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农场优势,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

发挥农场优势,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

一、发挥农场优势 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园(论文文献综述)

阳艳诚[1](2021)在《阳朔县金桔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2014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自开启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工作以来,桂林市阳朔县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高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水平。阳朔县全力贯彻《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2018-2020)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全速推进自治区级金桔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充分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自阳朔金桔产业建立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以来,随着金桔产业的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本文研究立足于阳朔金桔产业示范区的发展,采用实地调研、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综合分析等方法,运用农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比较全面地评估阳朔县产业发展的优势、潜力及存在问题,提出制约因素和金桔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和措施,在对此区域的可持续化发展道路的学习总结,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合阳朔现代化特色农业发展的新思路。主要结论如下:(1)阳朔金桔产业具有资源、区位、基础、技术、气候、品牌、经济效益好、示范辐射作用明显等优势。(2)通过深入了解,制约该区域发展的难题是:金桔产业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认识深度不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滞后,缺少发展资金,基础建设发展不平衡,创新体制机制发展滞后,第一、二、三产业未能有机融合。(3)经数据比对,该区域建设发展制约因素是:资金投入不足,人才队伍断层,技术发展缓慢。(4)根据示范区发展的难题和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设发展十大对策:明确市场经济主导地位、汇聚财政金融政策、建立柔性引才机制、深化农村改革、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三产融合、注重品质品牌、构建流通体系、完善设施装备、提升经营效益。综上,本文研究系统地对阳朔金桔产业发展的状况进行概括,提出示范区发展的困难和制约因素,为示范区后续发展提出了建议,对阳朔县农业发展提供了参考。

王倩楠[2](2020)在《现代景观农业发展与研究 ——基于泰禾现代生态农业园的规划和实践》文中认为农业生态园林规划是以农业与生态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特色新型产业。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从事农事活动和农业生产综合经营,开展休闲娱乐,发展农业文化旅游服务和农业生态文化旅游。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系统总结国内外生态休闲旅游农业园的规划设计,进行综合分析与对比研究。不同区域和地貌的农业园规划、发展、建设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们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布置与安排,参考地理、经济、社会发展等相关因素,做到统筹建设。以泰禾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为例,通过开展全方位的分析与研究,得出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第一,依据国家相关产业和法规政策,科学开发了农业生产用地,设计出核心区、设施农业展示区、园林苗木主题园、农业产业孵化园和综合服务区等五部分;第二,把生态绿色理念、农业环境和当地特色有效的结合起来,建立了景观系统和绿地系统,打造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农业。景观农业的建立,不仅带动了当地的旅游行业,而且解决了当地的农民就业问题,加快了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第三,泰禾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主体技术先进,具有较高科学性与现实可操作性,项目建成后运行情况良好,农业生产效率获得了有效提升,同时对其他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具有示范作用。

刘水镜[3](2020)在《沧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它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我国农业发展已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现代化发展成就显着。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重要途径之一,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可以提供农业高新技术实验平台,促进农业经济高效管理,带动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的提档升级。近年来,沧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较快,但因其起步较晚,建设时间短,与发达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本文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相关概念出发,以技术创新等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研究材料和调研数据作支撑,对沧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了沧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园区主导产业同质化严重、建设模式雷同、资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专业人才匮乏、标准化建设滞后、品牌效益低下等;在对国内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较好的案例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可借鉴经验,提出了农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大对园区的资金支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强特色品牌建设的对策,力求为沧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陈吉聪[4](2020)在《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五年中央一号文件反复提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全产业转换升级。如何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农业农村改革、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农民增收等方面的作用,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为例,通过梳理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对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发展现状、经验做法以及取得成效进行深入研究,并构建评价模型,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对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进行评价,分析现阶段示范区发展的制约因素。经研究发现: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速度较快,示范区分布较为均衡,基本形成特色产业“一业一示范”的发展格局,有效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组织化水平显着提高、农业规模化生产持续扩大、农业生产方式持续向好,并在农民收入增长方面取得显着成效。通过评价模型研究,评价结果显示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整体发展水平处在发展阶段中期,主要表现为示范区发展方向明确,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但整体发展还不够稳定。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三产融合深度不足,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资金、人才紧缺,科技与创新能力较弱;品牌意识有待提高,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示范带动作用亟需提高,拓展区、辐射区示范带动效果不明显;农业信息化水平不高,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条对策和建议:加大三产融合深度,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整合资金、人才资源,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品牌建设意识,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增强示范带动能力,扩大辐射带动范围;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合理优化产业扶持力度,推进特色产业协调发展。

周雪[5](2020)在《基于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的陕北黄土高原区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研究 ——以子长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的发展逐渐由传统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转变,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下土地细碎化、分散化经营和产业布局单一等问题日益严峻。农地流转成为实现农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布局的前提条件之一。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和区域生态环境深刻影响着区域土地利用和配置的方式,但目前鲜有探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评价及其对农业产业布局优化影响的研究。本研究以子长市为研究对象,首先提出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的概念,并从农用地综合质量和景观连片性两个方面建立了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四象限法划分农地规模适宜性类型;其次,分析了农地规模流转与农业产业布局的内在逻辑关联,并建立了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影响下的农业产业布局优化方法;第三,以子长市为例,结合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案例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最后,基于区域农地流转适宜性分区结果、农业产业布局现状和农业产业发展相关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对区域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下的农业产业进行布局优化,归纳建立了子长市农业产业布局优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农地规模流转是区域土地资源再配置最基本和最活跃的方式,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状况通过影响农地规模经营过程中土地适宜利用类型及其空间配置格局,以引导组织区域农业生产经营类型,对区域农业产业布局中资源要素的集聚程度、产业布局形式和产业组织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2)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类型可分为适宜耕地流转类、适宜园地流转类和适宜林草地流转类三种类型。子长市适宜耕地流转类面积为14211.18 ha,占农用地总面积的36.86%,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杨家园则镇、马家砭镇和西部的安定镇。适宜园地流转类面积为10261.61 ha,占农用地总面积的26.61%,主要分布于西北部李家岔镇、涧峪岔镇和南部的余家坪镇。适宜林草地流转类面积为14086.64 ha,占比36.53%,主要分布于西北部涧峪岔镇、东南部杨家园则镇和余家坪镇。(3)从子长市农业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种植业和畜牧业是子长市的优势农业产业,在空间上形成了中部秀延河流域重点粮食和蔬菜的规模化生产区域、西北部生态果林和中南部畜牧养殖的农业布局形态。但仍存在区域空间发展不平衡、中心区域农业产业的辐射作用不强和缺乏统一的地域分工体系等问题。(4)可依据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评价结果建立高效果蔬发展区、特色粮食园艺发展区、生态种养发展、绿色林牧发展区的农业布局优化方案,以协调子长市农地规模流转和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的关系。其中,高效果蔬发展区分布于子长市东南部,包括杨家园则镇、马家砭镇和玉家湾镇三个乡镇,生产区农用地总面积为13778.33 ha,应重点发展大棚蔬菜、食用菌生产,及红枣、苹果等特色果业;特色粮食园艺发展区分布于子长市西北部,生产区农用地总面积为9673.03 ha,可以发展具备区域优势的粮食生产与特色园艺结合的规模化农业产业;生态种养发展区分布于子长市东北部的涧域岔镇和南沟镇,生产区农用地面积为8497.02 ha,可重点发展经济效益高的果林业和生态养殖;绿色林牧发展区分布于子长市中南部的瓦窑堡镇和余家坪镇,可打造以畜牧养殖为主,特色果品生产为辅的农业产业。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从农地规模流转和农业产业布局两个方面对子长市现代农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在农地规模流转方面应引导区域农地资源的集中成片流转,设置农地规模流转专项补贴,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和协调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在农业产业布局方面,从农业产业的市场导向和可持续布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经营主体管理能力和技术采纳的提升,农业产业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提升区域农业发展水平。

朱琳[6](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榆树市秀水镇田园综合体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求全党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最为核心的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抓手是产业融合发展,而单一的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产业升级、统筹开发等要求。在这种经济新常态化下,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传统农业农村发展的模式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农业的发展急需新的模式和新的思维方式来实现农民的增收、农业的增效和农村的增绿。田园综合体作为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模式,是一种探索乡村变美、农民变富的有效途径,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榆树市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调整种植业结构、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是榆树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故榆树市秀水镇将田园综合体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秀水镇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打造田园综合体,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瓶颈。因此,探索榆树市秀水镇田园综合体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提出合适的意见对于榆树市秀水镇的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专家咨询法以及案例分析法对榆树市秀水镇田园综合体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榆树市秀水镇田园综合体发展SWOT分析,提出秀水镇在交通区位、产业基础、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劳动力资源、农业产业链、生态环境方面的劣势;政策支持、乡村旅游热潮以及现代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机遇;众多田园综合体发展的竞争、有限的高科技技术支持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的威胁。并结合国内外田园综合体发展经验的借鉴,提出促进榆树市秀水镇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增长型、扭转型及多方参与的建议,实现榆树市秀水镇的乡村振兴。

韩葳[7](2020)在《农村产业融合视域下淄博休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2014年,农业部印发的《进一步推动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通知指出,发展休闲农业是提高农业收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从2015年到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及要重视农村产业融合和发展休闲农业、提高农民收益等问题,特别是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求的休闲农业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我国产业融合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休闲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延伸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模式,目前我国休闲农业正呈现出了新业态、多样化、产业化发展的态势,休闲农业的新模式不断涌现,淄博市在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和发展休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以产业融合理论为研究基础,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理论,以淄博市休闲农业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对淄博市休闲农业的起步、发展历程、典型模式、发展现状与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运用灰色关联法,对淄博市2009年—2018年旅游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进行分析,重点对种植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以及农村制造业、邮政电信业、餐饮住宿业等相关经济指标进行融合度测量,通过计算数据进行排列对比发现淄博市休闲农业存在着规划不科学、同质化严重,产业规模较小,与第一、第二产业融合度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淄博市发展休闲农业的基本路径和对策建议,主要包括休闲农业发展应当突出地域特色,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保障,拓宽休闲农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渠道和尽可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加大对现代科技农业的扶持,发展高端精品休闲农业等。

高莹[8](2019)在《中国援建斯里兰卡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点领域。斯里兰卡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对其援助将推动农业转型的发展,增强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农业资源禀赋,生产发展和农产品需求和贸易三方面阐述斯里兰卡农业发展现状,进一步对斯里兰卡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发展模式研究。并以中国援建斯里兰卡波隆纳鲁沃农业示范中心为案例,从示范中心建设规划以及建成后带来的经济效益等方面着手,分析产业化发展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作用。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国际贸易理论和农业相关理论相结合为基础,运用调查分析法,收集并整理斯里兰卡农业发展的相关资料,对斯里兰卡农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同时运用案例研究法,以中国援助斯建立的农业示范中心为案例,进一步深入研究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分析得出,农业示范园区的产业化发展是符合当地农业政策及农业生产需求,将提高当地农业技术水平,培养农业高级人才和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结合新时代的中国对外援助工作,针对具体的发展中国家,研究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模式及愿景。并将中国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经验引进到境外示范园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蔡进兵[9](2019)在《基于新乡绅群体参与视角的广州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广州旅游呈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但乡村旅游与江苏、浙江等地相比存有较大差距。然而,在广州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群具有丰富人生经历、杰出创业能力、雄厚资金基础、较高民众声望的返乡人士,即新乡绅群体参与广州乡村旅游。本文从自我决定理论出发,运用半结构式访谈,从新乡绅群体参与角度,对参与广州乡村旅游发展的21位新乡绅进行访谈,通过nvivo11软件、扎根理论,归纳出新乡绅参与广州乡村旅游“学历高于普通大众,经营能力从人生经历中获得”、“有较高的经济地位和创业能力,乐于回乡再次创业”、“有较高的政治和行业地位,获得乡民的一致认同”的特点,具有“投资骨干、致富能手、纳税大户”三种角色,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内部动机是个人价值追求、保护生态环境、销售旅游产品、分享旅游快乐,外部动机是政策引导、他人建议、市场驱动、脱贫致富;新乡绅群体参与广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引领乡村发展、发挥教育传承,存在的问题是管理理念陈旧与广州乡村旅游新的发展阶段不适应,管理方法陈旧与广州乡村旅游新的发展阶段不适应,创新能力不足与广州乡村旅游新的发展阶段不适应,基于新乡绅群体参与视角对广州乡村旅游发展提出四条建议:一是加强业务知识培训,二是加大专业人才引入,三是参与现代化的管理平台,四是进一步调动新乡绅的积极性。

杜姗[10](2019)在《基于新田园主义的北京四渡河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认为2017年,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乡村振兴”被提上日程,新的城乡关系成为我国社会发展重点关注的问题。“田园综合体”是田园东方创始人张诚在探索乡村地区开发路径时探索出的一种乡村发展新模式,后得到了中央领导人的高度肯定。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田园综合体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被列为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的亮点举措,受到来自各方学者和企业家的热切关注。随着田园综合体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其规划设计要点和策略的探索和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阐明了国家、市级、区级三个层面的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以及田园综合体的相关政策文件,明确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辨析了田园综合体与其他相似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进而汇总除田园综合体的特征。梳理国内外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对田园综合体进行深度的解读。其次,本文选取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5个成功案例,包括2个国内已建成并运转情况良好的田园综合体案例和3个国外特色突出、类型各异的休闲农庄案例。通过对国内外案例的解读,可以概括出田园综合体的不同模式和成功经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再次,归纳总结出田园综合体建设的五大类型和各自的特点,依此制定出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的一般原则。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确定市场需求,以此制定田园综合体的土地利用、功能布局、道路规划、产业规划和景观营造等实施路径和规划方法。最后,运用本文研究出的规划方法和设计策略,结合北京近郊区四渡河村的实际情况,提出田园综合体的规划方法和思路,将理论应用于指导北京四渡河田园综合体的规划设计。本文以相关理论作支撑,通过对城市近郊区田园综合体的规划方法和设计策略的研究,探索适合北京近郊区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二、发挥农场优势 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农场优势 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园(论文提纲范文)

(1)阳朔县金桔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实地调查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比较分析法
        2.2.5 综合分析法
    2.3 技术路线
3.阳朔县金桔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现状
    3.1 阳朔县金桔产业示范区建设基本概况
        3.1.1 地理区位
        3.1.2 自然资源及气候条件
    3.2 阳朔县金桔产业示范区发展现状
        3.2.1 阳朔县金桔产业示范区近年发展情况
        3.2.2 阳朔县金桔产业示范区发展模式
        3.2.3 阳朔县金桔产业示范区的水果品种结构
        3.2.4 阳朔县金桔产业与其他水果产业经济效益比较
        3.2.5 阳朔县金桔产业示范区内农民收入经济效益比较
        3.2.6 阳朔县金桔产业示范区的经营主体基本类型
        3.2.7 阳朔县金桔产业示范区三产情况调查
        3.2.8 阳朔县金桔产业示范区住宿设施设施情况调查
        3.2.9 阳朔县金桔产业示范区土地流转基本类型
        3.2.10 阳朔县金桔产业示范区从业人员架构
        3.2.11 阳朔县金桔产业示范区建设标准实地调研
4.阳朔县金桔产业示范区建设存在问题
    4.1 阳朔县金桔产业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认识深度不够
    4.2 阳朔县金桔产业示范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滞后
    4.3 阳朔县金桔产业示范区缺少发展资金
    4.4 阳朔县金桔产业示范区基础建设发展不平衡
    4.5 阳朔县金桔产业示范区创新体制机制发展滞后
    4.6 阳朔县金桔产业示范区第一、二、三产业未能有机融合
5.阳朔县金桔产业示范区建设制约因素
    5.1 阳朔金桔产业示范区建设存在资金投入不足
    5.2 阳朔金桔产业示范区建设人才队伍断层
    5.3 阳朔金桔产业示范区建设技术发展缓慢
6.阳朔县金桔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发展对策
    6.1 明确市场经济主导地位
    6.2 汇聚财政金融政策
    6.3 建立柔性引才机制
    6.4 深化农村改革
    6.5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6.6 推动三产融合
    6.7 注重品质品牌
    6.8 构建流通体系
    6.9 完善设施装备
    6.10 提升经营效益
7.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阳朔金桔产业示范区现状及发展调查表

(2)现代景观农业发展与研究 ——基于泰禾现代生态农业园的规划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简述
        1.1.1 生态学理论
        1.1.2 农业旅游学理论
        1.1.3 可持续农业理论
        1.1.4 现代农业景观
    1.2 国内和国外的研究动向
        1.2.1 国外现有概况
        1.2.2 中国研究的概况
    1.3 国内外案例分析
        1.3.1 山东淄博聚相山农业园
        1.3.2 日本松阪农业公园
        1.3.3 案例小结
第二章 引言
    2.1 研究的背景
    2.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2.1 研究的目的
        2.2.2 研究的意义
    2.3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2.3.1 相关文献研究
        2.3.2 案例研究分析
        2.3.3 实地调研分析
        2.3.4 研究路线
第三章 泰禾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设计对策
    3.1 园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气候条件
        3.1.3 地形、地貌及土壤
        3.1.4 社会经济状况
        3.1.5 生态环境状况及旅游资源评价
    3.2 背景与依据
        3.2.1 规划背景
        3.2.2 规划依据
        3.2.3 规划基准年及建设期
    3.3 规划原则与定位、指标
        3.3.1 规划原则
        3.3.2 战略定位
        3.3.3 主题形象
    3.4 示范园建设分析
        3.4.1 概况
        3.4.2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第四章 生态农业示范区功能分区设计
    4.1 核心区
        4.1.1 百果园
        4.1.2 市民农园
        4.1.3 露地蔬菜栽培区
        4.1.4 亲子文化园
        4.1.5 鸟巢型温室
        4.1.6 联栋温室
        4.1.7 黄金枸骨展示区
        4.1.8 办公管理中心
        4.1.9 仓储物流中心
        4.1.10 垂钓中心
        4.1.11 生态停车场
    4.2 设施农业展示区
        4.2.1 塑料大棚
        4.2.2 光伏温室
    4.3 园林苗木主题园
        4.3.1 树木观赏区
        4.3.2 主题园观赏区
        4.3.3 林下生态养鸡
    4.4 农业产业孵化园
        4.4.1 农民创业培训中心
        4.4.2 特色农产品展示中心
        4.4.3 花文化展示区
        4.4.4 商业与服务业配套
        4.4.5 新农村居民安置点
    4.5 综合服务区
        4.5.1 观赏树木区
        4.5.2 农耕文化博物馆
        4.5.3 黄金枸骨文化馆
        4.5.4 水果文化馆
第五章 景观系统与绿地系统设计
    5.1 绿化系统规划
        5.1.1 规划原则
        5.1.2 景观边界
        5.1.3 景观基质
        5.1.4 绿化规划原则
        5.1.5 绿地系统总体布局
    5.2 植被系统规划
        5.2.1 主体配置
        5.2.2 成片种植植物配置
        5.2.3 绿地装饰植物的配置
        5.2.4 花坛植物配置
        5.2.5 绿化树种配置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沧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园区
        2.1.2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生态农业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技术创新理论
第三章 沧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概况和成效
    3.1 发展概况
        3.1.1 园区总体分布概况
        3.1.2 园区主导产业
    3.2 发展成效
        3.2.1 绿色发展成效突出
        3.2.2 产业融合不断深入
        3.2.3 农业设施设备水平显着提升
        3.2.4 品牌建设实现突破
        3.2.5 带动作用显着
第四章 沧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园区建设同质化严重
    4.2 资金投入不足
        4.2.1 融资渠道狭窄
        4.2.2 缺乏后期建设资金支持
        4.2.3 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4.3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4.4 专业科技人才匮乏
    4.5 标准化建设滞后
    4.6 品牌效益低下
    4.7 管理体制不健全
第五章 国内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启示
    5.1 国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实践
        5.1.1 美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实践
        5.1.2 澳大利亚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实践
        5.1.3 德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实践
    5.2 国内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实践
        5.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山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5.2.2 浙江省慈溪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5.2.3 湖北省潜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5.3 国内外先进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启示
第六章 沧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对策
    6.1 推进园区产业化经营
        6.1.1 发展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
        6.1.2 积极引进先进的龙头企业
        6.1.3 推进园区产业集群建设
    6.2 加大对园区的资金支持
        6.2.1 完善政府引导的多元化投资体系
        6.2.2 健全农业投融资渠道
        6.2.3 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
    6.3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科技创新体系
        6.3.1 加大园区科研投入
        6.3.2 引入农业科研机构
        6.3.3 注重高新技术引进转化
    6.4 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6.5 实施标准化战略
    6.6 培养特色品牌
    6.7 完善园区经营管理体制
        6.7.1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管委会
        6.7.2 实施公司制管理模式
        6.7.3 强化民间组织力量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4)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现代农业
        2.1.2 特色农业
        2.1.3 现代农业示范区
        2.1.4 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农业区位理论
        2.2.2 增长极理论(发展极理论)
        2.2.3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 相关分析方法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2.3.3 分析方法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概况
    3.1 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基础条件分析
    3.2 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情况
        3.2.1 分布情况
        3.2.2 分类情况
    3.3 南宁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3.3.1 强化政府的领导作用,合理规划特色产业发展布局
        3.3.2 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基本完成,进一步推动土地规模化流转
        3.3.3 优化招商引资外部环境,拓宽示范区建设投融资渠道
    3.4 南宁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的主要成效
        3.4.1 农业组织化水平显着提高
        3.4.2 农业规模化生产持续扩大
        3.4.3 农业生产方式持续向好
        3.4.4 农民收入增长趋势稳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评价模型构建
    4.1 评价方法
    4.2 评价模型构建原则
        4.2.1 科学性
        4.2.2 系统性
        4.2.3 适用性
        4.2.4 独立性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1 评价指标选取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4.4 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水平的模糊综合评价
        4.4.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步骤
        4.4.2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4.4.3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4.4.4 计算结果量化及分析
    4.5 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水平总体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5.1 三产融合深度不足,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5.2 资金、人才紧缺,科技与创新能力较弱
    5.3 品牌意识有待提高,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
    5.4 示范带动作用亟需提高,拓展区、辐射区示范带动效果不明显
    5.5 农业信息化水平不高,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对策与建议
    6.1 加大三产融合深度,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6.1.1 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6.1.2 拓展休闲农业功能
    6.2 整合资金、人才资源,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6.2.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6.2.2 强化人才支撑作用
        6.2.3 建立产学研基地
    6.3 提高品牌建设意识,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
        6.3.1 加大示范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
        6.3.2 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量
    6.4 增强示范带动能力,扩大辐射带动范围
        6.4.1 增强示范区发展动力
        6.4.2 扩大辐射带动范围
    6.5 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6.5.1 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6.5.2 积极采用信息化生产设备
        6.5.3 引进和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
    6.6 合理优化产业扶持力度,推进特色产业协调发展
        6.6.1 要高度重视示范区的创建工作
        6.6.2 融入地方特色提高产品竞争力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基于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的陕北黄土高原区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研究 ——以子长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回顾
        1.3.1 农地规模流转影响因素
        1.3.2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评价指标与方法
        1.3.3 农业产业布局影响因素与优化方法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资料来源
        1.5.3 数据处理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
        2.1.2 农用地空间连片性
        2.1.3 农业产业布局
    2.2 基础理论
        2.2.1 资源禀赋理论
        2.2.2 景观生态理论
        2.2.3 产业布局理论
第三章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评价方法
    3.1 农用地综合质量评价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2 权重确定与指标量化
        3.1.3 综合质量指数测算
    3.2 农用地空间连片性评价
        3.2.1 空间连片性含义
        3.2.2 指标选取与连片性测度
    3.3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类型划分
第四章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影响下的农业产业布局特点与布局优化方法
    4.1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与农业产业布局内在逻辑
        4.1.1 农地规模流转发展历程与农业产业布局
        4.1.2 农地规模流转影响下农业产业发展特点
        4.1.3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与农业产业布局的内在联系
    4.2 基于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的农业产业布局优化方法
        4.2.1 农业产业布局优化思路
        4.2.2 农业产业布局优化原则
        4.2.3 农业产业布局优化方法
第五章 子长市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与农业产业布局优化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理区位
        5.1.2 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
        5.1.3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5.1.4 农用地利用和农业产业发展状况
    5.2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评价
        5.2.1 农用地综合质量评价
        5.2.2 农用地空间连片性评价
        5.2.3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空间分布
    5.3 农业产业布局现状与问题
        5.3.1 农业产业发展和布局现状分析
        5.3.2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典型案例
        5.3.3 农业产业布局特点及问题
    5.4 基于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的农业产业布局优化
        5.4.1 布局优化依据
        5.4.2 农业产业布局优化方案
    5.5 农地规模流转与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的建议
        5.5.1 土地规模流转角度的对策建议
        5.5.2 农业产业布局和发展角度的对策建议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乡村振兴背景下榆树市秀水镇田园综合体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乡村振兴及田园综合体概述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2.2 田园综合体概述
    2.3 田园综合体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第三章 榆树市秀水镇田园综合体发展现状
    3.1 榆树市秀水镇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3.2 榆树市秀水镇田园综合体发展布局
    3.3 榆树市秀水镇田园综合体实践
第四章 榆树市秀水镇田园综合体发展SWOT分析
    4.1 榆树市秀水镇田园综合体发展的优势
    4.2 榆树市秀水镇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劣势
    4.3 榆树市秀水镇田园综合体发展的机遇
    4.4 榆树市秀水镇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威胁
    4.5 榆树市秀水镇田园综合体SWOT分析矩阵
第五章 国内外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经验借鉴
    5.1 江苏无锡阳山镇“田园东方”模式
    5.2 四川都江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模式
    5.3 黑龙江省富锦长安镇“稻”梦空间模式
    5.4 美国Fresno的农业旅游区发展模式
    5.5 韩国江原道大酱村“周末农场”模式
第六章 榆树市秀水镇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建议
    6.1 榆树市秀水镇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增长型策略
    6.2 榆树市秀水镇田园综合体发展的扭转型策略
    6.3 榆树市秀水镇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多方参与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农村产业融合视域下淄博休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关于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
        1.2.3 文献综述总结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主要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关于农村产业融合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2.1.1 关于产业的内涵及其分类
        2.1.2 关于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
    2.2 休闲农业的理论
    2.3 其他相关理论
第三章 淄博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3.1 淄博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概况
        3.1.1 淄博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3.1.2 淄博市农村产业融合对休闲农业发展的影响
        3.1.3 淄博市休闲农业市场需求调查分析
    3.2 淄博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地域分布
第四章 淄博市休闲农业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情况分析
    4.1 淄博市休闲农业与农村各产业融合的基本情况
    4.2 淄博市农业与关联产业融合度分析
        4.2.1 研究思路及数据来源
        4.2.2 淄博市休闲农业与关联产业融合度测量
        4.2.3 结论分析
    4.3 淄博市休闲农业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4.3.1 休闲农业虽地处农村却脱离农业
        4.3.2 休闲农业与第二产业融合度低
        4.3.3 现阶段休闲农业无法满足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需要
        4.3.4 现代科技在休闲农业中的应用转化率低
        4.3.5 面对社会突发事件的抗风险能力不足
第五章 加快产业融合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5.1 合理借鉴国内外相关成功经验
    5.2 加快产业融合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5.3 加快农村各产业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5.3.1 加快休闲农业与农村第一产业融合
        5.3.2 促进休闲农业与农村第二产业融合
        5.3.3 推动休闲农业与农村第三产业融合
        5.3.4 全面推进休闲农业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5.3.5 面对突发状况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淄博市休闲农业游客抽样调查问卷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中国援建斯里兰卡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农业园区
        二、农业产业化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区位选择理论
        二、农业区位理论
        三、产业发展理论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对外援助相关研究
        二、农业示范园区相关研究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四、文献述评
第三章 斯里兰卡农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农业资源禀赋情况
        一、土地资源情况
        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
        三、主要农作物、畜产品和水产品品种情况
    第二节 农业生产发展情况
        一、农业产值规模、构成及其变化情况
        二、主要农业、畜牧业、渔业产品情况
        三、农业发展趋势
    第三节 农产品需求与进出口贸易情况
        一、主要农产品的国内消费水平情况
        二、主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
第四章 中国援建斯里兰卡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斯里兰卡农业示范园区发展情况
        一、发展现状
        二、园区类型
    第二节 斯里兰卡农业示范园区存在的问题
        一、抗风险能力弱
        二、农业园区劳动力短缺
        三、农业园区技术水平低
        四、园区制度体系不完善
    第三节 中国对斯里兰卡农业援助及合作情况
        一、中国对斯里兰卡农业援助的主要形式
        二、中国与斯里兰卡农业合作情况
第五章 斯里兰卡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化发展分析
    第一节 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一、环境变化
        二、市场竞争力
        三、资源开发与利用
        四、市场发展趋势
    第二节 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化发展模式
        一、政企合作相结合的模式
        二、企业农户相结合的模式
        三、援助农业综合价值链的模式
    第三节 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化发展方向
        一、从“输血性”到“造血性”援助过渡
        二、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示范园区
        三、建立南亚农产品出口基地
第六章 中国援建斯里兰卡农业示范中心案例研究
    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概述
    第二节 示范中心产业构成
        一、产业构成
        二、发展优势
    第三节 示范中心产业化运营能力分析
        一、经济中心和乡村集市
        二、粮仓及碾米厂
        三、乳牛牧场
    第四节 示范中心发展建议
        一、建立面向全球的招商机制
        二、加大推动示范性农业园区建设
        三、加强园区内企业的产业化配套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一、论文类
    二、科研项目

(9)基于新乡绅群体参与视角的广州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创新之处与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文献综述
3 广州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3.1 广州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3.2 广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3.3 广州乡村旅游发展特点
    3.4 广州乡村旅游发展机遇
    3.5 广州乡村旅游发展问题
4 研究设计
    4.1 访谈区域和访谈对象的选择
    4.2 调研过程
    4.3 访谈资料分析
5 参与广州乡村旅游发展的新乡绅群体特点分析
    5.1 广州新乡绅群体的特点
    5.2 广州新乡绅群体的角色
6 新乡绅群体参与广州乡村旅游发展的动机
    6.1 新乡绅群体参与广州乡村旅游发展的内部动机分析
    6.2 新乡绅群体参与广州乡村旅游发展的外部动机分析
7 新乡绅群体参与广州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和存在问题
    7.1 新乡绅群体参与广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
    7.2 新乡绅群体参与广州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新乡绅群体参与广州乡村旅游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正式调研过程
致谢

(10)基于新田园主义的北京四渡河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相关政策的持续推动
        1.1.2 北京乡村振兴政策的支持
        1.1.3 怀柔乡村旅游市场的成熟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与研究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田园
        2.1.2 综合体
        2.1.3 田园综合体
        2.1.4 相似概念辨析
    2.2 相关理论依据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2 田园城市理论
        2.2.3 新田园主义理论
        2.2.4 产业融合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2.4 本章小结
3 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3.1 无锡田园东方
        3.1.1 项目概况
        3.1.2 规划特点
        3.1.3 经验借鉴
    3.2 多利成都农庄
        3.2.1 项目概况
        3.2.2 规划特点
        3.2.3 经验借鉴
    3.3 台湾桃米村
        3.3.1 项目概况
        3.3.2 规划特色
        3.3.3 经验借鉴
    3.4 美国Fresno农业旅游区
        3.4.1 项目概况
        3.4.2 规划特点
        3.4.3 经验借鉴
    3.5 韩国江原道大酱村
        3.5.1 项目概况
        3.5.2 规划特点
        3.5.3 经验借鉴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新田园主义的田园综合体规划方法研究
    4.1 田园综合体的类型
        4.1.1 主题体验型
        4.1.2 文化体验型
        4.1.3 产业体验型
        4.1.4 生态观光型
        4.1.5 综合体验型
    4.2 田园综合体规划的基本原则
        4.2.1 以人为本原则
        4.2.2 因地制宜原则
        4.2.3 生态优先原则
        4.2.4 特色突出原则
        4.2.5 产业融合原则
        4.2.6 共建共享原则
    4.3 田园综合体规划的实施路径
        4.3.1 确定使用需求
        4.3.2 土地利用调整
        4.3.3 功能空间布局
        4.3.4 道路系统规划
        4.3.5 产业体系构建
        4.3.6 田园景观营造
    4.4 本章小结
5 四渡河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
    5.1 前期分析
        5.1.1 上位规划解读
        5.1.2 交通区位分析
        5.1.3 场地基本情况
        5.1.4 地形地貌分析
        5.1.5 河流水系分析
        5.1.6 场地利用现状
        5.1.7 用地适宜性分析
        5.1.8 市场需求分析
        5.1.9 SWOT分析
    5.2 目标与策略
        5.2.1 规划愿景
        5.2.2 规划目标
        5.2.3 规划定位
        5.2.4 规划策略
    5.3 总体规划
        5.3.1 规划框架
        5.3.2 总体规划
        5.3.3 规划分析
    5.4 重点地段详细设计
        5.4.1 游客中心
        5.4.2 度假酒店
        5.4.3 农业公园
        5.4.4 共享农庄
        5.4.5 田园社区
        5.4.6 休闲聚集区
        5.4.7 五彩生态谷
        5.4.8 现代农业研发中心
        5.4.9 循环农业示范基地
    5.5 专项规划
        5.5.1 分期实施专项
        5.5.2 风貌控制专项
        5.5.3 植物景观专项
        5.5.4 驳岸设计专项
        5.5.5 游线规划专项
        5.5.6 导览标识专项
6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田园综合体的出行意愿调查
附件B: 关于四渡河村发展意向村民调研问卷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四、发挥农场优势 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园(论文参考文献)

  • [1]阳朔县金桔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D]. 阳艳诚. 广西大学, 2021(12)
  • [2]现代景观农业发展与研究 ——基于泰禾现代生态农业园的规划和实践[D]. 王倩楠.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3]沧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研究[D]. 刘水镜.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6)
  • [4]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研究[D]. 陈吉聪. 广西大学, 2020(07)
  • [5]基于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的陕北黄土高原区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研究 ——以子长市为例[D]. 周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6]乡村振兴背景下榆树市秀水镇田园综合体发展问题研究[D]. 朱琳.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4)
  • [7]农村产业融合视域下淄博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 韩葳.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8]中国援建斯里兰卡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化发展研究[D]. 高莹.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7)
  • [9]基于新乡绅群体参与视角的广州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 蔡进兵. 暨南大学, 2019(08)
  • [10]基于新田园主义的北京四渡河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D]. 杜姗.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发挥农场优势,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