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制是瓶颈 创新是出路——从劳技课遭冷落看中学素质教育的落实(论文文献综述)
刘茂祥[1](2017)在《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示范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然而对普职沟通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十分缺乏,高中阶段的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横向沟通研究亟待引起关注。基于我国国情,选取客观存在的两类学校——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作为研究对象,是为了促进“人人出彩”以及人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人才培养立交桥建构的根基。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旨在探讨一种促进普通高中与中职校彼此通联、相通的力量。这种力量推进两类学校之间的沟通,形成高中阶段整体的、新的有机构造体,促进沟通要素形成有序运行的动力系统与行动路径。其创新点就在于理清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框架中“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横向沟通机理,将落脚点放在探讨普通高中与中职校这两类具有规模发展与类型发展特点的学校间相互关系上,对于不同类型人才(包括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早期识别与培育均有价值,有利于推进未来人才供给侧结构化改革。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立足于教育学关于“人的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作为两种教育类型发展”的观点,借助协同学、整体性治理与多元智能理论作为分析基础。通过对部分院士、专家、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学生以及其他社会人士的问卷与访谈调研,以上海市四所示范性普通高中与三所中职示范校的师生对两类学校沟通认识及行动为例,借助叙事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探讨两类学校沟通动力机制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与动力系统,思考动力机制运行的支配序参数“高中阶段学生核心素养”与“人才培养立交桥”、沟通要素能量以及沟通要素组合而成的沟通行动路径。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动力机制的生成,有利于夯实普职沟通与人才成长立交桥的根基,促进不同类型(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早期识别与培育。两类学校沟通的动力机制创设,有利于促进中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与普通专门或特色高中的建构,其运行因地因时制宜。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动力机制运行,应注重渗透“并行中促融通与融通中显并行”的思想,实现“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坚守与超越,在12年贯通学制改革中做足普职沟通大文章。此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对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多侧重质性研究,从实践中提炼而来,但真正要运用于指导实践,还需要更多的实践与实验证明。
贺新宇[2](2016)在《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典型的多民族国家,我国56个民族在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域上长期共存、在大多数历史时期共生共荣、和谐共处,其经长期历史演化而形成的“多元一体”发展格局尤其是多样性发展特征表现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等层面,为探寻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和谐发展与教育传承提供了难得的具有世界意义的样本。同时,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对我国民族教育与国家安全的现实挑战与我国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又对传承民族文化多样性特征基础上我国民族地区教育的和谐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因此,论文试图从教育与文化两个纬度,围绕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的目标进行跨学科的民族教育问题的综合研究,认真厘清这些关系的特征及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力图构建一个充分体现多元文化时代特色、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需要的系统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理论体系,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理论。全文坚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元”与“教育和谐”的基本理念,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指导下,充分汲取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和谐教育理论、我国古代“和合论”与当代多元一体化教育等理论的营养,比较、借鉴世界各国多元文化教育与和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借助国内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和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主要样本,在对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教育现状和民族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我国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发展等各种非和谐现象及其成因,指出了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学校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所存在的文化多样性缺失、主流文化中心倾向和少数民族儿童失学、辍学与学业失败问题、文化认同迷失问题以及双语教学、教师队伍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客观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开展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的一系列实践策略和建议。作者认为,民族地区和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宏观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到中观的和谐学校建设再到微观的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等多个层面去整体建构。就宏观层面而言,民族地区教育的和谐、均衡发展是构建和谐教育并进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此,需要从政策制定、教育立法、资源配置、教师交流、监测评价、优化布局等层面,以教育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努力实现;就中观层面而言,从民族地区学校和谐文化建设到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从基于文化理解的多元和谐的课程设计、实施到尊重差异、合作共享的课堂教学生态、切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民汉双语教学的开展以及拥有跨文化理念与技能的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都是和谐学校建设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再从微观层面而言,人的全面、充分、自由、和谐发展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理想目标,而基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具体目标是帮助不同民族的每一位学生在获得多元文化相应知识、拥有“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培养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同时,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辩证取舍、美人之美、和而不同之观念和消除偏见、歧视的情感、态度以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文化价值观,获得相应的消解文化冲突的社会行为技能,从而在享受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各民族的普遍繁荣与和谐共处。为此,论文对立足多元民族文化以促进民族地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问题、从民族文化认同到中华文化认同的多层次文化认同的系统建构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张绍军[3](2016)在《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纪之交,面对信息与科技的挑战、教育与人才的竞争,世界主要教育发达国家都进入了教育改革的浪潮之中。我国也相继于1999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发起了一场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此次课程改革以政府主导、专家引领、教师参与为特征,其具体做法是自上而下,整体推进,理念引导,实验探索,渐进铺开,取得了诸多理论与实践成果。然而,十余年来的实践证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并没有安全实现,课堂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先进的课程理念、课程体系没有转化为先进的课堂教学实践。基于此,本研究遵循文献检索、现状调查、理性省思、应然把握、实践策略的思路,对新世纪十余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进行了审理,肯定成就,正视问题,探寻原因,进而从深化课改的角度分析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的动因与机理。接着,在分析课程改革主体及其行为之应然基础上,论述了“主体归位”和“行为到位”思想。最后,提出并论述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未来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转向的理念和策略措施。全文共分七章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分别叙述并分析了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趋势、研究内容等;界定了课程、课堂、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核心概念;分析了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第二、第三章。分别叙述分析了课题的研究设计与调查实施,和课程现状的分析与把握。第二章在分析研究假设的基础上,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调查设计等进行了说明;交代了调查实施的基本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数值呈现、统计分析和总结分析。第三章通过审视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促进先进教育理念传播,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且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程制度,制定并颁行新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文本,建立相对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等方面取得相当成就的同时,发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存在重课程轻课堂的严重问题,表现为: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重制度课程轻行为课程,重文本课程轻体验课程。对这些问题进行的归因分析,为我国新世纪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从课程到课堂的转向奠定了立论的基础。第三部分为第四、第五两章。在把握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必然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论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体的地位及其行为。文章指出,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从课程到课堂的走向必然会发生。这是因为:其一,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工作;其二,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的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决定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其三,课程改革问题的最终解决在课堂。2011年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调整的基本导向亦指向课堂教学,这直接确立了课堂教学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心的政策导向。文章深入分析论述了实现“从课程到课堂”转向的课程改革主体及其行为,提出了“主体归位”和“行为到位”观点。文章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未来改革,不仅需要教学主体归位,更需要师生主体的行为到位:于教师主体而言,需要积极转换角色,提升课程意识,做好课程开发,增进课堂交往,,加强反思实践,实现专业发展;于学生主体而言,需要积极转变学习方式和交往方式,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现从分数学习到能力学习、从封闭学习到开放学习的转变。第四部分为第六章,提出并论述了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之理念和策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从课程到课堂走向应当确立的“三个本位”理念是:课堂本位、师生本位、教学本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从课程到课堂走向的实践策略有:课程主体策略、课程文化策略、教师校本培训策略。具体包括: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营造浓郁学校文化,推进从课程到课堂转向;加强校本培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等。结语,对本研究结果进行简要回顾,明确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未来改革从课程到课堂的重心转向,并指出实现这一转向,还需要对不同视域(社会性、生态学、伦理学等)下的课堂问题、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师生作为课程资源等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研究。
张银山[4](2013)在《县域薄弱学校内涵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办学过程中,客观上确实存在着一些办学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声誉不佳的薄弱学校。而在某些地区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的薄弱学校,与重点学校、优质学校之间的发展差异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这些薄弱学校的持续存在和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改造和发展,有违教育平等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接受教育机会均等原则,严重地影响了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使国家关于中小学学生就近入学的相关政策难以真正的落实,影响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导致愈演愈烈的“择校”现象的关键所在,进而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重难点社会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薄弱学校的改造和发展问题,已经愈益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30多年来,我国的教育理论界和广大的基层一线教育工作者对有关薄弱学校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发展教育事业,首先就是要大力发展整个国家的基础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的教育政策和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三个面向”,稳步推行素质教育。“办好每一所学校,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广大学生、家长、教师以及全社会强烈的呼唤和殷切的期盼,成为我国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当务之急。本研究在对大量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归纳和述评的背景之下,以科学发展观、教育均衡发展理论、现代学校制度思想以及组织行为管理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支点,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人本主义思想,以人为本,以科学性、发展性和人本性、促进改革与创新、倡导团结、民主、合作与和谐的核心价值理念,以服务、贡献为导向,以兼顾效率与公平为前提和价值取向,参考与借鉴前人对薄弱学校改造的经验,对薄弱学校概念界定,对薄弱学校的特征、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探讨,结合薄弱学校的实际情况,将“内涵式发展”理论引入薄弱学校改革领域,提出了“采用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这一改革的新模式,并针对薄弱学校的组织特征对薄弱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涵义及特征,薄弱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做出具体分析,从而理性地提出解决薄弱学校内涵式发展策略及措施的意见和建议。为研究薄弱学校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此来研究薄弱学校的改造与提升,准确把握基础区域教育改革发展脉搏,以“质量”和“特色”为发展主题,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质量强校之路,加快推进区域教育的率先发展、内涵发展和科学发展。研究薄弱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改革,对还处在困惑阶段的薄弱学校进行改革、谋求发展的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这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杨运强[5](2013)在《梦想的陨落:特殊学校聋生教育需求研究》文中认为在人权、民主、平等之普世价值已被渐为接受的今天,世人对待残疾的态度依然没有彻底转变。身体缺损常被指认为异常、病态、残废的代名词。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聋人①等残疾群体却像是另一个世界的陌生人,有人刻意保持与他们的距离,甚至还有人对其公然的取笑、排斥等。聋人生活在被人遗忘的角落,过着困苦不堪的生活。对他们的教育,社会也没有足够的重视,过去是“有养无教”、“养而不教”,现在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聋教育长期以来的服务不足与质量下滑,使其无法给聋生一个可期许的美好未来,这也导致它被广泛地定义为异常的、病态的教育。可以说,聋教育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从内到外的信任危机之中,这既是中国特殊教育发展困境的真实再现与微观缩影,也折射出一个久被遗漏、忽视的教育公平难题。本研究选择的正是这一危机重重但缺乏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重点解剖的问题是:在回归主流、融入社会为特殊教育基本愿景的背景下,聋教育作为聋生身体补偿,生存、生活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是否满足了聋生的教育需求?通过呈现当前聋教育、一线聋校办学的现况,及聋生聋校学习、生活的场景,本文力图回答的是,带着不便的身体和挥之不去的污名而踏入聋校的聋生,他们在兼具解放和限制功能的聋校中的情况和遭遇如何?聋教育当前扮演的实际角色和发挥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客观审视中国特殊教育变迁与残疾群体命运之间的复杂关联。本研究以聋生是谁及他们的需求②为出发点,以生活史研究、教育人种志和实地研究方法作为搜集、整理及分析资料的主要工具,通过大学聋生的生活史追溯分析以及聋校的实地研究,试图寻找当前聋人不幸社会遭遇和边缘生存的答案。研究以Z大学特教学院的聋生为主要选样范围,借助于教师身份的优势确定具有各自典型特点的19位聋生为研究对象,依靠真诚低调的态度取得聋生信任,借助手语翻译架起沟通桥梁,在日常平等的交往中实现与聋生的心灵沟通,并以走进聋生家庭、实地调研聋校、与聋教育专家对话、进入聋人网络交流平台等方式,丰富、验证以聋生教育需求及其遭遇的困难为核心问题的资料收集工作;在资料整理和分析阶段,运用开放性编码、主题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的方式,并在对典型个案进行案例概括的基础上提炼结论。本研究的结论如下:第一、真实的聋人面貌与社会的普遍认知存在偏差。一方面,在余音不绝的“残废”观下,聋人是社会生活中的弱者和边缘群体,业已被赋予形式各异的标签和污名;另一方面,尽管聋人的听力不便限制了他们的生活,但并不妨碍他们参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第二、听力受限为聋生及他们的生活学习蒙上了影响,但聋生依然和正常孩子一样拥有多元、丰富的梦想。梦想是身体、经历、环境、个性等建构的产物,因应于不同的特殊需求。故而,聋生与听人的梦想同中有异,不能等同视之。第三、聋生最核心的教育需求是生存、生活能力。融入生活、自食其力构成了聋生最重要的内驱力。具体而论,尤其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改善学业支持以实现人生成功;2.建构真诚融洽的人际关系;3.营造有爱无碍的社会氛围;4.提供多元、丰富的资讯服务;5.进行生涯发展指导与协助。第四、聋校教育未能满足和实现聋生的教育需求。聋校教育的“实然”角色与“应然”功能之间出现了巨大的鸿沟,形成名实不符的“乱象”。聋校教育的理念混乱与聋校办学实践的乱象相互纠结,导致聋教育正陷入一场从上而下,从学科建设到基层实践的整体性办学危机之中。第五、隔离和逃离构成聋校生活的两条主旋律。一方面隔离构成了聋校的生活场域:高墙隔离了学校和社会、区隔分解了校内生活群体;另一方面逃离成为聋生的真实生活:在隔离编织的天罗地网中,聋生的学校生活苦不堪言,一系列逃离的方式便成为聋生的弱者应对策略,包括:身体改造、身体装扮、身体表演及身体暴力等。概言之,本研究试图“管窥见豹”,尽管受研究对象和条件限制尚有遗憾。但研究结果至少证明当前国内聋教育业已沦为“全方位落后的教育”。聋生广泛具有最基本的生存发展教育需求,聋校教育却未能也无法满足聋生的这种教育需求,相反以隔离为标志的聋校实践给聋生的成长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烦恼和消极影响,既造成了聋生逃离教育场域的事实,更进一步强化并增大了聋生与普通人的社会差异。可以说,在当前的聋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下,聋生所面对的将是一个无法琢磨的黯淡的未来。因此,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变革业已成为当代最紧迫的问题,它既是当前中国特殊教育共同的紧迫课题,也是转型期中国践行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共同的时代课题。
吴亮奎[6](2011)在《文化变迁中的课程与教学 ——南京市城北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实地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运用实地研究的方法,选取江苏省南京市城北区作为实地研究地点,把该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课程与教学作为研究对象,以该地区的BL中学和HD中学两所学校作为实地个案,将文化变迁作为课程与教学发生的背景,把课程与教学纳入文化的视角加以考察,对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义务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问题进行了实地研究。本论文从“何为”与“何以为”两个角度剖析了南京市城北区义务教育学校在文化变迁过程中发生的课程与教学问题。“何为”关乎价值取向,分析了义务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何以为”关乎过程与手段,分析了义务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课程与教学何为”研究了城北区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课程与教学问题。认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是我国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过程中处于弱势的不利学校群体,是在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被薄弱”的学校,“薄弱学校”是不平等的社会层级观在教育上的表现。“优质学校”是教育资源不均衡配置造成的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不平等现象,这种不平等越来越表现为生源不平等和文化不平等。“薄弱学校”和“优质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承担着同样的培养合格公民具备的基础素质的责任。“薄弱学校”的责任担当者是各级政府而不是学校自身,更不是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薄弱学校”改造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政府的政策、社会文化的因素、课程与教学的评价的标准和内容。进而认为,义务教育学校的课程与教学要基于每一位学生合格的底线发展;义务教育学校不应选择生源,不具有“筛选淘汰”的功能。“课程与教学何以为”研究了义务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变革问题和课程与教学的均衡与公平问题。“实践者的行动”从学校层面进入了课程与教学发生的“何以为”问题的探究,认为课程与教学变革是适度发生的;“均衡与公平”结合当代城市“极化”社会的现状,从社会文化变迁的层面对基础教育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择校问题、学校间的竞争问题、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差异问题进行了解释,提出了基于儿童个体发展的有差异的义务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的优质发展策略。
滕星均[7](2009)在《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三农”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和关键。近几年来,“三农”问题成了理论界和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经济学界在“三农”问题上有着长久而热烈的探讨与争论,不管他们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如何各异,但对于问题本身的看法却是日趋一致的,那就是“三农”问题已经趋近于一个国家可承受的极限值,并且直接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活动的积极性和农村基层社区构架的稳定,从而诱发中央及各地政府积极探索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三农”问题受到了中央高层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依据区域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基础理论,以区域经济突破为主线,将区域创业环境、三农问题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形成原因及其解决办法纳入一个系统,对三农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别从研究背景、吉林省“三农”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吉林省“三农”问题形成原因、吉林省“三农”问题发展趋势分析预测以及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思路与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系统地对吉林省“三农”问题发展趋势及对策进行了研究与解答。
尹春丽[8](2008)在《县域普通高中服务县域经济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是鼓舞人心的,也是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县域经济作为全国经济布局中发展比较滞后、经济总量和人口都占较大比例的区域经济,它未来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教育,教育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和人才的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教育的支持,作为县域的最高学府“普通高中”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已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的职能,普通高中教育的服务功能也日益凸现。如何提高普通高中教育的服务水平,增强普通高中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智力支撑和优质的学习服务,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当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县域普通高中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通高中几乎将为高校输送合格新生作为其全部任务,为社会培养优良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为社区提供文化服务的功能却不被重视。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严重影响了普通高中服务经济功能的发挥。本文通过对县域普通高中服务县域经济现状的调查,分析县域普通高中为县域经济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揭示制约县级普通高中服务地方经济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提出促进县域普通高中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具有一定的难度,难免会出现理论的前瞻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不一致。但希望本文有抛砖引玉之力,能引起社会各界对县域普通高中服务县域经济问题的关注。全文分为五大部分,前言部分涵盖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前人对此研究已有的成果,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思路。第二部分对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状况与功能定位做全面的阐述,揭示普通高中教育服务经济功能的存在。第三部分分析普通高中服务县域经济的背景,阐述普通高中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第四部分通过对县域普通高中服务县域经济现状的调查分析,揭示县域普通高中服务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困难和制约因素。第五部分针对县域普通高中服务县域经济过程中存在问题、困难和制约因素,提出促进县域普通高中服务县域经济的建议
马文[9](2005)在《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确立了“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牧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基本条件是有数量足够、质量合格,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规格的建设者大军,而自治区农村牧区人力资源数量庞大、质量低下的现状已成为农村牧区经济腾飞、农牧业现代化实现的重要障碍。因此,开发农村牧区人力资源,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牧民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未来几十年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中等职业教育是开发农村牧区人力资源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在全面贯彻科教兴区战略,提高农村牧区劳动者素质,推动农村牧区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程中具有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力资源和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农村牧区人力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的中等职业教育目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办学条件较差,规模偏小,经费投入不足,办学体制不完善等。作者运用教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原理,通过总结发达地区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历史经验,分析了阻碍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建议。
王春颖[10](2005)在《日本与韩国社会转型期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比较研究 ——兼谈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文章的思想脉络,从日、韩社会转型期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比较研究入手,对日、韩两国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先进经验进行归纳陈述,并通过比较分析,对我国社会转型期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通过对日、韩社会转型期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我国目前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几点政策性建议。 引言部分 简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并对文中几个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 正文部分 由三部分组成 一、日、韩两国社会转型期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比较 立足于国际比较的视角,对日本和韩国社会转型期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先进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我国社会转型期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和日、韩相比,我国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经济形式有了相当的好转,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却因为存在着诸多问题而逐渐走向低迷。该部分对其中几个主要问题的疏理并找出其中的原因,以便使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更好地为我国社会转型服务。 三、我国社会转型期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国际上先进经验的介绍和我国目前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现状的分析,笔者提出了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几点政策性建议,真诚地希望能够为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以实现使其能加快我国社会转型的速度,迟早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结语部分 对全文的论述加以总结
二、体制是瓶颈 创新是出路——从劳技课遭冷落看中学素质教育的落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制是瓶颈 创新是出路——从劳技课遭冷落看中学素质教育的落实(论文提纲范文)
(1)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示范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价值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价值 |
1.2 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1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 |
1.2.2 普职沟通 |
1.2.3 动力机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基本假设与内容框架 |
1.4.1 研究的基本假设 |
1.4.2 研究的内容框架 |
1.5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分析基础 |
2.1 普职沟通是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整体协同的重要引擎 |
2.1.1“序参数”支配与高中教育系统的整体宏观行为 |
2.1.2“新结构”产生与高中教育系统的创新能量 |
2.1.3“自组织”运行与高中教育系统的竞争协作 |
2.2 普职沟通是实现普通高中与中职校系统合作的关键因素 |
2.2.1 凸现高中阶段教育的整体性 |
2.2.2 凸显高中阶段教育的互补性 |
2.2.3 凸显高中阶段教育的开放性 |
2.3 普职沟通是强化普通高中与中职校育人本源的持续追求 |
2.3.1 突破瓶颈效应与最大信息原理 |
2.3.2 促进补偿效应与最强场域生成 |
2.3.3 激活催化效应与最优资源整合 |
2.4 普职沟通是普通高中与中职校类型发展的驱动力量 |
2.4.1 纵向贯通衔接以高中阶段普职沟通为基石 |
2.4.2 创新素养培育以高中阶段普职沟通为突破 |
2.4.3 特色多样发展以高中阶段普职沟通为延伸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系统 |
3.1 动力系统的力量认识——沟通必要性的理性判断 |
3.1.1 问卷调研中不同人群认可度的判断与分析 |
3.1.2 访谈调研中不同人群认可度的判断与分析 |
3.2 动力系统的序参数追寻——沟通的核心动力源 |
3.2.1 人才培养立交桥 |
3.2.2 高中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 |
3.3 动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具体沟通要素分析 |
3.3.1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的具体沟通要素调研 |
3.3.2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要素配置关系 |
3.4 动力系统的优化组合——沟通要素配置的动力描述 |
3.4.1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要素的自组织 |
3.4.2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自组织运行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内发驱动力”要素能量 |
4.1 沟通要素“校长思维的突破”的能量探讨 |
4.1.1 视域现象的有限与无限求索 |
4.1.2 聚焦现象的有焦与无焦思考 |
4.1.3 光环现象的乌托邦与敌托邦应对 |
4.2 沟通要素“教师育人观念变革”的能量释放 |
4.2.1 孕育独具匠心的研究型教师 |
4.2.2 双师教学的多样化发展与教学特色创建 |
4.3 沟通要素“课程的互通与整合”的能量开发 |
4.3.1“高中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序参数引领下的课程建设 |
4.3.2 基于“课程互通与整合”的项目载体建设 |
4.4 沟通要素“评价系统改革”的能量激活 |
4.4.1 普职沟通视角下普通高中评价激励 |
4.4.2 普职沟通视角下职业院校评价导向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外烁驱动力”要素能量 |
5.1 沟通要素“教育政策导引”的能量集聚 |
5.1.1 建构高中阶段普职沟通的合适生态圈 |
5.1.2 凸显高中阶段教育治理的整体思维 |
5.2 沟通要素“社会与企业参与”的能量集结 |
5.2.1 亦道亦术的社会实践 |
5.2.2 亦趣亦能的企业见习 |
5.3 沟通要素“技术环境的支撑”的能量集合 |
5.3.1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数字化教育环境构架 |
5.3.2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技术环境创建选择 |
5.4 沟通要素“沟通文化的自信”的能量集成 |
5.4.1 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
5.4.2 文化的颜值与价值 |
5.4.3 文化的宽容与包容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行动路径 |
6.1 促进“人才培养立交桥建构”的沟通行动路径 |
6.1.1 找准普职协作的契合点 |
6.1.2 促进校长间的共同研修 |
6.1.3 彰显学校个性与特色 |
6.1.4 张扬双方育人的优势 |
6.1.5 关注普职沟通的生长空间 |
6.1.6 建构人才培养链 |
6.2 促进“学术型、工程型人才早期培育”的沟通行动路径 |
6.2.1 注重学生合适发展取向选择 |
6.2.2 注重教师研修一体化建设 |
6.2.3 注重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
6.2.4 注重实施平台的开放性 |
6.2.5 注重提升校长的课程教学领导力 |
6.2.6 注重教育政策引领力量的释放 |
6.3 促进“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的沟通行动路径 |
6.3.1 明晰综合与分类分层的评价导向 |
6.3.2 以治理的姿态理顺评价激励的环境 |
6.3.3 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校长思维变革 |
6.3.4 探究开放格局中的普职融通 |
6.3.5 创设不同类型学生成长多元平台 |
6.3.6 用发展的视野引导教师教学行为变革 |
6.4.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1.1 动力机制的生成夯实普职沟通根基 |
7.1.2 动力机制的创设促进中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 |
7.1.3 动力机制的运行促进普通专门或特色高中的建构 |
7.1.4 动力机制的选择因地因时制宜 |
7.2 几点建议 |
7.2.1 渗透“并行中促融通与融通中显并行”的思想 |
7.2.2 在12年贯通学制改革中做足普职沟通大文章 |
7.2.3 实现对高中阶段普职教育比例大体相当的坚守与超越 |
7.2.4 促进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动力机制运行的多样化 |
7.3 问题反思 |
7.3.1 加强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效能研究 |
7.3.2 加强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基于实践与实验的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问 1:创新素养问卷(学生) |
二、问 2:普职沟通问卷(学生) |
三、问 2:普职沟通问卷(专家/教师/其他人员) |
四、访谈 1:“沟通机制”访谈提纲(院士/教育行政人员/校长/专家/教师/学生) |
五、访谈 2:创新素养访谈提纲(学生) |
六、深入调研的4所示范性普通高中与3所中职示范校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课题与发表论文 |
致谢: 今生与上师大有缘 |
(2)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缘起及背景 |
(一)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多元与中华民族一体发展的现实背景 |
(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对我国民族教育与国家安全的现实挑战 |
(三)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与民族教育失谐发展的现实矛盾 |
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理论价值 |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文献的总体分布 |
(二)国内相关主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
(三)国外相关研究的基本情况 |
(四)已有研究述评 |
四、主要概念及其关系界定 |
(一)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化 |
(二)多元文化教育与民族教育 |
(三)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目标 |
第一部分 现实考量: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考 |
一、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多元化特征 |
(二)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现状调查—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
(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现状概析 |
二、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我国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宏观现实 |
(二)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现状调查—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
(三)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的成因分析 |
(四)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的负面效应 |
三、民族地区学校课程与教学中的主流文化中心倾向 |
(一)宏观课程设计中多元民族文化的相对缺失 |
(二)民族地区学校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以教科书为代表—教学内容中的主流文化中心倾向 |
(四)民族语言在教学中运用的问题及分析 |
四、民族地区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与问题 |
(一)凉山民族地区学校教师队伍现状调查 |
(二)民族地区学校教师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的理念与技能问题 |
(三)民族地区缺乏民汉双语教师问题 |
(四)民族地区代课教师的现状与分析 |
五、学业失败与认同迷失:民族儿童和谐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
(一)少数民族儿童失学、辍学与学业失败问题的文化学分析 |
(二)少数民族儿童文化认同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六、反学校文化:民族地区和谐学校构建中的不和谐音 |
(一)“反学校文化”的涵义与类型 |
(二)民族地区反学校文化的成因分析 |
(三)反学校文化对民族儿童和谐发展的影响 |
(四)研究民族地区反学校文化的教育意义 |
第二部分 研究依据:从理论基础、政策法规到国际比较 |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从多元文化主义到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
(二)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到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三)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到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 |
(四)从和合论到和谐教育思想 |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政策法规依据 |
(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文化与教育层面的解读 |
(二)我国现行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法律和法规 |
(三)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
三、国外多元文化教育与和谐教育的实践与比较分析 |
(一)美国的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文化教育 |
(二)冲突与融合:法国的多元文化和谐之旅及其现实困境 |
(三)变革与发展中的澳大利亚多元文化和谐教育 |
(四)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的多元文化教育实践 |
(五)印度的多层次种族社会与多元文化教育 |
(六)各国多元文化教育与和谐教育政策、实践之比较分析 |
第三部分 均衡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和谐的宏观构建 |
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 |
(一)公平、社会公平与教育公平 |
(二)教育公平的历史与现实 |
(三)民族教育均衡发展:基于教育公平的现实追求 |
二、均衡发展——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的环境建构 |
(一)教育公平与和谐: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 |
(二)均衡发展是民族地区教育公平与和谐的宏观前提 |
(三)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三、民族教育均衡与和谐发展的路径解析 |
(一)民族教育均衡与和谐发展的政策建构 |
(二)着眼民族教育均衡与和谐发展,推动民族教育立法 |
(三)促进教师良性流动,有效解决民族地区区域内师资配置失衡问题 |
(四)构建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监测体系,促进教育资源和谐共享 |
(五)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搭建民族地区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重要平台 |
第四部分 和而不同:民族地区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和谐建构 |
一、和谐取向的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 |
(一)学校教育与学校文化 |
(二)民族地区学校文化特征分析 |
(三)于多元中求和谐: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
二、民族语言文字传承与民汉双语教学 |
(一)语言文字与文化传承 |
(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汉双语现象概析 |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与少数民族和谐双语教学 |
(四)双语教学的理论与政策依据 |
(五)提高民汉双语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分析 |
三、基于多元文化的和谐课程建构 |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多元文化教育 |
(二)民族学校课程文化与民族儿童和谐发展 |
(三)民族学校多元和谐课程的建构策略 |
四、课堂教学中的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 |
(一)民族地区学校和谐课堂的基本特征 |
(二)民族地区学校和谐课堂的建构策略 |
五、引领和谐:民族地区跨文化教师队伍建设 |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
(二)民族地区跨文化教师的专业化标准 |
(三)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跨文化教师培养策略 |
第五部分 和谐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之鹄的 |
一、立足多元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
(一)文化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
(二)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道德教育 |
(三)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
(四)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和谐人格养成(个性发展) |
(五)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心理健康 |
二、从民族文化认同到中华文化认同的系统建构 |
(一)认同与文化认同、民族认同 |
(二)关于民族文化的同质性 |
(三)中华文化认同的历史与现实 |
(四)从民族认同到中华文化认同:各民族学生多层次文化认同的建构 |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理念 |
(一)多元一体 |
(二)辩证扬弃 |
(三)美人之美 |
(四)和而不同 |
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培养目标(个体层面) |
(一)认知(知识)目标 |
(二)技能目标 |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
(四)价值观目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参与科研工作情况 |
(3)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二、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的难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假设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调查设计 |
第二节 研究实施及分析 |
一、调查实施 |
二、调查结果 |
三、分析与总结 |
第三章 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成就 |
一、促进先进教育理念的广泛传播 |
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且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程制度 |
三、制定并颁行新的课程计划与课程文本 |
四、建立相对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 |
第二节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课程轻课堂问题及其表现 |
一、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 |
二、重制度课程轻行为课程 |
三、重文本课程轻体验课程 |
第三节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课程轻课堂问题的归因 |
一、“文本中心主义”的框囿 |
二、“知识中心主义”的误导 |
三、“考试中心主义”的桎梏 |
第四章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之必然 |
第一节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工作 |
一、课堂:课程实施的主阵地 |
二、教学: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工作 |
第二节 课堂教学是保障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 |
一、课堂教学保障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 |
二、课堂教学质量决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
第三节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标准调整的基本指向 |
一、义务教育阶段各科新课程标准调整的重点 |
二、义务教育阶段各科课程标准调整的基本导向 |
第五章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未来改革之主体及行为分析 |
第一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主体界说 |
一、主体、课程主体 |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体 |
第二节 基础教育课程未来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之主体地位分析 |
一、教师主体地位分析 |
二、学生主体地位分析 |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体的归位 |
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未来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主体之行为到位 |
一、教师主体课堂行为到位 |
二、学生主体课堂行为到位 |
第六章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之实践策略 |
第一节 确立“三个本位”理念,将课改落到实处 |
一、课堂本位理念 |
二、师生本位理念 |
三、教学本位理念 |
第二节 重视教师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
一、鼓励教师自主成长 |
二、呼唤教师课程意识 |
三、维护教师课程权 |
第三节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
一、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
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
第四节 营建浓郁学校课程文化,推进从课程到课堂转向 |
一、营建浓郁的学校课程文化 |
二、凸显课堂教学文化 |
第五节 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一、同伴互助 |
二、专家引领 |
三、“教学学术”路向 |
四、他山之石——美国伊瑟·S.杰克逊小学三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后记 |
(4)县域薄弱学校内涵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一) 薄弱学校 |
(二) 学校内涵式发展 |
四、 文献综述 |
(一) 关于薄弱学校发展的研究 |
(二) 薄弱学校发展研究存在的问题 |
五、 理论基础 |
(一) 科学发展观 |
(二) 教育均衡发展理论 |
(三) 现代学校制度思想 |
六、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学校内涵式发展述论 |
一、 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的辨析 |
(一) 什么是内涵式发展 |
(二) 什么是学校内涵式发展 |
(三) 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辨析 |
二、 学校发展的量与质、投入与效益 |
三、 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特征和方式 |
(一) 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特征 |
(二) 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方式 |
第三章 薄弱学校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
一、 薄弱学校的特征 |
(一) 办学硬件设施差 |
(二) 师资力量薄弱 |
(三) 生源质量差 |
(四) 管理水平不高 |
(五) 教育教学质量水平较低 |
(六) 学校形象差和社会声誉不佳 |
二、 薄弱学校的成因分析 |
(一) 社会发展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均衡是薄弱学校产生的根本原因 |
(二) 政府办学指导思想的制约是薄弱学校形成和存在的首要原因 |
(三) 现行教育政策和体制的制约是薄弱学校形成和存在的直接原因 |
(四) 教育考核评价制度的缺失是薄弱学校形成和存在的一大诱因 |
(五) 领导重视不够是薄弱学校形成和存在的又一大诱因 |
(六) 学校自身管理不当是薄弱学校形成和存在最为关键的原因 |
(七) 学校办学特色不明确是薄弱学校的“软肋” |
(八) 历史原因、地理位置的制约是薄弱学校的“隐痛” |
(九) 市场经济的影响与冲击是薄弱学校的“外部推手” |
第四章 薄弱学校内涵式发展模式与策略 |
一、 薄弱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一) 薄弱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
(二) 薄弱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二、 薄弱学校发展的主要模式 |
三、 薄弱学校内涵式发展策略与措施 |
(一) “强本固基”:以政府投资为主,积极吸纳社会资金,为学校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
(二) “脱胎换骨”:端正办学思想,让办学理念更加科学化,确立并形成“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
(三) “优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实施人本化管理,激发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
(四) “外引内联”:优化师资,激活教师团队,加强师德建设,是学校发展不竭的源泉和动力 |
(五) “科研引领”:加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构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提高教科研能力,着力打造“强势学科”,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
(六) “提质增效”:办出特色,打造品牌,聚焦创建“实验性、示范性”省一级学校为契机,培育和打造“名校、名师、名校长”工程 |
(七) “核心价值”: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提炼学校办学特色,优化学校的内涵与品位,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
(八) “灵活多样”:改革招生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或研究成果 |
致谢 |
(5)梦想的陨落:特殊学校聋生教育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 |
一、为何研究该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问题是什么 |
一、初始的研究问题 |
二、研究问题的转换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特殊教育需求的研究 |
二、聋生的学校适应研究 |
三、聋生的教育安置研究 |
四、文献讨论 |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使用 |
第一节 走进聋人的内心世界 |
一、难以接近的聋人 |
二、研究共同体的手语翻译 |
三、如何与聋人实现心灵沟通 |
第二节 聋教育现场的对话方法 |
一、走进聋人的家庭 |
二、在聋人学校蹲点 |
三、与特教专家对话 |
四、对接聋人虚拟空间 |
第三节 文本的收集、整理及分析 |
一、资料的收集和补充 |
二、资料的整理及分析 |
三、研究者的角色 |
小结 |
第三章 拨云见日:聋人是谁与他们的梦 |
第一节 弱势的陌生人群 |
一、困窘卑微的生活 |
二、文化心理中的弱者 |
三、背负污名的聋人 |
(一) 怪异的人 |
(二) 无用的人 |
(三) 可怜的人 |
第二节 与常人无异的聋人生活 |
一、听障不妨碍聋人的生活 |
(一) 无声世界的模样 |
(二) 和普通孩子一样 |
(三) 除了听,我们什么都可以 |
(四) 失去听力不等于失去智力 |
(五) 无声的世界很精彩 |
二、听障限制了聋人的生活 |
(一) 限制的多维解读 |
(二) 人际交往的烦恼 |
(三) 生活上不方便 |
(四) 学业上受影响 |
第三节 无声世界的五彩梦 |
一、梦想的表现 |
(一) 多元丰富的聋生梦想 |
(二) 与听人学生的梦想有所不同 |
(三) 梦想的建构与障碍程度相关 |
二、梦想的类型 |
(一) 改善学业支持以实现人生成功 |
(二) 建构真诚融洽的人际关系 |
(三) 营造有爱无碍的社会氛围 |
(四) 提供多元、丰富的资讯服务 |
(五) 进行生涯发展指导与协助 |
小结 |
第四章 隔离下的生存:身体束缚与应对策略 |
第一节 隔离及被桎梏的身体 |
一、学校外的隔离 |
(一) 无声世界的隔离 |
(二) 隐形的社会隔离 |
二、隔离再造:学校内的隔离 |
(一) 符号隔离 |
(二) 空间隔离:碉堡式的学校 |
(三) 制度隔离:纪律的提醒与管束 |
(四) 多样的说教劝诫 |
第二节 学校隔离的逻辑 |
一、达摩克利斯之剑 |
二、对异常身体的担忧 |
三、出走恐惧及效率的考量 |
四、规训与隔离的诞生 |
第三节 身体管理与自救:隔离下的聋生行动 |
一、身体改造:对常态身体的追求 |
(一) 医疗治愈的努力 |
(二) 科技附具的寻求 |
二、身体装扮:聋信息的控制 |
三、身体表演:弱者的对话方式 |
(一) 迎合性表演 |
(二) 对抗性表演 |
四、身体暴力:对规则的破坏 |
(一) 极端方式的身体伤害 |
(二) 相对温和的行为偏差 |
小结 |
第五章 帷幕下的剧场:保障缺位与教育混乱 |
第一节 白璧有瑕:举步维艰的聋教育 |
一、抱残守缺的教育理念 |
(一) 特教理念的变迁路线 |
(二) 正常/异常的残疾观 |
二、莫衷一是的教育研究 |
(一) 量小力微与各干各的 |
(二) 各执一词与办学纠结 |
三、挂一漏万的教育法制 |
(一) 笼统“含糊”的法制规定 |
(二) 法制建设存在盲点 |
四、杂乱无章的教育管理 |
(一) 管理格局的设计及架构 |
(二) “没人疼”的特教 |
(三) 衔接断裂的聋教育 |
第二节 适变从宜:聋校经营的选择及安排 |
一、因陋就简的聋校课程 |
(一) “我们课程的课标在哪呢?” |
(二) “爷爷辈”的教材 |
二、短路的课堂教学 |
(一) 自说自话的手语 |
(二) 教学的困扰:词汇量不足 |
(三) 教师手语“不过关” |
三、变味的考试 |
四、忧心的专业师资 |
(一) 专业教师“缺口”甚大 |
(二) “门槛低”下的教师素质 |
(三) 培训“不是很理想” |
第三节 风行草靡:聋校办学的普校突围 |
一、模仿普校的解释 |
(一) 对普校办学的向往 |
(二) 升学率下的无奈 |
二、“普校化”的聋教育 |
(一) 普校教材的引入 |
(二) 文化知识的偏向 |
小结 |
第六章 融入:艰难的日出与理性的归路 |
第一节 安放在高墙的青春 |
一、无形隔离及其影响 |
(一) 听力隔离 |
(二) 社会隔离 |
二、学校隔离及其影响 |
(一) 监狱般的生活 |
(二) 成长中的局限 |
第二节 机会剥夺与教育的危机 |
一、品质管理空位与机会剥夺 |
(一) 家长与学校的烦恼 |
(二) 让孩子在外边飞一会 |
(三) 推诿扯皮与没人管 |
(四) 上学难与没学上 |
二、教育失范与无助的成长 |
(一) 打了折的需求 |
(二) 黯淡的人生 |
小结 |
对本研究的反思及展望 |
一、研究工具 |
二、研究时段 |
三、聋人本位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文章 |
三、硕博士论文 |
四、报纸 |
后记 |
(6)文化变迁中的课程与教学 ——南京市城北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实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缘起:合作研究中的困惑 |
二、问题的提出:由实地变迁史而生的现实疑问 |
三、研究方法:实地研究法 |
(一) 实地研究 |
(二) 研究过程 |
(三) 研究形式 |
(四) 研究地点的选择 |
四、论文的内容和结构 |
五、体例说明 |
第一章 研究视域:文化变迁中的课程与教学 |
一、概念的解释 |
(一) 文化 |
(二) 文化变迁 |
二、文化作为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工具和背景 |
(一) 文化作为研究的工具 |
(二) 文化作为研究的背景 |
三、文化视域中的课程与教学 |
(一) 课程与教学的文化依附性 |
(二) 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文化之网 |
四、视域之外的话:研究者的态度和情感 |
第二章 实地素描:乡村土地上长起来的城市教育 |
一、实地概况 |
二、乡村教育 |
(一) 陶行知的半个筋斗 |
(二) 黄质夫与栖霞乡师 |
三、中小学校的建立和课程与教学的发展 |
(一) 城北区中小学校发展的历史概况 |
(二) 1949年前后的课程与教学 |
(三) 1950年后的变革 |
四、厂办校兴衰:计划经济时代的特殊历史 |
五、城市化进程中的学校变迁 |
(一) 基础教育学校的现代化建设 |
(二) 大学精神与基础教育 |
六、研究者的言说 |
(一) 城市背后的乡土文化 |
(二) 乡土文化的基质:承传抑或失落 |
(三) 乡土教育的精神:带走抑或遗弃 |
第三章 实地个案:一所优质学校的变迁 |
一、学校概况 |
(一) 区位与社区环境 |
(二) 体制与管理 |
(三) 研究价值 |
二、社会定位:优质学校 |
(一) 升学率高的学校 |
(二) 酒香不怕巷子深 |
三、转并期的阵痛与对策 |
(一) 艰难的转并期:下坡和低谷 |
(二) "差生"问题和"磨"的教学:无奈的对策 |
(三) "快慢班"和"创新班":夹缝中的生存 |
四、承续着的传统和变革着的观念 |
(一) "五认真"和"教学常规":承续着的传统 |
(二) 课堂教学:观念的变与不变 |
第四章 实地个案:一所薄弱学校的变迁 |
一、学校概况 |
(一) 区位与社区环境 |
(二) 体制与管理 |
(三) 研究价值 |
二、社会定位:薄弱学校 |
(一) 转并后的教学质量滑坡 |
(二) 生源的困境 |
(三) 课程与教学的困境 |
三、和谐品牌学校战略:适合社会需要 |
(一) 政府的教育品牌战略 |
(二) "聚人气":学校的被迫选择 |
(三) 政策的支持:小班化教学实验 |
四、课程与教学的发展与变革 |
(一) 探索中的变革:教学开放周 |
(二) 面对差生:课程与教学的责任 |
五、薄弱学校的挣扎:生存的潜规则 |
(一) 背景的故事:"五严"规定之前之后 |
(二) 社会上的补习学校和设在教师家中的教室 |
(三) 违规的"合法" |
第五章 课程与教学何为:优质抑或薄弱 |
一、优质和薄弱:两所学校的比较 |
(一) 区位与生源 |
(二) 教师与教学 |
(三) 政策与管理 |
(四) 课程与教学文化 |
二、薄弱与优质:课程与教学何为 |
(一) 薄弱学校辩护:义务教育学校中的弱势群体 |
(二) 优质学校批判:功能主义的悖论 |
(三) 优质教育和优质学校的应有之义 |
三、价值与功能:义务教育学校的思考 |
(一) "办家长满意的学校":价值取向质疑 |
(二) "筛选淘汰":学校功能反思 |
第六章 课程与教学何以为:实践者的行动 |
一、方法的解释和过渡的思考 |
(一) 方法的解释 |
(二) 过渡的思考 |
二、学校实践者的亲历 |
(一) 一位校长和他领导的学校的变革 |
(二) 一位语文教师和她同伴的变革 |
(三) 一位劳技教师和劳技课的变革 |
(四) 一位教研员的课程与教学变革行为 |
(五) 一位教育理论研究者的课堂遭遇 |
三、研究者的言说 |
(一) 变革的语义分析 |
(二) 变革的形式和力量 |
(三) 变革的张力:适度发生 |
第七章 课程与教学何以为:均衡与公平 |
一、均衡发展:理想与现实 |
(一) 现状:学校间的分化 |
(二)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府的责任担当 |
(三) 优质均衡发展:基于现实问题的理论解释 |
二、课程与教学公平:基于个体差异的理解 |
(一) 公平的视角 |
(二) 基于个体发展的课程与教学公平 |
三、扩大的思考:"极化"社会的义务教育 |
(一) 社会的分层与断裂 |
(二) 断裂社会中的义务教育行动 |
结语 |
一、做一名有根的理论研究者 |
二、课程与教学的文化改造 |
三、依旧的沉重和深远的期待 |
附录 |
附录1: 访谈对象 |
附录2: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7)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三农”问题研究背景 |
1.1.1 什么是“三农”问题 |
1.1.2 三农问题的负面影响 |
1.2 “三农”问题研究现状 |
1.2.1 税费改革及免除农业税:关于政策性的背景考察 |
1.2.2 乡村组织改革:关于“税改”遗留问题的讨论 |
1.2.3 农村公共品供给:关于“后税费”下热问题的思考 |
1.2.4 农村发展战略选择:关于农民向何处去的设想 |
1.2.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于重建乡村的研究 |
1.2.6 研究路径多元化:关于研究走向的探索与实践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 产业组织生态理论 |
2.3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4 市场机制理论 |
2.5 区域经济学理论 |
2.6 区域创业环境理论 |
第3章 吉林省“三农”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吉林省“三农”问题总体情况 |
3.1.1 吉林省“三农”概况 |
3.1.2 吉林省“三农”存在的问题 |
3.2 吉林省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1 吉林省农业发展现状 |
3.2.2 吉林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 吉林省农村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3.1 吉林省农村发展现状 |
3.3.2 吉林省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 吉林省农民收入现状 |
3.4.1 吉林省农民收入状况 |
3.4.2 吉林省农民支出状况 |
第4章 吉林省“三农”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
4.1 内、外部因素分析 |
4.1.1 内部因素分析 |
4.1.2 外部因素分析 |
4.2 现实及历史因素分析 |
4.2.1 现实因素 |
4.2.2 历史因素 |
第5章 吉林省“三农”问题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
5.1 吉林省“三农”问题总体发展趋势分析 |
5.2 吉林省“三农”问题具体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
5.2.1 吉林省农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
5.2.2 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
5.2.3 吉林省农民收入发展趋势预测 |
第6章 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
6.1 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 |
6.1.1 系统地认识“三农”问题 |
6.1.2 重点发展新型农业 |
6.1.3 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
6.1.4 改善农村创业环境 |
6.2 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创新思路 |
6.2.1 用工业化思维谋化农业发展 |
6.2.2 用农业产业化经营统领农村经济工作 |
6.2.3 用统筹观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方法 |
6.2.4 通过创业教育促进农村创业活动 |
6.3 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对策研究 |
6.3.1 建设吉林省新型农业的对策 |
6.3.2 发展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对策 |
6.3.3 增加吉林省农民收入的对策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8)县域普通高中服务县域经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五)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状况与功能定位 |
(一) 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状况 |
(二) 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与功能定位 |
1、普通高中阶段教育的性质 |
2、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 |
3、普通高中教育的功能定位 |
二、县域普通高中服务县域经济的必要性分析 |
(一) 为县域经济服务是教育经济功能的必然要求 |
(二) 为县域经济服务是普通高中教育功能多元化的体现 |
(三) 为县域经济服务是普通高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三、县域普通高中服务县域经济的主要制约因素 |
(一) 发展环境的缺失 |
1、服务经济意识缺乏 |
2、教师缺乏实践研究 |
3、服务途径的不畅 |
(二) 价值取向的偏离 |
(三) 教育投资的制约 |
(四) 课程体系的滞后 |
1、课程结构单一化 |
2、课程内容唯升学 |
3、课程设置断层化 |
4、劳动技术课程形同虚设 |
(五) 政策体制的障碍 |
1、封闭型的办学思想 |
2、在实施目标管理过程中突出了应试教育的作用 |
3、县域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成人教育各自为阵 |
四、促进县域普通高中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
(一) 加大宣传力度,为县级普通高中服务县域经济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
(二) 加大经费投入,为县域普通高中服务县域经济提供物力基础 |
(三) 优化教师队伍,为县域普通高中服务县域经济提供人力保障 |
(四) 创新运行机制,为县域普通高中服务县域经济提供制度保障 |
(五) 改进课程与教学,为县域普通高中服务县域经济探索新领域 |
(六) 整合教育资源,为县域普通高中服务县域经济提供有效途径 |
结束语 |
注释部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国内外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现状 |
2.1 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 |
2.2 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 |
2.3 评述 |
3 内蒙古农村牧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义 |
3.1 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力资源开发状况 |
3.1.1 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及制约因素 |
3.1.1.1 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的基本情况 |
3.1.1.2 制约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充分就业的主要因素 |
3.1.2 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
3.2 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 |
3.2.1 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
3.2.1.1 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主要途径 |
3.2.1.2 职业教育能促进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 |
3.2.2 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开发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力资源的战略选择 |
3.2.2.1 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其与农牧民的天然结合 |
3.2.2.2 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中等职业教育 |
3.2.2.3 实现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需要中等职业教育 |
3.2.2.4 提升农牧民素质需要中等职业教育 |
4 内蒙古农村牧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内蒙古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
4.2 内蒙古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3 内蒙古农村牧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 |
4.3.1 内蒙古农村牧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
4.3.2 内蒙古农村牧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受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 |
5 国内成功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借鉴 |
5.1 江苏省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借鉴 |
5.2 陕西省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借鉴 |
6 内蒙古农村牧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及政策建议 |
6.1 内蒙古农村牧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
6.2 内蒙古农村牧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日本与韩国社会转型期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比较研究 ——兼谈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引言 |
(一) 本文的研究背景 |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三) 本文的写作思路 |
(四)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日、韩两国社会转型期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比较 |
(一) 社会变革运动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
(二) 加强职业教育立法,以法促教 |
(三) 改革办学模式,实行办学主体多元化 |
(四) 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
二、我国社会转型期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有效需求不足 |
(二)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内驱错位 |
(三) 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体系不健全 |
三、我国社会转型期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对策建议 |
(一) 转变观念,走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思想误区 |
(二) 对社会转型期农村职业教育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
(三) 对社会转型期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科学定位 |
(四) 完善社会转型期农村职业教育的就业服务体系 |
(五) 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
(六) 进一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体制是瓶颈 创新是出路——从劳技课遭冷落看中学素质教育的落实(论文参考文献)
- [1]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示范校为例[D]. 刘茂祥. 上海师范大学, 2017(11)
- [2]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D]. 贺新宇. 西南大学, 2016(04)
- [3]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研究[D]. 张绍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8)
- [4]县域薄弱学校内涵式发展研究[D]. 张银山. 云南师范大学, 2013(05)
- [5]梦想的陨落:特殊学校聋生教育需求研究[D]. 杨运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6]文化变迁中的课程与教学 ——南京市城北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实地研究[D]. 吴亮奎. 南京师范大学, 2011(12)
- [7]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D]. 滕星均. 吉林大学, 2009(08)
- [8]县域普通高中服务县域经济问题研究[D]. 尹春丽. 广西师范大学, 2008(09)
- [9]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马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05)
- [10]日本与韩国社会转型期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比较研究 ——兼谈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D]. 王春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05(04)
标签:普通高中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新课程改革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