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北屋脊——五台山(论文文献综述)
尹璐瑶[1](2021)在《敦煌石窟动物图像研究》文中指出敦煌石窟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其中动物图像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且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点。敦煌石窟动物图像可划分为胎生动物图像、卵生动物图像和神异动物图像,每类动物图像都有若干个典型代表。敦煌石窟动物图像有着不同的功能特点,或是象征,或是反映现实,或是代表祥瑞等,即使相同的动物在不同的故事画或石窟中,表达的含义也不完全相同。其产生不同含义的原因较多,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时代的变化,不同时代的动物图像特点,也从侧面说明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佛教思想的演变。从纵向时间轴看,动物图像在故事画中占比越来越少,在装饰画中占比越来越多,这说明时间越靠后,动物图像的装饰性越强。从横向空间轴看,丝绸之路沿线四个较有代表性地区的动物图像丰富多样,古印度、新疆、敦煌以及中原地区的动物图像各有特点,在风格、技法及内容等方面差别较大,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为地域、时代、题材和思想的不同。这说明佛教传入中国后,不断地中原传统文化交流融合。
王国棉[2](2019)在《生态文明视域下五台山环境变迁与当代修复》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生态建设。五台山生态修复是黄河中下游所包括的京、津、冀、晋、蒙等省(直辖市、自治区)全域经济社会中密不可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明代以来大规模林业开发对五台山森林植被的破坏直接导致了其生态环境的巨大变迁。要扭转当前五台山面临的生态现状,不能仅仅停留在孤立的、局部的修修补补,而应以系统的、全面的、战略的视野来进行审视,突出五台山生态修复在晋北乃至于华北生态修复中的全局意义。在经济方面,五台山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对文化旅游业体量、项目的拓展意义重大,而且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意义巨大。所以,应该进一步就五台山生态修复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战略规划。
张建荣[3](2019)在《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结构与形成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冲突是社会群体之间彼此相关或互动的形式,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中。随着旅游的快速增长,旅游地经历着剧烈变化,成为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缩影,为研究社会冲突提供了范本。宗教旅游地作为所占份额极大的旅游资源载体,对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宗教旅游地冲突进行研究,是推进旅游和谐乃至社会和谐的关键内容。为此,本研究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宗教旅游地五台山作为案例地,通过历时性跟踪和深度访谈,采用主客利益群体行动者导向视角,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基于旅游学、社会学和地理学相关理论,通过对负面态度的调查,识别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内容和多维冲突结构特征,进而围绕宗教性中介因素分析,探究冲突的形成机制。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构建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体系化理论框架,丰富冲突理论在特定旅游地的应用,探索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独特性,为优化宗教旅游地开发管理提供参考路径。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群体以景区工作人员、游客以及外来经营者为核心群体,僧尼喇嘛与本地居民为边缘群体,其中,外来旅游经营者是权力中最弱势的群体。寺庙虽然是游客游览的集中区域,也是主要的冲突空间,但是僧尼喇嘛与游客的冲突并不凸显。(2)环境冲突是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中最严重的冲突,其次是文化冲突和经济冲突,情感冲突和社会冲突相对较少。核心寺庙群成为冲突发生的主要场所,其中,寺庙秩序问题是构成环境冲突的主要内容之一。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僧尼喇嘛与游客的交往过程中,朝圣型游客感受到的文化冲突更明显。游客的态度与僧人的态度构成了情感冲突的主要内容。(3)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是以宗教场域为载体或围绕宗教场域而产生的。宗教秩序与游客的日常社会秩序存在反结构的冲突缝隙。发生在宗教场域的冲突主要是精神性冲突,其中,游客与僧侣喇嘛之间的冲突具有“低外显性——高内隐性”的特点。主客双方对宗教场域的关注集中于心理容量中,游客尤其关注僧人的形象与态度。角色距离中的尺度结构也主要表现为游客对宗教活动的不了解。(4)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形成脱离不了宗教神圣与旅游世俗、理性脱魅与价值信仰、结构与反结构场域的宏观框架,具体的形成还受多种因素影响。认知偏差和财产侵害在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是空间、权力和设施的因素。宗教仪式时间、宗教空间功能溢缺、宗教文化认知偏差(包括宗教文化信息错位和游客对宗教群体的偏见)都是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形成的重要因素,而且,宗教旅游地的宗教权力特征增加了东道主和游客的相对剥夺情绪。总得来看,宗教氛围弱化了冲突度,宗教性在冲突形成中起到了一定的调适作用,宗教信仰程度越高的群体,对寺庙秩序越加敏感。(5)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有消极的效应,也有积极的效应,虽然宗教旅游地存在主客冲突,但冲突仍然围绕着进步、和谐、美好的主轴,形成了“群体-价值-介入要素-利益”的冲突链环,并随着社会发展呈现出螺旋层体系。本研究的创新点如下:(1)基于行动主体双向视角,构建了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分析框架,归纳出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链环和冲突螺旋层,丰富了旅游冲突研究的相关内容。(2)理出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独特性,发现与民族社区的旅游冲突具有一致性,但也存在宗教性介入的差异性。研究结论对旅游本真性理论和新宗教世俗化理论形成呼应,对愤怒指数理论和社会距离理论进行了拓展性思考。(3)根据PPGIS的方法思路,专门为此开发了EPPGIS填图工具软件平台,简化了调研数据输入和统计分析过程,是对研究工具的创新。与此同时,本研究过程中,综合应用了内容分析、对应分析、质性比较分析、词云分析、共现分析、空间密度分析、统计分析以及概念模型等,是多样化方法结合的探索,以求尽可能做出精细化的分析。但本研究对具体的理论应用还不够深入,在内容表述方面也不尽完善,同时,作者认为对不同类型旅游地主客冲突的比较和对一个地方的历时性追踪研究是未来值得关注的方向。
侯叶[4](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李凤仪[5](2017)在《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佛道名山风景名胜区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整体,记录了佛教、道教兴衰发展的轨迹。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是其中的佼佼者,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管理、开发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呈现出“形”的破碎与“神”的缺失,“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氛围逐渐淡薄。在这一背景下,遵循历史演进的脚步在宗教文化、地域文化、风景文化、建筑文化的基础上研究五台山作为佛教名山的风景特征以及五台山的寺庙园林理法对于保护风景名胜区景观风貌、促进风景区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从五台山佛教的缘起和演进入手,从宏观到微观、从自然环境到人文科学、从宗教理学到自然科学的角度对五台山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研究。构建了“国土范围——境域范围——风景名胜区——聚落系统——寺院”从宏观到微观的逻辑框架来研究不同尺度下五台山的风景特征。在国土范围、境域范围等宏观层面着重分析五台山发展成佛教名山的客观背景,以中国传统宇宙观和佛教世界观为切入点,挖掘五台山宏观地理区位特征和山岳格局的风景特征,找到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空间格局以及佛教世界理想空间格局的内在联系。在风景名胜区、聚落系统、寺院等微观层面着重分析在宗教文化影响下风景特征、寺院选址和寺庙园林理法。最后基于物质实体挖掘了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内涵和外延,完善了对五台山“形”与“神”的系统认知。通过以上研究,本文研究结论可概括如下:第一,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征包括四点,分别为“圣几何式”的空间定位、“人间须弥式”的圣山格局、“村寺共生”的聚落系统、“形神兼具”的自然形胜;第二,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方面可总结为“境意相生”的的寺院选址、“因形就势”寺院布局、“礼制有序”的寺院形象、“脱凡入圣”的引导空间、“顺理成章”的寺院群体五个层面。本文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发展提供了历史依据和理论依据,并在研究技术上借助Arc GIS、Google earth、IBM SPSS Statistics19等软件进行相关内容的定量化分析,实现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
郑庆荣,刘鸿福,孙二虎[6](2015)在《五台山自然遗产资源特征及其形成的地学背景》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深入探讨五台山自然遗产资源的价值,文章在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五台山赋存的自然遗产资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五台山自然遗产资源主要有三种类型:地质遗迹类、珍稀生物类和生态环境类,其形成和分布特征受控于五台山及其邻区的地质演化过程。进一步分析表明,区内地质遗迹类资源主要形成于早前寒武纪,经后期改造演化而成,其中地形地貌类则是新生代的产物;珍稀生物类和生态环境类主要是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变和全球变化的结果。深入探讨五台山自然遗产资源类型特征和地学背景,对合理保护五台山自然遗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崔玉卿[7](2015)在《五台山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与贡献》文中研究说明五台山不仅是我国鲜有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而且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晋察冀边区的发祥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和历史地位。它不仅拥有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地质文化遗产和生态文化遗产,还有一份光辉的红色文化遗产。由此开创了我国宗教界抗战的先河,在中国佛教史上写下了最壮丽的篇章。
安建华[8](2015)在《五台山:穿越数十亿年时空的奇迹——“奇秀五台山”之一》文中研究指明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晋东北忻州市五台县境内的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其确切的地理位置是北纬38°40′39°10′,东经113°00′113°50′之间。25亿年地壳运动和地层的不断提升,形成了山体连绵,雄踞华北之巅,群峰耸出,俯瞰中原之势。五台山地质公园的主景区由五个顶如平台的山峰组接而成,这便是闻名遐迩的五座台顶,分别为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这些台顶的海拔高度平均在3000米左右,北台为最高峰,海拔3061米,号称华北屋脊。
杜永刚,邢云鹏[9](2015)在《迎着风雨出发——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航拍“华北屋脊”纪实》文中认为题记:近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开展了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分队全装全员应急出动演练活动。这次活动,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地理信息应急监测车"、ZC-7测绘型无人机等先进设备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赞扬。五台山景区航拍是什么任务,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先进设备何以能让专家们记忆犹新?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喻华[10](2013)在《东台:东望明霞如波似海 西台:月坠峰巅宛如悬系 南台:细草杂花灿若铺锦 北台:云浮山腰巅摩斗杓 中台:石翠岩碧碧霭浮空 五台山以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华北屋脊”“避暑胜地”名声远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台山位列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由一系列大山和高峰组成,其中五座环抱高峰,峰顶平坦宽阔,"有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山。因五峰耸峙,山势雄伟,素有"华北屋脊"之称。五峰环抱,方圆达250千米。东台海拔2795米,因其东望明霞,如波似海,故称望海峰;南台海拔2485米,细草杂花,灿若铺锦,故称锦绣峰;西台
二、华北屋脊——五台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北屋脊——五台山(论文提纲范文)
(1)敦煌石窟动物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及研究重难点 |
三、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敦煌石窟动物图像分类与整理 |
第一节 胎生动物 |
第二节 卵生动物 |
第三节 神异动物 |
第二章 敦煌石窟动物图像意涵 |
第一节 写实动物图像 |
第二节 祥瑞动物图像 |
第三节 象征动物图像 |
第四节 装饰动物图像 |
第三章 敦煌石窟动物图像意涵的演变 |
第一节 十六国北朝时期 |
第二节 隋唐时期 |
第三节 归义军时期 |
第四节 西夏元时期 |
第四章 敦煌与其他地区动物图像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与古印度佛教艺术动物图像比较 |
第二节 与新疆石窟动物图像比较 |
第三节 与中原地区石窟动物图像比较 |
第四节 动物图像不同的原因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生态文明视域下五台山环境变迁与当代修复(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现状 |
二、五台山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 |
三、五台山践行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境遇 |
四、五台山生态环境修复的实践探索 |
五、推进五台山生态环境修复的补偿性建议 |
(3)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结构与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冲突的普遍性与时代衍生性 |
1.1.2 旅游冲突事件不断并引起广泛关注 |
1.1.3 精神性的呼唤和旅游地的健康发展 |
1.2 研究目的 |
1.2.1 厘清旅游冲突中的利益群体和群体关系 |
1.2.2 分析主客群体诉求并辨识冲突内容和差异 |
1.2.3 思考相关理论的适用性与延展性 |
1.2.4 探索冲突的形成机制以推动和谐发展 |
1.3 研究意义 |
1.3.1 丰富冲突理论在特定旅游地的应用 |
1.3.2 构建旅游地主客冲突的体系化分析框架 |
1.3.3 为优化宗教旅游地开发管理寻找参考路径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础理论和文献综述 |
2.1 基础理论 |
2.1.1 冲突理论 |
2.1.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1.3 社会交换理论 |
2.1.4 相对剥夺理论 |
2.2 旅游地主客冲突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对旅游地主客冲突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内对旅游地主客冲突的相关研究 |
2.2.3 旅游地主客冲突研究小结 |
2.3 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国外对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研究 |
2.3.2 国内对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研究 |
2.3.3 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研究的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区域旅游资源特征 |
3.1.2 区域社会概况 |
3.1.3 旅游服务和发展现状 |
3.2 研究资料收集与分析 |
3.2.1 研究资料收集方法 |
3.2.2 研究资料分析方法 |
3.3 研究样本描述 |
3.3.1 东道主的样本特征 |
3.3.2 游客的样本特征 |
3.4 研究中的学术伦理 |
第4章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内容 |
4.1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群体 |
4.1.1 多元化东道主的自我与他者 |
4.1.2 两极谱系游客的世俗与神圣 |
4.2 东道主感知的主客冲突内容 |
4.2.1 东道主感知到的困境 |
4.2.2 东道主感知到的主客冲突 |
4.2.3 多元东道主群体感知的冲突内容差异 |
4.3 游客感知的主客冲突内容 |
4.3.1 游客感知的主客冲突 |
4.3.2 不同游客群体感知的冲突内容差异 |
4.4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维度 |
4.4.1 东道主视角的主客冲突维度 |
4.4.2 游客视角的主客冲突维度 |
4.4.3 主客冲突维度整合 |
4.5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中的趋同与分野 |
4.5.1 东道主和游客共同的困境 |
4.5.2 主客群体内部的冲突内容共现 |
4.5.3 东道主和游客的诉求差异 |
4.5.4 多元群体的冲突维度对应差异 |
第5章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结构 |
5.1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场域反结构 |
5.1.1 双主体的反结构状态 |
5.1.2 多重场域反结构状态 |
5.2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内容结构 |
5.2.1 物质性与精神性结构 |
5.2.2 外显性与内隐性结构 |
5.2.3 对抗性与非对抗性结构 |
5.2.4 直接性与间接性结构 |
5.2.5 共通性与差异性结构 |
5.3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时空结构 |
5.3.1 冲突的时间结构 |
5.3.2 冲突的空间结构 |
5.4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体系结构 |
5.4.1 容量溢损中的边际结构 |
5.4.2 角色距离中的尺度结构 |
5.4.3 秩序流变中的弹性结构 |
第6章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形成因素 |
6.1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形成的宏观框架 |
6.1.1 宗教神圣与旅游世俗 |
6.1.2 理性脱魅与价值信仰 |
6.1.3 结构与反结构的场域 |
6.2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形成的主要因素 |
6.2.1 时间羁绊 |
6.2.2 空间竞争 |
6.2.3 认知偏差 |
6.2.4 相对剥夺 |
6.2.5 财产损害 |
6.2.6 权力失衡 |
6.2.7 其他 |
6.3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形成因素的比较分析 |
6.3.1 东道主视角的主客冲突形成因素比较分析 |
6.3.2 游客视角的主客冲突形成因素比较分析 |
6.3.3 主客冲突的形成因素比较分析结果 |
6.4 宗教性在主客冲突形成中的调适 |
6.4.1 宗教氛围对冲突的弱化 |
6.4.2 宗教性对冲突形成的影响 |
第7章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体系与管控 |
7.1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效应与向度 |
7.1.1 主客冲突的双重效应 |
7.1.2 主客冲突的主轴向度 |
7.2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体系 |
7.2.1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链环 |
7.2.2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螺旋层 |
7.3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体系维护 |
7.3.1 冲突的区隔与整合 |
7.3.2 冲突的发展与应变 |
7.4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管控方式 |
7.4.1 注重调节客流 |
7.4.2 加强设施建设 |
7.4.3 发挥价值共创 |
7.4.4 深化环境管理 |
7.4.5 重视秩序形象 |
7.4.6 速推智能系统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
1.2.7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
2.3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
3.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
4.7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
5.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
6.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
7.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佛道名山的保护 |
1.1.2.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发展中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山岳格局与风景特征 |
1.3.2. 寺庙园林 |
1.4. 研究现状 |
1.4.1. 概念解析 |
1.4.2.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 |
1.4.3. 寺庙园林相关研究 |
1.4.4. 五台山历史文献材料和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5.1. 调查法 |
1.5.2. 文献研究法 |
1.5.3. 跨学科研究法 |
1.5.4. 个案研究及总结法 |
1.6. 研究框架和论文结构 |
2. 五台山佛教发展及寺院空间分布格局变迁 |
2.1. 以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佛教发展的基础 |
2.1.1. 地质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环境 |
2.1.5. 土壤及植被特征 |
2.2. 以人文因素的介入为发展的驱动力 |
2.2.1. 经典论证 |
2.2.2. 皇家扶持 |
2.3. 五台山历代佛教发展及寺院建设 |
2.3.1. 前期:初传与鼎盛(东汉——唐) |
2.3.2. 中期:重创后复苏(五代——金) |
2.3.3. 后期:发展与复兴(元、明、清) |
2.3.4. 近期:衰落与开发(民国至今) |
2.4. 五台山佛教特征 |
2.4.1. 文殊菩萨信仰 |
2.4.2. 汉藏佛教并存 |
2.4.3. 大乘八宗并行 |
2.4.4. 十方子孙并重 |
2.5. 小结 |
3. 国土尺度下五台山的空间定位 |
3.1. 中国传统大地理观的产生与表现 |
3.1.1. 古代空间测绘实践 |
3.1.2.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 |
3.1.3. 佛教世界的宇宙结构 |
3.1.4. “大地理观”空间意识与空间表现 |
3.2. 五台山空间定位中的大地理观 |
3.2.1. 五台山与各朝都城的空间轴线关系 |
3.2.2. 四大佛教名山的空间轴线关系 |
3.2.3. 五台山与“四埵”的五方定位关系 |
3.3. 国土范围内的五台山朝圣行为 |
3.3.1. 五台山朝圣行为的双重意义 |
3.3.2. 国土范围内五台山朝圣旅程 |
3.3.3. 五台山周边的入山路线 |
3.3.4. 朝圣行为衍生的空间标识 |
3.4. 小结 |
4. 五台山境域山岳格局与朝山路线 |
4.1. 五台山山岳格局中的传统理想景观模式 |
4.1.1. 五台山仙山模式 |
4.1.2. 五台山五方布局模式 |
4.1.3. 五台山台怀地区的山水佳穴模式 |
4.1.4. 五台龙脉 |
4.2. 山岳格局影响下的朝山路线 |
4.2.1. 历史上的朝山路线 |
4.2.2. 朝山路线分类 |
4.3. 基于朝台、朝寺路线的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 |
4.3.1. 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因子选择 |
4.3.2. 景观视觉敏感度各因子评价结果分析 |
4.3.3. 综合景观视觉敏感度 |
4.4. 小结 |
5.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村寺共生聚落系统 |
5.1. 寺院选址特点 |
5.1.1. 寺院选址的地形特征 |
5.1.2. 寺院选址与竖向相关性 |
5.1.3. 寺院选址与水体相关性 |
5.2. 村落分布特点 |
5.2.1. 依谷而建 |
5.2.2. 村寺相依 |
5.3.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构成 |
5.3.1. 小型村寺共生聚落组团 |
5.3.2.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形态特征 |
5.4.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的共生特征 |
5.4.1. 历史上的社会经济联系 |
5.4.2. 近现代的旅游服务联系 |
5.4.3. 未来村寺共生聚落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
5.5. 小结 |
6. 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 |
6.1. 寺院空间布局 |
6.1.1. 古代五台山寺院的空间布局 |
6.1.2. 当代五台山寺院的空间布局 |
6.1.3. 寺院布局中的建筑元素 |
6.1.4. 寺院布局中的园林特征 |
6.2. 寺院引导空间序列组织 |
6.2.1. 引导空间类型 |
6.2.2. 引导空间构成元素 |
6.3. 寺院群体布局及游线组织 |
6.3.1. 向心式布局——灵鹫峰寺院群 |
6.3.2. 念珠式布局——黛螺顶寺院群 |
6.3.3. 聚集式布局——南山寺寺院群 |
6.4. 结论 |
7.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 |
7.1. 自然之境——自然景观中的文化意趣 |
7.1.1. 地貌地质的文化意趣 |
7.1.2. 草木植物的文化意趣 |
7.1.3. 天时天象的文化意趣 |
7.2. 人文之境——寺庙园林中的文化意趣 |
7.2.1. 建筑艺术中的景象营造 |
7.2.2. 文学艺术中的景意营造 |
7.3.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传播及转译 |
7.3.1. 文学 |
7.3.2. 寺院造景及山岳名胜 |
7.3.3. 清代皇家园林 |
7.4.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产生机制 |
7.5. 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征 |
8.1.2. 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 |
8.2. 讨论 |
8.2.1. 创新点 |
8.2.2. 局限性 |
8.2.3. 余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6)五台山自然遗产资源特征及其形成的地学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1 五台山自然遗产资源的类型 |
1.1 类型的划分 |
1.2 五台山地质遗迹类自然遗产资源 |
1.3 五台山珍稀生物类自然遗产资源 |
1.4 五台山生态环境类自然遗产资源 |
2 五台山及其邻区地质演化特征 |
2.1 陆壳演化阶段划分及特点 |
3 地质演化过程对自然遗产资源的形成改造 |
3.1 地质演化对地质遗迹类自然遗产资源的形成改造 |
3.2 地质演化对生态环境类与珍稀生物类自然遗产资源形成的影响 |
4 结论 |
(7)五台山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与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平型关战役是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 |
五台山是我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祥地 |
五台山僧众的抗日救国开创了宗教界抗战的先河 |
(10)东台:东望明霞如波似海 西台:月坠峰巅宛如悬系 南台:细草杂花灿若铺锦 北台:云浮山腰巅摩斗杓 中台:石翠岩碧碧霭浮空 五台山以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华北屋脊”“避暑胜地”名声远扬(论文提纲范文)
一、五台 |
1. 东台 |
2. 西台 |
3. 南台 |
4. 北台 |
5. 中台 |
二、五台名刹 |
1. 显通寺 |
2. 塔院寺 |
3. 菩萨顶 |
4. 栖贤寺 |
5. 龙泉寺 |
6. 碧山寺 |
7. 金阁寺 |
8. 镇海寺 |
9. 广仁寺 |
四、华北屋脊——五台山(论文参考文献)
- [1]敦煌石窟动物图像研究[D]. 尹璐瑶. 兰州大学, 2021(12)
- [2]生态文明视域下五台山环境变迁与当代修复[J]. 王国棉. 经济问题, 2019(11)
- [3]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结构与形成机制[D]. 张建荣.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4]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D]. 李凤仪.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6]五台山自然遗产资源特征及其形成的地学背景[J]. 郑庆荣,刘鸿福,孙二虎.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05)
- [7]五台山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与贡献[J]. 崔玉卿. 五台山研究, 2015(03)
- [8]五台山:穿越数十亿年时空的奇迹——“奇秀五台山”之一[J]. 安建华. 五台山, 2015(04)
- [9]迎着风雨出发——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航拍“华北屋脊”纪实[J]. 杜永刚,邢云鹏. 中国测绘, 2015(01)
- [10]东台:东望明霞如波似海 西台:月坠峰巅宛如悬系 南台:细草杂花灿若铺锦 北台:云浮山腰巅摩斗杓 中台:石翠岩碧碧霭浮空 五台山以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华北屋脊”“避暑胜地”名声远扬[J]. 喻华. 中国地名,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