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社会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到国际分工与国家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董孟[1](2021)在《新科技革命视野下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及其当代意义》文中研究表明
谢易霖[2](2021)在《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分工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蕊[3](2021)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社会分工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社会分工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推动力量,在人类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下文简为《形态》)中以社会分工为切入点,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厘清了其与社会有机体重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社会分工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在联系逻辑,深化了有关社会分工问题的哲学研究。本文以《形态》为主要文本研究对象,站在人类社会历程中考察该时期社会分工思想的生成语境和发展历程;重点探究社会分工在社会系统的有机运作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即社会分工如何推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如何推动社会不同阶层、国家的形成以及意识形态构建,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分工基本理论研究基础上剖析社会分工发展的趋势,即“消灭分工”的原因、途径和意义,并分析得出《形态》中社会分工思想对指导认识国际社会分工结构的现状、国内社会分工结构的作用,以期为积极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改革国内社会分工结构提供方法论指导,精准把握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内涵,深入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不断推动社会分工理论在当代社会继续发挥作用。
张芮昕[4](2021)在《马克思分工思想与现代社会人的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以分工的演进为主要线索,在人类历史嬗变中梳理与把握人的发展的脉络,揭示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价值向度,指明了在历史的不断生成与进步中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道路。与其他思想家不同的是,马克思的分工思想内在地包含着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马克思早期从对劳动价值论的批判中提出了异化劳动的观点,在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关系的考察中,发现了分工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以及分工的本质是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唯物史观的确立为马克思进一步探讨分工开辟了一个新的理论视野,脱离了早期异化观的马克思将分工在内的诸多社会现象放置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进行考察,着重从私有制的社会形态中实证地分析了分工的所有制基础、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现实地考察了分工的属性,指出分工与私有制是“同义语”这一重要命题。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对分工与人的发展关系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考察,梳理出了分工与所有制的更替变化、分工与人的发展的形态演进,架构出了分工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辩证地指出了分工对人的发展造成的双重作用,即一方面分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理路,另一方面分工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人的片面化发展,导致了城乡对立和脑体分离。最终通过具体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旧式分工的批判,马克思指明了分工的最终愿景将是旧式分工的消灭、新式分工的建立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实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由旧式分工造成的固有矛盾愈加凸显。本文基于马克思对旧式分工下人的发展的批判性分析框架,对现代社会分工中人的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原因进行探讨。按照马克思的理论,这种由旧式分工造成的人的片面化发展与他所设定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不一致的,马克思认为这必须通过生产力的提高来消除。从根本上来说,生产力的发展将为消灭旧式分工提供动力和条件,也为逐步消灭私有制带来了客观前提。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当代人工智能科技革命所创造的新生产力将为消除旧式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与趋势,并向人们昭示了未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杜琳琳[5](2020)在《国际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时代价值》文中研究指明分工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备环节,是人在现实世界中主要的存在形式。分工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变革着生产关系并产生了许多深层次问题。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旨在探究社会分工的内涵与双重作用,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提出"消灭分工",深刻揭示了社会分工的本质特征。以国际视野分析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时代价值,有助于准确分析和理解当代中国由社会分工引起的现代化实践问题,有助于深入理解全球化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对于世界各国造成的重大影响,有助于探究"一带一路"倡议对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高铭泽[6](2020)在《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工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现象深得思想家的关注和喜爱,从古至今的思想家都对其进行了研究。以往的思想家对分工仅仅是以分工这一现象出发,阐述分工的经济和社会作用,马克思则是首次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提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分工理论。从分工理论出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阐述马克思理论深刻内涵。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其生产方式在机器大工业下获得巨大进步,欧洲各国相继发生产业革命,科学技术被广泛运用到生产领域,分工与专业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空前繁荣。在这种改变下,劳动者和资本家的矛盾日益加深,马克思对劳动者苦难生活的关注使其开始对分工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马克思把分工从哲学、经济学领域转向了历史唯物主义领域,最开始的分工是置于哲学“异化”语境之中,分工的本质是劳动,劳动的性质改变,分工的性质也随之改变,而作为分工主体的劳动者也就变成被控制的客体,此时的劳动是狭隘的异化劳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还并未正确的认识分工,只是狭义意义上使用分工,对分工也是从“恶”的角度进行了批判。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分工与生产力、人类历史所有制进行考察,看到了分工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的巨大力量,辩证合理地看待了分工,但此时的分工依然是狭义上的分工。到《资本论》时期,马克思才正确区分了两种分工:社会分工与工场内部分工,找到了人发生异化的真正原因,马克思看到了真正使人发生异化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分工理论是在对国民经济学家的批判中形成的,马克思看到了分工的真正内涵,最开始的分工是起源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分工与生产力不但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甚至分工从一开始就决定着人与劳动资料、产品分配的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由自然分工发展到社会分工,紧接着社会出现三次大的分工,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形成使得当今社会生产部门初具规模。伴随着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发展过程以及脑体劳动的分离,阶级、国家以及意识也就出现了。马克思在对分工的研究中,发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社会分工与工场内部分工之间对立矛盾的具体显现,同时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改变,劳动越来越从属于资本。马克思对分工的考察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那种“奴役人”的“旧式分工”必然会被“新式分工”所取代,人由片面发展必将走向全面发展。马克思分工理论时至今日依然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在面对如今全球化的浪潮中,国际分工成为了各个国家不可避免的趋势,马克思分工理论在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文明交流互鉴上、“一带一路”建设中、扶贫攻坚的难题上,马克思分工理论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刘荣荣[7](2020)在《《资本论》中分工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发展,社会生产和服务日益专业化、专门化和多样化。而伴随着分工的细化和深化,社会生产和服务效率前所未有地提高,社会财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幅度增加,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多样化需求也不断地得到更好地满足。伴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入,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乃至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保持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生产与消费之间、需求与供给之间的比例关系协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也日益增强。同时,伴随着社会分工和企业内部分工的细化,劳动者技能培养的专业化和专门化也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资本论》作为一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的政治经济学巨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分工思想。马克思在其中即看到了分工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和财富增加的巨大作用,也分析了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并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旧的分工造成的工人发展的畸形化。文章主要涉及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探讨马克思分工思想的来源,以及马克思创立分工思想的过程。第二部分:对《资本论》中马克思的分工思想进行研究。这也是本文重点研究内容。这一部分,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是考察分工和商品、货币、资本关系,来说明商品、货币、和资本的产生,都是建立在分工的基础之上的。第二是对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分工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的梳理,对二者进行区分,是马克思对前人分工理论的超越和独特贡献。第三是探讨资本主义条件下分工服从资本的逻辑,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所以劳动的生产率表现为资本的生产率,工人也在劳动的分工中使自己的劳动由形式隶属转变为实际隶属。第四是考察分工推动资本主义矛盾运动。分工在推动生产社会化和资本职能社会化的同时,与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相矛盾的。第五是考察旧的分工消灭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旧式分工使人变得片面、畸形,只有消灭它,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三部分,深入考察《资本论》中分工理论的当代价值。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写的。首先,分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我国要结合国内,国际形势,重视分工的作用,来提高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危机频发。因此,我们要继续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最后,要重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合理利用分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总之,深入研究《资本论》的分工思想,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王曼曼[8](2019)在《科技革命视域下的社会化大生产阶段划分与分析》文中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社会化大生产”是描述社会生产趋势、阐释社会生产方式的重要范畴。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大多数学者已经意识到,借助社会化大生产理论认识与指导当代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必要性,但在具体运用上却存在阐释不足的问题,其关键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主要领导人和中国理论界,对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具体、系统分析还有待深入,或者说还需进一步深化对社会化大生产阶段问题和作用机理问题的研究。基于此,本文提出一条社会化大生产理论深化研究的可行思路,即将科技发展水平作为社会化大生产阶段划分的理论依据,通过分析科技革命视域下的社会化大生产各阶段,明晰社会化大生产演进的作用机理,进而得到一个关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合理理论,并进一步加以验证。通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归纳演绎、理论联系实际等研究方法,本文深化研究社会化大生产理论发现,科技革命视域下的社会化大生产历程可以划分为四大阶段,且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即蒸汽时代的规模化阶段;电气时代的一体化阶段;信息时代的网络化阶段;智能时代的普遍互联化阶段。进一步分析,可明晰社会化大生产演化的作用机理,即科学技术与社会分工协作相互作用,推动彼此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分工与协作深化又推动生产组织方式的演化,生产组织方式演化再推动社会化大生产方式演进,最终生产越来越具社会性质。通过实践验证,这一结论能够帮助认识与完善中国国有企业组织方式,不仅阐释了中国国有企业组织方式的变革,还论证了中国国有企业组织方式的特色优势。本文的研究实现了对社会化大生产理论的深化,能够帮助认识与发展当代复杂的社会生产方式,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构建,和有利于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方向。
曹志刚[9](2018)在《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文本阐释与指导意义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思想本源的追溯,可追至古希腊的分工思想,主要以柏拉图与色诺芬为代表。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从哲学和政治学的视角,论述了分工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在《居鲁士的教育》和《经济论》中,色诺芬论述了分工的起源和作用,并且,积极地评价了农业在社会分工发展中的作用。如果我们认为古希腊的分工思想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形成发展具有一定启发作用,那么近代资产阶级的代表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的分工学说则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形成发展具有直接影响,而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分工思想则给予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力量。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把分工从哲学、经济学领域引向历史唯物主义视域。虽然没有专门论述马克思分工思想的着作,但是在很多马克思着作中都有分工思想的阐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将分工、私有财产等相联系进行研究,为分工理论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出现了唯物史观的观点,并分析了分工与社会存在、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人的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等。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对蒲鲁东分工思想的进行了批判,公开地表述了唯物史观思想。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不仅分析了分工和商品、货币与资本等政治经济学基本范畴的相互联系,而且还通过“社会内部”和“工场内部”两个视域阐释分工,为我们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规律。在创建分工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马克思先后经历了研究转向、思维转换和理论探寻等阶段。这里所说的研究转向,是说马克思的研究方向从哲学到政治经济学,再从政治经济学到唯物史观的研究转向。大家都知道,马克思最早对黑格尔哲学很是信奉,但是1843年他创作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让我们看到他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国家观的批判。马克思的思想逐渐开始转变,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开始了对政治经济学系统研究,以异化劳动为出发点,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理论批判。他用分工来解释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之间的关系,以及异化劳动产生的原因,开启了从分工视角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序幕。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思想初露端倪,主要体现在《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而且为分工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重新考察了分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初步系统地阐发了唯物史观思想。所谓思维转换,就是马克思的思维从异化劳动到社会分工的思维转换。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异化劳动向分工进行思维转换,追寻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解开了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遗留的理论困惑,完成从唯心史观到唯物史观的历史转变。理论探寻,指的就是马克思从“消灭分工”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探寻。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才能摆脱旧式分工的束缚,才能真正消灭旧式分工,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旗帜鲜明的革命主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创建分工理论的过程中,马克思的研究转向、思维转换和理论探寻紧密结合,联袂构成了分工理论的研究思路。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曾经提出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将会打破狭隘的民族、地域、国家的界限,形成世界性的交往和交换,人类历史将是世界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人类共同体之间相互交往、相互作用来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化观点,对于我们的建设和发展依然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谢文新[10](2018)在《分工比较视阈中当代中国人的存在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是社会存在的基点,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在影响现代人的存在与发展的众多因素中,具有人为性和自组织性特征的现代社会分工,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分工的理论和实践必须体现和合乎人的本性、有利于人的存在与人的发展。分工作为人类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是人类社会构成要素中的运筹性要素(包括分工、协作、社会管理、社会预测和决策),它渗透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状况。观察不同分工状况下人的存在与发展状况,是我们审视和评价社会现代性特质的一个重要维度和价值尺规,深度追问人的存在与发展进步状况,即是对分工发展是否合理的理性解析。论文从分工的发展与变革出发,比较资本主义自发分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条件下人的存在与发展状况,将人的存在与发展作为审视、反思社会的一个视窗,希图深度揭示马克思分工理论所关注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及其社会发展目标的合理性及可能性,进而审视现代社会合理的发展方向,衡量现代社会的进步程度。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提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下分工同人的存在与发展之间良性互动的智慧。人的存在与发展同分工之间关系的协调,是通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特别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分工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方向和价值追求。但是,这一论题却长期被作为一种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特征来探讨,并且基本上停留于一种单纯的理论性研究;而关注的视角也多囿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本身的逻辑论证,甚至有观点认为在中国现阶段并不具备关涉此理想和实践的分工条件,而将对中国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历史规律的考察加以忽视或回避,从而失去了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条件积累的主动性及忽视对现实分工状况的研究。论文认为,在人的存在与发展受困于现存社会关系而导致人的本质异化的当代,有必要从分工的发展维度和人的存在与发展的现实维度之间的关联度进行研究,尤其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半自觉分工观察视角切入,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用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来分析和探讨人之存在与发展的分工维度。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如下:1.绪论。以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为向导,引出本文写作理论需求与现实需求背景,现代资本主义分工对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桎梏,明证研究这一课题的理论与现实价值,系统地梳理国内外学界相关研究,确定论文研究思路及方法等。2.西方和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考察。界定分工和人的存在与发展等相关概念,剖析分工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分析学界对分工和社会分工概念有混用的现象及原因,以马克思的社会分工和生产分工理论揭示资本主义自发分工消极意义,比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分工同人的存在与发展状况的研究视角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本章对西方和马克思主义分工和人的存在与发展理论作出历时性考察,既追溯了旧有分工思想(包括分工对人的存在与发展影响的观念)对马克思的影响,又分析了马克思对它们的批评和自己对分工思想的创建;在此基础上,集中探索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分工思想,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一致中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美好前景。3.资本主义自发分工下人的存在与发展。重点研究资本主义自发分工及其对人的存在与发展的影响。首先讨论资本主义自发分工的五个特点,其次分析它给人的存在与发展带来的六个方面的困境,最后分析产生六个方面困境的原因。4.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及人的存在与发展。在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与资本主义自发分工区别的基础上,分析为什么现阶段我国只能实行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的依据,分析半自觉分工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及其向自觉分工发展的趋向;探讨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对人存在与发展状况的改善;阐述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条件下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机遇。进而对比研究相较于资本主义自发分工,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及其条件下改善、推进人的存在与发展的现实和机遇。依此分析目前我国半自觉分工和人存在与发展遇到的问题和挑战。首先从分工视角看,主要探讨了参与国际分工的被动分工、从属分工、分工转化力不足等问题;特别是不要超越阶段行事的将自觉分工因素孕育实践化的问题探索。其次从人的存在与发展视角看,论文概括了五个方面的问题和四个方面的挑战,为解决人的存在和发展的现实难题、推进我国社会半自觉分工进步提供参考。5.改善人的存在条件和创造人的发展机遇之对策。本章是接续上文进行的改善人的存在条件和创造人的发展机遇的对策研究,探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可能实现途径,提出从五个方面改善人的存在条件,从三个方面创造人的发展机遇,从四个方面促进分工的合理化,从两个方面促进人的社会交往。这是在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极丰富的物质资料基础上,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观念和方法。6.自觉分工和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展望。以展望与省思分工同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点,完成我们对自发分工同自觉分工影响人的存在与发展状况的比较和考察。总体来看马克思以分工作为切入点,阐发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消灭旧式分工、实现人类解放的道路。首先是自觉分工与人的“自由个性”发展的展望,讨论了它们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条件,以及应具备的条件;其次是自觉分工促进人的全面解放的展望,这里论证了推动人的解放就必须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自觉分工人之解放的基础;最后是人之解放的现实性省思。最后,论文将分工同人的生存与发展结合起来研究,将资本主义自发分工同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比较起来研究,概括得出五点结论。
二、从社会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到国际分工与国家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社会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到国际分工与国家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3)《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社会分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社会分工思想的生成 |
(一)《形态》中社会分工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细化了社会分工 |
2、社会分工的细化改变了人的社会关系 |
(二)《形态》中社会分工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1、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分工思想 |
2、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分工思想 |
(三)《形态》之前社会分工思想的发展历程 |
1、现实关怀下社会分工逻辑起点的形成 |
2、劳动异化下社会分工思想的初步探讨 |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社会分工的起源和发展 |
(一)社会分工的起源 |
1、社会分工源自于需要 |
2、社会分工源自于交往 |
(二)社会分工的历史发展 |
1、第一次社会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 |
2、第二次社会分工:手工业和农牧业的分离 |
3、第三次社会分工:产业和商业的分离 |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社会分工在社会有机系统运动中的作用 |
(一)社会分工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
1、社会分工与生产力 |
2、社会分工与生产关系 |
3、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介 |
(二)社会分工与上层建筑的发展 |
1、社会分工与阶级、国家 |
2、社会分工与意识 |
(三)社会分工对社会主体的双重影响 |
1、社会分工促进人的发展 |
2、社会分工限制人的发展 |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社会分工的未来趋势——“消灭分工” |
(一)“消灭分工”的原因:社会分工造成人的畸形发展 |
(二)“消灭分工”的途径:消除私有制下人的异化状态 |
(三)“消灭分工”的意义: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 |
1、推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2、迈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途径 |
五、《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社会分工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当代意义 |
(一)《形态》中社会分工思想的理论价值 |
1、是理解唯物史观发展的中心线索 |
2、在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中承前启后 |
3、为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分工奠定理论基调 |
(二)《形态》中社会分工思想的当代意义 |
1、有助于认识国际分工新格局,积极融入国际分工体系 |
2、有助于剖析国内社会分工现状,合理调整社会分工结构 |
3、有助于把握人的发展的内涵,努力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马克思分工思想与现代社会人的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重点与难点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分工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 |
第一节 马克思分工思想的理论探源 |
一、柏拉图的分工学说 |
二、亚当·斯密的分工思想 |
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人的分工思想 |
四、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对分工的探讨 |
第二节 马克思对古典政治和经济学家分工思想的评析 |
一、对古典政治和经济学家的批判继承 |
二、分工思想的提出 |
第三节 马克思分工思想的形成 |
一、分工思想的最初表述 |
(一)从“一般劳动”到“异化劳动”:赋予分工以经济学哲学视角 |
(二)对“异化劳动”的进一步研究:分工与私有财产 |
二、分工思想的基本形成 |
(一)从“异化劳动”到“分工”:哲学话语的转向 |
(二)分工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相互促进 |
(三)分工与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 |
(四)“真正的分工”是人的脑体劳动分离 |
三、分工思想的完善 |
(一)对蒲鲁东形而上学观的批判:以唯物史观的立场阐述分工 |
(二)对分工与社会关系的新论证 |
四、分工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
(一)分工与资本逻辑:对商品、货币和资本范畴的考察 |
(二)区分两类分工:对资本主义旧式分工的具体剖析 |
第四节 马克思分工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分工概念的基本界定 |
二、分工的基本类型 |
(一)一般分工、特殊分工、个别分工 |
(二)自然分工、自发分工、自觉分工 |
(三)旧式分工与新式分工 |
(四)劳动者分工与劳动分工 |
三、分工思想的基本内涵 |
(一)分工与劳动:分工是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 |
(二)分工与私有制:分工是私有制的“同义语” |
(三)分工与生产力、生产关系:分工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抽象” |
四、分工发展的历史趋势 |
(一)分工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 |
(二)工艺技术分工将永恒存在 |
(三)以私有制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为基础的旧式分工将被消灭 |
第二章 马克思关于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
第一节 马克思对分工与人的发展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考察 |
一、人类文明的视角:分工与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
(一)人的依赖:建立在自然分工基础上原始全面的人 |
(二)物的依赖:旧式分工支配下片面发展的人 |
(三)能力的依赖:新式分工引导下真正全面发展的人 |
二、社会发展的视角:分工与所有制的演变推动着人的发展进程 |
(一)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分工与所有制形态 |
(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工与所有制形态 |
(三)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分工与所有制形态 |
第二节 马克思揭示分工对人的发展的双重影响 |
一、分工对人的发展带来的积极意义 |
(一)分工发挥了劳动者的个体优势 |
(二)分工整合了个体劳动者的专业技能 |
(三)分工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的身体 |
(四)分工为人的发展创造着物质基础 |
二、一定时期内分工对人的发展造成的制约 |
(一)私有制下人的异化发展 |
(二)人的社会关系的不和谐发展 |
(三)自由市场经济中人的物化 |
第三节 研究分工的最终愿景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一、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预设 |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提出 |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
二、从分工出发来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
第三章 现代社会分工演进中人的发展问题 |
第一节 关于现代社会的界定与审视 |
一、何谓现代社会 |
二、马克思在世界历史语境中对分工的现代性审视 |
(一)社会化分工是贯穿于现代社会的基本规律 |
(二)由分工造成的固有矛盾在现代社会愈加凸显 |
第二节 现代社会分工演进中人的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
一、片面发展:“碎片化”劳动阻碍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
二、职业分化:现代社会“通才”与“专才”悖论 |
三、资本逻辑升级:劳动变换与流动的伪自由骗局 |
四、工具理性膨胀:职业神圣感与劳动创造性的丧失 |
第三节 分工视野下制约人发展的原因分析 |
一、旧式分工的工具理性制约人的素质发展 |
二、对待分工的不同立场造成“通才”与“专才”差异 |
三、资本逻辑的升级再造掩盖了旧式分工的劳动固定化 |
四、社会生产力尚未高度发达对旧式分工的妥协 |
第四章 马克思分工思想视野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路径思考 |
第一节 推进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以提高主体素质 |
一、回归素质教育的主体立场 |
二、推动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 |
第二节 平衡人的需要打破职业类型化局限 |
一、平衡人的需要与社会需要 |
二、构建分工中的职业生涯体系 |
第三节 消灭私有制,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 |
一、逐步消灭私有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
二、确立公有制主体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第四节 消除旧式分工,解放和激发科技生产力潜能 |
一、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实现对旧式分工的扬弃 |
二、发展人工智能,为新式分工的建立创造新契机 |
(一)合理研判人工智能科技革命的必然趋势 |
(二)人工智能时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合理性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
(5)国际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时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分工理论的科学阐释 |
(一)异化劳动与分工 |
(二)分工和生产力、生产关系 |
(三)分工和私有制 |
二、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本质特征 |
三、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意义 |
(一)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有利于我国应对国际分工问题 |
(二)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有利于推动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 |
(三)马克思社会主义分工理论有利于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四)马克思社会主义分工理论为和谐社会建设指明道路 |
(6)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马克思分工理论产生 |
第一节 马克思分工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机器大工业的出现 |
二、劳资矛盾下对人的生存的关怀 |
第二节 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来源 |
一、古希腊思想家的分工思想 |
二、古典经济学家的分工思想 |
三、空想社会学家的分工思想 |
第二章 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生成过程 |
第一节 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创建过程 |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孕育了马克思分工理论的萌芽 |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推动了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形成 |
三、《哲学的贫困》丰富了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内涵 |
四、《资本论》及其手稿确立了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成熟 |
第二节 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演变逻辑 |
一、分工的发现:对异化的根源研究 |
二、分工的新视角:世界历史 |
三、分工的归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三章 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分工的基本含义 |
一、分工现象的起源 |
二、分工现象的发展 |
三、分工的类型 |
第二节 分工与唯物史观 |
一、分工与唯物史观的价值归属 |
二、分工与唯物史观的建构 |
三、马克思分工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 |
四、马克思分工理论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
第三节 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变革 |
一、辩证的看待分工理论的历史作用 |
二、抽象分工与现实分工的统一 |
三、厘清了分工与私有制的关系 |
第四章 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当代内涵和价值 |
第一节 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当代内涵 |
一、从分到合的必然趋势 |
二、分工与合作是马克思劳动思想的统一 |
第二节 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当代价值 |
一、马克思分工理论对文明交流互鉴的价值 |
二、马克思分工理论视域下“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建设 |
三、脱贫攻坚中马克思分工理论给出的解决方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资本论》中分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预期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难点 |
1.4.2 预期创新点 |
第二章 《资本论》中分工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 古希腊时期的分工思想 |
2.1.1 柏拉图的分工思想 |
2.1.2 色诺芬的分工思想 |
2.2 空想社会主义分工思想 |
2.3 古典经济学时期的分工思想 |
2.3.1 威廉配第的分工思想 |
2.3.2 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 |
2.4 马克思前《资本论》时期的分工思想 |
2.4.1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理论框架下的“分工”及其实质 |
2.4.2 《德意志意识形态》:现实的历史的逻辑下的“分工”及其超越 |
2.4.3 《哲学的贫困》:分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
2.4.4 《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分工思想 |
第三章 《资本论》中分工思想的研究 |
3.1 分工是商品、货币、资本运动的基础 |
3.2 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分工 |
3.2.1 社会分工 |
3.2.2 工场手工业分工 |
3.2.3 社会分工与工场手工业分工的关系 |
3.3 资本主义条件下分工服从于资本的逻辑 |
3.3.1 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表现为资本的生产率 |
3.3.2 分工导致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由形式隶属向实际隶属转变 |
3.4 分工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 |
3.4.1 分工推动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
3.4.2 分工推动资本职能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
3.4.3 生产和资本职能的不断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
3.5 旧式分工消灭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四章 《资本论》中分工思想的当代价值 |
4.1 重视分工,发挥分工在促进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4.2 发挥制度优势,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协调发展 |
4.3 重视劳动者主体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科技革命视域下的社会化大生产阶段划分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社会化大生产理论的历史追溯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 |
2.1.1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相关论述 |
2.1.2 列宁的相关论述 |
2.1.3 斯大林的相关论述 |
2.2 中国主要领导人与理论界的相关论述 |
2.2.1 中国主要领导人的相关论述 |
2.2.2 中国理论界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科技革命视域下的社会化大生产阶段划分 |
3.1 科技发展水平作为阶段划分的理论依据 |
3.1.1 科技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动力基础 |
3.1.2 科技决定社会化大生产的具体形式 |
3.2 科技革命视域下的社会化大生产四大阶段 |
第4章 科技革命视域下的社会化大生产阶段分析 |
4.1 蒸汽时代的社会化大生产特征及演进 |
4.1.1 小规模化的初期阶段 |
4.1.2 大规模化的中期阶段 |
4.1.3 趋于一体化的后期阶段 |
4.2 电气时代的社会化大生产特征及演进 |
4.2.1 私人产业垄断的一体化前期阶段 |
4.2.2 国家产业垄断的一体化后期阶段 |
4.3 信息时代的社会化大生产特征及演进 |
4.3.1 集团产业集聚的网络化前期阶段 |
4.3.2 地域产业集聚的网络化中期阶段 |
4.3.3 虚拟产业集聚的网络化后期阶段 |
4.4 智能时代的社会化大生产特征及演进 |
第5章 社会化大生产演进的作用机理及验证 |
5.1 社会化大生产演进的作用机理 |
5.1.1 科学技术与社会分工协作相互作用 |
5.1.2 科学技术推动生产组织方式的演化 |
5.1.3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化大生产演进 |
5.2 以中国国有企业组织方式分析为例的实践验证 |
5.2.1 传统中国国有企业组织方式分析 |
5.2.2 当代中国国有企业组织方式分析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9)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文本阐释与指导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重点难点 |
2.创新之处 |
一、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思想本源 |
(一)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思想源头 |
1.柏拉图的分工思想 |
2.色诺芬的分工思想 |
(二)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思想借鉴 |
1.亚当·斯密的分工思想 |
2.大卫·李嘉图的分工思想 |
(三)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思想土壤 |
1.圣西门的分工思想 |
2.傅立叶的分工思想 |
3.欧文的分工思想 |
二、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文本构成与阐释 |
(一)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最初之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1.通过批判国民经济学家的观点开启对分工的研究 |
2.从人的本质劳动展开对分工的研究 |
(二)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奠基之作——《德意志意识形态》 |
1.分工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
2.分工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
3.分工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 |
(三)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开拓之作——《哲学的贫困》 |
1.批判蒲鲁东对分工抽象化、简单化的错误理解 |
2.批判蒲鲁东对分工永恒化的错误理解 |
(四)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经典之作——《资本论》 |
1.分工与协作的关系 |
2.“社会内部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关系 |
三、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指导意义 |
(一)马克思分工理论对理解唯物史观的指导意义 |
1.马克思分工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创立基础 |
2.马克思分工理论是唯物史观的理解途径 |
(二)马克思分工理论对当前治国理政思想的指导意义 |
1.提升在世界分工体系中的中国地位的指导意义 |
2.马克思分工理论对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的指导意义 |
(三)马克思分工理论对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指导意义 |
1.对理解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指导意义 |
2.对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指导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10)分工比较视阈中当代中国人的存在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一)从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念看分工 |
(二)从现代资本主义分工弊病看人的存在与发展 |
(三)从现代中国分工的历史境遇看人的存在与发展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价值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外关于分工与人的存在与发展问题的关系研究 |
(二)国内关于分工与人的存在与发展问题的关系研究 |
(三)国内外关于分工与人的存在与发展问题的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创新 |
(四)研究难点与突破点 |
第二章 西方和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考察 |
一、分工的历史解读 |
(一)分工的内涵 |
(二)人类历史上三次大分工和分工的类型 |
二、人的存在与发展之本质内涵 |
(一)何谓“人的存在”? |
(二)何谓“人的发展与自由而全面发展”? |
(三)人的存在与发展之关系 |
三、分工和人的存在与发展之间的关联分析 |
(一)分工作用于人的存在与发展 |
(二)人的存在和发展对分工的反作用 |
四、马克思主义分工和人的存在与发展理论及源流考察 |
(一)西方古代分工理论 |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自发分工和人的存在与发展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分工和人的存在与发展理论考察 |
第三章 资本主义自发分工状态下人的存在与发展 |
一、资本主义自发分工的特点 |
(一)古代社会的分工同现代社会的分工区别 |
(二)人及其社会关系物化和商品化 |
(三)市场完全自由化支配分工的盲目性 |
(四)社会分工的强制性 |
(五)社会分工的机械性 |
二、资本主义自发分工下人的存在与发展困境 |
(一)职业差异化明显 |
(二)工具理性的严重胁迫 |
(三)生存意义支点被转换 |
(四)价值空间被挤压 |
(五)人的片面发展与“单面人”现象 |
(六)“个人主义世界观”危机 |
三、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存在与发展困境的原因 |
(一)自发的分工是异化劳动的主要原因 |
(二)自发分工的工具理性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的困境 |
(三)自发分工的被迫谋生性转换了生存意义支点 |
(四)物欲追求取代了人的价值追求 |
(五)资本主义功利化趋向助推了社会“单面人”现象 |
(六)西方个人主义的理论缺陷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和人的存在与发展 |
一、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与资本主义自发分工的区别 |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定了社会主义分工的本质特征 |
(二)分工的性质不同 |
(三)分工的内容不同 |
(四)分工的社会基础不同 |
(五)分工的目的不同 |
二、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存在的根据 |
(一)半自觉分工存在的客观现实根据 |
(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对自发分工状态下人的存在与发展的异化的缓冲 |
三、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
四、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及人存在与发展状况的改善 |
(一)从半自觉分工的制度基础看人的存在与发展状况改善 |
(二)半自觉分工中体制机制改革对人的存在与发展状况的改善 |
(三)半自觉分工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对人存在与发展状况的改善 |
五、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条件下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机遇 |
(一)适逢其时的政治契机 |
(二)科技的发展为超越旧式分工的限制创造了历史机遇 |
(三)适逢“人的现代化”时代诉求的机遇 |
(四)人的存在与发展的多重选择机遇 |
(五)人的存在与发展的多重推动力的机遇 |
六、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下人之存在与发展的问题及挑战 |
(一)现阶段我国遭遇的分工问题 |
(二)现阶段我国面临的人的存在与发展问题 |
(三)现阶段我国人的存在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五章 改善人的存在条件和创造人的发展机遇之对策 |
一、继续改善和提高人的存在条件 |
(一)经济条件:创造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
(二)政治条件:权利平等的为人民服务分工理念 |
(三)文化条件:优秀传统文化和半自觉分工下的新文化 |
(四)交往条件:交往的技术手段革命 |
(五)技术条件:人工智能的普及应用 |
二、创造人的发展机遇 |
(一)国家:以人为本,倡导分工价值平等 |
(二)社会:注重社会与个体价值的平衡 |
(三)个人:人的现代化 |
三、促进分工的合理化 |
(一)推动全球化走共同发展繁荣道路 |
(二)促进分工的制度化 |
(三)发挥文化在分工中的作用 |
(四)建立分工中的职业生涯体系 |
四、以改革开放为切入点,促进人的社会交往 |
(一)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往 |
(二)拓展社会交往空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六章 自觉分工和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展望 |
一、自觉分工与人的“自由个性”发展 |
(一)自觉分工阶段,人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 |
(二)自觉分工状态下人是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劳动成为人的需要 |
(三)自觉分工状态下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
二、自觉的分工促进人的全面解放 |
(一)促进人的发展必须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 |
(二)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才能实现自觉分工 |
(三)自觉的分工与人的解放相互促进 |
三、人的解放之现实路径 |
(一)扬弃和超越“异化”,摆脱人的片面性和工具性 |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人的最终解放奠定物质基础 |
(三)变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促进现实中人的关系解放 |
(四)将分工推向自觉化、科学化,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结论 |
一、现有的社会主义半自觉分工可促进人的存在和发展 |
二、以马克思主义合理分工理论应对当下分工的困境和挑战 |
三、半自觉分工是引导中国超越自发分工走向理想状态的现实路径 |
四、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目标应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 |
五、全面发展目标是实现中国梦的客观要求,也是其根本价值指向 |
参考文献 |
一、经典文献着作类 |
二、中文专着类 |
三、国外译着类 |
四、期刊学位论文类 |
五、网络报纸类 |
六、外文文献类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从社会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到国际分工与国家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科技革命视野下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 董孟.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
- [2]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分工理论研究[D]. 谢易霖. 新疆大学, 2021
- [3]《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社会分工思想研究[D]. 李蕊.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4]马克思分工思想与现代社会人的发展问题研究[D]. 张芮昕.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5]国际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时代价值[J]. 杜琳琳.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6]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D]. 高铭泽.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资本论》中分工思想研究[D]. 刘荣荣. 天津商业大学, 2020(12)
- [8]科技革命视域下的社会化大生产阶段划分与分析[D]. 王曼曼.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9]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文本阐释与指导意义研究[D]. 曹志刚.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2)
- [10]分工比较视阈中当代中国人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 谢文新.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标签:德意志意识形态论文; 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