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延长在美居留期(论文文献综述)
冯薇[1](2021)在《我国技术移民社会融入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际人才竞争加剧,外籍技术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技术人才,成为各国重点关注和引进的对象。近年来,我国引进外籍人才的政策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步构建起了技术移民制度的雏形,技术移民引进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在肯定既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技术移民在入境之后,若得不到必要的支持及引导,其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就会受限,并且难以与移民输入国当地社会建立感情与联系,形成稳定的居留预期,很有可能成为过客。这不仅不利于技术移民为输入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相应贡献,其自身还可能大力发展自己的族裔空间,给社会管理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只有正视技术移民在输入国的生存、发展、融入问题,正视技术移民对输入国带来的挑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可能进一步谋求推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与保障技术移民权益的兼顾统一。当前我国技术移民管理理念相对保守,还局限于行政管理的模式,从移民角度进行多元化管理和服务的意识远未形成,实践中存在“重引进、轻服务”现象。而让技术移民“进得来”仅是人才引进战略的先发步骤,当前的管理模式无法满足留住技术移民、集聚外籍人才的现实需要,我国需要积极探索技术移民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让技术移民“进得来、留得下、融得进”。本文对我国当前的技术移民管理制度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技术移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引入社会融入理论,拟构建出一个多维的技术移民社会融入管理体系分析框架,从不同维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并在文化调试适应维度中设置淡化和消除文化差异的前置性程序。除了要对技术移民的融入能力进行衡量,提升对其自身技能、语言、资金等方面的要求,以增强其入境后的适应能力外,也应为其提供安居服务,理顺其与本地的各种社会关系,破除其社会融入过程中的障碍,促使其更好地融入本地的社会生活。
林孙俊[2](2019)在《当代中国入境非法移民主要类型及治理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入境非法移民的数量也与日俱增。入境非法移民的大量存在,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经济层面上,非法移民会构成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加速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被破坏,同时大量非法移民所带来的地下经济也导致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遭到冲击;政治层面上,一些敏感国家或地区如朝鲜所来的非法移民会引起大量的国际关注,甚至可能造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干预;社会层面上,非法移民限于身份困境的铤而走险会增加违法犯罪行为并扰乱社会治安,等等。国内外对治理问题的研究,往往首先致力于对问题的现象、规律、影响及形成因素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致力于从中找出改进治理方式、提升治理效能的有效途径。但出于国家本位和个人本位之间的冲突,也即国家利益和人道主义之间的负相关性,在非法移民治理过程中往往陷于矛盾的困境,需要充分考虑现实情况的复杂性,进而对国家利益和人道主义的内在张力进行动态把握。从治理视角来看,目前我国非法移民主要的违法行为,可区分为“非法居留”、“非法就业”和“非法跨国婚姻”三大类别。同时,基于难民和非法移民在法律和实际界定中的模糊性,亦可将其纳入研究范围之内。国际难民方面,我国历史上曾三次大规模接纳周边国家难民,主要是由同文同种的华人华侨所组成,积累了丰富的难民接纳和治理经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目前我国有一些身份存在争议的“国际难民”,如朝鲜的脱北者,部分国家和国际组织要求我国政府给与难民待遇,但我国政府拒绝承认。在这一争议的背后,反映出我国难民治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如缺乏专门法律、主管机构和认定标准等。由于这些问题,导致我国政府缺少了难民认定的主动权。非法居留方面,众多非法移民采用持有合法身份入境的方式,进入我国境内后不再按照法律要求进行登记备案。在实际中,由于我国部分城市对出租屋治理方面存在空白、一线警力涉外服务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存在,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管。非法就业方面,由于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导致部分低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存在劳力不足的问题。而周边东南亚等国劳动力密集,且与我国山水相连,入境十分方便,导致近年来大量越南、缅甸等国非法移民进入我国境内非法就业。非法跨国婚姻方面,由于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导致部分农村或落后地区男性择偶困难。在这一背景下,非法跨国婚姻也愈演愈烈,且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以事实婚姻为主,多数没有依法进行婚姻登记;二是以外国女性嫁入我国为主,性别指向单一;三是族群通婚比例高,特别是边境地区的跨境民族通婚较多;四是具有明显的商品交换性质。基于对四类非法移民行为的具体研究,发现我国在非法移民治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包括:相关法律缺乏体系化,存在着较大的滞后性,处罚力度也相对偏轻;管理体制方面,管理主体分散,专业化程度不够,硬件建设水平还有待提高,管理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缺口,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管理人员方面,外语等专业化素质水平还有待提高。目前,非法移民所引发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18年3月份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其中明确指出将组建移民管理局,由公安部负责管理。移民管理局的主要职责中,亦包括牵头协调“三非”外国人治理和非法移民遣返工作。从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看,非法移民问题如果得不到重视,长期发展下去将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甚至成为全民关注的重要政治主题。目前我国的非法移民问题尚不严重,但有必要未雨绸缪,加强管理。一是加快立法进程,推进《移民法》出台;二是依托移民管理局,构建统一的移民管理体制;三是加大国际合作力度,协调国际力量处置非法移民问题;四是依托部分边境地区开展移民试点工作。
何其奇[3](2019)在《我国外国劳工引入和就业管理制度研究 ——以美国相关制度为镜鉴》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外国劳工选择进入我国劳动力市场,为我国的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但是,来华的外国劳工规模扩大的同时,外国劳工的就业管理问题也日益复杂。目前,我国没有一部形式意义上的关于外国劳工引入和就业管理的综合性法律,相关内容主要规定在各类部门规章和规定中。涉及外国劳工的管理部门较多,但具体管理外国劳工的工作中缺乏明确的管理主体,各部门之间也缺乏联动合作,出现信息未共享、沟通不通畅的问题。从法律规范来看,部分规定内容不再满足外国劳工就业管理的需要;从管理工作来看,现有的管理模式难以有效全面的管理外国劳工引入和就业行为。因此,外国劳工的引入和就业管理制度亟待完善和更新,以便管理工作的更好开展,提高外国劳工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产生的效益。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外国劳工在我国就业的现状,包括三种就业类别以及外国劳工在我国的地理和行业分布状况,总结出外国劳工在我国行业分布广泛,良莠不齐的现状。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现行的外国劳工引入和就业管理法律制度。首先是从制度发展、引入分层和引入许可三个方面分析现阶段我国外国劳工引入的制度。其次从制度发展,适用主体和就业许可申请、审批与变更三个层次分析现阶段我国外国劳工的就业管理制度。再次,总结目前我国对外国劳工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利保护的情况,最后发现现行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为下文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做铺垫。第三部分介绍了美国的外国劳工法律制度,包括外国劳工引入和就业管理两大方面,重点分析了劳工证申请制度、劳动力市场测试制度和雇主查证制度,在此基础上,剖析美国对外国劳工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权利保护的现状,总结出完善我国外国劳工引入与就业管理制度的经验。第四部分从构建我国新型外国劳工引入和就业管理制度出发,从引进方式到管理部门,从签证种类到外国劳工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利,为完善我国的相应制度提出建议。
徐红彦[4](2015)在《美国临时技术劳工计划研究 ——以H-1B劳工计划为中心》文中认为二战后,随着冷战的升级和美国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美国政府在修改移民法的同时,设立了H类临时技术劳工计划。在此后的30多年间,美国政府根据其国内外形势的需要,又先后设立了以J类签证和L类签证为代表的其他性质的临时劳工计划。这些计划的设立与完善,成为美国吸引外来技术人才的重要支柱,并与移民政策中吸引永久性技术移民的条款一起,构成了战后美国人才吸引战略的双轨制度。然而,国内学界虽然早已对美国永久性移民政策和相关问题多有涉足,但对于这些重大变革,特别是发挥了同等重要作用的临时技术劳工计划,仍然缺少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以国内外学术成果为前提,选取颇具代表性的H-1B临时劳工计划为研究对象,以H-1B签证的设立和政策发展为主要脉络,通过对美国政府文献、统计数据及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研究,试图全面展现美国H-1B劳工计划的历史变迁及其对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对整个美国临时劳工计划体系进行一定研究。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重点、难点及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视角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和不足。第一章追溯美国临时技术劳工计划发展的历史脉络,包括二战前以引进非熟练工为主,设立的契约工、合同工、农业季节工等临时劳工计划。二战后美国在《1952年移民法》中设立H类非移民签证,用于吸引外籍科技人才,并制定了L类、J类等多种工作类签证计划,逐步建立了临时技术劳工引进制度。在主旨上,本章为读者认识主题提供了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与语境。第二章介绍20世纪90年代H-1B临时技术劳工计划的确立及其时代背景和原因,包括国会在1990年移民法中对H类劳工计划进行的改革与动机,与其他移民条款的关系等。在此基础上,对国会在1998年和2000年两次调整H-1B计划的过程、内容和原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分析了H-1B临时技术劳工计划的实施情况及其效用,包括H-1B签证的数量和入境劳工的特征分析等,再有对H-1B劳工计划中几个突出的问题,如数量最多的印度H-1B劳工、临时劳工向永久移民转化、技术劳工引进与本国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论述。第四章论述H-1B临时劳工计划的各种争议,包括美国社会各界对H-1B计划的不同态度,争议最激烈的H-1B签证限额数量问题、H-1B劳工对本土劳工影响问题等。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概括和总结,包括以H-1B计划为代表的美国临时技术劳工制度的发展,H-1B计划的建立、实施和效用,在此基础上揭示美国移民政策的本质,以及该计划对中国在制定人才吸引战略上的经验借鉴。
李世军[5](2012)在《我国跨境就业立法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劳动力这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国际间频繁流动。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而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导致劳动力结构性短缺,这也成为跨境就业的重要诱因。当代综合国力的竞争突出地表现为高科技人才的竞争,导致各国纷纷出台政策防止本国人才流失,并大力吸引他国高科技人才,而高科技人才的跨国流动本质上也属跨境就业。我国当前的法律或政策文件已不能完全适应跨境就业实践发展的需要,急需修改、补充、整合并提高立法层次。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运用移植性研究与适合性研究相结合、实证性研究与假设性(规范性)研究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以及问卷和访谈调查相结合等方法,在明确界定跨境就业法概念后,首先对跨境就业法律制度进行国际考察从而获得完善我国相应法律制度的有益启示,其次分别对我国出境就业和入境就业立法现状进行梳理并指出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制定《跨境就业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最后对我国《跨境就业法》建议稿纲要进行了论证。关于跨境就业立法的相关概念与原理。与跨境就业相关的概念有移民、国际劳工移民、对外劳务输出、国际劳务合作、对外劳务合作、外派劳务、境外就业、跨境工作、自然人流动等,必须对此进行辨析,以准确界定跨境就业的内涵和外延,并以此为基础阐明跨境就业法和跨境就业立法的含义。跨境就业的相关经济学原理主要包括劳动力商品理论、国际分工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人力资源理论、人口迁移推拉理论、劳动力市场双重部门理论等。跨境就业立法是指规范跨境就业的管理部门、政策支持、中介机构管理、就业者培训、就业合同、就业者权益保护等内容的法律规范、由此形式的法规体系以及制定法律规范和构建法规体系过程中所采用的立法技术的整体。关于跨境就业法律政策的国际考察与启示。在出境就业法律制度方面,菲律宾、孟加拉国、泰国和巴基斯坦等国是劳务输出强国或大国,其普遍的做法有:对劳动力出境就业设立了专门的政府管理机构、加强境外就业市场的研究和开拓、建立有效的私营招募机制并鼓励出境就业渠道多样化、重视对出境就业者进行培训、实施有利于出境就业的便利措施和财政支持政策、注重保护出境就业者权益、制定和不断完善出境就业法律法规等。在入境就业法律制度方面,世界两大经济体同时其劳工移民制度比较完善的美国和欧盟以及中国出境就业主要目的地日本和韩国值得考察,这些国家和地区可资我国借鉴的制度精华包括劳动力市场测试、职业清单、年度配额、独立工作签证、积分评估、雇主担保、外国人身份转换、促进融合等制度。关于我国出境就业立法的文本与问题。主要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并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征求实务界的意见,对出境就业方面比较重要的法律和政策文本(含草案和征求意见稿)进行条文分析,揭示了出境就业法律制度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立法层次低,缺乏权威性;因事立法,随意性强,形式散乱:主管部门设置不当,管理职责模糊不清;经营企业与为其提供配套服务的机构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连结经营企业、境外雇主和劳务人员三方的合同性质定位不明;经营企业与劳务人员的权利义务配置不平衡等。关于我国入境就业立法的文本与问题。主要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入境就业方而比较重要的法律和政策文本(含草案和征求意见稿)进行条文分析,揭示了入境就业法律制度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缺少效力层次较高和统一调整的基本法律制度:法律文件内容过时、简单粗放、缺乏透明:立法目的表述不当,为管理而管理;外国人在中国就业与外国专家在中国工作关系不清;外国人入境就业手.续繁琐;未能吸收发达国家有关外国人就业法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制度精华等。关于我国制定《跨境就业法》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具体理由。客观现实背景和法制背景决定了我国制定跨境就业法的必要性。相关的理论研究基础和立法活动基础又使得我国近期内制定一部综合性的跨境就业法具有很大可能性。我国应制定一部统一的《跨境就业法》的具体理由包括:出境就业和入境就业在制度构建上存在共性;符合我国近年来总体立法进程的方向;与跨境就业制度直接相关的法律文件制定过程的启示;法典模式是立法的高级形态;可以为跨境就业楷提供最高层级的立法保护;便于学习和执行。关于我国《跨境就业法》建议稿的纲要与说明。建议稿纲要由涉及理论和实务界分歧较大之处或可能属于制度创新之处等问题的的重要和关键条文组成。其具体内容包括总则、出境就业、入境就业、法律责任及附则四个方面。纲要的提出及其理由说明是本论文前几部分内容的总结、引申和运用。纵观全文,根据我国将会出现劳动力大出大进的特有国情,并考虑到出境就业和入境就业在制度构建上存在共性以及我国近年来总体立法进程的启示等理由,首次将跨境就业区分为出境就业和入境就业,在理论上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进而提出制定一部统一调整的法典,这是他人研究中未论及之处。同时,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经验,并对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文本和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细致梳理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稿的纲要并加以扼要说明,这也是本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陈积敏[6](2011)在《全球化时代美国非法移民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作为国际移民的一个组成部分,非法移民也因技术的革新以及观念的改变,呈现出愈发扩大、分散的趋势。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美国成为世界非法移民,尤其是拉美地区非法移民的主要目的国。美国非法移民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可控阶段和严重化阶段。当前美国非法移民仍处于严重化阶段,这些非法移民既具有传统特点,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1)非法移民数量仍然巨大,但近年来有所下降;(2)非法移民在美滞留时间延长;(3)非法移民的分布总体上表现出集中性特点,但分散性趋势愈加明显;(4)非法移民对美国劳动力市场影响有限。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考察,美国非法移民的诱发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动因、政治动因和社会动因,其中经济动因是最主要因素。非法移民在美国有着较为长期的发展历史,对美国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涵盖了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内政外交等领域,其中对美国工资水平、就业市场等方面的影响尤其令美国人关注,同时也富有争议性。面对数量巨大的非法移民群体,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国内单边治理与国际合作治理两种渠道来控制和管理非法移民,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国内治理:首先,美国政府通过移民立法,构建起非法移民治理的法律框架;其次,美国政府通过两种主要方式,即以加强边界执法力量和国内执法力度的刚性治理与以“合法化政策”和“客工计划”等为主体的柔性治理,试图发挥出“封堵”、“挤压”和“疏导”功能,以达到控制和管理非法移民的目标。然而,这些治理措施的效果却并不理想。这主要由两个方面因素所致:(1)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使得经济上的“推-拉”作用始终是国际非法移民的主要诱因。(2)美国国内的体制性问题,这不仅表现在美国移民体系方面,也体现在美国国内的政治体系方面,如利益集团、政治极化现象等等。这些因素使得美国政府在治理非法移民过程中难以形成合力,严重制约了治理措施的实施效果。总之,美国非法移民治理之路任重而道远。
胡勇[7](2011)在《冷战后美国对华人权政策的国内政治分析(1989-1996)》文中提出冷战后的美国对华人权政策从1989年到1996年经历了罕见的戏剧性变化:从布什政府上台之初的“安静外交”,到天安门事件后的“惩罚外交”,从克林顿就任伊始的“挂钩外交”,到不久之后的“脱钩”和对华人权新政策。这一时期的美国对华人权政策充分展现了国内外因素对美国外交决策的影响力,值得学者重视和深入研究。本文从美国国内政治的视角出发分析冷战后的美国对华人权政策。影响美国对华人权政策的主要国内变量包括思想观念和决策程序两大部分,前者主要涵盖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理念辩论,后者主要涉及总统与国会的权力斗争,同时也不能忽视非政府组织、利益集团、新闻媒体、大众舆论等外部行为体对政策的塑造作用。而在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人权关切与其他重大国家利益之间的取舍也是一个困扰决策者的重大变数。通过研究,本文发现:(1)在指导美国对华人权政策的外交理念的辩论中,理想主义虽一度占得上风,但现实主义还是重新占据了主导美国对华人权政策的优势地位。美国对华人权政策是平衡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产物,但后者的影响更加突出。(2)在制定美国对华人权政策的行为主体的斗争中,国会的优势虽一度被放大,但总统毕竟是最重要的外交事务决策者,他仍然能够排除国会和其他行为体的干扰,继续主导美国对华人权政策。(3)在实施美国对华人权政策的利益偏好的排序中,人权关切虽一度占据优先地位,但事实证明,当追求人权目标需要以美国的其他重大国家利益为代价时,这项人权政策就是不可持续的。在经历了1989年至1996年的剧烈震荡后,美国对华人权政策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平衡和稳定的时期,即主要由总统主导、更体现现实主义精神,更注重与美国其他外交政策目标相协调。美国对华人权外交政策的这种务实走势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吴宛稚[8](2008)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留学生接收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形式——留学教育也发展迅速,而且在新形势的影响下,留学教育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集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于一身,更成为国家扩大影响力的利器。因此,世界各国纷纷重视并积极发展留学教育,中国也是如此。90年代以来,我国来华留学教育发展迅速,不仅来华留学生数量大幅增加,留学生层次也明显提高。但是,理论研究却才刚刚起步,来华留学政策也还不够系统、规范。因此,通过比较研究其他国家留学教育的经验和政策,努力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理论系统指导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是当前来华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二战以后美国留学教育发展迅速,也成为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直至现在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理论系统,而且历年来美国接收的留学生数是世界上最多的,这不仅有赖于其自身优质的教育体制、先进的科研及学术水平和世界经济中的显着地位,也得益于其发展留学教育的政策措施。因此分析其留学政策,有利于我们制定合理科学的来华留学政策,进一步丰富理论系统。本文首先从留学生规模、来源国、专业选择、留学生层次、院校分布等方面介绍了90年代以来美国留学生接收的基本状况;其次,介绍了“9.11”事件前后两个时期美国的国际国内背景,然后具体介绍了签证、学费、奖学金、入学及打工等政策的内容,分析各自相应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进而结合之前所介绍的留学生接收状况的变化,分析这些具体政策产生的结果,并分析影响政策制定的各种因素。最后,结合美国当前留学生接收政策,对未来美国留学生教育及政策的发展进行展望和预测,并对来华留学教育提供了几点建议。
张传明[9](2006)在《冲突、调适与融合:美国华人认同变迁(1849—1979) ——以加州华人为中心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加州华人为中心,将美国华人认同问题分为“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及“族群认同”三种基本类型,主要研究华人认同在具体内涵、认同指向等方面的历史演变,同时探讨影响华人认同选择的因素,三种基本类型认同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19世纪末以前,华人较全面认同于家乡中国,可谓之“传统之传承”;19世纪末至二战结束,土生华人及中国民族主义等因素的出现,促使华人认同呈现出全新内涵,华人族群在分化中整合;二战以来,整体而言华人开始“就地扎根”,文化融合、政治归化及华人族群内部的“多元化”与跨族群泛亚裔整合成为总体趋势。无论华人对其认同作何种选择,都是他们对当时社会环境的适应,其认同演变路径是移植→传承→冲突→调适→融合。今后,华人在融入主流社会的同时,如何使“中华文化”的优秀成分得以代代传承,如何主动融合中美两种文化进而成功创造出一种“新文化”,这已经不只是一个理论上的问题,也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现实问题。
刘超杰[10](2006)在《国际政治中的制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围绕国际政治中的制裁进行研究,重点是从理论上研究制裁和分析总结中国反制裁的措施与经验。论文包括绪论和正文,正文分七章。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意义、目的和研究方法,重点分析国内外研究动态。在此基础上找出论文研究的思路:首先从理论上研究制裁,其次用案例论证,最后重点放在中国反制裁研究上。第一章主要说明和论述与论文有关的两个主要问题。重点说明论文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是国际政治中的制裁;对比说明世界经济中的制裁,以区别它和国际政治中的制裁的不同;分别阐述国际政治中制裁与世界经济中制裁两个不同概念的特征。简单叙述中外古代的制裁,以期使论文在时间上有一个连贯性。第二章主要辨析和论述制裁的诸多内容。重点从理论上研究政治制裁、外交制裁、经济制裁、文化制裁、军事制裁和法律制裁的内涵和特征。并从实践上阐述,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制裁目的不同、被制裁国不同等,如何实施这些制裁。第三章重点探讨制裁效果与反制裁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试图论证每个指标在评价效果上的作用及宏观把握指标体系对评价制裁效果与反制裁效果的意义。第四章是论文的核心。重点研究制裁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分析制裁对制裁国与被制裁国及相关国家关系的影响;依据理论和现实,论证制裁的发展趋势。第五章专门分析联合国的制裁。重点研究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通过制裁,在制止战争与解决人道主义危机、打击恐怖主义和恢复民主政体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第六章专门讨论美国的制裁。重点研究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为了维护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利益和称霸世界,对与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不同的国家进行的制裁;分析美国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如何拿起制裁大棒恃强凌弱的。第七章是论文研究的落脚点。用浓重的笔墨分析和研究两大阵营对峙期间美国等国的制裁与中国的反制裁和北京政治风波后美国等国的制裁与中国的反制裁。对两大阵营对峙期间的制裁,重点分析美国等国对中国制裁的过程及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美国对中国制裁变化的原因;探讨在对中国的制裁过程中,美国与其盟国既合作又斗争的深刻原因;重点研究面对长达20多年的制裁,中国如何采取措施打破孤立和制裁的。对北京政治风波后的制裁,重点研究美
二、如何延长在美居留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延长在美居留期(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技术移民社会融入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2 技术移民的几个基本问题 |
2.1 技术移民的概念 |
2.2 技术移民的特征 |
2.3 技术移民的分类 |
3 我国技术移民管理现状及问题检视 |
3.1 我国技术移民管理现状 |
3.1.1 我国技术移民引进现状 |
3.1.2 我国技术移民管理的立法现状 |
3.1.3 我国技术移民管理实践做法 |
3.2 当前技术移民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1 技术移民管理理念相对滞后 |
3.2.2 技术移民管理相关法律制度未成体系 |
3.2.3 技术移民管理存在“重引进、轻服务”现象 |
3.3 技术移民引进对我国的积极作用 |
3.3.1 有助于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潜力 |
3.3.2 有助于激发本地劳动力市场活力 |
3.3.3 有助于增加优质人力资本存量 |
3.3.4 有助于促进文化交融与互动 |
4 技术移民管理的理论分析 |
4.1 社会融入理论 |
4.1.1 内涵及维度 |
4.1.2 影响因素 |
4.2 社会融入理论与我国技术移民管理的内在逻辑联系 |
4.2.1 与我国技术移民管理目标价值耦合 |
4.2.2 为我国技术移民管理提供方向指导 |
4.2.3 为我国技术移民权利保障奠定理论基础 |
4.3 社会融入理论的功能分析 |
4.3.1 提升我国人才制度的国际竞争力 |
4.3.2 促进我国现代化技术移民制度建构 |
4.3.3 维护社会秩序与推动经济发展的统一 |
5 推进我国技术移民社会融入管理的路径选择 |
5.1 典型国家促进移民融入的做法及其启示 |
5.1.1 美国促进移民融入的做法 |
5.1.2 德国促进移民融入的做法 |
5.1.3 日本促进移民融入的做法 |
5.1.4 对我国的启示 |
5.2 多维技术移民社会融入管理体系建构 |
5.2.1 结构性取位维度 |
5.2.2 社会互动拓展维度 |
5.2.3 文化调试适应维度 |
5.2.4 心理认同归属维度 |
5.3 我国技术移民社会融入管理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当代中国入境非法移民主要类型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二)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入境非法移民问题概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国际移民的基本内涵和法律性质 |
(二)非法移民的概念界定 |
(三)难民的界定 |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非法移民的主要方式与特点 |
(一)“非法移民”发展和演变 |
(二)非法移民的主要方式 |
(三)非法移民的主要特点 |
第三节 入境非法移民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
(一)扰乱市场秩序,增加经济负担 |
(二)破坏社会秩序,引发文化冲突 |
(三)破坏政治稳定,威胁国家安全 |
第四节 两大理论范式下的非法移民治理困境 |
(一)两种理论范式的冲突 |
(二)非法移民治理实践中的两张皮:对内国家利益与对外人道主义 |
(三)动态把握国家利益与人道主义的内在张力 |
第二章 我国的入境非法移民的现状 |
第一节 我国入境非法移民的基本情况 |
(一)非法入境 |
(二)非法居留 |
(三)非法就业 |
第二节 我国入境非法移民的主要特征及产生原因 |
(一)主要特征 |
(二)产生原因 |
第三节 我国入境非法移民的主要族群及其社会分布 |
(一)朝鲜非法移民 |
(二)东南亚非法移民 |
(三)非洲非法移民 |
(四)我国入境非法移民的社会分布 |
第四节 我国入境非法移民带来的危害与挑战 |
(一)朝鲜非法移民带来的政治冲击 |
(二)东南亚非法移民引发的跨国犯罪和破坏经济秩序 |
(三)广州地区非法移民对社会秩序的冲击与破坏 |
第五节 我国入境非法移民的基本类型 |
第三章 我国的国际难民问题及其治理现状 |
第一节 我国大规模接纳难民的历史及经验 |
(一)三次大规模接纳国际难民的历史 |
(二)主要的经验 |
第二节 我国目前入境难民情况及管理现状 |
第三节 我国目前入境难民管理的症结 |
第四章 外国人非法居留及其治理现状——以广州为例 |
第一节 广州市外国人非法居留现状及原因 |
(一)人口特征及分布情况 |
(二)外国人大量聚集广州的原因 |
(三)外国人非法居留广州的因素 |
第二节 广州非法居留外国人的消极影响 |
(一)非法居留的消极影响 |
(二)广州市对非法居留外国人的治理现状 |
第三节 广州外国人非法居留的治理症结 |
(一)广州外国人非法居留管理的存在问题 |
(二)广州外国人非法居留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五章 外国人非法就业及其治理现状——以云南为例 |
第一节 云南省外国人非法就业现状及原因 |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
(二)形成原因 |
第二节 云南省外国人非法就业的消极影响 |
(一)破坏边境管理秩序,威胁国家安全 |
(二)扰乱社会治安秩序,干扰社会稳定 |
(三)抢占国内就业岗位,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
第三节 云南省外国人非法就业的治理症结 |
(一)治理主体单一 |
(二)治理结构分散 |
(三)治理方式单调 |
(四)治理依据不足 |
(五)治理合作不畅 |
第六章 非法跨国婚姻及其治理现状——以中缅、中越为例 |
第一节 中缅、中越跨国婚姻现状及主要特点 |
(一)未按法定程序登记结婚比例较高 |
(二)方向和性别单一性突出 |
(三)族群通婚特征显着 |
(四)边境地区和内陆地区跨国婚姻差别显着 |
第二节 中缅、中越跨国婚姻产生的主要原因 |
(一)中国男女比例失衡 |
(二)地理接近、交通便利、习俗相近 |
(三)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形成了较大的吸引力 |
(四)中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加大了缅甸女性的外嫁吸引力 |
第三节 中缅、中越非法跨国婚姻移民所带来的问题 |
(一)婚姻关系脆弱,家庭结构不稳定 |
(二)跨国婚姻移民面临众多制度性的生存困境 |
(三)对公共卫生安全可能产生较大的冲击 |
(四)引发跨国犯罪行为 |
第四节 中缅、中越非法跨国婚姻移民的治理症结 |
(一)治理环境复杂 |
(二)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
第七章 我国的入境非法移民治理整体状况 |
第一节 我国非法移民治理的体系和实践 |
(一)宏观法律体系 |
(二)具体法律依据 |
(三)治理组织架构 |
第二节 我国非法移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一)法律问题 |
(二)体制方面 |
(三)管理实践方面 |
第三节 我国非法移民治理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对非法移民问题的忽视 |
(二)执行力不足 |
第八章 西方国家的非法移民治理 |
第一节 欧盟的非法移民治理 |
(一)欧盟非法移民治理政策的演变 |
(二)管理行动 |
第二节 美国的非法移民治理 |
(一)美国非法移民治理政策的演变 |
(二)美国非法移民治理的措施 |
第三节 德国的非法移民治理 |
第四节 西方国家非法移民治理的主要经验借鉴 |
第九章 结语 |
第一节 探索对入境非法移民治理的新思路 |
第二节 完善非法移民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三节 构建统一的移民管理体制 |
第四节 加大非法移民治理的国际合作力度 |
第五节 依托部分边境地区开展试点工作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1)着作 |
(2)学位论文 |
(3)其他论文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1)着作 |
(2)论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3)我国外国劳工引入和就业管理制度研究 ——以美国相关制度为镜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外国劳工在我国的就业概况 |
(一) 概念界定 |
(二) 外国劳工在我国就业现状 |
(三) 外国劳工在我国就业类别 |
二、我国外国劳工的引入与就业管理制度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 外国劳工的管理部门 |
(二) 外国劳工的引入制度 |
(三) 外国劳工的就业管理制度 |
(四) 外国劳工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权利保护 |
(五) 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三、美国外国劳工引入和就业管理制度的评述 |
(一) 美国外国劳工管理制度的发展历史 |
(二) 美国的外国劳工管理部门 |
(三) 美国的外国劳工引入制度 |
(四) 美国的外国劳工就业管理 |
(五) 美国外国劳工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权利保护 |
(六) 对我国的启示 |
四、我国外国劳工引入和就业管理制度的完善建议 |
(一) 调整引入政策 |
(二) 建立劳动力市场测试制度 |
(三) 精简整合管理部门 |
(四) 完善外国劳工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权利保护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美国临时技术劳工计划研究 ——以H-1B劳工计划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概念界定 |
(一)选题背景 |
(二)部分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视角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视角和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临时技术劳工制度的确立 |
第一节 美国历史上的临时劳工计划 |
一、殖民地时代的契约工 |
二、《合同劳工法》的实施 |
三、1885年反合同劳工法的实施 |
四、墨西哥季节工人计划(Bracero计划) |
第二节 1952年移民法的颁布与H类签证计划的出台 |
一、临时技术劳工计划的形成及其原因分析 |
二、1952年移民法的颁布与主要内容评价 |
三、H类劳工计划的初步实施与分析 |
第三节 其他临时技术劳工计划的制定与影响 |
一、L类签证计划 |
二、J类签证计划 |
三、F类签证计划 |
第二章 国会改革与H-1B计划的扩大 |
第一节1990年移民法与H类劳工计划的调整 |
一、1990年移民法的产生 |
二、1990年移民法及H类签证计划的改革 |
三、其他新型临时劳工计划的设立 |
四、H-1B劳工计划下的“人才荒” |
第二节 1998-2000年国会围绕H-1B计划的两次改革 |
一、改进H-1B临时劳工计划的实践需求 |
二、1998年《美国竞争力与劳工改善法》 |
三、2000年《21世纪美国竞争力法》 |
第三节 90年代国会频繁改革H-1B计划的原因分析 |
一、美国新经济的奇迹 |
二、国内技术人才的短缺 |
三、双轨制的补充 |
第三章 H-1B劳工计划的实施与效用分析 |
第一节 H-1B劳工计划的扩大及其实施效果的分析 |
一、各类计划中入境的总人数统计分析 |
二、H-1B签证的申请、批准数量分析 |
第二节 H-1B入境劳工的特征分析 |
一、H-1B劳工的国家来源 |
二、H-1B签证申请的特点 |
三、H-1B劳工的职业特征 |
四、年龄和学历特征 |
第三节 关于H-1B劳工的几个问题 |
一、来自印度的H-1B劳工 |
二、H-1B劳工向永久性移民身份的转化 |
三、H-1B签证申请费惠及美国人才培养 |
四、临时技术劳工跨国流动的意义 |
第四章 美国社会各界围绕H-1B计划的辩论 |
第一节 赞成和反对H-1B计划的不同态度 |
一、赞成H-1B劳工计划的声音 |
二、来自反对H-1B签证计划的声音 |
第二节 关于技术劳工市场需求的争论 |
一、正方:存在技术劳工短缺 |
二、反方:不存在技术劳工短缺 |
三、劳动力市场需求与H-1B限额 |
第三节 H-1B劳工对美国劳工的影响 |
一、H-1B劳工与本土劳工工资孰高孰低 |
二、H-1B劳工对本国劳工的影响 |
三、H-1B计划工资问题争议暴露出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我国跨境就业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背景与目的 |
二、选题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论 |
四、主要内容与重点难点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跨境就业立法理论基础探析:概念与原理 |
第一节 跨境就业及其相关概念 |
一、跨境就业的含义 |
二、跨境就业的相关概念 |
第二节 跨境就业的相关原理 |
一、劳动力商品理论 |
二、国际分工理论 |
三、比较优势理论 |
四、人力资源理论 |
五、人口迁移推拉理论 |
六、劳动力市场双重部门理论 |
第三节 跨境就业法与跨境就业立法 |
一、跨境就业法 |
二、跨境就业法 |
第二章 跨境就业立法国外经验借鉴:考察与启示 |
第一节 出境就业法律政策国际考察 |
一、菲律宾 |
二、泰国 |
三、孟加拉国 |
四、巴基斯坦 |
第二节 入境就业法律政策国际考察 |
一、日本 |
二、美国 |
三、欧盟 |
四、韩国 |
第三节 跨境就业法律政策国际考察之启示 |
一、出境就业法律制度之共性 |
二、入境就业法律制度之精华 |
第三章 我国出境就业立法现状分析:文本与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出境就业的种类及若干法律和政策文本评析 |
一、我国出境就业的种类 |
二、我国出境就业若干法律和政策文件分析 |
三、我国出境就业相关立法的征求意见稿评析 |
第二节 我国出境就业法律制度形式上的问题 |
一、对出境就业的多种形式缺乏全面系统的规定 |
二、立法层次低,缺乏权威性 |
三、政策文件内容重复与空白同时并存 |
四、因事立法、随意性强、形式散乱 |
第三节 我国出境就业法律制度内容上的问题 |
一、主管部门设置不当,管理职责模糊不清 |
二、经营企业与为其提供配套服务的机构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 |
三、连结经营企业、境外雇主和劳务人员的合同性质定位不明 |
四、经营企业与劳务人员的权利义务配置不平衡 |
第四章 我国入境就业立法现状分析:文本与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入境就业的种类及若干法律和政策文本评析 |
一、我国入境就业的种类 |
二、我国入境就业若干法律和政策文件分析 |
三、我国入境就业相关立法的征求意见稿评析 |
第二节 我国入境就业法律制度形式上的问题 |
一、政策性文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规范入境就业事务 |
二、缺少效力层次较高和统一调整的基本法律制度 |
三、法律文件缺少适时修正,行文笼统,缺乏透明 |
四、立法目的表述不当,为管理而管理 |
第三节 我国入境就业法律制度内容上的问题 |
一、外国人就业的行政管理部门设置不当 |
二、外国人在中国就业与外国专家在中国工作关系不清 |
三、逆向引导外国人才分布现象突出 |
四、外国人入境就业手续繁琐 |
五、不当限制外国专家在华工作时间 |
六、对外国专家入境工作提交申报材料的要求过于宽松 |
七、对引进外国高级技工人才不够重视 |
八、未将来华留学生视为吸纳高素质入境就业者的潜在资源 |
九、职业签证外国人随行家属不得就业弊大于利 |
十、入境就业者融入制度不健全 |
十一、未能吸收他国外国人就业法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制度精华 |
第五章 我国制定《跨境就业法》的可行性研究:必要、可能与理由 |
第一节 我国制定《跨境就业法》的必要性 |
一、我国跨境就业立法的客观现实背景 |
二、我国跨境就业立法的法制背景 |
第二节 我国制定《跨境就业法》的可能性 |
一、理论研究基础 |
二、立法活动基础 |
第三节 我国制定统一的《跨境就业法》的具体理由 |
一、出境就业和入境就业在制度构建上存在共性 |
二、符合我国近年来总体立法进程的方向 |
三、与跨境就业制度直接相关的法律文件制定过程的启示 |
四、法典模式是立法的高级形态 |
五、可以为跨境就业者提供最高层级的立法保护 |
六、便于宣传学习和执行 |
第六章 我国跨境就业立法完善之探索:建议稿纲要与说明 |
第一节 总则 |
一、立法目的 |
二、跨境就业定义 |
三、统一立法、统一执法原则 |
四、严守条约、遵循惯例原则 |
五、结构合理、数量可控原则 |
六、双边协调、注重维权原则 |
七、对等原则 |
第二节 出境就业 |
一、出境就业的形式及其法律适用 |
二、统筹规划 |
三、主管部门 |
四、政策支持 |
五、出境就业服务公司 |
六、相关合同 |
七、履约保证金托管 |
八、培训机构 |
九、劳务人员权益保护 |
第三节 入境就业 |
一、入境就业的形式及其法律适用 |
二、总体政策 |
三、主管部门 |
四、劳动力市场测试制度 |
五、紧缺职业清单制度 |
六、积分评估制度 |
七、年度限额制度 |
八、入境手续 |
九、外国人身份转换制度 |
十、非法就业的发现报告制度 |
十、促进融合制度 |
第四节 法律责任及附则 |
一、跨境就业法律责任概括规定 |
二、内地与港澳之间、大陆与台湾之间跨境就业法律适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的课题 |
(6)全球化时代美国非法移民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难点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一章 全球化与非法移民 |
第一节 主要概念的界定与相互关系分析 |
一、“全球化”及其发展历程 |
二、“非法移民”及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定 |
三、全球化与非法移民的关系分析 |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非法移民的主要方式与基本特点 |
一、非法移民的主要方式 |
二、非法移民的基本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非法移民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美国移民政策的发展历程 |
一、自由移民时期 |
二、限制移民时期 |
第二节 美国非法移民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美国非法移民的现状 |
一、美国当前非法移民的数量统计 |
二、非法移民主要来源及其在美国的分布情况 |
三、非法移民的家庭结构 |
四、非法移民的教育水平与职业选择 |
第四节 关于美国非法移民现状的基本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非法移民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美国非法移民的政治原因 |
一、美国移民政策导致非法移民 |
二、非法移民来源国政策促进非法移民 |
三、国际政治因素影响美国移民政策 |
第二节 美国非法移民的经济原因 |
一、微观视角:非法移民者的个人决定 |
二、宏观视角:美国的经济引力和非法移民来源国的经济推力 |
第三节 美国非法移民的社会原因 |
一、社会认知差异促动非法移民 |
二、美国移民网络助推非法移民 |
三、国际人口走私集团推波助澜 |
四、科学技术发展便利非法移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法移民对美国的影响 |
第一节 非法移民与美国经济发展 |
一、就业市场与工资水平 |
二、财政税收与社会福利 |
第二节 非法移民与美国的国家安全 |
一、非法移民与美国的社会安全 |
二、非法移民与美国国土安全 |
三、非法移民与美国的文化认同 |
第三节 非法移民与美国的内政外交 |
一、非法移民对美国国内政治的影响 |
二、非法移民对美国外交关系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非法移民问题的治理(一):构建非法移民治理的法律框架 |
第一节 1986 年《移民改革与控制法》评析 |
一、1986 年移民法出台的背景 |
二、1986 年移民法的主要内容 |
三、简要评价 |
第二节 《非法移民改革及移民责任法》简述 |
第三节 美国州政府的移民立法努力 |
一、加尼福利亚州“187 号提案” |
二、亚利桑那州“SB 1070”法案 |
三、几点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美国非法移民问题的治理(二):非法移民的国内治理与国际合作 |
第一节 美国联邦政府的刚性治理 |
一、美国移民管理机构的变迁 |
二、美国移民执法的主要类别 |
三、美国移民执法的主要方式 |
第二节 美国非法移民的柔性治理 |
一、非法移民合法化政策 |
二、“客工计划” |
三、自愿离境计划 |
第三节 美国非法移民的国际合作治理 |
第四节 美国非法移民治理效果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7)冷战后美国对华人权政策的国内政治分析(1989-199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提出问题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注释 |
第一章 美国人权外交政策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美国人权外交政策的国内变量 |
第二节 美国人权外交政策的历史演进 |
第三节 美国人权外交政策的内在悖论 |
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美国对华人权政策的思想观念基础 |
第一节 美国外交政策的一般思想传统 |
第二节 美国的人权观 |
第三节 美国的中国观 |
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总统与冷战后美国对华人权政策 |
第一节 美国外交决策中的总统 |
第二节 布什总统与美国对华人权政策 |
第三节 克林顿总统与美国对华人权政策 |
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国会与冷战后美国对华人权政策 |
第一节 国会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
第二节 美国外交决策中的府会关系 |
第三节 国会对冷战后美国对华人权政策的介入 |
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非政府组织、利益集团与冷战后美国对华人权政策 |
第一节 美国外交决策中的非政府组织和利益集团 |
第二节 泛人权组织与冷战后美国对华人权政策 |
第三节 商业利益集团与冷战后美国对华人权政策 |
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新闻媒体、公众舆论与冷战后美国对华人权政策 |
第一节 美国外交决策中的媒体与舆论 |
第二节 媒体与冷战后美国对华人权政策 |
第三节 公众舆论与冷战后美国对华人权政策 |
小结 |
注释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留学生接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范围 |
一、时间限定 |
二、基本概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美国留学生接收基本状况 |
第一节 90年代初至2001/02学年美国留学生接收状况 |
一、整体规模 |
二、来源国(地区) |
三、院校分布 |
四、专业领域及留学生层次 |
第二节 02/03学年至今美国留学生接收状况 |
一、整体规模 |
二、来源国(地区) |
三、院校地区分布 |
四、专业领域及留学生层次 |
五、主要资金来源 |
第三章 90年代以来美国留学生接收政策探析 |
第一节 90年代以来政策变化的背景 |
一、"9.11"事件之前的背景 |
二、"9.11"事件之后的背景 |
第二节 90年代以来留学生接收政策的演变情况 |
一、签证政策 |
二、学费政策 |
三、奖学金政策 |
四、入学政策 |
五、打工政策 |
六、其他相关政策措施 |
第三节 政策变化的结果及影响政策制定的因素 |
一、政策变化的结果 |
二、影响留学生接收政策制定的因素 |
第四章 未来展望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美国留学生教育及政策的未来展望 |
第二节 对我国的启示 |
一、来华留学教育 |
二、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冲突、调适与融合:美国华人认同变迁(1849—1979) ——以加州华人为中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旅居者:传统之传承—19世纪末以前美国华人认同问题 |
第一节 早期在美华人的中华文化认同 |
一、文化与文化认同 |
二、早期华人的中华文化认同 |
第二节 早期华人“政治认同”辨析 |
一、“政治认同”辨析 |
二、早期华人“政治认同”及其传统表现形式 |
第三节 早期华人“族群认同”辨析 |
一、“族群认同”辨析 |
二、趋向联合的“方言群认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因素:分化中整合—19世纪末至二战结束美国华人认同问题 |
第一节 土生族崛起与华人“文化认同”的分化 |
一、老移民的观念习俗及其对中华文化的持久认同 |
二、土生华人“文化认同”辨析 |
三、从家庭关系看新老华人的观念变革与文化认同 |
第二节 “民族主义”的发端与美国华人“政治认同”新内涵 |
一、19世纪末至1920年代华人“政治认同”新内涵 |
二、1920年代末至二战结束华人政治认同“再整合” |
三、“双重国籍”与土生华人“政治认同”辨析 |
第三节 华人“族群认同”的整体性与多层次性并存 |
一、19世纪末至1920年代美国华人族群认同的分化与整合 |
二、1930年代后美国华人“族群整合”步伐的加快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转型期:冲突、调适与融合—1943年至1979年美国华人认同问题 |
第一节 渐趋融合:美国华人“文化认同”辨析 |
一、美国华人人口与社会的变化 |
二、以传统华埠为中心的华人及其文化认同 |
三、传统华埠外的华人及其文化认同 |
第二节 归化入籍:美国华人“政治认同”辨析 |
一、归化与美籍华人群体力量的壮大 |
二、融入主流:积极参与、认同当地社会活动 |
第三节 就地扎根:美国华人“族群认同”辨析 |
一、“族群意识”的觉醒与跨族群泛亚裔团体的出现 |
二、影响美国华人“族群团结”的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一、美国华人认同变迁的历史总结 |
二、影响当前华人认同的基本要素 |
三、美国华人认同展望与发展趋势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国际政治中的制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目的和研究方法 |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创新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国际政治中的制裁与世界经济中的制裁的异同及特征 |
一、两者之间的异同 |
二、国际政治中制裁的特征 |
三、世界经济中制裁的特征 |
第二节 中外古代的制裁 |
一、中国古代的制裁 |
二、外国古代的制裁 |
第二章 制裁内容 |
第一节 制裁方式和内容 |
一、政治制裁 |
二、外交制裁 |
三、经济制裁 |
四、文化制裁 |
五、军事制裁 |
六、法律制裁 |
第二节 研究制裁内容的意义 |
第三章 制裁效果与反制裁效果评价 |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 |
一、制裁能力与反制裁能力 |
二、协同他国的联合制裁能力与协同他国的联合反制裁能力 |
三、制裁措施的可行性与反制裁措施的可行性 |
四、制裁目的的实现程度与反制裁目的的实现程度 |
五、制裁收益和损失与反制裁收益和损失 |
第二节 评价的意义 |
第四章 制裁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
第一节 制裁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制裁对国际政治影响的历史考察 |
二、制裁是解决国际争端和实现目的的重要手段 |
三、制裁对国际政治影响的两面性 |
第二节 制裁对制裁国与被制裁国及相关国家关系的影响 |
一、制裁促使制裁国和被制裁国寻找支持国,国际力量出现分化和组合 |
二、制裁给相关国家带来的损失 |
三、制裁给某些国家带来的机遇 |
第三节 国际政治中制裁的发展趋势 |
一、国际力量大分化大改组时期,制裁有上升趋势 |
二、联合国在制裁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
第五章 联合国的制裁 |
第一节 制裁是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手段 |
第二节 制止战争与解决人道主义危机 |
一、冷战后战争出现了新变化 |
二、对伊拉克的制裁 |
三、对南斯拉夫的制裁 |
第三节 打击恐怖主义 |
一、联合国加强反恐合作 |
二、对利比亚的制裁 |
三、对阿富汗的制裁 |
第四节 恢复民主政体 |
第六章 美国的制裁 |
第一节 因意识形态对立进行的制裁 |
一、因意识形态对立进行制裁的特点 |
二、对古巴的制裁 |
第二节 因利益受损进行的制裁 |
一、对伊朗的制裁 |
二、对叙利亚的制裁 |
第三节 美国今后制裁的重点领域和走向 |
第七章 美国等国对中国的制裁与中国的反制裁 |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后到中美建交前,美国等国对中国的制裁与中国的反制裁 |
一、美国等国对中国制裁的过程和内容 |
二、中国的反制裁 |
第二节 北京政治风波后,美国等国对中国的制裁与中国的反制裁 |
一、美国等国对中国的短暂有限制裁 |
二、中国的反制裁 |
第三节 中国反制裁取得的基本经验 |
结论 |
中文参考文献 |
外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如何延长在美居留期(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技术移民社会融入管理问题研究[D]. 冯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08)
- [2]当代中国入境非法移民主要类型及治理研究[D]. 林孙俊.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我国外国劳工引入和就业管理制度研究 ——以美国相关制度为镜鉴[D]. 何其奇.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4]美国临时技术劳工计划研究 ——以H-1B劳工计划为中心[D]. 徐红彦.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6)
- [5]我国跨境就业立法研究[D]. 李世军. 安徽大学, 2012(10)
- [6]全球化时代美国非法移民治理研究[D]. 陈积敏. 外交学院, 2011(05)
- [7]冷战后美国对华人权政策的国内政治分析(1989-1996)[D]. 胡勇. 复旦大学, 2011(12)
- [8]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留学生接收政策研究[D]. 吴宛稚. 厦门大学, 2008(08)
- [9]冲突、调适与融合:美国华人认同变迁(1849—1979) ——以加州华人为中心的研究[D]. 张传明. 暨南大学, 2006(06)
- [10]国际政治中的制裁研究[D]. 刘超杰. 中共中央党校,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