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猕铁汤与介入化疗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伟[1](2021)在《裴氏疏肝养胃汤联合SOX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次研究通过观察裴氏疏肝养胃汤联合SOX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进一步研究裴氏疏肝养胃汤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作用机制提供临床试验研究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SOX方案化疗,试验组则在化疗基础上加用裴氏疏肝养胃汤。21天为1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记录试验组组和对照组各项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其中主要的指标有:实体瘤大小、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中医临床证候积分、KPS评分、QOL评分、毒副反应评定。结果(1)实体瘤疗效评价: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缩小瘤体病灶方面经比较未见显着差异(P>0.05);(2)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较前降低,组内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3)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均降低,组内比较有差异(P<0.05);但试验组降低更为显着(P<0.05);(4)QOL评分和KPS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QOL评分、KPS评分均较前提高,治疗前后比较有差异(P<0.05),但治疗后试验组提高更为显着,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反应、肝功能、皮肤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述指标试验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肾功能损伤、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周围神经炎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未见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裴氏疏肝养胃汤能够降低肝胃不和型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CEA、CA199、CA724),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可推广使用。
梁新梅[2](2020)在《扶阳益肝汤改善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扶阳益肝汤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和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8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TACE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阳益肝汤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并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Karnofsky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实体瘤大小、甲胎蛋白(AFP)、凝血功能(P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 L)、血清白蛋白(ALB)的改变,评价扶阳益肝汤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复发率、死亡率和安全性。结果:(1)随访半年内,试验组复发率(25%vs 47.5%,P<0.05)和死亡率(20%vs 42.5%,P<0.05)显着低于对照组。(2)在生活质量方面:治疗4周、12周后,试验组Karnofsky评分和中医症状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3)实体瘤大小及实验室指标方面:治疗4周后,试验组ALT、AST水平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实体瘤大小、AFP、PT、TBi L、ALB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12周后,试验组瘤体缩小、AFP水平的降低、ALB水平的升高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PT、ALT、AST、TBi L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4)安全性方面:未观察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肾功能、心电图的明显异常,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试验组较对照组出现不适症状的病例较少,表明扶阳益肝汤安全性更好。结论:扶阳益肝汤可改善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半年内复发率和死亡率,缩小肿瘤病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总体临床疗效,同时无明显毒副反应,安全性良好。
孟庆娥[3](2020)在《益肝消瘤方治疗肝癌介入术后毒副作用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益肝消瘤方治疗肝癌介入术后毒副作用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肝癌介入术后不良反应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方法:将45例行TACE术后出现毒副反应(辨证为脾虚瘀毒证)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术后第1天起依据患者检验指标及临床症状,予常规西药对症支持治疗(如盐酸托烷司琼、复方甘草酸苷等);治疗组(23例):术后第1天起在对照组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基础上联用益肝消瘤方进行治疗。两组的治疗周期均为2周,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KP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血流变、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及TACE术后不良反应症状的持续时间。结果:1.将对照组、治疗组组内治疗前后的指标进行对比发现,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自身KP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血流变及免疫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且P值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组的中医症候积分、KP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常规(WBC、RBC、PLT)、肝功能(AST、ALT)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免疫功能方面,治疗组的CD3+、CD4+、CD4+/CD8+术平均高于对照组,CD8+及NK淋巴细胞水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凝血功能方面,治疗组的PT、APTT、TT指标高于对照组,FIB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流动力学方面,治疗组的血流变(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血程方程K)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TACE术后不良反应症状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肝消瘤方可有效缩短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病程,减轻骨髓抑制及肝功能损害,改善机体的血瘀程度及中医症候,提高患者体力状况,增强患者免疫功能。
王雷[4](2019)在《王飞教授治疗肺系疾病学术及临床经验总结》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整理、总结、凝炼导师王飞教授治疗肺系疾病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并以普通感冒为例挖掘导师治疗肺系疾病的用药经验,使导师的学术观点、临证思路与经验用方有据可循,便于临床推广。方法通过研读王飞教授相关论文及书籍、门诊侍诊、师生问答、诊毕学习、定时讨论和搜集整理临床病案等方式,深入领悟王飞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的学术观点与临床经验,并加以整理、总结、凝炼和挖掘。同时,收集王飞教授治疗普通感冒的门诊病例,在Microsoft Excel表格中建立“普通感冒方剂-中药-功效数据库”,并统计方剂、药物及中药功效的频次。结果王飞教授通过探本溯源与融汇新知,深入诠释了毒邪的本质,并在正虚邪犯的发病观、环境毒邪致病观及病证结合时空观的指导下,创新性地提出正虚毒瘀兼杂为肺系疾病的重要病机,创立出益气解毒法治疗肺系疾病的新观点。王飞教授治疗肺系疾病常用经验方剂主要有感毒清、加减参苏饮、宣肺止嗽散、肺络舒、补肺还五汤、肺纤汤、清肺化痰汤等。治疗普通感冒常用处方主要有参苏饮、银翘散、泻白散、玉屏风散等,常用中药主要有甘草、杏仁、陈皮、茯苓、射干、紫苏叶、半夏、柴胡、黄芩、桔梗、黄芪、枇杷叶、太子参、荆芥、防风等,常用中药按功效分类主要有补气药、发散风寒药、止咳平喘药、发散风热药、清热解毒药、清化热痰药等。结论王飞教授应用益气解毒法治疗肺系疾病的学术观点与临床经验,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陈赛里[5](2018)在《基于数据挖掘李家庚教授辨治肿瘤临床经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拟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现代期刊文献中经方治疗肿瘤病案和李家庚教授治疗肿瘤病案进行分析,探讨经方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规律和研究李家庚教授运用经方辨治肿瘤临床经验,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奠定基础。方法文献研究以1972年至2017年12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收录的经方治疗肿瘤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阅读摘要或全文,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文献,并分类建立经方治疗肿瘤、经方治疗肿瘤并发症、经方配合手术治疗肿瘤、经方配合化疗治疗肿瘤、经方配合放疗治疗肿瘤数据库,其中针对经方治疗肿瘤的处方和方药单独建立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Excel表格数据处理功能及基本统计学方法来研究期刊统计、经方方药应用概况,处理经方出现频次。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22.0软件的频数和聚类功能对经方治疗肿瘤的方药进行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的Apriori算法对其进行关联分析。李家庚教授临床经验研究,则通过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在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和湖北省中医院凤凰门诊跟诊收集肿瘤病案,建立导师李家庚教授治疗肿瘤病案数据库。运用中医药大数据智能处理与知识服务系统频数、关联和聚类分析功能对李家庚教授治疗肿瘤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经整理并统计,有关经方治疗肿瘤的文献报道自1982年以来逐渐上升;经方治疗肿瘤共涉及70首经方,其中35首经方出自《伤寒论》,35首出自《金匮要略》,数量相当,但《伤寒论》方使用占原书比例略高;经方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4位依次为四逆散、小柴胡汤、五苓散、下瘀血汤、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大柴胡汤、黄芪建中汤、乌梅丸、千金苇茎汤、桂枝茯苓丸、大黄?虫丸、薯蓣丸、小陷胸汤。现代医家经方治疗肿瘤的高频药物中,频数≥60的药物排序依次为甘草、半夏、白芍、茯苓、柴胡、党参、白术、大枣、黄芩、桂枝;其中比重最高的是补虚药,占比24.72%,比重较高的药物依次为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活血祛瘀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理气药和温里药,此八类药物占比达85.81%;药味以甘、苦、辛味三者为主,其中甘味药占比31.24%,苦味药占比25.67%,辛味药占比23.74%;药性温性占比28.25%,寒性占比22.06%,平性占比20.36%,微寒占比13.89%,微温占比6.94%,从整体上看,温热之性(温性、微温)药物比重与寒凉(寒性、微寒)之性比重基本持平;药物归经以脾、胃、肺、肝、经为主;主要药对有桃仁和土鳖虫、茯苓和白术、生地黄和麦冬、柴胡和白芍、半夏和黄芩;尤为重视补虚药与各种祛邪药的配伍。经方在肿瘤并发症应用中癌性发热、癌性疼痛和恶性胸腹水应用范围广,配合化疗主要用于化疗后消化道反应治疗。李家庚教授治疗肿瘤,共纳入66例患者,725诊次,总有效率81.82%,平均年龄57.29岁,女性多于男性;以肺癌、乳腺癌数量居多;使用频率≥50%的药物有白花蛇舌草、山楂、丹参、甘草、白蚤休、赤白芍、黄芪、香附、黄连、川芎;清热药使用频率最高,占总频率的22.41%,前八类药物累积频率达84.15%,依次为清热药、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消食药和活血祛瘀药;药味以苦、甘、辛味三者为主,其中苦味药占比26.61%,甘味药占比26.25%,辛味药占比22.57%;药性温性占比26.90%,寒性占比17.57%,微寒占比16.39%,平性占比16.24%,微温占比13.16%,从整体上看,温热之性(温性、微温)药物比重略高于寒凉(寒性、微寒)之性;药物归经以肝、脾经为主;主要药对有白花蛇舌草和白蚤休、赤芍和白芍、薏苡仁和威灵仙、香附和枳壳、玄参和麦冬;核心方有:1.肿瘤基本方:白花蛇舌草、白蚤休、半枝莲、赤芍、白芍、丹参、黄芪、炒二芽;2.气机郁滞证:山慈菇、枳实(枳壳)、香附、柴胡、陈皮、橘络、当归;3.消化道肿瘤方:红豆杉、川芎、延胡索、云苓、茯神、陈皮、山楂、海螵蛸、白及、甘草;4.乳腺癌、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癌方:夏枯草、赤芍、炒莪术、薏苡仁、威灵仙。结论1.现代医家与李家庚教授经方理论辨治肿瘤均认为肿瘤“本虚标实”,其中以“正虚为本”、“气机郁滞”为肿瘤的主要病机。2.现代医家经方治疗肿瘤与李家庚教授治疗肿瘤主要治则一致,以“扶正祛邪”“调畅气机”为主要治则。3.现代医家经方治疗肿瘤,重视补虚药与祛邪药的配合使用,注重后天之本脾胃的调理,处方整体用药平和。4.李家庚教授治疗肿瘤祛邪与扶正并重,治疗大法:清热解毒、疏肝解郁、扶正培本、顾护胃气。5.经方在肿瘤并发症应用中癌性发热、癌性疼痛和恶性胸腹水应用范围广,配合化疗主要用于化疗后消化道反应治疗,但方剂偏单一,辨证论治深度不够。6.中医药大数据智能处理与知识服务系统,比传统数据挖掘方法,更能准确客观的表示并呈现出知识元的空间关系,直观评判知识效果。
范猛[6](2013)在《护肝抑瘤汤联合介入治疗脾虚、瘀毒内留型肝癌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护肝抑瘤汤联合介入治疗肝癌(脾虚、瘀毒内留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要求64例肝癌介入术后(脾虚、瘀毒内留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见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见对症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汤剂护肝抑瘤汤治疗1个疗程(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体瘤客观疗效、卡氏评分、中医症候评分、AFP、肝功能,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实体瘤疗效方面,治疗组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15例,稳定5例,进展2例,总有效率:78.1%,对照组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6例,稳定6例,进展2例,总有效率为75%,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实体瘤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中医症候积分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3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治疗组患者4周后生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4周后生化指标较前虽也有降低,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生化指标比较治疗组AST、DBIL ALP、AFP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KPS评分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安全性好。结论:护肝抑瘤汤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脾虚、瘀毒内留型),能改善中医临床症状和肝功能,降低AFP,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张书陆[7](2013)在《国医张步桃运用经方辨治肿瘤学术经验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肿瘤(含癌)是现代闻之丧胆的普遍致死疾病,西医主要采取毒杀策略,其缺失难以胜数。张老乃台湾中医四大名医,其以中药治疗肿瘤相当独特且屡建功效。因此,本文就以张老的医案进行搜集和分析,找出张老治疗肿瘤的原理,作为中医治疗肿瘤的最佳参考。方法:首先谈到中西医治肿瘤的观点,进而说明古今中医对肿瘤的辨证论治(从战国时代到近代),再特别针对仲景先生《伤寒杂病论》有关于肿瘤的辩证论治进行详细剖析,最后才剖析张老的肿瘤治病原则,作为中医二千年传承的最佳范例。结果:张老提出“人瘤共存”为治肿瘤的基础概念,再以肿瘤来自于痰湿、气滞、血瘀、热毒的病因病机,运用《伤寒论》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为肿瘤找自然消失的去路,重视活血化瘀药和攻积兼气分药的原则,加上一些用药技巧和禁忌等数种原则,给中医提供肿瘤治疗相当清晰的思路,更提供医案遍布现代16种常见的肿瘤,以落实张老的治疗肿瘤原理。结论:本文针对张老治疗最独特的六种肿瘤,根据张老治肿瘤原理,以实际医案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使得中医师知道如何依循张老治瘤原则进行辨证论治,以传承中医二千年的辉煌历史,期望中医在科研支持之下,能与西医并驾齐驱,共谋世界健康。
赵红霞[8](2012)在《膈下逐瘀汤联合环磷酰胺对EAC肝癌小鼠肿瘤间质血管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研究膈下逐瘀汤联合西药常用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TX)对EAC肝癌小鼠肿瘤间质血管数目、血管生成情况、血管内皮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等方面的影响,来探讨其抗肝癌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化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和合药组。在无菌条件下,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于左腋窝皮下接种浓度为2×106/ml的EAC肝癌小鼠细胞株悬液0.2m1/只。48h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空白组)、生理盐水(模型组)、膈下逐瘀汤、CTX、膈下逐瘀汤+CTX处理小鼠,连续给药10d,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状态,检测自主活动度、体重,光镜下观察肿瘤间质血管数目,电镜下观察肿瘤间质血管生成情况,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瘤体内微血管密度(MVD)。结果:1.各组小鼠一般状态:模型组,小鼠精神萎靡,饮食量少,毛色晦暗,运动迟缓:西药组,小鼠精神差,食量较模型组有增加,毛色稍暗,运动迟缓;中药组,小鼠精神较差,食量较模型组增加,皮毛较光滑,运动略迟缓;合药组,小鼠精神状态良好,食量较模型组有明显增加,皮毛光滑,运动较灵活,接近正常小鼠的一般状态。2.各组小鼠自主活动度: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西药组、合药组小鼠在5min内的自主活动次数及站立次数均有增加,但合药组更接近空白组,且与空白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各组小鼠体重:与空白组相比,其他各组小鼠体重均明显下降,且以模型组下降的最多;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与合药组小鼠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以合药组小鼠体重增长最多,更接近空白组的小鼠体重。4.各组小鼠肿瘤间质血管数目:光镜下,模型组肿瘤间质.平均每个高倍镜视野下(200×)可见6-12个毛细血管.较中药组、西药组、合药组密集:合药组肿瘤间质,平均每个高倍镜视野(200×)下只有3-5个毛细血管,为新牛毛细血管数量最少的组。5.各组小鼠肿瘤间质血管生成情况:电镜下,模型组肿瘤组织内,新牛毛细血管管壁薄,内皮细胞之间间隙大,基底膜薄且松散,中药组、西药组和合药组肿瘤组织内,新生的毛细血管管壁薄且不连续,内皮细胞间以伪足联系,可见到部分残存的血管碎片,但以合药组的血管结构破坏最为严重。6.各组小鼠VEGF和MVD变化情况:免疫组化显示,中药组、西药组与合药组,VEGF阳性的表达及MVD值均低于模型组,合药组降低最为明显。结论:1.膈下逐瘀汤联合环磷酰胺有改善EAC肝癌小鼠的一般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作用。2.膈下逐瘀汤联合环磷酰胺有抑制EAC肝癌小鼠肿瘤间质血管生成的作用。3.膈下逐瘀汤联合环磷酰胺有降低EAC肝癌小鼠肿瘤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的作用。4.膈下逐瘀汤联合环磷酰胺有降低EAC肝癌小鼠肿瘤组织MVD值的作用。5.膈下逐瘀汤联合环磷酰胺提高EAC肝癌小鼠的生存质量,抑制肿瘤间质血管生长的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VEGF蛋白的表达和减少肿瘤间质中的微血管密度而实现的。
林铭堉[9](2011)在《《神农本草经》对研发抗肿瘤中药的贡献》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在现代最令人们恐惧且束手无策者,莫过于癌症了,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肿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持续上升,2007年38个中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76.16/10万,恶性肿瘤依然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全世界的专家学者,莫不极力寻找有效的药物。《神农本草经》乃我中华民族现存最古老的医典之一,她反映了东汉以前药物学术经验及其成就。为我国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医药理论体系形成的四大标志之一。她奠定了中药学基础,中药理论体系便由此发生、发展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对中药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至今仍对中医各二级学科,特别是中医抗肿瘤中药的研发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故期望透过整理《神农本草经》抗肿瘤中药的研究来抛砖引玉,以便利人们对抗肿瘤中药的研发,以减少人类的病痛,在延长人类生命及改善生存质量有所贡献。研究方法:1.选定《神农本草经》版本。目前《神农本草经》版本诸多,经再三比较其内容,本经部份是否完备及编辑方式是否正确,确定以张登本主编之《神农本草经》全注全译为本研究之主要参考本。并简单介绍中医肿瘤学的基本内容,以方便后面《神农本草经》药物分述的开展。2.本文所摘录研究之中药选定是依据:1)《神农本草经》各药原文中载有肿瘤相关病症,如症瘕、积聚、痈疽、肿瘤之中药。2)现代有关肿瘤的书籍:①周岱翰教授主编的《临床中医肿瘤学》,②刘春安、彭明主编的《抗癌中药大词典》,两书中记载与《神农本草经》共同之中药,作为本研究之素材。将选取出的中药按肿瘤常用治疗法则分为六大类。每药按《神农本草经》原文、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临床应用、化学成分、现代药理、临床研究八个部分,将相关文献中的资料整理归纳陈列,传统论述与现代医学对该药的相关记载,相互对照,作为临床研究治疗之参考。3.尝试归纳《神农本草经》抗肿瘤中药在常见肿瘤治疗中的运用;以及对某些常用、疗效显着的抗肿瘤中药进行深入、详细的介绍,包括详细的抗癌成分、抗癌药理、抗癌临床应用和现代剂型。结果:1.中医肿瘤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方法,研究肿瘤疾病发生、发展及其防治规律的专门学科,其学术内容涵盖肿瘤的病因学、发病学、中医四诊在肿瘤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中的应用等。中医肿瘤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形成一门以中医特色为主的独特学术体系。中医肿瘤学有完整的中医肿瘤命名、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体系。2.《神农本草经》为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着,大约成书于西汉至东汉时期。文章讨论了《神农本草经》书名的来由,介绍了《神农本草经》目前各种辑本的情况。《本经》首创上、中、下三品分类法。三品分类法是基于当时人们对药物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而得出的。此种分法对汉代及其以前按“草木虫石谷”“五药”分类法有所发展,并对后世本草学家对药分类法的形成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发作用。随着本草分支学科的发展,后世医家发展了三品分类法,不断完善本草的分类法,如纲目分类法、或按功效治法分类法则等。本文选取目前临床较常使用且抗肿瘤功效较好之中药共115味(上品43味,中品45味,下品27味),按常见肿瘤常见治法活血化瘀法、化痰祛湿法、软坚散结法、以毒攻毒法、扶正固本法,将上述中药重新分类为:清热解毒类:干地黄、龙胆、白英、黄连、茵陈蒿、槐实、苍耳子、栝蒌根、苦参、茈胡、百合、知母、黄芩、茅根、紫草、败酱、地榆、牡丹、石苇、栀子、孽木、羚羊角、牛黄、大黄、草蒿、贯众、白头翁、羊桃、蓝实。活血化瘀类:薄黄、卷柏、丹参、徐长卿、王不留行、牡桂、麝香、木香、川芎、芍药、紫葳、桃核仁。化痰祛湿类:滑石、菖蒲、车前子、干姜、瞿麦、贝母、白芷、紫苑、橘柚、白鲜皮、枳实、厚朴、猪苓、五加皮、杏仁、白僵蚕、半夏、桔梗、旋复花、射干、泽漆、皂荚。软坚散结类:牡蛎、海藻、鳖甲、泽兰、乌贼骨、夏枯草、连翘、蜚虻。以毒攻毒类:雄黄、露蜂房、附子、莨菪子、芫花、鬼臼、巴豆、瓜蒂、斑猫、水蛭、虾蟆、(?)虫、甘遂、商陆。扶正固本类:人参、天门冬、甘草、菟丝子、女萎、麦门冬、薯蓣、薏苡仁、石斛、巴戟天、赤芝、黄芪、肉苁蓉、续断、五味子、枸杞、茯苓、杜仲、桑上寄生、女贞实、大枣、阿胶、龟甲、当归、元参、淫羊藿、狗脊、山茱萸、龙眼、鹿茸。每味中药按“本经内容、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临床应、化学成分、现代药理、临床研究”详细论述。3.详细介绍了《神农本草经》所载中药在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原发性肝癌、子宫颈癌、卵巢癌、恶性淋巴瘤常见肿瘤中的临床应用;特别介绍了《神农本草经》里当前常用抗癌中药:苦参、青黛(蓝实)、雄黄、赤芝、黄芪、人参、斑蝥、蟾蜍的抗癌成分、抗癌药理、临床应用和现代新剂型。
朵丽莉[10](2010)在《介入治疗配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多发性恶性肿瘤之一,它起病隐匿,早期病人多无症状,发现多为晚期,无法行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是目前非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案,但介入治疗后的疗效维持、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仍是临床需要研究探讨的内容,而中医药的治疗中晚期肝癌时具有改善临床症状,缩小肿瘤及延长带瘤生存期等方面的效果。本文从中西医角度介绍了原发性肝癌的各种治疗方法,并总结了近年来中药配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面的内容。并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多年临床经验,选取治疗肝癌的经验方剂,为其进一步研究在原发性肝癌介入后的作用,与单纯介入组对比疗效。研究目的:①观察肝癌介入治疗配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②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的必要性研究方法:本研究使用前瞻性研究,运用DME、循证医学等方法学,采用多中心平行对照及自身前后对照、分层区组随机入组设计方法,收集了2009年至2010年期间120例原发性肝癌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试验组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并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使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通过对介入前后AFP、肿瘤大小、卡氏评分、疗效评价的对比及半年生存率分析,来确定中药配合介入治疗肝癌是否可以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1.数据对比。经治疗4周后,试验组各项数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AFP值下降率为55.2%,肿瘤缩小率为64.94%,卡氏评分提高率为63.33%,疗效评价中PR为51.67%,MR为26.67%,SD为18.33%,PD为3.33%。对照组AFP值下降率为39.3%,肿瘤缩小率为4 0.63%,卡氏评分提高率为10%,疗效评价中PR为36.67%,MR为31.67%,SD为23.33%,PD为8.33%。而半年生存率,临床数据观察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但经X2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2.研究表明中药配合介入治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提高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结论:中药在肝癌介入治疗期间的联合应用具有明显良性调节作用,它可以明显增强抑瘤作用,改善了患者症状,提高了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期。中药配合介入治疗肝癌,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有着重要的临床和社会价值。
二、猕铁汤与介入化疗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猕铁汤与介入化疗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裴氏疏肝养胃汤联合SOX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基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入选标准 |
1.3 伦理学要求 |
2.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方法 |
3.主要技术路线图 |
4.研究结果 |
4.1 入组情况 |
4.2 基线资料 |
4.3 疗效性指标观测结果 |
4.4 安全性指标观测结果 |
讨论 |
1 裴正学教授对胃癌的认识 |
1.1 裴正学教授治疗中晚期胃癌立足“肝胆枢机”理论 |
1.2 裴正学教授治疗胃癌从肝胆论治 |
2.疏肝安胃汤的组方分析 |
3 裴氏疏肝养胃汤单味药物分析 |
4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4.1 裴氏疏肝养胃汤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
4.2 裴氏疏肝养胃汤对肿瘤病灶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
4.3 安全性分析 |
结语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中晚期胃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 |
1.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胃癌的进展 |
2.现代医学对进中晚期胃癌的治疗进展 |
3.中晚期胃癌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扶阳益肝汤改善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
1.1 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 |
1.2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1.3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现状 |
1.4 肝癌TACE术的应用现状 |
2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概述 |
2.1 病因病机 |
2.2 肝癌介入术后的辨证论治 |
3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肝癌诊疗的不足及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分组方案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病例脱落标准 |
1.7 病例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临床疗效指标评定标准 |
2.5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三部分 结果 |
1 病例脱落、剔除情况 |
2 基线资料的比较分析 |
3 两组治疗后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比较 |
3.1 两组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的比较 |
3.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的比较 |
4 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
4.1 两组治疗后实体瘤m RECIST评价的比较 |
4.2 两组治疗前后AFP水平变化的比较 |
4.3 两组治疗前后PT的比较 |
4.4 两组治疗前后ALT、AST、TBi L、ALB的比较 |
5 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肿瘤复发率比较 |
6 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死亡率的比较 |
7 不良反应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扶阳理论与“内阳外阴”阴阳本体结构理论 |
1.1 对扶阳理论的认识 |
1.2 “内阳外阴”阴阳本体结构理论的阐释 |
1.3 扶阳思想与“内阳外阴”本体结构理论的相通性 |
2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之本及治疗方向 |
2.1 肝癌的发病:阳虚为本 |
2.2 基于扶阳思想与阴阳本体结构理论认识肝癌的病机及治法 |
3 扶阳益肝汤配伍及药理作用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两组治疗后Karnofsky评分疗效比较分析 |
4.2 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疗效比较分析 |
4.3 两组治疗后实体瘤m RECIST评价结果分析 |
4.4 两组治疗后AFP疗效比较分析 |
4.5 两组治疗后PT疗效比较分析 |
4.6 两组治疗后ALT、AST疗效比较分析 |
4.7 两组治疗后TBiL、ALB疗效比较分析 |
4.8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预后分析 |
4.9 不良反应分析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中医药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益肝消瘤方治疗肝癌介入术后毒副作用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医研究及治疗原发性肝癌现状 |
1.1.1 肝癌病名源流 |
1.1.2 肝癌的病因病机及病理 |
1.1.3 中医治疗肝癌的原则 |
1.1.4 中医辨证施治肝癌的研究进展 |
1.1.5 中药内治法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 |
1.1.6 中药外治法及针灸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 |
1.1.7 中医药联合肝癌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
1.2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及介入治疗的进展 |
1.2.1 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调查 |
1.2.2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1.2.3 原发性肝癌的现代治疗及进展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一般资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剔除标准 |
2.1.6 病例脱落与处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治疗方法 |
2.2.2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
2.2.3 统计学分析 |
2.3 研究结果 |
2.3.1 两组治疗后TACE相关不良反应症状持续时间对比 |
2.3.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对比 |
2.3.3 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对比 |
2.3.4 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对比 |
2.3.5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对比 |
2.3.6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对比 |
2.3.7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对比 |
2.3.8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对比 |
第三章 讨论 |
3.1 益肝消瘤方的立法依据 |
3.2 益肝消瘤方药物组成及分析 |
3.3 现代药理学研究 |
3.4 课题疗效评价及分析 |
3.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王飞教授治疗肺系疾病学术及临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王飞教授治疗肺系疾病学术观点 |
1.1 发皇古义,融汇新知,规范毒邪内涵 |
1.2 溯源融今,衷中参西,诠释雾霾因机 |
1.3 善于创新,大胆立说,立足正虚毒瘀 |
1.4 补虚泻实,正邪兼顾,提出益气解毒 |
1.5 理实一体,病证结合,不离整体时空 |
1.6 圆机活法,化裁古方,重视临证效验 |
2.益气解毒法治疗肺系疾病临床经验总结 |
2.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2.2 感染后咳嗽 |
2.3 咳嗽高敏综合征 |
2.4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
2.5 老年人肺炎 |
2.6 支气管肺癌 |
3.王飞教授治疗肺系疾病常用验方举要 |
3.1 感毒清 |
3.2 加减参苏饮 |
3.3 宣肺止嗽散 |
3.4 肺络舒 |
3.5 补肺还五汤 |
3.6 肺纤汤 |
3.7 清肺化痰汤 |
4.王飞教授治疗普通感冒常用方药分析 |
4.1 病例资料来源 |
4.2 病例资料选择 |
4.2.1 诊断标准 |
4.2.2 纳入标准 |
4.2.3 排除对象 |
4.3 统计学方法 |
4.4 结果 |
4.5 讨论 |
4.5.1 重视补气药物的应用 |
4.5.2 重视解毒药物的应用 |
4.5.3 非透发祛邪不为其治 |
4.5.4 恢复肝肺气机之升降 |
4.5.5 临证尚须三因以治宜 |
5.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益气解毒法在内科常见难治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件 |
(5)基于数据挖掘李家庚教授辨治肿瘤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经方辨治肿瘤的理论基础 |
一、经方 |
(一) 经方的定义 |
(二) 经方的特点 |
二、《伤寒杂病论》理论与肿瘤辨治研究 |
(一) 《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与肿瘤辨治研究 |
(二) 《金匮要略》脏腑辨证理论与肿瘤辨治 |
第二部分 经方治疗肿瘤现代期刊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以经方为主辨治肿瘤研究 |
一、研究资料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纳入标准 |
(三) 排除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数据来源和收集 |
(二) 搜索关键词 |
(三) 病案与处方整理 |
(四) 中药规范化处理 |
(五) 方药数据库建立和转化 |
(六) 数据挖掘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一) 文献研究述要 |
(二) 文献统计结果 |
(三) 方剂统计结果 |
(四) 药物统计结果 |
四、讨论 |
(一) 现代医家对经方辨治肿瘤的认识 |
(二) 现代医家经方辨治肿瘤用药规律分析 |
第二节 以经方辅助肿瘤治疗的研究 |
一、研究资料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纳入标准 |
(三) 排除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数据来源和收集 |
(二) 搜索关键词 |
(三) 文献整理 |
(四) 数据库建立与分析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一) 经方治疗肿瘤并发症 |
(二) 经方配合手术 |
(三) 经方配合化疗 |
(四) 经方配合放疗 |
四、讨论 |
第三部分 李家庚教授临床经验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一) 研究对象 |
(二) 诊断标准、纳入和排除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病案收集和整理 |
(二) 中药规范化处理 |
(三) 录入信息和数据库建立 |
(四) 数据挖掘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一) 一般资料结果 |
(二) 药物频数统计结果 |
(三) 药物归类统计结果 |
(四) 药物特征统计结果 |
(五) 药物聚类和关联分析结果 |
四、讨论 |
(一) 导师对肿瘤的认识 |
(二) 一般资料分析 |
(三) 导师治疗肿瘤的用药规律探讨 |
(四) 经方辨治肿瘤现代期刊文献研究结果与导师临床经验结果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搜索关键词《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参考表 |
附录三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护肝抑瘤汤联合介入治疗脾虚、瘀毒内留型肝癌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分组 |
2. 观察病例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肝癌介入治疗的禁忌症与适应症 |
2.3.1 肝癌介入治疗的禁忌证 |
2.3.2 肝癌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
2.4 纳入标准 |
2.5 排除标准 |
2.6 病例的剔除与脱落 |
2.7 剔除和脱落病例的处理 |
3. 研究方法 |
3.1 治疗分组 |
3.2 给药方法 |
3.2.1 药物治疗 |
3.2.2 疗程 |
4. 观察内容及方法 |
4.1 安全性观察项目及方法 |
4.2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 |
4.3 疗效评分标准 |
4.3.1 肝癌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 |
4.3.2 中医症候疗效评定标准 |
4.3.3 甲胎蛋白测定 |
4.3.4 肝功能测定 |
4.3.5 行为状况评分标准 |
4.4 安全性评价标准 |
5 资料的收集及统计学处理 |
第二部分 结果 |
1. 一般资料均衡性的检验 |
2. 疗效评价 |
2.1 两组实体瘤客观疗效评价表 |
2.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改善情况 |
2.3.1 治疗组患者治疗4周后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
2.3.2 对照组患者治疗4周后生化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生化指标比较 |
2.5 两组患者KPS评分改善情况比较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西医对肝癌的认识 |
1.1 肝癌的定义和分类 |
1.2 肝癌的病因病机 |
1.3 肝癌的西医诊断 |
1.4 肝癌的西医治疗 |
1.4.1 手术治疗 |
1.4.2 肝癌的介入治疗 |
1.4.3 肝癌的其它治疗 |
2. 中医对肝癌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2.2 辨证分型 |
2.3 肝癌的辩证施治 |
2.4 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机理 |
3. 肝癌介入术后的病因病机 |
4. 护肝抑瘤汤的组方思想 |
5. 护肝抑瘤汤的组方分析 |
5.1 方药 |
5.2 组方原理及药理研究 |
5.2.1 组方原理 |
5.2.2 现代药理学研究 |
6. 护肝抑瘤汤的临床疗效分析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Karnofsky理分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7)国医张步桃运用经方辨治肿瘤学术经验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1 选题意义 |
2 研究架构与方法 |
2.1 研究架构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成果与期望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一:“肿瘤病”中西医概说 |
1 肿瘤概述 |
1.1 肿瘤 |
1.2 现代医学对癌瘤的认识 |
1.3 肿瘤的命名 |
2 中医肿瘤的病因病机 |
2.1 癌毒是肿瘤产生的特异病因 |
2.2 癌毒内生是恶性肿瘤的始动之因 |
2.3 正气不足是癌症的内在依据 |
2.4 气滞、痰浊、血瘀是肿瘤的重要病理变化 |
2.5 精神情志与癌症 |
3 现代中医对癌瘤的辨证论治 |
3.1 治疗原则 |
3.2 治疗方法 |
3.3 手术放化疗后的中医治疗法则 |
4 中药抗肿瘤研究思路 |
4.1 临床常用的抗肿瘤中药 |
4.2 中药治疗肿瘤的机理探讨 |
5 展望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二:仲景有关肿瘤论治述要 |
1 经方对肿瘤病的治疗原则 |
1.1 扶正祛邪 |
1.2 祛邪法的具体运用 |
1.3 扶正法的具体运用 |
2 经方方药对肿瘤病的治疗 |
2.1 解表宣肺类 |
2.2 泻下攻逐类 |
2.3 温里散寒类 |
2.4 扶正补虚类 |
2.5 理气和中消痞类 |
2.6 化痰行水类 |
2.7 其它 |
3 经方用于癌瘤常见症状的治疗 |
3.1 发热 |
3.2 疼痛 |
3.3 积聚、症瘕 |
3.4 黄疸 |
3.5 虚劳 |
3.6 瘀血 |
3.7 痰饮 |
3.8 其它并发症 |
3.9 癌瘤手术或放、化辽的经方配合治疗 |
3.10 经方治疗癌前病变 |
4 经方对肿瘤病的预防--治未病 |
4.1 未病先防 |
4.2 早期治疗 |
4.3 既病防变 |
4.4 既愈防复 |
5 开发经方治疗癌瘤的研究价值 |
第三章 张步桃辨治肿瘤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整理 |
1 张步桃辨治肿瘤学术思想 |
1.1 悟道本“人瘤共存” |
1.2 病因重“虚痰瘀毒” |
1.3 辨治遵“仲景八法” |
2 张步桃治肿瘤医话 |
2.1 用活血化瘀法治愈子宫肌瘤 |
2.2 用逍遥散与真人活命饮治乳癌 |
2.3 用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治胰脏癌 |
2.4 用健脾之药治脑瘤及术后,眼皮下垂 |
2.5 用白虎加参汤合小柴胡汤治血癌(白血病)反复高热 |
2.6 用旋覆代赭石汤治胃肿瘤、胃癌 |
2.7 用平胃散合茵陈五苓散治直肠癌术后大便次数多 |
2.8 用归四逆汤治皮肤癌 |
2.9 用清燥救肺汤治肺癌 |
2.10 用茵陈五苓散合加味逍遥散治肝肿瘤 |
2.11 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肝胆肿瘤 |
2.12 用小柴胡汤治肿瘤,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
2.13 攻积之剂必用气分之药 |
2.14 并非人人都可以用黄耆、红枣提升免疫 |
2.15 过敏体质的人比较不容易得癌症 |
2.16 肿瘤的转移位置在中医来看是有迹可循 |
3 张步桃辨治肿瘤医案与经验分享 |
3.1 淋巴组织肿瘤 |
3.2 口腔黏膜肿瘤 |
3.3 子宫肌瘤 |
3.4 肝血管瘤 |
3.5 乳房肿瘤 |
3.6 骨肉瘤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附录 |
致谢 |
(8)膈下逐瘀汤联合环磷酰胺对EAC肝癌小鼠肿瘤间质血管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结果 |
分析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图及说明 |
(9)《神农本草经》对研发抗肿瘤中药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中医肿瘤学的概述 |
1.1 中医学对肿瘤相关病名的认识 |
1.2 中医对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对肿瘤的辨证论治大法 |
1.3.1 辨证 |
1.3.2 论治及治法 |
第二部分 《神农本草经》的沿革 |
2.1 书名的来由 |
2.1.1 "本草"的来源 |
2.1.2 神农氏与本草之关系 |
2.2 各种辑录本简介 |
2.2.1 几个重要的辑录本 |
2.2.2 其它几种辑录本 |
2.2.3 《神农本草经》的现代研究本 |
第三部分 依中医抗肿瘤功效、治法对《神农本草经》有关药物的分类 |
3.1 摘录抗肿瘤中药统计 |
3.2 六大类中药分述 |
3.2.1 清热解毒类29味 |
干地黄 |
龙胆 |
白英 |
黄连 |
茵陈蒿 |
槐实 |
蓝实 |
葈耳实 |
栝楼根 |
苦参 |
茈胡 |
百合 |
知母 |
黄芩 |
茅根 |
紫草 |
败酱 |
地榆 |
牡丹 |
石韦 |
栀子 |
蘖木 |
羚羊角 |
牛黄 |
大黄 |
草蒿 |
贯众 |
白头翁 |
羊桃 |
3.2.2 活血化瘀类12味 |
蒲黄 |
卷柏 |
丹参 |
徐长卿 |
王不留行 |
牡桂 |
麝香 |
木香 |
芎藭 |
芍药 |
紫葳 |
桃核仁 |
3.2.3 化痰祛湿类22味 |
滑石 |
菖蒲 |
车前子 |
橘柚 |
干姜 |
瞿麦 |
贝母 |
白芷 |
紫苑 |
白鲜 |
枳实 |
厚朴 |
猪苓 |
五加皮 |
杏核仁 |
白殭蚕 |
半夏 |
桔梗 |
旋覆花 |
射干 |
泽漆 |
皂荚 |
3.2.4 软坚散结类8味 |
牡蛎 |
海藻 |
鳖甲 |
泽兰 |
乌贼鱼骨 |
连翘 |
夏枯草 |
蜚虻 |
3.2.5 以毒攻毒类14味 |
雄黄 |
露蜂房 |
附子 |
莨菪子 |
荛花 |
鬼臼 |
巴豆 |
瓜蒂 |
斑蝥 |
水蛭 |
虾蟆 |
(?)虫 |
甘遂 |
商陆 |
3.2.6 扶正固本类30味 |
人参 |
天门冬 |
甘草 |
菟丝子 |
女萎 |
麦门冬 |
薯蓣 |
薏苡仁 |
石斛 |
巴戟天 |
赤芝 |
黄芪 |
肉苁蓉 |
续断 |
五味子 |
枸杞 |
茯苓 |
杜仲 |
桑上寄生 |
女贞实 |
大枣 |
阿胶 |
龟甲 |
当归 |
元参 |
淫羊藿 |
狗脊 |
山茱萸 |
龙眼 |
鹿茸 |
第四部分 《神农本草经》所载抗中药在常见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4.1 肺癌 |
4.2 鼻咽癌 |
4.3 乳腺癌 |
4.4 食管癌 |
4.5 胃癌 |
4.6 大肠癌 |
4.7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 |
4.8 子宫颈癌 |
4.9 卵巢癌 |
4.10 恶性淋巴瘤 |
第五部分 《神农本草经》所载、现代抗癌常用的中药介绍 |
5.1 人参 |
5.2 赤芝 |
5.3 黄芪 |
5.4 苦参 |
5.5 雄黄 |
5.6 斑蝥 |
5.7 蟾蜍 |
5.8 青黛(蓝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介入治疗配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中药配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回顾 |
一. 肝癌的概述 |
二. 古代文献及中医治疗 |
1 病名 |
2 病因病机 |
3 治疗原则 |
4 辨证分型及方药 |
4.1 肝郁脾虚型 |
4.2 气滞血瘀型 |
4.3 脾虚血瘀型 |
4.4 肝胆湿热型 |
4.5 阴虚内热型 |
4.6 脾肾阳虚型 |
三. 西医治疗及TACE的优势 |
四. 介入治疗配合中药治疗肝癌的近代研究 |
1 提高肿瘤抑制率及延长生存期 |
2 改善临床症状 |
3 提高生存质量 |
4 缓解介入治疗后不良反应 |
4.1 对介入治疗所致造血系统及免疫功能的损害起保护作用 |
4.2 减轻介入治疗的消化道反应 |
五. 总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 研究材料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入选标准 |
2 研究方案和技术 |
2.1 试验药品 |
2.2 治疗方案 |
二. 研究结果分析 |
1 人口学特征性分析 |
2 两组间病情程度特征比较 |
3 疗效评价 |
3.1 AFP数值 |
3.2 肿瘤大小 |
3.3 卡氏评分提高率 |
3.4 半年生存率 |
3.5 生存期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 立论依据 |
1. 脾虚气滞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病机 |
2. 脾虚气滞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
3. 健脾理气法针对原发性肝癌之病因 |
二. 治法方药分析 |
1. 治法 |
2. 方药分析 |
三. 临床结果分析 |
四.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表 |
四、猕铁汤与介入化疗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裴氏疏肝养胃汤联合SOX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D]. 张海伟.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扶阳益肝汤改善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临床观察[D]. 梁新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益肝消瘤方治疗肝癌介入术后毒副作用的临床疗效研究[D]. 孟庆娥.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王飞教授治疗肺系疾病学术及临床经验总结[D]. 王雷.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基于数据挖掘李家庚教授辨治肿瘤临床经验研究[D]. 陈赛里.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12)
- [6]护肝抑瘤汤联合介入治疗脾虚、瘀毒内留型肝癌的临床疗效研究[D]. 范猛.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3(02)
- [7]国医张步桃运用经方辨治肿瘤学术经验整理与研究[D]. 张书陆.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 [8]膈下逐瘀汤联合环磷酰胺对EAC肝癌小鼠肿瘤间质血管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D]. 赵红霞.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2(07)
- [9]《神农本草经》对研发抗肿瘤中药的贡献[D]. 林铭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09)
- [10]介入治疗配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研究[D]. 朵丽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