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鲜血浆中凝血因子Ⅴ和Ⅷ活性测定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卢少芬,杜明仪,张琦,黎淑怡,梁荧[1](2021)在《单采新鲜冰冻血浆在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单采新鲜冰冻血浆在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10月肇庆市中心血站采集的48袋血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24袋)与对照组(24袋)。实验组采用单采新鲜冰冻血浆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对照组采用全血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比较两组冷沉淀凝血因子中的Ⅷ因子(FⅧ)含量、纤维蛋白原(Fg)含量以及冷沉淀凝血因子合格率。结果实验组FⅧ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Fg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冷沉淀凝血因子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采新鲜冰冻血浆在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所得凝血因子活性更好,质量更佳。
贾权[2](2021)在《辅助磁场速冻工艺对血浆冷冻效果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低温生物行业不断发展进步,各种生物材料的低温保存成为相关重要研究领域。血浆作为临床医学中一种重要生物材料,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输送能量物质、排除代谢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针对一些先天性、后天因素缺血的患者,可以通过输送血浆来针对性进行临床治疗。如今,伴随着速冻工艺(空冷式、风冷式和平板接触式)日趋成熟,原有工艺的改进很难再实现速冻实质性突破。因此,便引出超声波辅助、高压辅助、磁场辅助等辅助冻结手段去更进一步提高冻结速率。本文以更高效新鲜冰冻血浆的保存为研究重点,在空冷冷冻方式的基础上,力图通过磁场辅助冻结来达到进一步提高速冻的目的。具体研究内容为:(1)根据经验公式综合计算血浆物性参数(密度、比热容、导热率等),模拟计算血浆在空冷下温度梯度分布,得到血浆冻结过程及速冻过程不同探针点温度变化情况,为今后实验提供一定数值理论基础。(2)以猪血浆为研究对象,对猪血浆在0-100Gs磁场强度下进行实验温度曲线比对,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浆分子的冻结变化过程,分析确定最优磁场强度,以提高降温速率。(3)血浆速冻实验后,对0-100Gs磁场强度下血浆蛋白和凝血因子Ⅷ含量测定,与实验新鲜冰冻血浆成分含量对比,分析确定磁场辅助速冻后的品质效果。通过理论和数值模拟分析,实验后可得:(1)血浆冻结过程中,不同测点对血浆温度影响不同,从血浆瓶到血浆中心点分别呈现不同的温度表现,主要是因为在血浆瓶壁表面换热方式主要以自然对流为主,而在血浆内部的换热方式主要以导热形式进行。在同一时间点上,血浆瓶壁到血浆几何中心温度的降温的速率变化由快变慢。(2)0-100Gs下的血浆冻结实验对比中,各个磁场强度下的血浆温度降温曲线区别主要呈现在相变阶段,强度为60Gs、80Gs时达到最大促进作用。不同磁场强度下磁场对结晶段的冻结时间、过冷度及冻结速度与血浆含水量存在一定影响,对预冷段、深冷段的冻结时间变化没有明显相关性。(3)磁场在60、80Gs冻结时,其冰晶更加细小,形状规则,说明磁场对于成核冰晶的大小和形状有影响,磁场影响主要体现在相变阶段对冰晶成核的作用,通过磁场影响使更多的分子簇更容易达到最小的临界半径尺寸,使结晶更容易发生,更快诱发相变。(4)辅助磁场下的各磁场强度血浆蛋白含量以及凝血因子Ⅷ的含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最大降低为在20Gs下的3.56%。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在60Gs、80Gs磁场作用下的活性浓度相对其他场强数值较大,速冻保存后的血浆品质效果最好。
许开亮[3](2021)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肝衰竭(Liver failure,LF)是指由药物、病毒以及酒精等因素引起的大量肝细胞坏死,肝功能失代偿或严重障碍,出现肝性脑病、黄疸、腹水以及凝血障碍等表现的临床症状。肝衰竭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死亡率极高。目前,内科治疗因缺乏特效药,其治疗效果不尽如意。肝移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但由于供体受限、价格昂贵以及肝移植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限制了在临床治疗中的使用。在这背景下,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受到广泛关注。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ual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DPMAS)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人工肝治疗技术,在临床治疗肝衰竭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样也存在一定的优缺点,本研究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在普通费森尤斯血滤机器(MUlti Filtrate)上,进行管路改装,单机完成DPMAS治疗;管路改装后实现单机实现DPMAS治疗具有操作简单、体外循环血量少、经济性佳等优点,但其疗效的仍在探究中。因此,本研究拟通过PE和改进的DPMAS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进行对比,观察对肝衰竭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研究目的:比较血浆置换和改进的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寻求最佳的人工肝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接受人工肝治疗的95例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常规的内科治疗,根据患者进行人工肝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PE治疗组(n=47)和DPMAS治疗组(n=48)。(1)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肝衰竭情况、病因以及并发症等);(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肝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第3d、5d、14d、21d、28d时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趋势;(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血浆中炎症因子的变化;(4)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血常规和离子水平的变化;(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肾功能变化情况;(6)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7)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例(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基线资料:对两组患者进行基本资料调查,研究结果显示,PE组平均年龄为49.4±7.5岁,男性28例,女性19例;DPMAS组平均年龄为49.1±7.3岁,男性30例,女性18例。肝衰竭分类主要有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以及慢性肝衰竭,肝衰竭病因主要有病毒性,药物,酒精和未知,合并症主要有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肾综合征和肝性脑病。两组患者基线调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肝功能指标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TBIL、AST、ALT值无显着性差异,治疗后均显着下降,且DPMAS组TBIL、AST、ALT下降率显着高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组ALB值较治疗前显着升高,而DPMAS组ALB值较治疗前显着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1个月内肝功能指标显示,PE组和DPMAS组在治疗后TBIL、AST、ALT水平在3d和5d时出现部分反弹升高现象,而从第7d、14d、21d、28d TBIL均呈现下降趋势,PE组相比于DPMAS组,下降趋势相对较缓,DPMAS组和PE组在治疗后3d、5d、14d、21d、28d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E组和DPMAS组治疗后患者第3d、5d、7d、14d、28d的ALB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E组ALB值较治疗前呈现增多趋势,而DPMAS组ALB较治疗前呈现缓慢下降趋势。3、凝血功能变化:DPMAS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PE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PT和INR指标明显降低,FIB值显着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9;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变化率的比较显示,PE组患者治疗后PT值下降率显着高于DPM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TA、INR、FIB、APTT变化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4、炎症因子水平:PE组和DPMAS组治疗后TNF-α、IL-6和CRP值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炎症因子下降率显示,DPMAS组治疗后TNF-α、IL-6和CRP下降率显着高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常规和离子水平:PE组NEU%治疗后即刻较治疗前显着性升高,而RBC、HGB显着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MAS组治疗前、治疗后血常规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PE组患者治疗后Na+和Cl-较治疗前显着性升高,而Ca+较治疗前显着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PMAS组患者治疗后Na+、Cl-、Ca+等离子水平较治疗前无显着性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和离子水平显示,PE组和DPMAS组治疗后RBC、NEU%、HGB、Na+、Cl-、Ca+下降率有显着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肾功能改变:PE组和DPMAS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指标BUN和Cr较治疗前显着降低,比较两组肾功能BUN和Cr下降率显示,DPMAS组BUN和Cr指标下降率显着高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不良反应及有效率:经PE和DPMAS治疗后,患者主要发生口唇麻木、瘙痒以及皮疹等不良反应,PE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3.40%)显着高于DPMAS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PE组和DPMAS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1.06%和54.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E和DPMAS均能够有效降低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肝功能指标(AST、ALT)以及胆红素水平,改善患者症状,是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DPMAS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优于PE术。2、DPMAS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无明显影响异,而PE治疗能显着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因此,应针对患者的病情选取人工肝治疗方式,对于重度凝血障碍的患者可选用PE治疗,缓解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DPMAS可用于血浆紧缺且凝血功能相对轻症的患者。3、DPMAS组降低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优于PE组,且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4、DPMAS不受血浆资源紧缺的限制,有效率较高且不良反应较低,是治疗肝衰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吕夏晔[4](2021)在《化疗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ⅩⅢ水平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检测接受巩固化疗的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血浆凝血因子ⅩⅢ的浓度水平,明确化疗对血浆凝血因子ⅩⅢ(FⅩⅢ)水平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7月到2020年1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接受强化巩固治疗的32例完全缓解的白血病患者,分别留取每个入组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达到Ⅲ度以上骨髓抑制期的血浆标本,使用ELISA方法配对检测化疗前后血浆FⅩⅢ-A2B2四聚体浓度水平,进行数据分析。另取凝血功能正常的非血液病患者32例作为正常对照。结果:经治疗后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后血浆中的FⅩⅢ浓度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化疗前后的FⅩⅢ差值为32.43±34.82。化疗后发生出血事件与未发生出血事件的AL患者相比,其血浆FⅩⅢ-A2B2四聚体浓度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化疗前后的血浆FⅩⅢ浓度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FⅩⅢ浓度水平高低与AL类型有关,对两者进一步做回归分析显示,AML患者总体比ALL患者的血浆FⅩⅢ-A2B2四聚体浓度低。另外,缓解期的AL患者化疗前血浆FⅩⅢ-A2B2四聚体浓度仍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密集巩固化疗间期即使骨髓已经恢复,血浆FⅩⅢ浓度仍无法恢复至正常水平,提示化疗可能对血浆FⅩⅢ具有较长时间的抑制作用。结论:经治疗后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其血浆FⅩⅢ-A2B2四聚体浓度与对照相比明显降低,并且这一浓度水平在化疗后会进一步降低,联合化疗可能对血浆FⅩⅢ-A2B2四聚体浓度水平具有较长期的抑制作用,即使密集巩固化疗间期骨髓已经恢复,血浆FⅩⅢ水平仍然被持续抑制。无论是在化疗前还是化疗中,血浆FⅩⅢ-A2B2四聚体浓度水平与AL的类型具有相关性,ALL患者的血浆FⅩⅢ浓度都略高于AML患者,可能和两者接受的化疗方案组成不同有关。
兰静,左琴琴,张嫄,李凤琴,张雅莉,徐华[5](2021)在《新鲜血浆制剂凝血因子Ⅷ活性和纤维蛋白原含量与ABO血型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ABO血型对人体血浆中凝血因子Ⅷ(FⅧ)活性与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影响,为新鲜血浆制剂的质量控制以及相关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测定的样品包括单采新鲜血浆与手工分离新鲜血浆,FⅧ活性(FⅧ∶C)与Fib含量均采用凝固法进行测定;扩增标本的ABO基因第6外显子并测序来确定基因型。结果单采新鲜血浆中的FⅧ∶C为(147.421±45.773)%,手工分离新鲜血浆中的FⅧ∶C为(119.083±35.130)%(P<0.05);而单采新鲜血浆中的Fib含量为(2.252±0.381)g/L,手工分离新鲜血浆中的Fib含量为(2.324±0.470)g/L(P>0.05);非O型(A、B、AB型)的单采新鲜血浆与手工分离新鲜血浆中FⅧ∶C分别为(167.048±40.862)%与(129.251±33.503)%,O型单采新鲜血浆与手工分离新鲜血浆中的FⅧ∶C分别为(121.386±38.632)%与(91.589±22.328)%,非O型血浆中的FⅧ∶C均要显着高于O型血浆中的FⅧ∶C(P<0.05);非O型单采新鲜血浆与手工分离新鲜血浆中的Fib含量分别为(2.242±0.385)g/L与(2.329±0.472)g/L,O型单采新鲜血浆与手工分离新鲜血浆中的Fib含量分别为(2.287±0.370)g/L与(2.307±0.462)g/L,非O型血浆的Fib含量与O型血浆的Fib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Fib含量与ABO血型的相关性不大,但FⅧ∶C与ABO血型显着相关,在与FⅧ相关血液制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工作中,应当考虑ABO血型对FⅧ∶C的影响,建议根据ABO血型建立血浆制剂有关FⅧ的质量标准。
王岩森[6](2021)在《功能化多孔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调控及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战场、事故或灾害中伤员大出血的快速止血与创面的护理修复是创伤救治的两个重要问题。研究新型高效的大出血止血材料和创面修复材料对救治伤员、挽救生命具有重大意义。现有的大出血止血材料存在诸多问题:生物类止血材料单独使用时稳定性差、使用条件要求苛刻;多糖类止血材料缺乏机械强度,仅适用于低、中度出血,对大出血的止血效果不理想;对于爆炸伤、火器伤或躯干贯通伤等深、狭窄或不规则的大出血伤口缺少形状自适、及迅速封堵伤口的能力。此外,现有的创面修复材料功能单一,大都缺乏固有的抗菌性能,对于深层、多渗液或慢性创面的修复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文针对现有止血材料存在的以上问题,以多孔材料为基体,通过引入物理吸液富集、生物刺激、电荷刺激、机械封堵等多重止血机制,设计和构建了三种大出血止血材料体系,分别是:生物因子锚定增强多孔复合材料(TCP)、双网络多机制多孔复合材料(PACF)、纤维增强形状自适应多孔复合材料(CMCP),并对这三种多孔止血材料的理化性能、生物相容性、体外凝血性能进行了系统地调控和表征,最后通过动物体大出血模型分别对三种材料的体内止血效力进行评价。此外,针对创面修复材料存在的问题,以细菌纤维素(BC)为基体,设计和构建了抗菌增效柔性超透明多孔复合膜材料(PHMB-PBC),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理化性能、生物相容性及抗菌性能表征,最后通过动物皮肤缺损模型对其促愈合性能进行了评价。基于聚乙烯醇(PVA)多孔材料的三维网络结构和高吸液特性,将生物活性因子凝血酶通过物理吸附和共价结合双重作用均匀地锚定到多孔材料的表面和内部网络上,制备得到的TCP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体外凝血性能。TCP对大鼠肝脏出血的止血时间仅为31 s;但对大鼠股动脉大出血进行止血时,由于机械强度和结构稳定性不足,不能及时封堵伤口并有效止血。此外,室温存放超过12周后,TCP上的凝血酶活性急剧降低,导致其无法实现对肝脏出血的有效止血。将天然多糖海藻酸钠(SA)与PVA复合,通过戊二醛和Ca2+的双交联作用,制备了具有稳定双网络结构的PACF。双网络结构不但使PACF获得了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还使其具有促进血细胞的粘附、促进血栓快速形成和激活凝血系统的能力,能够通过吸液富集、多孔效应、电荷刺激多重止血机制协同作用促进快速止血。PACF具有优异的液体触发自膨胀性能,膨胀倍率超过2000%,同时膨胀过程中可产生3.8 N的动态膨胀力。与军用止血材料HemCon(?)、QuikClot(?)和CELOXTM相比,PACF具有更优异的止血效力,在大鼠肝脏出血模型和猪股动脉切断伤模型中均能实现止血并有效减少出血量。将高取代度的新型羧甲基纤维素(CMC)纤维和PVA复合,通过交联反应和超临界气体发泡技术制备了 CMCP。CMC独特的纤维散布穿插的三维多孔网络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承压能力、抗疲劳特性和吸液膨胀性,吸液过程中能够产生最高8 N的动态膨胀力并能承受超过0.083 MPa的液体冲击力。CMCP能够通过促进血细胞粘附和血小板的聚集活化、加速血栓形成、激活凝血系统等多重止血机制协同作用实现体外快速凝血。动物实验研究表明,CMCP可快速有效地实现对动脉大出血伤口的救治,止血时间小于95 s;同时,CMCP接触血液后迅速自膨胀,能够适应性的改变形状,完全贴合伤口组织并充分填充伤口腔隙或伤道,有利于有效压迫伤口出血部位、抑制出血并防止伤口感染。在BC的纳米纤维网络中引入聚六亚甲基双胍-聚乙二醇(PHMB-PEG)胶束液滴,通过特殊成型工艺制备了表面平滑且具有多孔结构的PHMB-PBC复合膜。PHMB-PEG的引入大大提升了多孔复合膜的柔韧性,同时使膜具有优异的持续吸水性能、保水性、超高透明度和气体透过率;PHMB-PBC具有杀菌、阻菌、抗粘附等多重抗菌效果,纳米孔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使PHMB-PBC具有缓释抗菌功效和持久的抗菌活性;在大鼠皮肤全层缺损模型中,与两种商业化敷料产品相比,PHMB-PBC表现出更短的创面愈合时间,愈合过程中创面未发现感染且未出现水肿和炎症反应,表现出优异的抑菌抗感染效果。
张良子,苏晓敏,张雅莉[7](2020)在《影响冷沉淀质量的因素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影响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最显着的因素,优化制备工艺,提高冷沉淀产率。方法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13 min内采完(保存液为ACD-B及保存液为CPDA-1)400 mL全血214份,分离制备冷沉淀。首先比较ACD-B血袋制备的A、B、O、AB各型冷沉淀(每组15份);对比ACD-B、CPDA-1 2种血袋制备的非O型冷沉淀(每组17份);再比较凝血因子Ⅷ≥80 IU与<80 IU ACD-B血袋制备的非O型冷沉淀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和pH值的差异(每组15份);最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非O型全血采集后采用1种水循环方式快速降温至4℃后置于2—6℃储血冰箱;对照组非O型全血采集后直接放入2—6℃储血冰箱。先比较2组均在采血后18—24 h制备的冷沉淀(每组15份),再观察实验组在采血后0—6 h、6—12 h、12—18 h、18—24 h冷沉淀凝血因子Ⅷ活性的动态变化(每组30份)。结果冷沉淀中凝血因子Ⅷ活性以B型[(94.81±14.95)IU/袋]、AB型组[(96.94±24.16)IU/袋]明显高于O型组[(77.68±10.41)IU/袋,P<0.05],Fib无差异(P>0.05);ACD-B、CPDA-12种血袋制备的非O型冷沉淀凝血因子Ⅷ活性[ACD-B:(91.58±26.69)IU/袋、CPDA-1:(107.68±29)IU/袋]、Fib含量[ACD-B:(218.67±44.85)mg/袋,CPDA-1:(244.62±40.02)mg/袋]无差异(P>0.05);非O型冷沉淀凝血因子Ⅷ≥80 IU与凝血因子Ⅷ<80 IU相比,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Ⅷ≥80 IU:(32.37±10)mg/L,Ⅷ<80 IU:(30.71±10.35)mg/L]、pH值[Ⅷ≥80 IU:(7.183±0.18),Ⅷ<80 IU:(7.181±0.16)]无差异(P>0.05);实验组在采血后18—24 h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Ⅷ活性(99.15±24.25 IU/袋)高于对照组[(79.78±24.35)IU/袋,P<0.05],Fib含量[对照组:(213.72±32)mg/袋,实验组:(218.67±44.85)mg/袋]无差异,均符合现行《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对照组的冷沉淀凝血因子Ⅷ活性不符合,Fib含量符合;实验组分别在采血后0—6 h、6—12 h、12—18 h、18—24 h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Ⅷ活性随着制备时间延长而递减,并且均符合现行《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结论冷沉淀凝血因子Ⅷ活性与血型、采集血液储存温度相关,采集血液后快速降温至4℃,并维持2—6℃环境下储存,可延缓凝血因子Ⅷ活性下降,24 h内均可制备新鲜冰冻血浆,提高冷沉淀的产率。
王澍[8](2020)在《富血小板血浆在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a PRP)制备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中的血液保护效果与术后转归影响。比较不同温度、不同保存时间对富血小板血浆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富血小板血浆在手术中的作用。方法第一部分: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收治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68例患者,根据是否制备a PRP将患者随机分为富血小板血浆分离组(实验组,n=32)和传统血液管理组(对照组,n=36)。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20例,BMI17.2~39.4kg/m2。实验组在术前进行a PRP分离制备,对照组不进行a PRP分离制备。两组均采用血液回收机进行自体血回收。检测患者在麻醉诱导后(实验组为麻醉诱导后分离全血前)(T1);鱼精蛋白中和且实验组回输PRP之后10min(T2);术后1h(T3);术后24h(T4)共4个时间点的血小板计数。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术前血小板计数、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停循环时间。记录术中两组患者输注的血制品计数(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输入量),以及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呼吸机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第二部分:选择2019年5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19例手术患者,进行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分离,抽取血液保存袋末端病人无法回输的富血小板血浆3ml,将抽取的3ml分为三份,每个试管内1ml,放置在不同温度下(4℃、22℃、37℃)进行保存,全程保持无菌操作。在分离即刻(t1)、放置2h(t2)、放置4h(t3)、放置8h(t4)四个时间点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多种指标,包括P-选择素(CD62P)、血小板激活复合物-1(PAC-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的浓度。在4℃组、22℃组、37℃组进行不同保存时间组的组内比较以及相同保存时间下不同温度组的组间比较。结果第一部分:(1)一般资料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构成比、年龄、体重指数均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术前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T1时间点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血小板计数无显着差异(P>0.05);在T2、T3、T4,两组的血小板计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术中使用的同种异体红细胞输入量较对照组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冰冻血浆输入量以及冷沉淀输入量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小板输入量实验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引流量上,实验组引流量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急性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并发症、以及死亡率方面无显着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P-选择素(CD62P)和血小板激活复合物-1(PAC-1):(1)组内比较:在4℃、22℃、37℃三个组组内不同时间点t2、t3、t4分别与t1进行比较,二者的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间比较:在同一保存时间点三个温度组相比结果无显着差异(P>0.05)。凝血因子Ⅴ、Ⅷ(1)组内比较:在4℃、22℃、37℃三组样本中,t4时间点测得数值与t1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间比较:t2、t3三个温度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4时刻4℃组和22℃组分别与37℃组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t4时刻4℃组和22℃两组间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组内比较:在4℃、22℃、37℃三个组组内不同时间点t2、t3、t4与t1进行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三个温度组在同一保存时间点比较结果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可以减少术中异体红细胞、血浆、冷沉淀输入量,减少术后引流量,具有血液保护作用,对于术后并发症,术后预后无明显差异。2、富血小板血浆离体保存时间在4h以内,不同的保存温度4℃、22℃、37℃下,血小板、凝血因子活性和功能无显着差异。3、富血小板血浆离体保存时间在8h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功能无明显差异,在凝血因子Ⅴ、Ⅷ数量上保存温度4℃、22℃优于37℃。
周莹[9](2020)在《创新抗凝小分子药物1717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717是经过分子设计得到的新型凝血因子Xa抑制剂,前期研究证明1717对Xa因子的抑制活性与阿哌沙班、利伐沙班相当,并且具有高选择性,在体外能显着延长各种属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PT),口服给药后在体内能显着抑制动静脉血栓,且安全性良好,具备开发前景。本研究系统阐明新型抗凝血药物1717在健康SD大鼠体内吸收、分布、排泄、代谢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特征,探究其是否具有良好的体内过程以及成药性,为该药物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方法1.建立一种简单、准确、灵敏的分析方法可定量检测大鼠生物样品(血浆、组织、尿、粪、胆汁)中1717浓度。2.为探究新型抗凝血药物1717在健康成年SD大鼠体内的血浆动力学行为特征,首先进行了低(3 mg/kg)、中(10 mg/kg)、高(30 mg/kg)三个不同剂量的试验组单次灌胃给药考察暴露量与剂量的关系,其次进行了连续7天中剂量灌胃给药考察多次给药后的蓄积情况,为了获得生物利用度数据增加了低剂量尾静脉注射给药实验。3.开展1717在健康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实验,并阐述其分布特点如1717在其体内分布范围、分布程度、进出组织的速度及组织蓄积情况。4.通过中剂量(10 mg/kg)灌胃给药1717后收集大鼠的尿、粪、胆汁排泄样品,考察排泄速率、排泄途径以及物质平衡。5.运用UPLC-QTOF-MS仪器采集给药后生物样品(尿、粪、胆汁、血浆)数据,并针对采集后的数据应用UNIFI软件确定代谢产物结构与途径并计算物质平衡。结果1.本实验建立的LC-MS/MS方法按NMPA、ICH的规范要求进行完整的方法学确证,此方法符合生物样品分析方法检测的要求。2.三剂量灌胃给药后,1717在大鼠体内的Tmax分别为3.20±0.447、3.60±0.548、3.40±0.548 h,Cmax分别为1108±315、3658±1654、5770±1881 ng/m L,AUC0-30h分别为6814±1930、21400±9140、40560±12603 h·ng/m L,t1/2分别为3.05±0.568、3.19±0.450、3.10±0.697 h;连续7天灌胃给药后,第7天的Cmax与第1天的比值为1.05;尾静脉注射给药后与相同剂量下(3 mg/kg)灌胃给药的AUC0-30h相比,计算出的健康SD大鼠灌胃给药1717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是57.2%。3.在所有被研究的组织中均能检测到1717的原形,除肝、肺两个组织中的暴露量AUC0-15h为血浆的2倍,其余组织中的暴露量低于或与血浆浓度相当。除肠在药后0.5 h达分布峰值外,剩余的所有组织中原形1717含量均在3 h时达到分布浓度的峰值。随后原形1717被逐渐消除出大鼠体内,药物浓度降低,在给药后15 h组织中的浓度已经降到分布峰值的1/10~1/20。4.大鼠1717灌胃给药后原形经过三种途径排泄的比例情况如下:43.0%经过粪排泄、5.01%经过尿排泄、3.29%经过胆汁排泄。5.大鼠中剂量(10 mg/kg)灌胃给药1717后,找到20个有代谢途径的且可能是代谢产物的物质,在大鼠体内主要的代谢途径包括,脱乙基、单加氧、氧化脱氢、还原加氢、甲基化、硫酸酯化、葡糖醛酸结合以及不同代谢途径间的相互组合结论1.本研究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简单、准确、灵敏,成功应用于大鼠生物样品中1717含量测定。2.1717在健康SD大鼠体内吸收速度较适中、系统暴露良好、从体内消除的速度适中,经过剂量校正后,发现在3~30 mg/kg剂量范围内Cmax、AUC0-t与剂量的线性关系良好,1717在大鼠体内呈良好的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中剂量多次给药7天后,1717在大鼠体内并无明显的药物蓄积过程,且消除过程有增加趋势;生物利用度表明药物在大鼠体内吸收程度较完全。3.结果表明1717在大鼠组织中分布范围广泛,无明显的组织蓄积,药物进出组织时间过程与血浆随时间变化规律一致。4.吸收进入体内的1717以原形经尿、粪排出体外总比例为48.0%,提示体内的药物通过原形和代谢物形式清除的比例接近。5.粪为原形1717及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途径,物质平衡达到128%。
汪燕云[10](2020)在《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变化》文中指出目的:肝硬化患者因肝功能障碍常伴随出凝血系统的异常变化,本研究通过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变化,不同Child-Pugh肝功能分级肝硬化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差异,肝硬化患者伴随出血和(或)血栓时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变化,不同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与出血和(或)血栓的关系。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1.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2018年7月—2019年4月住院确诊的68名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2.根据所需排除条件收集同时期30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3.分析两组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抗凝血酶(AT)、蛋白C(PC)、蛋白S(PS)、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及纤溶酶原(PLG)活性的差异;4.根据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将肝硬化患者分为Child-Pugh A级(15例)、Child-Pugh B级(34例)、Child-Pugh C级(19例),并分析上述各项指标在不同Child-Pugh肝功能分级间的差异;5.根据是否伴有上消化道出血将肝硬化患者分为出血组(9例)和无出血组(59例),并分析上述各项指标在发生出血时的变化;6.根据是否伴有门静脉血栓将肝硬化患者分为血栓组(15例)和无血栓组(53例),并分析上述各项指标在发生血栓时的变化;7.分析肝硬化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和(或)门静脉血栓不良事件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凝血因子Ⅷ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Ⅱ、Ⅴ、Ⅶ、Ⅺ)、抗凝血酶、蛋白C、蛋白S及纤溶酶原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增高,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均呈升高趋势;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在Child-Pugh肝功能A级和C级间及Child-Pugh肝功能B级和C级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时间在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增高,肝硬化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Ⅱ、Ⅴ、Ⅶ、Ⅺ)、抗凝血酶、蛋白C、蛋白S、纤溶酶原呈现下降趋势;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Ⅱ、Ⅶ、Ⅺ)、抗凝血酶、蛋白C、纤溶酶原在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因子Ⅴ及蛋白S在Child-Pugh肝功能A级和C级间及Child-Pugh肝功能B级和C级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增高,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Ⅷ无明显变化,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与无出血组比较,肝硬化出血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及D-二聚体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Ⅱ、Ⅴ、Ⅶ、Ⅺ)、抗凝血酶、蛋白C、蛋白S及纤溶酶原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凝血因子Ⅷ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与无血栓组比较,肝硬化血栓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及D-二聚体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Ⅱ、Ⅴ、Ⅶ、Ⅺ)、抗凝血酶、蛋白C、蛋白S及纤溶酶原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凝血因子Ⅷ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肝硬化患者中,Child-Pugh肝功能C级患者常出现出血和(或)血栓等不良事件;出血组(9例)均为Child-Pugh肝功能C级患者,占总Child-Pugh肝功能C级患者的47.4%;血栓组(15例)中仅1例为Child-Pugh肝功能B级患者,占总Child-Pugh肝功能B级患者的2.9%,其余14例均为Child-Pugh肝功能C级患者,占总Child-Pugh肝功能C级患者的73.7%;同时伴有出血和血栓的病例有3例,均为Child-Pugh肝功能C级患者,占总Child-Pugh肝功能C级患者的15.8%。结论:1.肝硬化患者常伴随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异常变化,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增高,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异常变化越明显,患者表现出更严重的出凝血功能障碍;2.与肝硬化无出血患者比较,肝硬化出血患者表现出更严重的出凝血功能障碍;3.与肝硬化无血栓患者比较,肝硬化血栓患者显示出更严重的出凝血功能障碍;4.肝硬化患者发生出血和(或)血栓相关不良事件与Child-Pugh肝功能相关,Child-Pugh肝功能分级越高,发生出血和(或)血栓事件的风险越高。因此,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的检测,可以为肝硬化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出血和(或)血栓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二、新鲜血浆中凝血因子Ⅴ和Ⅷ活性测定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鲜血浆中凝血因子Ⅴ和Ⅷ活性测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单采新鲜冰冻血浆在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冷沉淀凝血因子中FⅧ、Fg含量的比较 |
2.2 两组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检测结果的比较 |
2.3 肇庆市近五年采血情况的统计 |
3 讨论 |
(2)辅助磁场速冻工艺对血浆冷冻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血浆冻结过程 |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3.1 血浆冻结相关研究 |
1.3.2 磁场辅助速冻的相关研究 |
1.4 提出问题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血浆冻结实验相关参数计算 |
2.1 血浆基本参数 |
2.2 血浆物性参数 |
2.2.1 血浆冷冻过程中的含冰率 |
2.2.2 血浆的密度 |
2.2.3 血浆的比热容 |
2.2.4 血浆的热导率 |
2.2.5 血浆冷冻过程的表面传热系数 |
2.2.6 血浆的内部传热 |
2.2.7 血浆物性参数计算总结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血浆速冻数值模拟研究 |
3.1 模型建立 |
3.2 网格划分 |
3.3 初始条件 |
3.4 边界条件 |
3.5 血浆相关参数设定 |
3.6 模拟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台介绍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设备 |
4.2.1 温度测量设备 |
4.2.2 血浆观察设备 |
4.2.3 数据记录设备 |
4.2.4 速冻设备 |
4.2.5 磁场相关设备 |
4.2.6 血浆品质检测相关设备 |
4.3 实验系统图 |
4.4 实验方案 |
4.4.1 血浆的制备 |
4.4.2 温度实验 |
4.4.3 血浆品质指标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分析 |
5.1 不同强度磁场下对测点温度影响 |
5.2 不同磁场强度下的血浆速冻温度变化 |
5.3 磁场作用下血浆结构图像分析 |
5.4 辅助磁场下各磁场强度的血浆品质检测 |
5.4.1 血浆蛋白含量检测 |
5.4.2 血浆凝血因子Ⅷ活性检测 |
5.5 磁场对血浆中水的冻结理论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四、检测方法 |
五、疗效判断 |
六、技术路线 |
七、统计学分析 |
研究结果 |
一、两组患者基线特征 |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即刻TBIL值变化 |
三、两组患者肝生化指标比较 |
四、两组患者1 个月内肝功能指标的变化 |
五、两组患者血清凝血指标的比较 |
六、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炎症因子的变化 |
七、两组患者血常规和离子水平变化 |
八、两组患者肾功能水平的比较 |
九、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对比 |
十、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比较 |
讨论 |
一、PE组和DPMAS组治疗肝衰竭患者肝功能变化 |
二、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后凝血功能的改变 |
三、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后炎症因子的改变 |
四、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后血常规的改变 |
五、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后离子水平的改变 |
六、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后肾功能的改变 |
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和有效率的比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体外人工肝治疗急性和急慢性肝衰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化疗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ⅩⅢ水平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FⅩⅢ的基础结构 |
1.2 FⅩⅢ的功能 |
1.3 FⅩⅢ与急性白血病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流程 |
2.2 病历资料 |
2.2.1 研究对象分组 |
2.2.2 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 |
2.3 试剂及仪器 |
2.4 实验原理 |
2.5 实验方法 |
2.5.1 样本采集及处理 |
2.5.2 实验步骤 |
2.6 实验结果计算 |
2.7 凝血异常判断标准及出血程度分级标准 |
2.8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基本信息比较 |
3.2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浆FⅩⅢ浓度对比 |
3.3 同一AL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FⅩⅢ浓度对比 |
3.4 化疗后FⅩⅢ浓度水平与出血的关系 |
3.5 在AL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FⅩⅢ浓度、出血事件、感染事件、凝血指标、部分血常规等指标的变化 |
3.6 在化疗后ALL和 AML患者中,性别、年龄、是否感染、FⅩⅢ浓度、出血事件、血常规指标及凝血指标的变化 |
3.7 化疗前FⅩⅢ的影响因素分析 |
3.7.1 化疗前FⅩⅢ浓度与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3.7.2 以相关显着的影响因素对化疗前FⅩⅢ浓度做回归分析 |
3.8 化疗后FⅩⅢ的影响因素分析 |
3.8.1 化疗后FⅩⅢ浓度与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3.8.2 以相关显着的影响因素对化疗后FⅩⅢ浓度做回归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表 |
综述 凝血因子 ⅩⅢ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新鲜血浆制剂凝血因子Ⅷ活性和纤维蛋白原含量与ABO血型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方法 |
1.3.1 标本的留取和保存 |
1.3.2 FⅧ活性与Fib含量的测定应用 |
1.3.3 ABO血型纯合子与杂合子的鉴定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单采新鲜血浆和手工分离新鲜血浆中的FⅧ∶C与Fib含量比较 |
2.2 不同ABO血型单采新鲜血浆及手工分离新鲜血浆中FⅧ∶C及Fib含量的比较 |
3 讨论 |
(6)功能化多孔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调控及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大出血救治及常用的止血材料 |
2.1.1 大出血救治背景 |
2.1.2 凝血系统 |
2.1.3 止血材料的研究进展 |
2.1.4 止血机理及止血性能的评价方法 |
2.2 皮肤创面修复及创面敷料的研究进展 |
2.2.1 创面愈合过程 |
2.2.2 皮肤创面愈合理论 |
2.2.3 皮肤创面修复材料 |
2.3 多孔材料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2.3.1 多孔材料简介 |
2.3.2 多孔材料的分类 |
2.3.3 多孔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2.4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及研究内容 |
2.4.1 课题来源 |
2.4.2 课题目的和意义 |
2.4.3 课题研究内容 |
3 生物因子锚定强化多孔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创伤止血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TCP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2 TCP的理化性能表征 |
3.3.3 TCP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
3.3.4 TCP的体外凝血性能评价 |
3.3.5 TCP中凝血酶固化的稳定性测试 |
3.3.6 TCP的动物体内止血性能评价 |
3.3.7 TCP中凝血酶的长期稳定性测定 |
3.3.8 数据分析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1 TCP化学结构表征 |
3.4.2 凝血酶在TCP上的分布及TCP微观结构的变化 |
3.4.3 TCP理化性能的研究 |
3.4.4 TCP生物相容性评价 |
3.4.5 TCP对血细胞的粘附 |
3.4.6 TCP对血栓动态形成的影响 |
3.4.7 TCP对凝血系统内、外源凝血途径的影响 |
3.4.8 TCP体外凝血性能评价 |
3.4.9 TCP中凝血酶的固化稳定性 |
3.4.10 TCP体内止血性能 |
3.4.11 TCP的止血机理及应用展望 |
3.5 本章小结 |
4 双网络多机制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创伤止血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PACF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2 PACF的理化性能表征 |
4.3.3 PACF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
4.3.4 PACF的体外凝血性能评价 |
4.3.5 PACF的动物体内止血性能评价 |
4.3.6 数据分析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4.4.1 PACF的化学结构表征 |
4.4.2 PACF的微观形貌和表面结构性能分析 |
4.4.3 PACF力学性能分析 |
4.4.4 PACF吸液膨胀性能的研究 |
4.4.5 PACF细胞相容性评价 |
4.4.6 PACF对特征蛋白的吸附 |
4.4.7 PACF与血细胞的相互作用 |
4.4.8 PACF促血栓形成能力的研究 |
4.4.9 PACF对内、外源凝血途径的影响 |
4.4.10 PACF体外凝血时间 |
4.4.11 PACF体内止血性能 |
4.4.12 PACF止血机理的探讨和应用前景的展望 |
4.5 本章小结 |
5 纤维增强形状自适应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创伤止血性能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CMCP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 |
5.3.2 CMCP的理化性能表征 |
5.3.3 CMCP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
5.3.4 CMCP的体外凝血性能评价 |
5.3.5 CMCP的动物体内止血性能评价 |
5.3.6 统计分析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4.1 CMC羧甲基取代度的测定 |
5.4.2 CMC的化学结构 |
5.4.3 CMC的宏观和微观形貌 |
5.4.4 不同取代度CMC的理化性能研究 |
5.4.5 CMCP微观形貌和表面性能 |
5.4.6 CMCP吸水性能 |
5.4.7 CMCP力学性能 |
5.4.8 CMCP自膨胀性能,动力膨胀力和抗冲力特性 |
5.4.9 CMCP细胞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 |
5.4.10 CMCP体外特征蛋白吸附以及对血细胞的粘附和激活 |
5.4.11 CMCP对血小板的刺激和活化 |
5.4.12 CMCP对血栓动态形成过程及凝血途径的影响 |
5.4.13 CMCP体外全血凝血的研究 |
5.4.14 CMCP体内止血性能 |
5.4.15 CMCP对伤口腔道及伤口周围组织的形状自适应能力 |
5.4.16 CMCP止血机理的探讨和应用前景的展望 |
5.5 本章小结 |
6 柔性超透明抗菌多孔复合膜的制备、表征及用于创面修复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PBC和PHMB-PBC的制备 |
6.3.2 PHMB-PBC的理化性能表征 |
6.3.3 PHMB-PBC的氧气透过率、透光率和水蒸气透过率测试 |
6.3.4 PHMB-PBC的抗菌性能表征 |
6.3.5 PHMB的体外释放行为测试 |
6.3.6 PHMB与PHMB-PBC细胞相容性评价 |
6.3.7 PHMB-PBC的促创面愈合性能评价 |
6.3.8 数据分析 |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4.1 不同浓度PHMB的细胞毒性及PEG浓度的选择 |
6.4.2 PHMB-PBC化学结构 |
6.4.3 PHMB-PBC微观形貌与表面性能 |
6.4.4 PHMB-PBC力学性能 |
6.4.5 PHMB-PBC吸水和保水性能及组织贴附性 |
6.4.6 PHMB-PBC氧气透过率、透光率和水蒸气透过率 |
6.4.7 PHMB-PBC抗菌性能 |
6.4.8 PHMB-PBC体外PHMB释放行为和缓释抗菌作用 |
6.4.9 PHMB-PBC对细胞粘附和增殖的影响 |
6.4.10 PHMB-PBC促创面愈合的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未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影响冷沉淀质量的因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标本来源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制备方法 |
1.4 质量标准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血型冷沉淀凝血因子Ⅷ活性及Fib含量 |
2.2 不同配方保养液血袋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Ⅷ活性及Fib含量 |
2.3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pH对冷沉淀凝血因子Ⅷ活性的影响 |
2.4 全血保存温度对冷沉淀凝血因子Ⅷ活性及Fib含量的影响 |
2.5 降温全血制备的非O型冷沉淀凝血因子Ⅷ活性的时程变化 |
3 讨论 |
(8)富血小板血浆在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血液保护作用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和分组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1.4 主要仪器及试剂 |
1.1.5 麻醉方法 |
1.1.6 血液分离方法 |
1.1.7 手术方法与体外循环方法 |
1.1.8 输血原则 |
1.1.9 观察指标 |
1.1.10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患者一般资料 |
1.2.2 术中情况比较 |
1.2.3 术中输血情况比较 |
1.2.4 术后情况比较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不同温度、保存时间对富血小板血浆的影响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和分组 |
2.1.2 标本采集和保存 |
2.1.3 主要仪器及耗材 |
2.1.4 试剂盒组成 |
2.1.5 ELISA法原理 |
2.1.6 实验步骤 |
2.1.7 统计处理 |
2.2 结果 |
2.2.1 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PAC-1 水平变化的比较 |
2.2.2 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水平变化的比较 |
2.2.3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的比较 |
2.3 讨论 |
2.4 小结 |
2.5 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富血小板血浆在大血管手术中的应用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创新抗凝小分子药物1717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大鼠血浆样品中1717的方法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药品与试剂 |
1.1.2 仪器 |
1.1.3 液相条件 |
1.1.4 质谱条件 |
1.1.5 待测物1717储备液和工作液配制 |
1.1.6 稳定性质控样品制备 |
1.1.7 稀释质控样品制备 |
1.1.8 血浆样品处理方式 |
1.1.9 数据结果处理 |
1.2 结果 |
1.2.1 系统适应性 |
1.2.2 待测物与内标的选择性 |
1.2.3 待测物与内标残留情况 |
1.2.4 待测物曲线范围与定量下限 |
1.2.5 质控样品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
1.2.6 基质效应 |
1.2.7 溶液、血浆及全血样品稳定性 |
1.2.8 稀释效应 |
1.3 讨论 |
1.3.1 分离与检测条件优化 |
1.3.2 内标的选择 |
1.3.3 生物样品处理方法的优化 |
1.4 小结 |
二、新型抗凝药1717大鼠血浆动力学研究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药品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动物 |
2.1.4 给药用制剂配制 |
2.1.5 实验方法 |
2.1.6 未知大鼠血浆处理与分析 |
2.1.7 数据处理 |
2.2 结果 |
2.2.1 低、中、高三个不同剂量灌胃给药 |
2.2.2 大鼠持续一周多次灌胃给药 |
2.2.3 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 |
2.3 讨论 |
2.3.1 给药途径与剂量 |
2.3.2 生物样品采集时间点确定 |
2.4 小结 |
三、新型抗凝药1717大鼠组织分布研究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药品与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动物 |
3.1.4 给药用制剂配制 |
3.1.5 实验方法 |
3.1.6 组织匀浆液与血浆样本处理与分析 |
3.1.7 1717在组织中含量计算方式 |
3.2 结果 |
3.2.1 组织分布特点 |
3.2.2 原形药物1717在不同组织中分布程度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四、新型抗凝药1717大鼠排泄研究 |
4.1 对象和方法 |
4.1.1 药品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动物 |
4.1.4 给药用制剂配制 |
4.1.5 实验方法 |
4.1.6 排泄样本前处理 |
4.1.7 排泄参数 |
4.2 结果 |
4.2.1 尿排泄 |
4.2.2 粪排泄 |
4.2.3 胆汁排泄 |
4.2.4 大鼠中剂量灌胃给药后原形药物的不同排泄途径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五、新型抗凝药1717大鼠代谢研究 |
5.1 对象和方法 |
5.1.1 药品与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1.3 代谢研究样品采集与制备 |
5.1.4 排泄及血浆样本前处理 |
5.1.5 UPLC-QTOF-MS分析条件 |
5.1.6 研究策略 |
5.2 结果 |
5.2.1 原形的色谱质谱行为特点 |
5.2.2 主要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 |
5.2.3 代谢产物途径分析 |
5.2.4 1717中剂量灌胃给药后的分析其排泄途径与质量平衡 |
5.2.5 大鼠血浆样品代谢物谱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抗凝血药物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变化 |
2.1 资料和方法 |
2.1.1 一般资料 |
2.1.2 仪器与试剂 |
2.1.3 方法 |
2.1.4 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观察组与对照组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的比较 |
2.2.2 不同肝功能分级间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的比较 |
2.2.3 肝硬化出血组与无出血组间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的比较 |
2.2.4 肝硬化血栓组与无血栓组间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的比较 |
2.2.5 肝硬化不良事件(出血与血栓)与不同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 |
2.3 讨论 |
第三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新鲜血浆中凝血因子Ⅴ和Ⅷ活性测定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单采新鲜冰冻血浆在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中的应用[J]. 卢少芬,杜明仪,张琦,黎淑怡,梁荧. 中国当代医药, 2021(16)
- [2]辅助磁场速冻工艺对血浆冷冻效果研究[D]. 贾权.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3]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疗效研究[D]. 许开亮.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4]化疗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ⅩⅢ水平影响的研究[D]. 吕夏晔. 兰州大学, 2021(12)
- [5]新鲜血浆制剂凝血因子Ⅷ活性和纤维蛋白原含量与ABO血型相关性研究[J]. 兰静,左琴琴,张嫄,李凤琴,张雅莉,徐华. 中国输血杂志, 2021(02)
- [6]功能化多孔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调控及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研究[D]. 王岩森.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7]影响冷沉淀质量的因素探讨[J]. 张良子,苏晓敏,张雅莉. 中国输血杂志, 2020(06)
- [8]富血小板血浆在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D]. 王澍.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9]创新抗凝小分子药物1717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 周莹.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10]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变化[D]. 汪燕云. 兰州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