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性环氧带锈涂料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鑫,朱庆军,侯保荣[1](2021)在《水性锈面涂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锈面涂料可以在未充分除锈的钢铁表面上进行涂装,通过对铁锈进行渗透封闭、稳定或转化从而达到防腐蚀目的。考虑到环保、安全的因素,近年来水性锈面涂料成为研究热点。系统阐述了水性锈面涂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常用转锈剂的作用机理以及水性锈面涂料的主要成分。同时,列举了目前水性锈面涂料研究中已经用到的检测标准和研究方法。另外,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展望了水性锈面涂料未来的发展趋势。
韩东山[2](2021)在《新型转锈剂及低表面处理耐高温涂料制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处在高温环境下,设备更容易被腐蚀。低表面处理耐高温涂料可以节省大量前处理费用和时间,同时能满足高温环境下生锈设备重新涂装的需求。焦性没食子酸作为一种新型转锈剂,具有优良的转锈能力,但性能太过活泼。研究通过环氧树脂对其进行改性,并应用在低表面耐高温涂料中。(1)以自制的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为基料,研制了一种耐高温性能良好的涂料。优化配方为:颜填料研磨时间50min,涂料分散时间60min,固化剂用量为15%,漆膜厚度300μm,颜基比3.0以及Si O2和Al2O3的配比为1:1。优化后的耐高温涂料的耐高温性能可达到550℃,具备良好的施工性能和附着力等性能,但用于低表面处理涂料性能较差。(2)研制了高铬钢低表面处理涂料,最优配方为:基料树脂E-44与固化剂质量比10:3,防锈颜料占颜填料质量分数49%,磷酸锌、磷铁粉与氧化铁红质量分数为20%、20%和9%,填料硅酸钙和滑石粉质量比1:1。涂料固含量70%,颜基比1.6:1。研究得到的涂料及漆膜性能符合并且部分性能超过国家标准,能在带锈带油表面涂装,涂料流变性好,涂膜表面光亮丰满,有良好的附着力和力学性能。(3)研制了一种新型转锈剂,并探究其在低表面处理涂料中的应用。使用溶剂型环氧树脂E-20和水性环氧树脂E0430对焦性没食子酸进行物理改性,使用环氧树脂E-20对焦性没食子酸进行化学改性,得到了三组优化的改性转锈剂。将这三组转锈剂分别加入到对应的低表面涂料中并与未加转锈剂的涂料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加入了化学改性转锈剂的涂料各项性能最好,电化学测试中腐蚀电流密度在四组中最小,盐雾试验能够达到144h,耐高温性能测试能够达到250℃,其余性能也都满足了国家标准。制备的耐高温涂料能够耐550℃,但低表面处理方面表现不佳;制备的高铬钢低表面涂料,低表面处理性能良好,但耐高温性能略差;研制的焦性没食子酸化学改性新型转锈剂制备的低表面耐高温涂料综合性能最优。
李世宇[3](2020)在《严酷环境下钢材用水性带锈防腐蚀涂层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氯盐环境下钢材腐蚀问题严重,不仅造成建筑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显着降低,也是影响项目投资效益和资源能否有效利用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钢材表面防锈技术和锈蚀钢材表面处理技术,是减少腐蚀损失、推进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制备了一种能够将锈层转化为耐腐蚀钝化膜层的复合转化剂,应用光学显微镜(O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交流阻抗谱(EIS)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度计(UV-Vis)等研究了不同pH值和中和剂对锈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转化剂能够将带锈碳钢表面的腐蚀产物转化成表面平整致密的钝化膜层,显着降低了带锈碳钢表面Fe3+析出速率,提高带锈碳钢的耐腐蚀性;涂覆复合转化剂后带锈碳钢表面生成的转化膜的成分主要为单宁酸铁和磷酸铁,当pH为3,中和剂为特定化合物时锈层转化完全、形成的钝化膜层平整致密。其次,将复合转化剂添加到水性偏氯乙烯-丙烯酸树脂(VDC-MA)中制备了能对锈蚀钢材产生锈转化膜的长效聚合物防护涂料;采用拉伸试验、水接触角、附着力测试(拉开法)、偏光显微镜(PM)、线性极化电阻(LPR)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研究了复合锈转化剂掺量对水性偏氯乙烯-丙烯酸锈转化涂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转化剂掺量为10%时,能够将锈层完全转化,且对涂层交联度无显着影响,涂层钢筋电极在3.5%NaCl溶液浸泡30 d后的腐蚀电流密度值为0.00343μA·cm2,远低于钢筋锈蚀阈值0.1μA·cm2,显着提高了水性偏氯乙烯-丙烯酸锈转化涂料对锈蚀钢材的长效防腐能力。第三,合成了羟基水性聚氨酯(HO-WPU)并以水分散型异氰酸酯(WDPI)为固化剂制备了一种水性双组分聚氨酯(WB 2K-PUR)防护涂料,研究了不同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的配比对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性能的影响。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IR)、水接触角、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动态机械热分析(DMTA)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涂层的性能和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适当配比的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制成的涂料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均有明显提高;水性偏氯乙烯-丙烯酸锈转化底漆和水性双组份聚氨酯面漆复合涂层体系的性能测试表明底漆和面漆具有良好相容性且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最后给出了应用锈转化剂修复锈蚀钢筋和对钢筋进行防护的工程应用实例。
袁鹏园[4](2020)在《低表面处理耐热防腐胶泥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船舱内部设备基座、管路系统法兰等部位,属于异型结构,形状复杂,缝隙、边缘、棱角较多,表面凹凸不平,前处理施工困难,在海上,受盐分和湿度的强烈影响,腐蚀发展很快。通常采用绝缘隔热材料包覆,这种材料容易使包覆管路外壁积存冷凝水而导致管路和法兰、阀门锈蚀,进而导致管路泄漏或法兰紧固件、阀门不能打开。因此亟待开发可在100-150?C温域内满足15年服役寿命的新型多功能一体化、适用于异形结构件的填充包覆材料。本文制备了低表面处理复合耐热防腐胶泥,用于异型部位及恶劣环境下的长效防腐。通过加入锈转化剂及其他添加剂提高其低表面处理性能,使其能够在带锈、带水条件下施工,探讨了其锈转化、水转化机理与防腐性能;研究了伊利石粉吸水相变、油包水乳液形成机制及水转化作用;研究了伊利石粉及其改性处理后对涂层耐盐雾、抗紫外光老化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了适于低表面处理的防腐胶泥最佳组成与制备工艺。伊利石粉作为天然矿物质,由于其特殊组成与片状结构,能够吸附基体表面的Na+并有效抑制Cl-传递,在涂层中形成有效阻隔层,抑制腐蚀介质、反射紫外光,提高涂层耐盐雾、抗老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原伊利石粉涂层的中性盐雾实验达到118-142h,具有较好的防腐性,但涂层光泽度低,抗老化性能不高,涂层初始光泽度仅为73.1%,72hQUV后失光约83.13%。红外光谱及XRD显示,硅烷偶联剂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792)对伊利石粉改性处理,KH792水解生成的聚硅氧烷结构中的-OH与伊利石粉体结构中的-OH通过化学键以及吸附作用结合,包覆在片状粉体表面,降低伊利石粉体表面能的同时,引入-NH2、-OH等活性基团,与涂料有机高聚物具有更好的相容性与反应活性,表现出优异的防腐与抗老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粉体表面改性处理条件不同,伊利石粉体性能不同。改性处理1h,伊利石粉具有更好的相容性,显着提高涂层的耐蚀性,涂层的抗盐雾性更好长达200h,改性处理3h以上,水解产物硅氧自聚化合物吸附在伊利石粉表面可以一定程度加强界面作用,具有一定的热电子捕获能力,显着提高涂层抗老化性能,72hQUV后失光约36.66%,色差仅有0.774。通过钢铁基体表面锈转化前后成分、结构及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研究了三聚磷酸铝、HEDP、单宁酸的锈转化效果、机理与协同作用机制,优化了最佳组成。三聚磷酸铝有五个非常活泼的-O-,离子捕获能力较强,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有效阻止电解液渗入。电化学阻抗测试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三聚磷酸铝会进一步分解成正磷酸盐,提高基体耐蚀性,六小时内,随着浸泡时间增加转化膜阻抗值增大,转化膜层最大阻抗为954.4Ω·cm2,表明其锈转化形成保护膜速度较慢,转化膜耐蚀性较低,具有一定后期防腐功效。三聚磷酸铝与HEDP、丹宁酸复合,三者都具有螯合作用,HEDP能与Fe3+形成六配位八面体的螯合物,结构上连有甲基,提供更多供电子的基团,使相邻C原子的负电荷更多,与Fe3+结合力更强;单宁酸其芳香族上存在邻-OH基团,可以和金属离子螯合形成高度交联的羧酸铁网络,隔绝腐蚀介质提高防腐期效。三者通过协同效应共同作用于带锈基体表面形成复合转化膜,阻抗值达到32495Ω·cm2,锈转化能力及膜层耐蚀性明显提高。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证明,三者复合时有机酸通过物理化学吸附作用吸附在三聚磷酸铝颗粒上,静电斥力作用可以阻止三聚磷酸根离子形成团聚现象,使其均匀分散,提高涂膜的结合力,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和锈转化能力。在锂基脂作为基础体系的油性体系中,以电化学阻抗值进行正交优化,复合锈转化剂最佳组成为:8%三聚磷酸铝,16%HEDP,9%单宁酸。实验表明油性/水性条件下锈转化机理相同,油性条件下锈转化速率慢,渗透能力较差。在带水条件下施工,防腐材料与基体结合力差,水的存在加速基体的腐蚀。本文通过伊利石粉相变吸水、油包水乳液体系形成以及硅烷偶联剂水解等物理化学作用,实现基体表面水转化。通过热失重分析研究了伊利石粉改性前后的结构与吸水性能,结果显示,伊利石自身的结晶水具有可逆性,550℃加热脱出结晶水后可以吸收总质量3.59%的游离水转变为结晶水,KH792改性伊利石粉后由于水解产生的羟基与伊利石粉体表面羟基的作用包覆在颗粒表面,形成阻隔层,水吸收量变为总质量1.65%。通过观察乳液形成的稳定时间及液滴形貌,研究了复合乳化剂组成与油包水乳液形成条件,结果表明,斯盘80、斯盘20以8/2混合形成复合乳化剂,HLB值为5.9-6.02,油水比为60:40时,在20-50℃下形成的乳状液,分布均匀,半径尺寸较小,界面膜上的乳化剂分子排列相对致密、均匀,强度高,稳定性好。乙酰丙酮的加入可以提高锈转化剂的渗透性并且通过水解吸收水分,硅烷偶联剂KH858吸水水解后形成交联的聚硅氧链,能够进一步提高涂层防腐性能。通过盐雾实验、抗老化实验及电化学阻抗测试,研究了防腐胶泥组成与作用机理,考察锂基脂种类、涂覆厚度、锈转化剂含量、改性伊利石粉等对防腐胶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耐热锂基脂制备防腐胶泥,锈转化剂含量为23.07%时,QUV实验500h、盐雾实验2000h,防腐胶泥表层有泛黄、收缩、霉点现象,但胶泥涂层内部没有变化,基体没有锈蚀现象,电化学阻抗谱显示在基体表面形成了转化膜,进一步提高了胶泥涂层的耐蚀性,胶泥具有较好的强度、抗污性与防腐性。
战兴晓[5](2020)在《带锈涂装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金属腐蚀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建设,因此,开发环保、高效、施工简便的金属防护涂料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无机硅酸盐富锌涂料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耐候性、防腐性及自我修复性能,在金属防腐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能,但传统硅酸盐富锌涂料存在着基料流动性大、锌粉含量高、施工要求高等问题,因此限制了该类涂料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分别从硅酸盐基料和锌粉填料两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以提高涂层的防腐性能,并实现带锈涂装,简化施工过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研究了硅酸盐成膜体系的组成及性能。以硅酸钾、硅酸锂混合物为成膜物质,通过观察法及粒度分析等考察了硅烷偶联剂的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模数及硅溶胶滴加速度对于合成基料黏度、稳定性、耐水性及胶团粒度等方面的影响,优化了高模数基料的合成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γ-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作为偶联剂,控制反应温度50℃,并以4 mL/min滴加同等质量的硅溶胶所制备的基料具有较好的成膜性能。(2)研究了水性有机乳液对硅酸盐涂料改性的作用,采用盐雾试验(NNS)及电化学交流阻抗(EIS)等手段研究了水性乳液添加量对涂料防腐性能及施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水性有机乳液能显着提高涂层耐腐蚀性能,并可简化施工程序,实现带锈涂装。相比于未改性涂层,在3.5%NaCl浸泡50天后,掺杂0.5 g/30 g水性有机乳液改性涂层的自腐蚀电位正移310 mV,自腐蚀电流下降2.83 × 10-4 mA,涂层耐腐蚀性能显着提高,并实现了涂料的带锈涂装。(3)研究了改性锌粉对涂料性能的影响。采用水热合成法在锌粉表面合成了NO3-,VO3-,MoO42-插层锌铝水滑石(LDH),利用扫描电镜、高倍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等对改性锌粉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改性锌粉与基料混合后制备了多种改性硅酸盐富锌涂层,利用交流阻抗技术比较了不同改性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水滑石在锌粉表面呈规则片状结构,该结构可显着延缓腐蚀离子的渗透速率,在金属防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ZnAl-VO3-/LDH改性涂层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与未改性涂层相比较,在3.5%NaCl溶液中浸泡30天后,涂层自腐蚀电位正移29 mV,自腐蚀电流下降2.190× 10-3mA。
周忠伟[6](2020)在《水性锈转化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以单宁酸等有机酸为转锈物质,以柠檬酸和硼酸酯为促进转锈络合剂,以苯丙乳液与改性苯丙乳液共混为成膜物质,再加入成膜助剂等制备了一种可在具有锈层的钢材上涂装的水性锈转化涂料。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确定涂料的最优配方,并对水性锈转化涂料涂装前黏度、表面张力、干燥时间等进行测试。涂装形成漆膜后通过耐盐雾、耐盐水和塔菲尔等测试对其防腐速率进行表征,确定水性涂料的最佳应用条件,采用附着力测定、接触角测定等确定形成漆膜的性质,并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对其表观和微观进行测定。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确定水性锈转化涂料的最优配方为:成膜物质65%、转锈剂5%、转锈促进剂2%、缓蚀剂0.6%、渗透剂2%、柠檬酸0.5%和成膜助剂1.6%,其余为蒸馏水。水性锈转化涂料的储存稳定性较好,涂料的表面张力为33.17mN/m,黏度为10.2mPa·s,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和流动性。涂料的涂装温度范围在20℃~40℃为最佳,锈层厚度20μm,涂装量0.375kg/m2,涂装后漆膜的附着力可达到一级,涂料可完全转化锈层形成致密的保护膜。水性锈转化涂料可在不同钢铁材料上涂装,在弹簧钢和Q235碳钢表面进行测试,涂装后形成致密,连续的保护漆膜,并且通过耐候性试验确定漆膜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应用范围较广。通过热重测试,漆膜在220℃以下失重在6%以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满足日常使用要求。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和中性盐雾试验对其耐腐蚀性进行研究,并与市售带锈涂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水性锈转化涂料可耐盐雾(5%)96h,耐盐水(3.5%)168h,漆膜不被破坏不产生锈蚀现象,并且通过耐酸碱腐蚀测定,漆膜有较好的耐酸性,在pH为2的腐蚀溶液下漆膜不被破坏,具有保护作用。与市售带锈涂料相比,自制涂料具有更好的成膜致密性和较强的耐腐蚀能力。该产品为水性剂,可直接再带锈钢板表面进行涂装,避去工业上的酸除锈工艺带来的环境污染,是一种环保型涂料,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和市场应用前景。
夏春雷[7](2020)在《侵彻弹体表面润滑脂与涂层应用及减阻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减小侵彻弹体侵彻阻力以增大其侵彻威力,依据仿生自润滑减阻原理,针对表面具有微小凹坑结构的实验弹体,完成了润滑脂应用与封闭涂层的研制,并对实验弹体进行了系统的静态减阻特性研究。弹体表面微小凹坑内润滑脂主要由本文研制的涂层进行封闭,在接触目标时弹体表面涂层破裂,凹坑内润滑脂受摩擦挤压后流至弹体表面并且形成连续油膜,以达到弹体自润滑降阻效果。以弹钢试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了弹钢表面磷化处理优化方案,以此方案研制了提高涂层附着力的弹钢表面磷化膜,90h盐雾试验后磷化膜表面仍无锈蚀产生。依据本课题应用背景,从滴点、腐蚀性与高温摩擦系数等性能出发,在三种不同润滑脂中优选出了综合性能优异的脲基润滑脂,设计了润滑脂填充工艺并完成了润滑脂在弹体表面凹坑内的应用。为防止表面凹坑内润滑脂在弹体接触目标前流失,研制了一种能够在弹钢表面与油脂表面连续成膜的密封涂层,设计了有机密封涂层的基础配方,并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得到了弹体表面密封涂层的优化方案,依据优化方案制得密封涂层的表干时间为12min、附着力级数为0、硬度为1.63、抗冲击性为60kg·cm。该密封涂层完成了对弹体表面微小凹坑内润滑脂的封闭任务。考虑到弹体在飞行过程中其表面近200℃的气动升温,研制了耐高温涂层作为弹体面漆应用于密封涂层表面。设计了有机耐高温涂层基础配方,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得到耐高温涂层的优化方案,以此方案制得耐高温涂层的附着力级数为0、200℃下涂层热失重率为5.41%、200℃高温高速空气磨损后的涂层磨损率仅为0.91%。该耐高温涂层作为弹体面漆可以承受飞行中高温高速空气的磨损,并且可以起到保护密封涂层以及弹体表面凹坑内润滑脂的作用。最后,将优选的润滑脂与研制的密封涂层应用于表面具有凹坑的实验弹体,通过多组实验弹体挤进C40混凝土试块的静态试验,获得了对应弹体摩擦阻力与挤进后其表面形貌。发现弹体表面凹坑结构越多,其减阻效果越明显,相比于无凹坑结构弹体,凹坑结构较多的弹体在相同条件下的摩擦阻力下降率均超过40%。建立了实验弹体挤进混凝土过程的自润滑减阻数学模型,阐述了实验弹体挤进混凝土的自润滑减阻理论过程。综合分析得到实验弹体与混凝土摩擦挤压后,密封涂层破裂进而表面微小凹坑内润滑脂成功流至弹体表面并形成润滑油膜,实现了实验弹体表面自润滑减阻目的。
陈亮,左银泽,王玉,高延敏[8](2019)在《改性2-氨基嘧啶型转锈剂的制备及其在带锈涂层中的防腐蚀效果》文中提出将接枝不同脂肪酸的2-氨基嘧啶作为转锈剂与环氧-聚乙烯醇缩丁醛(EP-PVB)配合制成带锈涂层,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测试对涂层形貌和耐蚀性进行观察与测试。结果表明:转锈剂可在锈层表面形成一层自组装膜,膜层的形貌与接枝使用的脂肪酸碳链长度相关,用月桂酸接枝的2-氨基嘧啶转锈剂成膜性最佳;转锈剂与EP-PVB配合制成带锈涂层的防蚀腐效果受转锈剂成膜性的影响,用月桂酸接枝改性的2-氨基嘧啶转锈剂与EPPVB配合涂装的带锈涂层的耐蚀性最佳。
王智峤,胡裕龙[9](2018)在《带锈涂料的分类及研究现状》文中提出带锈涂料可以在有一定锈蚀的钢铁表面进行涂装,适合于表面处理质量不易达到要求的钢铁表面的防腐,尤其适合于船舶、桥梁、海港码头、海洋工程等大型钢结构维修时的涂装。较系统地介绍了当前使用的转化型、稳定型、渗透型和功能型带锈涂料的原理、性能、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带锈涂料的基料、颜料、转化剂、渗透剂的使用和研究现状,综述了带锈涂料的测试方法。对于船用带锈涂料,应着重考察漆膜的附着力、抗起泡性能和耐浸泡性等指标,研究锈在涂层中的转化行为,对船体用带锈底漆还应着重考察漆膜的耐阴极剥离性能。深入进行带锈涂料的机理研究,开发高性能树脂、颜料、锈转化剂和渗透剂,研发经济、环保、高性能的带锈涂料,尤其是研发高防腐蚀性能的带锈涂料,是我国涂料行业亟待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李建峰[10](2018)在《新型水性锈转化剂及锈转化涂料的制备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没食子酸由于含有多个和金属离子螯合的酚羟基,因而在带锈涂料的制备中被大量使用,但这种带锈涂料存在锈转化能力弱、耐水性差、稳定性低等缺点。传统的方法是将其与其他有机酸或无机酸进行混合,这种方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锈转化剂转锈能力低的问题,但由于加酸引进了更多的活性基团,同时过量的酸会造成二次腐蚀,而使得锈转化涂层的耐水性和稳定性更差。本研究首先以1,2-丙二醇和没食子酸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水性锈转化剂。将其涂于带锈底材上即可形成一层致密、有光泽的黑色保护膜。通过极化曲线分析了锈转化剂的防腐性能,结果表明基材在经锈转化剂处理之后,防腐效果显着,最佳条件下(N=3:1)的自腐蚀电位和自腐蚀电流密度达到为-0.973 V和1.195×10-5 A/cm2;通过FT-IR对制备的锈转化剂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金相分析、FT-IR、SEM、EDS和XRD等表征手段,分析了锈转化剂的转锈效果,其结果表明在经锈转化剂处理后,基材上疏松多孔的锈层变的致密平滑,铁锈成分消失,转锈效果明显;XPS分析结果表明转锈剂与铁锈中的Fe2+/Fe3+反应生成了稳定的铁螯合物,附着在基材表面,起到转锈、屏蔽、缓蚀的作用。然后,采用预乳化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以Veova 9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改性单体与丙烯酸酯共聚,制备了性能优异的改性丙烯酸乳液。讨论了单体比例、引发剂、乳化剂及聚合温度对制备乳液的影响。通过FT-IR对乳液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硬度、附着力、耐水性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改性乳液性能良好:涂膜硬度达到2H;涂膜附着力达到1级;涂膜抗冲击性达到50 kg·cm;涂膜耐水时间大于500 h。最后,将锈转化剂与改性丙烯酸乳液结合并加入相应的颜填料及助剂制备了新型水性锈转化复合涂料,将其涂于除浮锈的带锈底材表面后进行耐盐雾腐蚀、附着力测试等测试,结果表明,新型锈转化复合涂料性能良好:漆膜硬度达到1H;附着力达到1级;耐盐雾腐蚀时间达到240 h。
二、改性环氧带锈涂料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性环氧带锈涂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水性锈面涂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
1 水性锈面涂料类型及机理 |
1.1 稳定型水性锈面涂料 |
1.2 转化型水性锈面涂料 |
1.3 渗透型水性锈面涂料 |
1.4 功能型水性锈面涂料 |
2 带锈钢及涂料的主要成分 |
2.1 带锈钢 |
2.1.1 锈层及适用条件 |
2.1.2 带锈钢的制备方法 |
2.2 转锈剂 |
2.2.1 磷酸 |
2.2.2 单宁系 |
2.2.3 植酸类 |
2.2.4 杂环化合物 |
2.3 成膜物质 |
2.4 颜填料 |
2.5 助 剂 |
3 测试标准和研究方法 |
4 研究趋势 |
5 结 论 |
(2)新型转锈剂及低表面处理耐高温涂料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
1.2 低表面涂料 |
1.2.1 低表面涂料的简介 |
1.2.2 低表面涂料国内研究现状 |
1.2.3 低表面涂料国外研究现状 |
1.3 耐高温涂料 |
1.3.1 耐高温涂料简介 |
1.3.2 耐高温涂料国内研究现状 |
1.3.3 耐高温涂料国外研究现状 |
1.4 低表面耐高温涂料各组分的选择 |
1.4.1 树脂的选择 |
1.4.2 颜填料的选择 |
1.4.3 新型转锈剂 |
1.5 本论文工作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2 耐高温涂料的制备 |
2.2.1 耐高温涂料的样片前处理 |
2.2.2 耐高温涂料基础配方 |
2.2.3 耐高温涂料制备与涂装工艺 |
2.3 高铬钢低表面涂料的制备 |
2.3.1 高铬钢低表面涂料试片的制备 |
2.3.2 高铬钢低表面涂料初始配方 |
2.3.3 高铬钢低表面涂料制备与涂装工艺 |
2.4 焦性没食子酸改性与涂料制造 |
2.4.1 物理改性的焦性没食子酸涂料制造 |
2.4.2 焦性没食子酸的化学改性 |
2.4.3 化学改性焦性没食子酸及转锈剂涂料基础配方 |
2.5 转锈剂与低表面耐高温涂料的性能检测 |
2.5.1 转锈剂的性能检测 |
2.5.2 低表面耐高温涂料的基础性能检测 |
2.5.3 盐雾试验 |
2.5.4 耐高温性能测试 |
2.5.5 傅里叶红外检测 |
2.5.6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章 耐高温涂料的制备结果与讨论 |
3.1 研磨时间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3.2 分散时间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3.3 固化剂用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3.4 漆膜厚度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3.5 颜基比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3.6 SiO_2和Al_2O_3的配比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3.7 耐高温涂料的优化配方 |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铬钢低表面涂料的制备结果与讨论 |
4.1 颜基比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4.2 固化剂用量对涂料与涂层性能的影响 |
4.3 混合溶剂配比对涂料与涂层性能的影响 |
4.4 氧化铁红用量对涂料与涂层性能的影响 |
4.5 硅酸钙用量对涂料与涂层性能的影响 |
4.6 滑石粉用量对涂料与涂层性能的影响 |
4.7 优化配方与涂料性能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转锈剂制备结果与讨论 |
5.1 物理改性 |
5.1.1 溶剂型环氧E20物理改性 |
5.1.2 水性环氧E0430物理改性 |
5.2 焦性没食子酸化学改性 |
5.2.1 焦性没食子酸与甲醛反应时间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5.2.2 第一步产物和环氧E-20 反应时间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5.2.3 漆膜膜厚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5.2.4 傅里叶红外检测 |
5.3 涂料制备 |
5.3.1 溶剂型物理改性转锈剂制备及涂料中应用 |
5.3.2 水性物理改性转锈剂制备及涂料中的应用 |
5.3.3 优化结果比较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严酷环境下钢材用水性带锈防腐蚀涂层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钢材涂装前的除锈要求 |
1.2.1 未进行涂装钢材和二次涂装前钢材表面除锈标准 |
1.2.2 腐蚀产物对钢材耐久性的影响 |
1.2.3 防腐涂层的防护机理、特性与发展现状 |
1.3 钢材带锈防腐蚀涂层 |
1.3.1 钢材带锈防腐蚀涂层概况 |
1.3.2 钢材带锈涂层分类 |
1.4 水性丙烯酸涂层与水性聚氨酯涂层研究进展 |
1.4.1 水性丙烯酸涂层的研究进展 |
1.4.2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层的研究进展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复合锈转化剂制备及性能表征 |
2.1 引言 |
2.2 复合锈转化剂制备实验设计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制备方法 |
2.3 复合锈转化剂性能测试方法 |
2.3.1 红外光谱测试(FT-IR) |
2.3.2 3.5 %NaCl溶液浸泡实验和硫酸铜点滴试验 |
2.3.3 Fe~(3+)溶出实验 |
2.3.4 电化学阻抗谱(EIS) |
2.3.5 转化膜耐剥离性能测试(拉开法) |
2.4 复合锈转化剂性能表征及分析 |
2.4.1 3.5%NaCl溶液浸泡返锈时间 |
2.4.2 Fe~(3+)溶出量 |
2.4.3 电化学阻抗谱(EIS) |
2.4.4 转化膜耐剥离性能(拉开法) |
2.4.5 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水性偏氯乙烯-丙烯酸(VDC-MA)锈转化底漆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3.1 水性偏氯乙烯-丙烯酸锈转化底漆制备实验设计 |
3.2 水性偏氯乙烯-丙烯酸锈转化底漆性能测试方法 |
3.2.1 涂层基础性能测试 |
3.2.2 涂层耐剥离性能测试(拉开法) |
3.2.3 涂膜拉伸性能测试 |
3.2.4 涂层水接触角测试 |
3.2.5 涂层耐腐蚀性能测试 |
3.3 水性偏氯乙烯-丙烯酸锈转化底漆的性能表征及分析 |
3.3.1 胶膜溶胀度测试结果 |
3.3.2 涂层基本力学性能 |
3.3.3 涂膜拉伸性能 |
3.3.4 涂层耐剥离性能分析(拉开法) |
3.3.5 涂层接触角 |
3.3.6 涂层耐腐蚀性能分析 |
3.3.7 带锈涂料界面形貌 |
3.4 本章小结 |
4 水性双组份聚氨酯面漆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4.1 引言 |
4.2 水性聚氨酯预聚体的合成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合成方法 |
4.3 水性聚氨酯预聚体的基本性能测试方法 |
4.3.1 固含量测试 |
4.3.2 粒径测试 |
4.3.3 稳定性测试 |
4.4 水性双组份聚氨酯面漆的制备及测试方法 |
4.4.1 水性双组份聚氨酯面漆的制备方法 |
4.4.2 红外光谱测试(ATR-IR) |
4.4.3 拉伸性能测试 |
4.4.4 吸水率测试 |
4.4.5 溶胀度测试 |
4.4.6 动态机械热分析(DMTA)测试 |
4.4.7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测试 |
4.4.8 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 |
4.4.9 涂膜基础性能测试 |
4.4.10 涂层防腐蚀性能测试 |
4.5 水性聚氨酯预聚体测试结果及分析 |
4.6 水性双组份聚氨酯面漆性能表征及分析 |
4.6.1 红外光谱分析 |
4.6.2 吸水率和溶胀度分析 |
4.6.3 涂膜基础性能分析 |
4.6.4 涂膜拉伸性能分析 |
4.6.5 涂层耐腐蚀性能分析 |
4.6.6 机理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水性锈转化底漆和水性聚氨酯面漆配套性检验 |
5.1 水性锈转化底漆和水性聚氨酯面漆的相容性 |
5.2 水性锈转化底漆和水性聚氨酯面漆复合涂层体系的基本性能 |
5.3 水性锈转化底漆和水性聚氨酯面漆复合涂层体系的力学变化适应性 |
5.4 本章小结 |
6 应用研究及工程应用 |
6.1 转锈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试验研究 |
6.2 锈蚀钢筋除锈修复与防护工程应用实例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低表面处理耐热防腐胶泥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防腐胶泥的分类及复合锂基脂的研究进展 |
1.2.1 防腐胶泥的分类 |
1.2.2 复合锂基脂的研究进展 |
1.3 带锈、带水涂料的研究进展 |
1.3.1 带锈涂料的研究现状 |
1.3.2 带水涂料的研究现状 |
1.4 伊利石粉材料简述及研究进展 |
1.4.1 伊利石粉概述 |
1.4.2 伊利石粉改性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课题创新点 |
第2章 伊利石粉体结构与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2 伊利石粉改性及样板喷涂 |
2.2.3 伊利石粉相关性能表征手段 |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3.1 伊利石粉热失重分析 |
2.3.2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 |
2.3.3 红外光谱测试分析 |
2.3.4 伊利石粉改性前后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锈转化剂锈转化性能与协同作用机制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2.2 带锈基体及锈转化样品的制备 |
3.2.3 锈转化性能及表征手段 |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3.1 带锈基体的表征 |
3.3.2 水性条件下锈转化剂锈转化性能及机理 |
3.3.3 锈转化剂在油性条件下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转化材料的选择及机理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所需药品及仪器 |
4.2.2 实验步骤 |
4.2.3 表征手段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伊利石粉吸水相变 |
4.3.2 油包水体系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防腐胶泥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所需药品及仪器 |
5.2.2 实验步骤 |
5.2.3 防腐胶泥相关性能表征手段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1 盐雾实验结果分析 |
5.3.2 防腐胶泥抗老化实验结果分析 |
5.3.3 电化学测试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实验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
(5)带锈涂装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属腐蚀与防护 |
1.1.1 金属腐蚀危害 |
1.1.2 金属腐蚀类型 |
1.2 防腐涂料简介 |
1.2.1 有机涂料 |
1.2.2 无机涂料 |
1.2.3 有机涂料与无机涂料比较 |
1.3 无机硅酸盐富锌涂料概述 |
1.3.1 成膜物质 |
1.3.2 填料 |
1.3.3 偶联固化剂 |
1.3.4 防腐机理 |
1.3.5 无机富锌涂料研究进展 |
1.4 该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高模数硅酸盐基料的合成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所用试剂与仪器 |
2.1.2 高模数硅酸盐基料的合成 |
2.1.3 耐水性实验 |
2.1.4 胶团粒度分析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硅烷偶联剂种类对基料性能的影响 |
2.2.2 硅烷偶联剂用量对基料性能的影响 |
2.2.3 反应温度对基料性能的影响 |
2.2.4 模数对基料性能的影响 |
2.2.5 硅溶胶滴加速度对基料性能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性有机乳液改性对硅酸盐富锌涂料防腐性能影响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所用试剂与仪器 |
3.1.2 水性有机乳液改性高模数硅酸盐基料的合成 |
3.1.3 乳液改性硅酸盐富锌涂层的制备 |
3.1.4 涂层性能测试及表征 |
3.1.4.1 涂料密度测试 |
3.1.4.2 涂层表干及实干时间测试 |
3.1.4.3 涂层硬度测试 |
3.1.4.4 涂层厚度测试 |
3.1.4.5 涂层附着力测试 |
3.1.4.6 涂层耐冲击力测试 |
3.1.4.7 涂层耐盐水性测试 |
3.1.4.8 涂层耐盐雾测试 |
3.1.4.9 SEM表征 |
3.1.4.10 XRD表征 |
3.1.4.11 电化学测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涂层SEM形貌 |
3.2.2 涂层NSS结果 |
3.2.3 涂层表面SEM及腐蚀产物的XRD鉴定 |
3.2.4 乳液掺杂涂层耐腐蚀性能的电化学测试结果 |
3.2.4.1 涂层LSV分析 |
3.2.4.2 涂层EIS分析 |
3.2.4.3 电路拟 结果 |
3.2.5 涂层性能指标测试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锌粉表面水滑石的合成及对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4.1.2 锌粉表面ZnAl/LDH的合成 |
4.1.3 缓蚀阴离子插层LDH的制备 |
4.1.4 水滑石硅酸盐富锌涂层的制备 |
4.1.5 改性锌粉的测试及表征 |
4.1.5.1 改性锌粉的X射线衍射(XRD)表征 |
4.1.5.2 改性锌粉的扫描电镜(SEM)表征 |
4.1.5.3 改性锌粉的透射电镜(TEM)表征 |
4.1.5.4 改性锌粉的电化学表征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改性锌粉的XRD谱图 |
4.2.2 改性锌粉的SEM形貌 |
4.2.3 改性锌粉的HRTEM结构形貌 |
4.2.4 阴离子改性锌粉的XRD谱图 |
4.2.5 涂层电化学测试结果 |
4.2.5.1 涂层LSV分析 |
4.2.5.2 涂层EIS分析 |
4.2.6 改性涂层物理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6)水性锈转化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金属腐蚀的概念和分类 |
1.2.1 按腐蚀过程分类 |
1.2.2 按金属腐蚀形态分类 |
1.2.3 按腐蚀环境分类 |
1.3 金属的防护 |
1.3.1 电化学保护 |
1.3.2 改性合成钝化合金材料 |
1.3.3 缓蚀剂法保护 |
1.3.4 表面覆盖保护层 |
1.4 除锈工艺分类 |
1.4.1 手工除锈 |
1.4.2 机械除锈 |
1.4.3 化学除锈 |
1.5 涂料的作用与基本组成 |
1.5.1 成膜物质 |
1.5.2 颜料和填料 |
1.5.3 溶剂 |
1.5.4 助剂 |
1.6 带锈涂料概念及类型 |
1.6.1 稳定型带锈涂料 |
1.6.2 转化型带锈涂料 |
1.6.3 渗透型带锈涂料 |
1.6.4 综合型带锈涂料 |
1.7 带锈涂料的研究进展 |
1.7.1 国外带锈涂料的研究进展 |
1.7.2 国内带锈涂料发展进展 |
1.8 水性锈转化涂料发展趋势 |
1.9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9.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9.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试剂与仪器 |
2.1.1 试验试剂 |
2.1.2 试验仪器 |
2.1.3 试验钢材 |
2.2 水性锈转化涂料的制备 |
2.2.1 制备方法 |
2.2.2 涂装转化 |
2.2.3 水锈转化涂料配方的设计 |
2.2.4 正交实验设计 |
2.3 水性锈转化涂料的性能测试 |
2.3.1 盐水浸泡实验 |
2.3.2 中性盐雾实验 |
2.3.3 增重法测定腐蚀速率 |
2.3.4 电化学工作站测试 |
2.3.5 附着力测试 |
2.3.6 黏度测试 |
2.3.7 成膜厚度测试 |
2.3.8 扫描电镜测试 |
2.3.9 红外光谱测定 |
2.3.10 XRD试验 |
2.3.11 露天耐候实验 |
2.3.12 不同钢材转锈情况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水性锈转化涂料配方的确定 |
3.1.1 成膜乳液确定 |
3.1.2 混合乳液配比确定 |
3.1.3 正交试验 |
3.1.4 柠檬酸添加量 |
3.1.5 成膜助剂用量 |
3.1.6 制备工艺流程 |
3.2 水性锈转化涂料性能 |
3.2.1 黏度测试 |
3.2.2 表面张力和接触角测定 |
3.2.3 其他性能测试 |
3.3 塔菲尔性能测定 |
3.4 水性锈转化涂料涂装条件 |
3.4.1 最佳钢板锈层厚度确定 |
3.4.2 确定最佳的涂装量 |
3.4.3 腐蚀液pH对漆膜影响 |
3.4.4 成膜温度对腐蚀速率影响 |
3.5 水性锈转化涂料漆膜性质 |
3.5.1 漆膜涂装后表面形态 |
3.5.2 转锈前后红外光谱分析 |
3.5.3 XRD试验分析 |
3.5.4 水性锈转化涂料热重分析 |
3.5.5 耐盐雾试验测试 |
3.5.6 耐盐水试验测定 |
3.5.7 不同材料钢材涂装效果 |
3.6 与市售带锈涂料进行对比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创的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8 致谢 |
(7)侵彻弹体表面润滑脂与涂层应用及减阻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侵彻弹体研究概述 |
1.2.1 侵彻弹体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侵彻弹体研究方向 |
1.3 仿生润滑减阻技术研究概述 |
1.4 弹体表面涂层研究概述 |
1.4.1 表面磷化处理研究现状 |
1.4.2 低表面处理涂料研究现状 |
1.4.3 耐高温涂层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配方设计与工艺 |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1.1 实验基材 |
2.1.2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2 基础配方设计与工艺 |
2.2.1 基材前处理配方与工艺 |
2.2.2 润滑脂的选择与填充工艺 |
2.2.3 密封涂层基础配方设计与工艺 |
2.2.4 耐高温涂层基础配方设计与工艺 |
2.3 性能检测方法 |
2.3.1 磷化液与磷化膜性能检测方法 |
2.3.2 润滑脂性能检测方法 |
2.3.3 涂料与涂层性能检测方法 |
2.4 小结 |
第3章 弹钢表面磷化膜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各因素对磷化膜性能的影响 |
3.2.1 磷酸二氢锌用量对磷化膜性能的影响 |
3.2.2 硝酸锌用量对磷化膜性能的影响 |
3.2.3 硝酸镍用量对磷化膜性能的影响 |
3.2.4 硝酸锰用量对磷化膜性能的影响 |
3.2.5 温度与时间对磷化膜性能的影响 |
3.3 弹钢表面磷化膜正交试验研究 |
3.3.1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与检测结果 |
3.3.2 弹钢表面最优磷化膜性能分析 |
3.3.3 正交试验优化方案 |
3.4 小结 |
第4章 弹体底漆密封涂层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各因素对弹体表面密封涂层性能的影响 |
4.2.1 颜基比对涂料与涂层性能的影响 |
4.2.2 固化剂用量对涂料与涂层性能的影响 |
4.2.3 混合溶剂配比对涂料与涂层性能的影响 |
4.2.4 硅酸钙用量对涂料与涂层性能的影响 |
4.2.5 氧化铁红用量对涂料与涂层性能的影响 |
4.2.6 滑石粉用量对涂料与涂层性能的影响 |
4.2.7 单因素试验优化方案 |
4.3 弹体表面密封涂层正交试验研究 |
4.3.1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与检测结果 |
4.3.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4.4 弹体表面密封涂层优化方案 |
4.5 小结 |
第5章 弹体面漆耐高温涂层制备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各因素对耐高温涂层性能的影响 |
5.2.1 颜基比对涂料与涂层性能的影响 |
5.2.2 可膨胀石墨用量对涂料与涂层性能的影响 |
5.2.3 玻璃鳞片用量对涂料与涂层性能的影响 |
5.2.4 氟化钙用量对涂料与涂层性能的影响 |
5.2.5 气相二氧化硅用量对涂料与涂层性能的影响 |
5.2.6 单因素优化方案试验研究 |
5.3 弹体表面耐高温涂层正交试验研究 |
5.3.1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5.3.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5.3.3 正交优化方案试验结果与性能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实验弹体混凝土挤进及减阻特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弹体表面润滑脂与涂层的应用 |
6.2.1 实验弹体的准备 |
6.2.2 实验弹体表面注脂与封闭 |
6.3 实验设备与原理 |
6.4 实验方案设计 |
6.5 实验弹体混凝土挤进减阻特性分析 |
6.5.1 大尺寸实验弹体减阻结果分析 |
6.5.2 小尺寸实验弹体减阻结果分析 |
6.6 实验弹体自润滑减阻数学模型的建立 |
6.7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改性2-氨基嘧啶型转锈剂的制备及其在带锈涂层中的防腐蚀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 |
1.1 试剂 |
1.2 带锈试样的制备 |
1.3 转锈剂的接枝改性 |
1.4 带锈涂层的制备 |
1.5 测试与表征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金属表面锈层分析 |
2.2 红外光谱分析 |
2.3 金属表面预处理膜分析 |
2.3.1 微观形貌 |
2.3.2 耐蚀性 |
2.4 金属表面带锈涂层分析 |
2.4.1 极化曲线 |
2.4.2 电化学阻抗谱 |
3 结论 |
(9)带锈涂料的分类及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带锈涂料的原理及分类 |
1.1 转化型带锈涂料 |
1.2 稳定型带锈涂料 |
1.3 渗透型带锈涂料 |
1.4 功能型带锈涂料 |
2 带锈涂料主要成分 |
2.1 基料 |
2.2 颜料 |
2.3 转化剂 |
2.4 渗透剂 |
3 带锈涂料的测试方法 |
3.1 漆膜附着力测试 |
3.2 漆膜防腐蚀性能测试 |
3.3 漆膜耐阴极剥离性能测试 |
3.4 漆膜中锈的分析测试 |
4 发展趋势 |
4.1 环境友好型带锈涂料 |
4.2 长效防腐带锈涂料 |
5 结语 |
(10)新型水性锈转化剂及锈转化涂料的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带锈涂料 |
1.3 丙烯酸乳液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 带锈底材的制备方法 |
2.3 锈转化剂的制备方法 |
2.4 叔碳酸乙烯酯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 |
2.5 水性锈转化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 |
2.6 分析测试与表征方法 |
3 锈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3.1 丙二醇与没食子酸质量比(N值)对锈转化剂的影响 |
3.2 锈转化剂结构分析 |
3.3 锈转化剂转锈效果分析 |
3.4 锈转化剂转锈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Veova 9改性丙烯酸乳液的制备与表征 |
4.1 单体组成对乳液的影响 |
4.2 引发剂对乳液的影响 |
4.3 聚合温度对乳液的影响 |
4.4 乳化剂对乳液的影响 |
4.5 叔碳酸乙烯酯改性丙烯酸乳液的表征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5 新型水性锈转化防腐涂料的制备 |
5.1 防腐涂料的研制 |
5.2 影响制备新型水性锈转化涂料性能的因素 |
5.3 新型水性锈转化防腐涂料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改性环氧带锈涂料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性锈面涂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 王鑫,朱庆军,侯保荣. 材料保护, 2021(11)
- [2]新型转锈剂及低表面处理耐高温涂料制备研究[D]. 韩东山. 沈阳理工大学, 2021(01)
- [3]严酷环境下钢材用水性带锈防腐蚀涂层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D]. 李世宇. 烟台大学, 2020
- [4]低表面处理耐热防腐胶泥制备与性能研究[D]. 袁鹏园.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5]带锈涂装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战兴晓.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水性锈转化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周忠伟.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7]侵彻弹体表面润滑脂与涂层应用及减阻特性研究[D]. 夏春雷. 沈阳理工大学, 2020(08)
- [8]改性2-氨基嘧啶型转锈剂的制备及其在带锈涂层中的防腐蚀效果[J]. 陈亮,左银泽,王玉,高延敏. 腐蚀与防护, 2019(06)
- [9]带锈涂料的分类及研究现状[J]. 王智峤,胡裕龙. 表面技术, 2018(05)
- [10]新型水性锈转化剂及锈转化涂料的制备及应用[D]. 李建峰.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