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研究通信网络容错性的新参数——点韧性度的理论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闫坤,陈楚湘,郭晓峰[1](2021)在《基于二进制粒子群的复杂网络攻击策略》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当前复杂网络攻击策略在选择攻击节点集上精准性不足,难以快速获取网络空间战场核心节点集以毁瘫敌方网络空间体系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二进制粒子群算法的攻击策略。该策略首先对网络节点状态进行编码,然后,计算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的适应度函数值,并使用二进制粒子群算法求解最优节点集,最后,针对典型网络模型开展仿真实验,对比分析了基于二进制粒子群算法的攻击策略和面向度(介数)的选择性攻击策略的性能和适应度,仿真表明,基于二进制粒子群算法的攻击策略具有高效性、有效性和普适性,可为指挥者提供辅助决策支撑。
张晓亮[2](2015)在《城市公交站点优化与高峰时段公交客流分配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和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有效推进。然而纵横交错的城市道路却不能很好地疏导城市交通。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不仅造成了时间的浪费、社会劳动力的闲置,也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已迫在眉睫。一方面提倡市民绿色出行,另一面也要建设符合城市需求的公共交通系统,而且显然后者更为重要。只有公共交通系统方便市民出行、具有高水平的服务质量,才能大大增加对乘客的吸引力。在公交线网规划中,能否合理地规划公共交通线路的走向,关系着公共交通能否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目前在进行公共交通规划时,主要采用“四阶段模型”,即出行生成、出行分布、方式划分、客流分配,其中客流分配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早晚高峰时段是交通拥堵问题最突出的时段,也是居民出行对公共交通系统最依赖的时段。能否找到更为有效的模型来分配高峰时段的公交客流,直接关系着公共交通系统能否在交通问题最突出的时段发挥绿色交通的作用。其次,以往的公交分配模型中,公交客流从交通小区质心出发,导致交通小区的形状以及交通小区质心与道路网的相对位置对分配结果的影响非常大。如果能够获得公交站点间的OD矩阵,将公交站点间的OD矩阵分配到交通网络上,便可以大大降低交通小区形状以及交通小区质心位置对公交客流分配的影响,获得更为合理的客流分配结果。再次,对于公交站点规划的合理与否不仅影响着公交线路的运营还影响着公交系统对公交乘客的吸引力,所以公交站点布局的优化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网络拓扑和交通拥堵分析的公交网络生成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51378237)”,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图论、库仑定律、超网络等理论,对公交站点优化和高峰时段公交客流分配进行研究,以公交站点OD生成为切入点,分别进行了基于库仑定律的公交站点OD矩阵生成、轨道交通站间距优化模型与算法、基于超网络的常规公交站点优化模型和高峰时段公交客流分配的Logit模型改进研究。本文所完成的科研成果具体如下:1.对公交站点间OD矩阵生成模型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公交站点对公交客流吸引强度的特性,应用库仑定律,将公交站点类比为带电体,根据公交站点的空间分布情况,计算不同站点间引力和斥力,从而分别建立了交通小区间公交站点OD矩阵和交通小区内公交站点OD矩阵的求解模型。再分析不同公交方式站点的服务特性,引入不均衡系数对模型进行了优化。最后,对模型中的灵敏度系数进行了分析和求解。2.对轨道交通站间距优化进行研究。首先对拟建城市规划区边界的形状进行了分析,将城市分为三种形态,并引入了城市半径来衡量城市的地域规模。根据轨道交通各级线路相关技术特性将线路分为两个类别,分别建立了基于城市规模的轨道交通平均站间距模型,并通过对灵敏度系数的分析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再根据线路途经区域能否建设站点,将线路分为可行区、交叉区和连接区,然后再根据线路途径区域的土地性质及客流量将站点分为三个等级,分析站点的理想位置是否在可行区域中,建立了逐级确定轨道交通站点位置模型。3.对常规公交站点优化进行研究。首先将交通小区细分为源小区,并定义了连接道路和节点。再用超图表述了不同等级道路、不同规模的源小区与不同节点之间的关系。将源小区按照区域规模和人口规模各分为三个等级,再综合考虑小区的区域规模和人口规模,根据矩阵的对角相似性,将源小区规模分为五个等级。将城市道路分为四个等级,将站点分为五个等级,并对站点超图进行了子图划分。根据源小区、道路、常规公交备选站点三者超图的关系,求解不同节点的权重。最后在节点子图中逐级优化站点,并求解了较小源小区站点数的权重。4.对高峰时段公交客流分配的Logit模型改进研究。首先对站点的拥挤程度进行了分析,并对站点滞留系数进行了定义和求解。然后从乘客出行时间函数、乘客换乘惩罚函数、线路发车间隔三个方面对Logit模型进行了改进。再根据站点拥挤情况及公交站点间有、无直达线路,将公交站点分为有直达线路的不拥挤站点、无直达线路的不拥挤站点、拥挤站点三类,分别建立Logit模型求解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了参数和T f对分配结果的影响,对模型的参数ω和ωm ax进行了标定。5.依托《白城市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4-2030)》的项目成果,对本文建立的模型和算法进行实证。首先分析了白城市2030年城市总体规划和公交线网规划的概况。然后对轻轨线路站点布局和常规公交站点布局进行了优化。然后根据公交站点的优化结果,分别求解了不同交通小区内公交站点的距离矩阵,并求解了公交站点OD生成模型中站点的相关系数,将交通小区之间的OD矩阵转换为公交站点间的OD矩阵。再结合公交站点途经线路的情况,对公交站点的拥挤程度进行了判定,最后,运用改进的Logit模型进行了客流分配,并将模型的分配结果与项目的分配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丰富公共交通规划理论体系,可为公交系统规划提供更为准确的坚实的数据支撑,同时对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也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王众托,王志平[3](2008)在《超网络初探》文中认为对近年来出现的超网络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述评。超网络乃是高于而又超于现存网络的网络,或者说是网络组成的网络,存在于物流网络、信息网络和资金网络等相交织的复杂系统之中。对复杂网络的特征和定义、已有的基于变分不等式与基于超图的超网络分析方法作了介绍,并对今后的发展与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马娜蕊[4](2006)在《图的阶数与完整度给定的最大网络》文中研究指明运用非线性整数规划的方法,研究了阶数及完整度给定的连通网络图所具有的最多边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这种具有最多边数的网络图的一种构造方法。
王志平,任光[5](2003)在《一种研究通信网络容错性的新参数——点韧性度的理论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概述了点韧性度产生的背景与过程;以及到目前为止点韧性度所获得的基本理论;指出了它的发展前景及目前的有关研究方向和课题。
王志平[6](2003)在《网络系统韧性度的理论及其在轮机工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仔细观察和思考现实世界中所存在的系统,无论是自然还是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涉及某些研究对象之间具有特定关系的问题。这些对象之间的关系用图描述,抽象成模型后,便可以运用图论的知识解决其中有关问题。轮机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不仅涉及到人与人之间关系,还涉及到人与机器设备,机器设备与机器设备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都可以用网络图的连通性或可靠性的知识来解决。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网络图连通性的一个重要参数—韧性度的理论及其在轮机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主要结果如下: (1)介绍了点韧性度的一些进展:如一些特殊网络图的韧性度(完全图星图,完全2-部图,完全图的积和径,等)、韧性度的取值范围、以及韧性度与网络图结构、最值网络图结构之间的关系。 (2)借助于韧性度的基本理论,给出了韧性度意义下网络图的优化设计方法。刻划了在网络图主要素目及韧性度给定条件下,网络图可能具有的最大网络结构,并建立了这些结构的构造方法这些结果在轮机系统人际关系,信息交流方面有较好的应用。 (3)Harary图在可靠通信网络的优化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概述了Harary图的韧性度。 (4)利用连通度、坚韧度、核度、整度等参数的定义,比较了韧性度与这些参数在连通性方面的差异。从而得出了韧性度是一个从整体上刻划图连通性的较好的不变量,并提出了一个新的参数—离散度。 (5)介绍了边韧性度的一些基本理论:如取值范围、一些特殊图的边韧性度、边韧性度与边坚韧度、边韧性度与边整度之间的关系。 (6)解决了国际着名刊物Networks上的有关边韧性度的一个猜想。得到了目前在该领域最具前沿性和重要意义的判别严格边韧性度图的一个充要条件。 (7)运用韧性度的优化设计理论对轮机系统的人际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社会心理学的主要课题是人际关系的研究,研究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群体人际关系,而轮机系统的人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小群体。运用韧性度的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大大改进和
二、一种研究通信网络容错性的新参数——点韧性度的理论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研究通信网络容错性的新参数——点韧性度的理论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二进制粒子群的复杂网络攻击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复杂网络攻击策略 |
1.1 复杂网络攻击策略评价函数 |
1.2 复杂网络攻击策略计算 |
2 二进制粒子群算法原理 |
3 基于二进制粒子群算法的攻击策略 |
3.1 二进制粒子群向量表示 |
3.2 基于二进制粒子群算法的攻击策略适应度求解算法 |
3.3 基于二进制粒子群的攻击策略求解算法 |
4 仿真分析 |
4.1 时间复杂度对比 |
4.2 适应度函数值对比 |
5 结束语 |
(2)城市公交站点优化与高峰时段公交客流分配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库仑定律的公交站点 OD 矩阵生成研究 |
2.1 OD 矩阵生成模型的建立 |
2.1.1 库仑定律简介 |
2.1.2 模型假设 |
2.1.3 小区间公交站点 OD 矩阵生成模型 |
2.1.4 小区内公交站点 OD 矩阵生成模型 |
2.2 OD 矩阵生成模型的优化 |
2.2.1 优化指标分析 |
2.2.2 不均衡系数求解 |
2.3 灵敏度系数的计算 |
2.4 模型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轨道交通站间距优化模型与算法 |
3.1 轨道交通站间距特性分析 |
3.2 模型假设及优化目标 |
3.2.1 假设条件 |
3.2.2 约束条件 |
3.2.3 优化目标 |
3.3 基于城市规模的平均站间距模型构建 |
3.3.1 城市规模分析 |
3.3.2 拟建轨道交通的分类型城市半径计算 |
3.3.3 平均站间距模型的构建 |
3.4 站点分布优化模型构建与求解 |
3.4.1 站点参数的确定 |
3.4.2 可行域的求解 |
3.4.3 锁函数的定义 |
3.4.4 模型的构建 |
3.4.5 模型的求解 |
3.5 模型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超网络的常规公交站点优化模型 |
4.1 超网络概述 |
4.1.1 超网络的定义 |
4.1.2 超图的相关性质 |
4.2 建模思路及模型假设 |
4.2.1 建模思路 |
4.2.2 模型假设 |
4.3 节点集的建立 |
4.3.1 定义变量 |
4.3.2 模型建立 |
4.4 备选公交站点优化 |
4.4.1 站点权重的确定 |
4.4.2 备选公交站点生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峰时段公交客流分配的 Logit 模型改进研究 |
5.1 常规公交站点乘客候车时间分布规律研究 |
5.1.1 调查方案设计 |
5.1.2 数据整理 |
5.1.3 数据分析 |
5.2 建模思路及模型假设 |
5.2.1 建模思路 |
5.2.2 模型假设 |
5.3 判定站点拥挤程度 |
5.3.1 相关变量的定义 |
5.3.2 站点滞留系数矩阵的计算 |
5.3.3 邻接矩阵 |
5.4 Logit 模型存在的问题 |
5.5 Logit 模型的改进 |
5.5.1 时间函数 Tij(lc)的改进 |
5.5.2 换乘惩罚函数的改进 |
5.5.3 客流分配率计算方法的改进 |
5.6 误差分析 |
5.7 模型验证及参数标定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研究 |
6.1 白城市概况 |
6.1.1 城市概况 |
6.1.2 2030 年公交线网规划方案 |
6.2 轨道交通站点优化 |
6.2.1 确定平均站间距 |
6.2.2 确定可行域 |
6.2.3 站点分布优化 |
6.3 常规公交站点优化 |
6.3.1 小区参数确定 |
6.3.2 确定节点集 |
6.3.3 站点超图子集的划分 |
6.3.4 备选站点优化 |
6.4 白城市公交站点 OD 生成 |
6.4.1 公交站点的确定 |
6.4.2 公交站点带电系数求解 |
6.4.3 公交站点 OD 生成 |
6.5 白城市高峰时段公交客流分配 |
6.5.1 站点滞留系数的计算 |
6.5.2 公交客流分配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论文创新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超网络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网络系统 |
2 超网络 |
3 超网络举例 |
3.1 从网络结构来看 |
3.1.1 供应链网络与社会网络结合的超网络模型 |
3.1.2 电子商务中的供应链超网络模型 |
3.1.3 回收超网络模型 |
3.1.4 闭环供应链超网络模型 |
3.2 从联系方式来看 |
3.2.1 社会网络 |
3.2.2 化学反应和新陈代谢网络[6] |
3.2.3 蛋白质网络[6] |
3.2.4 食物网[6] |
3.2.5 计算机网络[6] |
3.2.6 知识网络 |
4 关于超网络的定义 |
5 利用变分不等式解决超网络问题 |
6 与超图有关的超网络研究 |
7 研究展望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
7.1 研究展望 |
7.2 理论方面有待解决的问题 |
(1) 超网络的定义、参数和指标的研究 |
(2) 超网络的划分问题和合成研究 |
(3) 超网络的流与权的研究 |
(4) 进化变分不等式的研究 |
(5) 投影动力系统平衡稳定性的研究 |
7.3 在应用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 |
(1) 拓宽超网络模型的应用领域和范围 |
(2) 充分利用和发展超网络的虚实两类网络相融合的独特优势 |
(3) 风险等因素的考虑 |
(4) 当前更值得注意的应用领域 |
(4)图的阶数与完整度给定的最大网络(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图的有关概念 |
2 最大网络图的边数 |
3 最大网络图的一种构造方法 |
(6)网络系统韧性度的理论及其在轮机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在轮机工程系统中的应用问题 |
1.4 本文结构 |
1.5 基本概念和记号 |
第2章 网络图韧性度的基本理论 |
2.1 几类特殊图的韧性度及韧性度的取值范围 |
2.2 韧性度Hamiltonian性质 |
2.3 韧性度与网络图的结构 |
第3章 Harary图的韧性度 |
第4章 韧性度与最大网络结构 |
4.1 引言 |
4.2 连通的T-最大网络图 |
4.3 不连通的T-最大网络 |
4.4 最大网络的构造步骤 |
第5章 韧性度意义下网络图的优化设计 |
5.1 最值韧性度和最值网络 |
5.2 最小韧性度函数及最小韧性度网络结构 |
第6章 韧性度与图的连通性 |
6.1 韧性度意义下图的连通性 |
6.2 图的离散度 |
6.2.1 离散度的基本内容 |
6.2.2 离散度与网络图的结构 |
6.2.3 离散度意义下网络图的优化设计 |
第7章 边韧性度的基本理论 |
7.1 引言 |
7.2 边韧性度图 |
第8章 严格边韧性度图的充要条件 |
8.1 严格边韧性度图的充要条件 |
8.2 一些特殊图的边韧性度 |
8.2.1 完全n-部图 |
8.2.2 边韧性度与τ_c(G)(1≤c≤p-1)之间的关系 |
8.2.3 K-树的边韧性度 |
第9章 韧性度的优化设计理论在轮机小群体人际关系中的应用 |
9.1 引言 |
9.2 轮机系统小群体人际关系分析的新方法—韧性度法 |
9.3 轮机人员人际关系的优化设计 |
第10 章韧性度的优化设计理论在轮机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
10.1 引言 |
10.2 轮机管理信息交流网络系统的韧性度分析法 |
10.3 轮机信息交流网络系统的优化设计 |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 |
创新点摘要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已完成或正承担的项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一种研究通信网络容错性的新参数——点韧性度的理论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二进制粒子群的复杂网络攻击策略[J]. 闫坤,陈楚湘,郭晓峰.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21(03)
- [2]城市公交站点优化与高峰时段公交客流分配模型研究[D]. 张晓亮. 吉林大学, 2015(08)
- [3]超网络初探[J]. 王众托,王志平. 管理学报, 2008(01)
- [4]图的阶数与完整度给定的最大网络[J]. 马娜蕊.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5)
- [5]一种研究通信网络容错性的新参数——点韧性度的理论综述[J]. 王志平,任光. 数学进展, 2003(06)
- [6]网络系统韧性度的理论及其在轮机工程中的应用[D]. 王志平. 大连海事大学, 2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