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GIS的生产自动化图形信息系统

基于WebGIS的生产自动化图形信息系统

一、基于WebGIS的生产自动化图形信息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曹士裴[1](2019)在《门窗交互式设计及工艺规划数据集成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门窗行业制造能力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发展,国内门窗制造企业原有的生产能力与管理水平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对企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行业发展需求,门窗企业要不断的扩大自身生产能力和规模,这使得门窗生产从设计到制造安装的自动化需求越来越高。而对多数门窗企业来说,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可用的信息化工具不多,行业缺少对图形设计与工艺规划数据集成管理的手段,已有的设计与管理软件不能满足门窗企业的集成生产需求,无法良好地支撑企业的设计与生产自动化。本文以提高门窗企业数据集成管理与生产自动化水平为目的,分析门窗企业的图形数据与工艺数据特点,以FreeCAD为基础平台,研究图形交互式设计与下料工艺数据的集成管理方法,利用图论中的相关知识实现BOM的自动化创建与数控代码的自动化生成;对门窗图形设计中的图形元素及其约束的类型、参数、数值类型等进行深入探究;基于成组技术,结合结构与下料规则特点提出了门窗的设计分类方法,构建出门窗的参数化映射模型,实现门窗的交互式设计;为了实现门窗材料的快速计算,搭建了工艺规则的界面录入框架,构建了下料工艺规则的驱动模型,将图形设计与下料工艺规划在界面层与数据层上进行了集成;设计了无向图与无向图之间以顶点、边的标志函数为匹配条件的匹配遍历算法,实现了BOM的自动创建;采用以宽度为优先的BOM分层遍历算法,实现了产品属性由下而上的自动传递,从而实现了数控代码的自动生成,满足了企业生产中软件与设备集成的需求。本文将图论中的无向图和有向图建模方法成功运用到了门窗设计的数据建模过程当中,解决了门窗设计中快速成图和窗型结构、工艺规则、工艺BOM等数据集成管理问题,结合门窗企业的业务流程,利用Python语言设计开发了门窗交互式设计及工艺规划数据集成系统,实现了门窗的快速设计和工艺BOM的自动创建,提高了图形设计与工艺数据规划的效率与便捷性,并为智能制造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张晓驰[2](2019)在《JH云印刷企业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云印刷逐渐成为我国印刷行业的聚焦热点,众多上市印刷公司纷纷宣布将把云印刷作为公司新的战略发展方向。而到目前为止,行业对于云印刷的认识往往止于单一的云平台技术开发或者合版印刷管理,众多先行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JH云印刷公司要想从众多的云印刷参与者中脱颖而出,需要寻找细分市场进行战略决策和选择,需要探索并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战略,对于发现自己陷入增长瓶颈或处于发展泥潭中的中小型印刷企业来说,这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战略性企业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以JH云印刷为研究对象,首先提出了JH云印刷的问题:一是目标市场定位不准确和产品品类单一,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二是企业前期投入较大,高额的折旧和摊销导致成品生产成本难以降低,企业利润低廉,难以盈利;三是企业没有系统科学的营销体系且营销策略单一。然后,结合中国外部宏观环境情况和印刷业内竞争状况以及JH云印刷企业内部环境,分别利用PEST模型和波特五力模型系统的总结出各环境中企业的竞争能力。最后,通过分析JH云印刷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各要素,归纳出企业发展过程的优劣势和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基于SWOT模型总结出各种市场环境下企业可选择的战略措施。再结合公司实际发展状况和公司未来发展潜力后,对概括出的5个备选战略选项进行筛选,从而选定企业最终应该采用的战略发展方向,并针对性提出优化组织结构、健全财务保障体系、精准营销、智慧工厂、人力资源管理5个方面的改进措施,提高公司的综合实力,从而促进JH云印刷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以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袁晓春[3](2015)在《基于可视化的电网企业集成服务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建国内乃至国际先进省级电网公司,是广东电网公司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南网方略的重要举措,是以更宽阔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谋划广东电网新一轮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是实现电网战略目标的根本所在。本文在此背景下,对电网可视化技术及其集成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首先,在对可视化技术的概述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其在静态和动态电网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其原理进行了剖析,并研究了可视化技术在电网中得以实现的技术。其次,对可视化电网集成服务系统总体框架进行了研究,对其中涉及的主要数据库技术及数据同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第三,对可视化电网集成服务系统的WebGIS系统进行了设计,在对其开发工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功能进行了设计,并分析了其应用;对可视化电网集成服务系统的图模交换中心系统进行了设计,并对其核心功能的设计进行了研究。第四,对可视化电网集成服务系统的接口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电网间数据互通的接口进行了定义和研究;第五,本章主要对可视化电网集成服务系统的应用做了详细的分析,包括基本的功能应用和高端功能应用。

崔洪博[4](2015)在《重庆配电网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重庆电网地理信息系统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为了满足国家对电力行业的电网安全运行、管理和维护以及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和发展为目的。这是一门中综合了电力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性技术。在以前电力GIS系统常常是以共享文件的形式进行数据结构化,这样使得成本非常高,操作非常复杂。因此本文围绕着电网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扩展,以配电网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为目标,着眼与探索电力地理信息方面的缺陷,并列举了地理信息系统在管理配电网时的巨大优势,同时和国内外的许多厂商的GIS平台作了比较和研究,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和GIS结合,建立了适合的配电网地理数据信息模型,同时绘制了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体系结构图,最终实现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元化管理。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Web的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案,使用了B/S模式的三层系统构架结构,利用空间数据库Oracle Spatial来保存地理数据,并仔细研究了空间数据建模的最新技术方法,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05开发工具,基于Asp.net和ADO.net技术,用C++语言开发出系统的登录模块,管理模块,地图管理模块,图形编辑模块,设备管理模块和统计查询模块来组件系统必备的功能模块,最终研究出重庆电网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并已很好地投入运行。最终结果表明,基于Web的电力GIS具有诸如较低的成本、简化的操作、资源的充分利用等优点,得到了客户单位的认可。

刘平翱[5](2013)在《基于WebGIS的物联网信息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理信息系统,即GIS,作为一门有着40多年发展历史的技术,从架构方式上来说分为两种:基于组件和基于服务,传统的GIS开发方式都是基于组件的架构,也就是说,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一个独立的功能模块,多个简单的模块组成一个复杂的功能系统,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方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如平台依赖严重、开发成本高、数据维护不方便等等。Web2.0的发展正好为GIS提供了更新换代的契机,一种新型的面向服务的WebGIS架构REST应时而出。论文首先对比了两种面向服务的GIS架构方式:基于SOAP和基于REST, REST方式以高度的灵活性和易用性,更好的缓存支持,更容易检索和发现,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物联网一词最早在1999年提出,经过短短的十几年,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本系统正是综合运用了GIS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既有GIS地图简洁直观的展现方式,又具有物联网强大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然后论文详细说明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整体需求和功能设计。接着系统最终使用基于ArcGIS Server这一平台进行实现,因为/ArcGIS Server拥有强大的REST API可以方便的进行开发。最后论文论述了系统特色和不足,同时说明了后续工作如何开展,对于地理信息系统和物联网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许永刚[6](2012)在《基于GIS的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文中指出应急救援是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基于GIS的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开发与研究,有利于煤矿应急救援信息和矿图信息的科学管理,有利于应急救援资源的合理调配,有利于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方案,从而快速开展营救行动,降低人员伤亡及煤矿事故的损失。因此,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应急救援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煤矿企业的实际需求,对系统功能进行需求分析,构建了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井下信息查询模块、应急管理模块、人员管理模块及事故处理模块,通过这些模块可以实现矿图浏览、井下设备信息与矿图信息的双向查询、应急资源调配、矿工信息管理与查询及生成事故点到安全点的最佳避灾路线。其中避灾路线分析模块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其次,根据系统设计的目的、原则,应用MapInfo中的MapX、Visual Basic、Access等软件对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功能、数据库进行开发设计,最终完成整个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最后,以陕西省铜川市某煤矿为例,对井下信息查询模块与应急管理模块进行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验证结果表明:井下信息查询模块与应急管理模块能在煤矿突发事故中为应急人员提供有效的辅助决策,提高事故应急响应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小了事故导致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郑德香[7](2012)在《成都公交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变革和发展,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企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必要途径。然而,大部分具有一定发展历史的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很多盲目建设的问题,导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进行信息化建设规划。因此,企业要成功的进行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很好地进行信息化建设规划。成都公交集团公司也不例外。基于公交行业的特殊性,本文是在通过访谈法全面了解成都公交集团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理论和公交行业信息化的实践经验,系统地分析了成都公交集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公交集团经营发展的长远目标,对其信息化建设做出了全面长远的规划,包括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分析与设置、信息化战略、总体架构、层次结构、信息化标准、信息化环境建设、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信息化建设项目规划与实施规划等。最后,对整个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实施进行了简要探讨。本文对成都公交集团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企业集团化管控和标准化运营具有一定的意义。

刘洋[8](2012)在《电力设施GIS数据采集与建库》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的研究基于湖南省电力GIS项目:在我国电力行业中,各类电力线路与设备的空间位置标注在地图上,电力管理部门用这些图来寻找、维修、管理电力设备和帮助排除故障。在实行电力信息系统前,标有电力线路与设备的地图全部是人工完成的,电力行业首先向行政部门索取地图资料,然后自己将电力线路与设备的符号标注到地图上,最后对电力线路与设备整理成技术资料文档。因此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设备档案更新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对电力行业的需求无法完全得到满足。面对这些问题加上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做了不少努力比如一些使用计算机作为载体来管理设备和图形信息的电力的图形系统。但是现有的系统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像一些高级应用如没有设备间的拓扑关系,潮流分析也无法轻易的进行。对于供电行业内的生产管理来说,所有工作的基础是电网信息,经过我国电力行业长期的实践与论证表明,地理信息系统在电力行业建设进行信息化中将有重要作用,这归功于地理信息系统良好的空间描绘、拓扑、以及属性等功能,这是别的系统无法比拟的,所以电力行业可以将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平台,在其基础上整体设计构建生产管理用的信息系统,将会充分发挥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并能实现电力行业生产的全面监管。湖南省电力公司进行的电力GIS工程,是测绘GIS与电力系统的一次深度结合,本文是论述电力行业在管理中如何应用测绘新技术及电力GIS的,综述了当今热门的测绘、GIS等技术及其优势特点,并研究了测绘新在电力行业的应用。论文集中介绍了测绘、电力GIS、CORS、RTK等技术,以及TGO软件、Mapinfo软件和坐标系统、GIS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情况以及工程生产管理系统(PMS)的介绍,本文以湖南省湘潭市为例着重研究了在电力行业的电力设施GIS数据采集与入库的新技术,详细介绍了测绘新技术在电力GIS中的作用,内容涵盖电力工程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处理,数据的准备以及数据的入库等多个环节。对于电力工程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

孙建韧[9](2012)在《基于ArcGIS的电力系统数字化操作平台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的能源需求日益增大,油田产能建设逐年增加,油田配电网络的规模也不断扩大,设备更新频率也逐年增加,调度操作管理任务日益困难,在传统的配电网操作平台基本采用物理模拟盘的操作方式,设备更新维护困难,也不便于设备信息和各种操作数据的存储与查询,难以适应逐年发展的电网规模的需求。本文将GIS技术应用于油田电网的操作管理工作中,以Visual Studio.NET2008为程序开发平台,以技术成熟的C/S架构为主,以新型热门的B/S架构开发为辅,利用ArcGIS的图形和空间信息分析处理功能,依托数据库服务,设计配电调度模拟盘操作系统的设备定位、编辑、综合查询以及网络服务等功能模块,从而实现了油田电网的在线操作,可视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提高了模拟盘操作管理的工作效率。

高利[10](2012)在《帽儿山林场林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林业的生产和管理方式。森林资源是林业的基础,是林业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林业生产单位的基层部门数量多,信息化程度相对弱,人员素质相对低,是我国林业信息化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全面提升我国林业生产经营与森林资源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是适应林业跨越式发展要求,促进林业宏观决策科学化,加速林业管理现代化的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基础工作。本研究以帽儿山林场为研究区域,以森林资源调查数据、TM影像和各种图面资料(包括地形图、林相图),结合多种软件,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进行了林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技术的研究。这样,使林场等各基层单位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提高各种经营管理的科学水平。本研究取得了以下的研究成果:(一)采用扫描矢量化的方法获得地形图、林相图等的矢量空间数据;以1998年1景和2007年2景两期TM影像经过多光谱波段组合、几何校正、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太阳高度角校正等预处理过程,增强了TM影像的信息量,获得了研究的基础数据。(二)以ArcGIS Engine9.3为开发平台,以面向对象运行于NET Framework之上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C#为开发语言,研究开发了帽儿山林场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系统,该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实现了对空间数据浏览、查询、测量、保存、输出以及属性数据的浏览、编辑等基础地理功能,满足了对帽儿山林场的森林资源信息的查看与分析,为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和信息化林场林业生产管理模块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三)在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林场林业生产管理模块技术的研究。(1)采用数据库文件管理(ADO连接Access数据库)和调用空间数据相结合获取林权信息及宗地数据的方式,开发了林权证及附图制作子模块,该模块可以进行林权证附图的制作,并以图片的格式输出到林权证的界面中;其次进行林权申请登记,其申请登记的内容直接保存到林权台账中供林权台账进行浏览、编辑、查询,最后提交到林权证的界面中,制作出林权证。这样,采用该模块不仅能减轻绘图人员和办公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制图精度和工作效率。(2)采用C#调用ArcToolBox的工具的方法,利用ArcGIS中的模型生成器(ModelBuiler)开发了DEM及派生数据自动化生产子模块,使用该模块用户只需要输入几个必要的参数以及保存路径,就可以快速的生成DEM数据及派生的坡度、坡向和地貌晕渲图,使林业生产单位人员无需GIS知识,就可以生成所需要的地形数据。(3)采用C#+ArcGIS Engine9.3调用小班分布图、河流、道路等矢量数据以及栅格数据地貌晕渲图的方法,并采用编程的方式对各个数据层进行设置,生成了平面立体林相图,这样,就可以真实的再现了地形地貌,扩大了林相图的应用范围,充分发挥了林相图的作用。(4)以派生坡度、坡向为数据源,用ArcView的Avenue语言编程,计算出了每个小班的平均坡度值和平均坡向值,采用SQL查询语句的方式,针对森林采伐设计和更新设计的不同约束条件进行了森林主伐设计、抚育间伐设计和更新造林设计。(四)信息化林场森林资源数据更新技术的研究:(1)根据变化检测中的像素层图像差值法的原理,以1998年和2007年的两期TM影像经过处理后,获得NDVI差值,从而获得像元的正向分布和逆向分布,并采用1993年和2004年两期的林相图数据以逆向分布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NDVI差值法进行森林资源监测的方法是可行和必要的,这样可以为森林资源变化的重点调查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2)以帽儿山林场2004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在假设森林自然生长(未进行任何采伐)的前提下,以小班为单位采用林分生长预估模型预测了帽儿山林场有林地今后10年和20年的森林蓄积和今后20年中每10年间的枯损木蓄积,结果表明:帽儿山林场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形下,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而且森林资源是可持续地增长。(3)以ArcSDE9.3、SQL Server2005和ArcGIS9.3所构建的时态GIS的版本化管理的环境,以Geodatabase的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为森林资源数据更新模型,以小班数据的图形和属性变动为研究内容,通过使用ArcGIS的版本化管理(Versioning)的方式,可以支持多用户同时编辑小班,也可以多用户编辑多版本的小班,这样既保留了原始的小班数据,又可以更新森林资源变化的小班数据,为森林资源数据的更新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基于WebGIS的生产自动化图形信息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WebGIS的生产自动化图形信息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门窗交互式设计及工艺规划数据集成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门窗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门窗工艺规划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图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门窗设计与工艺规划问题及技术方法分析
    2.1 门窗设计与工艺规划问题分析
        2.1.1 门窗设计问题分析
        2.1.2 门窗工艺规划问题分析
    2.2 图论及相关知识
    2.3 BOM树的遍历算法
        2.3.1 递归遍历算法
        2.3.2 分层遍历算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门窗交互式设计及数据管理
    3.1 门窗工艺规划数据与窗型设计信息集成框架分析
    3.2 门窗交互式设计模型构建
        3.2.1 门窗结构分析
        3.2.2 门窗参数化模型构建
    3.3 下料工艺规划数据模型的构建
        3.3.1 下料工艺规划数据分析
        3.3.2 下料工艺规划驱动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门窗工艺BOM自动生成及工艺数据传输
    4.1 门窗加工工艺及其加工结构关系分析
        4.1.1 门窗加工工艺分析
        4.1.2 门窗加工工艺的图描述与工艺库的建立
    4.2 门窗工艺BOM的自动生成
        4.2.1 门窗CAD图形元素连接关系分析与提取
        4.2.2 窗型的图描述
        4.2.3 窗型图与加工工艺图的匹配
    4.3 门窗加工工艺特征值的自动提取
        4.3.1 门窗加工工艺特征值的分析
        4.3.2 BOM树的属性传递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门窗交互式设计及工艺规划数据集成系统开发
    5.1 系统整体框架及功能模块介绍
        5.1.1 系统的整体框架
        5.1.2 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5.2 门窗交互式设计与工艺规划数据集成功能开发
    5.3 工艺BOM自动化生成
    5.4 门窗交互式设计及工艺规划数据集成系统实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JH云印刷企业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价值
    1.3 国外研究现状
    1.4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和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6 本文研究思路
第2章 JH云印刷企业管理现状与问题
    2.1 我国印刷业发展概况
    2.2 云印刷概况
    2.3 企业概况
    2.4 JH云印刷存在的问题
第3章 内外部环境分析及结论
    3.1 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1.5 PEST分析总结
    3.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3.2.1 卖方议价能力分析
        3.2.2 买方议价能力分析
        3.2.3 替代品替代能力分析
        3.2.4 潜在竞争者进入能力分析
        3.2.5 行业中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分析
        3.2.6 在波特的五力分析摘要
    3.3 内部环境分析
        3.3.1 组织结构分析
        3.3.2 营销能力分析
        3.3.3 人力资源分析
        3.3.4 采购能力分析
        3.3.5 财务能力分析
第4章 发展战略制定与对策
    4.1 SWOT的分析
        4.1.1 SWOT分析模型简介
        4.1.2 SWOT分析
        4.1.3 SWOT结论
    4.2 发展战略选项制定
    4.3 发展战略的对策
        4.3.1 优化组织结构
        4.3.2 健全财务保障体系
        4.3.3 精准营销
        4.3.4 人力资源管理
        4.3.5 智慧工厂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可视化的电网企业集成服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集成基础标准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电网可视化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论文研究目标
        1.3.2 拟解决的问题
        1.3.3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可视化技术原理及应用简介
    2.1 可视化技术概述
    2.2 可视化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
        2.2.1 静态电网信息可视化
        2.2.2 动态电网信息可视化
    2.3 电网可视化技术的原理及实现
        2.3.1 潮流动画的原理和实现
        2.3.2 基于动画显示及图形计算的静态安全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可视化电网集成服务系统总体设计
    3.1 集成服务系统概述
    3.2 可视化电网服务集成服务系统总体架构
        3.2.1 地市局数据接入
        3.2.2 地市局数据输出
        3.2.3 省公司数据接入
        3.2.4 省公司数据输出
    3.3 系统数据库及数据同步
        3.3.1 数据库设计
        3.3.2 数据同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视化电网集成服务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1 WebGIS展现平台概述
        4.1.1 WebGIS的定义
        4.1.2 系统功能定位
        4.1.3 WebGIS平台结构
        4.1.4 系统功能
    4.2 WebGIS可视化展现平台设计
        4.2.1 WebGIS开发方式
        4.2.2 GIS信息要素分析
        4.2.3 GIS信息导入与生成
    4.3 图模交换中心逻辑结构设计
    4.4 图模交换中心设计核心功能设计
        4.4.1 通过ODI接入关系数据功能
        4.4.2 服务总线WebService接入模型数据
        4.4.3 服务总线WebService向WebGIS推送模型数据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可视化电网集成服务系统服务总线接口设计
    5.1 地市供电局接入接口标准
        5.1.1 主网生产与DXC接
        5.1.2 营销、配网生产、GIS系统与DXC接
    5.2 地市供电局输出接口标准
        5.2.1 实时数据接
        5.2.2 断面数据接
        5.2.3 极值数据接
        5.2.4 模型服务数据接
    5.3 省级电网公司接入接口标准
        5.3.1 实时数据上传接
        5.3.2 电网模型、图形上传接
    5.4 省级电网公司输出接口标准
        5.4.1 推送接收接口定义
        5.4.2 报告接收接口定义
    5.5 服务接入企业服务总线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可视化电网集成服务系统应用分析
    6.1 基本功能
    6.2 查询定位功能
    6.3 电源点分析功能
    6.4 拓扑追踪、校验
    6.5 停电范围分析
    6.6 负荷特性分析
    6.7 供电范围分析
    6.8 负荷密度分析
    6.9 污区分析
    6.10 雷电定位分析
    6.11 KPI指标分析
    6.12 空间查询分析
    6.1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重庆配电网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1.4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重庆电网基础地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2.1 系统概述
    2.2 电网特性分析
    2.3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2.3.1 系统管理需求分析
        2.3.2 系统图形编辑需求分析
        2.3.3 系统地图管理需求分析
        2.3.4 系统设备管理需求分析
        2.3.5 系统查询统计需求分析
    2.4 可行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庆电网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设计
    3.1 系统的设计原则
    3.2 系统的架构设计
        3.2.1 系统网络架构设计
        3.2.2 系统应用架构设计
    3.3 系统的数据模型和空间数据库设计
        3.3.1 电网信息结构模型设计
        3.3.2 地理信息空间数据模型设计
        3.3.3 配电网信息Web地理信息数据模型设计
        3.3.4 空间数据库设计
        3.3.5 信息图层设计
        3.3.6 数据字典
    3.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3.4.1 系统登录模块设计
        3.4.2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3.4.3 地图管理模块设计
        3.4.4 图形编辑模块设计
        3.4.5 设备管理模块设计
        3.4.6 统计和查询模块设计
    3.5 系统建模设计
    3.6 系统数据建库流程设计
    3.7 系统非功能设计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庆电网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4.1 实现技术
        4.1.1 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
        4.1.2 B/S结构
        4.1.3 地图相关技术分析
        4.1.4 Asp.Net
        4.1.5 ADO.Net
        4.1.6 XML
    4.2 实现的平台要求
    4.3 用户登录实现
    4.4 登录信息验证功能实现
    4.5 地图管理实现
        4.5.1 地图浏览实现
        4.5.2 地图编辑实现
        4.5.3 地图查询
        4.5.4 鹰眼图实现
        4.5.5 配电网统计与查询功能实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及运行效果分析
    5.1 系统测试的目的
    5.2 系统测试的常用方法
    5.3 功能测试
        5.3.1 用户管理测试
        5.3.2 图层管理测试
        5.3.3 设备管理测试
        5.3.4 查询功能的测试
    5.4 性能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基于WebGIS的物联网信息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GIS地理信息系统
    1.2 物联网技术
        1.2.1 物联网的特点
        1.2.2 关键技术
        1.2.3 物联网的应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WebGIS研究
    2.1 WebGIS总览
        2.1.1 WebGIS的基本架构
        2.1.2 WebGIS技术特征
        2.1.3 WebGIS的主要功能
        2.1.4 WebGIS的不足
        2.1.5 WebGIS的发展与现状
    2.2 WebGIS的实现方式
        2.2.1 面向组件的架构方式
        2.2.2 面向服务的架构方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设计
    3.1 总体设计
    3.2 整体需求
        3.2.1 业务要求
        3.2.2 总体目标
        3.2.3 设计原则
    3.3 功能设计
        3.3.1 位置信息管理
        3.3.2 传感器信息管理
        3.3.3 报警信息管理
    3.4 软件设计
        3.4.1 开发框架
        3.4.2 逻辑包划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实现
    4.1 平台选择
        4.1.1 GIS平台选择
        4.1.2 Web服务器选择
        4.1.3 数据库选抒
    4.2 开发流程
        4.2.1 确定所需服务
        4.2.2 创建GIS资源
        4.2.3 资源发布为服务
        4.2.4 REST开发
    4.3 实现结果
    4.4 系统测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后续工作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GIS的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框架研究
    2.1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理论分析
        2.1.1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分析
        2.1.2 煤矿事故应急管理的过程
        2.1.3 煤矿应急救援系统响应程序
        2.1.4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结构
    2.2 GIS 与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
        2.2.1 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概述
        2.2.2 应急救援管理中的 GIS 应用
    2.3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2.4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
    2.5 本章小结
3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避灾路线模型研究
    3.1 避灾路线的可通行性
    3.2 井巷通行难易度的确定
    3.3 井巷通过时间的估算
    3.4 最佳避灾路线算法
        3.4.1 最佳避灾路线设计思路
        3.4.2 最佳避灾路线数学模型
        3.4.3 最佳避灾路线数学模型程序设计
    3.5 基于 MAPX 最短路径实现
        3.5.1 矿图数据处理
        3.5.2 基于 MapX 的拓扑关系的构建
        3.5.3 Dijkstra 算法在最短路径中的实现
        3.5.4 最佳路径的显示过程
    3.6 本章小结
4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4.1 系统开发流程
    4.2 系统总体设计
        4.2.1 系统设计目的
        4.2.2 系统功能设计
    4.3 数据库总体设计
        4.3.1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4.3.2 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4.4 系统详细设计
        4.4.1 文件管理模块设计
        4.4.2 矿图控制模块设计
        4.4.3 人员管理模块设计
        4.4.4 事故处理模块设计
    4.5 系统开发平台
        4.5.1 GIS 软件的比较选择
        4.5.2 系统开发模式
        4.5.3 系统开发方法
    4.6 系统运行环境
    4.7 本章小结
5 系统主要模块应用
    5.1 煤矿简介
    5.2 系统部分模块实现
        5.2.1 用户登录模块
        5.2.2 信息查询模块的实现
        5.2.3 应急管理模块的实现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所做的工作及结论
        6.1.1 本文所做的工作
        6.1.2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成都公交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5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第2章 企业信息化建设理论综述
    2.1 基本概念
        2.1.1 信息及信息化
        2.1.2 企业信息化及企业信息化建设
        2.1.3 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
    2.2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与意义
        2.2.1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
        2.2.2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2.3 企业信息化相关理论
        2.3.1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及本质
        2.3.2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层次结构
        2.3.3 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内容与步骤
第3章 成都公交集团公司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集团公司概况
        3.1.1 成都公交集团公司发展概况
        3.1.2 机构组成
        3.1.3 发展战略定位和战略描述
        3.1.4 主要业务
    3.2 集团公司信息化发展现状
        3.2.1 公司的信息化建设理念
        3.2.2 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与现状
    3.3 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3.1 存在的问题
        3.3.2 存在的问题分析
        3.3.3 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必然性
第4章 成都公交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
    4.1 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分析与设置
    4.2 公交集团信息化战略
    4.3 信息化总体架构、层次结构和标准
        4.3.1 总体架构
        4.3.2 层次结构
        4.3.3 信息化标准
    4.4 企业信息化环境建设
        4.4.1 人才队伍与组织机构的建设
        4.4.2 信息化规章制度的制定
        4.4.3 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置
    4.5 公交集团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
        4.5.1 营运生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4.5.2 行政办公系统
        4.5.3 后勤支持平台
        4.5.4 共享性、安全性更高的数据中心建设
    4.6 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规划
        4.6.1 门户网站建设
        4.6.2 智能公交综合服务信息系统
        4.6.3 公交智能站台
        4.6.4 公交快信系统
    4.7 公交集团信息化建设项目规划与实施规划
        4.7.1 信息化建设项目规划
        4.7.2 实施规划
第5章 成都公交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实施探讨
    5.1 关于实施中项目的外包与自主开发问题
    5.2 可能的组织再造与业务流程优化问题
    5.3 系统应用中的维护与完善问题
    5.4 系统安全性问题
    5.5 其它问题
第6章 研究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电力设施GIS数据采集与建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测绘以及电力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2 实现测绘基础上的电力信息化的必要性
    1.3 国内外电力GIS的现状分析
    1.4 结构及主要工作
2 测绘新技术在电力中的应用
    2.1 基于CORS的网络RTK技术在电力测量中的应用
        2.1.1 控制测量
        2.1.2 带状的地形测量
        2.1.3 纵横断面的测量
        2.1.4 电力线路中线测量与施工测量
    2.2 GIS在电力行业的应用研究
        2.2.1 GIS相关技术研究
        2.2.2 GIS的应用概况
        2.2.3 电力行业信息化中GIS的应用
    2.3 PMS
3 项目概况
    3.1 湘潭市区域概况
    3.2 湘潭市电力概况
4 电力设施GIS数据采集与建库
    4.1 电力设施GIS数据采集技术
        4.1.1 电力设施GIS数据采集技术
        4.1.2 数据采集中仪器的应用技术
        4.1.3 电力设施GIS数据处理软件
    4.2 电力设施GIS数据采集与建库
        4.2.1 第一阶段是数据的采集整理阶段
        4.2.2 第二阶段是数据的检查整理阶段
        4.2.3 第三阶段是数据的导入检查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基于ArcGIS的电力系统数字化操作平台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概述
    1.1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安排
第2章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
    2.1 ASP.NET简介
    2.2 Visual Studio 2008简介
    2.3 Oracle数据库简介
    2.4 C#语言简介
    2.5 ADO.NET简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3.1 地理信息系统(GIS)
    3.2 面向对象编程(OOP)
    3.3 数字电力(DP)
    3.4 系统框架设计
    3.5 平台的选择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的技术实现
    4.1 配电网运行操作模块
    4.2 配电网设备查询模块
    4.3 配电网设备维护模块
    4.4 地图Web服务应用模块
    4.5 系统信息管理和维护模块
    4.6 数据库设计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配电调度模拟盘操作系统代码(C/S部分)
    附录二 网络服务模块代码(B/S部分)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10)帽儿山林场林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林业生产经营与林业生产经营信息化
        1.3.1 林业生产经营
        1.3.2 林业信息管理系统
        1.3.3 林业信息化
    1.4 国内外林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研究现状
        1.4.1 国外林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1.4.2 国外林业信息化建设研究主要成果
        1.4.3 国内林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1.4.4 我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研究成果
    1.5 林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研建中的关键技术
        1.5.1 COM组件技术
        1.5.2 面向对象技术(Object Oriented)
        1.5.3 数据库访问技术
        1.5.4 WebGIS技术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研究区域概况、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行政管辖与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势
        2.1.3 气候
        2.1.4 土壤
        2.1.5 河流
        2.1.6 植被
        2.1.7 森林资源概况
    2.2 研究方法
    2.3 技术路线
3 信息化林场资源数据的组织与处理
    3.1 空间数据逻辑组织结构
        3.1.1 栅格数据结构
        3.1.2 栅格数据的组织
        3.1.3 矢量数据结构
        3.1.4 矢量数据的组织
    3.2 林相图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扫描林相图
        3.2.3 校正林相图
        3.2.4 矢量化林相图
    3.3 地形图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3.4 遥感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
        3.4.1 遥感数据的分类
        3.4.2 遥感数据的获取
        3.4.3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3.5 本章小结
4 信息化林场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系统的研究
    4.1 开发平台的选择
    4.2 启动界面与组成
    4.3 系统功能的实现
        4.3.1 文件操作
        4.3.2 编辑功能
        4.3.3 浏览
        4.3.4 测量
        4.3.5 查询
        4.3.6 打开属性表
    4.4 本章小结
5 信息化林场林业生产管理模块技术的研究
    5.1 林权证及附图制作子模块的实现
        5.1.1 林权及相关知识
        5.1.2 模块研究的必要性
        5.1.3 模块的开发方式
        5.1.4 数据库设计
        5.1.5 林权证附图制作设计
        5.1.6 模块实现流程图
        5.1.7 模块的实现
    5.2 DEM及派生数据自动化生产子模块的实现
        5.2.1 DEM
        5.2.2 不规则三角网(TIN)
        5.2.3 坡度、坡向
        5.2.4 地貌晕渲图(Hillshade)
        5.2.5 模块的设计
        5.2.6 模块的实现
    5.3 平面立体林相图子模块的实现
        5.3.1 地形制图技术
        5.3.2 平面立体林相图的实现
    5.4 森林经营与工程管理子模块的实现
        5.4.1 方法
        5.4.2 主伐设计
        5.4.3 抚育间伐设计
        5.4.4 更新与造林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信息化林场森林资源数据更新技术的研究
    6.1 森林资源数据更新研究的必要性
        6.1.1 森林资源动态过程
        6.1.2 小班数据更新的含义
        6.1.3 小班数据变化分析
        6.1.4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必要性
    6.2 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森林资源变化监测
        6.2.1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相关理论知识
        6.2.2 原理
        6.2.3 森林资源变化更新监测方法
    6.3 基于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的森林资源数据更新技术
        6.3.1 林分与收获模型理论知识
        6.3.2 建模过程中采用的手段
        6.3.3 基于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的森林资源数据更新
    6.4 基于时态GIS(TGIS)的森林资源数据更新技术
        6.4.1 时态GIS(TGIS)相关理论
        6.4.2 时态GIS更新森林资源数据的原理
        6.4.3 小班变化的类型
        6.4.4 森林资源数据的更新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基于WebGIS的生产自动化图形信息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门窗交互式设计及工艺规划数据集成系统研究[D]. 曹士裴. 济南大学, 2019(01)
  • [2]JH云印刷企业战略研究[D]. 张晓驰. 天津大学, 2019(06)
  • [3]基于可视化的电网企业集成服务及应用研究[D]. 袁晓春.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4)
  • [4]重庆配电网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 崔洪博. 电子科技大学, 2015(03)
  • [5]基于WebGIS的物联网信息系统的研究[D]. 刘平翱. 北京邮电大学, 2013(11)
  • [6]基于GIS的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D]. 许永刚. 西安科技大学, 2012(02)
  • [7]成都公交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研究[D]. 郑德香. 西南石油大学, 2012(03)
  • [8]电力设施GIS数据采集与建库[D]. 刘洋. 安徽理工大学, 2012(12)
  • [9]基于ArcGIS的电力系统数字化操作平台的设计[D]. 孙建韧. 东北石油大学, 2012(01)
  • [10]帽儿山林场林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技术的研究[D]. 高利. 东北林业大学, 2012(11)

标签:;  ;  ;  ;  ;  

基于WebGIS的生产自动化图形信息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