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 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论文文献综述)
涂昌波[1](2022)在《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广播电视发展的政策演进》文中研究指明党的百年发展史,包含了党领导广播电视发展的历史。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领导广播电视发展的政策各有重点、又一脉相承,使我国广播电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等各项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广播电视发展政策将更加注重体现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坚守政治本色、激发创新创造、释放经济活力、彰显文化品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何娇[2](2021)在《媒体融合视域下新闻党性的创新研究》文中提出
肖楠[3](2021)在《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传播爱国主义思想研究 ——以《人民日报》(2017-2020)为考察对象》文中指出爱国主义作为重要的意识形态资源,以人们对各自祖国的天然情感为逻辑起点,在各自的历史实践中以不同形态传递、发展与继承,建立起同政治权力的共生,从而构建起政权合法性论证、社会整合、身份认同、话语竞争等一整套意识形态功能的思想基础。以此为理论前提,面对新时代以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局势和国内矛盾变化现实,中国主流媒体强化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传播。本文以中国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在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传播为研究对象,选取研究了新时代以来发生在中国社会具有代表性的三大爱国主义宣传实践活动,即新冠疫情、香港止暴制乱、中美贸易战事件。运用历史分析和文本定性分析方法,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爱国主义传播溯源分析,认为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传播爱国主义思想是以民族、制度秩序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整体叙事框架,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和强化爱国主义国家个体权力——权利互动,逐步实现现代爱国主义“自我赋权”到“自我赋权”与“社会赋权”共生为内在逻辑,传播呈现主题上观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内容上昭彰现代爱国文明、话语上融合官方与民间形态、策略上探索多元路径的总体特点,为推动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针对爱国主义传播面临内在挑战困境,本文认为,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加强爱国主义传播要在坚持政治导向树立理论权威、坚守人民情怀建构公民道德、继承中国特质创新面向时代、坚定走向世界增进传播张力中实现内在发展。
苏星月[4](2021)在《《人民日报》与《新京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对比研究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越来越大,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不计其数。在抗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媒体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媒体是信息流动的桥梁,媒体及时报道,不仅可以让公众了解事件的严重性,掌握防控应对的策略,还可以稳定民心和社会治安。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媒体如何构建报道框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阅读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文献资料,结合目前的研究和分析,将《人民日报》和《新京报》的电子报作为研究对象,认真收集两家报纸从2019年12月30日至2020年9月8日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报道,将2357篇报道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文本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立足于框架理论,从《人民日报》和《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的主题框架、报道内容、消息来源、报道方式和报道基调五个角度对研究样本进行描述,比较《人民日报》和《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的相同点,分析二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的不同点,归纳二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的特点,反思《人民日报》和《新京报》在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中的不足,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的优化建议。本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绪论,在本章中,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实际意义进行描述,然后对框架理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进行文献综述,最后介绍研究对象,交代研究样本及样本采集时间,并对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阐述。第二个部分是对《人民日报》和《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报道进行样本描述,结合2357篇报道,统计分析二者主题框架、报道基调、报道内容、消息来源、报道体裁的分布情况和占比情况。第三个部分是结合数据分析,归纳《人民日报》和《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的相同点、不同点及特点。两家报纸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主题框架、消息来源、报道体裁和报道基调四个方面,二者在报道主题框架的建构上以“政府形象框架”为主,侧重于将“政府官员”作为消息来源,将“消息”作为报道体裁,以正面报道为主。二者报道框架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相较于《人民日报》,《新京报》更重视“人情趣味框架”,这与其都市报的定位息息相关;《新京报》的消息来源比《人民日报》更丰富,其报道的消息来源不仅有政府官员、抗疫一线人员、外国政府与国际组织、专家学者,还有出租车司机、大学生、公益人士、职员、教师、公务员、法律工作者、心理师、志愿者。虽然《人民日报》和《新京报》的负面报道占比都不大,但是在负面报道的内容上存在差别,《人民日报》的负面报道主要是关于国际疫情发展趋势,负面报道内容主要为国外疫情严重化、疫情对国际社会的消极影响、美国消极抗疫。而《新京报》不仅报道了国外的疫情情况,还对国内严峻的疫情趋势、牺牲的抗疫人员、抗疫不利的官员、不合理的防疫措施进行报道。《人民日报》的报道框架特点为以整合与引导为主,报道对全国各地的抗疫资讯进行整合报道,并针对不同的抗疫时期,对受众进行不同的引导。而《新京报》的报道框架特定体现为监督和市场并重,《新京报》的第二版多为媒体人及受众对抗疫相关措施、政策的评价,充分体现了媒体的监督功能,此外《新京报》的报道框架受市场影响,报道内容跟随当期热点进行调整,例如2020年7月是我国的高考,且当月我国遭遇洪涝灾害,在此期间,《新京报》的头版及其他版面面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报道数量大幅度减少,新闻议题大多是关于高考和防汛救灾。第四个部分是对《人民日报》和《新京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进行反思,并提出优化建议。
孙洲[5](2021)在《新时代中国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研究》文中认为
陈富清[6](2021)在《纪念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诞生80周年座谈会综述》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人民广播事业1940年12月30日创建于革命圣地延安,2020年是她的80华诞。2020年12月28日,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在京召开座谈会,隆重纪念、庆祝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诞生80周年,回顾人民广播事业80年走过的辉煌历程,畅谈广播事业当下的改革发展,展望新时代广播事业的美好愿景。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范卫平到会讲话。来自中宣部、中国记协、
刘木森[7](2020)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西海岸发生了影响世界的“奥蒂斯陶艺革命”,一种“新陶艺”理念从此诞生。20世纪80年代初,在日益活跃开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新陶艺”思潮伴随着西方现代艺术大潮涌入中国,刺激了中国陶艺的“现代性”探索。“新陶艺”进入我国以后,我国学界习惯称其为“中国‘现代陶艺’”。虽然它与西方的“新陶艺”理念一脉相承,在陶艺的形态、创作手法、内涵等方面基本相通,但在文化与审美等方面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又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在审美形态、审美特质等方面迥然有异。本论文即以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审美角度切入并采用历史与逻辑、个案分析与理论阐释、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试图对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审美重构、审美特质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等问题做出系统而深入的审视和探究。在概念厘定的基础上梳理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现代陶艺”是一种以陶瓷材料为创作媒介,以个性化手法表现人的个性、情感、观念、心理、意识以及审美等理念的艺术形式。它所挖掘的不只是客观世界,更是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意识。在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下和自身创新变革的需求中,中国“现代陶艺”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70年代。20世纪末进入发展阶段,起初主要表现为对西方陶艺的吸纳和借鉴。进入发展阶段后,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彰显,将深厚的中国文化与现代陶艺结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陶艺审美文化。从审美重构入手分析中国“现代陶艺”的形态特征。“解构”是西方陶艺的理论支撑基础,中国“现代陶艺”同样表现为对已有传统陶瓷艺术的“分解”“打碎”和“重构”。中国“现代陶艺”打破了统治传统陶瓷艺术千百年来形成的材料观、造型观、装饰观、烧成观、审美观等,不再强调完美无缺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而是追求理念上的解放和形式上的创新,消解了传统陶瓷艺术的种种范式。因此,“重构性”成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基本特征。深入探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在理念特质方面,传统陶瓷艺术注重技术审美,而中国现代陶艺则注重观念表达,这完成了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的华丽转身;在创作特质方面,“现代陶艺”摒弃了批量生产的创作方式,更注重个性化表现;在语言特质方面,不再强化它的规范严谨,而是表现为得意忘言,“抽象性”成为现代陶艺艺术语言的首要特征;在情感特质方面,摆脱了实用主义的束缚,更注重陶艺家心灵宣泄的情感表达,“象为心声”成为陶艺家情感表达的写照;在材质特质方面,表现为超越泥性,追求多种极限表达方式;在美感特质方面,表现为偶然天成,呈现出“残缺美”“含蓄美”“模糊美”等特殊的美学特色。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突出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征。西方现代陶艺主要得益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推波助澜,而中国现代陶艺面临着西方化与本土化、传统与现代的二元难题。虽然在“器”的反叛、“手工”的重生、“范式”的突破、“陌生化”的美学追求等方面存在着共通性,但中西现代陶艺发生发展的语境不同,西方陶艺的陌生化探索更为极端,例如“怪怖艺术”的另类美学追求、“实验性”激发的形式探索等,中国现代陶艺更趋向于强化中国符号、文化印记,表现为对重塑本土风格,引领民族文化需求的历史使命的担当。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与理论构建为其未来发展寻求突破。一是“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包括陶艺装置的方兴未艾、环境陶艺的风生水起、实验陶艺的新探索和科技介入的新融合。二是尝试建立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基本理论框架。针对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了现代陶艺的审美批评方法、审美批评意识和主题选择。现代陶艺更加关注当下社会生活状态,其理论建构必将推动中国“现代陶艺”的人文担当和指向。三是首次提出陶艺的“烧成美学”“陶艺生态学”等概念。现代陶艺的烧成出现了科技含量高、多元烧制、体验式烧制等态势,同时也存在对返璞归真烧制效果的追求。不同的烧制方法呈现出不同美学效果,如柴烧的素朴之美、坑烧的原始之魅、熏烧的水墨之美、乐烧的体验之乐、复烧的凝重之美、窑变的异象之美等。经过研究,本文提出了两个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是“一体创作观”,即从配泥、配釉、制模到制作、烧制等所有工艺环节由一人完成,以实现以陶艺家为主体的原创性创作与审美的统一。二是民族文化的回归,切实坚守民族文化之根,用好中国元素,强化现代陶艺的中国特色。总之,现代陶艺这种泥与火的艺术承载了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文化思考,必将在现代转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宽广。
张小平[8](2020)在《世界屋脊上的西藏解放进步之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藏语广播70年回顾》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藏语广播开播70周年。文章回顾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藏语广播70年来的发展脉络,认为藏语广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关怀,也将对西藏及涉藏工作重点省的进步发展作出一份贡献。
牛凤燕[9](2020)在《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媒体时代,社会整体传播环境和传播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思想文化传播特点、受众需求及利益关注点都发生着新的变化。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主的新兴媒体,作为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颠覆性力量,改变着社会整体传播系统和权力结构,改变着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主导的以媒体机构为基本单位的信息传播模式,重构着媒体与民众之间的传播秩序和权利关系,传播受众话语权日益提升。新的时代境遇和技术环境,也改变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方式和形态,这对马克思主义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积极回应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当前,多元社会思潮活跃,强势挤压主流意识形态作用空间,技术升级更是扩大和加快了各种社会思潮的覆盖面和传播速度,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威胁。再加之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方式、方法、载体、机制等在一定范围内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对于人民群众关心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也缺乏有说服力的解答等。这些都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阻碍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甚至出现学术理论界乃至普通群众热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全媒体时代,我们要改进现有传播模式,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效能,逐步实现人们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可以通过构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来助力。本文侧重于对全媒体时代国内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实然”状态探讨,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基本思路。首先,对本文涉及的一般理论和基础概念进行梳理,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全面审视和分析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构成要素,从学理上阐明研究和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缘由和意义。其次,从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时代境遇入手,探讨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构建框架。再次,具体考察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构建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第一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一般理论分析。本章对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进行一般理论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对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相关概念、构成要素以及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分析,并以此作为研究的起点。本章的重点聚焦于全媒体、全媒体时代、机制、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等概念界定,通过界说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相关概念,分析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构成要素,进而阐释全媒体时代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意义。第二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面临的新时代境遇。本章分析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其中既有信息技术升级对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有利支撑、技术换代带来的溢出效应以及民众观念更新带来的传播机遇;又有全媒体时代整体传播环境的负向影响,传播主体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模式亟待更新,传播受众注意力被各媒体平台分散,各层级媒介尚未适应技术更新带来的变化等问题,这些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减弱,马克思主义传播也面临困境和难题。第三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问题分析及构建框架。本章从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运行特点的分析入手,探讨当前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传播主体的组织方式和综合素质制约着传播效能发挥,传播内容更新滞后于传播受众现实需求,各类传播资源尚未有效整合阻滞着传播顺畅运行以及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的互动反馈有待加强等等,并在此基础上从主体协同机制、内容创新机制、资源整合机制以及反馈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构建框架。第四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体协同机制。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体除了包括传统媒体时代的主体力量,如党和政府各级组织、专业的学术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体的各层级教育部门、各层级官方主流媒体等,还包含时代发展和技术升级带来的主体扩容,主要扩展对象是大众传播媒体从业者以及部分自媒体宣传力量等。但当前各层级传播主体存在各自为战缺乏系统协同,政治素质、理论素养、专业素质、媒介素养以及新技术应用能力良莠不齐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全媒体传播的主体协同优势,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主体要素。第五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创新机制。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仍然是内容为王的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创新机制主要通过传播内容和话语表达两个要素的优化和创新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创新,可以通过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重点的现实转换,适应时代发展变化调整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对接国家战略和社会现实实践更新传播内容来实现。而话语表达创新,则需要从注重传播内容解读的人本视角,推动多重传播话语的融合互补以及适应全媒体时代民众的话语偏好三个方面努力。第六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资源整合机制。伴随着技术的飞跃式发展,全媒体时代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丰盈的信息资源、媒介资源以及监管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和平台是提升传播效能的关键所在。要通过打造全媒体互联媒介平台,实现不同媒介平台的资源共享,进一步构建起全媒体传播体系;要通过整合显隐互济的传播方式,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效能;要整合多层级监管资源,借助大数据舆情监管等方式,加强对全媒体传播空间的监督和管控,不断增强舆论引导能力。第七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反馈评价机制。研究全媒体时代思想文化传播特点的新变化,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不同受众群体的心理预期和思想行为接受特点,立足民众利益诉求,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巩固并完善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的互动反馈机制。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综合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对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进行全面分析,明确效果评价的主体、标准及相应的互动反馈,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评价机制。
吴新颖[10](2020)在《内蒙古地区跨境民族传播研究》文中提出从国际环境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渐不可或缺,中国在国际事务的处理上所产生的影响也与日俱增,在保持世界实力平衡与维护世界和平上承担着必不可少的责任。同时,在国际化的话语体系当中,中国也逐渐占有了一席之地。在此背景下,跨境民族传播作为国际传播的重要部分,承担着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担当,对我国周边外交具有重大价值。传播的内容与形式是广播电台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在这个时代随着政治形势的表现不同、受众的需要而变化的。本文以内蒙古对蒙古国的新闻传播为例,对跨境民族的文化传播进行研究分析,符合传播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中国的国际传播和周边外交具有重大价值。本论文有利于研究跨境民族传播基本规律,创新内蒙古对蒙古国文化宣传工作,向蒙古国展现中国风貌,促进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交流与合作,甚至对于营造睦邻友好的国际周边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 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 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论文提纲范文)
(1)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广播电视发展的政策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广播发展政策 |
(一)明确广播的职责使命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确保及时把党中央的声音传播到全国去 |
(二)明确广播要确保安全畅通 |
(三)明确广播由国家经营、允许私人暂时经营 |
(四)明确广播事业管理机构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广播电视发展政策 |
(一)确立条块结合、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
(二)明确广播宣传任务及分工 |
(三)建立农村广播网,大力发展对外广播 |
(四)明确广播不收取收听费、可以播广告的政策 |
(五)创办电视事业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新时期的广播电视发展政策 |
(一)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
(二)确立广播电视宣传、事业建设、行业管理“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 |
(三)确立“四级办”广播电视方针,明确社会资本准入广播电视领域的政策 |
(四)推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与产业开发协同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
(五)加强广播电视现代传播体系建设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广播电视发展政策 |
(一)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提高新闻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
(二)推动媒体融合,建设新型主流媒体 |
(三)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 |
(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
(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调整完善广播电视领导管理体制 |
(3)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传播爱国主义思想研究 ——以《人民日报》(2017-2020)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媒体传播爱国主义思想的历史演进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传播爱国主义思想 |
2.1.1 以阶级斗争团结爱国主体 |
2.1.2 生产建设与爱国事业的连结 |
2.1.3 以革命话语唤起爱国热情 |
2.2 改革开放时期传播爱国主义思想 |
2.2.1 以综合国力为核心的爱国转向 |
2.2.2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爱国价值 |
2.2.3 开放性爱国话语的叙事 |
2.3 新世纪传播爱国主义思想 |
2.3.1 全球化提供爱国新动力 |
2.3.2 民族复兴的目标发展 |
2.3.3 科学性爱国话语的出场 |
3 新冠疫情报道中爱国主义思想的传播 |
3.1 以民族为核心的爱国主义内容构建 |
3.1.1 建构奉献、敬业、友爱的民族群像 |
3.1.2 攻坚克难的集体记忆 |
3.1.3 宣传爱国卫生运动 |
3.1.4 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引领 |
3.2 场域和意义融合的传播策略 |
3.2.1 建构社会治理的传播场域 |
3.2.2 以隐喻为叙事话语 |
3.2.3 昭彰中国式爱国主义价值 |
3.3 评价与小结 |
4 香港“止暴制乱”报道中的爱国主义思想传播 |
4.1 以制度秩序认同为核心的爱国主义内容构建 |
4.1.1 制度、秩序的合法性正义性 |
4.1.2 制度、秩序认同的家国情感 |
4.1.3 制度、秩序认同的现实利益 |
4.2 建设性的传播策略 |
4.2.1 正面引导 |
4.2.2 重视情感性与理性批判相结合 |
4.3 评价与小结 |
5 中美贸易战报道中的爱国主义思想传播 |
5.1 以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爱国主义内容构建 |
5.1.1 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
5.1.2 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输出 |
5.1.3 对美国错误思想的批判 |
5.2 基于对比的传播策略 |
5.2.1 聚焦客观事实描述 |
5.2.2 强化中美两国奉行的价值对比 |
5.2.3 爱国观照——美国国家形象塑造 |
5.2.4 舆论争议建构 |
5.3 评价与小结 |
6 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传播爱国主义思想整体反思 |
6.1 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传播爱国主义思想总体建构 |
6.1.1 主题上观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 |
6.1.2 内容上昭彰现代爱国文明 |
6.1.3 话语上融合官方与民间形态 |
6.1.4 策略上探索多元路径 |
6.2 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传播爱国主义思想面临挑战 |
6.2.1 爱国主义的两面性 |
6.2.2 传统爱国价值消解趋势 |
6.2.3 爱国主义传播内在困境 |
6.3 新时代加强传播爱国主义思想的对策 |
6.3.1 坚持政治导向,树立理论权威 |
6.3.2 坚守人民情怀,建构公共理性 |
6.3.3 继承中国特质,创新面向时代 |
6.3.4 坚定走向世界,增进传播张力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新冠疫情相关报道列表 |
2 香港止暴制乱相关报道列表 |
3 中美贸易战相关报道列表 |
(4)《人民日报》与《新京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对比研究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一、框架理论研究综述 |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样本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的样本描述 |
第一节 研究类目构建 |
一、报道主题框架 |
二、报道基调 |
三、报道内容 |
四、消息来源 |
五、报道体裁 |
第二节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报道框架 |
一、《人民日报》与《新京报》主题框架分布情况 |
二、《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报道基调分布情况 |
三、《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报道内容分布情况 |
四、《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消息来源分布情况 |
五、《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报道体裁分布情况 |
第二章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的异同及特点 |
第一节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相同点 |
一、主题框架以“政府形象框架”为主 |
二、消息来源偏向使用“政府官员” |
三、偏用消息体裁 |
四、报道基调以正面为主 |
第二节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不同点 |
一、《新京报》比《人民日报》更加注重“人情趣味”框架 |
二、《新京报》消息来源比《人民日报》丰富 |
三、《人民日报》与《新京报》的报道基调和而不同 |
第三节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特点 |
一、 《人民日报》整合与引导为主的新闻框架 |
二、《新京报》市场与监督并重的新闻框架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的反思及建议 |
第一节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的反思 |
一、疫情潜伏期,媒体“失语” |
二、消息来源固定化,缺少民众的声音 |
三、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失衡 |
第二节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报道框架的提升路径 |
一、把握关键节点,统筹报道工作 |
二、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报道机制 |
三、倾听民众的声音 |
四、平衡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A:《人民日报》研究样本汇总 |
附表B:《新京报》研究样本汇总 |
致谢 |
(7)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
(一)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内涵的争议 |
(二) 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结构和意义 |
(一) 主要研究方法 |
(二) 论文组织结构 |
(三) 论文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的辨析 |
一、“陶瓷工艺美术”与“现代陶艺” |
二、“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 |
三、“当代陶艺”与“现代陶艺” |
四、“现代陶艺”与“现代性” |
第二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催生因子 |
一、传统陶瓷的创新需求 |
二、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 |
第三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分期 |
一、萌芽时期 |
二、兴起时期 |
三、发展时期 |
第二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重构 |
第一节 材料重构 |
一、木材介入的返璞归真之美 |
二、金属介入的冷峻刚烈之美 |
三、玻璃介入的纯净典雅之美 |
四、纤维介入的自然轻盈之美 |
五、有机物介入的奇思妙想之美 |
第二节 造型重构 |
一、传统造型的解构之美 |
二、形式构造的自由之美 |
三、拼贴塑型的再造之美 |
第三节 装饰重构 |
一、自然元素的植入 |
二、陶瓷画布的延伸 |
三、肌理语言的强化 |
第四节 工艺重构 |
一、基于传统的工艺重构 |
二、颠覆传统的工艺重构 |
三、科技革新引发的重构 |
第三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 |
第一节 理念特质:观念至上 |
一、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 |
二、现代陶艺对观念的推崇 |
第二节 创作特质:个性化表现 |
一、从批量化生产到个性化表现 |
二、现代陶艺创作方式的个性化表现 |
第三节 语言特质:得意忘言 |
一、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特征 |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表现 |
第四节 情感特质:象为心声 |
一、传统陶瓷求实用 |
二、现代陶艺尚心象 |
第五节 材质特质:超越泥性 |
一、从表现泥性到超越泥性 |
二、超越泥性的极限表达 |
第六节 美感特质:偶然天成 |
一、现代陶艺的“缺陷美” |
二、现代陶艺的“含蓄美” |
三、现代陶艺的“模糊美” |
第四章 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 |
第一节 中西现代陶艺生成语境的差异 |
一、影响西方陶艺诞生的文化因素 |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二元难题 |
第二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共通性 |
一、“器”的反叛 |
二、“手工”的重生 |
三、“范式”的突破 |
四、“陌生化”的美学追求 |
第三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差异性 |
一、西方陶艺的自由性与极限探索 |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文化印记与民族情结 |
第五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走向及未来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新方向 |
一、陶艺装置的新形式 |
二、环境陶艺的新发展 |
三、实验陶艺的新探索 |
四、科技介入的新融合 |
第二节 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理论的构建 |
一、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现状与问题 |
二、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方法 |
三、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意识 |
第三节 “烧成美学”的初步构想 |
一、柴烧的质朴之美 |
二、坑烧的原始之魅 |
三、熏烧的水墨之美 |
四、乐烧的体验之乐 |
五、窑变的异象之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世界屋脊上的西藏解放进步之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藏语广播70年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藏语广播 |
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藏语广播 |
1. 解放西藏战略部署的决策与实施 |
2. 解放西藏政治争取工作的实施 |
3.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期对解放西藏的宣传 |
4. 中央决策开办国家电台藏语广播 |
5. 中央台早期藏语广播的影响与作用 |
三、关于早期藏语广播的记录 |
1. 关于早期藏语广播的一些细节 |
2. 中央台早期藏语广播工作者 |
3. 藏语广播等节目的停办问题 |
四、国家电台藏语广播的重建 |
1. 周恩来总理指示恢复中央台少数民族语言广播 |
2. 藏语广播的重建 |
五、西藏空间斗争的挑战与应对 |
六、新时代的藏语广播正在稳步前进 |
七、藏语广播已经成为中国广播的重要传播门类 |
(9)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学界研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述评 |
(二) 国外研究述评 |
(三) 当前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研究趋向 |
三、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努力方向 |
(一) 创新之处 |
(二) 努力方向 |
第一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一般理论分析 |
一、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相关概念 |
(一) 全媒体与全媒体时代 |
(二) 机制与传播机制 |
(三) 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 |
二、全媒体时代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意义 |
(一) 全媒体时代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需要 |
(二) 全媒体时代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
(三) 全媒体时代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
(四) 全媒体时代提振民众精神世界的需要 |
第二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面临的新时代境遇 |
一、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面临的机遇 |
(一) 信息技术升级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效能 |
(二) 思想文化传播环境更加多元包容 |
二、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面临的挑战 |
(一) 全媒体时代整体传播环境的负向影响 |
(二) 全媒体时代凸显传播主体思想观念的滞后性 |
(三) 全媒体时代带来传播受众注意力分散难题 |
(四) 全媒体时代推动各层级传播媒介发生深刻变化 |
第三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问题分析及建构框架 |
一、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特点呈现 |
(一) 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共同主导传播进程 |
(二) 传播受众话语权提升要求与传播主体平等交流 |
(三) 信息技术升级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转向全媒体渠道 |
二、当前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问题分析 |
(一) 传播主体的组织方式和综合素质制约着传播效能发挥 |
(二) 传播内容更新滞后于传播受众现实需求 |
(三) 各类传播资源尚未有效整合阻滞着传播顺畅运行 |
(四) 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的互动反馈有待加强 |
三、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框架建构 |
(一) 通过主体协同机制,优化传播主体要素 |
(二) 通过内容创新机制,增强传播内容吸引力 |
(三) 通过资源整合机制,提升整体传播效能 |
(四) 通过反馈评价机制,加强互动反馈,规范评估体系 |
第四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体协同机制 |
一、传统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优势巩固 |
(一) 传统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体构成 |
(二) 传统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既有优势 |
二、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作用发挥 |
(一)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扩容 |
(二)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时代优势 |
三、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
(一) 坚定政治立场,提升政治素质 |
(二) 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
(三) 培养原创内容生产能力 |
(四) 增强媒介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 |
四、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全媒体传播的主体协同优势 |
(一)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多层级主体协同发力的传播格局 |
(二) 完善制度建设,夯实多层级主体协同配合的传播模式 |
第五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创新机制 |
一、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创新 |
(一)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重点的现实转换 |
(二) 适应时代主题变化调整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 |
(三) 对接国家战略和社会现实实践更新传播内容 |
二、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话语表达创新 |
(一) 注重传播内容解读的人本视角 |
(二) 推动多重传播话语的融合互补 |
(三) 适应全媒体时代民众的话语偏好 |
第六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资源整合机制 |
一、传播媒介的融合互通 |
(一) 打造全媒体互联媒介平台 |
(二) 实现不同媒介平台的资源共享 |
(三) 强化各层级传播平台的技术融通 |
二、传播方式的协同配合 |
(一) 巩固显性传播方式已有优势 |
(二) 发挥隐性传播方式浸润力量 |
三、社会监管资源的整合利用 |
(一) 加强对全媒体传播空间的依法监管 |
(二) 加强对全媒体传播空间的技术监管 |
(三) 加强对全媒体传播空间的舆论监督 |
第七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反馈评价机制 |
一、巩固完善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的互动反馈机制 |
(一) 依托全媒体平台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 |
(二) 运用大数据技术准确把握受众利益诉求 |
二、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评价机制 |
(一) 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的评价主体 |
(二) 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的评价标准 |
(三) 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评价的反馈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内蒙古地区跨境民族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目标 |
(二)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四)文献综述与相关概念 |
(六)研究局限与研究创新 |
一、对外传播的国内外现状 |
(一)对外传播的国内现状 |
1.我国对外传播现状 |
2.我国对跨境民族国家传播现状 |
(二)对外传播的国外现状 |
(三)对外传播的历史发展 |
1.我国对外传播历史发展 |
2.内蒙古对蒙古国跨境传播的历史发展 |
二、内蒙古地区跨境民族对外传播分析 |
(一)内蒙古对蒙古国新闻传播的传者和渠道分析 |
1.机构的传者 |
2.个体的传者 |
3.传播的渠道 |
(二)内蒙古对蒙古国新闻传播的媒介内容分析 |
1.电台传播的内容分析 |
2.报刊传播的内容分析 |
3.电视台传播的内容分析 |
4.互联网传播的内容分析 |
(三)内蒙古对蒙古国新闻传播的效果分析 |
1.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2.问卷的信度分析 |
3.草原之声广播的传播效果分析 |
4.蒙古语卫视的传播效果分析 |
5.《索伦嘎》期刊的传播效果分析 |
6.索伦嘎网站的传播效果分析 |
7.新闻传播综合分析 |
8.实际影响力分析 |
(四)内蒙古对蒙古国新闻传播的受众分析 |
1.受众的自然构成 |
2.受众的社会文化 |
3.受众的行为方面 |
(五)内蒙古对蒙古国跨境传播的总结 |
1.内蒙古跨境传播的优势 |
2.内蒙古跨境传播的经验 |
3.内蒙古跨境传播的成就 |
4.内蒙古跨境传播的问题及成因 |
三、内蒙古地区跨境民族传播的总结、建议及展望 |
(一)总结 |
(二)建议 |
1.对受众进行针对性的传播,尽量惠及所有受众 |
2.多了解蒙古国的文化,避免冲突 |
3.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推动中蒙双方开展行业间的交流 |
4.将宣传和舆论工作运用到双方合作的其他领域 |
5.推动中蒙双方文化交流,营造友好合作氛围 |
(三)展望 |
1.宣传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
2.树立我国文化国际化的战略理念 |
3.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四、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 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论文参考文献)
- [1]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广播电视发展的政策演进[J]. 涂昌波.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22(02)
- [2]媒体融合视域下新闻党性的创新研究[D]. 何娇. 西安科技大学, 2021
- [3]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传播爱国主义思想研究 ——以《人民日报》(2017-2020)为考察对象[D]. 肖楠. 浙江大学, 2021(01)
- [4]《人民日报》与《新京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对比研究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为例[D]. 苏星月.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5]新时代中国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研究[D]. 孙洲.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纪念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诞生80周年座谈会综述[J]. 陈富清.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21(01)
- [7]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D]. 刘木森. 山东大学, 2020(01)
- [8]世界屋脊上的西藏解放进步之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藏语广播70年回顾[J]. 张小平. 中国藏学, 2020(03)
- [9]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研究[D]. 牛凤燕. 山东大学, 2020(08)
- [10]内蒙古地区跨境民族传播研究[D]. 吴新颖. 内蒙古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