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rap Ease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聂梦林[1](2021)在《倾斜贴壁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的腔内取出策略 ——附31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球囊移位及导丝成袢Loop技术在取出倾斜贴壁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retrievable 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RIVCF)中的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中心2017年3月至2020年9月期间处理的RIVCF倾斜贴壁回收困难患者31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7.90±16.37(22-85)岁,滤器平均留置54.55±124.34(7-693)天,术中使用球囊辅助移位技术、导丝成袢Loop技术将回收钩贴壁状态解除后成功将滤器取出,术后观察记录患者围术期并发症情况及随访患者腔静脉通畅性。结果:31例倾斜贴壁RIVCF均成功被取出,其中Denali(Bard)3例,Opt Ease(Cordis)20例,Celect(Cook)6例,Günther Tulip(Cook)2例。采用球囊移位技术12例,Loop技术19例(单Loop 6例,同向双Loop 9例,双向双Loop 4例)。手术时间为35-157分钟,平均79.42±34.65分钟。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9.68%(3/31),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院外随访4-48月,平均21.39±10.62月,随访期间1人因脑胶质瘤死亡,腔静脉通畅率100%。结论:采用球囊移位、导丝成袢Loop技术能有效解除滤器倾斜,提高倾斜贴壁导致RIVCF取出困难的回收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渠江帅[2](2021)在《超期下腔静脉滤器取出的临床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各型超期下腔静脉滤器(IVCF)取出的回收率及回收安全性的效果观察,评价金属切割鞘在超期下腔静脉滤器取出过程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11月于我院行超期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患者25名,术中采取常规圈套法、导管搅拌剥离法、金属切割鞘切割法、双入路双向圈套等方法取出下腔静脉滤器。根据下腔静脉滤器的类型分为两组,Günther Tulip(Cook Medical,Bloomington,IN)与Opt Ease(Cordis Corporation,Bridgewater,NJ)。其中取出Tulip14例,超过回收窗口期时间26-4380d,平均超期148.77d。取出Cordis8例,超过回收窗口期时间25-162d,平均超期76.75d,记录患者手术透视时间。术后给予肝素抗凝一周,出院后口服抗凝6个月,随访复查下腔静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V)、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记录右肾静脉下2cm处下腔静脉直径。结果手术过程中,利用普通圈套技术取出滤器8例,双向套取技术4例,导管搅拌剥离法2例,金属切割鞘切割法8例。3例失败,均为Cordis组,总回收率为88%,Crodis滤器的回收率为73%,Tulip滤器均被回收。Cordis滤器组平均透视时间为132.5±28.6min,Tulip滤器组平均透视时间为79.8±49.8min,两组患者超期天数与手术透视时间呈正相关(r=0.75,P<0.05),两组间手术透视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6个月,复查双下肢深静脉彩超及下腔静脉CTV,未有下肢深静脉及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原滤器部位下腔静脉较滤器置入术后不同程度变窄,随访至今患者均未出现临床并发症。结论1.下腔静脉置入诸如Tulip滤器郁金香形状较六角形形状的Cordis滤器更易被回收。2.当下腔静脉滤器支撑柱处内皮组织增生较重时,这预示需要使用金属切割鞘切割技术。3.当下腔静脉滤器发挥完其作用,应尽早取出。
陈思远[3](2019)在《新型腔静脉滤器体内外力学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肺动脉栓塞现已成为仅次于冠状动脉与脑血管疾病后的第三大心血管疾病,引发肺动脉栓塞的血栓70%以上来源于深静脉。腔静脉滤器植入术作为一种主要的介入治疗手段,可有效过滤捕捉形成于深静脉的游离血栓,起到预防肺动脉栓塞的作用。为全面分析本研究设计的新型可回收型腔静脉滤器的体内外力学性能,选取Denali和Aegisy两种可回收型滤器,对比研究3种腔静脉滤器的体内外力学性能和血栓捕捉效果。运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和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滤器压入输送鞘内、弹开释放到血管内,以及释放到血管后这一系列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该过程中在不同的血栓直径和浓度含量下,滤器和血管壁的固体力学特性、血液和血栓的血流动力学特性以及滤器的血栓捕捉效果,并实施体外实验测试对比3种滤器的血栓捕捉效果。研究结果如下:(1)滤器壁面的等效应力和真实应变峰值随滤器压握量的增加而增大,3种滤器最大的真实应变峰值均小于8%,可释放弹开并与血管接触;3种滤器静安全系数均大于1,植入后安全可靠,表面不会产生裂纹或发生断裂;滤器弹开后血管壁上的等效应力和应变沿血流方向减小,Aegisy滤器对应血管壁上的等效应力及应变峰值最大,对血管壁的冲击最大;3种滤器在血栓和血液流体作用下的总位移量均未超过80μm,Aegisy滤器的总位移量最小,新型滤器次之,Denali滤器最大。(2)滤器植入血管后,会增大血流的出口速度,加大流域段的出入口压差,Denali滤器对血流的干扰最小,新型滤器其次,Aegisy滤器最大。同时,对于易形成血栓的低壁面剪应力区域,该区域新型滤器的面积占比明显小于另外两种滤器的面积占比,植入后可降低血管内血栓形成的风险。(3)结合数值模拟和体外实验的结果来看,3种腔静脉滤器对10mm和15mm直径的血栓都有良好的捕捉效果,对于直径为5mm的血栓,Aegisy滤器和新型滤器的捕捉效果优于Denali滤器。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滤器结构可靠,对血管壁的冲击力比Aegisy滤器小,植入血管后的总位移量比Denali滤器小。新型滤器对5mm小直径血栓有较高捕捉率,且植入后低壁面剪应力区域面积占比最小,可降低血管内血栓形成的风险,比Denali和Aegisy滤器具有一定的优势。本研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模拟分析和实验系统,对新型腔静脉滤器的研发及评价滤器的捕捉血栓效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柯栋[4](2019)在《可转换型腔静脉滤器的血流动力学模拟》文中指出目的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下腔静脉中的血流,探讨可转换型滤器正反放置在下腔静脉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不同张角程度的滤器局部血流动力学特性的变化,确定可能对滤器内血栓形成有影响的区域,预测该滤器长期留置体内的预后情况。方法 在一个直径为20毫米的下腔静脉模型中,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进行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在稳定流量(Re=368.7)下评估VenaTech Convertible下腔静脉滤器的血流动力学特性。采样分析了下腔静脉内的速度分布和血管壁以及滤丝表面的剪应力分布。结果 正反放置滤器发现,正向放置时中间血流加速,滤丝表面剪切力增大,血管壁表面剪切力逐渐增大,血管壁与滤丝交界处血流缓慢,剪切力较小,有小范围滞流区;反向放置时血流向周围发散,滤器四周血流加速,滤丝表面剪切力分布均匀,血管壁表面剪切力在滤丝接近时最大,滤器后方出现长段的缓流区。当滤器转换后,呈现不同张角情况时,随着张角的变大,血流形态越接近无滤器血流形态,滤丝与血管壁之间可形成小范围滞流区域。结论 可转换型滤器可引起下腔静脉内血流动力学改变,正反向放置滤器,滤器周围的流速、滤器及血管壁表面WSS会发生改变。当滤器转换后未完全打开时,或滤器未转换所形成的低速区或滞流区可能会导致血栓形成,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贾中芝,顾建平[5](2018)在《下腔静脉滤器图像识别》文中指出迄今有20余种下腔静脉滤器(IVCF)应用于临床。尽管有多款已退出市场,但大多仍在应用。临床上可回收型IVCF应用后取出率较低,长期留置患者体内引起的并发症多。本文总结常用IVCF特性及影像表现,旨在更好地临床应用及影像随访,提高IVCF识别能力,早期发现IVCF相关并发症。
陈婷婷[6](2018)在《新型生物可降解下腔静脉滤器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深静脉血栓是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是一种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静脉中的血栓脱落后随着静脉血流经心脏到达肺脏,堵塞了肺动脉,影响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引起窒息,这就是肺栓塞。肺栓塞是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是目前临床预防肺栓塞的常用办法,下腔静脉滤器均为金属滤器。金属滤器能够滤过血栓,达到预防肺栓塞的目的,但是金属滤器面临着闭塞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移位、二次手术取出等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课题研究并设计了一款新型生物完全可降解下腔静脉滤器。在满足滤过血栓预防肺栓塞的前提下,能够生物完全降解,不会影响血液流动也不用二次手术取出。在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并经过讨论、分析、总结之后,本课题设计了两款新型生物可降解下腔静脉滤器的结构,并使用Solidworks专业绘图软件分别进行了绘制。在加工完成模具后,使用0.5mm高分子聚乳酸丝分别手工编织出滤器主体,支撑结构,同时使用0.15mm聚乳酸丝作为滤器的过滤网部分。编织完成样品后,对样品进行结构分析、有限元分析和体外降解实验。在降解实验中追踪降解过程中材料表面形貌特征、热力学变化、分子量变化、粘度变化以及径向支撑强度的变化。同时还进行了37℃条件下压握扩张测试和体外血栓捕获实验。在对不同滤器的结构进行分析后,最终确定了本课题设计的滤器是一体式双层过滤滤器。将支撑结构压握至5.5mm,6.0mm,7.0mm三种不同的直径,分析比较有限元数据,得出在压握至5.5mm,6.0mm,7.0mm时,支撑结构的径向支撑强度的最大值均未超过聚乳酸丝的最大强度。在压握至5.5mm和6.0mm时,支撑结构的圆圈已经开始接触,在压握过程中,圆圈之间的挤压作用导致支撑结构在扩张扩张时径向支撑强度变化幅度很大。在压握至7.0mm时,支撑结构的扩张率最好。在体外降解过程中,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样品的表面形貌发生破坏,分子量减小,径向支撑强度降低。37℃的样品压握扩张实验得出压握时间越短,释放时间越长,支撑结构的回复性越好。在体外血栓捕获实验中,双层过滤网的结构血栓滤过率平均为85%,单层过滤网的结构血栓滤过率平均为65%,所以综合比较,选用双层过滤网结构可以更有效地捕获血栓,所以本课题设计的滤器结构是一体式双层过滤滤器。
戴群瑶,关键,张坤,谢定祥,杨智云,杨建勇[7](2017)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表现及相关并发症的CT评估》文中提出目的:描述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的CT表现,探讨CT评估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状态及相关并发症的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6年5月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的患者31例,均行腹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行三维重组。在CT图像上评估下腔静脉滤器的位置、形态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CT及三维重组图可清晰显示下腔静脉滤器并确定其类型。31例中Ease型(包括可回收的Opt型)12例,表现为六菱形,6个支脚在上下端汇合形成对称性双层网篮,其中Opt Ease型滤器下端见回收钩;Vena Tech型7例,表现为68个放射状支脚连接成圆锥状,周围为垂直支撑杆;Günther Tulip型6例,呈倒置"郁金香"状,顶端为挂钩,下方4个支脚;Simon Nitinol型4例,表现为叠伞状,由8个部分重叠的环组成上方的"伞",6个背离的支撑脚组成下方的"伞";Tempofilter II型临时性可回收滤器2例,表现为长柄伞状,下方为8个脚形成锥状网篮,长回收柄与之相连,位于颈内静脉至下腔静脉行程内。(2)滤器位于双肾静脉以下者28例,属常规放置位置;位于双肾静脉以上者3例,均为双肾静脉以上的下腔静脉内血栓形成后再置入滤器。(3)滤器内及以上的腔静脉见明显血栓10例,其中1例下腔静脉狭窄;滤器内未见明确血栓21例。(4)31例滤器均未见主体或支脚断裂。1例明显移位至肝段下腔静脉并穿透至肝实质;另30例按滤器脚穿透腔静脉壁的程度分为四级,0级7例,1级13例,2级3例,3级7例(穿透至主动脉壁及腰椎3例,穿透至右侧腰大肌及回肠1例,穿透至主动脉壁、腰椎前缘、右侧膈肌脚各1例)。滤器轴向明显偏斜7例,表现为滤器纵轴与下腔静脉纵轴间夹角超过15°,以冠状位和矢状位重组显示为佳。结论:CT能清楚显示下腔静脉滤器的形态、位置及相关并发症情况,可为临床回收滤器和处理并发症提供参考。
潘升权,殷世武,龙海灯[8](2017)在《下腔静脉滤器的应用现状与进展》文中指出静脉血栓栓塞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部分患者可发生致命性肺梗死。下腔静脉滤器是一种预防肺动脉栓塞发生的滤过装置,其发展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历史。随着滤器应用的逐渐广泛,效果好、并发症少的可回收型滤器成为发展方向。文章就各种滤器的应用和优缺点进行简要综述。
刘建龙,张蕴鑫[9](2017)在《建立下腔静脉滤器应用新理念》文中认为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可以安全有效的降低肺栓塞发病率,但是长期置入的并发症也是显而易见的。理想IVCF的基本特点应包括血栓捕获的有效性、腔静脉壁的安全固定、并发症少、成本低等因素,因此医生应对各种IVCF的特点均有所了解,建立IVCF应用新理念,加强管理,重视回收。
国芳[10](2017)在《腔静脉滤器流固耦合血流动力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肺动脉栓塞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其治疗方法中,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最受关注。目前常见的滤器可以分为永久型滤器和可回收型滤器,其带来的并发症不容忽视。本文的研究对象——新型可转换腔静脉滤器,既能避免这些并发症,又能很好的过滤血栓。应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对腔静脉血管与3种不同过滤单元结构、3种不同释放直径的新型滤器和两种常用的可回收型滤器进行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并比较它们的血流动力学特性、血栓过滤效果和流固耦合作用。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建立过滤单元不同的三种可转换型滤器模型,分别为L型、S型和W型滤器,分析比较它们在不同直径和不同含量血栓下的血流动力学特性和流固耦合作用。结果显示:滤器过滤单元结构的不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不显着。血栓直径的增大和含量的增多使血流动力学因素呈现减小的趋势。说明,血栓直径越大、含量越多,越容易引起下游端的供血不足和血栓形成。对于过滤血栓效果而言,S-滤器和W-滤器呈现较好的过滤效果。血栓直径越大,含量越多,滤器的过滤效果就越佳。对于流固耦合分析而言,血流在不同血栓直径和含量下对血管与滤器的流固耦合作用均基本一致。滤器过滤单元的不同对流固耦合作用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显着。(2)建立释放直径不同的三种可转换型滤器模型,分别为24mm、28mm、32mm的滤器,分析比较它们在不同直径和不同含量血栓下的血流动力学特性和流固耦合作用。结果显示:对于流体动力学而言,滤器释放直径的增大使五种因素呈现下降的趋势。对过滤血栓效果而言,L-32滤器的过滤效果最佳。对于流固耦合分析而言,血流在滤器的不同释放直径下对血管与滤器的流固耦合作用并不明显。(3)建立两种可回收型滤器模型,分别为Option(Opt)和Celect(Cel)滤器,分析它们在不同直径和不同含量血栓下的血流动力学特性和流固耦合作用,并与L-滤器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对于流体动力学而言,Opt滤器对其影响最小,L-滤器次之,Cel滤器的影响最大。对于过滤血栓效果而言,Cel滤器和Opt滤器呈现较好的过滤效果。对于流固耦合分析而言,血流对血管与滤器的流固耦合作用并不显着。本研究利用流固耦合计算方法对不同过滤单元结构、不同释放直径和不同种类的三种腔静脉滤器进行血流动力学和流固耦合分析。为今后腔静脉滤器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二、Trap Ease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rap Ease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倾斜贴壁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的腔内取出策略 ——附31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下腔静脉滤器回收困难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2)超期下腔静脉滤器取出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选择 |
2.1.2 入选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2 治疗方案 |
2.2.1 术前准备 |
2.2.2 手术方法 |
2.2.3 术后处理及随访 |
2.3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并发症及其预防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新型腔静脉滤器体内外力学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腔静脉滤器的发展 |
1.2.2 腔静脉滤器的体外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腔静脉滤器数值模拟分析模型 |
2.1 有限元分析模型 |
2.1.1 固体力学分析的基本方程 |
2.1.2 血流动力学分析的基本方程 |
2.2 几何模型 |
2.2.1 腔静脉滤器模型 |
2.2.2 血管和压握壳模型 |
2.3 材料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腔静脉滤器压握释放过程的固体力学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2 腔静脉滤器的变形行为及受力分析 |
3.3 血管壁面的受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腔静脉滤器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2 流域段血流出口平均速度 |
4.3 流域段混合相出入口压差 |
4.4 腔静脉滤器的低壁面剪应力区域面积占比 |
4.5 腔静脉滤器的血栓捕捉率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腔静脉滤器和血管壁的单向流固耦合 |
5.1 研究方法 |
5.2 血管壁的等效弹性应变 |
5.3 腔静脉滤器的总位移量和等效弹性应变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腔静脉滤器血栓捕捉率的体外实验 |
6.1 体外实验模型 |
6.2 体外实验实施方法 |
6.3 体外实验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可转换型腔静脉滤器的血流动力学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方法与建模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下腔静脉滤器血流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5)下腔静脉滤器图像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1 IVCF分类及特性 |
2 IVCF识别 |
2.1 Greenfield IVCF |
2.2 Bird Nest、Günther Tulip、Celect IVCF |
2.3 Vena Tech LGM、Vena Tech LP IVCF |
2.4 Simon Nitinol、Recovery、G2、G2X、Eclipse、Meri-dian、Denali IVCF |
2.5 Trap Ease、Opt Ease IVCF |
2.6 Aegisy IVCF |
2.7 ALN IVCF |
2.8 Option IVCF |
2.9 Crux、Safe Flo RIVCF |
3 结语 |
(6)新型生物可降解下腔静脉滤器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外下腔静脉滤器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生物可降解下腔静脉滤器滤器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生物可降解下腔静脉滤器的制备 |
2.1 支撑结构和滤网结构材料的选择 |
2.1.1 高分子聚乳酸(PLA)材料性能 |
2.1.2 高分子聚乳酸(PLA)材料的聚合 |
2.2 支撑结构的设计与制备 |
2.2.1 分段式结构设计 |
2.2.2 一体式结构设计 |
2.3 过滤部分结构设计 |
2.3.1 过滤杆结构设计 |
2.3.2 编织网结构设计 |
2.4 小结 |
第三章 支撑结构有限元分析 |
3.1 材料拉伸实验 |
3.2 有限元建模及分析过程 |
3.3 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生物可降解下腔静脉滤器的性能测试 |
4.1 生物可降解滤器的体外降解实验的性能测试 |
4.1.1 电子扫面电镜(SEM)测试及分析 |
4.1.2 差式量热扫描(DSC) |
4.1.3 GPC分子量测试 |
4.1.4 粘度测试 |
4.1.5 径向支撑强度测试及分析 |
4.2 压握扩张测试及其分析 |
4.3 体外血栓捕获实验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
致谢 |
(7)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表现及相关并发症的CT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方法 |
1. CT检查: |
2. CT评估: |
结果 |
一、滤器形态 |
二、滤器位置 |
三、滤器并发症 |
讨论 |
(8)下腔静脉滤器的应用现状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永久性滤器 |
1.1 鸟巢滤器 |
1.2 Simon钛合金滤器 |
1.3 Trap Ease |
2 非永久性滤器 |
2.1 临时性滤器 |
2.2 可回收滤器 |
3 其他类型滤器 |
4 适应症的选择及展望 |
(9)建立下腔静脉滤器应用新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1 RIVCF发展历史 |
2 RIVCF的应用现状 |
3 几种常见的RIVCF介绍 |
3.1 Gunther Tulip滤器及Celect滤器 (COOK) |
3.2 Opt Ease滤器 (Cordis) |
3.3 Recovery、G2和Denali滤器 (Bard) |
3.4 Tempofilter II (德国BBAURN) |
3.5 Option滤器 |
4 影响RIVCF回收的因素 |
5 建立IVCF的新理念 |
5.1 置入环节 |
5.2 管理环节 |
5.3 回收环节 |
(10)腔静脉滤器流固耦合血流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经皮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治疗原理 |
1.3 腔静脉滤器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腔静脉滤器流固耦合分析理论及建模方法 |
2.1 流固耦合分析原理 |
2.1.1 流固耦合概述 |
2.1.2 流固耦合分析的基本思想 |
2.1.3 流固耦合控制方程 |
2.1.4 流固耦合解法 |
2.2 模型的建立 |
2.2.1 建模软件的介绍 |
2.2.2 几何实体模型的建立 |
2.2.3 网格模型的建立 |
2.3 材料属性与边界条件的设定 |
2.3.1 材料属性的设定 |
2.3.2 边界条件的设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种不同结构腔静脉滤器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
3.1 滤器模型 |
3.2 滤器的流体力学分析 |
3.2.1 滤器对血流流速的影响 |
3.2.2 三种不同结构滤器与血栓对血流流速的影响 |
3.2.3 三种不同结构滤器对血栓流速的影响 |
3.2.4 血流出入口压力差 |
3.2.5 血栓出入口压差 |
3.2.6 血流对滤器的壁面剪应力 |
3.3 滤器的过滤血栓效果 |
3.3.1 血栓直径对滤器过滤效果的影响 |
3.3.2 血栓含量对滤器过滤效果的影响 |
3.3.3 滤器结构对过滤效果的影响 |
3.4 血流对血管与滤器的流固耦合作用 |
3.4.1 血流对血管的流固耦合作用 |
3.4.2 血流对滤器的流固耦合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种释放直径腔静脉滤器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
4.1 滤器模型 |
4.2 滤器的流体力学分析 |
4.2.1 滤器对血流流速的影响 |
4.2.2 滤器的释放直径和血栓对血流流速的影响 |
4.2.3 滤器的释放直径对血栓流速的影响 |
4.2.4 血流出入口压力差 |
4.2.5 血栓出入口压差 |
4.2.6 血流对滤器的壁面剪应力 |
4.3 滤器的过滤血栓效果 |
4.3.1 血栓直径对滤器过滤效果的影响 |
4.3.2 血栓含量对滤器过滤效果的影响 |
4.3.3 滤器释放直径对过滤效果的影响 |
4.4 血流对血管与滤器的流固耦合作用 |
4.4.1 血流对血管的流固耦合作用 |
4.4.2 血流对滤器的流固耦合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种可回收型腔静脉滤器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
5.1 滤器模型 |
5.2 滤器的流体力学分析 |
5.2.1 滤器对血流流速的影响 |
5.2.2 两种可回收型滤器与血栓对血流流速的影响 |
5.2.3 三种滤器的结构对血栓流速的影响 |
5.2.4 血流出入口压差 |
5.2.5 血栓出入口压差 |
5.2.6 血流对滤器的壁面剪应力 |
5.3 滤器的过滤血栓效果 |
5.3.1 血栓直径对滤器过滤效果的影响 |
5.3.2 血栓含量对滤器过滤效果的影响 |
5.3.3 三种滤器的过滤血栓效果对比 |
5.4 血流对血管与滤器的流固耦合作用 |
5.4.1 血流对血管的流固耦合作用 |
5.4.2 血流对滤器的流固耦合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四、Trap Ease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倾斜贴壁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的腔内取出策略 ——附31例分析[D]. 聂梦林.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2]超期下腔静脉滤器取出的临床效果观察[D]. 渠江帅.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3]新型腔静脉滤器体内外力学性能的研究[D]. 陈思远.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9(01)
- [4]可转换型腔静脉滤器的血流动力学模拟[D]. 柯栋.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5]下腔静脉滤器图像识别[J]. 贾中芝,顾建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8(02)
- [6]新型生物可降解下腔静脉滤器设计与研究[D]. 陈婷婷. 上海理工大学, 2018(04)
- [7]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表现及相关并发症的CT评估[J]. 戴群瑶,关键,张坤,谢定祥,杨智云,杨建勇.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7(03)
- [8]下腔静脉滤器的应用现状与进展[J]. 潘升权,殷世武,龙海灯.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7(08)
- [9]建立下腔静脉滤器应用新理念[J]. 刘建龙,张蕴鑫.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7(06)
- [10]腔静脉滤器流固耦合血流动力学分析[D]. 国芳.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