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是对的,然后这个词是对的

名字是对的,然后这个词是对的

一、名正而后言顺 器利而后事成(论文文献综述)

曹明伦[1](2020)在《翻译什么就研究什么》文中指出说到翻译文学作品,前辈译家曾强调过两个必须:"第一件最必须的事,就是译者必须对于原本所用的文字有完全的知识,其次就是他必须对于原文中所论的或所描写的那种事物,有充分的研究"(郑振铎,1980:370)。然而,读新一代译者的文学译作,我们不时会遗憾地发现:有些译者对原文涉及的事物没有加以研究,结果其译文未能显示出"对于原本所用的文字有完全的知识";有些译者虽然对原作所涉及的事物有所研究,但不够充分;更有甚者,

丁宛宁[2](2020)在《小议古代诗歌地名翻译》文中研究表明诗歌作为中国古代文化浓墨重彩的一笔,其重要性不可小觑。而诗歌中的地名也负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对外译介中国古代诗歌时,由于客观存在的历史文化差异,不管何种翻译策略——音译,意译乃至不译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失原文在地理意象上的内涵。文章以地名在诗歌中所起到的作用大小进行分类,分析不同情况下最优化的译法,旨在为诗歌地名翻译带来一定启示。

高强[3](2017)在《形意拳动作名称与传统文化内涵的研究》文中提出形意拳作为中国武术发展史上重要的拳种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它的动作是各种象形拳的总结基础上的创新,使动作更加仿形逼真。与此同时也蕴含着我国的传统文化等诸多特点深受人们喜爱.形意拳的诞生发展标记着中国武术发展的成熟阶段之一。在研究形意拳的由来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得知,形意拳能形成今天这样文化和拳种结合、技术风格各异,门派繁多,卓立于武术界的独特风貌,正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这片肥沃的土地滋生,滋育。形意拳不仅是武术界的优秀拳种更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聪明和智慧的结体。而且它是由历代武术家孜孜不倦,辛勤耕耘,使拳种技术风格融合了具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了解深知象形拳的仿生原理和技能基础上加以创新,使该拳种在我国百余种内家拳中有主导地位,于太极、八卦,并成为武术内家拳三大拳派之一。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里程碑。本次研究“动作名称和传统文化”这样一体系时,从两个基本点出发,一个是实践的基本点,二是理论基本点。认识从实践开始,经过实践得到的理论的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本次研究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入手,以中国哲学、历史学、传统语言学、“天人合一、阴阳学、五行学”等概念开始进行剖析,试图开拓与现代生活现代文明的一条道路。本文的研究目的、在认真实践领悟形意拳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使我们真切的接触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形意拳在传统文化中的体现,它不仅是一种拳种更能丰富体育内容同时也可以从拳种中借鉴许多有益的经验让后人懂得如何发展和继承形意拳,本次所研究的动作名称与传统文化内涵在今后能有效的帮助新编套路名称命名时不失中国传统文化语言内涵的同时对套路名称易懂、易记使学习者直观了解拳术名称。

吴秋芬[4](2013)在《小议Hallucinatory Realism一词的翻译》文中研究表明诺贝尔委员会对莫言的授奖词为"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对于"hallucinatory realism",新华社译为"魔幻现实主义",立即引发热议。一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的英文应为"Magic realism"而非"hallucinatory realism"。本文在梳理各方讨论意见的基础上,首先区分"hallucinatory"和"magic"的词典释义,而后梳理"magic realism"一词在中国的翻译历史,再从现有文学或文艺评论中寻找"hallucinatory realism"一词的内涵及其语境,最后对于"hallucinatory realism"一词的已有的几个译法作出评论。

曹明臣[5](2013)在《蒋介石崛起过程中的媒体认知及作用 ——以1926-1932年《大公报》为中心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孙中山逝世前后的革命“后辈”,到1932年重新复职时期的党国领袖,蒋介石走过了一条崛起之路。对于蒋介石崛起问题,以往基本上是从国民党派系斗争与高层政治运作的视角进行研究,此种研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其实,蒋介石的崛起不仅仅是其党内地位的跃升过程,同时也是他作为党国领袖逐步被当时社会认可的过程,这正是以往研究没有注意到的。1926-1932年,《大公报》》对蒋介石及相关事件、人物与活动作了大量的报道与评论,不仅充分展现了蒋介石崛起过程中的丰富历史图景,同时也反映了以《大公报》为代表的大众媒体在相关问题上的关注焦点与基本认知度。因此,透过媒体这一视角,主要利用《大公报》资料,研究蒋介石崛起问题,考察当时社会是如何一步步认可蒋介石这一党国领袖的,可以展现新视角下的新面相,拓展蒋介石研究,进一步深化中华民国史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从‘粤蒋’到‘宁蒋’”、“从‘宁蒋’到‘革命英雄’”、“蒋主席”、“从‘蒋主席’到‘蒋委员长’”等章节,基于对《大公报》资料的个案研究,从一个侧面揭示出了蒋介石崛起时期媒体对蒋介石及相关事件、人物与活动的基本认知变化情况,以及媒体对人物的进退与事件的发展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展现了蒋介石作为党国领袖逐步被当时社会认可的曲折过程。同时,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蒋介石在崛起过程中,非常注重处理与媒体的关系。在不同的时期,蒋介石与媒体的关系有所不同,其对媒体的利用与干涉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总的来说,媒体通过相关报道与评论,引导社会舆论,在蒋介石崛起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积极处理与媒体的关系,是蒋介石成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蒋介石在处理与媒体关系方面的成功经验,无疑对其后来的执政产生了一定影响。

曹明伦[6](2007)在《苏格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你流连于此山口,赞赏雷斯蒂尔湖中贝安山嶙峋的倒影时,请想想从前那些疲惫的赶羊人吧!他们从法恩湾出发,沿陡峭山路,经长途跋涉,然后在此歇息。这个山口就叫"歇恩山口"("歇恩"意为歇下来感恩),此名是250年前在此修筑第一条道路的士兵们给起的。从那之后,这里的自然美景便令一代代农人和游客陶醉,而今又令你怦然心动。

周俊,孙志[7](2003)在《《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2003年第1季度 )》文中指出

唐健禾[8](2003)在《英语·英语学习·翻译学习》文中提出本文从英语的起源、发展以及美国英语的兴起等方面阐述英语的性质,进而论述英语学习与翻译学习,并将学习英语与学习翻译结合起来进行讨论研究。

曹明伦[9](2003)在《名正而后言顺 器利而后事成》文中指出 “一名之立,旬月踌躇”,严复这句话道出了翻译工作的严肃和艰辛。但有些初学翻译者容易认为,“一名之立,旬月踌躇”的时代早已过去,因为经过无数前辈的无数次旬月踌躇,似乎我们能读到的英文单词都已经有了对应的中文词汇,我们翻译时只需打开英汉词典,在相应的条目中选用词语即可。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译者有时会发现,当我们在词典中查找与某个英文单词对应的汉译时,往往找不到一个贴切的字眼。有过这种经历的译者会

二、名正而后言顺 器利而后事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名正而后言顺 器利而后事成(论文提纲范文)

(2)小议古代诗歌地名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古代诗歌中地名的翻译
    2.1 地名翻译对内容理解无太大影响的情况
    2.2 地名翻译对内容理解有重要作用的情况
3 地名翻译应当加注
4 结束语

(3)形意拳动作名称与传统文化内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文化概念的界定
    2.2 中国传统文化概念
        2.2.1 中华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间的关系
        2.2.2 传统文化思想观念对武术的影响
        2.2.3 形意拳依附哲学原理
        2.2.4 有关传统汉字语言文化对武术命名使用结构概述
    2.3 形意拳发展概述
        2.3.1 形意拳三大主要传系
        2.3.2 形(心)意拳的称谓变化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逻辑分析法
        3.2.4 观察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传统文化对形意拳发展命名方式的影响
        4.1.1 形意拳以哲学理论为依附的命名
    4.2 概述五行拳的健身功能
        4.2.1 劈拳
        4.2.2 钻拳
        4.2.3 崩拳
        4.2.4 炮拳
        4.2.5 横拳
    4.3 传统语言学角度下的形意拳动作名称组成结构
        4.3.1 命名的构词方法
        4.3.2 修辞方法
        4.3.3 诗词描述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功

(5)蒋介石崛起过程中的媒体认知及作用 ——以1926-1932年《大公报》为中心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的意义
    二 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三 研究思路 基本框架与创新点
第一章 从“粤蒋”到“宁蒋”
    第一节 “孙蒋”江西之战
        一 “孙蒋”对比
        二 “终须一战”
        三 “孙蒋”之战
        四 战中之“和”
        五 “蒋介石生死如何”
    第二节 从“汉赣党潮”到反共清党
        一 所谓“党潮”
        二 “汉赣党潮”的兴起
        三 “汉赣党潮”的持续
        四 汪蒋握手
        五 反共清党
    第三节 宁汉之争与南北妥协问题
        一 “宁汉之争点”
        二 从相持到妥协
        三 “万目睽睽之蒋冯”
        四 南北妥协问题
第二章 从“宁蒋”到“革命英雄”
    第一节 蒋介石下野与复职
        一 “蒋介石下野之因果”
        二 下野后之蒋介石
        三 蒋介石复职
    第二节 成为“革命英雄”
        一 宁会前后
        二 蒋桂关系
        三 北伐讨奉前后
        四 蒋介石北京之行
第三章 “蒋主席”
    第一节 湘事与讨桂战争
        一 湘事
        二 湘事之“善后”
        三 “中政会解决”
        四 “李济深有被扣之道”
        五 讨桂战争
    第二节 蒋冯决裂
        一 谣言与辟谣
        二 胶济接防问题
        三 蒋冯决裂
        四 决裂之原因
        五 “军阀崩溃”
    第三节 中原大战
        一 “阎电蒋劝同下野”与“时局揭幕”
        二 党务问题与扩大会议
        三 新闻干涉及其影响
        四 “时局关键在东北”
        五 “蒋主席”回归
第四章 从“蒋主席”到“蒋委员长”
    第一节 蒋胡约法之争
        一 约法问题的由来
        二 约法之争
    第二节 胡汉民“辞职”与约法问题之解决
        一 胡汉民“辞职”
        二 蒋介石对舆论的控制与引导
        三 胡汉民“辞职”后之约法问题
    第三节 宁粤对峙与和谈
        一 宁粤对峙初期的“战”与“和”
        二 九一八事变后的宁粤和谈
    第四节 蒋介石第二次下野与复职
        一 蒋介石下野与宁粤和解
        二 孙科政府的危机
        三 蒋介石复职
结语
    一 关于蒋介石崛起过程中的媒体认知
    二 关于蒋介石与媒体之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与科研成果

(8)英语·英语学习·翻译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语的起源与性质
二、学习英语的目的
三、翻译的性质和学习翻译的目的

四、名正而后言顺 器利而后事成(论文参考文献)

  • [1]翻译什么就研究什么[J]. 曹明伦. 中国翻译, 2020(05)
  • [2]小议古代诗歌地名翻译[J]. 丁宛宁. 海外英语, 2020(10)
  • [3]形意拳动作名称与传统文化内涵的研究[D]. 高强. 北京体育大学, 2017(11)
  • [4]小议Hallucinatory Realism一词的翻译[J]. 吴秋芬.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
  • [5]蒋介石崛起过程中的媒体认知及作用 ——以1926-1932年《大公报》为中心的探讨[D]. 曹明臣. 浙江大学, 2013(01)
  • [6]苏格兰[J]. 曹明伦. 中国翻译, 2007(02)
  • [7]《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2003年第1季度 )[J]. 周俊,孙志.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05)
  • [8]英语·英语学习·翻译学习[J]. 唐健禾. 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2)
  • [9]名正而后言顺 器利而后事成[J]. 曹明伦. 中国翻译, 2003(01)

标签:;  ;  ;  ;  ;  

名字是对的,然后这个词是对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