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亚文学的俄底浦斯情结(论文文献综述)
赖宁艺[1](2018)在《乔纳森·弗兰岑《纠正》中的父子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美国作家乔纳森·弗兰岑凭借长篇小说《纠正》一举成名,从此奠定了其在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国内外的研究大多探讨了《纠正》的叙事技巧、性别属性和民族身份等,其中对性别属性的研究主要围绕着作品中的“弑父情结”。在20世纪下半叶,美苏冷战、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都对美国传统的父亲身份和男性气质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不仅是个人层面所诱发的男性气质危机,也是社会层面引起的美国文化中父亲身份的焦虑。如果把《纠正》放在美国经济和文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从精神分析和男性研究的角度对作品中的父子关系进行解读,可以为他作品中家庭成员的内部关系和男性身份等问题提供更好的解释。父亲身份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与美国清教文化密不可分。清教文化塑造父亲艾尔弗雷德成为拥有霸权男性气质的父权制家长。艾尔弗雷德在工作中严于律己,在家庭内部对妻子和孩子的规训,揭示了美国文化被清教文化的父权意识操控。同时,加里为了获得父权制的红利,内化了清教文化理念,建构了共谋性男性气质。但是加里在内化过程中的焦虑反映了清教文化在当代社会文化转型所遭遇的困境。在美国家庭伦理层面上,生理疾病和社会转型等内在和外在因素对艾尔弗雷德父亲身份的冲击,由此呈现出父亲身份的流动特质。父亲身份影响了儿子奇普的男性气质建构,他对父亲身份的反叛和认同,揭示了男性气质的多元文化内涵。父亲身份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国家身份问题。在由传统资本主义向“科技资本主义”转型的美国社会中,父子关系隐喻了美国社会的转型和变迁。艾尔弗雷德代表着美国传统经济和文化,他的父亲形象在当代文化中受到削弱。加里和奇普享受当代文化带来的快感,却陷入了男性气质的焦虑。父子关系的动态发展正体现了弗兰岑对美国国家身份和文化走向的探索。《纠正》中的父子关系变化和男性气质的流动性建构,不仅反映了社会文化因素的决定性影响,而且可以反观美国社会的经济结构、价值观念等的转型。在这个意义上,弗兰岑笔下的父子关系成为美国社会新旧结构和价值斗争与协商的隐喻。
韩笑雨[2](2018)在《从英雄母亲到暴力杀手:近十年中、韩电影中女性复仇者形象研究》文中指出电影业的发展,让电影角色的塑造趋于多元化,在电影中的众多女性角色形象之中,越来越多的女性角色开始颠覆受侵害、被压迫的形象,“复仇”成为了一些电影中女性角色备受关注的点,女性在复仇过程中所采用的形式是与通常男性复仇的形式不同的。以女性复仇为主线的电影开始越来越多的呈现在观众视线中。在电影银幕上,女性复仇者形象正逐步呈现出某种清晰的轮廓。这类女性形象最初出现在欧美电影中,早在1940年好莱坞女星贝蒂·戴维丝(Betty Davis)在电影《香笺泪》(The Letter)中就扮演了一位为报复而杀死男友并逃脱了法律制裁的女性。时至今日,各国电影银幕上的女性复仇者的形象层出不穷,而在近年的的韩国电影中,形形色色的女性复仇者异军突起、奋起反抗,成为韩国电影的一大代表人物。但在同样处于东亚地区的中国,这类女性形象却嫌少出现。因此,本文通过两国以女性复仇者为主角的电影中不同的人物形象、剧情设计、视听语言等方面尝试对中、韩两国近年来的女性复仇电影中复仇者的形象系统的进行分析。
刘启涛[3](2017)在《“《知音》现象”与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音》是一份富有特色的文化生活杂志,它沿着通俗的办刊路线,打造出了一种介于文学与新闻之间的亚文学文体,从而营建起一个庞大的读者群。与此同时,它也引发了层出不穷的争议。《知音》的生产和消费,是当代文化生活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本文着重从文化生产与读者接受的互动关系来分析"《知音》现象",从中了解当前社会一部分普通读者的阅读趣味,以及"亚文学"生产和消费的特征。《知音》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那别具一格的文体形式,也就是所谓的"知音体"。其实,"知音体"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任何一种文体,它是由一套商业化的生产机制运作而成,带有着大众文化商品那种典型的"混合主义"倾向。它一方面紧紧贴近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又充分运用文学修辞和情节设计,从而形成了一种"纪实+传奇"的制作模式。藉着这种生产模式,《知音》杂志成功地游走于新闻与文学的边缘地带,它的内容既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富有鲜明的猎奇色彩。同时,它又把那套"人情美、人性美"的办刊理念注入其中,从而不但适应了普通读者的接受特点,而且也迎合了普遍的文化心理。正是通过这种内容模式,《知音》不仅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润,也在普通读者中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本文也正是通过对《知音》》的策划制作流程的深入考察,为了解"亚文学"的生产特征提供一个样本。我们认识到"《知音》现象"的发生不仅和它那独特的内容模式有关,也与其读者群的构成密不可分。为此,我们以《知音》读者群的结构特征为中心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调查的对象包括这个群体的性别、年龄、职业分布、文化水平、经济条件等等。并结合了相关理论,对这一群体的阅读趣味、阅读行为、阅读心理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我们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在不同的时期,由于社会文化的变迁,《知音》的读者群也在发生相应的扩张和收缩,并在审美趣味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反过来,这种差异不但造成了《知音》在制作模式上的变化,而且也造成了它在社会认同上的尴尬境地。本文有意跳出以往研究那种从理论到文本的一般模式,重点参照了这几年在山东大学尝试开展的"文学生活"调查的思路与方法,重视田野调查,用一些数据和案例来说明题旨,同时又借用了文化传播研究以及后工业理论等视角,对"《知音》现象"进行"文学/新闻社会学"的分析。本文的结构大致如下:第一章是对"《知音》现象"的呈现。"《知音》现象"的形成与《知音》杂志的办刊思路、走向分不开,文中对这份杂志的办刊理念、栏目设置和内容特色等等,都做了统计分析。在这些方面,《知音》既表现出了与其同类杂志的相似性,也有着其同类杂志无可比拟的特征。也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特色,才得以形成了它那数目庞大的受众群体,并获得了普通读者的认同。同时,它也引来了社会上特别是知识群体的质疑,甚至是贬斥之声。文章借助于读者问卷调查,并结合散见于各种报刊、网站上的相关议论,力图对这种矛盾的文化现象做出一些阐释。我们对"《知音》现象"的探讨,希望能够有助于理解转型期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理解当代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某些侧面。第二章探讨《知音》的内容生产和运作模式。由于八十年代以来社会文化环境的巨大变化,《知音》的办刊模式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摸索过程,但它最终还是从一家普通的杂志设扩充为一个有相当经济规模和实力的传媒集团。本章重点探讨了《知音》在生产运作上是如何一步步适应文化市场,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作工序。我们认为《知音》是一种新生的典型的文化工业的产物,它的生产制作带有"不断拷贝"和"流水作业"的特征。在这个生产流程中,作者、编辑、主编和总编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既分工明确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在这种运作模式下,《知音》也就不再只是一种简单的传播媒介,而是一个以牟利为指向的个性鲜明的文化生产机构。它的"内容生产"也不再是个体性的精神独创的成果,而是依照社会文化心理来"定制"的文化商品,弥漫了浓厚的商业化气息。这时,文学也就被当作一种商业元素,用于这些文化产品的包装设计,从而形成了一种典型的"亚文学"形态。第三章深入剖析"知音体"。所谓"知音体"也就是《知音》在多年的内容生产中而形成的一种特有文体,从题材选择、叙事模式到语言风格,它都是以尽可能地吸引普通读者为目标,带有着较为稳固的模式化特征。文章采用统计分析的方式,揭示了"知音体"在标题设计上是如何运用特有的修辞技巧达到了夺人眼球的效果,如何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文学性策划调动了读者的胃口,如何根据普通读者的阅读心理来调整叙事策略,又如何将那套"人情美、人性美"的文化理念融入到了这些不无离奇的故事情节之中。藉着这种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活故事,来传达一种带有浓重世俗意味的人生或生活哲理,这也正是"知音体"在普通读者中间的魅力所在。我们通过对"知音体"的分析,显现出对当代通俗文化生产得失的某些思考。第四章探讨《知音》的读者群。调查表明,《知音》的读者群以18岁到45岁之间的人群的为主,他们的学历则主要集中于高中(中专)、专科和本科学历之间,并有着较为稳定的职业和经济来源。虽然这一群体有着不同程度的阅读需求,但是却很容易受到社会阅读风尚的左右。在传播的过程中,《知音》是通过相应的话题制作,把那些处在游离状态下的普通读者聚集在自己的周围,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读者群。不过,在不同时期,《知音》的读者群也有极为显着的变化。反过来,这种变化也影响了《知音》的话题制作模式。早期《知音》读者群的形成,与八十年代的阅读风气密不可分,也形成了此时它略带精英品味的内容特点。而九十年代的《知音》则迎合了当时功利性、闲适性的阅读风尚,其读者群也获得了飞速膨胀。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兴起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整个社会的阅读风尚也是今非昔比。对于《知音》等传统杂志来说,所遭遇的冲击也就在所难免。自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始,《知音》的读者群就开始了大幅萎缩。可以说,《知音》读者群的这种流变特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阅读风气的转型。第五章结合前面对"《知音》现象"的分析,我们对当代"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特征做一总体性把握。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显示出截然不同的两面性,一方面,它表现出了鲜明的理性特征,它是以生产的各个环节,以及与普通读者之间的契约关系为基础。通过相应的亚文学消费,读者不仅获得了心灵的慰藉,也获得了情思的宣泄。另一方面,亚文学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商品,它的生产和消费天然地带有着娱乐天性。它在生产上注重感官效果和单一的符号逻辑,并以此制作出大量日常性的文化想象。因此,亚文学作品非但不能带给人们以真正的精神提升,反而会销蚀他们对日常生活的深度理解。其实,亚文学的这种两面性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它在社会认同上的尴尬处境。
张俊[4](2017)在《当代亚文学的崛起》文中研究指明信息媒介技术革命与现代商业消费文化的兴起,正在改变当代社会的文化景观,包括文学的存在方式。信息时代降临以来,正统文学日渐边缘化,但同时由于艺术与交流媒介之间的界限被重写,文学正在经历自书写文学以来最大的变迁。当代亚文学的崛起,便是这一文学变迁的重要表征。理论界记录亚文学现象,既是对历史档案的保存,也是对当代文学深刻转型的见证。厘清当代"亚文学"概念,在当代文学的知识谱系中定位亚文学,奠立其文学理论基础,分析亚文学的具体特征,是亚文学研究第一步需要解决的工作。对亚文学特征的分析,本文首先侧重从媒介载体的发展探讨其表现形式的变迁,然后再分别探讨亚文学中的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关系及其风格,亚文学的功能特征及其生存状态,商业社会中市场与消费对亚文学的影响作用。
陈为艳[5](2016)在《冲突与协调 ——论纳博科夫小说的艺术与伦理》文中研究指明纳博科夫是20世纪已经取得经典地位的重要作家,关于他的艺术理念、艺术形式、艺术手法,及作品中的伦理道德内涵、形而上含义等的研究均己充分展开,构成了约九十年的纳博科夫批评史。综观国内外的纳博科夫研究,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研究成果及体现出来的研究趋势,会发现当下艺术批评与伦理批评并重的趋势更多只是将二者简单的叠加与并列,并未对“艺术性”与“伦理性”在纳博科夫作品中的复杂关系进行揭示,也未从这个角度对纳博科夫的创作予以深度考察,而明确二者在纳博科夫艺术中的特殊关系对于理解纳博科夫的艺术发展与艺术世界是非常重要的。实质上,纳博科夫艺术追求中的“艺术性”与“伦理性”在表面上是互相冲突的,且二者的冲突性对其艺术创作有重大影响;但拂去表面上的无法兼容,进一步考察纳博科夫艺术的深处,又发现二者实质上是结合的、相通的、协调的。纳博科夫独特的艺术理念与伦理观念是论题展开的基础。纳博科夫曾对其时代公认的经典或理论进行过直截了当的指摘,从而引起激烈争论,这些具具有强烈个性特征的“不同”或“反对”正是理解纳博科夫艺术理念和伦理观念的切入口。通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就纳博科夫“创作上的非俄罗斯性”、“对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的质疑”、“对弗洛伊德学说的反对”、“对《唐吉诃德》的批评”等问题进行深度辨析,可以归纳出纳博科夫颇为矛盾的态度与主张:一方面推崇艺术至上,为此极力反对作品中的思想灌输与道德说教,但更深层次上又具有强烈的伦理关怀与道德意识。纳博科夫推崇艺术至上、反对道德说教的强烈主张对其本人的艺术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纳博科夫认为道德说教不同于伦理关怀,作品中任何说教气息都将“分散”和“毒害”他极为看重的艺术的自山属性。对艺术自山的强烈追求促使纳博科夫不断突破自我与传统,包括题材方面对“自我”有意识的摆脱与超越,艺术形式与技巧方面不断的变化与创新,价值判断方面(包括伦理道德与美学价值)作者立场在文本内的悬置等。纳博科夫艺术发展上的这种趋势在最早期的三部长篇小说《玛丽》、《防守》、《王、后、杰克》中即有清晰显现;《天资》一作是纳博科夫最后、最重要的俄语长篇作品,标志着纳博科夫在艺术自山之路上的一次关键性蜕变;进入英语时期,纳博科夫艺术上的思考己然成熟,也最终形成了典型化的个人风格,在《洛丽塔》、《普宁》与《微暗的火》中,从“富有争议的题材”、“走向反讽”、“变化多端的形式”三方面可明确看出纳博科夫对艺术自山的追求永无止境。在排除了说教意味之后,纳博科夫作品中艺术与伦理二者实质又是相通的、协调的。关于艺术的伦理维度,纳博科夫的具体主张可以“越艺术越道德”予以概括。纳博科夫认为,真正的艺术天然地具备伦理功能、道德力量,但艺术家一旦心有旁骛,则不但无法实现伦理功能,就连自身的立足之本(艺术性)也一同失去。因此优秀的艺术家只有一个目标需要考虑,就是创作出真正的艺术品。纳博科夫在作品中有意塑造了大量次级人物,显示出他对普通人、小人物非同一般的伦理关怀,但这并非是平铺直叙直接表达给读者的,而是模仿现实生活的真实状况,以主人公的忽略与发现为例,号召读者的好奇心与关注力。纳博科夫作为艺术家,对日常生活中的“常识”与“媚俗”大加挞伐,但是他本人却从家庭、婚姻生活中汲取到无穷的智慧与温情,令他面对“日常生活”本身时常怀反思与敬畏之心。纳博科夫作品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发现”母题,他在作品中安排大量情节下的情节供好奇的读者发现,最终目的是训练读者在现实生活中的“发现”能力,以确认世界、人生的精妙与美好。总之,表面上艺术的自由属性与说教功能在纳博科夫作品中无法并存,但深层次上纳博科夫又认为越是自由的艺术,越容易与自由的道德相沟通,因此在艺术自由之中赋予了伦理维度的追求,使得其艺术兼具艺术性与伦理性,正如同一条密码中同时携带了两条重要信息。
李蒙[6](2016)在《《列王纪》与《伊利亚特》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史诗是人类文明的外化,它以独特的方式记录下了历史的发展和文学主题的演变。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各有自己的史诗创作,但在史诗的发生与发展、内容与风格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共通性。本文试通过对《列王纪》、《伊利亚特》两部史诗异同的比较研究,解读史诗背后所蕴含的波斯文化与希腊文化的异同与特色。本文主体部分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对人物形象之异同解读,由三部分组成,分别对英雄形象、女性形象和君主形象的异同进行分析。在英雄形象的塑造方面两部史诗都体现了人神一体的灵体存在观与命运的悲剧化处理,但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处理上东西方英雄有不同的价值选择,东方英雄将集体利益置与首位,而西方英雄更在乎个人利益与荣誉。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两部史诗中的女性人物在英雄形象缔造者与男权社会附属品方面都有相同的表现,但由于不同的社会历史原因,又具有不同性质的忠贞观。君主形象的相似点表现在君权神授思想与阶级压迫合理化观念,但在不同的政治体制下,君主权利又有极大的不同。下篇是对战争描写的比较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战争叙事异同解读,第二部分是探索战争背后的文化背景。在战争叙事方面分别从战争的动因和制胜要素化两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两部史诗中战争的本质是相同的,无论是希腊人以抢回海伦为由对特洛伊发动的战争,还是波斯以保卫领土为名对土兰的进攻,最终的目的都是对领土扩张和利益争夺的热衷追求,但战争的导火索--动因各有不同。《列王纪》中战争的动因是复仇与卫国,而《伊利亚特》中的战争是为“美”而发。相同战争本质下的制胜要素也各有不同。战争的文化背景包括宗教文化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琐罗亚斯德教所带来的善恶二元论和伊朗独特社会背景产生的泛伊朗主义在《列王纪》中的战争描写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奥林匹斯教的神明决定论和社会转型时期诞生的英雄崇拜是《伊利亚特》中战争描写的文化背景。
王兴[7](2016)在《莎士比亚与夏目漱石作品嫉妒主题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嫉妒是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因而作为文学母题,自古至今常谈常新。如《圣经》所言“心中安静,是肉体的生命,嫉妒是骨中的朽烂。”嫉妒作为一种消极的情绪,不仅扰乱人内心的安静,甚至对家庭和社会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坚持道德原则的基础上,彼此信任,才能够让爱的关系长久发展下去。本文运用影响研究及平行研究的方法,对英国作家莎士比亚和日本作家夏目漱石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位作家文学作品中共同涉及的嫉妒主题及其异同。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精神分析学和社会分析学两个角度对嫉妒进行阐释。从心理学的层面,对嫉妒的概念和成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为文本的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以《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和《虞美人草》为例,对两位作家作品中的女性嫉妒进行比较研究。主要是从嫉妒原因和嫉妒行为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嫉妒原因的相同点即作品中两位女性共同具有的强势而专制的性格特征。嫉妒原因的差异主要是来自于两位女性在恋爱关系中不同的情感基础。前者的嫉妒是因爱而生,后者则是因虚荣心而产生嫉妒心理。嫉妒行为的差异在于,前者的嫉妒行为具有外显性,后者的嫉妒行为具有内隐性。共同点则是她们因嫉妒产生的愤怒具有相似性。第三部分,分析比较两位作家作品中的男性嫉妒。分别从嫉妒原因、嫉妒行为、被嫉妒者及结果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嫉妒原因虽然都根源于弗洛伊德所强调的俄狄浦斯情结,但是由于后天经历及文化背景的影响,导致了嫉妒的深层原因不尽相同。西方人的“对正义的热情”和日本人的“对名誉的情义”,两种不同的文化特征反映在嫉妒行为上,表现出来的则是复仇与自省、公开与保守。基督教主张的宽恕与爱往往给人带来心灵上的释放,这也是莎士比亚作品结局多为复原之梦的根基之所在。禅宗主张的顺应自然、借助他力与夏目漱石笔下人物的陷于思考、疏于实践是互相矛盾的,这也是主人公想要借助宗教进行自我救赎,但最后却以失败告终的原因。
甘露[8](2016)在《民间文化影响下的19世纪英国小说创作 ——以司各特、狄更斯和哈代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的英国小说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苏格兰作家司各特以他的27部作品开创了历史小说这一新领域。而到了 19世纪中叶,以狄更斯为首,相继出现了勃朗特姐妹、盖斯凯尔夫人、萨克雷、艾略特、特罗洛普等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小说家。而到了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又相继出现了以哈代为首的一系列重要小说家,主要包括斯蒂文森、梅瑞狄斯、王尔德、柯南道尔、莫里斯、康拉德、吉上林等,他们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创作了包罗生活万象、生动再现时代面貌的小说。这些优秀作品成了当时英国百姓爱不释手的消遣读物,19世纪的英国小说的辉煌成就使小说这一文体从其长期所处的边缘地带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欧洲文学系统的中心,学界对这一段灿烂辉煌的文学史的热情也因此从未冷却过。然而,不能不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在19世纪的英国,不论是早期的浪漫主义小说、中期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还是后期多元流派的小说,都是雅俗共赏的、具有诸多典型的民间文化元素的小说,并因此形成了具有典型民间性的小说盛世。因此,本文将从跨学科的角度研究这段文学史与民俗民间文化之间唇齿相依的亲密关系,并试图从学理的角度探寻未来民间文化将以什么样的形态来介入未来的小说中,在文化与科技迅猛发展的未来,小说又将在民间文化的影响下呈现出什么样的新常态。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六个章节:本论文的第一部分亦即第一章绪论部分。本章在借鉴、梳理和分析了前人对19世纪英国小说,以及英国小说与民间文化的关系的研究成果后,提出了本研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内容和目的、以及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是对英国民间文化宝藏的概述和小说文体产生及发展历史梳理,从文体学的角度历时地探寻从小说产生之初及发展过程中所受到的或隐或显、或疏或亲的民间文化影响,并以此进一步阐明从民间文化角度切入19世纪英国小说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通过文献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不仅仅是小说这种文体,诗歌、戏剧、散文的形成及发展都离不开民间文化的滋养。从文学史的演进看,小说这种新文类的产生是因具有叙事性的文学形式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在欧洲,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出现以前,具有叙事性的文学形式的演变有如下显而易见的趋势:即从无意识的神话叙事到有意识的自觉叙事、从民间口头叙事到艺术审美形式增强的书面叙事、从集体叙事到个体叙事。这种叙事形式的演进虽然不是直线式的,也不是后者一定完全代替前者(如诗的叙事不会完全为散文叙事所替代),但这种演变倾向却是十分明显的。本文的第三部分为本研究的重点,在第二部分第二章历时地梳理了民间文化对小说文体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后,本部分从共时的角度,分别从以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的宏观的、内部的影响研究和以小说家为研究对象的微观的、外部的影响研究这两方面来具体展开民间文化对19世纪英国小说的影响研究。以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是宏观的归纳与分析。以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的宏观研究分三个章节:即母题论、叙事论和信仰论。这三章将分别借用民间文学母题学、民间叙事学、语言学、文化学、民间信仰研究、功能主义等相关理论来进行具体论述和分析。民间文化在19世纪英国民俗学兴起之际形成了一种潮流并对该时期的小说产生了切实的影响,19世纪的小说家们站在底层的立场上,挖掘底层民间文化的精髓,用他们富于诗意的笔尖,挖掘了民间文学母题、运用了民间叙事策略、展现了民间信仰,并因此构筑了一个富含民间宝藏的19世纪民间文化长廊,在这个长廊里,底层人民的自由浪漫、质朴纯真以及对不公命运的顽强抵抗的美好形象跃然纸上。而聚焦于小说家为研究对象的外部影响研究实则是关注小说家个体的微观研究。19世纪的英国小说为何会呈现这些典型的民间文化特色、呈现出典型的民间性呢?这种典型的民间性又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呢?本章将以此时期的三位具有领军性质的经典小说家司各特、狄更斯和哈代为中心,从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整体特征入手,探寻他们的浪漫主义创作思想或现实主义创作思想与民间文化产生密切关系的渊源、民间文化对他们小说创作思想的影响以及他们的小说对后世小说界乃至文化界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第四部分为本论文的理论预测部分,本章将试图从学理角度探寻小说与民间文化的互动规律,并试图探寻未来民间文化将以什么样的形态来介入未来的小说中,未来小说又将在民间文化的影响下呈现出什么样的新常态。纵观浩如烟海的世界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的雅俗互动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规律,凡是二者结合得好的时代,都已然或必将产生文学和文化盛世,反之则不然。传统小说,特别是19世纪的英国小说受市民审美消费价值取向的影响,对小说创作提出了不同于纯文学(雅文学、抒情文学)的价值尺度,于是带来了创作方式的变化。对传统小说作家而言,民间文化传统是他们创作的源泉,民间文化传统不仅仅为大大丰富了作家们的想象空间,也为他们提供了享之不尽的语言宝库,并使他们的小说充满了丰富的人性含量和人间韵味,造就了这个时期的小说盛世。然而,现代小说与民间文化的日渐疏离,在整个20世纪,“小说的危机”、“小说的死亡”之类的言说始终不绝于耳;的确,小说在享尽了荣华富贵以后,在20世纪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它再也不像19世纪那样风光了,这与现代小说与民间文化的疏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新的历史时期,将彻底改变原有的文学生产和接受的机制,以文化二次元为导向的普通民众的多元化文化需求将因互联网实现最大范围的满足,我们因此不难预见,小说将在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的雅俗互动规律下,渐渐走向与民间文化的共融共荣之路!
杨克敏[9](2014)在《论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 ——以若干重要文学期刊为切入点》文中研究表明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一门学科的发展与成熟离不开对其学术史的追溯。相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界对自身学术史的梳理工作明显是缓慢而滞后的。从现有的、为数不多的外国文学学术史论着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并没有进入有些学者的学术视野。有的将其从外国文学学术史中一笔抹杀,有的将其作为附件并入该时期的翻译活动中。对于外国文学这门学科来说,这样的学术史显然是不完整的,还有待于完善。基于此,本文将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作为独立的考察对象,以若干重要文学期刊——《新青年》、《小说月报》、《现代》、《西洋文学》、《民族文学》、《时与潮文艺》为经线,以中国现代社会的话语嬗变为纬线,在经纬交织中呈现民国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总体风貌,及其在中国百年外国文学学术史上的地位与意义。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由六章构成:第一章主要以梁启超、林纾、王国维为例,梳理外国文学研究在晚清的原初状态,以此作为引入本论题的铺垫。在晚清科学救国的国家话语下,梁启超在《清议报》上以日本政治小说为依托,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标志着外国文学作为话语对象在中国学界的首次登场,这预示着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功利色彩。王国维在《教育世界》上撰写的外国作家传记,既代表了中国百年外国文学学术史中的传记研究模式,也体现了独立于国家话语之外的个人美学话语在外国文学研究中的运用。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与其有着精神血脉上的延续,尤以民初孙毓修《欧美小说丛谈》最为明显。第二章分析一九一○年代中后期,在启蒙思想话语下,《新青年》对于民国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理论意义。从陈独秀的《现代欧洲文艺史谭》、胡适的《易卜生主义》、周作人的《人的文学》等文章可以看出,《新青年》将外国文学作为批评话语,在外国文学中寻求思想革命与文学革命的的突破点。由此,进化文学史观、写实主义、欧洲中心主义成为民国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主调。其中,周作人倡导“人”的文学观念,使外国文学研究话语从晚清时期的“国家”话语向“人”的话语转变。由此,俄国文学与弱小民族文学研究,因为“人”的话语获得生机。所以,本章认为,《新青年》在一定程度上是民国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理论策源地。第三章主要以《小说月报》为例,梳理一九二○年代外国文学研究的概貌。在文学革命话语下,《小说月报》直承《新青年》的衣钵,成为继《新青年》之后该时段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小说月报》将俄国文学与弱小民族文学作为文学“为人生”的主要支撑,进一步落实了“人”的话语在外国文学研究中的运用。由此,形成了以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为中心、以俄国与弱小民族为代表的被压迫民族文学为主导的外国文学研究模式。此种研究模式代表着一九二○年代中国主流学界的外国文学观,成为建国后外国文学研究的优良传统,毛泽东称为之“鲁迅方向”。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式”的认识也在这里埋下了伏笔。第四章主要以《文学》、《现代》等刊物为例,梳理在多元话语并置下,一九三○年代外国文学研究的概貌。随着民族矛盾的激化,中国文学界的话语由“文学革命”转向“革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的总体环境与西方人道主义传统发生断裂,战后新兴文学与尖端文学构建了此时外国文学研究的秩序。其中,《拓荒者》、《萌芽》等左翼刊物将苏联、日本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与此相对,李健吾之于福楼拜、叶公超之于艾略特等经典作家研究的出现,则显示了一九三○年代革命阶级视角之外,学理层面上外国文学研究的实绩。《现代》这份具有左翼与自由主义双重视角的“非同人”刊物,以“现代”意识绘制了世界文学的图景。此外,《文学》关于“文学遗产”的争论,使莎士比亚成为研究热点。第五章主要以《西洋文学》、《民族文学》等刊物为例,梳理在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的不同话语背景下,一九四○年代外国文学研究的概貌。周立波在解放区鲁迅艺术学院的外国文学讲稿,预示了出《讲话》精神的要领;《西洋文学》在沦陷区的刊发,成为战争年代处于孤岛上人们重要的精神慰藉;国统区的《战国策》、《民族文学》力主战时文化重建,以叔本华、尼采学说为主要话语,倾力易卜生、歌德等的研究,则凸显了国统区另类的外国文学研究;《时与潮文艺》展示了学院派研究的特征,是此时段外国文学研究成果最为丰富而集中的一个刊物。第六章主要从总体上分析民国学人对外国文学研究探讨。在民国文学期刊刊载的论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民国学者不但对外国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等有着独到的见解,并且能够高屋建瓴地对外国文学研究本体进行理性的判断和思考。九二○年代,茅盾与郭沫若关于外国文学介绍与研究的争论,使外国文学研究的合法地位得以确立。一九三○至一九四○年代,“怎样研究西洋文学”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总的看来,此时的外国文学研究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普及外国文学常识的启蒙阶段,而且已经进入了学术研究的层面。
戴丹妮[10](2013)在《莎士比亚戏剧与节日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选题致力于探求莎剧创作及传播与节日文化的关系,试图以此来发掘莎剧的社会文化蕴涵,把握其匠心独具的编剧技巧,说明莎剧对节日文化的摄取不仅彰显了其时代特征和民族品格,也提升了其艺术辐射力,强化了其艺术表现功能和艺术个性。这对于研究莎翁与其所处时代,不断发现莎剧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而言,是一个新的角度。本课题研究若能填补早已是名作如林、难以置喙的“莎学”的某些空隙,乃吾之所愿。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论析伊丽莎白时代的节日,从三个层面展开,依次是:伊丽莎白时代节日的形成与类别、伊丽莎白时代节日的文化内涵以及伊丽莎白时代节日的功能与特点。从伊丽莎白时代历法的新变及其与节日的关系入手,对这一时代的节日进行分类,从节日与民众生活、节日与皇权维系以及节日与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等多个方位阐述了伊丽莎白时代节日的功能与特点,其落脚点为节日对当时戏剧活动的促进与提振。第二章论述莎士比亚戏剧对节日文化的摄取,分为两个部分: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节日文化以及莎剧节日描写的主要特点。首先对出现在莎剧中的节日名目进行了归纳和分类,接着对莎剧着力描写过的主要节日,如五朔节、假面舞会等进行探讨,分析莎剧不同类别的剧目中的节日事象;概括莎剧节日描写的主要特点,如:节日时间的混乱,婚礼与葬礼交错,巫魔与鬼神相随以及生存与死亡叠合等等。第三章论述节日描写与莎剧审美形态之间的关系,分别从悲剧、喜剧、历史剧以及传奇剧四个类别切入,探寻莎剧不同审美形态与节日文化之间的关系,说明莎翁如何将不同的节日文化铸成不同的审美对象,创造不同的审美形态,探析不同节日文化对不同人物类型、风格特征的影响。第四章论述莎剧节日描写的艺术功能,分为三个部分:节日描写与莎剧的隐喻与象征;节日描写与莎剧的剧情建构;节日描写与莎剧的表演艺术。莎剧中的节日盛宴、歌舞与美酒大多具有隐喻与象征意义。节日文化成为剧情建构的重要资源,剧中有些节日成为处罚与折磨的载体、篡权夺位的引燃点以及无情杀戮的屠宰场。莎剧的节日描写与表演艺术实现了完美融合,对莎剧表演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第五章论述节日文化与莎剧的传播,分为节日文化与莎剧在伊丽莎白时代的传播以及节日文化与莎剧在后莎士比亚时代的传播两个部分。首先分析伊丽莎白时代节日文化与莎剧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接着论述节日文化和莎剧与王公贵族的深厚渊源以及节日文化和莎剧与平民百姓的不解之缘。对于后莎士比亚时代节日文化与莎剧的传播以及经典化问题,则从不同地域切入,分别论述欧美国家以及亚洲国家的节日文化对莎剧传播与经典化的不同影响。本课题将着力点放在探寻节日文化与莎剧的内在联系与互动关系之上,克服将节日事象与剧中描写作简单罗列与对照之弊;将节日文化视为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之一种,注意发掘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在借此发掘莎剧的社会文化蕴涵的同时,着力探讨节日文化与莎剧艺术呈现之间的关联,力避以文证史之失。
二、亚文学的俄底浦斯情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文学的俄底浦斯情结(论文提纲范文)
(1)乔纳森·弗兰岑《纠正》中的父子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中西文学文化传统中的父子关系 |
1.1 中西文学中的父子关系母题 |
1.2 西方文学理论中的父子关系 |
第二章 清教文化中的父子关系书写 |
2.1 父权制家长:艾尔弗雷德 |
2.2 父权制共谋者:加里 |
第三章 美国家庭中的父子关系书写 |
3.1 艾尔弗雷德流动的父亲身份 |
3.2 奇普的多元动态男性气质 |
第四章 美国父子关系书写的政治和文化喻指 |
4.1 父子关系和美国文化转型 |
4.2 父子关系和国家身份认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从英雄母亲到暴力杀手:近十年中、韩电影中女性复仇者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比较研究法 |
1.4.2 文献分析法 |
1.4.3 案例分析法 |
第2章 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复仇者形象 |
2.1 国仇家恨——作为英雄的女性复仇者 |
2.1.1 女英雄——高大的女性复仇者 |
2.1.2 女英雄形象的转变:从《红色娘子军》到《金陵十三钗》 |
2.2 爱恨情仇——作为妻子的女性复仇者 |
2.2.1 《双食记》:妻子的感性复仇 |
2.2.2 《浮城谜事》:妻子的理性复仇 |
第3章 韩国电影中的女性复仇者形象 |
3.1 作为母亲的复仇者 |
3.1.1 《亲切的金子》:朴赞郁的复仇情节 |
3.1.2 《圣殇》:金基德的黑色影像 |
3.1.3 《密阳》:李沧东的宗教哲思 |
3.2 作为暴力杀手的复仇者——《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的深思 |
3.2.1 边缘化的人物形象 |
3.2.2 隐喻性的影像元素 |
3.2.3 复仇与自我救赎 |
第4章 中、韩电影中女性复仇者形象对比 |
4.1 复仇行为对比 |
4.2 人物形象对比 |
4.2.1 人物的身份认知对比 |
4.2.2 人物的外形对比 |
4.2.3 象征精神的对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参考电影) |
致谢 |
(3)“《知音》现象”与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和范围 |
二 现有成果和材料的梳理 |
三 本文的难点、创新点以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知音》现象"概述 |
第一节 浅谈《知音》的办刊特色 |
第二节 《知音》接受上的尴尬境况 |
第三节 "《知音》现象"的形成 |
第二章 《知音》的内容生产与运作模式 |
第一节 《知音》的"托拉斯之路" |
第二节 《知音》"流水线式"的生产机制 |
第三节 《知音》内容生产的后工业逻辑 |
第三章 《知音》的文体剖析 |
第一节 《知音》标题的修辞技巧及其影响 |
第二节 "纪实+传奇"的叙事模式 |
第三节 《知音》的核心理念及其表述策略 |
第四章 《知音》的读者群观察 |
第一节 影响阅读趣味的几个主要因素 |
第二节 早期《知音》的话题制作和读者群特点 |
第三节 功利化风尚与《知音》读者群的膨胀 |
第四节 语境的刷新与传统读者群的离散 |
第五章 由《知音》看亚文学的生产与消费特征 |
第一节 亚文学生产和消费的理性机制 |
第二节 亚文学生产和消费的娱乐天性 |
结语 |
附录一 《知音》的内容特点及其生产特征(摘录) |
附录二 《知音》编辑的一次约稿(摘录) |
附录三 初访湖北知音集团研究室(摘录) |
附录四 有关《知音》办刊历程的访谈(摘录) |
参考文献 |
参考着作 |
参考论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当代亚文学的崛起(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亚文学”范畴 |
二、雅文学、俗文学与亚文学 |
三、文学性:亚文学的文学灵魂 |
四、亚文学的特征 |
1. 媒介载体与亚文学形式 |
2. 主体与风格 |
3. 功能与生存状况 |
4. 商业消费社会中的亚文学 |
结论 |
(5)冲突与协调 ——论纳博科夫小说的艺术与伦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不同”与“反对”:论纳博科夫的艺术理念与伦理观念 |
第一节 纳博科夫的“非俄罗斯性” |
第二节 纳博科夫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质疑 |
第三节 纳博科夫对弗洛伊德主义的排斥 |
第四节 纳博科夫对《唐吉诃德》的批评 |
第二章 纳博科夫对艺术自由的追寻之路 |
第一节 艺术自由与艺术体验—从《洛丽塔》备受争议的叙事策略谈起 |
第二节 艺术自由之起始征程:《玛丽》、《王,后,杰克》与《防守》 |
第三节 《天资》:一位青年艺术家的成长史 |
第四节 艺术自由之化境:《洛丽塔》、《普宁》与《微暗的火》 |
第三章 纳博科夫“越艺术越伦理”的内涵与表现 |
第一节 论纳博科夫的“越艺术越道德” |
第二节 论纳博科夫“次级人物”的伦理性 |
第三节 论纳博科夫“艺术与日常生活”主题的发展 |
第四节 发现:既在文本内,又在文本外 |
结语: 我们为什么爱纳博科夫 |
参考文献 |
附录: 纳博科夫重要作品创作年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列王纪》与《伊利亚特》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师评阅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上篇:人物形象之比较研究 |
第一章 英雄形象之异同分析 |
1.1 相同的灵体存在观——“人神一体” |
1.2 相似的人物命运——悲剧化设置 |
1.3 不同的价值观选择——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 |
第二章 女性形象之异同分析 |
2.1 相似的功能——英雄形象的缔造者 |
2.2 相同的地位——男权社会的附属品 |
2.3 不同性质的忠贞观 |
第三章 君主形象之异同分析 |
3.1 相同的君主观念——君权神授 |
3.2 相同的阶级观念——压迫合理化 |
3.3 不同的君主权利——中央集权与城邦政治下 |
下篇:战争描写之比较分析 |
第一章 战争叙事之异同分析 |
1.1 战争的动因——领土扩张和利益争夺为本质 |
1.2 战争的制胜要素——勇武与智慧 |
第二章 战争文化背景之异同分析 |
2.1 宗教文化背景——善恶二元论与神明决定论 |
2.2 社会文化背景——泛伊朗主义与英雄崇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莎士比亚与夏目漱石作品嫉妒主题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 “嫉妒”概说 |
1.1 何谓嫉妒 |
1.2 嫉妒之成因 |
2 莎士比亚与夏目漱石作品中女性嫉妒的体现及异同 |
2.1 嫉妒原因的同与异 |
2.1.1 强势而专制的性格特征 |
2.1.2 爱与虚荣而生的嫉妒 |
2.2 嫉妒行为的同与异 |
2.2.1 显性嫉妒与隐性嫉妒 |
2.2.2 克莉奥佩特拉式的愤怒 |
3 莎士比亚与夏目漱石作品中男性嫉妒的体现及异同 |
3.1 嫉妒原因的同与异 |
3.2 嫉妒行为的同与异 |
3.2.1 对忠贞的试探 |
3.2.2 报复行为与自省行为 |
3.2.3 公开性与私密性 |
3.3 被嫉妒者与嫉妒结果的同与异 |
3.3.1 奋力抗争与无动于衷 |
3.3.2 宗教救赎的成功与失败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民间文化影响下的19世纪英国小说创作 ——以司各特、狄更斯和哈代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一、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民间文化与19世纪作家文学关系研究 |
二、19世纪英国小说研究 |
第四节 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民间文化影响下英国小说文体的形成及发展 |
第一节 英国的民间文化概览 |
一、民间文化的定义 |
二、民间文化的范围 |
三、19世纪英国民间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民间文化影响下英国小说文体的形成 |
第三节 民间文化影响下英国小说文体的发展 |
第二章 民间文化影响下19世纪英国小说的母题 |
第一节 母题的积淀与传衍 |
一、主题、母题与类型 |
二、母题的积淀与传衍 |
第二节 19世纪英国小说中母题的呈现方式 |
第三节 19世纪英国小说底层人物命运故事讲述中母题的嬗变 |
一、勇敢抗争——追寻别样人生 |
二、浪漫幻想——盼美好未来 |
三、无望挣扎——坠落宿命深渊 |
第三章 民间文化影响下19世纪英国小说的叙事 |
第一节 民间立场 |
一、底层立场 |
二、人性立场 |
第二节 民间视角 |
一、鬼魂视角 |
二、儿童视角 |
第三节 民间叙事结构 |
一、二元对立结构 |
二、三迭式结构 |
三、圆形(封闭)结构 |
第四节 民间语言 |
一、本土化——民间方言俚语的运用 |
二、形象化民间比喻夸张的运用 |
三、通俗化——民间生动口语的运用 |
第四章 民间文化影响下19世纪英国小说中的民间信仰 |
第一节 民间信仰与小说的关系 |
第二节 19世纪英国民众的民间信仰 |
第三节 19世纪英国小说中的民间信仰 |
一、神灵鬼怪信仰 |
二、巫术占卜信仰 |
三、先验预兆信仰 |
第五章 民间文化影响下的19世纪英国经典作家 |
第一节 历史小说之父司各特 |
一、民间文化熏陶下司各特的成长历程 |
二、民间文化影响下司各特的小说创作思想 |
三、司各特小说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人道主义代言人狄更斯 |
一、民间文化熏陶下狄更斯的成长历程 |
二、民间文化影响下狄更斯的小说创作思想 |
三、狄更斯小说创作的影响 |
第三节 荒原悲剧大师哈代 |
一、民间文化熏陶下哈代的成长历程 |
二、民间文化影响下哈代的小说创作思想 |
三、哈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
第六章 民间文化与小说创作的互动规律 |
第一节 传统小说与民间文化的融合 |
第二节 现代小说与民间文化的分野 |
第三节 当代小说与民间文化的重逢 |
一、雅俗互动的必然规律 |
二、回归民间的必然选择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论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 ——以若干重要文学期刊为切入点(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外国文学学”的提出 |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分析 |
三、以文学期刊为切入点 |
第一章 晚清:外国文学研究的滥觞 |
第一节 外国文学的引入与思想维度 |
第二节 译作序跋对外国文学研究的贡献 |
第三节 《教育世界》上的外国作家传记研究 |
第二章 《新青年》:启蒙思想话语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
第一节 《现代欧洲文艺史谭》与进化论文学史观 |
一、文学思潮研究范式的确立 |
二、进化论文学史观的烙印 |
三、进化论文学史观的思考 |
第二节 《易卜生主义》与写实主义 |
一、外国文学:思想大于艺术 |
二、《易卜生主义》:只是一个写实主义 |
三、只抓问题,不看戏剧 |
第三节 《人的文学》与“人”的话语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
一、“人性论”研究范式的凸显 |
二、人道主义思想:被压迫民族文学研究的建构 |
三、关于欧洲中心主义 |
第三章 《小说月报》:文学革命话语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
第一节 《小说月报》的外国文学研究 |
一、前期:外国文学的感知和想象 |
二、后期:外国文学地图的绘制 |
第二节 “为人生”:现实主义文学研究的确立 |
一、以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研究为主导 |
二、以俄国文学研究为中心 |
三、弱小民族文学研究 |
第三节 现代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式”认识 |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认同 |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批判 |
第四章 左联期刊与《现代》:多元话语并置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
第一节 革命、阶级视角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
一、左联期刊与外国文学研究 |
二、关于“普罗文学”的研究 |
三、《文学》:文学遗产问题的言说 |
第二节 多重视角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
一、关于“马雅科夫斯基之死”的讨论 |
二、艾略特与福楼拜研究 |
三、莎士比亚研究 |
第三节 《现代》的外国文学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引介与研究 |
二、现代美国文学专号:现代意识构建世界文学图景 |
第五章 《西洋文学》、《民族文学》:多维视野话语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
第一节 《讲话》精神指引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
一、解放区的外国文学研究 |
二、俄苏文学研究 |
三、文学遗产问题的延续 |
第二节 不同的现代旨趣:《西洋文学》、《战国策》与《民族文学》 |
一、《西洋文学》的外国文学研究 |
二、《近代西洋问题剧本》 |
三、民族主义话语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
四、陈铨的欧洲文学研究 |
第三节 《时与潮文艺》:学院派研究的典范 |
一、“女性”文学研究 |
二、古典戏剧研究 |
三、国别文学史研究 |
四、作家研究 |
第六章 学人与话语:关于外国文学研究方法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外国文学介绍与研究的讨论 |
一、介绍:民国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存在方式之一 |
二、外国文学介绍与研究的争论 |
三、外国文学翻译与研究的思辨 |
第二节 “怎样研究西洋文学”的讨论 |
一、关于外国文学研究本体的探讨 |
二、关于外国文学研究方法的探讨 |
三、关于外国文学教学研究的探讨 |
四、关于外国文学课程设置的探讨 |
第三节 曾虚白《欧洲各国文学的观念》 |
一、以“文与质”为切入点 |
二、“两希精神”在欧洲文学中的延续和发展 |
三、东方佛教精神的注入 |
四、关于文学流派的辨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莎士比亚戏剧与节日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二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 |
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伊丽莎白时代的节日 |
第一节 伊丽莎白时代节日的形成与类别 |
一 伊丽莎白时代历法的新变及其与节日的关系 |
(一) 一年两分 |
(二) 上半年与下半年的不同特色 |
二 伊丽莎白时代节日的主要类别 |
(一) 上半年节日与下半年节日 |
(二) 伊丽莎白时代节日的分类 |
1 大众节日、小众节日与个人节日 |
2 宗教节日与世俗节日 |
3 贵族节日与平民节日 |
4 全国性节日与区域性节日 |
5 都市节日与田园节日 |
第二节 伊丽莎白时代节日的文化内涵 |
一 历法为本 |
二 宗教信仰 |
三 纪念与祝福 |
第三节 伊丽莎白时代节日的功能与特点 |
一 节日与民众生活 |
(一) 庆祝丰收 |
(二) 祭祀神灵 |
(三) 享受美食 |
(四) 放松身心 |
二 节日与皇权维系 |
(一) 政治宣传 |
(二) 人心笼络 |
(三) 精神寄托 |
三 节日与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 |
(一) 崭露头角 |
(二) 挑战权威 |
(三) 催生戏剧 |
四 节日对伊丽莎白时代戏剧活动的促进 |
(一) 戏剧活动的兴起 |
(二) 戏剧的繁荣 |
第二章 莎士比亚戏剧对节日文化的摄取 |
第一节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节日文化 |
一 出现在莎剧中的节日名目 |
(一) 大众节日、小众节日与个人节日 |
(二) 宗教节日与世俗节日 |
(三) 贵族节日与平民节日 |
(四) 都市节日与田园节日 |
二 莎剧着力描写过的主要节日 |
(一) 五朔节 |
1 喜剧中的五朔节 |
2 传奇剧中的五朔节 |
3 悲剧中的五逆节 |
4 历史剧中的五朔节 |
(二) 假面舞会 |
(三) 莎剧着力描写过的其他主要节日 |
1 婚礼 |
2 贵族酒会与狂欢 |
第二节 莎剧节日描写的主要特点 |
一 节日时间的混乱 |
二 婚礼与葬礼交错 |
(一) 葬礼取代婚礼 |
(二) 婚礼紧随葬礼 |
(三) 葬礼尾随婚礼 |
三 巫魔与鬼神相随 |
(一) 鬼魂与天神的对话 |
(二) 魔法与巫术的惩戒 |
(三) 良知与心魔的煎熬 |
四 生存与死亡叠合 |
(一) 生存与死亡的混淆 |
(二) 降生预示着死亡 |
(三) 生存与死亡的对照 |
第三章 节日描写与莎剧形态 |
第一节 节日描写与悲剧 |
一 节日文化与悲剧美的呈现 |
二 节日文化与悲剧人物的刻画 |
第二节 节日描写与喜剧 |
一 节日文化与喜剧情境的营造 |
(一) 公众庆典和仪式的开放性 |
(二) 公众庆典和仪式的竞争性 |
(三) 公众庆典和仪式的创造性 |
二 节日文化与喜剧人物的刻画 |
第三节 节日描写与历史剧 |
一 节日文化与历史剧宏大场面描写 |
二 节日文化与帝王将相形象的刻画 |
第四节 节日描写与传奇剧 |
一 节日文化与传奇剧的魔幻色彩 |
二 节日文化与传奇剧中小人物的刻画 |
第四章 莎剧节日描写的艺术功能 |
第一节 节日描写与莎剧的隐喻与象征 |
一 食人盛宴与明枪暗箭 |
二 歌舞与密谋 |
三 美酒与毒药 |
第二节 节日描写与莎剧的剧情建构 |
一 节日成为处罚与折磨的载体 |
二 节日成为篡权夺位的引燃点 |
三 节日成为无情杀戮的屠宰场 |
第三节 节日描写与莎剧的表演艺术 |
一 节日描写与表演艺术的融合 |
(一) 侵犯性之呈现 |
(二) 超空间意识的表现 |
(三) 多线条结构 |
二 节日描写对莎剧表演艺术的促进 |
第五章 节日文化与莎剧的传播 |
第一节 节日文化与莎剧在伊丽莎白时代的传播 |
一 节日文化与莎剧互为因果的良性发展 |
(一) 节日文化促进莎剧发展 |
1 节日娱乐促发莎剧的诞生 |
2 节日形态丰富莎剧的内容 |
3 节日信仰在莎剧中的投射 |
(二) 莎剧繁荣丰富节日文化 |
1 莎剧记录节日文化 |
2 莎剧引领节日风尚 |
3 莎剧缔造民俗新观念 |
二 节日文化与莎剧及王公贵族的深厚渊源 |
(一) 女王与节日及莎剧的关系 |
(二) 詹姆斯一世与节日及莎剧的关系 |
(三) 其他王公贵族与节日及莎剧的关系 |
三 节日文化与莎剧及平民百姓的不解之缘 |
(一) 民间是节日文化和莎剧的发祥地 |
(二) 平民百姓是节日文化和莎剧活动的中坚力量 |
第二节 节日文化与莎剧在后莎士比亚时代的传播 |
一 节日文化与莎剧在欧美国家的传承与经典化 |
(一) 节日文化与莎剧在法国的传承与经典化 |
(二) 节日文化与莎剧在其他欧美国家的传承与经典化 |
二 节日文化与莎剧在亚洲国家的传承与经典化 |
(一) 节日文化与莎剧在中国的传承与经典化 |
(二) 节日文化与莎剧在亚洲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传承与经典化 |
结语 |
附录:莎剧中的节日名目及其使用频率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外文文献 |
屮文文献(以作希姓氏之TV序排列)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四、亚文学的俄底浦斯情结(论文参考文献)
- [1]乔纳森·弗兰岑《纠正》中的父子关系研究[D]. 赖宁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8(01)
- [2]从英雄母亲到暴力杀手:近十年中、韩电影中女性复仇者形象研究[D]. 韩笑雨. 江西财经大学, 2018(01)
- [3]“《知音》现象”与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D]. 刘启涛. 山东大学, 2017(08)
- [4]当代亚文学的崛起[J]. 张俊. 人文杂志, 2017(02)
- [5]冲突与协调 ——论纳博科夫小说的艺术与伦理[D]. 陈为艳.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6]《列王纪》与《伊利亚特》比较研究[D]. 李蒙. 伊犁师范学院, 2016(12)
- [7]莎士比亚与夏目漱石作品嫉妒主题比较研究[D]. 王兴. 辽宁大学, 2016(02)
- [8]民间文化影响下的19世纪英国小说创作 ——以司各特、狄更斯和哈代为中心[D]. 甘露.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9]论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 ——以若干重要文学期刊为切入点[D]. 杨克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10]莎士比亚戏剧与节日文化研究[D]. 戴丹妮. 武汉大学, 2013(07)