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析油充注对储层沥青质分子结构的影响

凝析油充注对储层沥青质分子结构的影响

一、凝析油充注对油藏沥青质分子结构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刘念[1](2020)在《冀中坳陷典型潜山带油气成藏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潜山油气勘探是冀中坳陷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随着勘探程度的深入,迫切需要油气成藏机理的理论研究来指导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实践。本论文以冀中坳陷北部河西务反转型斜坡潜山带和南部束鹿继承型斜坡潜山带两个典型潜山带为研究对象,基于含油气系统的研究思路,综合应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手段,运用有机和无机地球化学相结合、静态解剖与动态过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了烃源灶规模及演化史,揭示了油气成因类型及来源,分析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机理,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本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冀中坳陷晚古生代以来的热历史经历了早白垩世晚期和始新世晚期两期热流高峰,其热流值分别为78 mW/m2~82 mW/m2和80 mW/m2~85 mW/m2。(2)冀中北部石炭-二叠煤系烃源岩二次生烃门限约为3550 m,二次生烃范围主要集中在廊固凹陷东部、武清凹陷、文安斜坡西北部以及杨村斜坡西部,对河西务潜山带天然气的贡献率为50%~80%。(3)河西务潜山带南、北部原油来源具有差异性,北部潜山原油主要来源于古近系孔店组-沙四段和石炭-二叠系混源,南部潜山原油主要来源于古近系孔店组-沙四段烃源岩。而束鹿潜山带洼中隆和斜坡带原油均来源于束鹿凹陷古近系沙三下段烃源岩。(4)建立了河西务潜山带双洼供烃-断层和不整合输导-多层系聚集和单洼供烃-不整合输导-顶部聚集的两种油气成藏模式,其中供烃、储层条件和油气输导体系的差异是河西务潜山带南、北潜山油气成藏差异的主控因素。(5)建立了束鹿潜山带近源断层输导断背斜聚集和远源不整合输导反向断块-高潜山聚集的两种油气成藏模式,其中供烃、保存条件以及反向断层遮挡是造成束鹿潜山带洼中隆和斜坡带油气性质和富集差异的主控因素。本论文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潜山油气地质理论,同时也为冀中坳陷潜山油气勘探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吕伟峰[2](2020)在《多孔介质内高黏原油微观相行为及岩石表面润湿性调控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油是一种重要的高效清洁能源,同时也是不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开采石油必须深入理解石油矿藏的微观相互作用本质。石油开采在微观上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行为,包括原油在多孔介质中的相行为、在岩石表面的吸附行为、在不同尺寸孔喉空间中的渗流行为。在这些微观行为中,目前尚有一些基础难点问题亟待解决。包括:泡沫油分子相态行为的规律性及对渗流特征的影响、表面活性剂在油藏岩石润湿性调控的作用机制及油膜剥离的动力学机制的认识难以满足生产实践的需求等。本论文围绕这两个科学问题,运用实验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系统研究并得到了以下的认识。针对高黏原油(泡沫油)的物理特性,我们采用微观实验的方法从微米尺度观察研究泡沫油降压相态变化中气泡形成、生长、合并和分裂4个主要过程,发现了气泡生长多是在运移过程中进行的这一重要现象,并得出了泡沫油重质组分含量高导致油相和气相界面稳定,是泡沫油不易脱气、缓慢进行相变的主因这一重要结论。同时,针对气泡成核特点,我们采用经典成核理论(Classical Nucleation Theory,CNT)模拟了气泡的成核过程,采用气液交界面追踪的流体体积法(Volume of Fluid,VOF)对表面张力、黏度、密度和泡径4个影响因素计算分析,并通过单气泡形成及VOF虚假流动分布验证了模型及计算程序的准确性。另外,我们建立了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的真实多孔介质内泡沫油流动模拟实验方法,特别是建立了一种通过设置像素的饱和度阈值来识别气泡的方法,将宏观的渗流现象与微观的气泡特征关联起来。通过压力、采收程度、CT扫描图像等信息,综合分析得到了泡沫油降压开采的三个阶段及微观相态特征,并系统分析了降压方式、降压速度、温度、渗透率等宏观条件的影响,为泡沫油的高效合理开采提供依据。针对岩石表面润湿性调控的需求,我们选取了具有支链的阳离子孪连(Gemini)表面活性剂作为润湿性调控材料,研究其在亲水表面(石英)、疏水表面(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中等润湿性表面(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的吸附机制,并通过直接测试的接触角、表面张力及计算获得的粘附张力、固液界面张力、粘附功等参数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对于疏水的PTFE表面,Gemini表面活性剂通过疏水作用吸附于固体表面,固液界面张力随浓度增大而降低,接触角基本保持不变;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空气-水表面的吸附量明显高于PTFE-水界面。对于中等极性的PMMA表面,临界胶束浓度以下Gemini表面活性剂通过二甲苯基与PMMA功能团的极性相互作用吸附于PMMA表面,固液界面张力随浓度增大略有升高,接触角变化不大;临界胶束浓度以上Gemini表面活性剂通过疏水作用在PMMA表面上形成双层结构,固液界面张力随之降低,接触角降低。对于亲水的石英表面,临界胶束浓度以下Gemini表面活性剂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石英表面上,使固体表面疏水化,固液界面张力增大,但由于表面张力同时在降低,接触角随浓度增大仅略有增加;浓度在达到临界胶束浓度之后,Gemini表面活性剂并未在石英表面形成双层吸附,而是通过柔性链的弯曲,形成了更加紧密排列的吸附膜,固-液界面张力随浓度进一步增大,造成接触角随浓度增大而明显增大。特别的是,我们建立了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的模拟方法构建微观模型,从原子角度分析石英/水/表面活性剂间的相互作用,分析整个分子动力学过程,比较体系相对浓度曲线、表面活性剂分子与水的径向分布函数和表面活性剂分子均方位移等参数,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以上对于高黏原油相行为及岩石润湿性调控的研究,建立的实验及模拟研究方法,以及取得的规律性结果,对改善油气田开发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等技术的发展应用提供了基础依据和指导作用。

周肖肖[3](2020)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含油气丰富,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油气充注及调整改造,油气成藏较为复杂。本文利用最新的地震、测井、地质和地化等资料分析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地化特征、成因及来源、油气藏遭受的次生化学作用。在分析油气藏主控因素及成藏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前面的分析,总结了塔中和古城地区奥陶系不同相态烃类成藏模式。(1)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油气可划分为古城地区的干气和塔中地区的凝析油、挥发油、正常油。塔中地区平面上“西部富油,东部富气”:西部为“断裂带富气,斜坡区距通源走滑断裂近处富气,远处富油”;东部为“断裂处富气,靠近内带处富油”。纵向上,塔中地区不同层系“深部富气,浅部富油”;同一层系“高部位富气,低部位富油”;沿不整合面分布的特征。古城地区天然气分布于构造斜坡或高部位的断裂发育区,纵向上分布于云化滩储层内。(2)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天然气为成熟-过熟干气,由深部储层寒武系成因的古油藏裂解形成。塔中东部天然气干燥系数、成熟度和气油比明显大于西部;南北向上断裂带处干燥系数较大,北部斜坡区较小。这主要由天然气成因差异和次生作用造成:古城地区过熟干气沿着塔中Ⅰ号断裂向西充注到塔中东部发生混合作用,使得塔中东部天然气干燥系数和成熟度明显高于西部;北部斜坡区的西部分布有相对低熟源岩,生成的干酪根裂解气与深部原油裂解气共存,断裂带以深部原油裂解气为主。H2S为CIP离子驱动的TSR作用启动阶段的产物。西部地区地层水Mg2+和矿化度较东部高,TSR反应更易发生,H2S含量较东部偏高。塔中-古城地区CO2和N2均为源岩有机质热降解成因。(3)基于黄金管热模拟实验重新厘定了油源对比指标:芳基类化合物、碳和硫同位素。对比分析认为寒武系烃源岩为主力源岩。塔中东部地区原油密度、粘度、含蜡量等明显大于西部,全油碳同位素以及成熟度则小于西部。断裂带处原油密度、粘度较低,斜坡区稍大。原油性质差异主要由寒武系源岩在塔中东西部成熟度差异造成,西部源岩埋深超东部近千米,造成西部原油成熟度偏高,密度和粘度偏低。断裂带处原油物性除了与高熟源岩有关外,气侵等作用也会造成原油密度、粘度等减小。(4)塔中地区奥陶系烃类相态受源岩成熟度、次生作用和多期油气充注的影响:源岩成熟度和多期充注对斜坡区油气相态影响大;奥陶系顶部构造高部位生物降解相对强烈;TSR作用能降低油裂解门限温度且加速热裂解作用的进行;奥陶系储层温度相对较低,原油热裂解程度有限,寒武系原油裂解程度明显大于奥陶系原油。气侵作用在塔中地区较为重要,断裂区强度较大。塔中西部以深部原油裂解气垂向气侵为主,东部以古城地区过熟天然气侧向气侵为主。(5)晚加里东期,来自寒武系的原油运移至塔中-古城等成藏。海西早期,构造运动导致塔中地区古油藏遭受破坏;位于斜坡部位的古城地区油气藏遭受较低程度破坏。海西晚期,塔中地区源岩再次深埋生油,油气经断裂垂向运移至目的层,通过不整合等输导体系侧向运移至优质储层内,在致密盖层和隔夹层的封盖作用下,多层系成藏;古城地区源岩处于过熟阶段,聚集少量的油气。喜山期,塔中地区寒武系油裂解气沿断层向上充注到目的层形成凝析气等,古城地区原油裂解气也沿着Ⅰ号断裂运移至塔中东部形成凝析气藏;古城地区深部裂解气或保存至寒武系或运移至目的层形成干气藏。塔中地区分为油藏(正常油和挥发油)与气侵改造型凝析气藏2类成藏模式。油藏分布于西部斜坡区、中部远离通源断裂处、东部内带区;凝析气藏分布于通源断裂处,根据气侵方式差异分为西部垂向气侵改造和东部侧向气侵改造2种成藏模式。古城地区为原油裂解气在走滑断裂和盖层作用下聚集成藏模式。

张鸿[4](2020)在《页岩油赋存状态的地球化学表征 ——以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为例》文中提出本研究对东营凹陷三口页岩油专探井中选取的30块始新统沙河街组湖相页岩岩心进行更加细化的化学抽提(分步溶剂抽提)和热抽提(多温阶岩石热解)分析,以定量表征页岩油在储层中不同的物理赋存状态、相对比例和原地油量,并对比两种方法在页岩油含油量、组分分异等关键参数及过程上的异同点,探究该区页岩油可生产性的制约因素。通过对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页岩样品的标准岩石热解分析、溶剂抽提以及饱和烃、芳香烃色谱-质谱分析基础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这两套页岩层系有机质丰度高,类型主要为II型,具备较好的页岩油形成物质基础。有机质热演化程度主体处于生油窗早-生油高峰阶段。通过分步溶剂抽提定量分析实验,将得到的抽提物赋以物理状态信息并分别定义为游离油、吸附油和残余油。游离油为页岩储层中主要的物理赋存状态,其含量约占总抽提物产量的66%,吸附油和残余油的含量分别约占总抽提物产量的16%和17%。分步抽提物的族组分分离结果表明,饱和烃为含量最高的馏分。且其相对含量总体随抽提呈不断降低的趋势;而极性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则相应地不断上升。总有机碳和粘土矿物含量在对页岩储层内原油的吸附和保留能力上起着关键性影响,而脆性指数则同抽提量呈负相关关系。热成熟度对总抽提量有决定性影响。多温阶岩石热解分析提供了更多关于总组分和页岩油物理状态的信息,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标准岩石热解常出现的carryover干扰效应。在宏观原地油量和微观分子组成(轻/重质烃类比例)系统变化的表征上,该方法同分步溶剂抽提法表征结果具有较高的协同性,可共同用于页岩油含油量的表征研究。对该区页岩油可生产性的综合分析认为,北美海相页岩油系统可生产性评价指标原油饱和度指数(S1/TOC),不可简单地套用于陆相断页岩油可生产性评价。相对较低的热成熟度伴以较高的粘土矿物含量为主要制约因素。在此成熟度下生成的原油未经历或较低程度的裂解,属于“黑油”范畴,油质偏重且粘度大,原油在储层中流动性较差。流体质量既流动度同样是页岩油地质评价中的核心。后续的勘探应重点关注生油窗晚期到凝析油窗阶段页岩层系。

周家全[5](2019)在《塔中地区奥陶系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模式》文中研究表明盆地深层油气藏在地质历史时期中普遍经历了多期次的油气充注和改造,如何追踪油气运移和成藏的过程是当前石油地质学的前沿性研究方向,也是深层油气勘探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论文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收集和总结公开烃源岩生物标志物测试数据的基础上,开展了代表性原油样品的饱和烃和芳烃色谱-质谱、碳同位素测试,借助于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原油成因类型划分,同时结合断裂系统发育特征及与油气成藏时期匹配关系的解剖,尝试利用有效的地球化学指标示踪油气沿着断裂系统和碳酸盐岩缝洞系统发生运移和聚集的动态过程,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塔中地区奥陶系原油普遍是混源油,主要分为两类:Ⅰ类原油生标具有C21/C23TT、C28/(C27+C29)ααα20R规则甾烷和γ蜡烷/C31R升藿烷较高,C24Te T/C26TT、C31R升藿烷/C30藿烷、重排/规则甾烷和升藿烷/C30藿烷较低等特征,可能源自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Ⅱ类原油的生标与Ⅰ类原油呈现出相反的特征,可能是中-上奥陶统成熟油与晚期寒武系-下奥陶统高-过成熟油的混合原油,高热成熟作用造成原油甾萜类化合物丰度降低,导致混合油表现为与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相似的特征。针对塔中地区深层油气藏“多源多期”油气混合叠加的特殊性,尝试提出了深层复杂地质条件下示踪油气运移过程的可操作方案:(1)通过有效生源参数判断原油来源和成因类型;(2)利用稳定的成熟度生标参数判断油气充注期次;(3)利用原油物性和气油比参数判断晚期气侵作用;(4)最后结合输导体的地质特征,示踪油气运移过程。塔中地区主要存在三期油气成藏:(1)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早期低熟油经断裂的垂向运移,聚集在寒武系顶部和蓬莱坝组下部的缝洞体内,少量油气沿活动较强的断裂垂向运移到鹰山组和良里塔格组储层中聚集成藏,后期多被破坏。(2)晚海西期源自于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成熟原油沿断裂输导体运移至奥陶系储层内,并与早期油气藏中的原油混合,形成了混源油气藏。(3)喜山期来自寒武系-下奥陶统的高-过成熟原油和裂解气沿断裂运移至古油藏发生气侵改造,形成凝析气藏,随后凝析气可能继续向上运移,重新聚集成藏或导致早期古油藏的进一步混合改造。

张永超[6](2019)在《致密砂岩中的润湿性及其对石油运移和聚集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致密砂岩中石油的运移和聚集过程控制了致密油资源的分布和规模。由于致密砂岩地层的特殊性,润湿性的作用在致密油运移和聚集过程中更为显着且不可忽略。本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6-长8段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分析致密砂岩储层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物理实验、理论分析计算和数值模拟研究了致密砂岩中的润湿性作用及其对石油运移和聚集过程的影响。研究首先通过油藏温度下的润湿性评价实验得到研究工区储层的润湿性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随后,通过岩心充注实验探究润湿性差异对致密油运移条件和聚集规模的影响;最后,利用孔隙网络模拟方法建立了能够表征致密油运移和聚集过程的孔隙网络模型,定量研究了润湿性对致密油运聚参数的影响。研究得到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6到长8段储层成藏前润湿角主要分布在20o60o之间,为亲水润湿,润湿性分布具有一定的非均质性;储层成藏后主要呈现中性润湿或亲油润湿,润湿角主要分布在65o130o之间,润湿性分布的非均质性特征明显;从长6段到长8段储层润湿性向更亲油的方向转变。(2)致密砂岩矿物分布的非均质性决定了润湿性分布的非均质性:润湿性随储层中亲油矿物的增加或亲水矿物的减少呈现出向亲油润湿方向变化的趋势。研究工区储层中石英和伊蒙混层是影响润湿性的主要矿物因素。(3)储层润湿角随着原油中极性物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润湿角增加的幅度由岩石矿物和原油组分共同决定。(4)温度对储层润湿性有重要影响,通过测量实验和DLVO理论分析的方法得到一致结果:不同润湿性的岩石表面润湿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亲水润湿的岩石样品的润湿性对温度条件的变化更为敏感,润湿角随温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小;中性润湿和亲油润湿样品的润湿性受温度影响不大。(5)通过物理模拟得到,致密砂岩储层的石油成藏过程主要受到岩心渗透率的控制,但润湿性在其中也起到重要作用。相同润湿性条件下,随着储层的润湿性从亲水润湿向亲油润湿转化,储层的最小运移压力梯度减小,最终含油饱和度增加。(6)建立了能够在孔隙尺度上模拟致密油运移和聚集过程的拟稳态孔隙网络模型。通过模拟,确定了润湿性与致密油运聚全过程中毛管力、相对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等参数的定量关系。随着储层润湿角的增加,毛管阻力减小,水相渗透率增加、油相渗透率减小,达到最终含油饱和度所需要的充注动力减小。本论文中得到的实验结果和分析结论有助于认识致密砂岩油藏形成和分布特征,完善现有的致密油成藏理论,从而有效地指导致密油气的勘探和开发实践。

王倩茹[7](2018)在《塔中北坡顺托果勒地区志留系油气多期成藏机制》文中认为塔中北坡顺托果勒地区志留系沥青砂岩广泛分布,伴有稠油、正常油和天然气,具有多期成藏与多期改造混合的特征,油气富集规律异常复杂。针对志留系沥青、残留原油(抽提物)和包裹体油,分别从显微红外光谱、分子地化和包裹体等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区复杂的油气充注、混合和被改造过程研究,总结顺9井区和顺10井柯坪塔格组上段(S1k3-3和S1k3-1)和下段(S1k1)烃类聚集的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塔中北坡顺托果勒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地层已进入成岩作用晚期,成岩作用包括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交代作用等。根据烃类包裹体岩相学分析、荧光和冷阴极发光等特征,总结出顺9井区成岩序次为石英颗粒内裂纹→石英颗粒次生加大边/穿石英颗粒裂纹(未穿石英加大边)→晚期方解石胶结物/穿石英颗粒裂纹(穿过石英加大边);顺10井成岩序次为石英颗粒内裂纹→石英颗粒次生加大边/穿石英颗粒裂纹。论文首次应用储层沥青–单个油包裹体–原油显微红外光谱系统分析辅助油气成藏过程分析,实验发现设定噪音目标在1–10之间,采用高斯–洛伦茨函数分布拟合红外吸收峰,拟合精度高达99.5%,能够减弱基体干扰和谱峰重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现了分子结构复杂的储层沥青和包裹体油的定量化研究。针对现有塔里木盆地原油成熟度参数的局限性,依据烷基联苯邻、间、对位取代物及单环与双环、甲基与乙基、甲基联苯与甲基二苯甲烷取代的结构差异对热稳定性的影响,探索性地提出4–/2–MBP、4–/2–EBP、(2,4+2,4’)–/2,2’–DMBP、4,4’–/(2,4+2,4’)–DMBP、3,3’–/(2,4+2,4’)–DMBP、3–MBP/3–EBP,4–MBP/4–EBP、3,3’–DMBP/3–EBP、4,4’–DMBP/4–EBP、3–MBP/3–MDPM和4–MBP/4–MDPM等表征塔里木原油成熟度的新参数。论文综合储层沥青岩相学与显微红外光谱分析、不同井段抽提物地球化学特征和古流体分析等手段,认为顺9井区油气充注至少分为三种模式:早期充注原油生物降解沥青化后没有再充注;后期再充注混合;早期没有充注,仅有后期充注。顺10井烃类遭受了热变质、氧化降解等次生作用后形成了顺层理分布的沥青,后无晚期油气充注。顺9井区S1k3-3井段流体包裹体荧光颜色为蓝绿色,主要宿主于石英颗粒内裂纹和穿石英颗粒裂纹中;砂岩抽提物呈现不同程度的基线鼓包,正构烷烃系列不完整,只检测到明显的nC14–nC20;薄片中检测到次生沥青充填于裂缝或大面积充填于孔隙中,并检测到大量沥青包裹体,宏观上呈块状分布等,由此推断本段为早期充注且烃类成熟度较高,后期没有发生再次充注,结合显微红外光谱分析认为该段沥青是油气运移过程中烃类遭受热变质、生物降解与水洗淋滤作用等次生作用的产物。顺9井区S1k3-1井段流体包裹体荧光颜色为蓝绿色或黄绿色;砂岩抽提物除了与S1k3-3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类外,检测到另一类完整系列的正构烷烃并具有明显的基线鼓包;该类沥青宏观上呈斑点状或顺层理分布,微观上以纯沥青的形式充填于孔隙中或分布于颗粒边缘,结合显微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本段烃类主要经历了氧化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而沥青化,但后期油气发生了再度充注。顺9井区S1k1井段古流体色质谱特征与S1k3-1井段相似,但是该段黄绿色或橙红色烃类包裹体比例变大,说明后期成熟度较低的烃类为该段的充注主力。红外光谱结果显示早期烃类遭受过严重的生物降解作用,后期油气充注后遭受氧化降解作用。论文依据储层沥青分布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古流体特征等,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顺9井区S1k3-3井段油气来源为寒武–下奥陶统,S1k3-1和S1k1井段油气为寒武–下奥陶统和中–上奥陶统混合的结果;顺10井油气来源为寒武–下奥陶统。采用储层沥青和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厘定了油气成藏具体时间,即顺9井区有三期油充注和一期天然气充注,第一期为加里东晚期充注的油(419.6–398.1 Ma),第二期为海西晚期(271.5–224.0 Ma),第三期充注的油(11.4–2.2 Ma)和一期天然气(11.1–1.1 Ma)发生在喜山期;而顺10井区只存在两期油充注,第一期为加里东晚期充注的油(419.6–408.4 Ma),第二期充注的油主要发生在海西晚期(271.6–236.8 Ma)。论文通过对顺9井区3D地震剖面层位和断裂解释发现,志留系油气通过NE向走滑断裂,从T74界面以下的烃源灶或油气藏中垂向输导上来,然后向四周侧向运移,具体成藏过程为:加里东晚期,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达到成熟阶段,排出的烃类沿着NE向走滑断裂运移至柯坪塔格组上段和下段,形成大规模油藏;海西早期构造运动使地层抬升,原生油藏发生水洗、氧化和生物降解作用形成现今大面积分布的沥青砂岩;早二叠世晚期岩浆入侵活动对油气藏起到一定破坏作用,同时也为后期油气聚集提供运移通道;喜山期,中–上奥陶统源岩进入生油高峰期,油气沿断裂和输导层大量运移至顺9井区S1k1井段,形成现今志留系油气藏;由于顺10井远离NE向走滑断裂,因此缺乏喜山期油气的充注。顺托果勒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为“混源多期成藏、早期油藏破坏、晚期充注聚集”的成藏模式,油气勘探关键是要寻找喜山期再充注构造–地层型油气藏,最有利的勘探区带为顺托果勒区块顺9井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下段。

王阳洋[8](2018)在《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组分对比与成藏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在海相盆地深部碳酸盐岩地层中寻找油气是中国未来油气勘探的趋势之一。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深层碳酸盐岩广泛发育,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其中塔中地区是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目前的勘探实践表明该区下古生界油气资源丰富,油气相态分布复杂,不同相态烃类成因来源、相态控制因素不明,成藏过程存在争议、成藏模式有待总结。本论文基于塔中地区最新勘探成果和资料,综合利用地质剖析、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方法,以不同相态烃类组分对比及成藏特征分析为主线,探讨了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的分布特征、控制因素、成因来源、成藏过程并建立成藏模式,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烃类具有多相态分布的特征,主要可划分为凝析气、挥发性油和正常油三种。平面上,不同相态烃类呈现出自南向北“断裂带富气、平台区富油”、自东向西“东部富气、西部富油”的分布特征;纵向上,不同相态烃类表现为不同层系“深部富气,浅部富油”、同一层系“高部位富气,低部位富油”的分布特征。(2)相较塔中西部,塔中东部奥陶系天然气干燥系数高、甲烷碳同位素重;相较于北部平台区,塔中10号断裂带和塔中Ⅰ号断裂带奥陶系天然气干燥系数高、甲烷碳同位素偏重。烃类气体地化特征的差异分布与混源成因有关:塔中10号断裂带和塔中Ⅰ号断裂带东部主要以成熟度较高的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裂解气为主,混有少量相对低成熟度的中上奥陶统成因原油伴生气;塔中Ⅰ号断裂带西部及北部平台区,相对低成熟度的中上奥陶统成因原油伴生气和高成熟度的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裂解气均有分布。研究区下古生界CO2的含量普遍较低且主要为无机成因;N2含量较高且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类烃源岩热演化作用;H2S主要为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初期的产物,其中塔中西部地层水活性硫酸盐结构浓度高于塔中东部,更易于促进TSR作用,生成高含量H2S。(3)相较于北部平台区,塔中10号断裂带、塔中Ⅰ号断裂带原油密度小、原油含蜡量高、原油碳同位素重;相较于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下奥陶统鹰山组原油密度小、原油碳同位素偏重、成熟度高。原油性质的差异分布与混源成因有关:整体上,塔中地区下古生界油气藏主要为中上奥陶统与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的混合成藏,其中中上奥陶统成因原油的贡献量相对较大。具体的,下奥陶统鹰山组较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的原油含量相对偏高,且随着埋深增加,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贡献量不断增大。(4)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烃类多相态的控制因素多样:构造相对稳定区油气相态主要受烃源岩类型及热演化程度、多期充注作用控制,具体表现为北部平台区经历烃源岩多期生排烃,主要为加里东期和晚海西期原油混合充注形成挥发性油藏、正常油藏;构造相对活跃区油气相态主要受晚期气侵作用控制,具体表现为塔中Ⅰ号、塔中10号断裂带加里东期、晚海西期形成的油藏被喜山期高成熟度天然气强烈气侵改造,形成大面积凝析气藏;深部油气相态主要受高温热裂解作用控制,具体表现为寒武系古油藏原油裂解,生成大量原油裂解气,其中TSR作用使原油的热稳定性和裂解气生成的门限温度降低、进一步促进烃类裂解生成天然气。(5)塔中地区下古生界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混源油气,在加里东期、晚海西期通过断裂垂向运移进入目的层后,经不整合面、渗透性输导层、断裂的侧向输导分配,于构造高点圈闭的优质储层中优先汇聚,进而在盖层的遮挡下多层位富集成藏,喜山期生成的大量天然气对前期油藏发生大规模气侵作用,最终形成烃类多相态分布,成藏模式可划分为气侵改造型凝析气藏与充注混合型油藏两种,前者主要分布于构造相对活跃的断裂带,后者主要分布于构造相对稳定的平台区。气侵改造型凝析气藏按气态组分特征可进一步分为高含硫化氢型凝析气藏与低含硫化氢型凝析气藏。

刘庆新[9](2018)在《致密油充注与成藏富集机理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文中指出致密油作为一类重要的非常规资源,近年来备受关注。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最典型的大型致密砂岩油气区,中生界延长组特低-超低渗石油勘探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致密油充注与成藏富集机理至今仍不十分清楚,制约了勘探成效。本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田西部探区勘探程度较高的定边、吴起和志丹等地区延长组为研究对象,在构造环境、沉积背景、油藏特征研究基础之上,开展致密油充注过程研究,探讨致密油藏的烃类充注动力机制、运聚机理和成藏富集主控因素,可为鄂尔多斯盆地进一步增储上产提供科学依据,揭示了致密油“持续成藏、连续分布”的成藏机理,补充完善致密油成藏地质理论、并能指导致密油的资源评价、有利区预测与勘探部署评价。本论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恢复了致密储层在各个成岩阶段的古物性特征。针对延长油田西部地区延长组辫状河三角洲相致密砂岩储层,多种分析测试相结合,研究延长组长6和长7油组致密储层特征、成岩演化及孔隙结构,揭示储层经历了三个成岩阶段的变化,早成岩B期储层达到致密化,压实和胶结作用为储层致密的主要原因,并以该认识为基础,探讨了古物性恢复方法,计算了各个成岩阶段储层的古物性。探讨了储层致密化与油气充注的关系。通过储层有机流体特征、包裹体特征和埋藏史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经历了三期烃类充注活动,并与储层成岩演化、烃源岩生排烃期相结合,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经历了一个边成岩、边致密、边成烃、边充注的过程,也就是说致密油充注和储层致密化同时进行,是持续的长期并行过程,主成藏期时储层已经致密化。提出成藏充注动力经历三个阶段的演化,即“浮力充注—流体压差—抬升负压”。通过将压汞数据与渗透率建立相关关系恢复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充注的阻力,以及石油运移克服阻力所需的连续油柱高度,并结合恢复的成藏古压力特征,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成藏充注动力在成岩作用、生烃作用和构造运动的影响下经历三个阶段的演化。建立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石油充注模式:早期原油受浮力驱动在中—低渗储层发生了运移和聚集;致密储层形成过程中原油运聚成藏与成岩作用交替进行,生烃增压形成的流体压差驱动原油聚集在距离烃源岩较近的砂体中;晚期致密储层条件下,生烃增压形成的异常高压继续推动源岩排出的油气在临近烃源岩的致密输导层内发生运移、聚集。同时早期聚集的油气在抬升负压的驱动下,沿着微裂隙和优势输导通道进行长距离垂向和侧向运移调整。致密储层在成岩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期烃类充注—连续成藏—晚期调整,从而形成现今准连续型致密油藏。

程斌[10](2016)在《原油和烃源岩中C5-C13轻烃馏分定性定量分析及分子标志物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C5–C13轻烃馏分是原油及烃源岩中烃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分析手段的局限,该部分烃类中C8–C13馏分一直是有机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的空白。本博士论文研究借助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建立了原油中C5–C13轻烃馏分的分离分析方法,通过标样共注、标样对比及文献对比共检测C5–C13轻烃馏分中的化合物127个,其中包括:1)对C8–C10轻烃馏分的48个化合物进行定性并计算保留指数;2)验证前人C5–C8、C10–C13轻烃馏分化合物的定性结果,并分别计算C5–C8、C10–C13轻烃馏分中的53个、26个化合物在当前实验条件下的保留指数。自主研制真空球磨振动粉碎-加热解析-氦气吹扫-冷阱捕集-气相色谱在线分析装置,借助该装置建立了烃源岩中C5–C13轻烃馏分的提取分析方法。应用典型原油及烃源岩样品对装置及实验方法进行平行试验,结果表明分析平行性理想。C5–C13轻烃馏分中单萜烃的定性-定量分析表明:在4个大型沉积盆地(塔里木盆地、渤海湾盆地、北部湾盆地、东海盆地)的96件原油样品中普遍存在2,6-二甲基辛烷、2-甲基-3-乙基庚烷、1,1,2,3-四甲基环己烷、反-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1-甲基-3-异丙基苯和1-甲基-4-异丙基苯6种单萜烃,且其含量存在2,6-二甲基辛烷>2-甲基-3-乙基庚烷>1,1,2,3-四甲基环己烷>1-甲基-3-异丙基苯>反-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1-甲基-4-异丙基苯的大小关系。高等植物精油及其催化加氢产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2,6-二甲基辛烷、1,1,2,3-四甲基环己烷、反-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和1-甲基-4-异丙基苯均可由高等植物成因的单萜类化合物演化生成,而2-甲基-3-乙基庚烷和1-甲基-3-异丙基苯则可能具有不同的来源或/及演化途径。根据全油及馏分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类异戊二烯类、甾烷类及藿烷类等生物标志物特征,结合原油样品的地质背景提出:新分子标志物参数C10单萜烷比值(2-甲基-3-乙基庚烷/2,6-二甲基辛烷)可以有效区分海相、陆相成因原油。定量研究揭示,海相、陆相成因原油C10单萜烷比值的差异源于其2-甲基-3-乙基庚烷含量的不同,参数C10单萜烷比值及2-甲基-3-乙基庚烷的含量可以作为判断源岩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新指标:C10单萜烷比值>0.4、2-甲基-3-乙基庚烷含量>3.5 mg/g全油反映偏还原性的沉积环境;C10单萜烷比值<0.3、2-甲基-3-乙基庚烷含量<2.5 mg/g全油反映偏氧化性的沉积环境。该参数对于生标匮乏的轻质油及凝析油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判断十分重要。烷基苯类分子极性高于链烷烃和环烷烃,其在全油样品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中因为具有更高的二维保留时间而与链烷烃和环烷烃完全分离。研究发现,原油样品中普遍存在苯、甲苯及C2–C5烷基苯化合物共43个,其分布受有机质输入、成熟度、沉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C0–C4烷基苯碳数分布、C4烷基苯异构体分布所分别构建的C3-4/C0-2烷基苯比值、(对-+间-)/邻-丙基甲苯和(3,5-+3,4-)/(2,5-+2,4-乙基二甲苯)比值可以有效反映成熟度对烷基苯分布的影响。根据正烷烃、姥鲛烷和植烷、甾烷类、藿烷类等生标特征及全油、馏分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结合样品的地质背景提出:比值1,2,3,5-/1,2,3,4-四甲基苯可有效区分源自偏还原性、偏氧化性沉积环境源岩的原油:前者具有相对较低的1,2,3,5-/1,2,3,4-四甲基苯值(<1.0),后者则具有相对较高的1,2,3,5-/1,2,3,4-四甲基苯值(>1.5)。定量数据表明,两类原油间1,2,3,5-/1,2,3,4-四甲基苯值的差异源于1,2,3,5-四甲基苯含量的不同,即源于偏氧化性沉积环境源岩的原油含有更为丰富的1,2,3,5-四甲基苯。因此,1,2,3,5-/1,2,3,4-四甲基苯可以作为判断源岩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新分子标志物参数。它可以作为C10单萜烷比值之外的另一个判断源岩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新指标。

二、凝析油充注对油藏沥青质分子结构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凝析油充注对油藏沥青质分子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冀中坳陷典型潜山带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烃源灶研究现状
        1.3.2 油气成因类型与来源研究现状
        1.3.3 潜山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现状
        1.3.4 研究区研究现状
    1.4 存在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7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8 主要认识与成果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
    2.2 沉积地层发育特征
    2.3 油气地质特征
        2.3.1 烃源岩特征
        2.3.2 储层和盖层特征
        2.3.3 油气分布特征
第3章 热史及重点生烃凹陷烃源灶演化
    3.1 热演化史
        3.1.1 样品采集与测试
        3.1.2 古温标数据
        3.1.3 热史恢复
    3.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2.1 古近系烃源岩
        3.2.2 石炭-二叠系烃源岩
    3.3 烃源灶演化
        3.3.1 古近系烃源灶
        3.3.2 石炭-二叠系烃源灶
第4章 典型潜山带油气成因与来源
    4.1 河西务潜山带油气成因与来源
        4.1.1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4.1.2 天然气成因类型
        4.1.3 天然气来源分析
        4.1.4 原油宏观物性和化学组成
        4.1.5 油源分析
    4.2 束鹿潜山带原油成因与来源
        4.2.1 原油宏观物性和化学组成
        4.2.2 油源分析
第5章 典型潜山带油气成藏特征
    5.1 反转型斜坡潜山带油气成藏特征——河西务潜山带
        5.1.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5.1.2 油气成藏条件
        5.1.3 油气充注历史
        5.1.4 油气优势运移路径模拟
    5.2 继承型斜坡潜山油气成藏特征——束鹿潜山带
        5.2.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5.2.2 油气成藏条件
        5.2.3 油气充注历史
        5.2.4 油气优势运移路径模拟
第6章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
    6.1 反转型斜坡潜山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和模式——河西务潜山带
        6.1.1 河西务潜山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6.1.2 河西务潜山带油气成藏模式
    6.2 继承型斜坡潜山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和模式——束鹿潜山带
        6.2.1 束鹿潜山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6.2.2 束鹿潜山带油气成藏模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专利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多孔介质内高黏原油微观相行为及岩石表面润湿性调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绪论
    1.1 油藏的基本构成
    1.2 石油开采中的微观现象
    1.3 常用的模拟计算研究方法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高黏原油微观相态变化特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结果和讨论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高黏原油微观相行为模拟
    3.1 引言
    3.2 理论模型和模拟方法
    3.3 结果和讨论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多孔介质内泡沫油渗流特征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和讨论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岩石表面润湿性调控机理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理论模型和模拟方法
    5.4 结果和讨论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应用前景展望
博士在读期间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3)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的来源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油气相态研究及控制因素
        1.2.2 油气源对比
        1.2.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资料收集与整理
        1.4.2 取样及实验
        1.4.3 图件编制与文章发表
        1.4.4 主要成果及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分布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地层特征
        2.1.3 构造演化特征
        2.1.4 断裂特征
    2.2 油气地质特征
        2.2.1 烃源岩特征
        2.2.2 储盖组合特征
        2.2.3 油气藏分布
第3章 烃类相态分类及特征
    3.1 烃类相态分类
    3.2 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
        3.2.1 平面分布特征
        3.2.2 纵向分布特征
    3.3 原油物性特征
        3.3.1 原油族组分及物性分布特征
        3.3.2 原油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3.3.3 原油轻烃及气相色谱特征
        3.3.4 原油饱和烃色谱-质谱特征
        3.3.5 原油芳烃色谱-质谱特征
    3.4 天然气物性特征
        3.4.1 不同区域天然气组分特征
        3.4.2 不同层位天然气组分特征
        3.4.3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3.5 地层水物性特征
        3.5.1 地层水组成特征
        3.5.2 地层水分布特征
第4章 油气成因及来源
    4.1 古城地区天然气成因及来源
        4.1.1 天然气组分特征
        4.1.2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4.1.3 基于地化分析天然气成因与来源
        4.1.4 基于地质特征分析天然气成因与来源
    4.2 塔中地区原油来源
        4.2.1 模拟实验
        4.2.2 重新厘定油源对比指标
    4.3 塔中地区天然气成因及来源
        4.3.1 烃类气体来源
        4.3.2 非烃气体来源
第5章 油气相态影响因素
    5.1 烃源岩类型及热演化
    5.2 气侵作用
        5.2.1 气侵作用的识别及定量
        5.2.2 油气性质对气侵作用的响应
        5.2.3 东西部气侵作用差异
        5.2.4 气侵来源
    5.3 生物降解作用
    5.4 原油裂解和TSR作用
    5.5 油气充注期次
        5.5.1 塔中地区油气充注期次
        5.5.2 古城地区油气充注期次
第6章 油气分布主控因素
    6.1 油气垂向运移影响因素
        6.1.1 塔中地区断裂
        6.1.2 古城地区断裂
        6.1.3 盖层
    6.2 油气侧向运移影响因素
        6.2.1 塔中地区油气侧向运移
        6.2.2 古城地区油气侧向运移
    6.3 储层对油气分布影响
        6.3.1 塔中地区储层
        6.3.2 古城地区储层
    6.4 油气成藏过程
    6.5 油气成藏模式
        6.5.1 塔中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6.5.2 古城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页岩油赋存状态的地球化学表征 ——以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页岩油地质特征研究现状
        1.2.2 分步溶剂抽提技术研究现状
        1.2.3 多温阶岩石热解分析研究现状
        1.2.4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工作概况及完成工作量
        1.6.1 资料收集
        1.6.2 实验室分析测试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构造背景
    2.2 沉积地层特征
    2.3 研究区页岩油勘探开发进展
3 沙河街组页岩地球化学特征
    3.1 基础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3.1.1 有机质丰度
        3.1.2 有机质类型
        3.1.3 有机质成熟度
        3.1.4 矿物组成特征
        3.1.5 岩石元素组成特征
    3.2 饱和烃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3.2.1 正构及类异戊二烯烷烃系列化合物
        3.2.2 甾烷系列化合物
        3.2.3 萜烷系列化合物
    3.3 芳香烃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3.3.1 烷基萘系列化合物
        3.3.2 烷基菲系列化合物
        3.3.3 烷基二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
4 不同赋存状态页岩油的分步溶剂抽提法定量表征
    4.1 分步溶剂抽提物量的变化
    4.2 分步溶剂抽提物族组成的变化
    4.3 分步溶剂抽提物量的控制因素
        4.3.1 岩石矿物学因素对抽提量的影响
        4.3.2 成熟度对抽提量的影响
5 不同赋存状态页岩油的多温阶岩石热解法定量表征
    5.1 多温阶岩石热解定量表征
    5.2 多温阶岩石热解与分步溶剂抽提法在原地油量表征上的对比
    5.3 多温阶岩石热解与分步溶剂抽提法在烃类总减少量表征上的对比
6 表征方法对页岩油可生产性评价的意义及应用
    6.1 表征方法的优势及待优化的方向
    6.2 研究区页岩特征同经典页岩油系统对比
    6.3 研究区页岩油可生产性制约因素探讨
    6.4 对后续研究的启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塔中地区奥陶系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塔中地区油气勘探现状
        1.3.2 塔中地区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现状
        1.3.3 油气二次运移示踪研究现状
        1.3.4 主要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认识
        1.6.1 完成工作量
        1.6.2 取得的主要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构造演化
    2.3 沉积地层特征
    2.4 油气地质条件
        2.4.1 烃源岩特征
        2.4.2 储层特征
        2.4.3 盖层特征及储盖组合
第三章 塔中地区烃源岩地质地化特征
    3.1 烃源岩基本地质特征
        3.1.1 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
        3.1.2 中-上奥陶统烃源岩
    3.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2.1 饱和烃地化特征
        3.2.2 芳烃地化特征
        3.2.3 碳同位素特征
        3.2.4 烃源岩特征生标参数系列
第四章 塔中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4.1 原油物性特征
    4.2 原油类型的划分
        4.2.1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4.2.2 聚类分析原理
        4.2.3 聚类分析参数的选择和聚类结果
    4.3 不同类型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4.3.1 原油饱和烃特征
        4.3.2 原油芳烃特征
        4.3.3 全油及原油族组分碳同位素特征
    4.4 不同类型原油成因的讨论
第五章 断裂发育特征及油气成藏期的匹配关系
    5.1 断裂发育特征及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5.1.1 断层的性质
        5.1.2 断裂分级特征
        5.1.3 断裂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5.2 断裂演化特征与油气充注期次的匹配关系
        5.2.1 断裂活动期次
        5.2.2 油气充注期次
        5.2.3 油气成藏关键时刻的断裂活动性
第六章 油气运移地球化学示踪及运聚模式
    6.1 油气物性特征对油气运移的指示
    6.2 油气运聚过程的地化示踪
        6.2.1 有机地化示踪的方法
        6.2.2 代表性剖面的油气运移示踪
    6.3 油气成藏模式分析
        6.3.1 输导模型的建立
        6.3.2 油气成藏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致密砂岩中的润湿性及其对石油运移和聚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前言
    1.1 题目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题目来源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润湿性及其影响因素
        1.2.2 致密砂岩储层中的润湿性
        1.2.3 润湿性对致密油运移和聚集的影响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演化特征
    2.2 地层特征
    2.3 沉积演化特征
    2.4 长6-长8段致密油成藏特征
        2.4.1 烃源岩特征
        2.4.2 储层岩石学特征
        2.4.3 油藏流体特征
        2.4.4 温压特征
        2.4.5 油藏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长6-长8段致密砂岩储层润湿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1 致密砂岩润湿性测量方法
    3.2 长6-长8段致密砂岩润湿性测量实验
        3.2.1 实验样品和设备
        3.2.2 实验测量方案和步骤
    3.3 长6-长8段致密砂岩润湿性分布规律
        3.3.1 未洗油样品的润湿性测量结果
        3.3.2 原油老化前的润湿性测量结果
        3.3.3 原油老化后的的润湿性结果
        3.3.4 原油老化前后润湿性结果对比
        3.3.5 润湿性评价分析
    3.4 矿物组成对致密砂岩润湿性特征的影响
        3.4.1 矿物组成对致密砂岩润湿性影响的定性分析
        3.4.2 灰色关联分析确定主要矿物组成影响因素
        3.4.3 岩石矿物组分对润湿性的影响机理
    3.5 原油组分对致密砂岩润湿性特征的影响
        3.5.1 实验样品和步骤
        3.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6 温度和压力对润湿性特征的影响
        3.6.1 实验样品和设备
        3.6.2 实验方案和步骤
        3.6.3 实验结果分析
        3.6.4 实验结果的理论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润湿性对致密油运移和聚集影响的物理实验研究
    4.1 渗透率对致密油运聚影响的物理模拟实验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设备和实验步骤
        4.1.3 实验结果
        4.1.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2 致密砂岩润湿性改性
        4.2.1 润湿性改性原理和方法
        4.2.2 实验材料和实验样品
        4.2.3 润湿性改性实验步骤
        4.2.4 岩心润湿性改性结果
    4.3 润湿性对致密油运聚影响的物理模拟实验
        4.3.1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4.3.2 实验结果
        4.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4 物理实验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润湿性对致密油运移和聚集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5.1 致密油运聚孔隙网络模型
        5.1.1 孔隙网络几何模型的生成
        5.1.2 计算模型的选择
        5.1.3 边界层理论
        5.1.4 致密油运聚孔隙网络模拟的实现
    5.2 模型准确性验证
        5.2.1 常规砂岩样品的模型结果验证
        5.2.2 致密砂岩样品的模型结果验证
        5.2.3 模型验证误差分析
    5.3 孔隙网络模型模拟结果
        5.3.1 模型设定
        5.3.2 毛管力曲线结果
        5.3.3 相对渗透率结果
        5.3.4 含油饱和度增长曲线结果
    5.4 物理模拟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X射线衍射实验得到的41块岩心中的矿物组成测试结果
附录B X射线衍射实验得到的41块岩心中的矿物组成测试结果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塔中北坡顺托果勒地区志留系油气多期成藏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塔中地区油气特征及油源问题
        1.2.2 油气成藏期次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势
        1.2.3 塔中北坡志留系油气成藏期次研究现状
        1.2.4 显微红外光谱在油气成藏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1.2.5 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和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和构造特征
    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2.3 油气地质条件
        2.3.1 烃源岩分布和演化特征
        2.3.2 储层特征
第三章 油气特征
    3.1 原油物性特征
    3.2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
    3.3 甾烷特征
    3.4 萜烷和藿烷类
    3.5 萘、菲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
    3.6 金刚烷化合物
    3.7 苯并蒽、荧蒽、芘和?
    3.8 联苯及其同系物
    3.9 原油显微红外光谱
第四章 成岩序次及储层沥青特征
    4.1 储层成岩作用
    4.2 成岩序次分析
    4.3 储层沥青特征
        4.3.1 储层沥青岩石学特征
        4.3.2 储层沥青显微红外特征
第五章 油气成藏期次和时间
    5.1 有机包裹体荧光特征
    5.2 有机包裹体显微红外光谱特征
    5.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测盐分析
        5.3.1 顺9井
        5.3.2 顺901井
        5.3.3 顺902H井
        5.3.4 顺903H井
        5.3.5 顺904H井
        5.3.6 顺10井
    5.4 油气成藏期次和时间
第六章 油气成藏机制及勘探评价
    6.1 油源判识
    6.2 油气成藏时期
    6.3 圈闭及控藏规律
        6.3.1 圈闭类型
        6.3.2 储层控藏
        6.3.3 断裂控藏
    6.4 油气改造与混合
    6.5 油气分布规律
    6.6 油气成藏模式及勘探评价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流体包裹体测温测盐数据表

(8)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组分对比与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1 油气多相态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1.3.2 不同相态油气源精细对比研究现状
        1.3.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过程研究现状
        1.3.4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以及主要结论与认识
        1.6.1 资料收集与整理
        1.6.2 取样与实验
        1.6.3 图件编制与文章发表
        1.6.4 取得的主要结论与认识
第2章 塔中地区区域地质概况与地质背景
    2.1 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构造演化
        2.1.3 沉积地层分布
    2.2 石油地质特征
        2.2.1 烃源岩特征
        2.2.2 储-盖特征
        2.2.3 油气勘探现状
第3章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划分及其分布
    3.1 烃类相态类型划分标准
    3.2 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
        3.2.1 平面分布特征
        3.2.2 纵向分布特征
    3.3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3.3.1 烃类气体组分特征
        3.3.2 非烃气体组分特征
        3.3.3 烃类组分碳同位素特征
        3.3.4 天然气成熟度特征
    3.4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3.4.1 原油物性特征与族组分特征
        3.4.2 原油碳同位素特征
        3.4.3 原油气相色谱特征
        3.4.4 原油色谱-质谱特征
第4章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成因与来源
    4.1 天然气烃类组分成因与来源
        4.1.1 成因类型判别
        4.1.2 成因来源分析
    4.2 天然气非烃气体成因来源
        4.2.1 H_2S成因及来源
        4.2.2 CO_2 成因及来源
        4.2.3 N_2 成因及来源
    4.3 原油的成因与来源
        4.3.1 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
        4.3.2 全油碳同位素对比
        4.3.3 单体烃碳同位素对比
        4.3.4 地质条件分析
第5章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烃类多相态的控制因素及形成机制
    5.1 烃源岩母质类型与成熟度
    5.2 生物降解作用
    5.3 原油热裂解和TSR作用
    5.4 油气多期充注
    5.5 气侵作用
        5.5.1 气侵作用的地质条件
        5.5.2 气侵作用识别与证据
第6章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成藏特征
    6.1 油气垂向运移控制因素
        6.1.1 断裂控制油气的长距离运移
        6.1.2 源储接触关系控制油气的短距离运移
        6.1.3 盖层控制油气垂向运移的层位
        6.1.4 油气垂向运移的综合控制作用
    6.2 油气侧向运移控制因素
        6.2.1 构造背景控制油气的侧向运移方向
        6.2.2 不整合面、渗透性输导层与断裂构成油气侧向运移通道
        6.2.3 油气侧向运移的综合控制作用
    6.3 油气分布控制因素
        6.3.1 海平面升降旋回控制油气的垂向聚集层位
        6.3.2 优质储层展布控制油气的平面分布
    6.4 油气藏调整改造
    6.5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成藏模式
        6.5.1 凝析气藏
        6.5.2 油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致密油充注与成藏富集机理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储层致密化与成藏机理
        1.3.2 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1.3.3 致密油空间赋存状态
        1.3.4 成岩作用与原油充注相互作用过程
        1.3.5 致密储层中油气运聚机制
        1.3.6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论文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1.6.1 文献调研、资料收集与整理
        1.6.2 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2.1.1 区域构造特征
        2.1.2 区域构造演化
        2.1.3 致密油形成的构造地质背景
    2.2 三叠系延长组地层特征
        2.2.1 三叠系延长组主要标志层特征
        2.2.2 三叠系延长组地层发育特征
    2.3 延长组沉积体系及演化
        2.3.1 湖泊—三角洲发育早期(长10—长9 期)
        2.3.2 湖泊—三角洲发育中期(长8—长6 期)
        2.3.3 湖泊消亡期—三角洲发育晚期(长4+5—长1 期)
    2.4 油藏特征
        2.4.1 定边地区油藏特征
        2.4.2 吴起地区油藏特征
        2.4.3 志丹地区油藏特征
第3章 致密储层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3.1 沉积岩石学特征
        3.1.1 岩石类型及组分特征
        3.1.2 颗粒结构特征
    3.2 致密储层物性特征
        3.2.1 致密储层孔渗特征
        3.2.2 产层含油性与物性分布规律
    3.3 成岩作用
        3.3.1 破坏型成岩作用
        3.3.2 建设型成岩作用
        3.3.3 成岩作用序列
        3.3.4 孔隙度演化
        3.3.5 渗透率演化
    3.4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3.4.1 储集空间类型
        3.4.2 孔隙结构特征
第4章 储层有机流体特征及石油充注期次和时间
    4.1 储层有机流体特征
        4.1.1 有机流体特性及检测方法
        4.1.2 孔隙沥青岩相学及荧光光谱特征
        4.1.3 烃类流体包裹体岩相学与荧光特征
    4.2 石油充注期次和时间
        4.2.1 埋藏史分析
        4.2.2 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
        4.2.3 石油充注期次和时间
    4.3 储层致密化过程与油气充注过程匹配关系
第5章 致密油充注模式与富集机理
    5.1 致密油充注的阻力
        5.1.1 毛细管力计算
        5.1.2 实验压汞法与油藏条件下毛细管力的换算
        5.1.3 生排烃期石油充注的毛细管阻力
    5.2 致密油充注的动力
    5.3 致密油成藏充注的古压力
        5.3.1 流体包裹体捕获压力模拟计算原理
        5.3.2 利用PIT计算包裹体的捕获压力方法
    5.4 不同充注期致密油成藏机理
    5.5 致密储层中的石油充注模式
第6章 致密油成藏模式与分布规律
    6.1 致密油藏主控因素
        6.1.1 烃源岩对致密油藏的控制作用
        6.1.2 储层分布与物性对致密油藏的控制作用
        6.1.3 流体压差对致密油藏的控制作用
        6.1.4 裂缝对致密油藏的控制作用
    6.2 致密油富集成藏特征与模式
        6.2.1 长6 油组成藏模式
        6.2.2 长7 油组成藏模式
    6.3 三叠系延长组油藏分布规律
        6.3.1 长7 油组油气分布规律
        6.3.2 长6 油组油气分布规律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原油和烃源岩中C5-C13轻烃馏分定性定量分析及分子标志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支持
        1.1.1 选题依据
        1.1.2 项目支持
    1.2 选题相关研究现状
        1.2.1 原油中轻烃馏分的定性定量研究
        1.2.2 岩石中轻烃馏分的分离分析
        1.2.3 轻烃馏分的成因与地球化学应用
        1.2.4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在原油分析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样品描述
    2.1 标样
    2.2 原油样品
        2.2.1 塔里木盆地原油样品
        2.2.2 渤海湾盆地原油样品
        2.2.3 北部湾盆地原油样品
        2.2.4 东海盆地原油样品
    2.3 高等植物精油样品
第3章 样品预处理与仪器分析
    3.1 样品预处理
        3.1.1 标样
        3.1.2 原油样品
        3.1.3 高等植物精油样品
    3.2 仪器分析
        3.2.1 气相色谱分析(GC)
        3.2.2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
        3.2.3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GC×GC-TOFMS)
    3.3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稳定性检测
    3.4 原油保存过程中轻烃馏分的挥发验证
第4章 原油中C_5–C_(13)轻烃馏分的检测定性
    4.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4.2 C_5–C_(13)轻烃馏分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检测
        4.2.1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的工作原理
        4.2.2 C_5–C_(13)轻烃馏分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方法
    4.3 标样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定性结果
        4.3.1 单一标样的定性
        4.3.2 混合标样的定性
    4.4 C_5–C_(13)轻烃馏分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定性结果
        4.4.1 C_5–C_8轻烃馏分的分离定性
        4.4.2 C_8–C_(10)轻烃馏分的分离定性
        4.4.3 C_(10)–C_(13)轻烃馏分的分离定性
第5章 烃源岩中C_5–C_(13)轻烃馏分的提取分析
    5.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5.2 装置组成及工作原理
    5.3 装置分析实验方法及操作流程
    5.4 装置分析平行性检测
    5.5 装置应用初探
    5.6 装置局限性与改进
第6章 原油中单萜烃的分布及地球化学意义
    6.1 原油中单萜烃的研究进展
    6.2 原油中单萜烃的检测定性
    6.3 原油中单萜烃的来源与演化-高等植物精油催化加氢模拟实验
    6.4 分子标志物参数C_(10)单萜烷比值的建立及地球化学意义
        6.4.1 原油样品及其地质-地球化学背景
        6.4.2 C_(10)单萜烷比值用于区分海、陆相成因原油
        6.4.3 C_(10)单萜烷比值用于指示源岩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
        6.4.4 原油次生改造作用对C_(10)单萜烷比值的影响
        6.4.5 C_(10)单萜烷比值指示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验证
第7章 原油中C_0–C_5烷基苯的分布及地球化学意义
    7.1 原油中C_0–C_5烷基苯的研究进展
    7.2 原油中C_0–C_5烷基苯的检测定性
    7.3 原油样品及其地质-地球化学背景
        7.3.1 渤海湾盆地原油样品
        7.3.2 北部湾盆地原油样品
        7.3.3 塔里木盆地原油样品
    7.4 结果与讨论
        7.4.1 烷基苯的分布与来源
        7.4.2 次生改造作用对样品中烷基苯分布的影响
        7.4.3 热演化对原油中烷基苯分布的影响
        7.4.4 分子标志物参数 1,2,3,5-/1,2,3,4-四甲基苯的建立及应用
        7.4.5 1,2,3,5-/1,2,3,4-四甲基苯指示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验证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凝析油充注对油藏沥青质分子结构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冀中坳陷典型潜山带油气成藏机理研究[D]. 刘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2]多孔介质内高黏原油微观相行为及岩石表面润湿性调控方法研究[D]. 吕伟峰. 南京大学, 2020(02)
  • [3]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D]. 周肖肖.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4]页岩油赋存状态的地球化学表征 ——以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为例[D]. 张鸿.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塔中地区奥陶系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模式[D]. 周家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6]致密砂岩中的润湿性及其对石油运移和聚集的影响研究[D]. 张永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7]塔中北坡顺托果勒地区志留系油气多期成藏机制[D]. 王倩茹.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6)
  • [8]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组分对比与成藏特征研究[D]. 王阳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9]致密油充注与成藏富集机理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D]. 刘庆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10]原油和烃源岩中C5-C13轻烃馏分定性定量分析及分子标志物探索[D]. 程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2)

标签:;  ;  ;  ;  ;  

凝析油充注对储层沥青质分子结构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