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云金杆菌S387防治水稻一代二化螟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雷云飞[1](2021)在《江津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试验示范》文中提出
杜润帮[2](2021)在《水稻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研究 ——以川渝稻区为例》文中提出水稻是川渝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方式为单季中稻。除成都平原外,均以山地稻田为主,其地形、气候极为复杂,水稻病虫害发生危害较重,稻田肥料流失较为普遍。旱育(秧)、直播、免耕、机栽秧等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的轻型栽培技术在川渝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发生较大变化。部分病虫有加重发生的趋势。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水稻纹枯病Thanatcphorus cucumcris(Frank)Donk、稻瘟病pyricutaria oryzae Cav等发生面积扩大、爆发频度较高。由于农药化肥施用不合理,甚至滥用导致水稻病虫草害抗药性增强、稻田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安全。本研究基于昆虫种群生态学原理与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调查了水稻栽培方式的改变对应的水稻害虫种群数量变化,采用灯光诱捕、田间调查、生物学特性研究以及大田试验示范等方法,以探索水稻农药化肥减量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优化水稻病虫草害农药化肥减量综合治理和在川渝稻区全面推广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明确了川渝稻区种植方式改变对越冬代螟虫发生数量的影响分析了四川省5个重点测报区县2010-2019年间插秧方式的改变、稻田种养方式的变化以及历年二化螟越冬及冬后一代、二代发生数量。在此基础上结合2019年川渝稻区15个区县不同免耕类型田二化螟发生情况及螟虫种群组成,分析水稻不同栽培模式对川渝稻区螟虫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稻区各区县传统手工插秧面积逐年减少,机插秧逐年上升,稻渔、稻鸭立体种养稻田逐年增加。二化螟越冬虫量及一代、二代二化螟虫量与插秧方式及稻田种养(鸭、渔)面积逐年增加有关。以传统手工插秧且常年面积不变,则二化螟冬前、冬后、一代、二代虫量逐年上升,以机插秧及稻田种养(鸭、渔)面积逐年增加的稻区,冬前、冬后、一代、二代二化螟虫量呈平稳或下降趋势,虫量逐年减少。四川稻区整体比重庆稻区二化螟越冬数量多,水稻螟虫越冬以二化螟为主,占比88.36%,大螟占比10.14%,三化螟占比1.40%;几种免耕+稻草还田类型田二化螟越冬数量分别为直播田>传统种收>冬闲田>机械种收>稻渔共育>稻鸭共育,特色类型田“再生稻>冬种榨菜”。插秧方式的变化及稻田种养面积的增加对二化螟越冬数量减少具有协同效用,对大螟数量上升有正反馈作用,不同免耕类型田二化螟越冬数量不同,水稻机械种收及稻渔(鸭)共育的免耕类型田二化螟越冬数量量相对较少。2.明确了重庆稻区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生物学习性2018-2019年灯下诱虫情况和田间系统调查结果表明重庆稻区主要虫害白背飞虱、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2018-2019年秀山县灯下始见期均为4月中下旬,年均迁入峰次为2-3次。白背飞虱和褐飞虱4月下旬灯下有零散虫源逐步迁入,5月下旬-7月下旬持续迁入重庆稻区。稻纵卷叶螟6月下旬-8月上旬持续迁入,但2019年较2018迁入高峰早7-10d;白背飞虱虫量爆发期分别在6月上旬、下旬,7月上旬和下旬。2108年较2019年灯下高峰期白背飞虱推迟20d,褐飞虱推迟13d,田间系统调查白背飞虱持续峰期缩短20d,褐飞虱持续峰期基本一致,但2018年褐飞虱整体呈高爆发趋势。稻纵卷叶螟灯下诱捕与大田赶蛾时间基本一致,2018年较2019年灯下始见期晚22d,灯下诱捕持续时间缩短15d。二化螟灯下诱捕时间两年基本相同,但2019年仍偏早。爆发虫量与迁入、繁殖和气候因素有关;重庆4-7月积雨是导致7月下旬虫量爆发的关键因素。4-7月累计雨期、雨量是导致2019年整体较2018年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早、且虫源多的主要原因。2018年4-7月下雨天数较2019年少9天。3.提出以重庆稻区“两迁害虫”通道为界限的水稻病虫轻发生区和重发生区重庆地区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导致病虫害发生程度差异较大。渝东南、渝南稻区的秀山、涪陵、南川等区5县分别处于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等“两迁害虫”迁入重庆稻区的“武陵山通道”和“大娄山通道”,水稻病虫害常年发生程度和危害较重。重庆稻区其他区县水稻病虫害常年发生程度和为害较轻。根据田间发生情况,提出以秀山、南川、涪陵等渝南、渝东南为病虫害重发生区,江津、万州、开州等渝西、渝东北为病虫害轻发生区。4.形成了重庆稻区农药化肥减量综合防治技术方案通过两年的稻田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方案,明确重庆水稻病虫重发生区“稻鸭(生物农药)除草+秧苗施药+生物农药+助剂激健+高效低毒低残留复配农药+4次统防统治”的防控方案;重庆水稻病虫轻发生区以二化螟性诱剂+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1-2次统防统治+生物化学农药复配的防治方案。综合形成技物结合的“种、肥、药、机、技”一体化药肥双减增效的综合技术模式。5.化肥、农药减量综合试验对水稻病虫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核心实验区结果表明:2019年秀山、涪陵、南川、江津、万州、开州6个病虫害防治区县农药减量为8%-53.08%;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90%以上,亩产增收5.78-158.18元。2020年秀山县、南川区、綦江区、江津区、万州区、合川区、垫江县、涪陵区8个农药化肥核心示范区县,农药减量31.99%-80.37%,肥料减量14.29%-52.39%情况下,水稻增产7.37%-19.39%。肥药减量从一定程度上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施药方式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优于施肥方式,减量施肥施药对病虫害控制在重发生区明显,轻发生区不明显。肥料核心实验区以增产不增肥、减肥不减产,水稻病虫绿色防控降低农药用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杨进,李朝晖,陆明星[3](2020)在《水稻二化螟田间防治药剂筛选与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对比分析了7种环境友好型农药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旨在筛选出用于二化螟防治的高效环境友好型农药。结果表明:在施药14d和21d后,8000IU·μL-1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处理小区的枯心数最低,而在施药42d后100亿·μL-1短稳杆菌悬浮剂处理小区的枯穗数最低,为8. 00个;在施药14d后,8000IU·μL-1苏云金杆菌悬浮剂的防效最高可达96. 17%;施药42d后调查发现,25%杀虫双水剂200g·667m-2处理小区的二化螟残留活虫数为76. 67头。7种农药的综合控制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8000IU·μL-1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00亿·μL-1短稳杆菌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20%三唑磷>200g·L-1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甲维盐乳油>25%杀虫双水剂。
何馥晶,朱凤,严卫飞,陆明星,杭三保,杜予州[4](2020)在《化学农药与二化螟盘绒茧蜂对控制二化螟的不相容》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近年来,多个地区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发生危害加重,对水稻生产造成新的重大威胁。由于水稻二化螟对常规防治药剂产生了抗药性,二化螟盘绒茧蜂Cotesia chilonis(Munakata)作为田间二化螟幼虫的优势寄生蜂,正逐渐引起大家关注。本论文通过研究室内繁殖的二化螟盘绒茧蜂对田间二化螟的防治效果,以探明室内繁殖的二化螟盘绒茧蜂的防控能力;同时研究多种环境友好型农药对田间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并分析比较药剂防治对二化螟盘绒茧蜂寄生控制的影响。【方法】设置2个放蜂密度和7种不同药剂处理,通过全查法系统调查不同处理小区的枯心数、白穗数、枯孕穗数、残留活虫数等变化以分析比较防效。【结果】2个放蜂密度(125头蜂茧和250头蜂茧)处理下都可有效减少二化螟对水稻的为害;但2个放蜂密度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同时,放蜂密度高,寄生率就高。药剂实验结果发现溴氰虫酰胺悬浮剂防效最佳,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苏云金杆菌悬浮剂次之,杀虫双的防效最差。不同剂量的溴氰虫酰胺悬浮剂防治效果也有较大差异。此外,放蜂处理的小区二化螟盘绒茧蜂具有最高的寄生率,但无论那种农药处理都显着降低了二化螟被二化螟盘绒茧蜂寄生的寄生率。【结论】二化螟盘绒茧蜂在田间对水稻二化螟具有一定的防控能力,但放蜂密度和技术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所试验的7种杀虫剂均显着降低了二化螟绒茧蜂的控害效能,与释放二化螟绒茧蜂不兼容。在水稻二化螟药剂防治时不仅要考虑防治效果和使用剂量,还应考虑对天敌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本实验的结果为后续建立以二化螟盘绒茧蜂为中心的二化螟绿色防控体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贺雄[5](2019)在《湖南水稻抗瘟性评价及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病虫害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和食物安全的重要灾害生物因子,“绿色植保”是植物保护的重要目标。为了水稻抗瘟品种选育和合理利用,开展了湖南桃江稻区稻瘟病菌的遗传多样性、无毒基因的组成及湖南部分主栽培品种的抗瘟性评价;同时在桃江开展了双季稻主要病虫害的集成式绿色综合防控研究,以明确相对优化的集成绿色防控技术。(1)利用8对SSR引物对从湖南桃江双季稻多个品种分离纯化的49个稻瘟病单孢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聚类分析,在相似性系数0.70水平下,49个供试菌株可划分为10个宗谱,优势宗谱I含有18个菌株,占参测菌株数的36.73%,宗谱III含有9个菌株,占参测菌株数的18.37%,宗谱IV有7个菌株,占参测菌株数的14.29%,其他每个宗谱均含有1-4个菌株,共占总菌数的30.61%。湖南桃江稻瘟病菌具有显着差异性,遗传结构比较复杂,个别菌株亲缘关系远。(2)利用18个近等基因系(NILs)单基因抗稻瘟病水稻品种对筛选出的19个特异性菌株进行无毒基因鉴定,结果表明,19个菌株致病率介于35%-75%之间,平均致病率为49.86%,致病能力较强。通过各菌株对NILs水稻品系毒力频率(毒力频率=对NILs致病的菌株数/参测株数×100%)进行推断,各菌株对含抗性基因Pi-ks、Pi-zt、Pi-ta单基因水稻品种毒力频率超过70%,Pi-kp、Pi-z5、Pi-t、Pi-sh、Pi-5,介于50%-70%之间,其余抗性基因的毒力频率低于50%。抗性基因Pi-3、Pi-i、Pi-11、Pi-19、Pi-12抗性优良。(3)收集湖南地区主要栽培的48个水稻品种,选用10株已明确无毒基因组成的稻瘟病单孢菌株对其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48个品种对10个菌株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菌株毒力频率区于0%-60%,对丰两优4号、粤禾丝苗、隆两优534表现为强致病力。通过聚类分析,在相似性系数0.70水平,可将48个品种划分为31谱系,并通过稻瘟病菌与水稻之间“基因对基因”关系的推断,抗瘟基因Pi-1、Pi-a、Pi-7、Pi-3、Pi-i、Pi-11、Pi-19在各水稻品种出现频率高,抗性高;Pi-5、Pi-t、Pi-kp出现频率较低,抗性低;抗性基因Pi-ta出现频率最低,基本丧失抗性。(4)湖南桃江大田双季稻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试验结果表明,较对照区,各处理小区的水稻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全程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的双季稻产量分别达到357.76 kg/667m2、325.3 kg/m2,比对照区增产70%-100%;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联合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效果突出,早晚稻分别比对照区增产137.71%、184%。早稻中全程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的效果较差,晚稻优化用药方案,比早稻的增产效果高近40%。秧苗移栽前选用长效、内吸性药剂作“送嫁药”处理可节约近40%-80%的农药使用量,苗期控害效果可观。使用生防菌拌种对秧苗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生物农药对病害防控效果优异,且对环境和害虫天敌的影响甚小;化学农药对害虫的综合防治效果明显比生物农药更全面,但苏云金杆菌、绿僵菌等生物杀虫剂单防效果也比较突出,适合交替使用。
郭德帆[6](2019)在《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及其天敌田间种群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是我国水稻上重要的迁飞性害虫,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绿色防控是指以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等来控制有害生物的行为。本文研究了宜兴市西渚镇、仪征市陈集镇和淮安市施河镇3个地区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及其天敌田间种群数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吡蚜酮和呋虫胺复配对褐飞虱的毒力,以研发复配剂在褐飞虱爆发时应急防控害虫。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宜兴市西渚镇、仪征市陈集镇和淮安市施河镇3个地区建立水稻两迁害虫绿色防控实验点,以LED灯光诱杀稻飞虱,以性信息素诱芯+新型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杀虫剂防治稻纵卷叶螟,并在虫害爆发时辅以适量的选择性高效化学农药。以农户常规化学防治田为对照,调查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及对其天敌田间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发现3个试验点,绿色防控田稻纵卷叶螟的幼虫量、卷叶率、蛾量总体低于对照田;稻飞虱的数量表现为试验田高于对照田,但仍在经济阚值范围内。绿色防控试验田的蜘蛛数量总体高于对照田,黑肩绿盲蝽的数量与对照相似。测产结果显示3个地区试验田水稻的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实粒数均高于对照田,且每亩实际测产试验田高于对照田2.42%-3.63%。我们的研究表明在两迁害虫中等及以下发生程度,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且对稻田蜘蛛有保护作用。(2)将吡蚜酮与呋虫胺溶于N-N二甲基酰胺中并定容,按照1:1、1:2、1:4、4:1、2:1等5种比例进行复配。使用浸渍法得到各种复配药剂的毒力曲线,并评价了复配药剂的共毒系数水平,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162.21、1543.07、997.74、1430.78、2813.04,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复配剂对稻飞虱防效均优于等剂量单剂防效。其中,吡蚜酮:呋虫胺=2:1时,共毒系数为2813.04,增效最明显,增效倍数为27.13。
李朝晖[7](2019)在《扬州地区二化螟主要寄生蜂越冬特点及盘绒茧蜂的研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我国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在多个省市为害加重。二化螟盘绒茧蜂Cotesia chiloni(Munakata)是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Walker)幼虫期的内寄生性优势种天敌,该蜂在田间仅发现水稻二化螟一种寄主,在世界多个国家均有分布。为了研究水稻二化螟的生物防治资源,本文对扬州地区水稻二化螟及其寄生蜂的越冬特征进行了调查;为了评价水稻二化螟重要天敌——二化螟盘绒茧蜂的生物防治潜力,本文对二化螟盘绒茧蜂的生物学进行了研究;针对水稻二化螟的为害现状,本文开展了二化螟田间药剂的筛选和二化螟盘绒茧蜂对水稻田二化螟的防效试验。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在2017年8月—2018年5月期间对扬州市附近水稻田中的越冬水稻二化螟及其寄生蜂越冬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扬州地区田间水稻二化螟在2017年11月13日左右滞育强度到达最高;螟甲腹茧蜂Chelonus munakatae(Munakata)、中华钝唇姬蜂Eribous sinicus(Holmgren)和二化螟盘绒茧蜂是水稻二化螟越冬幼虫的主要寄生蜂,它们都可以在水稻二化螟体内安全越冬完成世代;二化螟盘绒茧蜂是扬州地区水稻二化螟越冬时期最主要的寄生蜂;水稻二化螟与三种寄生蜂越冬特征不尽相同,但又紧密联系。2、二化螟盘绒茧蜂生物学实验表明:二化螟盘绒茧蜂羽化具有明显节律性,羽化集中在每日6至12时。饲喂营养与不饲喂营养相比可以延长二化螟盘绒茧蜂成虫寿命,各处理延长二化螟盘绒茧蜂成虫寿命的效果依次为:10%花粉液>10%蜂蜜水>清水>不饲喂。3、二化螟盘绒茧蜂寄生生物学实验表明:不同水稻二化螟密度对二化螟盘绒茧蜂后代生物学有影响,寄主密度增加时,二化螟盘绒茧蜂寄生率和水稻二化螟幼虫密度呈负加速曲线型,符合Holling功能反应II型。二化螟盘绒茧蜂雌蜂寄生时分多次将卵产至多只寄主体内,雌蜂多次寄生可增加后代数量,随着雌蜂寄生次数增多,雌蜂产卵量呈下降趋势,前4次寄生产卵数显着高于寄生后3次后的产卵数。二化螟盘绒茧蜂对未滞育水稻二化螟寄生率略高于滞育水稻二化螟,因此,滞育水稻二化螟也可以供二化螟盘绒茧蜂扩大种群使用。4、在田间进行水稻二化螟绿色药剂和二化螟盘绒茧蜂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二化螟盘绒茧蜂对水稻二化螟有显着防效,放蜂后28 d防效高达39.18%,且防效有一定的持续性,放蜂后42 d杀虫效果为12.25%。7种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100亿/微升短稳杆菌悬浮剂600 ml/亩>8000 I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25 ml/亩>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20 ml/亩>20%三唑磷乳油100 ml/亩>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 ml/亩>25%杀虫双水剂200 g/亩>5%甲维盐乳油4 g/亩。
李美君[8](2019)在《稻螟赤眼蜂携带病原真菌对二化螟的生防潜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稻螟赤眼蜂是生物防治水稻二化螟的优势寄生蜂,病原真菌在自然界中对二化螟种群消长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稻螟赤眼蜂仅对寄主卵起到防控作用,真菌虽然持效期长,在生产中却难以准确到达害虫位置(二化螟是钻蛀性害虫),因此两者单独使用防效难以提高。如果两者结合使用,让“蜂”携带“菌”,利用赤眼蜂寻找寄主卵的本能将病原真菌携带到害虫处,能否起到协同增效和持续控害的效果?本文对二化螟罹病幼虫体表致病真菌进行分离纯化鉴定,通过对二化螟不同虫态毒力的测定筛选出优势致病菌株;并评估了优势菌株对稻螟赤眼蜂不同发育阶段的安全性;最后研究了载菌蜂对二化螟的生防潜能,本研究为推广应用载菌赤眼蜂防治二化螟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二化螟病原真菌分离鉴定通过对吉林本地罹病二化螟僵虫体表真菌分离纯化,筛选出两个病原真菌:JL003和JL005;采用形态特征比较和rDNA-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菌株JL003和JL005在系统发育树中分别与渐狭蜡蚧菌和球孢白僵菌在同一分支上,这与基因和形态学比对的结果一致,最终鉴定JL003菌株为蜡蚧菌属渐狭蜡蚧菌,JL005菌株为白僵菌属球孢白僵菌。2、两种病原真菌对二化螟各虫态毒力研究在孢子浓度为1×108个/ml下,(1)卵期接种:渐狭蜡蚧菌JL003和球孢白僵菌JL005对卵-初孵幼虫10d总累计校正致死率分别为97.58%和96.79%,两者无显着差异。(2)幼虫期接种:渐狭蜡蚧菌JL003对1至6龄二化螟幼虫10d累计校正致死率分别为58.44%、52.89%、47.92%、43.31%、35.67%、44.91%;而白僵菌JL005对1至6龄二化螟幼虫10d累计校正致死率分别为:95.67%、93.17%、93.17%、86.94%、77.11%、92.31%,同一龄期两种菌致死率差异显着。(3)蛹期接种:渐狭蜡蚧菌JL003和白僵菌JL005对蛹的10d累计校正致死率为分别为57.56%和90.81%,两者差异显着。综合评价,白僵菌JL005为高毒力致病真菌。3、稻螟赤眼蜂携病原真菌防治二化螟可行性研究及生防潜能评估(1)球孢白僵菌JL005对稻螟赤眼蜂在米蛾卵中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在孢子浓度为1×108个/ml下,同一时期浸菌与浸无菌水,对赤眼蜂发育历期、羽化率、雌蜂比均无显着差异;然而预蛹期浸菌和卵-幼虫期浸菌相比,发育历期要显着延长,分别为9.99天和9.81天,且后代雌蜂比例比要显着低于后者,分别为79.50%和84.47%。(2)稻螟赤眼蜂载菌量及对二化螟室内防治效果研究:(1)稻螟赤眼蜂载菌后体表的孢子数随着所浸菌液浓度增加而增加,当浓度为1×1010个孢子/ml时,平均每头载菌蜂表面所载的孢子量可高达12000个/头。(2)载菌蜂和未载菌蜂在不同日龄二化螟卵上寿命无明显差异。(3)载菌蜂与未载菌蜂在同一日龄二化螟卵上寄生能力无显着差异;无论载菌蜂还是未载菌蜂在新鲜卵(0日龄卵)上的寄生能力都要高于4日龄卵。(4)载菌蜂与未载菌蜂在相同日龄二化螟卵上后代羽化率无显着差异,寄生4日龄二化螟卵时,载菌蜂和未载菌蜂的羽化率分别为71%和68%,显着低于寄生0日龄和2日龄二化螟卵。(5)在相同日龄二化螟卵上载菌蜂发育时间要略短于未载菌蜂,但没有显着差异,4日龄卵上载菌蜂与未载菌蜂发育历期都要显着长于0日龄卵。(6)在0日龄和2日龄卵上,载菌蜂和未载菌蜂后代雌蜂比率无显着差异;在4日龄卵上,载菌蜂的后代雌蜂比率要显着低于未载菌蜂。(7)在0日龄和2日龄卵上,载菌蜂和未载菌蜂对寄主卵致死率无显着差异,且明显高于在4日龄卵上。(8)在相同日龄的二化螟卵上,载菌蜂对初孵幼虫致死力显着高于未载菌蜂。未载菌蜂对不同日龄寄主卵初孵幼虫死亡率无显着差异;而载菌蜂对4龄寄主卵初孵幼虫致死率要显着低于0日龄和2日龄寄主卵。(9)载菌蜂和未载菌蜂对二化螟卵-初孵幼虫总的致死率存在显着差异。在0日龄卵上,载菌蜂对二化螟卵-初孵幼虫总的致死率为55%,未载菌蜂为42%,整体提高了13%;在2日龄卵上,载菌蜂对二化螟卵-初孵幼虫总的致死率为51%,而未载菌蜂为33%,提高了18%;在4日龄卵上,载菌蜂对二化螟卵-初孵幼虫总的致死率26%,而未载菌蜂为20%,仅提高6%。(3)稻螟赤眼蜂作为载体对白僵菌增殖作用的研究:(1)不同时间段赤眼蜂体表的孢子量呈现显着增多的趋势:在赤眼蜂刚死亡时,平均每头载菌蜂携带孢子数为为2.48万个/头,死后216h每头载菌蜂表面的孢子量已增加到22.55万个/头。(2)寄生后不同时间段二化螟卵表面孢子数量不断增多且存在显着差异。在寄生后,二化螟卵表面的平均孢子量为0.85万个/块,寄生后72h、144h、216h后二化螟卵表面的平均孢子量的分别为2.75万个/块、10.95万个/块、13.05万个/块。
邹春华,李小兵,许本元,张继新,钱太平,袁卫东,张求东,谢原利,张舒[9](2019)在《再生稻不同农药减量技术组合效果比较》文中提出研究了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下不同农药减量技术组合对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的控制效果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农药和低风险高效农药替代、天敌释放、助剂减量和理化诱控技术的合理组合均能达到替代化学农药、控制水稻二化螟为害的效果,实测产量高于同生态常规防治区。
张唯伟[10](2019)在《减药防控措施对浙江省稻田主要天敌群落的影响》文中认为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其生产和发展。在近年提倡减肥减药绿色防控的背景下,集成病虫害全程解决方案对保障水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田间扫网和盆拍取样、鉴定,评价了性信息素和药剂(种类、施药量、组合)对浙江省稻田天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同时结合药膜法及卵卡浸渍法对测定了药剂对天敌的毒性,以期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地域天敌群落种类和数量差异显着,金华稻田天敌种类为22科38种504头,温岭稻田天敌种类为10科14种205头。信息素处理下天敌群落特性分析表明,不同数量的诱芯对天敌群落影响不同,设置1枚诱芯时天敌群落多样性显着降低;设置2-3个诱芯时,占据不同生态位的天敌群落多样性表现不同,但稻田天敌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对照差异不显着。2.水稻前期螟虫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甲氧虫酰肼使稻田天敌群落的丰富度及多样性显着下降,且处理后时间之间差异显着。水稻后期飞虱和纹枯病、稻曲病兼防试验结果表明,21%戊唑醇油悬浮剂搭配10%烯啶虫胺水剂;1%亮氨酸水剂与21%噻虫嗪水悬浮剂混配使稻田天敌群落的多样性显着降低。3.在田间推荐浓度下,螟黄赤眼蜂成蜂在接触甲氨基阿维菌素、噻虫嗪及溴氰虫酰胺6h后死亡率均达100%,其余药剂的死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戊唑醇>烯啶虫胺>亮氨酸>苏云金杆菌>氯虫苯甲酰胺。药剂处理螟黄赤眼蜂卵,幼虫发育和羽化率由低到高依次为:阿维菌素<噻虫嗪<溴氰虫酰胺<戊唑醇<烯啶虫胺<苏云金杆菌<氯虫苯甲酰胺。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及苏云金杆菌与螟黄赤眼蜂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二、苏云金杆菌S387防治水稻一代二化螟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云金杆菌S387防治水稻一代二化螟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水稻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研究 ——以川渝稻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水稻生产现状 |
2.水稻主要害虫生物生态学特征 |
2.1 水稻螟虫 |
2.1.1 水稻螟虫生物学及生态学习性 |
2.1.2 耕作栽培制度与螟虫演变关系 |
2.2 水稻两迁害虫 |
2.2.1 稻飞虱类 |
2.2.2 稻纵卷叶螟 |
2.3 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 |
3.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 |
3.1 水稻化肥农药减量 |
3.2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 |
3.2.1 物理防治 |
3.2.2 化学防治 |
3.2.3 生物防治 |
3.2.4 应用生态工程控制水稻病虫害 |
引言 |
1.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2.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二章 不同水稻种植模式对川渝稻区二化螟越冬种群数量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
1.1.1 调查时间和地点 |
1.1.2 虫情资料 |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
1.2.1 调查内容 |
1.2.2 调查方法 |
1.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 四川稻区部分区县历年水稻插秧方式与稻田种养方式变化分析 |
2.2 四川稻区部分区县历年二化螟越冬数量与分析 |
2.3 插秧方式及稻田种养方式与二化螟越冬代相关分析 |
2.4 重庆市螟虫越冬种类及分布 |
2.5 水稻不同类型田二化螟越冬虫源分析 |
3.小结和讨论 |
第三章 重庆秀山县水稻主要虫害发生规律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方法 |
1.1.1 稻飞虱田间系统调查 |
1.1.2 稻纵卷叶螟田间赶蛾调查 |
1.1.3 水稻螟虫田间光诱调查 |
1.2 虫情资料与气象资料 |
1.3 调查时间 |
1.4 调查地点 |
1.5 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稻飞虱发生情况分析 |
2.1.1 稻飞虱灯下发生动态分析 |
2.1.2 稻飞虱田间系统调查分析 |
2.1.3 稻飞虱发生规律分析 |
2.2 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分析 |
2.3 二化螟灯下诱捕数量分析 |
2.4 气候条件与水稻迁飞害虫发生动态分析 |
3.小结和讨论 |
第四章 重庆稻区水稻病虫害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应用 |
1.材料与方法 |
1.1 示范地设计方法 |
1.2 病虫害调查区域及方法 |
1.2.1 二化螟调查方法 |
1.2.2 稻飞虱调查方法 |
1.2.3 稻纵卷叶螟调查方法 |
1.2.4 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调查方法 |
1.2.5 农药减量效果 |
1.2.6 增益效果 |
2.结果与分析 |
2.1 示范区用药结果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期 |
2.2 重庆稻区水稻病虫害发生程度及防治效果 |
2.2.1 重庆稻区水稻病虫害重发生区县发生程度及防治效果 |
2.2.2 对水稻病虫害轻发生区县防治效果 |
2.3 减量用药的减药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 |
3.小结和讨论 |
第五章 不同肥药双减组合对水稻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地点 |
1.2 试验规划 |
1.3 试验材料 |
1.4 试验方法 |
1.4.1 试验设计 |
1.4.2 水肥管理 |
1.4.3 产量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施肥情况比较 |
2.2 施药情况比较 |
2.3 病虫害发生情况比较 |
2.4 水稻主要经济性状及增产效果 |
3.小结和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水稻二化螟田间防治药剂筛选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农药对二化螟防效比较与评价 |
3.2 不同农药对二化螟的杀虫活性 |
4 结论 |
(4)化学农药与二化螟盘绒茧蜂对控制二化螟的不相容(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地点 |
1.1.2 试验虫源 |
1.1.3 试验药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放蜂处理 |
1.2.2 药剂试验 |
1.2.3调查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二化螟盘绒茧蜂对田间水稻二化螟的防控能力评估 |
2.2 不同杀虫剂对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效评价 |
2.3 稻田不同处理对二化螟盘绒茧蜂寄生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5)湖南水稻抗瘟性评价及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水稻稻瘟病抗性研究 |
1.1 稻瘟病菌的侵染机制与危害 |
1.2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办法 |
1.2.1 抗病育种 |
1.2.2 农业防治 |
1.2.3 药剂防治 |
2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
2.1 水稻主要病虫害危害及防治策略 |
2.1.1 稻纹枯病的危害与防治策略 |
2.1.2 稻曲病危害与防治策略 |
2.1.3 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策略 |
2.1.4 稻纵卷叶螟危害与防治策略 |
2.1.5 二化螟危害与防治策略 |
2.2 现阶段水稻病虫害防治现状 |
2.3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的发展 |
3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稻瘟病菌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稻瘟病菌培养 |
1.3 DNA提取及检测 |
1.4 PCR扩增 |
1.5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SR引物对供试菌株的扩增 |
2.2 桃江不同感病水稻品种的稻瘟病菌群体遗传谱系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湖南部分水稻主栽品种抗瘟性评价 |
1 无毒基因鉴定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供试材料 |
1.1.2 孢悬液制备及水稻育苗 |
1.1.3 离体接种 |
1.1.4 数据统计 |
1.2 结果与分析 |
2 湖南48个水稻栽培品种抗瘟性评价及抗性基因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供试水稻 |
2.1.3 孢悬液制备及水稻育苗 |
2.1.4 离体接种 |
2.1.5 数据统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10个稻瘟病单孢菌株对48 个水稻品种的毒力分析 |
2.2.2 48个供试水稻品种抗瘟基因型分类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湖南桃江早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田及供试水稻品种 |
1.2 供试药剂 |
1.3 试验方法 |
1.3.1 试验处理 |
1.3.2 施药时期及方法 |
1.4 药效调查 |
1.4.1 秧田调查 |
1.4.2 移栽后调查 |
1.5 防治效果计算 |
1.5.1 病害 |
1.5.2 虫害 |
1.6 产量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害防治效果 |
2.1.1 秧苗期烂秧死苗防治效果 |
2.1.2 秧苗期生理素质测定 |
2.1.3 秧苗叶瘟防治效果 |
2.1.4 分蘖期各处理对稻纹枯病控制效果 |
2.1.5 分蘖期各处理对叶瘟的控制效果 |
2.1.6 穗期各处理对稻纹枯病控制效果 |
2.1.7 穗期各处理对穗颈瘟控制效果 |
2.2 虫害防治效果 |
2.2.1 各处理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
2.2.2 各处理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 |
2.2.3 各处理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 |
2.3 各处理对稻田蜘蛛的影响 |
2.4 各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湖南桃江晚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田及供试水稻 |
1.2 供试药剂 |
1.3 试验设计 |
1.3.1 基础农事操作 |
1.3.2 试验处理 |
1.4 药效调查 |
1.4.1 调查时间、次数与方法 |
1.4.2 防治效果计算 |
1.4.3 苗期生长素质测定与穗期穗粒结构、产量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药剂拌种对秧田期主要病虫害的控制作用 |
2.2 药剂拌种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2.3 苗期各处理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
2.3.1 各处理对苗期二化螟的防效 |
2.3.2 各处理对苗期稻纵卷叶螟的防效 |
2.3.3 各处理对苗期稻飞虱的防效 |
2.3.4 各处理对苗期稻杆潜蝇的防效 |
2.4 穗期各绿色防控药剂的效果 |
2.4.1 穗期各绿色防控药剂对二化螟的防控效果 |
2.4.2 穗期各绿色防控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控效果 |
2.4.3 穗期各绿色防控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控效果 |
2.4.4 穗期各绿色防控药剂对纹枯病的防控效果 |
2.4.5 穗期各绿色防控药剂对稻瘟病穗瘟的防控效果 |
2.4.6 穗期各绿色防控药剂对稻曲病的防控效果 |
2.5 全程绿色防控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49个供试菌株遗传多样性聚类图 |
附录2 湖南48 个水稻主栽品种对10 个稻瘟病菌株抗性聚类图 |
附录3 19个稻瘟病菌株对NILS水稻反应表 |
附录4 10个稻瘟病菌株对48 个主栽品种感抗反应表 |
附录5 48个水稻品种抗性基因类别推定表 |
附录6 湖南桃江早稻试验施药天气情况 |
附录7 湖南桃江晚稻试验施药天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及其天敌田间种群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两迁害虫的化学防治及其问题 |
1.1 水稻两迁害虫危害 |
1.2 水稻两迁害虫的化学防治 |
1.3 水稻两迁害虫化学防治存在的问题 |
1.3.1 对人畜的安全性问题 |
1.3.2 害虫抗药性 |
1.3.3 害虫再猖獗 |
1.3.4 农药残留 |
2 绿色防控 |
2.1 绿色防控的特点 |
2.1.1 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
2.1.2 生态效益及环境效益 |
2.2 绿色防控的具体措施 |
2.2.1 农业防治 |
2.2.1.1 轮作、套作、间作、低茬收获、耕沤灭蛹 |
2.2.1.2 选用抗(耐)病、虫的品种 |
2.2.1.3 调整作物播种时间 |
2.2.1.4 合理施肥 |
2.2.1.5 搞好田园卫生、及时储藏等 |
2.2.2 物理防治 |
2.2.2.1 灭虫灯 |
2.2.2.2 其他类光防治 |
2.2.2.3 性信息素 |
2.2.3 生物防治 |
2.2.3.1 生物农药 |
2.2.3.2 天敌生物 |
2.2.3.3 稻鱼稻蛙共作、稻鸭共作 |
2.3 绿色防控的具体应用及前景 |
3 农药复配 |
3.1 农药复配的评价方法及其优势 |
3.2 农药复配及其应用情况 |
3.2.1 同类农药间的复配 |
3.2.2 与生物农药间的复配 |
3.2.3 与昆虫生长调节剂间的复配 |
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及稻田天敌田间种群数量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地点 |
2.2.2 试验田绿色防控技术及施药方案 |
2.2.3 两迁害虫调查方法 |
2.2.3.1 稻飞虱 |
2.2.3.2 稻纵卷叶螟 |
2.2.4 稻田蜘蛛调查方法 |
2.2.5 黑肩绿盲蝽调查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的影响 |
3.1.1 对稻纵卷叶螟的影响 |
3.1.1.1 宜兴市西渚镇 |
3.1.1.2 仪征市陈集镇 |
3.1.1.3 淮安市施河镇 |
3.1.2 对稻飞虱的影响 |
3.1.2.1 宜兴市西渚镇 |
3.1.2.2 仪征市陈集镇 |
3.1.2.3 淮安市施河镇 |
3.2 绿色防控技术对天敌的影响 |
3.3 三地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章 防治褐飞虱吡蚜酮与呋虫胺复配剂筛选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供试水稻 |
2.1.3 供试试剂 |
2.1.4 供试装置 |
2.2 试验方法 |
2.2.1 实验用母液及浸苗用药液的配制 |
2.2.2 农药生物测定 |
2.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扬州地区二化螟主要寄生蜂越冬特点及盘绒茧蜂的研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二化螟发生与危害 |
1.1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 |
1.2 水稻二化螟的危害 |
2 水稻二化螟防治现状及问题 |
2.1 农业防治 |
2.2 物理防治 |
2.3 化学防治 |
2.4 生物防治 |
3 水稻二化螟天敌研究现状 |
3.1 水稻二化螟天敌种类及研究概况 |
3.2 二化螟盘绒茧蜂研究现状 |
4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扬州地区二化螟及其寄生蜂越冬特征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主要试验仪器与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标本鉴定 |
2.2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2.1 水稻二化螟越冬幼虫体内寄生蜂调查 |
2.2.2 水稻二化螟越冬幼虫三种寄生蜂的寄生率调查 |
2.2.3 水稻二化螟越冬幼虫的滞育特征 |
2.2.4 水稻二化螟越冬幼虫体内寄生蜂越冬特征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二化螟盘绒茧蜂生物学研究 |
3.1 二化螟盘绒茧蜂羽化节律研究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数据分析 |
3.1.3 结果与分析 |
3.1.4 小结与讨论 |
3.2 连续寄生对二化螟盘绒茧蜂生物学影响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数据分析 |
3.2.3 结果与分析 |
3.2.4 小结与讨论 |
3.3 寄主密度对二化螟盘绒茧蜂生物学影响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数据分析 |
3.3.3 结果与分析 |
3.3.4 小结与讨论 |
3.4 不同空间内寄主密度对二化螟盘绒茧蜂生物学影响 |
3.4.1 材料与方法 |
3.4.2 数据分析 |
3.4.3 结果与分析 |
3.4.4 小结与讨论 |
3.5 不同营养对二化螟盘绒茧蜂寿命影响 |
3.5.1 材料与方法 |
3.5.2 数据分析 |
3.5.3 结果与分析 |
3.5.4 小结与讨论 |
3.6 二化螟盘绒茧蜂寄生滞育水稻二化螟与非滞育水稻二化螟的比较 |
3.6.1 材料与方法 |
3.6.2 结果与分析 |
3.6.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水稻二化螟田间绿色药剂及寄生蜂防效评价与筛选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主要实验仪器及与材料 |
4.1.1.1 供试田块及虫源 |
4.1.1.2 供试药剂 |
4.1.1.3 实验仪器及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2.1 施药及放蜂时间 |
4.1.2.2 寄生蜂释放方法 |
4.1.2.3 实验小区设计 |
4.1.2.4 调查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杀虫剂对水稻二化螟田间防效评价 |
4.2.2 田间释放二化螟盘绒茧蜂对水稻二化螟防效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稻螟赤眼蜂携带病原真菌对二化螟的生防潜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水稻二化螟生物学特性 |
1.2 水稻二化螟为害现状 |
1.3 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方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二化螟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两种病原真菌对二化螟各虫态毒力研究 |
3.1 供试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5 讨论 |
第四章 稻螟赤眼蜂携病原真菌防治二化螟可行性研究及生防潜能评估 |
第一节 球孢白僵菌对稻螟赤眼蜂在米蛾卵中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1.4 结果与分析 |
4.1.5 讨论 |
第二节 稻螟赤眼蜂载菌量及对二化螟室内防治效果研究 |
4.2.1 供试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3 数据分析 |
4.2.4 结果与分析 |
4.2.5 讨论 |
第三节 稻螟赤眼蜂作为载体对白僵菌增殖作用的研究 |
4.3.1 供试材料 |
4.3.2 实验方法 |
4.3.3 数据分析 |
4.3.4 结果与分析 |
4.3.5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再生稻不同农药减量技术组合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作物 |
1.1.2 防治对象 |
1.1.3 试验器械与药剂 |
1.1.4 试验背景及栽培条件 |
1.2 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施药时间及方法 |
1.2.3 调查时间与次数 |
1.2.4 调查方法 |
1.2.5 药效计算方法 |
1.2.6 产量测定 |
1.2.7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绿色防控技术组合对二化螟的影响 |
2.1.1 对一代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
2.1.2 对二代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
2.1.3 对三代二化螟防治效果 |
2.2 对产量的影响 |
2.2.1 对头季稻理论产量的影响 |
2.2.2 对再生稻理论产量的影响 |
2.2.3 对头季+再生季两季水稻总产量的影响 |
2.2.4 对实测产量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10)减药防控措施对浙江省稻田主要天敌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综述 |
1.1 引言 |
1.2 浙江省水稻的种植及病虫害发生情况 |
1.2.1 水稻生产概况 |
1.2.2 常见的水稻主要病虫害种类 |
1.3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
1.3.1 水稻病虫害常用防治技术 |
1.3.2 病虫害防治现状 |
1.4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
1.4.1 高效低毒药剂的筛选 |
1.4.2 性信息素的开发与应用 |
1.4.3 天敌人工增殖及释放技术 |
1.5 稻田天敌群落结构与动态研究 |
1.5.1 生态位研究 |
1.5.2 群落功能团研究 |
1.5.3 群落多样性研究 |
1.6 水稻病虫害绿色减药防控综合评价 |
1.7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二化螟性信息素对稻田天敌群落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诱芯与诱捕器 |
2.1.2 诱芯设置及天敌采集方法 |
2.1.3 数据分析与统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金华和温岭稻田天敌群落组成 |
2.2.2 天敌群落主要特征指数及其动态 |
2.3 小结与讨论 |
3 水稻早期病虫害防治药剂对稻田天敌群落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植物 |
3.1.2 供试药剂 |
3.1.3 水稻早期病虫害防治药剂对天敌影响的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分析与统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金华和绍兴稻田天敌群落组成 |
3.2.2 水稻早期病虫害防治药剂对稻田天敌群落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4 水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药剂对稻田天敌群落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植物 |
4.1.2 供试药剂 |
4.1.3 水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药剂对天敌影响的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绍兴、嘉兴和温岭稻田天敌群落组成 |
4.2.2 水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药剂对稻田天敌群落的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5 农药对螟黄赤眼蜂的毒性评价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昆虫 |
5.1.2 供试药剂 |
5.1.3 药膜法测定农药对螟黄赤眼蜂成蜂的毒性 |
5.1.4 浸渍法测定农药对螟黄赤眼蜂各虫态的毒性 |
5.1.5 数据分析与统计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药剂对螟黄赤眼蜂成蜂的毒性评价 |
5.2.2 药剂处理各虫态对螟黄赤眼蜂对成蜂羽化的影响 |
5.3 小结与讨论 |
6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四、苏云金杆菌S387防治水稻一代二化螟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江津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试验示范[D]. 雷云飞. 西南大学, 2021
- [2]水稻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研究 ——以川渝稻区为例[D]. 杜润帮. 西南大学, 2021(01)
- [3]水稻二化螟田间防治药剂筛选与比较[J]. 杨进,李朝晖,陆明星. 农业与技术, 2020(17)
- [4]化学农药与二化螟盘绒茧蜂对控制二化螟的不相容[J]. 何馥晶,朱凤,严卫飞,陆明星,杭三保,杜予州. 应用昆虫学报, 2020(04)
- [5]湖南水稻抗瘟性评价及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D]. 贺雄.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6]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及其天敌田间种群的影响研究[D]. 郭德帆. 扬州大学, 2019(02)
- [7]扬州地区二化螟主要寄生蜂越冬特点及盘绒茧蜂的研究应用[D]. 李朝晖. 扬州大学, 2019(02)
- [8]稻螟赤眼蜂携带病原真菌对二化螟的生防潜能研究[D]. 李美君.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9]再生稻不同农药减量技术组合效果比较[J]. 邹春华,李小兵,许本元,张继新,钱太平,袁卫东,张求东,谢原利,张舒. 湖北农业科学, 2019(06)
- [10]减药防控措施对浙江省稻田主要天敌群落的影响[D]. 张唯伟.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