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免疫程序对复合型新城疫蜂胶灭活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胡瑞鸿[1](2020)在《抗H株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研制与质量评估》文中提出小鹅瘟(Gosling plague,GP)又称为鹅细小病毒病,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鹅业的主要传染病。近年来,根据遗传进化分析,小鹅瘟病毒(Gosling plague virus,GPV)的毒力有增强趋势,给该病的防治带来更大的挑战。目前GP的特异性防治主要依赖接种卵黄抗体(Immunoglobulin of yolk,IgY)进行被动免疫,对GP强毒感染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由于IgY具有价格低廉、防治效果好等优点,已被广大养鹅户接受和采用。但目前使用的IgY多为粗制抗体,缺乏统一的生产、检验标准,琼扩抗体效价高低不等,故研制一种纯度及效价高,防治效果好,有统一生产标准的GPV IgY势在必行。本研究从黑龙江省某地饲养的雏鹅群中,采集疑似GP病死鹅的病料,进行GPV的分离鉴定,利用分离获得的GPV研制抗GP的IgY,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如下:(1)GPV的分离鉴定用氯仿提取法从疑似GP病死鹅的肝、脾组织中分离病毒,接种3日龄雏鹅和12日龄鹅胚进行病毒分离;分离的病毒经特异性检验(琼脂扩散试验(AGP)和鹅胚中和试验)、超微结构观察、毒力测定、理化特性(热敏感试验、乙醚敏感试验、氯仿敏感试验、胰蛋白酶敏感试验、耐酸性试验)检验、纯净性试验、核酸检测、VP3基因序列鉴定及基因进化树分析,进行综合鉴定。(2)GPV IgY的研制将分离鉴定获得的GPV(命名为H株),经鹅胚逐级传代至F10,F10代进行1000倍稀释,接种12日龄鹅胚,收获鹅胚液作为GPV灭活疫苗抗原,抗原无菌检验和毒力检测合格后,进行浓缩及灭活,通过接种12日龄鹅胚进行灭活检验;灭活检验合格后进行GPV灭活疫苗的配制及乳化,获得GPV灭活疫苗,对其进行物理性状、无菌检验及安全性检验;将检验合格的GPV灭活疫苗按经典免疫程序免疫产蛋鸡,当高免鸡蛋卵黄液的GPV IgY琼扩抗体效价≥1:64时,对其进行除脂、提取和灭活,制备出抗H株GPV IgY。(3)抗H株GPV IgY的质量评价通过监测GPV IgY的琼扩抗体效价对GPV IgY的理化特性(温度、酸碱度、胃蛋白酶的作用时间、冻融次数)进行评价;通过GPV IgY单次单剂量、重复单剂量和单次大剂量皮下注射3日龄雏鹅及小白鼠的安全性试验,观察雏鹅和小白鼠的健康状况,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对GPV IgY的安全性进行评价;通过不同琼扩抗体效价和不同剂量的GPV IgY对GPV强毒攻毒24 h雏鹅的治疗试验、对GPV感染不同时长和不同日龄雏鹅的治疗试验,依据雏鹅治愈率,对GPV IgY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用不同琼扩抗体效价和不同免疫剂量的GPV IgY对雏鹅皮下接种,24 h后用GPV强毒攻毒,依据雏鹅保护率进行预防效果评价;同类产品免疫3日龄雏鹅,依据雏鹅保护率与治愈率,评价GPV IgY与同类产品的差异。通过物理性状、无菌检验、支原体检验、GPV IgY琼扩抗体效价监测及对雏鹅攻毒保护率监测,确定GPV IgY的储存温度和时间。试验结果表明:(1)GPV的分离鉴定结果分离的病毒接种雏鹅,呈现与GP一致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接种鹅胚,可在鹅胚中增殖,且为非血凝性感染病毒;AGP显示,从雏鹅和鹅胚分离的病毒液与GP阳性血清之间出现沉淀线;鹅胚中和试验证明,病毒液能被GP阳性血清中和,中和后的病毒液接种鹅胚不引起死亡;电镜下观察,H株病毒粒子具有典型的细小病毒特征;H株鹅胚和雏鹅传代培养F6~F10代,毒价最高且稳定,病毒的ELD50和LD50分别大于10-5.0/0.2 m L和10-4.0/0.2m L;以分离到的H毒株分别接种3日龄、10日龄、20日龄雏鹅,其致病性随雏鹅日龄增大而减弱;分离的病毒在56℃3 h保持其感染性,能够抵抗乙醚、氯仿、胰蛋白酶和酸性条件(p H3.0)的作用;分离的病毒液细菌、支原体和外源病毒检查均为阴性,证明H株病毒纯净;PCR核酸检测病毒约在500 bp处出现特异性DNA条带,DNA大小与GPV相符;上述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符合GP生物学特性,该病毒为GPV(命名为H株)。以PCR扩增出的VP3基因,与参考毒株的VP3基因序列对比,核苷酸的同源性在95.9%~99.1%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97.9%~99.6%之间;基因进化树分析表明,H株与在黑龙江省分离的SP、ZZ、ZD、DQ、JX等毒株亲缘关系较与GD(广东)、YG(扬州)等毒株近。(2)GPV IgY的制备结果GPV H株灭活疫苗抗原无菌检验呈阴性、鹅胚液ELD50为10-5.22/0.2 m L、灭活检验鹅胚全部健活。GPV灭活疫苗的物理性状、无菌检验、安全检验均合格。用该GPV灭活疫苗免疫产蛋鸡,收集AGP≥1:64高免鸡蛋的卵黄液。高免卵黄液经酸化水1:8稀释、p H5.2、4℃作用15 h、1900 g离心20 min条件下除脂;酸化水-1.5%辛酸-33%硫酸铵提取;终浓度0.05%甲醛溶液经20~25℃灭活24 h,对GPV IgY的琼扩抗体效价、蛋白浓度及蛋白纯度均无显着影响,确定上述除脂、提取和灭活条件为最佳工艺。(3)GPV IgY的质量评价结果上述制备的抗H株GPV IgY在60℃以下作用2 h,GPV IgY琼扩抗体效价与对照比不降低,当温度达到70℃以上,琼扩抗体效价显着降低,当温度达到75℃作用30 min时,琼扩抗体效价呈阴性;p H范围在4.0~11.0时,GPV IgY琼扩抗体效价与对照比差异不显着,p H值为3.0和12.0时,GPV IgY琼扩抗体效价显着低于对照组;当胃蛋白酶作用6 h,琼扩抗体效价无变化,作用8 h以上显着降低;GPV IgY经5次反复冻融,琼扩抗体效价与对照比无显着差异;GPV IgY免疫雏鹅和小白鼠均未出现任何注射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精神状态良好,采食正常;GPV IgY对雏鹅治疗效果表明,琼扩抗体效价越高、注射剂量越大,雏鹅治愈率越高;病毒感染雏鹅的时间越长、雏鹅日龄越大,雏鹅治愈率越低;GPV IgY对雏鹅预防效果表明,同一注射剂量,琼扩抗体效价越高,雏鹅保护率越高,同一琼扩抗体效价,注射剂量增加,雏鹅保护率增高;GPV IgY免疫雏鹅后12 h~10 d,对雏鹅保护率高达88.00%以上,可有效抵抗病毒感染。差异对比试验表明,研制的GPV IgY的雏鹅保护率与治愈率均高于同类产品。(4)GPV IgY的储存条件2~8℃储存24个月,GPV IgY的物理性状、纯净性、琼扩抗体效价稳定,对雏鹅感染GPV的保护率达88.00%以上。(5)GPV IgY推荐使用剂量和方法对已感染GPV的雏鹅,选择GPV IgY琼扩抗体效价为1:16以上,1.0 m L/只;对未感染雏鹅进行紧急预防免疫,0.5 m L/只,皮下注射,对GPV感染的治愈率和保护率均达80.00%。
罗薇[2](2018)在《鸡新城疫免疫防制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鸡新城疫是由鸡新城疫病毒感染引起的鸡和多种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感染禽多呈败血症经过.不同毒力的鸡新城疫病株感染,以及鸡只不同的免疫状态,鸡新城疫临床症状和病变有所不同.鸡新城疫主要依靠疫苗免疫接种预防.从鸡新城疫病毒的毒力、疫苗种类、免疫接种及影响因素、病原检测方法等方面对鸡新城疫免疫防制相关问题进行论述,旨在为鸡新城疫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徐萍,郑玉姝,李任峰,银梅,刘明成,赵朴,朱瑞豪,赵坤[3](2017)在《我国新城疫疫苗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城疫(ND)是禽类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严重影响养禽(鸡)业生产,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必须报告的传染病,我国规定它为一类传染病。目前,疫苗免疫仍是控制此病最重要的手段。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学者们对该病疫苗的研制进行着各种探索。文章从新城疫灭活疫苗、新城疫弱毒疫苗、新城疫基因工程疫苗等方面针对我国新城疫疫苗的研究开发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概述,旨在为研制高效、广谱、价廉、浓缩、多价的新城疫疫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星东[4](2017)在《ND-IBD二联灭活苗对商品蛋雏鸡免疫效果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与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的防控仍然是国内家禽养殖业面临的两大难题。IBD和ND疫苗在蛋鸡的应用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生产中其免疫效果仍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经常由于苗毒毒力过强造成免疫器官损伤。而ND-IBD二联灭活苗经生产工艺改进,提高了抗原含量,且可以减少免疫次数,能够有效的避免活苗的缺陷。ND-IBD二联灭活苗在商品蛋雏鸡的免疫效果及机体对该疫苗的免疫反应仍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因此,本试验比较了 ND-IBD二联灭活疫苗对1、7日龄商品蛋鸡的免疫效果,并比较了 ND-IBD二联灭活疫苗与IBD活苗对7日龄商品蛋鸡的免疫效果,同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 ND-IBD二联灭活疫苗免疫后免疫因子mRNA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为ND-IBD二联灭活疫苗在蛋鸡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具体内容如下:方法:1、ND-IBD二联灭活苗对1、7日龄商品蛋雏鸡免疫效果研究。选取体重、日龄相近的健康的1日龄商品蛋雏鸡360只,随机分成A、B和C三个处理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接种生理盐水;B组为1日龄疫苗免疫组,雏鸡1日龄时颈部皮下注射0.3mlND-IBD二联灭活疫苗;C组为7日龄疫苗免疫组,于雏鸡7日龄时颈部皮下注射0.3mlND-IBD二联灭活疫苗。试验期56d,免疫后每7d采血分离血清,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ND抗体水平;并采用中和试验检测IBD抗体水平;同时采集法氏囊和脾脏,采用TRIzol法提取总RNA,反转录出cD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D4+、CD8+、IL-6、IFN-β的mRNA表达量。然后每7d对各组鸡进行IBDV攻毒保护试验,攻毒剂量0.2ml/羽,并于攻毒后72h剖检,观察法氏囊病变情况,并计算攻毒保护率。2、ND-IBD二联灭活疫苗与IBD活苗对商品蛋鸡免疫效果比较研究。选取体重、日龄相近的健康的1日龄商品蛋雏鸡240只分成3个处理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接种生理盐水;B组为IBD活苗免疫组,雏鸡7日龄时颈部皮下注射0.3mlIBD活疫苗;C组为ND-IBD二联灭活疫苗免疫组,于雏鸡7日龄时颈部皮下注射0.3mlND-IBD二联灭活疫苗。试验期42d,免疫后每7d采血分离血清,采用中和试验检测IBD抗体水平;同时采集法氏囊和脾脏,采用TRIzol法提取总RNA,反转录出cD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D4+、CD8+、IL-6、IFN-β的mRNA表达量。然后每7d对各组鸡进行IBDV攻毒保护试验,攻毒剂量0.2ml/羽。攻毒后72h剖检,观察法氏囊病变情况,并计算攻毒保护率。结果:1、ND-IBD二联灭活苗对1、7日龄商品蛋雏鸡免疫效果研究。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在28~56日龄,C组的IBD和ND抗体水平显着高于A组与B组(P<0.05);35日龄前,C组攻毒保护率显着优于A组,且相差10%。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表明:在法氏囊与脾脏中,28~56日龄时,C组基因CD4+、CD8+、IL-6、IFN-β的mRNA表达量,相比A组与B组显着升高(P<0.05)。2、ND-IBD二联灭活疫苗与IBD活苗对7日龄商品蛋鸡的免疫效果比较研究。抗体检测结果表明:28~42日龄,C组IBD体水平显着高于B组与A组(P<0.05);35日龄前,C组攻毒保护效果高于B组与A组。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21~42日龄时,法氏囊与脾脏中基因CD4+、CD8+、IL-6、IFN-β的mRNA表达量,C组显着高于B组与A组(P<0.05)。结论:1.ND-IBD二联灭活苗免疫7日龄商品蛋雏鸡可显着提高IBD与ND抗体水平和免疫器官中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量,增强机体免疫功能。2.ND-IBD二联灭活苗免疫7日龄商品蛋雏鸡,免疫效果优于IBD弱毒苗。
程小果,王慧,程宁,陈申秒,朱杰,张小荣,吴艳涛[5](2016)在《新城疫的合理免疫及常见疫苗使用误区》文中研究指明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危害多种家禽特别是陆生禽类的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疫苗免疫接种是目前国内预防该病的主要防疫手段。试验研究及临床实践结果表明,使用与流行株基因型匹配的疫苗株,并采用新城疫活疫苗配合灭活疫苗的免疫方式,可起到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的双重作用,其中黏膜免疫在预防新城疫中也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在长期基层养殖技术服务中发现,很多养殖场在新城疫疫苗的使用方案、方法及免疫程序等方面存在一些误区,严重干扰了疫苗发挥作用,从而造成临床新城疫的发病。
金晓晓[6](2018)在《吉林省部分地区蛋鸡新城疫免疫情况调查报告》文中认为新城疫是蛋鸡养殖业中常见的、非常难以控制的疾病之一,主要以预防为主,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鸡新城疫流行的主要手段。由于新城疫接种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给吉林省蛋鸡养殖业造成很大损失。因此,监测鸡新城疫抗体水平的变化,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对鸡群新城疫的免疫保护率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通过采集1万羽以下、1万10万羽、10万羽以上规模鸡场的样本,利用血凝(HA)实验-血凝抑制(HI)实验检测样本的抗体效价,分析不同规模鸡场新城疫的免疫效果。采集不同方式免疫新城疫IV(Lasota)疫苗的蛋鸡的样本,15天后检测样本抗体效价,分析不同免疫方式鸡新城疫的免疫效果。并采集不同日龄、不同疫苗种类、不同免疫方式免疫的新城疫免疫后的样本,并根据抗体监测结果分析不同免疫程序的抗体消长规律,得出合理的免疫程序。结果如下:(1)吉林省规模化商品蛋鸡养殖厂新城疫疫苗的推荐免疫程序为:7日龄新支H120二联冻干苗(点眼,1羽份)+新流灭活苗(颈部皮下注射0.3mL);21日龄新支肾二联冻干苗(点眼,1羽份)、35日龄新支H120二联冻干苗(饮水,2羽份);60日龄新城疫IV(Lasota)弱毒苗(点眼,1羽份)+新流灭活苗(皮下注射,0.5mL)。110日龄新支H120二联冻干苗(饮水,2-3羽份)+新支流减油苗(皮下注射,0.5mL);50%产蛋时用IV(Lasota)弱毒苗免疫(饮水,3羽份);230日龄新流灭活苗(肌肉注射,0.5mL);产蛋期从300天开始,每隔45天左右新城疫和新支二联冻干苗交替饮水保证产蛋后期蛋品质和质量减蛋率,产蛋期每间隔1.5-2个月进行Clone30和新城疫IV(Lasota)交替接种,产蛋后90天左右进行新流油苗免疫接种,保证集群抗体。通过检测优化了新城疫的免疫程序。(2)新城疫IV系弱毒苗不同免疫方式免疫效果相比较,最佳的免疫方式为气雾免疫,其次是滴鼻点眼,最后是饮水。(3)根据不同规模蛋鸡养殖场新城疫抗体效价的监测结果发现:整体来看,大规模的蛋鸡养殖场比中小规模的蛋鸡养殖场的抗体平均滴度高,整齐度好,离散度小。
靳国旺[7](2015)在《安阳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蜂胶灭活苗的制备》文中研究表明副猪嗜血杆菌是巴氏杆菌科的一种短小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危害仔猪和青年猪,引起病猪发热、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和多发性浆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目前,副猪嗜血杆菌病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广泛流行,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副猪嗜血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而且血清型众多,每个血清型之间缺乏免疫交叉性,所以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控制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的方法。本研究对安阳地区三个猪场的发病猪只采取不同部位的病料共75份进行PCR鉴定,结果为:肺脏的PCR鉴定阳性率为53.3%、脾脏、血液、胸膜、心包积液、关节液的阳性率均为20%,而胸腔积液的阳性率为0。75份病料的PCR鉴定的阳性率为32%。对PCR鉴定阳性的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血清学分型以及药敏试验。结果为PCR鉴定之后的细菌分离率为33.3%,血清学分型均为5型。对分离菌株接种于巧克力培养基、血琼脂平板、TSA、TSB琼脂平板上,菌落特征符合副猪嗜血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生化试验结果典型。用分离的副猪嗜血杆菌5型菌株以109CFU/头分别对Balb/c小鼠和断奶仔猪进行攻毒试验,并对分离菌株做遗传稳定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Balb/c小鼠和断奶仔猪均能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和死亡。证明了该菌株毒力强,分别选择第5、10、15、20代的菌株,经鉴定第5、10、15、20代菌株生物学特性典型、毒力和免疫原性均没有下降,符合作为制备灭活疫苗菌种的要求。本实验对菌种进行培养之后,用0.4%的甲醛进行灭活、然后加入蜂胶佐剂,制成蜂胶灭活苗,灭活苗的最终含菌量在3×109CFU/mL以上。疫苗的注射剂量经测定为2mL。对实验室制备的蜂胶灭活苗的物理性状、安全性、有效性、有效期以及与市售疫苗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符合蜂胶灭活苗的特性,对14日龄仔猪在单剂量接种、单剂量重复接种、以及多剂量接种均安全,按照免疫程序对14日龄仔猪进行免疫之后的攻毒试验,结果实验组猪只精神良好,没有死亡,显示蜂胶灭活苗有效。副猪嗜血杆菌蜂胶灭活疫苗与市售灭活疫苗分别对40头仔猪进行免疫,结果显示25日龄头均断奶重蜂胶灭活苗为6.49kg,高于市售灭活疫苗的6.21kg和对照组的6.10kg,仔猪25日龄断奶后至70日龄的育成率,蜂胶灭活苗为97.5%,高于市售灭活疫苗的95%和对照组的90%,头均个体重蜂胶灭活苗为18.90kg,高于市售灭活疫苗的18.50kg和对照组的18.10kg。在个体重上,经数据分析差异显着,实验结果表明:蜂胶灭活苗的效果要优于市售灭活疫苗。通过以上研究,确定了安阳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的优势菌株为血清型5型,并且通过分离出来的菌株使用蜂胶作为佐剂制备的灭活疫苗能够很好的对仔猪起到保护作用,为安阳地区预防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提供了新的途径。
吴玲,聂根新,唐维国,万明春[8](2014)在《影响鸡新城疫免疫效果的因素及应对措施》文中研究说明新城疫是危害当今养禽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当前,该病主要的措施是疫苗防控,但经常出现注射疫苗后效果不佳的现象。该文从鸡自身的因素、疫苗的因素、疫苗的合理应用因素、应激因素、饲养管理因素、兽药合理应用因素等方面总结了影响新城疫免疫效果的主要原因及其应对措施,可为以后有关该病的合理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周建国[9](2013)在《口蹄疫、猪瘟和蓝耳病三种疫苗同步分点免疫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文中提出本研究采用猪口蹄疫(FMD)灭活疫苗和合成肽疫苗、猪瘟(CSF)脾淋活疫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舌疫苗同步分点(三点、两点)免疫技术,对被免疫猪只分别进行了小组试验、攻毒保护、免疫持续期观察、扩大应用和临床免疫等试验研究,并用ELISA方法定期对各阶段血清抗体进行检测,旨在探索一种适合基层应用的FMD, CSF. HPPRRS三种疫苗同步分点注射免疫技术,提高免疫密度和免疫效果,降低基层防疫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破解基层强制免疫工作难题。本研究得出下列结论。1.建立了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疫苗同步分点(三点、两点)免疫技术方法并证明了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与科学性。2.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疫苗同步分点(三点、两点)免疫证明了三种疫苗同步分点免疫相互间未出现免疫干扰现象。同时,对应用三种疫苗同步两点免疫技术中各病种免疫效果的同步评估需在免疫后35-40天期间进行监测为佳。种公猪采用三种疫苗同步两点免疫技术免疫,免疫后需停止供精7-10天采集一次精液无害化处理后可正常供精。3.应用口蹄疫三种疫苗同步两点攻毒保护率猪瘟、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口蹄疫灭活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与其单苗免疫攻毒保护率相一致。4.三种疫苗同步两点免疫技术列入云南省2013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方案,2013年上半年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共免疫生猪3206.31万头,抗体转阳率口蹄疫为77.85%,猪瘟为83.15%,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93.92%,均达到并高于国家要求。免疫应激反应102004头,反应率为0.32%,免疫应激反应死亡7926头,死亡率为0.25%o,较传统免疫方式下降45%左右。本研究证明了三种疫苗同步分点注射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并将三种疫苗同步两点免疫技术大面积应用于免疫工作,解决了困扰基层临床免疫的难点问题,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在生产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赵兴华[10](2012)在《适用于蛋鸡免疫的猪源ETEC菌毛蛋白疫苗佐剂的筛选》文中提出为筛选适用于蛋鸡的高效、安全、成本低、易注射、副作用小的免疫佐剂,本试验以ETEC菌毛蛋白(K88、K99和987P)为模式抗原,分别与SPA、SPB、SPC、ISCOMs、弗氏佐剂、黄芪多糖注射液和蜂胶等7种免疫佐剂配合制备猪源ETEC多价菌毛蛋白疫苗,免疫海兰褐壳蛋鸡,并分析该7种佐剂疫苗对蛋鸡产蛋性能、外观形态和注射部位组织的影响,探讨它们在诱导蛋鸡血清抗体和卵黄抗体消长的差异性,主要研究结果摘要如下:1.试验组猪源ETEC多价菌毛蛋白疫苗的制备:采用60~65℃水浴振荡法提取K88、K99和987P,经透析纯化、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显示成功制备了K88、K99和987P三种菌毛蛋白。将K88、K99和987P菌毛蛋白按照特定比例混合作为模式抗原,分别与SPA、SPB、SPC、ISCOMs、弗氏佐剂、黄芪多糖注射液和蜂胶等7种免疫佐剂配合制备猪源ETEC多价菌毛蛋白疫苗,并检验了所制疫苗的外观、色泽、稳定度(有无分层)等理化性状,结果显示: SPA、SPB、SPC、弗氏佐剂疫苗呈乳白色、半透明状,未出现分层现象;ISCOMs佐剂疫苗呈水性白色、透明状,无分层出现;黄芪多糖注射液配配合ISCOMs佐剂疫苗呈黄褐色,透明状,无分层出现;蜂胶佐剂呈深褐色、半透明状,有沉淀出现,所制备的疫苗符合要求,可以用于蛋鸡免疫。2.接种7种猪源ETEC多价菌毛蛋白疫苗后对试验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将由SPA、SPB、SPC、ISCOMs、弗氏佐剂、黄芪多糖注射液和蜂胶佐剂制备的猪源ETEC多价菌毛疫苗免疫蛋鸡,免疫后试验蛋鸡的产蛋率均下降,持续时间为1d或2d,之后恢复正常;除SPB组外,其余各组蛋鸡产蛋率在免疫期内的均值介于71.37%~83.15%,高于免疫前的70%,SPB组蛋鸡在免疫期内的产蛋率均值为50.25%,显着低于其他各组的产蛋率均值(P<0.05)。结果表明与其他佐剂相比,SPB佐剂显着降低蛋鸡的产蛋性能。3.接种7种猪源ETEC多价菌毛蛋白疫苗后各试验组蛋鸡血清抗体消长结果:将由SPA、SPB、SPC、ISCOMs、弗氏佐剂、黄芪多糖注射液和蜂胶佐剂制备的猪源ETEC多价菌毛疫苗免疫试验蛋鸡3次后,检测7组试验蛋鸡的血清抗体效价从高到低依次是: SPB、SPC、弗氏佐剂、SPA、ISCOMs、黄芪多糖注射液和蜂胶佐剂;维持血清抗体时间依次是SPC、SPB、弗氏佐剂、 SPA、ISCOMs、黄芪多糖注射液、蜂胶佐剂。4.接种7种猪源ETEC多价菌毛蛋白疫苗后各试验组蛋鸡卵黄抗体消长结果:将由SPA、SPB、SPC、ISCOMs、弗氏佐剂、黄芪多糖注射液和蜂胶佐剂制备的猪源ETEC多价菌毛疫苗免疫试验蛋鸡3次后,检测7组试验蛋鸡的卵黄抗体效价从高到低依次是:弗氏佐剂、SPC、SPB、 SPA、ISCOMs、黄芪多糖注射液和蜂胶佐剂;维持卵黄抗体时间最长的是SPC和SPB;其次是弗氏佐剂、ISCOMs和SPA;最短的是黄芪多糖注射液和蜂胶佐剂。5.接种7种猪源ETEC多价菌毛蛋白疫苗后对各试验组蛋鸡外观形态和注射部位组织的影响:观察结果显示,注射疫苗后, SPB和SPC佐剂组试验蛋鸡出现持续约2h的热源反应,其余试验组蛋鸡未见明显的异常反应;各组试验蛋鸡饮水、摄食、外观和精神状态均良好;免疫期结束后,每组随机取5只试验蛋鸡,对其免疫注射部位进行局部解剖,可见SPB、SPC和弗氏佐剂组蛋鸡的注射部位组织有清晰的炎性浸润、脂肪结节或脓肿等副反应,比例分别为2/5、5/5、4/5,其余组(包括对照组)未见明显的副反应。综上所述,得出以下结论:与其他6种佐剂相比,SPA佐剂与模式抗原配合制备猪源ETEC多价菌毛蛋白疫苗并免疫蛋鸡后,能够有效提高蛋鸡的血清抗体和卵黄抗体的效价,并能维持免疫期结束后30d以上的高滴度水平;接种该佐剂疫苗对蛋鸡的产蛋性能的影响较小;注射该佐剂疫苗后,无明显的异常反应出现,安全性好,对蛋鸡的外观形态和注射部位肌肉组织无明显影响,不影响蛋鸡的肉用价值;该佐剂疫苗易于制备、易于注射且成本低,使用方便,因此SPA是一种适用于蛋鸡的相对高效、安全、成本低、易注射、副作用小的免疫佐剂。该结果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免疫佐剂制备猪源ETEC多价菌毛蛋白疫苗以获取大量、纯度高的卵黄抗体,用于防治仔猪ETEC性腹泻。
二、不同免疫程序对复合型新城疫蜂胶灭活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免疫程序对复合型新城疫蜂胶灭活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抗H株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研制与质量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小鹅瘟病毒研究现状 |
1.1.1 小鹅瘟病毒及小鹅瘟病简介 |
1.1.2 小鹅瘟病毒的鉴定方法 |
1.2 小鹅瘟生物制剂研究进展 |
1.2.1 小鹅瘟病毒活疫苗 |
1.2.2 小鹅瘟病毒灭活疫苗 |
1.2.3 小鹅瘟病毒基因疫苗 |
1.2.4 小鹅瘟病毒重组活载体疫苗 |
1.2.5 小鹅瘟抗血清 |
1.2.6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 |
1.3 卵黄抗体的研究进展 |
1.3.1 卵黄抗体的结构特点 |
1.3.2 卵黄抗体的提取方法 |
1.3.3 卵黄抗体的灭活方法 |
1.3.4 卵黄抗体应用 |
1.3.5 卵黄抗体的优势与展望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主要材料和试剂 |
2.3 试验方法 |
2.3.1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3.2 小鹅瘟病毒分离培养 |
2.3.3 小鹅瘟病毒的鉴定 |
2.3.4 小鹅瘟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及检验 |
2.3.5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制备 |
2.3.6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质量评价 |
2.3.7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储存条件的确定 |
2.4 试验数据分析及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小鹅瘟病毒分离培养 |
3.1.1 小鹅瘟病毒在雏鹅分离培养结果 |
3.1.2 小鹅瘟病毒在鹅胚分离培养结果 |
3.2 小鹅瘟病毒鉴定 |
3.2.1 小鹅瘟病毒特异性试验结果 |
3.2.2 小鹅瘟病毒粒子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
3.2.3 小鹅瘟病毒毒力测定 |
3.2.4 小鹅瘟病毒理化特性 |
3.2.5 小鹅瘟病毒的纯净性试验结果 |
3.2.6 小鹅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
3.2.7 小鹅瘟病毒VP3基因序列鉴定 |
3.3 小鹅瘟病毒灭活疫苗抗原的制备及成品检验 |
3.3.1 小鹅瘟病毒H株灭活疫苗制备抗原用病毒的检验 |
3.3.2 小鹅瘟病毒H株灭活疫苗检验 |
3.4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制备 |
3.4.1 产蛋鸡选择结果 |
3.4.2 高免鸡蛋的琼扩抗体效价监测结果 |
3.4.3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除脂条件的确定 |
3.4.4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提取方法的确定 |
3.4.5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外源性病毒灭活方法确定 |
3.5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质量评价 |
3.5.1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理化特性 |
3.5.2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安全性评价 |
3.5.3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对人工感染雏鹅的治疗效果评价 |
3.5.4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对雏鹅注射后攻毒的预防效果评价 |
3.5.5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与试验选用的同类产品差异试验 |
3.6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储存条件的确定 |
3.6.1 储存温度及时间对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物理性状的影响 |
3.6.2 储存温度及时间对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纯净性的影响 |
3.6.3 储存温度及时间对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琼扩抗体效价的影响 |
3.6.4 储存温度及时间对雏鹅攻毒预防效果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小鹅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
4.2 小鹅瘟病毒H株VP3基因序列分析 |
4.3 影响HA与HI效果的因素分析 |
4.4 小鹅瘟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 |
4.5 鸡群的选择管理与高免蛋黄收集 |
4.6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除脂条件的确定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7 最优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提取方法确定及分析 |
4.7.1 辛酸终浓度对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影响 |
4.7.2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提取方法的对比分析及验证 |
4.7.3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琼扩抗体效价与蛋白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
4.8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灭活条件的确定 |
4.9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质量评价 |
4.9.1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安全性评价 |
4.9.2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治疗效果评价 |
4.9.3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预防效果评价 |
4.9.4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试验选用的同类产品差异 |
4.10 储存条件的确定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2)鸡新城疫免疫防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鸡新城疫病毒的毒力 |
2 新城疫免疫途径及影响鸡新城疫免疫效果的因素分析 |
3 鸡新城疫疫苗 |
3.1 传统新城疫疫苗 |
3.2 新型鸡新城疫疫苗 |
4 新城疫检测方法 |
4.1 血凝 (HA) 和血凝抑制 (HI) 试验 |
4.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
4.3 分子生物学技术 |
5 展望 |
(3)我国新城疫疫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城疫灭活疫苗 |
2 新城疫弱毒疫苗 |
3 新城疫基因工程疫苗 |
4 新城疫疫苗研究展望 |
(4)ND-IBD二联灭活苗对商品蛋雏鸡免疫效果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词列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ND与IBD研究进展 |
2 ND和IBD疫苗的研究进展 |
2.1 ND与IBD活苗的研究进展 |
2.2 ND与IBD灭活苗的研究进展 |
2.3 疫苗佐剂 |
2.4 ND与IBD的疫苗免疫研究进展及注意事项 |
3 ND-IBD二联灭活苗研究进展 |
4 疫苗对免疫因子的影响 |
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ND-IBD二联灭活疫苗免疫1、7日龄商品蛋鸡的免疫效果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毒株 |
1.3 试验用疫苗 |
1.4 试剂及试剂盒 |
1.5 主要试验仪器 |
1.6 试验用饲料 |
1.7 试验基地 |
1.8 试验数据分析相关软件 |
2 试验设计 |
2.1 动物分组 |
2.2 抗体检测 |
2.3 攻毒保护试验 |
2.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2.5 组织RNA抽提 |
2.6 cDNA的合成 |
2.7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商品蛋鸡血清IBD抗体水平检测 |
3.2 ND-IBD二联灭活疫苗对商品蛋鸡IBD抗体的影响 |
3.3 ND-IBD二联灭活疫苗对商品蛋鸡ND抗体的影响 |
3.4 攻毒保护试验结果 |
3.5 ND-IBD二联灭活疫苗对商品蛋鸡法氏囊中CD4~+、CD8~+、IL-6、IFN-βmRNA表达量的影响 |
3.6 ND-IBD二联灭活疫苗对商品蛋鸡脾脏中CD4~+、CD8~+、IL-6、IFN-βmRNA表达量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章 ND-IBD二联灭活疫苗与IBD活疫苗免疫7日龄商品蛋雏鸡的效果比较研究 |
1 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毒株 |
1.3 试验用疫苗 |
1.4 试剂及试剂盒 |
1.5 主要试验仪器 |
1.6 试验用饲料 |
1.7 试验基地 |
1.8 试验数据分析相关软件 |
2 试验设计 |
2.1 动物分组 |
2.2 抗体检测 |
2.3 攻毒保护试验 |
2.4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5 组织RNA抽提 |
2.6 cDNA的合成 |
2.7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 结果与分析 |
3.1 ND-IBD二联灭活疫苗与弱毒活苗对商品蛋鸡IBD抗体的影响 |
3.2 攻毒保护试验结果 |
3.3 ND-IBD二联灭活疫苗与弱毒活苗对商品蛋鸡法氏囊中CD4~+、CD8~+、IL-6、IFN-βmRNA表达量的影响 |
3.4 ND-IBD二联灭活疫苗与弱毒活苗对商品蛋鸡脾脏中CD4~+、CD8~+、IL-6、IFN-βmRNA表达量的影响 |
4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新城疫的合理免疫及常见疫苗使用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城疫的合理免疫 |
1.1 新城疫疫苗的种类及特性 |
1.1.1 活疫苗 |
1.1.2 灭活疫苗 |
1.2 新城疫疫苗的合理使用 |
1.2.1 新城疫疫苗的使用方案 |
1.2.2 新城疫免疫效果的监测 |
2 常见使用误区 |
2.1 制定的新城疫防控体系不健全 |
2.1.1 使用方案存在问题 |
2.1.2 使用种群的差异化 |
2.2 对新城疫疫苗的相关特性不甚了解 |
2.2.1 疫苗选择及免疫方法不当 |
2.2.2 疫苗使用剂量不当 |
2.2.3 不同活疫苗混乱使用 |
2.2.3. 1 新城疫活疫苗与其他活疫苗的干扰作用 |
2.2.3. 2 不同新城疫活疫苗的混乱使用 |
2.2.4 与药物的搭配不合理 |
2.3 免疫程序不合理 |
2.3.1 首免日龄不恰当 |
2.3.2 免疫程序一成不变 |
2.4 未及时评价免疫效果 |
3 讨论 |
3.1 新城疫活疫苗喷雾免疫的实施 |
3.2 基因Ⅶd亚型NDV的流行与防控 |
3.3 新型疫苗的研制 |
3.4 加强生物安全 |
(6)吉林省部分地区蛋鸡新城疫免疫情况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新城疫概述 |
1.1 NDV的病原学特点 |
1.2 NDV的病型分类 |
1.3 新城疫的实验室诊断 |
第二章 新城疫疫苗概述 |
2.1 新城疫的免疫机理 |
2.2 NDV疫苗种类 |
2.3 免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不同规模蛋鸡养殖场新城疫免疫效果比较 |
1.1 检测材料与方法 |
1.2 检测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新城疫不同免疫方式免疫效果比较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检测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新城疫不同免疫程序免疫效果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检测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安阳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蜂胶灭活苗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及附表清单 |
常用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副猪嗜血杆菌的研究进展 |
1.2 免疫佐剂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副猪嗜血杆菌蜂胶灭活疫苗的研制 |
4.1 实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3 副猪嗜血杆菌蜂胶灭活苗的检验 |
4.4 副猪嗜血杆菌蜂胶灭活苗与市售灭活疫苗的比较 |
4.5 结果与分析 |
4.6 讨论 |
4.7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影响鸡新城疫免疫效果的因素及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鸡自身的因素 |
1.1 鸡种和性别 |
1.2 鸡体内母源抗体的干扰 |
1.3 鸡体内免疫抑制性病毒的感染或免疫抑制 |
2 疫苗的因素 |
2.1 疫苗株与流行毒株的亲缘关系 |
2.2 疫苗的种类 |
2.3 配合疫苗所使用的免疫增强剂的因素 |
2.4 疫苗的质量因素 |
3 疫苗的合理应用因素 |
3.1 免疫途径的因素 |
3.2 免疫接种方法的因素 |
3.3 免疫接种的时间因素 |
3.4 免疫程序的因素 |
3.5 免疫剂量因素 |
4 其他因素 |
4.1 应激因素 |
4.2 饲养管理因素 |
4.3 兽药的合理应用因素 |
(9)口蹄疫、猪瘟和蓝耳病三种疫苗同步分点免疫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本研究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口蹄疫、猪瘟和蓝耳病三种疫苗同步三点免疫技术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口蹄疫、猪瘟和蓝耳病三种疫苗同步两点免疫技术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口蹄疫、猪瘟和蓝耳病同步分点免疫技术推广应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10)适用于蛋鸡免疫的猪源ETEC菌毛蛋白疫苗佐剂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 |
1.2.1 免疫佐剂的作用及作用机理 |
1.2.2 免疫佐剂的分类阐述 |
1.2.2.1 矿物质类免疫佐剂 |
1.2.2.2 油乳佐剂 |
1.2.2.3 微生物及微生物成分佐剂 |
1.2.2.3.1 脂多糖(LPS) |
1.2.2.3.2 分支杆菌及其组成成分 |
1.2.2.3.3 霍乱毒素(CT)和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 |
1.2.2.3.4 CpG DNA 佐剂 |
1.2.2.4 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s) |
1.2.2.5 中药免疫佐剂 |
1.2.2.5.1 中药多糖类免疫佐剂 |
1.2.2.5.2 中药蜂胶免疫佐剂 |
1.2.2.5.3 中药皂甙类免疫佐剂 |
1.2.2.5.4 中药壳聚糖类免疫佐剂 |
1.2.2.6 其他免疫佐剂 |
1.2.2.7 免疫佐剂的研究前景和趋势 |
1.3 免疫佐剂在制备鸡抗仔猪 ETEC 腹泻卵黄抗体中的研究进展 |
1.3.1 免疫佐剂在制备鸡抗仔猪 ETEC 腹泻卵黄抗体中的应用 |
1.3.2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的相关介绍 |
1.3.3 禽卵黄抗体的相关介绍 |
1.3.4 蛋鸡卵黄抗体用于防治仔猪腹泻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
1.4.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ETEC 多价菌毛蛋白(K_(88)、K_(99)和~(987)P)疫苗的制备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1.1 试验菌株 |
2.2.1.2 主要培养基和试剂 |
2.2.1.3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 |
2.2.1.4 免疫佐剂 |
2.2.2 方法 |
2.2.2.1 细菌的复苏与培养 |
2.2.2.2 菌毛蛋白(K_(88)、K_(99)和~(987)P)的提取、纯化 |
2.2.2.3 菌毛蛋白(K_(88)、K_(99)和~(987)P)的 SDS-PAGE 电泳检测 |
2.2.2.4 抗原介质的制备 |
2.2.2.5 SPA 佐剂疫苗的制备 |
2.2.2.6 SPB 佐剂疫苗的制备 |
2.2.2.7 SPC 佐剂疫苗的制备 |
2.2.2.8 ISCOMs 佐剂疫苗的制备 |
2.2.2.9 弗氏佐剂疫苗的制备 |
2.2.2.10 黄芪多糖注射液+ISCOMs 疫苗的制备 |
2.2.2.11 蜂胶佐剂疫苗的制备 |
2.2.2.12 抗原对照的制备 |
2.2.2.13 疫苗的物理性状检验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菌毛蛋白(K_(88)、K_(99)和~(987)P)的 SDS-PAGE 结果分析 |
2.3.2 疫苗的常规物理性状检测 |
2.4 讨论与小结 |
2.4.1 菌毛蛋白(K_(88)、K_(99)和~(987)P)的提取 |
2.4.2 佐剂疫苗制备与检测 |
第3章 7 种佐剂疫苗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比较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1.1 试验动物 |
3.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2 方法 |
3.2.2.1 试验分组 |
3.2.2.2 试验蛋鸡免疫程序 |
3.2.2.3 试验记录 |
3.2.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免疫后各试验组蛋鸡产蛋率的结果分析 |
3.3.2 免疫期内各试验组蛋鸡产蛋率均值的结果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免疫后蛋鸡血清 ELISA 抗体效价的分析比较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1.1 抗原 |
4.2.1.2 疫苗 |
4.2.1.3 试验鸡群 |
4.2.1.4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2.2 方法 |
4.2.2.1 蛋鸡分组及免疫程序 |
4.2.2.2 试验组血样采集及血清抗体制备 |
4.2.2.3 试验组血清效价的检测 |
4.2.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试验蛋鸡血清 ELISA 抗体效价检测结果 |
4.3.2 三免后第 30d 各组试验蛋鸡血清抗体的 ELISA 检测结果分析 |
4.4 讨论 |
4.4.1 7 种免疫佐剂对蛋鸡血清抗体强度的影响 |
4.4.2 7 种免疫佐剂对蛋鸡血清抗体持久度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5章 免疫后蛋鸡卵黄 ELISA 抗体效价的分析比较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1.1 抗原 |
5.2.1.2 疫苗 |
5.2.1.3 试验鸡群 |
5.2.1.4 主要试剂和仪器 |
5.2.2 方法 |
5.2.2.1 试验蛋鸡分组及免疫程序 |
5.2.2.2 卵黄抗体(IgY)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5.2.2.3 卵黄抗体(IgY)效价的检测 |
5.2.2.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各组试验蛋鸡的 IgY 的 ELISA 检测结果 |
5.3.2 三免后第 30d 试验蛋鸡的 IgY 的 ELISA 检测结果分析 |
5.4 讨论 |
5.4.1 7 种免疫佐剂对蛋鸡卵黄抗体强度的影响 |
5.4.2 7 种免疫佐剂对蛋鸡卵黄抗体持久度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6章 7 种佐剂对蛋鸡外观形态和注射部位组织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 |
6.2.1.1 试验鸡群 |
6.2.1.2 疫苗 |
6.2.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
6.2.2 方法 |
6.2.2.1 试验蛋鸡分组与免疫程序 |
6.2.2.2 免疫期内各组试验蛋鸡的外观形态观察 |
6.2.2.3 免疫期后各组试验蛋鸡注射部位组织的解剖观察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免疫期内各组试验蛋鸡的外观形态观察结果 |
6.3.2 免疫期后各组试验蛋鸡注射部位组织的解剖结果 |
6.4 讨论 |
6.4.1 7 种免疫佐剂对试验蛋鸡外观形态的影响 |
6.4.2 7 种免疫佐剂对试验蛋鸡注射部位组织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不同免疫程序对复合型新城疫蜂胶灭活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抗H株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研制与质量评估[D]. 胡瑞鸿.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2]鸡新城疫免疫防制探讨[J]. 罗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 [3]我国新城疫疫苗研究进展[J]. 徐萍,郑玉姝,李任峰,银梅,刘明成,赵朴,朱瑞豪,赵坤.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21)
- [4]ND-IBD二联灭活苗对商品蛋雏鸡免疫效果及机制研究[D]. 星东.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1)
- [5]新城疫的合理免疫及常见疫苗使用误区[J]. 程小果,王慧,程宁,陈申秒,朱杰,张小荣,吴艳涛. 动物医学进展, 2016(06)
- [6]吉林省部分地区蛋鸡新城疫免疫情况调查报告[D]. 金晓晓. 吉林农业大学, 2018(02)
- [7]安阳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蜂胶灭活苗的制备[D]. 靳国旺.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8)
- [8]影响鸡新城疫免疫效果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 吴玲,聂根新,唐维国,万明春. 现代农业科技, 2014(18)
- [9]口蹄疫、猪瘟和蓝耳病三种疫苗同步分点免疫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D]. 周建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10]适用于蛋鸡免疫的猪源ETEC菌毛蛋白疫苗佐剂的筛选[D]. 赵兴华. 福建农林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