3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评价研究 |
2.2.4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与区域经济的相关研究 |
2.2.5 绿色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相关性的研究 |
第3章 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与现状 |
3.1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
3.1.1 传统产业发展依赖的主要经济学理论 |
3.1.2 我国传统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及其依赖性 |
3.1.3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
3.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 |
3.2.1 环境和资源约束迫使发展绿色产业 |
3.2.2 生产要素供给充分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
3.2.3 人类文明发展和绿色消费需求促进了绿色产业发展 |
3.2.4 国家竞争力提升需要发展绿色产业 |
3.3 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
3.3.1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 |
3.3.2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第4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 |
4.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 |
4.1.1 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一个产业组织的视角 |
4.1.2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
4.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 |
4.2.1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现状 |
4.2.2 当前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的思考与展望 |
第5章 国外绿色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路径选择启示 |
5.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1.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1.2 美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2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2.1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2.2 法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3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3.1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3.2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4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对我国绿色产业路径选择的启示 |
第6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比较研究 |
6.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案例分析 |
6.1.1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
6.1.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成效 |
6.1.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路径优势分析 |
6.2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的案例分析 |
6.2.1 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
6.2.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 |
6.2.3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历程的路径劣势分析 |
6.3 案例比较与启示 |
第7章 中国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与路径选择研究 |
7.1 我国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 |
7.1.1 模型选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
7.1.2 实证结果分析 |
7.2 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7.2.1 理论假设 |
7.2.2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
7.2.3 数据来源及统计分析 |
7.2.4 假设检验 |
7.2.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理论分析 |
7.3.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绿色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
7.3.2 科技创新是绿色产业发展根本路径 |
7.3.3 国有资本是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
第8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分析 |
8.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 |
8.1.1 利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1.2 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1.3 国有资本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2 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实践障碍的制度分析 |
8.2.1 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
8.2.2 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制度创新必要性 |
第9章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9.1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产权制度创新 |
9.1.1 绿色产业产权界定的制度创新 |
9.1.2 绿色技术产权保护的制度创新 |
9.1.3 绿色产业产权交易的制度创新 |
9.2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
9.2.1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
9.2.2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投融资激励机制创新 |
9.2.3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绿色税收制度创新 |
9.3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非正式制度创新 |
9.3.1 绿色文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9.3.2 企业绿色社会责任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9.3.3 非政府绿色组织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国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以及路径演化研究 ——社会技术系统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
1.3.1 新能源汽车 |
1.3.2 新能源汽车产业 |
1.4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 |
2.1.1 社会技术系统 |
2.1.2 社会技术系统转型 |
2.2 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 |
2.2.1 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研究 |
2.2.2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研究 |
2.2.3 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研究 |
2.2.4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商业模式研究 |
2.3 商业模式研究 |
2.3.1 商业模式理论研究 |
2.3.2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
2.3.3 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研究 |
2.3.4 商业模式创新与其他变量的研究 |
2.3.5 社会技术系统下的商业模式研究 |
2.3.6 社会技术系统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3 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商业模式现状 |
3.1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及技术发展 |
3.1.1 新能源汽车产业阶段划分 |
3.1.2 第一阶段产业政策及技术发展(2012年之前) |
3.1.3 第二阶段产业政策及技术发展(2013-2015) |
3.1.4 第三阶段产业政策及技术发展(2016年之后) |
3.2 新能源汽车的商业模式创新发展 |
3.2.1 第一阶段的商业模式创新 |
3.2.2 第二阶段的商业模式创新 |
3.2.3 第三阶段的商业模式创新 |
3.3 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
3.3.1 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的特点 |
3.3.2 当前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 |
4 “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模型 |
4.1 “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模型构建 |
4.2 “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模型的关键要素 |
4.2.1 社会要素:政策和利益相关者 |
4.2.2 技术要素:新技术和新产品 |
4.2.3 竞争要素:资源和战略的竞争 |
4.3 “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模型的要素关系 |
4.3.1 支撑作用:社会要素正向促进商业模式创新 |
4.3.2 中介作用:新产品或服务中介技术创新驱动商业模式创新 |
4.3.3 调节作用:竞争程度调节商业模式创新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社会-技术”双驱动下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模型的分类研究 |
5.1 Q方法的研究步骤 |
5.2 样本的采集 |
5.2.1 陈述观点样本 |
5.2.2 测试样本 |
5.3 商业模式创新分类的数据分析 |
5.3.1 Q排列的相关性分析 |
5.3.2 Q排列的因子分析 |
5.4 商业模式创新分类的结果 |
5.4.1 社会要素主导的商业模式创新类型 |
5.4.2 技术要素主导的商业模式创新类型 |
5.4.3 “社会-技术“双驱动型商业模式创新类型 |
5.5 本章小结 |
6 不同类别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演化研究 |
6.1 多层次分析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模型 |
6.1.1 多层次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模型构建 |
6.1.2 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特征分析 |
6.2 社会要素主导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
6.2.1 大环境急剧变化 |
6.2.2 体制层改变 |
6.2.3 技术利基不成熟 |
6.2.4 政策主导的商业模式创新要素特征 |
6.3 技术要素主导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
6.3.1 技术变革的大环境 |
6.3.2 新兴技术出现 |
6.3.3 体制层分裂 |
6.3.4 技术要素主导的商业模式创新要素特征 |
6.4 “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
6.4.1 “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生产端参与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
6.4.2 “社会-技术”双驱动下消费端参与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
6.4.3 “社会-技术”双驱动下市场竞争调节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
6.5 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类型的演化与评价 |
6.5.1 商业模式创新从社会主导向技术主导的演化 |
6.5.2 商业模式创新从社会主导向“社会-技术”双驱动的演化 |
6.5.3 商业模式创新从技术主导向“社会-技术”双驱动的演化 |
6.6 本章小结 |
7 案例研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典型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
7.1 深圳大巴融资租赁案例 |
7.1.1 深圳大巴融资租赁概况 |
7.1.2 深圳大巴融资租赁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
7.2 长沙百度无人驾驶电动出租车案例 |
7.2.1 百度的自动驾驶项目概况 |
7.2.2 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
7.3 深圳比亚迪整车销售案例 |
7.3.1 比亚迪发展电动汽车概况 |
7.3.2 比亚迪整车销售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
7.4 青岛薛家岛换电模式案例 |
7.4.1 薛家岛充换电站的概况 |
7.4.2 薛家岛换电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
7.5 上海EVCARD分时租赁案例 |
7.5.1 EVCARD的概况 |
7.5.2 EVCARD分时租赁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管理实践的启示 |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01-2019年中国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节选) |
附录B 商业模式创新影响研究调查与访谈 |
附录C 样本的相关系数表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专利计量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 ——以新能源汽车领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综述 |
1.2.2 专利计量研究综述 |
1.2.3 基于专利计量的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
1.2.4 现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路线与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2 基于专利计量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测度框架 |
2.1 测度内容 |
2.1.1 测度维度选择 |
2.1.2 测度框架提出 |
2.2 测度指标 |
2.2.1 技术布局指标 |
2.2.2 技术态势指标 |
2.2.3 技术学习指标 |
2.3 测度流程 |
2.3.1 数据检索与处理 |
2.3.2 专利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
2.3.3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特征研究 |
2.3.4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演化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
3.1 专利数据 |
3.2 专利耦合与可视化分析 |
3.2.1 专利耦合统计性分析 |
3.2.2 专利耦合可视化分析 |
3.3 专利引用与可视化分析 |
3.3.1 专利引用统计性分析 |
3.3.2 专利引用可视化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新能源汽车领域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特征研究 |
4.1 战略测度指标分析 |
4.1.1 技术布局指标分析 |
4.1.2 技术态势指标分析 |
4.1.3 技术学习指标分析 |
4.2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类型 |
4.2.1 战略类型划分过程 |
4.2.2 战略类型划分结果 |
4.3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5 新能源汽车领域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演化研究 |
5.1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演化趋势 |
5.1.1 测度指标演化趋势 |
5.1.2 战略类型演化趋势 |
5.2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演化路径 |
5.2.1 扩张型演化 |
5.2.2 收缩型演化 |
5.2.3 稳定型演化 |
5.3 管理启示 |
5.3.1 对企业战略规划的启示 |
5.3.2 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定性分析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一般分析及相关理论 |
2.1 一般分析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产业支持政策的划分标准和类型 |
2.1.3 产业支持政策的功能 |
2.2 相关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市场失灵”理论 |
2.2.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3章 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的演变历程 |
3.1 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的探索阶段(1971-1997 年) |
3.1.1 “两次石油危机”及日本汽车工业转型 |
3.1.2 大力推进替代能源的开发 |
3.1.3 财政补贴以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 |
3.2 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体系的构建阶段(1998-2010 年) |
3.2.1 立法范围进一步扩大 |
3.2.2 财政补贴范围持续扩大 |
3.2.3 支持手段多元化 |
3.3 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体系的完善阶段(2011 年至今) |
3.3.1 不断修订和制定战略规划 |
3.3.2 财政补贴对象由个人扩大到了公共团体 |
第4章 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的内容 |
4.1 新能源汽车研发环节的支持政策 |
4.1.1 官产学联合研发支持政策 |
4.1.2 对新能源汽车研发提供低息贷款 |
4.1.3 政府投入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工作 |
4.2 新能源汽车市场普及环节的支持政策 |
4.2.1 对新能源汽车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补贴 |
4.2.2 “EV/PHV”城市推广政策 |
4.2.3 支持新能源汽车标准的制定 |
4.3 新能源汽车消费环节的支持政策 |
4.3.1 为新能源汽车购置提供低息贷款 |
4.3.2 各级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购置提供财政补贴 |
4.3.3 对新能源汽车提供减免税收 |
第5章 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的特征、效果及问题 |
5.1 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的特征 |
5.1.1 法律先行 |
5.1.2 扶持产业技术研发为主 |
5.1.3 支持政策的动态调整性 |
5.2 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的效果 |
5.2.1 强化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能力 |
5.2.2 提高了日本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 |
5.2.3 助力二氧化碳等的减排 |
5.2.4 专利水平在国际处于领先地位 |
5.2.5 引领新能源汽车国际标准 |
5.3 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的问题 |
5.3.1 税收优惠政策结构单一 |
5.3.2 对基础设施的财政补贴力度不足 |
第6章 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
6.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现状 |
6.1.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
6.1.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的内容 |
6.1.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存在的问题 |
6.2 日本的经验及启示 |
6.2.1 日本的经验 |
6.2.2 对中国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实践意义 |
1.2.2 研究学术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企业战略管理国外研究现状 |
1.3.2 新能源汽车国外研究现状 |
1.3.3 企业战略管理国内研究现状 |
1.3.4 新能源汽车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工具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工具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战略管理理论 |
2.1.1 战略管理概述 |
2.1.2 战略管理的过程 |
2.1.3 战略管理的特点 |
2.2 新能源汽车基本理论 |
2.2.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
2.2.2 新能源汽车的分类 |
2.2.3 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大意义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发展过程 |
2.3.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
2.3.3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
第3章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3.1 国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3.1.1 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3.1.2 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3.1.3 日本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3.2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3.2.1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政策 |
3.2.2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分析 |
3.2.3 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分析 |
第4章 江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环境分析 |
4.1 江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1.5 竞争环境 |
4.2 江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
4.2.1 公司基本情况 |
4.2.2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
第5章 发展战略的制定与选择 |
5.1 江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SWOT分析 |
5.1.1 江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优势 |
5.1.2 江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劣势 |
5.1.3 江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外部机遇 |
5.1.4 江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外部威胁 |
5.2 企业愿景与战略目标 |
5.3 发展战略选择 |
第6章 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保障 |
6.1 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实施 |
6.1.1 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 |
6.1.2 市场导向战略的实施 |
6.1.3 质量优先战略的实施 |
6.1.4 合作共赢战略的实施 |
6.2 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保障 |
6.2.1 实施精细化管理 |
6.2.2 完善考核体系 |
6.2.3 优化组织架构 |
6.2.4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
6.3 江铃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需求 |
6.3.1 推广应用方面 |
6.3.2 财税政策方面 |
6.3.3 金融支持方面 |
6.3.4 人才资源方面 |
6.3.5 充电设施建设方面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北京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研究评述 |
(三)研究方法及内容 |
1.研究方法 |
2.研究内容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1.新能源汽车 |
2.产业扶持政策 |
(二)理论基础 |
1.政府失灵理论 |
2.政府干预理论 |
3.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北京市现行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现状 |
(一)北京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现行政策 |
1.战略规划政策 |
2.财税扶持政策 |
3.指标优惠政策 |
4.配套保障政策 |
(二)北京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行扶持政策实施效果 |
1.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长 |
2.产业发展路线逐渐明晰 |
3.自主研发能力得到提升 |
三、北京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北京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
1.产业扶持政策体系不健全 |
2.扶持政策执行力度不彻底 |
3.产业扶持政策监督不到位 |
(二)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政策制定方面 |
2.政策执行方面 |
四、国外发达国家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发展经验与启示 |
(一)西方发达国家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经验 |
1.日本的产业扶持政策 |
2.美国的产业扶持政策 |
3.欧盟的产业扶持政策 |
(二)经验的归纳与总结 |
1.日本的经验总结 |
2.美国的经验总结 |
3.欧盟的经验总结 |
(三)国外产业扶持政策的经验启示 |
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
2.制定有关配套政策体系 |
3.多举政策宣传 |
五、完善北京市政府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建议 |
(一)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制定 |
1.健全补贴政策 |
2.从产业政策层面加强引导 |
(二)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监督机制 |
(三)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的执行力度 |
(四)强化政策宣传力度,提升政策影响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既有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与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框架安排 |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点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新能源的基础分析与理论综述 |
第一节 新能源的基础分析 |
一、日本的新能源概念界定、范围及在能源体系中的地位 |
二、新能源的优势与课题、普及必要性 |
三、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
第二节 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相关理论综述 |
一、马克思生态经济理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四、外部经济性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与发展历程演变 |
第一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 |
一、国内背景 |
二、国际背景 |
第二节 发展历程演变 |
一、石油危机后的新能源技术研发阶段 |
二、促进新能源利用量扩大的初步阶段 |
三、推进新能源利用量扩大的加速深化阶段 |
第三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战略目标与发展现状 |
一、总体战略目标规划 |
二、发展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 |
第一节 新能源政策推进体制 |
一、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 |
二、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 |
三、内阁府能源环境会议 |
四、民间新能源政策促进框架 |
第二节 新能源利用普及扩大促进政策 |
一、配额制(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s,RPS) |
二、固定电价制(Feed-in Tariff,FIT) |
第三节 新能源设备投资支援政策 |
一、补贴制度 |
二、优惠税制措施 |
三、优惠融资制度——环境能源对策资金 |
第四节 新能源电力电网接入制约相关的技术与制度对策 |
一、送电系统接入制约问题的出现背景 |
二、电网接入制约问题的技术与制度对策 |
第五节 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 |
一、清洁能源汽车补贴制度 |
二、环保汽车减税制度 |
三、充电设施补贴 |
第六节 民间推进新能源普及扩大支援举措——绿色电力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与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日本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协调发展测度与评价 |
一、绿色经济增长的内涵与体系构成 |
二、日本绿色经济增长指标构建与数据说明 |
三、测度方法与结果分析 |
第二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及动态交互关系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ADL模型估计 |
三、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三节 日本新能源政策有效性评价——基于RPS制度、FIT制度的对比分析 |
一、RPS制度——自行开展新能源发电业务 |
二、RPS制度——从新能源发电商购入新能源电力 |
三、RPS制度——从新能源发电商购入新能源电力相当量(TGC) |
四、RPS制度与FIT制度并存运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
第一节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与现状 |
一、中国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必要性与进程 |
二、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
三、中国新能源补贴政策演变、优势与发展课题 |
第二节 中日新能源产业政策对比及政策建议 |
一、中日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与政策对比 |
二、政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四、日本汽车技术发展的战略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 [1]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D]. 郭家田.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2]日本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研究[D]. 王冠华. 吉林大学, 2021(01)
-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4]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D]. 张芳. 吉林大学, 2020(03)
- [5]中国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以及路径演化研究 ——社会技术系统视角[D]. 张力.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基于专利计量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 ——以新能源汽车领域为例[D]. 孙作伟.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7]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研究[D]. 袁梦. 吉林大学, 2020(08)
- [8]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研究[D]. 顾子京.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1)
- [9]北京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研究[D]. 卢倩. 长安大学, 2020(06)
- [10]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D]. 李晓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