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自然博物馆举办《博物馆建设》邮票首发式(论文文献综述)
李瑞华[1](2020)在《北京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以博览类建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进步和发展,“遗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扩展。作为建筑遗产的新分支,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问题受到政府、学者和公众的关注。从2016年到2019年,中国文物学会共公布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396处遗产列入其中。我国20世纪遗产的保护意识已经显着提高,相关保护工作已经从倡议阶段转向理论深化和利用策略研究阶段,各项工作都在加紧推进。20世纪建筑遗产种类多、数量大且分布广泛,本研究选取其中特征较为明显的一类,即北京地区的博览类建筑遗产为具体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此类型建筑遗产的深入解析,从保护控制和利用引导的双重视角,提出层次化、多样化的发展途径和策略,为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也为我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在行动上从消极、静态向积极、动态转变提供思路。在具体研究中首先通过基础信息整理和实地调研,总结北京博览类建筑的特征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探求问题和矛盾产生的根源,以期保护利用策略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对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理论进行梳理和应用,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总结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的特征及价值,进一步综合归纳此类建筑遗产的保护要点。同时在对相关国内外保护利用案例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建筑学科的分类和研究方法,归纳博览类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措施,并以典型案例加以阐释。为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利用提供方案参考和措施引导。在上述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基于遗产价值的保护控制”“问题导向利用措施”观点,将价值保护理论与具体的保护利用实践相联系,提出针对20世纪建筑遗产中博览类建筑的保护利用途径及策略。
陈艳[2](2020)在《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文中提出当代,新媒体为大众的建筑作品认知更快速、全面、逼真地传输了文化符号,也搭建了更加广阔多样的文化交流载体。建筑的发展一直受传播媒介的影响,新媒体的发展使建筑传播内容、方式和传播路径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筑也越来越进入了大众的话语。新媒体时代下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在认知途径、认知内容和认知结果上具有哪些时代性特征?建筑与非建筑专业背景的大众对建筑作品的认知特征具有哪些差异?新媒体、传统媒体相比实地参观对大众的建筑认知产生了哪些影响?又该如何提升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通过结合建筑传播学相关理论,笔者从梳理大众建筑作品认知过程模式开始,分析了影响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外力因素和内力因素,即认知主体的认知结构和媒介刺激。由此引出本文两个主要线索:(1)建筑和非建筑专业人士不同认知主体导致认知结果不同的主体差异;(2)媒介转述与在地认知不同认知媒介导致认知结果不同的媒介差异。在梳理了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后,结合新媒体时代背景总结了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的五个特征变化,即本文的第(3)条线索。然后,结合西安市域范围内建筑作品的大众整体认知调查对“主体差异”下的建筑认知特征进行了总结;结合西安部分具体建筑作品的认知调查,对“媒介差异”下的建筑认知特征进行了总结。最后,结合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提出当代影响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现存问题,提出客观而理性的建筑认知的两个要点,以及新媒体时代大众认知视角下的建筑创作特点,并从决策者、建筑师、传播媒体和建筑管理者四个角度的“提升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的策略。研究发现,通过媒体转述进行建筑作品认知已是当代大众的主要认知方式,然而当代建筑传播媒介多以“吸引眼球、打造流量”为信息创造动力,使得大众接触到的基本建筑信息不足、片面、夸张、美化甚至曲解。在这个建筑认知过程模式中,决策者、建筑师、媒体和建筑经营管理者都负有一定责任:部分建筑师趁着新媒体之风过于强调自我表达,忽视建筑本身的功能与细节、忽视建筑与城市和本土的关系、忽视建筑文化的考究、缺少与使用者,大众的的交流等;专业媒体在与大众交流时“姿态”较高,可达性又较弱,而非专业媒体则缺乏专业指导,良莠不齐;建筑管理者在线下建筑场地内和线上官方网站上忽视对大众认知途径的搭建……这些都越来越造成建筑行业内外的巨大割裂,以至于面对社会上“奇奇怪怪”的建筑时,建筑行业内外并不能形成相对一致的“抵制”,给这些建筑的滋生提供了一定的生长环境。另外,通过对大众建筑认知的调查研究也发现,尽管通过媒体转述认识建筑已成为主流,但最终都要回归到建筑实地认知体验中,而在实地认知过程中大众最关心的永远是真实的需求,光鲜亮丽的媒体信息都不如用具功能性、实用性、互动性、关注人性、关注场所精神和空间本质营造的建筑美学打动大众。
刘芬[3](2020)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庆元县文化旅游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景点本身已不是旅游唯一卖点,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文化思维的灌注,文化旅游越发受到各方重视。文旅融合既能增强战略规划和大项目的整体性,也能强化旅游中的文化体验和产业属性。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说,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进一步助推了我国文旅融合发展,标志着我国文旅融合新时代的到来,文化旅游产品也将更加趋于市场化和国际化。同时,庆元县在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县”时,不能仅仅依靠自然生态资源,也需要文化资源的支撑,两者齐头并进,相得益彰,方能助力庆元全域旅游。庆元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庆元整个文化旅游环境前景良好,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文促旅、以旅载文,大力发展文旅经济是一个很好契机。本文站在全域旅游视角下,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及个案研究法等,对庆元县的文化旅游情况进行实地访谈,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并结合系统理论、RMP理论及产业融合理论,对庆元县文化旅游的发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通过对庆元县的基本情况及文化旅游资源、市场、产品进行系统梳理和详细分析,发现庆元文化旅游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后劲十足,发展环境不断趋好,除了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外,庆元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文化旅游资源种类非常丰富,拥有“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中国香菇城”“中国廊桥之乡”“中国铅笔第一镇”等美誉。但是,庆元县发展全域文化旅游也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文旅融合深度不够,融合层次不高,创新不够,发展资金不足,投融资渠道单一,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深入的挖掘、宣传和提升,加之受旅游发展理念、交通不便及区域经济实力薄弱等影响,大大制约了庆元文化旅游的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从规划全域覆盖、产品全域开发、产业全域联动、服务设施全域配套及品牌营销全域提升等多角度、多方面提出庆元县全域文化旅游发展策略。希望研究成果能为庆元发展全域文化旅游提供一些帮助,使其丰富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进而促使庆元旅游业的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同时,也为其他类似地区发展全域文化旅游提供案例基础。
苏芃芃[4](2020)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博物馆建设——以邮票为研究对象》文中研究表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后,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科学文化知识有了更多的渴望,全国各地相继建设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博物馆和纪念馆。博物馆行业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各类博物馆和纪念馆不断出现在我国的"国家名片"(邮票)上。它们题材多样、风格新颖、印刷考究,兼具艺术性、审美性,从邮票上,能映射出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苏芃芃[5](2020)在《改革开放后邮票上的博物馆》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博物馆主要是致力于文物收藏、研究及发挥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改革开放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开始要求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因而促进了博物馆建设的发展,我国的博物馆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全国各地相继建设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博物馆和纪念馆。这些场
孙玉芳[6](2019)在《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文中认为
郝斌[7](2018)在《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文中研究表明王琦,从20世纪30末至90年代末,一直是活跃在中国艺坛的一位重要美术家。在艺术创作方面,他的《嘉陵江上》《侯水》《石工》《晚归》《老榕树》等已成为中国现代版画史以至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的经典;在艺术理论方面,他积极参与理论争鸣,撰写了大量美术文论,已成为我们研究中国现代美术思潮的重要文献;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曾在重要的历史时刻担当中国美术界领导等。王琦已然成为20世纪中国历史洪流中涌现出来的一代美术家的杰出代表。同时,王琦独特的艺术生涯使其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转型的历史洪流之中,并在其中不断被裹挟、被整合、被改造,既构成了一种“整一性”,也同时包含着矛盾性和复杂性。以王琦为个案,正恰切地揭示了在时代艺术洪流的磅礴涌动中个体与时代、艺术与政治(或革命)所构成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体艺术家在其中所遭遇的矛盾心态和艰难选择。从20世纪30年代以至“文革”前这一重要时段,构成了 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转型中一段加速“整合”的特殊时段,而王琦正成为我们审视、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转型问题的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
黄本亮[8](2018)在《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研究》文中提出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可谓精彩纷呈。其间,民间剪纸艺术生存的农耕文化土壤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巨变,为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搭建了立体文化生态,并推动其产生亦步亦趋的变化。论文研究融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图像学方法等于一体,对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进行了整体性研究。行文在理嬗变脉络、析嬗变动因、观嬗变走向、汇嬗变经验、辨嬗变隐忧的同时,也揭示了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与民间文化价值转向在历史和逻辑两个向度的复杂性关联与互动。这不仅将中国民间剪纸在各个时期散落的历史碎片串起,也为当下民间剪纸艺术发展提供了现实语境和实践参照。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纠结跌宕。清末民初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文化生态突变的时代。在内部社会变革、外来文化渗透和民间文化启蒙中,民间剪纸艺术生存空间发生新变,教育传承方式开始肇始,应用载体逐渐出新,审美特征发生转轨。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迈出从民间出走的步伐。随后,在延安文艺运动、新中国手工业合作化运动和“文革”三种意识形态征召下,民间剪纸艺术表现出与政治意识形态的紧密关联,这一方面推动民间剪纸艺术呈现现实主义审美转向,另一方面也逐步使民间剪纸游离民间文化本体。这种过度依附政治征召的发展路径,在改革开放语境中被剥离。改革开放后,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快速复苏,不仅民间剪纸艺术活动全面展开,而且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审美旨趣开始回归,甚至民间剪纸开始作为一种独立艺术样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确立其审美独立性。其间,虽然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重返百花齐放之状,但也渐显绘画化倾向。学者对民间剪纸艺术绘画化倾向展开了及时反拨,短暂守护了复苏成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不仅民间剪纸艺术依附的农耕文化十壤加速消逝,而且民间剪纸艺术在逢迎市场的调适中不断抛弃自身文化内核。在经济利诱下,作为生产消费的民间剪纸在逢迎市场的过程中开始呈现同质化倾向。市场经济时代民间剪纸艺术文化生态巨变推动其呈现整体衰微之势。进入21世纪,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成果在此汇聚。同时,生存困境中的民间剪纸也迎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契机。民间剪纸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中开始文化赋值,并渐显文化重塑之势与多态共生之状。综而释之,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经历了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的曲折历程。其间,民间剪纸艺术虽然经历了抽象化、工具化、符号化的存在状态,但最终寻回了民间文化本体地位。这既是民间剪纸文化内驱力的结果,也是民间文化自信的体现。因此,当下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应遵循民间文化自身规律,使其尽可能在自然状态下展现蓬勃生机。
张宁[9](2003)在《天津自然博物馆举办《博物馆建设》邮票首发式》文中研究表明
李泳[10](2021)在《云南现代重彩艺术在广西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彩这一艺术样式在我国绘画的早期阶段占有重要位置有着长久的历史,在隋唐和宋代更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但是,伴随着以“潇散空灵”、“恬淡幽雅”为格调的文人画的出现和兴起,重彩画逐渐走向没落。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在艺术上的认知随着对西方绘画的不断了解和时代的变迁,逐渐发生了改变,重彩画开始重新被人们所接受,发展也日趋繁荣,打破了传统的以水墨画为主的局面,这一艺术样式在国内复兴。由于国内外大环境的改变,一批年轻艺术家因不同原因深扎在云南创新了一个绘画流派——云南画派。云南画派,以独特的绘画元素,在现代中国绘画史上展开篇章。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是丁绍光、刘绍荟和蒋铁峰等艺术家。云南画派深受云南地区的文化滋养,以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结合吸收西方元素,较好地解决了中西融合问题。现代重彩,使得中国画现代化革新呈现出多彩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将中国传统重彩画推陈出新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云南画派的艺术家们敢于向近代以文人水墨画为中国传统艺术说“不”,革新传统的“以线造型”的重彩画,利用崭新的材料、绘画方式进行创作。随着改革开放之风,云南现代重彩绘画不仅在国内站稳脚跟,还迈向了国际市场。尽管随着时间的流逝,云南画派从鼎盛期走向没落期,但是也曾经影响一大批艺术家,而这些艺术家在广西、云南、四川、贵州这些西南地区继续发光发热,影响着该地区的美术。同样在当时的政治大环境背景的影响下,广西美术也在逐步发展,在第六届全国美展之后开始崭露头角。随着云南现代重彩绘画在广西传播发展后,对广西的美术造成一定的积极影响,包括工笔绘画、综合材料绘画、公共空间等方面,因此对于云南现代重彩绘画与广西美术之间的影响研究是具有必要作用。本文将从客观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云南现代重彩绘画与广西美术,梳理云南画派形成过程,寻找云南现代重彩画派在广西地区的发展状况及继承状况,厘清现代重彩艺术在云南与广西之间的联系,对于现代重彩艺术在广西的当代继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天津自然博物馆举办《博物馆建设》邮票首发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自然博物馆举办《博物馆建设》邮票首发式(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以博览类建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和背景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20 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 |
1.3.2 关于北京20 世纪建筑遗产的研究 |
1.3.3 关于博览类建筑更新的研究 |
1.4 概念阐释与界定 |
1.4.1 20世纪建筑遗产及近义概念 |
1.4.2 文物建筑与建筑遗产 |
1.4.3 本文研究范围界定 |
1.5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第2章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现状调研 |
2.1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建造背景 |
2.1.1 社会背景:政治支配建筑活动 |
2.1.2 建设背景:博览建筑集中兴盛 |
2.1.3 建筑思潮: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 |
2.2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研究对象 |
2.2.1 调研对象范围选择 |
2.2.2 调研对象分布状况 |
2.3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现状调研 |
2.3.1 北京展览馆 |
2.3.2 北京天文馆 |
2.3.3 北京自然博物馆 |
2.3.4 北京市职工服务中心 |
2.3.5 中国地质博物馆 |
2.3.6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
2.3.7 中国国家博物馆 |
2.3.8 全国农业展览馆 |
2.3.9 民族文化宫 |
2.3.10 中国美术馆 |
2.3.11 北京人民剧场 |
2.3.12 首都剧场 |
2.4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特征归纳 |
2.4.1 建筑风格:苏式、宫殿式、新民族形式 |
2.4.2 建筑色彩:黄色、红色、绿色 |
2.4.3 建构体型:轴线对称、韵律秩序 |
2.4.4 装饰装修:细部构件、装饰装修 |
2.4.5 建筑外环境:内庭院、礼仪广场 |
2.5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现状总结 |
2.5.1 现状使用与运营情况 |
2.5.2 保护利用情况 |
2.5.3 问题梳理归纳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研究 |
3.1 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过程 |
3.1.1 国际20 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过程 |
3.1.2 我国20 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过程 |
3.2 20世纪建筑遗产价值内涵与价值构成 |
3.2.1 20世纪建筑遗产价值内涵 |
3.2.2 20世纪建筑遗产价值构成 |
3.3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价值分析 |
3.3.1 历史价值 |
3.3.2 艺术价值 |
3.3.3 科学价值 |
3.3.4 社会价值 |
3.3.5 文化价值 |
3.4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要点 |
3.4.1 场地环境 |
3.4.2 立面形象 |
3.4.3 平面形制 |
3.4.4 内部装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利用措施研究 |
4.1 外部环境质量提升措施 |
4.1.1 规划交通流线 |
4.1.2 优化入口广场 |
4.1.3 增加景观绿化 |
4.1.4 整修配套用房 |
4.1.5 改进夜景照明 |
4.2 建筑整体形象整修措施 |
4.2.1 外立面修缮 |
4.2.2 外立面升级 |
4.2.3 加建新体量 |
4.3 建筑结构构件升级措施 |
4.3.1 补强原结构体 |
4.3.2 替换结构构件 |
4.3.3 替换原结构体 |
4.3.4 卸荷加固 |
4.3.5 消能减震 |
4.4 建筑内部功能优化措施 |
4.4.1 置换主要功能或局部功能 |
4.4.2 改善交通功能及空间形式 |
4.4.3 增加公众服务设施及空间 |
4.4.4 优化展陈功能及空间形式 |
4.5 相关保护利用案例解析 |
4.5.1 中国国家博物馆——内补同象 |
4.5.2 上海历史博物馆——外延同象 |
4.5.3 唐山博物馆——衬托异象 |
4.5.4 南澳博览建筑群衔接处与门厅——对比相异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策略 |
5.1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策略 |
5.1.1 基于价值分析的保护控制 |
5.1.2 将问题归类导向保护利用措施 |
5.1.3 保护与利用结合,生成方案 |
5.2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利用方案建议 |
5.2.1 方案一:内部改造,功能更新 |
5.2.2 方案二:内庭院封顶,地下扩建 |
5.2.3 方案三:单侧扩建,改变次要立面 |
5.2.4 方案四:加建新馆,外观相异、对比衬托 |
5.3 以北京展览馆为例的保护利用方案探索 |
5.3.1 北京展览馆保护要点 |
5.3.2 北京展览馆现状问题 |
5.3.3 保护利用措施选择 |
5.3.4 保护利用方案建议 |
5.4 保护利用工程前景展望 |
5.4.1 优化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保护利用流程规范化 |
5.4.2 保护利用实践增加,保护利用形式多样化 |
5.4.3 科学技术手段进步,保护利用内容精深化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国内外博览类建筑遗产改扩建典型案例 |
附录 B:中国20 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第一至四批) |
附录 C: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 |
附录 D:中国20 世纪建筑遗产认定标准 |
致谢 |
(2)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基于传播学的建筑认知 |
2.1 建筑传播过程 |
2.2 建筑认知过程 |
2.2.1 内力因素:认知结构 |
2.2.2 外力因素:媒介刺激 |
2.2.3 建筑的认知模式 |
2.3 建筑认知要素 |
2.3.1 传播者系统 |
2.3.2 认知途径 |
2.3.3 认知主体 |
2.3.4 认知内容 |
2.4 社会大众认知心理和行为反应 |
2.4.1 对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期待阶段 |
2.4.2 对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展开阶段 |
2.4.3 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弥散阶段 |
2.4.4 建筑作品认知的行为反应 |
3 媒介影响下建筑认知的发展与变革 |
3.1 在地认知 |
3.2 媒介转述认知 |
3.2.1 语言认知 |
3.2.2 图像认知 |
3.2.3 拟像认知 |
3.2.4 现象认知 |
3.3 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特征的变化 |
3.3.1 从“独乐”到“众乐” |
3.3.2 从“单向”到“双向” |
3.3.3 从“定时”到“即时” |
3.3.4 从“固定”到“移动” |
3.3.5 从“表面”到“内涵” |
3.4 认知媒介的特征变化 |
3.4.1 建筑作品的特征变化 |
3.4.2 建筑媒介信息的特征变化 |
4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调查研究 |
4.1 西安建筑作品的媒介信息概况 |
4.1.1 媒体转述中的西安建筑师 |
4.1.2 媒体转述中的西安建筑作品 |
4.2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整体认知调查 |
4.2.1 问卷调查 |
4.2.2 认知地图调查 |
4.2.3 小结——主体差异下的认知特征 |
4.3 西安具体建筑作品的在地认知调查 |
4.3.1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
4.3.2 陕西历史博物馆 |
4.3.3 西安星巴克钟鼓楼店 |
4.3.4 西安网红书店 |
4.3.5 兴庆宫花萼相辉楼 |
4.3.6 小结——媒介差异下的认知特征 |
4.4 问题总结 |
4.4.1 建筑师 |
4.4.2 传播媒体 |
4.4.3 建筑管理者 |
5 研究结论 |
5.1 新媒体时代客观而理性的建筑认知 |
5.1.1 功能、形式与意义的综合考虑 |
5.1.2 树立正确的建筑价值观 |
5.2 新媒体时代大众认知视角下的建筑创作 |
5.2.1 创作原则 |
5.2.2 创作内容 |
5.2.3 创作方式 |
5.2.4 创作传播 |
5.3 新媒体时代引导大众建筑认知的策略 |
5.3.1 决策者 |
5.3.2 建筑师 |
5.3.3 传播媒体 |
5.3.4 建筑管理者 |
6 总结 |
6.1 回顾与总结 |
6.2 遗憾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 Ⅰ 图表目录 |
附录 Ⅱ 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整合分析 |
附录 Ⅲ 合作课题研究:媒体转述下的西安建筑作品认知研究 |
附录 Ⅳ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 Ⅴ 认知地图调查 |
附录 Ⅵ 图说建筑师|宣言|建筑&媒体1-2 |
致谢 |
(3)全域旅游视角下庆元县文化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关于文化旅游的研究 |
1.2.2 国外关于全域旅游的研究 |
1.2.3 国内关于文化旅游的研究 |
1.2.4 国内关于全域旅游的研究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文化旅游 |
2.1.2 全域旅游 |
2.1.3 全域文化旅游 |
2.1.4 产业融合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 |
2.2.2 RMP理论 |
2.2.3 产业融合理论 |
第3章 庆元县文化旅游RMP分析 |
3.1 庆元县概况 |
3.1.1 庆元县地理概况 |
3.1.2 庆元县历史文化概况 |
3.1.3 庆元县社会经济概况 |
3.1.4 庆元县旅游发展概况 |
3.2 庆元县文化旅游资源(R)分析 |
3.2.1 庆元县文化旅游资源梳理 |
3.2.2 庆元县重点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梳理 |
3.2.3 庆元县文化旅游资源特点 |
3.3 庆元县文化旅游市场(M)分析 |
3.3.1 庆元县文化旅游市场需求分析 |
3.3.2 庆元县文化旅游市场经济效益分析 |
3.3.3 庆元县文化旅游市场项目建设分析 |
3.4 庆元县文化旅游产品(P)分析 |
3.4.1 庆元县文化旅游产品梳理 |
3.4.2 庆元县文化旅游产品特点 |
第4章 庆元县全域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从旅游规划来看,规划引领稍显不足 |
4.1.1 发展布局不够合理 |
4.1.2 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
4.2 从旅游产品来看,文化资源带动效应较为薄弱 |
4.2.1 文化内涵挖掘尚浅 |
4.2.2 资源整合度较低 |
4.3 从旅游产业来看,“文化+”的产业融合不够到位 |
4.3.1 缺少产业全域联动 |
4.3.2 产业融合度不高,产业链不够完整 |
4.4 从旅游基础来看,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
4.4.1 交通体系较为落后 |
4.4.2 设施服务略显滞后 |
4.5 从品牌营销来看,品牌营销宣传力度不够 |
4.5.1 营销模式较为单一 |
4.5.2 营销产品缺乏创意 |
第5章 庆元县全域文化旅游发展的策略 |
5.1 发展规划全域覆盖 |
5.1.1 提升发展战略 |
5.1.2 完善发展布局 |
5.1.3 理顺体制机制 |
5.2 旅游产品全域开发 |
5.2.1 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 |
5.2.2 科学整合文化资源,景观景点全域优化 |
5.2.3 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
5.3 几大产业全域联动 |
5.3.1 产业全域联动开发 |
5.3.2 加强产业融合,完善产业链 |
5.4 服务设施全域配套 |
5.4.1 优化交通条件 |
5.4.2 改善设施服务 |
5.5 品牌营销全域提升 |
5.5.1 创新文化旅游品牌营销模式 |
5.5.2 加强要素培养,提升品牌形象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博物馆建设——以邮票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5)改革开放后邮票上的博物馆(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7)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艰难的抉择: 王琦早年的艺术学习与思想转型(1934—1938) |
第一节 洋画的信仰——20世纪30年代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与王琦的艺术取向 |
第二节 艺术,还是抗战?——王琦在武汉政治部三厅的宣传画创作 |
第三节 苦闷与抉择——王琦的鲁艺学习及其矛盾选择 |
第二章 生活的自觉: 王琦在抗战时期大后方的艺术选择(1939—1945) |
第一节 运动,还是研究?——“后鲁艺”与王琦的艺术选择 |
第二节 从战斗之美到生活之美——王琦抗战时期的艺术选择 |
第三节 王琦与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新现实主义” |
第三章 隐含的苦闷: 王琦抗战胜利后至香港时期艺术诸问题(1945—1950) |
第一节 走向批判?——抗战胜利后国统区木刻运动与王琦的艺术选择 |
第二节 规训与改造——王琦香港时期的艺术选择 |
第四章 宏观语境与个体选择: 新中国时期王琦艺术诸问题(1950—1965) |
结语 |
图版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王琦年表 |
2、王琦着述文献目录 |
3、回忆与评价——王宏建谈王琦先生几个问题 |
4、怀念我的父亲和老师王琦——王炜访谈 |
5、社会各界深切哀悼王琦同志 |
6、王琦《朝霞映船台》画里画外 |
7、难以割舍的情怀——王琦画笔下的香港 |
8、并非老生常谈——李桦、王琦纪念个展解析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8)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相关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六、思路框架与内容 |
七、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开化民间:内动外渗开启民间剪纸艺术应变图新(20世纪初至30年代) |
1.1 清末以前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程式化演进 |
1.1.1 稳定的演进脉络 |
1.1.2 程式特征的固守 |
1.2 社会变革引起民间剪纸艺术生存空间变化 |
1.2.1 农耕社会结构的松动 |
1.2.2 城市商业经济的兴起 |
1.2.3 新旧风俗习尚的交锋 |
1.3 民间文化启蒙拓宽民间剪纸艺术承传方式 |
1.3.1 民间文化启蒙语境中的民俗剪纸辑录 |
1.3.2 剪纸教育承传方式的肇始 |
1.3.3 剪纸应用载体的新显 |
1.4 民间剪纸艺术变异性特征萌醒的双向进路 |
1.4.1 内容题材创新与审美价值的转化 |
1.4.2 西方艺术浸染与剪纸语言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征召民间:意识形态征召民间剪纸艺术鼎新革故(20世纪40年代至70 年代中期) |
2.1 延安文艺运动指引木刻窗花革命现实主义探索 |
2.1.1 创新主体民间观念的意识形态过滤 |
2.1.2 革命战争催生民间剪纸宣传新功能 |
2.1.3 战时宣传功能牵引剪纸图像范式变化 |
2.1.4 木刻窗花革命现实主义的艺术追求 |
2.2 手工业合作化主导民间剪纸艺术现实主义勃兴 |
2.2.1 新中国民间剪纸手工业合作化的展开 |
2.2.2 合作化运动中剪纸艺人地位上行的助推 |
2.2.3 民间剪纸艺术现实主义转向之时代追随 |
2.2.4 民间剪纸艺术写实手法渐熟 |
2.3 “文革”催征下的民间剪纸艺术审美革故异化 |
2.3.1 “文革”文艺标准对“民间”的政治纯化 |
2.3.2 民间剪纸艺术传统文化生态的驱离 |
2.3.3 “文革”主题剪纸民间审美意识的异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在民间:改革开放推动民间剪纸艺术复苏立新(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
3.1 改革开放开启民间剪纸热的兴盛 |
3.1.1 国家文化理念中的民间文化认同 |
3.1.2 民间剪纸艺术活动的全面展开 |
3.2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审美旨趣的回归 |
3.2.1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价值的苏醒 |
3.2.2 民间剪纸艺术传统风格的复苏 |
3.3 民风新作型剪纸地位的上扬与反拨 |
3.3.1 传统民俗剪纸向民风新作剪纸的滑动 |
3.3.2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绘画化倾向的反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利诱民间:市场经济利诱民间剪纸艺术吐故逢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 |
4.1 民间剪纸文化依附渐失中的经济属性凸显 |
4.1.1 市场经济驱诱民间剪纸依附的文化政策转向 |
4.1.2 城乡结构固化抽离民间剪纸村社文化传统 |
4.1.3 旅游消费刺激民间剪纸艺术经济价值膨胀 |
4.2 作为生产的民间剪纸逢迎市场的产销调适 |
4.2.1 创作方式从“技艺型”向“设计型”切换 |
4.2.2 产销方式从“分散型”向“整合型”优化 |
4.2.3 艺人身份从“单一型”到“多元型”逢源 |
4.3 作为消费的民间剪纸逢迎市场的审美趋同 |
4.3.1 审美主题从“民俗文化”走向“审美文化” |
4.3.2 审美功能从艺人“自娱”走向市场“娱他” |
4.3.3 审美风格从“俗”趋“雅”中的趋同倾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返归乡土:非遗契机唤醒民间剪纸艺术文化重塑(21世纪初至今) |
5.1 民间剪纸生存困境中的非遗契机 |
5.1.1 政府非遗剪纸保护工程的展开 |
5.1.2 社会团体非遗剪纸保护的成效 |
5.1.3 民间群体剪纸发掘守护的前瞻 |
5.2 非遗激活民间剪纸艺术文化赋值 |
5.2.1 非遗剪纸传承中的文化叠加转向 |
5.2.2 非遗剪纸保护中的公共文化面向 |
5.2.3 非遗剪纸保护对地方话语的引入 |
5.3 非遗语境下民间剪纸艺术分野共生 |
5.3.1 原生态传承型剪纸与程式特征的回归 |
5.3.2 市场态生产型剪纸与大众审美的表达 |
5.3.3 艺术态创新型剪纸与个性风格的探索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反思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文中图片来源 |
二、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大事记 |
三、中国有剪纸的民族主要剪纸类型及分布区域一览表 |
四、调研访谈采风录摘编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获奖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10)云南现代重彩艺术在广西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来源 |
(二)选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主要内容 |
一、相关概念 |
(一)重彩艺术 |
(二)云南画派 |
(三)云南现代重彩艺术主要活动 |
二、改革开放时期云南现代重彩艺术的重要转型 |
(一)转向民族艺术的探索 |
(二)国际艺术舞台的拓展 |
(三)实用美术的推广应用 |
三、云南现代重彩艺术在广西 |
(一)主要代表画家 |
(二)云南画派与其“推动者” |
(三)重要艺术活动 |
四、广西现代重彩绘画特点 |
(一)现代重彩工笔画 |
(二)综合材料绘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天津自然博物馆举办《博物馆建设》邮票首发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以博览类建筑为例[D]. 李瑞华.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2]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D]. 陈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全域旅游视角下庆元县文化旅游发展研究[D]. 刘芬.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博物馆建设——以邮票为研究对象[J]. 苏芃芃.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5]改革开放后邮票上的博物馆[J]. 苏芃芃. 百年潮, 2020(01)
- [6]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D]. 孙玉芳. 天津大学, 2019
- [7]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D]. 郝斌. 中央美术学院, 2018(01)
- [8]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研究[D]. 黄本亮. 上海大学, 2018(02)
- [9]天津自然博物馆举办《博物馆建设》邮票首发式[J]. 张宁. 大自然, 2003(01)
- [10]云南现代重彩艺术在广西的发展[D]. 李泳.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