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对人文的意义探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华杰[1](2021)在《科技元勘或科学技术论:从学术探究到社会治理》文中提出对科技的探究成为"科技元勘",也叫科学技术论,它包含一系列先后发展起来的学科。科学传播学、科学伦理学和科学政治学将成为其中的新三论,以区别于原来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之老三论。受笛卡尔"普遍数学"的影响,从多种初级学科逐渐蒸馏出当下主流的西方科学。此科学与同期出现的"万能等价物"思想相结合,在帝国主义时代表现出一种权力意志,威胁着天人系统的可持续生存。新三论瞄准的是科学治理而非对"科技做大"的膜拜。
王洪琛[2](2020)在《试论美学与文艺评论研究的当代建设》文中研究指明美学与文艺评论研究,在现代高等教育体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代社会,这一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最新动态:东西方文化理念和文化视域进一步碰撞交融;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和互补;新兴科技对人文领域研究提出挑战;传统文化复兴,为人文研究的内涵式发展注入能量。不妨以珠海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为例加以说明。该中心是整合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文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文化理论研究所、《珠江论丛》学报编辑部、图书馆等单位的优质学术资源所组成的人文社会领域重要研究基地,着力于发挥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以文艺评论为核心带动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南方学术话语的主体建构,引导珠海市乃至广东省文艺评论事业的健康发展。这种模式或许能为当代美学与文艺评论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黄存良[3](2019)在《通识课程视阈下大学审辩性思维课程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审辩性思维最早可追溯到2500多年前苏格拉底的“产婆术”,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首先在高校以通识课程来设课并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21世纪全球化时代中,“4C素养”(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Communication,Collaboration;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被认为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世界公民的必备技能,其中审辩性思维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共识,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技能之一。2005年钱学森的世纪之问,引起国内教育界对我国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的深刻思考,更引发高校对于审辩性思维通识课程相关研究。审辩性思维能力培养是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等高校通识教育关键培养目标之一,并在审辩性思维课程开发和审辩性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我国已开设审辩性思维课程或开设与审辩性思维相关课程的高校,在课程设置、内容、结构和实施评价等方面有较大差异,课程设置缺位、课程内容失据、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实施和评价体系亟待完善和规范,本研究从通识课程的视角切入,在比较借鉴美国审辩性思维课程开发与设计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高校课程设置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构审辩性思维课程的理念目标、模块结构和实施策略,以为我国审辩性思维课程开发与设计提供可行性解决方案和策略架构。在我国提出“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发展规划的背景下,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培养创新型人才需求为基础,着力研究如何在高校通识教育中进行审辩性思维课程设计,加强学生审辩性思维培养。本研究围绕研究目标,采用文献法、理论思辨、对比分析法和测量法等研究方式展开,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问题缘由。首先,审辩性思维是人适应世界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能力,国际组织和各国课程改革都将审辩性思维纳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信息社会、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亟需培养提升大学生审辩性思维能力。其次,研究表明,我国学生审辩性思维能力与国家发展要求不相适应,高校开设审辩性思维课程数量少、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方法不到位等,为审辩性思维课程开发与设计提出了现实需求。第三,审辩性思维做为一门通识课程在西方的开发和实施早已展开,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在审辩性思维课程体系化、系统化、多样化方面已有相对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如何吸收借鉴美国的课程开发模式和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理念与目标、结构组织、内容体系、实施过程和评价的研究已成当务之急。第二部分:如何进行问题研究。首先从思维、审辩性思维能力及模型、课程及课程设计、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等进行文献梳理;对通识课程与审辩性思维课程二者的关系进行诠释,析出研究问题及解题框架;从学理上完成课程设计的相关分析和论述。其次在以培养人的理性为线索,对西方的通识教育,特别是美国通识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文献梳理。其次中美两国通识课程中审辩性思维培养:哈佛大学的融入课程、芝加哥大学的经典原着学习、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审辩性写作”、岭南大学核心课程、台湾大学的基本素养、复旦大学的通识模块和大连理工大学的“创新方法通识+创新实践”等,从课程的目标设计、内容设计、组织管理、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进行对比分析,为通识课程中审辩性思维课程设计提供参考。最后,对高校本科一年级学生的审辩性思维能力进行实证调研,分两个阶段进行;先选取量表对重庆、青岛、内蒙古、陕西四所高校一年级学生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审辩性思维能力状况;而后,在遵循测量学的理论基础上,对原量表修订检验信效度后,对NM大学审辩性思维课程结束后进行第二次测量;运用SPSS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变量的差异性比较分析。本次测量结果表明,我国学生审辩性思维能力处于中低等水平,审辩性思维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审辩性思维能力的提高。第三部分,建构问题解决框架,确定通识课程目标、课程模块设计和应用参考案例展示和分析。首先从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人才、全球素养理念出发;从课程来源、课程目标设计原则、基本取向、教育领域分类进行目标体系建构;从课程依据、选择原则、内容选择、内容组织等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完成审辩性思维课程设计的学理性分析。其次,结合文献梳理、能力调查、对比研究以及在课程构建思路指导下,对SX大学通识课程和审辩性思维课程进行具体设计,从社会发展、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内容强调课程目标构建的来源;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确定课程“三维目标”体系,完成SX大学通识课程总目标、六大模块课程目标、审辩性思维课程模块及课程群等设计;以案例选择的方法,不同类别的学生学习通识+融合课程,审辩性思维案例、审辩性阅读和写作、“问题为中心”探究课程等完成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以“知识”学习和“问题探究”两种主线,设计两种不同风格的审辩性思维课程案例,为开设审辩性思维单独课程提供参考。
胡科[4](2016)在《数字关怀:台湾地区“数位学伴计划”的研究》文中提出信息技术运用在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及个人之间的表现差异,形成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台湾地区称为“数位落差”。台湾地区为了缩减数位落差,推行了“数字偏乡关怀计划”,其中为了帮助偏乡孩童提升学业成效,自2006年推动了“偏乡地区中小学网络课业辅导服务计划”,以远程课业辅导的方式对偏远地区孩童进行帮助,简称“数位学伴计划”。数位学伴计划是由大学生通过网络辅导偏远地区中小学生,帮助弱势学童进行“学习”,并“陪伴”他们生活,以使参与的中小学生能够获得充足的教育资源,提升学习及生活品质。缩减数位落差不仅仅是提供信息技术设备及资源,还应该包含人文关怀,这也是研究该计划的意义所在。通过对该计划进行全貌性的调查研究,探讨信息化背景下数字科技与人文关怀的结合途径,进而发展数字关怀的理念。本研究运用访谈法、参与观察法和文本内容分析法对数位学伴计划进行了研究。说明了数位学伴计划出台的背景、实施方式、理念等。本研究以社会地图学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大学伴、小学伴、带班老师等参与主体在该计划中的“位置”与看法,并从政策、社会、价值三个面向构建大学社会参与、企业社会责任、政府规划引导中体现的数字关怀“地图”。研究发现,相对于直接成绩提升的效果来说,对偏乡弱势学童的“陪伴”更为重要,参与计划的大学伴和小学伴获得了自我成长及社会关爱;在教学品质的管理上,“带班督导制”和“偕同教学机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该计划充分发挥了高校教学资源优势,引导大学社会参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相互补充,展现数字科技与人文关怀的结合。此外,研究发现对于该计划的成效评估有一定的难度,对于“陪伴”的各项成效指标需要进一步细化;存在大学伴招募不足、小学伴管理复杂、社会资源引导困难等问题。数位学伴计划以“人本”的核心精神与实施方式,体现了数字关怀的价值取向,在缩减数位落差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有助于提升偏乡教育品质和弱势孩童生活质量。该计划将数字科技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为大陆偏远地区的教育发展提供了经验参考。
汤丽琪[5](2015)在《“速度”的美学研究概况》文中研究说明"速度"是后现代景观中的一种独特现象,他带来了不同于传统审美的审美体验。但关于"速度"的美学向度研究在国内外都很少。本文梳理"速度"美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期对"速度"的研究做简要概述。
周晓莹[6](2015)在《沈清松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西方近代以来所产生的“主体性膨胀”、“二元对立的思维”和“分割与宰制”的现象,沈清松主张通过“对比哲学”和“外推”策略予以疏解。“对比哲学”将主体与系统、共时与贯时、意义与结构、有意识的努力与潜意识的决定置于动态互动的差异对比之中,在尊重多元差异的同时、共同隶属于某一整体。“外推”策略是“对比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在方法论的意义上走出自我、走向多元他者。从“对比哲学”到“外推”策略,沈清松建构了一个“多元对比”、“慷慨外推”和“充量和谐”的哲学体系,并将它们运用到科技与人文、传统与现代以及跨文化哲学的建构之中。在科技与人文的对比情境下,他主张立基于中国哲学,重建一种以人文和社会科学为优先的新科学典范。在传统与现代的对比情境中,他主张对儒学进行现代意义上的再诠释,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在根本处连接重生。在跨文化哲学的建构中,他旨在超越宰制、对立的文化歧视,以全球化为背景,重建一种平等互动的文化会通模式。总而言之,沈清松作为台湾新士林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既承继了新士林哲学的固有传统,也引领了其纯哲学化、伦理化、实践化的新开展,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都提供了创造性的思路。
杨斌[7](2015)在《当代中国实现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必要性及条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中所涉及的科学主要是狭义的,它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是对自然界各种具体的运动形式所具有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知识体系。技术则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随着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科学和技术一体化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现实。我国现阶段科学技术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科技这一复合概念是对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一体化的反映。科技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科技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消极后果,近现代出现了科技异化。科技异化是指科技这种由人创造出来的为满足人自身需要的东西却变成了统治人、压抑人、奴役人的一种异己性力量,其实质是科技对人文的挤压和排斥。人文是关于人的文化,是对人生价值的关怀,其最主要特征是以人为本。由此形成的人文精神便是尊重人的价值、肯定精神的作用,超越个体与眼前利益,追求人类整体与长远的利益。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融合就关系而言,是对立面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就状态而言,是合二为一,是将对立面融为一体。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的内在要求,但实现两者的融合需要一个过程。科技与人文的关系都经历了从古代的浑然一体,到近代的两者分离,现代科技挤压人文的现象成为主导,但科技与人文融合的趋势已初见端倪。科技异化现象的出现有深刻的根源,主要是:一,人们对自然规律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的认识带有局限性或者缺少控制科技后果的有效手段。二,科技作为工具,异化的根源并不在于它自身,而在于科技的资本主义应用,科技对人的奴役实质上是人对人的奴役。三,价值观的扭曲,为了局部、眼前和个人利益而滥用科技。人文精神的缺失是重要原因。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是必要的。这种必要性首先体现在,两者的融合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科技就本质而言,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是人们实现其目的,满足其需要的手段和工具。如何运用科技,是善用还是恶用或是误用,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均取决于人自身,特别是取决于人文的核心—价值观。其次,促进两者融合是现实的需要。科技挤压人文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迫使我们创造条件促进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实现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是需要条件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两者融合的首要条件。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我们才能正确地运用科技手段,造福人类。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两者融合的根本保障。只有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才能科学处理公平与效益的关系,进而全面提升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教育全面发展是实现两者融合的基本条件。只有重视教育的全面性,克服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才能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者。
柯汉琳[8](2014)在《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评说》文中研究表明今年广东高考作文试题提供了一段文字材料,未加提示、说明、引导语,直接要求考生阅读后作文。试题表述如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阅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
何立民[9](2013)在《IT时代的第三种文化产业机遇》文中认为人类社会一直存在着并行不悖的科技与人文的两种文化与文化产业。如今,出现了第三种文化与第三种文化产业。第三种文化产业的思想基础是图灵的可计算原理;其物质基础是微处理器智力内核。第三种文化产业将打破两种文化产业界线,用人工智能与智能化工具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人文文化领域中的艺术创作,这是人类文化领域中已经开始的没有硝烟的产业战争。
徐晓[10](2012)在《试论多维辩证视角下的科技与人文—基于人学的角度》文中指出虽然人类早已进入21世纪,但是每当回顾己走过的坎坷历程时,尽管我们可以陶醉于文明成就的硕果累累,却终究会发现自己正处在众多的矛盾集合体之中。本文主要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与方法而反思科技与人文的辩证关系。第一章主要简述本文的选题背景、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所要研究的基本内容,并说明了一些有可能的创新点。本文的二、三、四、五章节分别是基于人学的视角阐述科技与人文的互为推动、价值关系、矛盾关系、互为规约的辩证关系。互为推动包括正面的科技与正面的人文、异化科技与异化人文的互为推动。价值关系主要是基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意识属性而分析科技的价值。矛盾关系不仅包含科技的矛盾与人文的矛盾,也包括科技的局域性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的矛盾、科技的近期之利与长远之弊的矛盾。互为规约主要是指作为中介的科技对人类的规约、人类道德对科技的规约。最后,基于哲学的批判性与反思性特征阐述了有关科技与人文融合的问题,主要包括科技与人文融合于人、科技与人文融合于工程实践之中、科技与人文融合的终极归宿探究。
二、科技对人文的意义探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对人文的意义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科技元勘或科学技术论:从学术探究到社会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学元勘(科学技术论)中的老三论与新三论 |
二、线索之一:普遍数学 |
三、线索之二:万能等价物 |
四、治理之路还没有全面开启 |
(2)试论美学与文艺评论研究的当代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 美学与文艺评论研究建设的时代背景 |
二 美学与文艺评论研究的发展定位 |
三 研究方向与发展思路 |
(一)研究方向 |
1.美学基础理论方向 |
2.文艺评论方向 |
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 |
(二)主要差距 |
(三)发展思路 |
1.整合研究资源,建构文艺评论理论体系 |
2.培养青年人才,加强评论队伍梯队建设 |
3.拓宽评论阵地,构建文艺评论立体格局 |
(3)通识课程视阈下大学审辩性思维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将审辩性思维纳入“核心素养” |
1.2.2 中国未来发展需要审辩性思维人才 |
1.3 国内外审辩性思维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审辩性思维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路线 |
1.7 相关说明 |
1.7.1 大学 |
1.7.2 通识教育 |
1.7.3 审辩性思维 |
1.7.4 课程与课程设计 |
第二章 理论分析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通识课程 |
2.1.2 审辩性思维能力 |
2.1.3 课程设计 |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通识课程理论 |
2.2.2 审辩性思维理论基础 |
2.2.3 课程设置理论 |
2.2.4 课程设计理论 |
2.2.5 课程开发类型 |
2.3 二者关系及解题框架 |
2.3.1 关系阐释 |
2.3.2 意义阐释 |
2.3.3 问题解决框架 |
第三章 审辩性思维课程的中美比较 |
3.1 美国审辩性思维课程的发展演变 |
3.1.1 思想渊源——古罗马的教育目的:培养雄辩家 |
3.1.2 初期——耶鲁报告:古典语言是自由教育的重要内容 |
3.1.3 发展期——哈佛大学红皮书:通识教育的确立 |
3.1.4 深化期——《民主社会的教育目标》至今:审辩性思维得到全面发展 |
3.1.5 审辩性思维课程演变的回顾 |
3.2 中美高校审辩性思维课程开发模式的比较 |
3.2.1 美国高校审辩性思维课程现状 |
3.2.2 中国高校审辩性思维能力课程的现状 |
3.3 中美高校基于审辩性思维课程设计的情况比较 |
3.3.1 审辩性思维课程目标设计 |
3.3.2 审辩性思维课程内容设计 |
3.3.3 审辩性思维课程设计的组织管理 |
3.3.4 审辩性思维课程教学模式 |
3.3.5 审辩性思维课程评价方式 |
第四章 我国大学审辩性思维培养现状调查 |
4.1 调查前期准备 |
4.1.1 调查目的 |
4.1.2 调查对象与过程 |
4.1.3 调查方法 |
4.1.4 量表选用与修订 |
4.2 实施调查与问题整理 |
4.2.1 发放问卷并回收 |
4.2.2 问卷整理统计 |
4.3 审辩性思维能力分析 |
4.3.1 四所学校在审辩性思维各因子及男女学生相关分析 |
4.3.2 NM大学审辩性思维前后测对比分析 |
4.4 结论与建议 |
4.4.1 结论 |
4.4.2 NM大学审辩性思维能力结果的讨论 |
4.4.3 建议 |
第五章 审辩性思维课程目标建构与内容设计 |
5.1 审辩性思维课程理念与定位 |
5.1.1 教育理念: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 |
5.1.2 培养目标:具有全球素养的人 |
5.1.3 课程定位:打造“金课” |
5.2 审辩性思维课程目标体系构建 |
5.2.1 课程目标学理性分析 |
5.2.2 审辩性思维课程目标的确定依据 |
5.2.3 审辩性思维课程目标的确定原则 |
5.2.4 审辩性思维课程目标的分类 |
5.3 审辩性思维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
5.3.1 课程内容选择的理论与方法 |
5.3.2 审辩性思维课程内容选择依据 |
5.3.3 审辩性思维课程内容选择原则 |
5.3.4 审辩性思维课程内容的模块设计 |
5.3.5 审辩性思维课程内容的组织 |
5.4 审辩性思维课程开发案例 |
5.4.1 审辩性思维课程目标体系设计 |
5.4.2 审辩性思维课程内容体系设计 |
5.4.3 课程大纲案例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的回顾 |
6.2 研究的创新 |
6.3 研究的不足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测试知情书 |
附录2 :大学生审辩性思维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3 :审辩性思维能力测试答题卡 |
附录4 :高校《审辩性思维》类课程调查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数字关怀:台湾地区“数位学伴计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信息技术与教育公平 |
二、“冷硬件”与“热关怀” |
三、缩减数位落差理念的扩展 |
四、台湾地区缩减数位落差的努力 |
第二节 文献探讨 |
一、概念界定 |
二、相关文献探讨 |
第三节 研究问题聚焦 |
一、数位学伴计划如何实施 |
二、数位学伴计划的价值取向 |
三、如何发挥该数位学伴计划的效用 |
第四节 理论基础:社会地图学 |
一、社会地图学的概念 |
二、社会地图学的绘制方法 |
三、社会地图学的运用 |
第二章 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
第一节 个案选择与研究地图 |
一、个案的选择 |
二、研究地图 |
第二节 研究策略与方法 |
一、质性研究策略 |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调查实施 |
一、实施的流程 |
二、资料收集与处理 |
三、研究伦理反思 |
第三章 数位学伴计划出台的背景 |
第一节 台湾数位落差现状 |
一、台湾数位落差调查 |
二、“智慧台湾”的提出 |
第二节 台湾数位偏乡关怀计划 |
一、数位机会中心 |
二、信息志工 |
三、数位学伴 |
第三节 台湾数位学伴计划出台 |
一、数位学伴计划的缘起 |
二、数位学伴发展历程 |
第四章 数位学伴计划的实施 |
第一节 数位学伴计划的理念 |
一、关怀偏乡及弱势 |
二、大学与企业社会责任 |
三、社会安全网 |
四、创造数字人文关怀 |
第二节 数位学伴计划的实施 |
一、教学环境的建置 |
二、大学伴的招募 |
三、小学伴的选拔 |
第三节 数位学伴计划的教学品质管理 |
一、完整的教育训练 |
二、班级经营:带班督导制 |
三、学习共同体:偕同教学机制 |
第四节 数位学伴计划的愿景 |
一、“陪伴”精神与特色 |
二、愿景与目标 |
第五章 基于社会地图学的访谈资料分析 |
第一节 数位学伴计划的社会地图 |
一、社会地图学与数位学伴计划 |
二、数位学伴计划的地图绘制 |
第二节 访谈资料分析与讨论 |
一、别样课辅形式 |
二、数位学伴计划的初衷 |
三、数位学伴计划的实施 |
四、数位学伴计划面临的困难 |
第三节 基于社会地图学的反思 |
一、“社会情境”与“位置”理解 |
二、“文本”与“互文性” |
三、“隐喻”与“再现” |
四、“空间”与“关系” |
五、“绘制”及“比较” |
第六章 数位学伴计划的价值取向 |
第一节 生活陪伴与学业成绩 |
一、数位学伴计划的总体成效 |
二、参与主体的期末满意度 |
第二节 创造“分数”之外的数字关怀 |
一、一个20岁的小学伴 |
二、从小学伴长成了大学伴 |
三、一起谱写生命故事 |
第三节 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
一、“人本”的价值内涵 |
二、生命是一个共同体 |
第四节 大手拉小手的成长 |
一、大、小学伴的需求与服务 |
二、大小学伴的共同成长 |
第五节 社会公义:数位安全网 |
一、大学社会参与 |
二、企业社会责任 |
三、社会安全网 |
第七章 数字关怀:数位学伴计划的启示 |
第一节 数位学伴计划与数字关怀 |
一、政策面向-关怀 |
二、社会面向-责任 |
三、价值面向-人文 |
四、参与主体-成长 |
第二节 数位学伴计划的启示 |
一、高校与偏远地区中小学的对口支持 |
二、企业的社会参与和社会责任 |
三、搭建数位学伴公益平台,推进服务机制 |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及建议 |
一、研究存在的问题 |
二、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数位学伴计划研究进度表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Certification |
(6)沈清松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沈清松的哲学历程 |
二、台湾新士林哲学简介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基本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沈清松“对比哲学”概述 |
第一节 沈清松“对比哲学”的理论背景 |
一、“对比哲学”的国际理论背景 |
二、“对比哲学”的国内理论背景 |
第二节 沈清松“对比哲学”的涵义 |
一、何为“对比” |
二、“对比哲学”的层次 |
第三节 从中国文化前景来看“对比哲学”的意义 |
一、对已往文化运动的反省 |
二、文化前景的理论层面探讨 |
三、文化前景的实践层面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沈清松“对比哲学”的“外推”策略 |
第一节“外推”的涵义及步骤 |
一、“外推”的涵义 |
二、外推的第一步——“语言外推”(linguistic strangification) . 35 |
三、外推的第二步——“实践外推”(pragmatic strangification) 36 |
四、外推的第三步——“本体外推”(ontological strangification) |
五、与“外推”策略连贯的认识论策略——“语言习取” |
第二节“外推”策略的理论预设 |
一、从自我走向多元他者 |
二、面向他者的慷慨之德 |
三、主体与他者之间的张力与回归 |
第三节“外推”策略的中国哲学依据 |
一、“外推”在中国哲学中的本体论基础 |
二、“外推”在中国哲学中的实践论基础 |
第四节“外推”策略的重要价值 |
一、“外推”是科技整合的重要知识论策略 |
二、“外推”是建构跨文化哲学的重要策略 |
第五节 对“外推”策略的诘问与辩析 |
一、“外推”的慷慨与“对比”的等差——论“外推”的伦理属性 |
二、可普化性与独特性——论“外推”的价值判准 |
三、理解的诠释与批判的补充——论“外推”的步骤和层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科技与人文的对比情境——“对比哲学”的实践向度之一 |
第一节 科技与人文的关系探讨 |
一、科技的内涵 |
二、人文的内涵 |
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差异与互补 |
四、科技发展与人文主义的相互促进 |
五、科技生根与中国的人文精神 |
六、外推——科技与人文的沟通策略 |
第二节 对当代科技的诘难与人文主义的批判 |
一、科技运作的当代思潮诠释 |
二、科技发展所引发的伦理、政治意涵 |
三、资讯时代的科技魔咒 |
四、当代反科技运动的意旨与实质 |
第三节 科技时代的文化系统及其展望 |
一、文化的内涵 |
二、科技对文化的影响机制 |
三、科技时代的伦理道德 |
四、科技时代的艺术创作 |
五、科技时代的宗教信仰 |
第四节 中西科技的互动与对比典范 |
一、早期中西科技的互动与审视 |
二、近代科技互动典范的回顾 |
三、回归中国哲学探索科学新典范 |
第五节 科技时代中国哲学的启示与贡献 |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比较 |
二、中国哲学对科技有限性的贡献及自身的修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儒学在现代脉络中的回归与创造——“对比哲学”的实践向度之二 |
第一节 儒学核心伦理道德思想的再诠释 |
一、儒家的“仁爱”思想 |
二、“开放、整全的人文主义”伦理 |
第二节 中西文化的对比情境 |
一、伦理道德方面的对比 |
二、民主政治方面的对比 |
三、科技方面的对比 |
四、自然观方面的对比 |
第三节 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的会通 |
一、发挥“仁爱”之心,破除“宰制”的制约 |
二、重视“开放、整全的人文主义”,纠正“异化”的扭曲 |
三、基于“人性本善”,走出虚无主义 |
第四节 儒学的创新与现代价值 |
一、从孟子“义利之辨”看儒学对现代伦理的意义 |
二、重建自然与心灵的关系 |
第五节 台湾新士林哲学与当代新儒家的对比 |
一、以“主体性”为根据的当代新儒家 |
二、面向“他者”的台湾新士林哲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文化哲学的建构——“对比哲学”的实践向度之三 |
第一节 全球化视域下的跨文化哲学 |
一、“全球化”概念的明晰 |
二、从比较哲学到跨文化哲学 |
三、跨文化哲学的可行性策略 |
四、跨文化哲学中的文化传输 |
第二节 跨文化哲学文本研究的诠释原则与方法 |
一、第一层原则:一般诠释原则 |
二、第二层原则:尊重中、西经典文本特性 |
三、第三层原则:尊重文本作者所提供的诠释原则 |
第三节 跨文化哲学建构的内在动力——欲望 |
一、“欲望”是走向他者的根源动力 |
二、语言表象对欲望的意义诠释 |
三、隐喻与叙事的显征 |
第四节 跨文化哲学建构的实践举例 |
一、法国、欧洲哲学与中国哲学之间的会通 |
二、托马斯自然法与老子天道的会通 |
第五节 可普化伦理与宗教交谈 |
一、伦理与宗教的人性论起源 |
二、可普化伦理的建构与健全的生活 |
三、跨文化视野下的宗教交谈 |
四、佛教与基督教的交谈实践 |
本章小结 |
结语 沈清松哲学的历史定位及其启示 |
一、沈清松哲学的历史定位 |
二、沈清松哲学的理论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当代中国实现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必要性及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1.5 基本内容 |
2 基本概念阐述 |
2.1 科学、技术、科技的基本内涵 |
2.1.1 科学是关于自然过程的知识体系 |
2.1.2 技术是对自然过程的控制和对人工过程的创造 |
2.1.3 科技是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反映 |
2.2 科技的地位、特点和功能 |
2.2.1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
2.2.2 科技是对真实和高效的追求 |
2.2.3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2.3 人文、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
2.3.1 人文是重视人的文化 |
2.3.2 人文精神是对人生价值的关怀 |
2.3.3 人文的作用 |
3 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
3.1 科技与人文关系的演进 |
3.1.1 西方科技与人文关系的演进 |
3.1.2 中国科技与人文关系的发展 |
3.1.3 科技异化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
3.2 促进科技与人文融合的现实需要 |
3.2.1 科技对人文的挤压 |
3.2.2 科技挤压人文发展的危害 |
3.2.3 促进科技与人文融合发展的意义 |
4 当代中国科技与人文融合的条件探索 |
4.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两者融合的首要条件 |
4.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人文的核心 |
4.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
4.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
4.2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两者融合的根本保障 |
4.2.1 科学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4.2.2 协调市场经济和人文社会的发展 |
4.2.3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
4.3 促进教育全面发展是实现两者结合的基本条件 |
4.3.1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4.3.2 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 |
4.3.3 促进教育全面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清单 |
(9)IT时代的第三种文化产业机遇(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两种文化与第三种文化现象 |
2 传统意义上的两种文化产业 |
3 IT时代诞生的第三种文化产业 |
4 第三种文化产业的技术基础 |
5 第三种文化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
结 语 |
(10)试论多维辩证视角下的科技与人文—基于人学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与概念解析 |
1.1 选题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基本概念解析 |
1.4. 可能的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科技与人文的互为推动 |
2.1 基于正面价值的科技与人文的互为动力 |
2.1.1 科技与人文的物质性互为推动 |
2.1.2 科技与人文的知识性互为推动 |
2.1.3 人文对科技的积极推动 |
2.2 基于负面价值的科技与的人文的互为推动 |
2.2.1 科技固有的纯粹逻辑理性与人性异化之间的互为推动 |
2.2.2 纯粹技术可能性的现实与异化人文的互为推动 |
2.2.4 科技的神化与人的技术化之间的互为推动 |
第三章 科技与人文的价值关系——以基因科技为例 |
3.1 基于人的自然属性视角的科技价值 |
3.2 基于人的社会属性视角的科技价值 |
3.3 基于人的意识属性视角的科技价值 |
第四章 科技与人文的矛盾关系 |
4.1 科技自身的矛盾 |
4.2 人文自身的矛盾 |
4.3 科技与人文的矛盾及其表现 |
4.3.1 科技的物性与人文的矛盾 |
4.3.2 科技的局域性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的矛盾 |
4.3.3 科技的近期之利与长远之弊的矛盾 |
第五章 科技与人文的互为规约 |
5.1 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受到科技中介的规约 |
5.1.1 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 |
5.1.2 作为中介的科技对人文的规约 |
5.2 科技受到人类社会道德的规约 |
5.2.1 科技的作用范围受到人类社会的规约 |
5.2.2 科学共同体受到人类道德的规约 |
第六章 对科技与人文关系的再反思 |
6.1 科技与人文融合于人 |
6.2 科技与人文融合于工程实践之中 |
6.3 科技与人文融合的终极归宿探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科技对人文的意义探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科技元勘或科学技术论:从学术探究到社会治理[J]. 刘华杰.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1(08)
- [2]试论美学与文艺评论研究的当代建设[J]. 王洪琛. 珠江论丛, 2020(01)
- [3]通识课程视阈下大学审辩性思维课程设计研究[D]. 黄存良.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4]数字关怀:台湾地区“数位学伴计划”的研究[D]. 胡科.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6)
- [5]“速度”的美学研究概况[J]. 汤丽琪. 大众文艺, 2015(09)
- [6]沈清松哲学思想研究[D]. 周晓莹. 黑龙江大学, 2015(03)
- [7]当代中国实现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必要性及条件研究[D]. 杨斌. 河北经贸大学, 2015(07)
- [8]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评说[J]. 柯汉琳.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14(Z1)
- [9]IT时代的第三种文化产业机遇[J]. 何立民.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13(05)
- [10]试论多维辩证视角下的科技与人文—基于人学的角度[D]. 徐晓. 西北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