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易道“无咎”论要(论文文献综述)
李方舟[1](2021)在《帛书《易传》“观其德义”研究》文中指出早期易学的发展与转变,是易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以德释《易》的方式使《周易》真正成为一部哲学着作。在帛书《要》篇中孔子对《周易》的发展理路做了精要论说,《周易》经历了巫之《易》到史之《易》再到君子之《易》的发展过程,其对应的治《易》方式分别为“赞”“数”“德”。学者多从易学理路进程方面分析德义的产生及君子德义的重要性,而往往忽视了巫史对德义的影响。孔子的态度是重德而轻占,在肯定德义的同时并未完全否定为巫史之用的卜筮。对于巫之《易》,孔子认为巫只知道一味地祈求神灵来获得启示,但是却不能明白其所以然的道理。然而对于其天人可感应的观念却有所吸收。从孔子诠释其它经典的事例来看,德性多是呈现一种伦理化的德性,而处于一种“蔽于人而不知天”的状态未能上升到天道层面。而通过对巫之《易》观念的吸收使其摆脱这样一种状态。对于史之《易》,孔子认为其仅仅是借“数”了解到了“宇宙大化流行趋势”即自然之天。却忽视了人的自主性。但是对于“数”孔子仍在“三才视域”下对其合理性进行了阐释。由此,孔子对巫史之《易》的某些观念进行吸收,将人之道德与天之大化流行相连接从而摆脱了“蔽于人而不知天”的局限,开显了全新的天地视域。因此,仅看到德义的重要性而忽视巫史对其影响的观念是片面的。《周易》本为卜筮之书,然源于卜筮的《周易》却有着丰富的内蕴意义。德性精神本就是内涵在《周易》古经之中的,从其卦序的排列和卦爻辞中都可以找到其痕迹。从诠释学的角度来看,诠释的对象《周易》古经本就内涵了德义的精神,而诠释的主体也有以德来释经典的经验,也就是所谓的“前识”。如此,《周易》完成由“术”到“学”的转变得以可能。对于《周易》的解释,作者没有简单的强调其德性精神,而是由《周易》的卦爻辞入手,在德义的视角下赋予其新的发生意义。《周易》不再是一部用于占筮的工具书,而是一本饱含作者德性精神和先王遗训、遗教的思想着作。“德”是帛书《易传》的核心思想,有着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理论意义。然以德释易,通过德性来解释占卜结果是早在孔子之前就有的。在《国语》《左传》中就有以人之德行来占断事项吉凶的倾向。这是人类主体意识不断发展的结果。以德释《易》是有所承的。然而前人并没有能够系统的将《周易》阐释为一部德义之书。也未能像给“德义”一种贯通形上和形下的解释,达到“一己成德”的高度。帛书《易传》中的“德”也体现为一种“仁德”,这是《周易》成书时,就内含于其中的。在帛书《易传》中,德义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尚中”的特点,表现为一种知刚之柔、不偏不倚的智慧。逃避苦难和追求幸福当是任何时期全人类共同的追求,卜筮是与这一人类目标紧密相连的。所以如何由《周易》的德义完成吉凶观念的转变则变得尤为重要。《易传》借阴阳等抽象概念,贯通了天地人三才。在这之中人应自觉顺应天道的流行变化趋势。而此时吉凶不再仅仅是人的吉凶,也是天地自然之吉凶。天也不仅是史官视角中的自然之天,而是有人参与其中的道德之天。君子当先修人之德以与天德保持一致,惧以终始,和乎中道。从而能够凭借德行、仁义得福得吉。从而改变卜筮对于人们精神生活的维系,能够完成对于巫史文化的全面取代。
王贻琛[2](2021)在《《周易》虞氏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末易学家虞翻,继荀爽、郑玄先后推出《周易》荀氏学、《周易》郑氏学之后,在批判性反省两汉易学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秉阴阳消息为主脉,以纷繁象数体例与学说为辅助,借创造性诠释《周易》经典文本,构建起体系闳博的《周易》虞氏学,成为两汉象数易学集大成者。本文即以虞翻所构建的《周易》虞氏学思想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共分七个部分,包括绪论与正文六章。绪论部分。扼要梳理了虞翻的心路历程与主要着述。指出正是凭借厚实的家学渊源,并受时代经学语境的影响,虞翻对经学有了高度关注,以此确立自己正宗治《易》经师身份,进而追求成为接通传承圣脉圣学的王师、民师。他呈其《易注》予当朝天子,彰显了以经师身份接通传承圣脉,作王者之师、进而作万民之师的使命担当意识。将《易注》呈送孔融,彰显了以经师身份接通圣脉的使命担当意识。接下来对已有虞翻易学研究的成果作了综述,并阐明本文选题的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及创新之处。指出学界对虞翻易学的相关象数体例与学说已有相当深入的探讨,对其思想内涵也有相当深入的挖掘,但对于其象数体例与学说的内在逻辑关联,对其思想的细致而系统的把握还存在许多不足,这是本文选题主要针对的问题。本文在学界有关虞翻易学象数体例与学说及其思想意涵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这些体例与学说的内在逻辑关联,着力探究虞翻借此诠释《易》所构建的《周易》虞氏学思想体系。正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虞翻解《易》理路的形成。汉代易学以象数易学着称,虞翻则集汉代象数易学之大成。《周易》虞氏学的大厦,就是借助于对《易》象的诠释与阐发构建起来的。虞翻遵循以象解《易》的理路,以象为支点,借助各种象数体例与学说,对《易》作出了诠释,借此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周易》虞氏学。这些体例与学说,首要的是诠释《易》象的有效工具和手段,但是它们本身则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彼此之间也有着思想的深层关联,因而又成为构建《周易》虞氏学的系列支柱。笔者的问题意识,集中关注的是,虞翻借助这些象数体例与学说所构建起的《周易》虞氏学思想体系。笔者认为,虞翻的这些象数体例与学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次序。它们的主干次序是:日月为易、日月在天成八卦、十二消息、十二消息变生杂卦、旁通、反象、上下象易、互体连互、半象、动之正与成既济。本文对《周易》虞氏学思想体系的探究,将依循这一主干次序展开。第二章易道阴阳消息下的易场。在《易传》阴阳之道的基础上,接续汉代易学卦气易学的语境,虞翻认为,易道就是一种阴阳消息之道,阴阳消息形成了日月在天八卦易场,引发了大宇宙十二消息卦易场,化生了万物大千世界。涵括天道人事的《易》的象世界,指向的就是人现实置身其中的两个易场下的万物大千世界之象。第一节日月在天所成的八卦易场。在丰富多彩的《易》的象世界中,虞翻认为,最具本原意义的,就是由伏羲发现的在天八卦之象,此八象的出现构成了在天八卦易场。第二节对八卦图式的重建。虞翻确立起以日月在天所成八卦象为图式圭臬的八卦图式,否定了《说卦传》以来的八卦宇宙图式。这一做法整体而言可谓创新勇气有余,缜密思考不足。第三节十二消息卦易场的敞开。虞翻指出,离日坎月的运转及由此引发的在天八卦易场阴阳消息场流,促成了宇宙间乾天坤地阴阳二气的消息进退变通流转,由此开启以十二消息卦易场为代表的宇宙造化气场。万物万象得以在此气场生化出场,呈现着各自的象。本于太极太一,发端于乾天坤地,以乾天之阳与坤地之阴两仪为消息终极之本,以离日坎月运转为消息动力之源,以乾坤而外的五对易场对冲消息卦象为消息相对之本的阴阳消息进程,展现了十二消息之象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下的动态“出”“入”转化过程。十二消息之象不仅有对冲场位之象间的相互出入、显隐流转,而且有一象与全场位其他各象间的相互显隐流转。乾坤、乾坤消息所成十二消息之象、十二消息卦易场以及引动阴阳消息的动力源离日坎月运转之象也下贯到了六十四卦之象中,成为理解六十四卦基源性意涵的重要窗口。第三章消息大化易场中的万物万象。依虞翻之见,阴阳消息化生了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中的万象即在大化易场中生生不息。第一节消息语境下的万物万象生生大化。在十二消息卦易场中,阴阳消息作为造化力量,带来了万物万象的生生大化,并且令这种生生大化遵循着阴阳消息的节律。第二节消息生卦启示下的万物万象产生。虞翻揭示了种种卦之变,提出以消息卦生杂卦为核心的卦变说,以此启示万物万象的产生,表达乾天坤地对万物万象的造化创生与赋能生生,昭示阳阴交感、刚柔交通则造化畅、百事通的天道人事阴阳大义。指明阴阳往来交感,才能带来具体赋能生生,迎来造化通、万物生、一亨百亨之局面;生命、人事力量阳刚阴柔的往来交感,才能带来生命畅遂、人事亨通、一通百通之局面。可以说,十二消息下的阴阳交感互通,由消息卦生杂卦符显,给《周易》文本中的“亨”字作了精妙的注脚!也给现实阴阳生生的易世界的“亨”的现实作了精妙的注脚!第三节旁通开显的万物万象间的动静互通。虞翻指出,十二消息两两阴阳互反而旁通,十二消息变生诸杂卦,又赋能两两阴阳互反的杂卦相旁通。十二消息在旁通的意义上,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维度上显隐互依一体、消息流转相通的呈现。消息卦交感变生的杂卦,在旁通的意义上,同样有着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维度上显隐互依一体、变化流转相通的呈现。旁通显示,人们所处的天地宇宙间、生活世界中,因阴阳消息动力作用的发挥及其对生命生生的赋能,阴阳两大造化创生力量,阳刚阴柔两大生命力量,天道人事的万物万象,在显与隐二维,广泛存在层层相互涵摄贯通,普遍发生环环流转互通,使得这个宇宙与生活世界成了一个涵摄贯通场、流转相通场,人与人事成为这一涵摄贯通场、流转相通场的有机重要环节。第四节反象、上下象易、互体连互、半象等下的万象多重面相。日月之象,日月在天所成八卦之象,十二消息之象,十二消息变生杂卦之象,旁通之象,是虞翻所揭示的核心易象,这些象以流动变化生成呈现为主旋律。此外,虞翻还借助反象、上下象易、互体连互、半象等,进一步剖析了万象复杂的多重面相,诠释了一个由重重万象构成的易世界。反象等,主要是在已成象基础上的象的变化或延伸。第四章消息语境下“大衍筮法”的重建。从“易道阴阳消息下的易场”到“消息大化易场中的万物万象”,展现了《周易》虞氏学在“学”的层面的基础内涵。而基于此,对大衍筮法的重建,则展现了《周易》虞氏学在“术”的层面的基本内涵。后者表现出了典型的以“学”统“术”特征。大衍之数以数涵象,筮占操作则以数显象。大衍之数,内涵宇宙终极本原太一之象、天地之象、五行之象以及日月运转下的阴阳消息之象,通过筮占操作令它们回应于筮问事项而显现。笔者之见,学彰显的是哲学与价值的理性,术体现的则是非理性的信仰。由哲学与价值的理性直接落实为非理性的信仰下的术的操作,以为模拟宇宙大化模式的筮占操作,足以接通打开呈现与筮问事项相关的宇宙大化历程下的一切,其合法性的依据并不能由作为前者的学直接给出。第五章消息大化语境下的人文易世界愿景。虞翻阐明,由内在于阴阳消息大化历程中的人和万物万象所构成的世界,成为人的生活的世界。基于三才之道的构想,立足阴阳消息之道,着眼人这一才,持续转化推进人文易世界,实现人文化成的理想愿景,成为《周易》虞氏学的期许。第一节阴阳消息的善恶意蕴。天道阴阳消息符显,昭示人事善恶的消息积累有着与天道赋能生生与闭结生机的阴阳消息之善恶积累,有着密切的同质性,后一消息积累先于前一消息积累,前一消息积累又可彰显后一消息积累。第二节消息所成的阴阳本然之位与位的价值应然。在《易传》以来的阴阳之位说的基础上,虞翻基于阴阳消息,系统揭示了阴阳的本然之位与消息、卦变、旁通、反象、上下易象等流动变化状态中的位正与位失及其价值应然,从而全方位构建起阴阳消息大化与人文天下视域下的阴阳之位说。一卦各爻皆当位得正,卦成既济定,这是卦的理想归宿。依据这一理想归宿,虞翻既揭示了天地宇宙阴阳消息大化的理想境地,更揭示了人文天下即人文易世界的美好愿景。这成为《周易》虞氏学的终极旨归。至此,完整的《周易》虞氏学思想体系和盘托出。成既济定充分表明了虞翻对造化、生命和生活的热爱,表达了他对生活世界、人文天下即人文易世界的性正、命正、位正、关系正、井然有序、和谐融洽的深挚追求,这是立足于阴阳消息之天道,守护天地人三才之格局,发扬礼乐文化之精神,高标人文意识,坚定理想信念的集中体现。上述思想与理念,同今天的生态发展战略、国家治理理念、命运共同体意识有颇多契合之处,值得予以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第六章《周易》虞氏学思想衡评。虞翻透过诠释《周易》,构建起《周易》虞氏学思想体系,集两汉象数易学之大成,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一节集汉代象数易学之大成的虞翻。虞翻诠释《易》的支点是象,为了诠释《易》的象,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他构建起了一个相当系统完备的象数体例与学说体系,树立了一个以象解《易》的典范,成为世人效法或批判性超越的范型。虞翻构建象数体例与学说体系的过程,就是批判性集两汉象数易学之大成的过程。在虞翻的诠释理路下,通过日月之象、日月在天所成八卦之象、十二消息之象、十二消息变生杂卦之象、旁通之象、反象、上下象易之象、互体连互之象、半象、动之正与成既济之象等全方位多层次多方面涵盖动静而以动变为主导的诠释,六十四卦之象,继荀爽动态消息、升降、卦变、爻变视域诠释之后,全方位多层次多方面进入显隐一体的变动状态,透显出鲜明的动态生成变化品格。第二节《周易》虞氏学的贡献、影响与不足。《周易》虞氏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择其要者而言,则有以下两端:一是揭示了象世界的临场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象思维的范例;二是在为阴阳消息之道的易学构建一个典范的体系的同时,又为阴阳消息之道的易学向性命之理的易学的历史转换提供了重要铺垫。《周易》虞氏学是两汉象数易学发展的一面镜子,它所构建的系统条理、层次井然的象数体例与学说,它所提供的以象解《易》诠释理路与诠释范式,它所呈现的易学思想体系,都代表着汉代象数易学的最高成就,成为后世治《易》者不可逾越的一个范型,发挥着广泛深远的重大影响。如其卦变说对后世卦变思想的影响,如其旁通、反象说对后世错综思想的影响,等等。《周易》虞氏学存在诸多不足,首先突出表现在经文诠释的牵强支离,难以自洽。还有王弼所揭示的,仅关注象的细节诠释,而疏忽了借象所要表达的义理这一核心目标等。不足归不足,瑕不掩瑜,《周易》虞氏学的思想性贡献与影响还是第一位的。依照当代哲学诠释学,文本的思想意旨,是由原作者与读者共同建构起来的,正是原作者与像虞翻这样的读者的视域融合,才使得《周易》经典文本走进新时代,展现新面目,发挥新作用,成为时代耀眼经典。《周易》虞氏学思想的某些内容或许已经过时,但其所内涵的卓异智慧却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意义,值得我们与其进行创造性视域融合,令其立足新的时代问题意识,展现新的易学智慧风采,发挥应有作用。
于子强[3](2020)在《苏轼“易史互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宋时期,易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传统史学也在此时取得了辉煌成就。自汉代以来就已形成的易学与史学间的“不解之缘”,亦逐渐走向深入,涌现出了众多兼通易、史的名家,而苏轼就是其代表人物。在继承家学与蜀地学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苏轼对易学与史学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在“以史证易”方面,他以《左传》为尊,力求有资于治道,并以此阐明“性”“情”之别,试图开辟出《易》学的新局面;在“以易解史”方面,他从“忧患”、“通变”、“天人”等易学传统命题出发,形成了“见盛观衰”、“知时而变”、“理势自然”等一系列具有蜀学特色的历史观。由此,一种“易中有史,史中有易”的“易史互动”思想在东坡庞大的理论体系中建构起来。同时,作为“文人之气”浓厚的一代文豪,苏轼的文学品格与其在易史互动上的思考间也存在着联动,对“易史互动”的一系列探索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其文学审美和艺术追求。苏轼在“易史互动”领域内理论创获,是审视、研究其思想的一个重要视角,也充分体现出了“天水一朝”思想学术有别于前代的独到之处。
陈凤英[4](2019)在《以礼经世视域下的张惠言易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张惠言是清代乾嘉朴学大师,被誉为“乾嘉易学三大家”。他在易学、礼学和词学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是研究这一时期经学和文学不可忽略的人物。张惠言是清代今文学的先导性人物之一。“今文经学者”这一词语表示经学上追求“微言大义”以及政治上有着强烈参与意愿的一批学者。在他古文家、词人、诗词论家、书法家、经学家的众多身份中,其底色的身份是今文经学家。作为一名将学术归宗为求道于虞氏《易》、郑氏《礼》的经学家,“求道”是真正理解张惠言学术的生命力所在的钥匙。张氏学术主旨是以礼经世,在此一以贯之的主旨下,他重新开发了郑玄礼学和虞翻易学的思想,认为六经都揭示了作为天地之序的礼。《易》的内容是阴阳消息,《礼》的内容是礼乐制度,《礼》、《易》两经是礼治的重要经典,两部经书以“象”实现了会通,并以各自所具有的礼象、易象表述出作为天地之序的礼。人的行为就在合乎易象“乾元用九”的过程中合于礼制。第一章张惠言的生平与着作。到张惠言生活的时代,明末清初的实学已经转换到“训诂明则古经明,古经明则贤人圣人之理义明”的治学之风。虽用训诂考据的方法研经,张惠言同当时的一流学者一样念念不忘学以治世的初心。他的家族及其本人与江南学术世家人物的交往对他学术由时文转为古文,由古文转为经学有着重要影响。在为学方向经历几次转变之后,他最终确立了“求天地阴阳消息于《易》虞氏,求古先圣王礼乐制度于《礼》郑氏”的治经路线。第二章以礼经世的治易课题。张惠言以礼经世的学术主旨的确立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其一,实学大兴的时代思潮。清代各学术派别,虽然都追求能够直接学以致用的实学宗旨,反对证悟形上之理的玄解方法,但他们又有着各自的的学术路径。其二,常州地域性的学术生态。常州学派以今文学和经世传统最为引人注意。其三,现实治理的危机因素。在现实政治面前,科举时文之学和考据学都无法承担起经世之责。基于上述背景,张惠言的易学思想就带着如何去经世这一问题展开的。第三章乾元消息的易道图式。“易是个甚?”这一问题是每一位研究《易》这一部经书的学者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张惠言继承汉易的思想,认为易的内容就是阴阳二气的消息。与汉易相同的是,在张氏易学中没有宋儒式的形上与形下之分,而只有气之流行(消息)的层面。不同于汉易的是,他提出了“乾元”的观念。“乾元”是气本然就具有的、不可遏制的变化动力,乾元的展开确立了一阴一阳之道,乾元之回归确立了六十四卦的正位。张惠言以乾元立消息作为易之道,为礼治确立了天道根基。第四章礼象知易的解易进路。《易》既然要服务于礼治,那么易、礼会通的机制是什么?张惠言认为万物(事)皆蕴含着一定的礼,万物(事)皆可以转化成象而用《易》的语言系统表达,因此可以说“《易》者,礼象也”。汉代惟有郑玄用礼的思想解《易》,但郑玄在处理《易》象的问题上用爻辰,爻辰之取象不够丰富,所以张惠言选用了虞翻的取象来补足郑玄的不足。礼象解《易》一方面解决了礼(张惠言指蕴含礼的事)繁多的问题,另一方面使《易》成为不仅言天道之书也为言人事之书,易学真正达到了“本于气,而后以人事明之,”的范围。第五章以礼经世的易学旨归。第三章解决了礼治的天道根基问题,第四章解决了易礼会通的机制问题,第五章要讨论礼治所依据的典籍问题。张惠言认为三礼之学不足以完成礼治的实学建构,还必须引入《易》。他对《易》的卦爻象的诠释体现了礼治的内涵。礼有三代因革,《周易》中所蕴含的礼制为周代的礼制,周家受命三卦就反映了制礼作乐之礼。礼制的具体内容分吉凶军嘉宾,五礼见诸于《易》的卦爻辞。张惠言对《易》中卦爻辞是否合于礼的解释仍是立足于他的消息思想。卦爻辞所象征的事最终要以乾元用九、复归正位为旨归。第六章乾元用九的经世期许。在《易》即礼象的前提下再去解读《易》,其卦爻象辞均透露出礼的精神。《易》成为了一部阐发礼制的经书。乾元运乎六十四卦,使之各正性命,从易学来看是消息之正,从礼制来看是“乾元用九,天下治也”。乾元用九就是圣王(乾元)在各种境遇之下发挥正德正序之功(用九)。张惠言的乾元用九体现了推天道明人事的汉易学的天人感应模式,也体现了在不同境遇下积极应对的宋易的主体性意识。第七章张惠言学术成就与评价。张惠言的学术是从解决以礼经世的课题展开的,他的学术成就也在于用易学和礼学构建了礼治蓝图。将礼的内容用于《周易》的诠释,以礼解《易》,实现了易学与礼学的会通。他将易道阐发为乾元消息,将易象阐发为礼象,实际上是对易学诠释的创新。同时,张惠言不满足于考据学的为学术而学术,积极地将自己的研究用于经世实践,因此,以礼解易也是对实学的创新。
李强[5](2019)在《帛书《易传》德义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帛书《易传》出土后学者们着重从文字考释、版本校勘、文本诠解、史实考证、思想阐释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今人重新审视《周易》的儒家化和孔子的易学思想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帛书《易传》既可以说是对通行本《易传》的补充,也可以说是对易学理论框架的扩展。帛书《易传》包含了丰富的天人道德观念,与儒家伦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德义观属于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而孔子力图将《周易》由“卜筮之书”转变为“德义”之书,并且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了他的“德义”思想:在占易方法上主张“赞以德而占以义”,促使卜筮之法向道德方向的转化;在解读方式上,主张“观其德义”、“德行焉求福,仁义焉求吉”,突出了占问者与解占者的主体性,所谓“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将“赞”与“数”单纯地作为人达成道德修养的方式之一,将“德”之位置立在了个人层面的至高位置,从而展现出一种崇尚道德行为的天命观;在社会教化上,主张成德于己和施教于民并重,正如孔子说“大人之广德而施教于民”,由卜筮之法连通到了儒家内圣外王的学人品格,从个人道德境界推广到王道政治,推进了人文精神的普世化;在政治运行上,帛书《易传》的《缪和》、《昭力》两篇通过提问的方式,对一些具体施政问题联系《易传》的卦辞进行了解读,对君臣之间的位次、德报、礼义进行解释,以君为主以臣为次,君臣之间既有互相回报的义务也有互相支撑的责任,并具体论述了臣子所应完成的具体的社会治理工作,由此完成政治制度上的合理与道德上的融洽解释;在天人关系上,帛书《易传》又通过“吉凶之门”“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损”与“益”对天理人伦的循环展现,从论证中要求人要坚守德行、把握时机、顺应天地之心,并清楚地认识到损益之道和阴阳之理会相互转化,由此产生吉凶祸福的转移,由此引申出修身治国的方略,要求为人君者,既要处位以正,又要“尊天敬众”顺应季节变化,于是天地也就没有灾祸,人民生活也不受到伤害,是以从“天、地、人、君”四个方面对“天人合其德”的思想进行合理性论证。本文将以上的理论作为出发点,从帛书《易传》的思想渊源、概念构成以及政治实践、道德伦理、天人关系等方面对帛书《易传》的德义观进行统合性论述,并综合今、帛两本形成理论比较,以求对帛书《易传》的“德义观”形成具有完整性、独创性的论证。
李学卫[6](2018)在《张载与程颐易学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理学是一种哲理化的经学,理学家思想体系的构造首先体现在对传统经典的继承性解读和创造性解读矛盾与统一。关学与洛学是理学创立时期的两大重要学派,二者都通过对《周易》经传与“四书”之间的经典汇通,创造性地对易学诸多范畴和命题进行了全新的诠释。不同的是张载在总结天文学宣夜说、《黄帝内经》等阴阳气说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改造了历史上的太虚说和气说,提出了“太虚即气”的深刻命题。并以此命题对易学中太极、三才、三才之道等范畴,以及对“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穷理尽性至于命”三大经典易学命题进行了创造性的阐发。使得汉唐经学失去超越性、主宰性的天,在太虚本体之上再次得到挺立。并在本体论理论高度之上,揭示了佛、道二教或“略知体虚空为性”而“不知本天道为用”,或“知道之自然,未始识自然之为体”之“体用殊绝”的理论实质。张载的易学解释学可谓继承中有创新,而程氏对《周易》经传的解释则是颠覆性的。程氏则借鉴道家四大说言说道体的模式,将儒家文献中天的超越性、主宰性赋予给道,并通过道、理互文,把天的超越性、主宰性和儒家伦理纲常的实在内涵相结合,实现了儒家理本论对道家道本论的成功改造。以理本体论审视三才天地人等可感之物象,把先秦儒家神圣的天替换为理学家神秘的理。程颐批评先秦文献中三才各有其道而阐发天道、地道、人道本一道;批评天地万物各有其理而阐发万理本一理。程氏曾称许老庄言道体之善,而所谓“是心之动”而分出天地之上下与佛教万法唯识说也有类似之处。张载与二程既有亲属关系,又是经常切磋学问的讲友。年轻时候三人就开始了易学讨论。张载对程氏言道体、言穷理尽性等多少有些委婉的批评。在邵雍、张载、程颢、司马光等去世后,程颐成为旧党学术领袖,对诸家学说有过初步的融会贯通。程颐对张载太虚说、穷理尽性说、气聚散循环说等有过过激的批评,而对张载以礼为教、变化气质以及民胞物与、诚明合一等命题大为称许,并加以改造、引用。张载和程颐易学不仅直接促成了关、洛理学体系的产生,而且对后世朱熹理学、王夫之理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比较研究和文献考证,全面、系统地分析张载和程颐构筑易学体系的过程,分析张载和程颐易学在易学观、释易体例、易学思想方面的异同,从而廓清学术史上关洛学派之间争论和误解,以科学的、实证的学术论证代替历史上,乃至近现代学术史上的学派立场之争。张载和程颐同样继承孔子《易传》的释经风格,但是,由于个人经历、家庭背景、政治地位乃至性格差异等使得张载和程颐易学又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从文本形式上看,张载的易学思想集中体现在《横渠易说》《正蒙》的相关篇目以及部分语录中。其中《横渠易说》是张载写作《正蒙》素材,其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系辞传》的注解以及注解过程中闪耀着的思想火花,可谓传道重于传经。《周易程氏传》则是程颐花费毕生精力,为儒家后学留下传经之作。《周易程氏传》成书之后,经程颐反复修改、润色而文字足、义理精,是一本成功的理学经典。二程语录、文集中也有大量涉易言论,也是研究程氏易学思想不可忽视的文献。从释易体例上看,张载和程颐都力图恢复儒家《易传》解易传统,虽然受王弼“扫象”的易学观影响,却以消除儒家经学玄学化为旨归。在具体的释易实践中,张载和程颐都对汉易象数体例有所借鉴。程颐偏重诠释《易传》所阐发的君臣进退之道;张载偏重提升《易传》所阐发的君子之道。张载和程颐易学都承王注、重孔疏。不同的是张载注解古经简略,基本上直承孔疏释易体例。只是在释经实践中,对于具体释易体例的选择差别较大。程颐则刻意对玄学易、象数易的释经体例进行了改造和创新。张载尤重《系辞传》,而程颐尤重《序卦》。张载以“太虚”为最高范畴,发挥传统阴阳气变学说,纠偏“贵无”,排斥“幻空”,为儒家名教之乐寻找宇宙论根据。程颐把先秦文献中理的概念提升为程氏易学的最高范畴,借助道家四大说言说道体的模式,阐发“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理本论命题,为先秦儒家天道性命学说寻找本体论依据。从内容上看,张载最重乾坤二卦,其他六十二卦的注解详略不一。张载释《文言传》《系辞传》最为详尽,虽然常有大段发挥己意,但是所发义理非常精深。《周易程氏传》释经,首先分割《序卦》至于卦名之下,然后依次讲解卦辞、《彖传》、《大象传》、爻辞及其《小象传》。略解文辞,而说义理极为详尽。《系辞传》内容杂有义理、象数,程颐释经过程中,对《系辞传》讲义理的部分时有引用。又着有《易说·系辞解》讲解部分《系辞传》内容。而《说卦》内容几乎全涉象数,程颐曾经批评过其中内容。就释经风格而言,孔子因《易》有“古之遗言”而主张“观亓德义耳”。张载和程颐治易继承了《易传》的释经风格。张载治易所发义理特重德行修养,以阐发《易传》君子之道为旨归。象儒门学子之师长,叮咛教诲,推心置腹。程颐治易,尊严师道、接引后学,言辞之间不离君臣进退。把古经解释成一部修治平齐的教科书。在易学思想方面,张载以太虚本体论释天道性心等理学概念,融会《论》《孟》《易》《庸》”之心性学说,初步实现了对汉唐儒学不言天道性命偏颇之弊的改造。程颐通过道理互文,使得理取代道成为可感世界的最高主宰。程颐以为理即《系辞传》所谓“密”,从而以“密”代替玄学家言道体之“无”。程氏所言之理不仅是气象万千的可感世界的根本之所在,也是人间尊卑贵贱秩序、人之命运和价值的根本之所在。而阴阳盈虚、动静屈伸、交感变化乃至人间的尊卑上下、一治一乱都是理的具体体现。张载立“太虚即气”之命题,程颐则立“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之命题,分别对三才之天地人和三才之道之阴阳、刚柔、仁义等范畴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并通过阐发“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穷理尽性至于命”三个重要易学命题,创造性地阐发了先秦儒家天道性命学说。不同的是,张载以气化言道,以合虚与气言性,以合性与知觉言心,以有形、无形解形上、形下,认为穷理尽性至命为三事不可为一。而程颐则从理一本论出发认为道理性命心神等理学范畴“其实一也”,认为穷理尽性至命可以“三事一时并了”。张载和程颐的易学哲学从形上学的高度构筑的天道性命学说,成功地应对了佛老言道德性命给儒家学说造成的冲击。后世学者被理学天道性命学说所吸引,逐渐远离二教学说,使得宋明之后二教的吸引力逐渐降低而趋向衰落。显然,这与理学家成功地理论创新分不开。张载去世比较早,关学弟子后来多师从二程。二程弟子众多,洛学在南宋之后经朱熹融会贯通逐渐成为儒学主流。程朱理学成为主导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张载哲学则依附程朱理学基本上得到了保存。而张载思想精深独到,是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理论创新,对于今天学术界而言,其创新精神和创新思路依然具有深刻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深入研究二程易学思想之间细微的差异,深入研究张载和程颐易学在易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这些都是张载和程颐易学比较研究的题中之义,在文章中未能充分展开,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化、细化研究。
刘明山[7](2017)在《船山易学研究》文中认为王船山是我国明清之际“三大儒”之一,与黄宗羲、顾炎武齐名。其学贯通经史,视域宏大,见解精深。明亡之后,船山隐居乡野,潜心着述,易学是其整个学术思想的根底所在。船山撰写了《周易稗疏》、《周易考异》、《周易外传》、《周易内传》、《周易内传发例》和《周易大象解》六部易着,从而构建起易学史上最为完备的易学体系。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船山恢弘独特的易学思想。本文绪论部分首先对选题缘起做出了说明。选择《周易》的原因主要从修身要道、文化使命和时代趣向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周易》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一部经典。在各种文化互相交流、冲突日益频繁的时代,如何创造性的诠释这部古老的经典是一个重大的学术难题。选择研究“船山易”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因为船山是整个“宋学”的总结者同时也是易学的总结者,其易学思想几乎涉及到他之前所有重大的易学问题;二是因为船山“务实”的学风和独特的生命经历,其学术和生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以身载道”的典范。其次对一百多年来船山易学学术史进行了简单的回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民国几位着名学者对于船山易学总体上的理解;二是建国之后老一辈学人从唯物论角度对船山易学进行的研究;三是近三十年来从传统意义上对船山易学的梳理,包括港台及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第二章是以船山的学术视角对他之前的易学史进行批判式总结。汉易部分主要分析了“京房易”、“易纬”和仿易着作。船山对汉易的批判是基于儒家义理立场,“卦气”说和“阴阳灾异”说在船山眼里无异于异端邪说。各种占卜之术不仅妨害《周易》大道的传播,更是贻害后世。船山基本上把汉易“象数之学”等同于术数家的学问。宋易部分主要分析了邵雍和“图书”的易学思想。在船山看来,“洛书”属于《洪范》系统,五行与《周易》并不相干。卦序作为一种图式,也在这一部分进行讨论,并对《序卦》的卦序和《杂卦》的“错综”思想进行分析。船山对邵雍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先天易学”和“加一倍法”。“伏羲四图”不仅是一种解易的定式,更为严重的是使学易者见数而不见理。船山对易学史的反思充分彰显了其义理派的学术取向。本文第三章主要阐释船山易学建构的思想,包括“乾坤并建”、“四圣同揆”、“占学一理”和“变常互涵”四个方面的内容,系统地分析了船山易学的思想宗旨、船山解易的原则和方法,从总体上把握船山象数易和义理易的思想精髓。“乾坤并建”是船山最重要的解易原则,同时也是船山最具创见的易学思想,包含了体用关系、思维方式、义理之学和阴阳运化等重要内容。“四圣同揆”是船山基本的易学立场,也是船山批驳百家易学的逻辑支点。“四圣同揆”意味着《易经》和《易传》的一致性,违背了这一思想原则的所有易学都是“旁门左道”。“占学一理”着重论述了船山对占易与学易的理解,发挥了孔子“观其德义”的易学观,提倡“占义不占利”的占筮思想。“变常互涵”主要阐述了船山对“象”和“数”的理解,同时论证了以常理应对变化,以占变协助义理的辩证思想。崇有、务实是船山易学哲学最重要的理论特征。因此本章从虚实、道器和理气三个角度对“实有”进行了系统的论证,强调道在器中,理在气中的哲学思想。哲学思想一定会彰显出某种哲学精神,船山易学哲学的内在精神就是健进生动。本文第四章通过对复卦、艮卦、蹇卦和“日生日成”思想的分析,具体阐发船山易学的哲学精神。本文结语部分全面总结了船山易学的特征和在易学史上的地位。船山宏大、精深的理论视野、贯通天人的思维进路和统摄众家的易学体系,对于今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刘春雷[8](2016)在《西汉易学卦气说研究 ——以孟喜、焦赣、京房和《易纬》为中心》文中提出西汉易学卦气说以《周易》特有的卦爻符号系统符示涵摄四时月令、节气物候乃至阴阳二气的消息变化,是汉代象数易学中的基本学说。自孟喜易学标志西汉易学卦气说登上历史舞台,其后卦气说都以此为基础,虽然各家卦气说具体内容不同,大体不外八卦卦气说和六十四卦卦气说两种类型。西汉易学卦气说从专门之学的途径深化发展易学三才之道和时的哲学,促成汉代经学的理论建构,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汉代大一统帝国时代背景和经学语境下贯通天地人三才的天人之学特征,并对汉代以天人之学为核心的文化建构起到基石和支撑作用,进而深刻影响汉代之后中国哲学史以及包括历法制度、中医内丹等以天人之学为核心的文化建构。第一章考辨“卦气”涵义,考察卦气说的早期形态和首个系统的卦气学说——孟喜卦气说。卦气说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这既体现在“卦-气”所蕴含的易学学理,也体现在各种传世或出土文献资料。从词源上看,“卦气”之“气”与乾卦符号有共同根源;殷商卜辞所载的“天气”四方风、“地气”四方土蕴含四正卦卦气说的雏形;《周易》古经中保留一些卦气说的痕迹,尽管曾受到一些学者质疑,但逐渐被新近出土文献不断证实。自春秋战国到汉代初年,卦气说的早期形态逐渐展现。一方面是传世文献所记载的《易传》卦气说内容以及自孔子到汉初的易学传承,另一方面是新近出土的简帛文献为早期卦气说的流变提供更丰富宝贵的资料,尤其是马王堆帛书、清华简等所载易学资料中的卦气说内容,大大拓展了学界对卦气说早期面貌的理解。随着汉代经学兴起,孟喜易学彰显卦气学说,这标志着卦气说浮出历史地表,正式进入学术史。孟喜易学包括四正卦、十二辟卦、七十二候和六日七分说等内容,以四正卦统摄其余六十卦,进而以十二辟卦、四十八杂卦符示涵摄一年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和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的阴阳消息。孟喜易学提供西汉易学卦气说的基本内容和大体结构,标志着西汉易学卦气说的正式登场,直接影响此后汉代易学尤其是卦气说内容。第二章以《焦氏易林》为中心诠解焦延寿“焦林值日”卦气说。在汉代诸位易学家中,焦延寿的人生平淡却意味深长,比较完美地将《易》的天人之学落实到现实人生。一方面,他将《易》的占候之术用于政治实践,以“焦林值日”的占筮方法,引导治下民众“不教而化”;另一方面,他通过《易》“穷神而研几”,以《易》学的通变智慧处世立身,在昏暗的政局中进退有据、善始善终。焦延寿一生学《易》以致仕,并以《易》的天人之学经世致用,在政治凌夷的生存境遇中,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汉代易学家“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价值理想和家国天下的责任担当。《焦氏易林》是焦延寿存世的代表作,作为汉代经学兴盛时期的诠《易》佳着,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在传统易学基础上,焦延寿《焦氏易林》把《周易》六十四卦演化为四千〇九十六卦、配以四千〇九十六林辞,以独特的文本形式和筮占应用显示其卓异的易学建构。《易林》值得注意者有两处,首先是熔铸《诗》《易》与《左传》于一体,尤其是将易之象与诗之辞互相诠解,其次是在先秦“之卦”基础上发展出“焦林值日”的特殊卦变,构成《易林》独特的易卦体系。《易林》以六十四卦值日的卦气说统摄纷纭活泼的易象世界,创造出大量丰富繇辞,表达卦气视域中人生境遇的吉、凶、悔、吝。焦延寿“焦林值日”卦气说在变、辞、象、占等方面得到全面展现。第三章以《京氏易传》为中心诠解京房八宫卦气说。在现实生活中,京房作为时代儒生的杰出代表,同时集合异军突起的易学革新家与激烈的政治改革者两种角色于一身,以阴阳五行占验灾异,其解易治易的学术活动与占验灾异议论时局的政治活动互为表里。以学干政成为京房政治生涯和易学活动的基本特征,具体包括占验灾异与考功课吏法两个基本内容。京房易学以“言灾异”干政,试图以自然天道约束人文政道、以超越的神权限制世俗的君权。京房之死是汉代易学史上颇具深意、耐人寻味的一个重大事件。京房之死暴露了汉代天人之学的政治困境,从这个角度看,京房之死就不仅仅是京房一己的个人悲剧或汉代一朝的时代悲剧,而是有着历史典型性的文化悲剧。京房以其体大思精的京氏易学开创汉代今文经学中易学研究的新天地,其卦气说体现在八宫六十四卦的庞大易学体系。京房易学飞伏说以卦爻符号的飞伏显隐符示涵摄阴阳二气的消息变化,其理论来源于古人占候地气的观测实践,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京房易学飞伏说将天道运行彰显为阴阳、五行的气化流行,揭示了人处身其中、生生变化的生存境遇,体现了汉代易学沟通天人之际、深沉浩大的宇宙论品格,以及贯彻往来古今、沟通天地人鬼的宇宙情怀和历史意识。京房八宫卦气说的基本框架可以分为六十四卦卦气说与六子卦气说。京房卦气说既改造传统六十四卦卦气说为京氏八宫六十四卦卦气说,又在传统八卦卦气说基础上创造一准八卦卦气说——六子卦气说。京房六十律与六十四卦卦气说有内在对应关系,六子卦气说也蕴含丰富的乐律思想,这与京房易学发挥易学沟通三才、经纶天下的天人之学是一致的。京房八宫六十四卦卦气说的深层建构方面,一是体现为纳甲纳支及其蕴涵的阴阳五行思想,二是以五行尤其六亲说以人伦六亲确定天、地、人三才的秩序,言说包括天、地、人、神、鬼在内的三才之道、四易图景,在凸显京房杰出的创造力的同时,也彰显出以京房为代表的汉代士人贯通天人的强烈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第四章考察《易纬》卦气说,尤其侧重《易纬》对西汉卦气说的集成与升华贡献。《易纬》卦气说思想丰富而庞杂,一方面直接受孟京之学的影响、保留孟京之学的原始资料,另一方面则有新的发展尤其形上学理追溯上成绩突出。《易纬》卦气说有八卦卦气说和六十四卦卦气说两种类型,既深化四正卦说提出四正四维之说,彰显了四正卦至八卦的演化理路,又继承发展孟喜易学的六十四卦卦气说,呈现为十二辟卦、六日七分、一爻值一日等内容。《易纬》卦气说加强孟京之学的浓厚人文取向,以“以人事明之”、依卦气说建构人文政教的倾向愈加明显。尤其突出者,《易纬》卦气说提出太易生气的理论,在宇宙生成论的角度指出卦气之气的四个先验形态,将卦气之“气”依次追溯到太素、太始、太初、太易,极大提高了卦气说的哲学蕴涵和形而上品格;同时《易纬》依据卦气所体现的恒常天道及其非常之变,在阴阳交变、天人感应中生成宏大的人文政教图景和独特的历史哲学。《易纬》卦气说所蕴涵法天道设政教的天人之学内容是《易纬》经学特征的典型表现。结语部分在哲学史的角度梳理西汉易学卦气说的影响,考察卦气说在古代历法中的建构性意义,尤其是随中西历法冲突逐渐衰落的历程,最后在科学与人文的辨证中重新审视西汉易学卦气说的价值,指出其对当下生存可能具有的启发性意义。
康怀远[9](2015)在《易解李白刍议》文中研究说明从易学的角度解读李白,似乎匪夷所思,但确实值得探索。笔者不揣谫陋,是为刍议。一、李白读易初证◇李白在蜀中读书、师从赵蕤、与友人崔宗之谈玄,《周易》定在其中◇李白说"我闭南楼看道书",所谓"道书"似也有易类之书在内李白自述"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少长江汉,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迄于今三十春矣"(《上安州裴长史书》)。"奇书"或"轩辕以来"的"百家"或"经""书",是应该包括《周易》的。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回忆说:"昔与逸人东岩子隐于岷
李长庚[10](2015)在《《文心雕龙》与《易》卦关系探微》文中指出《周易》对《文心雕龙》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周易》是《文心雕龙》思想之本。易者,象也。《易经》乃圣人立象、设卦、系辞而作。《易》的一切思想内容都是寄寓在卦象之中的,因此,《易》以卦象为本,义理为末。刘勰大量引用卦辞、爻辞说明写作道理,用卦象比喻文体风格。种种迹象表明《文心雕龙》与《易》卦之间关系密切。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周易》立象尽意,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文心雕龙》和《易》卦之间是否存在着更为隐秘的关系?笔者试图对两者的隐秘关系进行探微。第一章,笔者对《文心雕龙》文学起源论与《易》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微。《原道》篇所描绘的“玄黄色杂”和“日月叠璧”象征了阴阳的交流、统一;“方圆体分"和“山川焕绮”象征了阴阳的对待、区别;刘勰描述“道之文”的取象和八卦取象基本一致,从形象描述中所抽象出来的阴阳对立统一关系和八卦所反映出来的对立统一关系相同。“太极”被刘勰认为是“人文之元”。根据易学对“太极”的解释以及刘勰关于“太极”的思想,以王弼所谓“无"释“太极”较为妥当。“太极"只不过是人文发展的逻辑起点,而《易》卦才是“幽赞神明”的最早文化符号。作为文学的现实源头,卦象运用自然界之八大“象”,以及“象”的叠加组合会意性、象征性、隐喻性地反映自然和社会之道。《易》卦明道,所以文以明道;《易》卦以象为本,所以,形象性是文学的本质属性。第二章,笔者对《文心雕龙》“风格学体系”与《易》卦的关系进行了探微。从《周易》八卦取象的角度看,八体可成为八卦的取象。八卦和八体之间可以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刘勰对作家的艺术个性的分析,借鉴了《周易》八卦形成的思维模式,他根据影响性格形成的先天、后天因素,把作家的艺术个性分为八类,并建立起了八类性格和八种风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这样以来,八性、八体与《周易》八卦也都具有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千变万化的艺术个性形成了千变万化的风格。刘勰整个风格学的体系建构参照了“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的六十四卦模式。第三章,笔者对《文心雕龙》“创作论"的某些篇次和六十四卦某些卦象所隐含的关系进行了探微。某篇反映的文学原理、创作规律与某个卦象反映的义理相通;篇次的基本宗旨和卦象的卦义相似;篇次的思路、义脉和某卦各爻爻义的变化大致对应。笔者依次分析了《神思》篇与《乾》卦,《通变》篇与《恒》卦,《定势》篇与《艮》卦,《熔裁》篇与《损》卦,《养气》篇与《无妄》卦,《指瑕》篇与《小过》卦之间隐含的象征性对应关系。另外,一些篇次反映的文学原理和某对综卦反映的义理相通。《情采》篇反映的文学原理与《泰》、《否》卦的义理相通;《风骨》篇反映的文学原理与《娠》、《央》卦的义理相通;《隐秀》篇反映的文学原理与《明夷》、《晋》卦义理相通;《附会》反映的文学原理与《既济》、《未济》卦的义理相通。《总术》的地位与“创作论”中“不用之一”的“太极"位置相似。卦象具有丰富的意蕴和具有广泛的象征意义。笔者对《文心雕龙》与《易》卦隐秘关系探微的结果发现:刘勰模仿、参照八卦、六十四卦建构理论体系的痕迹十分明显。
二、易道“无咎”论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易道“无咎”论要(论文提纲范文)
(1)帛书《易传》“观其德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写作思路 |
第二章 卜筮语境中的易 |
一、巫史之筮的特点 |
二、卜筮之书的意蕴 |
三、以德论占的先声 |
第三章 德义视域的开显 |
一、观其德义辨析 |
二、中和为尚 |
三、仁义之本 |
第四章 德义对于卜筮的超越 |
一、阴阳观念的引入 |
二、天人之道的贯通 |
三、知刚知柔的智慧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周易》虞氏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虞翻的心路历程与主要着述 |
一、生平行谊 |
二、家世家学 |
三、经学时代氛围激荡下的虞翻 |
四、对马、荀、郑、宋经学的批评 |
五、治《易》的经师、王者之师的期许 |
六、重要着述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选题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及创新点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虞翻解《易》理路的形成 |
第一节 《周易》古经的文本框架 |
第二节 《易传》的解《易》理路与诠释视域 |
第三节 汉代易学阴阳之道下的解《易》视域 |
第四节 汉代易学象数优先的治《易》理路 |
一、孟喜的卦气说 |
二、京房的八宫卦说 |
三、郑玄的爻辰说 |
四、荀爽的升降、卦变说 |
五、《周易参同契》的月体纳甲说 |
第五节 集汉代象数易学之大成的虞翻解《易》理路 |
一、《大畜》诠释典型体现的以象解《易》理路 |
二、《益》诠释典型体现的以象解《易》理路 |
三、《系辞下传》“盖取诸离”诠释典型体现的以象解《易》理路 |
四、解《易》象数体例、学说与《周易》虞氏学的建构 |
第二章 易道阴阳消息下的易场 |
第一节 日月在天所成的八卦易场 |
一、在天八卦之象 |
二、在天八卦易场 |
三、在天八卦易场与四时 |
四、对以往日月为易、纳甲诸说的转进 |
第二节 对八卦图式的重建 |
一、《说卦传》八卦宇宙方位图式 |
二、汉代易学八卦卦气图式 |
三、八卦卦气宇宙图式在《易》诠释中的运用 |
四、虞翻《说卦传》八卦方位新释 |
五、新释的是与非 |
第三节 十二消息卦易场的敞开 |
一、十二消息卦地位的确立 |
(一) 六十四卦卦气 |
(二) 十二辟卦的独立 |
(三) 十二消息易学语境的清理 |
二、日月运转与十二消息 |
(一) 日月之会与十二消息 |
(二) 日月运转与六虚之位 |
三、十二消息卦易场下的阴阳消息之象 |
(一) 作为消息源头的太一与乾天坤地 |
(二)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符显的宇宙阴阳消息总纲 |
(三) 出入乾坤笼罩下的阴阳消息历程 |
(四) 意涵丰富的十二消息之象 |
(五) 消息出入之下的十二消息卦显隐一体之象 |
(六) 十二消息之象与易场的下贯 |
第三章 消息大化易场中的万物万象 |
第一节 消息语境下的万物万象生生大化 |
第二节 消息生卦启示下的万物万象产生 |
一、卦之变与卦变 |
(一) 筮占中的卦之变 |
(二) 《焦氏易林》中的卦之变 |
(三) 卦变意涵与虞翻之前三种具有卦变意义的学说 |
二、虞翻言及的卦之变 |
(一) 之正导致的卦之变 |
(二) 权变导致的卦之变 |
(三) 旁通导致的卦之变 |
(四) 上下象易导致的卦之变 |
(五) 反象导致的卦之变 |
(六) 八卦消息与十二消息导致的卦之变 |
三、乾坤生六子说及其启示的造化之象 |
四、消息卦生杂卦说启示的万物万象化生亨通之象 |
(一) 一阳而五阴之卦的卦变 |
(二) 二阳而四阴之卦的卦变 |
(三) 三阳而三阴之卦的卦变 |
(四) 四阳而二阴之卦的卦变 |
(五) 五阳而一阴之卦的卦变 |
(六) 一阴而五阳之卦的卦变 |
(七) 二阴而四阳之卦的卦变 |
(八) 三阴而三阳之卦的卦变 |
(九) 四阴而二阳之卦的卦变 |
(十) 五阴而一阳之卦的卦变 |
(十一) 小过与中孚的特例卦变 |
(十二) 消息卦生杂卦哲学意义的总小结 |
第三节 旁通开显的万物万象间的动静互通 |
一、六十四卦间的旁通关系及其提出 |
(一) 明确标注“旁通”“通”字眼之例 |
(二) 以“变”“推”表达旁通意涵之例 |
(三) 暗用旁通之例 |
(四) 以“反”指“旁通”之例 |
(五) 以“震巽特变”指震巽旁通之例 |
(六) 六十四卦间旁通关系的确立 |
(七) 旁通说之提出的思想渊源 |
二、现在之维下本卦含藏涵摄贯通旁通卦所符显的天道人事旁通之象 |
三、时间过程维度下旁通卦通往本卦所符显的天道人事旁通之象 |
(一) 以旁通卦比通往本卦大有为例 |
(二) 以旁通卦豫通往本卦小畜为例 |
四、时间过程维度下本卦通往旁通卦所符显的天道人事旁通之象 |
(一) 以本卦豫通往旁通卦小畜为例 |
(二) 以本卦蛊通往旁通卦随为例 |
五、旁通的哲学意蕴 |
第四节 反象、上下象易、互体连互、半象等下的万象多重面相 |
一、反象下的万象面相 |
(一) 互反之象相互对显彼此之象 |
(二) 反象所带来的卦爻符显万象之变 |
(三) 反象的易学哲学启示 |
二、上下象易下的万象面相 |
(一) 上下易象所带来的卦爻符显万象之变 |
(二) 上下象易的启迪 |
三、互体连互与半象下的万象面相 |
(一) 虞翻之前以互体连互之象诠释《易》象的先例 |
(二) 虞翻在诠释《易》象时对互体连互之象的抉发 |
(三) 互体连互在《易》象抉发中的意义 |
(四) 半象昭示的天道人事诸象半显而未全显的可能面相 |
(五) 半象的运用与被掩蔽的思想之光 |
第四章 消息语境下“大衍筮法”的重建 |
第一节 虞翻所释“大衍筮法”之具体操作 |
第二节 大衍之数以数涵象 |
一、大衍之数源自天地之数,内涵天地之象 |
二、大衍之数内涵五行诸象 |
三、大衍之数内涵日月运转下的阴阳消息之象 |
四、大衍之数一体未分,内涵天地未分的宇宙本原太一之象 |
第三节 筮占操作以数显象 |
第五章 消息大化语境下的人文易世界愿景 |
第一节 阴阳消息的善恶意蕴 |
一、《易传》开示的造化之善 |
二、虞翻之前阴阳术数、天文历法中阴阳的德刑意义 |
三、阳息的生生之善与阴息消阳的肃杀之恶 |
(一) 天道阳息的生生之善 |
(二) 阴息消阳的肃杀之恶 |
第二节 消息所成的阴阳本然之位与位的价值应然 |
一、《易传》位正、位失的价值理念 |
二、虞翻之前京房、郑玄、荀爽的位正、位失说 |
(一) 京房的位正、位失说 |
(二) 郑玄的位正、位失说 |
(三) 荀爽的位正、位失说 |
三、消息与阴阳之位的确立 |
(一) 日月运转、阴阳消息与六虚之位 |
(二) 位的正与失与失位的动之正 |
四、既济定的理想境地与美好愿景 |
(一) 阴阳消息造化创生的理想境地 |
(二) 人事关联天道的既济定理想境地 |
(三) 制度建设在营造人文天下理想愿景中的作用 |
(四) 精神感通在通向人文天下理想愿景中的效用 |
(五) 虞翻既济定理想愿景与荀爽成既济意涵的差异 |
(六) 既济背后的忧思 |
(七) 成既济定说简评 |
第六章 《周易》虞氏学思想衡评 |
第一节 集汉代象数易学之大成的虞翻 |
第二节 《周易》虞氏学的贡献、影响与不足 |
一、突出贡献 |
二、重大影响 |
三、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苏轼“易史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苏轼“易史互动”思想的背景 |
一、两汉以来“易史互动”的发展 |
二、宋初以来“易史互动”的成果 |
三、蜀地文化与苏氏家学中的“易史互动”因素 |
小结 |
第二章 以史证《易》——苏轼“易史互动”思想的基础 |
一、“左氏为尊” |
二、“有裨时政” |
三、“畅明性情” |
小结 |
第三章 以《易》解史——苏轼“易史互动”思想的升华 |
一、从“忧患”到“见盛观衰” |
二、从“通变”到“知时而变” |
三、从“天人”到“理势自然” |
小结 |
第四章 “文入易史”——苏轼“易史互动”思想的补充 |
一、苏轼“易史互动”思想中的文学因素 |
二、苏轼文学品格与“易学互动”的共通之处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以礼经世视域下的张惠言易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综述 |
二、本文的研究立场与方法 |
第一章 张惠言的生平与着作 |
一、家庭环境 |
二、生平经历 |
三、易学着述 |
第二章 以礼经世的治易课题 |
一、实学大兴的时代思潮 |
二、常州地域的学术生态 |
三、现实治理的危机因素 |
第三章 乾元消息的易道图式 |
一、汉宋易道梳理 |
(一) 汉学的消息之道 |
(二) 理学的形上易道 |
二、张惠言乾元立消息的易道 |
(一) 以消息继承汉代易道 |
(二) 以乾元转化宋代易道 |
三、乾元消息之道的潜存、展开和回归 |
(一) 乾元潜存 |
(二) 乾元展开 |
(三) 乾元回归 |
第四章 礼象知易的解易进路 |
一、前代治易理路的反省批判 |
(一) 推象应事的逻辑 |
(二) 以理解易的弊端 |
(三) 术数之失的警醒 |
二、礼象知易进路的继承创新 |
(一) 易者礼象说的提出 |
(二) 郑易取象狭隘的弊端 |
(三) 虞易取象与郑氏礼象之互补 |
第五章 以礼经世的易学旨归 |
一、礼治典籍的厘定 |
(一) 《三礼》不足 |
(二) 易为礼治之书 |
二、彰显周代受命的易卦 |
三、易卦所蕴含的各类礼象举例 |
(一) 吉礼之象 |
(二) 凶礼之象 |
(三) 军礼之象 |
(四) 宾礼之象 |
(五) 嘉礼之象 |
第六章 乾元用九的经世期许 |
一、天人问题的易学解读 |
(一) 汉易的本天立人模式 |
(二) 宋易的内圣外王模式 |
(三) 张惠言的乾元用九模式 |
二、作《易》圣人视阈中的乾元用九 |
(一) 庖牺以变通治世 |
(二) 文王以敬德治世 |
(三) 孔子以正性命治世 |
三、乾元用九的现实实践 |
(一) 治理阶层的建构 |
(二) 民生与教化 |
第七章 张惠言学术成就与评价 |
一、疏通汉易颛门之学 |
二、易、礼会通的经世之学 |
三、以经学家而为文学 |
四、孤经绝学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帛书《易传》德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帛书《易传》德义观的巫史渊源 |
2.1 占筮在春秋后期的解释方法 |
2.2 “以德占易”的易学转向 |
第3章 帛书《易传》“德义”概念的两个维度 |
3.1 “德义”的天道原理 |
3.2 “德义”的现实依凭 |
3.2.1 个体行为的道德 |
3.2.2 群体道德的教化 |
第4章 帛书《易传》的“德义”政治观 |
4.1 国君之“义”与大夫之“义”的区别 |
4.2 “德”与“义”在政治上的体用表现 |
第5章 帛书《易传》的德义观与损益、吉凶观念的联系 |
5.1 德义观的吉凶观念 |
5.1.1 吉始而凶终,吉终而凶始 |
5.1.2 观天地之变,观己之得失 |
5.2 德义观在损益思想内的体现 |
5.2.1 天地的生生之道 |
5.2.2 人道之损益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张载与程颐易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一) 张载学术和张载易学研究现状 |
(二) 程颐学术和程氏易学思想研究现状 |
(三) 关于张载与二程易学思想比较研究 |
(四) 存在问题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本文的结构和内容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张载、程颐的生平、着述以及学术历程 |
第一节 张载、程颐生活的时代背景 |
一、佑文抑武的国策 |
二、应对“三冗”的改革思潮 |
三、张载、程颐与北宋中后期的改革与党争 |
四、三教并用的宗教政策和佛老二教对儒学的挑战 |
五、宋初的经学变古 |
第二节 张载的生平、着述以及学术历程 |
一、张载的家世生平——少孤自立,无所不学 |
二、张载的着述——仰读覆思,晬盘示儿 |
三、张载的学术历程——独辟蹊径,勇于造道 |
第三节 程颐的生平、着述以及学术历程 |
一、程颐的家世和生平——名门大姓,幼有高识 |
二、程颐的着述——治易不辍,精益求精 |
三、程颐的学术历程——尊严师道,踽踽独行 |
第四节 张载和程颐的生活世界比较 |
第二章 张载与程颐的易学观比较 |
第一节 概述 |
一、易学史回顾 |
二、《周易》概述 |
三、易学观概述 |
(一) 《周易》的作者 |
(二) 《周易》的性质 |
(三) 论易之三义 |
(四) 言象意与气数理 |
(五) 治《易》之法 |
(六) 治《易》宗旨 |
第二节 张载的易学观 |
一、圣人作《易》 |
二、《易》为君子谋 |
三、易,造化之谓也 |
四、象示气之聚散,数示气化之序 |
五、观《易》必由《系辞》 |
六、《易》乃是性与天道 |
(一) 阐发天道性命 |
(二) 排拒佛老空无 |
(三) 弘扬君子之道 |
第三节 程颐的易学观 |
一、圣人作《易》,后学乱经 |
二、随时变易以从道 |
三、易,变易也 |
四、有理则有气,有气则有数 |
五、不明义理,不可治经 |
六、易,尽天理而已 |
(一) 直承孔孟,阐发时义之大义 |
(二) 随时变易以从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
(三) 推阴阳消长之理,明君臣进退之道 |
(四) 排拒佛老 |
第四节 张载与程颐易学观比较 |
第三章 张载与程颐的释易体例比较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张载的释易体例 |
一、一爻为主的卦主说 |
二、三阳三阴卦之泰否卦变说 |
三、过中之戒与爻位说 |
四、当位说 |
五、承乘比应说 |
第三节 程颐的释易体例 |
一、成卦之义说 |
(一) 二体成卦说 |
(二) 一爻或二爻成卦说 |
(三) 乾坤卦变说 |
(四) 以卦形成卦 |
二、爻象说 |
(一) 爻位说 |
(二) 当位说 |
(三) 承乘比应说 |
(四) 卦才说 |
三、阴阳消长说 |
四、随时取义说 |
第四节 张载与程颐释易体例比较 |
第四章 张载与程颐的易学思想比较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张载的易学思想 |
一、“一物两体”的太极说 |
二、以虚气释三才 |
三、以虚气释三才之道 |
四、以有形/无形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
五、以太和絪缊释“一阴一阳之谓道” |
六、以“有渐”“就约”相结合释“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
第三节 程颐的易学思想 |
一、天地亦物的三才说 |
二、三道惟一道的三才之道说 |
三、以理本论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
四、以“所以阴阳者道也”释“一阴一阳之谓道” |
五、“三事一时并了”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说 |
第四节 张载与程颐易学思想比较 |
第五章 张载、程颐的易学特点及其对儒家后学的影响 |
第一节 张载易学的特点及其对儒家后学的影响 |
第二节 程颐易学的特点及其对儒家后学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船山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和术语释义 |
1.2 研究方法及总体设想 |
1.3 船山易学学术史回顾 |
第2章 船山对前人易学的批判性总结 |
2.1 对汉易的全盘否定 |
2.1.1 《周易》“别传”——京房易 |
2.1.2 易纬与阴阳灾异 |
2.1.3 仿易之作非易学 |
2.2 对宋易的批判继承 |
2.2.1 “洛书”属于《洪范》系统 |
2.2.2 卦序及错综思想 |
2.2.3 邵雍及“图书”派 |
小结 |
第3章 船山易学的建构 |
3.1 乾坤并建 |
3.1.1 乾坤并建中的“本体论思维” |
3.1.2 乾坤为体,六十二卦为用 |
3.1.3 乾坤并建中的“十二位阴阳” |
3.1.4 “乾坤并建”的德义内涵 |
3.1.5 “乾坤并建”即阴阳二气之合一 |
3.2 四圣同揆 |
3.2.1 “四圣之易”为易之正宗 |
3.2.2 “以传注经”的方法论 |
3.3 占学一理 |
3.3.1 “占易”与“学易” |
3.3.2 人谋与鬼谋的关系 |
3.3.3 《大象传》——君子学易之“专着” |
3.4 变常互涵 |
3.4.1 礼为常,易为变 |
3.4.2 象为常,数为变 |
3.4.3 理为常,占为变 |
3.5 形上形下,贯通于“有” |
3.5.1 虚实之辨 |
3.5.2 道器之辨 |
3.5.3 理气之辨 |
小结 |
第4章 船山易学的精神 |
4.1 刚健不息,勤勉不懈 |
4.1.1 “复”道精进 |
4.1.2 养“蒙”不懈 |
4.2 知险而进,止而不塞 |
4.2.1 “蹇”难亦进 |
4.2.2 “艮”止亦动 |
4.3 生生不息,变动不居 |
4.3.1 性日生日成 |
4.3.2 过程性思维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西汉易学卦气说研究 ——以孟喜、焦赣、京房和《易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西汉易学卦气说研究现状述评 |
二、本文研究的对象、问题、路径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卦-气”考辨与卦气说的早期形态 |
一、“卦气”涵义与卦气说思想萌芽 |
(一) “卦气”涵义与卦气说的“起源”问题 |
(二) “气”的词源学考溯及其与“乾”(三)的关系 |
(三) 四正卦的雏形:“天气”四方风与“地气”四方土 |
(四) 《周易》古经中的卦气说痕迹 |
二、卦气说的早期形态:春秋战国至汉初 |
(一) 今本《易传》与《子夏易传》中的“卦气”说 |
(二) 帛书卦气说与清华简卦气说 |
(三) 作为《易》之古义的卦气说在汉初易学与文献中的传承 |
三、孟喜卦气说:西汉易学卦气说的历史出场 |
(一) 孟喜的经学背景 |
(二) 六十四卦卦气说:四正、十二消息与六日七分说 |
(三) 卦气常道的展现:卦气七十二候 |
(四) 孟喜卦气说沟通天人的经学价值 |
第二章 焦延寿“焦林值日”卦气说 |
一、焦延寿的易学人生与境界 |
(一) 易学传承与平淡人生 |
(二) “不教而化”的易家善政 |
(三) “通达隐几”的易学境界 |
二、《焦氏易林》的易学建构 |
(一) 《诗经》与《易经》的合璧 |
(二) “以史证易”与“隐”“显”之间 |
(三) “焦林值日”与“意合神明” |
三、《易林》卦变与“焦林值日”卦气说内涵 |
(一) “之卦”考辨:先秦“变卦”与《易林》“之卦” |
(二) “焦林值日”卦气说内涵 |
四、卦气说视域中的《易林》繇辞 |
(一) 《易林》卦气、繇辞与吉、凶、悔、吝的生存境遇 |
(二)《易林》吉辞:卦气和顺其辞吉 |
(三) 《易林》凶辞:卦气乖逆其辞凶 |
(四) 《易林》悔吝之辞:卦气生生不息,君子修德合道 |
第三章 京房八宫卦气说 |
一、京房之学与京房之死的文化反思 |
(一) 京房其人其书与易学灾异说的突显 |
(二) 京房的政治生涯:占验灾异与考功课吏法 |
(三) 京房之死作为以学干政的个人悲剧 |
(四) 基于士人干政的历史性考察 |
(五) 从京房之死看天人之学的政治困境与文化悲剧 |
二、从京房飞伏说看卦气说文化渊源 |
(一) 京房飞伏说的主要内容 |
(二) 京房飞伏说对阴阳学说的开拓和发展 |
(三) 京房飞伏说的卦气说蕴涵 |
三、京房八宫卦气说的基本框架:六十四卦卦气说与六子卦气说 |
(一) 六十四卦卦气说之流变与京房八宫六十四卦卦气说 |
(二) 京房六十律及其卦气说蕴涵 |
(三) 京房六子卦气说 |
四、京房八宫卦气说的深层建构:纳甲纳支与五行六亲 |
(一) 京氏八宫及其对卦气说的改造 |
(二) 八宫纳甲纳支的卦气说蕴涵 |
(三) 京氏五行与六亲:八宫卦气的落实与展现 |
第四章 《易纬》卦气说:西汉易学卦气说的集成与升华 |
一、《易纬》及其经学特征 |
(一) 经学兴盛与谶纬之学 |
(二) 《易纬》其书及其经学特征 |
二、《易纬》八卦卦气说与五常、爵位 |
(一) 深化八卦卦气说图式的气化生成理论 |
(二) 四门、五常与爵位 |
三、《易纬》六十四卦卦气说 |
(一) 《易纬》对六十四卦卦气说新发展 |
(二) 天人对应与卦气灾异 |
四、《易纬》卦气说的形上追溯 |
(一) 卦气生化: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的分判与卦、气、数的熔铸 |
(二) 从“易”之四义到“易”之三义 |
(三) “象者,气也”与形上追溯的形象表达 |
五、《易纬》卦气常变与历史哲学 |
(一) 阴阳灾异与《易纬》中的卦气常变 |
(二) 圣人观与历史哲学 |
结语:西汉易学卦气说的学术意义:历史与未来 |
(一) 运思于天人之际:西汉易学卦气说的哲学史意义 |
(二) 卦气说与古代历法的建构 |
(三) 中西历法之争与卦气说的衰落 |
(四) “生生之谓易”:西汉易学卦气说价值再审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着作 |
附件 |
(10)《文心雕龙》与《易》卦关系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文心雕龙》与《周易》关系研究现状述评 |
第二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刘勰文学起源论与《易》卦关系 |
第一节 “道之文”的象征意义分析 |
第二节 “太极”:人文发展的逻辑起点 |
第三节 卦象:幽赞神明的文化符号 |
第二章 刘勰的“风格学体系”与《易》卦关系 |
第一节 “八体”与“八卦”的对应关系 |
第二节 作家个性分类与八卦关系 |
第三节 “八性”、“八体”与“八卦”的关系 |
第四节 “触类以推,表里必符”的风格学体系与六十四卦的关系 |
第三章 “创作论”与《易》卦关系(上) |
第一节 《神思》篇与《乾》卦关系 |
第二节 《通变》篇与《恒》卦关系 |
第三节 《定势》篇与《艮》卦关系 |
第四节 《熔裁》篇与《损》卦关系 |
第五节 《养气》篇与《无妄》卦关系 |
第六节 《指瑕》篇与《小过》卦关系 |
第四章 “创作论”与《易》卦关系(下) |
第一节 《情采》篇与《泰》、《否》两卦关系 |
第二节 《风骨》篇与《姤》、《央》两卦关系 |
第三节 《隐秀》篇与《明夷》、《晋》两卦关系 |
第四节 《附会》篇与《既济》、《未济》两卦关系 |
第五节 《总术》篇的地位和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易道“无咎”论要(论文参考文献)
- [1]帛书《易传》“观其德义”研究[D]. 李方舟. 山东大学, 2021(02)
- [2]《周易》虞氏学思想研究[D]. 王贻琛. 山东大学, 2021(11)
- [3]苏轼“易史互动”研究[D]. 于子强. 青岛大学, 2020(02)
- [4]以礼经世视域下的张惠言易学思想研究[D]. 陈凤英. 山东大学, 2019(02)
- [5]帛书《易传》德义观研究[D]. 李强. 湖南大学, 2019(07)
- [6]张载与程颐易学比较研究[D]. 李学卫.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7]船山易学研究[D]. 刘明山. 辽宁大学, 2017(02)
- [8]西汉易学卦气说研究 ——以孟喜、焦赣、京房和《易纬》为中心[D]. 刘春雷. 山东大学, 2016(03)
- [9]易解李白刍议[A]. 康怀远. 中国李白研究(2016年集)——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七届年会暨李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5
- [10]《文心雕龙》与《易》卦关系探微[D]. 李长庚. 西北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