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胸膜疾病的新技术

诊断胸膜疾病的新技术

一、胸膜疾病诊断新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秦嘉阳,沈红[1](2022)在《内科胸腔镜在诊疗胸膜疾病中的应用进展》文中指出内科胸腔镜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呼吸系统疾病特别重要的一种介入检查方式,尤其是在诊断胸膜疾病,如常规方法无法鉴别的结核性、恶性胸腔积液,诊断胸膜间皮瘤等;相较于其他诊断方式更准确。近年来,内科胸腔镜在技术上不断完善,设备上不断创新,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在治疗上也有所涉及。文章主要对内科胸腔镜近年来在诊疗胸膜疾病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综述。

孟繁峥,孟晨,钟礼立[2](2020)在《中国儿童内科胸腔镜术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说明介入呼吸病学是现代呼吸病学的重要分支,内科胸腔镜术(以下简称胸腔镜术)是其中一项重要技术,可直视胸膜腔内病变进行诊断和(或)治疗,可操作性强、相对安全,对用无创方法不能确诊的胸膜腔疾病的诊断和部分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由于受设备和技术所限,儿童胸腔镜术的开展一直处于缓慢状态,近年来,随着儿童呼吸介入技术的不断普及,儿童胸腔镜术也快速发展起来。

董静,贾红彦,潘丽萍,张宗德[3](2020)在《胸腔积液miRNA检测用于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主要依靠细菌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免疫学及综合性诊断策略来实现,且与恶性胸膜疾病及其他感染性胸膜疾病鉴别诊断困难。胸腔积液中存在着丰富的蛋白质、非编码RNA及代谢产物,能够反映宿主疾病病理进程和免疫状态,在胸腔积液中寻找能够指示结核性胸膜炎疾病进程和免疫状态的分子标志物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微小RNA由于在各种临床样本中稳定性极高,能够快速准确地定量,使其有望成为一种非侵袭性的生物标志物来追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目前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的价值。本文将综述胸腔积液miRNA检测用于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现状及问题,为开发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新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王凯歌,李为民,田攀文,刘丹[4](2020)在《内科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的应用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科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常用于胸膜疾病的诊断和肿瘤的分期,内镜下新型成像技术的应用使胸膜病变更易于观察。传统的内科胸腔镜下胸膜活检应用可弯曲钳夹检,获取标本小,组织结构挤压变形严重,耗时长,且部分组织获取困难。近年来,部分学者使用新的活检方式在内科胸腔镜下对胸膜病变进行活检,获得优质的病理标本。本文主要从冷冻、海博刀、IT刀及SB刀在内科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使临床医师了解并应用胸膜活检的新方法。

江杰[5](2020)在《CT检查联合SMRP检测诊断早期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CT平扫及增强表现,探讨CT检查对不同分期MPM的诊断价值。2.定量检测恶性胸膜间皮瘤大鼠的血清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蛋白(soluble mesothelin-relatedpeptides,SMRP)表达,分析不同分期、不同病理分型、不同分化程度MPM的SMRP表达差异。3.探讨联合CT检查与血清SMRP定量检测提高诊断早期MPM的价值,为临床筛查具有石棉暴露史的高危人群、早期诊断MPM提供实验依据及理论基础。[方法]1.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模型建立:实验用SD大鼠120只,雌雄各半,体重100-120g,分为三组,实验组100只:采用右侧非暴露式(闭式)胸膜腔染尘法注射云南大姚产青石棉纤维混悬液,每月1次,1次20mg/ml,连续2月,共注射40mg;阴性对照组10只:采用相同方法注射灭菌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10只:不作任何处理。2.CT检查:肿瘤诱导后第3个月、第6-14个月分批进行CT胸腹部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设备:PHILIPS公司128层螺旋CT。扫描参数:电压为100kV,电流为100mAs,准直器64X0.625 mm,螺距0.992,旋转时间0.5s,层厚1.0mm,层间距0.5mm。对比剂采用碘普罗胺注射液,流率0.2ml/s,总量3ml。分析CT表现,包括胸膜增厚情况、纵隔改变、肺内情况、侵犯情况、淋巴结转移、骨质情况、胸水等。根据2018年恶性胸膜间皮瘤诊疗指南进行CT分期。比较CT检查对不同分期的诊断价值。3.SMRP定量测定:肿瘤诱导前、诱导后第1个月、2个月、3个月、6-14个月抽取尾静脉血1ml取血清ELISA法测定SMRP浓度。比较不同分期、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分化程度SMRP浓度差异。4.通过ROC曲线比较单用CT检查与CT检查联合SMRP检测诊断早期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差异,分析两种方法联合诊断早期MPM的价值。5.病理检查:CT检查完毕后对可疑肿瘤组织进行取材、染色、免疫组化,记录病理分期、分析肿瘤分化程度、病理类型。[结果]1.实验组诱发恶性胸膜间皮瘤72例,诱发率75%,肺癌4例,死亡4例,20只未出现肿瘤。72例中恶性胸膜间皮瘤:上皮型21例(29.2%),肉瘤型37例(51.4%),混合型14例(19.4%)。各型之间肿瘤出现时间、性别、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未出现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58例(80.6%),高分化14例(19.4%)。对比MPM不同分化程度与肿瘤出现时间、性别、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肿瘤分期:病理分期:T分期:T1期:T1a期0例、T1b期14例;T2期23例;T3期28例;T4期7例。N分期:N0期45例;N1期16例;N2期8例;3例判别不清。M分期:M0期51例;M1期8例;13例判别不清。临床分期:早期18例、中期25例、晚期7例。3.CT检查可发现胸膜增厚情况、胸膜病变、肺内、纵隔、淋巴结转移及胸廓构成骨情况。实验组72例MPM,CT检查诊断MPM50例(69.4%),非MPM 5例(6.9%),未发现病变17例(23.7%)。CT对MPM诊断价值:AUC为0.6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4.5%、71.2%。诊断T分期AUC为0.8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3.5%、61.6%;N分期AUC为0.8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2.5%、75%;M分期AUC为0.8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0%、95.0%。对T1、T2期AUC分别为0.68、0.82,敏感度分别为35.7%、43.5%,特异度分别为为44.4%、57.2%;对T3、T4期AUC分别为0.95、1.00,敏感度分别为89.3、100%%,特异度分别为90%、100%。说明对T1、T2期诊断效能较差,对T3、4期诊断效能较高。对N、M分期诊断效能较高。4.不同时间段SMRP表达量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F=161.07,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三组诱导前SMRP均没有差异,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各个时间段均无统计学差异,与实验组注射后各个时间点均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中诱导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诱导后第1个月、2个月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与3个月、6-14个月均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中随着时间推移,SMRP浓度逐渐升高。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SMRP表达低,随着时间变化不明显。5.实验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的不同病理分期SMRP表达量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F=324.45,P<0.05);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对照组中胸膜炎性组与胸膜未见异常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不同分期的MPM SMRP表达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期越高,SMRP表达量越高。实验组中淋巴结转移N0、N1、N2期SMRP表达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4.92,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N1、N2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是否具有远处转移M0、M1期表达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4.31,P<0.05)。6.MPM不同临床分期SMRP表达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F=341.63,P<0.05)MPM越早期,SMRP表达量越低。7.胸膜厚度与SMRP表达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3个月、6个月胸膜增厚不同程度组的SMRP表达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33.67、150.98,P均<0.05)。胸膜厚度与SMRP表达量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3个月、6个月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93,F值分别为0.01、0.007<0.05,具有较强相关性,随着胸膜厚度增加,SMRP表达量逐渐升高。8.不同病理类型MPM的SMRP表达差异比较:不同病理类型MPM的SMRP表达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1.39,P>0.05),说明SMRP表达与病理类型无关。9.不同分化程度MPM的SMRP表达差异比较:不同分化程度MPM的SMRP表达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193.04,P<0.05),低分化MPM的SMRP表达高于高分化。10.SMRP对MPM的诊断价值:对MPM T1期,AUC=0.83,最佳临界值是1.90mmol/m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88.2%;对T2期AUC=0.86,最佳临界值是4.53mmol/m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85.7%;对T3期AUC=0.92,最佳临界值是8.73mmol/m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1.4%、100%;对T4期AUC=0.85,最佳临界值是11.97mmol/m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5%、100%。11.CT检查联合SMRP对诊断MPM的价值:对T分期,AUC=0.97,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5%、92.5%,明显高于CT诊断MPM(AUC=0.8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3.5%、61.6%)。对N分期,AUC=0.96,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5%、92.5%,高于CT诊断MPM(AUC=0.8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2.5%、75%)。对M分期,AUC=0.9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98%,高于CT诊断MPM(AUC=0.8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95%)。[结论]1.青石棉胸腔闭式注射诱发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动物模型,诱发率为75%,包括上皮型、肉瘤型、混合型。CT检查可动态观察MPM发生发展的过程。为研究提供可靠的肿瘤模型。2.CT检查对恶性胸膜间皮瘤分期具有一定价值,可诊断中晚期MPM,但诊断早期MPM价值有限。3.SMRP表达与MPM分期呈正相关,分期越高,SMRP表达量越高。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SMRP表达增高。说明SMRP可反映肿瘤分期,提示SMRP可能参与肿瘤发生发展、侵犯转移等过程。不同分化程度MPM的SMRP表达具有差异,低分化呈高表达,提示SMRP可间接反映MPM恶性程度,间接反映肿瘤分期。不同程度胸膜厚度SMRP表达具有差异,说明SMRP可作为间接反映肿瘤预后、评估肿瘤治疗效果的指标。4.通过检测血清SMRP表达可为具有石棉接触史的高危人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MPM、生物靶向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及理论依据。5.CT检查联合SMRP浓度测定诊断早期MPM明显优于单用CT检查,说明影像学检查联合血清学检查对早期诊断MPM具有可行性。

陈众众[6](2020)在《内科胸腔镜联合快速现场评估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随着肺癌、结核发病率的增加,胸腔积液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胸腔积液的病因复杂繁多,尽早明确病因及时治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多数患者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胸水检查以及闭式胸膜活检可判断胸腔积液的病因,然而临床中仍有10%~25%的患者经过以上诊断方式未能明确病因,此时常采用内科胸腔镜检查。内科胸腔镜作为一种微创操作,进入胸腔后动态观察胸膜腔,发现病变处予以活检取材,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然而部分胸膜病变在内科胸腔镜下无异常表现,难以与正常组织相鉴别,因此内科胸腔镜下活检取材存在假阴性的可能,有时难以保证活检取材有效性。随着介入呼吸病学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检查手段的出现,取材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快速现场评估(ROSE)被应用于呼吸介入现场指导取材。ROSE能够在取材现场进行实时评估,判断取材是否理想,进而提高取材成功率,减少无效活检次数及活检时间,降低相关风险等。既往研究报道,ROSE应用于纵膈淋巴结穿刺、肺活检等方面取材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OSE应用于内科胸腔镜能否提高取材有效性,减少胸膜活检次数、活检时间,提高诊断效能,目前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内科胸腔镜联合ROSE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以及ROSE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分析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所有患者经过影像学、肿瘤标记物、胸水化验、脱落细胞学或闭式胸膜活检、纤维支气管镜等常规检查仍未明确病因,而接受内科胸腔镜检查。排除术者操作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共选取9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内科胸腔镜联合ROSE检查的患者52例,未联合ROSE检查的患者46例。收集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胸膜活检次数、活检时间、操作时间、二次检查率、并发症发生率、诊断率等指标,分析ROSE结果与术后病理一致性,绘制ROC曲线,并以ROC参考曲线下面积评估ROSE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研究结果1.ROSE组活检次数、活检时间分别为(4.98±1.51)次、(17.56±4.57)min,未联合组活检次数、活检时间分别为(6.07±1.34)次、(21.04±6.18)min,两组之间均有明显差异。ROSE组操作时间为(38.23±8.43)min,未联合组为(42.15±8.78)min,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而ROSE组出血率、二次检查率与未联合组相比均无显着差异。ROSE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未联合组(23.07%vs26.08%),无明显差异(P=0.922)。2.ROSE结果和术后病理结果相比,恶性病变、良性病变一致率分别为81.48%(22/27)和95.23%(20/21)。整体来看,ROSE结果与术后常规病理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699,P<0.001)。3.ROSE诊断恶性胸腔积液ROC曲线下面积为0.875,(95%CI:0.773~0.977,P<0.05),诊断良性胸腔积液ROC曲线下面积为0.922,(95%CI:0.836~1.000,P<0.05)。根据ROC曲线下面积,ROSE对恶性疾病的诊断敏感性为79.3%,特异性为95.7%,准确性为86.5%,阳性预测值为95.9%,阴性预测值为78.6%。而ROSE对良性疾病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3%、93.1%、92.3%,阳性预测值为91.3%,阴性预测值为93.1%。4.ROSE组有48例经内科胸腔镜活检病理诊断获得明确诊断,未确诊4例,ROSE组诊断率为92.30%。未联合组共46例患者,41例患者获得明确诊断,5例诊断不明,其诊断率为89.13%。ROSE组诊断率高于未联合组,而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587,c2=0.295)。研究结论1.ROSE应用于内科胸腔镜现场活检取材能够明显减少活检次数,降低活检时间及操作时间,不会增加出血风险,安全性较高。2.ROSE结果和术后病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初步判断胸腔积液的病因及良恶性,有助于提供诊疗策略。3.内科胸腔镜联合ROSE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ROSE应用于内科胸腔镜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任寿安,张晓宏[7](2020)在《内科胸腔镜在胸膜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内科胸腔镜(medical thoracoscopy)是呼吸内科医师必须掌握且实用的一项微创操作技术,能够直视下观察胸膜腔,并对病灶胸膜进行活组织检查(活检),这对于诊断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肺癌的分期、弥漫性或局限性胸膜疾病及肺外周疾病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胸腔镜也可以借助工作孔道对胸膜

赵双[8](2017)在《内科胸腔镜与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对胸腔积液诊断价值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胸膜疾病的病因繁杂,胸腔积液为所有胸膜疾病的共同表象。近年来,随着医学的进步有关于胸膜疾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其原发病因的明确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仍是呼吸内科医生面临的临床难题之一。胸膜活检是寻找胸腔积液原发病因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着重探讨内科胸腔镜与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并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收集自2014年11月始至2016年9月因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于我院行内科胸腔镜(胸腔镜组)和超声引导下经皮胸膜活检(超声组)的患者共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临床表现、诊断阳性率、病理诊断、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不同原因胸腔积液患者胸腔镜下的胸膜表现,分析以上两种不同的检查方法对胸膜疾病的诊断优势。将所得的数据录入SPSS软件,采用X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四十例患者被纳入该项研究,其中胸腔镜组13例,超声组27例,胸腔镜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是56±15岁(36岁-80岁),超声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是58±13岁(26岁-82岁),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分别为2.25:1、1.25:1,吸烟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69.23%、62.96%,血性胸水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7.69%、18.52%,胸水腺苷脱氨酶(ADA)分别为32.51±4.38U/L、25.89±2.88U/L,胸水乳酸脱氢酶(LDH)分别为485.85±146.15U/L、362.67±40.01U/L,胸水癌胚抗原(CEA)分别为137.27±80.72ug/ml、142.18±73.17ug/ml,肺内存在占位性病变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3.77%、29.63%,病程大于4周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3.85%、51.85%,胸闷、气短、咳嗽、胸痛等症状是两组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通过SPSS软件统计,本研究中胸腔镜与超声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患者所占各组患者总数的比例、病程、临床表现以及胸水化验结果等一般临床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胸腔镜组的13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明确了病因,诊断的阳性率是84.62%,超声组的27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明确了病因,诊断的阳性率是48.15%,经spss软件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在胸腔镜组与超声组的患者中,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数(%)分别为6例(46.15%)、7例(25.93%),确诊为恶性胸膜疾病的患者数分别为5例(38.46%)、6例(22.22%),以上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无法确定原发病因的病理诊断结果分别有2例(15.38%)、14例(51.85%),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常见的病理结果分别是慢性炎症、纤维组织、间皮细胞、骨骼肌组织、异型细胞。两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包括胸痛、胸闷、咳嗽、头晕、恶心、呕吐、皮下气肿、少量出血等,其中皮下气肿在胸腔镜组中的发生率明显超过超声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血胸、胸膜腔内感染、发热、心律失常、空气栓塞、严重的胸膜反应及休克等较严重的并发症。胸腔镜组的患者在拔管后均未发生伤口延迟愈合的现象,超声组患者未出现1例气胸。将本研究中13例行胸腔镜检查的患者的镜下表现进行概括,有以下5方面:1.胸膜充血2.胸膜包裹、粘连3.胸膜多发大小不等结节4.胸膜肿块.5胸膜增厚,结核性胸膜炎与恶性胸膜疾病的患者均可见到上述镜下表现,并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ada(40.000±9.138u/l)要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9.333±3.61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胸水cea是1.315±1.132ug/ml低于恶性胸腔积液组148.44±162.421ug/ml(p=0.050)。结论:1.内科胸腔镜与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均是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较为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但内科胸腔镜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高于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2.内科胸腔镜下胸膜病变形态多样,但不同原因的胸腔积液镜下表现并无特异性,需借助病理检查方能明确诊断。3.结核性胸膜炎与恶性胸膜疾病是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常见病因,与相关文献报导一致。4.胸水ADA与CEA值在结核性胸膜炎与恶性胸膜疾病的诊断中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王峰,童朝晖[9](2015)在《荧光及窄带成像技术在内科胸腔镜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内科胸腔镜(medical thoracoscopy)具有损伤小、安全性高、费用低的优点,主要适用于胸膜疾病的诊断,对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患者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但是随着这项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由于胸膜病变表现多样,医生常常难以在镜下准确地区分良恶性病灶,也很难发现非典型

胡敏,王洁,陈沙沙,刘鸿艳,赵威丽[10](2014)在《胸腔积液患者电子胸腔镜活检的护理》文中研究指明内科胸腔镜技术是一项微创的侵入性操作技术,能直视观察胸膜腔的变化并可进行胸膜壁层、脏层活检,与开胸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患者痛苦小、费用较低等优点。胸膜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但部分顽固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病因依靠常规检查方法难以明确诊断。胸腔镜可观察到75%左右的胸膜腔空间,能达到纵隔、膈面和肋膈窦等针刺活检的盲区,直视下可对多个部位壁层胸膜上可疑病灶活检[1]。2009年10月—2013年06月,笔者所在科对常规检查

二、胸膜疾病诊断新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胸膜疾病诊断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内科胸腔镜在诊疗胸膜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内科胸腔镜诊断胸膜疾病的应用
    1.1 内科胸腔镜诊断恶性胸腔积液
    1.2 内科胸腔镜诊断良性胸膜疾病
2 内科胸腔镜治疗胸膜疾病的应用
    2.1 内科胸腔镜下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2.2 内科胸腔镜下治疗脓胸
    2.3 内科胸腔镜下治疗大泡相关性疾病
    2.4 内科胸腔镜下治疗结核包裹性胸膜炎
3 内科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3.1 内科胸腔镜下联合快速现场评估
    3.2 内科胸腔镜下冷冻胸膜活检
    3.3 内科胸腔镜下海博刀胸膜活检
4 结语与展望

(2)中国儿童内科胸腔镜术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胸腔镜发展史
2 儿童胸腔镜分类
    2.1 硬质胸腔镜
    2.2 可弯曲电子胸腔镜
    2.3 可弯曲支气管镜代胸腔镜
3 胸腔镜术适应证、禁忌证
    3.1 适应证
    3.2 禁忌证
4 胸腔镜术的术前准备
    4.1 术前病情评估
    4.2 术前讨论
    4.3 与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
    4.4 患儿准备
        4.4.1 一般准备
        4.4.2常规检查
        4.4.3 特殊检查与处理
        4.4.4特殊患儿准备
    4.5 药品及器械准备
        4.5.1 药品准备
        4.5.2手术器械准备
        4.5.3 其他
    4.6 操作环境
5 胸腔镜术麻醉与监护
    5.1 麻醉
    5.2 呼吸管理
    5.3 监护
6 胸腔镜术操作
    6.1 手术体位
    6.2 切口定位
    6.3 胸腔镜检查术
7 儿童内科胸腔镜下诊断及治疗技术
    7.1 形态学诊断
        7.1.1 正常形态学
        7.1.2 异常形态学
    7.2 介入诊断及治疗技术
        7.2.1 胸膜活检术
        7.2.2 胸腔镜下粘连带松解术
        7.2.3 胸腔镜下廓清术
        7.2.4 胸膜腔冲洗术
        7.2.5 气胸诊治及胸膜固定术
        7.2.6 胸膜腔内异物
        7.2.7 血胸止血和凝血块清除
8 胸腔镜术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8.1 术前及术中并发症
        8.1.1 气体栓塞
        8.1.2 迷走神经反射的症状
        8.1.3 低氧血症
        8.1.4 支气管痉挛
        8.1.5 术中出血
        8.1.6 乳糜胸
        8.1.7 肺损伤及膈肌损伤
    8.2 术后并发症
        8.2.1 疼痛
        8.2.2 复张性肺水肿
        8.2.3 漏气
        8.2.4 发热
        8.2.5 伤口和胸腔内感染
        8.2.6 皮下或纵隔气肿
9 胸腔镜术后管理
    9.1 与家长的沟通
    9.2 胸腔镜报道
    9.3 术后护理
        9.3.1 一般护理
        9.3.2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9.4 随访

(5)CT检查联合SMRP检测诊断早期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课题创新性
本课题的不足及后续研宄
参考文献
综述 生物标记物早期诊断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内科胸腔镜联合快速现场评估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实验试剂及器械设备
    1.3 内科胸腔镜操作方法
    1.4 人员培训及ROSE标本制备
    1.5 结果判读及术后标本处理
    1.6 最终诊断结果的判断
    1.7 观察指标及相关判断方法
    1.8 具体统计方法
(三)结果
    1.1 ROSE组与未联合组的一般特征结果
    1.2 两组患者诊疗指标比较
    1.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 两组患者诊断率及病因谱
    1.5 ROSE组与术后病理一致性
    1.6 两组未确诊患者的最终诊断
    1.7 ROSE与最终诊断结果的比较
    1.8 典型疾病胸腔镜下表现、ROSE细胞学及术后病理特点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内科胸腔镜的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写对照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内科胸腔镜在胸膜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科胸腔镜检查及技术进展
    一、内科胸腔镜检查
    二、内科胸腔镜类型
内科胸腔镜临床应用
    一、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
    二、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
    三、恶性胸膜疾病的诊断
    四、结节病的诊断
    五、胸膜固定术
    六、脓胸的治疗
    七、自发性气胸的治疗
    八、食管癌根治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治疗
    九、在肺癌分期中的价值
    十、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治疗
    十一、其他

(8)内科胸腔镜与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对胸腔积液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及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10)胸腔积液患者电子胸腔镜活检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1.3 结果
        1.3.1 胸膜病理结果
        1.3.2 不良反应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2.1.2 患者准备
        2.1.3 物品准备
    2.2 术中护理
        2.2.1 术中体位
        2.2.2 术中观察
        2.2.3 术中心理护理
    2.3 术后护理
        2.3.1 一般护理
        2.3.2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2.3.3 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2.3.3. 1 出血
        2.3.3. 2 疼痛
        2.3.3. 3 感染
        2.3.3. 4 皮下气肿

四、胸膜疾病诊断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内科胸腔镜在诊疗胸膜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 秦嘉阳,沈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22(01)
  • [2]中国儿童内科胸腔镜术专家共识[J]. 孟繁峥,孟晨,钟礼立.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20(10)
  • [3]胸腔积液miRNA检测用于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研究进展[J]. 董静,贾红彦,潘丽萍,张宗德.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0(08)
  • [4]内科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的应用进展[J]. 王凯歌,李为民,田攀文,刘丹.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0(07)
  • [5]CT检查联合SMRP检测诊断早期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研究[D]. 江杰. 昆明医科大学, 2020
  • [6]内科胸腔镜联合快速现场评估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D]. 陈众众.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7]内科胸腔镜在胸膜疾病诊疗中的应用[J]. 任寿安,张晓宏.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0(01)
  • [8]内科胸腔镜与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对胸腔积液诊断价值分析[D]. 赵双. 大连医科大学, 2017(08)
  • [9]荧光及窄带成像技术在内科胸腔镜中的应用[J]. 王峰,童朝晖.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5(02)
  • [10]胸腔积液患者电子胸腔镜活检的护理[J]. 胡敏,王洁,陈沙沙,刘鸿艳,赵威丽. 实用医药杂志, 2014(04)

标签:;  ;  ;  ;  ;  

诊断胸膜疾病的新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