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孔神经切断术的三维手术解剖(论文文献综述)
韩承洲[1](2021)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血清中抗氧化剂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由于头位相对于重力方向变化所诱发的自发缓解和加剧的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及眼震,是一种外周型前庭疾病。BPPV的病因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是耳石从椭圆囊脱落进入半规管或与半规管壶腹结合,对外周前庭识别角加速度的过程进行干扰。较多学者认为,耳石的脱落与人体内血清离子浓度的水平有较大关系,但目前对于BPPV与血清学关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与血清抗氧化物质浓度变化的临床关系。方法:以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明确诊断的BPPV患者74例为实验组进行系统性回顾,同时选取同期无眩晕及前庭疾病的70例受试者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血清学检测数据,采用t检验、Wilcoxon W法分析实验组及对照组之间血清白蛋白、胆红素、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尿酸、血钙浓度水平差异。结果:1.BPPV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1:1.6;2.BPPV发病人群主要分布在40-69岁年龄段,青年患者较少见;3.两组血清白蛋白、胆红素、C反应蛋白、胆固醇、尿酸的浓度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胆红素、胆固醇、尿酸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之间肌酸激酶同工酶、甘油三酯、血糖、血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BPPV患者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2.BPPV高发人群集中在40-69岁年龄段,青年患者少见。3.BPPV与血清尿酸、胆固醇、白蛋白、胆红素的浓度升高有关,这可能提示BPPV与机体氧化应激及抗氧化水平、血清中各种抗氧化因子有密切联系。
张征宇,王争,尹红霞,王振常[2](2018)在《锥形束CT对单神经管的测量价值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对单神经管进行成像,对单神经管相关径线进行定量分析,进一步观察单神经管,提供在CBCT上定位单神经管的方法。方法 2017年1月,利用CBCT对8具头部标本扫描,获得16侧颞骨图像,在标准横断面上依次测量单神经管内听道底开口、中间段、后半规管壶腹开口直径及单神经管长度;以圆窗内缘所在点为基准点,分别测量单神经管内听道开口点、中央转折点、后半规管壶腹开口点至基准点的相对距离,对单神经管进行绘图定位;调节显示单神经管最佳横断面,测量该层面与水平半规管夹角。左、右侧测量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单神经管内听道开口直径0.40~1. 90 mm,平均(0.98±0.51) mm;中段直径0.30~0. 40 mm,平均(0.36±0.05) mm;后半规管壶腹开口直径0.30~0.50 mm,平均(0.38±0.06) mm。单神经管长度2. 85~5.75 mm,平均(4. 16±0.87) mm。显示单神经管全程斜横断面与水平半规管夹角8.5°~42. 5°,平均19.1°±10. 2°。根据单神经管三点与圆窗内缘相对距离,绘制单神经管二维及三维位置坐标图。各测量值左、右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BCT可清晰显示单神经管全程走行,在CBCT图像上可对单神经管进行相应测量,从而判断单神经管具体位置,为临床手术提供直观依据。
李巧明[3](2017)在《腹壁穿刺拉钩的三孔法与传统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对比》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比较辅助腹壁穿刺拉钩的三孔法与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普通型和复杂型LC术中的处理效果,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高临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连续选择2015年01月至12月入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行LC手术患者共60例,分组原则为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慢性胆囊炎等普通LC病例实行随机数字法分组,有上腹部手术史、原发性腹膜炎、合并肝硬化、萎缩性胆囊炎的复杂LC病例实行随机数字法分组。最终三孔组和四孔组各30例,两组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普通型和复杂型LC术式比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比例、血清谷丙转氨酶、肌酐、总胆红素和白蛋白水平)具有可比性。手术由同一治疗小组根据标准医学流程完成。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引流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术后6h、12h和24h的疼痛程度(VAS值);24 h恶心、呕吐评级和乏力积分;术前及术后3d、7d免疫和炎症反应包括CD3+、CD4+、CD8+T淋巴细胞和CD4+/CD8+百分比,血清CRP、IL-6、TNF-α和皮质醇(Cor)水平,免疫球蛋白A(IgA)、IgG和IgM水平;随访1个月,比较腹壁美容满意度评分;健康状况评价包括胃肠疾病生存质量指数(GIQLI)和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SF-36。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时间点数据比较采用整体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表示,组间比较用(校正)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切口和腹腔感染、胆漏、胆管损伤、血管和神经损伤和肝肾功能障碍)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和引流量比较均无差异(P>0.05),但三孔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孔组术后6h、12h和24h VAS值明显低于四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孔组恶心、呕吐评级和乏力积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3d、7d免疫和炎症反应各项指标水平比较均无差异(P>0.05)。三孔组的腹壁美容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四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孔组的GIQLI和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四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助腹壁穿刺拉钩的三孔法在普通型和复杂型LC术中较传统四孔法在减轻创伤和疼痛,满足患者腹壁美容的要求,促进术后康复方面获益更多,值得推广应用。
魏先锋[4](2014)在《颞骨岩部三维重建及其内部结构的三维定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应用颞骨岩部制备火棉胶切片,结合计算机及三维图像处理技术,建立岩骨三维模型,清楚地显示岩骨诸结构的空间形态和毗邻关系,为探讨该区域的形态结构提供资料依据。以岩骨表面解剖结构为标志,建立三维坐标系,对其内部结构进行精确定位研究,用于指导经岩骨相关手术入路的有效开展。材料方法1.选择生前无耳疾的成人尸头,男性尸头14例(27侧颞骨),女性尸头10例(20侧颞骨),经过脱钙、脱水、浸胶、包埋和硬化、切片等过程,数码相机连续拍摄切片。局部切片结构在体视显微镜下放大观察。2.选取一例男性和一例女性的双侧颞骨切片用于建模,使用PhotoShop6.0软件对切片图像进行处理和定位,在Amira软件中,提取各结构的轮廓曲线,建立岩骨及其内部结构的三维模型。利用软件集成的测量工具,对不同结构的相互距离、角度等数据进行测量。3.选取男性右侧岩骨切片进行建模,在Amira软件中,建立原始三维坐标系,然后转化为生理坐标系,以内耳门外下唇为坐标原点,测算生理坐标下岩骨内外各结构的三维坐标值;以岩浅大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交点、以及以匙突中心和锥隆起中心分别作为坐标原点,测算生理坐标下岩骨内外各结构的三维坐标值。结果1.3例男性切片和1例女性水平切片获得成功,切片厚度在40μm~200μm之间,采集图片3000余张。不染色组基本能观察到半规管、耳蜗、前庭水管、乙状窦、面神经、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内耳道等岩骨内结构,各结构边界清晰,易于辨认。局部细微结构在体视显微镜下清晰显现。茜素红染色组1例男性和1例女性水平切片,采集图片1500余张。获得了较完整的人岩骨组织连续切片及其放大后的图像信息。茜素红染色组比不染色组更能清晰观察到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等神经结构。2.成功重建出了男女双侧的岩骨模型,重建的岩骨三维图像清楚的显示了岩骨诸结构的空间形态和毗邻关系,各结构的形态、位置准确。重建出的结构包括岩骨、三个半规管、前庭、耳蜗、圆窗和卵圆窗、前庭水管、内淋巴囊、颈内动脉管、颈内静脉管、舌咽通道、迷走通道、乙状窦、岩下窦、内听道、内听道底、面神经、锥隆起、匙突等。3.岩骨模型中,以内耳门外下唇为坐标原点,测量出了岩骨内外诸结构的三维生理坐标值及距离;以岩浅大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交点为原点,测量出了岩骨内外诸结构的生理坐标值及距离;以匙突中心为原点,测量出了岩骨内外诸结构的生理坐标值及距离;以锥隆起中心为原点,测量出了岩骨内外诸结构的生理坐标值及距离。结论1.首次应用火棉胶对颞骨岩部进行整体包埋,用Microtome860滑动切片机对包埋块进行连续切片,获得的内耳结构的二维图像,可以清晰观察内耳细微结构形态,为临床影像诊断学和断层影像学提供了丰富、完整、连续的薄层断面解剖学资料,为影像识别解剖结构或病变提供重要的形态学依据。在体视显微镜下,这些薄切片能清晰地显示壶腹嵴、蜗管及细小的神经和血管,为岩骨形态学领域提供了全新可靠的研究途径。2.利用非染色火棉胶连续切片进行岩骨结构三维重建是可行的,本实验首次对岩骨及其内部结构进行系统、全面的三维建模。运用该模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精确显示岩骨结构的立体形态、空间位置和毗邻关系。临床外科医生能够更加方便地在三维模型上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地讨论病情和手术方式、手术入路以及注意事项,提供手术的准确性,对影像诊断学、耳显微外科和颅底外科手术学有较大价值。3.首次建立生理坐标系下,以内耳门外下唇为坐标原点,建立岩骨内部各解剖结构的三维坐标,以及测算外下唇至各重要结构的距离,为颅后窝入路手术中以内耳门为标志,避免损伤骨迷路、面神经等重要结构奠定了数据基础。4.生理坐标系下,以膝状神经节与岩浅大神经交点为坐标原点、以及以匙突、锥隆起作为坐标原点,对岩骨内外各结构进行精确的三维定位研究,比以前单纯靠测量距离来判断手术范围更加精确,对岩骨内外结构之间三维空间关系提供了更丰富、更精确的信息。可用于指导经岩骨相关手术入路的有效开展,提高其手术效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侯开渝,王振常[5](2013)在《基于容积CT中耳圆窗及圆窗龛的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正常圆窗及圆窗龛形态学特点,为进一步研究该区相关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手术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搜集2011年4月至2012年7月在本院行颞骨64层螺旋CT检查,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受检者240例(480耳),并将其按年龄分为四组:儿童组(﹤18岁),青年组(18岁≤年龄﹤45岁),中年组(45岁≤年龄﹤60岁),老年组(≥60岁)。每组60例,男女各30例。采用后处理工作站Extended BrillianceTMWorkspace(EBW)多平面重组,图像经标准化处理后测量圆窗及圆窗龛各径线、方位以及对圆窗龛形态进行分类。左、右侧别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男、女性别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设定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横轴位圆窗最大径、龛深及冠状位圆窗龛外口径长、内壁径长在左、右侧别间比较,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圆窗及圆窗龛各测量值在性别间及不同年龄组间比较,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40例圆窗及圆窗龛各测量值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单位:mm):横轴位圆窗最大径1.52±0.24(1.05~2.69);龛深1.04±0.20(0.65~1.43)。冠状位圆窗最大径1.03±0.29(0.46~1.60);龛外口径长1.72±0.56(0.62~2.82);龛外壁径长1.43±0.27(0.94~1.96);龛内壁径长2.76±0.51(1.76~3.76)。(3)圆窗空间位置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圆窗前后方位外倾角73.28°±10.10°(53.48°~93.08°);圆窗上下方位内倾角71.99°±10.70°(51.02°~92.96°)。(4)圆窗龛形态在横轴位图像上呈半圆形、三角形、圆点形及不规则形,发生率分别为52.50%、15.83%、15.63%、16.04%;在冠状位图像上呈壶腹形、喇叭形、直条形、弯条形及不规则形,发生率分别为28.54%、25.83%、25.63%、9.79%、10.21%。结论圆窗及圆窗龛位置深在隐蔽、形态多样,容积CT可很好显示该区细微结构影像解剖,结合后处理技术可准确进行量化测量,为该区病变的诊断及避免术中意外损伤提供可靠信息。
左玉超[6](2009)在《内镜辅助眶颧入路对脚间池区的解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大脑脚间池(interpeduncular cistern,IC)位置深在,基底动脉(basilarartery,BA)是此区重要结构。颅内动脉瘤中,椎—基底动脉(vertebral-basilar artery,VBA)动脉瘤较少见,约占3.8%~15%,而BA动脉瘤在VBA动脉瘤中占40%左右,由于位于颅后窝深部,可累及脑干、脑神经、穿支动脉等重要结构,一旦破裂预后较差,术后死亡率和病残率高于前循环动脉瘤。VBA系统的巨型动脉瘤(直径>2cm)相对较多,据报道,VBA的巨型动脉瘤约占66%~87%,未经治疗的巨型动脉瘤在5年内80%以上出现严重的残疾甚至死亡(因脑干受压、严重的动脉栓塞等)。BA动脉瘤的治疗手段目前主要有两种:一是血管内治疗,常用弹簧圈进行栓塞,为后循环动脉瘤首选治疗,但其适应证较窄。另一种为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由于病变位置深,多与脑神经、脑干等关系密切,显露困难,手术空间有限,手术难度明显增大。BA动脉瘤的手术入路文献报道已有不少,常用的有颞下、乙状窦后、翼点入路(pterional approach,PA)等,其共同缺点是脑牵拉较大,深部照明差,多数情况下操作空间较小,载瘤动脉的近端难以控制。而眶颧入路(orbitozygomatic approach,OZ)通过磨除部分颅底骨质,则可以明显增加对该区域的显露。OZ可暴露海绵窦、IC、岩骨尖、颞下窝等区域。对一些颅底的巨大肿瘤,复杂的血管病变,与其他入路相比,该入路无论在手术操作空间及视角上,还是在减少脑组织的牵拉上,都有无可替代的优势。然而OZ由于操作复杂,器械要求较高,难度较大而影响其推广应用。尤其重要的是,在显微镜下处理深部病变时,光线照明随深度增加而递减,病变周围组织不易暴露,可能出现手术死角。无论是血管内介入,还是开颅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其目的是将动脉瘤排除在脑的正常循环之外,以防止它破裂出血。而同时必须保护其载瘤动脉、重要的穿通支以及周围的重要解剖结构,BA动脉瘤手术死亡或致残的最重要原因是主要的穿支血管被夹闭。而内窥镜对深部照明很有帮助,其最大的优点是能显示动脉瘤背侧的信息,还可以显示分支、穿通支以及动脉瘤是否完全夹闭。然而内镜辅助眶颧入路(endoscope assisted orbitozygomatic approach,EAOZ)处理BA动脉瘤的研究甚少,解剖学研究也鲜有报道。本实验提出了OZ新的眶颧骨瓣形成方法,以求简化操作,减小创伤。分别在显微镜和内窥镜下对国人IC区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比较二者暴露的差异性,同时熟悉IC区显微镜及内窥镜下解剖关系,尤其是一些蛛网膜结构。为此区病变的手术治疗提供帮助。方法:8例16侧经10%甲醛充分固定的成人头颅湿标本,动脉系统灌注红色乳胶,模仿实际手术操作将尸头固定于解剖头架上,准备好常规开颅器械。采用扩大PA的头皮切口,从耳屏前1cm颧弓下缘做弧形切口终止于对侧瞳孔中线与发际相交点。本研究采用改良后的两块骨瓣式OZ,首先形成额颞骨瓣,与传统PA骨瓣不同的是骨孔位置,引入了关键孔,此孔位于额蝶缝上颧突后1cm处,此孔恰好能暴露眶骨膜及颅前窝底硬膜。2号孔位于眶上孔外侧0.5cm,眶上缘1cm处。其余骨孔同PA。然后形成眶颧骨瓣:采用改良后的眶颧骨瓣形成术,在关键孔正上方2cm处眶顶上形成3号孔,用线锯依次连通关键孔-眶下裂,关键孔-3号孔,3号孔-2号孔,眶下裂眶内孔-眶下裂眶外孔,最后在颧弓中间部离断颧弓,形成眶颧骨瓣。按标准方式(C形切开基底朝前)剪开硬膜,由远端向近端打开侧裂。显露小脑幕切迹前间隙和BA末端,观察Liliequist膜(Liliequist’s membrane,ML)及其分叶。打开ML,进入IC,小心分离蛛网膜,观察双侧后交通动脉(posteriorcommunicaing artery,PCoA)、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小脑上动脉SCA(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SCA)显露的范围和重要血管分支。先后在显微镜及内窥镜下观察IC区解剖结构,测量所能观察到的BA及其分支的最远端。所测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配对计量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引入关键孔和3号孔后的改良OZ,降低了手术操作的难度,减小了创伤,切除的眶顶及眶外侧壁面积较传统术式有增加,有利于术后重建。2.IC由浅部和深部两部分组成,浅部游离,深部为血管组织。与环池,桥前池,颈动脉池,桥小脑角池,动眼神经池相交通。3.显微镜下观察到BA长度:16.34±3.16mm,内窥镜下观察观察所得BA长度:25.22±4.38mm。内窥镜下所视有明显提高(p<0.05)。4.同侧PCA所视长度在显微镜、内窥镜下无明显差别(p>0.05),同侧、对侧SCA,对侧PCA所视长度在显微镜及内窥镜下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1.运用了关键孔和3号孔后的改良OZ,其中关键孔的选位十分重要。2.EAOZ对比显微镜,可以使BA及其分支的暴露范围明显增加,尤其是术野对侧暴露明显改善,内窥镜深部照明佳。3.EAOZ对比显微镜,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脑神经及细小穿支动脉的走行,有利于颅底深部操作。4.应用神经内窥镜应重视内窥镜下IC区解剖关系,尤其应重视此区的蛛网膜结构。
王长海[7](2006)在《双目视觉配准的最优视差连续块算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立体像对的配准是计算机立体视觉中最重要的一步,虽然立体视觉技术有很好的数学基础,较系统的理论,很多比较有用的算法也提出了,但是当前的配准算法仍有很多的缺陷,无论是配准的精度,还是配准的效率都有待提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稠密配准思路,在稠密配准算法前添加一个对立体像对中的线条纹理进行稀疏配准的算法,用以估计稠密配准中使用的参数值。所提出两个配准算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不再判断整个线条或者一整块区域是否匹配,而是求出所有可能匹配的准确的部分,然后从中去除伪匹配对,保留最佳的匹配结果。用于参数估计的稀疏配准算法称为最小拓扑值法。提取像对中的线条后,利用线条的走向与幅度大小来获得像对中所有可能匹配的准匹配线条段,再根据匹配的线条在立体像对中应该具有相似的位置关系,即匹配线条对拓扑值最小的原则来选择其中最佳的匹配结果。通过这些稀疏的配准结果,可以估计出立体像对的最大最小视差以及灰度相关阈值等参数,用于稠密配准中。这里提出的稠密配准算法称为最优视差连续块法,以逐个遍历水平截面的方式搜索整个视差空间,将得到的视差连续段拼接成视差连续块,最终保留最优的视差连续块集作为最终的稠密配准结果。为了直观并且准确的表达算法的思路,文中使用很多的图例和形式化的公式,并给出了相关的算法流程。
戴培东,张天宇,王克强,王正敏[8](2004)在《单孔神经切断术的三维手术解剖》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利用计算机重建技术显示并研究与单孔神经切断术有关的手术解剖以及手术模拟。方法 :取新鲜颞骨标本块 ,不脱钙聚合物包埋 ,骨切片机连续薄切片 ,经图像处理重建单孔神经、圆窗区及其毗邻结构。结果 :重建图像细致精确 ,完整地显示了与单孔神经切断术有关的手术解剖 ,实现了单孔神经切断术的三维手术模拟 ,并初步提出以圆窗膜后端为参照点寻找单孔神经的方法。结论 :应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研究单孔神经切断术的手术解剖可以提供直观的立体视觉 ,能清楚显示各结构之间复杂的空间毗邻关系 ,可以满足临床医师的颞骨手术解剖研究和手术设计的需要。
戴朴,石丽亚,刘阳,姜泗长,方耀云,王今着,韩东一,杨伟炎[9](2004)在《颞骨立体解剖图谱的研制和应用》文中认为目的 综合颞骨连续切片、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和体视学研制颞骨系列立体解剖图谱。方法 制作 5 0套带参照点的颞骨连续切片 ,应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恢复颞骨内系列结构的三维形态 ,配合体视镜制作系列颞骨结构立体图谱。结果 共进行针对骨迷路、膜迷路、听骨链、耳内肌、面神经、圆窗龛和膜、后壶腹神经、内淋巴囊、前庭水管、耳蜗导水管、前庭蜗神经的三维重建 4 8例次 ,选取最佳的有代表性的图片制成系列颞骨立体解剖图谱 ,系统显示了上述结构的细微形态和结构间的空间关系 ,应用于颞骨手术指导和颞骨解剖教学。结论 颞骨立体解剖图谱是一种强有力的新型解剖工具 ,在耳科以及其他学科均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韩跃峰[10](2003)在《经乳突中颅窝联合入路颞骨内面神经的显微解剖》文中提出目的 研究颞骨内面神经(facial nerve,FN)及其比邻结构的显微解剖,为临床上颞骨内FN及其相关结构的手术、疾病诊断、虚拟手术和影像学以及三维重建等提供显微解剖学资料。方法 通过模拟临床经乳突中颅窝联合入路暴露颞骨内FN全程的方法,分层次、分界面地解剖20个成人湿头颅标本(40侧颞骨),暴露并观测颞骨内FN各段及其比邻结构。同时又观测了40侧成人干颞骨标本的后鼓室的有关结构。结果 ① FN在颞骨内的走行有三个较大的转折:内听道段和迷路段间。迷路段向前外走行,与内听道段向前内的夹角为115.5±6.88(110.6-118.5)°;迷路段与水平段间。水平段离开膝状神经节后即向下、向后、向外行走,迷路段和水平段形成的向后下外开放的夹角73.5±5.66(70.5-79.6)°;水平段和垂直段间。垂直段向下、向外行走,与水平段有一个向前开放的夹角115.5±6.89(109.5-128.6)°。② 外耳道后上棘到乙状窦前板的垂直距离13.28±1.87(9.20-17.60)mm,其中<10mm者有3侧(7.5%)。③ 鼓索神经与FN垂直段的向上的夹角为38.6±1.99(28.5-52.5)°,鼓索神经自FN发出点至茎乳孔的距离为5.99±0.74(5.01-7.90)mm。④ 面神经隐窝(facial nerve recess,FNR)的深度为1.96±1.03(0.74-4.46)mm。⑤ 锥曲段顶点到外半规管隆突的距离2.86±0.31(2.23-3.56)mm,锥曲段顶点到砧骨短脚尖的距离2.55±0.21(2.10-2.90)mm。⑥ 40侧标本中有3侧(7.5%)耳蜗底周突入到内听道(internal acoustic meatus,IAM)内。耳蜗底周与IAM长轴向内开放的夹角为44.5±5.8(41.5-46.8)°。IAM底到耳蜗底周的距离为1.43±0.50(-0.11-1.92)mm。结论 ① FN三个较大的转折在临床中有重要意义。② 术前应了解乙状窦和外耳道后壁的距离。③ 砧骨短脚或砧骨窝及外半规管是乳突手术中确定FN锥曲段的重要标志。④ 棘孔、面神经裂孔、膝状神经节、弓状隆起、上半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规管、外耳道口、锤骨头等结构,特别是前五个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定位IAM的解剖标志。⑤耳前三角定位耳蜗较准确,在此区域外操作可以避开耳蜗。⑥颖骨内FN各段与其比邻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复杂,手术操作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而且要求术者既要有丰富的颖骨解剖学知识,有要有熟练的操作技巧。⑦关于颗骨内FN各段及其比邻结构的解剖数据只能作为参考,实际手术中既要牢一记这些参考数据,又要要因人而异,视具体情况而变化。
二、单孔神经切断术的三维手术解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孔神经切断术的三维手术解剖(论文提纲范文)
(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血清中抗氧化剂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腹壁穿刺拉钩的三孔法与传统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腹腔镜的临床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颞骨岩部三维重建及其内部结构的三维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岩骨结构二维数据的获取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标本 |
1.1.2 尸头处理及切片制备 |
1.1.3 火棉胶连续切片图像的获取 |
1.2 结果 |
1.2.1 观察不染色岩骨切片形态结构 |
1.2.2 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岩骨切片局部细微结构 |
1.2.3 观察茜素红染色岩骨切片形态结构 |
1.3 讨论 |
1.3.1 获取颞骨二维图像信息的重要性 |
1.3.2 获取颞骨二维图像信息的方法 |
1.3.3 本实验岩骨切片的意义 |
1.4 小结 |
二、岩骨结构的三维重建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使用设备与软件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岩骨三维模型与骨迷路、VA和ES的相互关系 |
2.2.2 颈内动脉管与颈静脉孔区血管神经的相互位置关系 |
2.2.3 内耳道底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 |
2.2.4 面神经管的位置走形 |
2.3 讨论 |
2.3.1 岩骨三维建模的重要性 |
2.3.2 近年来颞骨三维重建的研究进展 |
2.3.3 岩骨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建立 |
2.3.4 Amira软件的可视化操作 |
2.3.5 岩骨可视化模型建立的意义 |
2.4 小结 |
三、岩骨内部结构的三维定位研究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岩骨解剖结构的三维建模 |
3.1.2 原始坐标系的建立 |
3.1.3 生理坐标系的建立 |
3.1.4 以内耳门外下唇为原点,测算生理坐标下岩骨内外各结构的三维坐标值 |
3.1.5 以岩浅大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交点为原点,测算生理坐标下岩骨内外各结构的三维坐标值 |
3.1.6 以匙突中心为原点,测算生理坐标下岩骨内外各结构的三维值 |
3.1.7 以锥隆起中心为原点,测算生理坐标下岩骨内外各结构的三维坐值 |
3.2 结果 |
3.2.1 以内耳门外下唇为原点,测算岩骨内外诸结构的生理坐标值及距离 |
3.2.2 以岩浅大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交点为原点,测量出岩骨内外诸结构的生理坐标值及距离 |
3.2.3 以匙突中心为原点,测量出岩骨内外诸结构的生理坐标值及距离 |
3.2.4 以锥隆起中心为原点,测量出岩骨内外诸结构的生理坐标值及距离 |
3.3 讨论 |
3.3.1 与岩骨有关的手术入路 |
3.3.2 生理坐标系的建立 |
3.3.3 内耳门外下唇作为标志点建立坐标系 |
3.3.4 岩浅大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交点作为标志点建立坐标 |
3.3.5 匙突为标志点坐标系的建立 |
3.3.6 锥隆起为标志点建立坐标系 |
3.3.7 距离的测量 |
3.3.8 岩骨模型建立的意义及局限性 |
3.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件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6)内镜辅助眶颧入路对脚间池区的解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部分 |
内镜辅助眶颧入路对大脑脚间池区的解剖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部分 |
神经内窥镜临床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词索引 |
致谢 |
(7)双目视觉配准的最优视差连续块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性声明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立体视觉 |
1.2 广义图像配准 |
1.3 图像配准的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双目视觉的数学原理 |
2.1 坐标系及其旋转平移 |
2.2 单个摄像机成像与透视投影几何模型 |
2.3 双目视觉及其模型 |
2.4 双目视觉的内极约束 |
2.5 视差与景深 |
第3章 双目配准 |
3.1 双目配准概述 |
3.2 摄像机标定 |
3.3 图像调整与视差空间 |
3.4 双目稀疏配准及算法 |
3.4.1 最小视差算法 |
3.5 双目稠密配准 |
3.5.1 稀疏纹理区域中的配准 |
3.5.2 遮掩区域内的配准 |
3.5.3 视差突变边界的确定 |
3.5.4 视差的亚像素定位 |
3.6 双目视觉技术的应用概述 |
第4章 线条纹理的最小拓扑值配准 |
4.1 线条匹配算法概述 |
4.2 线条的提取 |
4.3 线条的配准 |
第5章 最优视差连续块稠密配准 |
5.1 纹理表示 |
5.2 单行配准 |
5.3 最小连续集的内部匹配算法 |
5.4 多行配准 |
5.5 参考帧视差图 |
5.6 遮掩区域的视差估计 |
5.7 算法实现及结果分析 |
第6章 论文总结及后续工作介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颞骨立体解剖图谱的研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 果 |
2.1 颞骨内结构的三维重建 |
2.2 颞骨内重建结构的立体图对 |
3 讨 论 |
(10)经乳突中颅窝联合入路颞骨内面神经的显微解剖(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经乳突中颅窝联合入路颞骨内面神经的显微解剖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与参考文献 |
附图 |
四、单孔神经切断术的三维手术解剖(论文参考文献)
- [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血清中抗氧化剂关系研究[D]. 韩承洲.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2]锥形束CT对单神经管的测量价值分析[J]. 张征宇,王争,尹红霞,王振常. 中华医学杂志, 2018(37)
- [3]腹壁穿刺拉钩的三孔法与传统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对比[D]. 李巧明. 河北医科大学, 2017(01)
- [4]颞骨岩部三维重建及其内部结构的三维定位研究[D]. 魏先锋. 天津医科大学, 2014(01)
- [5]基于容积CT中耳圆窗及圆窗龛的解剖学研究[J]. 侯开渝,王振常.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3(07)
- [6]内镜辅助眶颧入路对脚间池区的解剖研究[D]. 左玉超. 郑州大学, 2009(02)
- [7]双目视觉配准的最优视差连续块算法[D]. 王长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02)
- [8]单孔神经切断术的三维手术解剖[J]. 戴培东,张天宇,王克强,王正敏. 解剖与临床, 2004(04)
- [9]颞骨立体解剖图谱的研制和应用[J]. 戴朴,石丽亚,刘阳,姜泗长,方耀云,王今着,韩东一,杨伟炎.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4(05)
- [10]经乳突中颅窝联合入路颞骨内面神经的显微解剖[D]. 韩跃峰. 安徽医科大学,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