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林灌溉标准化

生态林灌溉标准化

一、用标准化“灌溉”生态之林(论文文献综述)

张俊杰[1](2021)在《遵化市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分区及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聂斌[2](2021)在《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文中认为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徽省的经济发展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城市的发展势必会对区域内现有的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相反,区域内现有的资源也会制约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水资源作为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着区域内产业的生存与高质量发展,关系着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可见,分析评价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特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水资源承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对于合理规划配置水资源,促进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对水资源承载力有关基础理论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其次,从社会经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系统中筛选出12个与水资源承载力有关的变量因子,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安徽省为例,从时间(2003~2019年)和空间(安徽省辖16个地市)两个维度出发,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始数据矩阵,运用统计学中的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因子,用熵权法对其赋权,分别求出基于因子分析—熵权法的综合得分;最后,根据评价结果,结合安徽省实际,提出优化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结果表明: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维度上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2016年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得分最高,近几年综合得分有下降趋势;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维度分布不均,整体上皖北地区的综合得分均低于其它城市。根据时空两个维度的研究结果,可以为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提供参考,为各地市做好本级水资源承载力的优化工作进而做相关投资决策时提供依据。图[16]表[27]参[75]

党倩楠[3](2021)在《灌水和覆草对干旱区煤矸石山土壤水盐运移和柠条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保持干旱区煤矸石山土壤水分,抑制盐分表聚,促进柠条生长,本研究设置P1:40d/次、P2:20d/次和P3:10d/次三种灌水频率,W1:90mm、W2:135mm和W3:180mm三种灌水量,G1:0cm、G2:0.5cm和G3:1.0cm三种覆草厚度,探索了灌水和覆草对干旱区煤矸石山土壤水盐运移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生长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蒸发试验,以干旱区煤矸石山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灌水频率和覆草厚度为自变量采用完全试验设计,进行室内模拟蒸发试验,研究了灌水频率和覆草厚度对水分蒸发的影响;在干旱区宁夏灵武煤矸石山柠条林地,采用完全设计方法,进行了野外试验,分析了灌水量和草帘覆盖厚度对干旱区煤矸石山土壤水盐运移和柠条生长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增加灌水频率能够显着(P<0.05)降低土壤的累积蒸发量;覆草厚度和灌水频率与积蒸发量间存在着极显着的相关性(P<0.01);累积蒸发量受到覆草厚度和灌水频率的交互作用(P<0.01)。(2)灌水量影响土壤含水率高值出现的位置和值的大小,增加灌水量能够促进水分向土壤更深层运移,W1处理显着(P<0.05)增加0-20cm土层含水率;W2处理显着(P<0.05)增加0-30cm土层含水率;W3处理显着(P<0.05)增加0-10cm土层含水率,并极显着(P<0.01)的增加10-30cm土层含水率;增加覆草厚度能够增加0-50cm土层的含水率。(3)增加灌水量能抑制盐分在土壤中的表聚;覆草处理能够显着(P<0.05)的改变0-10cm土层的全盐含量,使0-50cm土层土壤中的全盐分布更加均匀。(4)不同灌水量处理中Na+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不同;覆草能降低深层土壤的Na+含量。土壤中Ca2+的含量由于灌水整体含量降低,分布也更加均匀。Cl-在各处理中均表现为随深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多再减小的变化趋势。在W1和W2处理下土壤中HCO3-+CO32-含量大致现随深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W3处理中HCO3-+CO32-有在10-20cm土层中聚集的趋势;不同覆草厚度对0-50cm土层中HCO3-+CO32-的垂直分布和运移的影响不显着(P>0.05)。(5)W2能促进柠条冠幅增长,冠幅增长量随覆草厚度增加而增加;W1能调节柠条株高的增长,不同覆草厚度对柠条株高生长影响差异不显着(P>0.05)。(6)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处理得分,W2G2处理得分最高为0.881。因此,建议在干旱区煤矸石山采用135mm灌水量结合0.5cm的覆草厚度以更好调控土壤的水盐运动,增加土壤中水分含量,并抑制盐分的表聚,促进柠条生长。

陈梦璐[4](2021)在《区域农业旱灾风险智能识别与评价及预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干旱灾害长期以来都是影响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自然灾害类型之一。中国地处环太平洋沿岸和北纬20°至50°两大世界自然灾害带,受制于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域内旱灾事件频发。伴随着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我国旱灾形势日趋严重,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损失。旱灾问题对我国农业生产活动构成的安全威胁最为直接也最为严重,这促使进行区域农业旱灾风险系统研究成为了实现国家旱灾减灾战略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响应从主动科学角度提高综合灾害预警预报能力的积极举措。鉴于此,论文以安徽省淮北平原为研究区域,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系统理论,从灾损敏感性、致灾因子危险性、暴露和抗旱能力四个方面识别研究区农业旱灾风险系统组成;基于灾害损失成因过程,结合大田试验数据与作物生长模型开展区域农业旱灾损失风险曲线构建方法实证应用研究;采用集对不确定性分析、遗传优化分析、模糊集分析、灰色关联性分析等智能分析方法建立研究区农业旱灾风险定量评价和预警模型。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识别了安徽省淮北平原各市区域农业旱灾风险系统关系组成,分析了其系统要素状况。分析后认为研究区内短历时气象干旱事件发生频繁但烈度不大、较易发生春旱和春夏连旱,近年来因旱受灾面积大于其他自然灾害、显示旱灾是影响研究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城市中淮南和阜阳受自身承灾体特征影响、属于高灾损敏感性地区,蚌埠、阜阳和亳州农业抗旱能力较弱、急需补足短板提升水平。研究成果为后续开展研究区农业旱灾风险评价和预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研究基础。(2)研究和发展了区域农业旱灾损失风险曲线构建方法在蚌埠市农业旱灾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结合危险性识别成果,对夏玉米生育期内的干旱事件进行干旱频率分析,利用2018年和2019年大田试验数据对Aqua Crop模型进行参数本地化调试和验证、确定干旱事件对应的因旱减产量,采用对数函数拟合不同灌溉水平下干旱频率与因旱减产率之间的相关性,构建了蚌埠市夏玉米作物农业旱灾损失风险曲线。研究成果进一步验证了基于旱灾损失成因过程的区域旱灾风险评价理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蚌埠市防灾减灾措施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3)建立了基于集对不确定性分析和灾害损失风险数值模拟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模型。构建基于智能分析方法的区域农业旱灾评价指数,并采用熵信息扩散方法得到评价指数在论域范围内的可能性分布,作为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结果。提出研究区各市农业旱灾发生的重现期大致在1-3年、重旱及以上级别农业旱灾发生的重现期大致在10-30年,东部地区重旱及以上级别农业旱灾事件发生风险高于西部,各市区域农业旱灾风险由高到低为:淮南、蚌埠、宿州、阜阳、亳州、淮北。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地区开展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工作提供有效参考,促进区域旱灾风险定量研究发展。(4)建立了基于预警系统理论和综合预警指数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模型。构建由基于改进KLR模型的单指标预警效果评价、基于综合预警指数的风险预警信号灯设计和基于GM(1,1)的警兆指标预测三部分组成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模型、并对研究区各市的区域农业旱灾状况给予风险预警分析。结果表明在对警兆指标年增长率进行短期预测的情况下,研究区预警等级在无警(绿灯)到轻警(蓝灯),对淮南市应予以合理重视。研究成果有助于从实践层面加强区域灾害风险预警方法的推广和应用,为提高研究区农业生产的灾害应对能力提供支持。

焦建[5](2021)在《冀东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基线值确定》文中研究指明地球化学基线是区分自然和人为的环境影响的重要参照。本次研究以冀东地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的3378件表层土壤样品及863件深层土壤样品为研究基础,对全研究区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土壤类型中的土壤样品采用标准化方法、相对累积频率方法、不同方法对比方法确定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基线。通过对不同方法确定的地球化学基线值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得出最适合于确定研究区内重金属元素基线值的方法,以及最佳重金属元素基线值,并对研究邻区的重金属元素基线值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对于全研究区而言,标准化方法中用Ti作为标准元素更为准确,Ti元素与8种重金属元素的基线方程相关系数较高,其所求出的基线值与深层样品均值的误差较低。对于全研究区而言,标准化方法更适合于确定研究区内的重金属元素基线值,标准化方法确定的基线值与深层土壤样品均值差异性较小,而相对累积频率法确定的基线值与深层土壤样品均值差异性较大;冀东地区As、Cr、Cu、Ni、Pb、Zn、Cd、Hg元素在全研究区内的基线值为:7.15mg/kg、59.46mg/kg、20.02mg/kg、23.55mg/kg、21.12mg/kg、59.25mg/kg、0.11mg/kg、0.032mg/kg;(2)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发现,在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中标准化方法更适合于确定的重金属元素的基线值,标准化方法确定的基线值与深层土壤样品均值误差较小,而相对累积频率法确定的基线值与深层土壤样品均值误差较大。标准化方法更能反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重金属元素基线值的差异。As、Cr、Cu、Ni、Pb、Zn、Cd、Hg元素的基线值在农业用地中为:7.18mg/kg、61.69mg/kg、19.72mg/kg、23.20mg/kg、24.25mg/kg、57.77mg/kg、0.11mg/kg、0.033mg/kg;建设用地中为:7.06mg/kg、60.45mg/kg、21.70mg/kg、24.24mg/kg、22.35mg/kg、60.52mg/kg、0.11mg/kg、0.041mg/kg;未利用地中为:8.53mg/kg、70.56mg/kg、25.60mg/kg、29.10mg/kg、23.87mg/kg、68.09mg/kg、0.12mg/kg、0.029mg/kg.(3)在不同土壤类型中,标准化方法更适合于确定研究区内的重金属元素基线值,仅管有些元素求出的基线值与深层样品均值的误差比相对累积频率法求出的基线值与深层样品均值的误差较大,但更符合基线值定义。As、Cr、Cu、Ni、Pb、Zn、Cd、Hg元素的基线值在棕壤以及褐土为:6.71mg/kg、61.38mg/kg、21.75mg/kg、23.31mg/kg、22.18mg/kg、55.21mg/kg、0.10mg/kg、0.012mg/kg;在潮土以及砂姜黑土为:7.29mg/kg、57.68mg/kg、21.20mg/kg、23.79mg/kg、23.01mg/kg、61.10mg/kg、0.11mg/kg、0.033mg/kg;在滨海盐土、水稻土以及沼泽土:7.54mg/kg、55.33mg/kg、24.27mg/kg、30.30mg/kg、22.57mg/kg、75.46mg/kg、0.229mg/kg、0.060mg/kg。(4)标准化方法求出的基线值更能反映土壤差异所带来的基线值差异,冀东地区的农业用地中Pb元素基线值较之全研究区高是由于Pb元素无法通过农作物进行迁移;建设用地中Hg元素基线值较之全研究区高是因为各种工业活动的累积;褐土与棕壤中Hg元素基线值较之全研究区低由于没有频繁的工业活动。冀东地区滨海盐土、水稻土、沼泽土中Cd元素较之全研究区高是由于Cd元素随着粘土矿物的机械搬运而沉积在滨海盐土、水稻土、沼泽土中,滨海盐土、水稻土、沼泽土中,重金属元素高是由于长年的污水灌溉,以及上游的工业活动。(5)地质累积指数显示,各重金属元素在冀东地区农业用地中的污染等级大部分为1~3级,仅Cd、Hg元素在4-7级污染中有少量分布。建议在今后研究冀东地区土壤污染中着重考虑Cd、Hg元素的污染。

周鹏[6](2020)在《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功能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已成为关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战略问题。2018年为解决中国国土空间规划重叠、开发无序、生态破坏等问题,由新成立的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职责,其中“三区三线”成为国土空间规划分区与用途管制的核心。中国作为山地大国,山区人地关系复杂,地域差异显着,国土空间功能高度复合,是国家生态红线的主控区域。太行山区是北方典型的土石山区,又是国家贫困区和生态脆弱区高度重叠区域,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发展期。但长期以来,受自然本底的制约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影响,导致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探索和建立山区国土空间优化的理论与方法成为山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基于此,本研究按照“研究框架-实证研究”的逻辑思路,构建了太行山区国土空间研究框架、揭示了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诊断了国土空间冲突,实现了国土空间格局模拟与优化,提出了国土空间功能提升路径,以期为建立适合山区特点的国土空间优化理论与方法体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1980-2015年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差异显着,城镇空间集聚于各市行政中心,农业空间主要分布在山麓和盆地,生态空间分布在高海拔山区。35年间,随着城镇空间显着扩张,农业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大量减少。国土空间类型面积的变化在地形上以海拔1000 m和坡度15°为阈值,阈值以下城镇空间随地形上升逐渐减少,农业空间逐渐增加,阈值以上生态空间增幅最显着,其在地貌上表现为台地、平原以及中、高起伏山地变幅最大。(2)基于地理探测器的驱动力表明,国土空间格局演变是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交通区位、国家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自然条件是基础性决定条件,交通区位是重要驱动力,社会经济是主要驱动力,国家政策是外在驱动力。具体表现为生态空间转农业空间主要受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增加和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驱动;农业空间转生态空间主要受地形复杂度和交通区位较差的胁迫,以及城镇化吸引力的拉动,农业空间转城镇空间主要受人口集聚规模和经济水平发展的影响;国家政策主要通过对生态环境脆弱区实施“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工程,促使生态空间扩张。(3)通过国土空间冲突区诊断发现,国土空间格局冲突表现为空间结构不合理,冲突强度地域差异明显,其在主体功能区上表现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开发区。国土空间利用功能的冲突表现为部分城镇人口收缩,水土资源不平衡,国土空间利用水平低,植被受人为破坏存在潜在风险。(4)采用改进邻域权重的FLUS模型模拟了2030年太行山区在自然增长、城镇化发展、综合发展情景下的国土空间格局。随后通过叠加“双评价”结果对多情景下的国土空间冲突区进行调整,使得优化后的国土空间格局在景观指数方面更加紧凑、完整。上述研究发现,城镇化发展情景能更好的实现太行山区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是国土空间最佳优化方案。(5)太行山区国土空间功能的提升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人地系统中“人-水-地”要素的组合与匹配,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保障原则,分别从优势功能区引导、加强重点城镇建设、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协调城乡国土空间利用水平、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5个方面来具体实施。

骆红[7](2020)在《标准化支撑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标准化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通过对陕西省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建设的跟踪、研究分析,总结了标准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经验,阐述了支撑美丽乡村可持续建设发展的的工作方法和路径。

任冬雪[8](2020)在《冀西北寒旱区马铃薯田水分特征与节水生产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冀西北寒旱区为华北马铃薯的主产区,该地区气候冷凉,无霜期短,适宜马铃薯的生长。但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差,降水较少,春季干旱多风高额蒸发、夏秋降水极不稳定,导致作物出苗保苗难,产量水平低,水分是该区域限制马铃薯生产的主要因素。华北是全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保护地下水资源,必需减少农业灌溉用水,而只在马铃薯生长的关键期限量补水。探究区域马铃薯田土壤水分时空运动特征以及不同供水情景下的马铃薯耗水效果,是采取和创新农艺措施保蓄农田土壤水分,提高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本研究于2018~2019年在河北农业大学张北实验站进行,选用露地滴灌和膜下滴灌两种灌溉方式,以露地旱作栽培方式为对照,设置覆膜旱作、膜下滴灌补22.5mm、膜下滴灌补45mm、露地滴灌补45mm、露地滴灌补67.5(57.5mm)五个处理,通过比较不同处理间农田土壤水热动态变化,以及马铃薯生长动态、产量、水分利用效果等,明确不同处理间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和利用效果,为半干旱区马铃薯田水分高效利用技术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马铃薯田主要供水层为0~80cm,块茎形成至膨大期为补水关键期覆膜旱作和补水处理与露地旱作对照的耗水量差异不显着,其土壤贮水变幅较露地旱作小。草甸栗钙土马铃薯田的主要供水层受降水年型影响,2018年0~40cm 土层是主要供水层,2019年0~80cm是主要供水层。2018年覆膜处理的耗水高峰在块茎形成期,露地处理的耗水高峰在块茎膨大期,2019年各处理的耗水高峰均在块茎形成期。块茎形成期为补水关键期。2.覆膜可提高农田土壤温度,补水降低农田土壤温度覆膜能明显提高生育前期、后期马铃薯田的土壤温度,对马铃薯生育中期影响较小;与露地旱作相比,覆膜可使农田土壤温度提高-0.12℃~3.14℃;露地补水后土壤温度较旱作降低0.01~4.20℃;膜下滴灌处理补水后与覆膜的土壤日均温无差异。3.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覆膜旱作能明显地增加马铃薯整个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促进苗期的株高增长。覆膜旱作的叶面积指数较露地旱作提高1.13%~75.16%;株高在出苗期较露地旱作提高6.17%~35.43%,在块茎形成期以后,覆膜的株高始终低于露地旱作处理。补水明显增加马铃薯的株高、主茎粗、叶面积指数。2018年各处理补水后株高、主茎粗、叶面积指数较旱作分别增加0.18%~24.34%、-8.33%~19.28%、5.69%~128.05%。2019年前期降水较多,补水对植株生长无明显作用,株高、主茎粗和叶面积指数较旱作分别提高-3.60%~27.58%、-6.82%~21.23%和-14.64%~173.45%。4.覆膜和补水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大薯率覆膜旱作较露地旱作增产13.71%~76.44%;露地补水和膜下补水较露地旱作增产38.07%~90.39%和28.34%~123.47%。覆膜和补水能增加马铃薯的大薯率,对商品薯的影响不明显,2018年覆膜旱作大薯率较露地旱作提高106.25%,露地补水和膜下补水大薯率较露地旱作增加138.02%~194.86%和186.60%~191.23%。2019年露地补水大薯率较露地旱作极显着增加7.45%~9.63%。若马铃薯块茎形成阶段遭遇干旱,覆膜和补水措施增产效果显着,若块茎形成期降水充沛,覆膜和补水措施增产幅度较小。5.覆膜和补水显着提高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覆膜旱作马铃薯的水分利用效率、降水生产效率较露地旱作极显着提高,分别达22.17%~83.33%、13.71%~76.46%。露地补水和膜下补水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旱作提高27.73%~80.61%和27.97%~122.51%。补水处理之间的灌水利用率相比较,随着补水量的增加,灌水利用效率逐渐降低。4个处理的灌溉效益相比,膜下滴灌补22.5mm处理最高,膜下滴灌补45mm处理最低。综上所述,冀西北寒旱区草甸栗钙土马铃薯田的供水层受降水年型影响,主要为0~80cm 土层;覆膜马铃薯补水关键期为块茎形成期,露地马铃薯补水关键期为块茎膨大期。覆膜和补水均能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覆膜能提高马铃薯的降水生产效率;马铃薯的灌水利用效率随补水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4个补水处理相比,膜下滴灌补22.5mm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灌溉效益最高。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膜下补水22.5mm可成为冀西北寒旱区马铃薯田限量补水的最优补灌方案。

刘新路[9](2020)在《南疆棉田土壤盐渍化的时空变异与种植风险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壤剖面盐渍化信息对南疆棉田的土壤盐渍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棉田精准灌溉的重要依据。如何快速、无损获取土壤剖面的盐渍化信息,并据此进行土壤剖面盐分的三维可视化与时空变异性研究,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难点与热点。本论文充分利用大地电导率仪EM38-MK2快速获取土壤剖面盐渍化信息的优势,以新疆南疆机采棉田为试验区,针对土壤盐分、水分等关键因子对表观电导率的影响,以EM38-MK2采集的土壤表观电导率数据和同步采集的土壤剖面不同深度分层样本的实测电导率数据为基础,利用多元线性模型、三维反距离插值方法,指示克里格方法等多种手段开展土壤采样方法、农田土壤电导率精确解译、土壤盐分含量三维可视化、棉田土壤电导率时空变异与棉花生长风险性评价等研究工作。主要研究结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基于电磁感应数据的南疆棉田土壤电导率反演模型研究针对电磁感应仪(EM38-MK2)的发射圈和接收圈设计了不同采样方案,在同一条田内采集了4个不同时期的土壤表观电导率数据及相应的剖面土样,分析了不同土壤采集方案及土壤含水量对表观电导率模型精度的影响,对比了以单一时期数据建模的局部模型和4个时期整体数据建模的全局模型的反演精度。研究表明,由单点采集电磁感应仪发射线圈位置土样所构建的模型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能有效减少由采样带来的误差。当土壤含水量低于10%时,表观电导率与实测电导率之间的相关性较低,决定系数为0.58,反演模型只具备粗略估计实测电导率的能力;当土壤含水量高于10%时,表观电导率与实测电导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决定系数达到0.80以上,反演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EMH+EMV多测定模式下表观电导率与实测电导率之间的模型精度高于EMH或EMV单一测定模式,确立ECh0.375+(ECh0.75+ECv0.75)/2+ECv1.5为建模因子,有效提高了反演模型的精度。不同深度土层的局部模型反演精度均高于全局模型精度,局部模型的RPD均大于2.0,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2)基于棉田土壤盐分二维时空变异性研究针对新疆南疆干旱地区农田土壤盐渍化发生反复性与南疆水资源日益匮乏等问题,运用电磁感应仪快速获取土壤盐渍化信息技术,结合地统计插值对新疆塔里木河绿洲地区土壤盐分剖面类型进行研究,并用表观电导率ECv1.5与ECv0.75比值对研究区土壤盐分剖面进行分级并对土壤盐分剖面类型空间分布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不同时期ECv0.75数据在空间分布上均表现为强变异强度,棉花整个生育期,土壤盐分呈现累积状态。不同时期ECv1.5与ECv0.75比值半方差函数均符合指数模型,土壤盐分剖面空间自相关性从棉花播种前的由随机性因素作用类型过渡到棉花花铃期的随机性与结构性共同作用类型,再转变为棉花收获后土壤盐分剖面由随机性因素作用类型。不同时期土壤盐分剖面类型空间分布图表明,土壤盐分剖面类型呈现底聚型-表聚型-底聚型状态分布。土壤质地、微地形、温度、地下水埋藏深度是造成土壤盐分剖面类型分布格局最直接的因素。(3)基于棉田土壤盐分三维时空变异性研究通过采集4个不同时期的土壤表观电导率数据和同步采集的土壤剖面样品的室内测定电导率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了土壤剖面不同土层实测电导率与表观电导率之间的反演模型,采用三维反距离权重插值法(3D-IDW)实现了土壤盐分的三维可视化,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新疆干旱区膜下滴灌棉田土壤剖面盐分的时空变化。研究表明:表观电导率与实测电导率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基于表观电导率数据构建的实测电导率反演模型的决定系数(R2)在0.820.99之间;基于3D-IDW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可高精度的展示出盐分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位置和含量,不同时期土壤电导率与插值之间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85;土壤电导率的三维数据统计结果表明,由于灌溉、覆膜和揭膜活动等人为因素和气温、蒸发作用、地下水水位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不同时期土壤剖面盐分的分布特征和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3月份土壤剖面盐分分布类型为均匀型,0-100cm土壤剖面的电导率范围为0.78-0.88dS/m,6、7和10月份为表聚型,6月和10月份的盐分主要集中分布于0-20cm,0-20cm的电导率分别为3.32和5.28 dS/m,20-100cm的电导率分别为0.99-1.36和0.95-1.70 dS/m,7月份的盐分主要集中于0-40cm,0-40cm的电导率为2.25-2.45 dS/m,40-100cm的电导率为0.87-0.93 dS/m。研究结果对于精确棉田灌溉的时间节点和灌水量具有指导作用。(4)基于三维可视化的棉田种植风险性评估通过筛选棉花不同生育期耐盐阈值,将不同时期不同深度土层电导率变换为相应的指示值,根据不同时期指示值,通过GMS软件进行半方差函数的模拟计算,并使用半方差函数的理论模型进行拟合,拟合得到最佳的半方差函数模型。三维离散数据插值时,根据最佳的半方差函数模型,使用三维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计算出待测点的数值在不同时期给定耐盐阈值下对应的指示值(即条件概率),最后得到整个试验区相对于不同时期耐盐阈值的三维概率空间分布图。研究表明:试验区不同时期土壤盐分含量呈现明显的左偏的偏态分布,数据均不符合正态分布,且有特异性数值,符合指示克里格方法。通过构建实验半方差函数与模型半方差函数的三维各向同性、半方差套合模型,能较好地描述不同时期指示变换值在三维空间上的空间相关性。影响试验区土壤盐分空间格局与干旱区极端气候、土壤类型和河流的分布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生育期的进程,表层土壤高风险区域面积比例逐渐升高,低风险区域面积所占比例逐渐降低,而其他土层均以低风险区域面积所占比例占优。土壤盐分含量逐渐向表层累积,土壤盐分含量成为影响棉花正常生长发育主要的障碍因素之一。通过考虑土壤盐分的时空异质性,三维可视化的方式直观、清晰的表达了不同时期棉花耐盐阈值三维概率分布,为棉田精准灌溉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新进展:(1)本研究针对EM38-MK2大地电导率仪的一个发射圈和两个接收圈设计了不同采样位置的土样采集方案,通过分析不同采集方案的模型反演精度确定了最优采集方案:即表观电导率与大地电导率仪发射圈正下方的土样实测电导率的拟合度最高。该方案即可获得最高精度的反演模型,也可极大提高土样采集效率。(2)本研究利用EM38-MK2获取土壤剖面盐分信息快、无损监测的优势,结合三维空间可视化技术,分析了多时期棉田土壤剖面盐渍化的时空变异特征,将表层土壤盐渍化的时空变异研究推进至了土壤剖面盐渍化的时空变异研究。(3)针对棉花因不同时期棉花根系分布深度不同和土壤剖面盐渍化的时空变异性而导致表层土壤盐渍化风险性评估结果有效性差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多时期不同深度的土壤剖面盐分数据,并结合不同时期棉花的耐盐阈值,系统、全面的进行了南疆棉田的盐渍化风险性评估,显着的提升了评估结果的有效性。

王收[10](2020)在《黑龙洞泉域地下水循环和水化学形成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黑龙洞泉域位于太行山与华北平原过渡带,是我国华北平原地下水重要补给区,地下水循环过程和水质的变化直接关系到上游水源区和下游平原地区的水资源安全。长期以来,黑龙洞泉域面临着地下水位下降、泉流量减少、水质不断恶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为恢复和保护华北平原地下水,国家于2014开始实施地下水压采方案。然而,关于地下水减采后的天然水循环模式和水化学演变过程尚不清楚。因此,本文开展黑龙洞泉域地下水循环和水化学形成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需求。本研究于2017年12月和2018年8月,共采集了39个地下水样品,12个地表水样品进行了主要离子和稳定同位素测试分析。在摸清区域水循环过程的基础上,进而结合水文地球化学方法揭示了地下水水化学的演化过程,并最终建立了黑龙洞泉域地下水循环及水化学演化概念模型。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氢、氧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地表水与地下水均受到了较强的蒸发作用。地下水的平均蒸发比例约为12%,河水平均蒸发比例约为39%。西部山区地下水通过扩散流沿着岩溶裂隙补给河水,补给高程约为12201280 m,对滏阳河的补给比例约占河流径流量的70.6%,对漳河的补给比例约占河流径流量的50%。同位素的空间演化特征表明,地下水同位素组成自西向东逐渐富集,降水高程效应可能是造成西部山区地下水同位素相对贫化的原因之一。(2)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有Ca-HCO3、Ca-HCO3-SO4、Ca-SO4-HCO3和Ca-SO4型,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Mg-HCO3-SO4型。地下水水化学类型自西向东从Ca-HCO3型,逐渐演变为Ca-SO4-HCO3型。局部停滞区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SO4-Cl型。在水-岩相互作用过程中,岩盐、石膏等矿物发生了溶解作用,方解石、白云石等矿物发生了沉淀作用。山区地下水主要受岩石溶滤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控制,水质良好;平原区地下水则主要受蒸发浓缩作用、反向阳离子交换作用和农业化肥影响,硝酸盐污染比较严重;局部停滞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极为严重,农业化肥大量使用是硝酸盐的主要来源。地下水饮用和灌溉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约77%的地下水为Ⅴ类水,7.7%的地下水不适宜饮用。地下水不存在碱害风险,但存在较大的盐害风险。(3)根据地下水循环及水化学演化概念模型:地下水从西部山区到东部平原区径流过程中,水动力条件逐渐变差,蒸发作用逐渐增强,并发生了相反的阳离子交换作用。此外,地下水沿渗流路径发生了脱白云石化作用使白云石逐渐转变为方解石而沉淀。地下水NO3-污染与土地利用模式密切相关,山区人类活动较少,地下水水质较好;而在平原区和停滞区,农业化肥不合理施用和生活污水肆意排放是地下水NO3-污染的主要来源。停滞区地下水在自然因素(阻水断层)和人类活动(农业化肥滥用、矿坑排水和工业污水等)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异常高矿化度的地下水。

二、用标准化“灌溉”生态之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标准化“灌溉”生态之林(论文提纲范文)

(2)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1.5.1 研究视角的创新
        1.5.2 评价方法的创新
2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水资源
        2.1.2 承载力
        2.1.3 水资源承载力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资源稀缺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区域发展理论
    2.3 研究方法比较
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
    3.1 确立评价指标的原则
        3.1.1 系统性原则
        3.1.2 代表性原则
        3.1.3 可操作性原则
    3.2 评价指标的选取
        3.2.1 指标确定
        3.2.2 指标解释
    3.3 评价方法及模型
        3.3.1 因子分析
        3.3.2 熵权法
        3.3.3 基于因子分析-熵权的评价模型
4 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分析
    4.1 数据来源
    4.2 现状分析
        4.2.1 自然现状
        4.2.2 社会经济概况
        4.2.3 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
    4.3 因子分析结果
        4.3.1 数据处理
        4.3.2 时间维度结果
        4.3.3 空间维度结果
    4.4 综合评价结果
        4.4.1 时间维度评价结果
        4.4.2 空间维度评价结果
5 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优化对策
    5.1 时间维度优化
    5.2 空间维度优化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灌水和覆草对干旱区煤矸石山土壤水盐运移和柠条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覆盖对土壤水盐运移影响的研究
        1.2.2 灌水对土壤水盐运移影响
        1.2.3 柠条生态学特性及对林地水盐运移的影响
    1.3 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地区概况
        2.1.1 模拟蒸发试验
        2.1.2 野外试验
    2.2 研究内容
    2.3 试验材料和方法
        2.3.1 试验材料
        2.3.2 试验方法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覆草和灌水频率对干旱区煤矸石山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
    3.1 覆草和灌水频率对土壤日蒸发量的影响
    3.2 覆草和灌水频率对土壤累积发量的影响
    3.3 讨论和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 覆草和灌水量对干旱区煤矸石山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
    4.1 覆草和灌水量对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的影响
    4.2 覆草和灌水量对土壤水分垂直运移的影响
    4.3 讨论和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五章 覆草和灌水量对干旱区煤矸石山土壤全盐运移的影响
    5.1 覆草和灌水量对土壤全盐垂直分布的影响
    5.2 覆草和灌水量对土壤全盐垂直运动的影响
    5.3 讨论和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第六章 覆草和灌水量对干旱区煤矸石山土壤重要盐离子运移的影响
    6.1 覆草和灌水量对土壤重要盐离子垂直分布的影响
    6.2 覆草和灌水量对土壤重要盐离子垂直运动的影响
    6.3 讨论和小结
        6.3.1 讨论
        6.3.2 小结
第七章 覆草和灌水量对柠条生长及土壤水盐运移调控的综合效应评价
    7.1 不同覆草和灌水量对柠条生长的影响
    7.2 不同处理对柠条生长及土壤水盐运移调控的综合评价
    7.3 讨论和小结
        7.3.1 讨论
        7.3.2 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区域农业旱灾风险智能识别与评价及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风险识别
        1.2.2 旱灾风险评价
        1.2.3 旱灾风险预警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系统组成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识别分析
    2.1 区域农业旱灾风险灾损敏感性分析
        2.1.1 安徽省淮北平原基本概况
        2.1.2 安徽省淮北平原各市农业发展状况
        2.1.3 农业灾损敏感性分析
    2.2 区域农业干旱风险危险性识别
        2.2.1 识别指标确定
        2.2.2 气象干旱事件识别
    2.3 区域农业旱灾风险时空暴露识别
        2.3.1 时间暴露分析
        2.3.2 空间暴露分析
    2.4 区域农业抗旱能力诊断识别
        2.4.1 诊断识别方法建立
        2.4.2 实例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旱灾损失成因过程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
    3.1 AquaCrop模型简介
        3.1.1 AquaCrop模型基本原理
        3.1.2 模型输入参数
    3.2 AquaCrop模型本地化研究
        3.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2 模型输入参数
        3.2.3 模型参数调整
        3.2.4 模型有效性检验
    3.3 蚌埠市夏玉米产量因旱损失计算
        3.3.1 正常气象数据确定
        3.3.2 干旱频率分析
        3.3.3 夏玉米因旱损失计算
    3.4 区域农业旱灾损失风险曲线构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联系数和熵信息扩散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分析
    4.1 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4.1.1 区域农业旱灾评价指标及权重确定
        4.1.2 建立基于联系数的区域农业旱灾动态评价方法
        4.1.3 建立基于熵信息扩散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方法
    4.2 应用实例
        4.2.1 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旱灾评价指标权重
        4.2.2 基于联系数方法的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旱灾评价分析
        4.2.3 基于熵信息扩散方法的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分析
    4.3 讨论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综合预警指数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
    5.1 区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指标选择
        5.1.1 风险预警指标分类
        5.1.2 警兆指标筛选
    5.2 区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警限确定
        5.2.1 警情指标警限区间
        5.2.2 警兆指标警限区间
    5.3 区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模型构建
        5.3.1 基于改进KLR模型的单指标预警效果评价
        5.3.2 基于预警综合指数的风险预警信号灯设计
        5.3.3 基于GM(1,1)的警兆指标预测模型构建
    5.4 实例分析
        5.4.1 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警兆指标识别
        5.4.2 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警限确定
        5.4.3 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信号灯设计
        5.4.4 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警兆指标预测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5)冀东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基线值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标准化方法
        1.4.2 相对累积频率方法
        1.4.3 不同方法对比法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行政区域划分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区域地质概况
第三章 全研究区内的重金属元素基线值
    3.1 标准化方法
    3.2 相对累积频率法
    3.3 不同方法对比法
    3.4 全区重金属元素基线值的特征
第四章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重金属元素基线值
    4.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
    4.2 农业用地重金属元素基线值
        4.2.0 标准化方法
        4.2.1 相对累积频率法
        4.2.2 不同方法对比法
    4.3 建设用地重金属元素基线值
        4.3.1 标准化方法
        4.3.2 相对累积频率方法
        4.3.3 不同方法对比法
    4.4 未利用地重金属元素基线值
        4.4.1 标准化方法
        4.4.2 相对累积频率方法
        4.4.3 不同方法对比法
    4.5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的重金属元素基线值的特征
    4.6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重金属元素基线值差异浅析
第五章 不同土壤类型的重金属元素基线值
    5.1 不同土壤类型
    5.2 褐土以及棕壤内的重金属元素基线值
        5.2.1 标准化方法
        5.2.2 相对累积频率方法
        5.2.3 不同方法对比法
    5.3 潮土以及砂姜黑土中的重金属元素基线值
        5.3.1 标准化方法
        5.3.2 相对累积频率方法
        5.3.3 不同方法对比法
    5.4 滨海盐土、水稻土、沼泽土中的重金属元素基线值
        5.4.1 标准化方法
        5.4.2 相对累积频率方法
        5.4.3 不同方法对比法
    5.5 不同土壤类型中的重金属元素基线值的特征
    5.6 不同土壤类型中重金属元素基线值差异浅析
第六章 冀东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地质累积指数
    6.1 地质累积指数的定义
    6.2 地质累积指数的计算
    6.3 基于地质累积指数法的结果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功能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 选题背景
        1.1.1 太行山区是北方典型的土石山区,资源型缺水严重
        1.1.2 太行山区是国家贫困与生态脆弱重叠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挑战大
        1.1.3 太行山区处于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期,土地利用方式粗放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关键科学问题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与主要理论
        2.1.1 相关概念辨析
        2.1.2 主要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国土空间规划
        2.2.2 空间智能算法
        2.2.3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2.3 文献评述
    2.4 研究框架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区位
        3.1.2 自然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研究方法
第4章 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4.1 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4.1.1 国土空间土地利用分类
        4.1.2 国土空间格局水平变化特征
        4.1.3 国土空间格局垂直变化特征
        4.1.4 国土空间类型动态度空间关联
        4.1.5 国土空间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4.1.6 国土空间类型转换分析
    4.2 国土空间格局演变驱动力分析
        4.2.1 驱动因子选择
        4.2.2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空间分异探测
        4.2.3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空间异质性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太行山区国土空间冲突诊断
    5.1 国土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开发适宜性评价
        5.1.1 国土空间资源环境单要素评价
        5.1.2 国土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集成评价
        5.1.3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5.2 国土空间格局冲突诊断
        5.2.1 国土空间格局冲突诊断
        5.2.2 主体功能区冲突区特征
    5.3 国土空间功能问题表征与冲突诊断
        5.3.1 城镇人口变化特征
        5.3.2 水土资源平衡测度
        5.3.3 国土空间利用水平
        5.3.4 植被变化的农户感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模拟与优化
    6.1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框架、目标与原则
        6.1.1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框架
        6.1.2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目标
        6.1.3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原则
    6.2 多情景国土空间利用结构设置
        6.2.1 自然增长情景
        6.2.2 城镇化发展情景
        6.2.3 综合发展情景
    6.3 多情景国土空间布局模拟
        6.3.1 国土空间情景模拟的影响因子测度
        6.3.2 国土空间模拟参数设置与精度验证
        6.3.3 多情景模拟的国土空间格局
    6.4 多情景模拟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6.4.1 多情景模拟下国土空间格局冲突诊断
        6.4.2 多情景模拟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6.4.3 多情景模拟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结果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太行山区国土空间功能提升路径
    7.1 国土空间功能提升路径框架
    7.2 优势功能区引导
    7.3 加强重点城镇建设
        7.3.1 合理配置建设用地
        7.3.2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7.4 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
        7.4.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7.4.2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7.5 协调城乡国土空间利用水平
        7.5.1 协调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
        7.5.2 协调人口与耕地利用
    7.6 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7.6.1 分类实施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7.6.2 增强乡村振兴战略的地方性政策支撑
        7.6.3 创新乡村产业发展与能源利用模式
        7.6.4 发展乡村生态农业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8.3.1 研究不足
        8.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标准化支撑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陕西省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发展历程
    2.1 探索起步阶段
    2.2 全面推进阶段
    2.3 发展提升阶段
3 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3.1 规划引领,聚焦认识,一张蓝图绘到底
    3.2 加强协调,系统推进,提高整体工作效能
    3.3 产业引领,模式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3.4 聚焦标准,强化实施,指导美丽乡村规范建设
4 结语

(8)冀西北寒旱区马铃薯田水分特征与节水生产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区域背景
        1.1.2 生态背景
        1.1.3 生产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马铃薯生产的现状
        1.3.2 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趋势
        1.3.3 覆膜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1.3.4 滴灌技术的发展
        1.3.5 补水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1.3.6 补水效果评价
    1.4 研究内容、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
        1.4.3 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试验处理
        2.2.2 田间设计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2.3.1 生长指标的测定
        2.3.2 土壤水分含量测定及相关参数计算公式
        2.3.3 土壤温度的测定
        2.3.4 产量的测定
        2.3.5 大薯率及商品薯率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3.1.1 覆膜对马铃薯出苗的影响
        3.1.2 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株高的影响
        3.1.3 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主茎粗的影响
        3.1.4 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叶面积动态的影响
    3.2 覆膜与补水的马铃薯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3.2.1 覆膜与补水的马铃薯田贮水量时序变化特征
        3.2.2 覆膜与补水的马铃薯田土层含水量垂直变化特征
        3.2.3 覆膜与补水的马铃薯田阶段耗水量动态变化
    3.3 覆膜和补水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3.3.1 覆膜和补水对土壤日均温的影响
        3.3.2 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田各土层温度的影响
        3.3.3 覆膜和补水对不同时刻土层温度的影响
    3.4 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3.5 覆膜与补水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5.1 覆膜和补水对叶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5.2 覆膜和补水对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5.3 覆膜和补水对块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5.4 覆膜和补水对全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6 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商品率、单株薯重及产量的影响
    3.7 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田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 讨论
    4.1 马铃薯田主要供水层
    4.2 马铃薯产量与耗水量关系
    4.3 补水时期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4.4 马铃薯垄作覆膜与滴灌补水的效果与应用
5 结论
    5.1 马铃薯田主要供水层为0~80cm,块茎形成至膨大期为补水关键期
    5.2 覆膜提高薯田地温,露地补水明显降低地温
    5.3 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5.4 覆膜和补水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及大薯率
    5.5 覆膜和补水显着提高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附件

(9)南疆棉田土壤盐渍化的时空变异与种植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土壤盐渍化现状
        1.1.1 世界土壤盐渍化现状
        1.1.2 盐渍土分布特点及次生盐渍化产生的原因
    1.2 土壤属性空间变异的研究综述
        1.2.1 土壤属性二维空间变异研究
        1.2.2 土壤属性三维空间变异研究
    1.3 EM38 在农业研究中的应用研究
        1.3.1 EM38 结构与基本原理
        1.3.2 土壤表观电导率作为农田土壤属性测量的基础
        1.3.3 EM38 表观电导率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1.4 三维建模方法与可视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1.4.1 三维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1.4.2 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现状
    1.5 现有存在的问题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目的、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采集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数据采集方法
        2.2.3 数据采集
    2.3 研究内容
        2.3.1 基于EM38-MK2 数据的土壤盐分反演模型研究
        2.3.2 土壤盐分的二维时空变异特征研究
        2.3.3 土壤盐分的三维时空变异特征研究
        2.3.4 基于棉花不同时期下耐盐阈值风险性评价
    2.4 研究技术路线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电磁感应数据的南疆棉田土壤电导率反演模型研究
    3.1 引言
    3.2 研究数据
    3.3 研究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深度土层电导率反演模型
        3.4.2 不同采样方案的电导率反演精度对比
        3.4.3 局部模型与全局模型的精度对比
        3.4.4 土壤含水量对电导率反演模型精度的影响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棉田土壤盐渍化的二维时空变异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数据
    4.3 研究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时期表观电导率描述性统计特征
        4.4.2 土壤盐分剖面类型分析
        4.4.3 土壤盐分剖面空间变异特征分析
        4.4.4 土壤盐分剖面类型时空分布格局分析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棉田土壤盐渍化的三维时空变异性研究
    5.1 引言
    5.2 研究数据
    5.3 研究方法
        5.3.1 EM38-MK2 表观电导率多元线性反演模型
        5.3.2 三维反距离权重插值法
    5.4 结果与分析
        5.4.1 土壤电导率(ECe)线性模型与交叉验证
        5.4.2 土壤电导率(ECe)经典统计分析
        5.4.3 不同时期土壤电导率三维分布特征
        5.4.4 不同时期土壤盐渍化面积分布
    5.5 讨论
        5.5.1 电磁感应表观电导率的模型与精度
        5.5.2 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
        5.5.3 根系土壤盐分聚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三维可视化的棉田种植风险性评估
    6.1 引言
    6.2 研究数据
    6.3 研究方法
        6.3.1 指示克里格法
        6.3.2 三维普通克里格法
    6.4 结果与分析
        6.4.1 不同时期土壤剖面电导率的预测
        6.4.2 不同时期耐盐阈值下土壤盐分空间变异性的比较
        6.4.3 不同时期下土壤盐分含量预测概率图比较
        6.4.4 不同时期耐盐阈值下棉田土壤电导率风险性评价
    6.5 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黑龙洞泉域地下水循环和水化学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溶地下水研究现状
        1.2.2 同位素示踪地下水循环
        1.2.3 水化学示踪地下水循环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
        2.1.4 水文
        2.1.5 土地利用状况
        2.1.6 社会经济概况
    2.2 地质概况
        2.2.1 地层
        2.2.2 构造
    2.3 水文地质条件
        2.3.1 含水层分布特征与埋藏条件
        2.3.2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2.3.3 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2.4 样品采集与测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下水循环的同位素示踪
    3.1 大气降水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3.1.1 大气降水同位素分布特征
        3.1.2 大气降水同位素分布影响因素
    3.2 地表水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3.2.1 地表水同位素分布特征
        3.2.2 地表水同位素分布影响因素
    3.3 地下水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3.3.1 地下水同位素分布特征
        3.3.2 地下水同位素分布影响因素
    3.4 地表水与地下水蒸发比例估算
        3.4.1 瑞利平衡分馏模拟
        3.4.2 动力分馏模拟
    3.5 河水与地下水水力联系
        3.5.1 补给高程估算
        3.5.2 混合比例计算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下水循环的水化学示踪
    4.1 水化学空间分布的聚类分析
    4.2 不同水体水化学特征
        4.2.1 水化学参数统计特征
        4.2.2 不同水体水化学类型
    4.3 地球化学过程
        4.3.1 离子相关性分析
        4.3.2 离子比例分析
        4.3.3 矿物饱和指数
        4.3.4 氯碱指数
        4.3.5 Gibbs
    4.4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4.5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影响因素
        4.5.1 自然因素
        4.5.2 人为因素
    4.6 地下水质量评价
        4.6.1 饮用水质评价
        4.6.2 灌溉水质评价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下水循环及水化学演化概念模型
    5.1 水循环概念模型
    5.2 水化学演化概念模型
    5.3 泉域水资源管理建议与对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用标准化“灌溉”生态之林(论文参考文献)

  • [1]遵化市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分区及模式研究[D]. 张俊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2]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D]. 聂斌.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3]灌水和覆草对干旱区煤矸石山土壤水盐运移和柠条生长的影响[D]. 党倩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区域农业旱灾风险智能识别与评价及预警研究[D]. 陈梦璐.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5]冀东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基线值确定[D]. 焦建. 河北地质大学, 2021(12)
  • [6]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功能提升路径研究[D]. 周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1)
  • [7]标准化支撑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对策研究[J]. 骆红. 中国标准化, 2020(07)
  • [8]冀西北寒旱区马铃薯田水分特征与节水生产效果研究[D]. 任冬雪.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9]南疆棉田土壤盐渍化的时空变异与种植风险评估研究[D]. 刘新路. 塔里木大学, 2020
  • [10]黑龙洞泉域地下水循环和水化学形成机理研究[D]. 王收.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生态林灌溉标准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