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跳出建筑做建筑——关于资本运作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隋军[1](2021)在《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研究 ——以陕、甘、宁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主要是指以陕(北部和中部)、甘、宁、青、藏、新和内蒙古为主体的“文化西部”在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乡土小说中体现的审视并思考审美对象的思维角度。其中陕甘宁三省的创作极具代表性,可作为研究的中心。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风貌造就了西部作家独特的个性气质和创作底色。在二十一世纪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中,西部乡村风貌则表现出迅速而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构成西部作家新的审美对象,并同文学思潮和社会思潮一起,促使西部作家进行新的审美思考和审美表达,创造出具有民俗学和传播学意义的作品。通过分析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可发现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至少具备三类七种审美维度。第一类为现实维度,意为面向现实的思维角度,包括以下三种:一、批判现实维度,有批判传统文化和批判现代事物两个向度,倾向于在不同文化的对比中,针对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进行批判式书写,饱含对西部村民的深切同情;二、实录生活维度,倾向于以客观态度回忆童年乡村、感怀女性生活和书写当下家乡,力图记录即将消失的乡村生活常态,表现家乡人在不同时代的酸甜苦辣;三、昭彰模范维度,意在刻画以西部独有的血性和刚柔相济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被作家视为模范的场景,但这些方式皆因局限性太大而成为理想。第二类为理想维度,即畅想理想世界的思维角度,包括以下两种:一、点染桃源维度,倾向于选择现实中的积极因素搭建理想世界;二、创构神域维度,偏好构想超现实的积极因素并以之创造超现实的理想世界。第三类为探索维度,包括以下两种:一、引介神力维度,致力于思索并展现超现实积极因素解决社会问题的可能性;二、求法桃源维度,侧重于探索现实中的积极因素解决社会问题的可能。三类七种审美维度具有明显的整体性和层次性,构成了审美维度的使用范例。除探索维度的两种之外,其余审美维度都具有或长或短的历史,经历过一系列的嬗变。但不论何种审美维度,背后都存在着“现实主义精神”,都具有相对稳定的色彩倾向,因为不同审美维度倾向的内容结构存在差异,不同审美维度感性和理性的强弱也有所不同。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作家采用的审美维度并不固定,甚至同一部作品都可能表现出多种审美维度。在不同作品中,作家的叙事技巧使用也具有多样性特征,原因为叙事技巧皆为思想表达服务,这其中又涉及到思想感情、前形式、内容、叙事材料以及叙事技巧之间的复杂关系。与此同时,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又不约而同地表现出诗意性,丰富了“诗意性”的内涵。在分析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的过程中,同时还发现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城市与乡村、人与文化及自然环境、“精英”与群众并非绝对对立,而如同中国的多民族一般,是对立中有统一的共同体。
沈昕[2](2020)在《当代建筑中的反常合道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同人们只会用习得的认知方式去认识事物一样,多数建筑师也只会用习得的方法来设计。务实或求虚,建筑师有各自的方法生成一幢建筑,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经验常使他们在未开始设计之前便预设出某种结果,并在后续进程中对这个结果进行有力的控制,这的确是普遍而高效的方法,但固定、容易的操作难免成为建筑师不思考的惯力,使设计停留于表面从而远离了创造。苏轼在评论柳宗元的诗时写到“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苏轼的“反常”是指诗的内容或表现手法不符合人所共知习见的常情、常规,而“合道”则肯定这种“反常”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感受,创造出既符合艺术创新规律又非一般的新奇形象。冯纪忠在介绍“何陋轩”时笑称其是对“反常合道”的妙用,然而,冯纪忠所谓的“反常”与“合道”在建筑中指向什么?本文的讨论从求解这个问题开始,主体分为“寻解——收编”两个部分。首先,思考“反常合道”在建筑中的指向,笔者通过提取历史中的“非常规”建造活动,将其置于与“常规”建筑的对比关系中,以寻解何为“反常合道”的建筑现象。从探讨使之发生的原因中,挖掘出两条与“常”相关的“反常”线索:“常规建造”与“日常生活”。二者相互掣肘、贯穿始终,使论文研究在避免被经验化的理论绑架而脱离于现实的同时,也避免过分纠缠于“日常”而落入世俗。“道”常被人用“否定”的方式描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道”包含着不可定义的特性,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道”表达着万物并不以客观物而存在,它需要通过人的体悟去获得,似一种可不断深入探索的无穷尽结构。“合道”作为动词,指不同的建筑师探求创作之意义的过程,如何“合”是本研究的核心,即通过现象来反思设计的固定方法,而非讨论“反常”建筑现象本身。在方法反思的过程中,园林处在与“反常”相关的两条线索交汇处,与此同时,园林还具有接续古今、延长传统智慧的能力。在进一步的园林研究中笔者总结出三个重要启示:关乎结构、身体以及材料。因为当代“反常合道”的建筑现象得自于完全不同的创作方法,笔者用这三个同样没有清晰界限的启示应对当代庞杂建筑异规的筛选与编配工作,通过“有法无式”(结构)、“道不远人”(身体)、“莫若以明”(材料)来讨论、联类当代创作中互文的、可变的、不连续的、否定的、借鉴的、叠合的“反常”建筑方法,为重新探寻身体“经验”与“体验”、建筑的创作与使用以及材料的可能性提供出机会,并在进一步对这些“反常”建筑的共有特征进行总结的过程中,使隐藏于现象背后的价值被人们识别,以期对人们思考当代建筑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黄浦蓉[3](2020)在《时空压缩语境下建筑师的自省及其作品解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下的时空压缩语境中,建筑空间存在普遍意义上的精神缺失,与人们对“诗意的栖居”、“空间精神”的向往诉求成为了一组亟待解决的矛盾。这一问题随着时空的发展与剧变而越发凸显,并促进着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们不断谋求创作中的自省与转变。人们对建筑的诉求从来都不仅局限于“坚固、实用、美观”,还体现在空间精神的感受上。尽管在前人的研究中关于“场所精神”、“诗意建构”、“静谧空间”等塑造空间精神的理论众多,但是置于当下我们仍然缺乏针对以建筑师主观能动性为主体背景的、较为系统的研究与解析。将具有自省意识的、对于空间精神的营造不断探索与实践的建筑师整合到时空压缩语境中进行分析,探究时代语境下建筑师的自省对于空间精神塑造的重要性。本文从近现代中国建筑师的自省及其实践展开研究,试图梳理出建筑师的自省发展历程,并结合当下建筑师的思考与实践,进一步分析出在时空压缩语境中存在着三种主要的自省立场,即:“时空压缩语境的批判性抵抗”、“对时空压缩语境的积极性回应”、“对时空压缩语境的权宜性介入”。文中以具体建筑作品为研究对象,借助“类型中抽取典型”、“图解分析”、“建筑师言说分析”与“分类比较”等方法解析在时空压缩语境下的自省型建筑案例,旨在总结出带有自省色彩的建筑设计策略与方法,以期解决建筑精神“匮乏”的困境,为当前时空压缩背景下的建筑空间精神塑造提供参考依据。
唐元[4](2020)在《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中国纪录片领域“新纪录片运动”的发起,中国纪录片创作领域的“人文”意识开始生根发芽,区别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前的专题片形式,其人文精神的觉醒体现在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平等关照,对个体内心世界的开掘探索,对精神道义和社会责任的彰显。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也是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浪潮带来的市场改革、商品经济、人口流动等因素,令中国的城市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和异质性,城市社会便成为人文纪录片所关注的重要地理、历史、社会关系的样本。究竟以什么样的视角去探究人文纪录片对于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我们以什么样的视角理解城市空间。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哲学、社会学等领域涌起的“空间转向”思潮下,列斐伏尔把空间看作社会关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强调空间是在历史发展中生产出来的,开辟了空间“三元辨证法”的全新视野,爱德华·索亚将列斐伏尔的空间思想继承和发展为“第三空间”认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辩证且开放的认知城市空间的框架。“空间转向”思潮的理论背景下,本文选取中国当代城市题材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为对象进行文本分析,通过纪录影像对于城市中意象空间、表征空间和异质空间的生产与建构,分析这一阶段的中国人文纪录片所呈现的城市空间的物理性、符号性和社会性,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中国人文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相互建构与审视的关系。首先,本文阐释“空间转向”思潮的理论意义,并指明了这一转向为理解中国城市问题提供了科学、合理、开放的理论框架和视角。通过梳理该视域下对本研究有指导意义的空间与城市理论,进一步明确城市空间在本研究中如何界定并区分,为接下来探讨纪录片中城市空间的生产奠定理论基础。接着,本文将人文纪录片看作“景观社会”视域下反映城市空间的视觉样本,细致追踪人文纪录片中城市影像的时空轨迹,通过对中国人文纪录片的“人文”意识萌发的语境、节点、过程进行梳理,力求明确“人文纪录片”的价值和内涵,并考察中国人文纪录片中“空间”视角的流变。然后,本文聚焦1990-2019这一阶段的人文纪录片,考察纪录片中城市空间的生产逻辑,依次对于城市空间的三个层面进行梳理和提炼:第一空间即可感知的意象空间的视角,以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为框架,主要探讨可感可读的城市意象在纪录片中的表达及特征。第二空间即表征性符号空间的视角,借助社会学延伸至传播学中的框架分析方法,通过对样本的内容分析,梳理出中国人文纪录片中所建构的城市空间的八项主要议题,提炼为四类主要阐释性框架和空间话语,即日常空间、流动空间、记忆空间、超级空间,并进一步对这些代表性空间话语进行分析,探讨城市符号空间的建构特点。第三空间即物质与经验交错的异质空间的视角,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基础上,深入城市空间的社会历史语境中,挖掘代表性纪录片样本的细部,对《铁西区》《大同》《麦收》《流浪北京》《归途列车》五部纪录片做文本细读,呈现出纪录片对于城市历史语境下的工业空间转换、城市拆解与重塑中的权力关系、城市空间中“他者”的边缘化生存等这些交织着复杂社会关系的公共命题的观照。最后,将纪录片文本和城市空间互为参照,对于纪录片创作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做深入思考。综上,本文的主要结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城市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呈现,城市化加速的进程和中国纪录片人文转向的起点具有一定同步性,人文纪录片成为考察、观照现实城市空间图景的媒介样本。将列斐伏尔认识空间生产的“三元辩证法”和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贯彻到对纪实影像空间生产的分析框架中,能够重构一种开放性的空间生产逻辑,可见,纪录片文本的社会空间构建远比物性空间要深邃和广泛得多。纪录片中“第一空间”(意象空间)的生产主要关注标志物、路径、节点、区域、边界等可感知的城市意象;“第二空间”(符号空间)由日常空间、记忆空间、流动空间、超级空间四个主导性话语框架构成;“第三空间”(异质空间)是包含了社会斗争、权力、关系的场域,触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痛点,包括城市中传统工业空间的解体、城市空间重塑中的权力关系、被遮蔽的“他者”的生存困境等等。最后,从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的彼此审视中,我们发现纪录片在反映现实城市空间中存在一定失语现象。同时,从纪录片对城市空间规划、日常生活、城乡二元结构等问题的呈现中,引发我们对于城市空间异化和重塑正义城乡空间关系的思考。
陈志奎[5](2020)在《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文中研究说明“英国城市工作组”(UTF)发表的“迈向城市的文艺复兴”黄皮书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掀起了“城市文艺复兴”运动的巨浪,这个运动以文化为主要导向,以城市设计为扫荡工具,在取得巨大成就和声誉的同时,也因城市士绅化、虚假繁荣和逻辑自洽被诟病,同时城市设计的本体理论没有得到突破。中国的“城市化大跃进”带来的“城市病”、“千城一面”、地域文脉破碎、城市化质量不高、城市人文生活品质与物质文明发展不匹配等问题,已日益凸显。人们对优质的城市人居环境的渴望与当下紧张畸形的都市生态构成矛盾,城市发展经常在追求GDP经济和精神、环境生态文明之间,顾此失彼。随着全球此起彼伏的公共安全危机、气候危机、环境危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人道危机,以及智能化时代对人类生活的进一步肢解和异化,无论东西世界,都呼吁新的城市发展动力和人居文明永续之道。这为推出新的城市设计思维、城市营造方式和城市发展体系奠定了时代正义。本文引介了“软城市”理论,并将“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时代的城市设计范式迭代进行了明细化对位比较;然后从历史逻辑、文化动机、文献谱系、理论支撑、观点主张、价值取向、法理依据、现实基础、实操导则、案例推演和现实观照等几个方面完成了对艺术都市体系的构建,使之具备方法论意义和较强的理论创新性。譬如,从“艺术化”和“艺术性”两方面勾画当代艺术都市的面貌与特质;从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文化精英、市民大众“三层制”出发,采用一系列以艺术、设计和文化多样性为核心概念的营造内容,通过在艺术、人和城市之间建立稠密多维的关系网络和丰富随机的触发反应去激发都市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并塑立以市民为主体的空间生产态度。这大大超越了“艺术人口和艺术产业堆砌”的传统艺术城市概念,演变为一场注重真实性和生长性的总体都市革命。基于“软城市”理念的艺术都市体系,拓展了城市设计理论,迎回了城市设计“公平正义”的价值本义,将城市设计从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公共政策推进为发挥全民主观创造力的全域塑造行动,将城市设计从宏大叙事和物质塑造手段演变到微观精妙和精神体验的范畴,将城市设计从以数字绩效为指引的城市面貌改造工具发展为协调公共利益、公民价值和市民社会的杠杆工具。作为一个具备落地实操价值的都市主义体系,艺术都市可以直接指导和作用于现实中的城市设计实践,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思路,为顶层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有助于中国城市建设规划规避西方模式的缺陷,同时也为全球城市发展转型提供了方案智慧。艺术都市将人文精神、闲暇生活和个体解放作为未来城市的增长点,符合时代趋势,同时,艺术都市发起的日常都市革命和个体观照精神,能够对“城市文艺复兴”有益激化,续延“城市文艺复兴”系统的生命力。本文的文献综述方法有所创新,首先用直接文献和思想文献二分法,然后分别延裂出核心文献和次级文献,形成横纵之势和逻辑铺陈,以应对和提炼广博的文献信息。本文以强势的理论代入展开论证,以空间政治经济学、城市社会学、批判理论、后结构主义、历史学和艺术学为理论主轴,串联起散落于全文各处的群英思想荟萃,采撷和运用诸家理论概念,形成思想矩阵,强调宏阔视野和跨领域并置耦合研究,追求思辨性和碰撞感,制造了丰富的知识切面和触发可能,塑造出了具备开放性和延展性的知识生产胎体,以期获得学术耐品性和知识长效性,并为平行领域提供学术营养和跨界启发。无论论证过程还是结果,都凝结出了清晰的学术审美和严苛的价值取向,它们零散而又统一,无形却又彰显:差异、多样性、开放性、生长、模糊、边界、遭遇、日常、去中心化、反威权、反叛、精微、多元、可能性、临时性、动态、非物质性、自下而上、多孔、弹性、温暖、放松、分散、感性、并置、偶发、虚空、灰度、剩余、无意识、非常规、自由、个体、无序……
安博[6](2019)在《布尔迪厄文艺社会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文艺社会学理论往往以“直线式”的思维模式将文艺活动同某一社会因素联系在一起,来阐释文艺活动的发生问题。其忽略了文艺与社会之间复杂的关联性。而布尔迪厄的文艺社会学则从“文学场”的概念出发,厘清了“文艺—社会”之间的动态结构发展与变化。“文学场”是一个客观上拥有自身运作逻辑与法则,并以生产具有符号象征价值意义的文艺作品为目标的社会小型空间。以“为艺术而艺术”为宗旨观念,“文学场”呼吁从事文艺活动的全体行动者以自律性来确立自身的符号权力。它抵制外部社会背景中经济、政治力量对其的直接干涉。因此,从“文学场”的概念来研究布尔迪厄的文艺社会学思想,意味着要对以下问题做出清晰的解答——1.从文艺生产的角度而言,“文学场”的内部结构中“文学生产”是如何发生的、一种“合法的”文艺观念是如何被“作者”创造出来并被场域内的众人所共同认可的。2.从文艺接受的角度而言,“合法的”文艺观念是如何要求在社会中的“读者”以超功利的审美态度进行“阅读”的、这种文艺接受的内部原则与条件又是如何在社会空间中将不同读者的身份区分开的。3.从文艺的社会功能角度而言,处于“文化生产场域”空间中的文学艺术作为一种价值意义的生产与接受活动是如何完成一种符号暴力统治的、而作为“知识分子”形象出现的文艺活动者,又是如何介入社会生活并发挥自身的象征权力的。从对“文学场”概念的结构与特征、文艺生产活动、文艺接受活动,以及文艺的社会功能的分析出发,全文可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总体的角度出发,对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核心概念以及他的文化艺术研究活动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文化艺术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在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研究中占据了大量的篇幅。而且在一定程度而言,对文艺活动的研究,也促成了布尔迪厄社会学理论大厦建构的完成。作为构成当代社会统治基础的象征性文化实践,正是发生在“文学场”这个独立自主空间之内的。因此这意味着,布尔迪厄的文艺社会学是以对“文学场”的分析而展开的。在分析了“文学场”的结构、特征及它作为方法论的作用后,本章还以法国文学场的生成为例,描绘了“文学场”概念对分析“文艺—社会”之间关系的应用性实践。第二章从文艺生产的内部视野出发,考察了作为一种“合法文艺观念”的文学“幻象”,是如何在文学场中被全体行动者所共同塑造的。布尔迪厄的文艺生产理论反对把作者看作是作品唯一负责人的观点;相反,他认为关于作品价值意义的生产是由文学场中作者集体、甚至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共同完成的。而围绕着对“合法文学观”价值意义的界定,作者之间又彼此区分,并处于一种对作品定义权的争夺状态中。正是这种对文学“幻象”既共同认可,又相互争夺的关系结构,促成了文艺生产活动在时空中的动态变化过程。最后,章节以艺术史上马奈与杜尚的艺术生产为例,揭示了艺术场内部“合法文艺观”的演变过程。第三章从文艺接受的社会视野出发,考察了一种无关功利与利害的“纯粹目光”所要求的关于读者文艺接受的社会背景条件。“文学场”内对文艺接受活动“纯粹目光”的要求,是以康德美学中“审美判断”为理论依据的。而康德美学所标榜的先验普适性,实则是通过一系列否定式的区分而达成的。“纯粹目光”的鉴赏判断,以述行语的形式,完成了对文学场中“审美趣味”与感官快适的区分。其反过来,也在文艺鉴赏方面,对读者阅读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完成了对具有不同审美趣味的读者社会身份的区分。最后,章节通过分析布尔迪厄对当代法国社会中审美接受与社会阶层身份的调查,揭示了文艺接受活动在社会结构建构上的反作用力。第四章从“文艺—社会”之间的关系角度,探讨了布尔迪厄文艺社会学思想中文艺的社会功能问题。文学艺术,甚至是广泛意义上的文化,不仅仅是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着消极、被动的反映。事实上,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凭借“文学场”以及“文化生产场域”自身所创造出的“文化资本”,文化艺术活动正在以符号暴力的方式,完成着对社会不平等的象征性再生产。在这其中,与文艺接受活动密切相关的国家教育系统,以及与文化、文艺生产密切相关的“知识分子”群体,乃是“文化资本”发挥其社会功能的主要场所与主要实施者。因此,文化艺术活动要摆脱这种象征符号领域的统治功能,就需要作为知识分子的全体文艺活动参与者团结起来,以维持文学场独立自主的姿态,来对抗政治、经济因素对其的侵蚀。
刘清越[7](2019)在《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受到政治、经济、技术、思想、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设计行业的从业者开始了由传统工匠向近代建筑师的转变。本文以首都门户、北方经济贸易中心的近代天津为切入点,选取近代时期在天津开展职业实践的中外建筑师为研究主体,通过对历史档案等一手资料的发掘和整理,借助分类比较、信息数字化、实地调研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螺旋式职业化发展进程,总结了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职业化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及建筑师职业化对天津近代建筑设计行业带来的冲击和产生的影响,为我国近代社会转型和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当代建筑师职业发展提供参考。论文第2章分中西方两条主线,对中国古代传统工匠体系的传承发展和西方近代职业建筑师的演进历程分别进行了梳理,是对中西方建筑师不同的职业起源和形成的概述。第3章从建筑思想、建筑技术、建筑教育和建设管理模式这四个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影响最大,与其联系最为紧密的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讨论。理清各自的发展阶段、转变内容和产生的社会影响,为下文进一步的分析、论述做好背景铺垫。第4章首先根据群体的来源和供职机构的不同,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进行分类。然后选取了其中八个最为典型的中外建筑设计开发机构,通过整理、归纳每个机构的运营模式、组织架构、业务类型、实践作品以及机构中所涉及的中外建筑师的生平经历,清晰地描绘出天津近代建筑师在职业实践中显现出的群体轮廓和个体形象。第5章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四个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包括职业注册制度确立表现出的法制化特征,建筑师职责范围明确表现出的责任化特征,建筑师执业规范增强表现出的规范化特征,以及建筑师行业组织创立表现出的团体化特征。第6章总结了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天津近代建筑设计行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张贤波[8](2019)在《平行建筑语言:绘画的语义内涵对建筑的启示》文中指出绘画与建筑的联系自古以来都是比较密切的。自从20世纪的语言学转向以来,结合语言学来研究绘画与建筑的关系既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需要。语言学的视角可以超出形式的局限来讨论绘画对建筑的启示,在语义的层面讨论绘画与建筑的关联性。探讨两者共同的语义类型和表达途径,可以平衡建筑语义的工具理性与审美情感、感情与思想、图像与观念。通过分析语言的内在结构和艺术语言的本质属性,可以归纳出绘画语言与建筑语言的语义内涵及其特点。在绘画语义对建筑的影响较大的几个时期内,结合绘画语义内涵的特点及其变化的规律来探讨绘画对建筑带来的启示,主要包含如画美学观、现代抽象绘画和现代主义之后的绘画三部分的内容。如画美学观从以往的审美观念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美学内涵:如画美。如画美与自然美不完全一样,它源于从绘画的过程反观绘画所呈现的图像,强调视觉的感受多于对画中事物的观念。现代抽象绘画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如画美学对于视觉感受的关注,并进一步把具象绘画中关于物的观念分离出去,强调绘画视觉图像的自治。现代主义之后的绘画重新为绘画作品注入文本以外的内涵,为现代性指向未来的时间意识补充了一个回望历史的向度,将作品的上下文、作者、权力话语等叙事要素重新纳入语义内涵的范畴。在这些历史时期里,绘画的作品呈现出两种语义类型:一种是以“显示”来表达的图像语义,另一种是通过“说出”来表达的观念语义。两种类型的语义内涵都对相应时期的建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建筑语义的表达方式发生了重要的转变。这两种建筑语义是基于两种不同的知识类型:直觉与理性。直觉的知识是主要是通过图像来把握,它不仅包含视觉的形式,而且还有综合体验的印象,以及无意识或潜意识内化的迹象。理性的知识主要是依赖人的观念和口头语言以逻辑思维来获得。它们是感觉与知觉的关系,一种平行的关系。普通语言与艺术语言都包含两种语义类型:图像语义与观念语义。借鉴普通语言和艺术语言的语义表达方式,结合绘画与建筑的语义内涵及其语义生成的途径,可以提出一种平行建筑言的理论模型。这种理论模型主要强调语义层面的平行,强调两种语义类型的平行表达,这使得建筑的语义内涵在美学情感与科学技术、人文关怀与理性追求、精神体验与逻辑思维的语义等等方面得到平衡与兼顾,作为“功能-形式”和意义导向这两种建筑语义逻辑的补充。
杨慧[9](2019)在《转化与实践:刘家琨的叙事话语和修辞方法》文中研究指明针对中国当代本土建筑实践如何回应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如何提出适应经济相对落后、建设水平相对不足的中西部地区的建筑策略等问题,论文以刘家琨的文学创作和建筑创作为研究对象,对叙事话语和修辞方法进行研究。刘家琨是中国当代本土建筑实践的代表人物,具有建筑师和作家的双重身份。因此,论文力图跳脱出局限于建筑学科本体解读其建筑创作的研究方法,综合文学和建筑创作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分析叙事话语和修辞方法。研究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论文梳理、归纳刘家琨的文学创作和建筑创作的脉络和代表作品,与实地实习相结合,探究叙事话语和修辞方法的跨学科交叉点;其次,论文对交叉点进行具体研究:从写作手法到建筑修辞方法的转化、从文本结构-时空关系到建筑空间操作和时间性的转化、从写作哲学到建筑策略的转化。研究关注了转化中个人经历、后现代主义思潮和现实因素的复合作用;最后,论文分析叙事话语和修辞方法在建筑创作的应用和影响:建筑写作对建筑理念的表达作用、地域性材料体系和建构逻辑、介入策划和巨型社会性策略。论文旨在为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的跨学科转化、多元发展和地域实践提供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实例,总结对广大中西部地区有参考性的建筑策略。研究以此回应当下对中国本土实践、地域建筑语言的迫切需求。
李宜蓉[10](2018)在《基于地域特征的台湾当代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台湾于1970年代台湾经济稳固后开始对地方乡土怀旧,掀起对传统建筑重视,传统建筑样式瞬间成为台湾建筑样式的发展,来表达地域主义(regionalism)(vernacular)的风格,并将传统建筑的空间形式及材料作为地域风格表达,地方样式兴起试图改变单一风格的中国大屋顶样式建筑,台湾都市天际线开始有了变化,至1980年解严后,台湾建筑发展开始摆脱政治因素,台湾建筑发展如同经济发展,附庸欧、美、日等先进国家,并开始伴随者后现代主义崛起,与西方后现代建筑的复古论正巧产生了时空结合,在这样巧合造就台湾建筑发展开始步入后现代建筑时期,此时台湾房地产处于蓬勃发展,开始大量拆除老旧的建筑,古迹保存也就此停格,反而在新建筑上大量拼贴传统建筑元素或大量复制西方古典建筑,与台湾地里环境及地域特征更是毫无关联,至1990年代,台湾建筑发展正式迈入另一阶段,此时台湾年轻建筑师已具有较为完整的建筑教育过程,并且试图面对台湾的环境与地域特征,逐渐扬弃抄袭西方及日本建筑风格,开启了台湾地域建筑的不同尝试。加上地方文化地区总体营造活动蓬勃发展,以自然及文化为主体的建筑活动逐渐地受到关注,开始有大量的研究论文对此有详细研究及探讨,研究内容大多从国民政府迁台这段研究综述较多外还有闽南传统建筑形式问题即史观探讨居多,演变至今大多讨论地域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相互过程,但这些研究少有谈论地域特征对台湾当代建筑生成的影响与变化,本文地域特征针对“气候”的特征,和族群一样是具有多元性,族群决定生活方式与文化发展,气候特征决定建筑形态,台湾气候从南到北除了差异性外,还有较难克服之热湿气候,台湾地域特征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其在地文化也有可辨识性,面对台湾的地域特征“气候”当代建筑师是如何应对,通过台湾当代建筑师的实践调研与探讨做为研究,从理论的发问找出问题之所在,并尝试给出问题的答案。
二、跳出建筑做建筑——关于资本运作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跳出建筑做建筑——关于资本运作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研究 ——以陕、甘、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概述 |
第一节 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创作背景 |
一、地理背景 |
二、时代背景 |
小结 |
第二节 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审美维度的内涵与内容 |
一、审美维度的内涵 |
二、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审美维度的内容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实维度 |
第一节 批判现实维度 |
一、批判传统文化 |
二、批判现代事物 |
小结 |
第二节 实录生活维度 |
一、回忆童年乡村 |
二、感怀女性生活 |
三、摹写家乡现状 |
小结 |
第三节 昭彰模范维度 |
一、血性侠情范式 |
二、侠义守望楷模 |
三、刚柔相济圭臬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想维度 |
第一节 点染桃源维度 |
一、勾勒理想传统 |
二、展现纯美人情 |
小结 |
第二节 创构神域维度 |
一、晕染神性时空 |
二、搭建超时空神域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探索维度 |
第一节 引介神力维度 |
一、神力无奈退守 |
二、探索于交错时空 |
小结 |
第二节 求法桃源维度 |
一、诉诸修心无果 |
二、受制于碎片化时空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重视阈下的审美维度 |
第一节 文学视阈下的审美维度 |
一、重审技巧与思想的关系 |
二、审美维度的嬗变 |
三、揭示感性、理性与作品色彩 |
四、审美维度的体系性、作家审美的复杂性与泛化的诗意性 |
小结 |
第二节 社会历史视阈下的审美维度 |
一、呼应文学思潮与社会思潮 |
二、彰显文学的民俗学和文化传播价值 |
三、昭示五组共同体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当代建筑中的反常合道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名词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对“反常合道”建筑的求解 |
1.1.2 对建筑创作方法的困惑 |
1.2 研究对象 |
1.2.1 “反常合道”概念的界定 |
1.2.2 建筑中“反常合道”现象的指向 |
1.3 研究现状 |
1.3.1 与“常”相关的“基本问题”认知 |
1.3.2 国内相关建筑议题 |
1.3.3 传统园林中的“反常”、“合道”现象研究 |
1.4 研究目的 |
1.4.1 批判惯性设计 |
1.4.2 探寻建筑重返日常的途径 |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6.1 提供一个审视当代建筑创作的新视角 |
1.6.2 从园林中剥离出研究当代“反常合道”建筑现象的三条线索 |
1.6.3 初步建立当代建筑“反常合道”现象的研究构架 |
1.7 论文组织框架 |
上篇 |
第2章 常规与“反常”的概念辨析与成因思考 |
2.1 “确定模式”下的两种态度 |
2.1.1 建筑囚徒 |
2.1.2 意识醒觉 |
2.2 建筑历史视野中的反常活动 |
2.2.1 可变的秩序——勒·柯布西耶 |
2.2.2 不确定的闪现——筱原一男 |
2.2.3 丢失的问题——雷姆·库哈斯 |
2.3 为何反常与反常为何 |
2.3.1 为何反常? |
2.3.2 反常为何? |
2.4 小结 |
第3章 “反常合道”的理论基础 |
3.1 科学的反常 |
3.1.1 测不准原理与互补关系 |
3.1.2 不可逆的耗散结构 |
3.1.3 不完全性定理 |
3.2 哲学的反常 |
3.2.1 现象学的困境与价值 |
3.2.2 从考古学到系谱学 |
3.2.3 惊颤使现象逃离被占有 |
3.2.4 日常生活的批判 |
3.2.5 彻底翻译的不可得 |
3.3 向“道”而思 |
3.3.1 “形而中”学 |
3.3.2 为道日损 |
3.4 小结 |
下篇 |
第4章 当代“反常合道”的建筑现象解析 |
4.1 园林的启示 |
4.1.1 结构之道 |
4.1.2 身体之道 |
4.1.3 材料之道 |
4.2 有法无式:结构作为过程 |
4.2.1 似轩非亭 |
4.2.2 以反为返 |
4.2.3 借物观法 |
4.3 道不远人:身体作为思考 |
4.3.1 虚以待变 |
4.3.2 变化无方 |
4.3.3 不法常可 |
4.4 莫若以明:材料作为再现 |
4.4.1 岂不自然 |
4.4.2 匠无弃材 |
4.4.3 以简驭繁 |
4.5 小结 |
第5章 当代“反常合道”建筑的特征 |
5.1 得未曾有 |
5.1.1 陌生性:建筑与日常关系的获得 |
5.1.2 批判性:差异复述意在克服偏见 |
5.1.3 启发性:给予非我想象之物机会 |
5.2 小处窥道 |
5.2.1 具体性:建筑“公共配方”的替换 |
5.2.2 抽象性:建筑“绝对关系”的抽离 |
5.2.3 不确定性:建筑“操作方法”的滑移 |
5.3 意趣偶得 |
5.3.1 志趣性:建筑走出藩篱的前提 |
5.3.2 奇趣性:建筑对弈时间的可能 |
5.3.3 非连续性:建筑惯性思考的切分 |
5.4 小结 |
第6章 “反常合道”建筑的当代意义 |
6.1 拓充语境之阈 |
6.2 寻找形式之意 |
6.3 恢复敏锐之能 |
6.4 小结 |
第7章 实践中的“反常合道” |
7.1 “异化”装置 |
7.1.1 解读“共同基础” |
7.1.2 “异化”的世界 |
7.1.3 “质数”的启示 |
7.2 体验差异 |
7.2.1 借“词”观法 |
7.2.2 意识的隐与显 |
7.2.3 同一而有别:丰富性的呈现 |
7.3 神秘之城 |
7.3.1 运想空间 |
7.3.2 时间迷局 |
7.3.3 混合现实 |
结语 |
“反常合道”让设计思维获得松绑与解放 |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拓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博士期间获奖情况及参与科研项目 |
(3)时空压缩语境下建筑师的自省及其作品解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时代背景——信息时代下的时空压缩 |
1.1.1 现代性与时空压缩 |
1.1.2 时空压缩特征分析 |
1.1.3 影响当代建筑空间 |
1.2 研究缘起——时空压缩与空间精神的缺失 |
1.2.1 建筑空间观念演进 |
1.2.2 当前空间精神缺失 |
1.2.3 空间精神才是内核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空间精神相关研究现状与趋势 |
1.4.2 与自省相关的理论研究现状 |
1.4.3 时空压缩理论及其相关研究综述 |
1.4.4 总结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师的自省相关阐述 |
2.1 1920—1948年的建筑师自省——纳入与调试 |
2.1.1 时代语境:动荡下的被迫纳入 |
2.1.2 思考路径与实践:建筑师积极的自我调适 |
2.2 1949—1977年的建筑师自省——民族意识下的反馈 |
2.2.1 时代语境:整齐划一的约束 |
2.2.2 思考路径与实践:民族意识的介入与反馈 |
2.3 1978—1999年的建筑师自省——向多元化突破 |
2.3.1 时代语境:改革、开放 |
2.3.2 思考路径与实践:开拓眼界、迈向多元 |
2.4 2000年——至今时空压缩语境下建筑师的自省——重塑空间精神 |
2.4.1 当代建筑师的职责 |
2.4.2 对时空压缩语境的批判性抵抗 |
2.4.3 对时空压缩语境的积极性回应 |
2.4.4 对时空压缩语境的权宜性介入 |
2.4.5 三种立场的联系与区别 |
第三章 对时空压缩语境的批判性抵抗—建筑创作特征与作品解析 |
3.1 批判性抵抗下的建筑创作主要特征 |
3.1.1 地域性 |
3.1.2 体验化 |
3.1.3 乌托邦 |
3.2 文人营园的乌托邦——绩溪博物馆 |
3.2.1 意境营造与文脉延续 |
3.2.2 传统园林与民居的空间转译 |
3.2.3 传统形式符号的现代设计手法 |
3.3 传统建筑形式与技艺的回应—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 |
3.3.1 传统村落、民居的演化图解 |
3.3.2 诗性的建构表达 |
3.4 本章小结 |
3.4.1 相关案例汇总 |
3.4.2 实践总结 |
第四章 对时空压缩语境的积极性回应—建筑创作特征与作品解析 |
4.1 积极性回应下的建筑创作主要特征 |
4.1.1 高技策略的未来性表达 |
4.1.2 绿色建筑与智能化 |
4.1.3 现代技术理性的延续 |
4.2 面向未来的自然重构——哈尔滨大剧院 |
4.2.1 建筑与城市的另类“和谐” |
4.2.2 动态连续的空间场景 |
4.2.3 结构与材料的高度统一 |
4.3 单纯与复杂的同构——龙美术馆西岸馆 |
4.3.1 历史对话的建立 |
4.3.2 单纯的“伞拱”单元聚合 |
4.3.3 多样的空间体验 |
4.4 本章小结 |
4.4.1 相关案例汇总 |
4.4.2 实践总结 |
第五章 对时空压缩语境的权宜性介入——建筑创作特征与作品解析 |
5.1 权宜性介入下的建筑创作主要特征 |
5.1.1 半工业化的适应 |
5.1.2 都市化及其共生 |
5.1.3 各方利益的博弈 |
5.1.4 日常生活的回归 |
5.2 高密度下的垂直生活——粤海街道文体中心 |
5.2.1 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
5.2.2 立体化的开放设计 |
5.2.3 公共行为的引导 |
5.3 现实问题可见性与低技策略——西村·贝森大院 |
5.3.1 现实问题可见性 |
5.3.2 低技策略的运用 |
5.4 本章小结 |
5.4.1 相关案例汇总 |
5.4.2 实践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自省精神的传承 |
6.2 时空压缩语境下的自省建筑师创作倾向总结 |
6.3 空间精神在时空压缩语境下走向多元化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4)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空间转向”视域下的城市空间思考 |
2.1 “空间转向”的背景与脉络 |
2.1.1 “空间转向”前的空间认知 |
2.1.2 “空间转向”的概念演变 |
2.2 “空间转向”视域下的空间与城市思想 |
2.2.1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 |
2.2.2 福柯的空间思想 |
2.2.3 大卫·哈维和曼纽尔·卡斯特尔的空间思想 |
2.2.4 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认识论 |
2.3 “空间转向”对于解决城市问题的现实意义 |
2.4 小结 |
第3章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时空图景 |
3.1 中国人文纪录片之路 |
3.1.1 纪录片的双重特性 |
3.1.2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概况 |
3.1.3 中国纪录片的“人文”转向 |
3.2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空间建构 |
3.2.1 影像空间的建构策略 |
3.2.2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空间”视角的流变 |
3.3 小结 |
第4章 可感知的城市意象空间 |
4.1 城市意象概述 |
4.2 纪录片中城市意象的表达 |
4.2.1 基于标志物的城市意象表达 |
4.2.2 基于路径和节点的城市意象表达 |
4.2.3 基于区域的城市意象表达 |
4.2.4 基于边界的城市意象表达 |
4.3 小结 |
第5章 表征性的城市符号空间 |
5.1 研究设计 |
5.1.1 框架理论 |
5.1.2 分析样本 |
5.2 代表性空间话语分析 |
5.2.1 日常空间 |
5.2.2 记忆空间 |
5.2.3 流动空间 |
5.2.4 超级空间 |
5.3 小结 |
第6章 物质与经验交错的城市异质空间 |
6.1 城市历史与工业化 |
6.1.1 传统工业空间的瓦解 |
6.1.2 工人阶级“生活世界”的坍塌 |
6.2 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解和重塑 |
6.2.1 城市空间拆解中的权力关系 |
6.2.2 城市文化形象重塑的辨证意义 |
6.3 对城市空间“他者”身份的凝视 |
6.3.1 城市乌托邦与“异托邦” |
6.3.2 城市空间中的性别与权力 |
6.3.3 城乡二元空间的裂变 |
6.4 小结 |
第7章 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的交互审视 |
7.1 城市空间话语演化的必然趋势 |
7.1.1 地方话语与边缘话语 |
7.1.2 命运共同体话语 |
7.2 城市空间异化中的伦理审视 |
7.2.1 城市规划中空间组织的异化 |
7.2.2 消费社会中日常生活的异化 |
7.3 城乡关系重组中的正义诉求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城市题材人文纪录片代表作品要目(1990—2019)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件 |
1 绪论 |
1.1 现实背景与研究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3 主题表述 |
1.3.1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2 创新观点与假设表述 |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2 “软城市”时代——艺术都市的生长土壤 |
2.1 反思“城市文艺复兴” |
2.1.1 “城市文艺复兴”的界定 |
2.1.2 “城市文艺复兴”中的城市设计 |
2.1.3 “城市文艺复兴”的两极化效应 |
2.2 “软城市”与城市设计范式 |
2.2.1 城市设计的历史逻辑、范式与价值正义 |
2.2.2 “软城市”理念阐释 |
2.2.3 范式转移与“软城市”时代 |
3 尺度解析:艺术都市的特质与面貌刻画 |
3.1 艺术都市的传统与当代 |
3.2 艺术都市的呈现样态与标准 |
3.2.1 艺术化 |
3.2.2 艺术性 |
4 策略建议:艺术都市的培育方式与营造手法 |
4.1 发牌机、PPP模式、CIO角色:关系美学中的政府身份转型 |
4.1.1 机制:“多规合一”与“横向规划” |
4.1.2 保障:“艺术都市”系列政策立法 |
4.1.3 增强专业类服务购买力度和贯彻现代城市运营理念 |
4.1.4 做城市的“信息官”和创建智能城市系统 |
4.1.5 政策倾斜艺术设计人口和促建精尖专业化机构 |
4.1.6 加强教育投入和创造人才凝聚环境 |
4.1.7 信任赋权社会创新团体和鼓励多样化弹性社区文化 |
4.1.8 挖掘地方文脉和延续文化遗产 |
4.1.9 传奇市长:从“城市针灸”看城市设计的本义 |
4.1.10 牵引性事件策划与培育城市高光 |
4.2 新文艺复兴:企业、机构(NGO)与文化精英们的都市狂想 |
4.2.1 共融与泯界:社会创新设计、非典型公共艺术、社区设计与当代艺术的社会学实践 |
4.2.2 改写规则的颠覆性力量:设计极客与创意先锋 |
4.2.3 政治表达与无边界实验:设计与艺术中的激进组合 |
4.2.4 非常规应对:“新丰裕社会”的策略救赎与“当代设计”的双重指向 |
4.2.5 “60%公共艺术计划”与社会合作公共艺术计划 |
4.2.6 切片的故事:城市与建筑合辑系列 |
4.2.7 切片的故事:产业与教育合辑系列 |
4.2.8 切片的故事:危机应对与思想骇客合辑系列 |
4.2.9 切片的故事:艺文生活合辑系列 |
4.3 城市设计的“第三空间”:草根原生力与城市共治 |
4.3.1 温和、无序和“反规划”:日常都市主义的潜力与日常生活革命的可能性 |
4.3.2 松空间、寻猎型空间和剩余空间:都市反叛与战术都市主义 |
4.3.3 锱铢必较与全民运动:可持续都市主义在行动 |
4.3.4 从数字囚徒到数字游民:都市生活中的虚拟社区与光滑空间 |
4.4 本章小结 |
5 理论推演:以“艺术雄安·设计之都-雄安艺术都市行动计划”为例 |
6 后欲望都市:当下中国城市的矛盾发展观与艺术都市体系 |
6.1 中国城市设计范式求变的动因 |
6.2 东方的人居环境科学与城市观 |
6.3 作为体系的艺术都市 |
7 结论 |
7.1 概述论证结果与过程 |
7.2 创新结果与价值贡献 |
7.2.1 创新结果 |
7.2.2 价值贡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6)布尔迪厄文艺社会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性 |
第一章 布尔迪厄文艺社会学的形成基础及理论核心 |
第一节 布尔迪厄社会学思想缘起 |
一、布尔迪厄的学术生涯 |
二、布尔迪尔思想的学理渊源 |
三、“习性”“场域”和“资本” |
第二节 布尔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及其文艺实践 |
一、布尔迪厄的整体性社会实践理论 |
二、文艺活动在其理论体系中的位置 |
三、布尔迪厄文艺研究活动概述 |
第三节 “文学场”: 布尔迪厄文艺社会学的核心 |
一、“文学场”的结构特征 |
二、“文学场”对内、外部研究方法的超越 |
三、以现代法国文学场的诞生为例 |
第二章 “幻象”: 文艺生产的游戏法则 |
第一节 文学场中的文艺生产 |
一、从文艺创作到文艺生产 |
二、布尔迪厄关于文艺生产的观点 |
三、“幻象”——关于文学信念的生产 |
第二节 “文学场”中合法文学观的生产 |
一、“幻象”与合法文学观 |
二、作为集体信仰的合法文学观 |
三、合法文学观的再生产与颠覆 |
第三节 文艺生产的动态变化结构 |
一、共时性中的文艺生产结构 |
二、历时性下的合法文学观的演变 |
三、以马奈、杜尚为例的文艺生产演变 |
第三章 “纯粹目光”: 文艺接受的社会维度 |
第一节 社会空间中的文艺接受 |
一、从文艺鉴赏到文艺接受 |
二、布尔迪厄关于文艺接受的看法 |
三、文学场的独立与“纯粹目光”的历史生成 |
第二节 “纯粹目光”的话语身份述行 |
一、“审美判断”的成立前提 |
二、纯粹美学的述行语结构 |
三、“纯粹目光”的社会功能 |
第三节 审美趣味与社会区分 |
一、“纯粹目光”“审美共同感”与审美趣味 |
二、审美区分的当代社会效应 |
三、以法国社会趣味区分为例的文艺接受 |
第四章 “文化资本”: 文艺的社会功能 |
第一节 社会学视野中的文艺活动 |
一、文艺社会学史中文艺的社会功能 |
二、“文化转向”下的文化研究与文艺研究 |
三、“文学场”的社会中介作用 |
第二节 “文学场”中的“文化资本” |
一、“资本”与“文化资本” |
二、“文化资本”在“文学场”中的存在形态 |
三、文学制度下的文学现代性 |
第三节 “文化资本”的功能 |
一、教育系统中“文化资本”的再生产 |
二、“文化资本”的符号暴力功能 |
三、以知识分子为例的“文化资本”再生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范围 |
1.5 概念界定 |
1.6 既有研究综述 |
1.6.1 天津近代建筑史研究 |
1.6.2 我国近代建筑师、建筑设计机构研究 |
1.6.3 我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 |
1.6.4 既有研究不足 |
1.7 研究方法 |
1.8 创新点 |
1.9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中西建筑师的职业起源和形成 |
2.1 中国清朝以降工匠体系的传承 |
2.1.1 皇家工官制度 |
2.1.2 民间匠籍制度 |
2.2 西方近现代职业建筑师的发展 |
2.2.1 建筑师职业角色的演进 |
2.2.2 建筑师培养方式的转变 |
2.2.3 行业组织和职业注册制度的建立——以英国为例 |
2.3 小结 |
第3章 中国近代建筑师职业引入的社会背景 |
3.1 观念转变——近代建筑思想的更新 |
3.1.1 从消极避让到主动学习 |
3.1.2 从机械模仿到辩证思考 |
3.1.3 传统样式与现代风格的碰撞 |
3.2 技术支撑——近代建筑技术的升级 |
3.2.1 西方建筑技术的早期引入 |
3.2.2 西方建筑技术的全面接受 |
3.2.3 中西建筑技术的本土融合 |
3.3 人才培养——近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创建 |
3.3.1 西方教育制度的引入 |
3.3.2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制度的形成 |
3.3.3 天津近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
3.4 制度确立——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形成 |
3.4.1 租界对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引入(1860-1902) |
3.4.2 华界对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探索(1902-1928) |
3.4.3 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确立(1928-1937) |
3.4.4 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发展(1937-1949) |
3.5 小结 |
第4章 天津近代建筑师群体的构成和职业实践 |
4.1 天津近代建筑师群体的构成 |
4.1.1 近代建筑师群体来源 |
4.1.2 近代建筑师群体供职机构 |
4.2 外国开发建设机构与建筑师在津的早期开拓 |
4.2.1 先农公司(工程部) |
4.2.2 义品公司(设计部)和沙德利工程司 |
4.3 中外建筑师在津的职业实践 |
4.3.1 “合伙经营型”建筑设计机构 |
4.3.2 “独立经营型”建筑设计机构 |
4.4 小结 |
第5章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的特征表现 |
5.1 法制化——建筑师的职业制度 |
5.1.1 民国时期的初步确立 |
5.1.2 日伪时期的短暂停滞 |
5.1.3 民国末期的快速发展 |
5.1.4 解放初期的过渡转换 |
5.2 责任化——建筑师的职责范围 |
5.2.1 项目协调 |
5.2.2 许可申请 |
5.2.3 施工监督 |
5.2.4 安全鉴定 |
5.3 规范化——建筑师的执业规范 |
5.3.1 收费标准 |
5.3.2 工作流程 |
5.3.3 工程文件 |
5.4 团体化——建筑师的行业组织 |
5.4.1 学术团体 |
5.4.2 同业公会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的规律 |
6.1.1 阶段性的发展 |
6.1.2 多方面的转变 |
6.1.3 进程中的不足 |
6.2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对天津建筑设计行业的影响 |
6.2.1 促进了设计思想的多元发展 |
6.2.2 推动了建筑技术的长足进步 |
6.2.3 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储备人才 |
6.2.4 提供了有借鉴性的管理制度 |
6.3 研究未尽事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平行建筑语言:绘画的语义内涵对建筑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绘画与建筑的语义属性和特点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写作缘由 |
1.1.2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与启示 |
2.1 形式的困境 |
2.2 语言学的回顾与启示 |
2.3 语言的语义内涵和语义逻辑 |
2.4 语言学的转向 |
2.4.1 绘画的语言学转向 |
2.4.2 建筑的语言学转向 |
2.5 小结 |
第三章 绘画与建筑的语义类型与特点 |
3.1 艺术语言的属性特点 |
3.2 绘画的两种语义类型与特点 |
3.2.1 绘画的观念语义 |
3.2.2 绘画的图像语义 |
3.3 建筑的三种语义类型与特点 |
3.3.1 建筑的本义 |
3.3.2 建筑的观念语义 |
3.3.3 建筑的图像语义 |
3.4 绘画语义与建筑语义的共通性与差异性 |
3.5 小结 |
第二部分 绘画的语义内涵对建筑的影响和启示 |
第四章 图像语义的开端:如画美学观与建筑 |
4.1 如画美学观的理念演变 |
4.1.1 词源与理念变迁 |
4.1.2 如画美学观的几个关键概念 |
4.2 如画美学观涉及的两种语义类型 |
4.2.1 图像语义 |
4.2.2 观念语义 |
4.3 如画美学观对建筑的影响和启示 |
4.3.1 不规则与不对称 |
4.3.2 新奇与多样性 |
4.3.3 视点与运动 |
4.3.4 本土方言与自由精神 |
4.3.5 中国古典园林的“如画”造园 |
4.4 小结 |
第五章 图像语义的自治:现代主义抽象绘画与建筑 |
5.1 绘画的现代性对绘画语义的影响 |
5.1.1 时间意识取代物的观念 |
5.1.2 图像语义超越观念语义 |
5.2 现代主义建筑语义逻辑和语义内涵 |
5.2.1 现代主义建筑的语义逻辑 |
5.2.2 时间意识的启示一:透明性与拼贴 |
5.2.3 时间意识的启示二:视点与透视 |
5.3 图像语义的自治与形式的参考 |
5.3.1 抽象绘画对建筑形式语言的参考 |
5.3.2 抽象绘画对建筑形式操作的参考 |
5.3.3 当代绘画与建筑的语义共通性 |
5.4 小结 |
第六章 观念语义的重返:现代主义之后的绘画与建筑 |
6.1 后结构主义的影响 |
6.2 叙事的图像语义与观念语义 |
6.3 现代主义之后的绘画与建筑的语义表达 |
6.3.1 绘画叙事与建筑叙事的特点 |
6.3.2 图像语义的表达 |
6.3.3 观念语义的表达 |
6.4 小结 |
第七章 图像语义与观念语义的平行:当代绘画与建筑 |
7.1 两种现代性对语义的影响 |
7.2 艺术终结论的反思 |
7.3 平行建筑语言的先例 |
7.3.1 工具理性与审美情感的平行 |
7.3.2 内部空间与外部形体的平行 |
7.3.3 图像叙事与观念叙事的平行 |
7.4 平行建筑语言的理论模型 |
7.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转化与实践:刘家琨的叙事话语和修辞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现有研究综述 |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架构 |
第二章 文学创作的叙事话语和修辞方法 |
2.1 纸上建筑:文学作品综述 |
2.2 象征手法和比喻修辞 |
2.2.1 象征手法:思维的继承和理解层次 |
2.2.2 比喻修辞:日常性表达 |
2.2.3 比喻修辞:从物到物的层次系统 |
2.2.4 比喻修辞:时代背景的复原 |
2.3 过去-当下:复合性的时空关系 |
2.3.1 多重话语的介入 |
2.3.2 哲学思维:动态认识 |
2.4 删除自我,观察现实 |
2.4.1 认知自我、表达自我、删除自我 |
2.4.2 删除自我的提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从文学到建筑:叙事话语和修辞方法的转化 |
3.1 1997-2019:家琨建筑作品综述 |
3.2 建筑创作中的象征手法和比喻修辞 |
3.2.1 修辞方法的背景与成因 |
3.2.2 比喻修辞的操作形式 |
3.2.3 修辞方法对项目的多阶段影响 |
3.3 建筑的空间路径和时间性 |
3.3.1 时空关系在建筑语境下的转化 |
3.3.2 空间路径:中心和游走路径 |
3.3.3 时间性:原型和时差 |
3.4 从低技策略到处理现实 |
3.4.1 一夜突变和低技策略 |
3.4.2 处理现实的提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处理现实:叙事话语和修辞方法的地域性与社会性 |
4.1 建筑写作:理念和修辞 |
4.1.1 建筑写作综述 |
4.1.2 建筑理念的表达 |
4.1.3 修辞方法的作用 |
4.2 地域性:材料和建构 |
4.2.1 地域性与抵抗建筑学 |
4.2.2 地域性材料体系 |
4.2.3 建构逻辑 |
4.3 社会性:策划和巨型 |
4.3.1 社会性与介入策划 |
4.3.2 社会性与巨型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基于地域特征的台湾当代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动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学术贡献与创新点 |
1.5.1 台湾当代设计者面对及处理台湾地域特征的设计思维 |
1.5.2 台湾建筑应结合地域特征与技术工法作为建构逻辑 |
1.6 研究框架 |
上篇:理论篇 |
第2章 台湾地域与气候相适应 |
2.1 地域性与在地性定义 |
2.1.1 台湾地域建筑形成及其背景 |
2.1.2 本土化运动与台湾地域建筑关连 |
2.2 真实的与批判性地域主义 |
2.3 台湾在地历史意象的建构起源 |
2.3.1 本土文化对台湾在地化影响 |
2.3.2 台湾传统建筑保存对地域自觉与本土运动影响 |
2.3.3 台湾传统建筑保存开启台湾建筑史建构 |
2.3.4 从本土化到传统到地域主义探索 |
2.4 台湾各时期建筑发展 |
2.4.1 台湾原住民建筑发展 |
2.4.2 荷兰据台建筑发展 |
2.4.3 明清时期汉人来台建筑发展 |
2.4.4 日据时期建筑发展 |
2.4.5 国民政府迁台时期建筑发展 |
2.5 台湾不同系统建筑如何回应台湾气候 |
2.5.1 南洋系建筑(原住民建筑) |
2.5.2 西方殖民文化 |
2.5.3 汉式建筑 |
2.5.3.1 台湾客家建筑 |
2.5.3.2 闽南建筑 |
2.6 日治时期建筑构成对台湾地域建筑发展影响 |
2.6.1 日据时期在台营建的建筑类型 |
2.6.2 日据时期顺应台湾气候建立家屋规则 |
2.7 国民政府迁台对台湾建筑现代性建构 |
第3章 台湾气候与建筑生成探究 |
3.1 台湾地理对气候影响 |
3.1.1 台湾气候形成原因及特征 |
3.1.2 台湾气候对建筑引发的问题 |
3.2 台湾建筑样式与气候对应性 |
3.2.1 植被决定台湾建筑用材 |
3.2.2 面对台湾气候建筑对策 |
3.3 建筑引入气候特征建筑发展情况 |
3.3.1 台湾建筑在不同时期材料应用 |
3.3.2 台湾各时期建筑对应气候特征发展情形 |
3.4 台湾殖民文化与移民文化对建筑现代化影响 |
3.4.1 1895 年至1949 年对台移民及殖民文化 |
3.4.2 1949 年国民政府迁台迄今对台移民文化的转变 |
3.5 因应台湾气候未来可持续发展之建筑观 |
第4章 台湾建筑的思潮与当代建筑面临课题 |
4.1 台湾本土概念的起源 |
4.2 台湾建筑现代化发展基础 |
4.2.1 日据时期现代化对台影响 |
4.2.2 国民政府迁台实施现代化对台影响 |
4.3 台湾战后建筑的发展 |
4.3.1 1950 年代至1970 年代建筑发展 |
4.3.2 1970 年代至1990 年代建筑发展 |
4.4 批判性地域主义解析台湾现代建筑发展与反思 |
下篇:实践篇 |
第5章 台湾当代建筑转换过程 |
5.1 台湾当代建筑观察 |
5.2 台湾传统建筑迈向现代建筑发展 |
5.2.1 新传统地域主义解析台湾传统建建筑特色 |
5.2.2 由中国传统建筑转向在地性建筑 |
5.3 以批判性之地域主义看台湾当代建筑 |
5.3.1 用批判性地域主义看礁溪户政与卫生所: |
5.3.2 用批判性地域主义看富贵三义 |
5.4 基于当代建筑提出设计观点 |
第6章 以台湾当代建筑作品为例-探究对本土性设计实践 |
6.1 案例分析-国内外建筑师在台实践案例 |
6.1.1 安藤忠雄亚洲大学现代美术馆调研案及书面访谈 |
6.1.2 王铭国建筑师冠军绿概念馆 |
6.2 台湾当代本土建筑设计手法 |
6.2.1 黄声远案例调研 |
6.2.2 江文渊案例调研 |
6.2.3 台湾其他建筑师本土实践案例与分析 |
6.2.4 结论 |
6.3 评论家如何看待台湾当下建筑形式 |
第7章 基于当代台湾建筑面对未来之实践 |
7.1 台湾当代建筑如何重新定义 |
7.1.1 基本需求与空间建构 |
7.1.2 异质文化重组与在地性建构 |
7.2 台湾全球化到在地性建构 |
7.2.1 从在地性反思台湾当代建筑 |
7.2.2 从城市思考在地性面向 |
7.3 台湾绿建筑与气候之对应性 |
7.3.1 台湾绿建筑与气候之实践 |
7.3.2 NEXT DESIGN:建筑应迈向新科技运用 |
7.4 建筑策划论应用与在地实践 |
7.4.1 建筑策划论应用 |
7.4.2 在地实践 |
7.4.3 使用者用后空间感受 |
7.5 用后评估对于案例检视 |
7.5.1 研究范围与方法 |
7.5.2 使用者意见调查 |
7.6 分析与结论 |
第8章 结语 |
8.1 从黄声远案例省思台湾建筑 |
8.2 从江文渊案例思考台湾建筑 |
8.3 建筑差异性源自于地域特征 |
8.4 台湾建筑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附录9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跳出建筑做建筑——关于资本运作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研究 ——以陕、甘、宁为中心[D]. 隋军. 西藏民族大学, 2021(08)
- [2]当代建筑中的反常合道现象研究[D]. 沈昕. 湖南大学, 2020(12)
- [3]时空压缩语境下建筑师的自省及其作品解析研究[D]. 黄浦蓉.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D]. 唐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5]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D]. 陈志奎. 中央美术学院, 2020(12)
- [6]布尔迪厄文艺社会学思想研究[D]. 安博.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7]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D]. 刘清越. 天津大学, 2019(06)
- [8]平行建筑语言:绘画的语义内涵对建筑的启示[D]. 张贤波.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转化与实践:刘家琨的叙事话语和修辞方法[D]. 杨慧. 天津大学, 2019(06)
- [10]基于地域特征的台湾当代建筑设计研究[D]. 李宜蓉. 清华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