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风_(8B)内燃机车交流辅助传动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任相[1](2021)在《电传动内燃机车励磁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今随着电力机车的发展,内燃机车已经濒临淘汰的边缘,但是由于自备能源的特点,使其在铁路运输中存在一定价值,目前,运行的内燃机车数量为六千余量。电传动系统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内燃机车安全平稳的运行,内燃机车电传动系统包括主发励磁控制和辅发励磁控制两部分。本课题所研究的DF4和DF7型内燃机车生产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现在主要用于调车机车和小运转机车,受限于当时电力电子技术水平,导致机车故障率高,不能满足人们要求,而如今电力电子技术发展迅速,因此采用先进电力电子技术对内燃机车励磁控制系统进行改进很有必要,使机车运行更加平稳和安全。本课题主要对内燃机车柴油发电机组和辅发励磁蓄电池充电电路进行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内燃机车作为铁路运输牵引动力来源,因此需要对内燃机车牵引特性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内燃机车能量流动和采用柴油机直驱的内燃机车牵引特性,引出直驱内燃机车牵引特性不满足内燃机车牵引特性,因此内燃机车必须采用传动装置。本课题研究对象是DF4和DF7系列内燃机车所采用的电力传动装置为交-直流传动,然后对电力传动结构采用的型号和参数进行介绍。最后建立内燃机车电机的数学模型,为后面励磁控制系统的研究提供基础。(2)针对电传动内燃机车在负载发生扰动下,转速会发生波动,致使柴油机功率与牵引发电机功率不匹配,导致机车运行不平稳。本文提出BP神经网络预测进行内燃机车转速控制,并对内燃机车调速系统进行数学建模,以及对目前内燃机车调速系统所采用的控制算法进行分析。最后对BP神经网络预测的内燃机车转速控制系统搭建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同时对目前所采用的经典算法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证明,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的内燃机机车调速系统控制性能好,同时针对负载突变时响应快、超调量小和调整时间短。(3)完成内燃机车调速系统设计和改进后,需要对内燃机车励磁调节器进行设计。首先对恒功率励磁原理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其工作原理提出恒功率励磁控制策略,并对励磁调节系统进行数学建模。针对内燃机车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设计出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励磁调节器,同时搭建内燃机车恒功率励磁控制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课题提出的模糊自适应PID励磁调节器对内燃机车恒功率励磁系统有较好的控制性能,同时使主发电机的输出端电压更加稳定。(4)针对内燃机车在辅发蓄电池充电中,蓄电池电量耗尽时进行充电导致充电电流过大现象,对内燃机车辅发励磁充电电路原理进行分析。结合Buck电路的特点设计出带Buck缓冲的辅助发电机励磁充电电路,并对控制算法改进为电压电流双环PI控制。通过对带Buck缓冲的辅助发电机励磁充电电路模型进行理论分析以及仿真实验,结果证明,带Buck缓冲的辅助发电机励磁充电电路可以将蓄电池充电电流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蒋新艳[2](2019)在《大功率交流机车主辅发电机转子检修工艺改进》文中研究说明与传统内燃机车主发电机相比,大功率交流内燃机车主辅发电机结构复杂,并且为进口或技术转让国产化的电机,对该型机车主辅发电机的检修工艺相当于从零开始研究,且国外对该型电机是根据状态检修,没有可以参考或者平移的检修工艺,因此该型电机的检修工艺需要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完善。本文通过对交流电机的原理、结构及检修工艺等相关理论知识的研究,结合大功率交流机车主辅发电机转子检修工艺,从转子对地绝缘不良、转子开路故障、转子短路故障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改进措施。通过分析环境湿度、清洁度及浸漆工艺,提升转子对地绝缘性能;研究绑扎带绝缘性能选取合适材料,分析绑扎环的绑扎位置和方法,加强绑扎强度,提升转子绑扎环改造的工艺效果;根据滑环及转轴的尺寸及材质,对滑环的加热温度进行理论计算,确认影响滑环安装的关键因素,即滑环的相对膨胀量要足够大、滑环安装时滑环与转轴中心线达到重合。通过增加液氮冷却轴的方式扩大转轴和滑环的温差,同时设计并制作新滑环安装工装,改进了滑环安装的工艺方案。转子检修工艺改进后,经过厂内外实施验证,降低了主辅发电机转子的故障率,取得了丰富的检修经验,完善了电机转子检修工艺;同时节约了机车检修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康健[3](2019)在《新时期包头西机务段铁路机车运用质量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铁路机车运用质量管理是保证铁路运输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铁路运输生产在大密度、高速、重载的形势下,机车运用质量管理是机务系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既体现在机车检修、整备、运用方面的内在综合管理水平,更决定着和直接影响全铁路局整体运输组织的顺畅与否,是凸显运输综合完成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以近年来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呼铁局集团公司”)运输形势变化情况为背景和前提,以包头西机务段机车运用质量管理为实例,在分析20092016年机车运用质量管理主要成因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机车运用质量管理基本原理,从提高运输效率与确保机车运用质量的角度,运用铁路改革创新思路、企业管理思想、机车检修整备一体化管理方法、机车修程修制改革方式,探讨、研究呼铁局集团公司包头西机务段优化传统的机车检修模式、提升机车整备质量保障能力、转变机车运用管理方式的一套科学的铁路机车运用质量管理方法。构建和设计与呼铁局集团公司包头西机务段机车运用质量管理相匹配、相适应的管理、组织、运作模式,探讨验证其可行性和合理性,为具体实施提供实证和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呼铁局集团公司包头西机务段机车运用质量管理和机务系统的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呼铁局集团公司运输新形势,乃至内蒙古自治区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提供了新的选择,对呼铁局集团公司铁路运输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夏晓清[4](2019)在《电传动内燃机车的水阻试验与故障分析》文中指出国外早期就对内燃机车的动力系统检测非常重视,研制出了各种自动化检测设备来保证机车的可靠性。随着国外电气化列车的快速发展,内燃机车逐步淘汰。在国内,内燃机车仍然在被广泛地使用,作为各地铁线车辆段的配套设备,主要作为牵引动力车。本文阐述了内燃机车水阻试验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水阻的工作原理。柴油机—主发电机动力系统故障是铁路机车运用过程中机破事故的主要原因,检验、报告机车柴油机—主发电机动力系统状况是机车恒功率负载试验的主要任务,可确保铁路运输的畅通、准时、安全。因此,内燃机车实施水阻试验对保证内燃机的安全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以江苏今创车辆有限公司设计并制造的JMD580FM型电传动内燃机车为实例,实施水阻试验。用于模拟验证该机车在各种工况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同时验证该机车配备的柴油机组各项热工参数和机械磨合情况。通过对该机车牵引发电机外特性及相关参数进行调整。确保了机车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同时确保了该机车组装良好,运行安全可靠。试验过程主要针对JMD580FM型电传动内燃机车在水阻试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并引入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分析(FMECA)技术,对水阻试验过程中的故障进行故障模式影响的分析及危害性分析,通过FMECA分析报告得出辅助发电机和柴油机这两个部件是水阻试验故障发生问题较普遍的,通过水阻试验的验证有效地避免了机车的一些行车故障,进一步保证机车运行的可靠性。针对辅助110V供电故障和柴油机降速故障这两个典型的案例进行原因分析、改进、验证,优化设计结构及设计参数。
程露[5](2019)在《基于CAS理论的创新网络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开放式创新时代下,技术创新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创新企业自身拥有的知识存量和研发能力,更取决于其赖以生存的创新网络——其能否为企业提供互补性的知识和创新资源。作为孕育技术创新的摇篮,创新网络不仅决定着企业生存,还关系到产业技术进步和区域经济发展,是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然而,在现实经济实践过程中,成功的创新网络只是少数,绝大多数创新网络发育不足、成长畸形、甚至出现倒退和衰落现象。“创新网络如何保持长期健康的发展趋势?企业如何依托创新网络来实现高效成长?政府应如何管理和维护创新网络以确保产业和区域竞争优势的提升?”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亟待解答。在此大背景下,本文开展对创新网络演化规律的探索。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本文在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CAS理论视角出发,围绕“开放式创新行为驱动的创新网络演化”这一核心主题,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主体建模仿真方法,逐步回答了以下三个逻辑紧密相关的研究问题:(1)企业开放式创新行为过程有哪些主要行为环节,在各行为环节中有何种特征表现,受哪些关键因素的影响;(2)创新网络“整体网”演化表现出何种规律;(3)创新网络“个体网”演化表现出何种规律。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关于企业开放式创新行为。本文聚焦典型的内向型开放式创新行为——外部知识搜索,研究其有哪些主要行为环节,在各行为环节有何种特征表现,受哪些关键因素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外部知识搜索行为过程涵盖搜索范围划分、合作伙伴选择、企业间联系形成,三个主要外部环节。在不同行为环节,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具体地:首先,企业搜索范围受搜索宽度和知识互补性双重制约,直接反映在搜索距离的“远近”上。搜索距离较短的属于本地搜索,反之则是远程搜索,二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其次,企业合作伙伴具有明显的网络导向,包括网络位置导向和网络联系导向。在网络位置导向影响下,企业主要表现出“接近”和“信息优势”(或“拓展”)选择偏好;而在网络联系导向影响下,企业则表现出“熟人”偏好。再次,企业间联系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企业搜索深度和吸收能力。在二者共同作用下,联系呈现出不同的强度。第二,关于创新网络“整体网”演化规律。本文研究发现,企业群体开放度对“整体网”结构和创新绩效具有显着影响,但搜索宽度和深度的作用效果有所差别,并受创新破坏度的调节。具体地:在网络结构方面,群体搜索宽度与“整体网”结构凝聚性、聚集性、可达性和权力分布等级差分别呈“倒U型”关系;而群体搜索深度与“整体网”结构凝聚性、聚集性、可达性和权力分布等级差分别呈负向关系。此外,创新破坏度对同等开放度条件下的“整体网”上述四项网络结构属性分别有“倒U型”影响。在网络创新绩效方面,总体上,群体搜索宽度和深度分别与“整体网”创新绩效均值之间呈“倒U型”关系;另一方面,群体搜索宽度和深度分别与“整体网”创新绩效方差之间呈负向关系。此外,创新破坏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和延长群体开放度对“整体网”创新绩效均值的正向作用。第三,关于创新网络“个体网”演化规律。本文研究发现,企业个体开放度对“个体网”的结构和创新绩效具有显着影响,但个体搜索宽度和深度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差别,并受创新破坏度调节。具体地:在网络结构方面,个体搜索宽度主要影响“个体网”规模,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而个体搜索深度主要影响“个体网”强度,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此外,随着创新破坏度的提升,个体搜索宽度和深度对“个体网”结构的影响力度也分别增强,直至相对稳定。在创新绩效方面,个体搜索宽度主要影响“个体网”实现超高创新绩效的可能性,主要表现为一定强度的正向促进作用,且作用力度随着创新破坏度的提升而不断增强至相对稳定。而个体搜索深度主要影响“个体网”创新绩效平均/一般水平,表现为较强的正向促进作用;当创新破坏度提升,该正向作用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被放大。
汪彬[6](2018)在《基于PLC的内燃机车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主要研究建立基于PLC的内燃机车逻辑控制系统,以丰富公司产品结构类型。论文以东风8B型货运内燃机车为研究对象,研究运用PLC技术进行机车控制系统控制研究。本论文研究内容从以下几方面开展:(1)论文首先对DF8B型内燃机车既有的控制系统进行深入的分析,分析原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2)结合DF8B型内燃机车电路分析情况,进行PLC控制改造方案的研究,主要根据控制系统逻辑需求,进行了PLC的选型,分配输入输出点,以及外部辅助器件的选型和应用研究,对PLC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3)根据机车控制原理,进行了PLC程序设计,程序主要实现了柴油机启停控制,机车加载控制,重点对内燃机车恒功牵引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提出了基于PLC语言的PID控制方法,并运用欧姆龙PLC编程软件中的CX-Simulator模块对程序进行了仿真研究,对程序语言仿真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修正完善。(4)设计实验验证平台,验证控制系统可行性,分析对比DF8B原基于继电器控制的控制电路和新设计的基于PLC控制的控制电路,运用电路系统可靠性研究工具,对电路可靠性进行研究与计算。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析,建立了基于PLC控制的内燃机车控制系统,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案和策略,新型的内燃机车控制系统相较于之前有了多方面的改善,主要体现可靠性高,维护方便,扩展便捷等方面。
郭丽娜[7](2016)在《AGT机车车体之设计分析与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出口阿根廷Belgrano的AGT机车车体的设计充分运用了模块化、系列化设计理念,合理地利用了成熟国铁产品DF8B车型的资源,避免了全新工艺、全新制造、全新管理、全新设计所引起的产品成本消耗过大,以及产品稳定性,可靠性的降低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机车的设计概况、设计标准、机车技术性能、技术参数以及机车各个子系等进行了一个简介,之后通过对机车总体设备布置和设备参数说明,阐述了该机车车体设计的基础和要点难点;并对AGT机车车体构造,特别是对车体新颖独特的设计理念如司机室采用水平移动开启结构,牵引梁处增设救援横梁等车体设计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其次,详细阐述了AGT机车车体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建立,并对垂直载荷工况、纵向载荷工况、救援工况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进而更加有效地优化AGT机车车体的设计。最终,铁科院的试验、用户的使用验证了改进方案的科学合理性,以及利用仿真技术计算设计的快速响应性及高效性。
沈永平,臧坚东,方皎波[8](2016)在《DF8B型青藏线高原内燃机车》文中研究表明DF8B型青藏线高原内燃机车(以下简称高原内燃机车)是微机控制的第一种专门为青藏线设计的干线货运内燃机车。本文介绍了高原内燃机车的研制背景、总体布置、结构特点、技术参数等,还介绍了机车的发明与创新,以及机车在青藏线的试验情况。
王文霞[9](2016)在《DF系列内燃机车整车称重及调簧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机车组装完成后,机车轮(轴)传递到轨道上的作用力不相同,影响牵引黏着力的有效发挥,还可能造成轮对在运行过程中呈现多边形磨损及造成机车轨道呈现波浪形状磨损。此时将对机车的使用寿命产生不利影响,还将造成行车安全隐患。机车称重调簧用来合理的分配机车各轴的承重力,可能直接影响机车静止状态下每一根轴两只轮对上的重量。最终将直接影响整个机车黏着牵引力的发挥和机车牵引运动性能的优劣。而目前,DF系列内燃机车整车称重及调簧工艺还处在效率低、误差大和范围小的状态下。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DF系列内燃机车整车称重及调簧工艺就显得非常必要。本论文以引进美国GE公司技术的HXN5机车为基础,通过对比HXN5与DF8B机车的结构、工艺与原理,系统的阐述了DF8BI机车一、二系悬挂结构;介绍了机车重量分配的有关技术要求;接着分析了DF8BI机车重量分配与调簧工艺之间的限制要求;对机车调簧的可行范围及机车边际轴重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并编制了DF8BI机车轴重计算公式程序;最终在DF8BI机车整车上进行了工艺试验。本次研究实现了DF8BI机车整车称重及调簧工艺系统化、科学化,提高了机车轴重分配的准确性,也确保了工艺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并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效率。
蒋济雄[10](2015)在《我国轨道交通牵引机车振动研究现状分析》文中认为针对我国轨道交通牵引机车的振动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机车分内燃机车、直流机车和交流机车三个类型,分别从部件自身、传动装置、动力学模型、牵引控制系统与在线试验等方面对三种类型机车振动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根据我国目前轨道交通发展的政策与趋势,结合各类型机车振动研究现状,对交流传动机车的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降低机车振动、减少故障率提供研究思路。
二、东风_(8B)内燃机车交流辅助传动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风_(8B)内燃机车交流辅助传动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电传动内燃机车励磁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内燃机车电力传动方式发展 |
1.2.1 直-直流电力传动 |
1.2.2 交-直流电力传动 |
1.2.3 交-交流电力传动 |
1.3 内燃机车励磁控制系统发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内燃机车牵引性能分析及电力传动结构数学建模 |
2.1 内燃机车牵引特性分析 |
2.2 内燃机车电力传动结构 |
2.2.1 柴油机 |
2.2.2 主发电机 |
2.2.3 整流器 |
2.2.4 牵引电动机 |
2.2.5 启动发电机 |
2.3 内燃机车电机数学建模 |
2.4 本章小结 |
3 内燃机车调速系统设计 |
3.1 调速系统原理和数学模型 |
3.1.1 调速系统原理 |
3.1.2 调速系统数学模型 |
3.2 调速控制器算法 |
3.3 调速控制器的算法改进 |
3.3.1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
3.3.2 BP神经网络算法 |
3.3.3 BP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算法 |
3.4 调速控制系统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4 内燃机车恒功率励磁控制系统设计 |
4.1 恒功率励磁原理 |
4.1.1 牵引发电机的理想外特性 |
4.1.2 牵引发电机的自然外特性 |
4.2 恒功率励磁控制系统的设计 |
4.2.1 励磁控制系统作用 |
4.2.2 励磁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4.2.3 恒功率励磁控制策略及数学建模 |
4.3 恒功率励磁调节器的算法改进 |
4.3.1 模糊控制 |
4.3.2 模糊自适应PID励磁调节器设计 |
4.4 恒功率励磁控制系统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5 内燃机车辅发励磁充电电路设计 |
5.1 充电电路控制及原理 |
5.1.1 PWM产生原理 |
5.1.2 充电电路原理 |
5.2 充电电路设计及改进 |
5.2.1 电路结构改进 |
5.2.2 改进电路结构理论推导 |
5.3 带Buck缓冲的辅助发电机励磁充电电路系统建模 |
5.3.1 控制信号产生算法 |
5.3.2 软件控制流程 |
5.4 仿真实验 |
5.4.1 带Buck缓冲的辅助发电机励磁充电电路模型 |
5.4.2 仿真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大功率交流机车主辅发电机转子检修工艺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机检修技术的国内外发展 |
1.2.1 电机的发展及轨道交通的应用 |
1.2.2 机车电机检修周期 |
1.2.3 Y公司机车检修技术的发展及运行情况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课题研究的目标 |
2 主辅发电机介绍及检修工艺 |
2.1 主辅发电机结构介绍 |
2.1.1 电机简介 |
2.1.2 滑环介绍 |
2.2 电机检修技术 |
2.2.1 电机检修原理 |
2.2.2 电机检修概况 |
2.2.3 转子检修工艺流程 |
2.2.4 电机对地绝缘的检测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转子故障分析 |
3.1 转子对地绝缘不良故障分析 |
3.1.1 转子对地绝缘不良故障统计及分析 |
3.1.2 环境湿度对转子绝缘的影响分析 |
3.1.3 清洁度对转子绝缘的影响分析 |
3.1.4 绝缘浸漆工艺对转子绝缘的影响分析 |
3.2 转子联线开路故障分析 |
3.2.1 故障转子解体分析 |
3.2.2 绑扎用绝缘材料分析 |
3.2.3 绑扎方式及绑扎部位的确定 |
3.3 转子短路故障分析 |
3.3.1 故障滑环的统计及分析 |
3.3.2 滑环安装的分析调研 |
3.3.3 滑环加热温度的理论计算 |
3.3.4 滑环安装的工艺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4 转子检修改进方案 |
4.1 提高转子绝缘的改进方案 |
4.2 提高绑扎强度的改进方案 |
4.3 滑环安装工艺的改进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5 转子检修工艺改进后效果检验 |
5.1 措施有效性检验 |
5.1.1 厂内效果检验 |
5.1.2 厂外效果检验 |
5.2 经济效益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新时期包头西机务段铁路机车运用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情况及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1.3.1 优化传统机车检修模式 |
1.3.2 提高机车整备质量保障能力 |
1.3.3 转变机车运用管理方式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5 本文研究主要方法 |
第2章 呼铁局集团公司机务系统发展背景及现状 |
2.1 全国铁路发展现状 |
2.2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现状 |
2.3 呼铁局集团公司基本情况 |
2.4 呼铁局集团公司包头西机务段基本情况 |
2.5 铁路机务生产指标及基本概念 |
2.6 铁路机车运用指标及计算方法 |
2.7 2009至2016年呼铁局集团公司机车运用指标情况 |
2.8 近几年包头西机务段机车运用质量情况 |
2.9 实际生产对机车运用质量管理的影响 |
2.10 铁路机车运用质量管理评价标尺 |
第3章 传统机车检修模式的优化 |
3.1 包头西机务段传统的机车检修方式与作业流程 |
3.1.1 包头西机务段机车辅、小修检修作业流程 |
3.1.2 包头西机务段机车整备作业流程 |
3.1.3 包头西机务段机车辅小修与机车整备作业相关联的作业流程 |
3.2 包头西机务段传统机车检修模式的不足 |
3.3 根据作业流程再造理念形成的新型机车检修模式 |
3.4 再造后的检修作业流程的组织结构变化 |
3.5 机车检修作业流程再造后的显着特点 |
3.6 再造后的新型机车检修模式下的信息化技术支持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车整备质量保障的提升 |
4.1 机车整备信息管理系统研究设计的概况 |
4.2 机车整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 |
4.3 机车整备信息管理系统的构成 |
4.4 机车整备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数据去向 |
4.5 建设机车整备信息管理系统的目标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机车运用管理方式的转变 |
5.1 万吨重载列车操作能力水平的加强 |
5.1.1 万吨重载列车起动操作技术 |
5.1.2 万吨重载列车制动操作技术 |
5.1.3 万吨重载列车坡道运行操作技术 |
5.2 机车乘务方式和机车运用交路的转变 |
5.2.1 包头西机务段机车值乘组织方式 |
5.2.2 机车运用实行长交路运行需要满足的条件 |
5.2.3 实行长交路轮乘制方式需解决的问题 |
5.2.4 机车在长交路运行的运用效率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电传动内燃机车的水阻试验与故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阻试验的背景 |
1.2 水阻试验的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水阻试验的原理和组成及实施方案 |
2.1 内燃机车功率定义 |
2.2 水阻试验 |
2.2.1 水阻试验的原理 |
2.2.2 水阻试验设备 |
2.2.3 水阻试验准备 |
2.2.4 水阻试验实施 |
第3章 电传动内燃机车水阻试验 |
3.1 概述 |
3.2 试验准备 |
3.2.1 机车准备 |
3.2.2 水阻试验设备状态准备 |
3.2.3 机车与水阻设备线路连接 |
3.3 试验过程 |
3.3.1 机车动态功能确认 |
3.3.2 机车动态保护功能确认 |
3.3.3 机车用表与试验台测试用表对比 |
3.3.4 水阻功率的调整与确认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阻试验故障模式分析与危害度影响 |
4.1 FMECA的概述 |
4.2 水阻试验故障分析的定义 |
4.3 水阻试验的FMECA分析报告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辅助发电机和柴油机故障分析及改进 |
5.1 辅助110V供电故障分析 |
5.1.1 故障现象 |
5.1.2 故障分析 |
5.1.3 改进方案 |
5.1.4 方案验证 |
5.2 柴油机降速故障分析 |
5.2.1 故障现象 |
5.2.2 故障分析 |
5.2.3 改进方案 |
5.2.4 方案验证 |
5.2.5 其他方面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基于CAS理论的创新网络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企业技术创新范式转变:从封闭到开放 |
1.1.2 创新网络大量涌现 |
1.1.3 技术创新实践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层次 |
1.2.2 理论基础 |
1.2.3 研究方法 |
1.2.4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问题与术语辨析 |
1.3.1 研究问题 |
1.3.2 术语辨析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1.6 论文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创新网络理论 |
2.1.1 创新网络功能 |
2.1.2 创新网络结构 |
2.1.3 创新网络绩效 |
2.1.4 创新网络演化 |
2.2 开放式创新理论 |
2.2.1 开放式创新作用机制/效果 |
2.2.2 开放式创新作用机制/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 |
2.3 开放式创新行为 |
2.3.1 外部知识搜索 |
2.3.2 合作伙伴选择及选择偏好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CAS理论的创新网络演化研究框架 |
3.1 复杂适应系统:属性、个体适应性行为及演化过程 |
3.1.1 复杂适应系统主要属性 |
3.1.2 个体适应性行为特征 |
3.1.3 复杂适应系统演化过程 |
3.2 创新网络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 |
3.2.1 创新网络的复杂性特征 |
3.2.2 企业开放式创新活动的适应性行为特征 |
3.2.3 创新网络的复杂适应系统属性 |
3.3 CAS理论视角下的创新网络演化研究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4 CAS视角下的创新网络演化机制:开放式创新行为驱动 |
4.1 开放式创新行为:大机车HXD3开发的案例分析 |
4.1.1 案例分析逻辑 |
4.1.2 案例研究设计 |
4.1.3 案例分析对象背景信息:大机车发展历史简介 |
4.1.4 案例分析:大机车HXD3开发的开放式创新行为模式 |
4.1.5 案例分析评述 |
4.2 开放式创新行为驱动的创新网络演化机制 |
4.2.1 知识空间与创新事件抽象 |
4.2.2 创新网络演化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CAS理论的创新网络“整体网”演化仿真研究 |
5.1 模型构建 |
5.1.1 模型描述 |
5.1.2 模型抽象 |
5.1.3 参数设置 |
5.2 “整体网”分析评价体系 |
5.2.1 “整体网”结构评价 |
5.2.2 “整体网”创新绩效评价 |
5.2.3 “整体网”分析评价体系 |
5.3 仿真实验结果分析:网络结构 |
5.3.1 群体开放度对“整体网”凝聚性的影响 |
5.3.2 群体开放度对“整体网”聚集性的影响 |
5.3.3 群体开放度对“整体网”可达性的影响 |
5.3.4 群体开放度对“整体网”权力分布的影响 |
5.3.5 创新破坏度对“整体网”结构的影响 |
5.3.6 “整体网”演化过程中网络结构特征评述 |
5.4 仿真实验结果分析:网络创新绩效 |
5.4.1 低创新破坏度环境中群体开放度对“整体网”创新绩效的影响 |
5.4.2 中等创新破坏度环境中群体开放度对“整体网”创新绩效影响 |
5.4.3 高创新破坏度环境中群体开放度对“整体网”创新绩效影响 |
5.4.4 创新破坏度的调节效应 |
5.4.5 “整体网”演化过程中网络创新绩效特征评述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CAS理论的创新网络“个体网”演化仿真研究 |
6.1 模型构建 |
6.1.1 模型描述 |
6.1.2 模型抽象 |
6.1.3 参数设置 |
6.2 “个体网”分析评价体系 |
6.2.1 “个体网”结构评价 |
6.2.2 “个体网”创新绩效评价 |
6.2.3 “个体网”分析评价体系 |
6.3 仿真实验结果分析:网络结构 |
6.3.1 以开放度为中心的对比分析 |
6.3.2 以网络结构为中心的对比分析 |
6.3.3 “个体网”演化过程中网络结构特征评述 |
6.4 仿真实验结果分析:网络创新绩效 |
6.4.1 以开放度为中心的对比分析 |
6.4.2 以创新绩效为中心的对比分析 |
6.4.3 “个体网”演化过程中网络创新绩效特征评述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实践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低创新破坏度环境下的“整体网”网络结构特征 |
附录B:高创新破坏度环境下的“整体网”网络结构特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PLC的内燃机车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东风8B型内燃机车电气线路分析 |
2.1 机车主电路 |
2.1.1 牵引工况 |
2.1.2 电阻制动工况 |
2.1.3 自负荷试验工况 |
2.1.4 主电路保护电路 |
2.2 辅助电路 |
2.2.1 柴油机启动电路 |
2.2.2 辅助发电回路 |
2.2.3 空压机电路 |
2.3 机车控制电路 |
2.3.1 机车起动 |
2.3.2 柴油机调速电路 |
2.4 励磁电路 |
2.4.1 励磁控制理论分析 |
2.4.2 微机励磁控制电路 |
2.4.3 测速发电机控制励磁电路 |
2.5 机车保护电路 |
2.5.1 机油压力保护 |
2.5.2 柴油机油水温度保护 |
2.5.3 曲轴箱压力保护 |
2.6 柴油机控制系统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LC逻辑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PLC介绍 |
3.1.1 PLC的发展 |
3.1.2 PLC的组成 |
3.1.3 PLC编程语言 |
3.1.4 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比较 |
3.2 PLC选型 |
3.2.1 输入输出统计 |
3.2.2 PLC型号选定 |
3.3 PLC逻辑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4 其它外部工作电路 |
3.4.1 开关电源 |
3.4.2 信号调整模块 |
3.4.3 固态继电器 |
3.4.4 励磁调节模块 |
3.4.5 触摸式彩色液晶显示屏 |
3.5 PLC点位分配 |
3.5.1 PLC输入 |
3.5.2 PLC输出 |
3.5.3 PLC的 I/O接口与外部电路设计 |
3.6 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
3.6.1 系统干扰的来源与产生 |
3.6.2 干扰的防护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LC逻辑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及仿真 |
4.1 柴油机控制和保护电路 |
4.1.1 燃油泵控制电路 |
4.1.2 柴油机起动控制电路 |
4.1.3 柴油机调速 |
4.1.4 柴油机停机 |
4.2 辅助发电控制 |
4.2.1 直流辅助发电控制电路 |
4.2.2 直流固定发电 |
4.3 机车加载控制 |
4.3.1 换向控制 |
4.3.2 加载控制 |
4.4 保护及其它卸载故障 |
4.5 PLC恒功励磁控制 |
4.5.1 PID控制理论分析 |
4.5.2 恒功率曲线的初始化 |
4.5.3 模拟量的采集 |
4.5.4 恒功励磁控制 |
4.6 PLC控制程序的软件仿真 |
4.6.1 程序的编译 |
4.6.2 程序仿真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实验验证及可靠性研究 |
5.1 系统的实验验证 |
5.1.1 实验方案设计 |
5.1.2 实验平台搭建 |
5.2 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
5.2.1 控制电路的对比 |
5.2.2 控制电路可靠性的估算 |
5.3 PLC控制系统研究实现的意义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AGT机车车体之设计分析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任务背景 |
1.2 本文所做的研究 |
1.3 AGT机车主要技术特点 |
第二章 AGT机车系统简要分析 |
2.1 机车概况 |
2.1.1 机车使用寿命和先进性 |
2.1.2 机车设计与研发标准 |
2.2 机车总体性能 |
2.2.1 总体描述 |
2.2.2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
2.2.3 轴距 |
2.2.4 机车外型尺寸 |
2.2.5 体积 |
2.2.6 车钩及牵引缓冲装置 |
2.3 子系统 |
2.3.1 柴油机 |
2.3.2 机油系统 |
2.3.3 燃油系统 |
2.3.4 空气滤清系统 |
2.3.5 通风系统 |
2.3.6 辅助传动 |
2.3.7 车体 |
2.3.8 转向架 |
2.3.9 空气管路系统 |
2.3.10 电气系统 |
第三章 AGT机车车体设计 |
3.1 司机室设计 |
3.2 车架设计 |
3.3 车体侧壁设计 |
3.4 车体间壁设计 |
3.5 车体车顶设计 |
3.6 车体材料 |
3.7 车体油漆 |
3.8 车体涂装工艺 |
3.8.1 涂装前表面处理 |
3.8.2 涂料涂装 |
3.8.3 涂装方式 |
3.8.4 涂料的供应、检查及相关事项 |
第四章 车体静强度计算与分析 |
4.1 AGT机车车体建模 |
4.2 车体几何模型及有限元模型 |
4.3 优化车体结构设计 |
4.4 垂直载荷工况 |
4.5 纵向压缩载荷工况 |
4.6 救援载荷工况 |
4.7 各种工况计算分析结果 |
4.7.1 垂直载荷工况计算结果 |
4.7.2 纵向载荷工况计算结果 |
4.7.3 救援工况计算结果 |
4.8 结果评价 |
第五章 AGT机车车体静强度验证试验 |
5.1 试验目的和试验依据 |
5.2 垂直载荷试验 |
5.2.1 试验条件 |
5.2.2 试验方法 |
5.3 纵向拉伸载荷试验 |
5.3.1 试验条件 |
5.3.2 试验方法 |
5.4 纵向压缩载荷试验 |
5.4.1 试验条件 |
5.4.2 试验方法 |
5.5 扭转载荷试验 |
5.5.1 试验条件 |
5.5.2 试验方法 |
5.6 救援强度试验 |
5.6.1 试验条件 |
5.6.2 试验方法 |
5.7 司机室安全压力试验 |
5.7.1 试验条件 |
5.7.2 试验方法 |
5.8 测试系统及测点布置 |
5.9 各检验项目试验结果 |
5.9.1 垂直载荷试验 |
5.9.2 纵向拉伸载荷试验 |
5.9.3 纵向压缩载荷试验 |
5.9.4 扭转载荷试验 |
5.9.5 救援载荷试验 |
5.9.6 司机室安全压力载荷试验 |
5.9.7 位移测点试验结果 |
5.10 试验数据结果的分析处理与评定 |
附录 1 |
附录 2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DF系列内燃机车整车称重及调簧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机车发展的形势 |
1.1.2 机车整车称重调簧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内燃机车整车称重调簧简介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机车的基本构造及调簧结构 |
2.1 机车基本构造 |
2.1.1 基本概念 |
2.1.2 内燃机车主要构成 |
2.2 机车调簧结构 |
2.2.1 机车调簧的分类 |
2.2.2 HXN5 机车弹簧悬挂结构 |
2.2.3 DF8BI机车弹簧悬挂结构 |
2.3 HXN5 机车悬挂结构与DF8BI机车悬挂结构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F8BI型内燃机车称重工艺方案设计 |
3.1 HXN5 机车及DF8BI机车称重技术要求 |
3.1.1 HXN5 机车称重技术要求 |
3.1.2 DF8BI机车称重技术条件 |
3.1.3 HXN5 机车与DF8BI机车称重技术要求差异分析 |
3.2 HXN5 机车及DF8BI机车调簧工艺 |
3.2.1 HXN5 机车调簧工艺方法 |
3.2.2 DF8BI机车调簧工艺方法 |
3.3 HXN5 型内燃机车和DF8BI机车调簧对比及优缺点分析 |
3.3.1 两种机车二系称重工艺对比 |
3.3.2 两种机车一系称重工艺对比 |
3.4 DF8BI机车调簧方案设备的确定 |
3.4.1 二系称重装置 |
3.4.2 一系称重装置 |
3.5 机车重量分配与调簧工艺实施的限制 |
3.5.1 机车重量超差 |
3.5.2 机车纵向重心超出允差 |
3.5.3 机车上部横向方向重心超出允差 |
3.5.4 机车整车横向中心超出允差 |
3.6 DF8BI机车称重并可调簧预判 |
3.6.1 DF8BI机车重量测量 |
3.6.2 DF8BI机车重量分配情况分析 |
3.7 DF8BI机车调簧工艺方案确定 |
3.7.1 二系调簧工艺方案确定 |
3.7.2 一系调簧工艺方案确定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F8BI机车轴重转移及调簧计算 |
4.1 机车重心偏差对机车轴重影响的量化计算 |
4.2 DF8BI机车轴重分配的计算 |
4.2.1 边际轮重的概念 |
4.2.2 机车轮重重力学分析 |
4.2.3 DF8BI边际轮重的计算 |
4.3 DF8BI机车一系称重计算程序设计 |
4.3.1 DF8BI机车数据输入输出 |
4.3.2 机车调簧最优解输出 |
4.4 称重调簧计算程序的有效性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F8BI机车称重调簧新工艺 |
5.1 机车二系调水平调簧工艺细化 |
5.1.1 称重前准备 |
5.1.2 本工序质量要求 |
5.1.3 作业过程 |
5.1.4 加垫调整 |
5.2 机车一系称重调簧工艺方法 |
5.2.1 称重前准备 |
5.2.2 本工序质量要求 |
5.2.3 作业过程 |
5.2.4 加垫调整 |
5.3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我国轨道交通牵引机车振动研究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内燃机车振动研究现状 |
2 直流机车振动研究现状 |
3 交流机车振动研究现状 |
4 结论与展望 |
四、东风_(8B)内燃机车交流辅助传动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电传动内燃机车励磁控制系统的研究[D]. 任相.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2]大功率交流机车主辅发电机转子检修工艺改进[D]. 蒋新艳.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3]新时期包头西机务段铁路机车运用质量管理研究[D]. 康健.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4]电传动内燃机车的水阻试验与故障分析[D]. 夏晓清.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5]基于CAS理论的创新网络演化研究[D]. 程露.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6]基于PLC的内燃机车控制系统研究[D]. 汪彬.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7]AGT机车车体之设计分析与试验研究[D]. 郭丽娜.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8]DF8B型青藏线高原内燃机车[A]. 沈永平,臧坚东,方皎波. 青藏铁路运营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6
- [9]DF系列内燃机车整车称重及调簧工艺研究[D]. 王文霞.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2)
- [10]我国轨道交通牵引机车振动研究现状分析[J]. 蒋济雄. 机械工程师,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