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学习化社区创建的若干基本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琳[1](2020)在《学习共同体在韩国伏贤中学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截至2020年,中韩CPIK(Chinese program in Korea)项目已如期开展到第八个年头,对中韩教师协力教学的探索和反思已成为业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大邱市教育厅汉语“共同体”课程(???)的开展为契机,以学习共同体理论为指导,利用在伏贤中学任原语民教师的有利条件,以伏贤中学初中二年级汉语课堂为研究对象,针对韩国学习共同体实施现状,积极探索学习共同体在韩国汉语课堂的构建途径,帮助学生在基于“倾听关系”的对话性沟通中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中韩汉语教师构建和谐高效的合作关系。本文的重点在于系统梳理学习共同体在韩国伏贤中学的应用情况,针对课堂实施情况进行案例分析,同时就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对学习者和一线教师进行调查与访谈,结合以上内容提出问题并对当前韩国汉语学习共同体实施的效果进行分析并给出教学建议。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习共同体的概念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以及学习共同体应用于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为学习共同体在伏贤中学的应用,笔者对汉语教学现状作出整理和概括,分析了学习共同体应用条件、构建途径,探讨汉语课堂应用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根据不同课型教学案例,分析了不同课型的特点,突出学习共同体的理念。第三章为关于学习共同体应用效果的调查与分析,笔者针对伏贤中学初二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对一线教师进行访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归因。第四章指出学习共同体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所具备的优势以及当前在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第五章为总结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结论,学习共同体在汉语课堂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并且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对今后学习共同体应用于韩国汉语课堂作出展望。
曾文婕,漆晴,宁欢[2](2019)在《我国“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还有多远——基于我国学习型社会研究(1998-2018年)回顾》文中研究说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多年来,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积极实践探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1998-2018年的研究文献,大体勾勒出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发展轨迹,呈现了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图景和研究成就,从学习型社会的概念、定位、性质、策略等方面形成了共识和推进举措。赫钦斯率先提出"学习型社会"概念之后,得到了社会和学界的高度重视,我国学者从多角度认识学习型社会的性质内涵,探析学习型社会是"教育理想"还是"客观事实"?是"新的个体学习形式"还是"新的社会形式"?是"人性自我完善"还是"人力资源开发"?是"学校教育的改造"还是"社区教育的强化"?我国正是在不断深化学习型社会的认识过程中,转变教育观念,从狭隘的教育观到大教育观;完善教育体系,扩大学习机会供给;重视技术支持,变革传统学习方式;多路径多层次推动学习型社会立体建设。目前我国已进入"互联网+"和"数字化学习"时代,学习资源供给状况和获取路径已大幅优化,学习型社会建设正在深化。因此应丰富研究维度和方法以彰显学习型社会的多重价值和实践意义。
崔有波[3](2019)在《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每一轮科技革命都可能会引发一轮教育革命,教育和学习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社会活动,始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革新。文字和学校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教育革命的到来,教育成为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教育史上的第二次革命的到来,知识传播更为便利;第三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期,班级授课制的出现推动了规模化教学的发展,教育普及才真正得以推进。人类历史上第四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期,网络信息技术正引发教育系统的全面变革,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学内容、教育体制与教育目标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整个教育生态被重塑,信息和知识瞬息万变,不断学习成为社会成员的基础性需求。再加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口素质需要提高,教育公平问题需要解决,社会创新活力需要激活,而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将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因此,建设全民、终身、全面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既是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又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基于以上研判,本研究将学习型社会建设置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运用社会转型理论、网络社会理论、教育冲突理论等理念工具,从社会学视角出发,界定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理清学习型社会建设理念的思想来源和历史演变,探究西方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要进展,分析在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比较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辩证分析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探寻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效路径。导论部分首先解释了本研究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概括了人类历史上的四次教育革命,并从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了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这一话题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后,从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多个视角总结了学习型社会研究的主要进展,对网络教育、网络学习、虚拟学习社区等概念做了区分,在此基础之上界定了互联网和学习型社会的主要内涵。通过分析已有研究的不足,并基于社会转型理论、网络社会理论和教育冲突理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中西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经历了若干不同的发展过程。古代中国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和古希腊的“博雅教育”理念都可以看作是中西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思想萌芽,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古代中西方都未能实现。现代中西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都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等多个时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求知欲望大增,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成为必然之举。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的兴起和国家的鼓励支持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重塑了教育生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教学主体经历了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从小众化到大众化的转变;教学内容经历了从有限性到无限性、从同质化到异质性的转变;教学从同时空性转变为超时空性,从年级年限制转变为无年级年限制;教学理念也经历了从师传生受到主动自学、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信息素养的转变;教学目的也从培养人才转变为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互联网的内在特性与功能对学习型社会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人们的闲暇时间,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助推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为全民终身全面学习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转化力;助推实现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促进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能够促进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合作,促进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思维的培养,推动社会创新。同时,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首先,“数字鸿沟”的存在会加剧地域之间、阶层之间和代际之间的教育不平等。其次,“信息超载”现象会分散学习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增加信息辨识难度,降低学习质量,导致信息迷航,迷失学习目标。再次,“碎片化学习”方式的盛行会降低学习者的辨识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并助长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最终降低学习的实际效果。另外,“网络依赖”会助长学习者的学习惰性,抑制社会成员的原创能力,并加剧网络安全威胁。最后,“网络失范”现象的频发可能会加剧网络不良信息和消极网络文化对社会成员的误导。因此,中国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要用好互联网这柄双刃剑。网络时代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首先要营造公平、绿色、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这就需要打破网络壁垒、净化网络空间、完善网络法规和发展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其次还要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打造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和高质量的网络学习资源,提高网络教学的效率,不断革新网络教学的方式。另外,还要加强对网络教学的审核与监管,防范资本对网络教学的过多干预,提高网络教学的规范性。结语部分回顾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指出可能的拓展研究方向。
刘艾清[4](2017)在《普通高中学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紧扣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按照“为什么构建——基于什么构建——如何构建——构建出什么”的逻辑思路开展研究。“为什么构建”。首先,学习力,是学习型社会对学生终身学习的需求,是课程改革对学生学习素养的时代诉求,是“学会学习”的要求。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构建研究,是发展高中生学习力、改进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完善高中课程体系和丰富高中校本课程研究等方面的需求。具有丰富学习力理论研究、开创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研究、开创学习学校本课程研究等理论意义;具有开发高中生学习力体系、研制学习力发展指导调查工具、开发《学习力发展指导》校本课程等实践意义。其次,当前研究现状表明:我国的学习力研究,关注度高,期刊文献数量多,注重学习力内容系统研究;但是研究不深入、与学校改革联系不紧密、缺少发展指导课程研究,尤其高中生学习力研究最为薄弱。再次,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中生学习力水平中等,有待提升;学习力发展指导重视不够,有待加强;《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需求强烈,有待研制。因此,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构建研究势在必行。“基于什么构建”。重点构建了高中生学习力体系,作为发展指导课程的内核。采用理论分析,基于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借鉴,构建学习力体系初稿;运用专家咨询法,对来自研究机构、高校和高中的15位专家,进行学习力体系初稿的意见咨询;统计、分析并采纳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并确定学习力体系为: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认知、学习技能、学习能倾)、学习习惯(内在处理、过程运行、时间管理)。其次,还基于如下三方面参考:英国的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问卷调查反馈的高中生对课程内容系统的需求;访谈反馈的专家、校长和教师对本课程构建的意见和建议。“如何构建”。首先,确定课程定位:本课程作为拓展型校本课程,具有养成师生关注学习力发展的意识、形成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策略系统和培养高中生学习力持续发展的素养等课程功能。其次,确定课程理念,包括:注重发展“学会学习”核心素养、重视高中生的学习经验、以高中生学习力发展实践为中心、高中生自主发展与教师指导结合。再次,论述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等四个课程要素的构建。最后,明确了研制课程纲要和编制学材,作为该课程的课程文本。“构建出什么”。构建了课程样例,即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校本课程,通过课程纲要和学材这两类课程文本来呈现。首先,根据课程构建思路,编制课程纲要,包括:课程概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学时安排等内容。其次,基于课程纲要,构建简易版的学材,包括五个单元:学习力概述、“我”的学习力测评、推动“学习动力”、发展“学习能力”、形成“学习习惯”。本研究在理论建树、工具使用、材料挖掘和理论应用等方面,有所创新。首先,理论建树创新:开创了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研究,课程研制过程规范,填补了学习学校本课程研究的空白;重新界定学习力概念,研制了高中生学习力体系,丰富了学习力理论研究。其次,工具使用和材料挖掘创新:设计了“学习力体系”专家咨询问卷,收集专家对学习力体系初稿的修改意见;设计了学习力发展指导的高中生调查问卷和课程专家、校长、教师的访谈提纲,收集和挖掘一手材料,了解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和课程需求等现状,确保研究工作有理有据。最后,理论应用创新:基于课程构建的理论研究,开发了《学习力发展指导》的课程纲要和学材。本研究尚未开展学习力影响因素深入研究、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实践研究和《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推广实验,后续将就此开展深入研究。
徐莉[5](2017)在《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教育2030提出“全面整合的可持续变革方式”的新主张,并强调没有这种变革方式的出现,全球的改革事业都将因此受阻。变革路径的逻辑重构,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大命题,也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命题。在这个深层意义框架内,理论指导对成功实践变得空前重要。那么,这个新变革方式的核心是什么?其对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又是什么?本研究认为,此两个问题都非现存理论所能解决,需要跳出现有框架来探索和审视。然而,这种新理论意识却并没有真正地被感知到,教育改革的现状仍在边角思想的传统框架内徘徊。研究发现,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需要整体重新设计,而非在既有框架下能改造而成的,硬把两个体系进行拼接的结果,不是把事情搞得更糟,就是毫无意义。而这种路径却仍在被不断地重复着,由此使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步履维艰。基于研究问题,本文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为案例,着眼于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尝试了以新方法和新视角,系统探讨了变革的内在机理及规律,并最终形成了系统的可持续变革理论框架。全文沿着理论—实证—理论的线索展开:首先,构建了以突破性变革为起点的问题前提及新概念框架。针对终身教育与变革理论研究中概念使用的混乱问题,尝试将概念对象从单个变为图式块进行研究,为本文新理论体系提供了概念框架,并有效解决了相关概念混乱的现实难题;其次,着力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其变革系统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案例研究及理论构建提供了逻辑框架和分析工具;进而,为确保研究的可靠性,采用罗伯特·K·殷创立的案例实证研究法,对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案例进行了系统严谨的研究。研究经过历时两年多的田野调查,收集了七种来源数据,包括遍及全国的50余人(共计300多小时)的关键人物访谈和4个学习型城市1600份调查问卷及其他类重要资料。获得了理论构建的重要数据资料。并取得可作为研究工具共享使用的附带性成果:一份案例实证研究设计,一个终身教育改革试点研究数据库;最后,在理论研究与案例抽象基础上形成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并据此设计了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新路径方案(见图7-8),以及中国教育改革的对策建议和改革生态诊断案例。本研究的结论,关于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理论框架:由“外边界框架”“思想体系”“可持续适应性内构件”三部分构成。外边界框架(见图7-2),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原理得出。框架界定了完整的理论视界,主要部分包括:变革目标体系、变革实施体系和人的要素三个方面,以及整体变革生态的形成和可持续性能的生成。该框架将有助于确保变革理论研究及实践操作的完整无残损性;思想体系(见表7-1),来源于对案例实证研究结论的抽象。体系构成于五个关键要件,即分别从时代、社会、事物自身、以及事物的质变标志、质变的深、广度五个视角上抽取观察事物发展阶段的关键信号。这些信号可帮助人们准确判断变革对象的发展阶段,以便决定选择适宜的变革策略。此5个关键信号构成系统,被视为使变革具有可持续性的关键系统,可为科学构建变革中的关键和首要的目标问题,减少变革失误提供科学支持。可持续适应性内构件(见图2-4,图2-5),是由“适时、适度、连续”三个核心要素构成的可持续变革系统内模型,其作用是,从根本上说明可持续变革机制的来源,揭示出实现变革有效而可持续的内在机理。此模型源自于对复杂适应系统变革机制的探索,是可持续变革理论最深层的本质内核。其核心思想是,变革策略和变革干预强度的选择,要与变革对象在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特点相适应。是“整合的”“包容的”“可永续的”变革系统理想状态模型。第二,形成了 3个配套的理论操作工具:(1)可持续变革等级量表(表7-4)。本量表可在三个方面为选择变革路径提供支持:一是根据“方向、张力、节奏、内涵、广度”几个关键要素间关系的规律,识别事物发展阶段;二是根据事物发展的阶段,选择适宜的变革策略;三是根据变革策略确定改革内容,并由此确定变革在制度体系、组织结构、文化价值等几个方面实现变革的任务目标;(2)变革策略整合模型(图7-4)。整合已有变革理论中孤立使用的不同变革模型而形成的变革类型选择参照表;(3)可持续变革三层任务操作框架(图7-5)。可持续变革实施过程路线图,是一份有助于改善变革质量的操作性工具。该工具可为克服变革实施的随意性提供设计规范和原则。本研究提出的可持续变革理论的中心思想是,生态、适应及可持续性,即有节律有张力并且节律张力合理的连续可持续性的变革过程。研究的主要突破:一是使变革系统自身成为了与时代相适应的可持续适应性系统;二是为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开辟了新道路;三是在现有维持型变革基础上,使变革类型得到了扩展和完整。事物的发展总是按照两个相对的方向运行而不断循环往复的,传统变革理论关注的是保持事物已确定状态下的稳定问题,本研究关注了另一个方向上的问题,即发展与突破的问题,亦即如何推动某种新质事物产生的问题。
兰岚[6](2017)在《中国终身教育立法研究》文中认为终身教育的理念自提出以来,由于其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和对公民强大的塑造作用而广受重视。目前,国际社会已有许多国家将终身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理念来变革本国现有的教育制度,其推进方式和举措亦成为一个备受瞩目且值得研究的领域。不言而喻,法律由于其规范性、强制性和权威性的特点,是国家机器中最有利的制度推行工具。近年来,国际社会终身教育法制化的进程亦在逐步加快,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相继在终身教育领域进行立法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终身教育的思潮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传入我国以来,很快得到推广和普及。追随国际社会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终身教育的立法构想和规划也一再被提上议事日程。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国家层面的终身教育立法仍停留在"研究"和"构想"阶段,立法工作进展缓慢、举步维艰。我国终身教育立法为何陷入困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今的困顿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2015年修订之后增加了多项条款对终身教育的规定予以充实,可见,终身教育立法的推进工作从未停止。国家层面立法之所以迟迟难以出台,既有立法实践方面存在的诸多内部问题,也有终身教育理论研究不足,以及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空泛无序、实践推动浮于表面等外部因素。这些问题导致了立法规范难以准确定位,调整对象无法严密界定的尴尬局面,而立法的滞后无疑又阻碍了终身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立法已然陷入困境,我们应该如何积极作为?国际上已有成功立法经验,文章对已有成熟终身教育立法体系的国家的终身教育立法演进及目前的法律文本做出分析,通过探讨他们立法中的利弊得失来吸取有益经验并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借鉴发达国家终身教育发展及立法成功经验不能仅仅进行"法律移植",充分的"本土化"才能构建一部适合本国终身教育发展的"良法"。我国当下出台《终身教育法》是否确有必要?立法的时机是否成熟?文章将结合我国国情做出终身教育的"立法可行性"分析。为了改变我国长期以来世俗、功利的教育观念,回归教育的生命本质,同时通过自上而下的推动实现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弥补现有终身教育法律体系的断层,《终身教育法》的制定不仅必要而且迫切。此外,基于我国公民终身学习需求的增长,加之科学技术的支撑和经济基础的保障,以及现有的政策法律基础,《终身教育法》的制定在我国已经达到条件相对成熟的阶段。文章的第二部分,也即本文的四、五、六、七章,为破解长久以来困扰我国终身教育立法的难题,拟对国家《终身教育法》的立法要素、立法赖以推行的制度基础,以及国家终身教育立法的核心理念——"学习权"保障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与论述。目的在于从理论层面和操作角度为我国的终身教育立法提供可资参考的建议。《终身教育法》的产生使教育法律体系中又多了一部单行法,它在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处于何种地位?该如何处理与现有法律体系的冲突?文章的第三部分,即第八章,意在明晰《终身教育法》与其他教育法律的边界与联系。这一探讨将为现有教育法律体系和未来终身教育法律体系的协调与统一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日后《终身教育法》的顺利推行理清思路。
虞娅娜[7](2017)在《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独立、开放、自由”精神的直接产物,是大学课堂教育的社会延展,它对于完善大学生道德品质、提升大学生知识技能、锻炼大学生综合能力、引导大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是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学生社团类型千姿百态、内容丰富多彩,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锻炼自我能力、发挥自我个性、完善自我品格的有效“学习场”,还是大学生参与社团实践,培养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心理抗压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最佳“实践场”,更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向上的人格素养、公民素养的最佳“育人场”,高校学生社团最大的意义价值就在于其培养人这一隐性育人功能。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等院校的数量产生了质的飞跃,继而高校学生社团的数量和规模也随之激增扩张,这种跨越式发展给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和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不少高校由于盲目扩充学生社团数量,而忽视了学生社团质量,导致问题频出,严重制约了高校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在全球化、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类型层出不穷,社团活动日益扩张,高校如何在新形势下积极应对,调整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使学生社团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真正发挥其育人作用是当前所有高校亟待研究及解决的问题。美国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也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学生社团在美国大学里占据着重大地位,学生社团数量不计其数,类型五花八门,社团活动几乎覆盖到了所有学生,学生社团成为美国大学生扩大交际圈、锻炼能力、社会实践的不二选择。美国大批政界精英、社会精英都在高校参与过学生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是美国大学生活中最为重要、最为活跃的部分。美国高校学生社团为何如此兴兴向荣、蓬勃发展?其学生社团是如何有效运行的?有哪些是值得借鉴得?又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与研究的问题。本论文主要聚焦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运行机制”,从历史纵向维度、现实横向维度、未来发展维度三个不同研究维度,按照“历史——实然——应然”的逻辑分析框架,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发展、目前现状、未来走向进行综合对比分析。论文将高校学生社团运行视为动态开放的复杂组织系统,基于自组织理论,从“他组织视角、自组织视角、序参量视角”三个不同的理论研究视角,将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分层细化为“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行为及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三个研究向度,以大量的文献资料、案例数据及实证研究资料为基石,按照静态工具性价值到动态意义性价值的双向逻辑思维,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实然状态进行深入系统的对比研究,揭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特点及异同,对造成这种异同的缘由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一步优化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提出合理建议,使高校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其锻炼人、培养人的育人作用,促进大学生全面的成长成才。论文第一章概述研究背景与研究基础,主要对研究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论文创新点进行简要的阐述。第二章主要对高校学生社团及其运行机制进行深入阐述。首先对高校学生社团进行概念厘定,阐释高校学生社团的基本要素及内涵,并对高校学生社团特点、功能及作用进行详细论述,对高校学生社团深入把握。其次对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概念本质进行详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模型。论文第三章主要从历史纵向维度梳理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发展脉络并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起源及发展的历史比较研究,归纳凝练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历程及特点,从历史纵向维度厘清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发展脉络,并通过历史对比研究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启示。第四章至第六章主要从现实横向维度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实然状态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依据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模型,分别从“他组织视角、自组织视角、序参量视角”三个不同的理论研究视角,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组织行为、活动开展”进行深入对比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揭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组织行为、活动开展的特点及异同,并深入分析其原因。第四章主要从高校学生社团的他组织属性出发,从“他组织视角”聚焦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通过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理念、管理机构、管理目标、管理范畴、管理过程、管理活动等维度的综合对比研究,深入分析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特点及异同。第五章主要从高校学生社团的自组织属性出发,从“自组织视角”来深入研究中美高校的组织行为,主要研究高校学生社团作为一个自组织的具体组织行为,基于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从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组织决策、组织沟通、组织激励等研究维度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特点及异同。第六章主要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序参量视角”,聚焦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最为重要的研究向度——社团活动开展,通过文献研究及实证研究,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整体情况、活动类型、活动内容、学生参与、活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着重通过实证研究的聚类分析,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中的“序参量”进行实证研究,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更好地开展活动提供科学的实证建议。论文第七章从未来发展维度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基于论文第四章到第六章的对比研究,对如何进一步优化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第八章为论文结论部分,基于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三个研究维度三个研究向度的实证研究、对比研究及价值判断,分别从历史纵向维度、现实横向维度、未来发展维度三个研究维度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发展、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行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以及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结论性的阐述,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深入思考。最后,论文分析探讨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后续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张兆芹,胡娇艳[8](2013)在《关于学习型社区运行机制研究现状的反思和展望》文中研究指明创建学习型社区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运行机制是创建系统的核心,也是规律的实践过程。通过对收集文献全面系统的梳理,重点阐述了学习型社区运行机制的内涵、构成和对策,并依据学习型社区运行机制研究现状浅谈几点反思和展望。
朱鸿章[9](2012)在《社区教育政策与公民学习权保障的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社区教育开始兴起,并且逐渐得到重视。1993年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社区教育研讨会,会上提出了探索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把社区教育和社区发展结合起来,把社区教育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结合起来,把学校教育与社区参与结合起来。”这一思路已被广泛接受,社区教育开始从青少年的校外教育转向大教育观下的社区教育,社区教育得以迅速和健康地发展,并由城市推向农村。我国社区教育在管理体制建设、社区教育经费筹备、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社区教育对象、社区教育内容与形式以及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所发展。社区教育活动由自发状态逐渐向组织化、系统化、制度化转变,社区教育工作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因此制定科学的社区教育政策对加强社区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日益复杂化的社会使我们面临诸多越来越难于解决的政策问题”,1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政策研究,我国的“政策研究”起步于改革开放,并在我国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研究中逐渐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教育领域也逐渐对教育政策研究开始重视起来。“教育政策研究正成为国际教育研究中最突出的内容和最令人关注的焦点”,2作为教育研究领域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教育研究,理应适应社会潮流,关注社区教育政策研究。本文对社区教育政策与公民学习权的保障进行研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对改革开放后我国社区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并探讨我国社区教育发展中公民学习权不能得到充分保障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政策原因,在此基础上,参照国外在开展社区教育中保障公民学习权的情况,提出了完善我国社区教育政策的若干建议与对策。因此,本研究不但在理论上进行了探索,而且还具有现实层面的实践价值。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是对国外社区教育政策与公民学习权保障进行研究,包括国外社区教育发展历程。第二章:聚焦于我国社区教育政策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我国导入社区教育的背景和我国开展社区教育的过程。对改革开放前我国社区教育政策的历史作了回顾,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区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并总结其发展特点。对我国社区教育政策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以及价值取向的变迁及其基本原因进行分析。对我国社区教育政策与公民学习权保障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章:从公民学习权保障的角度,对当前我国社区教育政策的实践现状进行剖析。当前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当今世界社区教育发展所达成的共识——即社区教育发展应在终身教育的框架体系下,充分保障社区居民的学习自主权、学习条件保障权和自身个性的发展权相比较,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例如缺乏教育的权利意识、缺乏稳定的师资队伍、必要经费的短缺、教育资源不足、内容和形式的影响等,从而导致了社区居民参与率低、主体意识淡薄以及基本学习权难以得到保障。针对这些问题,本章进一步分析制约我国社区教育发展而不能保障公民学习权的政策因素主要是行政主导性的色彩较浓、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强、社区教育保障体系尚未形成、政策的执行力度较弱等。第四章:为了保障公民学习权对推进与完善我国社区教育的政策提出了一些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建议。内容包括:推进社区教育理念的提升,加强学习权保障的政策意识;完善政策,构建以保障公民学习权为主的社区教育体系;科学管理,建立公民学习的社区教育保障机制;深化内涵,丰富以公民学习为主的社区教育内容。第五章:总结本研究的结论,创新之处和有待研究的问题。
王晶晶[10](2011)在《学习型社区建设问题研究 ——以重庆市北碚区奔月路社区为个案》文中认为20世纪在全球极具影响并得以广泛传播和认同的教育思潮,当属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目标的提出与实现已上升到衡量一个国家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高度。社区研究是国家研究的基础,学习型社区是学习型社会的细胞。有鉴于此,论文以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街道奔月路社区为个案开展研究,探讨学习型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希望通过个案研究,揭示学习型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同时结合国内外关于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区的建设经验,参照成功做法,进而为有关机构制定社区教育政策、开展社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帮助。本研究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运用文献法对国内外关于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模式进行分析,重点介绍了美国的社区学院,北欧的民众中学,日本的公民馆;国内着重从北京、上海、武汉等三个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与重庆具有较多同质性的城市论述。第二部分,从社区基本情况和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发展概况对天生街道奔月路社区发展现状作了简要介绍。第三部分,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了该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了解及评价、居民学习态度与习惯、居民对社区教育的认识、学习需求、学习氛围、居民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认识和建议:运用访谈法了解了社区教育工作者对社区教育的认识、对社区建设学习型社区的优劣分析、拟或已采取的促进措施、重难点分析等方面。进而得出该社区在建设学习型社区中存在的问题是:社区居民对学习型社区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社区居民的学习内生动力还不够;社区教育资源的供给与社区居民学习的需求还存在缺口;学习型社区氛围营造方式还有待多元。第四部分,分析原因,并进而提出三点建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学习型社区的建设保驾护航;加强舆论宣传和氛围营造,激发社区民众学习潜能;促进教育融合,丰富教育模式。
二、论学习化社区创建的若干基本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学习化社区创建的若干基本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学习共同体在韩国伏贤中学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4 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及相关研究动态 |
1.4.1 学习共同体的概念界定 |
1.4.2 学习共同体相关研究动态 |
1.4.3 汉语国际教育中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动态 |
1.5 学习共同体应用于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
1.5.1 教育学理论基础 |
1.5.2 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 |
1.5.3 二语习得理论基础 |
第2章 学习共同体在韩国伏贤中学的应用 |
2.1 韩国伏贤中学汉语教学现状 |
2.1.1 教学资源 |
2.1.2 课程内容 |
2.1.3 师资力量 |
2.1.4 学习主体 |
2.2 学习共同体在韩国伏贤中学的应用条件 |
2.2.1 小班化的教学环境 |
2.2.2 “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
2.2.3 多样化的汉语教学活动 |
2.2.4 多角度的汉语评价体系 |
2.3 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途径 |
2.3.1 寻找引起共鸣的素材 |
2.3.2 设计参与度高的课堂活动 |
2.3.3 给与人人平等的机会 |
2.3.4 建立多重奖励制度 |
2.4 学习共同体在不同课型的应用案例 |
2.4.1 理解范式下的精神共同体——汉语平日课 |
2.4.2 参与范式下的实践共同体——汉语社团课 |
2.4.3 交往范式下的对话共同体——午后汉语漫话 |
第3章 学习共同体在伏贤中学的教学反馈 |
3.1 调查情况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内容 |
3.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3.2.1 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
3.2.2 教师访谈记录分析 |
第4章 学习共同体在伏贤中学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建议 |
4.1 学习共同体应用于汉语教学的优势 |
4.1.1 有利于形成互助的学习氛围 |
4.1.2 有利于发挥协力教学的优势 |
4.1.3 有利于推动教师的教学创造 |
4.2 学习共同体在伏贤中学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4.2.1 部分学生未能适应新的教学理念 |
4.2.2 学生“领袖”导致学生心理失衡 |
4.2.3 “去权威化”负面作用明显 |
4.2.4 中韩教师合作效果的不稳定 |
4.3 学习共同体应用于汉语教学的建议 |
4.3.1 转化学习共同体下的学生学习观念 |
4.3.2 深化“和而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 |
4.3.3 强化“多点开花”的课下教学管理 |
4.3.4 优化中韩教师教育教学的合作效果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汉语课学习共同体的应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 |
附录 C 汉语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D 伏贤中学初二学生汉语期末成绩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我国“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还有多远——基于我国学习型社会研究(1998-2018年)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设计 |
1. 分析方法 |
2. 分析样本 |
二、我国学习型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况 |
1. 年度数量 |
2. 主题领域 |
3. 研究方法 |
4. 所属学科 |
5. 作者来源 |
三、我国学习型社会研究的主要成就 |
1. 析明学习型社会的基本概念 |
(1) 概念界定的视角多样 |
(2) 概念内涵的阐释充分 |
(3) 概念辨析的理路清晰 |
2. 厘清学习型社会的主要定位 |
(1) 提炼学习型社会的特征 |
(2) 探析学习型社会的性质 |
3. 凝练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策略 |
(1) 转变教育观念, 推动教育范式变革 |
(2) 完善教育体系, 扩大学习机会供给 |
(3) 重视技术支持, 创建信息服务平台 |
(4) 推动立体发展, 深化子系统建设 |
四、我国学习型社会研究的未来展望 |
1. 强化整体理路, 凸显学校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
2. 重视学习维度, 探讨有效学习的活动与方法 |
3. 丰富研究方法, 重视多学科研究与实证研究 |
4. 深研价值诉求, 彰显学习型社会的多重价值 |
(3)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一)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
(二)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
(一)互联网 |
(二)学习型社会 |
四、主要理论工具 |
(一)社会转型理论 |
(二)网络社会理论 |
(三)教育冲突理论 |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历史脉络 |
一、古代中西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思想渊源 |
二、现代中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展 |
三、西方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展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 |
一、信息时代人民的求知欲望大增 |
二、传统的教学体系存在缺陷 |
三、应对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可能性 |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
二、网络教学的兴起 |
三、国家鼓励开展网络教学 |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
第一节 教学主体的不同 |
一、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 |
二、从“小众化”到“大众化” |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不同 |
一、教学内容从“有限性”到“无限性” |
二、教学内容从“同质性”到“异质性” |
第三节 教学时空的不同 |
一、教学从“同时空性”到“超时空性” |
二、教学从“年级年限制”到“无年级年限制” |
第四节 教学理念的不同 |
一、从“师传生受”到“主动自学” |
二、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信息素养” |
三、教学目的从“培养人才”到“自我完善” |
第三章 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 |
第一节 为全民终身全面学习创造条件 |
一、增加闲暇时间 |
二、打破教学的时空限制 |
三、助推教育公平的实现 |
第二节 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学习力 |
一、激发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 |
二、提高社会成员的学习能力 |
三、有助于培养学习毅力 |
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
五、有助于提高学习转化力 |
第三节 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 |
一、有助于组织成员实现自我超越 |
二、有助于改善组织成员心智模式 |
三、有助于凝聚共同愿景 |
四、促进开展团队学习 |
五、有利于进行系统思考 |
第四节 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
一、互联网有助于促进多元化学习 |
二、互联网有助于促进个性化学习 |
三、互联网时代个性化与多元化学习的技术与实践 |
第五节 促进创新性学习 |
一、互联网促进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合作 |
二、互联网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
三、互联网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
第四章 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 |
第一节 “数字鸿沟”挑战教育公平 |
一、“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与具体表现 |
二、“数字鸿沟”可能扩大“教育鸿沟” |
第二节 “信息超载”模糊学习焦点 |
一、分散学习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 |
二、增加信息辨识难度,降低学习质量 |
三、导致信息迷航,迷失学习目标 |
第三节 “碎片化学习”降低学习效果 |
一、“碎片化学习”的成因与特征 |
二、“碎片化学习”降低学习效果 |
第四节 “网络依赖”降低学习动力 |
一、“网络依赖”的成因与表现 |
二、“网络依赖”降低学习动力 |
第五节 “网络失范”误导学习方向 |
一、“网络失范”的原因与表现 |
二、“网络失范”误导学习方向 |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营造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
一、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 |
二、营造健康的网络教学环境 |
三、为网络教学提供安全保障 |
第二节 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 |
一、建设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 |
二、提高网络学习的效率 |
三、利用最新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方式 |
第三节 提升网络教学的规范性 |
一、加强网络教学的审核与管理 |
二、防范资本对网络教学的过多干预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一)互联网的内在特征顺应了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
(二)互联网只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种辅助性手段 |
(三)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 |
(四)互联网促进了“泛教育”和“泛学习”时代的到来 |
(五)互联网时代学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
二、可能的拓展研究 |
(一)教学活动在互联网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的规律与趋势 |
(二)教育事业的进步对互联网发展的影响 |
(三)网络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警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普通高中学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问题和假设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假设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学习力”界定 |
(二)“课程”界定 |
三、研究目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标 |
(四)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中小学生学习力发展指导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一)总体情况 |
(二)内容系统研究 |
(三)评价研究 |
(四)发展策略研究 |
(五)发展指导课程研究 |
二、成就与薄弱之处 |
(一)国外研究有系统性,国别不广泛 |
(二)我国研究关注度高,系统不完整 |
三、发展趋势 |
(一)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实证研究紧密结合 |
(二)实践研究与学校改革紧密结合 |
(三)学生自主提升和教师指导紧密结合 |
(四)发展策略研究与课程研究紧密结合 |
第三章 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一)了解高中生学习力现状 |
(二)了解学习力发展指导现状 |
(三)了解《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需求 |
二、调查工具编制 |
(一)调查工具的初步编制 |
(二)调查工具试测及结果分析 |
(三)正式调查工具说明 |
三、调查实施 |
(一)高中生问卷调查实施 |
(二)访谈调查实施 |
四、调查结果分析 |
(一)学习力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二)学习力发展指导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三)课程需求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五、调查结论 |
(一)学习力水平中等,有待提升 |
(二)学习力发展指导重视不够,有待加强 |
(三)《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需求强烈,有待研制 |
六、发展建议 |
(一)努力提升高中生学习力水平 |
(二)教师为主指导高中生学习力发展 |
(三)研制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校本课程 |
第四章 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内核:学习力体系 |
一、构建学习力体系的理论依据 |
(一)经典学习理论发展历程:逐渐发现学习者内在力量 |
(二)整体主义学习观:在整体前提下关注学习者内部系统 |
(三)学习维度理论:在主客体视角中关注学习者内在维度 |
(四)上述学习理论对学习力体系构建的启示 |
二、构建学习力体系的现实借鉴 |
(一)政策梳理:“学会学习”和学习素养要求 |
(二)原点考察:高中生学习叙事 |
(三)上述现实借鉴对学习力体系构建的启示 |
三、学习力体系构建 |
(一)学习力要素解析 |
(二)学习力体系专家咨询论证 |
(三)学习力体系的确立及内在关系 |
第五章 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构建思路 |
一、明确课程定位 |
(一)类型定位 |
(二)功能定位 |
二、确定课程理念 |
(一)理念依据 |
(二)课程理念 |
三、构建课程要素 |
(一)学习目标 |
(二)学习内容 |
(三)学习方式 |
(四)学习评价 |
四、编制课程文本 |
(一)研制课程纲要 |
(二)编制学材 |
第六章 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样例 |
一、课程纲要样例 |
(一)课程概述 |
(二)学习目标 |
(三)学习内容 |
(四)学习方式 |
(五)学习评价 |
(六)学时安排 |
二、学材样例(简易版) |
单元一 学习力概述 |
单元二“我”的学习力测评 |
单元三 推动“学习动力” |
单元四 发展“学习能力” |
单元五 形成“学习习惯” |
第七章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一)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研究不受重视,基础薄弱 |
(二)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现状不尽如意,有待加强 |
(三)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内核,合理恰当 |
(四)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构建,有理有例 |
(五)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研究构思,严密可行 |
二、创新之处 |
(一)开创了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研究 |
(二)研制了高中生学习力体系 |
(三)编制了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现状调查工具 |
(四)编制了《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纲要和学材 |
三、研究局限 |
(一)未开展学习力影响因素深入研究 |
(二)未开展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实践研究 |
(三)未开展《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推广实验 |
四、后续研究 |
(一)开展学习力影响因素研究 |
(二)开展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实践研究 |
(三)开展《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推广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 选题经过:对识别一个真问题的警醒和追求 |
(二) 选题反思:是否为一个真问题及研究的可行性 |
二、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 |
(一) 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的总体思考 |
(二)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的具体呈现 |
三、研究意义及研究创新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创新 |
四、研究综述 |
(一) 有关终身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 有关变革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综述小结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可持续变革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 |
一、可持续变革研究的问题阐释 |
(一) “变革我们的世界”和“如何变革我们的世界” |
(二) 变革规律及“可持续变革”的思考框架 |
二、可持续变革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 |
(一) 研究的起点和目标方向问题 |
(二) 研究的基本概念问题 |
三、本研究基本问题的尝试性解释框架 |
(一) 关于起点和方向问题的解释框架 |
(二) 关于基本概念问题的解释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可持续变革研究框架建构 |
一、探索人类社会复杂系统奥秘的工具:CAS |
(一)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阐释 |
(二)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适切性 |
二、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的变革机制初探 |
(一) 变革机制的宏观视域:人类社会复杂适应系统分析 |
(二) 变革机制的中观探察:变革真相与理想道路寻求 |
(三) 变革机制的深层探源:理想变革的适应性内模型及其含义 |
三、复杂适应系统(CAS)变革机制下研究框架建构 |
(一) 本文案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界定 |
(二) 研究空间:逻辑与实证之间的往返穿梭 |
(三) 研究框架:多视角分析框架的组合尝试 |
第三章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为案例的研究设计 |
一、案例意义:独具解剖和研究价值的典型实例 |
(一) 大力推进的时代价值 |
(二) 走出困境的研究价值 |
二、案例的研究目标及分析单位 |
(一) 研究目标 |
(二) 拟解决的问题及分析单位 |
三、案例的观察框架 |
(一) 确保足够视域度的双维度观察思路 |
(二) 变革的行动维度:启动—实施—成果 |
(三) 变革的目标维度:理想目标—政策目标—实践目标 |
(四) 双维度组合的案例观察框架构成 |
四、案例的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 |
(一) 数据收集:全面完整可靠多来源 |
(二) 数据分析:数据因子—数据单元—数据链—数据库 |
(三) 数据库建构 |
五、信效度及伦理问题 |
(一) 信效度 |
(二) 伦理遵循 |
第四章 社会惯常视角的案例研究结果呈现 |
一、试点启动:目标和规模 |
(一) 理想目标——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再推进 |
(二) 政策目标——新世纪中国迈向终身教育的规划纲要及实施 |
(三) 实践目标学校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 |
(四) 一场空前规模的教育改革 |
二、试点实施:项目背景及行动策略 |
(一) 学习型城市建设项目 |
(二) 开放大学建设项目 |
三、试点结果:成效及制度化情况 |
(一) 学习型城市建设——向世界亮出一张靓丽的名片 |
(二) 开放大学建设——新历史起点上升起的一颗新星 |
(三) 不能不提的部分特别的改革者队伍 |
(四) 制度化成果——标志性文件及机构变化 |
第五章 局内人视角的案例评估与反思 |
一、经验启示:愈是基础性改变,愈能解决整体性问题 |
(一) 试点案例改革成功推进的主要经验 |
(二) 打散重组战略转型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
(三) 试点案例战略转型经验的重要启示 |
二、教训反观:愈是局部上的困境,愈在折射着全局性后果 |
(一) 试点过程遇到的问题及困境 |
(二) 问题困境所致的阻滞性变革难题 |
(三) 试点案例问题及困境的深刻警示 |
三、试点结果的评估与反思:终身教育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
(一) 挤在方格子里的变革图景 |
(二) 试点结果并非为全局性问题的答案 |
(三) 冷静审视局部性改革成效 |
第六章 研究者视角案例改革路径的探察与审思 |
一、研究者视角试点案例改革模式的探寻 |
(一) 试点运行的改革系统环境 |
(二) 试点运行的改革内生空间 |
(三) 试点改革模式的形成及影响过程评估 |
二、试点改革路径的审视与反思:与解决终身教育问题南辕北辙 |
(一) 并非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的适切路线 |
(二) 单一维持型模式的方向错误与不可持续性 |
三、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案例的理论启迪 |
(一) 对一项好的改革之关键要素的理论启示 |
(二) 案例研究结果与理论假设的模型匹配 |
第七章 可持续变革理论构建及终身教育建设改革路径重构 |
一、可持续变革理论的系统构建 |
(一) 名称来历及本研究的新定义 |
(二) 理论构建的前提及关键所在 |
(三) 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的整体构成 |
(四) 可持续变革的理论属性及优越性 |
二、范型:可持续变革理论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路径重构 |
(一) 五要件内涵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目标的识别与建构 |
(二) 可持续变革等级量表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路径选择 |
(三) 三层任务操作框架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的方案设计 |
结论 |
一、研究回望 |
二、研究结果及主要贡献 |
(一) 变革理论的系统探索 |
(二) 方法论的新尝试 |
三、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 |
(一) 研究局限 |
(二) 研究展望 |
四、中国教育改革及试点案例的对策与建议 |
(一) 对教育改革进行系统诊断和修复 |
(二) 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重新审视再出发 |
附: 可持续变革视域下的中国教育改革生态诊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2: 关键人物访谈信息一览表(局内人与局外人) |
附录3: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调查问卷(一) |
附录4: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调查问卷(二) |
附录5: 关键文件一览 |
附录6: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 |
致谢 |
(6)中国终身教育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概览 |
一 终身教育思想的演进与发展 |
二 终身教育立法的进展与研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 |
一 相关概念辨析 |
二 终身教育概念的界定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框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意义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意义 |
第六节 特色与创新 |
第一部分 |
第一章 我国终身教育的立法探索与困境 |
第一节 我国终身教育的立法探索 |
一 国家层面终身教育的立法探索 |
二 地区层面终身教育的立法探索 |
第二节 我国《终身教育法》的立法困境 |
一 理论研究分歧 |
二 实践推进的困境 |
三 法律体系内部问题 |
第二章 国际终身教育立法的启示 |
第一节 法国终身教育立法 |
一 法国终身教育法律体系的发展脉络 |
二 法国终身教育立法的启示 |
第二节 美国终身教育立法 |
一 美国终身教育法律体系的发展脉络 |
二 美国终身教育立法的启示 |
第三节 日本终身教育立法 |
一 日本终身教育法律体系的发展脉络 |
二 日本终身教育立法的启示 |
第四节 韩国终身教育立法 |
一 韩国终身教育法律体系的发展脉络 |
二 韩国终身教育立法的启示 |
第三章 我国《终身教育法》的立法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我国是否需要制定《终身教育法》 |
一 终身教育立法在我国的迫切性 |
二 终身教育立法在我国的可行性 |
第二节 "终身教育法"与"终身学习法"之争 |
一 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关系 |
二 终身教育侧重政府责任与制度建设 |
三 立法一贯性的考量 |
第三节 《终身教育法》区别于《教育法》的独特性 |
一 《终身教育法》构建的逻辑关系与思路 |
二 《终身教育法》与《教育法》的区别 |
第二部分 |
第四章 我国《终身教育法》的立法要素 |
第一节 我国《终身教育法》的立法思想 |
一 以人为本 |
二 立德树人 |
第二节 我国《终身教育法》的调整对象 |
一 立法实践中的困局 |
二 确立《终身教育法》调整对象的立法思路 |
第三节 我国《终身教育法》的立法目标 |
一 健全终身教育体系 |
二 创建学习型社会 |
第四节 我国《终身教育法》的立法原则 |
一 公平性原则 |
二 公益性原则 |
三 开放性原则 |
第五章 《终身教育法》需确立的相关制度 |
第一节 《终身教育法》需确立的管理制度 |
一 关于管理机构的设立 |
二 建立终身教育的经费保障制度 |
第二节 《终身教育法》需构建的公共服务体系 |
一 提供丰富的终身教育资源 |
二 建设专职人员队伍 |
三 开放社会公共文化设施 |
第三节 《终身教育法》需明确的成果认证及转换制度 |
一 架构终身教育的"立交桥" |
二 学分银行建设的具体策略 |
第四节 《终身教育法》需建立的保障措施 |
一 统计制度 |
二 表彰与宣传制度 |
三 评估与监督机制 |
第六章 《终身教育法》的核心理念——公民"学习权"的保障 |
第一节 学习权释义 |
一 认识学习权 |
二 "学习权"对"受教育权"的超越 |
三 学习权在我国的立法现状 |
第二节 《终身教育法》关于学习权保障的基本原则 |
一 权利本位原则 |
二 可选择性原则 |
三 机会均等原则 |
四 弱势补偿原则 |
第三节 《终身教育法》实现学习权保障的路径 |
一 确立带薪学习休假制度 |
二 发展社区教育 |
三 大力推进老年教育 |
四 弱势群体保障 |
五 帮扶措施 |
第四节 权利救济 |
一 投诉 |
二 行政救济 |
三 司法处理 |
第五节 法律责任问题 |
一 教育法律责任 |
二 《终身教育法》设定法律责任的思路 |
三 《终身教育法》设定法律责任的具体内容 |
第七章 我国《终身教育法》的立法技术 |
第一节 立法技术核心 |
一 立法技术释义 |
二 掌握立法技术核心 |
第二节 立法技术在《终身教育法》中的运用 |
一 以纲领性立法为核心 |
二 保障中央和地方、集权与分权的协调一致 |
三 立法表述技术 |
第三部分 |
第八章 《终身教育法》与现有法律体系的冲突与协调 |
第一节 法律冲突的概念及类型 |
一 法律冲突释义 |
二 法律冲突的类型 |
第二节 《终身教育法》与上位法的法律冲突与协调 |
一 《终身教育法》与《宪法》的法律冲突与协调 |
二 《终身教育法》与《教育法》的法律冲突与协调 |
第三节 《终身教育法》与地方终身教育条例及其他教育类法律的冲突与协调 |
一 《终身教育法》与地方终身教育条例的冲突与协调 |
二 《终身教育法》与其他教育类法律的冲突与协调 |
第四节 完善终身教育法律体系的若干建议与对策 |
一 《宪法》修订纳入终身教肓 |
二 完善《教育法》的相关内容 |
三 加快出台《学前教育法》 |
四 对制定《继续教育法》的若干思考 |
五 其他相关法律的修订与完善 |
结语 |
附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终身教育法(草案) |
第一章 总则 |
第二章 政府及教育机构的职责 |
第三章 终身教育的基本制度 |
第四章 终身教育设施 |
第五章 终身教育专职人员 |
第六章 终身教育的实施 |
第七章 终身教育的保障措施 |
第八章 法律责任 |
第九章 附则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记录 |
附录二: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基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 |
一、研究内容的聚焦性 |
二、研究方法的实证性 |
三、研究视角的新颖性 |
四、研究结论的实用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学生社团及其运行机制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的界定 |
一、社团 |
二、学生社团 |
三、高校学生社团 |
第二节 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内涵及功能 |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 |
二、高校学生社团的内涵 |
三、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 |
第三节 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 |
一、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及本质 |
二、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三、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自组织理论视角研究 |
四、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嬗变 |
第一节 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嬗变 |
一、中国学生社团的孕育 |
二、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缘起与繁荣 |
三、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的曲折发展 |
四、中国高校学生社团新世纪的大发展 |
第二节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嬗变 |
一、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缘起及初步发展(1636年至1860年) |
二、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繁荣发展(1860年至1945年) |
三、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全面发展(1945年至1999年) |
四、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新发展(2000年至今) |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比较及启示 |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历史缘起的“共生” |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历史发展的“异途” |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历史未来的“共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 |
一、高校学生社团管理 |
二、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 |
三、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研究 |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比较 |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构的比较 |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理念及管理目标的比较 |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范畴及管理过程的比较 |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异同及启示 |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共性 |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差异 |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不同管理策略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 |
一、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研究 |
二、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研究 |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 |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结构 |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决策 |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沟通 |
四、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激励 |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特点及异同 |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特点 |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共同点 |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不同点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 |
一、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 |
二、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意蕴 |
三、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研究 |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比较 |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整体情况比较 |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类型及内容的比较 |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参与比较 |
四、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效果比较 |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聚类研究 |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聚类研究 |
二、中国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聚类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
三、美国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聚类研究主要结论及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问题及优化 |
第一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中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
二、美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优化 |
一、中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优化 |
二、美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优化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思考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思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美国布鲁克海文大学(BROOKHAVEN COLLEGE)社团管理规定 |
附录2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调研问卷 |
后记 |
(8)关于学习型社区运行机制研究现状的反思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习型社区运行机制的内涵 |
(一) 学习型社区的内涵 |
(二) 学习型社区运行机制的内涵 |
二、学习型社区运行机制的构成 |
(一) 教育模式操作体系 |
(二) 学习指导操作体系 |
(三) 效果评估操作系统 |
三、学习型社区运行机制的对策 |
(一) 解放思想, 树立正确理念 |
(二) 合理立法, 提供健全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
(三) 整合资源, 加大建设力度 |
(四) 人际和谐, 营造文化氛围 |
(五) 努力创新, 加强理论研究 |
四、反思与展望 |
(一) 注重深化学习型社区的内涵 |
(二) 不断完善学习型社区运行机制的结构 |
1. 学习型社区的层次机制。 |
2. 学习型社区形式机制。 |
3. 学习型社区功能机制。 |
(三) 建立专业化学习型社区研究队伍 |
(9)社区教育政策与公民学习权保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目标和内容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目标 |
(三) 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一) 社区 |
(二) 社区教育 |
(三) 社区教育政策 |
(四) 公民学习权 |
五、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外社区教育发展状况 |
(二) 我国研究动态 |
第一章 国外社区教育政策与公民学习权保障的研究 |
第一节 国外社区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国外社区教育的兴起背景 |
二、国外社区教育的推广 |
三、国外社区教育的深入发展 |
第二节 国外社区教育政策与公民学习权的保障 |
第二章 我国社区教育政策研究 |
第一节 社区教育在我国的导入 |
一、我国导入社区教育的背景分析 |
二、我国导入社区教育的实践和指导思想 |
第二节 我国社区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与发展历程 |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社区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区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 |
(一) 社区教育政策起步阶段(1985-1990年) |
(二) 社区教育政策探索阶段(1991-1999年) |
(三) 社区教育政策确立阶段(2000-2003年) |
(四) 社区教育政策逐步完善阶段(2004年至今) |
(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区教育政策发展的特点 |
第三节 我国社区教育政策价值取向变迁及原因分析 |
一、我国社区教育政策中所蕴含的价值取向 |
二、我国社区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变迁分析 |
(一) 从以社会发展为本到以人为本 |
(二) 从学习知识培养技能为本到满足精神生活为本 |
三、我国社区教育政策价值取向变迁的基本原因分析 |
(一) 社会发展的要求 |
(二) 体制变化的需求 |
(三) 教育政策自身拓展的要求 |
第四节 我国社区教育政策与公民学习权的保障 |
第三章 我国社区教育政策中保障公民学习权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社区教育实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居民参与率低 |
二、必要的经费短缺 |
三、稳定的师资队伍的缺乏 |
四、社区教育资源不足 |
五、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影响 |
第二节 制约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政策因素分析 |
一、传统观念的制约 |
二、社区教育政策行政主导色彩浓厚 |
三、社区教育政策尚未形成体系 |
四、社区教育政策执行力度不足 |
第三节 当前我国社区教育政策的现状及公民学习权的思考 |
第四章 保障公民学习权,完善我国社区教育政策的若干建议 |
第一节 推进社区教育理念的提升,加强学习权保障的政策意识 |
一、提高对社区教育政策及其价值取向本质的认识 |
二、加强公民学习权保障的政策意识 |
三、从政策维度实现教育与社区的内在融合 |
四、增强社区教育政策中的公民参与力度 |
第二节 完善政策,构建以保障公民学习权为主的社区教育体系 |
一、完善保障公民学习权的社区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
二、制订保障公民学习权的社区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 |
三、健全保障公民学习权的社区教育评价体系 |
四、构建公民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第三节 科学管理,建立公民学习的社区教育保障机制 |
一、加强社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
二、拓宽社区教育经费筹措渠道 |
三、培育社区教育研究队伍 |
四、构建社区教育三级网络体系 |
第四节 深化内涵,丰富以公民学习为主的社区教育内容 |
一、统筹整合各类教育资源 |
二、广泛开展居民的技能培训活动 |
三、加强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建设 |
第五章 结语、创新及有待研究的问题 |
第一节 本研究的结论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三节 今后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附录一:访谈名单、访谈提纲 |
附录二:问卷调查 |
附录三:我国社区教育政策文本(摘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学习型社区建设问题研究 ——以重庆市北碚区奔月路社区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二)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三) 相关研究综述 |
(四) 学习型社区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学习型社区建设模式的比较分析 |
(一) 国外关于学习型社区的经验做法 |
1、美国模式——社区学院 |
2、北欧模式——民众中学 |
3、日本模式——公民馆 |
(二) 国内关于学习型社区的经验做法 |
1、北京 |
2、上海 |
3、武汉 |
二、天生街道奔月路社区发展现状 |
(一) 该社区基本情况简介 |
(二) 该社区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发展概况 |
三、奔月路社区建设学习型社区存在的问题 |
(一) 社区居民对学习型社区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 |
(二) 社区居民的学习内生动力还不够 |
(三) 社区教育资源的供给与社区居民学习的需求还存在缺口 |
(四) 学习型社区氛围营造方式还有待多元 |
四、对天生街道奔月路社区建设学习型社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 |
(一) 该社区建设学习型社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社区教育未受到上至有关部门、下至普通民众的充分重视 |
2、社区教育资源"先天不足,后天未补" |
3、社区教育模式形态单一 |
(二) 对该社区建设学习型社区的对策建议 |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学习型社区的建设保驾护航 |
2、加强舆论宣传和氛围营造,激发社区民众学习潜能 |
3、促进教育融合,丰富教育模式 |
五、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调查问卷——针对社区居民 |
二、访谈提纲——针对社区教育决策者和管理者 |
致谢 |
四、论学习化社区创建的若干基本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学习共同体在韩国伏贤中学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赵晓琳. 沈阳大学, 2020(12)
- [2]我国“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还有多远——基于我国学习型社会研究(1998-2018年)回顾[J]. 曾文婕,漆晴,宁欢.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9(03)
- [3]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D]. 崔有波.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4]普通高中学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构建研究[D]. 刘艾清.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5]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D]. 徐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6]中国终身教育立法研究[D]. 兰岚.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7]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D]. 虞娅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8]关于学习型社区运行机制研究现状的反思和展望[J]. 张兆芹,胡娇艳. 职教论坛, 2013(30)
- [9]社区教育政策与公民学习权保障的研究[D]. 朱鸿章.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10]学习型社区建设问题研究 ——以重庆市北碚区奔月路社区为个案[D]. 王晶晶. 西南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