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拟集成电路应用”课的机辅分析与设计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蒋华[1](2022)在《面向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数字系统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研究》文中指出论述了面向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数字系统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阐述了教学改革的思路与举措,包括修订教学大纲、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完善考核方式及鼓励自主创新等措施,对提升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积极探索。
成元庆[2](2021)在《“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基础”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基础"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生专业主干课程。在当前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原有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当前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已经不相适应。详细探讨了该课程在新时期下的教学改革实践,并探讨了根据学科和课程特点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产学研相融合,以及课程学习与思政教育和立德树人相结合的实践经验,助力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领域课程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宗德媛,朱炯,李兵[3](2021)在《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工学是学生理解、掌握及应用电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专业基础课。在电工学教学中,将EWB虚拟仿真技术、传统实验技术及理论教学相结合,通过仿真计算、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掌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EWB仿真软件开展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理论,同时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打好基础。
韩芳,徐刚,封居强[4](2021)在《以工程场景创新“三电”课程教学形态:联结课堂、仿真与实验》文中研究指明基于Multisim Live仿真平台、Measurements Live测量平台、NI ELVIS III原型电路设计平台以及LabVIEW测试开发和验证平台,深度集成互联网技术与虚拟仪器技术,以课堂教学与在线仿真、在线实验、工程背景实验紧密结合的开发理念改革"三电"课程教学形态.依托电路原型和虚拟仪器技术开发系统级工程应用,建设跨平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科之间、课程之间的交叉融合,有效提高"三电"课程以及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程春雨,商云晶,马驰,林秋华,吴雅楠[5](2021)在《《模拟电路实验与Multisim仿真实例》教程编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模拟电路实验是国内高校为电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必修实验课;Multisim是美国国家仪器(NI)有限公司推出的电路设计与仿真软件。列举了目前Multisim模拟电路实验教材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模拟电路实验教材建设对电类学科发展的作用以及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作用;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模拟电路实验与Multisim仿真实例教程》的教材特色以及教学实践检验情况;展望了该教材出版后的推广价值。该教材的编写实践对工科类院校实验教材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阳,王立光[6](2021)在《基于OBE模式的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优化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特别是集成电路专业领域的迅猛发展,对电子信息相关专业人才需求及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担负着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发展进步的重要驱动力,而课程建设与优化是提高教学与培养质量的核心。本文以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探讨基于产出为导向的教育模式(OBE)下的课程优化方法,为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优化提出有效方案。
刘晓娣,张静,孙艳丽,汪兴海[7](2021)在《模拟电子技术层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探讨》文中提出模拟电子技术是高等院校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和实践性。为加强学生电子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认知学习理论,课题组设计了"工程实例—便携实物—虚实实验—项目实作"层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实践中实现模拟电路知识的认知、理解、应用、综合、创新,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实践证明此实践教学模式效果良好。
申杰奋,蒋文帅,毕彦平[8](2021)在《混合式教学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教学实践》文中提出文章主要介绍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相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提出新的教学模式并进行教学实践和改革。重点围绕网络平台建设、课堂教学实施以及教学效果进行介绍,并通过课堂实例讲解混合式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法。通过同一专业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的对比,实践证明,混合式教学模式更符合现代大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整体的教学质量。
周波,刘亚军,许京然[9](2021)在《“电路与电子学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路与电子学基础"课程是信息大类专业平台课,是培养学生电类和信号思维的基础课程。课程一方面将知识体系进行重构,将混合式教学的理念引入该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另一方面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仿真+实操的实验形式,考核形式过程化。通过三轮的教学实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着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也有一定的增强。
李蕾[10](2021)在《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半导体集成电路”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主要说明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半导体集成电路"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优化,通过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线上+线下"、实践教学等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理念,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从而满足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模拟集成电路应用”课的机辅分析与设计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模拟集成电路应用”课的机辅分析与设计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数字系统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字系统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
2 “数字系统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举措 |
2.1 修订教学大纲、调整课程设置 |
2.2 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 |
2.3 完善考核方式、鼓励自主创新 |
3 结语 |
(2)“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基础”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课程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2 “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基础”课程内容特色 |
3 课程优化及产学研融合 |
4 结语 |
(3)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计算 |
2 EWB仿真计算 |
3 实验验证 |
4 理论、实验、仿真对比分析 |
(4)以工程场景创新“三电”课程教学形态:联结课堂、仿真与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教学形态改革背景 |
2 跨平台实践项目体系的建设 |
3 典型案例示范 |
3.1 Multisim Live在线仿真 |
3.2 Measurements Live在线测量 |
3.3 工程背景实验 |
4 总结 |
(5)《模拟电路实验与Multisim仿真实例》教程编写(论文提纲范文)
1 已编写教材存在的问题 |
(1)与理论教学结合不够紧密 |
(2)内容缺乏系统性,没有按课程群建设进行规划 |
(3)与工程实践联系不够紧密 |
(4)缺少Multisim仿真类教学实例 |
2 编写本教材的意义 |
2.1 对学科发展的作用 |
2.2 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
3 教材特色 |
3.1 系统全面,内容优化 |
3.2 由浅入深,层次分明 |
3.3 联系实际,强化工程 |
3.4 虚实结合,手段多样 |
3.5 来源教学,服务教学 |
4 推广价值 |
5 结语 |
(6)基于OBE模式的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优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OBE教育模式及课程优化概述 |
2 课程模型分析 |
3 优化模型的设计与实施 |
3.1 培养需求与培养目标匹配 |
3.2 课程大纲反思与构建 |
3.3 授课内容优化 |
3.4 效果检验 |
4 结语 |
(7)模拟电子技术层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认知学习理论视角下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
二、实践教学体系实施 |
(一)从工程实例中了解电路 |
(二)从便携实物中认知电路 |
(三)在虚实实验中理解应用 |
(四)在项目实作中综合创新 |
三、改革效果 |
四、结语 |
(8)混合式教学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教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混合教学模式的特点 |
二、线上网络平台建设 |
三、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实施过程 |
1.教学过程设计 |
2.教学案例实施 |
四、实践结果 |
五、结语 |
(9)“电路与电子学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课程体系及建设内容 |
(一)总体设计思路 |
(二)课程平台 |
(三)学习资源 |
(四)考核方式 |
三、学生学习效果分析 |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着提高 |
(二)优秀学生比例显着提高 |
(三)考核方式改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乐趣 |
(四)以赛促考,以赛代考 |
四、结语 |
(10)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半导体集成电路”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半导体集成电路”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
二、“半导体集成电路”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
(一)基于多媒体的线下教学模式 |
(二)“线上+线下”教学模式 |
(三)实践教学 |
(四)考核方式 |
三、超星学习通对“半导体集成电路”课程的挑战 |
(一)对教师的挑战:制作学习资源、发布学习要求、设计教学过程 |
(二)对学生的挑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竞争学习 |
四、“模拟集成电路应用”课的机辅分析与设计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数字系统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研究[J]. 蒋华.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2(01)
- [2]“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基础”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成元庆.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1(12)
- [3]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J]. 宗德媛,朱炯,李兵. 电子世界, 2021(22)
- [4]以工程场景创新“三电”课程教学形态:联结课堂、仿真与实验[J]. 韩芳,徐刚,封居强.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 [5]《模拟电路实验与Multisim仿真实例》教程编写[J]. 程春雨,商云晶,马驰,林秋华,吴雅楠. 实验室科学, 2021(04)
- [6]基于OBE模式的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优化模型研究[J]. 赵阳,王立光.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1(08)
- [7]模拟电子技术层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 刘晓娣,张静,孙艳丽,汪兴海. 大学教育, 2021(08)
- [8]混合式教学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教学实践[J]. 申杰奋,蒋文帅,毕彦平.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1(08)
- [9]“电路与电子学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与建设研究[J]. 周波,刘亚军,许京然. 教育教学论坛, 2021(29)
- [10]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半导体集成电路”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 李蕾.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